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7945B - 轮胎运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胎运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7945B
CN103747945B CN201280041103.1A CN201280041103A CN103747945B CN 103747945 B CN103747945 B CN 103747945B CN 201280041103 A CN201280041103 A CN 201280041103A CN 103747945 B CN103747945 B CN 103747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delivery device
movable table
clamping section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11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7945A (zh
Inventor
宫崎晋一
中山和夫
伊东孝明
北本雅人
三宅健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to Sca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to Sca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to Sca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to Scal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47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7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7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7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5/00Conveyors comprising a cyclically-moving, e.g. reciprocating, carrier or impeller which is disengaged from the load during the return part of its movement
    • B65G25/04Conveyors comprising a cyclically-moving, e.g. reciprocating, carrier or impeller which is disengaged from the load during the return part of its movement the carrier or impeller having identical forward and return paths of movement, e.g. reciprocating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29D2030/0027Handling cured tyres, e.g. transferring or storing after vulcani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29D2030/0033Rotating tyres or their components, e.g. carcasses, belt-tread packages, beads and the like, around their axis, i.e. for preventing de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运送装置,从与以水平姿势沿前后方向运送轮胎的运送路径正交的左右两侧,隔着前后间隔配置有至少两台能够夹紧轮胎的轮胎夹紧装置。在前后的各轮胎夹紧装置上设置有隔着运送路径相对的左右一对的轮胎支撑机构。具备以与两台轮胎夹紧装置的前后间隔相等的行程使两台轮胎夹紧装置一体地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

Description

轮胎运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轮胎生产线等中运送轮胎的轮胎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轮胎生产线所利用的轮胎运送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那样,一般使用辊轮输送机,在该轮胎运送装置中,用旋转驱动的辊轮组运送载置的轮胎。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29658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辊轮输送机中,若为了提高运送速度而提高辊轮旋转速度,则在轮胎与辊轮之间容易发生打滑。为此,具有在运送速度方面发生不稳,或在轮胎运送方向上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并且为了避免这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强制进行低速运送。
另外,例如在试验轮胎的动平衡的轮胎试验系统中,对沿轮胎运送路径配置的多个处理工作台中的每一个,需要进行被运送来的轮胎的定心动作。因此,除了使用辊轮输送机的运送所需时间以外,还需要定心动作所需的时间。
进一步,在将处理工作台内的轮胎向下一个处理工作台搬出后,必须将下一个轮胎搬入到该处理工作台内。因此,不能同时进行轮胎的搬出与下一个轮胎的搬入,无法避免在搬入与搬出之间产生的时间差。
如此,在现有轮胎运送装置中,其定心动作需要时间,进一步,无法避免轮胎的搬入搬出的时间差,这些因素成为阻碍轮胎试验系统中的试验时间的缩短化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用轮胎试验系统的测量处理工作台测量轮胎的不平衡后,当由辊轮输送机向下一个标记处理工作台运送轮胎时,有时因轮胎旋转而圆周方向的位置发生变化。此时,测量的轮胎的不平衡位置偏移,有时在标记处理工作台中不能在正确的位置加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种实情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缩短轮胎的运送所需时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缩短轮胎试验系统的试验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构成。
(1)本发明的轮胎运送装置沿轮胎的运送方向具备从外周侧或内周侧夹紧所述轮胎的多个轮胎夹紧机构,并且具备使所述多个轮胎夹紧机构沿所述运送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及其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在分别夹紧所述轮胎的状态下,向所述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一同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运送装置,由于通过轮胎夹紧机构从外周侧或内周侧夹紧轮胎,并使轮胎夹紧机构沿运送方向移动,因此不会如通过辊轮输送机运送轮胎的现有例,在轮胎与辊轮之间发生打滑,能够进行高速的轮胎运送,并且在运送中也不会因轮胎旋转而导致圆周方向的位置偏离。
此外,当用轮胎夹紧装置从外周侧或内周侧夹紧轮胎时,能够进行轮胎的定心,并能够将定心的状态的轮胎送入到下一个处理工作台,在该处理工作台中,无需进行轮胎的定心,另外,由于也不会产生由上述的轮胎的旋转引起的偏离,因此能够立即进行规定的处理。
