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8739B -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8739B
CN105388739B CN201510556354.9A CN201510556354A CN105388739B CN 105388739 B CN105388739 B CN 105388739B CN 201510556354 A CN201510556354 A CN 201510556354A CN 105388739 B CN105388739 B CN 1053887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thermally isolated
thermal balance
fixing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63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8739A (zh
Inventor
吉浦有信
长藤秀夫
荒井裕司
池渊丰
宇都宫皓
宇都宫皓一
山野元义
崔奇峰
齐藤翔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88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8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8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8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03G15/2057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relating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heat element and layer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可旋转的环形带状定影部件;加压部件,其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并且旋转;和夹持形成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侧并且通过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接触而形成夹持部。所述夹持形成部件包括:热均衡化部件,其具有彼此相对的弯曲部分;热隔离部件,其设置在热均衡化部件的内侧;热吸收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热隔离部件的上表面上;以及滑动片,其覆盖所述热均衡化部件的夹持侧,并且被保持在所述热均衡化部件的弯曲部分和所述热隔离部件之间。所述热均衡化部件和热隔离部件通过将在所述热均衡化部件上形成的装配部装配到在所述热隔离部件上形成的被装配部而被紧固到彼此。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4年9月3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179147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该申请的全部内容被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的加热型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诸如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
背景技术
在诸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的成像设备中,图像通过诸如电子照相记录、静电记录或磁记录的成像工艺而形成。然后,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图像转印方法或直接法在记录介质上形成,所述记录介质诸如记录介质片、打印纸、敏化纸或静电记录纸。作为用于定影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诸如热辊型、膜加热型以及电磁感应加热型的接触加热型定影装置被广泛采用。
作为这种定影装置的示例,带状定影装置(例如,参见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04-286922)和使用陶瓷加热器的SURF定影(膜定影)型定影装置(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2861280)是已知的。
至于带状定影装置,近来有望进一步缩短从普通温度状态达到可打印的预定温度(再加载温度)所要求的时间,所述普通温度状态诸如当装置供电启动时的状态。而且,还有望缩短自接收打印操作的要求后,在准备打印和完成排纸之后执行打印操作的时间(第一次打印时间)(问题1)。
而且,随着成像设备的速度改进,每单位时间通过设备的纸张数量增加,并且所要求的热量增加。被称为温度降低的热量缺少特别是在连续打印开始时是一个问题(问题2)。
为了解决问题1和2,已知的定影装置经配置以直接对整个低热容定影带施加热从而显著改善热传输效率。这种定影装置进一步缩短预热时间和第一次打印时间,并解决连续打印时的热量缺少,因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定影性能,即使安装在高产出成像设备中。
附带地,定影装置基于不同类型的记录介质穿过装置的前提;例如,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小于定影部件(定影带)的发热宽度的宽度的记录介质可以穿过该装置。在该情形中,定影部件的非纸张通过区不会因为记录介质损失热,且因此具有过量的热,且温度增加。因此,存在定影部件的劣化提前的问题,从而导致寿命缩短(问题3)。
