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5315B - 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 - Google Patents

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5315B
CN103565315B CN201310305790.XA CN201310305790A CN103565315B CN 103565315 B CN103565315 B CN 103565315B CN 201310305790 A CN201310305790 A CN 201310305790A CN 103565315 B CN103565315 B CN 1035653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container
cutting
mixing portion
b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57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5315A (zh
Inventor
新田浩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65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53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53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53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在向收纳被烹调材料的容器(23)中投放作为被烹调材料的一部分的至少生米和水并进行加热来制作使米淀粉糊化而得到的米糊时,切削混合搅拌部(27)进行旋转,由此使得容器内的米糊在容器的底面与切削混合搅拌部之间的间隙中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流动,让米糊在到达容器的侧周面之后,在切削混合搅拌部的上方朝向旋转中心侧流动,对米糊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Description

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为了能够在一般家庭中简便地烘烤面包而制作面包生面团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具有面包生面团制作机的结构的自动制面包机,特别涉及一边对生米进行加热一边调整米的糊化度来自动地制作米面包生面团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素面包和果子面包等的面包制作中,由于需要使用难以进行温度管理的酵母菌、以及如果不充分地进行揉捏则得不到做工良好的美味面包等原因,从而依赖于业务用的制面包机。
例如,在面包制作的一系列工序中,具有如下的揉捏工序:首先向面包容器内投放水、包含有面粉(小麦粉)、盐、糖、脱脂牛奶以及起酥油的混合粉,进而投放没有与水接触的干酵母,之后,充分地混合各个材料。之后,在面包制作的一系列工序中,具有如下工序:一次发酵工序,静置已经揉捏完的生面团,并从25℃加温到32℃左右来使其发酵膨胀;之后的脱气工序,花些许时间揉捏生面团而抽出生面团中的多余气体(气泡);之后的生面团弄圆工序,以不压破残留在生面团内的气泡的方式进行成形;再之后的二次发酵工序,将生面团静置1小时左右而使其发酵;以及之后的烘焙工序,以160~180℃进行烘烤。在做工良好的美味面包的制作中,必须井井有条地正确地执行这些工序。
因此,如下这样的自动制面包机在世界上已经普及:该自动制面包机能够根据微机的程序自动地执行从面包材料的揉捏到烘焙为止的各种工序,能够在一般家庭中简便地烘烤面包。作为这种结构的自动制面包机,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360441号公报(专利文献1)。
图13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加入葡萄干的素面包的烹调工序图。如图13所示,现有的自动制面包机的结构如下:根据微机的程序,按照温度和时间自动地控制从面包材料的揉捏到烘焙为止的各种工序,能够在一般家庭中简便地烘烤素面包。
另外,已经提出了成本低且操作简单的带面包制作功能的煮饭器。作为这样的煮饭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8122号公报(专利文献2)。
图14是示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带面包制作功能的煮饭器的煮饭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4所示的带面包制作功能的煮饭器的结构是:容器1装卸自如地设置在加热室2内,容器1上方的开口部通过安装内盖3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进行封闭。设置在容器1内的搅拌叶片4与作为驱动源的电机连接,根据需要由控制部选择性地进行旋转控制。由于是这样的结构,因此通过对容器1安装内盖3,能够密封容器1而进行煮饭动作。另外,通过在从容器1拆下了内盖3的状态下使搅拌叶片4旋转,能够进行面包制作动作。因此,在带有面包制作功能的煮饭器中,由于能够共用容器1进行煮饭动作和面包制作动作,因此在成本上是有利的。另外,能够从加热室2中取出容器1来进行清洗作业、以及放入洗完的米的作业等,并且只需将容器1安装到加热室2内即可经由卡合部实现搅拌叶片4与电机的连结,因此操作简单。
近年来,由于饮食生活的欧美化、消费者的嗜好的变化等,米的消费量低迷。因此,正在推进用于抑制米的消费量的低迷而实现米的消费量的进一步增大的交易。作为其推进措施,为了使米的消费也扩展到一直以米为主原料的加工食品例如年糕、米饼、米粉团等以外的食品,正在开发以米为主原料的面包制作技术,并且市场上已经在销售米粉面包。该米粉面包与面粉面包相比,多糖类的含量多,能够得到润滑的良好口感和自然的甜味。另外,对于米粉面包而言,像年糕那样噎住喉咙的顾虑少,而且即使食用了较少的量也能够得到饱腹感,因此米粉面包在消费者当中受到了欢迎。另外,对于有小麦过敏症的消费者而言,没有混入面粉的米粉面包已经成为期望的食材。
因此,为了能够更简单地制作米粉面包,考虑了即使没有得到米粉,也能够在自动制面包机中直接粉碎家里的米来制作面包的装置。作为这样的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35475号公报(专利文献3)。
图15是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现有的生面团制作机的剖面图,图16是该生面团制作机中的加热烹调食品的生面团制作工序的整体流程图。
如图16所示,加热烹调食品的生面团制作方法具有以下工序:粉碎工序#20,使粉碎刀片在预定量的谷物粒和预定量的液体的混合物中旋转来粉碎谷物粒;以及搅拌工序#30,用搅拌刀片将由粉碎谷物粒与液体的混合物构成的生面团原料搅拌成生面团。
在基于谷物粒制作面包用的生面团时,如图15所示,以如下方式使用生面团制作机11。取下盖12,在容器13中放入预定量的谷物粒和预定量的液体,之后再次嵌入盖12,执行粉碎前浸泡工序#10(参照图16)。在粉碎前浸泡工序#10的期间,用加热单元14对容器13进行加热,提高液体(此时为水)的温度,由此促进谷物粒的浸泡。在粉碎前浸泡工序#10的最初,使粉碎刀片15旋转,之后也不时地使粉碎刀片15旋转而在谷物粒的表面产生伤痕,由此促进谷物粒进行液体吸收,能够尽快完成浸泡。
在粉碎工序#20中使粉碎刀片15高速旋转,粉碎谷物粒。由此,形成由粉碎谷物粒和液体的混合物构成的生面团原料。在搅拌工序#30中使粉碎刀片15低速旋转,对生面团原料进行揉捏,揉捏成连为一体的生面团。
在搅拌工序#30的开头,打开盖12,向生面团原料中投放预定量的面筋粉,并且根据需要投放预定量的调味料。关闭盖12,使粉碎刀片15低速旋转,混合搅拌生面团原料以及投放于其中的面筋粉和调味料。由于在该过程中生面团的温度上升,因此在之后投放的发泡引发材料为干酵母的情况下,在适当的时机通过冷却单元16对容器13进行冷却,使得容器内的生面团变凉。另外,在执行冷却和加热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都要通过温度传感器17监视容器13的温度,控制容器13成为正确的温度。
当到了投放发泡引发材料的时机时,打开盖12,在容器内的生面团中投放预定量的发泡引发材料。在投放发泡引发材料之后,关闭盖12,使粉碎刀片15低速旋转来混合搅拌生面团和发泡引发材料,完成生面团。
之后,从容器13取出生面团或者在生面团依然处于容器13内的状态下,等待生面团发泡。如果得到期望的发泡,则在面包烘焙装置中烘焙生面团来制作面包。
这样,通过在同一容器13内从粉碎前浸泡工序#10进行到搅拌工序#30,从而在从某个工序转移到其他工序时,不需要将内容物转移到其他容器,能够缩短时间。另外,也消除了谷物粒和生面团原料的一部分残留在之前的工序中使用的容器内表面上、从而生面团一点点减少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04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81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35475号公报
但是,关于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面包的材料,主要使用了以面粉为主原料的材料,特别是,没有将米作为材料进行改善。另外,虽然在专利文献2中具有煮饭功能,但是与专利文献1同样,关于面包的制作,不是将米作为材料进行改善。
在专利文献3的生面团制作方法中,为了在没有得到米粉的情况下也能够更简单地制作米粉面包,作为不经过制粉工序而基于谷物粒(具体地讲是米粒)来制作加热烹调食品的生面团的方法,具有使粉碎刀片15在预定量的谷物粒与预定量的液体的混合物中旋转来粉碎谷物粒的粉碎工序。在专利文献3的生面团制作方法中,由于构成为通过粉碎刀片15来粉碎预定量的谷物粒,因此必定会产生与粉碎有关的问题。
作为与粉碎有关的问题,为了使粉碎刀片15在液体的混合物中旋转来粉碎谷物粒而成为微细颗粒,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并且在使粉碎刀片15旋转来粉碎谷物粒时会伴随较大的声音和振动,因此存在如下顾虑:对于在夜晚使粉碎刀片15高速旋转来粉碎谷物粒犹豫不决。
而且,由于是使粉碎刀片15在容器13内旋转来粉碎谷物粒,因此有如下问题:存在很多对面包制作性能(例如,膨胀、味道)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例如粒度分布的偏差变大、平均粒径变大、淀粉损伤的比例增加等。另外,由于是在粉碎刀片15上裹着生面团的状态下完成烘烤,因此在面包制作动作结束之后,很难从容器13中取出面包,使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制作米糊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所述米糊是一边对生米进行加热一边调整米的糊化度而得到的,在该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中,能够提高基于米粒制作米糊时的磨碎效率,能够用更短的时间制作润滑的米糊,能够实现制作米糊时的静音化和低振动化。
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具有:
容器,其收纳被烹调材料;
加热部,其配设在所述容器的周围,对所述容器进行加热;
驱动部,其对贯通所述容器的底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以及
