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7742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7742B
CN103337742B CN201310181906.3A CN201310181906A CN103337742B CN 103337742 B CN103337742 B CN 103337742B CN 201310181906 A CN201310181906 A CN 201310181906A CN 103337742 B CN103337742 B CN 103337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connector
junction surface
anchor portion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19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7742A (zh
Inventor
佐藤一宏
加藤宽道
高桥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3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7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7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77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电连接器包括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在沿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纵向的至少一端。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具有与相应衬底连接的连接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包括至少三个接合部和至少三个锚定部。接合部和锚定部适于互相接合。使至少一组互相接合的接合部和锚定部电连通从而用作电源连接。如此构造的电连接器当被装配时能够充分地承受任何偶然外力,并且还能够确保电源连接而无需使用许多端子,同时保持电连接器的较窄导体间距、小型化和减小的总体高度。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诸如蜂窝电话、小型个人计算机等的电气和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电连接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即使受到偶然力作用仍能充分地保持电连接,并且这种连接器的固定件除了具有其固有功能外还可用作电源触头。
背景技术
一般,当将衬底互连时,通常使用两个连接器,这两个连接器均通过焊接等使各自的衬底与其连接,并且这两个连接器互相联连。
作为由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用于连接衬底的这种连接器的例子而并入本文的是实开H05-69,873(1993)号日本实用新案公报(第1号专利文献)、实开H07-16,381(1995)号日本实用新案公报(第2号专利文献)、以及特开2007-18,785号日本特许公报(USP7,374,432,第3号专利文献3)。
实开H05-69,873号日本实用新案公报(第1号专利文献)披露了一种用于防止相配的连接器倾斜地错误插入的连接器。为了实现该目的,对于这对联接的连接器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两个方杆形联接构件。由此,可以避免这种错误插入。
实开H07-16,381号日本实用新案公报(第2号专利文献)披露了一种连接器,这种连接器通过在阳触头上设置凸起并在相配的阴触头上设置凹陷实现一定的锁定力并给出完成具有短联接长度的电联接的明显指示,并且在联接时通过咔嗒声给出该指示。
特开2007-18,785号日本特许公报(第7,374,432号美国专利)(第3号专利文献)披露了一种具有浮动联接特征的连接器,这种浮动联接特征具有使用特殊曲柄形触头的简单构造。
最近,顾客对连接器的较窄触头间距、和小型化以及减小的总体高度的需求高涨。此外,还要求当将衬底之间的连接器互相装配在一起时对连接器针对偶然力的牢固性进行改进。对于位于衬底之间的现有连接器,单一触头的额定电流约为0.4A。然而,通常要求传递功率和约1A的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电源目的,不可避免要使用多个端子(触头)。
对于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所披露的构造,尽管它们符合对连接器的较窄导体间距和小型化以及减小的总体高度的要求,但是它们对操作时针对偶然力的牢固性的改进不能令人满意,并且在不将多个端子用作一个电流供给单元的情况下不能流过约1A的电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符合对较窄的导体间距和小型化以及减小的连接器总体高度的要求,并且这种电连接器当被装配时因针对偶然力的优异坚固性而能够充分保持电连接,而且还能够在不使用多个端子的情况下用作电源连接。
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衬底的电连接器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该电连接器包括互相可拆卸地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座触头和用于布置和保持所述插座触头的块体,每个插座触头具有适于与相配触头接触的第一触头部、固定到所述块体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衬底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头触头和用于布置和保持所述插头触头的壳体,每个插头触头具有适于与所述插座触头接触的第二触头部、固定到所述壳体的第二固定部、和与所述衬底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所述插座连接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布置在沿各自连接器纵向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具有与各自连接器的所述衬底连接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设置有至少三个接合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至少三个锚定(anchoring)部,所述接合部和所述锚定部适于互相接合,其中,使至少一组互相接合的所述接合部和锚定部电连通从而将其用作电源触头。
权利要求2要求保护的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在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和两端,所述接合部和所述锚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的三个位置。
权利要求3要求保护的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基本呈板状件形式并包括作为所述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和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在两侧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第一接合部突出到所述连接器的装配口中并位于弹性件上,通过回折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位于沿所述第一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中心处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基本呈倒U形的形式并包括作为所述锚定部的第二锚定部和第一锚定部,所述第二锚定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相对应并位于板状件上,所述板状件在沿所述第二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两端回折成基本为U形,通过回折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中心处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锚定部。
