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650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6506A
CN104716506A CN201410771968.4A CN201410771968A CN104716506A CN 104716506 A CN104716506 A CN 104716506A CN 201410771968 A CN201410771968 A CN 201410771968A CN 104716506 A CN104716506 A CN 104716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guide portion
docking
connector body
reinforcemen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719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6506B (zh
Inventor
有近谦太
染谷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4716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6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6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65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17Snap means
    • H01R12/7029Snap means not integral with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2Printed circuits being in the same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52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ng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在对接过程中不损坏或破坏两个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引导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的两个连接器的高可靠性的对接并维持相对的金属配件之间可靠的电连接。本申请为一种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多个端子,安装于连接器本体;以及加强金属配件,安装于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的对接引导部,对接引导部对接形成于一相对的连接器的相对的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两端上的相对的对接引导部。加强金属配件包括:一对左右接触臂部;以及一对左右侧方引导部,设置于对接引导部。当连接器本体与相对的连接器本体对接时,侧方引导部引导相对的对接引导部,而且接触臂部与安装于相对的连接器本体上的相对的加强金属配件建立接触。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一对平行电路基板。这些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安装于所述一对电路基板的彼此面向的表面上,且随后对接以建立电连接。已提议加强金属配件安装于两端部,以作为锁定元件用于保持两个连接器对接(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
图7是现有技术的一连接器和加强配件的一立体图。
在图中,811是安装于一第一电路基板(未示出)上的一第一连接器的一第一基座,而911是安装于一第二电路基板(未示出)上的一第二连接器的一第二基座。多个第一端子(未示出)设置于第一基座811,而多个第二端子(未示出)设置于第二基座911。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时,相对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彼此接触,而且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之间建立电连接。
第一基座811包括:一对侧壁部814,沿纵向延伸;以及一对对接引导部821,连接于侧壁部814的纵向两端。一对接凹部822形成于各对接引导部821。此外,多个第一端子861安装于侧壁部814,且第一加强金属配件851安装于对接引导部821。
第二基座911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的一对对接凸部922。多个第二端子961安装于第二基座911,且第二加强金属配件951安装于对接凸部922。
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对接时,相应的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彼此接触。这样,在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之间建立一电连接。此外,对接凸部922进入对接引导部821的对接凹部822内。随后,第一加强金属配件851的形成为突出到对接凹部822中的一接合突起858接合第二加强金属配件951的一侧部。这样,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被锁定且保持对接。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49297号公报
然而,该现有的连接器中的第一基座811或第二基座911有时在对接操作过程中受损或遭到破坏。当安装于第一电路基板上的第一连接器对接安装于第二电路基板上的第二连接器时,操作人员由于作业条件的原因可能不能看到第一基座811的对接面和第二基座911的对接面,而且可能不得不在进行对接操作之前进行手探(fumble)。因为近年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已变得越来越小型化且具有越来越低的高度,所以操作人员可能难以看到第一基座811的对接面和第二基座911的对接面。
在这种情况下,在将第二基座911的对接凸部922插入第一基座811的对接凹部822之前,操作人员可在使第二基座911的对接面沿第一基座811的对接面滑动时调整第二基座911相对第一基座811的位置。
有时,当第一基座811和第二基座911的对准未完成时,力可能沿对接方向施加于第一基座811和第二基座91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基座811的对接面的一部分或第二基座911的对接面的一部分可能遭受一大的力并受损或遭到破坏。具体地,因为形成于第一基座811的纵向两端的对接引导部821比较薄,所以当第二基座911的纵向端部倾斜地碰到它们时,它们容易遭到破坏。
已考虑过将第一加强金属配件851和第二加强金属配件951连接于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的电源线,且采用第一加强金属配件851和第二加强金属配件951作为电路连接器件,但是第一加强金属配件851的接合突起858的柔性不足。当安装有第一电路基板和第二电路基板的电子设备掉落或经受外力时,所导致的振动和冲击可能会引起第一加强金属配件851和第二加强金属配件951之间的电连接一时中断,这也被称为电源瞬断(powerflicker)。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连接器来解决现有技术相关的问题,所述连接器通过将加强金属配件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两端的对接引导部上并使加强金属配件的接触臂部与侧方引导部分离,能够在对接过程中不损坏或破坏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引导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的两个连接器的高可靠性的对接并维持相对的金属配件之间可靠的电连接。
本申请为一种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多个端子,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以及加强金属配件,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的对接引导部,所述对接引导部对接形成于一相对的连接器的相对的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两端上的相对的对接引导部。所述加强金属配件包括:一对左右接触臂部;以及一对左右侧方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对接引导部。当所述连接器本体与所述相对的连接器本体对接时,所述侧方引导部引导所述相对的对接引导部,而且所述接触臂部与安装于所述相对的连接器本体上的相对的加强金属配件建立接触。
在本申请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加强金属配件包括:一本体部,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横向延伸;以及一对左右连接臂部,具有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两端的基端;以及所述接触臂部连接于所述连接臂部的自由端,且所述侧方引导部在更靠近所述连接臂部的基端而非自由端的位置被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对接引导部包括:一对接凹部,收容插入的所述相对的对接引导部;以及一对左右内侧壁面,位于所述对接凹部中,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纵向延伸,所述侧方引导部覆盖所述内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申请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对接引导部包括:一内壁端面,位于所述对接凹部,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横向延伸;以及所述加强金属配件包括:一中央引导部,覆盖所述内壁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连接器本体对接所述相对的连接器的相对的连接器本体时,所述中央引导部引导所述相对的对接引导部。
在本申请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侧方引导部通过所述连接臂部的变形而弹性地向下且向外位移,而且当所述侧方引导部的下端部接触一止动部时,所述向下且向外的位移被停止。