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将滑动片紧固到热均衡化(heat-uniformizing)部件的定影装置,其具有简单构造而不削弱定影性能、耐用性且输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是部分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
定影装置包括:可旋转的环形(endless)带状定影部件;与定影部件相对并且旋转的加压部件;以及设置在定影部件内侧并且通过定影部件与加压部件接触而形成夹持部的夹持形成部件。夹持形成部件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弯曲部分的热均衡化部件;设置在热均衡化部件内侧的热隔离部件;设置在热隔离部件的上表面上的热吸收部件;以及覆盖热均衡化部件的夹持侧并保持在热均衡化部件的弯曲部分和热隔离部件之间的滑动片。热均衡化部件和热隔离部件通过将热均衡化部件上形成的装配部装配到热隔离部件上形成的被装配部而被紧固到彼此。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通过阅读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面详细说明将被更好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夹持形成部件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是成像设备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横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定影装置的示意配置图;
图4是示出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定影装置另一形式的示意配置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夹持形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热均衡化部件的末端部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热隔离部件的末端部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热均衡化部件和第一热隔离部件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连接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热隔离部件和第二热隔离部件的方法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紧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热隔离部件的方法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夹持形成部件的组装方法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示出热均衡化部件上提供的装配部的变体的图示;以及
图13是示出第一热隔离部件上提供的被装配部的变体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解释实施例之前,我们先解释促进下面实施例理解的基本事实。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3,提出取代夹持形成部件的一部分并吸收非纸张通过区的热的技术,该夹持形成部件以高度导热材料形成定影夹持部,因而抑制温度的增加。该技术不需要阻止热供应到非纸张通过区的部件和用于驱动部件的机构或空气冷却风扇机构,并使得能够以简单构造抑制非纸张通过区温度的增加。
同时,夹持形成部件与定影带直接接触并在定影带上滑动,且因此定影带的耐用性可以劣化。为了对付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定影装置,其中夹持形成部件的夹持侧被由具有低摩擦特性的材料制成的滑动片覆盖,使得定影带的耐用性能够被改善。
图1是示出夹持形成部件的示例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夹持形成部件100包括热均衡化部件110;滑动片120,利用该滑动片覆盖热均衡化部件110的夹持部表面;以及导热部件(热隔离部件130和热吸收部件140)。特别地,夹持形成部件100设置在定影夹持部的上游侧;滑动片120被弯曲部分110a的锐利尖端刺穿,并被热均衡化部件110和热隔离部件130保持和紧固。
在以该方式构造的夹持形成部件100中,非纸张通过区的温度的增加能够被吸收非纸张通过区的热的导热部件抑制。而且,当旋转时,定影带上的摩擦负荷被滑动片120降低;因此,能够改善定影带的耐用性。
然而,夹持形成部件100的这样的构造使得安装不稳定,诸如热隔离部件130被滑动片120的弯曲部分的回复力所提升,其中滑动片120保持并紧固在热均衡化部件110和热隔离部件130之间。在该情形中,抑制非纸张通过区的温度增加的效果不足,并且定影性能被削弱。
为了将热隔离部件130紧固到热均衡化部件110,如果螺孔在热均衡化部件110中形成并且热隔离部件130被旋入并被紧固到热均衡化部件110,则存在一种需要使热均衡化部件110变厚以确保螺纹,这引起成本增加和布局限制。相反,如果螺孔在热隔离部件130中形成,则在滑动片120已经被保持在热均衡化部件110和热隔离部件130之间之后,热均衡化部件110被旋入并且被紧固到热隔离部件130;因此,需要为在滑动片120的夹持侧中的螺纹紧固形成孔。滑动片120可以从孔开始被撕裂,并且这可能导致定影带上的摩擦负荷增加以及耐用性降低。
