CN104932234A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2234A
CN104932234A CN201510114333.1A CN201510114333A CN104932234A CN 104932234 A CN104932234 A CN 104932234A CN 201510114333 A CN201510114333 A CN 201510114333A CN 104932234 A CN104932234 A CN 104932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heat transfer
clamping part
fixing device
transf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43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2234B (zh
Inventor
吉浦有信
长藤秀夫
荒井裕司
宇都宫皓一
齐藤翔平
崔奇峰
池渊丰
山野元义
石井贤治
高木启正
正路圭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32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22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2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Abstract

本发明名称为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定影装置包括:作为环形带形成的可旋转的定影部件;加热定影部件的热源;不可旋转的和排列在定影部件内部的夹持部形成部件;和压按部件,其排列在定影部件外部,并在压按部件和定影部件之间形成夹持部。夹持部形成部件由第一热传递单元和滑动纸张形成。第一热传递单元包括用其间的滑动纸张抵接定影部件的抵接部,和以记录介质的运输方向在夹持部的上游或上游和下游在定影部件内部延伸的弯曲部分或多个弯曲部分。捕获和保持滑动纸张的保持部分设在运输方向上在夹持部上游至少弯曲部分的顶端。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3月17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053226、2014年7月28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152819和2014年9月12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4-186162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而将全部内容其并入。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图像形成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的定影装置,并涉及包括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2.相关技术的描述
最近,图像形成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通过图像形成过程如电子照相记录、静电记录和磁性记录而形成图像,并通过在记录材料如记录材料纸、打印纸、感光纸或静电记录纸上的图像转印方法或直接法而形成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用于定影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的已知实例通过将热和压力施加给记录纸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同时将图像置于环形带和压力辊之间的夹持部部分而进行定影过程。
在这样的定影装置中,加热带的全部已变成可能。因此,定影装置可具有减少的来自加热等待时间的第一印刷时间,并可避免以高速旋转的热的量的不足和达到有利的定影质量——即使在安装在具有高生产力的图像形成设备上时。
在多种记录介质通过装置的前提下建造定影装置,因此例如,宽度小于加热器轴向的定影部件的加热器的热产生宽度的记录介质可通过其。
在上面描述的定影装置中,当这样的记录介质经过时,没有纸张通过的定影部件的区域没有丧失记录介质引起的热,从而开始具有过量的热(温度在无纸张通过部分的增加)。该温度增加加速了定影部件的劣化,从而使其寿命变短。
响应该不便,已发展了另一种定影装置来避免在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增加。该定影装置包括,作为夹持部形成部件,由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制成的热平均部件,和具有与定影带内部不断接触的热平均部件。
然而,在具有与定影带内部不断接触的热平均部件的定影装置中,夹持部形成部件和定影带使得彼此直接接触和在彼此上滑动。因此,定影装置在定影带的耐久性和温度稳定性方面是不利的。
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另一种已知的定影装置包括设有由低摩擦材料制成的滑动纸张的夹持部形成部件(参考,例如,日本专利号4818826)。具体地,滑动纸张601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00周围盘绕,如图24A和24B所示。此后,将滑动纸张601通过作为紧固部件而提供的螺丝603固定到夹持部形成部件600,其间具有固定部件602。另外,多个突出部分600a设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00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和与其夹持部形成侧相对的其一侧上。突出部分600a抵接用于支撑夹持部形成部件600的增强部件(未显示)。如图25所示,滑动纸张601在固定部件602接触的其区域中与自身重叠,通过紧固部件603固定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00。此外,双面胶带604粘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00的夹持部形成表面上。该构造使它可能具有定影带而在耐久性和温度稳定性方面没有缺点。
然而,在日本专利号4818826中公开的定影装置中,已存在与滑动纸张和夹持部形成部件的连接相关的缺点,以至于:滑动纸张的固定和突出部分的排列集中在与具有夹持部部分的其侧相对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一侧面表面上;因此虽然滑动纸张被固定到夹持部形成部件以适当地与定影带滑动地接触,但是排列突出部分以适当地抵接增强部件已是困难的。已存在另一个缺点,以至于取决于如何附加滑动纸张,单元内部夹持部形成部件的排列精确性可被降低,并且夹持部部分没有适当地形成。还存在另一个缺点以至于,由于滑动纸张以其短侧的方向绕夹持部形成部件缠绕至少一圈,所以滑动纸张的组件成本高并阻碍成本减少。
存在提供这样的定影装置的需要,其虽然具有简单的结构,但是防止在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增加和具有定影带,确保其耐久性和温度稳定性。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
定影装置包括:作为环形带形成的可旋转定影部件;加热定影部件的热源;不可旋转并排列在定影部件内部的夹持部形成部件;和排列在定影部件外部以面对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压按部件,压按部件在压按部件和定影部件之间形成夹持部。定影装置使得承载未定影的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夹持部以将未定影的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夹持部形成部件由第一热传递单元和滑动纸张形成。第一热传递单元包括用其间的滑动纸张抵接定影部件的抵接部,和以记录介质的运输方向在夹持部的上游或上游和下游在定影部件内部延伸的弯曲部分或多个弯曲部分。捕获和保持滑动纸张的保持部分设在记录介质的运输方向上夹持部上游至少弯曲部分的顶端。
当与附图一起考虑时,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优势和技术和工业意义将通过阅读以下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而被更好地理解。
附图简述
图1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图;
图2是示意地显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装置的横断面视图;
图3A和3B是说明用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卤素加热器的图解;
图4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5A至5E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图解;
图6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图解;
图7A和7B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图解;
图8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图解;
图9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透视图;
图10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透视图;
图11A至11E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图解;
图12A至12E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图解;