权利要求4要求保护的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形成为凸起,将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为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将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一锚定部形成为具有基本为U形的横截面且适于与所述凸起接合的板状部,将各所述第二锚定部形成为凹陷以适于分别容纳所述突出部。
权利要求5要求保护的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锚定部均具有弹性。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实现以下显著功能和效果。
(1)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用于连接衬底的电连接器包括相互可分离地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座触头和用于布置和保持所述插座触头的块体,每个插座触头具有适于与相配触头接触的第一触头部、固定到所述块体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衬底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头触头和用于布置和保持所述插头触头的壳体,每个插头触头具有适于与所述插座触头接触的第二触头部、固定到所述壳体的第二固定部、和连接到所述衬底的另一个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所述插座连接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布置在沿各自连接器纵向的至少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具有与各自连接器的所述衬底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中的一个设置有至少三个接合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至少三个锚定部,所述接合部和所述锚定部适于互相接合,使至少一组互相接合的所述接合部和锚定部电连通从而将其用作电源触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实现连接器的较窄导体间距、小型化和减小的总体高度,并且由于即使在装配时受到偶然力的情况下固定件仍在三个位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确保稳定的电连接。通过使固定件的至少一组接合部电连通,该电连接器可以利用稳定的电源连接器,而无需使用多个端子。
(2)权利要求2要求保护的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在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和两端,所述接合部和所述锚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的三个位置。因此,权利要求2要求保护的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实现连接器的较窄导体间距、小型化和减小的总体高度,并且由于即使在装配时受到偶然力固定件仍在三个位置接合,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确保稳定的电连接。通过使固定件的至少一组接合部电连通,该电连接器可以利用稳定的电源连接器,而无需使用多个端子。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一锚定部基本位于沿固定件或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所以即使沿纵向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偶然力增大,这些接合部和锚定部的接合也不断开,并且使该刚性的接合部电连通,从而使该接合部能够用作电源单元。此外,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第二接合部和第二锚定部基本位于沿固定件或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两端,所以即使沿宽度方向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偶然力增大,这些接合部和锚定部的接合也不断开,并且使该刚性的接合部电连通,从而使该接合部能够用作电源单元。
(3)权利要求3要求保护的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基本呈板状件形式并包括作为所述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和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在两侧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第一接合部突出到所述连接器的装配口中并位于弹性件上,通过回折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位于沿所述第一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中心处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弹性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基本呈倒U形的形式并包括作为所述锚定部的第二锚定部和第一锚定部,所述第二锚定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相对应并位于板状件上,所述板状件在沿所述第二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两端回折成基本为U形,通过回折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中心处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锚定部。因而,权利要求3要求保护的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实现连接器的较窄导体间距、小型化和减小的总体高度,并且由于即使在装配时受到偶然力固定件仍在三个位置接合,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可以确保稳定的电连接。通过使固定件的至少一组接合部电连通,电连接器可以利用稳定的电源连接器单元,而无需使用多个端子。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一锚定部基本位于沿固定件或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所以即使沿纵向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偶然力增大,这些接合部和锚定部的接合也不断开,并且使该刚性的接合部电连通,从而使该接合部还能够用作电源连接器。此外,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第二接合部和第二锚定部基本位于沿固定件或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所以即使沿宽度方向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偶然力增大,这些接合部和锚定部的接合也不断开,并且使该刚性的接合部电连通,从而使该接合部能够用作电源连接器。
