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8811A - 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8811A
CN103328811A CN2011800655671A CN201180065567A CN103328811A CN 103328811 A CN103328811 A CN 103328811A CN 2011800655671 A CN2011800655671 A CN 2011800655671A CN 201180065567 A CN201180065567 A CN 201180065567A CN 103328811 A CN103328811 A CN 103328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
emergency
condition
namely
moto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55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贝尔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cedes Benz Group AG
Original Assignee
DaimlerChrysl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mlerChrysler AG filed Critical DaimlerChrysl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3328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8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1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 F02N11/0818Conditio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the engine or for deactivating the idle-start-stop mode
    • F02N11/0833Vehicle cond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5/00Electrical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2D41/00 - F02D4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1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 F02N11/0818Conditio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the engine or for deactivating the idle-start-stop mode
    • F02N11/0833Vehicle conditions
    • F02N11/0837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reof, e.g. traffic, weather or road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具有:停机条件作为用于实施所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机的前提条件,停机阻止条件作为用于阻止所述内燃机的自动停机的前提条件。当满足所有的停机条件且不满足所述停机阻止条件时,在此实现内燃机的自动停机。在此根据本发明停机阻止条件之一是激活的危险状态(GS),其中如果存在紧急标志(AI),那么激活所述危险状态(GS)。根据本发明,危险状态(GS)在所述紧急标志(AI)结束之后保持激活,直至存在安全标志(SI),从而所述机动车的易操纵性借助于保持开动的内燃机至少保持至识别到所述安全标志(SI)。

Description

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了,现代的机动车具有所谓的启停系统,借助该系统在通过驾驶员引起的手动的起动之后在行驶循环期间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和起动。在此,通常当内燃机怠速运行并且机动车的牵引力或辅助驱动装臵不需要内燃机的扭矩时,实现自动停机。通常当对内燃机提出扭矩要求时实现自动起动,所述扭矩要求由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提出或由辅助驱动装臵、例如空调设备提出。因此,用于借助启停系统使内燃机自动停机和/或起动的方法包括这样的停机条件和起动条件。除此之外,这样的方法也包括停机阻止条件。这样的停机阻止条件引起,即使满足惯常的停机条件也阻止内燃机的自动停机。停机阻止条件的一个例子是发动机盖打开条件——亦即:出于安全的原因在机动车发动机盖处于打开状态的条件下阻止内燃机自动停机。对此参照例如DE 102 11 466 C1。
JP 2001-032734 A描述了一种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其中在以下条件下,即例如通过防抱死系统检测到机动车的车轮抱死的条件下,阻止内燃机自动停机。只要存在抱死,那么该停机阻止就是激活的。通过这个停机阻止条件希望避免,启停系统将机动车车轮抱死、亦即车轮具有数值为零的车轮转速错误地解释为驻车状态。驻车状态是不需要驱动力矩的情况,因而是启停系统尽可能使内燃机停机的情况。
发明内容
在上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安全因素,特别是碰撞危险因素。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其实现了机动车的改善的性能从而避免碰撞。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实现。该方法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具有如下特征,如果满足了作为必要但不一定充分的条件的特定停机条件,那么自动地使内燃机停机。属于这些停机条件的例如有:
–内燃机的超过阈值的冷却剂温度,
-在阈值之下的车辆速度,
-在阈值之上的电池电压,
-制动器的操作,其中操作程度在阈值之上。
用于内燃机的自动停机的另一条件是不存在停机阻止条件。如果满足了以下示例性地提出的标准之一,那么存在停机阻止条件:
–发动机盖是打开的,
-车门是打开的,
-驻车档被挂入。
在存在停机阻止条件的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时,即使当满足所有的上述停机条件时,根据本方法也禁止内燃机自动停机。
除了上述例子之外,根据本发明,停机阻止条件的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是激活的危险状态。
该危险状态指的是一种状态信息,其说明了,根据预定的评估标准是否存在危险。危险状态可以采用两个值:激活的危险状态指示为识别出危险,非激活或去激活的危险状态指示为不存在危险。危险主要是指出现下述状况概率提高的情况:该机动车与其它机动车或与障碍物碰撞,或该机动车侧翻或翻滚。从危险情况的开始直至结束值得期望的是,机动车的驱动力保持动态地可用。如果内燃机在危险情况期间自动停机,那么所需要的驱动力矩的建立由于自动起动过程而延迟。在危险情况期间,出于避免碰撞的目的或出于改变车辆运动的目的不仅机动车的驾驶员而且机动车的自动安全系统都需要驱动力矩。通过本发明应该确保,在具有启停系统的机动车中在这样的扭矩要求下内燃机快速地建立力矩。
