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6802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86802B
CN103986802B CN201310484709.9A CN201310484709A CN103986802B CN 103986802 B CN103986802 B CN 103986802B CN 201310484709 A CN201310484709 A CN 201310484709A CN 103986802 B CN103986802 B CN 103986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portion
terminal
display unit
back sid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47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86802A (zh
Inventor
金在喆
李承�
李承一
李澈配
洪锡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6110480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0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86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6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86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868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04M1/236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including keys on side or rear 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机体,其具有正面和背面;输入单元,其布置在背面处以感测控制命令的输入;和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处理施加到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第一按钮部,其在所述终端机体的背面处露出到所述终端机体的外部,并被配置为接收与第一功能相对应的推动输入;和第二按钮部,其包围第一按钮部,并被配置为接收对应于与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的推动输入,第二按钮部包括邻近第一按钮部布置的键。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用于接收控制命令的用户输入单元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基于终端的移动性可以将终端分为两种类型,诸如移动/便携式终端和固定终端。此外,基于移动终端是否可以直接由用户携带,移动终端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诸如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随着终端变为多功能的,例如允许这样的终端拍摄静止图像或运动影像、播放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等,以实现为集成的多媒体播放器。
在硬件或软件方面已经针对多媒体装置做出了各种新的尝试以实现这些复杂的功能。例如,提供用户界面环境以使用户容易并且方便地检索或选择功能。
另外,许多用户用他们的移动终端表达他们自己的个性,因此针对移动终端需要各种设计。这些设计还可以包括结构的改变和完善以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移动终端。可以考虑操纵单元作为这样的结构改变和完善之一。
但是,从触摸屏另外提供的操纵单元劣化了终端的纤薄和简单的设计。此外,存在诸如由于在终端的侧面处的操纵单元导致的显示区域的减小这样的问题。因此,可以考虑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的输入方法的新结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接收与相关技术不同的用户输入的新类型的移动终端。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终端的侧面上应用新的设计的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与本公开相关联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终端机体,其具有正面和背面;用户输入单元,其布置在背面处以感测控制命令的输入;和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处理施加到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操作,其中,用户输入单元包括第一按钮部和第二按钮部,第一按钮部从背面露出到外部以接收第一功能的推动输入,第二按钮部设置有布置在第一按钮部周围的两侧处的键,以接收与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的推动输入。
此外,根据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机体,其设置有正面和背面,并且在长度方向上纵长地形成;显示单元,其布置在正面处并形成为显示视觉信息;和用户输入单元,其形成为感测控制命令的输入,其中,用户输入单元在机体的厚度方向上与显示单元交叠,并且露出到侧面以外的背面,以去除在机体的侧面处沿长度方向由用户输入单元形成的槽。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附图被并入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A至图2C是例示了由本公开实现的操作的概念图;
图3A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的正面立体图;
图3B是例示了在图3A中所例示的移动终端的背面立体图;
图4是例示了图3B的移动终端的分解图;
图5A和图5B是例示了在图4中的背面输入单元的详细的分解图和截面图;
图6A和图6B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背面输入单元的详细的分解图和截面图;
图7A和图7B是例示了图3A的移动终端的正面图和例示了其侧面的修改示例的概念图;
图8A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示例的平面图;
图8B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又一示例的侧面图;
图9到图11是例示了由图3B的移动终端所实现的操作的另一示例的概念图;
图12A到图12E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背面图;
图13是例示了图12A的移动终端的截面图;
图14A和图14B是例示了与在背面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之间的互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概念图;并且
图15是例示了与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指示符关联的用户界面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与本公开相关联的移动终端。本说明书针对相似/类似的组件采用相同的标号,而与不同的实施方式无关,所以它们全部将通过第一描述来进行理解。除非根据上下文明显地另外指出,否则在本说明书中的单数形式的表达将覆盖复数形式的表达。
本文所公开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等。
图1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电源单元190等。但是,在图1中所例示的组成元件并不是必须的,并且可以利用比所例示的元件更多的或更少的元件来实现移动终端。
下面,将依次描述构成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允许在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允许在移动终端100与移动终端100所处于的网络之间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元件。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因特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和定位信息模块115等。
广播接收模块111通过广播频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与广播相关的信息。
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表示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预先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接着将其发送至移动终端100的服务器。广播信号可以包括电视广播信号、无线电广播信号和数据广播信号以及按照与电视广播信号或无线电广播信号相结合的数据广播信号的形式的广播信号。
广播相关信息可以表示与广播信道、广播节目、广播服务供应商等有关的信息。并且,还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提供广播相关信息,在该情况下,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广播相关信息。
广播相关信息可以按照各种形式存在。例如,广播相关信息可以按照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的电子节目指南(EPG)、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的电子服务指南(ESG)等的形式存在。
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广播系统来接收广播信号。具体地说,使用诸如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DMB-T)、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DMB-S)、仅媒体前向链路(MediaFLO)、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T)等的数字广播系统,广播接收模块111可以接收数字广播信号。当然,广播接收模块111被配置为适合于提供广播信号的每种广播系统以及上面所提到的数字广播系统。
通过广播接收模块111所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无线信号,并且/或者从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无线信号。这里,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的发射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可以包括语音呼叫信号、视频呼叫信号和/或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因特网模块113表示用于支持无线因特网接入的模块。无线因特网模块113可以内置地或外部地安装到移动终端100。这里,可以使用包括无线LAN(WLAN)、Wi-Fi、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等的无线因特网接入技术。
短距离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距离通信的模块。这里,可以使用包括蓝牙、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ZigBee等的短距离通信技术。
定位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得移动终端的定位的模块,并且存在GPS模块作为代表性示例。
参照图1,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并且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处理在视频电话呼叫或图像拍摄模式中由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诸如静止图片或视频这样的图像帧。经处理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模块151上。
由相机121处理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或可以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发送到外部装置。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环境,可以提供两个或更多个相机121。
