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2791B - 轮胎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胎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2791B
CN103842791B CN201280047895.3A CN201280047895A CN103842791B CN 103842791 B CN103842791 B CN 103842791B CN 201280047895 A CN201280047895 A CN 201280047895A CN 103842791 B CN103842791 B CN 103842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m
inclined surface
side inclined
hole
t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78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2791A (zh
Inventor
橘诚
吾川二郎
今村守宏
上田达也
宫本义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42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2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2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2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01M17/021Tyre supporting devices, e.g. 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01M17/027Tyres using light, e.g. infrared, ultraviolet or holographic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02Details of balanc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14Determining imbalance
    • G01M1/16Determining imbalance by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the body to be tes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14Determining imbalance
    • G01M1/16Determining imbalance by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the body to be tested
    • G01M1/22Determining imbalance by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the body to be tested and converting vibrations due to imbalance into electric variables
    • G01M1/225Determining imbalance by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the body to be tested and converting vibrations due to imbalance into electric variables for vehicle whe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00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 G01M1/30Compensating imbalance
    • G01M1/32Compensating imbalance by adding material to the body to be tested, e.g. by correcting-weights
    • G01M1/326Compensating imbalance by adding material to the body to be tested, e.g. by correcting-weights the body being a vehicle whee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具备:下轮辋,其形成有下贯通孔和下贯通孔的下端部的内周面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径的轮辋侧倾斜面;上轮辋,其相对于所述下轮辋相对地被保持;插通部,其能够向所述下贯通孔插通;及装置侧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插通部的下端部,随着朝向下方而从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扩径,从而能够与所述轮辋侧倾斜面抵接。

Description

轮胎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轮胎而进行试验用的轮胎试验装置。
本申请基于在2012年1月12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2-004503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轮胎试验装置中,存在测定轮胎的均匀性的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或测定轮胎的平衡的轮胎平衡测定装置。在基于轮胎试验装置的测定中,将试验对象的轮胎固定的轮辋组装体根据胎圈直径或胎圈宽度并按轮胎的种类来更换。
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轮胎试验装置中,与下轮辋成为一体的圆筒状的下轮辋支架安装在支承构件上。支承构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径的装置侧倾斜面。另一方面,在下轮辋支架的外表面也设有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径的轮辋侧倾斜面,通过在装置侧倾斜面上配置轮辋侧倾斜面,而在支承构件上支承下轮辋支架。装置侧倾斜面及轮辋侧倾斜面分别以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径的方式形成,由此使装置侧倾斜面与轮辋侧倾斜面面接触,并且在装置侧倾斜面的轴线上定位下轮辋支架而能够稳定地支承下轮辋支架。
在下轮辋的上方,上轮辋以与下轮辋相对的方式配置。通过与上轮辋连接的气缸使上轮辋上下移动,由此,根据轮胎的直径或宽度能够调节上下轮辋的间隔。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810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装置侧倾斜面的加工的精度或多个下轮辋支架中的尺寸的变动,下轮辋支架相对于支承构件可能会产生位置错动。当下轮辋支架发生位置错动时,安装在上轮辋和下轮辋上的轮胎的配置不恒定,无法准确地测定轮胎的均匀性或平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下轮辋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的位置错动的轮胎试验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第一实施形态具备:下轮辋,其形成有下贯通孔和轮辋侧倾斜面,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使所述下贯通孔的下端部的内周面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径;上轮辋,其与所述下轮辋相对地保持于所述下轮辋;插通部,其能够向所述下贯通孔插通;及装置侧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插通部的下端部,随着朝向下方而从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扩径而能够与所述轮辋侧倾斜面抵接,其中,在所述下轮辋及所述上轮辋之间安装轮胎而进行所述轮胎的试验。
根据本发明,对于安装轮胎且保持为彼此相对的状态的下轮辋及上轮辋,通过将插通部向下轮辋的下贯通孔插通并使装置侧倾斜面与轮辋侧倾斜面抵接而进行支承。此时,由于将插通部向下贯通孔插通,因此在下轮辋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倾斜时,下贯通孔的内周面与插通部接触,由此能够抑制下轮辋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倾斜而发生位置错动的情况。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第二实施形态以第一实施形态为基础,其中,具备气体供给部,所述气体供给部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向所述下轮辋与所述上轮辋之间供给气体。