根据本发明,将危险情况设定为两个相继的阶段,亦即紧急阶段和等待阶段。根据适合的标准确定这两个阶段。紧急阶段以紧急标准为基础,其以非常高的概率指明危险的存在。等待阶段以等待标准为基础,其以比用于紧急阶段的概率更小的概率指明危险的存在,或者其以非常高的概率指明危险较小。
在满足紧急标准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激活紧急标志。紧急标志指的是一种状态信息,其表明:根据紧急标准是否存在紧急阶段。在不满足紧急标准时,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紧急阶段时,将紧急标志去激活,亦即不存在紧急标志。在满足紧急标准时,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紧急阶段,那么激活紧急标志,亦即存在紧急标志。
如果激活紧急标志那么激活该危险状态,并且只要该紧急标志是激活的那么该危险状态就保持激活。紧接在紧急阶段之后、亦即紧接在紧急标志的去激活之后危险状态保持激活,这是因为根据本发明,除了去激活紧急标志之外还至少必须满足另一条件才能去激活危险状态。该另一条件是安全标志的激活。安全标志指的是一种状态信息,其表明:是否可以根据适合的安全标准推断出,以非常高的概率不再存在危险。该安全标准在此不仅包括否定的紧急标准而且还包括另外的标准。存在安全标志在此意味着激活的安全标志并且不存在危险。
本方法的第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安全标志在最低前提条件下存在,即紧急标志结束并随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紧接在紧急标志结束之后存在一定的概率,即又出现导致紧急标志的状态。该概率在紧急标志结束之后的一定时间之后下降。因此出于安全的原因合理的是,只有在紧急标志去激活之后在预定的时间之后才激活安全标志。该预定的时间合理地处于几秒的范围内,优选为5秒至10秒。
本方法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安全标志在最低前提条件下存在,即紧急标志结束并随后机动车已经经过了确定的路程。如果经过了确定的路程并且没有重新激活紧急标志,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以高的概率持久地结束危险。合理的确定的路程处于几百米至几千米的范围内。
紧急阶段的开始——亦即从机动车的正常的运行方式或正常的运行环境到机动车的危险的运行方式或危险的运行环境的转换——有利地从可测量的变量导出,在所述变量中根据可测量的变量设臵危险条件并且监控这些危险条件。如果存在至少一个危险条件,那么存在紧急阶段,亦即激活紧急标志。具有相应的危险条件的不同类型的危险可以基于不同类型的紧急标志。在满足危险条件之一时激活紧急标志。除此之外,每种类型的危险有利地具有用于相应激活安全标志的特定标准。
本方法的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因此规定,紧急标志的类型是加速度标志,其中在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加速度标志,即在一个方向上的车辆加速度的数值大于第一加速度限值,并且在最低前提条件下存在安全标志,即至少车辆加速度的数值在一个方向上小于第二加速度限值,其中第二加速度限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加速度限值。通过这种方式基于超过了机动车的第一加速度限值识别到危险情况。合理的第一加速度限值为5~10m/s2,第一加速度限值特别有利地为8m/s2。并不是在低于第一加速度限值时便识别到危险情况的结束,而是只有在低于例如3m/s2的第二加速度限值时才识别到危险情况的结束。
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紧急标志的另一类型是横向加速度标志,其中在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横向加速度标志,即车辆横向加速度的数值大于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并且在最低前提条件下存在安全标志,即车辆横向加速度的数值小于第二横向加速度限值,其中第二横向加速度限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横向加速度指的是横向于行驶方向的机动车加速度。
检测出机动车横向加速度大于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指示出机动车存在横摆或漂移运动并且因此指示出危险情况的明确标志。如果在低于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后附加地低于第二横向加速度限值,那么可以以特别高的概率假定这种类型的危险情况持久结束,其中该第二横向加速度限值低于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
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另一类型的紧急标志是控制标志,其中在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控制标志,即识别到机动车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并且在最低前提条件下存在安全标志,即在一预定的时间中和/或预定的行驶距离中未识别到机动车的转向不足也未识别到转向过度。转向不足指的是机动车的如下行为:其中该机动车行驶的转弯半径比与机动车的转向前轮相对应的转弯半径大。在转向过度的情况下,机动车行驶的转弯半径比与转向前轮相对应的转弯半径小。如果检测到机动车沿与机动车驾驶员所期望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运动,那么因此激活控制标志。转向不足以及转向过度可以通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由行驶动力学系统检测。
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另一类型的紧急标志是转向标志,其中在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转向标志,即识别到在高速度下的快速转向运动,并且在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安全标志,即在确定的时间上未识别到快速转向运动。有利地,在超过针对转向速度的第一限值时激活转向标志,并且只有在低于转向速度的第二限值时才激活安全标志。
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另一类型的紧急标志是目标制动标志,其中在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目标制动标志,即实施雷达支持的目标制动。关于存在目标制动的信息可以由相应已知的安全系统获得。
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另一类型的紧急标志是制动标志,其中在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制动标志,即实施全制动和/或自主制动。在全制动或自主制动的情况下如此提高安全性,使得在全制动或自主制动期间并且在一定的时间或行驶距离上随后通过激活停机阻止条件不发生内燃机停机并且车辆因此尽可能好地保持易操纵性。
