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2333A - 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 Google Patents

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2333A
CN103562333A CN201280014998.XA CN201280014998A CN103562333A CN 103562333 A CN103562333 A CN 103562333A CN 201280014998 A CN201280014998 A CN 201280014998A CN 103562333 A CN103562333 A CN 103562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monomer
adhesive sheet
quality
acry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49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那须健司
本乡有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62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2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3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ease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being pressure-sensitive, i.e. tacky at temperatures inferior to 30°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及交联剂C的粘着剂和粘着片,其中,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40万~200万,丙烯酸系低聚物B含有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的结构单元b1,且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0,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含量为1-45质量份。本发明的粘着剂和粘着片具有与极性高低无关的良好的界面粘结力,耐久性以及透明性良好。

Description

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着剂、以及具有由该粘着剂形成的粘着剂层的粘着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机器的多功能化,要求操作的简便性,逐渐搭载触摸面板(以下,称为“TP”)。
然而,在TP、液晶显示器等表面的部件或便携式终端机器的内部的部件中,这些部件的表面或界面存在微小的凹凸状缺陷时,则光在该缺陷部分发生散射、折射,并进行反射,会造成模糊,存在可视性降低的问题。
因此,为了保护便携式终端机器的表面,在该机器表面设置硬涂(以下,称为HC)层,或者贴合HC薄膜。可是,为了提高表面的平滑性,在涂布于HC薄膜表面的HC用组合物中掺合硅树脂、氟树脂等的流平剂。由于流平剂使HC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降低,提高涂膜的流平性,因此能够使涂布于基体材料上的HC层的表面平滑,但另一方面也会降低极性。
便携式终端机器等的构成部件中,除了使用了具有低极性表面的材料以外,还使用了玻璃、聚碳酸酯系树脂、或者丙烯酸系树脂等的具有极性表面的材料的部件等。为了将这些部件层压,需要对低极性表面和高极性表面均具有高粘着力的粘着剂。
然而,由于通常使用的强粘着型的粘着剂多为高极性的,因而在这样的粘着剂中,对低极性表面的粘着力降低成为问题。
此外,被粘着体为聚碳酸酯系树脂或丙烯酸树脂这样的树脂板时,还存在如下问题:在高温环境下,在树脂板和粘着剂层的界面处会产生发泡,耐久性劣化。因此,要求即使被粘着体为树脂板也能够抑制发泡的耐久性良好的粘着剂。此外,为了不使可视性降低,要求雾度值等光学特性的性能。
针对这样的粘着剂的性能的要求,提出了各种粘着剂。
例如,专利文献1中,以提供对极性低的被粘着体也具有高粘着力的低极性材料用粘着剂为目的,公开了含有将由含有9-50质量%的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含芳香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原料单体共聚而成的聚合物的低极性薄膜用粘着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539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将具有由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粘着剂形成的粘着剂层的粘着片用作与例如聚碳酸酯系树脂和HC薄膜进行贴合时,该粘着片的粘着剂层和作为被粘着体的HC薄膜之间的界面粘结力不充分。进而,在高温环境下,有可能在聚碳酸酯系树脂和粘着剂层的界面处产生发泡,发生凸起或剥落,耐久性不充分。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着剂以及粘着片,该粘着剂不论被粘着体表面的极性高低,都对被粘着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同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树脂板作为被粘着体时,可抑制在树脂板和粘着剂层的界面产生的发泡而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且可使粘着片获得良好的透明性。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以规定的比例含有特定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以及特定的丙烯酸系低聚物(B),进而含有交联剂(C)的粘着剂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提供了下述[1]-[11]。
[1]一种粘着剂,该粘着剂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及交联剂(C),其中,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40万~200万,丙烯酸系低聚物(B)含有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的结构单元(b1),且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0,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含量为1-45质量份。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粘着剂,其中,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玻璃化温度(Tg)为50℃以上。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粘着剂,其中,丙烯酸系聚合物(A)为含有30-70质量%的来自于具有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的结构单元(a1)、20-60质量%的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以及0.1-30质量%的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3)的结构单元(a3)的共聚物。
[4]根据上述[3]所述的粘着剂,其中,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2)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5]根据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其中,丙烯酸系低聚物(B)含有60质量%以上的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的结构单元(b1),含有0.1-10质量%的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b2)的结构单元(b2)。
[6]根据上述[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其中,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7]一种粘着片,其中,该粘着片具有由上述[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形成的粘着剂层。
[8]根据上述[7]所述的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片具有所述粘着剂层由2片剥离片夹持的结构。
[9]根据上述[7]所述的粘着片,其中,在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所述粘着剂层。
[10]根据上述[7]所述的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片贴付在具有在25℃下与水的接触角为72°~120°的低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与聚碳酸酯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之间。
[11]根据上述[7]-[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片用于固定位于便携式终端机器的内部的结构部件。
具有由本发明的粘着剂形成的粘着剂层的粘着片,不论被粘着体表面的极性高低,都对被粘着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同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树脂板作为被粘着体时,可抑制在树脂板和粘着剂层的界面产生的发泡而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且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粘着片的构成的第一方式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粘着片的构成的第二方式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粘着片的构成的第三方式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中的界面粘结力的测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粘着剂以及粘着片的构成进行说明。
另外,以下的记载中,“结构单元”是指构成树脂(聚合物、低聚物、共聚物)的单体单元。此外,“(甲基)丙烯酸酯”是指α位键合有氢原子的丙烯酸酯和α位键合有甲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者或两者。进而,低极性表面是指在25℃下与水的接触角为72°~120°的表面。
[粘着剂]
本发明的粘着剂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及交联剂(C),其中,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40万~200万,丙烯酸系低聚物(B)含有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结构单元(b1),且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0,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含量为1-45质量份。
此外,本发明的粘着剂除了上述(A)-(C)成分以外还含有增粘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等其它的添加剂。
以下,对本发明的粘着剂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丙烯酸系聚合物(A)]
本发明的粘着剂中所含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为重均分子量为40万~200万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不足40万时,粘着剂的耐久性降低,易在高温环境下产生发泡,发生凸起或剥落,耐久性变差,因而不优选。此外,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超过200万时,聚合物合成时的聚合变得困难,因而不优选。
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40万~200万,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为50万~200万,更优选为70万~180万,进一步优选为80万~150万,更进一步优选为90万~130万。
另外,本发明中,重均分子量的值是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法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值(以下的记载中也同样)。
