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1984A - 引导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姿势状态判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导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姿势状态判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1984A
CN103221984A CN2011800554914A CN201180055491A CN103221984A CN 103221984 A CN103221984 A CN 103221984A CN 2011800554914 A CN2011800554914 A CN 2011800554914A CN 201180055491 A CN201180055491 A CN 201180055491A CN 103221984 A CN103221984 A CN 103221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ject person
shoot part
person
image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54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1984B (zh
Inventor
关口政一
山本哲也
根井正洋
柳原政光
萩原哲
户冢功
松山知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595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1336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595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7442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595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1336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8040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1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1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1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1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03Static body considered as a whole, e.g. static pedestrian or occupant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G08B7/06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guiding along a path, e.g. evacuation path lighting str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6Indicators for guiding passengers to their assigned elevator ca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为了尽管使用拍摄了对象者的图像但在保护对象者的个人隐私的状态下适当地引导对象者,引导装置具备:能够从第1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的拍摄部、根据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像的大小的检测部、和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引导所述对象者的引导部。

Description

引导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姿势状态判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提出一种使办公室内的人持有无线发信装置、在办公室发生灾害时引导避难的避难引导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8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以往的避难引导系统中,必须使办公室内的人持有无线发信装置。因此,在将无线发信装置忘在桌子上等的情况下,有可能误检测为应避难的人在桌子处、或者无法对忘带无线发信装置的人进行避难引导。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引导对象者的引导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继续检测对象者的检测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对象者的姿势状态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引导装置具备:拍摄部,能够从第1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检测部,根据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像的大小;和引导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引导所述对象者。