而且,保持滑动片120(夹持背侧)的方向不与紧固螺钉(夹持侧)的方向一致;因此,在滑动片120已经保持在热均衡化部件110和热隔离部件130之间之后,滑动片120需要被转到外侧以拧紧螺钉,因此存在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描述能够以简单构造固定滑动片到热均衡化部件的定影装置,而不会削弱定影性能、耐用性以及输送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解释如下。
图2是示出是成像设备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四个成像单元4Y、4M、4C和4Bk被安装在成像设备1的中心。成像单元4Y、4M、4C和4Bk具有相同的构造,不同的是它们分别含有相应于彩色图像的独立色彩组分的黄色(Y)、洋红(M)、青绿色(C)和黑色(Bk)显影剂。
成像单元4Y、4M、4C和4Bk每个都包括作为潜像载体的鼓状感光体5,用于给感光体5表面充电的充电装置6,用于将调色剂提供给感光体5表面的显影装置7,用于清洁感光体5表面的清洁装置8等。附带地,在图2中,仅黄色成像单元4Y包括的感光体5、充电装置6、显影装置7和清洁装置8被分配附图标记,且包括在其它成像单元4M、4C和4Bk中的那些部件的附图标记被略去。
在成像单元4Y、4M、4C和4Bk下面设置用于将每个感光体5曝光的曝光装置9。曝光装置9包括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偏转装置的耦合透镜、f-θ透镜、超环面透镜、反射镜、旋转多面镜等。曝光装置9发射对应于每种颜色的写入光到每个感光体5(例如,写入光Ly到感光体5),因而在感光体5上形成静电潜像。
在成像单元4Y、4M、4C和4Bk上方设置转印带单元10。转印带单元10包括作为转印体的转印带11、作为主转印装置的主转印辊12、作为辅助转印装置的辅助转印辊15、驱动辊16、从动辊17以及带清洁装置18。
转印带11是环形带,并且被驱动辊16和从动辊17保持拉紧。这里,驱动辊16被驱动旋转,因而转印带11在如图2所示的箭头A1的方向上来回运动(旋转)。
主转印辊12利用感光体5夹持转印带11并分别在其间形成主转印夹持部。而且,电源(未示出)被连接到每个主转印辊12,且预定的直流(DC)电压和/或交流(AC)电压被施加到主转印辊12。
辅助转印辊15利用驱动辊16夹持转印带11并在其间形成辅助转印夹持部。而且,恰如主转印辊12,电源(未示出)也被连接到每个辅转印辊15,且预定的直流(DC)电压和/或交流(AC)电压被施加到辅转印辊15。
带清洁装置18包括被设置成与转印带11相对并且与转印带11毗邻接触的清洁刷和清洁刮刀。清洁刷和清洁刮刀通过刮去和移去异物,诸如转印带11上的残余调色剂,清洁转印带11。而且,带清洁装置18包括用于携带和丢弃从转印带11移去的残余调色剂的消除装置(未示出)。
在成像设备1的上部中设置瓶状容器3。调色剂瓶2Y、2C、2M和2Bk每个都容纳有用于补充的调色剂,且可拆卸地连接到瓶状容器3。供应线(未示出)分别被安装在调色剂瓶2Y、2C、2M、2Bk和显影装置7之间;每个显影装置7通过供应线从对应的调色剂瓶2补充调色剂。
在成像设备1的下部中设置包含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S的进纸托盘30,用于将纸张S带出进纸托盘30的进纸辊31等。记录介质在此包括普通纸以及重磅纸、邮政卡片、信封、薄纸、涂覆纸(涂布纸、铜版纸等)、描图纸、图表纸等。而且,虽然未示出,但也能够提供手动进纸机构。
在成像设备1的内侧,设置有输送路径R,从进纸托盘30输送的纸张S通过该输送路径穿过辅转印夹持部并被排出设备。在输送路径R上,一对作为输送纸张S到辅转印夹持部的输送装置的对位辊32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设置在辅转印辊15的上游侧。
而且,用于定影转印到纸张S上的未定影图像的定影装置20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设置在辅助转印辊15的下游侧。而且,用于将纸张排出设备的一对排纸辊33在纸张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定影装置20的下游侧上的输送路径R上。而且,在打印机主体的顶表面上,设置副本接收托盘34,从设备弹出的纸张被存放在该副本接收托盘上。
随后,参考图2解释成像操作。首先,感光体5每个都被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以顺时针旋转,且感光体5的表面的每个分别被充电装置6均匀充电以赋予极性。感光体5的充电表面是以来自曝光装置9的激光辐照的,且静电潜像分别形成在感光体5的表面上。感光体5对与其对应的激光曝光的图像信息是单色图像的图像信息,所需的全色图像被黄色(Y)、青绿色(C)、洋红(M)和黑色(Bk)调色剂色彩信息分解为所述单色图像信息。然后,分别通过被显影设备7提供有彩色调色剂(显影剂),在感光体5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被显影(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
虽然转印带11在箭头A1的方向上来回运动(旋转),极性与调色剂电荷极性相反的主转印电压被施加到每个主转印辊12。因此,转印电场在每个主转印辊12和每个感光体5之间形成的主转印夹持部上形成。然后,当感光体5上的调色剂图像根据感光体5的旋转达到主转印夹持部时,感光体5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电场以在彼此上面叠加的方式依次转印到转印辊11上。以该方式,全色调色剂图像承载在转印带11的表面上。每个感光体5上的不能被转印到转印带11上的残余调色剂被每个清洁装置8移去。然后,每个感光体5表面上的残余电荷被电荷中和器(未示出)消除,并且表面电势被初始化。
在成像设备1的下部中,进纸辊31被驱动且开始旋转,且纸张S随着进纸辊31的旋转从进纸托盘30被馈送到输送路径R。馈送到输送路径R的纸张S通过对准辊32的适当定时被输送到在辅助转印辊15和驱动辊16之间形成的辅助转印夹持部。此时,极性与转印带11上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电荷极性相反的转印电压被施加到辅助转印辊15,因而转印电场在辅助转印夹持部上形成。