另外,由于使轮胎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及其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在分别夹紧轮胎的状态下一同向下游侧移动,因此能够用上游侧及下游侧的各轮胎夹紧机构分别夹紧各轮胎并同时向下游侧运送。因此,例如通过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将处理工作台内的轮胎搬出到下一个处理工作台的同时,能够通过上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将下一个轮胎搬入到该处理工作台内,并能够同时向沿运送方向配置的多个处理工作台依次运送轮胎。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具备多个处理工作台的轮胎试验系统等中的处理时间。
(2)在本发明的轮胎运送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具备使所述轮胎夹紧机构沿所述运送方向移动的移动体,该移动体沿配置在隔着所述轮胎的运送路径的两侧或一侧的移动路径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用于使轮胎夹紧机构移动的移动路径和移动体等移动机构配置在隔着轮胎的运送路径的两侧或一侧,因此轮胎的运送路径的上方成为空的空间。在该空间能够配置各种轮胎处理装置,例如,对于载置到测量轮胎的动平衡的测量装置的下轮辋上的被测轮胎,从上方使上轮辋升降的升降装置或使对于轮胎刻印动平衡测量结果的刻印头升降的标记装置等。
(3)在上述(2)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所述移动路径设为沿所述轮胎的运送路径延伸的导轨,将所述移动体设为装载并支撑所述轮胎夹紧机构并沿所述导轨移动的可动台。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轮胎夹紧机构装载并支撑在沿配置在隔着轮胎的运送路径的两侧或一侧的导轨移动的可动台上并沿轮胎的运送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将轮胎的运送路径的上方设为空的空间。由此,不会妨碍例如使上述的上轮辋升降的升降机构或使刻印头升降的标记装置等的升降动作。
(4)在本发明的轮胎运送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轮胎夹紧机构以从所述轮胎的外周的两侧夹住的方式夹紧水平姿势的所述轮胎,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及其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沿所述运送方向同时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轮胎夹紧机构以从所述轮胎的外周的两侧夹住的方式夹紧水平姿势的轮胎,因此能够进行轮胎的定心。另外,由于驱动机构使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及其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沿所述运送方向同时移动,因此例如能够通过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将处理工作台内的轮胎搬出到下一个处理工作台,并且通过上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将下一个轮胎搬入到该处理工作台内。
(5)在本发明的轮胎运送装置的进一步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胎夹紧机构以从所述轮胎的内周侧扩张的方式夹紧水平姿势的所述轮胎,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及其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沿所述运送方向同时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轮胎夹紧机构以从所述轮胎的内周侧扩张的方式夹紧水平姿势的轮胎,因此能够进行轮胎的定心。另外,由于驱动机构使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及其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沿所述运送方向同时移动,因此例如能够通过下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将处理工作台内的轮胎搬出到下一个处理工作台,并且通过上游侧的轮胎夹紧机构将下一个轮胎搬入到该处理工作台内。
(6)在上述(4)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胎夹紧机构也可具有相对的轮胎夹紧部,所述轮胎夹紧部能够彼此靠近或分离移动并且能够升降,且能够以彼此靠近移动并从两侧夹住的方式夹紧轮胎。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通过使相对的轮胎夹紧部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摆动,从轮胎的两侧夹住并夹紧轮胎,因此能够简单且切实地将轮胎对准到轮胎夹紧部的中心,即进行定心。
另外,由于轮胎夹紧部能够升降,因此能够通过使夹紧轮胎的轮胎夹紧部上升,在从载置有轮胎的辊轮输送机等完全抬起轮胎的状态下进行运送,并能够进行高速的运送。
(7)在上述(4)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胎夹紧机构还可以具有能够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或分离的方向水平摆动的轮胎夹紧部,所述轮胎夹紧部能够升降,且能够以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摆动并从两侧夹住的方式夹紧所述轮胎。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使轮胎夹紧部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摆动,从而从两侧夹住轮胎后对准于轮胎夹紧部的中心(定心)。
另外,由于轮胎夹紧部能够升降,因此能够通过使夹紧轮胎的轮胎夹紧部上升,在从载置有轮胎的辊轮输送机等完全抬起轮胎的状态下进行运送,并能够进行高速的运送。
(8)在上述(5)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胎夹紧机构还可以具有从上方对所述轮胎的孔插拔的能够升降的轮胎夹紧部,该轮胎夹紧部具有能够向内外侧方向移动的多个支撑体,并且能够以将所述多个支撑体插入到所述轮胎的孔内并使所述多个支撑体向外侧方向移动,从而从内周侧扩张所述轮胎的方式夹紧所述轮胎。
根据该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支撑体插入到轮胎的孔内并使其向外侧方向移动,从而从内周侧支撑轮胎并对准于轮胎夹紧部的中心(定心)。
另外,由于轮胎夹紧部能够升降,因此能够通过使夹紧轮胎的轮胎夹紧部上升,在从载置有轮胎的辊轮输送机等完全抬起轮胎的状态下进行运送,并能够进行高速的运送。
(9)在本发明的轮胎运送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运送方向具备两台所述轮胎夹紧机构,在所述轮胎的运送路径上,沿所述运送方向等间隔地配置有搬入所述轮胎的搬入工作台、测量所述轮胎的动平衡的测量工作台以及对所述轮胎进行标记的标记工作台,所述驱动机构使两台所述两轮胎夹紧机构以与所述等间隔相同的行程沿所述运送方向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使两台轮胎夹紧装置以与等间隔地配置的各工作台的所述等间隔相同的行程沿运送路径一体地移动,因此例如能够通过一侧的轮胎夹紧装置,对已结束搬入工作台上的处理的轮胎进行定心并将其向测量工作台运送的同时,通过另一侧的轮胎夹紧装置,对已结束在测量工作台上的测量的轮胎进行定心并将其向标记工作台运送。由于如此能够进行轮胎的定心的同时,高速地进行各工作台之间的轮胎的运送,因此能够缩短具备各工作台的轮胎试验系统中的轮胎试验处理所需的时间。
