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1594A - 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1594A
CN103241594A CN201310024299XA CN201310024299A CN103241594A CN 103241594 A CN103241594 A CN 103241594A CN 201310024299X A CN201310024299X A CN 201310024299XA CN 201310024299 A CN201310024299 A CN 201310024299A CN 103241594 A CN103241594 A CN 103241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tays
holds
roller
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42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1594B (zh
Inventor
蛭川正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760322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241594(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41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1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1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1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20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during forwarding, e.g. for buffer storage
    • B65H51/22Reels or cages, e.g. cylindrical, with storing and forwarding surfaces provided by rollers or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能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从而实现纱线蓄留罗拉的高灵敏性旋转控制。卷绕单元(2)包括喂纱部(3)、卷装卷绕部(4)以及配置于喂纱部(3)和卷装卷绕部(4)之间的纱线蓄留装置(22)。纱线蓄留装置(22)具有通过旋转而卷绕纱线的圆筒状的纱线蓄留罗拉(40)。纱线蓄留罗拉(40)由作为非金属材料的树脂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留纱线的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公开第2011/04054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一边去除从喂纱纱管退绕的纱线的粗节等纱线缺陷一边再将纱线卷绕起来形成卷装的自动络纱机(winder)。专利文献1的自动络纱机在喂纱纱管和卷绕纱线的卷装卷绕部之间具有接纱装置、纱线蓄留装置等各种装置。接纱装置用于在更换喂纱纱管时、去除纱线缺陷而切断纱线时或纱线发生突发性断纱时,将卷装侧的纱线和喂纱纱管侧的纱线接合起来。另外,纱线蓄留装置具有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旋转蓄留卷筒),通过将纱线卷绕于该纱线蓄留罗拉上,而临时蓄留卷绕为卷装之前的纱线。
在上述自动络纱机中,在用卷装卷绕部卷绕纱线的过程中,配置在喂纱纱管和卷装卷绕部之间的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蓄留罗拉卷绕从喂纱纱管退绕的纱线,同时将卷绕于该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向卷装卷绕部退绕。另外,该纱线蓄留罗拉在卷绕了一定量的纱线的状态下旋转。另一方面,在使用接纱装置进行接纱时,使该纱线蓄留罗拉停止旋转。在该接纱时,不再从喂纱纱管喂纱,但由于纱线蓄留罗拉上蓄留有一定量的纱线,因此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被退绕并逐渐卷绕到卷装卷绕部。这样,在接纱时,也能继续用卷装卷绕部卷绕纱线,而不必停止卷绕纱线。
上述国际公开第2011/040545号的纱线蓄留装置是通过将纱线卷绕于旋转的纱线蓄留罗拉上而蓄留纱线的方式的装置。在此,在卷装卷绕部的卷绕速度大的情况下,在接纱动作中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很快就会被退光,因此,期望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蓄留量大。但是,能用纱线蓄留装置蓄留的纱线量是与纱线蓄留罗拉的大小(外径、长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要想增加纱线蓄留量,就需要将纱线蓄留罗拉做得较大,结果会导致纱线蓄留罗拉的惯性矩变大。在该情况下,在开始接纱时,难以高灵敏地控制罗拉的旋转,例如无法快速使纱线蓄留罗拉停止等。或者,为了驱动纱线蓄留罗拉可能要采用大型的马达,但这会导致成本大幅提高,而且从能耗方面考虑也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从而实现纱线蓄留罗拉的高灵敏性旋转控制。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第1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是蓄留纱线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纱线蓄留装置具有通过旋转而卷绕纱线的圆筒状的纱线蓄留罗拉,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比重小于铁的比重的非金属材料形成。