根据本发明,在下轮辋与上轮辋之间安装轮胎时,若通过气体供给部向下轮辋及上轮辋之间供给气体,则通过气体的压力,欲使下轮辋及上轮辋相互分离那样的力起作用而将轮辋侧倾斜面压靠于装置侧倾斜面。因此,装置侧倾斜面与轮辋侧倾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升高,能够可靠地将下轮辋支承于装置侧倾斜面上。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第三实施形态以第二实施形态为基础,其中,在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中的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与所述下贯通孔的内周面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以能够将所述气体供给部供给的所述气体喷出的方式开口的孔部。
根据本发明,在将插通部向下贯通孔插通并使下贯通孔的内周面与孔部相对的状态下,通过气体供给部将气体向孔部供给而喷出气体。由于喷出的气体在插通部与下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流动,因此能够利用气体将附着在插通部的外周面上的尘埃等吹飞而去除。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第四实施形态以第三实施形态为基础,其中,在所述下贯通孔的内周面中的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比所述孔部远离所述轮辋侧倾斜面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进行滑动接触的弹性构件。
根据本发明,将弹性构件设置在比孔部远离所述轮辋侧倾斜面的位置,由此,从孔部喷出的气体向装置侧倾斜面侧流动。因此,能够将附着在插通部的外周面上的尘埃等有效地去除,并能够防止在轮胎的计测中而杂质向该间隙的进入。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第五实施形态以第一至第四实施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为基础,其中,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在所述插通部与所述下贯通孔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抑制下轮辋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的倾斜。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第六实施形态以第一至第五实施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为基础,其中,在所述上轮辋上形成有上贯通孔,该上贯通孔在使所述下轮辋及所述上轮辋彼此相对时与所述下贯通孔连通并能够供所述插通部插通,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在所述插通部与所述上贯通孔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
根据本发明,通过插通部能够将上轮辋直接定位,能够分别防止下轮辋和上轮辋发生位置错动的情况。而且,能够高精度地抑制上轮辋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的倾斜。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第七实施形态以第一至第六实施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为基础,其中,具备:连结部,其能够装拆地安装于所述上轮辋;限制部,其限制所述连结部沿所述连结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及定位部,其将由所述限制部限制了移动的所述连结部在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定位。
根据本发明,连结部以保持相对中心的方式由限制部卡合,因此被定心。而且,通过定位部将连结部沿轴线方向施力,由此能够将连结部在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更可靠地定位。
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第八实施形态以第一至第七实施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为基础,其中,具备:支承部,其将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支承为能够绕着所述插通部的轴线旋转;及固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上,能够切换固定状态与解除了该固定状态的解除状态,该固定状态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将所述下轮辋固定在所述装置侧倾斜面上。
根据本发明,在装置侧倾斜面相对于支承部停止的状态时,通过固定机构将下轮辋固定在装置侧倾斜面上,使上轮辋以从下轮辋分离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在将轮胎拆除时的下轮辋的移动。
另外,由于固定机构设于支承部,因此和将固定机构与装置侧倾斜面相连设置而旋转的情况相比,无需使固定机构旋转,能够简单地构成固定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能够抑制下轮辋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发生位置错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说明图。
图2是说明安装在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下部主轴上的轮辋组装体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销侧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台架侧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下轮辋的俯视图。
图6是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上轮辋的底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销与销承受部的卡合状态的底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将下轮辋的销配置在销承受部的销插入部内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的切断线A1-A1的剖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下轮辋的销的槽部内配置有突出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中的切断线A2-A2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的切断线A3-A3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0中的切断线A4-A4的剖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将在下轮辋的销的槽部内配置有突出部的上轮辋提升后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卡合机构成为待机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16是内置于下部主轴的锥形套筒的立体图。
图17是卡合机构成为卡合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18是说明从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轮辋升降器将连接适配器拆除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9是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固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20是说明通过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对轮辋组装体进行更换的动作的图。
图21是说明通过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对轮辋组装体进行更换的动作的图。
图22是说明通过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对轮辋组装体进行更换的动作的图。
图23是说明通过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对轮辋组装体进行更换的动作的图。
图24是说明通过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对轮辋组装体进行更换的动作的图。
图25是说明通过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对轮辋组装体进行更换的动作的图。