然后,当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根据转印带11的移动达到辅助转印夹持部时,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辅助转印夹持部上形成的转印电场完全转印到纸张S上。附带地,转印带11上的不能被转印到纸张S上的残余调色剂被带清洁装置18移去。移去的调色剂被输送到废调色剂容器(未示出)并且被收集在该废调色剂容器中。
然后,纸张S被输送到定影装置20,且纸张S上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20定影在纸张S上。然后,纸张S被排纸辊22排出设备,且被存放在副本接收托盘34上。
上面描述了在纸张上形成全色图像时的成像操作;然而,单色图像能够利用四种成像单元4Y、4M、4C和4Bk中任一种形成,或两色或三色图像能够利用两种或三种成像单元形成。
图3是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定影装置的示意配置图。如图3所示,定影装置20包括作为可旋转环形带状定影部件的定影带21、作为与定影带21相对、可旋转安装的加压部件的压力辊22、和作为用于加热定影带21的热源的卤素加热器23。而且,定影装置20包括在定影带21内侧设置的夹持形成部件24、作为支撑夹持形成部件24的支撑部件的托盘25、以及用于偏转从卤素加热器23发出的光到定影带21上的偏转部件26。
定影带21由薄壁、柔性环形带部件(包括膜)组成。详细地,定影带21由金属材料(如镍(Ni)或不锈钢(SUS))或基础材料(如聚酰亚胺(PI))形成的内周边基础材料和由诸如PFA或PTFE形成的外周边脱模层组成。而且,由橡胶材料(如硅橡胶、泡沫硅橡胶或氟橡胶)形成的弹性层能够位于基础材料和脱模层之间。
压力辊22由芯棒22a、由诸如泡沫硅橡胶、硅橡胶或氟橡胶组成的并提供在芯棒22a表面上的弹性层22b以及由在弹性层22b表面上提供的诸如PFA或PTFE形成的脱模层22c组成。压力辊22被加压装置(未示出)压挤到定影带21的一侧并通过定影带21与夹持形成部件24接触。在该压力辊22压接定影带21的点处,压力辊22的弹性层22b被粉碎,因而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夹持部N。
而且,压力辊22经配置以被驱动源驱动旋转,所述驱动源诸如安装在成像设备内的马达(未示出)。当压力辊22被驱动旋转时,其驱动力在夹持部N处被传输到定影带21,且定影带21被驱动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辊22是固体辊;然而,压力辊22能够是中空辊。在该情形中,诸如卤素加热器的热源能够设置在压力辊22内部。而且,如果没有提供弹性层,则热容减小,且定影性能被改善;然而,当图像通过挤压未定影调色剂而定影在纸张上时,带表面上微细凹凸可以被转印到图像上,且图像的固体部分可以具有不均匀亮度。为了防止这一点,优选提供厚度为100μm或更厚的弹性层。通过提供厚度为100μm或更厚的弹性层,微细凹凸能够被弹性层的弹性变形吸收,且因此可能避免不均匀亮度的发生。
弹性层22b能够是固体橡胶;然而,如果压力辊22内没有热源,则海绵橡胶也能够被使用。海绵橡胶是更优选的,因为热隔离特性被增强,且定影带21的热更不可能被吸收。而且,定影旋转体及其相对旋转体不限于彼此压接;可替换地,它们能够被配置为仅彼此接触而非彼此压接。
每个卤素加热器23的两个末端部都固定到定影装置20的侧板(未示出)。卤素加热器23经配置以被控制从而通过安装在成像设备内的电源单元输出并产生热。而且,除了卤素加热器,例如,IH加热器、电阻加热元件或碳加热器也能够用作加热定影带21的热源。
夹持形成部件24是沿定影带21的轴向方向或压力辊22的轴向方向纵向设置的,并且被托盘25固定和支撑。这防止发生夹持形成部件24由于来自压力辊22的压力而弯曲,且获得沿压力辊22的轴向方向的均匀夹持宽度。稍后将描述夹持形成部件24的细节。
偏转部件26被设置在托盘25和卤素加热器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偏转部件26被固定到托盘25。而且,偏转部件26被卤素加热器23直接加热;因此,优选的是偏转部件26由高熔点金属材料或类似物形成。由于偏转部件26以该方式设置,从卤素加热器23发出到托盘25侧的光被偏转到定影带21上。这能够增加发射到定影带21的光量,并且因此能够有效加热定影带21。而且,有可能抑制从卤素加热器23辐射的热被传递到托盘25等,且因此也有可能保存能量。
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经配置以直接加热环形带,且因此能够显著改善热传递效率。因此,定影装置能够进一步缩短预热时间和第一次打印时间,并且解决连续打印时缺少热量的问题,并且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定影性能,即使安装在高产出成像设备中。
图4是示出安装在成像设备中定影装置的另一形式的示意配置图。在图4中,与图3中相同的部件被给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部件的详细描述。如图4所示,定影装置20的该形式由三个卤素加热器组成,从而响应不同纸张宽度。通过提供对应于纸张宽度的加热器,能够抑制过量供应的热,且能够改善能量保存。
附带地,定影装置基于这样的前提,即不同类型记录介质穿过装置;例如,在纵向方向上具有小于定影部件(定影带)的热发生宽度的宽度的记录介质可以穿过装置。在该情形中,定影部件的非纸张通过区不会因为记录介质损失热,且因此具有过量的热并具有增加的温度。因此,存在定影部件的劣化提前的问题,从而导致寿命缩短。
为了解决该问题,形成定影夹持部的夹持形成部件的一部分被高导热材料取代,并且非纸张通过区的热被吸收,因而温度增加被抑制。而且,夹持形成部件与定影带直接接触并在其上滑动,且因此定影带的耐用性可能劣化。为了解决该问题,由低摩擦特性的材料形成的滑动片安装在夹持形成部件中。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夹持形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如图5所示,夹持形成部件24包括热均衡化部件40、覆盖热均衡化部件40的夹持侧的滑动片50、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第二热隔离部件65、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