此外,本发明中,具有上述的重均分子量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优选含有来自于具有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以下称为“单体(a1)”)的结构单元(a1)、以及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2)(以下称为“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更优选为含有(a1)、(a2)以及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3)(以下称为“单体(a3)”)的结构单元(a3)的共聚物。
(结构单元(a1))
从赋予良好的粘着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系聚合物(A)含有结构单元(a1)。结构单元(a1)为来自于具有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的结构单元。
单体(a1)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20,优选为4-16,更优选为6-14,进一步优选为8-12。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以上、或者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0以下时,可以得到表现出适度的粘着力的粘着剂。
另外,单体(a1)的烷基可以为直链和支链的任意一种。
作为单体(a1),可举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八酯等。它们中,从赋予粘着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
另外,这些单体(a1)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中,结构单元(a1)的含量优选为30-70质量%,更优选为40-6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65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53-61质量%。结构单元(a1)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时,能够赋予粘着力,为70质量%以下时,能够充分确保结构单元(a1)以外的结构单元(a2)等的含量,进一步提高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
(结构单元(a2))
为了使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提高的同时使耐久性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系聚合物(A)含有结构单元(a2)。结构单元(a2)为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2)(单体(a2))的结构单元。
此处所称的脂环基是指具有碳原子键合为环状的结构的官能团,除去了具有芳香环的官能团。此外,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单环式化合物,也可以为多环式化合物。
作为单体(a2)的脂环基的碳原子数,从使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提高的同时使耐久性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20,更优选为6-15,进一步优选为6-10。
作为单体(a2),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烷酯(トリシクロデカ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等。它们中,从使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提高的同时,抑制被粘着体为树脂时从树脂的发泡而使耐久性提高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更进一步优选为丙烯酸环己酯。
另外,这些单体(a2)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中,结构单元(a2)的含量优选为20-60质量%,更优选为25-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5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34-44质量%。结构单元(a2)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时,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以及耐久性提高。另一方面,结构单元(a2)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下时,能够充分确保结构单元(a2)以外的结构单元(a1)等的含量,能够赋予良好的粘着力,进一步提高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
(结构单元(a3))
进而,从维持凝聚力的观点出发,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的结构单元,优选含有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3)(单体(a3))的结构单元(a3)。此处所称的“含有官能团的单体”的“官能团”是指可与交联剂(C)和/或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官能团反应、成为交联起点的官能团或者具有交联促进效果的官能团。
作为该官能团,可举出例如羟基、羧基、酰胺基、氨基、环氧基、氰基、酮基、含氮原子的环、烷氧硅烷基(アルコキシシリル基)等。
此外,作为单体(a3),可举出例如含有羟基的单体、含有羧基的单体、含有酰胺基的单体、氨基含有物单体、含有环氧基的单体、含有氰基的单体、含有酮基的单体、具有含有氮原子的环的单体、含有烷氧硅烷基的单体等。
作为含有羟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等的(甲基)丙烯羟基烷基酸酯类;乙烯醇、烯丙醇等的不饱和醇类等。
作为含有羧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的乙烯性不饱和单羧酸;富马酸、衣康酸、马来酸、柠康酸等的乙烯性不饱和二羧酸及其酸酐;甲基丙烯酸2-羧基乙酯等。
作为含有酰胺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此处所示的含有酰胺基的单体可成为交联起点或具有交联促进效果的官能团。
作为含有氨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含有伯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有仲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有叔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结合有在形成酰胺基的氮原子上含有叔氨基的取代基的、含有叔氨基的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单体。
它们中,从提高交联促进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含有叔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有叔氨基的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单体。
作为用于提高交联促进效果的含有叔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优选与其它单体的共聚性良好的(甲基)丙烯酸二烷基氨基烷基酯。在此,含有叔氨基的单体具有烷基时,该烷基各自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可以为直链、支链、或者环状的烷基。此外,所述烷基的碳原子数各自独立,优选为1-10,更优选为1-5。
作为(甲基)丙烯酸二烷基氨基烷基酯,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二丁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吡咯烷-1-基)甲酯、(甲基)丙烯酸(吡咯烷-1-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吡咯烷-1-基)丙酯、(甲基)丙烯酸(吡咯烷-1-基)丁酯等。
作为含有叔氨基的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优选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在此,作为含有叔氨基的N-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中的氮原子上的取代基,可举出直链、支链或者环状的烷基。此外,该烷基的碳原子数各自独立,优选为1-10,更优选为1-5。
作为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可举出例如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
作为具有环氧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等。
作为含有氰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作为含有酮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二丙酮(甲基)丙烯酰胺、丙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乙烯酮、乙基乙烯酮、乙酰乙酸烯丙酯、乙酰乙酸乙烯酯、乙酰乙酰基(甲基)丙烯酸酯(アセトアセチ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等。
作为具有含有氮原子的环的单体,可举出例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己内酰胺、N-(甲基)丙烯酰基吗啉等。
作为含有烷氧硅烷基的单体,可举出例如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等。
这些单体(a3)中,从维持凝聚力,提高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的观点出发,优选含有羟基的单体、含有羧基的单体,从为极性比较低的单体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含有羟基的单体。作为含有羟基的单体,从粘着力的观点出发,优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类,更优选丙烯酸2-羟基乙酯。
这些单体(a3)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此外,从提高交联促进效果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还使用含有叔氨基的单体。特别是使用羟基单体时,与使用含有羧基的单体等时相比,交联反应慢,因此优选还使用含有叔氨基的单体。
作为含有叔氨基的单体,优选为(甲基)丙烯酸二烷基氨基烷基酯、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进一步优选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
在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中,结构单元(a3)的含量优选为0.1-30质量%,更优选为0.15-2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10质量%。结构单元(a3)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时,凝聚力不降低,为30质量%以下时,粘着剂的极性不会变大,可得到对低极性表面充分的界面粘结力。
特别地,作为单体(a3),并用含有羟基的单体和含有叔氨基的单体时,来自于含有羟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在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中,优选为0.1-10质量%,更优选为0.15-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来自于含有叔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在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中,优选为0.01-5质量%,更优选为0.05-1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0.5质量%。
来自于含有叔氨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时,可得到充分的来自于含有羟基的单体的羟基和交联剂的交联促进效果,能够不使用有机锡等的重金属系的交联促进剂,短时间使得粘着力达到稳定区域。此外,该含量为5质量%以下,粘着剂在溶液状态下的稳定性良好。