图26是说明通过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对轮辋组装体进行更换的动作的图。
图27是说明通过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对轮辋组装体进行更换的动作的图。
图28是说明向轮辋组装体装配轮胎而进行测定的动作的图。
图29是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的变形例中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29,说明本发明的轮胎试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轮胎试验装置为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以下,简称为“轮胎测定装置”)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测定装置1具备:对作为试验对象的轮胎进行安装的轮辋组装体10;能够装拆轮辋组装体10且使装配的轮辋组装体10绕着其轴线旋转并进行测定的主体单元60;及用于对装配于主体单元60的轮辋组装体10进行更换的轮辋更换单元130。
轮胎测定装置1具备根据测定到的轮胎的种类而外径不同的各种种类的轮辋组装体10。以下,说明其中的一种类的轮辋组装体10。
图2是表示在主体单元60的后述的下部主轴62上安装的轮辋组装体10的状态的剖视图。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下部主轴62未图示。
轮辋组装体10具有下轮辋20及上轮辋40。两轮辋20、40能够在使设定于下轮辋20的第一基准面S1与设定于上轮辋40的第二基准面S2相对的状态下相互卡合,或者将该卡合解除。
下轮辋20具有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主体21和设置在主体21的上端部21a的外周面上的锷部22。第一基准面S1形成在锷部22中的与主体21的下端部21b相反侧的主面22a上。
在主体21上形成有以与第一基准面S1正交的方式延伸的下贯通孔23。在下贯通孔23中的端部21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随着远离上端部21a而扩径的轮辋侧倾斜面23a。轮辋侧倾斜面23a形成为圆锥台的侧面的形状。
在主体21的下端部21b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锷部24。在第二锷部24中的与锷部22相反侧的主面24a上形成有定位孔部24b。
如图3至图5所示,在锷部22的主面22a上竖立设置有销27及台架28。3个销27、3个台架28绕轴线C1交替地每隔均等角度地配置。
如图3及图5所示,销27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在销27中的竖立设置方向的前端侧(上侧),在外周面的整周形成有槽部29。槽部29的前端侧的侧面29a及基端侧的侧面29b分别与主面22a平行地形成。销27中的比槽部29靠前端侧成为随着朝向前端而缩径的锥形状的突起部30。
如图4及图5所示,台架28形成为圆柱状。在台架28的前端面28a上设有从前端面28a突出的大致半球状的突部28b。
作为试验对象的轮胎T安装在锷部22的主面22a中的比设有销27或台架28的部分靠缘部侧的位置。
如图2所示,上轮辋40具有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主体41和设置在主体41的下端部41a的外周面上的锷部42。第二基准面S2形成在锷部22中的与主体41的上端部41b相反侧的主面42a上。
在主体41上形成有以与第二基准面S2正交的方式延伸的上贯通孔43。
如图3、图4及图6所示,在锷部42的主面42a上设有销承受部46及台架承受部47。3个销承受部46和3个台架承受部47绕上轮辋40的轴线C2交替地每隔均等角度地配置。
如图3及图7所示,在销承受部46形成有插入用开口部48和滑动用开口部49。插入用开口部48与滑动用开口部49相互连通。在插入用开口部48,销27的突起部30能够露出没入。滑动用开口部49形成在插入用开口部48的局部,沿着上轮辋40的周向开口。滑动用开口部49的宽度比销27的突起部30的外径窄且比槽部29的外径宽。
在图8所示的俯视下,滑动用开口部49配置在相对于插入用开口部48左旋的方向上。
如图3及图7所示,销承受部46具有:从主面42a以相互面对的方式竖立设置的一对壁部50;及从各个壁部50的前端部以向面对的壁部50的前端部侧延伸的方式设置的一对突出部51。通过相互接近地延伸的一对突出部51间的间隙,形成前述的滑动用开口部49。
各个壁部50沿着上轮辋40的周向延伸。壁部50彼此的间隔比销27的突起部30的外径宽。从主面42a到突出部51的距离比突起部30的长度长。
突出部51的厚度尺寸设定为比槽部29的侧面29a、29b间的距离短。突出部51形成为,在槽部29内配置有突出部51时,从哪个侧面29a、29b均能够分离。
在突出部51的与主面42a相反侧的表面上,形成有能够收容销27的突起部30的形成为凹状的凹状槽51a。
如图6所示,在底面观察下,台架承受部47沿着上轮辋40的周向形成为圆弧状。换言之,台架承受部47以绕轴线C2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4所示,台架承受部47的前端面47a以与主面42a平行的方式形成。
如图4及图6所示,在各个前端面47a上形成有凹部54。在台架28的前端面28a与台架承受部47的前端面47a抵接时,凹部54能够与台架28的突部28b卡合。
如图10及图11所示,凹部54在突出部51配置于槽部29内时设置在与台架28的突部28b相对的位置。
如图8及图9所示,在俯视下,引导凹部55形成为,在销27的突起部30向插入用开口部48插入时,从与突部28b相对的位置绕轴线C2左旋延伸。引导凹部55形成为向与插入有突起部30的插入用开口部48连通的滑动用开口部49侧延伸。
如图8所示,在俯视下,当使两轮辋20、40以轴线C1、C2一致的方式重叠时,台架28的突部28b及台架承受部47的凹部54及引导凹部55分别配置在以轴线C1、C2为中心的基准圆的圆周上。
凹部54成为呈比突部28b稍大的形状的凹陷的形状。引导凹部55成为凹部54绕轴线C2延伸的形状。
如图8所示,在俯视下,凹部54在相对于引导凹部55左旋的方向上,以绕轴线C2相互分离的方式排列配置。
作为试验对象的轮胎T安装在锷部42的主面42a中的比设有销承受部46或台架承受部47的部分靠缘部侧的位置。
对轮辋组装体10的卡合状态进行说明。
在将轮辋组装体10从主体单元60拆除而配置于轮辋更换单元130上时等,在地板等上配置下轮辋20,并且在该下轮辋20上配置与下轮辋20卡合的上轮辋40。
如以下说明那样,为了使下轮辋20与上轮辋40卡合,而使前述的销27与销承受部46卡合。此时,台架28与台架承受部47通过销27与销承受部46的卡合状态而相互抵接或分离。
如图8及图9所示,在下轮辋20的上方将上轮辋40以各自的基准面S1、S2相对的方式配置。向插入用开口部48内插入销27的突起部30,并使台架28与台架承受部47抵接。由此,在相对于突出部51的绕轴线C2的延长线L上配置销27的槽部29,并且台架28的突部28b与台架承受部47的引导凹部55卡合。下轮辋20的下贯通孔23与上轮辋40的上贯通孔43成为连通的状态。
如图10及图11所示,从此状态起,当使下轮辋20相对于上轮辋40绕轴线C1转动时,台架28与台架承受部47抵接,并且,首先,在下轮辋20的槽部29内配置上轮辋40的突出部51。接着,从突部28b与引导凹部55卡合的状态成为与凹部54卡合的状态(参照图12)。
在突部28b越过引导凹部55而向凹部54移动时,上轮辋40相对于下轮辋20向上方暂时移动。在台架28与台架承受部47抵接时,突出部51从槽部29的两侧面29a、29b分离(参照图13)。
如前述那样,由于台架承受部47形成为圆弧状,因此在插入用开口部48内插入有销27的状态及在槽部29内配置有突出部51的状态的任一状态下,台架承受部47及台架28均在轴线C1的方向上重叠,能够使台架28与台架承受部47抵接。
如图14所示,当从突部28b与凹部54卡合的状态起将上轮辋40向上方提升时,由于作用于下轮辋20的重力,下轮辋20以相对于上轮辋40分离的方式移动。第一基准面S1以从第二基准面S2分离的方式移动。此时,槽部29的侧面29a与突出部51卡合,销承受部46对销27进行支承,下轮辋20悬吊于上轮辋40。台架28从台架承受部47分离,将突部28b与凹部54的卡合解除。
如以上说明那样,轮辋组装体10在从主体单元60拆除时,通过在槽部29内配置突出部51,而两轮辋20、40卡合。
另一方面,在轮辋组装体10安装于主体单元60时,两轮辋20、40的卡合被解除。如后述那样,两轮辋20、40由卡合机构76来固定。
如图1所示,主体单元60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基座(支承部)61上的下部主轴62、安装于基座61的升降机构63及固定机构64。
如图15所示,下部主轴62具有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筒部(插通部)67、在筒部67的下端部设置的锥形部68、在锥形部68的下端部设置的扩径部69。在锥形部68形成有随着远离筒部67而从筒部67的外周面67a扩径的装置侧倾斜面68a。扩径部69设定为外径比锥形部68的外径大。
筒部67的外径以能够向下轮辋20的下贯通孔23及上轮辋40的上贯通孔43插通的方式设定。
如图2所示,规定了几个尺寸。
设从筒部67到轮胎T的嵌合面的长度(胎圈直径)为D,设下贯通孔23的除了轮辋侧倾斜面23a之外的轴线C1方向的长度为M,设下贯通孔23的内周面与筒部67的距离为△d,设下轮辋20的斜度为△a。
斜度△a、长度D、长度M及距离△d的关系模拟性地由(1)式表示。
△a=(△d×D)/M··(1)