切削混合搅拌部,其与所述容器内的旋转轴连接而旋转,对所述被烹调材料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所述面包生面团制作机构成为:在向所述容器中投放作为所述被烹调材料的一部分的至少生米和水并进行加热来制作使米淀粉糊化而得到的米糊时,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旋转,由此使得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米糊在所述容器的底面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之间的间隙中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流动,让所述米糊在到达所述容器的侧周面之后,在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上方向所述旋转中心侧流动,从而对所述米糊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本发明的自动制面包机具有:
容器,其收纳被烹调材料;
加热部,其配设在所述容器的周围,对所述容器进行加热;
驱动部,其对贯通所述容器的底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
切削混合搅拌部,其与所述容器内的旋转轴连接而旋转,对所述被烹调材料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温度检测部,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被烹调材料的温度;
操作部,其设定操作条件;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设定的条件、和通过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被烹调材料的温度,对所述加热部和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控制,自动地进行从所述被烹调材料的切削到烘焙的工序,
所述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在向所述容器中投放作为所述被烹调材料的一部分的至少生米和水并进行加热来制作使米淀粉糊化而得到的米糊时,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旋转,由此使得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米糊在所述容器的底面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之间的间隙中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流动,让所述米糊在到达所述容器的侧周面之后,在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上方向所述旋转中心侧流动,通过切削和混合搅拌来制作所述米糊,并使用制作出的所述米糊来制作面包。
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能够高效地进行基于米粒制作米糊时的磨碎,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制作润滑的米糊,并且能够实现制作米糊时的静音化和低振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的纵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容器内的切削混合搅拌部的纵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容器内的切削混合搅拌部的纵剖面图。
图4A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切削混合搅拌部时的立体图。
图4B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切削混合搅拌部时的立体图。
图5是放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切削混合搅拌部的切削部、与容器的底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纵剖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容器内的切削混合搅拌部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的控制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的操作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制作以面粉为主的面包时的工序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制作调整了米的糊化度后的米糊,并使用所制作的米糊制作的米面包的工序图。
图1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调整米的糊化度,并且使用调整后的米糊来制作米面包的各工序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切削混合搅拌部在容器内揉捏面包生面团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3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以往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加入葡萄干的素面包的烹调工序图。
图14是示出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以往的带面包制作功能的煮饭器的煮饭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5是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以往的生面团制作机的剖面图。
图16是示出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以往的生面团制作机中的加热烹调食品的生面团制作工序的整体流程图。
标号说明
22 烘焙室
23 容器
24 旋转轴
25 动力传递部
26 电机
27 切削混合搅拌部
28 混合搅拌部
29 切削部
29a 突起(脊)
30 轴套(嵌合部)
31 凸部(中心部)
32 倾斜部(中间部)
33 侧面部(外周部)
35 加热部
36 温度检测部
37 操作部
38 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具有:
容器,其收纳被烹调材料;
加热部,其配设在所述容器的周围,对所述容器进行加热;
驱动部,其对贯通所述容器的底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以及
切削混合搅拌部,其与所述容器内的旋转轴连接而旋转,对所述被烹调材料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所述面包生面团制作机构成为:在向所述容器中投放作为所述被烹调材料的一部分的至少生米和水并进行加热来制作使米淀粉糊化而得到的米糊时,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旋转,由此使得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米糊在所述容器的底面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之间的间隙中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流动,让所述米糊在到达所述容器的侧周面之后,在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上方朝向所述旋转中心侧流动,从而对所述米糊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通过使切削混合搅拌部旋转,能够可靠地切削并磨碎已经变得比生米更软的米粒。即,切削混合搅拌部一边推开米粒一边将米粒压入到切削混合搅拌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中,一边将米粒压到容器底面上一边进行切削。此时,对米粒作用剪切力,从而将米粒逐渐地磨碎得细小。在该磨碎米粒的过程中,为了高效地磨碎米粒,重要的是使米糊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容器的中央部)向离心方向流动,在到达作为容器侧周面的壁面之后,产生朝向旋转中心侧的流动。通过该流动使得所有米粒全部被导入到切削混合搅拌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中,高效地磨碎米粒。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所述第1方式的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具有:嵌合部,其在所述容器内嵌合在所述旋转轴上;切削部,其构成为,该切削部与所述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大致离心方向逐渐变小(变窄);以及混合搅拌部,其具有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切削部的上游侧端缘朝向铅直上方立起的壁面,该壁面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延伸设置。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米粒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进入到切削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当米糊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容器的中央部)朝向大致离心方向流动时,米粒被逐渐磨碎得细小。此时,米糊沿着朝向离心方向间隙变小的、切削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动,在到达容器的壁面之后,能够产生朝向作为旋转中心侧的中央部的流动。在该流动中,米粒被高效地切削而逐渐变小。
另外,对于由切削部磨碎得到的米糊,通过混合搅拌部混合面粉并进行揉捏从而形成面筋,优化面包的膨胀和味道。一般而言,希望素面包软和且质感细腻,因此需要均匀地抻拉生面团并精心地混合。因此,在混合搅拌部中限制已团成圆形的面包生面团的位置,并且一边旋转一边进行抻拉,从而高效地生成含有米的优质的面筋网络。含米的优质的面筋网络是指米均匀地存在于面筋网络中,并且面筋网络以网眼状布满于整个生面团中的状态,这是在将糊化的米用于面包生面团时重要的一点。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所述第2方式的所述切削部具有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大致离心方向呈放射状延伸设置的多个突起(脊)。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由于在切削部上设置有形成从旋转中心侧朝向大致离心方向的米糊的流动的放射状的突起(脊),因此使得米糊在切削部与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从容器的中央部朝向离心方向流动,到达容器的侧周面之后的米糊从其后方受到推压,能够可靠地产生朝向容器中央部的流动。而且,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具有通过形成在切削部上的多个突起(脊)而将米粒逐渐磨碎得细小的结构。