麦克风122在电话呼叫模式、录制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等模式中通过麦克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处理为电语音数据。可以将经处理的语音数据转换并输出为在电话呼叫模式中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麦克风122可以实现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算法以消除在接收外部音频信号的过程中所生成的噪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生成输入数据以控制终端的操作。通过包括键盘、薄膜开关、触摸板(压力/静电式)、滚轮、拨动开关等,可以配置用户输入单元130。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诸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闭合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移动终端100的朝向等,并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感测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是滑盖式电话类型时,它可以感测滑盖电话的打开或闭合状态。此外,感测单元140负责与电源单元190是否供电、外部装置是否联接到接口单元170相关联的感测功能。另一方面,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
输出单元150被配置为提供针对音频信号、视频信号或告警信号的输出,并且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51、音频输出模块152、告警单元153、触觉模块154等。
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所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呼叫模式时,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与呼叫关联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图像拍摄模式时,显示模块151可以显示所拍摄的图像和/或接收到的图像、UI或GUI。
显示模块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
这些显示器中的某些可以被配置为透明型或透光型以允许通过显示单元看到外部,这可以被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的示例可以包括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TOLED)等。在该配置下,用户可以通过由终端机体的显示模块151所占据的区域看到位于终端机体的背面的对象。
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配置方面,显示模块151可以在数量上实现为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多个显示单元151可以彼此间隔或一体地设置在一个表面上,或者可以设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这里,如果显示模块151和触敏传感器(称为“触摸传感器”)具有夹层结构,则该结构可以称为“触摸屏”。显示模块151不仅可以用作输出装置,还可以用作输入装置。触摸传感器可以实现为触摸膜、触摸片、触摸板等。
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将施加到显示模块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变化或在显示模块151的特定部分处所产生的电容转换为电输入信号。另外,触摸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不仅感测触摸的位置和区域,还感测触摸压力。
当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相应的信号被发送到触摸控制器(未示出)。触摸控制器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并将相应的数据发送到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以感测触摸了显示模块151的哪个区域。
参照图1,可以将接近传感器141设置在由触摸屏所覆盖的移动终端100的内部区域中,或靠近触摸屏。接近传感器指示传感器在无需机械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电磁场或红外线来感测是否存在接近待感测表面的对象或者靠近待感测的表面布置的对象。与接触式传感器相比,接近传感器具有更长的寿命和更加增强的效用。
接近传感器可以包括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镜面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型接近传感器、电容型接近传感器、磁性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等。当触摸屏实现为电容型时,可以通过电磁场的变化来感测指示物到触摸屏的接近。在该情况下,可以将触摸屏(触摸传感器)归类为接近传感器。
以下,为了便于简要说明,将指示物接近地位于触摸屏上但不接触触摸屏的状态称为“接近触摸”,而将指示物充分地接触触摸屏的状态称为“接触触摸”。针对与指示物在触摸屏上的接近触摸相对应的位置,这样的位置对应于在指示物接近触摸时指示物垂直地面对触摸屏的位置。
接近传感器感测接近触摸和接近触摸模式(例如,距离、方向、速度、时间、位置、移动状态等)。可以将与感测到的接近触摸和感测到的接近触摸模式有关的信息输出到触摸屏上。
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在呼叫接收模式、呼叫发起模式、录制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中输出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到的音频数据或存储在存储器160中的音频数据。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输出与在便携式终端100中执行的功能有关的音频信号,例如,在接收到呼叫或接收到消息等时的声音告警等。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接收器、扬声器、蜂鸣器等。
告警器153输出信号以通知来自便携式终端100的事件的发生。从便携式终端100发生的事件可以包括接收到呼叫、接收到消息、输入键信号、输入触摸等。告警器153不仅可以输出视频或音频信号,而且可以输出诸如以振动方式通知事件的发生的信号这样的其他类型的信号。由于可以经由显示模块151或音频输出模块152输出视频或音频信号,所以显示模块151和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归类为告警器153的一部分。
触觉模块154生成用户可以感觉到的各种触觉效果。由触觉模块154生成的触觉效果的典型示例包括振动。由触觉模块154所生成的振动可以具有可控的强度、可控的模式等。例如,可以按照合成方式或按照顺序方式输出不同的振动。
触觉模块154可以生成各种触觉效果,这不仅包括振动,而且包括:相对于被接触的皮肤垂直移动的针脚的排列、通过喷孔或吸孔的空气喷力或空气吸力、通过皮肤表面的触摸、是否与电极接触、通过诸如静电力的刺激的效果、使用吸热或放热装置的冷或热感觉的再现等。
触觉模块154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用户的直接接触或使用手指或手的用户的肌觉来传递触觉效果。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配置,触觉模块154在数量上可以实现为两个或更多个。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用于控制和处理控制器180的程序。另选地,存储器160可以临时存储输入/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数据、消息、音频、静态图像、视频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与对触摸屏施加触摸输入时所输出的振动和声音的各种模式有关的数据。
可以使用包括以下各项的任何类型的适当的存储介质来实现存储器160:闪存类型、硬盘类型、微型多媒体卡类型、储器卡类型(例如,SD或DX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另外,移动终端100可以操作在因特网上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
接口单元170通常可以实现为将便携式终端与外部装置进行交互。接口单元170可以允许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对便携式终端100中的各个组件供电或者从便携式终端100到外部装置的数据传输。例如,接口单元170可以包括有线/无线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
识别模块可以被配置为存储有用于对便携式终端100的使用权限进行认证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其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订户识别模块(SIM)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以下称为“识别装置”)可以实现为智能卡的形式。因而,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与便携式终端100连接。
当便携式终端100与外部托架连接时,接口单元可以充当将来自外部托架的电力提供给便携式终端100的通路,或者可以充当将由用户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从托架转送给便携式终端100的通路。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对便携式终端100被正确地安装到该托架进行识别的信号。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便携式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电话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相关联的控制和处理。控制器180可以包括提供多媒体回放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被配置为控制器180的一部分或者单独的组件。
控制器180可以执行图案识别处理,以将触摸屏上的书写或绘画输入识别为文本及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提供各个组件所需的电力。
利用软件、硬件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可以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现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
对于硬件实施而言,这可以通过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在控制器180自身中。
对于软件实施而言,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功能和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的单独的软件模块一起实现。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所编写的软件应用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由控制器180执行。
再次考虑用户输入单元130,根据本公开,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显示在终端的背面处,使得可以由更大尺寸的屏幕形成正面显示器。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用户输入单元130布置在背面处的详细结构和由用户输入单元130实现的操作。
图2A至图2C是例示了由本公开实现的操作的概念图。
参照图2A,终端具有显示单元251,显示单元251布置在机体的一个表面处,例如在其正面处。当前实现的应用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251上,并且显示单元251可以具有用于感测触摸输入的触摸传感器,以允许对GUI的触摸输入。显示单元251可以显示以图像、文本、图标等形式实现的诸如GUI这样的视觉信息,但是,如在图中所例示的,当预定的时段已过或当接收到特定的控制命令时,它可以切换到停用状态。图2A例示了这样的状态,其中,在执行音乐重放应用期间停用显示单元251。