(4)权利要求4要求保护的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形成为凸起,将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为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将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一锚定部形成为具有基本为U形的横截面且适于与所述凸起接合的板状部,将各所述第二锚定部形成为凹陷以适于分别容纳所述突出部。因此,权利要求4要求保护的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实现连接器的较窄导体间距、小型化以及降低的总体高度,并且由于即使在装配时受到偶然力固定件仍在三个位置接合,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确保稳定电连接。通过使固定件的至少一组接合部电连通,电连接器还可以利用稳定的电源连接,而无需使用多个端子。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一锚定部基本位于固定件或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所以即使沿纵向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偶然力增大,这些接合部和锚定部的接合也不断开,并且使该刚性的接合部电连通,从而使该接合部能够用作电源连接器。此外,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第二接合部和第二锚定部基本位于沿固定件或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两端,所以即使沿宽度方向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偶然力增大,这些接合部和锚定部的接合也不断开,并且使该刚性的接合部电连通,从而使该接合部还能够用作电源连接器。
(5)权利要求5要求保护的电连接器的构造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锚定部均具有弹性。因此,权利要求5要求保护的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实现连接器的较窄导体间距、小型化和减小的总体高度,并且由于即使在装配时受到偶然力该固定件仍在三个位置接合,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确保稳定的电连接。通过使固定件的至少一组接合部电连通,电连接器可以用作稳定的电源连接,而无需使用多个端子或触头。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一锚定部基本位于沿固定件或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所以即使沿纵向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偶然力增大,这些接合部和锚定部的接合也不断开,并且使该刚性的接合部电连通,从而使该接合部还能够用作电源连接器。此外,由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第二接合部和第二锚定部基本位于沿固定件或连接器宽度方向的两端,所以即使沿宽度方向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偶然力增大,这些接合部和锚定部的接合也不断开,并且使该刚性的接合部电连通,从而使该接合部还能够用作电源连接器。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的详细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插头连接器的、从其装配口观察的立体图;
图1B是插座连接器的、从其装配部观察的立体图;
图2A是互相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B是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沿一些触头取得的横截面图;
图2C是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沿固定件取得的横截面图;
图3A是插头触头的立体图;
图3B是插座触头的立体图;
图4A是插头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4B是插座连接器的块体的立体图;
图5A是第一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5B是第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5C是在沿电连接器纵向的两端互相接合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6A是插头连接器的、沿插头触头取得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6B是插座连接器的、沿插座触头取得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题特征在于一种用于连接衬底的电连接器10,该电连接器10包括互相可分离地装配在一起的插座连接器20和插头连接器50,所述插座连接器20包括多个插座触头24和用于布置并保持所述插座触头24的块体22,所述插座触头24均具有适于与相配触头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6、固定到块体22的第一固定部28、和与衬底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所述插头连接器50包括多个插头触头56和用于布置并保持所述插头触头56的壳体52,所述插头触头56均具有适于与所述插座触头24接触的第二接触部58、固定到所述壳体52的第二固定部60、和与衬底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4,其中,插座连接器20和插头连接器50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件54和第二固定件25,第一固定件54和第二固定件25均布置在沿各自连接器纵向的至少一端并均具有与连接器的衬底连接的连接部74,44,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接合部76和77和至少三个锚定部46和48,所述接合部76和77和所述锚定部46和48适于互相接合,并且使至少一组互相接合的所述接合部和锚定部电连通从而将其用作电源触头。
换句话说,所述第一固定件5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5分别布置在沿插座连接器20和插头连接器50纵向的至少一端,从而相应的固定件54和25在三个位置锁定(接合)在一起,并且使至少一个锁定的部分电连通从而将锁定的部分用作电源触头。
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解释。图1A是插头连接器的、从其装配口观察的立体图,图1B是插座连接器的、从其装配部观察的立体图。图2A是互相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B是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沿一些触头取得的横截面图,而图2C是固定件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的、沿固定件取得的横截面图。图3A是插头触头的立体图,图3B是插座触头的立体图。图4A是插头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而图4B是插座连接器的块体的立体图。图5A是第一固定件的立体图,而图5B是第二固定件的立体图,图5C是在沿电连接器纵向的两端互相接合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立体图。图6A是插头连接器的、沿插头触头取得的横截面图,而图6B是插座连接器的、沿插座触头取得的横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包括插头连接器50和插座连接器20。连接器50和20分别主要包括触头56,24、塑料绝缘体、和固定件54、25。
首先,对插座连接器20进行解释。所述插座连接器20主要包括块体22、插座触头24、和第二固定件25。
先对插座触头24进行解释。插座触头24由金属制成并通过公知技术的冲压加工形成。形成插座触头24的优选金属包括黄铜、铍铜、磷青铜和符合弹性、电导率等要求的类似物。插座触头24主要包括适于与插头触头56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6、固定到所述块体22的第一固定部28、与衬底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和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26与所述第一固定部28之间的弹性部32。
如图3B所示,以第一接触部26、弹性部32、第一固定部28、和第一连接部30的顺序对插座触头24的相应部分进行定位。以下对相应部分进行解释。首先,第一接触部26适于与插头触头56的第二接触部58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26基本呈板件形式并被弯曲以使第一接触部26在一个位置以线接触方式与插头触头56的第二接触部58接触。第一接触部26只需能够与所述插头触头56的第二接触部58接触,并且可以考虑电连接器10被装配后的接触稳定性、空间节省和减小的总体高度、可加工性等对该第一触头部26适当地进行设计。
