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48654B -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48654B
CN106848654B CN201710072401.1A CN201710072401A CN106848654B CN 106848654 B CN106848654 B CN 106848654B CN 201710072401 A CN201710072401 A CN 201710072401A CN 106848654 B CN106848654 B CN 106848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mera
socket
piece side
plug
plu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724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48654A (zh
Inventor
宫崎洋二
藤本雅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724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48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48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8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48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48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连接器(10)具备:插口件(20),其具有配设插口件侧端子(30)的矩形形状的插口件侧嵌合体(40);插头件(70),其具有配设插头件侧端子(80)的矩形形状的插头件侧嵌合体(90)。并且,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长度方向上的与突部(42)对应的部位,在与配设插头件侧端子(80)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处,形成有在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状态下与突部(42)的宽度方向两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42a)对置的对置面(103a)。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2月27日、申请号为201380002085.0(国际申请号PCT/JP2013/001152)、发明名称为“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连接器,已知有如下的连接器,其具备在插口件主体上配设有多个插口件侧端子的插口件和在插头件主体上配设有多个插头件侧端子的插头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插口件与插头件相互嵌合,而使对应的端子彼此接触导通,从而将与各端子连接的电路基板的导体图案彼此电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19144号公报
就上述类型的连接器来说,若能够容易地使插口件与插头件嵌合,则更为优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容易地使插口件与插头件嵌合的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主要内容为:一种连接器,具备插口件和插头件,所述插口件具有配设插口件侧端子的插口件侧嵌合体,所述插头件具有配设插头件侧端子的插头件侧嵌合体,所述连接器通过使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嵌合而使所述插口件侧端子与所述插头件侧端子接触,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及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形成为矩形形状,在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的内周侧的侧壁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与配设所述插口件侧端子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处形成有突部,在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外周侧的侧壁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与所述突部对应的部位,且在与配设所述插头件侧端子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处,形成有在使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嵌合的状态下与所述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对置的对置面。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的主要内容为: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在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嵌合这侧的相反侧具有板状壁部,所述突部在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的内周侧的侧壁面上从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嵌合这侧的端部附近设置到所述板状壁部附近,所述对置面在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外周侧的侧壁面上从与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嵌合这侧的端部附近设置到该侧壁面上的对置的端部附近。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的主要内容为:在所述突部中,在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的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嵌合的一侧形成有倾斜部。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的主要内容为: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形成为矩形形状,在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锥形部,所述对置面形成在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所述锥形部和配设所述插头件侧端子的部位之间。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的主要内容为:在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外周侧的侧壁面上的与所述突部对应的部位存在有朝向所述突部突出的突出片。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的主要内容为:所述突出片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形成。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的主要内容为:所述突出片被压入保持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的主要内容为:所述突出片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与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嵌合这侧的相反侧被压入。
本发明的第九特征的主要内容为:所述突出片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被压入。
本发明的第十特征的主要内容为:两个所述突出片由桥接部连结。
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的主要内容为:在将所述突出片保持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状态下,在所述桥接部中,在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与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嵌合这侧的相反侧形成有凹部。
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的主要内容为:在所述突部形成有与所述突出片卡合的卡合凹部。
本发明的第十三特征的主要内容为:所述突部由金属形成。
本发明的第十四特征的主要内容为:在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的内周侧的侧壁面的内侧及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外周侧的侧壁面的内侧分别形成有相互嵌合的凹凸部。
本发明的第十五特征的主要内容为:在所述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
本发明的第十六特征的主要内容为:在所述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口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能够使插口件与插头件更容易嵌合的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口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口件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口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头件的从背面侧示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头件的背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头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头件的从表面侧示出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头件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插口件的拆下插口件侧保持配件及一侧的长边的插口件侧端子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7所示的插头件的拆下插头件侧保持配件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A-A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插口件侧保持配件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插头件侧保持配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连接器的插头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以连接器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为X方向,以连接器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以图9中的连接器的上下方向为Z方向来进行说明。而且,对插口件及插头件以图9所示的状态中的上侧为上下方向上侧(表面侧)并以下侧为上下方向下侧(背面侧)来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具备相互嵌合的插口件20和插头件70。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口件20具有配设插口件侧端子30的插口件侧嵌合体40,插头件70具有配设插头件侧端子80的插头件侧嵌合体90。
并且,通过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而使插口件侧端子30与插头件侧端子80接触(参照图9)。
需要说明的是,插口件20装配于第一电路基板130,插头件70装配于第二电路基板140。