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规定,另一类型的紧急标志是碰撞标志,其中在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碰撞标志,即识别到碰撞危险。该碰撞危险可以涉及沿行驶方向的碰撞危险或侧向的碰撞危险。碰撞危险的识别可以例如通过机动车的雷达支持的安全系统实现。
此外有利的是,根据行驶动力学调节系统的与安全相关的参数或者也还根据防撞系统的与安全相关的参数来激活紧急标志。这样的安全系统设计用于,识别不同类型的危险情况并且在识别到危险情况时激活危险状态。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对各实施例的描述以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由此得出其它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动车,
图2示出了针对启停系统的停机功能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针对危险状态功能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针对安全功能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动车1。机动车1具有内燃机2、用于通过控制线路9以及传感器线路8控制和调节内燃机2的发动机控制装臵3、以及安全系统4。安全系统4具有行驶动力学控制装臵5以及防碰撞控制装臵6,它们通过数据总线系统7出于数据交换的目的相互连接。安全系统4通过数据总线系统7与发动机控制装臵3相连接。发动机控制装臵3通过数据总线系统7与另外的未示出的控制装臵相连接。发动机控制装臵3具有未进一步示出的启停系统,通过该启停系统使内燃机2自动停机和自动起动。发动机控制装臵3的启停系统通过数据总线系统7从安全系统4获得用于启停系统功能的安全参数。
图2示出了针对启停系统的发动机停机功能的流程图。用于使内燃机2自动停机的发动机停机功能以开始步骤21开始。开始步骤21包括未示出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必须被满足才能使发动机停机功能在功能上/正常地进行。在满足前提条件之后对停机条件22进行检查。停机条件22包括对多个停机子条件STB的检查,这些停机子条件必须被满足才能使内燃机2自动停机。如果满足了停机条件22,那么检查是否满足停机阻止条件23。停机阻止条件23包括对危险状态GS进行检查。如果未激活危险状态GS,那么在停机命令步骤24中使内燃机2停机并且随后进行返回到开始步骤21的返回步骤25。
如果不满足停机条件22,那么不进行内燃机2的停机,并且发动机停机功能在执行完返回步骤25之后重新以开始步骤21开始。如果满足了停机阻止条件23,那么同样不进行内燃机2的停机并且返回到开始步骤21。
图3示出了针对危险状态功能的流程图。用于评估危险状态GS的危险状态功能以开始步骤31开始。开始步骤31包括未示出的另外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必须被满足才能使危险状态功能在功能上/正常地进行。在满足所述另外的前提条件之后进行紧急检查步骤32。紧急检查步骤32包括对紧急标志AI的检查。紧急标志AI在存在危险时是激活的。如果紧急标志AI是激活的,那么随后进行危险指示33,其中激活危险状态GS。在危险状态GS激活之后进行返回步骤37以返回到开始步骤31。
如果在紧急检查步骤32中确定非激活的紧急标志AI,那么接下来在危险状态检查34中进行检查:是否由之前执行危险状态功能而激活了危险状态GS。如果未激活危险状态GS,那么进行返回步骤37。如果激活了危险状态GS,那么进行安全状态检查35。在安全状态检查35中检查是否激活了安全标志SI。如果激活了安全标志SI,那么在危险不存在显示36中进行危险状态GS的去激活并随后进行返回步骤37。如果在安全状态检查35中确定了未激活安全标志SI,那么危险状态GS保持激活并且进行返回步骤37返回到危险状态功能的重新执行。
图4示出了针对安全功能的流程图。安全功能的开始步骤41包括未示出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条件必须被满足安全功能才能在功能上/正常地进行。在满足前提条件之后进行紧急条件步骤42。在紧急条件步骤42中通过紧急条件AI_Cond检查危险类型的存在。如果满足了紧急条件AI_Cond,那么在紧急指示43中激活紧急标志AI并同时去激活安全标志SI。随后进行返回步骤47返回到安全功能的重新执行。如果未满足紧急条件AI_Cond,那么进行紧急标志AI的去激活44。在紧急标志AI的去激活44之后进行安全条件步骤45,其中检查安全条件SI_Cond。如果满足了安全条件SI_Cond,那么在安全指示46中进行安全标志SI的激活。如果未满足安全条件SI_Cond,那么进行返回步骤47。安全标志SI的去激活只通过紧急条件AI_Cond的满足来实现。安全条件SI_Cond的未满足不会单独地导致安全标志SI的去激活。
为每个危险类型各关联一个紧急标志AI、一个紧急条件AI_Cond和一个安全条件SI_Cond。在下文中示例性地列出几个危险类型及其紧急条件AI_Cond和安全条件SI_Cond:
-该危险类型是加速过度,所属的紧急标志AI是加速度标志;如果在一个方向上的车辆加速度大于第一加速度限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紧急条件AI_Cond;如果车辆加速度小于第二加速度限值并且如果在加速度标志的去激活44之后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SI_Cond;第二加速度限值在此小于第一加速度限值;
-另选地,该危险类型是横向加速度并且所属的紧急标志AI是横向加速度标志;如果车辆横向加速度大于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紧急条件AI_Cond;如果车辆横向加速度小于第二横向加速度限值并且如果在横向加速度标志的去激活44之后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SI_Cond;第二横向加速度限值在此小于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
-另选地,该危险类型是机动车1的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并且所属的紧急标志AI是控制标志;如果识别到机动车1的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紧急条件AI_Cond;如果不再存在机动车的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并且如果在控制标志的去激活44之后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SI_Cond;
-另选地,该危险类型是机动车1的避让情况并且所属的紧急标志AI是转向标志;如果机动车1的转向速度大于转向速度限值并且车辆速度大于车辆速度限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紧急条件AI_Cond;如果机动车1的转向速度小于转向速度限值并且车辆速度小于车辆速度限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SI_Cond;
-另选地,该危险类型是第一碰撞危险并且所属的紧急标志AI是目标制动标志;如果通过机动车1的安全系统实施目标制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紧急条件AI_Cond;如果目标制动结束并且如果在目标制动标志的去激活44之后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SI_Cond;