米粒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附近(容器的中央部附近)进入到切削部与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当在突起(脊)的作用下向离心方向流动时,通过该突起(脊)将米粒逐渐磨碎得细小。这样,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沿着突起(脊)向离心方向流动的米糊在到达作为容器侧周面的壁面之后,从其后方受到推压而能够产生朝向容器中央部的流动。在该流动中,米粒被高效地切削而逐渐变小。
在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所述第3方式的所述混合搅拌部构成为:在从所述旋转中心侧朝向大致离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壁面的高度中,所述旋转中心侧最高,所述大致离心方向的远端最低。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混合搅拌部构成为,从容器的大致中央部朝向大致离心方向其总高度大致呈L字形状而变低。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混合搅拌部一边推开米糊一边将米糊压入到切削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切削部将米糊压到容器的底面上而移动,能够高效地切削米粒。另外,在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由于混合搅拌部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而致使容器内的溶液剧烈地波动、飞溅的状况。
在对生米和水进行加热、一边使米糊化一边通过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磨碎时,在其初始阶段中,处于容器内的溶液的粘度低的状态。此时,在混合搅拌部中旋转圆周速度最快的外周部(侧面部)中,溶液与外周部碰撞的能量最大。因此,在容器内,溶液有可能剧烈地波动或飞溅。因此,在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通过使混合搅拌部的旋转圆周速度最快的外周部的高度比旋转中心侧低,从而减小了L字形状的混合搅拌部的表观上的表面积,减小了碰撞能量。其结果,在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能够防止由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而致使容器内的溶液剧烈地波动、飞溅的状况。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具有:
容器,其收纳被烹调材料;
加热部,其配设在所述容器的周围,对所述容器进行加热;
驱动部,其对贯通所述容器的底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
切削混合搅拌部,其与所述容器内的旋转轴连接而旋转,对所述被烹调材料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温度检测部,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被烹调材料的温度;
操作部,其设定操作条件;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设定的条件、和通过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被烹调材料的温度,对所述加热部和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控制,自动地进行从所述被烹调材料的切削到烘焙的工序,
所述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在向所述容器中投放作为所述被烹调材料的一部分的至少生米和水并进行加热来制作使米淀粉糊化而得到的米糊时,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旋转,由此使得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米糊在所述容器的底面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之间的间隙中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流动,让所述米糊在到达所述容器的侧周面之后,在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上方朝向所述旋转中心侧流动,通过切削和混合搅拌来制作所述米糊,并使用制作出的所述米糊来制作面包。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构成为对生米和水进行加热而使米糊化并通过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来制作米糊,使用该米糊自动地制作面包。因此,在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在制作以生米为被烹调材料的米面包时,不需要将生米粉碎成米粉,因此能够实现静音化和低振动化。另外,也不必担心产生由于米的粉碎导致粒度分布的偏差变大、平均粒径变大、淀粉损伤的比例增加等对面包制作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能够简单地制作使用了米的美味米面包。
由于通过对米进行加热而做好的面包的麦芽糖含量增多,因此能够得到润滑的良好口感和自然的甜味,能够减少糖的使用量,直接食用也能够感到非常的美味,并且成为耐存性良好的面包。
在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所述第5方式的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具有:嵌合部,其在所述容器内嵌合在所述旋转轴上;切削部,其构成为,该切削部与所述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大致离心方向逐渐变小;以及混合搅拌部,其具有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切削部的上游侧端缘朝向铅直上方立起的壁面,该壁面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延伸设置。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米粒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进入到切削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当米糊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容器的中央部)朝向大致离心方向流动时,米粒被逐渐磨碎得细小。此时,米糊沿着朝向离心方向间隙变小的、切削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流动,在到达容器的壁面之后,能够产生朝向作为旋转中心侧的中央部的流动。在该流动中,米粒被高效地切削而逐渐变小。
在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所述第6方式的所述切削部具有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大致离心方向呈放射状延伸设置的多个突起(脊)。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由于在切削部上设置有形成从旋转中心侧朝向大致离心方向的米糊的流动的放射状的突起(脊),因此米糊在切削部与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从容器的中央部朝向离心方向流动,到达容器的侧周面之后的米糊从其后方受到推压,能够可靠地产生朝向容器中央部的流动。而且,在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具有通过形成在切削部上的多个突起(脊)而将米粒逐渐磨碎得细小的结构。
米粒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附近(容器的中央部附近)进入到切削部与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当在突起(脊)的作用下向离心方向流动时,通过该突起(脊)将米粒逐渐磨碎得细小。这样,在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沿着突起(脊)向离心方向流动的米糊在到达作为容器侧周面的壁面之后,从其后方受到推压而能够产生朝向容器中央部的流动。在该流动中,米粒被高效地切削而逐渐变小。
在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所述第7方式的所述混合搅拌部构成为:在从所述旋转中心侧朝向大致离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壁面的高度中,所述旋转中心侧最高,所述大致离心方向的远端最低。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混合搅拌部构成为,从容器的大致中央部朝向大致离心方向其总高度大致呈L字形状而变低。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混合搅拌部一边推开米糊一边将米糊压入到切削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切削部将米糊压到容器的底面上而移动,能够高效地切削米粒。另外,在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由于混合搅拌部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而致使容器内的溶液剧烈地波动、飞溅的状况。
在对生米和水进行加热、一边使米糊化一边通过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磨碎时,在其初始阶段中,处于容器内的溶液的粘度低的状态。此时,在混合搅拌部中旋转圆周速度最快的外周部(侧面部)中,溶液与外周部碰撞的能量最大。因此,在容器内,溶液有可能剧烈地波动或飞溅。因此,在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通过使混合搅拌部的旋转圆周速度最快的外周部的高度比旋转中心侧低,从而减小了L字形状的混合搅拌部的表观上的表面积,减小了碰撞能量。其结果,在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能够防止由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而致使容器内的溶液剧烈地波动、飞溅的状况。