因此,当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嵌合时,装配有插口件20的第一电路基板130与装配有插头件70的第二电路基板140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插口件侧嵌合体40具备通过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在俯视观察下呈矩形(长方形)状成形的插口件壳体(插口件主体)50。而且,插口件侧嵌合体40具备在插口件壳体50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配设的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
并且,在插口件壳体50上,多个插口件侧端子30沿着对置的长边在长度方向Y上以规定间距配设。即,在插口件壳体50的两条长边上,多个插口件侧端子30沿着长度方向Y以规定间距分别配设。
插口件壳体50通过板状壁部56和沿着其周缘部呈大致矩形环状地连续形成的周壁部51而形成为一侧(上侧)开口的大致箱状。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板状壁部56的中央部从周壁部51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岛部52。并且,在上述周壁部51与岛部52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插头件70嵌合的嵌合槽部5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壁部51的内周侧上端形成有以随着朝向内侧而位于下方(板状壁部56侧)的方式倾斜的锥形部51d。该锥形部51d形成在周壁部51的短边部分和长边部分的长度方向两端。而且,在相邻的插口件侧端子30之间及插口件侧端子30与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之间的周壁部上也形成有锥形部51d。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壁部51的大致整周上形成有锥形部51d。
插口件侧端子30例如可以通过对具有规定厚度的带状的金属件进行弯曲成形而形成。如图9所示,在插口件侧端子30的前端部30a形成有从第一弯曲部31向上方弯曲且使前端侧向内方弯曲的第二弯曲部32,在基端部30b形成有弯曲成倒U字状的第三弯曲部33。并且,第三弯曲部33的更基端侧成为平坦的连接端子部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及图9所示,插口件侧端子30以第二弯曲部32向嵌合槽部53内突出的方式安装于插口件壳体50。此时,第三弯曲部33与在周壁部51的内部形成的凹部51a嵌合,并且第一弯曲部31与在岛部52的内部(下表面侧)形成的凹部52a嵌合。在此状态下,插口件侧端子30的连接端子部34从周壁部51的根侧(下缘)向X方向(宽度方向)外方突出,上述的连接端子部34通过钎焊等与第一电路基板130的导体图案(端子)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口件侧端子30通过镶嵌成形或压入等而装配于插口件壳体50(插口件侧嵌合体40)。
另一方面,如图4~图8所示,插头件侧嵌合体90具备通过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在俯视观察下整体呈矩形(长方形)状成形的插头件壳体(插头件主体)100。而且,插头件侧嵌合体90具备在插头件壳体100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配设的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在插头件壳体100上,多个插头件侧端子80沿着对置的长边在长度方向Y上以与插口件侧端子30的间距相等的间距配设。即,在插头件壳体100的两条长边上,多个插头件侧端子80沿着长度方向Y以规定间距分别配设。
插头件壳体100通过板状壁部104和沿着其周缘部呈大致矩形环状地连续形成的周壁部101而形成为一侧(下侧)开口的大致箱状,在周壁部101的内方形成有凹部102(参照图4)。并且,在周壁部101的外周侧下端形成有以随着朝向外侧而位于上方(板状壁部104侧)的方式倾斜的锥形部101d。该锥形部101d形成在周壁部101的短边部分和长边部分的长度方向两端。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插口件侧端子30之间及插口件侧端子30与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之间的周壁部101弯曲形成为圆角状(倒U字状)。
插头件侧端子80也与插口件侧端子30同样可以通过对具有规定厚度的带状的金属件进行弯曲成形而形成。在插头件侧端子80的前端部80a形成有从第四弯曲部81向上方立起且使前端侧向后退的方向呈倒U字状弯曲的第五弯曲部82,而在基端部80b形成有大致平坦的连接端子部83。
并且,插头件侧端子80在以覆盖周壁部101的弯曲形成为圆角状的前端部(图9的下侧)的方式配置第五弯曲部82、且基端部80b贯通周壁部101的根部(图9的上侧)的状态下配设于插头件壳体100。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头件侧端子80通过镶嵌成形而配设于插头件壳体100。并且,在此状态下,插头件侧端子80的连接端子部83从周壁部101的下缘向X方向(宽度方向)外方突出,上述的连接端子部83通过钎焊与第二电路基板140的导体图案(端子)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各插头件侧端子80的外侧前端的定位的突出壁部101e朝向外侧地突出设置在周壁部101的外周(参照图4)。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将插头件侧端子80向插头件壳体100压入,而将插头件侧端子80配设于插头件壳体100(插头件侧嵌合体90)。
并且,如图9所示,通过将插头件壳体100的周壁部101插入并嵌合于插口件壳体50的嵌合槽部53,而使插头件70与插口件20嵌合。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口件壳体50的一侧(上侧:开口侧)相当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嵌合侧,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嵌合侧的相反侧(插口件壳体50的另一侧:下侧)形成有板状壁部56。另一方面,插头件壳体100的一侧(下侧:开口侧)相当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插头件70与插口件20嵌合时,例如可以使在X方向(宽度方向:短边方向)一端侧的长边部分形成的锥形部51d和锥形部101d重合,向X方向(宽度方向:短边方向)另一端侧挪动并同时进行嵌合。这样的话,能够使锥形部51d及锥形部101d作为引入部发挥功能,能够更容易地使插头件70与插口件20嵌合。
并且,在使插头件70与插口件20嵌合的状态下,插口件侧端子30的第三弯曲部33的前端部30a侧的外侧面F1与插头件侧端子80的第五弯曲部82的前端部80a侧的外侧面F2弹性接触。另一方面,插口件侧端子30的第二弯曲部32的外侧面F3与插头件侧端子80的第四弯曲部81和第五弯曲部82之间的外侧面F4弹性接触。其结果是,插口件侧端子30与插头件侧端子80电连接,进而,第一电路基板130的导体图案与第二电路基板140的导体图案相互电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口件侧端子30和插头件侧端子80上设有彼此与对方侧的端子卡合来保持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的结合状态的锁定机构120。
具体而言,通过在插头件侧端子80的外侧面F2上形成的第一台阶部121和在插口件侧端子30的外侧面F1上形成的第二台阶部122,构成X方向(宽度方向)外侧的锁定机构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头件侧端子80的外侧面F2上的与插口件侧端子30接触的接触面的上方侧形成为薄壁,由此形成具有倾斜的台阶面121a的第一台阶部121。另一方面,插口件侧端子30的外侧面F1上的与插头件侧端子80接触的接触面的下方形成为薄壁,由此形成具有倾斜的台阶面122a的第二台阶部122。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端子80的第四弯曲部81和第五弯曲部82之间的外侧面F4上形成卡合凹部84,通过使插口件侧端子30的第二弯曲部32与该卡合凹部84卡合,而在X方向(宽度方向)内侧也形成锁定机构120。
因此,在使插头件70与插口件20嵌合时,插头件侧端子80的外侧面F2、F4克服弹力将插口件侧端子30的外侧面F1、F3压开并插入。并且,第一台阶部121越过第二台阶部122,插口件侧端子30的第二弯曲部32与卡合凹部84卡合,由此使插头件70与插口件20嵌接。此时,第二弯曲部32与卡合凹部84卡合,并且第一台阶部121的台阶面121a与第二台阶部122的台阶面122a相互卡合,因此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被锁定,而能够保持它们的结合状态。
另一方面,在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脱离时,将这两者向拉开方向拔脱。这样,第一台阶部121的台阶面121a与第二台阶部122的台阶面122a相对滑动,将插口件侧端子30的外侧面压开而解除第一台阶部121与第二台阶部122的卡合。此时,第二弯曲部32的向卡合凹部84的卡合也被解除,因此能够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分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插口件壳体50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配设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在插头件壳体100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配设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该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及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用于提高插口件壳体50及插头件壳体100的强度,且将各自具有的安装片部63a、111a向上述的电路基板安装固定。
并且,将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安装片部63a钎焊于第一电路基板130。由此,与插口件侧端子30的连接端子部34钎焊于第一电路基板130的结构相互作用,而将插口件20牢固地与第一电路基板130结合。
另外,将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安装片部111a钎焊于第二电路基板140。由此,与插头件侧端子80的连接端子部83钎焊于第二电路基板140的结构相互作用,而将插头件70牢固地与第二电路基板140结合。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与各电路基板牢固结合的插口件20和插头件70相互嵌合,由此使插口件侧端子30与插头件侧端子80接触导通,从而能够将各电路基板的导体图案彼此电连接。并且,由于在插口件侧端子30和插头件侧端子80上如上述那样设有锁定机构120,因此能够更牢固地保持上述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的结合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上设有相对于连结片部(基部)111沿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X相对移动自如的突出片部112,而在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上形成有能够与突出片部112卡合的卡合凹部67。
该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可以通过对规定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具备沿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X延伸的侧板部61、将侧板部61的两端部下侧朝向长度方向Y中央侧呈大致直角地折弯而成的底板部63。并且,通过使底板部63的两端部从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X两侧向外侧突出,而形成安装片部63a。而且,在底板部63的Y方向(长度方向)内侧形成有朝向内侧及上方延伸出的锚定部63b,来防止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从插口件壳体50的脱落。需要说明的是,该锚定部的形状或突出方向可以设为各种方式。而且,也可以不设置锚定部。
在侧板部61的宽度方向X两端部形成有将侧板部61的宽度方向X两端部朝向连接器10的长度方向Y中央侧呈大致直角地折弯而成的延伸设置部62。并且,在该延伸设置部62的延伸方向的终点部62a设有大致倒U字状的爪部65。并且,在该爪部65的前端部65a侧(X方向内侧)形成有卡合凹部67。而且,在爪部65的上侧形成有以X方向(宽度方向)内侧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65f。