-另选地,该危险类型是第二碰撞危险并且所属的紧急标志AI是紧急制动标志;如果通过机动车1的安全系统识别到紧急制动的实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紧急条件AI_Cond;如果紧急制动结束并且如果在紧急制动标志的去激活44之后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SI_Cond;
-另选地,该危险类型是第三碰撞危险并且所属的紧急标志AI是碰撞标志;如果通过机动车1的安全系统、例如通过所属的雷达传感器识别到碰撞危险、特别是侧碰危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紧急条件AI_Cond;如果碰撞危险过去并且如果在碰撞标志的去激活44之后经过了一定的时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安全条件SI_Cond。
附图标记列表
1   机动车
2   内燃机
3   发动机控制装臵
4   安全系统
5   行驶动力学控制装臵
6   防碰撞控制装臵
7   数据总线系统
8   传感器线路
9   控制线路
21  发动机停机功能的开始步骤
22  停机条件
23  停机阻止条件
24  停机命令步骤
25  发动机停机功能的返回步骤
31  危险状态功能的开始步骤
32  紧急检查步骤
33  危险指示
34  危险状态检查
35  安全状态检查
36  危险不存在指示
37  危险状态功能的返回步骤
40  紧急状态功能的流程图
41  安全功能的开始步骤
42  紧急条件步骤
43  紧急指示
44  紧急去激活
45  安全条件步骤
46  安全指示
47  安全功能的返回步骤
STB 停机子条件
GS  危险状态
AI  紧急标志
SI  安全标志
AI_Cond  紧急条件
SI_Cond  安全条件

Claims (11)

1.一种用于使机动车(1)的内燃机(2)自动停机的方法,其中,
-如果至少满足停机条件(22),则实施所述内燃机(2)的自动停机,
-如果满足停机阻止条件(23),则阻止所述内燃机(2)的自动停机,其特征在于,
-如果危险状态(GS)是激活的并且所述危险状态(GS)在存在紧急标志(AI)时被激活,那么满足所述停机阻止条件(23),
-所述危险状态(GS)在所述紧急标志(AI)结束之后一直保持激活直到存在安全标志(SI),从而借助于保持运行的内燃机(2)将机动车(1)的操作灵敏性至少是一直保持到存在安全标志(SI)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标志(SI)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存在:即所述紧急标志(AI)结束并随后经过了预定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标志(SI)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存在:即所述紧急标志(AI)结束并随后所述机动车(1)经过了确定的路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标志(AI)是加速度标志,其中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加速度标志(BI):即在一个方向上的车辆加速度大于第一加速度限值,并且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安全标志(SI):即至少所述车辆加速度的数值小于第二加速度限值,其中所述第二加速度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加速度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标志(AI)是横向加速度标志,其中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横向加速度标志:即车辆横向加速度的数值大于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并且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安全标志(SI):即所述车辆横向加速度的数值小于第二横向加速度限值,其中所述第二横向加速度限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横向加速度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标志(AI)是控制标志,其中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控制标志:即识别到所述机动车(1)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并且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安全标志(SI):即在预定的时间和/或预定的行驶距离上未识别到所述机动车(1)的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标志(AI)是转向标志,其中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转向标志:即识别到在高速度下的快速转向运动,并且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安全标志(SI):即在确定的时间中未识别到在高速度下的快速转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标志(AI)是目标制动标志,其中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目标制动标志:即实施雷达支持的目标制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标志(AI)是紧急制动标志,其中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紧急制动标志:即实施全制动和/或自主制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标志(AI)是碰撞标志,其中在如下最低前提条件下激活所述碰撞标志:即识别到碰撞危险。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标志(AI)与行驶动力学调节系统和/或防撞系统的参数相关。
CN2011800655671A 2011-01-19 2011-12-08 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 Pending CN1033288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09001.0 2011-01-19
DE102011009001.0A DE102011009001B4 (de) 2011-01-19 2011-01-19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Stoppen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eines Kraftfahrzeuges
PCT/EP2011/006162 WO2012097840A1 (de) 2011-01-19 2011-12-08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stoppen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eines kraftfahrzeug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8811A true CN103328811A (zh) 2013-09-25