图13A和13B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热平均部件的图解;
图14A和14B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热平均部件的图解;
图15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夹持部形成部件的横断面视图。
图17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滑动纸张的图解;
图18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一保持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19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二保持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20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三保持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21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四保持单元的图解;
图22是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五保持单元的图解;
图23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装置的配置图;
图24A和24B是说明相关技术中定影装置的图解;
图25是说明相关技术中定影装置的图解;
图26是说明相关技术中滑动纸张的图解;和
图27是说明相关技术中另一个滑动纸张的图解。
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接下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按照附图来描述。注意,相同的指代符号分配给具有相同功能或形状的组件,如部件或组成部分,只要功能或形状在附图中可识别,并且这样的组件的描述只给出一次,其后省略。
图1是显示作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彩色打印机10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示意性横断面视图。这里显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后面将描述的定影装置50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包括多个(在说明的实例中,四个)图像形成装置1a、1b、1c和1d。这些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装置1a、1b、1c和1d具有相同的结构,只是相应的调色剂颜色不同。因此,例如,黑色调色剂图像、洋红色调色剂图像、青色调色剂图像和黄色调色剂图像在各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注意,由于这些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只是显影剂(调色剂)颜色不同,指代符号中的后缀,a、b、c和d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适当地省略。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每个中,排列鼓状感光体2,其是静电潜像载体,充电部件3、显影装置4和清洁装置5设在感光体2周围。该感光体2可被驱动以顺时针旋转,充电部件3与其外表面压迫接触。用该结构,当感光体2被驱动旋转时,该充电部件3通过旋转而被旋转。另外,将预设的偏压电压从未显示的高压电源施加给该充电部件3,以便被驱动而旋转的感光体2的外表面可被均匀地充电。虽然使与感光体2接触的辊形部件用作这里显示的充电部件3,但是可选地可使用利用电晕放电的无接触部件。
此外,图1显示的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曝光装置6,其与四个图像形成装置平行并对角地在四个图像形成装置下面。该曝光装置6适当地包括适当的组成部件如光源、多边形镜、f-θ透镜和反射镜。在根据各自颜色的调色剂的图像数据形成的图像信息的基础上,曝光装置6使已通过充电部件3充电的各自的感光体2曝光。提供曝光装置6以便静电潜像可在各自的感光体2上形成。当连同感光体2的旋转而经过显影装置4时,通过该曝光装置6在感光体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使各自颜色的调色剂附着到那里而显影成可见像。注意充满各自的黑色、洋红色、青色和黄色调色剂的调色剂瓶20a、20b、20c和20d排列在该图像形成设备10内的上部。将预设量的调色剂供应通过运输路径(未显示)从调色剂瓶20a、20b、20c和20d供应给各自颜色的显影装置4a、4b、4c和4d。
此外,排列作为中间转印体包括的环形带状的中间转印带7以面对各自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这些感光体2,感光体2抵接中间转印带7的外表面。图1中显示的中间转印带7在多个支撑辊(例如,支撑辊15a和15b)上环绕成环。在说明的实例中,支撑辊15a与作为驱动源而提供的驱动电动机(未显示)连接。图1中驱动该驱动电动机引起中间转印带7运动以逆时针旋转,并还引起可通过旋转而被旋转的支撑辊15b旋转。将被定位以用其间的带面对各自的感光体2的第一转印辊8排列在中间转印带7的内表面上。将第一转印偏压从高压电源施加给这些第一转印辊8(未显示),以便将通过显影装置4显影成可见图像的调色剂图像主要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清洁装置5去除第一转印残留调色剂——其还没有被主要地转印和留在感光体2上,以使它们准备进行下一次图像形成操作,借此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被完全去除。
此外,在说明的图像形成设备10中,第二转印辊18以中间转印带7被驱动的方向作为第一转印辊8下游的第二转印装置被提供。该第二转印辊18用其间的中间转印带7面对支撑辊15b。第二转印夹持部部分用这些辊之间的中间转印带7通过第二转印辊18和支撑辊15b形成。该图像形成设备10进一步包括作为记录介质装载单元而提供的进纸盒30、进纸辊31和组件如一对对位辊(一对定位辊)35。另外,定影装置50和一对纸张排出辊36以记录介质被运输的方向提供在第二转印辊18下游。
接下来,描述图像形成操作。在该图像形成操作中,在各自的感光体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配置基本上完全相同,只是调色剂图像中的颜色不同,因此后缀,a、b、c和d被适当地省略。
在开始时,虽然上面描述的感光体2中的每个被驱动源(未显示)驱动以顺时针旋转,但是将感光体外表面用来自中和设备(未显示)的光照射用于外表面电位初始化。然后将感光体2的外表面——其外表面电位因此已被起动——通过充电部件3均匀地充电到预设的极性。将充电的感光体表面用来自曝光装置6的激光束照射,静电潜像在感光体外表面上形成。在该形成中,在各自的感光体2上曝光的图像信息是图像信息片,其每个对应单一颜色和通过将期望的全彩色图像分解成针对黄色、青色、洋红色和黑色调色剂的颜色信息而获得。因此使在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看得见,因为当经过显影装置4时可见的调色剂图像使各自的颜色的调色剂(显影剂)附着到那里。
另外,图1中中间转印带7被驱动以逆时针运转。然后将具有与感光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具有的调色剂充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第一转印电压施加给上面描述的第一转印辊8中的每个。该电压施加在感光体2中的每个和中间转印带7之间形成转印电场。然后将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图像静电地最初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其被驱动与感光体2同步旋转。因此,最初转印的各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中间转印带7的运输方向从上游以及时的方式在中间转印带7上重叠,以便形成期望的全彩色图像。
另一方面,将图像将在其上形成的记录介质从进纸盒30上装载的记录介质纸束进纸到对位辊对35,同时通过适当的运输部件如进纸辊31的适当操作而一个一个地分开。在该进纸阶段,运输的记录介质的前端达到还将被起动以被驱动旋转的对位辊对35的夹持部部分,然后形成被称作的环。因此,进行记录介质的对位。
此后,对位辊对35以与中间转印带7上承载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相关的及时方式被起动以被驱动旋转。然后记录介质被递送出去到支撑辊15b和第二转印辊18形成的第二转印夹持部部分,第二转印辊18通过其间的中间转印带7面对支撑辊15b。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转印电压,其极性与中间转印带外表面上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充电极性相反,施加给第二转印辊18。通过该电压施加,中间转印带7外表面上形成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被全体地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将调色剂图像已被转印其上的记录介质进一步运输到定影装置50。当记录介质通过定影装置50时,将热和压力施加到那里,借此调色剂图像作为永久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当图像定影其上的图像形成之后的记录介质通过纸张排出辊对36排出到记录介质排出部分,如排出托盘时,图像形成操作结束。注意,将已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而没有在第二转印辊18排列的第二转印夹持部部分被转印的残留调色剂去除和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19收集。
