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7740B - 面接合件和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面接合件和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7740B
CN103957740B CN201280047598.9A CN201280047598A CN103957740B CN 103957740 B CN103957740 B CN 103957740B CN 201280047598 A CN201280047598 A CN 201280047598A CN 103957740 B CN103957740 B CN 103957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fit element
hook
snap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75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7740A (zh
Inventor
开高敬义
山下正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123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31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192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1611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57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7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7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7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03Fastener con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46Fasteners made integrally of pla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23Woven or knitted fasteners
    • A44B18/003Woven or knitted fasteners in which each part has simila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69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69Details
    • A44B18/0073Attach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69Details
    • A44B18/0088Mixed male and female member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6Details of garments
    • D10B2501/063Fasten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7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 Y10T24/2742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having filaments of varied shape or size on same mounting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7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 Y10T24/275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with feature facilitating or causing attachment of filaments to mounting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7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 Y10T24/275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with feature facilitating or causing attachment of filaments to mounting surface
    • Y10T24/2758Thermal or adhesive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接合件,其为基布表面具有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的钩面接合件(A)、和基布表面具有能够与该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的环面接合件(B)、或者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与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在同一基布面存在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该单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该复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该面接合件具有优异的卡合耐久性。

Description

面接合件和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合元件由聚酯系的纤维构成的钩面接合件和环面接合件、或者由聚酯系的纤维构成的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进而提供这些面接合件的钩状卡合元件或环状卡合元件的组合。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向物体的表面安装对象物的手段之一,使用了如下方法:在物体与对象物中的任一者的表面固定具有钩状卡合元件的雄型面接合件,并且在另一者的表面固定具有环状卡合元件的雌型面接合件,并且将两者的面接合件重合而使两者的卡合元件进行卡合,从而在物体的表面固定对象物的方法,使用了以布制面接合件为首并包括材质、卡合方式在内的各种面接合件。
作为布制面接合件的组合,广泛已知下述组合:基布表面具有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的钩面接合件(A)和基布表面具有能够与该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的环面接合件(B)的组合,市场上以使两者卡合的状态装袋并销售,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衣服、鞋、帽子、腰带、护具、枕巾、箱包类、血压计、其它日用百货、绑带、捆包用材料、土木建筑用材料、农渔业用材料、玩具等多个领域中。
另一方面,钩状卡合元件与环状卡合元件存在于同一基布面的、所谓钩-环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是公知的,与使用以往的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设置于不同面的两种面接合件相比,由于一种面接合件就足够,因此最近钩-环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的需求增大。
就这种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而言,一般来说,在制造包含地经纱(groundwarp)和地纬纱(groundweft)的基布时,钩面接合件(A)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将成为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平行于地经纱地打入基布中,在某些部位使相同单丝以环状在基布上突出,然后将环形状利用热固定,进而切掉该环的单个脚的侧部,从而制成钩状卡合元件;另外,环面接合件(B)通过如下方法制造:将成为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平行于地经纱地打入,在某些部位使该复丝以环状在基布上突出,从而制成环状卡合元件。
如上所述,这些钩面接合件(A)或环面接合件(B)主要由地经纱、地纬纱、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或者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构成,作为这些地经纱、地纬纱、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以往通常使用由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和以它们为主成分的共聚物等聚酰胺系聚合物形成的纤维。然而,在使用聚酰胺系纤维的情况下,基布的形状因吸水/吸湿而变化,有些情况下会产生基布因吸湿或吸水而起波纹、从而使形态受损这一现象,其结果,具有使安装有面接合件的制品的品质、高级感受损这样的大问题,进而还存在对面接合件而言最重要的卡合力也不一定高这样的问题。
进而,现在,服装主要由聚酯系的纤维制造,在安装于服装的面接合件为聚酰胺制的情况下,还存在下述问题:由于两者的染色性完全不同,因此难以将两者在同一染色条件下进行染色,为了使两者的色调统一,必须预先准备并存储具有最终制品的色调的多个面接合件。
作为解决使用这种聚酰胺系纤维时的问题的技术,最近考虑使用由吸水/吸湿性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以它们为主成分的共聚物等聚酯系聚合物形成的纤维,实际上,也存在记载有将聚酯系纤维用于面接合件的文献。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构成形成面接合件的卡合元件和存在该卡合元件的编织物的纤维,除了使用由尼龙6、尼龙66、尼龙610等聚酰胺系聚合物形成的合成纤维之外,还可以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它们为主成分的共聚物等聚酯系聚合物形成的合成纤维。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作为构成面接合件的基布的纤维,除了由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类形成的纤维之外,还可列举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类形成的纤维,进而,钩状卡合元件中优选尼龙或聚酯制的单丝、环状卡合元件中优选尼龙或聚酯制的复丝。
本发明人等针对不具有使用聚酰胺系纤维时的大问题即面接合件因吸水/吸湿而起波纹这一大缺点、使用与现今构成衣服的主要纤维相同的聚酯系纤维的面接合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聚酯形成的复丝用作环面接合件的环状卡合元件用纱时,构成环的复丝的散股(バラけ)少,其结果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卡合力不高,进而触碰肌肤时感觉坚硬,不一定适合要求服装、日用百货等触碰肌肤时感觉柔软的用途等。另外,在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聚酯形成的单丝用作钩面接合件的钩状卡合元件用的纱时,即使环纱卡合于钩状卡合元件,钩在低张力下也会松开而卡合脱开,其结果可知,无法获得充分的卡合力。