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是在所述第5到第8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设置有至少对所述被烹调材料和所述容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能够可靠地将米糊的温度冷却到酵母菌灭绝的温度以下。
在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从制作米糊时起,到烘焙制成面包时的各个工序中,使冷却部适当地工作,由此,在加热调整米的糊化度时,进行冷却以使酵母菌不会由于该加热时的热量而灭绝,能够实现冷却米糊时的冷却时间的缩短。即,能够可靠地进行基于米糊制作面包的面包制作动作时的温度调节,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基于米糊制作的米面包的面包制作性能(例如,膨胀、味道)。
对于具有使面包膨胀的作用的酵母菌而言,当成为4℃以下时,其活动停止,而在60℃以上则灭绝,27℃~30℃为活跃地发挥作用的温度。另外,在对于一次发酵正好的温度下进行再发酵(精发酵)时,以35℃~38℃这样略高的温度进行发酵。如上所述,在面包制作动作中需要可靠的温度管理。另外,在刚制作完米糊之后,由于米糊的温度高,因此处于不能投入酵母菌的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在制作米糊之后,在投放酵母菌以前的期间使冷却部工作,将米糊的温度冷却到酵母菌灭绝的温度以下。因此,在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能够使米糊的温度尽快下降到适当的温度,并且能够实现表现为米面包的膨胀和味道等的面包制作性的提高、和面包制作动作所需的时间的缩短。
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是在所述第5到第8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在所述操作部上配设有工序选择部,该工序选择部选择使用由米制作的所述米糊来制作面包的面包制作工序、和制作以面粉为主的面包的面包制作工序。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由于设置有工序选择部,因此能够简单地切换使用米糊制作米面包的制作工序、和以面粉为主的面包的制作工序,能够简便地制作与使用者的喜好相应的面包。
特别是,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关于使用使米糊化并磨碎后的米糊来制作的面包,可以利用与以面粉为主的一般面包相同的菜单、例如素面包的制作工序、加入了葡萄干等配料的面包的制作工序。因此,在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自动制面包机中,能够选择是使用米糊来制作米面包,还是制作以面粉为主的面包,而且能够通过菜单与使用者的喜好对应地选择面包,能够容易地制作使用者所期望的面包,成为操作性良好的制面包机。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还包含基于与以下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思想相同的技术思想的结构。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对自动制面包机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是用于制作面包生面团的设备,是包含于以下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结构,是将用于烘焙所制作的面包生面团的功能排除在外的结构。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的要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如图1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配设有:设置在设备主体21内部的烘焙室22;有底容器(烘焙箱)23,其装卸自如地收纳在烘焙室22内,收纳被烹调材料。在该容器23中,旋转轴24贯通容器23的底面而导出到容器23内,在该旋转轴24上,形成有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为D字形状的D切割部。即,在容器23的底面中央部配置有旋转轴24的导出端。旋转轴24经由动力传递部25、例如V型带与电机26连接。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作为对旋转轴24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部,包含动力传递部25和电机26。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设置有切削混合搅拌部27,该切削混合搅拌部27安装在贯通容器23的底面而导出的旋转轴24上。切削混合搅拌部27在容器23内旋转,对容器23内的被烹调材料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如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27由混合搅拌部28、切削部29以及轴套(嵌合部)30一体地形成。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在设备主体21的上部,以覆盖烘焙室22上侧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有开闭自如的外盖34。另外,在烘焙室22的内部下侧设置有加热部35,该加热部35配设在所收纳的容器23的外周,从容器23的外周侧对容器23进行加热。并且,与容器23抵接设置有检测容器23的温度、从而间接地检测容器23内的被烹调材料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36。构成为:控制部38根据由温度检测部36检测的容器23和被烹调材料的温度,按照与通过配设在设备主体21上部的外盖34上的操作部37设定的设定内容对应的预定顺序,对加热部35和切削混合搅拌部27进行驱动控制(包括电机26的驱动控制),自动地进行从被烹调材料的加热、切削及混合搅拌到烘焙为止的面包制作动作。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在设置于设备主体21上部的外盖34的内部,配设有用于自动投放酵母菌的酵母菌自动投放器40、用于投放面粉等粉末的粉末自动投放器41、用于投放配料的配料自动投放器42。而且,设置有送风风扇44,该送风风扇44从位于容器23的上部的、配设于烘焙室22的吸入口43吸引烘焙室22内的空气而向设备主体21的外部排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设定为:从制作已经加热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时起,到烘焙制成面包为止的面包制作动作中,该送风风扇44按照预定的顺序适当地工作。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粉末会固着在粉末自动投放器41内而难以落到容器23内,因此,以与粉末自动投放器41接触地施加振动,从而使得粉末自动投放器41内的粉末容易落到容器23内的方式,设置了振动器45。该粉末自动投放器41在恰当的时期向容器23内自动地投放当进行米面包工序中的调整米的糊化度的加热时不能一起加工的面粉、细米粉或年糕粉等被烹调材料、即需要从面包制作动作的后半程投放的粉末,其中,在所述米面包工序中制作米糊,并使用所制作的米糊来制作面包,所述米糊是以容器23内的吸水后的米淀粉分子全都不会由于包括酶活性温度在内的加热变化成凝胶状的方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而得到的。
而且,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通过如下控制方法等,根据由温度检测部36检测到的温度来调整面包制作动作:当由于该自动制面包机的环境温度等的影响,使得由温度检测部36检测到的被烹调材料的温度比预定温度低时,通过加热部35对容器23进行加热,或者,当由温度检测部36检测到的被烹调材料的温度比预定温度高时,缩短被烹调材料的发酵时间。
接着,使用图2至图6来说明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对容器23内的被烹调材料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图2和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的容器23内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纵剖面图,图2和图3中,各自的切断面以旋转轴24为中心而正交。图4A和图4B是说明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结构和动作的图,是立体地观察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图。图4A是从下方观察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立体图,图4B是从上方观察容器23内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立体图。
在由混合搅拌部28、切削部29以及轴套(嵌合部)30一体地形成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中,轴套(嵌合部)30嵌合在导出到容器23内的旋转轴24上,切削混合搅拌部27能够在预定方向(图4A中符号N表示的方向)上转动。在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中,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相隔预定距离而面对容器23的底面进行配置。混合搅拌部28由从切削部29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端部沿着铅直方向立起的壁面形状构成,由立起高度不同的凸部(中心部)31、倾斜部(中间部)32、侧面部(外周部)33构成。混合搅拌部28与切削部29之间以连续的方式由曲面构成,构成为使得后述的面包生面团顺畅地移动。
如图4A所示,混合搅拌部28由以下部分构成:从轴套30起,在铅直方向(旋转轴24的导出方向)上突出设置的凸部(中心部)31;从凸部31起在离心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倾斜部(中间部)32;以及形成在倾斜部32的离心方向的端部的侧面部(外周部)33,该侧面部(外周部)33以与容器23的侧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另外,凸部(中心部)31突出设置在圆筒状的轴套30的外周部分的铅直上方,所谓从该凸部31起的离心方向,是指圆筒状的轴套30的外周面的切线方向。
如上所述,关于混合搅拌部28,从位于容器23的中央部的凸部31朝向离心方向,按照凸部(中心部)31、倾斜部(中间部)32、侧面部(外周部)33的顺序而配置。位于容器23的中央部的凸部(中心部)31相对于容器23的底面形成得最高,倾斜部(中间部)32朝向离心方向逐渐变低。如图4A和图4B所示,混合搅拌部28的铅直面部分具有大致L字形状。即,混合搅拌部28中的倾斜部(中间部)32朝向离心方向逐渐变低,侧面部(外周部)33相对于容器23的底面具有最低的高度。