在本申请的另一连接器中,甚至当所述侧方引导部向下且向外的位移被停止时,所述接触臂部能够弹性地向下且向外位移。
在本申请的另一连接器中,所述接触臂部包括具有一弯曲凸面的下方弯曲部和一下端部;以及当所述下方弯曲部接触所述相对的加强金属配件时,所述下端部向外位移且插入形成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
在本申请中,加强金属配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两端的各对接引导部,而且所述加强金属配件的接触臂部与所述侧方引导部分离。结果,本申请能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对接过程中不损坏或破坏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引导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的两个连接器的高可靠性的对接并维持相对的金属配件之间可靠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从对接面侧观察到的一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的基座和金属配件之间的关系的一示意图,其中(a)是从图1的线A-A剖开的第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而(b)是截面的一正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对接过程中的位置关系的一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两个连接器对接过程完成之后的一示意图,其中(a)是从图5的线B-B和线C-C剖开的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而且(b)是截面的一正视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一连接器和加强配件的一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连接器                       11、811第一基座
12凹部                            12a、113凹槽部
13第一凸部                        13a、14a、21a、28a上表面
14、814侧壁部                     15a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
15b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             21第一突出端部
21b端壁部                         21c侧壁延长部
21d中央部                         21e内壁端面
21f内壁部                         21g外壁面
21h拐角部                         21j内侧壁面
21k外壁部                 22、822对接凹部
25内端凸部                25a对向平面
26第一金属配件保持凹部    26a第二臂部收容开口部
26e基板连接部收容开口部   26f第一臂部收容开口部
27内侧凸部                27a支撑面
28接触臂部收容开口部      28b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
51、851第一加强金属配件   52第一本体部
53连接臂部                53a第一连接臂部
53b第二连接臂部           54侧方引导部
54a、57b内侧覆盖部        54b、55c下端部
54c、57a上侧覆盖部        54d、57d坡部
55接触臂部                55a接触本体部
55b下方弯曲部             55d上方弯曲部
56、156基板连接部         57中央引导部
57c凸部收容开口部         61、861第一端子
62、162尾部               63被保持部
64下侧连接部              65、165第一接触部
66、166第二接触部         67上侧连接部
101第二连接器             111、911第二基座
112第二凸部               122第二突出端部
126第二金属配件保持凹部   151、951第二加强金属配件
152第二本体部             154侧方覆盖部
155接触侧板部             157中央覆盖部
158保持用突出片           161、961第二端子
164连接部                 821对接引导部
858接合突起               922对接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参照附图的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从对接面侧观察到的一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的该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的一分解图,而图3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的基座和金属配件之间的关系的一示意图。在图3中,(a)是从图1的线A-A剖开的第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而(b)是截面的一正视图。
在图中,1是第一连接器,其为本实施例中的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其中之一。第一连接器1是一表面安装连接器,其安装于一第一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并对接另一连接器或第二连接器101(后面描述)。此外,101为第二连接器,其是本实施例中的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另一个。这也是一表面安装连接器且安装于一第二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优选建立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电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也可为用于电子设备的印刷电路基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柔性印刷电路(FPC)基板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基板。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说明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操作的指示方向的表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依赖于示出在图中的两个连接器以及它们的组成部件的方位。当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101或它们的组成部件的方位变化时,解释也响应方位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连接器1具有一第一基座11,其为由一绝缘材料(诸如一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一体模制成型的连接器本体。如图所示,第一基座11具有一长方体的厚板状的形状,且具有一长方体的凹部12(具有形成于收容插入的第二连接器101侧(即对接面侧(图3(b)的上侧)的围绕的周边)。该第一连接器1为7.0mm长、2.5mm宽以及0.6mm厚,但如果需要,则这些尺寸可以变化。一第一凸部13作为一岛部一体形成于第一基座11的凹部12内。侧壁部14与第一基座11一体形成并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平行于第一凸部13延伸。
在此,第一凸部13和侧壁部14从凹部12的底面向上突出并沿第一基座11的纵向延伸。凹槽部12a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形成在第一凸部13和侧壁部14之间。这些细长的凹槽部12a沿第一基座11的纵向延伸。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仅有一单个第一凸部13。然而,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第一凸部13。第一凸部13为0.4mm宽,但如果需要,则这个尺寸可以变化。
在此,凹槽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形成于第一凸部13的两侧的侧面。凹槽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还形成于侧壁部14的内侧的侧面。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和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连结凹槽部12a的底表面并与凹槽部12a的底表面成为一体。当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和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一起说明时,它们将简称为第一端子收容腔15。
十个第一端子收容腔15以一0.2mm的间距形成于第一凸部13的两侧。有十个第一端子61以一0.2mm间距设置于第一凸部13的每侧,它们被收容于相应的第一端子收容腔15内。如果需要,第一端子收容腔15的数量和间距可以变化。
各第一端子61为冲压弯折的一体形成的一导电金属板,且具有:一被保持部63;一尾部62,连接于被保持部63的下端;一上侧连接部67,连接于被保持部63的上端;一第二接触部66,形成于上侧连接部67的内侧端附近;一下侧连接部64,连接于第二接触部66;以及一第一接触部65,形成于下侧连接部64的自由端附近。
被保持部63沿上下方向(即沿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延伸,插入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并由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保持。尾部62朝向被保持部63弯折并连接于被保持部63,左右(即沿第一基座11的横向向外)延伸,并利用焊接连接于一连接垫,连接垫连结于第一基板上的一导电迹线。上侧连接部67朝向被保持部63弯折并连接于被保持部63,且沿第一基座11的横向向内延伸。