进而,以往的面接合件中,为了不使钩状卡合元件、环状卡合元件因卡合剥离时的张力而被从基布中拔出,向基布背面涂布粘接剂(所谓的背涂树脂),将卡合元件用的纱固定于基布从而得到卡合元件的耐拔出性(resistancetopull-out),但在向基布背面涂布粘接剂时,基布由于被粘接剂固定而变得刚直,不适合于要求柔软性的衣服领域。使用热熔接性的纤维作为构成面接合件的纤维,使该热熔接性纤维熔融从而使基布中的卡合元件用纤维熔接,提高卡合元件的耐拔出性的技术也是公知的(专利文献3),但使用聚酰胺系纤维作为构成基布的纤维时,该聚酰胺系纤维的耐热性差、纤维性能因热熔接处理而大幅降低。
进而,钩面接合件和环面接合件由同一企业制造,因而销售的面接合件的组合的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均由相同树脂制成。换言之,使用尼龙6制的单丝作为钩状卡合元件时,与其配对的环状卡合元件使用尼龙6制的复丝,另外,在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单丝作为钩状卡合元件时,与其配对的环状卡合元件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复丝。
作为其理由,可推测为:由于钩面接合件和环面接合件由同一企业制造、另外安装钩面接合件和环面接合件的对象物通常是相同的,因而要求钩面接合件和环面接合件具有相同的染色性,进而面接合件的卡合力通过改变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的粗细、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的根数、进而卡合元件密度等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地变化,因此以往没有考虑到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与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之间要改变树脂的种类。
另一方面,作为钩和环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例如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同一基布面设置高度为1.3~3.8mm的钩状卡合元件、以及比该钩状卡合元件高0.2~2mm即高度为1.5~4mm的环状卡合元件的钩和环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而且,该公报中记载了:作为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环状卡合元件的纤维,可以使用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乙烯等热塑性合成纤维。
另外,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如下面接合件,其为使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存在于同一基布的钩和环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在轻载荷下不发生卡合,施加强载荷时开始发生卡合。而且,该文献中记载了:作为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环状卡合元件的纤维,可以使用聚酰胺系纤维、聚酯系纤维、聚烯烃系纤维等合成纤维,其中,优选为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系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纤维。
然而,这些专利文献的实施例中仅仅记载了:作为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仅使用聚酯系纤维;作为钩状卡合元件而使用聚酯单丝、作为环状复丝而使用尼龙-66复丝。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中,作为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纤维时,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不易散股,其结果,钩状卡合元件变得难以进入环状卡合元件的圈中、无法获得充分的卡合力;另外,作为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纤维时,钩状卡合元件过于柔软,这也无法获得充分的卡合力,为了提高卡合力而使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变粗时,钩状卡合元件难以进入环状卡合元件中、这也无法获得充分的卡合力。
另一方面,发现将尼龙系的纤维用于钩状卡合元件、环状卡合元件时,湿润尺寸稳定性差、呈现面接合件因吸水而起波纹的状态。进而,一直以来的面接合件中,为了不使钩状卡合元件、环状卡合元件在卡合剥离时被拔出,向基布背面涂布粘接剂,得到卡合元件的耐拔出性,但在向基布背面涂布粘接剂时,由于基布被粘接剂固定而变得刚直,不适合于要求柔软性的衣服领域。使用热熔接性的纤维作为构成面接合件的纤维,使该热熔接性纤维熔融从而使基布中的卡合元件用纤维熔接,提高卡合元件的耐拔出性的技术也是公知的(专利文献3),但使用聚酰胺系纤维作为构成基布的纤维时,该聚酰胺系纤维的耐热性差、纤维性能因热熔接处理而大幅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386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238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5/122817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154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1258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钩面接合件和环面接合件的组合,其不具有上述那样的问题,即具有高卡合力、面接合件不会因吸湿或吸水而起波纹、组合使用的面接合件彼此具有基本相同的染色性,进一步优选的是,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通过热熔接而使根部稳固地固定于基布,由于其优异的卡合耐久性、换言之即使反复地卡合剥离,卡合力降低也少、还不存在背涂树脂层,因此基布是柔软的。
另外,本发明提供如下的钩和环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以下,有时简称为“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其为具有高卡合力的钩和环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优选的是,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通过热熔接而使根部稳固地固定于基布,由于其优异的卡合耐久性、换言之即使反复地进行卡合和剥离,卡合力也不易降低。
即,本申请由[1]~[12]所述的第一技术方案(以下,有时称为“本技术方案1”。)和[13]~[16]所述的第二技术方案(以下,有时称为“本技术方案2”。)构成。
首先,本技术方案1中的[1]所述的技术方案为面接合件,其特征在于,其为基布表面具有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的钩面接合件(A)、和基布表面具有能够与该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的环面接合件(B)、或者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与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在同一基布面存在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该单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该复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
该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方案被区分为:涉及上述基布表面具有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的钩面接合件(A)和基布表面具有能够与该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的环面接合件(B)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涉及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与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在同一基布面存在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第二实施方式。
而且,优选为如下情况:本技术方案1中,就上述布制面接合件的组合而言,在涉及钩面接合件(A)、环面接合件(B)的第一实施方式和涉及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任一者中,构成基布的地经纱和地纬纱均是由聚酯系树脂形成的纱,且地纬纱包含芯鞘型的热熔接性纤维,进而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介由构成基布的地纬纱而熔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为如下情况: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就上述面接合件而言,构成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是具有5~15根长丝(filaments)的、总分特为150~300分特的复丝纱的情况;另外,构成钩面接合件(A)的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为直径0.13~0.40mm的单丝纱的情况;而且,钩面接合件(A)的钩状卡合元件的密度为20~120个/cm2的情况;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密度为20~120个/cm2的情况。
另外,优选的是,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与构成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各自以具有卡合元件的面为外侧进行了一体化的上述面接合件。
另外,就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钩和环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而言,优选为如下情况: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是具有5~9根长丝的、总分特为150~350分特的复丝纱的情况;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为直径0.10~0.25mm的单丝纱的情况;另外,与至少1条环状卡合元件列相邻地存在至少1条钩状卡合元件列的情况;而且,环状卡合元件比钩状卡合元件高0.2mm以上的情况;进而,使用这种钩和环混合存在型的面接合件来代替纽扣的衣服。