接下来,定影装置50的结构参考图2来描述。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50包括:作为可旋转定影部件的定影带60;可旋转地提供的压力辊70,作为压按部件,以面对定影带60;作为热源的卤素加热器61,其加热定影带60;设置在定影带60内的夹持部形成部件65;作为支撑单元的支撑部件62,其支撑夹持部形成部件65;反射部件63,其将从自卤素加热器61发出的光反射到定影带60;温度传感器(未显示),作为测量定影带6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偏移单元,其使压力辊70向着定影带60偏移。
定影带60是薄和易曲的环形带部件(其实例包括薄膜)。更具体地,定影带60由内圆周侧上的基础材料和外圆周侧上的剥离层形成。基础材料由金属材料如镍或钢用不锈钢(steel use stainless)(SUS)形成或由树脂材料如聚酰亚胺(PI)形成。剥离层由例如,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PFA)或聚四氟乙烯(PTFE)形成。另外,由橡胶材料如硅橡胶、可扩展的硅橡胶或氟碳橡胶形成的弹性层可在基础材料和剥离层之间插入。
压力辊70包括芯棒72;弹性层71,其设在芯棒72外表面上并由,例如,可扩展的硅橡胶、硅橡胶或氟碳橡胶形成;和剥离层(未显示),其设在弹性层71外表面上并由,例如,PFA或PTFE形成。压力辊70通过偏移单元(未显示)向定影带偏移和通过其间的定影带60抵接夹持部形成部件65。在压力辊70和定影带60彼此压迫接触的位置,压力辊70的弹性层71被压缩以便形成预设宽度的夹持部部分(夹持部)N。另外,压力辊70通过驱动源如设在打印机主体中的发动机(未显示)驱动以旋转。当压力辊70被驱动旋转时,驱动力在夹持部N处传递到定影带60,以便定影带60通过旋转而被驱动旋转。
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实心辊用作压力辊70,但是可利用空心辊。在这种情况中,热源如卤素加热器可设置在压力辊70内。如果不提供弹性层,那么热容量降低并且定影质量增加;然而,实心图像部分中具有不均匀的光泽性的可能性发生,因为,当将未定影的调色剂压缩以定影时,带外表面的微小谬误被转印到图像。为了防止这,期望提供具有至少100μm厚度的弹性层。提供具有至少100μm厚度的弹性层使得可能通过弹性层的弹性变形使微小谬误变平滑,并因此防止不均匀的光泽性发生。硬质橡胶可用于弹性层71;然而,当压力辊70内没有热源提供时可使用海绵橡胶。海绵橡胶是更期望的,因为它提高热绝缘,因此减少定影带60的热损耗。此外,关于定影部件和压按部件的方面不限于具有彼此压迫接触的这些部件,定影部件和压按部件可被配置以仅彼此接触而没有压力施加。
夹持部形成部件65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以沿着定影带60旋转轴的方向或沿着压力辊70的旋转轴的方向纵向延伸,并通过支撑部件62支撑。将支撑部件62的末端部分固定到定影装置的外壳(未显示)。因此,由于来自压力辊70的压力,夹持部形成部件65的偏转可被阻止。因此,均匀的夹持部宽度可在延压力辊70的旋转轴的方向获得。为了保证对夹持部形成部件65的令人满意的防止偏转能力,期望支撑部件62由具有高机械强度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或铁形成。支撑部件62可由树脂制成。
反射部件63设置在支撑部件62和卤素加热器61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反射部件63固定到支撑部件62。期望反射部件63由高熔点金属材料形成,因为该部件由卤素加热器61直接加热。通过这样设置的反射部件63,从卤素加热器61发出的朝向支撑部件62的光被反射到定影带60。因此,定影带60被照射的光的量可增加,并且定影带60可被有效地加热。而且,来自卤素加热器61的辐射热向支撑部件62和其它部件的传递可被抑制,因此提高能效。
注意,代替提供象该实施方式之一的反射部件63,反射表面可通过将面对卤素加热器61的支撑部件62的表面通过研磨或涂布表面而加工成镜面来形成。期望上面描述的反射部件63或支撑部件62的反射表面具有至少90%的反射率。
存在支撑部件62的形状和材料的有限选择,因为需要保证其强度。因此,如在该实施方式中分开提供反射部件63给予形状和材料选择的更大可挠性,并且反射部件63和支撑部件62可致力于它们各自的功能。另外,在卤素加热器61和支撑部件62之间提供反射部件63使得卤素加热器61和反射部件63彼此更接近,从而使得可能有效地加热定影带60。
如图3A和3B所示,使用两个卤素加热器61。这两个卤素加热器61拥有不同的加热范围。卤素加热器61能按照通过定影装置50的纸张大小来加热定影带60。具体地,在该实施方式中定影装置50包括以下两个加热器:中央加热器61a,其加热对应于定影带60的纵向中央区的位置;和末端加热器61b,其加热与定影带60的纵向末端区对应的位置。如图3A所示,当宽纸张B如竖向定向(portrait-oriented)的A3大小的纸张经过时,中央加热器61a和末端加热器61b均打开。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当窄纸张C如竖向定向的A4大小的纸张经过时,只有中央加热器61a打开。因此,用于加热定影带60的电力消耗可减少。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卤素加热器61,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面。
虽然从附图省略,但是部分地阻碍热从卤素加热器61发出的防护部件可设置在定影带60和卤素加热器61之间(例如,轴向末端部分)。该防护部件使得能够防止定影带60上无纸通过区的温度过度增加,特别地当纸连续通过时,并且进一步使得可能保护定影带60免于由于热的劣化和损害。
接下来,描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基本操作。图2中当打开打印机的电源开关时,电力供应给卤素加热器61,同时压力辊70开始被驱动以顺时针旋转。因此,由于定影带60和压力辊70之间的磨擦力,图2中定影带60通过旋转被驱动以逆时针旋转。
此后,由于上面描述的图像形成过程的结果,承载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T的纸张P由导向板(未显示)引导,以图2中箭头A1的方向运输和进纸到定影带60和压力辊70形成的夹持部N,其彼此压迫接触。随后,由于热和压力,调色剂图像T被定影到纸张P的外表面,其中,虽然热从卤素加热器61加热的定影带60被施加,但是压力从定影带60和压力辊70施加。
将调色剂图像T定影其上的纸张P以图2中箭头的方向从夹持部N递送出。在该过程中,通过使纸张P的前端与分离部件75的顶端接触,纸张P与定影带60分离。此后,如上所述,通过排出辊的作用将分离的纸P排出到设备外部以储存到纸排出托盘上。
接下来,描述了本发明中有特性的夹持部形成部件65。如图4所示,夹持部形成部件65包括:作为第一热传递单元的热平均部件66;和热平均部件66上提供的滑动纸张67。当定影带60旋转时,定影带60在该滑动纸张67上滑动。该配置减少了定影带60的驱动转矩和由于磨擦力作用到定影带60上的负载。
热平均部件66由,例如,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如铜形成,并在定影带60的纵向方向上形成。热平均部件66吸收在定影带60的无纸张通过部分处过度积累的热,并以纵向方向传递热。
热平均部件66包括:抵接部66a,其通过其间的滑动纸张67抵接定影带60;和弯曲部分66b和弯曲部分66c,其以纸张P的运输方向在夹持部N的上游和下游形成以在定影带60内部延伸。
在定影带60的旋转方向的夹持部N的上游处弯曲部分66b的顶端,包括保持部分66d,其捕获和保持滑动纸张67。多个方面可施加给作为第一尖锐部分的该保持部分66d。第一保持部分66da具有尖锐的人字形边缘形状,如图5A所示。第二保持部分66db具有波浪边形状,如图5B所示。第三保持部分66dc具有多个针的形状,如图5C所示。第四保持部分66dd具有多个矩形突出的形状,图5D所示。第五保持部分66de具有多个具有圆角的突出的形状,如图5E所示。
因此,当定影带60旋转时,保持部分66d保持滑动纸张67,即使以定影带60的滑动方向拉动滑动纸张67,夹持部N也可适当地形成。第一至第三保持部分66d中的每一个由多个尖锐的突出形成,并且,只要夹持部N适当地形成,突出就可或可不穿透滑动纸张67;然而,抵抗由于旋转的张力而起作用的保持力由于穿透滑动纸张67的保持部分而更大。
可选地,保持部分66d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尖锐部分中,作为具有尖锐形状的部分的第二尖锐部分。例如,尖锐的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66da'可作为,作为第一尖锐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分66da的顶端表面上的第二尖锐部分而被包括,如图6所示。期望尖锐的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66da'具有倒钩形状以防止捕捉的滑动纸张67离开。提供给保持部分66d除第一尖锐部分外的第二尖锐部分使其可能在保持部分66d已穿透滑动纸张67时,第二尖锐部分可捕获和保持滑动纸67。第二尖锐部分不限于该方面,并且可应用如在第一尖锐部分的情况中的多种形状。
可选地,保持部分66d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尖锐部分中,作为具有尖锐形状的部分的第三尖锐部分。例如,尖锐的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66da”可作为在作为第一尖锐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分66da的侧面表面上,即,在面对弯曲部分66c的一个表面的弯曲部分66b的表面上的第三尖锐部分而被包括,如图7A和图7B所示。期望尖锐的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66da”具有倒钩形状以防止捕捉的滑动纸张67离开。提供给保持部分66d除第一尖锐部分外的第三尖锐部分使其可能在保持部分66d已穿透滑动纸张67时,第三尖锐部分可捕获和保持滑动纸张67。第三尖锐部分不限于该方面,并且可应用如在第一尖锐部分的情况中的多种形状。显然,第三尖锐部分提供在这样的位置以便在附着后面描述的保持单元中的可使用性不受损。