如此,根据本发明,由于从两侧夹紧轮胎并进行运送,因此能够进行无打滑的高速的轮胎运送,并且能够防止运送中的轮胎的旋转错位。另外,由于还能够通过夹紧轮胎同时进行轮胎的定心,因此在向多个处理工作台依次运送轮胎的情况下,能够节省在各处理工作台上的定心时间。此外,通过使多个各轮胎夹紧装置一体地移动,能够同时进行各处理工作台之间的轮胎的运送,从而作为总体能够缩短处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测量工作台的主视图。
图3是标记工作台的后视图。
图4是轮胎运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前后移动用的驱动结构的概要侧视图。
图6是轮胎支撑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纵切轮胎支撑机构的局部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轮胎运送动作的俯视图。
图18是具备其他实施方式的轮胎运送装置的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的实施方式中的轮胎运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20是图18的实施方式中的轮胎支撑机构的俯视图。
图21是图18的实施方式中的轮胎运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22是表示轮胎支撑机构的进一步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轮胎支撑机构的进一步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运送装置的轮胎试验系统的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的俯视图。该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测量轮胎的动平衡,作为轮胎的运送方向的从前方朝向后方(在图中为从右方到左方),按该顺序前后串联地配置有搬入工作台1、测量工作台2及标记工作台3。在这些工作台1、2、3中设置有依次运送轮胎W的轮胎运送装置4。
在该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中,搬入工作台1的中心位置a与测量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b间的前后间隔和测量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b与标记工作台3的中心位置c间的前后间隔设定为相同。
搬入工作台1具有左右一对的带式搬入输送机5,能够载置以水平姿势运送来的轮胎W并运送至工作台中心。左右的搬入输送机5分别被能够正反转的伺服电机6独立地驱动。左右的搬入输送机5通过彼此正向地同步驱动,能够向后方运送载置的轮胎W,并通过彼此反向地同步驱动,能够使载置的轮胎W在输送机5上自转动。
另外,在该搬入工作台1中,在搬入来的轮胎W中的胎圈部的内周上经由涂覆辊7事先涂覆有肥皂水等剥离液。为了防止在后方的测量工作台2中进行动平衡的测量处理后,当从轮辋拆卸轮胎W时,轮胎W的胎圈部粘贴到轮辋上而变得难以分离,进行该剥离液的涂覆。
如图2所示,在测量工作台2中,测量当轮胎W旋转时因轮胎W的不平衡而发生的水平方向的离心力,基于其测量结果算出轮胎W的动平衡和轻点等。测量工作台2具有具备连结下轮辋8且转动的心轴9的计测装置10和使上轮辋11在心轴轴心上升降的轮辋升降装置12。
计测装置10以如下方式进行轮胎W的不平衡量和角度等的计算。即,首先,在与心轴9的上端连结的下轮辋8和下降后与心轴9连结的上轮辋11之间安装轮胎W。其次,向被上轮辋11与下轮辋8夹持的轮胎W注入加压空气以使膨胀至规定的内压。在该状态下,经由心轴9轮胎W以规定的速度旋转。此时,若在轮胎W中发生起因于不平衡的水平方向上的离心力,则由利用测力传感器的负载检测机构计测其离心力。同时,用旋转编码器等测量轮胎W的旋转位置。基于这些测量数据,计测装置10计算轮胎W的不平衡量和角度等。
如图3所示,标记工作台3将基于测量工作台2的测量结果的轻点位置等压印在轮胎W的侧面。标记工作台3具备标记装置13,所述标记装置13能够升降地装备有向热转印的胶带按压刻印头并转印在轮胎侧面的规定位置上的压印头13a。进一步,标记工作台3具备电机驱动的宽带式搬出输送机14。
图4是轮胎运送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前后移动用驱动机构的概要侧视图,图6是轮胎支撑机构的俯视图,图7是纵切轮胎支撑机构的局部的侧视图。基于这些图4至图7及上述的图1,说明轮胎运送装置4的详细的结构。
该实施方式的轮胎运送装置4具备:固定配置在作为轮胎的运送方向的前后方向运送路径的左右两边上的前后长的支撑台15、能够前后移动地装备在支撑台15上的前后可动台16和装载安装在前后可动台16的前后两处上的两台轮胎夹紧装置17A、17B。
在左右各支撑台15的上表面,与运送路径平行地设置有前后长的左右一对的导轨18。在导轨18经由滑块19能够前后移动地装载有前后可动台16。装备在前后可动台16的前后上的各个轮胎夹紧装置17A、17B具有左右一对的轮胎支撑机构20。轮胎支撑机构20隔着运送路径彼此相对配置。
在各前后可动台16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使齿部朝下地装备有齿条21。在齿条21啮合有小齿轮22。如图4及图5所示,小齿轮22与在支撑台15的前后中央部位处左右水平地架设的左右长的旋转支撑轴23连结。旋转支撑轴23架设在左右支撑台15。在一个支撑台15中具备伺服电机24。伺服电机24与旋转支撑轴23经由带齿传动带25彼此柔性联动。
通过使伺服电机24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从而左右小齿轮22转动并使前后可动台16前后移动,由此前后两台轮胎夹紧装置17A、17B同步地且一体地前后移动。该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如此构成。
如此,由于使轮胎夹紧装置17A、17B沿轮胎W的运送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配置在轮胎W的运送路径的两侧及其下方,因此轮胎W的运送路径的上方的空间成为空的空间。由此,能够有效地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而不妨碍测量工作台2中的测量动平衡的计测装置10的上轮辋11的升降,或标记工作台3中的标记装置13的压印头13a的升降。
各轮胎夹紧装置17A、17B的轮胎支撑机构20具备:升降台26,能够滑动升降地支撑在前后可动台16上;左右可动台27,相对于升降台26能够左右移动地被支撑;轮胎夹紧部28,安装在左右可动台27的运送路径侧的端部。
升降台26具备导向轴29和齿条轴31。导向轴29设置有四根,这些导向轴29从升降台26朝向下方延伸。导向轴29上下滑动自如地插入并支撑在前后可动台16所具备的滑动凸部30中。齿条轴31从升降台26朝向下方延伸。前后可动台16具备与齿条轴31啮合的小齿轮32和使小齿轮32正反旋转驱动的伺服电机33。如此构成通过使伺服电机33正转或反转,使小齿轮32旋转以使升降台26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
左右可动台27经由滑块40能够左右移动地装载在设置于升降台26上表面的轨道39上。在左右可动台27的后部,在左右方向上安装有齿部朝上的齿条41。升降台26具备与齿条41啮合的小齿轮42和使小齿轮42正反旋转驱动的伺服电机43。通过使伺服电机43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小齿轮42转动以使左右可动台27在作为与运送路径正交的方向的左右方向上移动。该实施方式的正交方向驱动机构如此构成。
轮胎夹紧部28具有叉状的支撑臂44。支撑臂44以水平单臂状与左右可动台27的运送路径侧的端部连结。如图4及图6所示,在每个支撑臂44的前端部,围绕纵向支点p摆动自如地铰支连结有作为摆动部件的托架45的前后中间部。在各托架45的前后两端轴上空转自如地支撑有纵向姿势的支撑辊46。因此,当左右可动台27移动时,设置在托架45的四根支撑辊相对于运送路径进入或后退。即,设置在托架45的四根支撑辊46向运送路径进入,以及从运送路径退避。