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圆筒状的纱线蓄留罗拉由比重小于铁的比重的非金属材料形成,因此,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能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因此,不使马达大型化,也能进行纱线蓄留罗拉的高灵敏性旋转控制。
第2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1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非金属材料为树脂材料。根据本技术方案,能进一步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
第3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2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在树脂材料中混合了强化纤维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根据本技术方案,除了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还能确保其高强度。
第4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2或第3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外表面中的至少卷绕上述纱线的部分由保护层覆盖。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纱线蓄留罗拉的卷绕纱线的部分由保护层覆盖,因此能抑制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纱线蓄留罗拉的外表面因纱线的卷绕而发生变形、损伤或磨损等,提高了耐久性。
第5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4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树脂材料形成,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整个外表面实施了金属镀层以作为上述保护层。根据本技术方案,纱线蓄留罗拉的整个表面都被作为保护层的镀层保护。另外,电镀的情况下,通常,与仅在坯料的一部分上形成镀层相比,整体形成镀层比较容易。
第6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5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ABS树脂形成,上述镀层是以铬为主要成分的层,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和上述镀层之间,形成有以镍或铜为主要成分的基底层。
ABS树脂(丙烯腈(Acrylonitrile)、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的共聚合成树脂)成形性高,适于纱线蓄留罗拉的成形。另外,铬镀层耐腐蚀性高,且有利于提高罗拉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损性。不过,通过电镀在作为绝缘材料的ABS树脂的表面形成铬镀层是很困难的。但是,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ABS树脂的表面存在能够通过无电解镀等形成的以镍或铜为主要成分的基底层,因此,能够通过电镀形成铬镀层。
第7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1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由陶瓷形成。根据本技术方案,纱线蓄留罗拉由比金属材料轻的陶瓷形成,因此能使纱线蓄留罗拉轻量化。
第8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以上述第1~第7任一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纱线蓄留罗拉上安装有金属制的连结构件,上述连结构件用于连结上述纱线蓄留罗拉和使上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的驱动马达的旋转轴。根据本技术方案,由非金属材料构成的纱线蓄留罗拉和驱动马达通过强度高的金属制的连结构件连结,因此,受到驱动马达的转矩作用时,不易在纱线蓄留罗拉与马达的连结部分发生破损。
第9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喂纱部;卷绕部,其卷绕从上述喂纱部供给的纱线;上述第1~第8任一技术方案的纱线蓄留装置,其配置于上述喂纱部和上述卷绕部之间,蓄留卷绕于上述卷绕部之前的纱线;以及纱线缺陷去除装置,其配置于上述喂纱部和上述纱线蓄留装置之间,检测移动的纱线的缺陷。
根据本技术方案,纱线蓄留装置配置于喂纱部和纱线缺陷去除装置之间。因此,在去除纱线缺陷时不从喂纱部向卷绕部供给纱线的状态下,卷绕部也能通过卷绕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而继续进行卷绕部的卷绕动作。
第10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以上述第9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缺陷去除装置包括:纱线缺陷检测装置,其检测移动的纱线的缺陷;切断部,其在由上述纱线缺陷检测装置检测到纱线缺陷时切断纱线;以及接纱装置,其在由上述纱线切断部切断纱线之后,一边去除上述纱线缺陷,一边将上述纱线蓄留装置侧的纱线端和上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接合起来。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由纱线缺陷检测装置检测到纱线缺陷时,首先,由纱线切断部切断纱线。然后,接纱装置一边去除纱线缺陷,一边将纱线蓄留装置侧的纱线端和喂纱部侧的纱线端接合起来。在该一连串动作期间,不从喂纱部供给纱线,但卷绕部能通过卷绕从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蓄留罗拉退绕的纱线而继续进行卷绕动作。