可选地,保持部分66d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尖锐部分中,作为具有尖锐形状的部分的第二尖锐部分和第三尖锐部分。例如,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66da'和尖锐的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66da”可分别作为在作为第一尖锐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分66da的顶端表面上和作为第一尖锐部分的第一保持部分66da的侧面表面上的第二尖锐部分和第三尖锐部分而被包括,如图8所示。侧面表面是面对弯曲部分66c的一个表面的弯曲部分66b的表面。期望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66da'和66da”具有倒钩形状以防止捕捉的滑动纸张67离开。提供给保持部分66d除第一尖锐部分外的第二尖锐部分和第三尖锐部分使其可能当保持部分66d已穿透滑动纸张67时,第二尖锐部分和第三尖锐部分可捕获和保持滑动纸张67。第二尖锐部分和第三尖锐部分不限于该方面,并且可应用如在第一尖锐部分的情况中的多种形状。显然,第三尖锐部分提供在这样的位置以便在附着后面描述的保持单元中的可使用性不受损。
存在与以规则间隔在热平均部件66的纵向方向排列的尖锐突出有关的不便。如图9所示,当滑动纸张67由保持部分66d捕获和保持时,滑动纸张67可下陷。在这种情况中,更可能滑动纸张67从保持部分66d离开,因为滑动纸张67在相对接近其边缘的滑动纸张67的位置由保持部分66d捕获。
为了消除该不便,尖锐突出可不以规则间隔在热平均部件66的纵向方向排列。例如,凹进部分66h可提供给保持部分66d以便尖锐突出以部分加宽的间隔排列,如图10所示。具体地,例如,当凹进部分66h设在第一保持部分66da时,第一保持部分66da具有由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形成的形状,凹进部分66h各自在相邻的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之间插入,如图11A所示。当凹进部分66h设在第二保持部分66db时,第二保持部分66db具有由波浪边形状的部分形成的形状,凹进部分66h各自在波浪边形状的部分之间插入,如图11B所示。当凹进部分66h设在第三保持部分66dc时,第三保持部分66dc具有由针状部分形成的形状,凹进部分66h各自在适当的针状部分之间插入,如图11C所示。当凹进部分66h设在第四保持部分66dd,第四保持部分66dd具有由有角的突出形成的形状,凹进部分66h各自在适当的有角的突出之间插入,如图11D所示。当凹进部分66h设在第五保持部分66de时,第五保持部分66de具有由具有圆形角的突出形成的形状,凹进部分66h在适当的具有圆形角的突出之间插入,如图11E所示。
当使用上面构造中的任何一个时,例如,通过夹紧装置中包括的棒将置于保持部分66d的凹进部分66h之上的滑动纸张67的部分在凹进部分66h中推动。因此,消除滑动纸张67的下垂。因此,滑动纸张67可被保持,同时防止从保持部分66d离开。
期望形成各自的凹进部分66h的底部位于较尖锐突出的底部(基底)更接近夹持部。换言之,期望与凹进部分66h对应的凹部的深度较相邻的突出部分之间的凹部的深度更深。具体地,例如,当第一保持部分66da包括凹进部分66h时,形成凹进部分66h的底部位于较人字形边缘形状的部分的底部(基底)更接近夹持部,如图12A所示。当第二保持部分66db包括凹进部分66h时,形成凹进部分66h的底部位于较波浪边形状的底部(基底)更接近夹持部,如图12B所示。当第三保持部分66dc包括凹进部分66h时,形成凹进部分66h的底部位于较针状的部分的底部(基底)更接近夹持部,如图12C所示。当第四保持部分66dd包括凹进部分66h时,形成凹进部分66h的底部位于较有角的突出的底部(基底)更接近夹持部,如图12D所示。当第五保持部分66de包括凹进部分66h时,形成凹进部分66h的底部位于较具有圆形角的突出的底部(基底)更接近夹持部,如图12E所示。
当凹进部分66h的凹部较邻近的尖锐突出之间的凹部形成得更深时,滑动纸张67可通过正被吸收的滑动纸张67的下垂而保持。
保持部分66d中包括的凹进部分66h的数目在一个方面中可以是一个,在另一个方面中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另外,保持部分66d的形状不限于这些方面,并且任何形状都是令人满意的,只要其顶端捕获和保持滑动纸张67。虽然该实施方式中保持部分66d以纸张P的运输方向在夹持部N的上游在弯曲部分66b中形成,但是保持部分66d可另外包括在以纸张P的运输方向在夹持部N的下游在弯曲部分66c的顶端中。通过包括在弯曲部分66c的顶端中的保持部分66d,滑动纸67可被保持,甚至当由于定影带60的相反旋转而使滑动纸张67以其滑动方向拉动时,夹持部N被适当地形成。
虽然该实施方式中弯曲部分66b和66c通过相对于抵接部66a成直角弯曲而形成,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面。弯曲部分66b和66c可通过以锐角弯曲而形成,或可通过弯曲而形成。可选地,弯曲部分可仅提供在纸P的运输方向上夹持部N的上游。
热平均部件66通过在平板66'上进行剪切过程和折叠过程而形成。在剪切过程中,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将平板66'在冲压机702和冲模701之间插入和通过它们增压,以便平板66'用冲压机702和冲模701的边缘剪切。毛边90不可避免地在从平板66'剪切掉的一片的一个表面上产生。这样的毛边通常通过,例如,磨光被去除以保证制造者的安全和防止对其它组件的损害。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热平均部件66可经历折叠过程,而从平板66'剪切掉的片上产生的毛边90保持原样。具体地,弯曲部分66b和66c通过从平板66'剪切掉的片的凹部折叠而获得,以至于由图14A和图14B中虚线指示的具有毛边90的其侧面形成凹部的内部。因此,毛边90从弯曲部分66b和66c的顶端朝向内部热平均部件66突出。“朝向内部热平均部件66”指向在弯曲部分66b和66c中相应的一个中限定平板66'厚度的两面中的一面,当热平均部件66安装在定影装置50上时其较其它面更接近夹持部N。换言之,“朝向内部热平均部件66”指以第一保持单元80安装在热平均部件66上的状态,朝向面对后面描述的第一保持单元80的面。换言之,“朝向内部热平均部件66”指朝向面对滑动纸张67的末端区域的面,滑动纸张由弯曲部分66b和66c捕获。仍然换言之,“朝向内部热平均部件66”指以第一保持单元80和滑动纸张67安装在热平均部件66上的状态,朝向更接近面和第一保持单元80之间滑动纸张67末端的面。以该方式形成的热平均部件66的毛边90充当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充当保持部分66d中的第四尖锐部分。
当热平均部件66的保持部分66d包括作为第四尖锐部分的突出部分90时,突出部分90捕获滑动纸张67并可保持滑动纸张67。在热平均部件66中,除了上面描述的第一尖锐部分、第二尖锐部分或第三尖锐部分——其在上面描述过,或这些部分的组合,作为第四尖锐部分的突出部分90可被形成。甚至在保持部分66d中具有突出部分90的构造中,保持部分66d可包括凹进部分66h。
热平均部件66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朝向压力辊70突出的突起部分66e可以纸张P的运输方向在夹持部N的下游作为突出而形成,如图15所示。该突起部分66e突出,同时从抵接部66a形成光滑表面。因此,在夹持部N固定之后的纸张P可从定影带60上升,并提高分离性。
可选地,如图16所示,热平均部件66可通过其间的双面胶带68保持滑动纸张67。利用双面胶带来互相保持滑动纸张67的部分和热平均部件66使得能够使滑动纸张67通过保持部分66d容易地捕获和保持,导致提高的可使用性。利用胶带还使得能够通过允许滑动纸张67抵抗以其滑动方向拉动滑动纸张67的力更强有力地保持而适当地形成夹持部N。实施方式不限于利用双面胶带的方面,粘合剂可替代使用。
定影带60通过夹持部N,同时在滑动纸张67上滑动,定影带60需要减少该滑动部分的摩擦和抑制针对定影装置的转矩。由于该原因,已利用了用硅油浸入滑动纸张67的方法。
如果硅油的量不足,则硅油用尽并且滑动纸张磨损,导致定影装置的寿命更短。另一方面,如果硅油的量过多,则存在硅油沿着另一个部件如,例如,支撑部件62从滑动纸张泄漏的危险,如图26所示。另外,如图27所示,当滑动纸张的顶端垂直向下地朝向时,则存在过量的硅油滴完的危险。
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需要严格控制浸入滑动纸张的硅油的量,以便可防止硅油泄漏,因此需要改进。
该实施方式中滑动纸张67不被配置以固定到任何其它组件,因此甚至当滑动纸67用硅油浸时,减摩剂也不沿着滑动纸张流出。因此,滑动纸张67的耐久性和定影带60的耐久性可被维持。
注意在保持部分66d往回折叠的滑动纸张67的顶端可具有它本身和抵接部66a的后表面之间的空间(缝隙)66g,如图16所示。当滑动纸张67在夹持部N被压时,过量的硅油可逃到空间66g。因此,滑动纸张67浸有的硅油的量可增加,借此定影装置可具有更长的寿命。
另外,在保持部分66d往回折叠的滑动纸张67可通过其间的双面胶带69结合到弯曲部分66b和66c中的每个。实施方式不限于使用双面胶带的方面,并且粘合剂可替代使用。
存在当滑动纸张67由保持部分66d捕获和保持时涉及的问题,其是滑动纸张67具有韧性和具有强度以回到最初的形状,导致差的结合可使用性。
为了克服结合可使用性中这样的缺点,多个折痕可在平行于滑动纸张67结合的热平均部件66的纵向方向的滑动纸张67中形成,如图17所示。这些折痕,例如,在滑动纸张67结合热平均部件66之前用熨斗形成。当滑动纸张67结合到热平均部件66时,以该方式在滑动纸张67中形成折痕提高结合可使用性。这样的折痕形成还提高结合精确度,从而导致更高的保持滑动纸张67的能力。
注意,由于为了增加滑动性等的原因,当滑动纸张67的滑动面上的纹理不与热平均部件66的纵向方向平行时,滑动纸张67可具有双重结构,其中与热平均部件66的纵向方向平行的纹理只在非滑动面一侧上形成。
为了进一步安全地固定滑动纸张67,可提供保持滑动纸张67和热平均部件66的保持单元。在下文中,描述多个方面的保持单元。以下保持单元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组合使用。
首先,描述第一保持单元。