为了将斜度△a抑制成规定的值以下,距离△d优选设定为例如0.005mm以上且0.01mm以下。
如图15所示,筒部67的管路的下方侧成为内径一定的大径部67b,上方侧成为内径比大径部67b的内径小的小径部67c。小径部67c以随着朝向上方而内径减小的方式形成。在筒部67形成有孔部72。孔部72在筒部67的外周面67a具有开口72a,并与大径部67b连通。
在大径部67b贯通形成有未图示的轮胎用孔部,该轮胎用孔部用于在将轮辋组装体10安装于下部主轴62时向下轮辋20与上轮辋40之间供给空气。
该孔部72在未将轮辋组装体10安装于下部主轴62时,可以为了从下部主轴62的外部向大径部67b内供给润滑油而使用。
如后述那样,在使轮辋侧倾斜面23a与装置侧倾斜面68a抵接时,开口72a设置在与下轮辋20的内周面相对的位置。
装置侧倾斜面68a形成为以下部主轴62的轴线C4为中心轴线的圆锥台的外侧面的形状。轴线C4与装置侧倾斜面68a所成的角度θ1设定为等于下轮辋20的轴线C1与轮辋侧倾斜面23a所成的角度θ2。
在扩径部69形成有与大径部67b连通的通气孔69a。通气孔69a连接于空气供给源(气体供给部)73,通过通气孔69a而能够向大径部67b内供给被压缩后的空气(气体)。向大径部67b内供给的空气通过轮胎用孔部而向外部喷出。
在扩径部69的上方的面上形成有与前述的定位孔部24b卡合的定位凸部69b。
对在下部主轴62安装有下轮辋20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使下轮辋20的下贯通孔23向下部主轴62插通,调节下轮辋20的绕轴线C1的朝向,并使下轮辋20下降。
使定位孔部24b与定位凸部69b卡合,当使下轮辋20的轮辋侧倾斜面23a与下部主轴62的装置侧倾斜面68a抵接时,轮辋侧倾斜面23a与装置侧倾斜面68a进行面接触。
此时,在筒部67的外周面67a与下贯通孔2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E1,成为第二锷部24从扩径部69分离的状态。下轮辋20主要支承于装置侧倾斜面68a,由筒部67来防止倾斜。
当使该下部主轴62进而向上轮辋40的上贯通孔43插通时,在筒部67的外周面67a与上贯通孔4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
在下部主轴62内置有卡合机构76。卡合机构76例如是日本专利第3040514号公报记载的公知的固定机构。该卡合机构76以锥形套筒77和与锥形套筒77连接的钩操作杆78为主要的结构要素。
如图16所示,锥形套筒77具有形成为大致圆锥台状的主体79和在主体79的下端的外周面设置的凸缘部80。
在主体79上沿着轴线C4的方向形成有透孔79a。在主体79的侧壁79b上形成有多个狭缝79c,所述多个狭缝79c沿着厚度方向贯通侧壁79b且沿着主体79的轴线C4延伸。锥形套筒77由于受到沿径向压缩的力,而狭缝79c的宽度变窄,能够减小透孔79a的内径。
如图15所示,钩操作杆78具有形成为有底筒状的圆筒部83和固定在圆筒部83的底面且向下方延伸的轴状构件84。在圆筒部83的内周面的上端形成有与锥形套筒77的凸缘部80卡合的环状槽83a。在圆筒部83形成有贯通壁部而以上下方向为长轴的一对长孔83b。
在轴状构件84的下端侧连接有未图示的工作缸等,能够使钩操作杆78上下移动。
在圆筒部83内,一对钩87夹着轴线C4而相对配置。成为钩87的支点的销88的两端通过圆筒部83的长孔83b而固定于下部主轴62。在各个钩87的下端部连接有弹簧89,以钩87的下端部彼此相互接近的方式施力。
在钩87的上端部中的朝向轴线C4的部位突出设置有卡合爪87a。
在图15所示的待机状态下,卡合机构76中,钩操作杆78相对于下部主轴62向下方移动。在自然状态的锥形套筒77的外周面与筒部67的小径部67c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此外,通过弹簧89的施力,而钩87的上端部进入到在圆筒部83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切口83c内,卡合爪87a间的距离从后述的上轮辋轴112的外径分离。
另一方面,在图17所示的固定状态下,卡合机构76的钩操作杆78向上方移动。锥形套筒77向上方移动而向小径部67c被压入,由此在径向上被压缩,从而减小透孔79a的内径。通过钩操作杆78相对于钩87向上方的移动,钩87的上端部从切口83c被压出而卡合爪87a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此时,销88在长孔83b内移动,因此销88不会限制钩操作杆78的移动。
下部主轴62通过未图示的轴承而支承在基座61上。下部主轴62通过图1所示的伺服马达(旋转部)90而能够绕轴线C4旋转。
升降机构63具有固定于基座61的框架93和经由滚珠丝杠94而安装于框架93的轮辋升降器95。轮辋升降器95通过滚珠丝杠94而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18所示,轮辋升降器95具有定位部96及卡夹部(限制部)97。
定位部96具有向形成在支承板100上的透孔100a插通的杆101、固定在杆101的下端的大致圆板状的定位构件102、及固定在杆101上端的支承构件103。
在定位构件102的下表面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径的第二装置侧倾斜面102a。第二装置侧倾斜面102a形成为圆锥台的内侧面的形状,并向定位构件102的轴线C6侧露出。换言之,第二装置侧倾斜面102a朝向轴线C6侧。
杆101所插通的弹簧104分别卡定于支承板100的下表面及定位构件102的上表面,无论支承板100与定位构件102的距离如何,都产生欲使支承板100及定位构件102相互分离的力。
支承构件103的外径设定为比透孔100a的外径大。支承构件103卡定于支承板100的上表面。
卡夹部97具有气缸106和沿着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能够滑动的一对把持构件107。
前述的定位部96及卡夹部97能够向安装于上轮辋40的连接适配器110装拆。
连接适配器110具有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而能够装拆地安装于上轮辋40的适配器主体(连结部)111、在适配器主体111的下部固定的上轮辋轴112。适配器主体111及上轮辋轴112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在分别形成之后接合。
在适配器主体111的上部形成有上轮辋侧倾斜面111a。上轮辋侧倾斜面111a形成为圆锥台的侧面的形状,并向连接适配器110的轴线C7侧的相反侧露出。换言之,上轮辋侧倾斜面111a向轴线C7侧的相反侧露出。
前述的轴线C6与第二装置侧倾斜面102a所成的角度θ4设定为等于轴线C7与上轮辋侧倾斜面111a所成的角度θ5。在适配器主体111的外周面形成有供把持构件107卡合的卡合槽111b。
在上轮辋轴112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前述的卡合爪87a卡合的卡合凹部112a。
在向轮辋升降器95安装连接适配器110时,成为以下的次序。
预先通过气缸106将一对把持构件107之间扩宽。
如图17所示,向定位构件102内插入适配器主体111,使上轮辋侧倾斜面111a与第二装置侧倾斜面102a抵接。在使连接适配器110克服弹簧104的作用力而向支承板100侧移动的状态下,使把持构件107卡合于适配器主体111的卡合槽111b。
连接适配器110通过以保持相对中心的方式进行了定位调整的把持构件107卡合,因此在连接适配器110的轴线C7的方向及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上进行定心。此外,上轮辋侧倾斜面111a由第二装置侧倾斜面102a向下方施力,由此将连接适配器110在平行于与轴线C7正交的水平面的方向上更可靠地定位。
如图1及图19所示,固定机构64在基座61上夹着下部主轴62而安装一对。
固定机构64具有被支承为绕着安装于基座61的轴构件115能够转动的钩116;及将基端支承为绕着安装于基座61的轴构件117能够转动的活塞部118。
活塞部118能够使活塞杆120相对于与轴构件117连接的工作缸119进退。活塞杆120的前端能够转动地连接于钩116的基端。
固定机构64通过将活塞杆120从工作缸119压出,而钩116将安装于下部主轴62的下轮辋20形成为在装置侧倾斜面68a上固定的固定状态(图19中由双点划线表示)。
另一方面,固定机构64通过将活塞杆120向工作缸119侧拉回,而成为将该固定解除了的解除状态。
这样,固定机构64能够对固定状态与解除状态进行切换。
如图1所示,在基座61上,在轨道123上配置有轮式装载机124。轮式装载机124通过在轨道123上行驶而能够接近下部主轴62或从下部主轴62分离。
在轮辋更换单元130中,回旋台131在轨道132上行驶,能够接近下部主轴62或从下部主轴62分离。在回旋台131的上部设有回旋轴133。在回旋轴133上连接有多个贮藏架134。回旋轴133使贮藏架134绕着回旋轴133的轴线旋转。由此,回旋轴133能够使配置在贮藏架134的轮辋底座135上的轮辋组装体10接近下部主轴62或从下部主轴62分离。
在各个贮藏架134上,形成有定位凸部69b(参照图21),将配置在贮藏架134上的轮辋组装体10的绕轴线C1的相位定位。
对轮胎测定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分别说明在对安装于主体单元60的轮辋组装体10进行更换时,向安装于主体单元60的轮辋组装体10装配轮胎T而进行测定的情况。这些动作基于控制部的控制而进行。
对更换轮辋组装体10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下轮辋20与上轮辋40分离。下轮辋20安装于下部主轴62,固定于上轮辋40的连接适配器110安装于轮辋升降器95而向上方移动。此时,下部主轴62内的卡合机构76为待机状态,固定机构64为解除状态,轮式装载机124及回旋台131成为从下部主轴62分离了的状态。