第11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以上述第10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纱线卷绕装置还包括控制部和纱线量检测部,上述控制部分别控制上述卷绕部的卷绕动作以及上述纱线蓄留装置的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蓄留动作,上述纱线量检测部检测蓄留于上述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量,上述控制部在由上述纱线切断部切断纱线时,使上述纱线蓄留罗拉的旋转停止,且根据上述纱线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卷绕部的卷绕动作。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由纱线量检测部检测到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量少的状态时,为了防止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退光,能使卷绕部停止卷绕动作,或减小卷绕部的卷绕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的一个卷绕单元的侧视图。
图2是纱线蓄留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纱线蓄留罗拉的剖视图。
图4是纱线蓄留罗拉的外表面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包括纱线缺陷检测时的接纱动作的关于卷绕的一系列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多个卷绕单元(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的一个例子,所述卷绕单元(纱线卷绕装置)卷绕从喂纱纱管退绕的纱线而形成卷绕卷装。自动络纱机具有沿一个方向排列设置许多形成一个卷装的卷绕单元而成的结构。图1是自动络纱机的一个卷绕单元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各卷绕单元1具有纱管供给装置2、喂纱部3以及卷装卷绕部4,还具有控制卷绕单元1各部的单元控制部5。并且,卷绕单元1用喂纱部3保持从纱管供给装置2供给来的喂纱纱管8,并且,一边用卷装卷绕部4使从喂纱纱管8退绕的纺织纱线Y横动一边将纺织纱线Y卷绕于卷绕管6,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P。
纱管供给装置2具有能保持预备的喂纱纱管8的旋转式的纱库(magazine)10。并且,纱管供给装置2通过使该纱库10间歇性旋转,而使一个喂纱纱管8倾斜下落,从而向喂纱部3供给喂纱纱管8。
喂纱部3以能更换喂纱纱管8的方式保持喂纱纱管8。具体而言,喂纱部3利用插入到喂纱纱管8的下端部的纱管保持件(省略图示),以大致直立状态保持从纱管供给装置2供给来的喂纱纱管8。另外,在喂纱纱管8的纱线全部退光而成为空纱管时,喂纱部3能利用跳板11使喂纱纱管8跳起而将喂纱纱管8排出到喂纱部3之外。
在喂纱部3和卷装卷绕部4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上,从喂纱部3侧起依次配设有退绕辅助装置15、下纱线吹起装置16、张力赋予装置17、上纱线捕捉装置18、接纱装置19、纱线捕集器20、清纱器21以及纱线蓄留装置22。
退绕辅助装置15通过使套于喂纱纱管8上端部的筒体30随着纱线Y的逐渐退绕而下降,从而限制退绕中的纱线Y的膨胀(产生气圈(balloon)),使退绕张力稳定。
下纱线吹起装置16与未图示的压缩空气源相连接,在接纱时通过产生向上的空气流,而将喂纱纱管8侧的下纱线Y2向接纱装置19侧吹起。
张力赋予装置17用于对移动的纱线Y施加规定的张力。作为该张力赋予装置17,例如可使用具有固定梳齿和能相对于该固定梳齿移动地配设的可动梳齿的门式张力赋予装置。
上纱线捕捉装置18与未图示的负压源相连接,在接纱时产生吸引空气流,而吸引捕捉由后述的导纱构件32引导来的、纱线蓄留装置22侧的上纱线Y1。
纱线捕集器20与未图示的负压源相连接,在接纱时捕捉由下纱线吹起装置16吹起的下纱线Y2。
接纱装置19在更换喂纱纱管8时、后述的清纱器21检测到纱线缺陷而进行的纱线切断时或者在从喂纱纱管8退绕纱线过程中断纱时,将喂纱纱管8侧的下纱线Y2和卷绕侧(纱线蓄留装置22侧)的上纱线Y1接合起来。作为该接纱装置19,例如可使用具有解捻喷嘴和加捻喷嘴的接纱装置19(气捻器(air splicer)),解捻喷嘴进行上纱线Y1的纱线端和下纱线Y2的纱线端各自的解捻,加捻喷嘴使旋回空气流作用于解捻后的两纱线端而进行捻合。
清纱器21(纱线缺陷检测装置)配置在喂纱部3和纱线蓄留装置22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上,用于检测在该纱线移动路径上移动的纱线Y的粗节等纱线缺陷。另外,该清纱器21附带由在由清纱器21检测到纱线缺陷时切断纱线的切割器31(纱线切断部)。
接纱装置19的侧方配置有大致筒状的导纱构件32,导纱构件32在上纱线捕捉装置18和纱线蓄留装置22之间绕过通常卷绕时的直线的纱线移动路径。另外,在该导纱构件32的图中左侧的侧壁形成有长至导纱构件32全长的狭缝32a。
在接纱时,纱线蓄留装置22侧的上纱线Y1由后述的纱线蓄留装置22的上纱线引出装置42引出而被送往导纱构件32,其纱线端通过导纱构件32而被上纱线捕捉装置18捕捉。然后,由上纱线捕捉装置18牵引纱线时,纱线从狭缝被引出到导纱构件32的外部,被导向接纱装置19。另一方面,喂纱纱管8侧的下纱线Y2由下纱线吹起装置16吹向上方。然后,该吹起的纱线通过被纱线捕集器20捕捉、拉紧而被导向接纱装置19。这样将上纱线Y1和下纱线Y2设置于接纱装置19后,由接纱装置19进行上纱线Y1和下纱线Y2的接纱。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接纱装置19具有分别切断导来的上纱线Y1和下纱线Y2的端部的切割器。在纱线缺陷检测时的接纱中,在用上述切割器进行切断时,上纱线Y1上的纱线缺陷被去除。在该切断后,进行上纱线Y1和下纱线Y2的纱线端之间的接纱。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纱线吹起装置16、上纱线捕捉装置18、接纱装置19、纱线捕集器20、清纱器21以及切割器31等装置组相当于本申请发明的从移动的纱线Y检测去除纱线缺陷的“纱线缺陷去除装置”。
纱线蓄留装置22配置于接纱装置19和卷装卷绕部4之间。该纱线蓄留装置22临时蓄留由卷装卷绕部4卷绕之前的纱线Y。纱线蓄留装置22的详细结构稍后进行说明。