第一保持单元80包括,例如,作为第二热传递单元的第一热绝缘部件83a和第二热绝缘部件83b,作为第三热传递单元的第一热吸收部件82和作为第四热传递单元的第二热吸收部件81,如图18所示。第一保持单元80由支撑部件62支撑。
第一热绝缘部件83a由材料,如树脂形成,具有比热平均部件66更低的导热性。第一热绝缘部件83a每个沿着定影带60的部分以其纵向方向延伸,并在热平均部件66和不具有第一热吸收部件82的第二热吸收部件81之间的位置排列。来自定影带60过多的吸收热通过包括第一热绝缘部件83a而被避免。因此,在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下降可被防止。此外,可实现加热期的减少和电力消耗的减少。
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由材料,如树脂形成,具有比热平均部件66更低的导热性,并且每个设在热平均部件66和第一热吸收部件82中对应一个之间。通过第一热吸收部件82从热平均部件66传递给第二热吸收部件81的热的量可通过提供第二热绝缘部件83b而减少。
注意,当第二热绝缘部件83b太厚时,它们阻止定影带60中积累的热转移给第二热吸收部件81,在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更可能增加。因为该原因,必需优化依赖于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增加的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的厚度和长度。虽然如此,其厚度小于第一热绝缘部件83a的厚度。
第二热吸收部件81由具有较第二热传递单元更高的导热性的材料形成,并沿着定影带60以其纵向方向延伸,并被排列以抵接第一热绝缘部件83a和第一热吸收部件82。
第一热吸收部件82由具有比第二热传递单元更高的导热性的材料形成,并且每个沿着定影带60的部分以其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每个排列在第二热绝缘部件83b中对应的一个和第二热吸收部件81之间。特别地,第一热吸收部件82设在与除其中央区之外的定影带60的区域对应的位置,即,该位置对应于在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增加可发生的定影带60的位置。虽然该实施方式中提供第一热吸收部件82以对应于无纸张可通过的区域,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面。可提供第一热吸收部件82以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到与每次纸张通过的区域对应的位置。
热平均部件66具有促进轴向上的热传递、跨定影带60均匀地分布热和抑制在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增加的功能。另一方面,第一热吸收部件82和第二热吸收部件81具有促进在厚度方向上热传递和吸收热的功能。换言之,提供第一热吸收部件82和第二热吸收部件81以补充平均部件66的热容量缺乏。特别期望第二热吸收部件81应具有大的热容量或具有大的外表面面积用于大量的热排放。
第一保持单元80和弯曲部分66b和66c中的每个以其在之间的滑动方向夹入滑动纸张67的末端部分,借此滑动纸张67可被更安全地固定。另外,可防止在纸张通过部分处的温度下降。此外,可实现加热期的减少和电力消耗的减少。
第一热吸收部件82被提供的位置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当不能由热平均部件66抑制的在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增加在多个不连续的位置发生时,第一热吸收部件82可设在那些不连续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中,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的厚度和长度可依赖在各自的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增加而设置。第一热吸收部件82的厚度和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的厚度总和基本上等于第一热绝缘部件83a的厚度。因此,第二热吸收部件81和第一热吸收部件82中的每个使得表面彼此接触,以便热有利地在其间传递。
另外,当第一热绝缘部件83a、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第二热吸收部件81和第一热吸收部件82安装在热平均部件66上时,在热平均部件66中包括弯曲部分66b和66c提高可使用性。该包括还使第一热绝缘部件83a、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第二热吸收部件81和第一热吸收部件82能够可靠地容纳在热平均部件66中。另外,突出部分可用孔提供在热平均部件66的上表面上以与在第一热绝缘部件83a、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第二热吸收部件81和/或相似的部件中正形成的突出部分啮合。
接下来,描述第二保持单元。
如图19所示,与第一保持单元80相比,第二保持单元180在形状上与第一热绝缘部件183a不同。第一热绝缘部件183a中的每个在其面对弯曲部分66b和66c的表面上包括多个突出部分184,其处于被安装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5上的状态。因此,滑动纸张67的末端区域在其滑动方向上可通过这些突出部分184和弯曲部分66b和66c而被挤压,借此滑动纸张67可被更安全地保持。期望突出部分184与滑动纸张67进行线接触或点接触,而不是表面接触。
突出部分184不限于它们设在第一热绝缘部件上的方面,突出部分184可设在第二保持单元180中包括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此外,突出部分184的数目不限于如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十二个,并可以是较十二个更多或更少。
当突出部分184的突出量不是最优时,热平均部件66不能抵抗滑动纸张67的刚度并出来,导致热平均部件66和第二保持单元180之间的分离。因此,热平均(热传导)作用减少。另外,第二保持单元180的厚度增加,以至于由于在其拉伸的方向上其上增加的负荷,定影带60的耐久性降低。因此,期望考虑滑动纸张67的压缩量来设置突出部分184。
接下来,描述第三保持单元。
如图20所示,与第一保持单元80相比,第三保持单元280在形状上与第一热绝缘部件283a不同。第一热绝缘部件283a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凸起部28,每个在面对弯曲部分66b和66c的其表面上具有突出部分的形状,以其被安装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5上的状态。因此,滑动纸张67的末端区域在其滑动方向上可通过凸起部284和弯曲部分66b和66c而被挤压,借此滑动纸张67的位置可被更安全地固定。
凸起部284具有朝向与使得与热平均部件66接触的其表面相对的第一热绝缘部件283a的一个表面突出的形状。其突出量足够高以容纳第二热吸收部件81。因此,当第二热吸收部件81安装在第一热绝缘部件282a上时的可使用性提高了。另外,第二热吸收部件81可在第一热绝缘部件282a上被可靠地接收。此外,当第三保持单元280安装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5上时,凸起部284被压。因此,第三保持单元280可以可靠地地安装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5上而无需压第二热吸收部件81。
凸起部284不限于其设在第一热绝缘部件上的方面,并且凸起部284可设在第三保持单元280中包括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
特别期望凸起部284设在除第一热绝缘部件283a外的第二热绝缘部件83b上。设在第二热绝缘部件83b上的凸起部(未显示)的突出量足够高以容纳第二热吸收部件81和第一热吸收部件82。因此,当第二热吸收部件81和第一热吸收部件82安装在第二热绝缘部件上时的可使用性提高了。另外,第二热吸收部件81和第一热吸收部件82可在第二热绝缘部件上被可靠地接收。此外,当第三保持单元280安装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5上时,凸起部可被压。因此,第三保持单元280可以可靠地安装在夹持部形成部件65上而无需压第二热吸收部件81。
此外,凸起部284的数目不限于如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十二个,并可以是较十二个更多或更少。
当凸起部284的突出量不是最优时,热平均部件66不能抵抗滑动纸张67的刚度并出来,导致热平均部件66和第三保持单元280之间的分离。因此,热平均(热传导)作用减少。另外,第三保持单元280的厚度增加,以至于由于在其拉伸的方向上其上增加的负荷,定影带60的耐久性降低。因此,期望考虑滑动纸张67的压缩量来设置凸起部284。
接下来,描述第四保持单元。
如图21所示,与第一保持单元80相比,第四保持单元380在形状上与抵接热平均部件66的热绝缘部件383a不同。第一热绝缘部件383a在其纵向方向上在两个末端和在滑动纸张67的滑动方向上在两个末端包括凹进部分383aa。因此,可防止滑动纸张67的纠缠和可抑制分离。
如果没有由滑动纸张67适当地覆盖,热平均部件66则被暴露。在这样的情况中,热平均部件66的暴露部分与定影带60进行接触,导致定影带60的磨损。为了防止该磨损发生,期望滑动纸张67的纵向长度较热平均部件66的纵向长度更长。
在该情况中,滑动纸张67的两个纵向末端,例如,以图21中的A指示的方式对角地卷绕热平均部件66,并且可增加卷绕部分的量。因此,存在滑动纸张67达到热平均部件66的抵接部66a的危险。因此,将滑动纸张67卡在热平均部件66和第一热绝缘部件383a之间,导致其间的分离,并进一步导致不利的状况如热平均效应减小和保持单元的厚度增加。
因为该原因,为了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配置第一热绝缘部件383a以在滑动纸张67的两个纵向末端和在滑动方向上的两个末端包括凹进部分383aa是特别有利的。
接下来,描述第五保持单元。