另外,本技术方案2为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为面接合件用钩状卡合元件和能够与该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面接合件用环状卡合元件的组合,该钩状卡合元件由单丝形成,所述单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该环状卡合元件由复丝形成,所述复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
而且,优选为如下情况:前述钩状卡合元件存在于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的表面、环状卡合元件存在于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的表面的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另外,前述钩状卡合元件与环状卡合元件存在于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基布的同一面上的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进而为如下的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其中,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面接合件(A)、环面接合件(B)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基布的地经纱和地纬纱均是由聚酯系树脂形成的纱,且该地纬纱包含芯鞘型的热熔接性纤维,进而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介由构成基布的该地纬纱而熔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钩和环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一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布
2:钩状卡合元件
3:环状卡合元件
4:地经纱方向
5:地纬纱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构成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面接合件(A)主要由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地经纱和地纬纱形成,另一方面,作为卡合对象的环面接合件(B)主要由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地经纱和地纬纱形成。
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面接合件(A)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构成钩面的钩状卡合元件被要求刚直性和钩形状不会因轻力而伸展、所谓的钩形状保持性,因此可以使用粗的合成纤维制单丝。本发明中,作为该单丝,尤其是可以使用由钩形状保持性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聚酯形成的单丝。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聚酯是指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元为主体的聚酯,主要是通过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缩合反应而得到的聚酯,也可以附加若干的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以外的聚合单元。作为这种聚合单元的代表例,可列举出间苯二甲酸、磺基间苯二甲酸钠(sodiumsulfoisophthalate)、邻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丙二醇、丁二醇等二醇类;羟基苯甲酸、乳酸等氧基羧酸;以苯甲酸为代表的单羧酸等。进而,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聚酯中也可以少量添加除此以外的聚合物。优选的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均聚物形成的情况。无论如何,建议在后述热处理温度下具有单丝不会熔融的熔点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聚酯为构成单丝的主成分。
另外,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由于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聚酯,因此刚性高,其中,若杨氏模量为80~140cN/dtex,则变得刚直、不易从环状卡合元件上拔下,从能够获得高卡合力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
作为由这种聚酯形成的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的粗细,钩面接合件(A)优选直径为0.13~0.40mm、更优选直径为0.18~0.35mm的范围。该粗细与以往通常的面接合件的钩状卡合元件的粗细相比略粗,该粗细在钩面接合件(A)与后述的环面接合件(B)的组合中带来高卡合力。
另一方面,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由聚酯形成的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的粗细,直径为0.10~0.25mm从形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可织性的方面来看是优选的,更优选直径为0.12~0.22mm的范围。
该粗细与以往通常的面接合件的钩状卡合元件的粗细相比略细,该粗细在钩和环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中带来柔软性,进而带来适合于服装用途的性能。
接着,本技术方案1中,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环面接合件(B)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混合型面接合件(C)的环状卡合元件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构成的复丝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是指以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为主体的聚酯,主要是通过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的缩合反应而得到的聚酯,也可以附加若干的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以外的聚合单元。作为这种聚合单元的代表例,可列举出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磺酸钠、邻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己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乙二醇、丙二醇等二醇类;羟基苯甲酸、乳酸等氧基羧酸;以苯甲酸为代表的单羧酸等。进而,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聚酯中也可以少量添加除此以外的聚合物。
作为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环面接合件(B)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形成的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优选为由5~15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50~300分特的复丝纱。在环状卡合元件介由构成基布的地纬纱而熔接固定的情况下,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的长丝数多时,产生未熔接固定的长丝,反复进行卡合剥离时,该未熔接固定的数根长丝被拔出,因而为了得到优异的卡合耐久性,减少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长丝的根数是优选的,构成本发明的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的长丝根数比构成以往通常使用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的长丝根数略少。更优选为由5~10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50~280分特的复丝。
而且,减少环状卡合元件的长丝数意味着钩住钩状卡合元件的机会变少,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聚酯用于环状卡合元件时,由于杨氏模量高且刚性提高,长丝容易集束、以轻度的载荷使其卡合时无法获得高的强度,因此必须使用以针布(cardclothing)轻轻擦拭等方法来使环状卡合元件的长丝散股。本发明中,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构成是重要的,其中,杨氏模量为15~35cN/dtex从如下方面来看是优选的:柔软的性质使环状卡合元件的长丝容易散股、钩状卡合元件变得容易钩住环状卡合元件的长丝、即使是轻度的载荷也能够获得高的强度。
另一方面,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构成环面接合件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形成的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是由5~9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50~350分特的复丝纱。为了介由热熔接而使环状卡合元件稳固地固定于基布,减少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长丝的根数是优选的,构成本发明的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的长丝根数比构成以往通常使用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的长丝根数10~24根略少。更优选为由6~8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230~330分特的复丝。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中,也可以向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聚酯的复丝中整合少数其它的长丝纱。一般来说,由聚酯系的复丝形成的环状卡合元件容易产生以下问题:在面接合件的制造工序中容易因加压辊而引起环倒塌和复丝的集束、从而透过它们而看到基布、外观差,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将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的长丝根数增加至10根以上、通常增加至14~24根,进而进行使复丝纱发生散股的处理,从而防止基布透出而被看见。