卷装卷绕部4(卷绕部)包括具有一对托臂的托架33和横动卷筒34,一对托臂以卷绕管6旋转自如且能装卸的方式支承卷绕管6,横动卷筒34能与支承于托架33的卷绕管6的表面或形成于卷绕管6的卷装P的表面接触。并且,卷装卷绕部4通过在横动卷筒34与卷绕管6(或卷装P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利用未图示的卷筒驱动马达驱动横动卷筒34旋转,而一边使从纱线蓄留装置22退绕的纱线横动,一边使卷绕管6从动旋转(带动旋转),在卷绕管6的外周形成卷装P。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喂纱部3和卷装卷绕部4之间设有蓄留纱线Y的纱线蓄留装置22,因此,无论在因任何理由导致从喂纱纱管8中断纱线退绕的情况(例如用接纱装置19进行接纱动作的过程中)下,卷装卷绕部4都能卷绕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22上的纱线,而能继续进行卷装P的卷绕。
单元控制部5(控制部)由作为运算处理装置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存储有CPU执行的程序和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的ROM(Read-Only Memory)、用于在程序执行时临时储存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与外部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并且,单元控制部5基于从进行自动络纱机的整体控制的机台控制装置(省略图示)送来的指令,控制上述的卷绕单元1的各装置的动作。
接下来,详细说明纱线蓄留装置22。图2是纱线蓄留装置22的侧视图。如图1、图2所示,纱线蓄留装置22包括通过旋转而卷绕纱线的圆筒状的纱线蓄留罗拉40、驱动纱线蓄留罗拉40旋转的罗拉驱动马达41、在接纱时引出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的纱线端的上纱线引出装置42。
纱线蓄留罗拉40由树脂材料R形成,稍后会进行详述。如图2所示,纱线蓄留罗拉40以能以相对于水平方向略微倾斜的轴C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旋转卷绕单元1的机台上。在该纱线蓄留罗拉40的轴向两端部分别形成有越靠近端部直径越大的锥形部40a、40b。两个锥形部40a、40b之间的部分是直径恒定的圆筒部40c,纱线Y卷绕于圆筒部40c。并且,利用两端侧的两个锥形部40a、40b防止卷绕于圆筒部40c的纱线Y脱落。
图3是纱线蓄留罗拉40的包含轴心的面上的剖视图。在圆筒状的纱线蓄留罗拉40的内部形成有壁部40d,在该壁部40d上安装有金属制的连结构件48。连结构件48上连结有罗拉驱动马达41的旋转轴41a。罗拉驱动马达41是DC无刷马达、步进马达、伺服马达等能控制位置的马达,能朝两个方向驱动纱线蓄留罗拉40旋转。这样,由于由树脂材料R形成的纱线蓄留罗拉40和罗拉驱动马达41的旋转轴41a通过强度高的金属制的连结构件48连结,因此,在受到罗拉驱动马达41的转矩作用时,不易在与该马达41连结的的连结部分发生破损。
另外,在纱线蓄留罗拉40的基端侧的锥形部40a的附近,配置有构成后述的上纱线引出装置42的一部分的引导筒43。该引导筒43的一端部接近纱线蓄留罗拉40的表面地配置。在通常卷绕时,喂纱纱管8侧的纱线通过引导筒被导向纱线蓄留罗拉40的基端侧的锥形部40a。
并且,在使纱线蓄留罗拉40朝一个方向旋转时,通过引导筒43被引导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基端侧的锥形部40a的纱线Y从圆筒部40c的基端部侧(图中左侧)一边上推前一纱线层一边依次卷绕下去。结果,已经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被新卷绕的纱线推压,而被依次送往顶端侧。由此,在纱线蓄留罗拉40的圆筒部40c的外周表面,纱线Y呈螺旋状排列而从基端部侧规则有序地卷绕。
另一方面,从纱线蓄留罗拉40的顶端侧(图中右侧)的锥形部40b引出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Y,送往下游侧(卷装卷绕部4侧)。另外,在该顶端侧的锥形部40b处,纱线蓄留罗拉40上的纱线通过位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中心轴C1的延长线上的引出引导件44向下游侧被引出。
另外,在纱线蓄留罗拉40的圆筒部40c的顶端部(与顶端侧锥形部40b的交界部分),安装有例如橡胶圈、O型密封圈等橡胶制的环状构件45。并且,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从圆筒部40c的顶端部与上述环状构件45之间通过而进行退绕,由此,能赋予退绕的纱线以适度的张力。另外,利用纱线蓄留罗拉40的顶端侧的锥形部40b防止了环状构件45从纱线蓄留罗拉40脱落。
前面已经提及,在本实施方式中,纱线蓄留罗拉40由作为非金属材料的树脂材料R形成。作为形成纱线蓄留罗拉40的树脂材料R,如果是热塑性树脂,优选可使用成形性出色的ABS树脂(比重:1.0)(丙烯腈(Acrylonitrile)(比重:0.6)、丁二烯(Butadiene)(比重:1.0)和苯乙烯(Styrene)(比重:1.0)的共聚合成树脂)、聚碳酸酯(比重:1.2)。如果是热固性树脂,优选使用酚醛树脂(比重:1.25~1.5)、不饱和聚酯树脂(比重:1.1~1.46)、环氧树脂(比重:1.1~1.2)等。包括上面例举的树脂材料在内,树脂材料R与不锈钢(比重:7.7)等铁系金属材料相比比重相当低,因此,与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大幅减轻纱线蓄留罗拉40的重量。
此外,纱线蓄留罗拉40也可以由在热固性树脂中混合强化纤维所成的纤维强化树脂(FRP)形成。例如,可以使用在上述的酚醛树脂等中混合玻璃纤维而成的玻璃纤维强化树脂(GFRP)、在上述的酚醛树脂等中混合碳纤维而成的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等。通过用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纱线蓄留罗拉40,除了能进一步使纱线蓄留罗拉40轻量化,还能确保高强度。另外,利用强化纤维能获得振动衰减效果。