第二接触部66形成于上侧连接部67的内侧端、向下弯折并弯曲成沿第一基座11的横向向内突出。下侧连接部64具有一U字状的侧面形状并连接于第二接触部66的下端。在内方的上端附近形成于下侧连接部64的自由端处的第一接触部65弯折成U字状且弯曲成沿第一基座11的横向向外突出。
第一端子61从安装面侧(图3(b)的下侧)插入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且被保持部63的两侧夹持在形成于侧壁部14的内侧面上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的侧壁之间,以将该第一端子固定于第一基座11。在这种状态下,第一端子61安装于第一基座11内,同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定位成面向凹槽部12a的左右两侧。
第一端子61通过弯折一金属板一体形成,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从形状上应清楚地看出,彼此面对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隔可弹性变化。换句话说,当第二连接器101的一第二端子161插入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隔弹性扩张。
第一突出端部21作为第一对接引导部设置于第一基座11的纵向两端。一对接凹部22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形成于各第一突出端部21。对接凹部22为长方形的凹部,且连接于凹槽部12a的纵向两端。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时,对接凹部22作为供第二连接器101的一第二突出端部122(后面说明)插入的插入凹部。
第一突出端部21具有:一侧壁延长部21c,从侧壁部14的纵向的两端沿第一基座11的纵向延伸;以及一端壁部21b,沿第一基座11的横向延伸并在两端连接于侧壁延长部21c。在各第一突出端部21中,通过端壁部21b和连接于其两端的侧壁延长部21c形成一连续的C字状的侧壁,以限定长方形的对接凹部22的三个侧面。
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以用作一加强金属配件。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收容且保持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形成的一第一金属配件保持凹部26内。当从对接面侧观察时,第一金属配件保持凹部26为连续的C字状,C字状开口于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表面21a并形成从上表面21a沿第一基座11的厚度方向向下延伸的一狭缝状的空间。
由端壁部21b和侧壁延长部21c形成的C字状的侧壁被第一金属配件保持凹部26分成一内壁部21f和多个外壁部21k。内壁部21f为连续C字状且连结于侧壁部14的纵向两端。各外壁部21k被第一金属配件保持凹部26的第一臂部收容开口部26f、第二臂部收容开口部26a以及基板连接部收容开口部26e分为三个部分:一中央部21d和左右拐角部21h。第二臂部收容开口部26a开口于侧壁延长部21c的外表面,基板连接部收容开口部26e开口于端壁部21b的外表面,而第一臂部收容开口部26f开口于侧壁延长部21c和端壁部21b的连接部分的外表面。中央部21d的外壁面21g为第一基座11的纵向最外侧表面。
一接触臂部收容开口部28形成于内壁部21f的与侧壁延长部21c的侧壁部14相邻的部分。接触臂部收容开口部28的上表面28a低于上表面21a,且接触臂部收容开口部28的开口连通第二臂部收容开口部26a的上端。一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28b还形成于接触臂部收容开口部28的内侧面。
朝向第一凸部13突出的一内端凸部25形成于内壁端面21e,内壁端面21e形成于内壁部21f的与端壁部21b对应的部分的对接凹部22侧的表面。内端凸部25的面向第一凸部13的对向平面25a为一平面,该平面用作一基准面,用于确定第一连接器1的各部件在第一基座11的纵向上的位置。
朝向彼此突出的内侧凸部27形成于一对内壁面21j,一对内壁面21j形成为内壁部21f的在与侧壁延长部21c对应的部分的对接凹部22侧的表面。内侧凸部27的在对接面侧的一支撑面27a为支撑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侧方引导部54的一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包括:一细长的带状的第一本体部52,其通过冲压弯折一金属板一体形成且沿第一基座11的横向延伸;细长的带状的连接臂部53,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左右两端;侧方引导部54,连接于连接臂部53的上端;接触臂部55,同样连接于连接臂部53的上端;基板连接部56,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下端;以及一中央引导部57,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上端。
第一本体部52固定于外壁部21k的中央部21d。连接臂部53能够在上下方向和横向上弹性位移。连接臂部53包括:一第一连接臂部53a,范围从第一本体部52到侧方引导部54;以及一第二连接臂部53b,范围从侧方引导部54到接触臂部55。当从安装面侧(图3(b)的下侧)观察时,第一连接臂部53a几乎弯折一直角。当从安装面侧观察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时,第一本体部52和两个接触臂部53形成对应第一金属配件保持凹部26的一连续的C字状。
如图1所示,当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时,第一连接臂部53a收容于第一臂部收容开口部26f内且下端位于拐角部21h的上表面上方。这样,第一连接臂部53a能沿安装面方向和向外方向弹性位移。当从侧方观察时,第二连接臂部53b弯曲成类似一曲轴的形状,包括一倾斜的中间部分。前端具有位于比第一连接臂部53a更靠近安装面的一形状。与一直线形状相比,其整体上更长且像弹片一样起作用的部分也更长。第二连接臂部53b被收容于向下开口的第二臂部收容开口部26a内,且能够沿安装面方向和向外方向弹性位移。
所述一对基板连接部56的基端沿与第一本体部52相同的平面延伸,而自由端为相对第一基座11的纵向向外弯曲的带状部件。基板连接部56收容于基板连接部收容开口部26e内,同时自由端的下端例如采用焊接连接于连接垫,连接垫连结于第一基板上的导电迹线。导电迹线典型地为电源线。
如图1所示,当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时,中央引导部57具有将上表面21a和内壁部21f的与端壁部21b对应的部分的内壁端面21e的大部分覆盖的形状和尺寸。中央引导部57包括:一上侧覆盖部57a,其基端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上端而其前端成角度地向下弯曲;以及一内侧覆盖部57b,其基端连接于上侧覆盖部57a而其前端向下延伸。
用于收容内端凸部25的一凸部收容开口部57c形成于内侧覆盖部57b的下端中央部,而甚至当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时,对向平面25a露出于对接凹部22内。凸部收容开口部57c引导内端凸部25,以相对第一突出端部21定位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
一坡部(sloped portion)57d(其外表面为一倾斜平面或弯曲凸面)存在于上侧覆盖部57a和内侧覆盖部57b之间的连接部分附近。当第一连接器1对接第二连接器101时,坡部57d用作一引导面,用于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顺畅地引导至对接凹部22内。
如图1所示,当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时,侧方引导部54具有将上表面21a和内壁部21f的与侧壁延长部21c对应的部分的内侧壁面21j的大部分覆盖的形状和尺寸。各侧方引导部54包括:一上侧覆盖部54c,其基端连接于连接臂部53的上端而其前端成角度地向下弯曲;以及一内侧覆盖部54a,其基端连接于上侧覆盖部54c而其前端向下延伸。
如图3所示,当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时,内侧覆盖部54a的下端部54b位于内侧凸部27的支撑面27a的上方而且相对内侧壁面21j向内。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对接时,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被抵接,侧方引导部54被压下并被推挤扩张,且支撑面27a和内侧壁面21j被抵接。在此,支撑面27a和内侧壁面21j作为使得侧方引导部54停止位移的止动部。
一坡部54d(其外表面是一倾斜平面或弯曲凸面)存在于上侧覆盖部54c和内侧覆盖部54a之间的连接部分附近。当第一连接器1对接第二连接器101时,坡部54d用作一引导面,用于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顺畅地引导至对接凹部22内。
接触臂部55包括:一上方弯曲部55d,具有一向上方的弯曲凸面,其基端连接于第二连接臂部53b的上端或前端;平板状的接触本体部55a,其基端连接于上方弯曲部55d的前端并相对第一基座11向内且向下延伸;以及一下方弯曲部55b,具有向下方的弯曲凸面,其基端连接于接触本体部55a的前端而其下端部55c朝向第一基座11的横向外侧。
当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上方弯曲部55d位于接触臂部收容开口部28的上表面28a的上方,而下端部55c能插入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28b。由此,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对接时,甚至当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从上方接触时,上方弯曲部55d能向下位移,而下方弯曲部55b的下端部55c能向第一基座11的横向外侧位移。
此外,当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时,位于接触臂部55的最上方的上方弯曲部55d的顶点在高度上等于或低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和第一凸部13的上表面13a。此外,中央引导部57的上侧覆盖部57a的顶点和侧方引导部54的上侧覆盖部54c的顶点在高度上高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和第一凸部13的上表面13a。