热均衡化部件40由诸如铜(Cu)的高导热材料制成,并且沿定影带的纵向方向设置。热均衡化部件40吸收过度累积在定影带的非纸张通过区的热,并在热均衡化部件40的纵向方向上传输该热。因此,定影带的温度分布的差异能够被减小。而且,热均衡化部件40具有弯曲部分40a和40b,该弯曲部分在定影带内被形成为彼此相对,且位于定影夹持部上游侧的弯曲部分40b的尖端具有尖锐形状。
覆盖热均衡化部件40的夹持侧的滑动片50由低摩擦特性材料制成,并优选由例如Toray工业公司制造的TOYOFLONTM制成。滑动片50被热均衡化元件40的弯曲部分40b的锐利尖端刺穿,并由热均衡化部件40的弯曲部分40a和40b、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以及第二热隔离部件65保持和紧固。
当旋转时定影带上的摩擦负荷被滑动片50减小,且定影带上驱动扭矩被减小。当定影带旋转时,滑动片50在滑动方向上被拉动;然而,滑动片50被弯曲部分40b的尖端牢固保持。附带地,当定影带向后旋转时,弯曲部分40a的尖端有效地也形成为尖锐形状。
在热均衡化部件40内侧,设置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以及第二热隔离部件65,其由具有比热均衡化部件40的导热率低的导热率的材料(例如树脂)制成。第二热隔离部件65在热均衡化部件40的非纸张通过区中、并且在温度增加的位置。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位于第二热隔离部件65之外的热均衡化部件40的两个端部和中心部分。
第二热吸收部件75设置在第二热隔离部件65的上表面上,且第一热吸收部件70设置在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的上表面上。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也由高导热材料(诸如铜(Cu))形成。
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通过在夹持形成部件24的厚度方向上促使热传输而吸收热。即,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二热吸收部件75用于补充热均衡化部件40的热容;特别地,优选的是第一热吸收部件70具有大热容或第一热吸收部件70的表面积被增加从而增强热耗散。而且,第二热吸收部件75根据非纸张通过区的温度增加幅度调节厚度或长度。
另一方面,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防止第一热吸收部件70过度吸收来自定影带的热。因此,可以防止定影带的温度降低,并且还防止定影效果差以及预热时间和功率消耗的增加。而且,第二热隔离部件65在调节通过第二热吸收部件75从热均衡化部件40到第一热吸收部件70的热传输量方面起作用。因此,以与第二热吸收部件75相同的方式,第二热隔离部件65根据非纸张通过区的温度增加幅度调节厚度或长度。
下面,包括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第二热隔离部件65、第一热吸收部件70以及第二热吸收部件75的部件整体地被称为导热部件80。即,夹持形成部件24由热均衡化部件40、包括在热均衡化部件40内的滑动片50以及导热部件80组成。
下面详细解释将热均衡化部件和导热部件彼此紧固的方法,这是本发明的一个特征。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热均衡化部件的端部的透视图,且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热隔离部件的端部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热均衡化部件和第一热隔离部件的装配状态的透视图。
如图6所示,热均衡化部件40的端部上,由与热均衡化部件40相同的材料制成的L形装配部45大约在热均衡化部件40的弯曲部分40a和40b之间的中心形成。装配部45也在热均衡化部件40的另一端(未示出)上形成。而且,装配部45的装配部分的宽度由H1表示,装配部45的深度由D1表示,且装配部45的宽度由W表示。
同时,如图7所示,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的一端具有U形。被装配部62在U形的内部底表面上形成,且螺孔64在U形底表面中被纵向地制成。被装配部62的高度由H2表示,被装配部62的深度由D2表示,且从被装配部62的端部表面到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的端部表面的长度由L表示。
热均衡化部件40的装配部45的宽度(H1)对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的被装配部62的高度(H2)有略微影响或没有影响。而且,装配部45的深度(D1)比被装配部62的深度(H2)小。因此,如图8所示,装配部45和被装配部62能够被装配,且摩擦力在装配部45和被装配部62之间的接触表面上产生,且因此热均衡化部件40和第一热隔离部件60a被紧固到彼此。附带地,装配部的宽度(W)能够被设定为使得热均衡化部件40和第一热隔离部件60a被适当紧固到彼此。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第一热隔离部件和第二热隔离部件的方法的透视图。如图9所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两个凹口63在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中的每个上形成。另一方面,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两个凸块67在纵向方向上在第二热隔离部件65的端部表面上形成。