纱线蓄留罗拉40可通过普通的使用模具的成形方法成形。如果是热塑性树脂,通过注塑成形可容易地成形。如果是热固性树脂,可通过传递模塑成形、压缩成形或注塑成形来成形。另外,若使用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能减少使用模具成形时的收缩。另外,酚醛树脂热收缩率低,所以模具表面的精度即为树脂表面的精度,因此,能成形出表面粗糙度非常小的产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纱线蓄留罗拉40上安装有与罗拉驱动马达41连结用的金属制的连结构件48。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通过镶嵌成形来成形纱线蓄留罗拉40。即,在成形纱线蓄留罗拉40的模具内,预先安装金属制的连结构件48,然后通过向模具内注入树脂材料R,而一体形成纱线蓄留罗拉40和连结构件48。在该情况下,通过以连结构件48为基准设置模具,能提高连结构件48和用模具成形的纱线蓄留罗拉40的位置精度。
另外,与金属材料相比,树脂材料R通常硬度较低,因此也要考虑由卷绕的纱线Y导致由树脂材料R构成的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损伤、变形的情况。另外,由于卷绕的纱线Y与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摩擦,因此也可能会产生磨损。因此,也可以用保护层H覆盖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由此,能抑制由树脂材料R形成的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因纱线的卷绕而发生变形、损伤或磨损等,能提高耐久性。
保护层H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使用耐腐蚀性、耐磨损性出色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可举出硬质铬镀层、DLC(Diamond-like Carbon,类金刚石)等。另外,作为覆盖方法,可举出电镀(湿式电镀)、蒸镀(PVD、CVD等)、涂装、喷镀等。另外,也可以将在其他工序中制造出的薄的金属膜粘贴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表面。
另外,从防止卷绕的纱线Y造成的损伤等观点考虑,保护层H设置在纱线蓄留罗拉40外表面中的至少卷绕纱线Y的锥形部40a、40b、圆筒部40c为宜。但是,从保护整个纱线蓄留罗拉40的观点出发,也可以用保护层H覆盖纱线蓄留罗拉40的整个外表面。特别是,在电镀的情况下,能简单地在纱线蓄留罗拉40的整个表面形成保护层H。另外,在电镀的情况下,通常而言,与紧仅在坯料的一部分形成镀层相比,在整个坯料上形成镀层比较容易。
对于通过电镀形成保护层H的情况,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图4是图3的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周部的放大剖视图。首先,对由树脂材料R构成的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进行蚀刻,使外表面产生凹凸,然后添加Pd、Sn等还原力高的催化剂。接着,将添加了催化剂的纱线蓄留罗拉40浸渍于化学镀液中进行无电解镀,在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生成以镍或铜为主要成分的基底层61。这样,通过在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形成具有导电性的基底层61,便能进行电镀了。因此,接着通过电镀在基底层61上形成作为保护层H的以铬为主要成分的金属镀层60。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主要成分”是指各层的成分中重量比率最高的成分。
另外,无论是否有由上述保护层H构成的涂层,根据需要,都可对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实施喷丸处理、镜面研磨等物理处理。
回到图2,在纱线蓄留罗拉40的圆筒部40c的外周面附近,配置有用于检测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Y是否达到规定的上限量以上的上限传感器46,和用于检测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Y是否未达到规定的下限量的下限传感器47。上限传感器46和下限传感器47的检测结果被送往单元控制部5。并且,单元控制部5基于这些传感器46、47的检测结果控制罗拉驱动马达41,以将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蓄留量(卷绕量)控制在上述上限量和上述下限量之间。另外,上限传感器46和下限传感器47相当于本申请发明的“纱线量检测部”。
上纱线引出装置42为了在更换喂纱纱管8时、断纱时或检测到纱线缺陷后切断纱线时用接纱装置19进行接纱,而引出纱线蓄留装置22侧的纱线(上纱线Y1)的纱线端。该上纱线引出装置42具有在前面稍作说明了的引导筒43。在该引导筒43的内部形成有纱线通路50和与该纱线通路50连通的喷嘴51。引导筒43的一端朝向纱线蓄留罗拉40的基端侧的锥形部40a,另外,上述导纱构件32以其上端的开口朝向引导筒43的状态配置在引导筒43的他端侧。另外,喷嘴51与压缩空气源52相连接,并且,在喷嘴51与压缩空气源52之间设有根据来自单元控制部5的信号进行开闭的电磁阀53。
在通常卷绕时,从喂纱纱管8退绕的纱线Y通过引导筒43的纱线通路50被导向纱线蓄留罗拉40的表面。另一方面,在接纱时,电磁阀53由关闭变为打开,从喷嘴51向纱线通路50内供给压缩空气,从而在纱线通路50内产生从纱线蓄留罗拉40侧流向导纱构件32的空气流。在该状态下,通过使纱线蓄留罗拉40朝与通常卷绕时相反的一侧旋转,纱线蓄留罗拉40上的纱线Y从基端部侧退绕,其纱线端在上述空气流的作用下被引入到引导筒43内,再从引导筒43被送入导纱构件32。然后,如上所述地送入导纱构件32的上纱线Y1的纱线端被引导到上述的上纱线捕捉装置18并被捕捉,由此,上纱线Y1被设置于接纱装置19。
接下来,参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由单元控制部5执行的包含接纱动作在内的卷装卷绕动作的控制。另外,在下文中,着重说明在卷装卷绕中检测到纱线缺陷时的一连串动作。
在卷绕卷装P期间,在由清纱器21检测到移动的纱线Y的纱线缺陷时(S10),用切割器31切断纱线Y(S11)。另外,使纱线蓄留罗拉40停止旋转(S12)。但是,卷装卷绕部的横动卷筒34不停止旋转。即,卷装卷绕部4使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Y退绕开来进行卷绕。