然而,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情况下,在面接合件制造工序中难以因加压辊而引起环倒塌和复丝的集束、能够使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纱的长丝根数与以往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情况相比减少5~9根。进而,由于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纱的长丝的根数少,从而钩状卡合元件容易嵌入环状卡合元件,进而还能够得到如下效果:难以因卡合和剥离的重复而产生从环状卡合元件的基布的拔出。
另外,构成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构成、杨氏模量为15~35cN/dtex从柔软且容易使环状卡合元件的长丝发生散股、容易将钩状卡合元件钩住环状卡合元件的长丝、即使是轻度的载荷也能够获得高的强度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其结果,可以取消用针布轻轻擦拭等使长丝散开的工序。而且,能够排除用针布轻轻擦拭而损伤混合存在的钩状卡合元件的问题。
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钩面接合件(A)的钩状卡合元件距离基布面的高度为1.3~3.0mm、环状卡合元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距离基布面的高度为1.8~3.5mm。而且,本发明中,作为钩面接合件(A)的钩状卡合元件的密度,优选为20~120个/cm2,特别优选为30~60个/cm2。另外,作为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密度,以复丝单位计优选为20~120个/cm2,特别优选为30~60个/cm2
另一方面,本技术方案1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钩状卡合元件的高度为1.5~3.0mm、环状卡合元件的高度为1.6~4.0mm、环状卡合元件比钩状卡合元件高出0.1~1.0mm从接触面接合件表面时赋予柔软的肌肤触碰感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而且,更优选的是,钩状卡合元件的高度为1.8~2.5mm、环状卡合元件的高度为2.0~3.3mm,环状卡合元件比钩状卡合元件高出0.2~0.8mm。
本技术方案的1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作为钩状卡合元件的密度,优选为15~50个/cm2、特别优选为20~40个/cm2。而且,作为环状卡合元件的密度,以复丝单位计优选为15~50个/cm2、特别优选为20~40个/cm2。进而,100×(环状卡合元件的个数)/(环状卡合元件的个数+钩状卡合元件个数)的比例优选达到30~70、特别优选达到45~55。
本技术方案1中,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面接合件(A)的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和环面接合件(B)的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和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均与地经纱平行地插入基布,在钩状卡合元件的情况下,复丝在某些部位跨越地经纱、在跨越的部位构成环,使钩从地经纱方向朝向倾斜的方向,另一方面,在环状卡合元件的情况下,使复丝不跨越地经纱且与地经纱大致平行地构成环,这从容易使钩状卡合元件钩住环状卡合元件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而且,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固定环形状,对钩面接合件用基布(织物)施加热。本发明的面接合件的组合中,为了固定环形状而施加的热同时使构成基布的热熔接性纤维熔接,将环状卡合元件和钩状卡合元件固定于基布。因此,作为所施加的热的温度,通常使用热熔接性纤维会熔融的温度、且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会被热固定的温度即150~250℃,更优选为185~220℃的范围。
另外,钩面接合件(A)中,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环脚部的单个脚的侧部被切断而成为钩状卡合元件。而且,为了形成钩状卡合元件,用于切断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单个侧部的切断装置优选呈现如下结构:沿地经纱方向移动的钩面接合件用布的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单个脚在两根固定刃之间通过可动切断刃的往复运动而被切断,因此,钩状卡合元件用的环如上述所述地在跨越地经纱的部位形成时,仅环的单个脚能够被容易地切断,故而优选。
另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的钩状卡合元件用环也是其环脚部的单个侧部被切断而成为钩状卡合元件。而且,为了形成钩状卡合元件,用于切断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侧部的切断装置优选呈现如下结构:在两根固定刃之间通过1根可动切断刃的往复运动进行切断,环状卡合元件部分不设置刃,因此,钩状卡合元件用的环如图1所示那样最低设置两列时,可以将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侧部切断来形成钩状卡合元件而不切断相邻的环状卡合元件。
接着,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以及它们的组合中,作为构成基布的地经纱,优选均使用聚酯系的复丝纱。特别优选耐热性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复丝纱。当然,也可以包含若干的共聚成分、其它聚合物、其它长丝,通过使地经纱在面接合件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存在,在制造面接合件的方面是带来工序稳定性的纱,因此,优选在热处理条件中收缩等变化少的纱,因此,更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均聚物形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的、构成地经纱的复丝的粗细,优选为由16~96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75~250分特的复丝,特别优选为由24~48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00~200分特的复丝。而且,将这种复丝纱以热处理后的织密度达到45~90根/cm的方式构成基布。
需要说明的是,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和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如前所述地与地经纱平行地打入基布中。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的打入根数优选分别相对于后述热处理后的地经纱根数20根(包含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或者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为3~8根左右。
另一方面,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作为构成基布的地经纱,优选使用聚酯系的复丝纱。特别优选耐热性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复丝纱。当然,也可以包含若干的共聚成分、其它聚合物、其它长丝,通过使地经纱在面接合件的长度方向连续地存在,在制造面接合件的方面是带来工序稳定性的纱,因此,优选在热处理条件中收缩等变化少的纱,因此,更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均聚物形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构成形成基布的地经纱的复丝的粗细,优选为由12~96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75~250分特的复丝,特别优选为由24~48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00~170分特的复丝。而且,将这种复丝纱以热处理后的地经纱织密度达到60~90根/cm的方式构成基布。
需要说明的是,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和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如前所述地与地经纱平行地打入基布中。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的打入根数的合计优选相对于地经纱根数20根(包含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为3~6根。
进而,作为构成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接合件(A)、(B)的基布中使用的地纬纱和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基布中使用的地纬纱,优选由能够在上述热处理条件下进行热熔接而使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的根部稳固地固定于基布的聚酯系树脂形成。例如,作为适合例可列举出:具有芯成分在热处理条件下不熔融但鞘成分会熔融的芯鞘型截面的聚酯系纤维。
具体而言,作为代表例可列举出: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芯成分、以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鞘成分的芯鞘型聚酯纤维,所述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大量共聚以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等为代表的共聚成分、例如共聚20~30摩尔%而成的。作为鞘成分的熔点或者软化点,优选的是,为100~200℃,且比地经纱、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或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的熔点低20~150℃。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构成地纬纱的纤维中热熔接性纤维所占的比例,尤其是地纬纱实质上全部由芯鞘型的热熔接性纤维形成时,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均稳固地固定于基布,因而优选。纤维全部由热熔接性聚合物形成时,熔融而再次凝固的热熔接性聚合物脆而容易开裂,在缝制时等基布容易从缝纱部分裂开。因此,热熔接性纤维中优选包含未热熔接的树脂成分,具体而言,具有芯鞘型的截面形状的情况会变得优选。而且,芯成分与鞘成分的重量比率优选为20:80~80:20的范围。
进而,为了将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共同稳固地固定于基布,优选的是,作为地纬纱而使用的热熔接性纤维在热熔接的同时,纤维自身收缩而将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的根部从两边系紧,因此,作为地纬纱而使用的热熔接性纤维优选是在热处理条件下产生大幅热收缩的纤维。具体而言,适合使用在200℃下加热1分钟时的干热收缩率为8~20%的纤维,特别适合该收缩率为11~18%的纤维。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构成在构成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接合件(A)、(B)的基布中使用的地纬纱的复丝的粗细,优选为由24~72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75~300分特的复丝,特别优选为由24~48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75~200分特的复丝。而且,优选的是,将这种复丝纱以热处理后的织密度达到15~30根/cm的方式打入基布中。而且,作为地纬纱的重量比例,相对于构成面接合件的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或者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和地经纱以及地纬纱的合计重量优选为15~40%。