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的凹口63的横截面对第二热隔离部件65的凸块67的横截面有略微影响或无影响。而且,凹口63和凸块67处于这样的位置关系,即其中凸块67能够被插入到凹口63中;当凸块67被插入到凹口63中时,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以及第二热隔离部件65以三个侧表面之间无水平差异的状态被连接。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紧固第一热吸收部件的方法的透视图。如图10所示,第一热吸收部件70具有通孔72。另一方面,螺孔64在第一热隔离部件60a中被制成,因此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一热隔离部件60a通过是紧固部件的螺钉77被紧固到彼此。如上所述,第一热隔离部件60a被紧固到热均衡化部件40;因此,仅通过紧固第一热吸收部件70到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第一热吸收部件70能够被紧固到热均衡化部件40。因此,螺纹紧固件的数目能够被保持最小;因此,可以改善组装的可加工性并抑制成本增加。
下面解释夹持形成部件的组装方法的示例。图11是示出夹持形成部件的组装方法的分解透视图。首先,如图11的下部所示,滑动片50被安装在热均衡化部件40内。然后,连接由图11中部的A和B所指示的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第二热隔离部件65。
接着,第二热吸收部件75设置在每个第二热隔离部件65的顶部上。然后,由A和B所指示的第二热隔离部件65和第一热隔离部件60b被连接以便将第二热吸收部件75保持在其间。然后,第一热吸收部件70被螺钉77紧固到第一热隔离部件60a,使得完成导热部件80。
接着,导热部件80被紧固到热均衡化部件40。导热部件80的两个端部(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如图7所示,以便被装配部62的端部表面仅以长度L位于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的端部表面后面。
因此,当导热部件80一端上的被装配部62被装配到热均衡化部件40的装配部45时,相对于与导热部件80另一端上的被装配部62相对的装配部45存在约长度2L的间距(间隙)。该间距使得整个传导部件80能够装配到热均衡化部件40中。当导热部件80的两端上的被装配部62通过在纵向方向上平移传导部件80而被装配到装配部45中时,传导部件80和热均衡化部件40被紧固到彼此。如上所述,完成夹持形成部件24。
完成的夹持形成部件24沿定影带21的轴向方向或压力辊22的轴向方向被设置,如图3或图4所示,并且被托盘25固定和支撑,以便完成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0。
如上所解释的,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在热均衡化部件上形成的装配部和在热隔离部件上形成的被装配部被装配,因而热均衡化部件和热隔离部件被紧固到彼此。因此,保持在热均衡化部件和热隔离部件之间的滑动片能够被牢固地紧固。而且,没有为热均衡化部件和热隔离部件的紧固执行螺纹紧固;因此,无需改变布局,诸如制作厚热均衡化部件从而确保螺纹。或,不必制孔以用于在滑动片的夹持侧和热均衡化部件中的螺纹紧固;因此,滑动片的耐用性不被削弱,并且记录介质传输性能不被削弱。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能够通过夹持形成部件抑制温度增加,夹持形成部件形成定影夹持部,吸收非纸张通过区的热。因此,可以以简单构造抑制非纸张通过区的温度增加,且可以改善定影性能。而且,夹持形成部件包括由低摩擦性能的材料制成的滑动片;因此可以改善定影带的耐用性。
(变体)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且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
图12是示出在热均衡化部件上提供的装配部的变体的图示,且图13是示出在第一热隔离部件上提供的被装配部的变体的图示。与图6中相同的图12中的组件或与图7中相同的图13中的组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组件的详细描述被省略。首先,如图12所示,装配部45能够被提供在热均衡化部件40两端之外的位置上。而且,如图13所示,装配在热均衡化部件的装配部中的被装配部62能够在第一热隔离部件的矩形孔上形成,如平面图所示。以该方式,热均衡化部件40的装配部和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并不被限制到热均衡化部件40的端部或第一热隔离部件60a的端部,并能够根据夹持形成部件的规格进行设定。
如图9所示,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以及第二热隔离部件被两个矩形凹口63和两个矩形凸块67连接。凹口63和凸块67的横截面不限于矩形,并能够被形成为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凹口63和凸块67的数目不限于两个;可替换地,第一热隔离部件60a和60b以及第二热隔离部件能够通过增加凹口63和凸块67的宽度由一个凹口63和一个凸块67连接。或者,可以提供三个或更多凹口63以及三个或更多凸块67。
如图10所示,第一热吸收部件70通过螺纹紧固件被紧固到第一热隔离部件60a。作为一种变体,不用螺纹紧固件,凹口能够在第一热吸收部件70上形成,且要被装配到凹口中的凸块能够在第一热隔离部件60a上形成,以便第一热吸收部件70和第一热隔离部件60a能够通过凹口和凸块被紧固到彼此。这使得夹持形成部件的装配不需要螺钉。
根据一种实施例的定影装置能够以简单构造将滑动片紧固到热均衡化部件,而不削弱定影性能、耐用性以及传输性能。
虽然为了完整和清晰的公开,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随附权利要求不因此受限,而是应被解读为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相当于落入本文阐述的基本教导内的所有修改和替换构造。