接下来,利用接纱装置19进行接纱(S13)。对于喂纱纱管8侧的下纱线Y2,用纱线捕集器20捕捉该下纱线Y2的由图1所示的下纱线吹起装置16吹起的纱线端,由此将下纱线Y2导向接纱装置19。另外,对于上纱线Y1,由图1、图2所示的上纱线引出装置42引出并被送入导纱构件32的上纱线Y1被上纱线捕捉装置18捕捉,由此将上纱线Y1导向接纱装置19。然后,接纱装置19一边去除上纱线Y1上的纱线缺陷一边将引导来的下纱线Y2和上纱线Y1接合。
另外,在上述接纱过程中,由于卷绕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Y逐渐退绕,因此蓄留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量逐渐减少。于是,在接纱结束之前,若由纱线蓄留装置22的下限传感器47(图2参照)检测到了蓄留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量不足规定的下限值时(S14:是),为了防止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Y退光,要减小卷装卷绕部4的卷绕速度(横动卷筒的旋转速度)(S15)。或者,也可以暂时停止卷装卷绕部4的卷绕动作。
接纱装置19接纱结束时(S16:是),为了再度开始退绕来自喂纱纱管8的纱线Y,再次驱动纱线蓄留罗拉40(S17)。另外,在先前减小了卷装卷绕部4的卷绕速度或使卷装卷绕部4停止了卷绕的情况下,要将卷绕速度提高至规定速度。
纱线蓄留装置22配置于喂纱部3和卷装卷绕部4之间。因此,即使在去除纱线缺陷时不从喂纱部3向卷装卷绕部4供给纱线Y的状态下,卷装卷绕部4也能将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22的纱线卷绕,从而能继续进行卷装卷绕部4的卷绕动作。另外,在由下限传感器47检测到纱线蓄留装置22的纱线量少的状态时,为了防止蓄留于纱线蓄留装置22的纱线Y退光,可以停止卷装卷绕部4的卷绕动作,或减小卷装卷绕部4的卷绕速度。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纱线蓄留装置22的纱线蓄留罗拉40由非金属材料形成,纱线蓄留罗拉40很轻。特别是,通过用树脂材料R形成纱线蓄留罗拉40,能进一步实现纱线蓄留罗拉40的轻量化。因此,不需使罗拉驱动马达41大型化,也能进行纱线蓄留罗拉40的高灵敏性旋转控制。
具体而言,在接纱装置19接纱时,能迅速地使纱线蓄留罗拉40停止。另外,在接纱结束时,能迅速地再次驱动纱线蓄留罗拉40。另外,在卷装卷绕过程中,在需要增减蓄留于纱线蓄留罗拉40的纱线量时,只要改变纱线蓄留罗拉40的旋转速度即可,该旋转速度的改变也能迅速地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纱线蓄留罗拉40由树脂材料R形成的例子,但纱线蓄留罗拉40也可以由其他的非金属材料形成。例如,纱线蓄留罗拉40可由陶瓷形成。由于陶瓷的比重也小于金属材料的比重,因此,能实现纱线蓄留罗拉40的轻量化。另外,在由陶瓷形成的情况下,纱线蓄留罗拉40的外表面的硬度提高。因此,即使没有保护层H,耐久性也足够高。但是,陶瓷韧性低,因此为了防止碎裂,也可以在由陶瓷构成的纱线蓄留罗拉40的表面形成由橡胶、树脂构成的保护层H。
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碳纤维增强碳材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Carbon:CC材料)。通常,CC材料是通过反复交替进行用酚醛树脂等碳化树脂覆盖碳纤维的芯材的工序,和在真空中以1000~2000℃烧制覆盖了酚醛树脂等碳化树脂的碳纤维的芯材而使树脂碳化的工序而制造的。通常的CC材料的比重为1.3~1.7。
上述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一边去除喂纱纱管的纱线上的纱线缺陷,一边将纱线再卷绕起来形成卷装的自动络纱机的例子,但本发明的适用对象不限定于自动络纱机。即,只要是在从喂纱部到卷绕部的纱道的中途设置蓄留纱线的纱线蓄留装置有用的装置,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自动络纱机以外的纱线卷绕装置。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纺织纱线并进行卷绕的纺织装置中的、在纺织部和卷绕部之间临时卷绕纱线进行蓄留的蓄留罗拉。

Claims (11)

1.一种蓄留纱线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蓄留装置具有通过旋转而卷绕纱线的圆筒状的纱线蓄留罗拉,
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由比重小于铁的比重的非金属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金属材料为树脂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由在树脂材料中混合了强化纤维的纤维强化树脂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的外表面中的至少卷绕所述纱线的部分由保护层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由树脂材料形成,在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的整个外表面实施了金属的镀层以作为所述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由ABS树脂形成,所述镀层是以铬为主要成分的层,在所述纱线蓄留罗拉和所述镀层之间,形成有以镍或铜为主要成分的基底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由陶瓷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蓄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纱线蓄留罗拉上安装有金属制的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用于连结所述纱线蓄留罗拉和使所述纱线蓄留罗拉旋转的驱动马达的旋转轴。
9.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卷绕装置包括:
喂纱部;
卷绕部,其卷绕从所述喂纱部供给的纱线;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蓄留装置,其配置于所述喂纱部和所述卷绕部之间,蓄留卷绕于所述卷绕部之前的纱线;以及