另一方面,作为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构成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基布中使用的地纬纱的复丝的粗细,优选为由12~72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00~300分特的复丝,特别优选为由24~48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50~250分特的复丝。而且,优选的是,将这种复丝纱以热处理后的织密度达到15~25根/cm的方式打入基布中。而且,作为地纬纱的重量比例,相对于构成面接合件的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和地经纱以及地纬纱的合计重量优选为15~40%。
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为了将构成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的单丝和复丝与地经纱平行地插入基布、并在某些部位跨越地经纱而构成环,并且固定环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为了固定环形状,通过使用150~250℃、更优选在185~220℃的范围对基布施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接合件适合于通过使基布构成纤维热熔接而如以往那样地不在基布背面涂布粘接剂(所谓的背涂树脂)的面接合件,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在基布背面涂布粘接剂的面接合件,此时,构成基布的地纬纱不需要具有热熔接性,进而构成基布的地经纱和地纬纱不需要为聚酯系的纱。但是,从染色性的方面来看优选的是,构成基布的地经纱和地纬纱均是聚酯系的纱,且构成基布的地纬纱是由热熔接性的粘结剂纤维形成的情况。
作为基布的织造组织(textileweave),优选为将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制成地经纱的一部份的平纹(plainweave),这些卡合元件用纱是如下织造组织时,能够切断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单个脚的侧部,进而钩状卡合元件与环状卡合元件容易卡合,因而优选,所述织造组织是:与地经纱平行地存在、且在组织的中途从基布面立起,在钩面接合件(A)的情况下形成环且跳过1~3根地经纱而钻入地经纱之间这样的织造组织;另一方面,在环面接合件(B)的情况下,不跨越地经纱而与地经纱平行地存在的织造组织。
另一方面,作为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的基布的织造组织,优选为将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制成地经纱的一部分的平纹,这些卡合元件用纱是在组织的中途从基布面立起、形成环且跳过1~4根地经纱而钻入地经纱之间这样的织造组织时,能够将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侧部切断而不损伤环状卡合元件环,因而优选。
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及其组合还包括:构成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和构成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分别以具有卡合元件的面为外侧进行了一体化的情况。即,以表面为钩面接合件而起作用、以背面为环面接合件而起作用的情况。作为使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和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进行一体化的方法,通过用粘接剂、粘合剂将两者贴合,或者通过热熔接进行贴合,进而将两者通过缝制、或将两者重合进行针刺从而进行一体化。
本技术方案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以及本技术方案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进而它们的组合可以用于现有的面接合件被使用的用途领域,例如除了鞋、包、帽子、手袋等之外,还可以用于衣服、血压计、护具类、捆行李的束缚带、绑带、各种玩具类、土木建筑用板的固定、各种嵌板或壁材的固定、太阳能电池在屋顶的固定、电器部件的固定、组装和拆解自由的容纳箱或捆包盒、细小零件类、窗帘等广泛领域中。
另外,在使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和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进行一体化的情况下,将这种表背两面接合件作为捆扎带、缠绕带等是特别有效的。
本技术方案1的面接合件和这些组合全部用聚酯系纤维构成时,能够均匀地染色而不产生颜色不均,尤其是在衣服由聚酯系纤维形成时,在同一染色条件下面接合件也能够同时染色成同一颜色,因此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准备与要染的颜色相符合的多个颜色的多个面接合件,是极其优选的。
本技术方案2是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为面接合件用钩状卡合元件和能够与该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面接合件用环状卡合元件的组合,该钩状卡合元件由单丝形成,所述单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该环状卡合元件由复丝形成,所述复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
具体而言,通过使用技术方案1的面接合件中详述的各面接合件,(i)钩面接合件(A)与环面接合件(B)的组合、(ii)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彼此的组合、以及(iii)钩面接合件(A)或环面接合件(B)和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组合,从而使各自的钩和环进行卡合,在能够表现出面接合件的卡合功能的组合中使用。
从这种使用上的观点出发,能够使钩状卡合元件存在于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的表面、并使环状卡合元件存在于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的表面而组合使用。
另外,能够组合使用使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存在于基布的同一面上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
以上,根据本技术方案2,由于环面接合件(B)或混合型面接合件(C)的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构成,因此环状卡合元件容易散股,其结果,容易与钩面接合件(A)或混合型面接合件(C)的钩状卡合元件进行卡合,或者钩面接合件(A)或混合型面接合件(C)的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刚直的聚酯,因此不易从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中拔出,且难以倒塌,从该方面出发也能够获得高卡合力。
而且,优选的是,构成基布的地纬纱和地经纱均为聚酯系的纤维,因此使地纬纱熔融时,由于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均为聚酯系的纤维,因此稳固地熔接于基布,即使反复地卡合剥离,卡合元件也不会从基布拔出,能够一直获得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卡合力。
另外,由于构成钩面接合件(A)、环面接合件(B)以及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钩状卡合元件、环状卡合元件、地经纱和地纬纱均为聚酯系纤维,因此不会像聚酰胺系纤维那样地在热熔接时发生热劣化而导致纤维性能大幅降低、或者因吸水或吸湿而导致面接合件起波纹。
而且,构成本发明的钩面接合件(A)、环面接合件(B)和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均不需要在背面涂布用于固定卡合元件的粘接剂(背涂树脂),因此面接合件柔软,进而还具有光泽美观这一优点,由此在要求柔软性、光泽的美观度的衣服领域中能够代替纽扣来使用。
进而,由于构成面接合件的纤维基本全部是聚酯系的纤维,因此在染色时能够在同一染色工序中基本均匀地染色,也不会产生因混入了不同种的纤维而导致由染色性不同而出现的颜色不均。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干热收缩率按照JISL1013、另外卡合强度按照JISL3416以面接合件宽度100mm进行测定。
实施例1
作为面接合件的构成基布的地经纱和地纬纱、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准备了如下的纱。
[地经纱]
?由熔点26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复丝纱
?总分特和长丝根数:167dtex30根。
[地纬纱(由芯鞘型复合纤维形成的复丝系热熔接性纱)]
?芯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点:260℃)
?鞘成分:间苯二甲酸为25摩尔%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软化点:190℃)
?芯鞘比率(重量比):70:30
?总分特和长丝根数:99dtex24根
?200℃下的干热收缩率:13%。
[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熔点:260℃)
?纤度:390dtex(直径:0.19mm)。
[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熔点:220℃)
?总分特和长丝根数:265dtex7根。
使用上述4种纱,在以下的条件下制造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
[钩面接合件(A)]
使用上述地经纱、地纬纱和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作为织造组织使用平纹,以织密度(热收缩处理后)达到地经纱55根/cm、地纬纱20根/cm的方式进行织造。而且,将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以地经纱4根中为1根的比例平行地打入地经纱中,以浮沉有5根地纬纱后跨越3根地经纱、并在跨越的部位形成环的方式在基布上形成环。
将在上述条件下织造而成的钩面接合件用带在仅仅地纬纱的鞘成分发生热熔融、且地经纱、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以及地纬纱的芯成分不会热熔融的温度区域、即200℃下实施热处理。地纬纱大幅收缩,同时鞘成分熔融而使相邻存在的纱发生熔接。其结果,基布在地纬纱方向收缩9%。而且,使所得织物冷却后,切断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单个脚部而形成钩状卡合元件。