如图22所示,第五保持单元480的不同在于它包括,代替第一保持单元80,突出部分462a,其通过突出支撑部件462的形状的部分而获得,作为支撑单元。突出部分462a在定影带60的纵向方向之上形成。支撑部件462中突出部分462a的提供使得可能消除分离部件的需要以保持夹持部形成部件65,导致成本减少。
另外,突出部分462a可包括,作为多个突出部分,小球部分或压花部分,其面对弯曲部分66b和66c。滑动纸张67在这些突出部分和弯曲部分66b和66c之间被夹,借此滑动纸张67的位置可被更安全地固定。期望突出部分184与滑动纸张67进行线接触或点接触,而不是表面接触。
另外,凹进部分(未显示)可设在突出部分462a纵向方向上的两个末端和滑动纸张67滑动方向上的两个末端。凹进部分的这种包括使得可能防止滑动纸张67的纠缠和抑制分离。
注意,在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夹持部形成部件65和保持单元80、180、280、380和480的具体方面的实例,当用其间的定影带60由压力辊70和夹持部形成部件65形成的夹持部的宽度是约10.0mm时,以下部件的厚度如下设置。将热平均部件66的厚度设到0.2至1.0mm;将第一热吸收部件81的厚度设到1.8至6.0mm;将第二热吸收部件82的厚度设到1.0至2.0mm;将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的厚度设到0.5至1.5mm;和将第一热绝缘部件83a、183a和283a的厚度设到1.5至3.5mm。
此外,热平均部件66、第一热吸收部件81和第二热吸收部件82的材料的具体方面的实例可包括碳纳米管(导热性:3000至5500W/mK)、石墨纸(导热性:700至1750W/mK)、银(导热性:420W/mK)、铜(导热性:398W/mK)和铝(导热性:236W/mK)。
此外,第一热绝缘部件83a、183a和283a和第二热绝缘部件83b的材料的具体方面的实例可包括聚苯硫醚(PPS)(导热性:0.2W/mK)、聚酰胺(PAI)(导热性:0.29至0.6W/mK)、聚醚醚酮(PEEK)(导热性:0.26W/mK)和聚醚酮(PEK)(导热性:0.29W/mK)和液晶高分子(LCP)(导热性:0.2W/mK)。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上面已被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如图23所示的定影装置,其可实现与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操作和效果。该定影装置550包括支撑部件562,其具有较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定影装置的可比较的一个更简单的形状。
另外,虽然热传递单元已作为热平均部件、热绝缘部件和热吸收部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被描述,但是基于第一至第四热传递单元之间的比较,这样的描述已经给出以说明代表性的操作,用于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操作。虽然第一热传递单元已作为热平均部件被描述,但是其操作不限于热平均操作并可包括热吸收或热绝缘操作。第二热传递单元已作为热绝缘部件被描述,但是其操作不限于热绝缘操作,并可包括热吸收或热平均操作。第三热传递单元和第四热传递单元已作为热吸收部件被描述,其操作不限于热吸收操作,并可包括热平均或热绝缘操作。
此外,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组件的材料和尺寸仅是实例,并且显然可选自在本发明的操作可完成的范围内的多种材料和尺寸。
实施方式使得可能提供定影装置,其虽然具有简单结构,但是防止在无纸张通过部分的温度增加并具有保证其耐久性和温度稳定性的定影带。
虽然本发明已相对于具体实施方式被描述用于完整和清楚的公开,但是所附权利要求不会因此被限制,而将被解释为体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所有的修改和可选的结构,其完全落入本文提出的基本教导内。

Claims (15)

1.定影装置,包括:
作为环形带形成的可旋转定影部件;
加热所述定影部件的热源;
不可旋转并且排列在所述定影部件内部的夹持部形成部件;和
排列在所述定影部件外部以面对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的压按部件,所述压按部件在所述压按部件和所述定影部件之间形成夹持部,其中
所述定影装置引起承载未定影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所述夹持部以将所述未定影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由第一热传递单元和滑动纸张形成,
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包括通过其间的所述滑动纸张抵接所述定影部件的抵接部,和以所述记录介质的运输方向在所述夹持部的上游或上游和下游处在所述定影部件内部延伸的一个弯曲部分或多个弯曲部分,和
捕获和保持所述滑动纸张的保持部分设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运输方向上在所述夹持部上游处至少所述弯曲部分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部分由多个尖锐突出形成,和
所述突出中的至少一些穿透所述滑动纸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突出以至少部分不规则的间隔以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的纵向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包括从所述弯曲部分的所述顶端在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内部突出的突出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突出部分是在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毛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设有以记录介质的运输方向在所述夹持部下游的突出,所述突出朝向所述压按部件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滑动纸张结合到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折痕在被所述保持单元捕获之前在所述滑动纸张上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保持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的保持单元,其中所述保持单元通过以其滑动方向使所述滑动纸张的末端区域在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弯曲部分之间挤压而保持所述滑动纸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在面对所述弯曲部分的其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
第二热传递单元,其抵接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并具有比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更低的导热性,和
至少一个第三热传递单元,其抵接所述第二热传递单元,具有比所述第二热传递单元更高的导热性,并排列在除所述定影部件的中央区外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热传递单元在面对弯曲部分的其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作为突出形成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以从所述热传递单元离开的方向突出并接收所述第三热传递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保持单元是支撑单元,具有固定的其纵向末端并支撑所述夹持部形成部件,和
所述支撑单元抵接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凹进部分设在所述保持单元的两个纵向末端区域和在抵接所述第一热传递单元的其表面上。
15.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510114333.1A 2014-03-17 2015-03-16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49322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3226 2014-03-17
JP2014-053226 2014-03-17
JP2014-152819 2014-07-28
JP2014152819 2014-07-28
JP2014-186162 2014-09-12
JP2014186162A JP6413528B2 (ja) 2014-03-17 2014-09-12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234A true CN104932234A (zh) 2015-09-23
CN104932234B CN104932234B (zh) 2017-12-12

Family

ID=52577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4333.1A Active CN104932234B (zh) 2014-03-17 2015-03-16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98146B2 (zh)
EP (1) EP2921911B1 (zh)
JP (1) JP6413528B2 (zh)