所述弹性部32设置有至少一个蛇形部或曲折部,以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并通过利用因弹性部32的弹力而获得的接触压力推压所述插头连接器50而在插座触头24与插头触头56之间实现稳定的接触。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插座触头24的弹性部32具有一个蛇形部。弹性部32位于块体22的、基本与块体22高度对应的上部。蛇形部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利用接触压力推压插头连接器50来获得稳定的接触,并且可以考虑被装配的电连接器10的接触压力、空间节省、和减小的总体高度、可加工性等对蛇形部适当地进行设计。可以考虑被装配的电连接器10的空间节省和减小的总体高度、可加工性等对弹性部32的蛇形部的曲率半径适当地进行设计。
插座触头24的第一固定部28适于保持在块体22的第一插入孔34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力装配将第一固定部插入第一插入孔34中。然而,可以使用压力装配之外的任何方法,只要能够牢固地保持插座触头,并且可以考虑连接器的小型化、强度、保持力等对这些方法进行选择。
插座触头24的所述第一连接部30适于连接到衬底。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0的形状(或类型)是表面安装类型(SMT),但是形状(类型)可以是任意的,只要第一连接部30能够连接到衬底。例如,可以使用dip类型(DoubleIn-linePackage双列直插式组装类型)。
接着对所述块体22进行解释。所述块体22包括两个第一侧壁36、第一底壁38、第一凸缘40、和装配部7,并且所述块体22整体基本呈六面体形式。通过公知技术的注射成型由电绝缘塑料材料形成所述块体22。可以考虑尺度的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对用于块体22的材料适当地进行选择,并且用于块体22的材料一般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聚苯硫醚(PPS)等和它们的组合。块体22的两个第一侧壁36形成有第一插入孔34,通过压力装配、钩连(切缝)、焊接等的任一种将所需数量的插座触头24安装并固定在该第一插入孔34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力装配将插座触头24装配在第一插入孔34中。
将所述底座22的装配部7形成为被两个第一侧壁36、第一底壁38和第一凸缘40包围,并且装配部7适于装配在所述插头连接器50的装配口5中。所述装配部7只需装配在作为相配连接器的所述插头连接器50的装配口5中。可对装配部7的尺寸和形状适当地进行设计以使其与插头连接器相称,并且可以考虑连接器的接触稳定性、小型化、可加工性等对装配部7的尺寸和形状适当地进行设计。
所述第一凸缘40均形成有第三插入孔35,通过压力装配、钩连(切缝)、焊接等的任一种将第二固定件25插入并固定在该第三插入孔35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力装配将第二固定件25固定在第三插入孔35中。
接着对形成本发明的重要方面的第二固定件25进行解释。第二固定件25由金属制成并通过公知技术的冲压加工形成固定件。形成第二固定件25的优选金属包括黄铜、铍铜、磷青铜和符合弹性、电导率等要求的类似物。所述第二固定件25主要包括位于至少三个位置并适于与第一固定件54接合的第一锚定部46和第二锚定部48、与固定到所述块体22的第三固定部42、和与衬底连接的第三连接部44。
考虑到平衡,所述第二固定件25分别布置在沿插座连接器20纵向的两端。所述第二固定件25基本呈倒U形并在两侧包括板状件49。板状件49的每一个因自身那一部分回折而基本呈U形,并且板状件49的每一个形成有第二锚定部48,第二锚定部48与第一固定件54的第二接合部77相对应。第二固定件25还包括第一锚定部46,通过将位于第二固定件25宽度的中心处的那一部分自身回折形成第一锚定部46。第二固定件25宽度的中心基本与插座连接器20宽度的中心相对应。将第二固定件25的第一锚定部46形成为具有U形横截面并适于与第一固定件54的凸起761接合的板状部461。将所述第二锚定部48形成为凹陷481以分别容纳第一固定件54的突出部771。所述第二固定件25的第二锚定部48具有弹性。
所述板状部461(第一锚定部46)和所述凹陷481(第二锚定部48)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何形状和尺寸,只要所述板状部461(第一锚定部46)和所述凹陷481(第二锚定部48)可以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54的凸起761(第一接合部76)和突出部771(第二接合部77)接合,以获得稳定的保持力并实现电连通,并且可以考虑连接器的电连通、可加工性、保持力、小型化等对所述板状部461(第一锚定部46)和所述凹陷481(第二锚定部48)的形状和尺寸适当地进行设计。
所述第三固定部42保持在所述块体22的第三插入孔35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力装配将第三固定部42插入并保持在第三插入孔35中。然而,可以使用压力装配之外的任何方法,只要可以牢固地固定第三固定部42,并且可以考虑连接器的小型化、强度、保持力等对这些方法适当地进行选择。
所述第三连接部44与衬底连接。第三连接部的形状(类型)可以是任何形状(类型),只要第三连接部能够与衬底连接。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对于第三连接部44可以采用表面安装类型(SMT),但是例如可以使用dip类型。
接着,对插头连接器50进行解释。所述插头连接器50主要包括壳体52、插头触头56、和第一固定件54。
对插头触头56进行解释。插头触头56由金属制成并通过公知技术的冲压加工形成。形成插头触头56的优选金属包括黄铜、铍铜、磷青铜和符合弹性、电导率等要求的类似物。所述插头触头56主要包括适于与插座触头24接触的第二触头部58、固定到所述壳体52的第二固定部60、和与衬底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4。
如图3A所示,以第二接触部58、第二固定部60、和第二连接部64的顺序对插头触头56的相应部分进行定位。以下对相应部分进行解释。首先,第二接触部58适于与插座触头24的第一接触部26接触。第二接触部58只需能够与所述插座触头24的第一接触部26接触,并且可以考虑电连接器10在装配后的接触稳定性、空间节省和减小的总体高度、可加工性等对第二接触部58适当地进行设计。然而,在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接触部58可在其基本为板状的部分的平坦部分中设置有凹陷(未示出),以实现稳定的拆卸力和指示装配完成的咔嗒声响应。可以考虑上述的功能、强度、接触稳定性、可加工性等对凹陷的形状和尺寸适当地进行设计。
所述插头触头56的所述第二接触部58以从壳体52的第二壁66向外回折的方式形成,因而第二接触部58变得容易地与所述插座触头24接触。
插头触头56的所述第二固定部60适于保持在壳体52的第二插入孔78的一个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力装配将第二固定部60插入并保持在第二插入孔78中。然而,可以使用压力装配之外的任何方法,只要可以牢固地保持插头触头56,并且可以考虑连接器的小型化、强度、保持力等对这些方法进行选择。
插头触头56的所述第二连接部64适于与衬底连接。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64的形状(或类型)是表面安装类型(SMT),但是形状(类型)可以是任意的,只要第二连接部64可以与衬底连接。例如,可以使用dip类型。
接着对所述壳体52进行解释。所述壳体52由两个第二侧壁66、第二凸缘70和第二底壁68形成,从而形成基本的六面体形式。通过公知技术的注射成型由电绝缘塑料材料形成所述壳体52。可以考虑尺度的稳定性、可加工性、制造成本等对壳体52的材料适当地进行选择,并且壳体52的材料一般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酰胺(66PA或者46PA)、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聚苯硫醚(PPS)等和它们的组合。壳体52的两个第二侧壁66形成有第二插入孔78,通过压力装配、钩连(切缝)、焊接等的一种方法将所需数量的插头触头56分别安装并固定在第二插入孔78中。可以考虑所述插头触头56的尺寸和形状、保持力等对所述第二插入孔78的形状和尺寸适当地进行设计。
两个侧壁66、第二凸缘70、和第二底壁68形成装配口5,所述插座连接器20的装配部7装配在装配口5中。所述装配口5只需与作为相配连接器的所述插座连接器20的装配部7装配。可以对装配口5的尺寸和形状适当地进行设计以使其与所述插座连接器20相称,并且可以考虑连接器的接触稳定性、小型化、可加工性等对装配口5的尺寸和形状适当地进行设计。