如图20的箭头Y1所示,从该状态起,使轮辋升降器95下降而使上轮辋40向下方移动,使上轮辋40重合在下轮辋20上。
此时的两轮辋20、40的相位关系如图8及图9所示,在台架承受部47与台架28抵接的状态下突部28b与引导凹部55卡合。而且,向插入用开口部48内插入销27的突起部30。
上轮辋轴112向卡合机构76内插入。此时,卡合机构76为待机状态,因此钩87的卡合爪87a与上轮辋轴112的卡合凹部112a不卡合。
接着,如图20的箭头Y2所示,通过伺服马达90使下轮辋20与下部主轴62一起绕轴线C1左旋地旋转。此时的两轮辋20、40的相位关系如图10及图11所示。通过下轮辋20的旋转,台架28与台架承受部47抵接,并且上轮辋40的突出部51配置在销27的槽部29内而销承受部46与销27卡合,下轮辋20与上轮辋40进行一体化。突部28b与凹部54卡合。
接着,如图21的箭头Y3所示,使轮辋升降器95上升,从而使两轮辋20、40一体化后的轮辋组装体10向上方移动。此时,如图14所示,上轮辋40的销承受部46对销27进行支承,下轮辋20成为悬吊于上轮辋40的状态。
如图21的箭头Y4所示,使轮辋更换单元130接近下部主轴62。此时,将未配置轮辋组装体10的贮藏架134配置在由轮辋升降器95支承的轮辋组装体10的下方。
接着,如图22的箭头Y5所示,使轮辋升降器95下降,在贮藏架134上的轮辋底座135配置安装有连接适配器110的轮辋组装体10。此时,使下轮辋20的定位孔部24b与向贮藏架134上突出的定位凸部69b卡合。
其结果是,台架承受部47与台架28抵接,下轮辋20对上轮辋40进行支承。此时,销27与销承受部46相互不干涉,而销27不支承上轮辋40的载荷,能够防止销27的损伤。
当在贮藏架134上配置轮辋组装体10时,如图22的箭头Y6所示,使对连接适配器110进行支承的一对把持构件107以相互分离的方式移动,从轮辋升降器95将轮辋组装体10拆除。如图23的箭头Y7所示,使轮辋升降器95上升而从轮辋更换单元130分离。
然后,如箭头Y8所示,使贮藏架134绕着回旋轴133的轴线旋转,使与到目前为止安装于主体单元60的轮辋组装体10不同的种类的轮辋组装体10位于轮辋升降器95的下方。
接着,如图24的箭头Y9所示,使轮辋升降器95下降而以夹着适配器主体111的卡合槽111b的方式使把持构件107移动。如箭头Y10所示,使把持构件107相互接近,使把持构件107与卡合槽111b卡合。此时,轮辋组装体10的下轮辋20与上轮辋40是相互卡合的状态。
如图25的箭头Y11所示,使卡合于轮辋组装体10的轮辋升降器95上升。如箭头Y12所示,使轮辋更换单元130从下部主轴62分离,而使轮辋更换单元130的贮藏架134从下部主轴62的上方退避。
接着,如图26所示,使轮辋升降器95下降而向下部主轴62安装轮辋组装体10。此时,向下轮辋20的下贯通孔23、及上轮辋40的上贯通孔43插入下部主轴62。
然而,如前述那样由于下贯通孔23与下部主轴62的间隙小,因此存在下部主轴62无法顺滑地插入到下贯通孔23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轮辋升降器95将上轮辋40向下方压入,而利用上轮辋40的台架承受部47将下轮辋20的台架28向下方按压,从而向下贯通孔23插入下部主轴62。
另外,在拆除了轮辋组装体10之后等,尘埃等有时会附着于下部主轴62的外周面67a或装置侧倾斜面68a。这种情况下,在使下贯通孔23的内周面与开口72a相对的状态下,利用空气供给源73供给空气而从孔部72喷出,由此如箭头Z1所示,使空气向下方或上方流动,将该尘埃吹飞。
如图27所示,进一步使轮辋升降器95下降,使下轮辋20的轮辋侧倾斜面23a与下部主轴62的装置侧倾斜面68a抵接,由装置侧倾斜面68a对轮辋组装体10进行支承。
此时,向下贯通孔23和上贯通孔43分别插通下部主轴62,因此会抑制两轮辋20、40相对于下部主轴62的轴线C4的倾斜。
如箭头Y14所示,在俯视下,使下部主轴62绕着轴线C4右旋地旋转,从而使下轮辋20相对于上轮辋40旋转。此时,上轮辋40与下轮辋20的相位关系如图8及图9所示。通过下轮辋20的右旋的旋转,销27的突起部30到达插入用开口部48。由此,能够将销承受部46与销27的卡合解除。即,通过使轮辋升降器95上升,而使销27从销承受部46分离,如图1所示,能够使轮辋组装体10分离成下轮辋20和上轮辋40。
说明向轮辋组装体10装配轮胎T进行测定的情况。
如图17所示,从轮胎测定装置1成为图1所示的状态起,在下轮辋20的锷部22上配置轮胎T。
使轮辋升降器95下降至规定的轮胎计测用的轮辋宽度。此时,向卡合机构76的锥形套筒77的透孔79a内、及一对钩87之间插入上轮辋轴112。
当使钩操作杆78向上方移动时,锥形套筒77的透孔79a的内径变小,上轮辋轴112的上部经由锥形套筒77而固定于下部主轴62,并且钩87的卡合爪87a卡合于上轮辋轴112的卡合凹部112a。这样,通过使卡合机构76从待机状态成为卡合状态,而将上轮辋轴112固定于下部主轴62。由此,下部主轴62、轮辋组装体10及连接适配器110成为一体。
接着,利用空气供给源73供给空气而从未图示的轮胎用孔部喷出,由此使轮胎T内的空气达到规定的压力,并使两轮辋20、40轮胎T嵌合。此时,通过空气的压力,将轮胎T向下轮辋20的锷部22或上轮辋40的锷部42压靠而贴上,同时将下轮辋20也压靠于装置侧倾斜面68a。
当通过伺服马达90使下部主轴62旋转时,轮胎T与轮辋组装体10及连接适配器110一起绕轴线C4旋转。使轮式装载机124接近下部主轴62而与轮胎T接触,对作用于轮胎T的载荷的分布进行测定。
在载荷分布的测定后,使下部主轴62的旋转停止。如图28所示,使固定机构64为固定状态,利用钩116将下轮辋20固定在装置侧倾斜面68a上。当使上轮辋40与轮辋升降器95一起上升时,利用固定机构64将下轮辋20固定,因此在将轮胎T拆除时,下轮辋20不会移动。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测定装置1,保持为彼此相对的状态而安装轮胎T,并且,将下轮辋20及上轮辋40以下部主轴62向下轮辋20的下贯通孔23插通且装置侧倾斜面68a与轮辋侧倾斜面23a抵接的方式进行支承。此时,下部主轴62向下贯通孔23插通,因此在下轮辋20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68a倾斜时,下贯通孔23的内周面与下部主轴62接触,由此能够抑制下轮辋20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68a倾斜而发生位置错动的情况。
另外,在轮胎测定装置1中,筒部67以与装置侧倾斜面68a中的外径小的上侧相连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将筒部67的外径抑制得较小,能够实现轮胎试验装置1的小型化。
在轮胎测定装置1中,在两轮辋20、40之间安装轮胎T时,若通过空气供给源73向两轮辋20、40之间供给空气,则通过空气的压力而作用有使两轮辋20、40相互分离的力,将轮辋侧倾斜面23a压靠于装置侧倾斜面68a。因此,装置侧倾斜面68a与轮辋侧倾斜面23a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在装置侧倾斜面68a上能够可靠地支承下轮辋20。
在下部主轴62形成孔部72,该孔部72的开口72a在将下轮辋20安装于下部主轴62时,设置在与下轮辋20的内周面相对的位置。在下贯通孔23内插通下部主轴62并使下轮辋20的内周面与孔部72的开口72a相对的状态下,通过空气供给源73将空气向孔部72供给而从开口72a喷出空气。喷出的空气在下部主轴62与下贯通孔23的内周面之间流动,因此能够利用空气将附着于下部主轴62的外周面上的尘埃等吹飞而去除。
在轮胎测定装置1中,在将下轮辋20安装于下部主轴62时,在筒部67的外周面67a与下贯通孔2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E1。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抑制下轮辋20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68a的倾斜。
下部主轴62不仅能够向轮辋组装体10的下贯通孔23插通,而且也能够向上贯通孔43插通。因此,通过下部主轴62不仅能够将下轮辋20直接定位,而且能够将上轮辋40直接定位,能够分别防止两轮辋20、40发生位置错动的情况。
另外,在下部主轴62与上贯通孔43之间形成微小间隙,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抑制上轮辋40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68a的倾斜。
轮胎测定装置1具备适配器主体111、定位部96及卡夹部97。连接适配器110以保持相对中心的方式由卡夹部97卡合,因此被定心在连接适配器110的轴线C7的方向及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上。此外,上轮辋侧倾斜面111a由定位部96向下方施力,由此能够将连接适配器110更可靠地定位在平行于与轴线C7正交的水平面的方向上。
轮胎测定装置1具备基座61、及设于基座61的固定机构64。在轮胎T的测定结束时等,下部主轴62相对于基座61停止的状态时,通过固定机构64将下轮辋20固定在装置侧倾斜面68a上,能够防止在使上轮辋40以从下轮辋20分离的方式移动而将轮胎T拆除时的下轮辋20的移动。
另外,固定机构64由于设于基座61,因此与将固定机构64设于下部主轴62而进行旋转的情况相比,无需使固定机构64旋转,能够简单地构成固定机构64。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的结构的变更等。
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也可以在下轮辋20的下贯通孔23的内周面设置与下部主轴62的外周面进行滑动接触的O环等弹性构件141。