参照图2B,背面输入单元232布置在机体的另一表面上,例如在其背面上。从背面输入单元232接收针对显示单元251的控制命令。更具体地说,当将推动输入施加到在背面输入单元232上的按钮233时,显示单元251切换到激活状态。换言之,背面输入单元232可以是用于开启或关闭显示单元251的电源键。因此,终端自身的开/关可以由按钮233执行。根据该图,在激活显示单元251的同时显示音乐再现应用的GUI。
参照图2C,当在图2B的状态中将推动输入施加到背面输入单元232的另一按钮234时,通过操纵另一按钮234来调整音量,同时显示音量条(VB)。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该处理,并且对背面输入单元232的另一按钮234的推动输入也可以是在图2A的状态中针对音量调整的输入。
根据上述说明,用户可以在观看显示单元251的同时以推动形式在终端的背面上输入控制命令。结果,根据情况,在终端的背面上的背面输入单元形成为接收推动输入以执行终端的电源键和音量键的功能。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执行图2A至图2C的操作的移动终端的硬件配置。图3A是例示与本公开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的正面立体图,并且图3B是例示在图3A中所例示的移动终端的背面立体图。
这里公开的移动终端200设置有直板式(bar type)终端机体。但是,本公开不仅限于该类型的终端,而且适用于诸如滑盖式(slide type)、折叠式(folder type)、旋盖式(swing type)、旋转式(swivel type)等这样的各种结构的终端,其中,两个或更多个机体以相对可移动的方式彼此组合。
机体包括形成终端的外观的壳体(外壳、壳体、盖等)。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可以分为前壳体201与后壳体202(参照图4)。各种电子组件可以并入形成在前壳体201与后壳体202之间的空间中。至少一个中间壳体可以附加地布置在前壳体201与后壳体202之间。
壳体可以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入成型来形成,或者还可以由诸如不锈钢(STS)、钛(Ti)等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
显示模块251、音频输出模块252、相机模块221等可以主要布置在前壳体201上。接口270等可以布置在前壳体201与后壳体202的侧面上。
显示单元251占据前壳体201的大部分的主表面。换言之,显示单元布置在终端的正面处,并形成为显示视觉信息。将音频输出模块252和相机模块221布置于靠近显示模块251的两端之一的区域处,并且正面输入单元231和麦克风222布置于靠近另一端的区域处。
作为用户输入单元130(参见图1)的示例,正面输入单元231可以包括多个操纵单元。操纵单元可以统称为操纵部,并且如果它是允许用户利用触觉来执行操纵的触觉方式,则可以采用任何方法。根据该实施方式,正面输入单元231配置有触摸键。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此,并且可以将推动键添加到正面输入单元231。
此外,显示单元251可以与触摸传感器一起形成触摸屏,并且在该情况下,触摸屏可以是用户输入单元。通过该装置,可以具有在终端的正面上没有正面输入单元的配置。在该情况下,可以配置移动终端,使得仅通过显示单元251和背面输入单元232来实现对终端机体的输入操纵。
参照图3B,相机模块221’可以附加地安装在终端机体的背面上,即,在后壳体202上。相机模块221’具有与相机模块221(参见图3A)的方向大致相反的图像拍摄方向,并且可以具有与相机模块221的像素不同的像素数。
例如,优选的是,相机模块221具有足以在用户在视频呼叫等期间拍摄他或她自己的面部并将其发送到视频呼叫等的另一方时不产生困难的相对较小的像素数,并且因为用户经常拍摄不立即发送的一般对象,因此相机模块221’具有相对较大的像素数。可以按照可旋转和可弹出的方式将相机模块221、221’设置在终端机体中。
此外,闪光灯和反光镜可以附加地布置在相机模块221’的附近。在使用相机模块221’拍摄对象时,闪光灯朝向对象照射光。当通过使用相机模块221’来拍摄他自己或她自己(处于自拍模式)时,反光镜允许用户以反射的方式看到他或她自己的面部等。
音频输出模块(未示出)可以附加地布置在终端机体的背面上。在其背面上的音频输出模块与其正面处的音频输出模块252(参见图3A)可以一起实现立体声功能,并且它还可以用于在电话呼叫期间实现免提电话模式。
用于向移动终端200提供电力的电源单元290可以安装在终端机体上。电源单元290可以被配置为并入终端机体中,或者可以直接从终端机体的外部分离。
根据该图,背面输入单元232布置在终端机体的背面上。背面输入单元232例如可以位于相机模块221’的下部部分处。
可以操纵背面输入单元232以接收用于控制移动终端200的操作的命令,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设置输入内容。例如,背面输入单元232可以用于接收诸如电源开/关、开始、结束、滚动等的命令,并接收诸如控制从音频输出模块252输出的音量水平或切换到显示模块251的触摸识别模式的命令。
根据本公开的背面输入单元232可以实现为推动输入开启形式。更具体地说,背面输入单元232可以配置有机械或物理按钮,它们是针对触摸屏的相对概念。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背面输入单元232的配置。图4是例示了图3B的移动终端的分解图,并且图5A和图5B是例示了在图4中的背面输入单元的详细分解图和截面图。
首先参照附图描述背面输入单元232的周围。印刷电路板(PCB)281并入在终端机体中。印刷电路板281可以安装在前壳体201或后壳体202上,或者安装在单独的结构上。单独的结构可以形成中间壳体。下面基于前壳体201或后壳体202按照单独的方式配置来进行描述,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该情况,并且前壳体201、后壳体202和中间壳体也可以形成为完整的机体。
印刷电路板281被配置为控制器180(参见图1)的示例,控制器180用于操作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可以提供多个印刷电路板281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执行控制器180的功能。各种电子元件安装在印刷电路板281上以执行这样的功能。
此外,印刷电路板281电连接到天线(未示出)以处理与由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无线电磁波相对应的无线信号。天线布置在结构203和印刷电路板281之间以主要发射和接收穿过后壳体202的无线信号。
根据该图,印刷电路板281可以电连接到相机模块221’。用于容纳电池291的电池容纳部292形成在后壳体202上,并且用于覆盖电池容纳部292的电池盖204安装在壳体上。
此外,分别在后壳体202和电池盖204上形成通孔,并且布置相机模块221’以允许用户通过通孔看见外部。将相机模块221’形成为透过终端的背面拍摄外部图像。
再次考虑背面输入单元232,用户输入单元232在机体的厚度方向上与显示单元交叠,并且露出到背面而不是侧面,以去除在机体的侧面处沿长度方向由用户输入单元形成的槽。下面,将依次描述背面输入单元232的详细结构和终端的侧面结构。
背面输入单元232可以布置在相机模块221’和电池之间。背面输入单元232的位置可以是与其正面处的显示单元251(参见图3A)相交叠的位置。通过该构造,可以实现在显示单元251的背面上布置输入装置的使用感觉。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此情况,并且可以改变背面输入单元232的位置。根据该图,电池盖204设置有与背面输入单元232相对应的通孔(H1)。此外,与通孔(H1)相对应的通孔(H2)可以形成在后壳体202处。
根据该图,用于支撑背面输入单元232的支撑构件232a可以安装在后壳体202上。更具体地说,支撑构件232a布置在与通孔(H2)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支撑构件232a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是敞开的,并且印刷电路板232b的线电连接到支撑构件232a的内侧和外侧。印刷电路板232b配置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被容纳在支撑构件232a的中央区域内,并且开关232c可以布置在柔性电路板处。开关可以是薄膜开关、压电开关等。
根据该图,背面输入单元232可以包括与开关相对应的第一按钮部233和第二按钮部234。第一按钮部233从终端的背面露出到外部,并形成为接收第一功能的推动输入。第一功能可以是与开/关电源或显示单元的激活相关联的功能,因此,如参照图2A和图2B描述的,第一按钮部233可以是终端的电源键。
第二按钮部234设置有键234a、234b,键234a、234b分别布置在第一按钮部233的周围的两侧,并且第二按钮部234形成为接收与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的推动输入。第二功能可以是与如上面所述的从终端的机体输出的音频的音量调整相关联的功能。
而且,用于引导第二按钮部234的运动的引导构件232d放置在支撑构件上。第二按钮部234可以被布置为插入引导构件232d的中央部分,并且其边缘部分可以与支撑构件232a组合,并且接合翼234c可以沿第二按钮部234的外周表面突出,以与边缘部的内侧接合。
第一按钮部233形成为在键234a、234b之间穿过第二按钮部234。换言之,通孔234d形成在第二按钮部234上。根据该图,键234a、234b形成有突出表面,作为曝露于外部的表面,并且突出表面的相反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平坦表面。通过该构造,可以利用用户的感觉来识别他或她与哪个键相接触。
更具体地说,键234a、234b设置有朝向通孔234d倾斜的倾斜表面234e,以在键234a、234b与第一按钮部233之间形成高度差。倾斜表面234e是邻近第一按钮部233的表面,其可以在突出的表面中形成有弯曲的表面。第一按钮部233按照向外突出的形状形成,超过倾斜表面234e的端部。具有与倾斜表面234e的倾斜度相反的倾斜度的辅助倾斜表面234f形成在与键234a、234b上的引导构件邻近的部分处。而且,第一按钮部233和第二按钮部234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通过该结构和材料,可以帮助区分第一按钮部233和第二按钮部234。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背面输入单元配置有多个按钮的情况,但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该情况。例如,背面输入单元可以设置有单个按钮。此外,尽管甚至在下面的描述中例示了背面输入单元具有多个按钮,但通过对多个按钮的任何一个的输入所限定的功能可以适用于单个按钮。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背面输入单元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该情况。下面,将描述背面输入单元的另一实施方式。图6A和图6B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背面输入单元的详细的分解图和截面图。
如在图中所例示的,第一按钮部333和第二按钮部334的形状形成为使得第一按钮部333突出,这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反。例如,第二按钮部334的键334a、334b可以分别具有平坦部335和倾斜部336。
平坦部335与终端机体的背面平行地形成。此外,用于容纳第一按钮部333的通孔334d形成在第二按钮部334上,使得第一按钮部333布置在键334a、334b之间,并且倾斜部336形成为从平坦部朝向通孔334d倾斜。在该情况下,第一按钮部333形成为从平坦部335突出以与键相区分,并且倾斜部336按照从平坦部335突出的方向倾斜,使得第一按钮部333和键334a、334b在它们的边界处彼此接合。由于这样的形状,即使第一按钮部333如图中所示地部分地从机体的背面突出,倾斜部336也防止当机体的背面与外部物体接触时第一按钮部333被推动。
此外,背面输入单元332可以形成为允许到外部的照明。更具体地说,背面输入单元332可以包括开关332c、光源337和导光件338。
将多个开关332c提供并布置在一行中以对应于第一按钮部333和第二按钮部334。例如薄膜开关、压电开关等这样的开关332c可以安装在柔性电路板上。
可以邻近开关332c布置诸如LED等这样的光源337。例如,光源337可以包括布置在该行开关332c的周围的两侧的第一光源337a和第二光源337b。更具体地说,光源可以布置于在开关332c中与第一按钮部333对应的开关333a的两侧处。
导光件338形成为覆盖开关332c的至少一部分,并连接到光源337以照射光源337的光。例如,第一光源337a和第二光源337b分别连接到导光件338的两端,并且在与由开关332c组成的一行交叉的方向上布置导光件338,以覆盖与第一按钮部333相对应的开关333a。
在该情况下,第一按钮部333由透光材料形成,以将从光源337生成的光传送到外部。而且,第二按钮部334可以由非透光材料形成以防止光泄漏。
此外,根据该图,设置有朝向开关332c突出的突出部339的构件340可以布置在第一按钮部333和第二按钮部334的下部部分处。构件340的一个表面分别连接到第一按钮部333和第二按钮部334,分别与多个开关332c相对应的突出部339在其另一表面上形成。在该情况下,在与第一按钮部333相对应的突出部339a周围可以形成缝。此外,通孔338a可以形成在导光件338上,使得与第一按钮部333相对应的突出部339a从其穿过。由于这样的结构,第一按钮部的推力可以更有效地传递给开关。
终端的侧面可以与这样的背面输入单元相结合以形成新的形状。例如,参照图7A和图7B连同图3A和图3B,机体的侧面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05和第二部分206。图7A和图7B是例示了图3A的移动终端的正面图和例示了其侧面的修改示例的概念图。