中央引导部57的上侧覆盖部57a的顶点和侧方引导部54的上侧覆盖部54c的顶点约处于同一高度,而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和第一凸部13的上表面13a约处于同一高度。此外,当第一端子61收容且保持于第一端子收容腔15内时,第一端子61的各部在高度上等于或低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和第一凸部13的上表面13a。第一接触部65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接触部66的至少一部分从凹槽部12a的左右侧壁向凹槽部12a内突出。
下面是第二连接器101的构成的说明
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第二连接器101具有一第二基座111,其为由一绝缘材料(诸如一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一体模制成型的连接器本体。如图所示,第二基座111具有一厚板状的长方形,且为5.0mm长、1.5mm宽以及0.5mm厚,但是如果需要,则这些尺寸可以变化。第二基座111包括:一一体形成的细长的凹槽部113,在与第一连接器1对接的那侧(即对接面侧(在图4的上侧))沿第二基座111的纵向延伸;以及第二凸部112,作为细长的凸部,限定凹槽部113的外侧并沿第二基座111的纵向延伸。第二凸部112沿凹槽部113的两侧且沿第二基座111的两侧延伸。一第二端子161安装于各第二凸部112。
如图所示,凹槽部113的底部封闭被安装于第二基板的那侧(即安装面侧(图4中的下面))。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有两个第二凸部112,但是可以有一个或更多的凸部。凹槽部113的宽度为0.7mm,但如果需要,则这个尺寸可以变化。
各第二端子161为通过冲压弯折一导电金属板一体形成的一元件,且具有:一本体部(未示出);一尾部162,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下端;一第一接触部165,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上端;一连接部164,连接于第一接触部165的上端;以及一第二接触部166,连接于连接部164的外侧端。
所述本体部(尽管图中未示出)包围周边且由第二基座111保持。尾部162在沿所述本体部的横向(即沿第二基座111的横向)延伸的下端处被连接,从第二基座111向外延伸并例如采用焊接连接于一连接垫,连接垫连接于第二基板上的一导电迹线。导电迹线典型地为一信号线。
第一接触部165为平板状,连接于所述本体部,且沿上下方向(即第二基座111的厚度方向)延伸。连接部164弯折并连接于第一接触部165,且沿第二基座111的横向向外延伸。第二接触部166弯折且向下延伸,并连接于连接部164的外侧端。
各第二端子161与第二基座111采用包覆成型(over molding)或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而成为一体。换句话说,第二基座111通过将一树脂填充到多个第二端子161已设置到其中的一模具腔中来模制成型。这将各第二端子161的本体部埋设于第二基座111,并将所述多个第二端子161一体化安装于第二基座111,从而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连接部164的表面以及第二接触部166的表面露出于第二凸部112的侧表面和安装面。在此,十个第二端子161以一0.2mm的间距分别设置在左右。如果需要,第二端子161的间距和数量可以改变。
第二突出端部122作为一第二对接引导部分别设置于第二基座111的纵向两端。第二突出端部122是沿第二基座111的横向延伸同时两端连接于各第二凸部112的纵向两端的壁厚的部分。上表面具有一大体长方形的形状。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对接时,第二突出端部122作为一插入凸部插入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对接凹部22中。
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也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沿第二基座11的外表面设置于第二突出端部122上,且保持用突出片158的前端收容而且保持于第二金属配件保持凹部126,第二金属配件保持凹部126形成于第二凸部112的纵向两端附近的内侧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通过冲压弯折一金属板一体形成,而且包括:一细长的带状的第二本体部152,沿第二基座111的横向延伸;一中央覆盖部157,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上端;侧方覆盖部154,连接于中央覆盖部157的左右两端;保持用突出片158,连接于侧方覆盖部154的一侧缘;接触侧板部155,连接于侧方覆盖部154的另一侧缘;以及基板连接部156,连接于接触侧板部155的下端。
中央覆盖部157在尺寸和形状上形成为当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如图所示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上时,覆盖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上表面的大部分。
侧方覆盖部154从中央覆盖部157的左右两端沿第二基座111的纵向延伸,并覆盖第二凸部112的纵向两端附近的上表面。接触侧板部155覆盖第二凸部112的纵向两端附近的外侧的侧面。侧方覆盖部154和保持用突出片158以及连接于侧方覆盖部154的两侧缘的接触侧板部155形成一连续的U字状的形状,其跨在第二凸部112的纵向两端附近的第二凸部112的内侧的侧面、第二凸部112的上表面以及第二凸部112的外侧的侧面上。
基板连接部156相对第二基座111向外延伸,而且例如采用焊接连接于一连接垫,连接垫连结于第二基板上的一导电迹线。该导电迹线典型地为一电源线。
如果需要,则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的第二本体部152、中央覆盖部157、侧方覆盖部154以及保持用突出片158可以省略。
下面是使具有这种结构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操作的说明。
图5是示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对接过程中的位置关系的一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两个连接器对接过程完成之后的一示意图。在图6中,(a)是从图5的线B-B和线C-C剖开的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一立体图,而且(b)是截面的一正视图。
在此,第一连接器1的所述多个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采用焊接连接于连接垫(其连接于第一基板(未示出)上的导电迹线),且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第一基板连接部56采用焊接连接于第一基板上的连接垫并表面安装于第一基板。与连接于各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的连接垫连结的导电迹线为一信号线,而与连接于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基板连接部56的连接垫连结的导电迹线为一电源线。
同样地,第二连接器101的所述多个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采用焊接连接于连接垫(其连接于第二基板(未示出)上的导电迹线),且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的第二基板连接部156采用焊接连接于第二基板的连接垫且表面安装于第二基板。与连接于各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的连接垫连结的导电迹线为一信号线,而与连接于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的基板连接部156的连接垫连结的导电迹线为一电源线。
首先如图5所示,操作人员使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11的对接面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对接面相对、使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凹槽部12a的位置对准、并使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的对接凹部22的位置对准,以完成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101的定位。
当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对接方向朝向另一方的连接器移动时,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及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第一连接器1的凹槽部12a及对接凹部22。由此,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完成,且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间建立电连接。
更具体地,第二连接器101的一第二端子161插入在相应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之间建立接触,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和第二端子161的第二接触部166之间建立接触。结果,在与第一基板上的连接垫(连接于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结的导电迹线和与第二基板上的连接垫(连接于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连结的导电迹线之间建立电连接。
然而,因为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安装于一大的第一基板和一大的第二基板上,所以操作人员不能看到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面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面,而且在对接过程中必须采用手探进行。因为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未正确地对准,所以操作人员必须采用手探。例如,第二连接器101可能相对第一连接器1未沿纵向对准,且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面相对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面可能呈角度。