如上所述,混合搅拌部28中的倾斜部32从向铅直上方突出的凸部31朝离心方向延伸设置,形成为随着朝向离心方向行进高度逐渐变低。另外,设置在倾斜部32的离心方向的端部的侧面部33以与容器23的侧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该侧面部33具有壁面形状,该壁面形状从与容器23的底面相对的切削部29的与容器23的侧周面相对的外周侧端部起,朝向铅直上方立起。即,在混合搅拌部28中,侧面部33配置在与容器23的侧周面最近的位置。因此,侧面部33是从倾斜部32的离心方向的端部起,朝向与该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旋转方向N相反的方向(图4A中的符号M所示的方向)弯曲而形成的壁面。
另一方面,在容器23的侧周面上,以与切削部29的侧面部33相对的方式形成有沿着铅直方向延伸的凸部、即容器突起23a。该容器突起23a在容器23的彼此相对的侧周面的中央部分处,沿着铅直方向延伸设置。容器突起23a的与切削部29的侧面部33相对的部分在铅直方向上平行。
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中的切削部29实质上具有平板形状,构成为与容器23的底面相隔预定间隔而转动。如图4A所示,在切削部29的与容器23的底面相对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从中央部朝向离心方向呈放射状延伸设置的多个突起(脊)29a。
图5是放大地示出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中的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纵剖面图。如图5所示,切削部29的与容器23的底面相对的相对面构成为,从作为旋转中心侧的中央部朝向离心方向,所述相对面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变小(变窄)。同样,从作为旋转中心侧的中央部朝向离心方向,切削部29的突起(脊)29a的顶点与容器23的底面的间隙变小。
在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中,切削部29的突起(脊)29a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最小间隙、以及混合搅拌部28的作为外周部的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侧周面(容器突起23a)之间的最小间隙例如被分别设定为至少约0.5mm以上、约1.0mm以下。该最小间隙根据所制作的面包生面团的材料而适当设定为期望的间隙。
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容器23的横截面(沿着水平方向切断的截面)是角部由曲线构成的大致四边形(长方形)形状。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了横截面为大致四边形(长方形)形状的容器23,但是即使是其他形状也能够进行应对,例如,可以使用角部由曲线构成的正方形形状、椭圆形状等。
另外,对于上述图2所示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是示出了作为混合搅拌部28的外周部的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侧周面相距最远的状态的纵剖面图。而对于图3所示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是示出了混合搅拌部28的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侧周面的容器突起23a最接近的状态的纵剖面图。图6是示出在容器23内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中,混合搅拌部28的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容器突起23a接近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的控制框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的操作部37的显示例的图。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如图7和图8所示,在操作部37上设置有工序选择部50、菜单选择部52和显示部51等,所述工序选择部50选择制作以面粉为主的面包的一般面包制作工序和使用米糊来制作米面包的米面包制作工序,所述菜单选择部52选择各种菜单,所述显示部51显示所选择的菜单的详细内容。显示部51构成为:显示每个工序的设定内容,例如,显示素面包或加入了葡萄干等配料的面包等各种面包的制作工序中公共的菜单、各个制作工序中独自的菜单,可通过设置在操作部37上的菜单选择部52的操作来进行选择。
另外,在操作部37上设置有:米量设定部53,其在使用米糊来制作米面包的面包制作工序时,设定在该自动制面包机中使用的米的量;以及比例选择部54,其设定做好的面包中的米的含有比例。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根据通过米量设定部53设定的米的量、和通过比例选择部54选择的米的含有比例,将米以外的所使用的被烹调材料的量显示在显示部51上。
而且,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在操作部37中配设有用于开始面包制作工序的开始按钮55。由使用者按压开始按钮55,从而在上述操作部37中设定的条件下开始面包制作工序。
接着说明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以面粉为主而使用的面包制作工序和以米糊为主而使用的米面包的面包制作工序(以下,称为米面包制作工序)中的面包制作动作。
首先,对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以面粉为主的面包的面包制作工序进行说明。图9是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制作以面粉为主的面包时的工序图。如图9所示,首先通过操作部37选择以面粉为主的面包的面包制作工序(步骤101)。此时,在显示部51上显示例如素面包或加入了葡萄干等配料的面包等的公共菜单、或者以面粉为主的面包的独自的菜单(步骤102)。使用者通过菜单选择部52从显示的菜单中进行选择(步骤103)。接着,根据所选择的内容,在显示部51上显示所需的配料的量(步骤104)。使用者确认显示部51的显示内容,将面粉、酵母菌等期望的配料等放到该自动制面包机中(步骤105)。当放置了所需的配料而完成了准备时,使用者按压开始按钮55,使该自动制面包机的面包制作动作开始(步骤106)。
该自动制面包机按照与在操作部37中设定的设定内容对应的预定顺序,根据由温度检测部36检测到的被烹调材料的温度,对加热部35和切削混合搅拌部27进行驱动控制,将搅拌、静置、发酵、烘烤相组合,制作以面粉为主的面包(步骤107)。此处,关于搅拌、静置、发酵、烘烤的顺序,由于是一般进行的通常的面包制作动作,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使用米糊来制作米面包的米面包制作工序进行说明。在该米面包制作工序中,通过对加热部35和切削混合搅拌部27进行驱动控制,对吸水的米进行加热控制而制作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
以下,对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通过生米制作米糊,并使用所制作的米糊来制作面包的代表性的米面包制作工序进行说明。
图10是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制作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并使用所制作的米糊制作的米面包的工序图。如图10所示,首先,使用者在操作部37中选择米面包制作工序(步骤201)。接着,使用者通过米量设定部53来设定待进行该自动制面包机中的米的糊化度调整的米量(步骤202)。此时,在比例选择部54中,选择做好的米面包中的米的含有比例(步骤203)。接着,在显示部51中,显示例如素面包或加入了葡萄干等配料的面包等的公共菜单、或者制作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并使用所制作的米糊来制作面包的米面包独自的菜单(做好的米面包的味道:甜、润滑感等)以及米的种类(步骤204)。在显示着各种菜单等的状态下,使用者通过菜单选择部52选择所要制作的面包的菜单等(步骤205)。接着,根据所选择的内容在显示部51上显示所需的配料的量(步骤206)。使用者确认所需的配料的量,向容器23中投放预定量的水和米,并且在酵母菌自动投放器40中放入酵母菌,在粉末自动投放器41中放入面筋粉或面粉等粉末,并且,在配料自动投放器42中放入预定量的配料(步骤207)。截止于步骤207,米面包制作的准备完成,之后,使用者按压开始按钮55,使该自动制面包机的面包制作动作开始(步骤208)。
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按照与在操作部37中设定的设定内容对应的预定顺序,根据由温度检测部36检测到的容器23内的被烹调材料的温度,对加热部35和切削混合搅拌部27进行驱动控制,将米的糊化度调整、磨碎、搅拌、静置、发酵以及烘烤的各个动作相组合,制作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使用所制作的米糊,烘烤米面包(步骤209)。
使用图11对表示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图10的步骤209中的米的糊化度调整动作和面包制作动作(磨碎、搅拌、静置、发酵以及烘烤的各个动作)的流程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调整米的糊化度,并且使用调整后的米糊来制作米面包的各个工序的流程图。
如上述的图4A和图4B所示,通过使切削混合搅拌部27进行转动(箭头N方向的间歇动作),从而混合搅拌部28一边推开米粒一边沿着混合搅拌部28与切削部29之间的曲面(箭头S方向),将米粒压入到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同时,米粒也被压入到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侧周面(容器突起23a)之间的间隙中。
并且,切削部29使米粒移动比轴套30的直径长的距离,将米粒推压到容器23的底面并充分地磨碎。另外,如图3和图6所示,在混合搅拌部28的侧面部33旋转到容器23的侧周面的附近时,进入到侧面部33与容器的侧周面之间的间隙中的米被压入到侧面部33与容器突起23a之间而被磨碎。
在上述的磨碎工序中,通过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转动,如图4A和图4B的箭头S方向所示,使得米糊沿着混合搅拌部28与切削部29之间的曲面流动(箭头S方向),米糊在旋转中心侧附近被压入到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而且在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从作为容器23的旋转中心侧的中央部向离心方向流动,在到达容器23的侧周面之后,米糊在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上方,在朝向容器23的中央部的方向上流动(图4A和图4B的箭头E方向)。通过使米糊在容器23内这样地流动,从而所有米粒全部被导入至切削部29。其结果,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能够高效地、可靠地磨碎米粒。