从托架45的中心部上表面朝向横向外方延伸有臂45a。在支撑臂44的基部上表面立设有弹簧支撑销47。在臂45a的前端与弹簧支撑销47之间张设有弹簧48。在支撑辊46没有外力作用的通常时,通过弹簧48的张力,托架45弹性保持为沿前后方向的姿势,即,四根支撑辊46成为前后一列状态的姿势。此外,在托架45的前后两处与支撑臂44之间,还可以分别张设两个弹簧。
该实施方式的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以上述方式构成。下面,参照图8至图17,说明使用该系统将轮胎W依次运送至各工作台并实施处理的情况的动作。此外,在附图及下面的说明中,在轮胎W上标有表示运送顺序的号码。
(1)如图8所示,当成型的轮胎W(1)通过未图示的运送机构以水平姿势从前方向搬入工作台1送来时,轮胎W(1)移载在彼此同步地正转转动的左右搬入输送机5上并向后方送去。此时,涂敷辊7从运送表面退出到下方并待机。另外,轮胎运送装置4的前后可动台16位于前方移动位置,前方,即轮胎W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轮胎夹紧装置17A位于搬入工作台1的中心位置a,后方,即轮胎W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轮胎夹紧装置17B位于测量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b。另外,在两个轮胎夹紧装置17A、17B中的升降台26位于下降位置,左右可动台27位于退避位置,左右的轮胎夹紧部28待机在不妨碍轮胎W(1)的移动的位置。
(2)当基于光电传感器等的输出,检测出轮胎W(1)的中心孔到达涂敷辊7的上方时,搬入输送机5被停止,并且涂敷辊7上升以从轮胎下方贯通到轮胎W(1)的中心孔。
(3)之后,在前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A中的左右的轮胎支撑机构20中,各伺服电机43被彼此同步地驱动,由此,左右可动台27进入到运送路径侧且彼此靠近。通过左右可动台27的靠近,轮胎夹紧部28夹住轮胎W(1)。此时,通过轴支撑在托架45的前后两端上的每一对支撑辊46挤压到轮胎W(1),托架45相对地拉长弹簧48的同时进行摆动,从而左右各四个轮胎支撑辊45挤压到轮胎W(1)。
当轮胎夹紧部28夹住轮胎W(1)时,若轮胎W(1)从工作台中心偏移,则八个支撑辊46中的任一辊就不会与轮胎W(1)接触。然而,轮胎夹紧部28的挤压进行到所有八个支撑辊46均挤压到轮胎W(1)的状态,由此,轮胎W(1)被挤动并对准工作台中心,即进行定心。
如此,由于使左右轮胎支撑装置20的各伺服电机43同步驱动,并用左右的轮胎夹紧部28夹紧轮胎W(1)并进行定心,因此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定心。与此相对,例如在将前端具备支撑辊的多个摆动臂分别配置在左右上,并通过由多个气缸使各摆动臂进行摆动,从而将各支撑辊向轮胎按压以进行定心的结构中,难以使多个气缸同步,因而难以进行高精度的定心。此外,被定心的轮胎W(1)成为其内周(胎圈部内周)与涂敷辊7接触的状态。
(4)当完成上述的轮胎W(1)的定心时,如图9所示,左右搬入输送机5被彼此反向旋转驱动,由此轮胎W(1)被支撑辊46组导向的同时沿规定的方向在搬入输送机5上自转动,并通过空转自如的涂敷辊7向轮胎W(1)的胎圈部内周涂敷剥离液。
(5)当足以使轮胎W(1)自转动一圈以上的设定时间经过后,胎圈部的内周整体的涂敷完成,两搬入输送机5被停止,涂敷辊7下降至最初的沉入位置。
(6)当剥离液涂敷处理完成后,在左右的轮胎支撑机构20中,左右可动台27、27被驱动控制,使得彼此同步地再次向运送路径侧进入。由此,轮胎夹紧部28的八个支撑辊46进一步牢固地挤压到轮胎W(1),成为被左右的轮胎支撑机构20夹持的状态而不使轮胎W(1)滑落。由此,能够使轮胎夹紧装置17A高速移动或快速停止。
(7)其次,在左右的轮胎支撑机构20中的各升降台26被控制上升,使得彼此同步地仅上升设定量。由此,左右的轮胎夹紧部28在从左右侧夹持已完成剥离液涂敷处理的轮胎W(1)的状态下,彼此同步地上升并从搬入输送机5抬起轮胎W(1)。
(8)其次,如图10所示,左右的前后可动台16被控制移动,使得彼此同步地向后方移动。由此,处于由左右的轮胎夹紧部28被抬起的状态下的轮胎W(1)被送到后方。
如此,由于通过左右的轮胎夹紧部28从两侧夹持轮胎W(1)并向后方运送,因此不会有如通过辊轮输送机运送轮胎的现有例那样的在轮胎与辊轮之间发生打滑的现象,能够进行轮胎W(1)的高速运送。进一步,与通过辊轮输送机运送轮胎的现有例相比,能够减少振动及噪音。另外,在运送中也没有轮胎W(1)旋转。
(9)前后可动台16的后方移动量,即行程设定为与各处理工作台1、2、3中的中心位置的前后间隔相同。因此,如图11所示,在前后可动台16的后方移动停止的状态下,夹紧轮胎W(1)的前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A就会位于测量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b。
其次,控制左右的轮胎支撑机构20中的各升降台26,使得彼此同步地仅下降设定量。由此,轮胎W(1)被载置到下轮辋8上。此时,由于被轮胎夹紧装置17A夹紧的轮胎W(1)已处于定心的状态,因此只需在此状态下直接下降,即能以准确地对准下轮辋8的状态被装填到下轮辋8中。此外,在如上述那样前后可动台15移动至后方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后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B位于标志工作台3的中心位置c。
(10)当完成轮胎W(1)的装填后,左右的轮胎支撑机构20中的左右的左右可动台27立即彼此同步地后退移动而相互分离。由此,轮胎夹紧部28中的所有支撑辊46复位至与轮胎W(1)分离的待机状态,并且如图12所示,前后可动台16被移动到前方。当前后可动台16复位至最初的前方位置时,如图13所示,前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A再次位于搬入工作台1的中心位置a,后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B位于测量工作台2的中心位置b。
(11)如上述的图2所示,在测量工作台2中,上轮辋11下降至嵌合装填在下轮辋8中的轮胎W(1)的上面,并且从上轮辋11的中心向下方延伸的连结轴11a通过轮胎W(1)的中心孔插入到心轴9中而被连结。之后,向被上轮辋8与下轮辋11夹持的轮胎W(1)注入加压空气使得轮胎W(1)膨胀至规定的内压。在该状态下,经由心轴9使轮胎W(1)以规定的速度旋转,计测因轮胎W(1)的不平衡而发生的水平方向的离心力,并且测量轮胎W(1)的旋转位置。从这些测量数据计算动平衡和轻点位置等。
在实施该测量处理期间,在搬入工作台1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执行上述(1)至(5)的动作,通过轮胎夹紧装置17A定心下一个轮胎W(2),进一步对轮胎W(2)进行涂敷剥离液的处理。
(12)在测量处理完成的测量工作台2中,进行轮胎内的抽气和上轮辋11的上升退避。之后,控制左右的轮胎夹紧机构20的左右可动台27,使其彼此同步地再次向运送路径侧进入。由此,用左右的轮胎夹紧部28牢固地夹紧已完成计测处理的轮胎W(1)。另外,在搬入工作台1中,执行上述(6)、(7)的操作,由左右的轮胎支撑装置20牢固地夹持已完成剥离液涂敷处理的轮胎W(2)。
(13)其次,在后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B中,控制左右升降台26彼此同步地仅上升设定量,在保持从左右侧夹持轮胎W(1)的状态下,左右的轮胎夹紧部28彼此同步地上升。由此,从下轮辋8向上方拔出轮胎W。另一方面,在前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A中也执行上述(7)的动作,从搬入输送机5抬起已完成剥离液涂敷处理的轮胎W(2)。
(14)其次,如图15所示,左右的前后可动台16彼此同步地向后方移动,并同时向后方运送被后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B夹紧的已完成测量处理的轮胎W(1)和被前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A夹紧的已完成剥离液涂敷处理的轮胎W(2)。