第二凸缘70均形成有第四插入孔79,所述第一固定件54装配并固定在该第四插入孔79中。通过压力装配、钩连(切缝)、焊接等的一种将第一固定件54分别固定在第四插入孔79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力装配将第一固定件54固定在第四插入孔79中。
接着对形成本发明的重要方面的第一固定件54进行解释。第一固定件54由金属制成并通过公知技术的冲压加工形成。形成第一固定件54的优选金属包括黄铜、铍铜、磷青铜和符合对弹性、电导率等的要求的类似物。所述第一固定件54主要包括适于分别与第二固定件25的三个锚定部接合的至少三个接合部76和77、固定到所述壳体52的第四固定部72、和固定到衬底的第四连接部74。
考虑到平衡,所述第一固定件54分别布置在沿插头连接器50纵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件54基本呈板状件形式并包括在两侧向插头连接器50的宽度方向突出的第二接合部77。第一固定件54在其中央还包括通过自身那一部分回折而形成的弹性件80,弹性件80设置有突出到装配口5中的第一接合部76。第一固定件54宽度的中心基本与插头连接器50宽度的中心相对应。所述第一固定件54的第一接合部76形成为凸起761,而第二接合部76形成为向外突出的突出部771。所述第一固定件54的第一接合部76具有弹性。
所述凸起761(所述第一接合部76)和所述突出部771(所述第二接合部77)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是任何形状和尺寸,只要所述凸起761(所述第一接合部76)和所述突出部771(所述第二接合部77)能够分别与板状部461(所述第一锚定部46)和凹陷481(所述第二锚定部48)接合,以获得稳定的保持力并实现电连通,并且可以考虑连接器的电连通、可加工性、保持力、小型化等对所述凸起761(所述第一接合部76)和所述突出部771(所述第二接合部77)的形状和尺寸适当地进行设计。
第一固定件54的所述第四固定部72保持在所述壳体52的第四插入孔79中。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压力装配将第四固定部72插入并保持在第四插入孔79中。然而,可以使用压力装配之外的任何方法,只要可以牢固地固定第四固定部72,并且可以考虑连接器的小型化、强度、保持力等对这些方法适当地进行选择。
所述第四连接部74与衬底连接。第四连接部74的形状(类型)可以是任何形状(类型),只要第四连接部74可以与衬底连接。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对于第四连接部74采用表面安装类型(SMT),但是例如可以采用dip类型。
尽管在实施方式中示出并解释了均具有接合部的第一固定件54和均具有锚定部的第二固定件25,但是可以理解,第一固定件54可以设置有锚定部,第二固定件25可以设置有接合部。
本发明的应用示例是与诸如蜂窝电话、小型个人计算机等的电气和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电连接器,并且更具体地是这样的一种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能够充分地承受偶然外力,并且这种电连接器的固定件除了具有固定连接器的固有功能外还可用作电源触头。
尽管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地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形式和细节方面的上述和其它修改。

Claims (4)

1.一种用于连接衬底的电连接器,包括互相可拆卸地装配在一起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座触头和用于布置和保持所述插座触头的块体,每个插座触头具有适于与相配触头接触的第一触头部、固定到所述块体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衬底之一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头触头和用于布置和保持所述插头触头的壳体,每个插头触头具有适于与所述插座触头接触的第二触头部、固定到所述壳体的第二固定部、和与所述衬底的另一个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所述插座连接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布置在沿各自连接器纵向的至少一端,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具有与各自连接器的所述衬底连接的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有互相接合的至少三个接合部和/或锚定部,
其中,使至少一组互相接合的所述接合部和/或锚定部电连通从而将其用作电源触头,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基本呈板状件形式并包括作为所述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和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在两侧向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宽度方向突出,所述第一接合部突出到所述电连接器的装配口中并位于弹性件上,通过回折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位于沿所述第一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中心处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弹性件,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基本呈倒U形的形式并包括作为所述锚定部的第二锚定部和第一锚定部,所述第二锚定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相对应并位于板状件上,所述板状件在沿所述第二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两端回折成基本为U形,通过回折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中心处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锚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在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和两端,所述接合部和/或所述锚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的三个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将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形成为凸起,将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为向外突出的突出部,
其中,将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一锚定部形成为具有基本为U形的横截面且适于与所述凸起接合的板状部,将各所述第二锚定部形成为凹陷以适于分别容纳所述突出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锚定部均具有弹性。
CN201310181906.3A 2009-02-27 2010-02-26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7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4980 2009-02-27
JP2009044980A JP5250450B2 (ja) 2009-02-27 2009-02-27 電気コネクタ
CN2010101147950A CN101820114B (zh) 2009-02-27 2010-02-26 电连接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7950A Division CN101820114B (zh) 2009-02-27 2010-02-2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7742A CN103337742A (zh) 2013-10-02
CN103337742B true CN103337742B (zh) 2016-05-11

Family