Family

ID=45218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55671A Pending CN103328811A (zh) 2011-01-19 2011-12-08 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05914A1 (zh)
EP (1) EP2665921A1 (zh)
JP (1) JP2014506644A (zh)
CN (1) CN103328811A (zh)
DE (1) DE102011009001B4 (zh)
WO (1) WO201209784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4189A (zh) * 2014-08-20 2016-12-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混合动力车辆和在非零车速下进行发动机自动停车的方法
CN106285975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0201B2 (ja) * 2010-11-30 2014-06-1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アイドルストップ制御装置
US9664136B2 (en) 2013-03-11 2017-05-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stop control for a stop/start vehicle near water
US9249742B2 (en) * 2013-10-15 2016-02-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uto-stop control in the vicinity of an emergency vehicle
DE102015209973B4 (de) * 2015-05-29 2022-10-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tart-Stopp-Einrichtung zum Einleiten eines automatischen Abschaltvorgangs einer Antriebsmaschine
JP6464107B2 (ja) * 2016-02-22 2019-02-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走行支援装置
GB2551147B (en) * 2016-06-07 2020-04-08 Jaguar Land Rover Lt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topping and starting of an engine
US11511732B2 (en) * 2018-11-29 2022-11-29 Intsi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rolling-over of vehicle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0464A (ja) * 1998-10-15 2000-04-2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EP1647707A1 (en) * 2004-10-13 2006-04-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8309068A (ja) * 2007-06-14 2008-12-2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制御装置
CN101761404A (zh) * 2008-12-25 2010-06-3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自动停机和自动启动的控制方法
WO2010128539A1 (ja) * 2009-05-08 2010-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駆動制御装置
JP2010285961A (ja) * 2009-06-15 2010-12-24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9916Y2 (ja) * 1993-06-21 1998-04-28 東洋運搬機株式会社 駐車安全装置
JP3758419B2 (ja) * 1999-06-11 2006-03-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アイドルストップ車両
JP3775117B2 (ja) * 1999-07-23 2006-05-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自動停止車両
DE10211466C1 (de) 2002-03-15 2003-08-28 Daimler Chrysler Ag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Abschalten und Anlassen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JP4196594B2 (ja) * 2002-06-05 2008-12-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制動制御装置
JP2004225576A (ja) * 2003-01-21 2004-08-12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自動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JP2004232538A (ja) * 2003-01-30 2004-08-19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再始動制御装置
JP4753604B2 (ja) * 2005-03-30 2011-08-24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エコランシステム、エコラン制御装置、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US20090271087A1 (en) * 2006-11-29 2009-10-29 Yutaka Motonaga Control device and engine control device
DE102007016985B4 (de) * 2007-04-10 2016-09-1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automatischen Abschaltvorgangs einer Antriebseinheit in einem Kraftfahrzeug