(其它的结构单元)
此外,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的结构单元,以控制粘着力或控制凝聚力为目的,在满足上述结构单元(a1)-(a3)的含量的范围内,还可以含有来自于上述结构单元(a1)-(a3)以外的其它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作为其它的单体,能够从可与上述的丙烯酸系单体共聚的单体中选择,例如,可举出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具有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3)中列举的单体以外的乙烯基系单体等。
作为具有碳原子数1-3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可举出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异丙酯等。
作为具有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
作为除了(a3)中列举的单体以外的乙烯基系单体,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甲酸乙烯酯、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
[丙烯酸系低聚物(B)]
本发明的粘着剂中所含的丙烯酸系低聚物(B)含有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以下称为“单体(b1)”)的结构单元(b1),进一步优选为含有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b2)(以下称为“单体(b2)”)的结构单元(b2)的共聚物。
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0,优选为3000-30000、更优选为3500-10000,进一步优选为4000-8000,更进一步优选为4300-6000。
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重均分子量不足1000时,难以控制分子量来聚合,此外,耐久性变差。另一方面,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重均分子量超过50000时,与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相溶性变差,透明性变差。
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玻璃化温度(Tg)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70-200℃,更优选为80-180℃,进一步优选为85-150℃,进一步优选为90-120℃,更进一步优选为92-105℃。为50℃以上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久性,更有效地抑制由树脂板发生的发泡。
另外,玻璃化温度(Tg)为将通过下述式(1)计算的绝对温度(单位:K)的玻璃化温度(TgK)换算为摄氏温度(单位:℃)的值。
[数学式1]
100 Tg K = W 1 Tg 1 + W 2 Tg 2 + W 3 Tg 3 + W 4 Tg 4 + . . . - - - ( 1 )
上述式(1)中、W1、W2、W3、W4…表示丙烯酸低聚物(B)的单体成分的质量分数(质量%),Tg1、Tg2、Tg3、Tg4…表示丙烯酸低聚物(B)的单体成分的均聚物的绝对温度(K)表示的玻璃化温度。
本发明的粘着剂中的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含量,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为1-45质量份,优选为5-40质量份,更优选为7-37质量份,更优选为10-3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5-30质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16-24质量份。掺合量不足1质量份时,由于界面粘结力变差而不优选。此外,超过45质量份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树脂作为被粘着体时,在粘着层和被粘着体的界面产生发泡,耐久性变差,因而不优选。
另外,丙烯酸系低聚物(B)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结构单元(b1))
结构单元(b1)为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的结构单元。此处所称的脂环基是指具有碳原子键合为环状的结构的官能团,并非具有芳香环的官能团。此外,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为单环式化合物,也可以为多环式化合物。
作为单体(b1)的脂环基的碳原子数,从提高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的观点出发,以及从被粘着体为树脂时抑制由树脂产生的发泡而提高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20,更优选为6-15,进一步优选为6-10。
作为单体(b1),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等。它们中,从提高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的观点出发,以及从被粘着体为树脂时抑制由树脂产生的发泡而提高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更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另外,这些单体(b1)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全部结构单元中,结构单元(b1)的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99.9质量%,更优选为75-99.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99.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0-99.0质量%。结构单元(b1)的含量为60%以上时,能够充分提高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
(结构单元(b2))
丙烯酸系低聚物(B)优选进一步含有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b2)(以下称为“单体(b2)”)的结构单元(b2)。通过含有结构单元(b2),丙烯酸系低聚物(B)和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相溶性变好,能够抑制雾度的上升。此外,结构单元(b2)的官能团通过与交联剂(C)和/或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官能团交联,能够抑制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成分转移。
此处所称的官能团是指可成为交联起点的官能团或具有交联促进效果的官能团。作为该官能团,可举出单体(a3)中例示的羟基、羧基、酰胺基、氨基、环氧基、氰基、酮基、含有氮元素的环等官能团。
作为单体(b2),可举出含有羟基的单体、含有羧基的单体、含有酰胺基的单体、氨基含有物单体、含有环氧基的单体、含有氰基的单体、含有酮基的单体、含有氮原子的环、具有烷氧硅烷基的单体、含有烷氧硅烷基的单体等的作为单体(a3)例示的单体。
这些单体(b2)中,从提高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含有羟基的单体、含有羧基的单体,从为极性比较低的单体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含有羟基的单体。
作为含有羟基的单体,从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的共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更优选为丙烯酸2-羟基乙酯。此外,作为含有羧基的单体,优选为乙烯性不饱和单羧酸。
另外,这些单体(b2)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全部结构单元中,结构单元(b2)的含量优选为0.1-10质量%,更优选为0.3-8质量%,更优选为0.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7-3.5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1.0-3.0质量%。结构单元(b2)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时,与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相溶性变得良好,此外,能够抑制渗出的发生。另一方面,结构单元(b2)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下时,粘着剂的极性不会变得过大,使得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良好。另外,从结构单元(b2)的共聚性考虑,为10质量%以下时,能够容易地进行聚合。
(其它的结构单元)
此外,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中的结构单元,在满足上述结构单元(b1)和(b2)的含量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来自于上述结构单元(b1)和(b2)以外的其它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作为其它的单体,能够从可与上述的单体(b1)共聚的单体中选择,可举出例如具有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b2)以外的乙烯基系单体等的单体、来自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中所含的结构单元(a1)-(a3)以外的其它的结构单元的作为其它的单体例示的单体。
[交联剂(C)]
交联剂(C)为将丙烯酸系共聚物(A)以及丙烯酸系低聚物(B)交联的物质。
作为使用的交联剂(C),可举出例如有机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有机多元环氧化合物、有机多元亚胺化合物、金属螯合物等。它们中,从提高凝聚力来提高粘着力的观点出发,以及从容易得到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有机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金属螯合物。
作为有机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1,3-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2,4’-二异氰酸酯、3-甲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2,4’-二异氰酸酯、赖氨酸异氰酸酯等。
另外,还能够使用这些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三聚体、以及这些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末端为异氰酸酯的聚氨酯预聚物等。
作为有机多元环氧化合物,可举出例如双酚A型环氧化合物、双酚F型环氧化合物、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甲苯、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等。
作为有机多元亚胺化合物,可举出例如N,N’-二苯基甲烷-4,4’-双(1-氮丙啶羧基酰胺)(N,N’-ジフェニルメタン-4,4’-ビス(1-アジリジンカルボキシアミド))、三羟甲基丙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トリメチロールプロパン-トリ-β-アジリジニルプロピオナート)、四羟甲基甲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テトラメチロールメタン-トリ-β-アジリジニルプロピオナート)、N,N’-甲苯-2,4-双(1-氮丙啶羧酰胺)三亚乙基三聚氰胺(N,N’-トルエン-2,4-ビス(1-アジリジンカルボキシアミド)トリエチレンメラミン)等。
作为金属螯合物,可举出例如,三乙基乙酰乙酸铝、乙基乙酰乙酸铝二异丙酯(エチルアセトアセテートアルミニウムジイソプロピレート)、三乙酰丙酮铝等的铝螯合物系化合物等的多元金属的配位化合物等。
另外,这些交联剂(C)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交联剂(C)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A)100重量部,优选为0.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1-7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2-4质量份。交联剂(C)的含量为0.01质量份以上时,在对于剪切方向的应力可获得对于维持形状的充分的粘着剂的凝集力,为10质量份以下时,能够得到充分的粘着力。