这种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向在插口件壳体50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形成的卡合槽部51b装配来使用。具体而言,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例如通过向插口件壳体50压入或镶嵌成形等方式装配于卡合槽部51b。需要说明的是,卡合槽部51b形成为使周壁部51的外壁面54与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外壁面60a成为大致同一面的状态那样的挖掘深度。换言之,以使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外壁面60a以大致同一面的状态在周壁部51的外壁面54露出的方式,在插口件壳体50上一体成形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板部61的外表面61a相对于插口件壳体50的在Y方向(长度方向)最外端延伸的外侧面(长度方向的端面)54a以同一面的状态露出。并且,延伸设置部62的外表面62b相对于在X方向(宽度方向:短边方向)最外端延伸的外侧面(短边方向的端面)54b以同一面的状态露出。而且,底板部63的外表面63b相对于插口件壳体50的底面56a(外表面54)以同一面的状态露出。需要说明的是,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外壁面60a无需在周壁部51的外壁面54露出,而且,即使在露出的情况下,也无需相对于周壁部51的外壁面54以同一面的状态露出。
而且,在插口件壳体50的与爪部65的前端部65a对应的位置处以与嵌合槽部53连结的方式形成有凹部51c。即,插口件壳体50以与爪部65的前端部65a对应的位置呈两阶状地凹陷设置且在凹部51c中嵌入有爪部65的前端部65a的状态成形。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卡合凹部67在连接器10的一对长边各自的长度方向Y的两端,以与插口件侧端子30并列设置的方式设置共计四处。
另一方面,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也与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同样可以通过对规定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具备:连结片部(基部)111;从该连结片部111呈大致倒V字状(更详细而言是大致八字状)地突出的一对突出片部112、112。
连结片部111具备:在向插头件壳体100安装的安装状态下配置在上下方向Z的上侧的位置处的安装片部111a;从沿着宽度方向X延伸的该安装片部111a朝向下方呈两叉状分支的一对分支片部111b。并且,安装片部111a为了向上述的第二电路基板140安装固定而使用,另一方面,在一对分支片部111b各自的对置面上设有台阶状的突起111c。
这种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向在插头件壳体100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形成的卡合槽部101a嵌接来使用。此时,在卡合槽部101a的与上述的突起111c对应的中央内壁部101b形成有一对台阶(未图示)。并且,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突起111c以越过该台阶(未图示)的方式被压入,由此使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与卡合槽部101a嵌接。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形成一对台阶,而利用突起111c使中央内壁部101b压扁变形由此来夹持该中央内壁部101b。
需要说明的是,卡合槽部101a以与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大致同样的形状凹陷设置,并形成为在嵌接有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状态下使安装片部111a成为与插头件侧端子80的连接端子部83大致同一面的状态这样的挖掘深度。因此,安装片部111a的上表面(表面:与第二电路基板140连接这一侧的面)和连接端子部83的上表面(表面:与第二电路基板140连接这一侧的面)成为同一面。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将第二电路基板140钎焊于安装片部111a及连接端子部8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及图13所示,通过使插头件70与插口件20嵌合,而将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突出片部112插入到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卡合凹部67内。
具体而言,突出片部112的前端部112a形成为比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爪部65的外壁内侧面65c向宽度方向X外侧稍突出这样的尺寸。并且,通过使一对突出片部112弹性变形(相对移动),由此利用爪部65的外壁内侧面65c将前端部112a压窄并使该前端部112a滑动而移动至卡合凹部67。如此,突出片部112的前端部112a借助回复力而在卡合凹部67内回复成原来的状态,由此将突出片部112的前端部112a插接于卡合凹部67。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通过突出片部112和卡合凹部67,由此能够在插口件20及插头件70向拔脱方向(在上下方向Z上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时使突出片部112与卡合凹部67卡止。从而能够提高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的嵌合力,能够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的嵌合更难以脱落。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设有相对于其连结片部(基部)111沿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X相对移动自如的突出片部112,在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形成有能够将该突出片部112卡止的卡合凹部67。因此,在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嵌合时,能够使突出片部112与卡合凹部67嵌接,因此能够使嵌合时的感觉良好。而且,在插口件20和插头件70要向拔脱方向移动时,由于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卡止于卡合凹部67,因此能够使上述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的嵌合更难以脱落。
尤其是突出片部112形成为沿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X能够伸缩(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利用突出片部112的回复力而能够使嵌合时的感觉更加良好。
另外,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卡合凹部67以与插口件侧端子30并列设置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插口件侧端子30的附近的空间而将卡合凹部67配置在插口件壳体50的四角,从而与卡合于卡合凹部67的突出片部112相互作用,能够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的嵌合更难以脱落。
而且,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具备以贯通插口件壳体50的周壁部51的上端部51e且覆盖周壁部51的顶部51f的方式配置的大致倒U字状的爪部65,在该爪部65形成有卡合凹部67。因此,在将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向插口件壳体50安装时,通过使大致倒U字状的爪部65从上侧嵌接于插口件壳体50的周壁部51,由此能够提高刚性而将它们牢固地安装。而且,由于具备爪部65,因此能够以与突出片部112对置的方式容易地形成卡合凹部67。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如上述那样,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通过镶嵌成形而形成于插口件壳体。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更容易地嵌合。
具体而言,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及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侧壁面具有突部。需要说明的是,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及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状态下成为相互对置的侧壁面。
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突部,在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状态下,该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与在对方侧的侧壁面上形成的对置面对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口件侧嵌合体40由插口件壳体50和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形成,并通过插口件壳体50的内周侧面55和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向内周侧露出的爪部65的露出面来形成内周侧壁面41。
并且,通过将爪部65配置成比周围的内周侧面55向内侧突出,而形成突部4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上形成突部42(爪部65)。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突部42形成在矩形形状的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四角。更详细而言,在矩形形状的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两个对角部分分别形成突部42。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下,以具有两套(至少一套)在相对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中心彼此呈点对称的位置上形成的一对突部42的方式,将四个突部42形成在内周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42形成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具体而言,突部42以向X方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一对长边部分各自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42的宽度方向与Y方向(长度方向)大体一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42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上从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这一侧的端部附近设置到板状壁部56附近。即,突部42以向X方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方式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嵌合槽部53的一侧(上侧:开口侧)形成至另一侧(下侧:板状壁部56侧)。需要说明的是,突部42无需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上的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这一侧的端部附近到板状壁部56附近突出设置。而且,可以仅将多个突部42中的一部分突部42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上的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这一侧的端部附近到板状壁部56附近突出设置。
而且,在突部42的上侧(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一侧)形成有倾斜部42c。在本实施方式中,爪部65的倾斜部65f相当于倾斜部42c。而且,爪部65的外侧侧面65d及内侧侧面65e分别相当于突部42的宽度方向两侧面42a、42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周壁部51的形成爪部65的部位(形成顶部51f的部位)也向内侧突出,其两侧壁也在Y方向(长度方向)露出。因此,外侧侧面65d及内侧侧面65e分别构成宽度方向两侧面42a、42b的一部分。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金属制的插口件侧保持配件60的爪部65设为突部42,因此突部42由金属形成。