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通过旋转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对米粒强制地施加外力,由此对米粒作用朝向旋转方向的旋转力和朝向离心方向的离心力,并且在容器23的底面与切削部29之间,通过切削部29的突起(脊)29a,限制旋转力而增大离心力。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使得容器23的底面与切削部29之间的米粒可靠地朝向离心方向。另外,对容器23的底面与切削部29之间的米粒作用的旋转力被突起(脊)29a所限制,在转换成离心力的过程中,针对米粒作用剪切应力和压缩应力,将米粒粉碎得更小。
另外,如图5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与容器23的底面相对的切削部29构成为,从中央部朝向离心方向,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因此,在容器23的底面与切削部29之间,已经粉碎得较小的米粒一边向离心方向流动一边在逐渐变窄的间隙中前进,从而被粉碎得更小。这样地到达容器23的侧周面的壁面的米粒在其后方从容器23的底面压出来的米糊的作用下,在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上方产生朝向作为旋转中心的容器23的中央部的流动。在该流动中,所有米粒全部被导入到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成为被粉碎得细小的糊状,高效地将米粒磨碎。
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由于对生米进行加热使其变软而进行磨碎,因此具有使得生米微小化时伴有的切削声显著变小的优点。
在米的糊化度调整动作和面包制作动作中,如图11所示,在步骤211中调整米的糊化度。此时,控制部38被间隙地驱动,通过动力传递部25减速而使旋转轴24旋转,由此使得切削混合搅拌部27旋转而慢慢地、间歇地对米和溶液进行搅拌。与此同时,控制部38根据温度检测部36检测的温度,控制加热部35的通电,将用于调整米的糊化度的加热温度设定为生米的淀粉开始糊化的淀粉糊化温度附近,对容器23进行加热(煮饭动作)。为了调整米的糊化度而设定的“生米淀粉开始糊化的淀粉糊化温度附近”是糊化温度附近,例如在选择了“高志水晶稻”等米种类的情况下,为60~65℃。这样,根据所选择的米种类自动地将加热温度设定为50℃~80℃范围内的预定的期望温度。
在该米的糊化度调整动作时,由于容器23内的水不是充分溶解了米的状态,因此粘度低,会由于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旋转动作,使得容器23内的水面波动、溅起飞沫。如果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中的混合搅拌部28的中间部(倾斜部)具有上缘部未倾斜的长方形形状,则在该中间部的旋转圆周速度最快的离心方向的端部、即侧面部分侧,溶液与中间部碰撞的能量最大。因此,溶液的水面会剧烈地波动、飞溅。
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倾斜部32的上缘部具有朝向外侧逐渐变低的倾斜形状。因此,倾斜部32的旋转圆周速度最快的离心方向的端部、即侧面部侧(外周部侧)的高度最低,倾斜部32中对溶液进行推压的表观上的表面积变小,与溶液的碰撞能量变小。其结果,构成为能够抑制溶液剧烈地波动或飞溅。
当上述的糊化度调整动作经过了预定时间时,生米含有了水分,并通过加热使得米变软,在略微粉碎的状态下结束步骤211(图11)。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糊化度调整动作(步骤211)中,切削混合搅拌部27是在将生米浸泡到热水的状态下进行搅拌,由此能够快速、均匀地进行生米的吸水,并且能够使得容器23内的热水的温度分布均匀。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当向容器23中投放了生米和水,进行加热而调整米的糊化度时,设定为以比一般的煮饭温度(100℃)低的淀粉糊化温度来进行加热,因此能够减少加工时的加热量,能够抑制该自动制面包机的机体温度的上升。
另外,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在米的糊化度调整动作中,使送风风扇44工作,能够将容器23上部的包含烘焙室22内的蒸汽在内的温度高的空气排出到设备主体21的外部。
如上所述,当用于调整米的糊化度的包括酶活性温度在内的温度的加热动作(图11的步骤211)结束时,如上所述在步骤212中执行由切削混合搅拌部27实现的磨碎动作。
在步骤212中,与步骤211同样,控制部38驱动电机26而使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一边进行搅拌一边旋转。并且,由于以淀粉糊化温度加热后的米比生米软,因此能够利用旋转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将其磨碎。
如使用图4A和图4B说明的那样,混合搅拌部28一边推开米,一边使米粒沿着位于混合搅拌部28与切削部29之间的边界区域的曲面,例如在箭头S方向上移动,从而将米粒压入到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与此同时,米粒也被压入到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侧周面之间的间隙中。
在容器23的底面与切削部29之间,如上所述,已经粉碎得细小的米粒一边向离心方向流动一边在逐渐变窄的间隙中前进,由此被粉碎得更小。而且,到达容器23的侧周面的壁面的米粒在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上方产生朝向作为容器23的旋转中心侧的中央部的流动,进而将米压入到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在该流动中,所有米粒全都被导入到切削部29与容器23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成为被粉碎得细小的糊状,高效地将米粒磨碎。另外,当切削混合搅拌部27旋转到如图3所示侧面部33离位于容器23的侧周面的容器突起23a最近的位置时,进入到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容器突起23a之间的间隙的米被侧面部33推压到容器23的容器突起23a上而磨碎。
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由于对生米进行加热使其变软而进行磨碎,因此具有使得生米微小化时伴有的切削声显著变小的卓越优点。
如上所述,在步骤212(图11)中,在以淀粉糊化温度加热后的米被切削混合搅拌部27磨碎之后,在步骤213中从粉末自动投放器31自动地投放面粉(面筋粉)、盐、糖等粉末,在步骤214中进行揉捏动作,将调整了米的糊化度后的米糊和面粉(小麦面筋)等粉末混合。
在步骤214中,控制部38驱动电机26,使得切削混合搅拌部27缓慢地搅拌被烹调材料。将调整了糊化度后的米糊、面筋粉、盐、糖等混合,揉捏面包生面团。
接着,在步骤215中,通过酵母菌自动投放器40自动投放酵母菌(干酵母),并且在步骤216中,如果需要,则通过配料自动投放器42投放葡萄干等配料。在投放了葡萄干等配料之后,在步骤217中,进行揉捏动作。在步骤218中,进行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与面粉等粉末的混合品的静置(发酵)。在该状态下,完成面包生面团。然后,在步骤219中对静置了预定时间后的混合品进行烘烤。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切削混合搅拌部27在容器23内揉捏面包生面团B的状态的纵剖视图。如图12所示,切削混合搅拌部27中的凸部(中心部)31位于容器23的大致中央,具有朝向使切削混合搅拌部27旋转的旋转轴24的铅直上方突出的形状。另外,切削混合搅拌部27具有从切削部29的上游侧(旋转方向侧)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倾斜部(中间部)32,且构成为该倾斜部32的高度朝向离心方向逐渐变低。因此,在容器23内揉捏的面包生面团B在凸部(中心部)31和倾斜部(中间部)32的作用下,进行容器23内的定位,并且能够进行期望的脱气动作。这样,通过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旋转,能够最佳地揉捏面包生面团B。通过在磨碎的米糊中混合面筋粉(小麦蛋白质)进行揉捏,使得米糊中含有的水分移动到小麦面筋粉中,形成米淀粉与小麦面筋粉的网络(纤维状的立体构造)。在此时的面包生面团B的揉捏方法的作用下,面包的膨胀和食感逐渐改变。一般而言,希望素面包软和且质感细腻,因此需要均匀地抻拉面包生面团B并精心地混合。因此,利用凸部(中心部)31来限制已团成圆形的面包生面团B的位置,并且一边使面包生面团B旋转一边进行抻拉,从而高效地生成含有米的优质的面筋网络。含米的优质的面筋网络是指米均匀地存在于面筋网络中,并且面筋网络以网眼状布满于整个生面团中的状态,这是在将糊化的米用于面包生面团B时重要的一点。
另外,在磨碎的米糊中混合面筋粉而团成圆形的面包生面团B具有高粘度,因此,如果不是使面包生面团B难以进入到混合搅拌部28的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侧周面之间的间隙中的结构,则面包生面团B会被不必要地切断而分裂,并且阻碍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旋转动作,但是在实施方式1中的切削混合搅拌部27的结构中,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使混合搅拌部28的侧面部33与容器23的侧周面之间的间隙成为期望的状态,能够容易地制作理想状态的面包生面团B。
另外,在如图11所示的、步骤212和步骤214中,使送风风扇44工作,将容器23上部的包含烘焙室22内的米糊的蒸汽在内的温度高的空气排出到设备主体21的外部。因此,能够将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冷却到酵母菌(干酵母)最活跃的温度。
另外,设定为:在步骤213中投放面粉等粉末时,送风风扇44的工作停止,面粉等粉末不会进入到送风风扇44的吸入口43中。
如上所述,在步骤217的揉捏动作期间、以及步骤218的静置期间,使送风风扇44工作,将容器23上部的包含烘焙室22内的面包生面团的水分在内的温度高的空气排出到设备主体21的外部。构成为:通过使送风风扇44这样地工作,来进行烘焙中的面包生面团的水分的微调。另外,设定为:在步骤215中投放酵母菌时、以及在步骤216中投放葡萄干等配料时,停止送风风扇44的工作,酵母菌和葡萄干等配料不会进入到送风风扇44的吸入口43中。
在步骤218中,当经过了预定的静置期间时,完成面包生面团。使用者可以取出完成的面包生面团,将其用于其他烹调。
当步骤219的烘烤动作结束而烤好了面包时,完成工作,从容器23中取出面包,完成该面包制作动作(步骤220)。
作为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的结构中,至少具有:收纳被烹调材料的容器23;对容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35;作为用于对旋转轴24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部的动力传递部25和电机26;以及切削混合搅拌部27。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具有控制部38,该控制部38构成为进行图11所示的步骤211至步骤218的面包生面团制作动作,根据通过操作部37设定的条件、和通过温度检测部36检测的被烹调材料的温度,对加热部和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控制,进行被烹调材料的糊化度调整、磨碎、揉捏、静置这各个工序。