ID=4222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7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0114B (zh) 2009-02-27 2010-02-26 电连接器
CN2013101819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7742B (zh) 2009-02-27 2010-02-26 电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7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0114B (zh) 2009-02-27 2010-02-2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01218B2 (zh)
EP (1) EP2224541A1 (zh)
JP (1) JP5250450B2 (zh)
KR (1) KR101119265B1 (zh)
CN (2) CN101820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90952B2 (ja) * 2010-04-15 2014-09-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付き基板
JP5498883B2 (ja) * 2010-04-27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81333B2 (ja) * 2010-09-08 2016-03-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2012089336A (ja) * 2010-10-19 2012-05-10 Panasonic Corp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ソケット
US8292635B2 (en) * 2011-03-12 2012-10-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JP5815277B2 (ja) 2011-05-13 2015-11-17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08225B2 (ja) * 2011-07-06 2016-04-26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35040B2 (ja) * 2011-08-31 2016-06-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ならびに当該ソケッ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5884036B2 (ja) * 2011-08-31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ッダならびに当該ヘッダ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2013101909A (ja) * 2011-10-14 2013-05-23 Molex Inc コネクタ
JP5638026B2 (ja) * 2012-05-01 2014-12-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9004953B2 (en) * 2012-09-27 2015-04-14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888506B2 (en) * 2013-01-29 2014-11-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JP2014170726A (ja) 2013-02-05 2014-09-18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電気コネクタ
CN106848654B (zh) * 2013-02-27 2019-06-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KR101809339B1 (ko) * 2013-02-27 2017-12-14 파나소닉 아이피 매니지먼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및 상기 커넥터에 이용되는 헤더 및 소켓
KR101809340B1 (ko) * 2013-02-27 2017-12-14 파나소닉 아이피 매니지먼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및 상기 커넥터에 이용되는 헤더 및 소켓
JP6293431B2 (ja) * 2013-03-05 2018-03-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148952B2 (ja) * 2013-03-14 2017-06-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12555B2 (ja) * 2013-06-05 2017-04-1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144122B2 (ja) * 2013-06-14 2017-06-07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6199666B2 (ja) 2013-09-04 2017-09-2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716803B2 (ja) * 2013-09-20 2015-05-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489493B1 (ko) 2013-09-27 2015-02-06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결합성이 향상된 보드 커넥터
JP5881666B2 (ja) 2013-11-19 2016-03-09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リ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6245964B2 (ja) * 2013-12-02 2017-12-1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5887326B2 (ja) * 2013-12-12 2016-03-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104795654B (zh) * 2014-01-17 2017-09-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JP6325262B2 (ja) * 2014-01-29 2018-05-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391398B2 (en) * 2014-03-20 2016-07-1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assembly
JP6311396B2 (ja) * 2014-03-28 2018-04-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1519284S (zh) 2014-06-18 2015-03-16
JP6327973B2 (ja) 2014-06-30 2018-05-2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105305165B (zh) * 2014-07-16 2018-10-0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板用电连接器
JP6051242B2 (ja) * 2014-07-16 2016-12-2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712794B2 (ja) * 2014-08-07 2020-06-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TWM497353U (zh) * 2014-08-20 2015-03-1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05288B2 (ja) * 2014-10-08 2015-11-0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