DE102008001691A1 (de) 2008-05-09 2009-11-1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r Antriebseinheit eines Fahrzeugs mit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08041105A1 (de) 2008-08-07 2010-02-11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watfähigen Kraftfahrzeugs sowie watfähiges Kraftfahrzeug
JP5138624B2 (ja) * 2009-03-18 2013-02-0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両挙動制御装置
EP2469060B1 (en) * 2009-08-21 2018-03-2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control device
JP5520201B2 (ja) * 2010-11-30 2014-06-1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アイドルストップ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0464A (ja) * 1998-10-15 2000-04-2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EP1647707A1 (en) * 2004-10-13 2006-04-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vehicle equipped therewith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8309068A (ja) * 2007-06-14 2008-12-25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制御装置
CN101761404A (zh) * 2008-12-25 2010-06-3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自动停机和自动启动的控制方法
WO2010128539A1 (ja) * 2009-05-08 2010-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駆動制御装置
JP2010285961A (ja) * 2009-06-15 2010-12-24 Denso Corp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4189A (zh) * 2014-08-20 2016-12-0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混合动力车辆和在非零车速下进行发动机自动停车的方法
CN106184189B (zh) * 2014-08-20 2018-12-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混合动力车辆和在非零车速下进行发动机自动停车的方法
CN106285975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车辆
WO2018041130A1 (zh) * 2016-08-30 2018-03-0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05914A1 (en) 2014-01-02
JP2014506644A (ja) 2014-03-17
DE102011009001B4 (de) 2018-05-30
WO2012097840A1 (de) 2012-07-26
DE102011009001A1 (de) 2012-07-19
EP2665921A1 (de)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8811A (zh) 用于使机动车的内燃机自动停机的方法
CN111902322B (zh) 用于本车的间距调节的方法和系统
CN108657177B (zh) 车辆控制装置
US8457359B2 (en) Method and assistance system for detecting object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a vehicle
CN109969116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方法和系统
US8972153B2 (en) Idl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Hörwick et al. Strategy and architecture of a safety concept for fully automatic and autonomous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s
US900895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voiding and/or reducing the consequences of collisions
CN103303279B (zh) 机动车首次碰撞后的自动制动方法和装置
US8942904B2 (en) Emergency brake assistance system for assisting a driver of a vehicle when setting the vehicle in motion
US838612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bilizing a vehicle after a collision
CN102405166B (zh) 车用跟随行驶控制装置和车用跟随行驶控制方法
US7983828B2 (en) Automatic brake control device
US20120310480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an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3942499B (zh) 碰撞躲避辅助装置
CN103889795A (zh) 在使用环境传感器数据的情况下用于运行车辆的行驶动态调节的方法和控制器以及用于车辆的行驶动态调节的调节系统
US11420622B2 (en) Driv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CN106043307A (zh) 用于具有自动变速器的机动车的自适应起停自动控制装置
US200902482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tance regulation of a motor vehicle
US20210237722A1 (en) Vehicle and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
CN103847738A (zh)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42498A (zh) 碰撞躲避辅助装置
CN105677532B (zh) 用于确定在机动车中是否存在故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US9873327B2 (en) Driving support apparatus
CN110758391A (zh) 一种客车用自适应巡航acc系统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