在该情况下,所述检测部可以根据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来检测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判定所述对象者是否正在进行基于所述引导的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导装置中,所述检测部根据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所述引导部基于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求出距基准位置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进行引导。另外,所述检测部能够检测与所述对象者的头相对应的像的大小。在该情况下,所述引导部能够将所述对象者的身高、所述对象者的头的大小、和个人识别信息保存为数据,基于所述数据和所述像的大小取得所述对象者的姿势信息,并基于所述姿势信息来引导所述对象者。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导装置中,所述引导部能够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对象者是否处于可引导的状态。在该情况下,所述检测部可以检测所述像的大小的时间变化,所述引导部可以在能够根据所述时间变化判断为所述对象者以倒下的状态预定时间不动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对象者没有处于所述可引导的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导装置中,也可以具备:确定部,从由所述拍摄部拍摄的预定的所述对象者中,确定在第1时刻没有被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所述对象者;和第1判断部,将在所述第1时刻没有被所述拍摄部拍摄到而在所述第1时刻后的第2时刻被拍摄到的所述对象者判断为由所述确定部确定出的所述对象者。另外,还可以具备切断部,所述切断部在没有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像的大小的情况下,切断由所述引导部引导的通路。另外,也可以具有排气部,所述排气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排气。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导装置中,在所述对象者能够往返的2个空间的双方设有所述拍摄部,还可以具备第2判断部,所述第2判断部在设置于所述一个空间的拍摄部拍摄到的对象者不再被拍摄到时,将设置于所述另一个空间的拍摄部开始拍摄的人判断为没有再被设置于所述一个空间的拍摄部拍摄到的对象者。在该情况下,所述一个空间可以是电梯的内部,所述另一个空间可以是电梯厅。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导装置中,所述拍摄部包含第1拍摄部和与所述第1拍摄部不同的第2拍摄部,所述第1拍摄部相对于所述第2拍摄部可以配置成使所述第1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另外,可以具备路径决定部,所述路径决定部基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结果,判定所述对象者能否在引导的通路上通行,并基于该判定结果确定引导路径。在该情况下,所述路径决定部能够基于由所述拍摄部预先拍摄到的基准图像、与在所述基准图像后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的差异,判定所述对象者能否在所述通路上通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引导装置中,还可以:具备显示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拍摄部的拍摄结果,在由所述路径决定部判定为所述对象者无法在所述通路上通行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另外,可以具备指示所述引导路径的路径指示部。进而,可以具备计时部,所述计时部计测与由所述引导部进行的所述对象者的引导相关联的时间。另外,还可以: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对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区域内的所述对象者的存在进行检测,所述拍摄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切换拍摄的开始以及结束中的至少一方。进而,所述第1方向可以是铅垂方向,所述拍摄部可以从所述对象者的头上拍摄所述图像。
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具备:第1拍摄部,从第1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与所述第1拍摄部不同的第2拍摄部,从所述第1方向拍摄包含所述对象者的图像;和检测部,根据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像的大小,所述第1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在该情况下,所述重叠的量可以是基于与人体相关的大小的量。在该情况下,所述重叠的量是基于人的头的大小的量。
在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部可以检测与所述对象者的头相对应的像的大小。另外可以具备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在该情况下,所述检测部可以检测与所述对象者的头相对应的像的大小,所述判定部可以将所述对象者的身高、所述对象者的头的大小、和个人识别信息保存为数据,基于所述数据和所述像的大小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信息。在该情况下,所述第1拍摄部与所述第2拍摄部中的至少一方可以配置在能够拍摄楼梯的位置。另外,所述判定部可以考虑所述对象者所在的楼梯的高度位置,根据所述像的大小,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