JP6056835B2 (ja) 2014-11-14 2017-01-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WO2016098715A1 (ja) 2014-12-18 2016-06-23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D795813S1 (en) 2014-12-18 2017-08-29 Molex, Llc Electric connector
KR102019739B1 (ko) * 2014-12-23 2019-09-09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홀드다운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장치
KR102063296B1 (ko) * 2015-01-19 2020-01-07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접속 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장치
KR102177486B1 (ko) * 2015-01-19 2020-11-11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홀드다운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장치
JP6391517B2 (ja) * 2015-03-30 2018-09-1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N107534234B (zh) 2015-05-01 2020-01-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极连接器
JP6002297B2 (ja) * 2015-08-25 2016-10-0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WO2017064825A1 (ja) * 2015-10-14 2017-04-20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JP6178395B2 (ja) * 2015-12-18 2017-08-0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
JP6117905B2 (ja) * 2015-12-18 2017-04-1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6239582B2 (ja) * 2015-12-29 2017-11-29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KR102472688B1 (ko) * 2016-02-05 2022-11-30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플러그 커넥터, 소켓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JP6259003B2 (ja) * 2016-04-15 2018-01-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プラグ電気コネクタ
JP6655797B2 (ja) * 2016-04-28 2020-02-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ヘッダおよびソケット
JP2017204433A (ja) * 2016-05-13 2017-11-1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1579149S (zh) 2016-09-07 2017-06-19
JP1579147S (zh) 2016-09-07 2017-06-19
JP1579148S (zh) 2016-09-07 2017-06-19
JP1579150S (zh) * 2016-09-07 2017-06-19
CN107819221A (zh) 2016-09-13 2018-03-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7978902B (zh) 2016-10-21 2021-05-2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US10014609B2 (en) * 2016-11-28 2018-07-03 Molex, Llc Connector
JP6797677B2 (ja) * 2016-12-28 2020-12-0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電気コネクタ
JP6806593B2 (ja) 2017-02-28 2021-01-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842359B2 (ja) 2017-05-10 2021-03-1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US10608361B2 (en) * 2017-05-19 2020-03-31 Molex, Llc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207069118U (zh) 2017-06-08 2018-03-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JP6474857B2 (ja) * 2017-06-13 2019-02-2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DE102017218326A1 (de) * 2017-10-13 2019-04-18 Robert Bosch Gmbh Hochstromverbindung
JP6823195B2 (ja) 2017-10-20 2021-01-2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電気コネクタ
JP7009976B2 (ja) * 2017-12-21 2022-01-26 I-Pex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KR102047677B1 (ko) * 2018-01-11 2019-11-22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플러그 커넥터
KR102041368B1 (ko) * 2018-05-24 2019-11-07 몰렉스 엘엘씨 리셉터클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JP7042711B2 (ja) 2018-07-03 2022-03-28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7077177B2 (ja) 2018-08-08 2022-05-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9822934U (zh) * 2019-03-28 2019-12-20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弹片
CN112259990A (zh) * 2019-07-02 2021-01-22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连接器及其组合件
JP1682881S (zh) * 2020-09-29 2021-04-05
JP1695901S (zh) * 2021-04-20 2021-09-27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4581A (en) * 1996-07-17 1999-05-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and device