弹性构件141在轮辋侧倾斜面23a与装置侧倾斜面68a抵接而将下轮辋20安装于下部主轴62时,设置在比开口72a从轮辋侧倾斜面23a更加分离的位置的上方。通过如此构成,从开口72a喷出的空气向装置侧倾斜面68a侧流动。因此,能够将附着在下部主轴62的外周面上的尘埃等有效地去除。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轮胎T的材质,在轮胎T即使压靠于两轮辋20、40也难以贴上的情况下,由于从下轮辋20容易将轮胎T拆除,因此也可以不具备固定机构6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向孔部72供给空气,也可以具备与空气供给源73不同的专用的供给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轮胎试验装置设为轮胎均匀度测定装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轮胎平衡测定装置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用于安装轮胎而进行试验的轮胎试验装置。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下轮辋相对于装置侧倾斜面发生位置错动的情况。
【标号说明】
1轮胎测定装置(轮胎试验装置)
20下轮辋
23下贯通孔
23a轮辋侧倾斜面
40上轮辋
43上贯通孔
61基座(支承部)
64固定机构
67筒部(插通部)
68a装置侧倾斜面
72孔部
73空气供给源(气体供给部)
96定位部
97卡夹部(限制部)
111适配器主体(连结部)
141弹性构件
C4轴线
E1微小间隙
T轮胎

Claims (14)

1.一种轮胎试验装置,
所述轮胎试验装置具备:
下轮辋,其形成有下贯通孔和轮辋侧倾斜面,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使所述下贯通孔的下端部的内周面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径;
上轮辋,其与所述下轮辋相对地保持于所述下轮辋;
插通部,其能够向所述下贯通孔插通;及
装置侧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插通部的下端部,随着朝向下方而从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扩径而能够与所述轮辋侧倾斜面抵接,
在所述下轮辋及所述上轮辋之间安装轮胎而进行所述轮胎的试验,
其中,
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在所述插通部与所述下贯通孔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具备气体供给部,所述气体供给部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向所述下轮辋与所述上轮辋之间供给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在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中的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与所述下贯通孔的内周面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以能够将所述气体供给部供给的所述气体喷出的方式开口的孔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贯通孔的内周面中的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比所述孔部远离所述轮辋侧倾斜面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进行滑动接触的弹性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试验装置具备:
连结部,其能够装拆地安装于所述上轮辋;
限制部,其限制所述连结部沿所述连结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及
定位部,其将由所述限制部限制了移动的所述连结部在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试验装置具备:
支承部,其将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支承为能够绕着所述插通部的轴线旋转;及
固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上,能够切换固定状态与解除了该固定状态的解除状态,该固定状态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将所述下轮辋固定在所述装置侧倾斜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试验装置具备:
支承部,其将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支承为能够绕着所述插通部的轴线旋转;及
固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上,能够切换固定状态与解除了该固定状态的解除状态,该固定状态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将所述下轮辋固定在所述装置侧倾斜面上。
8.一种轮胎试验装置,
所述轮胎试验装置具备:
下轮辋,其形成有下贯通孔和轮辋侧倾斜面,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使所述下贯通孔的下端部的内周面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径;
上轮辋,其与所述下轮辋相对地保持于所述下轮辋;
插通部,其能够向所述下贯通孔插通;及
装置侧倾斜面,其设置在所述插通部的下端部,随着朝向下方而从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扩径而能够与所述轮辋侧倾斜面抵接,
在所述下轮辋及所述上轮辋之间安装轮胎而进行所述轮胎的试验,
其中,
在所述上轮辋上形成有上贯通孔,该上贯通孔在使所述下轮辋及所述上轮辋彼此相对时与所述下贯通孔连通并能够供所述插通部插通,
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在所述插通部与所述上贯通孔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具备气体供给部,所述气体供给部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向所述下轮辋与所述上轮辋之间供给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在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中的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与所述下贯通孔的内周面相对的位置,形成有以能够将所述气体供给部供给的所述气体喷出的方式开口的孔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贯通孔的内周面中的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比所述孔部远离所述轮辋侧倾斜面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进行滑动接触的弹性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试验装置具备:
连结部,其能够装拆地安装于所述上轮辋;
限制部,其限制所述连结部沿所述连结部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及
定位部,其将由所述限制部限制了移动的所述连结部在与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试验装置具备:
支承部,其将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支承为能够绕着所述插通部的轴线旋转;及
固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上,能够切换固定状态与解除了该固定状态的解除状态,该固定状态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将所述下轮辋固定在所述装置侧倾斜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试验装置,其中,
所述轮胎试验装置具备:
支承部,其将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支承为能够绕着所述插通部的轴线旋转;及
固定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上,能够切换固定状态与解除了该固定状态的解除状态,该固定状态在所述轮辋侧倾斜面与所述装置侧倾斜面抵接时将所述下轮辋固定在所述装置侧倾斜面上。
CN201280047895.3A 2012-01-12 2012-12-21 轮胎试验装置 Active CN1038427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4503 2012-01-12
JP2012004503A JP5851848B2 (ja) 2012-01-12 2012-01-12 タイヤ試験装置