所得钩面接合件(A)的钩状卡合元件密度为42个/cm2,进而钩状卡合元件距离基布面的高度为1.8mm。
[环面接合件(B)]
使用上述地经纱、地纬纱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作为织造组织使用平纹,以织密度(热收缩处理后)达到地经纱55根/cm、地纬纱22根/cm的方式进行织造。而且,将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以地经纱4根中为1根的比例与地经纱平行地打入而不跨越地经纱,以浮沉有5根地纬纱后形成环的方式在基布上形成环。
将在上述条件下织造而成的环面接合件用带在仅仅地纬纱的鞘成分发生热熔融、且地经纱、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以及地纬纱的芯成分不会热熔融的温度区域、即200℃下实施热处理。地纬纱大幅收缩,同时鞘成分熔融而使相邻存在的纱发生熔接。其结果,基布在地纬纱方向收缩12%。而且,使所得织物冷却。所得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密度为44个/cm2,进而环状卡合元件距离基布面的高度为2.4mm。
将这样操作而得到的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均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能够染色的高压条件下染色为藏蓝色时,均能够染色成具有高级感的深藏蓝色。与以往的在背面涂布用于防止卡合元件拔出的树脂(背涂用树脂)的通常的面接合件相比,经染色的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均极其柔软,即使缝制于衣服等,也不会因面接合件基布的硬度而大幅损害衣服的悬垂性、形状、衣服穿在身上的感觉等。进而,将该钩面接合件(A)和环面接合件(B)在水中浸渍10分钟后,从水中取出,形态和卡合强度没有任何变化,基布具有平坦的状态。
接着,求出所得面接合件的卡合强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
需要说明的是,卡合强度在100mm宽的面接合件的剪切方向和剥离方向两个方向进行测定。其结果,卡合强度显示出极高的值。进而,将该面接合件彼此反复卡合和剥离5000次,测定其后的卡合强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
由表1明确可知,初始卡合强度高,即使反复卡合和剥离5000次后,卡合强度也几乎不会降低,耐久性极其优异。作为其原因,利用光学显微镜放大观察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时,可观察到复丝在环部大幅散股而横向扩散,由此与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环纤维增加,进而可以认为即使反复卡合和剥离,也能够持续保持环形状。另外可知,由于钩面接合件的钩状卡合元件也是刚直的,钩不易散开(保持钩形状)、且钩状卡合元件不易倒塌,进而存在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容易卡合的倾向,这些也会带来卡合强度的提高。
比较例1
除了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构成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更换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复丝(熔点:260℃、总分特:265dtex、长丝根数:7根)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由此制作环面接合件(B)。
将所得环面接合件(B)与实施例1中得到的钩面接合件组合并测定卡合强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
由表1的结果明确可知,初始卡合强度和反复5000次卡合和剥离后的卡合强度均比实施例1差。推测其原因为,观察到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的各个长丝不会散股,而保持了集束状态,这使得卡合强度呈现低的值。而且,可确认反复了5000次卡合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发生散股,推测因此呈现比初始卡合强度高的值,但即使这样也仅能获得比实施例1差的卡合强度。
比较例2
除了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构成钩面接合件(A)的钩状卡合元件更换为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的单丝[熔点:220℃、粗细:435分特(直径:0.20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钩面接合件(A)制作。
将所得钩面接合件(A)与实施例1中得到的环面接合件(B)组合并测定卡合强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
由表1的结果明确可知,初始卡合强度和反复5000次卡合和剥离后的卡合强度均比实施例1差。
其原因推测为,构成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容易地使钩散开,环状卡合元件会以低张力从钩状卡合元件脱出,且钩状卡合元件容易因低按压压力而倒塌,这些导致卡合强度呈现低的值。
比较例3
将上述比较例1中制作的环面接合件(B)和上述比较例2中制造的钩面接合件(A)组合并测定卡合强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
由表1的结果明确可知,初始卡合强度和反复5000次卡合和剥离后的卡合强度均比实施例1差。推测其原因是,观察到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的各个长丝不会散股,而保持了集束状态,并且钩状卡合元件的钩容易散开、环状卡合元件会以低张力从钩状卡合元件脱出,进而钩状卡合元件容易倒塌,这使得卡合强度呈现低的值。
[表1]
表中,PET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实施例2
除了将实施例1中用作钩状卡合元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的粗细更换为300分特(直径:0.17mm)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由此制造钩面接合件(A)。将所得钩面接合件(A)与实施例1中制造的环面接合件(B)组合,并测定其卡合强度。将其结果示于表2。
由表2的结果明确可知,本实施例的面接合件的组合与实施例1相比卡合强度略差,但与上述比较例相比具有明显优异的卡合强度。另外,在水中浸渍后,结果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没有起波纹等形态变化。进而,与通常销售的涂布有背涂树脂的布制面接合件的组合相比,基布极其柔软,能够适用于服装领域。
实施例3
除了将实施例1中用作环状卡合元件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制复丝更换为总分特为265分特、由10根长丝形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制的复丝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由此制造环面接合件(B)。将所得环面接合件(B)与实施例1中制造的钩面接合件(A)组合,并测定其卡合强度。
将其结果示于表2。
由表2的结果明确可知,本实施例的面接合件的组合与实施例1相比初始卡合强度优异,观察到反复5000次卡合和剥离后的卡合强度降低,尤其是初始卡合强度比上述比较例显著优异。观察反复5000次卡合和剥离后的环状卡合元件时,明显看到构成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的纤维中有被切断的纤维。
[表2]
表中,PET、PBT分别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另外,dtex表示分特。
比较例4
除了将实施例1中的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更换为尼龙6制的复丝〔总分特:235分特长丝数:10根〕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由此制造环面接合件(B)。所得环面接合件(B)的卡合元件未固定于基布,使其与实施例1中制造的钩面接合件(A)进行卡合时,环状卡合元件容易从基布面被拔出,越反复进行卡合和剥离,则表面越发呈现起毛的外观,此外,越反复进行卡合和剥离,则感到卡合强度越变强,最后变得不会被剥离,失去作为面接合件的功能。
为了阻止其从基布面被拔出而向基布的背面涂布聚氨酯溶液而进行干燥时,环面接合件(B)变硬,与实施例1相比显著欠缺柔软性。进而,将涂布该氨酯溶液之前的环面接合件(B)在水中浸渍10分钟,取出后,立即使其与实施例1的钩面接合件(A)进行卡合时,可观察到更多从基布被拔出的环状卡合元件,完全没有作为面接合件的商品价值。
实施例4
作为构成基布的地经纱和地纬纱、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准备了如下的纱。
[地经纱]
?由熔点26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复丝纱
?总分特和长丝根数:167分特30根。
[地纬纱(由芯鞘型复合纤维形成的复丝系热熔接纱)]
?芯成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点:260℃)
?鞘成分:间苯二甲酸为25摩尔%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软化点:180℃)
?芯鞘比率(重量比):7:3
?总分特和长丝根数:197分特48根
?200℃下1分钟的干热收缩率:14%。
[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熔点:260℃)
?纤度:390分特(直径:0.19mm)。
[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熔点:220℃)
?总分特和长丝根数:265分特7根。
使用上述4种纱,以反复进行沿长度方向设置2列钩状卡合元件、相邻地设置2列环状卡合元件的排列的方式排列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和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另外,以触摸表面时会触摸到环状卡合元件的方式将环状卡合元件排列在外侧的两端。以织造组织为平纹、织密度达到地经纱72根/cm、地纬纱18根/cm的方式进行织造。而且,将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以地经纱8根中为2根的比例、另外将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以地经纱8根中为2根的比例分别打入。
将在上述条件下织造而成的带在仅仅地纬纱的鞘成分发生热熔融、且地经纱、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钩状卡合元件用单丝以及地纬纱的芯成分不会热熔融的温度区域、即摄氏200℃下实施热处理。地纬纱大幅收缩,同时鞘成分熔融而使相邻存在的纱发生熔接。其结果,基布在地纬纱方向大幅收缩,在地纬纱方向收缩10%。而且,使所得织物冷却后,切断钩状卡合元件用环的单个脚部(远离环状卡合元件的一侧)而形成钩状卡合元件。
所得钩和环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的钩状卡合元件密度为30个/cm2、环状卡合元件密度为31个/cm2,进而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距离基布面的高度分别为1.7mm和2.2mm。