纱线缺陷去除装置,其配置于所述喂纱部和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之间,检测并去除移动的纱线的缺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缺陷去除装置包括:
纱线缺陷检测装置,其检测移动的纱线的缺陷;
纱线切断部,其在由所述纱线缺陷检测装置检测到了纱线缺陷时切断纱线;以及
接纱装置,其在由所述纱线切断部切断纱线之后,一边去除所述纱线缺陷,一边将所述纱线蓄留装置侧的纱线端和所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接合起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纱线卷绕装置还包括控制部和纱线量检测部,所述控制部分别控制所述卷绕部的卷绕动作以及所述纱线蓄留装置的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的纱线蓄留动作,所述纱线量检测部检测蓄留于所述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量,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纱线切断部切断纱线时,使所述纱线蓄留罗拉的旋转停止,并且根据所述纱线量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卷绕部的卷绕动作。
CN201310024299.XA 2012-02-07 2013-01-14 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Active CN103241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24295A JP5915219B2 (ja) 2012-02-07 2012-02-07 糸巻取装置
JP2012-024295 2012-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1594A true CN103241594A (zh) 2013-08-14
CN103241594B CN103241594B (zh) 2016-12-07

Family

ID=4760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4299.XA Active CN103241594B (zh) 2012-02-07 2013-01-14 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626323B1 (zh)
JP (1) JP5915219B2 (zh)
CN (1) CN10324159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421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蓄留罗拉、纱线蓄留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5274662A (zh) * 2014-07-10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蓄留装置、纱线卷绕单元以及纱线卷绕机
CN105366425A (zh) * 2014-08-28 2016-03-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以及纤维机械
CN105819269A (zh) * 2015-01-27 2016-08-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6185471A (zh) * 2014-08-29 2016-12-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接头方法以及接头单元
CN10862500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细纱机
CN108928682A (zh) * 2017-05-12 2018-12-04 里特机械公司 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的线接触部件
CN110158207A (zh) * 2018-02-13 2019-08-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纱机和空气纺纱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80406A (ja) * 2016-11-14 2018-05-24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紡績機
BE1025486B1 (nl) * 2017-12-20 2019-03-15 Gilbos N.V. Buffermethode en systeem voor alternerend getwiste gare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8497A (zh) * 1984-10-11 1986-08-20 古斯塔夫·梅明格 特别是用于纺织机的纱线存贮和输送装置
US4744394A (en) * 1986-05-23 1988-05-17 Sulzer Brothers Limited Weft yarn store for looms
JP2005231823A (ja) * 2004-02-20 2005-09-02 Murata Mach Ltd 糸巻取機
EP1826166A1 (en) * 2006-02-27 2007-08-29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1428718A (zh) * 2007-09-18 2009-05-13 W.C.贺利氏有限公司 缠绕连接处理用金合金丝的卷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734866A (fr) * 1932-04-08 1932-10-29 Labrut Freres Sarl Bobine en céramique émaillée
DE1922430U (de) * 1965-05-21 1965-08-26 Plastik Fabrik Elbenia Heine & Zylinderhuelse fuer das spinnen oder zwirnen.