[其它的添加剂]
此外,在本发明的粘着剂中,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的効果的程度下,也可以含有其它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举出以往在粘着剂中使用的增粘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软化剂(增塑剂)、填充剂、防锈剂、颜料、染料等。
作为增粘剂,可举出公知的增粘剂,优选为氢化石油树脂。
作为氢化石油树脂,例如,氢化萜系树脂、氢化松香以及氢化松香酯系树脂、歧化松香系树脂、歧化松香酯系树脂、将石脑油的热分解生成的戊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等的C5馏分共聚得到的C5系石油树脂的氢化树脂的氢化双环戊二烯系树脂、部分氢化芳香族改性双环戊二烯系树脂、将石脑油的热分解生成的茚、乙烯基甲苯、α-或β-甲基苯乙烯等C9馏分共聚得到的C9系石油树脂氢化后的树脂、将上述的C5馏分和C9馏分的共聚石油树脂氢化后的树脂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例如,受阻胺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恶唑基油酸酰胺(オキサゾリアックアシッドアミド)化合物、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等。
作为抗氧化剂,可举出例如,苯酚系抗氧剂、磷系抗氧剂、硫系抗氧剂、维生素系抗氧剂、内酯系抗氧剂、胺系抗氧剂等。
作为软化剂(增塑剂),可举出例如液状聚醚、二醇酯、液态聚萜、液态聚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偏苯三酸酯等。
本发明的粘着剂,为了在后述的基材或剥离片等上容易涂布,提高操作性,可以进一步用有机溶剂稀释,形成粘着剂溶液。
作为有机溶剂,可举出例如甲基乙基酮、丙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噁烷、环己烷、正己烷、甲苯、二甲苯、正丙醇、异丙醇等。这些有机溶剂可以直接使用配制丙烯酸系共聚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及交联剂(C)时使用的有机溶剂,也可以添加配制时使用的有机溶剂以外的一种以上的有机溶剂,以使该粘着剂溶液能够均匀地涂布。
作为掺合有机溶剂以使粘着剂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10-60质量%,更优选为10-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30质量%。该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以上时,作为溶剂的使用量充分,提高在基材等上涂布时的涂布以及干燥的效率。另一方面,该固体成分浓度为60质量%以下时,可以获得适当的粘度,使涂布作业变得容易。
[粘着片]
本发明的粘着片具有由上述的本发明的粘着剂形成的粘着剂层。本发明的粘着片的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举出图1、2形态的粘着片。
图1的粘着片1为具有粘着剂层11被2片的剥离片12a、12b夹持的结构的、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
作为剥离片12a、12b,双面实施了剥离处理的剥离片、仅单面实施了剥离处理的剥离片的两者均能够使用。剥离片12a、12b可以在剥离片用基材的单面或双面上涂布剥离剂而得到。
作为剥离片用基材,可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丁二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树脂(アイオノマー樹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碳酸酯、氟树脂、低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三乙酸纤维素等的树脂薄膜;上质纸、铜版纸、玻璃纸、层压纸等的纸基材等。
作为使用的剥离剂,可举出例如硅系树脂、烯烃系树脂、长链烷基系树脂、醇酸系树脂、氟系树脂、异戊二烯系树脂或丁二烯系树脂等的橡胶系弹性体等。
剥离片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为5-300μm,更优选为10-200μm。另外,作为剥离片用基材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薄膜时,优选为10-100μm。
粘着片为图1那样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的结构时,作为剥离片12a、12b,优选使用剥离力具有差别的重剥离片和轻剥离片。通过使用剥离力具有差别的2个剥离片,在仅剥离轻剥离片侧时,能够防止粘着剂层从重剥离片侧浮起,或不能由双方的剥离片剥离从而粘着剂层拉长并变形。
作为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在一片剥离片的表面直接涂布粘着剂溶液,干燥形成粘着剂层后,在该粘着剂层上贴合另外的剥离片来制作。另外,作为剥离片,如上所述,优选使用剥离力具有差别的重剥离片和轻剥离片。此时,优选在重剥离片的表面直接涂布粘着剂溶液形成粘着剂层,在该粘着剂层上贴合轻剥离片来制作。
此外,本发明的粘着片,如图2所示,可以在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粘着剂层。作为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粘着片,可举出:图2(a)的在基材13的单面上形成有粘着剂层11的带有基材的单面粘着片2a,如图2(b)所示,在基材13的双面上具有粘着剂层11a、11b的带有基材的双面粘着片2b等。另外,在粘着剂层11、11a、11b上可以进一步层压上述的剥离片。
作为基材,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芳酰胺、聚醚酮、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4-甲基戊烯-1)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丁二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碳酸酯、氟树脂、低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三乙酸纤维素等的树脂薄膜或其层压体或发泡体;或者上质纸、铜版纸、玻璃纸、层压纸等的纸基材。
基材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的基材的种类适当地选择,优选为5-300μm,更优选为10-100μm。
作为带有基材的单面粘着片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将基材的一面与上述的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的粘着剂层贴合来制作。或者,可以在基材的一面上直接涂布粘着剂溶液,干燥形成粘着剂层来制作,也可以进一步在该粘着剂层上贴合剥离片。
作为带有基材的双面粘着片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在上述的剥离片上涂布粘着剂溶液,准备2片形成了粘着剂层的粘着片,将该2片粘着片的粘着剂层分别贴合在基材的双面上来制作。或者,可以在基材的双面上直接涂布粘着剂溶液,干燥形成粘着剂层来制作,也可以进一步在该粘着剂层上贴合剥离片。此外,也可以将基材的一个表面与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的粘着剂层贴合,在另一面上直接涂布粘着剂溶液,形成粘着剂层来制作。
作为将含有本发明的粘着剂的粘着剂溶液涂布在剥离片或基材的方法,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凹版涂布法、棒涂法、喷涂法、旋涂法、辊涂法、模涂法、刮刀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帘幕涂布法等。另外,从涂布粘着剂溶液后,防止溶剂或低沸点成分的残留的观点出发,优选在80℃~150℃左右的温度下,加热干燥30秒-5分钟左右。作为涂布装置,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使用公知的装置。
粘着片的粘着剂层的厚度,干燥后,优选为1-200μm,更优选为5-1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60μm。粘着剂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时,能够得到充分的粘着性能,为200μm以下时,能够防止粘着剂层的挤出。
此外,本发明的粘着片,例如,如图3所示的粘着片3那样,可以介由粘着剂层11,贴付于在25℃下具有与水的接触角为72°~120°的低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14与聚碳酸酯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等具有高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15之间使用。本发明的粘着剂不论被粘着体表面的极性的高低,都对被粘着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因此,粘着片3能够将被粘着体14和被粘着体15强力地接合。
在此,本发明的粘着剂不论被粘着体表面的极性的高低,都对被粘着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因此,粘着片3特别是在粘着剂层11与具有低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14之间的界面21上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
本发明的粘着片的粘着剂层对于具有低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的界面粘结力优选为3.0N/25mm以上,更优选为4.0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N/25mm以上。另外,界面粘结力为通过如图4所示的测定方法得到的值,具体地表示由实施例中记载的测定方法得到的值。
图4为表示本发明中的界面粘结力的测定方法的图。本发明中,界面粘结力与将涂布有粘着剂的基材以剥离角度180°弯折,同时从被粘着体剥离的以往的粘着力测定方法不同。如图4所示,为不将粘着剂层11弯折,仅将成为被粘着体的HC薄膜17等具有低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弯折(图4中弯折成90°)而测定得到的参数。界面粘结力是尽可能除去用于弯折粘着剂层的应力或粘着剂层本身的体积(バルク)的影响以外,能够仅仅表示界面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粘结力的粘结力指标。
另外,本发明中,低极性表面是指在25℃下与水的接触角为72°至120°的表面。
作为具有低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可举出例如聚四氟乙烯(108-113°)、聚丙烯(95-98°)、聚乙烯(92-96°)、聚三氟乙烯(92°)、聚三氟氯乙烯(90°)、聚苯乙烯(83-87°)、聚氯乙烯(83-87°)、聚偏氯乙烯(8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1-8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7-74°)等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基材(()表示在25℃下与水的接触角。参照:(株)シーエムシー出版,星埜由典著,“色材用ポリマ一応用技術、色材用ポリマ一の設計と応用(色材用聚合物应用技术、色材用聚合物的设计和应用(2002)”)。
此外,作为具有低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还可举出硬涂(HC)薄膜。
例如为了赋予耐擦伤性或防眩性,HC薄膜为在厚度为30-200μm左右的基材薄膜上形成有厚度为0.5-30μm左右的HC层的薄膜。
作为构成低极性表面的HC层的HC层形成用组合物,可举出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型化合物或热固化性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等,优选为含有电离放射线固化型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固化性组合物。
用于固化而照射的电离放射线可以使用由各种电离放射线发生装置产生的电离放射线。
作为电离放射线固化型化合物,优选不饱和单体、低聚物、树脂或含有它们的组合物等。具体地,优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或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2个官能团以上的多官能电离放射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系化合物,更优选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举出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可通过下述方法得到:例如,通过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与多元异氰酸酯的反应而得到聚氨酯低聚物,再使上述聚氨酯低聚物的羟基与(甲基)丙烯酸反应来进行酯化。