另一方面,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上的与上述突部42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对置面92。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头件侧嵌合体90由插头件壳体100和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形成,并通过插头件壳体100的外周侧面103和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向外周侧露出的露出面来形成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
并且,在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状态下,在外周侧面103的与突部42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作为对置面92的对置面103a。
具体而言,以与突部42的外侧侧面65d对置的方式在突部42的Y方向(长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对置面103a。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四个突部42各自的外侧侧面65d对置的方式在各突部42的Y方向(长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对置面103a。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下,以具有两套(至少一套)在相对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中心彼此呈点对称的位置上形成的一对对置面的方式,将四个对置面103a形成在外周侧面103上。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头件侧嵌合体90呈矩形形状,对置面103a形成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上,从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一侧的端部(下端)附近到该外周侧壁面(侧壁面)91上的对置的端部(上端)附近地设置对置面103a(对置面92)。即,以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大致上下方向的整体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对置面103a。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上端朝向下端在上下方向的整体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对置面103a。如此,若以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上端朝向下端在上下方向的整体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对置面103a,则能够更容易地制造插头件侧嵌合体90。
需要说明的是,对置面103a(对置面92)也无需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上从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一侧的端部(下端)附近到该外周侧壁面(侧壁面)91上的对置的端部(上端)附近地延伸设置。而且,可以仅将多个对置面103a(对置面92)中的一部分对置面103a(对置面92)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上,从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一侧的端部(下端)附近到该外周侧壁面(侧壁面)91上的对置的端部(上端)附近地延伸设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形成的两个突部42由在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形成的两个对置面103a从Y方向(长度方向)外侧覆盖。并且,将这样的两个对置面103a分别形成在X方向(宽度方向)两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状态下,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形成有突部42的区域被夹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在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形成的对置面103a之间。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状态下与突部42的宽度方向两侧面42a、42b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42a对置的方式形成对置面103a。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侧面42a与对置面103a之间形成间隙。即,能够允许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些许的位置错动。如此,相较于在侧面42a与对置面103a之间未形成间隙的情况,无需过分提高嵌合精度,因此能够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更容易地嵌合。此时,优选位置错动允许量小于端子部彼此的接触宽度(接触部分的Y方向的长度)。这样的话,在嵌合时,即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发生了位置错动,也能够维持端子部彼此的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端子部的导通不良。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嵌合时在侧面42a与对置面103a之间形成间隙的例子,但也可以在嵌合时在侧面42a与对置面103a之间不形成间隙。
另外,插口件侧端子30并列设置在插口件壳体50(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中央部,插头件侧端子80并列设置在插头件壳体100(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中央部。
因此,突部42形成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的Y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与配设插口件侧端子30的部位不同的部位。
另一方面,对置面103a形成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Y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与突部42对应的部位。因此,对置面103a形成在与配设插头件侧端子80的部位不同的部位。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周壁部101的长边部分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即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锥形部101d。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锥形部101d和配设插头件侧端子80的部位之间形成对置面103a。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上的与突部42对应的部位存在朝向突部42突出的突出片。
具体而言,在插头件壳体100的与突部42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向X方向(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01e,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突出片部112的前端部112a从该凹部101e朝向突部42突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片部112的前端部112a相当于突出片。
该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也由金属形成,因此前端部(突出片)112a也由金属形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片部112形成为沿着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X能够伸缩(能够弹性变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突出片)112a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形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突出片)112a被压入保持于插头件侧嵌合体90。
具体而言,前端部(突出片)112a以与四个突部42对应的方式设置在四处,利用桥接部将在X方向(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前端部(突出片)112a连结。并且,将由桥接部连结起来的在X方向(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前端部(突出片)112a向插头件侧嵌合体90压入。
即,利用连结片部111将在前端具有前端部(突出片)112a的一对突出片部112连结而形成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通过将该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从上侧向插头件壳体100压入,由此将前端部(突出片)112a压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片部111相当于桥接部。
如此,通过将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从上侧(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一侧的相反侧)向插头件壳体100压入,由此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下侧(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一侧)存在有插头件壳体100的状态下将前端部(突出片)112a压入。
并且,由于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被压入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因此前端部(突出片)112a也被压入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部。
此外,在连结片部111的安装片部111a的中央部形成有向上侧开口的凹部111d。即,在将前端部(突出片)112a保持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状态下,在连结片部(桥接部)111中,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侧的相反侧形成有凹部111d。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的内侧及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内侧分别形成有相互嵌合的凹凸部。
具体而言,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的内侧形成有作为凸部的岛部52,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内侧形成有凹部10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的内侧形成凹部,而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内侧形成凸部。而且,可以在各自的侧壁面的内侧设置相互嵌合的多个凹凸部。
以上,如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及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侧壁面具有突部。
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突部,在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状态下,该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与在对方侧的侧壁面上形成的对置面对置。