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制作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制作使用该制作的米糊而制成的米面包。虽然所制作的米面包也与添加的面粉和面筋粉等的添加比例有关,但是根据发明人的实验,如果是例如面粉相对于米的比例为50%左右的米面包,则能够得到与通过以面粉为主的一般面包的制作工序制作的面包几乎相同的膨胀度,得到润滑的口感,能感觉到甜味,感觉好吃。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设定为:向容器23中投放作为被烹调材料的一部分的生米和水,通过对吸水后的米进行加热来制作调整了糊化度的米糊,此时,在生米的淀粉开始糊化的淀粉糊化温度附近进行加热。关于糊化温度附近,例如在选择了“高志水晶稻”等米种类的情况下为60℃~65℃。这样,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根据所选择的米的种类自动地将加热温度设定在50℃~80℃范围内的淀粉糊化温度附近的温度,因此能够减少米的糊化度调整时的加热量,能够抑制该自动制面包机的机体温度的上升。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关于制作面包时所使用的酵母菌,在27~36℃的温度下酵母菌最活跃,在60℃以上灭绝。因此,在进行面包制作动作时,直到即将烘焙面包为止,即在酵母菌的保管期间、揉捏动作期间、发酵期间,需要将该设备主体21保持于至少接近常温的温度。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中,通过减少米的糊化度调整时的加热量,容易进行酵母菌的冷却保管,能够使酵母菌的冷却机构成为简单的结构,容易进行酵母菌的温度管理,能够使用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来制作做工稳定的米面包。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作为能够使得冷却风流过被烹调材料、或容器23的冷却部,配设有送风风扇44。因此,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从制作已经调整了米淀粉的糊化度的米糊时起,到烘焙制成米面包时为止的过程中,能够适当地使送风风扇44工作。其结果,能够实现如下效果等:在制作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的加热时,将温度调整为,酵母菌不会由于该加热时的热量而灭绝;并且缩短了对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进行冷却的期间。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基于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来制作米面包时的温度调节,能够进一步提高表现为由米制作的米面包的膨胀和味道等的面包制作性能。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设置有对设备主体21进行冷却的冷却部(43、44),能够在该设备主体21内容易地保管面包制作动作时所使用的酵母菌,并且能够缩短从米的糊化度调整时到下一个工序时所需的冷却期间。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设定为在米的糊化度调整中使送风风扇44工作,将包含烘焙室22内的容器23上部的米的糊化度调整中的蒸汽在内的温度高的空气等排出到该设备主体21的外部,不过,也可以设定为,在通过加热部35对容器23进行加热的面包制作动作的开始之初的温度低的期间,不让送风风扇44工作。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自动制面包机(面包生面团制作机)中,也可以构成为:与被烹调材料、容器23和/或酵母菌的温度对应地,调整送风风扇44的启动关闭控制、送风风扇44的送风能力等工作状态。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中,通过使切削混合搅拌部旋转,能够可靠地切削并磨碎已经变得比生米软的米粒。即,切削混合搅拌部一边推开米粒一边将米粒压入到切削混合搅拌部与容器底面之间的间隙中,一边将米粒压到容器底面上一边进行切削。此时,对米粒作用剪切力,从而将米粒逐渐地磨碎得细小。在该磨碎米粒的过程中,为了高效地磨碎米粒,重要的是使米糊从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容器的中央部)向离心方向流动,在到达作为容器侧周面的壁面之后,产生朝向旋转中心侧的流动。通过该流动,使得所有米粒全部被导入到切削混合搅拌部与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高效地磨碎米粒。
另外,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对生米和水进行加热而使得米糊化,利用切削混合搅拌部来制作米糊,使用该米糊制作面包,因此,在以米为被烹调材料的米面包中,不需要将生米粉碎成米粉,因此能够实现静音化和低振动化。另外,也不必担心产生由于米的粉碎导致粒度分布的偏差变大、平均粒径变大、淀粉损伤的比例增加等对面包制作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能够简单地制作使用了米的美味面包。
由于通过对米进行加热而做好的面包的麦芽糖含量增多,因此得到润滑的良好口感和自然的甜味,能够减少糖的使用量,直接食用也能够感到非常的美味,并且成为耐存性良好的面包。
特别是,关于使用米糊制作的面包,可以利用与以面粉为主的一般面包相同的菜单、例如素面包的制作工序、加入了葡萄干等配料的面包的制作工序。因此,在本发明的自动制面包机中,通过工序选择部来选择是使用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来制作米面包,还是制作以面粉为主的一般面包,而且能够通过菜单来选择使用者喜好的面包,对于使用者而言,容易判别,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自动制面包机是通过使切削混合搅拌部在容器内旋转,来高效地切削已经变得比生米软的米的结构,因此不需要通过高旋转将生米粉碎成米粉,能够实现进行面包制作动作时的静音化和低振动化。另外,关于本发明的自动制面包机,在自动制面包机中连贯地自动进行从面包材料的揉捏到烘焙为止的各种工序,从而能够制作出做工稳定的使用了米的米面包。
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方式,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制作已经调整了米的糊化度的米糊并将该制作的米糊用作被烹调材料来制作面包的装置、以及能够制作以面粉为主的一般面包、能够基于其他的谷物制作面包的装置。
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一定程度的详细度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方式的公开内容可以在构成细节上存在变化,可以在不脱离所请求的公开范围和思想的情况下,实现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组合和顺序的改变。
本发明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能够提高基于米粒制作米糊时的磨碎效率,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制作润滑的米糊,并且能够实现制作米糊时的静音化和低振动化,因此在基于米粒等颗粒(谷物)来制作面包的技术领域中是有用的。

Claims (10)

1.一种面包生面团制作机,该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具有:
容器,其收纳被烹调材料;
加热部,其配设在所述容器的周围,对所述容器进行加热;
驱动部,其对贯通所述容器的底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以及
切削混合搅拌部,其与所述容器内的旋转轴连接而旋转,对所述被烹调材料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所述面包生面团制作机构成为:在向所述容器中投放作为所述被烹调材料的一部分的至少生米和水之后,通过将所述加热部的加热温度维持在生米的淀粉开始糊化的淀粉糊化温度附近而使米淀粉糊化,并且,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搅拌生米和水来制作米糊,通过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旋转,使得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米糊在所述容器的底面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之间的间隙中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流动,让所述米糊在到达所述容器的侧周面之后,在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上方朝向所述旋转中心侧流动,从而对所述米糊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其中,
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具有:嵌合部,其在所述容器内嵌合在所述旋转轴上;切削部,其构成为,该切削部与所述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逐渐变小;以及混合搅拌部,其具有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切削部的上游侧端缘朝向铅直上方立起的壁面,该壁面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其中,
所述切削部具有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呈放射状延伸设置的多个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其中,
所述混合搅拌部构成为:在从所述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壁面的高度中,所述旋转中心侧最高,所述离心方向的远端最低。
5.一种自动制面包机,该自动制面包机具有:
容器,其收纳被烹调材料;
加热部,其配设在所述容器的周围,对所述容器进行加热;
驱动部,其对贯通所述容器的底面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
切削混合搅拌部,其与所述容器内的旋转轴连接而旋转,对所述被烹调材料进行切削和混合搅拌;
温度检测部,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被烹调材料的温度;