当操作人员在这种方位下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对接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接器101的至少部分第二突出端部122碰撞第一连接器1的至少部分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b,而且端壁部21b经受来自第二突出端部122的沿对接方向的大的向下的力,如图5所示。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一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且上表面21a和内壁部21f的与端壁部21b对应的部分的内壁端面21e的大部分由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中央引导部57覆盖,所以第二突出端部122经受的压力从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第一本体部52经由基板连接部56传递至第一基板,且几乎没有力传递至端壁部21b。由此,端壁部21b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因为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中央引导部57具有一U字状的横截面形状,所以该部分的横截面模量和强度均高。由此,甚至当大的压力经由第二突出端部122传递至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b时,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中央引导部57也能有效地对力进行阻止(stop),且几乎没有力传递至端壁部21b。由此,当压力大时,端壁部21b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中央引导部57还包括一坡部57d。这使得第二突出端部122沿坡部57d滑动接触中央引导部57,并顺畅地插入对接凹部22。
此外,当例如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1沿横向偏移(shift)时,第二突出端部122接触第一突出端部21的侧壁延长部21c。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上表面21a和内壁部21f的与侧壁延长部21c对应的部分的内侧壁面21j的大部分由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侧方引导部54覆盖,所以侧壁延长部21c在从第二突出端部122接收的大的力下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侧方引导部54还包括一坡部54d。这使得第二突出端部122沿坡部54d滑动接触侧方引导部54,并顺畅地插入对接凹部22。
因为中央引导部57的上侧覆盖部57a的顶点和侧方引导部54的上侧覆盖部54c的顶点高于接触臂部55的上方弯曲部55d的顶点,所以当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1偏移时,第二突出端部122最初不接触接触臂部55。由此,接触臂部55具有柔性,且即使该部件强度不高,该部件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因为中央引导部57的上侧覆盖部57a的顶点和侧方引导部54的上侧覆盖部54c的顶点高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和第一凸部13的上表面13a,所以第二突出端部122最初不接触侧壁部14和第一凸部13。由此,侧壁部14和第一凸部13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当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1大程度地偏移时,第二突出端部122可能不接触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而是最初接触一侧壁部14和第一凸部13。然而,甚至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接触臂部55的上方弯曲部55d的顶点和各第一端子61在高度上等于或低于侧壁部14的上表面14a和第一凸部13的上表面13a,所以接触臂部55和所述多个第一端子61不会经受来自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压力。由此,接触臂部55和所述多个第一端子61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因为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在横向尺寸上比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基座11小,所以第二突出端部122比第一突出端部21的端壁部21b强度高且不易受损。由此,第二本体部152、中央覆盖部157、侧方覆盖部154以及保持用突出片158能从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中省略。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完成对接时,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间建立电连接,且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彼此接合。这在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和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之间建立电连接,并维持电源线之间的电连接。
更具体地,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插入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而且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左右接触臂部55上的下弯曲部55b接触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的左右接触侧板部155。此时,下弯曲部55b通过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的相对向下移动而向下位移,且还相对第一基座11的横向向外位移。接触臂部55和连接于接触臂部55的连接臂部53的弹性作用像一弹片一样起作用,以将下方弯曲部55b的表面压靠于接触侧板部155的表面。
因为下方弯曲部55b的表面和接触侧板部155的表面之间维持可靠的接触,所以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和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之间维持可靠的电连接。
在此,连接臂部53从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左右两端的基端到连接于接触臂部55的前端或自由端的长度具有像弹片的弹性(spring-likeresiliency)。因为连接臂部53的自由端为第二连接臂部53b的弯曲成一曲轴形状并位置向下的前端,所以从位置向下的自由端向上延伸直到下方弯曲部55b的接触臂部55也具有像弹片的弹性。由此,下方弯曲部55b位于连接臂部53和接触臂部55的自由端,连接臂部53和接触臂部55沿它们的大部分长度像弹片一样起作用,这极大地增加了弹性位移量。由此,甚至当包含所安装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电子设备掉落或遭受外力而产生的振动和冲击被传递且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相对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位移时,下方弯曲部55b沿位移的接触侧板部155维持接触,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和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之间维持可靠的电连接,且不会发生一时电源中断或瞬断。
如上所述,甚至当第二连接器101相对第一连接器1存在偏移时,第二突出端部122最初不会接触接触臂部55且接触臂部55不会遭受来自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压力。由此,连接臂部53和接触臂部55维持柔性,且下方弯曲部55b能被弹性地且大程度地位移。
当侧方引导部54连接于连接臂部53的中间且侧方引导部54被向下且向外位移时,内侧覆盖部54a的下端部54b接触内侧凸部27的支撑面27a和内侧壁面21j,且位移被停止。结果,上侧覆盖部54c不接触内壁部21f的与端壁部21b对应的上表面21a,而且上表面21a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因为侧方引导部54的位移被中途停止,所以连接臂部53的第一连接臂部53a在适度(moderate)力下不位移。仅第二连接臂部53b是能够位移的。由此,下方弯曲部55b在侧方引导部54的位移停止之前仅在一定范围内位移,而且容易在连接臂部53和接触臂部的整个弹性作用下位移。当超过这个范围时,比较短的第二连接臂部53b和接触臂部55的强大弹性作用产生位移。因为下方弯曲部55b在强大弹性作用下结合了大的可位移性,所以能维持与接触侧板部155接触,能维持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和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之间可靠的电连接,且不会发生一时的电源中断或瞬断。