与以往的面接合件相比,用手触摸所得钩和环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的卡合元件面时,肌肤触碰感极其优异,进而基布自身也极其柔软,在缝合于聚酯面料时,能够以没有面接合件的刚直的片进行一体化而成的印象的方式进行折叠。
染色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能够染色的高压条件下实施,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的染料开始进入的温度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约低20℃,因此环状卡合元件呈现比钩状卡合元件、地经纱、地纬纱深的颜色,可观察到面接合件具有颜色带有深度的高级感。
接着,求出所得面接合件的卡合强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
需要说明的是,卡合强度与前述同样地在100mm宽的面接合件的剪切方向和剥离方向两个方向进行测定。其结果,卡合力显示出极高的值。进而,将该面接合件彼此反复卡合和剥离5000次,测定其后的卡合强度。将其结果记载于表1。如该表明确可知,即使反复卡合和剥离5000次,卡合强度也几乎不会降低,耐久性极其优异。
比较例5和6
除了将上述实施例4中的环状卡合元件更换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复丝(熔点:260℃、总分特:265分特、长丝根数:7根)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由此制作面接合件(比较例5)。
另外,除了将上述实施例4中的钩状卡合元件更换为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的单丝(熔点:220℃、纤度:390dtex)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由此制作面接合件(比较例6)。
上述比较例5中得到的面接合件与实施例4相比为肌肤触碰感坚硬的印象,另外,比较例6的面接合件的肌肤触碰感极其柔软。进而观察表面时可观察到,比较例5的面接合件与实施例4和比较例6相比,其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集束而细细地统合,对于比较例5的作为面接合件的外观的印象,与实施例4和比较例6相比,其处于环状卡合元件之下的基布部分隐约透出。而且,针对这些比较例的面接合件,也测定了卡合强度。将其结果示于表3。从表3可知,比较例5和6的面接合件的卡合强度均比实施例4差。
比较例7
在上述实施例4中,作为钩状卡合元件,更换为由尼龙-66形成的单丝(熔点:255℃、纤度:390分特),进而将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更换为由尼龙-6形成的复丝(熔点:220℃、总分特:265分特、长丝根数:7根),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操作,由此制造面接合件。但是,由于预测到本比较例的情况下卡合元件用纤维未充分地固定于基布,因此合并使用了在基布背面涂布聚氨酯系粘接剂、从而将卡合元件用纤维固定于基布的方法。
所得面接合件的表面的肌肤触碰感柔软,用水濡湿时,面接合件的基布显现出起波纹的状态。进而,测定卡合强度时,如表3合并记载地那样,卡合强度比上述实施例4差。
比较例8
在上述实施例4中,将环状卡合元件更换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复丝(熔点:260℃、总分特:265分特、长丝根数:7本),进而将钩状卡合元件更换为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的单丝(熔点:220℃、纤度:390分特),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造面接合件。所得面接合件的肌肤触碰感柔软,卡合力比实施例4显著差。
[表3]
表中,PET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PBT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简称、NY表示尼龙的简称。
实施例5
除了将实施例4中的环状卡合元件用复丝更换为由熔点220℃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形成的、总分特为350分特的长丝根数为9根的复丝以外,通过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造面接合件。
所得面接合件的表面的肌肤触碰感柔软,作为整体稍微坚硬、环长丝的间隔略微收束成束。而且,测定卡合强度时,具有比实施例4强的初始卡合值。但是,可看到一部分的、环状卡合元件未充分地固定于基布的长丝,通过反复的卡合和剥离,可观察到有长丝从基布表面被拔出,但其具有充分的卡合功能。
实施例6
除了将实施例4中的钩状卡合元件用的单丝更换为623分特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丝(直径:0.24mm)以外,通过相同的方法制造面接合件。
就所得面接合件的表面的肌肤触碰感而言,存在刚直的钩状卡合元件,但与高且柔软的环状卡合元件相比刚直度大幅降低。
关于卡合强度,与实施例4、5相比时剪切强度充分强。但是,若反复剥离,钩状卡合元件切断一部分环状卡合元件的纤维,剥离5000次后的降低略大,能够充分用于不要求耐久性的用途。
另外,由于刚直的钩状卡合元件直接接触手,因此从柔软性的方面来看,所得面接合件的表面的肌肤触碰感比实施例4、5差,是作为钩状卡合元件的粗度的上限。
将以上实施例5、6的面接合件的卡合强度的值示于表4。
[表4]
表中,PET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称、PBT表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简称、OOT/OO表示总分特/丝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钩面接合件(A)、环面接合件(B)以及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进而它们的组合能够用于以往的面接合件所使用的用途领域,例如除了鞋、包、帽子、手袋等之外的衣服、血压计、护具类、捆行李的束缚带、绑带、各种玩具类、土木建筑用板的固定、各种嵌板或壁材的固定、太阳能电池在屋顶的固定、电器部件的固定、组装和拆解自由的容纳箱或捆包盒、细小零件类、窗帘等广泛领域中。
另外,在使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和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进行一体化的情况下,将这种表背两面接合件作为捆扎带、紧固带等能够特别有效地利用。
构成本发明的钩面接合件(A)、环面接合件(B)以及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均不需要在背面涂布用于固定卡合元件的粘接剂(背涂树脂),因此面接合件柔软,进而还具有光泽美观这一优点,由此在要求柔软性、光泽的美观度的衣服领域中能够代替纽扣来利用。

Claims (16)

1.面接合件,其特征在于,其为通过下述组合而使用的面接合件,所述组合为:基布表面具有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的钩面接合件(A)、与基布表面具有能够与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的环面接合件(B)的面接合件组合;单丝制钩状卡合元件与复丝制环状卡合元件在同一基布面存在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彼此形成的面接合件组合;所述钩面接合件(A)与所述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形成的面接合件组合;或者所述环面接合件(B)与所述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形成的面接合件组合;该单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该复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构成钩面接合件(A)、环面接合件(B)和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基布的地经纱和地纬纱均是由聚酯系树脂形成的纱,且该地纬纱包含芯鞘型的热熔接性纤维,进而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介由构成基布的该地纬纱而熔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构成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是由5~15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50~300分特的复丝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构成钩面接合件(A)的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为直径0.13~0.40mm的单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钩面接合件(A)的钩状卡合元件的密度为20~120个/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环面接合件(B)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密度为20~120个/cm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构成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与构成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各自以具有卡合元件的面为外侧而进行了一体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构成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环状卡合元件的复丝是由5~9根长丝形成的、总分特为150~350分特的复丝纱。
9.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构成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钩状卡合元件的单丝是直径0.10~0.25mm的单丝纱。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在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中与至少1条环状卡合元件列相邻地存在至少1条钩状卡合元件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其中,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环状卡合元件比钩状卡合元件高0.2mm以上。
12.衣服,其使用作为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面接合件的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来代替纽扣。