第一部分205在正面的边缘处形成,并且制造为预定的截面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第二部分206从第一部分205延伸以接合到背面,并且针对第一部分205而倾斜(参见图7A和图7B的(a)至7B的(d)),或者制造为具有靠着第一部分的台阶(参见图7B的(e))。此外,可以将第一部分205的厚度形成为小于第二部分206的厚度。换言之,第一部分205可以形成为非常低的厚度,因为推动键不布置在终端的侧面上。通过该构造,在其正面的显示单元可以形成为更大尺寸的屏幕。
此外,第二部分206在背面的面积小于正面的面积的方向上倾斜或者具有靠着第一部分205的台阶,使得背面被正面隐藏。甚至当在终端的侧面存在倾斜或台阶时,推动键不布置在终端的侧面处,由此允许这样的形状,即,其中,预定的横截面被延伸。
更具体地说,第二部分206可以是具有如图7A所示的倾斜度的弯曲表面或具有如图7B的(a)所示的倾斜度的平坦表面。此外,第二部分206可以是如图7B的(b)所示的朝向终端的内部凹入的弯曲表面形状。此外,第二部分206可以是如图7B的(c)至图7B的(e)所示的具有到第一部分的台阶的形状。第二部分206可以是具有如图7B的(c)所示的台阶的弯曲表面,或者可以是具有如图7B的(d)所示的台阶的倾斜表面。另外,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二者可以形成为图7B的(e)所示的没有倾斜的台阶的形状。根据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与背面输入单元有关的新形状的终端的侧面结构。
而且,背面输入单元允许另一形状的终端的侧面结构,并且将参照图8A和图8B更详细地进行描述。
图8A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示例的平面图。
根据该图,移动终端300的两个侧面可以具有弯曲的外形,该形状具有朝向终端的显示单元351凹入的曲率。由于使用背面输入单元来使能对终端的推动输入,所以可以从终端的侧面去除推动键,由此允许弯曲的侧面形状。由于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强用户对终端的紧握感觉。
而且,将挤压传感器(未示出)布置在弯曲的侧面处,因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感测用户的挤压操作。挤压传感器形成为感测由用户施加的压力,并且当终端的两侧面被用户加压时它被识别为挤压操作。在该情况下,当用户挤压终端的两侧面时,可以执行诸如锁定释放、切换到主画面页、音量增/减等这样的功能。
图8B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又一示例的侧面图。
参照该图,移动终端400的显示单元451设置有柔性显示器,因而,显示画面的主表面(显示单元的正面)形成为弯曲的表面。
柔性显示器是即使当弯曲或弄弯时也能适当地执行功能而不丧失显示特性的显示装置,并且它可以使用例如塑料膜这样的柔性材料作为其基板来实现。
更具体地说,终端机体的前壳体弯曲,使得正面是凹入的,并且显示单元451以凹入的方式弯曲以对应于该形状。换言之,终端的正面具有曲率。相反地,终端的背面形成为平坦表面,并且背面输入单元432布置在平坦表面上。
终端的侧面可以形成为使得厚度沿终端的长度方向而变化以对应于该结构。更具体地说,终端的侧面按照这样的形状形成,即,其上侧是弯曲的,并且其下侧是线性的。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该情况,并且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其中,终端的侧面总体上形成曲线,并且背面形成为与正面相同的弯曲表面。
按照该方式,按钮的设置可以从终端的侧面去除,并且可以使用背面输入单元,由此实现终端的新结构。
在上文中,主要描述了背面输入单元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按照各种形式修改能够进行诸如推动输入的背面输入单元的控制操作。下面,将参照图9至图11描述通过背面输入单元进行的控制操作的修改示例。在下面将要描述的修改的示例或实施方式中,将相同的或相似的标号指定给相同的或相似的配置,并且由稍早的描述替代对这些配置的描述。然而,可以基于图5A和图5B指定针对背面输入单元的标号,但是它们可以是在图6A和图6B中的背面输入单元。
参照图9,锁定画面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251上。例如,在显示锁定画面(或在锁定模式中)的状态中,显示单元251可以处于仅启动与用于解除锁定状态的操作相关联的触摸输入的状态。
在该状态中,当推动输入施加到背面输入单元232时,锁定画面可以切换到主画面页。这里,主画面页可以表达为空闲画面,并且变为允许对显示单元251的整个区域进行触摸输入的状态。在该情况下,背面输入单元232可以是用于执行锁定释放的热键。
当终端处于空闲状态中时,主画面页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251上。更具体地说,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的图标或窗口小部件可以显示在主画面页上。此外,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或安装在终端中的应用的数量将多个主画面页配置在其中。
按照该方式,在特定的应用被执行同时不处于锁定模式的状态下,可以以返回到主画面页的形式实现切换到主画面页。例如,当在显示单元251上显示网页的状态中推动背面输入单元232时,它可以返回到主画面页。换言之,背面输入单元232可以操作为执行用于返回到主画面页的控制命令的返回键(home key)。而且,可以由背面输入单元232的同一按钮(例如,第一按钮部233或第二按钮部234)执行作为热键的操作和作为返回键的操作。
参照图10,由第二按钮部234限定的第二功能可以是针对显示单元的输出信息的滚动。
例如,在显示单元上显示包含图像、文本、图标等的网页,并且从背面输入单元232接收针对网页的控制命令。更具体地说,当对第二按钮部234的键234a、234b进行推动时,滚动网页。在该情况下,键234a、234b中的一个234a可以对应于向上滚动,并且这些键的另一个234b可以对应于向下滚动。在该情况下,当终端机体翻转时,终端可以形成为将向上/向下滚动彼此改变。例如,陀螺仪传感器等可以设置在终端中以感测终端的上/下是否正常放置或颠倒,从而允许键234a、234b根据终端的设置方向来接收不同的功能。根据终端的方向的键输入的定义改变也可以适用于诸如音量增/减、向上/向下滚动等这样的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当同时施加通过显示单元的触摸输入和通过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时,可以配置为使得触摸输入和通过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中的任何一个具有优先级。例如,当用户输入单元向下滚动并且与向下滚动相对应的输入施加到显示单元时,终端的控制器执行向下滚动。但是,优先级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式适用于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
对于另一示例,用户可以推动背面输入单元232以移动显示在显示单元251上的对象(例如,位于图标等处的光标或指示物)。在该情况下,可以在移动光标或指示物之后推动背面输入单元232的另一键,从而执行应用的图标、虚拟键盘的特定键(文本或数字输入键、呼叫键、结束键等)以及由光标或指示物指示的信息列表的特定项的选择。
此外,当用户在网页模式中点击第一按钮部233时,也就是施加推动输入时,显示单元251的网页可以切换到主画面页。
参照图11,可以在终端机体的宽度方向上布置背面输入单元232。更具体地说,在第一按钮部233的周围以机体的宽度方向布置第二按钮部234的键。
在该情况下,由第二按钮部234限定的第二功能可以是与显示单元251的输出信息上的水平运动相关联的功能。
例如,当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主画面页并且提供多个主画面页时,可以由对第二按钮部234的键的推动输入来执行主画面页的切换。更具体地说,当推动键234a、234b的左键时,主画面可以切换至左侧的页,并且当推动右键时,主画面可以切换至右侧的页。
在该示例中,已经描述了将背面输入单元232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情况,但它可以被修改为另一形式。例如,当配置背面输入单元232设置在长度方向上并且终端使用背面输入单元(参见图10)来执行滚动时,当终端针对用户旋转90度以在横向上使用它时,与本示例相同的控制可以是适用的。
在上文中,已经描述了背面输入单元是推动类型的情况,但背面输入单元可以被修改为各种形式。图12A到图12E是例示了与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背面图,并且图13是例示了图12A的移动终端的截面图。
根据该图,背面输入单元可以是触摸板模块(TP)、轨迹球模块(TR)、光学传感器模块(OS)、滚轮键模块(WH)和指纹扫描器模块(FI)中的至少一个。此外,终端可以使用触摸板模块(TP)、轨迹球模块(TR)、光学传感器模块(OS)、滚轮键模块(WH)和指纹扫描器模块(FI)来执行前述的控制操作。
例如,当滚轮键模块(WH)的滚轮键旋转或轨迹球模块(TR)的轨迹球旋转时,可以根据旋转方向针对显示单元的输出信息或针对从机体输出的音频的音量控制执行滚动。此外,触摸板模块(TP)、光学传感器模块(OS)和指纹扫描器模块(FI)等可以通过对模块的拖曳操作针对显示单元的输出信息或针对从机体输出的音频的音量控制来执行滚动。
此外,图12E中的触摸板模块(TP)可以配置有触摸屏。例如,触摸板模块(TP)可以包括即使在终端机体翻转的状态中也能显示简单的信息的显示单元(未示出)。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
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简单信息可以是作为通过触摸板模块(TP)输入的目标的键按钮。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此情况。例如,显示单元可以与通过触摸板模块(TP)的输入无关地显示与终端的操作有关的信息。更具体地说,在相机拍摄期间可以显示倒计时信息。当用户推动拍摄按钮时,可以在显示单元上按照3、2、1的拍摄顺序显示倒计时信息。针对另一示例,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信息可以是在接收呼叫/消息、示出给对方的各种图像等时指示呼叫/消息接收的指示符信息。
此外,背面输入单元可以被并入到相机模块221’。参照图13,相机模块221’可以包括拍摄元件225和框架226。可以以安装在传感器板上的用于图像感测的半导体芯片这样的形式形成拍摄元件225,并将其安装在框架226上。
可以由用于将光转化为电荷而获得图像的电荷耦合器件(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等实现半导体芯片。透镜组件可以布置在半导体芯片的正面处。按照该方式,拍摄元件225可以将具有透镜、图像传感器、用于处理感测的光信号以获得图像的电路单元等的光学系统包括在一个模块内。
根据该图,轨迹球模块(TR)与在框架226上的拍摄元件一起安装。通过该构造,轨迹球模块(TR)和相机模块221’可以被配置为一个集成的模块。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此情况,并且触摸板模块(TP)、光学传感器模块(OS)、滚轮键模块(WH)和指纹扫描器模块(FI)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框架上的拍摄元件一起安装。
下面将描述当背面输入单元是触摸板模块(TP)、轨迹球模块(TR)、光学传感器模块(OS)、滚轮键模块(WH)或指纹扫描器模块(FI)时有用的用户界面或用户体验(下面统称为“用户界面”)。但是,下面的用户界面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触摸板模块等,并且还可以适用于背面输入单元是推动按钮的情况。
图14A和图14B是例示了与在背面输入单元和显示单元之间的互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概念图。
参照图14A,与用户输入单元的位置或种类相对应的图标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上。例如,在轨迹球模块(TR)的情况中,具有轨迹球形状的图标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在显示单元上未显示图标的状态中(例如,当显示主画面页时),当用户对轨迹球模块(TR)施加输入时可以显示图标。换言之,当使用轨迹球模块(TR)来执行音量控制时,如果用户接触轨迹球模块以旋转轨迹球,则轨迹球的图标与音量条一起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在该情况下,可以与施加到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操纵有关地改变图标的形状或显示新的信息。例如,当轨迹球旋转时,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轨迹球的图标同时旋转。这样的控制操作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输入结构,其中,在滚轮键模块等的情况中根据滚轮键的旋转以同时的方式旋转滚轮键的图标。
对于另一示例,可以利用与对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相对应的控制命令来处理对图标的触摸输入。