Claims (7)

1.一种定影装置,其包括:
可旋转的环形带状定影部件;
加压部件,其与所述定影部件相对并且旋转;和
夹持形成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定影部件的内侧并且通过所述定影部件与所述加压部件接触而形成夹持部,其中
所述夹持形成部件包括:
热均衡化部件,其具有彼此相对的弯曲部分;
热隔离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热均衡化部件的内侧;
热吸收部件,其设置在所述热隔离部件的上表面上;和
滑动片,其覆盖所述热均衡化部件的夹持侧并且被保持在所述热均衡化部件的所述弯曲部分与所述热隔离部件之间,并且
所述热均衡化部件和所述热隔离部件通过将在所述热均衡化部件上形成的装配部装配到在所述热隔离部件上形成的被装配部而被紧固到彼此,
其中所述装配部是弯曲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热隔离部件包括第一热隔离部件和第二热隔离部件,凹口在所述第一热隔离部件上形成,凸块在所述第二热隔离部件上形成,并且所述第一热隔离部件和所述第二热隔离部件通过将所述凹口装配到所述凸块而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热吸收部件通过紧固部件被紧固到装配到所述热均衡化部件的所述热隔离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装配部弯曲成近似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装配部被设置在两个端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装配部被设置在两个端部之外的位置上。
7.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510556354.9A 2014-09-03 2015-09-02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Active CN1053887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9147A JP6350137B2 (ja) 2014-09-03 2014-09-03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79147 2014-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8739A CN105388739A (zh) 2016-03-09
CN105388739B true CN105388739B (zh) 2018-12-18

Family

ID=5387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6354.9A Active CN105388739B (zh) 2014-09-03 2015-09-02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54572B2 (zh)
EP (1) EP2993529A1 (zh)
JP (1) JP6350137B2 (zh)
CN (1) CN1053887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2006B2 (en) 2015-06-26 2018-12-11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067449B2 (en) 2015-07-09 2018-09-04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57814B2 (ja) 2015-11-09 2020-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97521B2 (ja) * 2016-08-26 2019-10-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19352B2 (ja) 2017-06-12 2021-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16843A (ja) * 2018-07-27 2020-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51350B2 (ja) * 2019-03-04 2023-04-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ニップ形成部材、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36668A (ja) * 2021-03-08 2022-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5633A (ja) * 2011-01-07 2012-08-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07552A (zh) * 2012-01-13 2013-07-17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32234A (zh) * 2014-03-17 2015-09-23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1280B2 (ja) 1990-06-11 1999-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H09244441A (ja) * 1996-03-08 1997-09-19 Canon Inc 加熱定着装置