(15)如图16所示,在前后可动台16的后方移动停止的状态下,夹紧已完成测量处理的轮胎W(1)的后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B位于标记工作台3的中心位置c。通过控制左右的轮胎支撑机构20的各升降台26彼此同步地仅下降设定量,轮胎W(1)以被定心的状态载置到搬出输送机14。之后,通过使标记装置13的压印头13a下降,对轮胎W(1)的上表面(侧面)的规定位置压印规定的颜色及形状的标记等。与此同时,在测量工作台2中,执行对下一个轮胎W(2)的上述(9)、(10)的操作。
此外,被搬入到标记工作台3的轮胎W(1)在从测量工作台2搬出之前,事先修正其旋转姿势,使得根据计测已算出的轻点等的标记点处于标记装置13中的压印头13a的正下方位置。
而且,当向搬出输送机14的轮胎W(1)的搬入载置结束时,后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B中的左右的轮胎夹紧部28进行退避移动并从轮胎W(1)分离,前后可动台16立即向前方进行复位移动。由此,如图17所示,前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A移动到搬入工作台1,另外,后方的轮胎夹紧装置17B移动到测量工作台2。
(16)当在标记工作台3上的标记处理结束时,压印头13a上升复位至上方待机位置,进一步通过启动搬出输送机14,已完成标记处理的轮胎W(1)向后方搬出去。
如此,通过以规定的行程即间距使前后两台轮胎夹紧装置17A、17B彼此同步地往复前后移动两次,能够向搬入工作台1、测量工作台2及标记工作台3运送轮胎W,从而在高速下依次运送轮胎W。
(第二实施方式)
图18是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运送装置的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的俯视图,图19是轮胎运送装置的主视图,图20是轮胎支撑机构的俯视图,图21是轮胎支撑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轮胎运送装置4具备:固定配置在作为轮胎的运送方向的前后方向运送路径的一侧边上的前后长的支撑台15、能够前后移动地装备在支撑台15上的前后可动台16和装载安装在前后可动台16的前后两处上的两台轮胎夹紧装置17A、17B。
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在支撑台15的上表面,与运送路径平行地设置有前后长的左右一对导轨18,在该导轨18经由滑块19能够前后移动地装载有前后可动台16。前后可动台16的驱动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即,该驱动结构如图19所示,在前后可动台16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使齿部朝下地装备有齿条21,并且与该齿条21啮合的小齿轮22轴支撑在支撑台15的前后中央部位,进一步,经由带齿传动带25,与安装在支撑台15的伺服电机24柔性联动。
该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通过使伺服电机24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来使小齿轮22转动,从而使前后可动台16前后移动以使前后两台轮胎夹紧装置17A、17B同步地且一体地前后移动。
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轮胎夹紧装置17A、17B的轮胎支撑机构20具备:左右可动台27,经由导轨39及滑块40能够左右移动地装备在前后可动台16;升降框架52,经由纵导轨50及滑块51能够上下移动地支撑在该左右可动台27的轮胎运送路径侧的端部;轮胎夹紧部28,安装在升降框架52的自由端侧。另外,升降框架52通过由伺服电机53正反旋转的进给丝杠54被丝杠进给驱动。
轮胎夹紧部28由纵向姿势的三个支撑辊46构成,在升降框架52的下侧,在围绕图20及图21所示的支点q能够水平摆动地轴支撑的摆动臂55的自由端,能够空转自如地轴支撑有各支撑辊46。
另外,各摆动臂55的支撑轴56贯通升降框架52向上方突出。在各支撑轴56的上方突出部连结有经由支撑轴56与各摆动臂55一体摆动的操作臂57,一个操作臂57通过气缸58驱动摆动。进一步,操作臂57与其他操作臂57通过联动连杆59依次连结,并通过使三个操作臂57同时摆动,从而三个支撑辊46向内外同步地摆动移动。
另外,如图20及图21所示,一个操作臂57的摆动经由齿轮机构60传递到旋转编码器61中,并从操作臂57的摆动位置检测出支撑辊46的摆动位置,通过基于旋转编码器61的检测信息控制气缸58,从而进行支撑辊46组的位置控制。
在此,在支撑辊46向内方移动,并且集中到轮胎夹紧部28的中心附近的状态下,能够使升降框架52升降并从上方向轮胎W的中心孔插拔支撑辊46组。另外,在该状态下,可通过使插入到轮胎W的中心孔的支撑辊46组向外方同步移动,以用支撑辊46组扩张轮胎W的胎圈部内周的方式支撑,从而使轮胎W对准(定心)轮胎夹紧部28的中心。另外,可通过在用支撑辊46组从内周侧按压支撑轮胎W的状态下使升降框架52升降,从而使轮胎W升降。
根据如此构成的轮胎运送装置4,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使前后可动台16以与工作台间隔相应的行程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将用前后轮胎夹紧装置17A、17B夹紧的轮胎W依次运送到各工作台1、2、3的中心位置(a)、(b)、(c)。
(第三实施方式)
图22表示具备第三实施方式的轮胎运送装置4的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在该实施方式中,轮胎夹紧装置17A、17B中的轮胎支撑机构20具备升降框架52和安装在升降框架52的自由端侧的轮胎夹紧部28。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升降框架52构成为通过由伺服电机正反旋转的进给丝杠来丝杠进给驱动。
升降框架52具备能够水平摆动的前后一对的操作臂65,两操作臂65经由反转齿轮机构66与气缸67联动连结,两操作臂65构成为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同步摆动驱动。而且,在各操作臂65的自由端上装备有轮胎夹紧部28。
轮胎夹紧部28由能够水平摆动地安装在操作臂65的自由端上的摆动部件68和空转自如地轴支撑在该摆动部件68的两端上的各一对的支撑辊46构成。
在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两操作臂65以彼此靠近的方式摆动驱动,从而前后的轮胎夹紧部28中的支撑辊46能够从外周按压支撑轮胎W并进行定心的同时进行夹紧,并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升降框架52上升,能够抬起夹紧的轮胎W。
根据如此构成的轮胎运送装置4,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使前后可动台16以与工作台间隔相应的行程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将用前后的轮胎夹紧机构17A、17B夹紧的轮胎W依次运送至各工作台1、2、3的中心位置(a)、(b)、(c)。
(第四实施方式)
图23表示具备第四实施方式的轮胎运送装置4的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在该实施方式中,轮胎夹紧装置17A、17B中的轮胎支撑机构20具备升降框架52和安装在升降框架52的自由端侧的轮胎夹紧部28。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升降框架52构成为通过丝杠进给驱动机构或气缸来驱动升降。
升降框架52具备前后长的支撑部52a,在该支撑部52a的下侧具备前后一对的轮胎夹紧部28。轮胎夹紧部28具备经由前后长的导向轨69能够平行地前后移动的前后一对的支撑部件70和空转自如地轴支撑在各支撑部件70的左右两端部上的一对支撑辊46。
在支撑部52a的前后中央处具备由伺服电机71齿轮联动的操作臂72,该操作臂72的两端与各支撑部件70经由连杆73被联动连结。通过使操作臂72正反摆动,各支撑部件70以彼此靠近或分离的方式前后移动。