在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中,可以具备跟随部,所述跟随部通过连续使用所述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部的拍摄结果来跟随所述对象者。另外,可以在通过所述第1拍摄部拍摄到所述对象者的情况下,切换所述第2拍摄部的拍摄的开始以及结束中的至少一方。另外,可以具备校正部,所述校正部使用所述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部各自的拍摄结果,进行所述重叠的拍摄部的校正。进而,所述第1方向可以是铅垂方向,所述拍摄部可以从所述对象者的头上拍摄所述图像。
本发明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具备:拍摄部,从第1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检测部,根据所述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像的大小、和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区域中的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取得部,取得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高度信息;和判定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和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高度信息来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
在该情况下,所述检测部可以检测与所述对象者的头相对应的像的大小。在该情况下,所述判定部可以将所述对象者的身高、所述对象者的头的大小、和个人识别信息保存为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和所述像的大小来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信息。
在本发明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中,所述取得部可以与所述拍摄区域的位置相对应地取得所述高度信息。在该情况下,在所述拍摄部拍摄的区域包含所述对象者上下的楼梯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取得部可以取得所述楼梯的各层的高度信息。在该情况下,所述判定部可以在根据所述拍摄区域中的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判断为所述对象者存在于楼梯上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楼梯的各层的高度信息、和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像的大小,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
在本发明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中,可以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拍摄部的所述拍摄区域内的所述对象者的存在,所述拍摄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切换拍摄的开始以及结束中的至少一方。进而,所述第1方向可以是铅垂方向,所述拍摄部可以从所述对象者的头上拍摄所述图像。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引导装置起到能够适当地引导对象者的效果。另外,本发明的检测装置起到能够高精度继续检测对象者的效果。另外,本发明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起到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对象者的姿势状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引入一个实施方式的引导装置的办公楼的图。
图2是表示引导装置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像取得装置的框图。
图4是表示通过在CPU中执行程序来实现的功能的框图。
图5(a)是表示主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的图,图5(b)是主计算机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拍摄部的具体的结构的图。
图7(a)是表示从广角镜头系统的前侧焦点到拍摄到的人(对象者)的头的距离、与像(头部分)的大小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b)是将图7(a)的图变换为到地板的高度得到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像的大小的变化率的曲线图。
图9(a)、图9(b)是示意表示与对象者的姿势相应的头的大小的变化的图。
图10是表示拍摄元件所拍摄的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根据对象者的位置而变化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入场处理中制成的数据的图。
图12是示意表示办公楼内的1个分区、与该分区内所设置的图像取得装置的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关系的图。
图13(a)、图13(b)是用于说明在图12的1个分区内4人的对象者(作为对象者A、B、C、D)移动的情况下的追踪处理的图(其1)。
图14(a)~图14(c)是用于说明在图12的1个分区内4人的对象者(作为对象者A、B、C、D)移动的情况下的追踪处理的图(其2)。
图15(a)~图15(d)是用于说明电梯EV中的对象者的追踪方法的图(其1)。
图16(a)~图16(c)是用于说明电梯EV中的对象者的追踪方法的图(其2)。
图17是表示在办公楼发生了火灾的状况的图。
图18是表示避难引导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一个实施方式,基于图1~图18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图1中示出了引入引导装置100(参照图2)的办公楼200的一例。此外,引导装置100并不限于引入办公楼,也能够引入学校、集合住宅等。