如图6所示,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已完成对接时,接触臂部55的下方弯曲部55b被接触侧板部155向外位移,而且下端部55c插入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28b。当对接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解除对接时,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与对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离开相对侧的连接器。这将沿解除对接的方向从第一基座11上对保持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的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的接触臂部55施加向上的力。然而,因为下端部55c插入且接合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28b,所以防止下端部55c向上位移,防止下方弯曲部55b向上卷,且防止接触臂部55从第一基座11上脱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具有:一第一基座11;多个第一端子61,安装于第一基座11;以及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安装于第一基座11。第一基座11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的第一突出端部21,而且这种第一突出端部21对接形成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的纵向两端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包括:一对左右接触臂部55;以及一对左右侧方引导部54,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当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11对接时,侧方引导部54引导第二突出端部122,且接触臂部55与安装于第二基座111的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建立接触。
这样,第一基座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在对接过程中不会受损或遭到破坏,能维持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和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之间可靠的电连接,且能确保与第二连接器101更可靠的对接。
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还包括:一第一本体部52,沿第一基座11的横向延伸;以及一对左右连接臂部53,其基端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两端。接触臂部55连接于连接臂部53的自由端,而侧方引导部54更靠近连接臂部53的基端而非自由端被连接。由此,弹性作用的长度延伸至接触臂部55,且接触臂部55能够更大地弹性位移。
第一突出端部21还包括:一对接凹部22,用于收容插入的第二突出端部122;以及一对左右内侧壁面21j,沿第一基座11的纵向延伸,用作对接凹部22的内壁面。侧方引导部54覆盖内侧壁面21j的至少一些。由此,内侧壁面21j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第一突出端部21还包括:一内壁端面21e,沿第一基座11的横向延伸且用作对接凹部22的一内壁面。第一加强金属配件51包括:一中央引导部57,覆盖内壁端面21e的至少一部分。当第一基座11对接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座111时,中央引导部57引导第二突出端部122。结果,内壁端面21e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侧方引导部54通过连接臂部53的变形而弹性向下且向外位移。当侧方引导部54的下端部54b接触支撑面27a和内侧壁面21j时,向下且向外的位移被停止。结果,侧方引导部54能被停止而不接触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端,且第一突出端部21的上端既不会受损也不会遭到破坏。
甚至当侧方引导部54的向下且向外的位移已被停止时,接触臂部55还能够向下且向外位移。因为接触臂部55结合大的可位移性和高的弹性作用,所以能维持与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可靠的接触。
接触臂部55包括:一下方弯曲部55b,具有一弯曲凸面;以及一下端部55c。当下方弯曲部55b接触第二加强金属配件151时,下端部55c向外位移并插入形成于第一基座11上的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28b。然而,因为下端部55c插入且接合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28b,所以甚至当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沿与对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且力沿解除接合的方向从第一基座11向上施加到接触臂部55时,防止下端部55c向上位移,防止下方弯曲部55b向上卷,且防止接触臂部55从第一基座11上脱开。
本申请不限制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基于本申请的精神,可以作出各种修改。
工业实用性
本申请可适用于连接器。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多个端子,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以及加强金属配件,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
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于纵向两端的对接引导部,所述对接引导部对接形成于一相对的连接器的相对的连接器本体的纵向两端上的相对的对接引导部;
所述加强金属配件包括:一对左右接触臂部;以及一对左右侧方引导部,设置于所述对接引导部;以及
当所述连接器本体与所述相对的连接器本体对接时,所述侧方引导部引导所述相对的对接引导部,而且所述接触臂部与安装于所述相对的连接器本体上的相对的加强金属配件建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加强金属配件包括:一本体部,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横向延伸;以及一对左右连接臂部,具有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两端的基端;以及所述接触臂部连接于所述连接臂部的自由端,且所述侧方引导部在更靠近所述连接臂部的基端而非自由端的位置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对接引导部包括:一对接凹部,收容插入的相对的对接引导部;以及一对左右内侧壁面,位于所述对接凹部中,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纵向延伸,所述侧方引导部覆盖所述内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对接引导部包括:一对接凹部,收容插入的相对的对接引导部;以及一对左右内侧壁面,位于所述对接凹部中,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纵向延伸,所述侧方引导部覆盖所述内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对接引导部包括:一内壁端面,位于所述对接凹部中,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横向延伸;以及
所述加强金属配件包括:一中央引导部,覆盖所述内壁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连接器本体对接所述相对的连接器的相对的连接器本体时,所述中央引导部引导所述相对的对接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对接引导部包括:一内壁端面,位于所述对接凹部中,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横向延伸;以及
所述加强金属配件包括:一中央引导部,覆盖所述内壁端面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连接器本体对接所述相对的连接器的相对的连接器本体时,所述中央引导部引导所述相对的对接引导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侧方引导部通过所述连接臂部的变形而弹性地向下且向外位移,而且当所述侧方引导部的下端部接触一止动部时,向下且向外的位移被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甚至当所述侧方引导部的向下且向外的位移被停止时,所述接触臂部仍能够弹性地向下且向外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接触臂部包括具有一弯曲凸面的下方弯曲部和一下端部;以及
当所述下方弯曲部接触所述相对的加强金属配件时,所述下端部向外位移且插入形成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接触臂部下端收容孔。
CN201410771968.4A 2013-12-12 2014-12-12 连接器 Active CN104716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6578A JP5887326B2 (ja) 2013-12-12 2013-12-12 コネクタ
JP2013-256578 2013-12-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6506A true CN104716506A (zh) 2015-06-17
CN104716506B CN104716506B (zh) 2017-12-22

Family

ID=53415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71968.4A Active CN104716506B (zh) 2013-12-12 2014-12-1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350095B2 (zh)
JP (1) JP5887326B2 (zh)
KR (2) KR101647896B1 (zh)
CN (1) CN104716506B (zh)
TW (1) TWI54080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9177A (zh) * 2015-07-02 2017-01-11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CN108258468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藤仓 电连接器
CN109075507A (zh) * 2016-04-28 2018-12-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安装金属配件、连接器和连接系统
CN110165446A (zh) * 2014-08-07 2019-08-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插口件