JP3634679B2 (ja) * 1999-07-30 2005-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2004286922A (ja) 2003-03-20 2004-10-14 Minolta Co Ltd ベルト定着装置
JP4818826B2 (ja) 2006-06-19 2011-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01478B2 (ja) * 2009-02-09 2013-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57848B2 (ja) * 2009-03-10 2013-08-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006B2 (ja) * 2009-07-29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0922B2 (ja) * 2009-09-28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13243A (ja) * 2010-11-26 2012-06-14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32149B2 (ja) * 2011-06-02 2015-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ヒータ
JP6136147B2 (ja) * 2012-08-31 2017-05-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090B2 (ja) * 2012-12-04 2017-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45633A (ja) * 2011-01-07 2012-08-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07552A (zh) * 2012-01-13 2013-07-17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32234A (zh) * 2014-03-17 2015-09-23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50137B2 (ja) 2018-07-04
CN105388739A (zh) 2016-03-09
EP2993529A1 (en) 2016-03-09
JP2016053632A (ja) 2016-04-14
US9354572B2 (en) 2016-05-31
US20160062286A1 (en) 2016-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8739B (zh)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4635460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476620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61654B (zh)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931907A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US8909118B2 (en)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7406287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fixing device
CN102207718B (zh) 定影装置和配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92034A (zh) 成像设备
US8712300B2 (en) Fu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and heating apparatus
JP7157905B2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5319918A (zh) 定影设备和成像装置
US20150110530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561653B (zh) 定影装置及具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3804473B2 (ja) 定着装置
US8929763B2 (en)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221896B2 (en)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an unfixed developing agent on a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60291921A1 (en) Fus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19101314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7295A (ja) 湿式電子写真装置
JP7292939B2 (ja) 定着装置
JP2019035887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86697B2 (ja) 画像加熱装置
US10459385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50244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