参照图14B,例如当显示与滚轮键相对应的图标时,可以处理针对滚轮键模块(WH)所定义的控制命令,同时,如果不是对滚轮键模块(WH)进行输入而是对显示单元的图标施加轻击,则旋转图标。针对该情况的示例,当在从图标的上端到下端的方向上对其施加轻击时,音量增加,并且当在相反的方向上对其施加轻击时,音量减小。
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该情况,并且例如可以利用与对背面输入单元的输入不同的控制命令来处理对图标的输入。例如,当对图标施加长触摸时,音量可以被切换为静音。
本实施方式的操作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输入结构。例如,当与触摸板相对应的图标显示在显示单元上时,由对终端的背面处的触摸板模块的输入所处理的控制命令可以利用对显示单元的图标的输入来处理。
图15是例示了与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指示符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概念图。
根据该图,被施加到触摸板模块、轨迹球模块、光学传感器模块、滚轮键模块和指纹扫描器模块的至少一个的输入所移动的指示符(I)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在该情况下,可以通过移动指示符(I)并接着推动背面输入单元232来执行由指示符指示的对应用的图标的选择。为此,触摸板模块、轨迹球模块、光学传感器模块、滚轮键模块、指纹扫描器模块等可以被配置为允许推动输入。
针对更具体的示例,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框架被配置为图13中的可移动的方式,并且薄膜开关布置在框架的下部部分以感测对框架的推动输入。用户可以输入各种形式的控制命令,诸如推动轨迹球、旋转轨迹球等。
此外,根据本公开,提出了在背面输入单元是指纹扫描器模块(FI)的情况下的一种特殊结构和用户界面。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背面输入单元是指纹扫描器模块(FI)的情况。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例示了背面输入单元被配置为单个按钮。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该情况。例如,背面输入单元可以设置有多个按钮,并且每个按钮可以被设置为用于接收下面将描述的至少一个功能的按钮。
背面输入单元可以形成为扫描来自施加推动连同对背面输入单元的推动输入的用户的手指的指纹。更具体地说,指纹扫描器模块(FI)安装在按钮的表面(在该示例中的上表面)上,并且通过该模块识别与按钮接触的手指的指纹。按钮被形成为通过推动可以滑动,并且通过该模块对开关加压。当开关被加压时,控制器感测到推动输入,并且处理相应的控制命令。
但是,本公开可以不必一定限于该情况。例如,推动按钮可以被触摸按钮替代。更具体地说,指纹扫描器模块可以布置在触摸按钮的上表面上。因此,在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推动按钮的推动输入可以被替换为通过触摸按钮的触摸输入。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背面输入单元可以是布置在终端的正面上的正面输入单元。
指纹扫描器模块(FI)可以用作与电源开/关相关联的功能键。例如,当在终端的电源关闭的状态中推动背面输入单元的按钮时,执行指纹识别,同时向指纹扫描器模块提供电力。终端确定所识别的指纹是否对应于用户的指纹,并且继续进行电源开启和终端启动。按照该方式,以两个步骤(指纹扫描器电源开启和终端电源开启)执行终端的电源开启命令,由此降低了电流消耗。换言之,基于指纹识别的安全功能可以提供给电源开启操作,但是指纹扫描器模块可以与终端机体一起关闭,而不保持在电源开启状态中。
而且,上面的情况是用户开启终端的情况,因而当完成电源开启和终端启动时,显示单元可以立即进入主画面页,而不经过锁定画面。
此外,当所识别的指纹不对应于用户的指纹时,将终止电源开启和终端启动。在该情况下,终端可以显示不具有用户的指纹的告警消息。可以按照在终端的正面上提供照明效果达预定时段或输出声音效果的形式实现告警消息。
针对另一示例,当在显示单元251上显示锁定画面的锁定模式中对背面输入单元施加推动输入时,锁定画面可以切换到主画面页,同时释放锁定。在该情况下,背面输入单元可以是用于执行锁定释放的热键。
但是,仅当指纹扫描器针对与指纹扫描器相接触以进行推动的对象执行指纹识别并且识别出的指纹对应于预存储的用户的指纹时,才执行锁定释放。在指纹识别期间,诸如“指纹正在被识别”的通知消息可以显示在终端的显示单元上以将其指明。
当背面输入单元执行音量控制功能时,与前述指纹识别相关联的操作可以适用于参照图9至图11所描述的全部功能,作为诸如利用指纹识别进行限制音量控制这样的各个功能的先决条件。
根据本公开,用户输入单元可以布置在终端的背面处,由此允许正面显示器形成为更大尺寸的屏幕。此外,通过该构造,诸如在终端的侧面上提供陡峭的倾斜等这样的新设计可以通过该构造实现。而且,可以实现新类型的用户界面。
此外,根据本公开,用户可以利用触觉等通过用户输入单元的形状区分各个按钮而无需看见它。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配置和方法将不以限制的方式适用于前述的移动终端,并且各个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可以选择性地组合并被配置为对其做出各种修改。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终端机体,所述终端机体具有正面和背面,并且所述终端机体设置有直板式终端机体;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布置在所述正面以显示视觉信息;
相机模块,所述相机模块设置在所述背面;
用户输入单元,所述用户输入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交叠并且布置在所述背面处以感测控制命令的输入;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处理施加至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操作,
其中,所述用户输入单元包括:
第一按钮部,所述第一按钮部从所述背面曝露于外部,以接收与开/关电源或激活所述显示单元相关联的第一功能对应的推动输入;和
第二按钮部,所述第二按钮部围绕所述第一按钮部并且被配置为接收与所述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对应的推动输入,所述第二按钮部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按钮部周围的两侧处的键,
其中,所述相机模块、所述第一按钮部和所述第二按钮部的所述键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终端机体的中心长轴对齐,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按钮部具有通孔以容纳所述第一按钮部,使得所述第一按钮部布置在所述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键具有与所述背面平行的平坦部以及从所述平坦部朝向所述通孔倾斜的倾斜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按钮部从所述平坦部突出以与所述键相区分,并且所述倾斜部在从所述平坦部突出的方向上倾斜,使得所述第一按钮部和所述键在它们的边界处彼此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用户输入单元包括:
开关,所述开关对应于所述第一按钮部和所述第二按钮部;
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布置为邻近所述开关;以及
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形成为覆盖所述开关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连接到所述光源以发射所述光源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开关布置在一行中,并且所述导光件布置在与所述一行交叉的所述方向上,以覆盖与所述第一按钮部相对应的开关,并且所述第一按钮部由透光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具有朝向所述开关突出的突出部的构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按钮部和所述第二按钮部的下部,并且在所述导光件上形成通孔,以允许所述突出部中的至少一个从该通孔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并且所述第二功能是与用以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出信息进行的滚动或者对从所述机体输出的音频进行音量控制相关联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机体的侧面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在所述正面的边缘处,并且被制成预定的截面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形状;以及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以接合到所述背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倾斜或者被制成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在这样的方向上倾斜,即,所述背面的面积小于所述正面的面积,或者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台阶,使得所述背面被所述正面隐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被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用于支撑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支撑构件被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壳体处,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按钮部和所述第二按钮部相对应的开关的电路板被容纳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中央区域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用于容纳电池的电池容纳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上,并且用于覆盖所述电池容纳部的电池盖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所述电池盖具有与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相对应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按钮部的所述键在所述机体的宽度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按钮部的周围,并且,所述第二功能与对所述显示单元的输出的信息的水平移动相关联。
14.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终端机体,所述终端机体具有正面和背面,并且长地形成在长度方向上,所述终端机体设置有直板式终端机体;
相机模块,所述相机模块设置在所述背面;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布置在所述正面处并形成为显示视觉信息;以及
用户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交叠并且被形成为感测控制命令的输入,
其中,所述用户输入单元在所述机体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显示单元交叠,并且曝露于所述背面而不是侧面,以移除由所述用户输入单元沿所述长度方向在所述机体的侧面形成的槽,并且
其中,所述用户输入单元包括:
第一按钮部,所述第一按钮部从所述背面曝露于外部,以接收与开/关电源或激活所述显示单元相关联的第一功能对应的推动输入;和
第二按钮部,所述第二按钮部围绕所述第一按钮部并且被配置为接收与所述第一功能不同的第二功能对应的推动输入,所述第二按钮部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按钮部周围的两侧处的键,
其中,所述相机模块、所述第一按钮部和所述第二按钮部的所述键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终端机体的中心长轴对齐,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按钮部具有通孔以容纳所述第一按钮部,使得所述第一按钮部布置在所述键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键分别具有朝向所述通孔倾斜的倾斜表面,以形成所述第一按钮部与所述键的高度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被形成为允许触摸输入,并且