如图1所示,办公楼200作为一例为6层楼的建筑,人们能够使用楼梯24在各楼层(层)间移动。另外,由于在办公楼200中设有电梯EV,所以也能够利用该电梯EV在各楼层间移动。此外,在各楼层的电梯EV附近设有电梯厅41。另外,如在图1中用虚线围起来示出那样,各楼层有3个分区(房间)4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办公楼200的入口在1层。
在图1中,示出了引导装置100所包含的图像取得装置2配置在各楼层的顶棚部的状态。在此,1个分区43是沿图1的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扩展的楼层,在该分区43中,设有沿X轴方向3个、沿Y方向3个共计9个图像取得装置2。但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图示,示出了相对于1个分区设置有3个图像取得装置2的状态。此外,图像取得装置2的数量能够基于分区43的面积、图像取得装置2具有的拍摄部的光学性能等而适当确定。
图2利用框图示出了引导装置100。如该图2所示,引导装置100具备在各楼层设置的多个图像取得装置2、和成为能够与各楼层的图像取得装置2通信的状态的第1~第6CPU(3a~3f)。另外,引导装置100具备在电梯EV内设置的图像取得装置2、和与电梯EV内的图像取得装置2连接的电梯用CPU3g。进而,引导装置100具备与各CPU3a~3g连接的主计算机4和读取装置20。
图像取得装置2取得包含在预定范围内(拍摄区域内)存在的人(拍摄(追踪)对象者(以下,简称为“对象者”))的头的图像、或者对对象者示出避难路径。此外,针对图像取得装置2的详细的结构等在后面叙述。
第1~第6CPU(3a~3f)、电梯用CPU3g处理由图像取得装置2取得的信息、或者控制图像取得装置2的动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按照各层各设置1个CPU,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各层设置多个CPU。在该情况下,各CPU间的信息的交换通过有线或无线的通信单元进行即可。此外,针对CPU3a~3g的详细的结构等在后面叙述。
主计算机4基于从CPU3a~3g输出的信息,在发生了火灾等的灾害的情况下,通知办公室内的人发生灾害、并引导避难。
此外,在图2中,虽然图示了办公楼200为6层楼的情况下的引导装置,但是在办公楼为1层楼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图2的CPU3b~3g、主计算机4。在该情况下,使第1CPU3a具有主计算机4的功能即可。
读取装置20例如设置在办公楼200的玄关、接待处附近。读取装置20具有能够读取记录在IC卡中的信息的读卡器。对象者通过将在内部存储器中记录有个人信息(个人识别信息)的从业员证(IC卡)举至读取装置20,能够使读取装置20读入个人信息。另外,在对象者为访客的情况下,通过将在接待处交付的访客证(IC卡)举至读取装置20,能够使读取装置20读入访客信息。
接着,基于图3,针对图像取得装置2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3中示出了图像取得装置2的框图。如图3所示,图像取得装置2具备:拍摄部8、光度计10、热释电传感器12、火灾传感器15、麦克风13、通信部9、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11、闪存16、扬声器14、处理部18。另外,图像取得装置2具备二次电池17。此外,图像取得装置2通常使用一次电源(例如办公室用电源)进行工作。
拍摄部8对办公楼200内以及在办公楼200内存在的人(对象者)进行拍摄。此外,针对拍摄部8的具体的结构等在后面叙述。
光度计10对拍摄部8拍摄办公室内时的拍摄区域内的光度进行测定。光度计10的测定结果被输入至处理部18。热释电传感器12是用于检测在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内是否存在人的传感器。作为热释电传感器12,能够使用对人产生的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红外线传感器、具有菲涅尔透镜等的热释电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经由处理部18以及通信部9对CPU(3a~3g)输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设定热释电传感器12的视野角(检测角度)以及检测视野(检测距离),以能够利用1个热释电传感器12覆盖1个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但是,并不限于此,热释电传感器12也可以相对于各个图像取得装置2而设置多个。或者,也可以由多个图像取得装置2共用1个热释电传感器12。
火灾传感器15是感知火灾发生时的烟的传感器,例如,具备LED等的发光部和PD(Photo Diode:光电二极管)等受光部。在火灾传感器15中,通过利用受光部接受从发光部发出的光中由烟的粒子反射的反射光来检测火灾。此外,作为火灾传感器15,可以代替感知烟的传感器而采用感知火灾发生时的热量的传感器。另外,在图3中,虽然相对于1个图像取得装置2设置了1个火灾传感器15,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相对于各个图像取得装置2设置多个火灾传感器15。或者,也可以在多个图像取得装置2中共用1个火灾传感器15。
麦克风13取得人(对象者)等的声音并输入至处理部18。在处理部18中,例如,在从麦克风13输入的声音为“救命”的情况下,基于该声音判定为需要救助。
通信部9进行与CPU3a~3g等的通信。具体地说,通信部9具有天线、发送部、接收部等,对与各图像取得装置2直接连接的CPU(3a~3g)发送对象者的状态等的信息、并且也进行与主计算机4和/或其他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通信部9的通信。
例如在夜间等办公室部分熄灯、由光度计10测定出的光度低的情况下,LED11根据来自处理部18的指示,对办公室内的特定区域(例如,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进行照明。闪存16是存储拍摄到的图像、存在于办公室内的对象者的位置信息的存储介质。扬声器14利用响声或声音,发送对对象者的信息(灾害发生状况的信息、避难路径的信息等)。