因此,通过使两支撑部件70以彼此靠近的方式平行移动,相对的前后轮胎夹紧部28中的支撑辊46能够从外周按压支撑轮胎W并进行定心的同时进行夹紧,并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升降框架52上升,能够抬起夹紧的轮胎W。
根据如此构成的轮胎运送装置4,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通过使前后可动台16以与工作台间隔相应的行程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将用前后的轮胎夹紧机构17A、17B夹紧的轮胎W依次运送至各工作台1、2、3的中心位置(a)、(b)、(c)。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实施。
(1)还可以通过在各轮胎夹紧部28中的叉状支撑臂44的各前端部分别设置支撑辊46,从而用四个支撑辊46夹紧轮胎W的简单的方式实施。
(2)优选地,将从左右侧夹持并夹紧轮胎W的支撑辊46的表面形成为防滑面,从而阻止夹持并抬起的轮胎W的滑落。作为防滑面,优选为梨皮面等粗糙面、具备多个小凹凸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环状槽或者突条的表面等。
(3)作为使前后的轮胎夹紧装置17A、17B同步地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还可以利用例如将能够沿导轨18移动的前后可动台16与正反旋转的链条或传动带等环状带连结,并且在支撑台15上设置与前后可动台16的前后端相对的挡块,抵接限制两个轮胎夹紧装置17A、17B的停止位置的结构。
(4)作为使左右可动台27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还可以利用由伺服电机正反驱动进给丝杠,从而使左右可动台27丝杠进给移动的结构。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到试验轮胎的动平衡的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中并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轮胎动平衡测量系统,能够适用于轮胎制造生产线等中的轮胎的运送。
另外,轮胎夹紧装置的个数不限于两台,还可以是三台以上,此时,优选例如使三台以上的轮胎夹紧装置以与等间隔配置的四处以上的各处理工作台的所述等间隔相同的行程沿运送方向一体地移动。
附图标记说明
1搬入工作台28轮胎夹紧部
2测量工作台45托架
3标记工作台46支撑辊
16前后可动台68摆动部件
17A轮胎夹紧装置70支撑部件
17B轮胎夹紧装置W轮胎
20轮胎支撑装置

Claims (7)

1.一种轮胎运送装置,该轮胎运送装置设置在沿轮胎的运送方向等间隔地配置的至少三个工作台中,所述至少三个工作台沿着所述运送方向按顺序包括搬入水平姿势的所述轮胎的第一工作台、测量所述轮胎的动平衡的第二工作台以及对所述轮胎进行标记的第三工作台,所述轮胎运送装置包括:
多个轮胎夹紧机构,用于夹紧水平姿势的所述轮胎;
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多个轮胎夹紧机构移动;和
平行于所述运送方向的所述轮胎的移动路径,
其中所述多个轮胎夹紧机构沿着所述轮胎的所述运送方向以所述等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具有沿着所述轮胎的所述移动路径在所述运送方向上移动的可动台,
其中所述多个轮胎夹紧机构被安装在所述可动台上,
其中所述多个轮胎夹紧机构从外周侧或内周侧夹紧所述轮胎,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多个轮胎夹紧机构沿所述运送方向同步移动,以从所述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运送所述轮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运送装置,
其中所述轮胎的所述移动路径配置在所述轮胎的运送路径的两侧,
其中所述可动台被配置在一侧的所述移动路径和另一侧的所述移动路径上,
在所述多个轮胎夹紧机构中,一侧的所述可动台的轮胎夹紧机构和另一侧的所述可动台的轮胎夹紧机构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轮胎支撑机构,并且
其中所述一对轮胎支撑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可动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运送装置,
其中所述轮胎的所述移动路径配置在所述轮胎的运送路径的一侧,
其中所述可动台沿着所述移动路径配置,
其中所述多个轮胎夹紧机构中的每个具有轮胎支撑机构,
其中每个所述轮胎支撑机构沿着所述运送路径彼此相邻,并且
其中每个所述轮胎支撑机构被设置在所述可动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运送装置,
其中所述一对轮胎支撑机构中的每个具有相对的轮胎夹紧部,
其中所述轮胎夹紧部能够彼此靠近或分离移动并且能够升降,并且
其中所述轮胎夹紧部能够以彼此靠近移动并从两侧夹住所述轮胎的外周侧的方式夹紧所述轮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运送装置,
其中所述轮胎支撑机构具有沿着所述运送方向彼此相邻的一对轮胎夹紧部,
其中所述一对轮胎夹紧部能够向彼此靠近方向或分离方向水平摆动,且能够升降,并且
其中所述一对轮胎夹紧部能够以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摆动并从两侧夹住所述轮胎的外周侧的方式夹紧所述轮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运送装置,
其中所述轮胎支撑机构具有沿着所述运送方向彼此相邻的一对轮胎夹紧部,
其中所述一对轮胎夹紧部能够从上方相对于所述轮胎升降,并具有能够向内外侧方向移动的多个支撑体,并且
其中能够以将所述多个支撑体插入到所述轮胎的孔内并使所述多个支撑体向外侧方向移动,从而从内周侧扩张所述轮胎的方式夹紧所述轮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运送装置,
其中用于搬入所述轮胎的工作台具有一对搬入输送机,并且
其中所述一对搬入输送机通过彼此正向地同步驱动以运输所述轮胎,并通过彼此反向地同步驱动以使所述轮胎自转动。
CN201280041103.1A 2011-08-25 2012-07-30 轮胎运送装置 Active CN1037479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3670 2011-08-25
JP2011183670 2011-08-25
JP2012094022A JP6333507B2 (ja) 2011-08-25 2012-04-17 タイヤ搬送装置
JP2012-094022 2012-04-17
PCT/JP2012/004834 WO2013027335A1 (ja) 2011-08-25 2012-07-30 タイヤ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7945A CN103747945A (zh) 2014-04-23
CN103747945B true CN103747945B (zh) 2016-05-18

Family

ID=47746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1103.1A Active CN103747945B (zh) 2011-08-25 2012-07-30 轮胎运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45260B2 (zh)
JP (1) JP6333507B2 (zh)
CN (1) CN103747945B (zh)
DE (1) DE112012003519T5 (zh)
WO (1) WO20130273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6119A (zh) * 2018-06-04 2018-11-02 安徽瑞铁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生产检修线上设备的轮对定位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4178B (zh) * 2014-04-11 2017-01-01 三菱重工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輪胎保持裝置、輪胎試驗系統