具体而言,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上形成突部42(爪部65)。
并且,在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状态下,在外周侧面103的与突部42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作为对置面92的对置面103a。
具体而言,以与突部42的外侧侧面65d对置的方式在突部42的Y方向(长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处形成对置面103a。
如此,通过具有至少一个突部42,该突部42的宽度方向两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42a与在对方侧的侧壁面上形成的对置面103a对置,由此,利用该突部42和对置面103a进行定位。因此,能够更容易地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上,以从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这侧的端部附近到板状壁部56附近突出的方式设置突部42,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定位。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嵌合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上,从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侧的端部(下端)附近到该外周侧壁面(侧壁面)91上的对置的端部(上端)附近地设置对置面103a(对置面92),因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定位。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嵌合强度。
尤其是通过将突部42及对置面103a(对置面92)分别从侧壁面41、91的上端设置到下端,而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定位,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嵌合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至少一对在俯视观察下相对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中心彼此呈点对称的位置上形成的突部42、42。此时,也具有至少一对在俯视观察下相对于矩形形状的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中心彼此呈点对称的位置上形成的对置面103a、103a。
如此,通过呈点对称地设置至少一对突部42,该突部42的至少一方的侧面42a与在对方侧的侧壁面91上形成的对置面103a对置,由此能够得到耐受扭转、撬拧的能力更强的连接器10。
尤其是若将突部42形成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则能够得到耐受扭转、撬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的连接器10。此时,对置面103a也形成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部42中,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的一侧形成有倾斜部42c。如此,通过形成倾斜部42c,在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时,该倾斜部42c具有引入功能,能够更容易地使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嵌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部42由金属形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部分的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嵌合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42形成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的Y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与配设插口件侧端子30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另一方面,对置面103a形成在与配设插头件侧端子80的部位不同的部位。
因此,在嵌合体彼此嵌合时,能够抑制基于突部42及对置面103a的定位妨碍插口件侧端子30与插头件侧端子80的接触的情况,能够更容易地使嵌合体彼此嵌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锥形部101d,对置面103a形成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锥形部111d和配设插头件侧端子80的部位之间。
因此,在嵌合体彼此嵌合时,在进行上述的挪动来嵌合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基于突部42及对置面103a的定位部分与端子部(插口件侧端子30)发生接触。而且,通过设置锥形部111d,能够更可靠地确保嵌合体彼此嵌合时的引入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上的与突部42对应的部位存在有朝向突部42突出的前端部(突出片)112a。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嵌合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突出片)112a由具有弹性的金属形成。因此,能够极力避免损害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嵌合的进行容易度,并能够进一步提高插口件侧嵌合体40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嵌合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前端部(突出片)112a由连结片部(桥接部)111连结。因此,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削减,而且在拔脱时(解除插头件侧嵌合体90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嵌合时)能够抑制前端部(突出片)112a发生脱落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前端部(突出片)112a从上侧(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一侧的相反侧)向插头件壳体100压入。这样的话,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下侧(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一侧)存在有插头件壳体100的状态下将前端部(突出片)112a压入。因此,在拔脱时(解除插头件侧嵌合体90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嵌合时),插头件壳体100作为限动件发挥功能,能够抑制前端部(突出片)112a的脱落。
而且,若将连结片部111的安装片部111a钎焊于第二电路基板140,则前端部(突出片)112a、即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由第二电路基板140和插头件壳体100夹持。因此,在拔脱时(解除插头件侧嵌合体90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嵌合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前端部(突出片)112a发生脱落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部(突出片)112a、即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压入。
如此,通过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将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压入,由此来保持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Y方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其结果是,相对于倾斜拆卸的动作(使X方向两端的长边部分中的一方的长边部分绕轴转动,来解除插头件侧嵌合体90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嵌合的动作),能够确保更高的保持力。即,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进行倾斜拆卸的动作那样的载荷输入时插头件侧嵌合体90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嵌合被解除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前端部(突出片)112a保持于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状态下,在连结片部(桥接部)111中,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这侧的相反侧形成有凹部111d。
即,在连结片部111的安装片部111a的中央部形成有向上侧开口的凹部111d。
因此,在将安装片部111a钎焊于第二电路基板140时,能够将多余的焊料收容在凹部111d中。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安装用的焊料而使插头件70从第二电路基板140浮起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的内侧及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内侧分别形成有相互嵌合的凹凸部。
具体而言,在插口件侧嵌合体40的内周侧壁面(内周侧的侧壁面)41的内侧形成有作为凸部的岛部52,在插头件侧嵌合体90的外周侧壁面(外周侧的侧壁面)91的内侧形成有凹部102。
因此,插头件侧嵌合体90与插口件侧嵌合体40嵌合时的定位更为容易,而且在施加有扭转等载荷时,能够由岛部52整体来承受力,因此不易引起树脂部分(插口件壳体50或插头件壳体100)的破损。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得到能够使插口件20与插头件70更容易嵌合的连接器10及在该连接器10中使用的插头件20和插口件70。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变形例。
(第一变形例)
图16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连接器10的主要部分的图。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以与突部42的内侧侧面65e对置的方式在突部42的Y方向(长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处形成对置面101f。
具体而言,为了使突部42的内侧侧面65e与突出壁部101e的对置面101f对置,使突部42存在于比上述实施方式靠内侧的位置,使对置面103a及对置面101f与一个突部42的宽度方向(Y方向)两端对置。
通过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二变形例)
图17及图18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连接器10的图。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以与突部42的内侧侧面65e对置的方式在突部42的Y方向(长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处形成对置面103b。
具体而言,在对置面103a与插头件侧端子80之间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壁部101h,由此,形成凹部101g,并在该凹部101g间收容突部42的前端。
如此,对置面103a和对置面103b与一个突部42的宽度方向(Y方向)两端对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第一变形例稍有差别,但也可以使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第一变形例所示的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第一变形例中,也可以使用本变形例所示的插头件侧保持配件110。