CN110932008A (zh) * 2018-08-31 2020-03-27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11082238A (zh) * 2018-10-18 2020-04-28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1490374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总成
US10931044B2 (en) 2018-10-26 2021-02-23 Advanced Connectek Inc.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37815C2 (sv) * 2013-12-05 2015-10-20 Moduel Ab Elektriska moduler
JP5887326B2 (ja) * 2013-12-12 2016-03-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104795654B (zh) * 2014-01-17 2017-09-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WO2015115797A1 (ko) 2014-01-29 2015-08-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깊이 정보 추출 장치 및 방법
US9391398B2 (en) * 2014-03-20 2016-07-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6152084A (ja) * 2015-02-16 2016-08-2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US10541482B2 (en) 2015-07-07 2020-01-21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avity between terminals
CN106356656A (zh) * 2015-07-17 2017-01-25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JP6464270B2 (ja) * 2015-08-05 2019-02-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
JP6751912B2 (ja) * 2016-12-27 2020-09-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取付金具、コネクタ、及び接続装置
JP6399063B2 (ja) 2016-09-07 2018-10-0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6761736B2 (ja) * 2016-11-11 2020-09-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807218B2 (ja) * 2016-11-18 2021-01-0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512210B2 (ja) * 2016-12-21 2019-05-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6885730B2 (ja) * 2017-01-06 2021-06-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遮蔽シールド板付きコネクタ
JP6925883B2 (ja) * 2017-06-09 2021-08-2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WO2018236070A1 (ko) * 2017-06-23 2018-12-27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플러그 커넥터 및 이를 위한 가이드 부재 장치
KR102321920B1 (ko) * 2017-06-23 2021-11-05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위한 가이드 부재 장치
KR102294963B1 (ko) * 2017-07-13 2021-08-30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커넥터 및 이를 위한 가이드 부재 장치
KR102294959B1 (ko) * 2017-06-23 2021-08-30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위한 가이드 부재 장치
EP3704762A4 (en) 2017-10-30 2021-06-16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CARD EDGE PLUG WITH LOW CROSS-TALKING
US10601181B2 (en) 2017-12-01 2020-03-24 Amphenol East Asia Ltd. Comp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2542024B1 (ko) * 2018-02-23 2023-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금속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041368B1 (ko) 2018-05-24 2019-11-07 몰렉스 엘엘씨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JP7253337B2 (ja) 2018-08-22 2023-04-0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721015B2 (ja) * 2018-09-04 2020-07-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固定金具、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US11870171B2 (en) 2018-10-09 2024-01-09 Amphenol Commercia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High-density edge connector
TWM576774U (zh) 2018-11-15 2019-04-11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具有防位移結構之金屬殼體及其連接器
JP7202937B2 (ja) * 2018-12-19 2023-01-1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US11381015B2 (en) * 2018-12-21 2022-07-05 Amphenol East Asia Ltd. Robust, miniaturized card edge connector
JP1638446S (zh) * 2018-12-28 2019-08-05
JP1638447S (zh) * 2018-12-28 2019-08-05
JP1638606S (zh) * 2018-12-28 2019-08-05
JP1638607S (zh) * 2018-12-28 2019-08-05
TWM582251U (zh) 2019-04-22 2019-08-11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US11095059B2 (en) * 2019-04-25 2021-08-17 Molex, Llc Connector
JP2020184459A (ja) 2019-05-08 2020-11-1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TWD206847S (zh) * 2019-05-29 2020-09-01 連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的固定件
CN209929525U (zh) * 2019-05-29 2020-01-10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CN209929524U (zh) * 2019-05-29 2020-01-10 连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TWI750832B (zh) * 2019-10-11 2021-12-2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
US11411333B2 (en) 2019-11-05 2022-08-09 Molex, Llc Connector assembly
US11424565B2 (en) 2019-11-05 2022-08-23 Molex, Llc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or pair
US11588277B2 (en) 2019-11-06 2023-02-21 Amphenol East Asia Ltd.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ssy member
TW202127754A (zh) 2019-11-06 2021-07-16 香港商安費諾(東亞)有限公司 具有互鎖段之高頻率電連接器
TW202220305A (zh) 2020-03-13 2022-05-16 大陸商安費諾商用電子產品(成都)有限公司 加強部件、電連接器、電路板總成及絕緣本體
JP7348131B2 (ja) * 2020-04-28 2023-09-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7033737B2 (ja) * 2020-05-08 2022-03-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接続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KR102494901B1 (ko) * 2020-05-13 2023-02-06 니혼 고꾸 덴시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커넥터
CN111740252A (zh) * 2020-06-08 2020-10-02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插座
JP7449401B2 (ja) * 2020-06-16 2024-03-13 シェンチェン エバーウィン プレシジョン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基板対基板ソケット