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可通过下述方法得到:例如,通过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合得到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低聚物,再使该聚酯低聚物的羟基被(甲基)丙烯酸酯化;或使多元羧酸与氧化烯加成而得到低聚物,再使该低聚物的末端羟基被(甲基)丙烯酸酯化。
这些电离放射线固化型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HC层形成用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二氧化硅(包括胶体状二氧化硅)、硅粉、云母、玻璃珠、丙烯酸系微粉末、中空粒子等的填料。
此外,HC层形成用组合物中除了上述的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催化剂、着色剂、防静电剂、润滑剂、流平剂、消泡剂、聚合促进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红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表面改质剂等的添加成分。
作为可形成HC层的基材,可以使用各种树脂片、薄膜。
作为这样的基材,可举出例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的聚烯烃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等的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氟系树脂等的各种合成树脂的片或薄膜。
HC薄膜能够通过在这些基材上涂布HC层形成用组合物,形成HC层来制备。
本发明的粘着片不论被粘着体表面的极性的高低,都对被粘着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并且在高温环境下,能够抑制使用树脂板作为被粘着体时从树脂板与粘着剂层的界面产生的发泡,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本发明的粘着片的雾度值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粘着片的雾度值为5.0%以下时,在例如TP、液晶显示器或光记录媒体的表面或内部也能够使用。
另外,上述雾度值为按照JIS K 7136得到的值,具体地,为通过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的测定的值。
实施例
以下所示的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条件、以及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玻璃化温度(Tg)的计算方法以及使用的值如下所示。
(重均分子量)
通过下述的装置以及条件进行测定,为换算为标准聚苯乙烯求出的值。
装置名:“HLC-8220GPC”(东ソー株式会社制)
柱:依次连接“TSKgelGMHXL”、“TSKgelGMHXL”以及“TSKgel2000HXL”(均为东ソー株式会社制)而成
展开溶剂:四氢呋喃
注入量:80μl
测定温度:40℃
流速:1.0mL/min
检测器:差示折射计
(玻璃化温度(Tg))
使用上述式(1),按照各单体成分的组成比以摄氏温度(℃)计算出玻璃化温度(Tg)。计算所使用的各单体成分的均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如下所示。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100℃
·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15℃
·丙烯酸(AAc):106℃
·丙烯酸环己酯(CHA):15℃
·丙烯酸异冰片酯(IBXA):97℃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5℃
·苯乙烯(St):100℃
·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55℃
·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2PheEMA):26℃
·丙烯酸苄酯(BzA):6℃
·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MEA):-50℃
[实施例1]
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环己酯(C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AEA)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2EHA/CHA/HEA/DMAEA=59.5/40.0/0.3/0.2(质量%)、重均分子量为100万、固体成分浓度为40质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HEA=98.2/1.8(质量%)、Tg=97℃、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21.9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及作为交联剂(C),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社制,商品名“コロネートL”,固体成分浓度为75质量%)0.47质量份(固体成分比),混合,用甲基乙基酮稀释,制作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的粘着剂溶液。
通过刮刀涂布法将该粘着剂溶液涂布到重剥离薄膜(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制,产品名“SP-PET382050”,厚度:38μm)的剥离处理面上,使得干燥后的厚度为25μm,在90℃下干燥约1分钟后,形成粘着剂层,在粘着剂层的表面上贴合轻剥离薄膜(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制,产品名“SP-PET381031”,厚度:38μm)的剥离剂处理面,制作2片剥离薄膜夹持的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
[实施例2]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AAc=98.2/1.8(质量%),Tg=100℃,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21.9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2)。
[实施例3]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HEA=97.0/3.0(质量%),Tg=95℃,重均分子量10000,固体成分浓度为20质量%)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3)。
[实施例4]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丙烯酸环己酯(C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A/HEA=98.2/1.8(质量%),Tg=14℃、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21.9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4)。
[实施例5]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丙烯酸环己酯(C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A/HEA=98.2/1.8(质量%),Tg=14℃,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35.0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5)。
[实施例6]
除了以重均分子量为80万使用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使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掺合量为35.0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6)。
[实施例7]
除了以重均分子量为80万使用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丙烯酸异冰片酯(IBX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IBXA/HEA=98.2/1.8(质量%),Tg=94℃,重均分子量为4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17.5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7)。
[实施例8]
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环己酯(CH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2EHA/CHA/AAc=57.0/40.0/3.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90万,固体成分浓度为40质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AAc=98.2/1.8(质量%),Tg=100℃,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17.5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及作为交联剂(C)使用铝螯合物系交联剂(综研化学社制,商品名“M-5A”,固体成分浓度为4.95质量%)0.12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8)。
[实施例9]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环己酯(C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AEA)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2EHA/CHA/HEA/DMAEA=56.8/40.0/3.0/0.2(质量%),重均分子量为80万,固体成分浓度为40质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作为交联剂(C)使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社制,商品名“コロネートHL”,固体成分浓度为75质量%)0.47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9)。
[实施例10]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BA/AAc=90.0/10.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60万,固体成分浓度为34质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使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掺合量为10.3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使交联剂(C)的掺合量为2.21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0)。
[实施例11]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BA/AAc=90.0/10.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60万,固体成分浓度为34质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使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掺合量为10.3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使交联剂(C)的掺合量为2.21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1)。
[实施例12]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BA/MA/AAc=76.0/20.0/4.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80万,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使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掺合量为11.7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作为交联剂(C)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社制,商品名“コロネートL”,固体成分浓度为75质量%)2.18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及铝螯合物系交联剂(綜研化学社制,商品名“M-5A”,固体成分浓度为4.95质量%)0.29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2)。