操作部,其设定操作条件;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部设定的条件、和通过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被烹调材料的温度,对所述加热部和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控制,自动地进行从所述被烹调材料的切削到烘焙的工序,
所述自动制面包机构成为:在向所述容器中投放作为所述被烹调材料的一部分的至少生米和水之后,通过将所述加热部的加热温度维持在生米的淀粉开始糊化的淀粉糊化温度附近而使米淀粉糊化,并且,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搅拌生米和水来制作米糊,通过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进行旋转,使得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米糊在所述容器的底面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之间的间隙中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流动,让所述米糊在到达所述容器的侧周面之后,在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上方朝向所述旋转中心侧流动,通过切削和混合搅拌来制作所述米糊,并使用制作出的所述米糊来制作面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制面包机,其中,
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具有:嵌合部,其在所述容器内嵌合在所述旋转轴上;切削部,其构成为,该切削部与所述容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逐渐变小;以及混合搅拌部,其具有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切削部的上游侧端缘朝向铅直上方立起的壁面,该壁面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制面包机,其中,
所述切削部具有从所述切削混合搅拌部的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呈放射状延伸设置的多个突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制面包机,其中,
所述混合搅拌部构成为:在从所述旋转中心侧朝向离心方向延伸设置的壁面的高度中,所述旋转中心侧最高,所述离心方向的远端最低。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制面包机,其中,
在所述自动制面包机中设置有至少对所述被烹调材料和所述容器进行冷却的冷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制面包机,其中,
在所述操作部上配设有工序选择部,该工序选择部选择使用由米制成的所述米糊来制作面包的面包制作工序、和制作以面粉为主的面包的面包制作工序中的任意一个制作工序。
CN201310305790.XA 2012-07-20 2013-07-19 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 Active CN1035653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1176 2012-07-20
JPJP2012-161176 2012-07-20
JP2012161176A JP5810280B2 (ja) 2012-07-20 2012-07-20 自動製パン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5315A CN103565315A (zh) 2014-02-12
CN103565315B true CN103565315B (zh) 2017-06-16

Family

ID=50038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5790.XA Active CN103565315B (zh) 2012-07-20 2013-07-19 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10280B2 (zh)
CN (1) CN1035653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2240B2 (ja) * 2012-12-19 2017-03-29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調理器
CN104095518B (zh) * 2014-04-30 2017-02-08 王晓东 带有后发酵功能的电热炊具及发酵食品制作方法
CN104545464A (zh) * 2014-10-30 2015-04-29 王晓东 带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及发酵食品浆制作方法
CN104396457B (zh) * 2014-11-30 2023-05-26 重庆市天星寨粉葛食品有限公司 物料搅拌机
FR3035581B1 (fr) * 2015-04-30 2017-05-19 Seb Sa Appareil electromenager de preparation culinaire
CN108852077B (zh) * 2017-05-11 2021-10-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面包制作方法、面包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52078B (zh) * 2017-05-11 2021-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面包制作方法、面包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52076B (zh) * 2017-05-11 2021-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面包制作方法、面包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99163A (zh) * 2017-07-07 2019-01-1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和烹饪方法
CN109008671B (zh) * 2018-08-24 2021-06-01 肖春槐 家用面包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920A (zh) * 2009-08-25 2011-03-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制面包机
CN102028008A (zh) * 2009-09-02 2011-04-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制面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3049B2 (ja) * 1981-05-26 1985-07-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調理機
JP3234390B2 (ja) * 1994-02-22 2001-12-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バター製造装置
JPH10257977A (ja) * 1997-03-19 1998-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製パン機
JP2000116526A (ja) * 1998-10-13 2000-04-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製パン機
JP2011167385A (ja) * 2010-02-19 2011-09-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製パン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0920A (zh) * 2009-08-25 2011-03-30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制面包机
CN102028008A (zh) * 2009-09-02 2011-04-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制面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10280B2 (ja) 2015-11-11
CN103565315A (zh) 2014-02-12
JP2014018501A (ja) 2014-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5315B (zh) 面包生面团制作机和自动制面包机
CN103371738B (zh) 自动制面包机
JP5449795B2 (ja) 自動製パン機
JP2011045413A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5430895B2 (ja)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
JP5347833B2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5824616B2 (ja) パン生地生成機及びそのパン生地を用いた製パン機
JP5716162B2 (ja) 自動製パン機
CN103417135B (zh) 自动制面包机
WO2018135068A1 (ja) 米粉パンおよびその生地の製造方法
JP2011050576A (ja) 自動製パン機
JP6082975B2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6528084B2 (ja) 自動製パン器
WO2017159337A1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6082976B2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5938556B2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5824617B2 (ja) パン生地生成機及びそのパン生地を用いた製パン機
JP5672679B2 (ja)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及び生地製造装置
JP2016150125A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6627078B2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5903536B2 (ja) 自動製パン機
JP2016129581A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5682695B2 (ja) 自動製パン機
JP2016171942A (ja) 自動製パン器
JP2013223564A (ja) 自動製パン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