通过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及第一变形例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未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插口件和插头件的形状为矩形形状的结构,但在除此以外的形状中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通过插口件壳体和插口件侧保持配件来形成插口件侧嵌合体的结构,但也可以不使用插口件侧保持配件而形成插口件侧嵌合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通过插头件壳体和插头件侧保持配件来形成插头件侧嵌合体的结构,但也可以不使用插头件侧保持配件而形成插头件侧嵌合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在插口件侧嵌合体形成有突部,并在插头件侧嵌合体形成有对置面的结构,但也可以在插口件侧嵌合体形成对置面且在插头件侧嵌合体形成突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形成了多个突部,但突部可以仅形成一个。而且,虽然例示了形成有与全部的突部分别对置的对置面的结构,但只要形成与多个突部中的至少一个突部对置的对置面即可。即,可以具有两侧面与对方侧的侧壁部不对置的突部。
另外,例示了仅在插口件侧嵌合体及插头件侧嵌合体中的任一方形成有突部的结构,但也可以在插口件侧嵌合体及插头件侧嵌合体上分别形成一个以上的突部。即,可以在插口件侧嵌合体设置突部,在插头件侧嵌合体的与该突部对应的部位上形成与突部侧面对置的对置面,并且,在插头件侧嵌合体上也设置突部,在插口件侧嵌合体的与该突部(插头件侧的突部)对应的部位上形成与突部侧面对置的对置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任一方形成的突部中,可以具有两侧面与对方侧的侧壁部不对置的突部,也可以将在任一方形成的突部全部形成为两侧面与对方侧的侧壁部不对置的突部。
即,在插口件侧嵌合体及插头件侧嵌合体上,只要存在至少一组对应的突部和对置面即可。
另外,突出片或突部可以不为金属制。
另外,插口件侧端子或插头件侧端子、其他细微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可以适当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一种能够使插口件与插头件更容易地嵌合的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具备插口件和插头件,所述插口件具有配设插口件侧端子的插口件侧嵌合体,所述插头件具有配设插头件侧端子的插头件侧嵌合体,所述连接器通过使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嵌合而使所述插口件侧端子与所述插头件侧端子接触,
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及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形成为矩形形状,
在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的内周侧的侧壁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与配设所述插口件侧端子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处形成有突部,
在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外周侧的侧壁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与所述突部对应的部位,且在与配设所述插头件侧端子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处,形成有在使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嵌合的状态下与所述突部的宽度方向两侧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侧面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对置的对置面,
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具备形成为矩形形状的插口件壳体、以及配设于该插口件壳体的插口件侧保持配件,
所述插口件侧保持配件具备侧板部和底板部,
在所述底板部形成有向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安装片部,
在所述侧板部形成有朝向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侧延伸的一对延伸设置部,
在所述一对延伸设置部分别形成所述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置面和与该对置面对置的所述突部的侧面之间形成有允许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位置错动的间隙,
所述插口件侧嵌合体与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的位置错动允许量小于所述插口件侧端子与所述插头件侧端子的接触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口件侧端子和所述插头件侧端子上设有彼此与对方侧的端子卡合来保持所述插口件与所述插头件的结合状态的锁定机构,
所述锁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插头件侧端子的外侧面上的第一台阶部、以及形成于所述插口件侧端子的外侧面上的第二台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口件壳体的中央部形成有岛部,
所述插头件侧嵌合体具备插头件壳体,
在所述插头件壳体的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岛部嵌合的凹部。
5.一种插头件,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中使用。
6.一种插口件,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中使用。
CN201710072401.1A 2013-02-27 2013-02-27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Active CN106848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72401.1A CN106848654B (zh) 2013-02-27 2013-02-27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80002085.0A CN104137344B (zh) 2013-02-27 2013-02-27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CN201710072401.1A CN106848654B (zh) 2013-02-27 2013-02-27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PCT/JP2013/001152 WO2014132284A1 (ja) 2013-02-27 2013-02-27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085.0A Division CN104137344B (zh) 2013-02-27 2013-02-27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48654A CN106848654A (zh) 2017-06-13
CN106848654B true CN106848654B (zh) 2019-06-04

Family

ID=5142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72401.1A Active CN106848654B (zh) 2013-02-27 2013-02-27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CN201380002085.0A Active CN104137344B (zh) 2013-02-27 2013-02-27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085.0A Active CN104137344B (zh) 2013-02-27 2013-02-27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24011B2 (zh)
KR (1) KR101489117B1 (zh)
CN (2) CN106848654B (zh)
WO (1) WO20141322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4036B2 (ja) * 2011-08-31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ッダならびに当該ヘッダ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US9537244B2 (en) * 2013-02-27 2017-01-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nector having an attachment piece not aligned with a protrusion formed in a sidewall of the connector body
JP6199666B2 (ja) * 2013-09-04 2017-09-20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9325107B2 (en) * 2013-10-17 2016-04-26 Neuralynx,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neural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5794292B2 (ja) * 2013-12-27 2015-10-1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325262B2 (ja) * 2014-01-29 2018-05-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342190B2 (ja) * 2014-03-24 2018-06-13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034339B2 (ja) * 2014-07-29 2016-11-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388152B2 (ja) * 2014-08-07 2018-09-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36078B2 (ja) * 2015-02-09 2017-05-31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装置
WO2017064825A1 (ja) * 2015-10-14 2017-04-20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JP6399063B2 (ja) * 2016-09-07 2018-10-0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6761736B2 (ja) * 2016-11-11 2020-09-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6364236U (zh) * 2016-12-14 2017-07-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JP6512210B2 (ja) * 2016-12-21 2019-05-1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6885730B2 (ja) * 2017-01-06 2021-06-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遮蔽シールド板付きコネクタ