JP5916954B2 (ja) * 2014-04-11 2016-05-11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保持装置、タイヤ試験システム
CN104260562B (zh) * 2014-10-01 2016-03-23 合肥海闻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轮胎数字打印机的轮胎夹具
DE102015014936A1 (de) 2014-11-18 2016-05-19 Harburg-Freudenberger Maschinenbau Gmbh Vorrichtung und Transporteinrichtung zur Handhabung von Reifenrohlingen
RU2709152C2 (ru) * 2014-12-05 2019-12-16 Пирелли Тайр С.П.А.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шин в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м процессе и в установке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шин для колес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DE112016006032B4 (de) 2015-12-24 2022-09-15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Machinery Systems, Ltd. Reifeneigenschaftswert-Messvorrichtung und Reifeneigenschaftswert-Messsystem
CN106005934A (zh) * 2016-07-11 2016-10-12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生胎转运装置用自动输送系统
WO2018069783A1 (en) * 2016-10-11 2018-04-19 Pirelli Tyre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green tyres
CN106426679B (zh) * 2016-12-26 2019-04-30 桂林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轮胎定型硫化机定型辅助装置
JP6898094B2 (ja) * 2016-12-26 2021-07-07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部材の取り出し装置及びタイヤ部材の取り出し方法
CN107336532A (zh) * 2017-07-21 2017-11-10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位气密打号装置
CN107814180B (zh) * 2017-12-01 2024-02-02 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暂存装置
CN108162448B (zh) * 2018-01-03 2023-09-08 冯华国 一种防爆轮胎的颗粒填充系统
JP2019174442A (ja) * 2018-03-26 2019-10-10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試験機
CN108656721B (zh) * 2018-05-24 2023-10-13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光带热转印贴合设备
ES2781898A1 (es) * 2019-03-06 2020-09-08 Eds Robotics S L Estación de engomado de neumáticos con sistema de inspección dimensional de cubiertas recicladas
CN110116894A (zh) * 2019-05-20 2019-08-13 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 轮胎输送装置
CN110406142B (zh) * 2019-08-07 2024-05-28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型装置及轮胎成型方法
JP7346782B2 (ja) * 2019-09-02 2023-09-20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型装置
CN113247610B (zh) * 2020-02-10 2022-07-29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拉式搬运机器人
CN111703635A (zh) * 2020-06-29 2020-09-25 泉州市高谦机械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产品包装的产品定位装置
JP2022186101A (ja) * 2021-06-04 2022-12-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の摩擦性能の評価方法、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14104643B (zh) * 2021-12-16 2023-05-16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车型胎膜柔性切换系统
CN114426251B (zh) * 2022-04-06 2022-07-05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轮胎生产的输送设备
CN117416675B (zh) * 2023-12-04 2024-04-05 安徽浙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弃电路板回收加工输送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7489A (en) * 1983-12-10 1986-07-01 Th. Kieserling & Albrecht Gmbh. & Co. Conveyor for transporting wheel rims during roll shaping
US6362443B1 (en) * 1999-06-07 2002-03-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ethod of storing products and storage system
JP2004174769A (ja) * 2002-11-25 2004-06-24 Bridgestone Corp 製造評価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JP2004306495A (ja) * 2003-04-09 2004-11-04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93347A (fr) * 1971-12-27 1973-06-27 Uniroyal Inc Procede et appareil de triage et ses elements constitutifs
NL179461C (nl) 1972-07-05 1986-09-16 Fontijne Bv Machine Inrichting voor het uitvoeren van een aantal achtereenvolgende bewerkingen op een voorwerp.