[实施例13]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由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BA/MA/AAc=76.0/20.0/4.0(质量%),重均分子量为80万,固体成分浓度为30质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使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掺合量为11.7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作为交联剂(C)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日本聚氨酯社制,商品名“コロネートL”,固体成分浓度为75质量%)2.18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及铝螯合物系交联剂(综研化学社制,商品名“M-5A”,固体成分浓度为4.95质量%)0.29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3)。
[实施例14]
除了使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掺合量为30.6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4)。
[实施例15]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MMA/HEA=70.0/28.0/2.0(质量%),Tg=98℃,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21.9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5)。
[实施例16]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HEA=98.2/1.8(质量%),Tg=97℃,重均分子量为10000,固体成分浓度为20质量%)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使交联剂(C)的掺合量为0.56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6)。
[实施例17]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丙烯酸异冰片酯(IBX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IBXA/HEA=98.2/1.8(质量%),Tg=94℃,重均分子量为4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使交联剂(C)的掺合量为0.56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7)。
[实施例18]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AAc)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AAc=98.2/1.8(质量%),Tg=100℃,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8)。
[实施例19]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HEA=98.2/1.8(质量%),Tg=97℃,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12.5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使交联剂(C)的掺合量为0.56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19)。
[实施例20]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HEA=98.2/1.8(质量%),Tg=97℃,重均分子量为30000,固体成分浓度为20质量%)21.9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A-20)。
[比较例1]
除了未掺合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1)。
[比较例2]
除了未掺合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2)。
[比较例3]
除了未掺合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3)。
[比较例4]
除了作为丙烯酸系聚合物(A),使用由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环己酯(C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AEA)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2EHA/CHA/HEA/DMAEA=44.5/55.0/0.3/0.2(质量%),重均分子量为80万,固体成分浓度为40质量%)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未掺合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4)。
[比较例5]
除了以重均分子量为80万,使用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代替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MMA/HEA=95.0/5.0(质量%),Tg=96℃,重均分子量为30000,固体成分浓度为20质量%)5.0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5)。
[比较例6]
除了以重均分子量为80万,使用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代替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St/HEMA=96.0/4.0(质量%),Tg=98℃,重均分子量为45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8.8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6)。
[比较例7]
除了以重均分子量为80万,使用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替代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甲基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2PheEM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2PheEMA/HEMA=96.0/4.0(质量%),Tg=-24℃,重均分子量为45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8.8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7)。
[比较例8]
除了以重均分子量为80万,使用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替代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丙烯酸苄酯(Bz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BzA/HEA=98.2/1.8(质量%),Tg=6℃,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8.8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8)。
[比较例9]
除了以重均分子量为80万,使用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替代丙烯酸系低聚物(B),使用由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MEA)、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MEA/HEMA=96.0/4.0(质量%),Tg=-47℃,重均分子量为6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8.8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9)。
[比较例10]
除了以重均分子量为80万,使用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固体成分),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CHMA/HEA=97.0/3.0(质量%),Tg=95℃,重均分子量为50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52.5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作为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10)。
[比较例11]
除了替代丙烯酸系低聚物,使用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MMA/HEA=95.0/5.0(质量%),Tg=96℃,重均分子量为30000,固体成分浓度为20质量%)6.7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11)。
[比较例12]
除了替代丙烯酸系低聚物,使用由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形成的丙烯酸系低聚物(St/HEMA=96.0/4.0(质量%),Tg=98℃,重均分子量为4500,固体成分浓度为35质量%)11.7质量份(固体成分比)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12)。
[比较例13]
除了未使用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无基材的双面粘着片(B-13)。
针对制作的粘着片(A-1)~(A-20)以及(B-1)~(B-13),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界面粘结力、雾度值,评价耐久性。其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1)界面粘结力
将双面粘着片4裁成25mm×50mm大小,将轻剥离薄膜剥离,与HC薄膜17(リンテック社制,产品名“CHC-PET188N1E1”,E1面(易滑面)对水的接触角为80°)的E1面17a贴合(参照图4的(I))。然后,将重剥离薄膜剥离,在露出的粘着剂层上贴合聚碳酸酯树脂板16。然后,在2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后,在相同环境下,用拉伸试验机(オリエンテック社制,产品名“テンシロン”),如图4那样以剥离速度为50mm/min、剥离角度为90°的条件将HC薄膜17剥离时的应力值(N/25mm)作为界面粘结力(参照图4的(II))。
(2)雾度值
将双面粘着片的轻剥离薄膜剥离,与PET薄膜(东洋纺织社制,产品名“PET50A-4300”)贴合。然后,将剥离重剥离薄膜露出的粘着剂层的面与玻璃板(ユーコウ商会社制,产品名“フロート板玻璃”)贴合,按照JIS K7136,使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社制,商品名“NDH-2000”)进行测定。
(3)耐久性评价(发泡的有无)
将双面粘着片的轻剥离薄膜剥离,与HC薄膜(リンテック社制,产品名“CHC-PET188N1E1”,对水的接触角为80°)贴合。然后,将剥离重剥离薄膜露出的粘着剂层的面贴合在聚碳酸酯树脂板上,在60℃、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保管240小时后,确认是否发泡,并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AA:未确认到发泡部位。
A:几乎确认不到发泡部位。
B:确认到发泡部位,未确认到1mm以上的发泡部位。
C:确认到1mm以上的发泡部位。
[表1]
Figure BDA00003868042400361
*1:表示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动(A)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的掺合量(固体成分比)。
[表2]
Figure BDA00003868042400371
*1:表示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的掺合量(固体成分比)。*2:由于粘着层出现白化,未进行其它的评价而结束。