当同时施加通过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和所述触摸输入时,通过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和所述触摸输入中的任何一个具有优先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单元被形成为允许触摸输入,并且
仅通过所述显示单元和所述用户输入单元来启用针对所述机体的输入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与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位置或类型相对应的图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与施加到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操作相关地改变所述图标的形状,或者显示新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利用与对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输入相对应的控制命令来处理对所述图标的触摸输入。
CN201310484709.9A 2013-02-08 2013-10-16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86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8053.6A CN106850918B (zh) 2013-02-08 2013-10-16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14680 2013-02-08
KR20130014680A KR101398141B1 (ko) 2013-02-08 2013-02-08 이동 단말기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8053.6A Division CN106850918B (zh) 2013-02-08 2013-10-16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86802A CN103986802A (zh) 2014-08-13
CN103986802B true CN103986802B (zh) 2017-01-11

Family

ID=487713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470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86802B (zh) 2013-02-08 2013-10-16 移动终端
CN20161104805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50918B (zh) 2013-02-08 2013-10-16 移动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805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50918B (zh) 2013-02-08 2013-10-16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063583B2 (zh)
EP (2) EP2765760B1 (zh)
KR (1) KR101398141B1 (zh)
CN (2) CN103986802B (zh)
DE (1) DE202013011998U1 (zh)
ES (1) ES2562660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85747B1 (ko) 2007-09-21 2014-04-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종이 표시 유니트 및 이를 갖는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US10146989B2 (en) * 2009-09-09 2018-12-04 Htc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US9706089B2 (en) 2012-03-02 2017-07-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hifted lens camera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9158383B2 (en) 2012-03-02 2015-10-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orce concentrator
US9075566B2 (en) 2012-03-02 2015-07-07 Microsoft Techno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hinge spine
US20130300590A1 (en) 2012-05-14 2013-11-14 Paul Henry Dietz Audio Feedback
US10578499B2 (en) * 2013-02-17 2020-03-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iezo-actuated virtual buttons for touch surfaces
US20140232679A1 (en) * 2013-02-17 2014-08-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otect against inadvertant actuation of virtual buttons on touch surfaces
KR102127640B1 (ko) 2013-03-28 2020-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 및 보청기와 휴대 단말에서 음원의 위치를 제공하는 방법
TW201503687A (zh) * 2013-07-15 2015-01-16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拍照控制系統及方法
CN105393459B (zh) * 2013-07-22 2018-10-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3412678B (zh) * 2013-08-12 2016-04-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件
KR102090750B1 (ko) * 2013-08-23 2020-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인식을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27929B1 (ko) * 2013-11-21 2020-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JP6062351B2 (ja) * 2013-11-28 2017-01-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9448631B2 (en) 2013-12-31 2016-09-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haptics and pressure sensing
WO2015112796A1 (en) * 2014-01-23 2015-07-30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Ultrafast electromechanical disconnect switch
USD751044S1 (en) * 2014-05-22 2016-03-08 Hzo, Inc. Control switch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EP3140721A1 (en) 2014-06-16 2017-03-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fer with a touch enabled device
KR102225944B1 (ko) * 2014-06-27 2021-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101607974B1 (ko) 2014-07-25 2016-03-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1589429B1 (ko) 2014-07-28 2016-01-28 정시은 휴대단말기 및 휴대단말기의 사용제한 설정해제방법
US9671828B2 (en) 2014-09-19 2017-06-0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with dual touch sensors located on different sides of terminal bod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EP3002932B1 (en) * 2014-09-19 2017-11-0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with cover
KR101646010B1 (ko) * 2014-11-07 2016-08-05 한기윤 문자 입력 단말기
KR102334263B1 (ko) 2014-11-18 2021-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문 센서를 구동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KR102296846B1 (ko) * 2015-02-06 2021-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 버튼 어셈블리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637985B1 (ko) * 2015-02-16 2016-07-08 (주)아이티버스 휴대용 단말기 케이스
CN105990719B (zh) * 2015-02-16 2019-05-2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连接器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04935688B (zh) * 2015-03-18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摸式移动终端
KR20160122517A (ko) * 2015-04-14 2016-10-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348486B1 (ko) * 2015-04-29 2022-01-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160143029A (ko) 2015-06-04 2016-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4933339B (zh) * 2015-06-16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51233B (zh) * 2015-06-18 2018-11-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KR102384640B1 (ko) * 2015-09-25 2022-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06951754B (zh) * 2016-01-06 2018-08-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0061385B2 (en) 2016-01-22 2018-08-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aptic feedback for a touch input device
ES2636016B1 (es) * 2016-04-04 2018-06-18 Jesús Manuel NOVO REY Panel táctil trasero instalado en la tapa de un dispositivo móvil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activación de funciones mediante dicho panel
KR102563736B1 (ko) * 2016-04-08 2023-08-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170344777A1 (en) * 2016-05-26 2017-11-30 Motorola Mobilit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ional sensing of object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027501A1 (zh) * 2016-08-08 2018-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触控响应方法及装置