CA1067029A (en) * 1976-06-09 1979-11-27 American Chain And Cable Company Overhead conveyor system
US4836386A (en) * 1983-08-10 1989-06-06 The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mpany Sorting system
JPS60104240A (ja) * 1983-11-11 1985-06-08 Toshiba Corp X線タイヤ検査装置
US4621671A (en) * 1984-09-20 1986-11-11 Allied Automation Systems, Inc. Tire mounting system
JPS61212742A (ja) * 1985-03-16 1986-09-20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オミテイ機のハイポイントマ−キングシステム
JPS61221621A (ja) * 1985-03-28 1986-10-0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粉体供給装置
JPH02144325A (ja) * 1988-11-22 1990-06-04 Bridgestone Corp 環状物体の搬送装置
JPH0531096A (ja) 1991-07-31 1993-02-09 Shimadzu Corp Mr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2756404B2 (ja) * 1993-10-14 1998-05-25 日産アルティア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バランスウェイト取付装置
JP4204122B2 (ja) * 1998-12-11 2009-01-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環状部材のセンタリング装置
JP2000329658A (ja) 1999-05-18 2000-11-30 Kokusai Keisokki Kk マーキング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試験ライン
JP2001031219A (ja) * 1999-07-19 2001-02-0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の中間保管方法及び中間保管システム
DE10148051C1 (de) * 2001-09-28 2003-07-10 Maschb U Konstruktion Gmbh Elm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zerstörungsfreien Materialprüfung von Formkörpern mit ringförmigen Umriss
JP4367025B2 (ja) * 2003-06-25 2009-11-1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搬送方法及び搬送装置
JP4243800B2 (ja) * 2003-09-03 2009-03-25 不二商事株式会社 タイヤ搬送装置
JP4242846B2 (ja) * 2005-02-03 2009-03-25 株式会社長浜製作所 タイヤの搬送・保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97489A (en) * 1983-12-10 1986-07-01 Th. Kieserling & Albrecht Gmbh. & Co. Conveyor for transporting wheel rims during roll shaping
US6362443B1 (en) * 1999-06-07 2002-03-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ethod of storing products and storage system
JP2004174769A (ja) * 2002-11-25 2004-06-24 Bridgestone Corp 製造評価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JP2004306495A (ja) * 2003-04-09 2004-11-04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の検査方法およ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6119A (zh) * 2018-06-04 2018-11-02 安徽瑞铁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生产检修线上设备的轮对定位机构
CN108726119B (zh) * 2018-06-04 2020-11-10 安徽瑞铁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生产检修线上设备的轮对定位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27335A1 (ja) 2013-02-28
JP2013061318A (ja) 2013-04-04
CN103747945A (zh) 2014-04-23
JP6333507B2 (ja) 2018-05-30
US9145260B2 (en) 2015-09-29
DE112012003519T5 (de) 2014-05-08
US20140231221A1 (en) 2014-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7945B (zh) 轮胎运送装置
CN103460011B (zh) 轮胎试验机用运入装置
CN104787532B (zh) 板式家具构件的自动分拣方法
US9429498B2 (en) Tire testing machine
CN102167168B (zh) 充气软包装物品的装箱机
CA2558619A1 (en) Tire balancing apparatus
CN109051777A (zh) 一种龙门吸盘自动上料系统
CN106182851B (zh) 胎面自动供料架
ITBO20060194A1 (it) Apparato per formare un flusso continuo e cadenzato di gruppi di rotoli di carta ed altri prodotti opportunamente orientati, inizialmente singoli o preconfezionati, verso una macchina operatrice continua e ad alta produzione, quale una insaccatrice
CN201989953U (zh) 充气软包装物品的装箱机
CN109775212A (zh) 一种测试生产线
KR102022959B1 (ko) 휠과 타이어를 정밀하고 빠르게 조립할 수 있는 휠 타이어 자동 조립라인
CN203558517U (zh) 轮胎翻转装置
CN104129628A (zh) 一种可自动旋转翻转整理的输送装置
KR102464790B1 (ko) 물품을 랩핑 또는 포장하는 기계를 조정하는 방법 및 키트
JP6494831B2 (ja) タイヤ搬送装置
CN203612708U (zh) 凹印机放卷单元的上纸机构
CN109733863B (zh) 一种玻璃生产线上玻璃片下滑储存装置
KR101821631B1 (ko) 적재속도가 빠르게 개량된 무인 자동적재장치
CN209979138U (zh) 一种轮胎动平衡及均匀性试验机用轮胎零点定位装置
CN203975897U (zh) 一种可自动旋转翻转整理的输送装置
CN204297630U (zh) 箱体调整输送装置
CN206679807U (zh) 电池板自动检测机的翻转机构
CN104555377A (zh) 平底箱体调整输送装置
CN207107575U (zh) 移栽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