从表1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20的粘着片对于低极性表面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并且在高温环境下抑制了与树脂板的界面产生的发泡,并且透明性良好。
另一方面,如表2所示的比较例1-4、13的粘着片那样,使用的粘着剂中未掺合丙烯酸系低聚物(B)时,结果为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变差。此外,如比较例5、11的粘着片那样,即使掺合了不含有结构单元(b1)的丙烯酸系低聚物时,结果也同样地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变差。
进一步,如比较例6-8、12的粘着片那样,掺合了由含有芳香族基的单体得到的丙烯酸系低聚物时,雾度值变得非常高,粘着剂层白化。因此,未进行其它的评价而结束。
并且,如比较例9的粘着片那样,在使用了极性高的粘着剂时,结果对于低极性表面的界面粘结力变差。
此外,如比较例10的粘着片那样,以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含量超过45质量份进行掺合时,在高温环境下,不能抑制在与树脂板的界面产生的发泡,结果耐久性变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粘着剂以及粘着片,不论被粘着体表面的极性的高低,都对被粘着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粘结力,并且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树脂板作为被粘着体时能够抑制从树脂板和粘着剂层的界面产生的发泡,且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因此,例如,能够在TP、液晶显示器或光记录媒体的表面或内部,为了使部件的表面或界面平滑而层压在HC薄膜和由聚碳酸酯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树脂板之间,用作粘接该HC薄膜和该树脂板的粘着剂。
特别是,本发明的粘着片适合作为用于固定位于便携式终端机器的内部的结构部件的粘着片。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03868042400391

Claims (11)

1.一种粘着剂,该粘着剂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以及交联剂C,其中,
丙烯酸系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40万~200万,
丙烯酸系低聚物B含有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的结构单元b1,且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0,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丙烯酸系聚合物A,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含量为1-45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其中,丙烯酸系低聚物B的玻璃化温度Tg为5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着剂,其中,丙烯酸系聚合物A为含有30-70质量%的来自于具有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1的结构单元a1、20-60质量%的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2的结构单元a2、以及0.1-30质量%的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a3的结构单元a3的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着剂,其中,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2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其中,丙烯酸系低聚物B含有60质量%以上的来自于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的结构单元b1,含有0.1-10质量%的来自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b2的结构单元b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其中,含有脂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b1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7.一种粘着片,其中,该粘着片具有由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粘着剂形成的粘着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片具有所述粘着剂层由2片剥离片夹持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着片,其中,在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具有所述粘着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片贴付在具有在25℃下与水的接触角为72°~120°的低极性表面的被粘着体与聚碳酸酯系树脂或丙烯酸系树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粘着片,其中,所述粘着片用于固定位于便携式终端机器的内部的结构部件。
CN201280014998.XA 2011-03-24 2012-03-21 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Pending CN1035623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5821 2011-03-24
JP2011-065821 2011-03-24
JP2011-218139 2011-09-30
JP2011218139 2011-09-30
PCT/JP2012/057230 WO2012128294A1 (ja) 2011-03-24 2012-03-21 粘着剤、及び粘着シー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2333A true CN103562333A (zh) 2014-02-05

Family

ID=4687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4998.XA Pending CN103562333A (zh) 2011-03-24 2012-03-21 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2128294A1 (zh)
KR (1) KR20140029396A (zh)
CN (1) CN103562333A (zh)
TW (1) TW201249654A (zh)
WO (1) WO2012128294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3084A (zh) * 2017-03-30 2017-05-31 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敏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0051A (zh) * 2016-12-09 2019-07-23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利用
CN110903789A (zh) * 2018-09-14 2020-03-24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粘合剂组合物和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
CN111117531A (zh) * 2019-12-31 2020-05-08 长兴化学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黏着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449649A (zh) * 2018-07-23 2021-03-05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 粘着剂及粘着片
CN112552839A (zh) * 2019-09-25 2021-03-26 麦克赛尔控股株式会社 粘着带
CN113025239A (zh) * 2019-12-09 2021-06-25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可折叠显示器用粘合剂组合物和可折叠显示器用光学部件
CN114214008A (zh) * 2021-12-29 2022-03-22 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薄型胶带的胶黏剂
CN114450369A (zh) * 2019-10-03 2022-05-06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粘着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24324B2 (ja) * 2012-10-05 2016-05-25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6111789B2 (ja) * 2013-03-28 2017-04-12 Dic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6021716B2 (ja) * 2013-03-29 2016-11-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光硬化性粘着剤組成物
KR101991974B1 (ko) * 2013-04-02 2019-06-2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점착제 조성물
EP2803712A1 (en) * 2013-05-17 2014-11-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layer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ssembly
JP6291492B2 (ja) * 2013-05-29 2018-03-14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フィルム、及び物品の処理方法
DE102013222739A1 (de) * 2013-06-17 2014-12-18 Tesa Se Reaktives 2-Komponentenklebesystem in Filmform
CN105378018B (zh) * 2013-07-09 2018-01-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
CN103436209B (zh) * 2013-08-30 2014-12-31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柔性装饰薄木的胶粘剂
JP6323041B2 (ja) * 2014-02-13 2018-05-16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6252624B2 (ja) * 2015-06-02 2017-12-2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光硬化型粘着シート、粘着シート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52626B2 (ja) * 2015-06-02 2017-12-2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6252625B2 (ja) * 2015-06-02 2017-12-2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6716222B2 (ja) * 2015-09-08 2020-07-01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ラッピング用フィルム及びラッピング加工品
JP6633923B2 (ja) * 2016-01-26 2020-01-22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保護フィルム
JP6577380B2 (ja) * 2016-01-29 2019-09-1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加飾成形用フィルム及び加飾成形品
JP6723638B2 (ja) * 2016-03-30 2020-07-15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DE102016224169A1 (de) 2016-12-05 2018-06-07 Tesa Se Reaktives 2-Komponentenklebesystem in Filmform mit verbesserter Feuchtwärmebeständigkeit