CN (1) CN10493223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739A (zh) * 2014-09-03 2016-03-09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9407489A (zh) * 2017-08-18 2019-03-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870382A (zh) * 2017-10-25 2020-03-06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热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5104B2 (ja) 2014-12-01 2019-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42987A (ja) 2015-02-04 2016-08-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7147B2 (ja) 2015-03-17 2019-04-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76993A (ja) 2015-03-18 2016-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9874839B2 (en) 2015-06-23 2018-01-23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52006B2 (en) 2015-06-26 2018-12-11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83716B2 (ja) 2015-07-07 2019-10-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83520A (ja) 2015-10-23 2017-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401766B2 (en) 2015-11-10 2019-09-03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with temperature and power-based productivity rate selection
US20170255149A1 (en) * 2016-03-03 2017-09-07 Hiromasa Takagi Nip-forming member,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78411B2 (ja) * 2016-07-15 2020-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92814B2 (ja) * 2016-07-21 2020-12-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19190B2 (ja) 2016-09-30 2021-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59680B2 (ja) * 2016-11-30 2021-04-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07635B2 (ja) 2017-03-28 2021-07-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60854B2 (ja) 2017-05-22 2021-04-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919352B2 (ja) 2017-06-12 2021-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6995519B2 (ja) * 2017-07-11 2022-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19035937A (ja) * 2017-08-18 2019-03-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15092B2 (ja) * 2018-07-19 2022-08-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72345B2 (ja) * 2018-09-20 2022-11-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23320B2 (ja) * 2019-01-31 2023-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39970A (ja) * 2019-02-26 2020-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93734B2 (ja) * 2019-03-06 2023-06-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13759B2 (ja) 2019-12-20 2024-0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08286A (ja) 2021-07-05 2023-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接離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9655A (zh) * 2009-02-09 2010-08-11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
US20100290823A1 (en) * 2009-05-18 2010-11-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296849A1 (en) * 2009-05-25 2010-11-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076071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Yoshiki Yamaguchi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2145633A (ja) * 2011-01-07 2012-08-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4769B2 (ja) * 2005-03-23 2011-09-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18826B2 (ja) 2006-06-19 2011-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16422B2 (ja) * 2007-10-01 2013-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2625A (ja) * 2008-07-25 2010-02-12 Panasonic Corp 定着装置
JP5348561B2 (ja) 2009-05-15 2013-1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097B2 (ja) * 2009-10-30 2014-03-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5440777B2 (ja) 2009-11-17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18913B2 (ja) 2010-03-04 2014-0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737419B1 (ko) * 2010-07-09 2017-05-18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정착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5747502B2 (ja) 2010-11-12 2015-07-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453316B1 (en) 2010-11-12 2021-03-24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5625779B2 (ja) 2010-11-12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96835B2 (ja) 2010-12-14 2015-04-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860B2 (ja) 2010-12-14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865B2 (ja) 2010-12-16 2014-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89820B2 (ja) 2010-12-17 2014-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37629B2 (ja) 2011-12-26 2015-06-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36221B2 (ja) 2011-12-27 2017-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36220B2 (ja) 2011-12-27 2017-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86087B (zh) 2011-12-28 2016-08-03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成像装置和分离构件