US11652307B2 (en) 2020-08-20 2023-05-16 Amphenol East As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High speed connector
CN212874843U (zh) 2020-08-31 2021-04-02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7441147B2 (ja) * 2020-09-17 2024-02-2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プラグ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1696084S (zh) * 2020-10-26 2021-10-04
JP7398496B2 (ja) * 2021-04-02 2023-12-1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用プラグ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17306840U (zh) * 2021-05-17 2022-08-2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02489A1 (en) * 1991-07-16 1993-02-0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Retention system for a connector housing
JP3423560B2 (ja) * 1996-05-29 2003-07-07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343951B1 (en) * 1997-06-12 2002-02-05 Ke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6210206A (ja) * 2005-01-31 2006-08-10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及び携帯端末
JP2007018949A (ja) * 2005-07-11 2007-01-25 Yokowo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49633B2 (ja) 2005-10-21 2009-10-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07258001A (ja) 2006-03-23 2007-10-04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JP4333884B2 (ja) * 2007-03-01 2009-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623694B2 (ja) 2008-05-12 2014-11-1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250450B2 (ja) * 2009-02-27 2013-07-3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954253B2 (ja) 2009-09-11 2012-06-1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498883B2 (ja) 2010-04-27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07181B2 (ja) * 2011-02-07 2015-11-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保持金具、コネクタ接続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US8292635B2 (en) * 2011-03-12 2012-10-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JP5890117B2 (ja) * 2011-07-07 2016-03-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3050805B (zh) * 2011-10-14 2014-12-10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JP2013101909A (ja) * 2011-10-14 2013-05-23 Molex Inc コネクタ
JP5685216B2 (ja) 2012-03-29 2015-03-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6148952B2 (ja) 2013-03-14 2017-06-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99666B2 (ja) * 2013-09-04 2017-09-2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887326B2 (ja) * 2013-12-12 2016-03-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5446A (zh) * 2014-08-07 2019-08-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插口件
CN110165446B (zh) * 2014-08-07 2021-07-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插口件
CN106329177A (zh) * 2015-07-02 2017-01-11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CN106329177B (zh) * 2015-07-02 2019-05-10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CN109075507B (zh) * 2016-04-28 2020-08-2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安装金属配件、连接器和连接系统
CN109075507A (zh) * 2016-04-28 2018-12-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安装金属配件、连接器和连接系统
CN108258468B (zh) * 2016-12-28 2020-05-19 株式会社藤仓 电连接器
CN108258468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藤仓 电连接器
CN110932008A (zh) * 2018-08-31 2020-03-27 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
CN111082238A (zh) * 2018-10-18 2020-04-28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US10931044B2 (en) 2018-10-26 2021-02-23 Advanced Connectek Inc.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1490374A (zh) * 2019-01-25 2020-08-04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总成
CN111490374B (zh) * 2019-01-25 2023-01-06 唐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47896B1 (ko) 2016-08-11
US9577379B2 (en) 2017-02-21
US20150263464A1 (en) 2015-09-17
CN104716506B (zh) 2017-12-22
KR20160096062A (ko) 2016-08-12
US20160268732A1 (en) 2016-09-15
KR101730768B1 (ko) 2017-05-11
TWI540801B (zh) 2016-07-01
JP2015115200A (ja) 2015-06-22
TW201535879A (zh) 2015-09-16
US9350095B2 (en) 2016-05-24
JP5887326B2 (ja) 2016-03-16
KR20150068919A (ko) 2015-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6506A (zh) 连接器
US10756466B2 (en) Connector
US1135588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KR101919691B1 (ko) 커넥터
CN104425981A (zh) 板对板连接器
JP4969838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タイプコネクタ
CN103050805B (zh) 连接器
TWI581519B (zh) 連接器
US784598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3155292A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5322319A (zh) 连接器
CN106025710A (zh) 连接器
JP6404248B2 (ja) コネクタ
CN104682047A (zh) 连接器
US20220052468A1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JP6817477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129569A (ja) コネクタ
US20090053932A1 (en) Slim usb male connector
US10651580B2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ing device
JP6714056B2 (ja) コネクタ
JP2017147171A (ja) コネクタ
CN212085268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JP2017111931A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KR20170109926A (ko) 커넥터
US20150280377A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