JP7035507B2 (ja) * 2017-12-20 2022-03-15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を備える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DE102018208542A1 (de) * 2018-05-30 2019-12-05 Tesa Se Mehrschichtiges Klebeband mit Harz-modifizierter Haftklebmasse
EP3931637A4 (en) * 2019-02-26 2022-09-21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PSA COMPOSITION WITH ULTRA-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EP3715432A1 (en) * 2019-03-27 2020-09-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with transparency characteristics
JP2021042335A (ja) * 2019-09-13 2021-03-18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及び粘着シート
JP7416599B2 (ja) * 2019-10-24 2024-01-17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透明溶剤系アクリル感圧接着剤、及び接着フィルム
JP7150078B1 (ja) * 2021-03-24 2022-10-07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用途
DE102022103280B4 (de) * 2022-02-11 2023-09-28 Tesa Se Haftklebemasse mit verbesserter chemischer Beständigkeit und ihre Verwend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9200A (ja) * 1999-08-11 2001-02-20 Soken Chem & Eng Co Ltd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2005053976A (ja) * 2003-08-06 2005-03-03 Soken Chem & Eng Co Ltd 低極性フィルム用粘着剤
CN1918254A (zh) * 2004-04-23 2007-02-21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偏振膜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CN101490195A (zh) * 2006-07-20 2009-07-22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Pdp前滤膜用胶粘剂组合物及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74368T1 (de) * 1987-10-14 1992-04-15 Rohm & Haas Polymeradditive zum gebrauch in klebstoffzusammensetzungen.
JP3364248B2 (ja) * 1992-10-20 2003-01-08 サンスター技研株式会社 湿気硬化性のポリオレフィン用粘着剤
JP4822035B2 (ja) * 2001-02-19 2011-11-24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JP4744172B2 (ja) * 2005-03-24 2011-08-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37015B2 (ja) * 2008-10-24 2014-07-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層用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2010254956A (ja) * 2009-03-30 2010-11-11 Dic Corp 粘着剤、そ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る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129204B2 (ja) * 2009-07-16 2013-01-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CN102498183A (zh) * 2009-09-16 2012-06-1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丙烯酸类粘合带
JP5484108B2 (ja) * 2010-02-05 2014-05-07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シート
KR101824275B1 (ko) * 2010-03-25 2018-01-31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아크릴계 점착 테이프
JP5614328B2 (ja) * 2011-02-25 2014-10-29 藤倉化成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9200A (ja) * 1999-08-11 2001-02-20 Soken Chem & Eng Co Ltd 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2005053976A (ja) * 2003-08-06 2005-03-03 Soken Chem & Eng Co Ltd 低極性フィルム用粘着剤
CN1918254A (zh) * 2004-04-23 2007-02-21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偏振膜的丙烯酸压敏粘合剂组合物
CN101490195A (zh) * 2006-07-20 2009-07-22 综研化学株式会社 Pdp前滤膜用胶粘剂组合物及用途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0051B (zh) * 2016-12-09 2022-04-12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利用
CN110050051A (zh) * 2016-12-09 2019-07-23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及其利用
US11421134B2 (en) 2016-12-09 2022-08-23 Toagosei Co., Lt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for
CN106753084A (zh) * 2017-03-30 2017-05-31 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敏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49649A (zh) * 2018-07-23 2021-03-05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 粘着剂及粘着片
CN110903789B (zh) * 2018-09-14 2022-10-11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粘合剂组合物和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
CN110903789A (zh) * 2018-09-14 2020-03-24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偏振片用粘合剂组合物和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片
CN112552839A (zh) * 2019-09-25 2021-03-26 麦克赛尔控股株式会社 粘着带
CN112552839B (zh) * 2019-09-25 2024-03-15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粘着带
CN114450369A (zh) * 2019-10-03 2022-05-06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粘着片
CN113025239A (zh) * 2019-12-09 2021-06-25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可折叠显示器用粘合剂组合物和可折叠显示器用光学部件
CN113025239B (zh) * 2019-12-09 2024-03-15 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可折叠显示器用粘合剂组合物和可折叠显示器用光学部件
CN111117531B (zh) * 2019-12-31 2021-12-10 长兴化学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黏着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117531A (zh) * 2019-12-31 2020-05-08 长兴化学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黏着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214008A (zh) * 2021-12-29 2022-03-22 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薄型胶带的胶黏剂
CN114214008B (zh) * 2021-12-29 2023-11-10 苏州凡赛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薄型胶带的胶黏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128294A1 (ja) 2014-07-24
TW201249654A (en) 2012-12-16
KR20140029396A (ko) 2014-03-10
WO2012128294A1 (ja) 201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2333A (zh) 粘着剂以及粘着片
CN102482546B (zh) 粘合剂以及粘合片
TWI404782B (zh) 黏著劑組合物及使用其之黏著製品、顯示器
JP5936537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TWI503392B (zh) 壓敏性黏著劑
CN101684394B (zh) 用于光学部件粘合的压敏粘合片
JP6050660B2 (ja) 粘着剤、及び粘着シート
JP5968587B2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544954B2 (ja) 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
WO2018092905A1 (ja) 粘着シート
CN103492507B (zh) 金属面贴附用粘合片
CN102952505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部件
CN104024363A (zh) 光学部件用粘结剂组合物、粘结片、光学部件及显示器
JP2011099078A (ja)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
KR20150093108A (ko) 양면 점착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582685A (zh)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KR20180113492A (ko) 점착 테이프, 전자 기기 부품 고정용 점착 테이프 및 광학용 투명 점착 테이프
CN102676092A (zh) 胶粘剂、胶粘片及电子设备
TW201217488A (en) Optical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JP2009024157A (ja) 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光学機能性フィルム
KR20110137339A (ko) 감압 접착제 화합물
JP2022036894A (ja) 離型フィルム、粘着層付き離型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積層体
TW201623522A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帶
EP3492543A1 (e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TW201331318A (zh) 黏著劑、黏著片及光學積層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116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