JP5796711B2 (ja) 2011-12-28 2015-10-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8783B2 (ja) 2012-01-11 2016-06-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37520B2 (ja) 2012-01-13 2015-06-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70828B2 (ja) 2012-01-19 2016-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分離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33511B6 (ja) 2012-01-23 2023-1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67468B2 (ja) 2012-01-24 2016-08-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43231B2 (ja) 2012-01-26 2016-07-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35668B2 (ja) 2012-01-27 2016-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52598B2 (ja) 2012-01-30 2016-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51741B2 (ja) 2012-01-31 2016-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50326B2 (ja) 2012-02-09 2016-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26024B2 (en) 2012-02-09 2015-05-05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capable of minimizing damage of endless rotary bod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6209311B2 (ja) 2012-02-09 2017-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03619B2 (ja) 2012-02-09 2016-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50152B2 (ja) 2012-03-22 2016-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32389A (ja) 2012-07-12 2014-02-2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52106B2 (en) 2012-08-31 2015-10-06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9046838B2 (en) 2012-09-14 2015-06-02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07090B2 (ja) * 2012-12-04 2017-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31777A (ja) 2013-08-01 2015-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86100B2 (ja) 2013-08-26 2017-03-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5064560A1 (ja) 2013-10-29 2015-05-07 Jnc株式会社 アントラセン系化合物、発光層用材料、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9655A (zh) * 2009-02-09 2010-08-11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
US20100290823A1 (en) * 2009-05-18 2010-11-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00296849A1 (en) * 2009-05-25 2010-11-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076071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Yoshiki Yamaguchi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2145633A (ja) * 2011-01-07 2012-08-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739A (zh) * 2014-09-03 2016-03-09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5388739B (zh) * 2014-09-03 2018-12-18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9407489A (zh) * 2017-08-18 2019-03-0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407489B (zh) * 2017-08-18 2022-03-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870382A (zh) * 2017-10-25 2020-03-06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热源
US11243486B2 (en) 2017-10-25 2022-02-08 Hp Indigo B.V. Heat source segments aligned with different siz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13528B2 (ja) 2018-10-31
US9298146B2 (en) 2016-03-29
JP2016033636A (ja) 2016-03-10
EP2921911B1 (en) 2019-09-25
US20150261155A1 (en) 2015-09-17
EP2921911A1 (en) 2015-09-23
CN104932234B (zh)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2234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4574574B2 (ja) 定着装置、定着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33386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229389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35668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67468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1165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472701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4298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2105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90885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52611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77872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3177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83683A (ja) ベルト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22047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18645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16154B2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74370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97318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1509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6384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10417B2 (en)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ixing apparatus
JP2005331574A (ja) 電子写真システム用の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86563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