JP6842359B2 (ja) * 2017-05-10 2021-03-1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6925883B2 (ja) * 2017-06-09 2021-08-25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7025982B2 (ja) * 2018-04-17 2022-02-25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2654718B1 (ko) * 2018-07-31 2024-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253337B2 (ja) 2018-08-22 2023-04-06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7093273B2 (ja) * 2018-09-07 2022-06-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KR102573668B1 (ko) 2018-09-17 2023-09-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기적 연결 장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09329318U (zh) * 2018-12-28 2019-08-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CN209822934U (zh) * 2019-03-28 2019-12-20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弹片
JP2020184459A (ja) 2019-05-08 2020-11-1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411882B2 (ja) * 2019-08-08 2024-01-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13451807A (zh) * 2020-03-25 2021-09-28 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
JP7458224B2 (ja) * 2020-03-27 2024-03-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9144A (ja) * 2003-06-25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CN2735568Y (zh) * 2004-08-27 2005-10-19 瀚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072831Y (zh) * 2007-05-25 2008-06-11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266731Y (zh) * 2008-06-11 2009-07-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1582542A (zh) * 2008-05-12 2009-11-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2196951U (zh) * 2011-07-12 2012-04-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板端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6217A (en) * 1996-03-14 1999-03-02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characteristics
US5885092A (en) * 1996-06-21 1999-03-23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gistration characteristics
JP3617220B2 (ja) * 1996-11-26 2005-02-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732709B2 (ja) * 2000-03-28 2006-01-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2008753A (ja) * 2000-06-16 2002-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US6338630B1 (en) * 2000-07-28 2002-01-15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6729890B2 (en) * 2000-12-29 2004-05-04 Molex Incorporated Reduced-size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4441157B2 (ja) * 2002-01-28 2010-03-3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4055306A (ja) * 2002-07-18 2004-02-19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CN1237662C (zh) * 2002-07-23 2006-01-18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薄型连接器
TW559360U (en) * 2003-01-22 2003-10-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949064B2 (ja) * 2003-02-06 2007-07-2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573841U (en) * 2003-03-19 2004-0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881075B2 (en) * 2003-07-08 2005-04-1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3940387B2 (ja) * 2003-07-29 2007-07-0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TWM250386U (en) * 2003-08-08 2004-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250431U (en) * 2003-08-08 2004-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811411B1 (en) * 2003-09-12 2004-11-02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3875677B2 (ja) * 2003-09-26 2007-01-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5149770A (ja) * 2003-11-11 2005-06-0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2005294036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94034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JP3860823B2 (ja) * 2004-08-19 2006-12-20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2757356Y (zh) * 2004-12-01 2006-0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287825B2 (ja) * 2005-01-28 2009-07-0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CN2772061Y (zh) * 2005-02-04 2006-04-12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TW200633315A (en) * 2005-03-01 2006-09-16 Top Yang Technology Entpr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526428B2 (ja) * 2005-04-18 2010-08-18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TWM284091U (en) * 2005-04-21 2005-12-2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478609B2 (ja) * 2005-05-23 2010-06-0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2007018993A (ja) * 2005-06-07 2007-01-25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及び携帯端末
JP2007035291A (ja) * 2005-07-22 2007-02-08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TWM285086U (en) * 2005-07-22 2006-01-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Improved structure of board-to-board connectors
US7090508B1 (en) * 2005-11-23 2006-08-1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7845987B2 (en) * 2005-12-01 2010-12-07 Ddk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JP4207952B2 (ja) * 2005-12-15 2009-01-14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7165195A (ja) * 2005-12-15 2007-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JP4493101B2 (ja) * 2006-03-29 2010-06-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303259B2 (ja) * 2006-05-15 2009-07-29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コネクタ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TWM300882U (en) * 2006-05-26 2006-11-1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JP4290184B2 (ja) * 2006-07-31 2009-07-01 本多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低背コネクタ
CN200941443Y (zh) * 2006-08-08 2007-08-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JP4802959B2 (ja) * 2006-09-29 2011-10-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58050B2 (ja) * 2006-09-29 2012-01-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287988B1 (en) * 2006-10-25 2007-10-30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TWM317694U (en) * 2006-12-11 2007-08-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041869Y (zh) * 2006-12-26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333884B2 (ja) * 2007-03-01 2009-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8270085A (ja) * 2007-04-24 2008-11-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JP4412347B2 (ja) * 2007-04-24 2010-02-10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接続体