WO2006081439A1 (en) * 2005-01-28 2006-08-03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060978Y (zh) * 2007-05-11 2008-05-1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146266Y (zh) * 2008-01-25 2008-11-05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101322287A (zh) * 2005-12-01 2008-12-10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8237A (en) * 1987-09-04 1989-04-04 Amp Incorporated Modular plug-in connection means for flexible power supply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871128B2 (ja) * 1991-02-25 1999-03-1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69873U (ja) * 1992-02-26 1993-09-2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603375Y2 (ja) * 1993-08-20 2000-03-06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380772U (en) * 1996-09-26 2000-0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iniature connector
US6659808B2 (en) * 2000-12-21 2003-12-0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guiding means
US6869292B2 (en) * 2001-07-31 2005-03-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Modular mezzanine connector
US6814590B2 (en) 2002-05-23 2004-11-0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JP2004055306A (ja) * 2002-07-18 2004-02-19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KR100538161B1 (ko) * 2002-07-23 2005-12-22 마츠시다 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저 프로파일 커넥터
KR100511180B1 (ko) * 2003-02-19 2005-08-30 재영솔루텍 주식회사 전자커넥터 제조방법
KR200336106Y1 (ko) 2003-09-30 2003-12-12 수퍼 링크 일렉트로닉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다중 접촉 마이크론 커넥터
JP2006100240A (ja) * 2004-08-31 2006-04-13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2007018785A (ja) * 2005-07-06 2007-01-25 D D K Ltd コネクタ
JP2007018949A (ja) * 2005-07-11 2007-01-25 Yokowo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63915B2 (ja) 2005-10-21 2010-10-2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CN2886857Y (zh) * 2006-03-06 2007-04-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761397B2 (ja) 2007-02-26 2011-08-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組合せコネクタ
JP4333884B2 (ja) * 2007-03-01 2009-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09816B2 (ja) * 2007-08-31 2011-11-0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465195B1 (en) * 2008-02-14 2008-1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4581A (en) * 1996-07-17 1999-05-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and device
WO2006081439A1 (en) * 2005-01-28 2006-08-03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322287A (zh) * 2005-12-01 2008-12-10 第一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201060978Y (zh) * 2007-05-11 2008-05-1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146266Y (zh) * 2008-01-25 2008-11-05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50450B2 (ja) 2013-07-31
KR20100098318A (ko) 2010-09-06
US20100221928A1 (en) 2010-09-02
CN103337742A (zh) 2013-10-02
EP2224541A1 (en) 2010-09-01
CN101820114A (zh) 2010-09-01
JP2010198996A (ja) 2010-09-09
US7901218B2 (en) 2011-03-08
KR101119265B1 (ko) 2012-03-20
CN101820114B (zh)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7742B (zh) 电连接器
US9653848B2 (en) Connector
CN106575831B (zh) 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及插口
JP485151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301641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180077069A (ko) 전기 커넥터
US7874845B1 (en) Scissor-type multi-functional connector
JP2006269169A (ja)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JP2005129275A (ja) コネクタ固定構造
JP2018142553A (ja) コネクタ
WO2017134719A1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JP566558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758355B2 (en) Connector
JP7266513B2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2006310208A (ja) 短絡コネクタ
CN201060979Y (zh) 板对板连接器
JP200710964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623958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0136667U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7441147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KR20130065198A (ko) 입력 플러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아답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PPLE COMPUTER,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5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13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after: Apple Computer,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Daiichi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