PCT/JP2012/083261 WO2013105418A1 (ja) 2012-01-12 2012-12-21 タイヤ試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2791A CN103842791A (zh) 2014-06-04
CN103842791B true CN103842791B (zh) 2016-06-29

Family

ID=4878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7895.3A Active CN103842791B (zh) 2012-01-12 2012-12-21 轮胎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94003B2 (zh)
JP (1) JP5851848B2 (zh)
KR (1) KR101624062B1 (zh)
CN (1) CN103842791B (zh)
DE (1) DE112012004213B4 (zh)
TW (1) TWI536006B (zh)
WO (1) WO20131054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2057B2 (ja) * 2012-01-12 2015-07-22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リム組立体およびタイヤ試験装置
JP5851848B2 (ja) * 2012-01-12 2016-02-03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装置
US9321315B2 (en) 2012-08-06 2016-04-2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ire holding apparatus
JP6057942B2 (ja) * 2014-04-22 2017-01-11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保持装置、該タイヤ保持装置を備えるタイヤ試験システム
CN105277375B (zh) * 2014-06-11 2019-01-25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轮综合性能试验台
JP6495033B2 (ja) * 2015-02-09 2019-04-0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試験用リム
WO2016135839A1 (ja) 2015-02-24 2016-09-01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検査装置、及びタイヤの姿勢検出方法
TWI555653B (zh) * 2015-03-03 2016-11-01 三菱重工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輪胎檢查裝置及輪胎姿勢偵測方法
US9677972B2 (en) * 2015-10-26 2017-06-13 Commercial Time Shar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tire uniformity machines
KR20180084962A (ko) * 2015-12-24 2018-07-25 미츠비시 쥬고 기카이 시스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마스터 디스크 및 그 장착 방법과 분리 방법
JP6657520B2 (ja) * 2016-02-03 2020-03-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試験装置のタイヤ空気充填機構及びタイヤ空気充填方法
EP3572780B1 (en) * 2017-02-22 2024-08-14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Ltd. Rotary-body load measurement device
DE112017007612B4 (de) * 2017-06-06 2024-04-11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Ltd. Reifenfördervorrichtung, damit ausgestattetes Reifeninspektionssystem sowie Reifenförderverfahren
WO2019053893A1 (ja) * 2017-09-15 2019-03-21 大和製衡株式会社 タイヤ検査装置
EP3739319B1 (en) * 2018-02-21 2022-03-1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Ltd. Tire holding mechanism and tire test device
JP2019174442A (ja) * 2018-03-26 2019-10-1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試験機
US10809157B2 (en) * 2018-04-20 2020-10-20 Akron Special Machinery, Inc. Auto-adjust cylinder used with bead width adjusting apparatus
DE102019216750A1 (de) * 2019-10-30 2021-05-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üfstan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3710A (en) * 1987-01-14 1988-08-16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Rim and spindle for tire uniformity machines
CN1510408A (zh) * 2002-12-24 2004-07-0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轮胎均匀性试验机
CN101144757A (zh) * 2006-09-11 2008-03-19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均匀性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3130A (en) * 1958-09-22 1962-07-10 Robert E Patterson Tubeless tire testing apparatus
US4124337A (en) 1977-03-29 1978-11-07 Nrm Corporation Post cure inflator
JPH0652223B2 (ja) * 1985-12-23 1994-07-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把持回転機構
JPH0448514Y2 (zh) * 1986-02-19 1992-11-16
JPH01192532A (ja) * 1988-01-29 1989-08-0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オミテイマシン用自動リム交換装置
JPH02171633A (ja) * 1988-12-26 1990-07-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ユニフオミテイーに於ける段取り替え用二つ割りリム
JPH0347742A (ja) 1989-04-14 1991-02-28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のリム交換装置
JP2661753B2 (ja) 1989-08-30 1997-10-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
JPH03110138A (ja) 1989-09-25 1991-05-10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におけるリムチエンジャ装置
JPH03150143A (ja) * 1989-11-06 1991-06-26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機用リム装着装置
JPH03188348A (ja) * 1989-12-18 1991-08-16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オミテイマシンのリム幅自動調節装置
JPH03231834A (ja) 1990-02-07 1991-10-15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のリム交換装置
JP3040514B2 (ja) * 1991-04-09 2000-05-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動バランス測定機
BR9201630A (pt) 1991-05-04 1992-12-15 Hoechst Ag Altivaodres de persal e seus sais,compostos,processos para a preparacao dos mesmos,aplicacao dos mesmos e processo para alvejar artigos texteis