US10560556B2 (en) 2016-08-12 2020-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US10049251B2 (en) * 2016-09-12 2018-08-14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ushbutton switch between finger biometric sensor and device housing and related methods
US9817511B1 (en) * 2016-09-16 2017-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aching any touch screen portion with one hand
CN106843690A (zh) * 2017-01-22 2017-06-13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ndroid游戏手机的按键设置方法
KR20180087527A (ko) 2017-01-24 2018-08-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6878556A (zh) * 2017-02-15 2017-06-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016340A (zh) * 2017-03-01 2017-08-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输入组件及电子装置
JP2018148286A (ja) * 2017-03-01 2018-09-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KR102416838B1 (ko) * 2017-10-12 2022-07-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0262626B (zh) 2019-05-09 2023-12-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TWI815275B (zh) * 2022-01-13 2023-09-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式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06953A (en) * 1963-07-03 1965-09-21 Long Mfg Company Inc Push button lock
US5009009A (en) * 1989-07-19 1991-04-23 Stinson Robert A Scraping tool
JP2813728B2 (ja) * 1993-11-01 1998-10-22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ズーム/パン機能付パーソナル通信機
US6947580B1 (en) * 1996-09-30 2005-09-20 Dalton Patrick Enterprises, Inc. Pointing device with biometric sensor
GB2330982B (en) 1997-10-31 2002-02-0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 radiotelephone handset
GB2330981B (en) 1997-10-31 2002-07-03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 radiotelephone handset
US6160540A (en) * 1998-01-12 2000-12-12 Xerox Company Zoomorphic computer user interface
US7800592B2 (en) 2005-03-04 2010-09-21 Apple Inc.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touch sensing devices
JP2000032099A (ja) 1998-07-10 2000-01-28 Nec Saitama Ltd 背面操作部を有する携帯電話機
JP2000278391A (ja) 1999-03-26 2000-10-06 Nec Saitama Ltd 背面手書き入力機能を有する携帯電話機
JP2001189792A (ja) 1999-12-20 2001-07-10 Motorola Inc 携帯移動通信機器
GB2358777A (en) 1999-12-22 2001-08-0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Hand 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display having touch sensitive region
US6733446B2 (en) * 2000-01-21 2004-05-11 Medtronic Minimed, Inc. Ambulatory med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 telemetry system with predefined reception listening periods
JP4187451B2 (ja) * 2002-03-15 2008-1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個人認証用デバイスと携帯端末装置
US6653584B1 (en) * 2002-05-24 2003-11-25 Rexon Co., Ltd. Successive switch device of a slot cutting machine
JP4080395B2 (ja) * 2002-08-02 2008-04-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DE60321592D1 (de) 2002-11-20 2008-07-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Tragbares kommunikationsendgeraet
US7613446B2 (en) * 2003-03-28 2009-11-03 Varia, LLC Wireless mobile phone with authenticated mode of operation including finger print based authentication
TW595189B (en) * 2003-06-05 2004-06-21 Quanta Comp Inc Apparatus for fastening housing
KR20050028638A (ko) 2003-09-19 2005-03-23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이중 메뉴입력장치가 구비된 휴대폰
KR20050031758A (ko) * 2003-09-30 2005-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버튼장치
US7369119B2 (en) 2004-06-24 2008-05-06 Motorola, Inc. Handset device with dual side joystick
KR100608835B1 (ko) * 2004-12-09 2006-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이미지 전송방법
US7067757B1 (en) * 2004-12-17 2006-06-27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Multi-tier keypad assembly
KR20060080060A (ko) 2005-01-04 2006-07-07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키버튼 잠금/해제 기능을 가지는 무선통신 단말기 및 그방법
US20060181521A1 (en) * 2005-02-14 2006-08-17 Atru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for dynamically illuminating touch sensors
KR100788995B1 (ko) * 2005-08-10 2007-12-28 주식회사 팬택 추가 키패드를 가진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1129272B1 (ko) * 2006-03-13 2012-03-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키패드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2007257448A (ja) * 2006-03-24 2007-10-04 Hosiden Corp マウス一体型レーザーポインター
CN101405681A (zh) * 2006-03-31 2009-04-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KR100770921B1 (ko) * 2006-04-25 2007-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키패드 어셈블리
US8450674B2 (en) 2009-11-10 2013-05-28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coustic assisted phase conjugate optical tomography
KR100782509B1 (ko) * 2006-11-23 2007-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중 모드 양면 표시부를 가지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표시부의 화면전환 방법
US8706818B2 (en) * 2006-12-19 2014-04-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based instant messaging
KR100896055B1 (ko) 2007-01-15 2009-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회전입력장치 구비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US8320953B2 (en) * 2007-01-15 2012-11-27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KR100794918B1 (ko) * 2007-01-29 2008-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면 표시부를 가지는 바 타입 휴대 단말기 제어 방법 및장치
KR20080102503A (ko) 2007-05-21 2008-11-26 한국과학기술원 후면에 스크롤 입력창을 갖는 휴대용 단말기
US8316308B2 (en) * 2007-06-08 2012-11-20 Google Inc. Adaptive user interface for multi-source systems
US20170168637A1 (en) * 2007-06-21 2017-06-15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touch screen device
US7911387B2 (en) * 2007-06-21 2011-03-22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s
KR101345755B1 (ko) 2007-09-11 2013-1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조작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JP5184018B2 (ja) * 2007-09-14 2013-04-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09129435A (ja) 2007-11-23 2009-06-11 Hiroyuki Shimamura 携帯電子機器の入力装置
US8199032B2 (en) * 2007-11-26 2012-06-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that has a keypad which can be rendered ineffective, and associated method
KR101552834B1 (ko) * 2008-01-08 2015-09-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후면 터치 패드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JP5003499B2 (ja) 2008-01-14 2012-08-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目的最適化設計支援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489089B2 (en) * 2008-01-25 2016-11-08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sensitive panel