13.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其为面接合件用钩状卡合元件和能够与该钩状卡合元件卡合的面接合件用环状卡合元件的组合,该钩状卡合元件由单丝形成,所述单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该环状卡合元件由复丝形成,所述复丝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的聚酯树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其中,所述钩状卡合元件存在于钩面接合件(A)的基布的表面,环状卡合元件存在于环面接合件(B)的基布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其中,所述钩状卡合元件与环状卡合元件存在于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基布的同一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其中,构成钩面接合件(A)、环面接合件(B)和混合存在型面接合件(C)的基布的地经纱和地纬纱均是由聚酯系树脂形成的纱,且该地纬纱包含芯鞘型的热熔接性纤维,进而钩状卡合元件和环状卡合元件介由构成基布的该地纬纱而熔接固定。
CN201280047598.9A 2011-09-28 2012-09-03 面接合件和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 Active CN1039577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2395 2011-09-28
JP2011212395A JP5743154B2 (ja) 2011-09-28 2011-09-28 フック・ループ混在型面ファスナー
JP2012119272A JP5916115B2 (ja) 2012-05-25 2012-05-25 布製面ファスナーの組み合わせ
JP2012-119272 2012-05-25
PCT/JP2012/072381 WO2013047098A1 (ja) 2011-09-28 2012-09-03 面ファスナー及び面ファスナー用係合素子の組み合わせ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7740A CN103957740A (zh) 2014-07-30
CN103957740B true CN103957740B (zh) 2016-05-04

Family

ID=47995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7598.9A Active CN103957740B (zh) 2011-09-28 2012-09-03 面接合件和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00105B2 (zh)
EP (1) EP2762029B1 (zh)
KR (2) KR20190016121A (zh)
CN (1) CN103957740B (zh)
TW (1) TWI574644B (zh)
WO (1) WO20130470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3779B2 (ja) * 2013-08-27 2018-01-24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布製の面ファスナー
JP6318395B2 (ja) * 2013-08-27 2018-05-09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布製面ファス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413136B2 (en) * 2014-06-19 2019-09-17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Stack of Z-folded web with connector to another stack
CN104389069B (zh) * 2014-10-20 2016-05-11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建筑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US10750831B2 (en) 2017-07-28 2020-08-25 Apple Inc. Watchbands with hook and loop fasteners
EP3881709B1 (en) * 2018-11-14 2024-01-03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Fabric touch fastener having hook-shaped engagement elements
WO2020100639A1 (ja) * 2018-11-14 2020-05-22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ループ状係合素子を有する面ファス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309851B1 (ko) 2019-11-18 2021-10-08 주식회사 아이케이씨 파스너테이프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7713Y2 (ja) 1988-06-28 1994-10-05 鐘紡株式会社 布製ファスナー雄面及び人工芝用ラインテープ
JP3132775B2 (ja) 1991-12-03 2001-02-05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フック・ループ混在型面ファス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231738A (en) * 1991-12-12 1993-08-03 Kuraray Co., Ltd. Mixed hook/loop separable fastener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US6443187B1 (en) 1998-03-30 2002-09-03 Velcro Industries B.V. Aligning woven loop elements to form mounting sleeves
US5996189A (en) 1998-03-30 1999-12-07 Velcro Industries B.V. Woven fastener product
JP3626389B2 (ja) 2000-02-29 2005-03-09 Ykk株式会社 面ファスナー
JP2002223817A (ja) 2001-01-31 2002-08-13 Kuraray Co Ltd ほつれを防止した面ファスナー
JP4493866B2 (ja) 2001-02-22 2010-06-30 株式会社クラレ 難燃性面状ファス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108312B2 (ja) 2001-10-25 2008-06-25 株式会社クラレ 係合性に優れた面ファスナー
AU2003266535A1 (en) 2003-09-18 2005-04-11 Ykk Corporation Silent hook-and-loop fastener
WO2005122817A1 (ja) 2004-06-17 2005-12-29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布製面ファスナー
JP2006034872A (ja) * 2004-07-30 2006-02-09 Toyobo Co Ltd 面ファスナー雌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92824B2 (ja) * 2005-12-26 2013-05-08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改良された自己融着ループ面ファスナー
TWM303649U (en) 2006-04-06 2007-01-01 Jr-Gang Jang Velcro strap structure capable of self-sticking
US8263204B2 (en) * 2006-11-17 2012-09-11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Hook surface fastener
JP2011110311A (ja) 2009-11-30 2011-06-09 Seiren Co Ltd 面ファスナー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17131B1 (ko) 2020-05-29
US9700105B2 (en) 2017-07-11
EP2762029A1 (en) 2014-08-06
KR20140066197A (ko) 2014-05-30
TWI574644B (zh) 2017-03-21
US20140230123A1 (en) 2014-08-21
EP2762029B1 (en) 2017-11-08
WO2013047098A1 (ja) 2013-04-04
KR20190016121A (ko) 2019-02-15
EP2762029A4 (en) 2015-04-29
TW201320915A (zh) 2013-06-01
CN103957740A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7740B (zh) 面接合件和面接合件用卡合元件的组合
CN101040076B (zh) 通过水润湿显现凹凸的含卷曲纤维织编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制品
US20190112733A1 (en) Fibers hav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re and color-changing coating
JP3356438B2 (ja) 光学干渉機能を有する繊維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07815778A (zh) 自体黏扣织物(二)
JP2828593B2 (ja) 厚手基布を有する面ファスナー
US3539436A (en) Knitted product having a material-engaging surface
JP5711901B2 (ja) 自己接着布
CN103614841B (zh) 防摩尔纹轻薄透明衬布
JP5564246B2 (ja) 留め具布地構造
CN104703498B (zh) 双面联锁型的布制面搭扣
JP5966195B2 (ja) 布製面ファスナーの組み合わせ
US20200240041A1 (en) Fibers hav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re and color-changing coating
JP6249330B2 (ja) 同一面にフックとループの両係合素子を有する面ファスナー
CN105473019B (zh) 布制面搭扣
JP2014027989A (ja) 耳部を有する面ファスナー
CN102450787B (zh) 黏扣织物
JPH11244010A (ja) 繊維製面ファスナー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1020354A (en) A woven camouflage patterned texti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camouflage patterned textile
CN203866495U (zh) 一种复合针织花边面料
JP5916115B2 (ja) 布製面ファスナーの組み合わせ
JPH11244009A (ja) 繊維製面ファスナー
JPH0637713Y2 (ja) 布製ファスナー雄面及び人工芝用ラインテープ
JP6413123B2 (ja) 布製ループ面ファスナー
JP3125652U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線条体を使用した手芸材料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