JP4978313B2 (ja) * 2007-05-31 2012-07-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454036B2 (ja) * 2007-06-06 2010-04-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雄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01060970Y (zh) * 2007-06-11 2008-05-14 江苏华富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454651B2 (ja) * 2007-07-25 2010-04-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US7384274B1 (en) * 2007-08-03 2008-06-10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TWM330605U (en) * 2007-08-24 2008-04-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809816B2 (ja) * 2007-08-31 2011-11-0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555329B2 (ja) * 2007-11-08 2010-09-29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7494346B1 (en) * 2007-12-06 2009-02-24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201160164Y (zh) * 2008-01-05 2008-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339799U (en) * 2008-02-29 2008-09-0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Signal terminal and male connector containing same
TWM349125U (en) * 2008-05-26 2009-0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547236B1 (en) * 2008-05-29 2009-06-1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5180705B2 (ja) * 2008-07-02 2013-04-10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107811B2 (ja) * 2008-07-07 2012-12-2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コネクタ
CN201285839Y (zh) * 2008-08-21 2009-08-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394327B (zh) * 2008-09-16 2013-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
TWM359084U (en) * 2008-09-30 2009-06-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5197294B2 (ja) * 2008-10-14 2013-05-1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660756B2 (ja) * 2008-10-14 2015-01-28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8087942B2 (en) * 2008-10-30 2012-01-03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7604500B1 (en) * 2008-11-24 2009-10-20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7677903B1 (en) * 2008-11-28 2010-03-1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7828559B2 (en) * 2008-12-12 2010-11-0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JP5253129B2 (ja) * 2008-12-19 2013-07-3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553502B2 (ja) * 2008-12-19 2014-07-1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250450B2 (ja) * 2009-02-27 2013-07-31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115497B2 (ja) * 2009-02-27 2013-01-09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784673B2 (ja) * 2009-03-24 2011-10-05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49145B2 (ja) * 2009-03-24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とヘッダの嵌合状態を保持するロック機構を備えた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7748994B1 (en) * 2009-05-13 2010-07-06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TWM371330U (en) * 2009-06-08 2009-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396340B (zh) * 2009-07-31 2013-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
US7766666B1 (en) * 2009-08-13 2010-08-03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JP5049361B2 (ja) * 2010-02-10 2012-10-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JP5498883B2 (ja) * 2010-04-27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81333B2 (ja) * 2010-09-08 2016-03-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732250B2 (ja) * 2010-12-28 2015-06-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JP5807181B2 (ja) * 2011-02-07 2015-11-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保持金具、コネクタ接続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US8292635B2 (en) * 2011-03-12 2012-10-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robust latching means
JP5815277B2 (ja) * 2011-05-13 2015-11-17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08225B2 (ja) * 2011-07-06 2016-04-26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90117B2 (ja) * 2011-07-07 2016-03-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84036B2 (ja) * 2011-08-31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ッダならびに当該ヘッダ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5935040B2 (ja) * 2011-08-31 2016-06-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ならびに当該ソケッ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US8500460B2 (en) * 2011-10-03 2013-08-06 Assem Technology Co., Ltd.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s and assembly thereof with contact-mounting wall having variable thickness
JP2013101909A (ja) * 2011-10-14 2013-05-23 Molex Inc コネクタ
US8469722B2 (en) * 2011-11-24 2013-06-2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9144A (ja) * 2003-06-25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CN2735568Y (zh) * 2004-08-27 2005-10-19 瀚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072831Y (zh) * 2007-05-25 2008-06-11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
CN101582542A (zh) * 2008-05-12 2009-11-1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1266731Y (zh) * 2008-06-11 2009-07-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2196951U (zh) * 2011-07-12 2012-04-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板端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78007A1 (en) 2014-12-25
KR20140116354A (ko) 2014-10-02
US9124011B2 (en) 2015-09-01
WO2014132284A1 (ja) 2014-09-04
CN104137344A (zh) 2014-11-05
CN104137344B (zh) 2017-06-30
KR101489117B1 (ko) 2015-02-02
CN106848654A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8654B (zh)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CN103765698B (zh) 插口件及使用了该插口件的连接器
TWI277254B (en)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CN103765699B (zh) 插头件以及使用了该插头件的连接器
US9048593B2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EP1376452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342608B2 (ja) 雌端子
TWI462411B (zh) 同軸連接器插頭及其製造方法
CN101740946B (zh) 连接器
US10276983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5009373A (zh)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CN107666093B (zh) 连接器
CN104253325B (zh) 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及插口件
JP6820290B2 (ja) 接続端子及び端子接続構造
EP1146597A2 (en) Contact spring
CN104253337A (zh) 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及插口件
CN105027360A (zh) 连接器、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和插口件
CN104253345B (zh) 连接器以及在该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件及插口件
KR100755223B1 (ko) 푸시 버튼 스위치
JP5451244B2 (ja)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199547B2 (ja) プラグ差込み式コネクタ用の電気的な接点要素
TW201820362A (zh) 開關裝置
JP2005302689A (ja) 対面型コネクタ
JP6819726B2 (ja) 端子金具
JP7016418B2 (ja) 圧接コンタク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