JPH05281075A (ja) * 1992-03-31 1993-10-29 Shimadzu Corp 動釣合試験機
JP3110138B2 (ja) 1992-04-03 2000-11-20 株式会社東芝 製造オーダ製品の取消・転用装置
JPH09126956A (ja) 1995-10-26 1997-05-16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試験機
US6237402B1 (en) * 1996-04-15 2001-05-2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and rim assembly centering method
JP3672135B2 (ja) 1996-08-09 2005-07-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測定におけるリム交換装置
JP3486307B2 (ja) 1996-09-02 2004-01-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
US5992227A (en) 1997-01-24 1999-11-30 Jellison; Frank R. Automatic adjustable width chuck apparatus for tire testing systems
EP0924502A3 (en) * 1997-12-16 1999-07-07 Kokusai Keisoku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uniformity and/or dynamic-balance of tire
JP4310838B2 (ja) 1999-04-01 2009-08-12 エプソントヨコム株式会社 圧電デバイス
US6584835B2 (en) * 2000-02-11 2003-07-01 Mts Systems Corporation Spindle assembly for a tire or wheel testing machine
US6658936B2 (en) * 2001-03-08 2003-12-09 Kokusai Keisoku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uniformity and/or dynamic balance of tire
JP3871580B2 (ja) * 2002-02-20 2007-01-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用分割リム
EP1612534B1 (en) * 2003-04-09 2015-05-2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Divided rim for tire, method of assembling rim/tire assembly,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lling rim/tire assembly
CN101832866B (zh) * 2004-05-14 2012-09-19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轮胎测试机以及用于轮胎测试机的跳动测量方法
US7062956B2 (en) * 2004-11-15 2006-06-20 Bridgestone 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Tire testing machine with removable hanger hoist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 tire
WO2009119850A1 (ja) 2008-03-27 2009-10-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複合光伝送基板および光モジュール
WO2010061845A1 (ja) * 2008-11-28 2010-06-0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検査装置のリム装着装置、磁石取付方法、リム交換装置、並びにタイヤ検査装置
JP5313943B2 (ja) * 2010-02-25 2013-10-09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機のリム交換装置及びリム交換方法
JP5956456B2 (ja) * 2010-11-23 2016-07-27 マイクロ−ポイズ メジャーメント システムズ,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タイヤ・ユニフォーミティ試験システム
US9046444B2 (en) * 2010-12-15 2015-06-02 Kobe Steel, Ltd. Tire testing device
JP5752012B2 (ja) * 2011-11-11 2015-07-22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リム組立体、タイヤ試験機及びリム組立体交換方法
JP5826608B2 (ja) * 2011-11-14 2015-12-0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トレッド厚さ測定方法
JP6075948B2 (ja) * 2011-12-15 2017-02-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トレッド厚さ測定方法
JP5851848B2 (ja) * 2012-01-12 2016-02-03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装置
JP5752068B2 (ja) * 2012-02-17 2015-07-22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装置
JP5839579B2 (ja) * 2012-07-03 2016-01-0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バランス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3710A (en) * 1987-01-14 1988-08-16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Rim and spindle for tire uniformity machines
CN1510408A (zh) * 2002-12-24 2004-07-07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轮胎均匀性试验机
CN101144757A (zh) * 2006-09-11 2008-03-19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均匀性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36006B (zh) 2016-06-01
KR20140050117A (ko) 2014-04-28
KR101624062B1 (ko) 2016-05-24
US9594003B2 (en) 2017-03-14
TW201335583A (zh) 2013-09-01
WO2013105418A1 (ja) 2013-07-18
JP5851848B2 (ja) 2016-02-03
CN103842791A (zh) 2014-06-04
JP2013142681A (ja) 2013-07-22
US20140230534A1 (en) 2014-08-21
DE112012004213B4 (de) 2018-08-23
DE112012004213T5 (de)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2791B (zh) 轮胎试验装置
JP5783585B2 (ja) タイヤ保持装置
KR101444630B1 (ko) 타이어 시험 장치
JP5752057B2 (ja) リム組立体およびタイヤ試験装置
US20140069180A1 (en) Rim assembly, tire testing machine, and rim assembly replacing method
US20090311355A1 (en) Tire holding mechanism and post cure inflator
US6988397B1 (en) Rim chucking machine
EP3258238A1 (en) Tire testing rim
JP7029800B2 (ja) タイヤ保持装置
JP423642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保持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4117852A (ja) 交換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7

Address after: Hyogo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Heavy Machinery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Hiroshim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