KR101467513B1 (ko) * 2008-02-11 2014-12-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모바일 단말 제어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90226050A1 (en) * 2008-03-06 2009-09-10 Hughes Michael L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n item using a biometric lock
KR101485392B1 (ko) * 2008-06-19 2015-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KR200450989Y1 (ko) 2008-07-25 2010-11-16 이노디지털 주식회사 양면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플랫 패널 형상의 모바일 장치
KR101521920B1 (ko) * 2008-08-29 2015-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음악재생 제어방법
KR101533247B1 (ko) 2008-09-01 2015-07-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전자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00207722A1 (en) * 2008-10-29 2010-08-19 Mark Rutledge Wireless passive keyless entry system with touch sensor
KR101545584B1 (ko) * 2008-11-14 2015-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8074880B2 (en) * 2008-12-01 2011-12-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employing enhanced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KR101544364B1 (ko) 2009-01-23 2015-08-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컨텐츠 제어방법
KR100983902B1 (ko) 2009-02-12 2010-09-27 이노디지털 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KR101549556B1 (ko) 2009-03-06 2015-09-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00127929A (ko) 2009-05-27 2010-12-07 터치유아이(주) 배면 터치스크린을 구비한 개인휴대단말기
KR101063939B1 (ko) 2009-06-10 2011-09-08 이노디지털 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어 장치 및 구현 방법
WO2011003113A1 (en) * 2009-07-03 2011-01-06 Tactus Technology User interface enhancement system
CN201450523U (zh) * 2009-08-03 2010-05-05 张炜立 一种改进操作方式的手机
KR20110001788U (ko) * 2009-08-14 2011-02-22 김상필 후면에 포인팅 디바이스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KR101085239B1 (ko) 2009-08-28 2011-11-21 장성민 양면 입력부가 구비된 휴대용단말기
KR101227949B1 (ko) 2009-09-09 2013-01-31 유인오 입체 터치 감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110063297A (ko) * 2009-12-02 2011-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107422B1 (ko) 2009-12-22 2012-01-19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전면부 및 후면부에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이 구비된 휴대형 정보단말기
CN103003770A (zh) * 2010-05-20 2013-03-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信息处理终端
JP5573772B2 (ja) 2010-06-22 2014-08-20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成膜方法及び成膜装置
US8638549B2 (en) * 2010-08-24 2014-01-2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module
US20120098639A1 (en) * 2010-10-26 2012-04-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device unlock mechanism
KR20120045697A (ko) 2010-11-01 2012-05-09 (주)익스코어 휴대단말기에 부착 가능한 부착식 터치패드
JP2012128473A (ja) * 2010-12-13 2012-07-05 Sony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KR20120068259A (ko) 2010-12-17 2012-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입력을 이용한 문자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US8799803B2 (en) 2011-03-03 2014-08-05 Apple Inc. Configurable input device
JP5204264B2 (ja) * 2011-04-14 2013-06-05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携帯型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07494B2 (ja) 2011-05-13 2014-05-28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る携帯式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KR20120138983A (ko) 2011-06-16 2012-12-27 고영봉 정전용량방식 터치용 인조 네일
KR20130025555A (ko) 2011-09-02 2013-03-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405457B2 (en) * 2011-10-01 2016-08-02 Jay J. Huang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touch screen operation
JP5027943B1 (ja) 2011-10-11 2012-09-19 国之 高柿 生餌用クーラーセット
KR101336709B1 (ko) 2011-10-25 2013-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후면 커버 터치를 이용한 동작 제어 방법
US8577427B2 (en) * 2012-03-08 2013-11-05 Lee Serota Headset with adjustable display and integrated computing system
CN102611774B (zh) * 2012-04-13 2015-10-07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指纹与导航键重合的手机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及方法
US9030440B2 (en) * 2012-05-18 2015-05-12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or packaging
KR101397084B1 (ko) 2012-07-02 2014-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JP2014186847A (ja) * 2013-03-22 2014-10-02 Fujitsu Ltd 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63583B2 (en) 2015-06-23
US20150248209A1 (en) 2015-09-03
US9916078B2 (en) 2018-03-13
KR101398141B1 (ko) 2014-05-20
CN106850918B (zh) 2019-09-10
EP2975830B1 (en) 2018-10-10
CN106850918A (zh) 2017-06-13
EP2765760A1 (en) 2014-08-13
EP2975830A1 (en) 2016-01-20
EP2765760B1 (en) 2015-11-18
ES2562660T3 (es) 2016-03-07
US20140225821A1 (en) 2014-08-14
DE202013011998U1 (de) 2015-01-19
CN103986802A (zh)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86802B (zh) 移动终端
KR101397084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613555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545584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688134B1 (ko) 사이드 터치 입력 수단을 구비한 이동단말기 및 그의 기능 수행 방법
US9338271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ming case of the same
KR101873408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901610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4427129A (zh) 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KR101649626B1 (ko) 이동 단말기
JP5571760B2 (ja) イメージモジュール、これを備える移動端末機、及びイメージ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KR101398171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970785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510703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829835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397089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759992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의 증강현실을 이용한 비밀번호 관리 방법
KR102053198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30091185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130071180A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930492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398170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1688945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그의 입력수단 제어방법
KR101721877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102074327B1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