DE1288229C2 (de) * 1968-06-15 1979-04-12 Memminger Gmbh, 7290 Freudenstadt Fadenliefervorrichtung an rundstrick- oder rundwirkmaschinen
FR2190589A2 (en) * 1972-06-28 1974-02-01 Ugine Kuhlmann Thread spool - for high speed textile machines, consisting of cellular thermoplastic material
JPS5812184B2 (ja) * 1978-11-22 1983-03-07 帝人株式会社 糸条移送用ロ−ラ
JPH01150678A (ja) * 1987-12-04 1989-06-13 Toa Nenryo Kogyo Kk 脆弱繊維束の解舒合糸装置
DE4127796A1 (de) 1991-08-22 1993-02-25 Iro Ab Faden-fournisseur
JPH06154453A (ja) * 1992-11-26 1994-06-03 Barudan Co Ltd ミシン
DE19538135A1 (de) 1995-10-13 1997-04-17 Terrot Strickmaschinen Gmbh Fadenvorrichtung für Textilmaschinen
JP2005272090A (ja) * 2004-03-25 2005-10-06 Opelontex Co Ltd 給糸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用いた給糸方法
ITUD20040099A1 (it) * 2004-05-17 2004-08-17 Ricambi Tessili Ri Te S P A Dispositivo e procedimento per la formazione
WO2011040545A1 (ja) * 2009-09-30 2011-04-0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8497A (zh) * 1984-10-11 1986-08-20 古斯塔夫·梅明格 特别是用于纺织机的纱线存贮和输送装置
US4744394A (en) * 1986-05-23 1988-05-17 Sulzer Brothers Limited Weft yarn store for looms
JP2005231823A (ja) * 2004-02-20 2005-09-02 Murata Mach Ltd 糸巻取機
EP1826166A1 (en) * 2006-02-27 2007-08-29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1428718A (zh) * 2007-09-18 2009-05-13 W.C.贺利氏有限公司 缠绕连接处理用金合金丝的卷筒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421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蓄留罗拉、纱线蓄留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5274662A (zh) * 2014-07-10 2016-01-2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蓄留装置、纱线卷绕单元以及纱线卷绕机
CN105366425B (zh) * 2014-08-28 2019-11-1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以及纤维机械
CN105366425A (zh) * 2014-08-28 2016-03-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以及纤维机械
CN106185471A (zh) * 2014-08-29 2016-12-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接头方法以及接头单元
CN106185471B (zh) * 2014-08-29 2019-06-0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装置、接头方法以及接头单元
CN105819269A (zh) * 2015-01-27 2016-08-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5819269B (zh) * 2015-01-27 2019-08-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8625003A (zh) * 2017-03-22 2018-10-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细纱机
CN108625003B (zh) * 2017-03-22 2022-03-0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细纱机
CN108928682A (zh) * 2017-05-12 2018-12-04 里特机械公司 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的线接触部件
CN108928682B (zh) * 2017-05-12 2021-07-27 里特机械公司 制造交叉卷绕筒的纺织机的线接触部件
CN110158207A (zh) * 2018-02-13 2019-08-2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空气纺纱机和空气纺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6323A3 (en) 2014-04-09
JP2013159467A (ja) 2013-08-19
JP5915219B2 (ja) 2016-05-11
EP2626323B1 (en) 2015-06-03
EP2626323A2 (en) 2013-08-14
CN103241594B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1594A (zh) 纱线蓄留装置以及具有该纱线蓄留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US82361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pellet
CN101631822B (zh) 圆形纤维强化塑料线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强化片
JP6073312B2 (ja) 巻取り機
US8919091B2 (en)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interrupting yarn production on a spinning machine
CN1328428C (zh) 气流纺纱机
CN202625497U (zh) 横动导纱器、卷绕单元以及纱线卷绕机
CN106414289A (zh) 用于操作纺织机的方法和用于生产粗纱的纺织机
JP2016166617A (ja) 高圧タンク、および、高圧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CN102574655A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1448724B (zh) 用于制造具有分离的丝线的绕组的方法
ITUB20154986A1 (it) Punto di incannatura con un dispositivo di allineamento per una spola
CN1643194B (zh) 离心式纺纱装置
JP2014117913A (ja) パイプ製造装置
EP2876071A1 (en) Bobbin holding device, bobbin setting device, and yarn winding machine
JP6728889B2 (ja) 筒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2554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uilding multiple packages on a single collet
CN113668098A (zh) 纺纱装置及接头方法
CN102583107B (zh) 制造染色筒子的方法
JP2011245659A (ja) プリプレグ繊維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771397A (en) Method of spinning or twisting.
CN100355639C (zh) 筒子纱及其制造方法
JP3497571B2 (ja) 巻き替えプロセスのための繰り出しボビンを準備する方法
JP2007016358A (ja) 樹脂被覆繊維、樹脂被覆繊維束及び繊維強化樹脂シート並びに織物
CN201890672U (zh) 旋流导引式空气捻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