处理部18执行基于由拍摄部8拍摄到的图像和/或在其他各部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等的处理、并对图像取得装置2内的结构各部的处理进行总括控制。
二次电池17是在由于停电、灾害等的发生而无法从一次电源对图像取得装置2供给电力时、对图像取得装置2进行电力供给的备用电源。作为二次电池17,例如,能够使用锂离子电池。但是,并不限于此,作为二次电池,也可以使用办公室用的太阳能发电等。
图4是利用框图示出通过在CPU3a~3g中执行程序来实现的功能的图。如该图4所示,CPU3a~3g作为追踪部61、姿势判定部62、通信部63发挥功能。此外,在图4中,也图示出与追踪部61和姿势判定部62连接的存储器64。在对象者从办公楼200的入口入场后,追踪部61基于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在保护个人隐私的状态下追踪对象者。姿势判定部62基于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在保护对象者的个人隐私的状态下判定对象者的姿势(直立、稍微弯腰、倒下等)。另外,姿势判定部62也基于姿势的变化来判定对象者是否异常。通信部63与图像取得装置2的通信部9和/或主计算机4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例如,在姿势判定部62中,在判定为对象者没有发生异常的期间,通信部63将对象者没有异常之意的消息发送至主计算机4。在该情况下,对主计算机4不发送由拍摄部8拍摄到的图像。由此,在没有异常的状态继续的期间,能够保护对象者的个人隐私。另一方面,在对象者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向主计算机4发送了发生异常之意的消息,但在该情况下,能够为了正确传达状况而发送图像。
在图5(a)中示出了主计算机4的硬件结构。如该图5(a)所示,主计算机4具备CPU90、ROM92、RAM94、存储部(在此为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96、输入输出部97等。这些主计算机4的构成各部分与总线98连接。在主计算机4中,通过CPU90执行存储于ROM92或HDD96的程序,来实现图5(b)的各部分的功能。另外,输入输出部97与办公室内的自动洒水灭火设备和/或排气装置、防护壁(放火门)的驱动装置连接。自动洒水灭火设备是在发生了火灾时洒水来灭火的设备,排气装置是将有害气体(烟、一氧化碳等)排到办公室外的装置。防护壁(防火门)是用于切断有害气体的流通的门,并设置在走廊、楼梯等。另外,输入输出部97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消防机关、警卫公司的通信装置连接。因此,主计算机4能够经由输入输出部97将灾害的发生通知消防机关、警卫公司。进而,输入输出部97与图2的显示装置91连接。
在图5(b)中示出了主计算机4的功能框图。如该图5(b)所示,主计算机4作为设定部5、日历部6、引导控制部51、移动判定部53、切断部55、路径决定部57、入场处理部58、通信部59发挥功能。设定部5进行多个图像取得装置2的各种设定。设定部5例如设定图像取得装置2的图像取得间隔等。日历部6取得年、月、日、时、分、秒这样的日历信息、并具有计时的功能。日历信息能够从主计算机4具有的CPU水晶振荡器或计时用集成电路中取得。
在灾害时(火灾发生时等),引导控制部51为了基于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使对象者避难,对图像取得装置2的各部(例如LED11)的动作进行控制。移动判定部53判定对象者是否按照引导控制部51的意图进行了移动。切断部55基于根据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得到的对象者的存在位置,经由防护壁的驱动装置来开闭办公楼200内的防护壁(防火门)。更具体地说,在没有根据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检测到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的情况下,切断部55利用防护壁来切断引导控制部51引导的通路。另外,在火灾发生时,切断部55切断向机械设备的电力供给。路径决定部57根据办公室内的状况来改变避难路径。入场处理部58进行用于使从办公楼200的入口入场的人成为对象者的处理。通信部59将上述各部分的处理结果经由CPU3a~3g的通信部63对图像取得装置2的通信部9发送。
接着,针对图像取得装置2所包含的拍摄部8的具体的结构,基于图6进行详细地说明。该拍摄部8主要用于拍摄办公楼内的人的头。在此,各楼层的顶棚高为2.6m。即,拍摄部8从2.6m的高度对人的头等进行拍摄。
如图6所示,拍摄部8具有3组结构的广角镜头系统32、低通滤波器34、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藕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构成的拍摄元件36、对拍摄元件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基板38。此外,虽然在图6中没有图示,但是在广角镜头系统32和低通滤波器34之间设有未图示的机械快门。
广角镜头系统32具有:具有2片负弯月透镜的第1组32a;具有正镜头、接合镜头、以及红外截止滤光片的第2组32b;和具有2片接合镜头的第3组32c,在第2组32b和第3组32c之间配置有光阑33。本实施方式的广角镜头系统32中,系统整体的焦点距离为6.188mm、最大视场角为80°。此外,广角镜头系统32也不限定于3组结构。即,例如,各组的镜头片数、镜头结构、以及焦点距离、视场角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作为一例,拍摄元件36具有23.7mm×15.9mm的大小,像素数为4000×3000(1200万像素)。即,1像素的大小为5.3μm。但是,作为拍摄元件36,也可以使用与上述不同的尺寸以及像素数的拍摄元件。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拍摄部8中,入射至广角镜头系统32的光束经由低通滤波器34入射至拍摄元件36,电路基板38将拍摄元件36的输出变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包含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的处理部18(参照图3)对变换成数字信号的图像信号实施白平衡调整、清晰度调整、伽马校正、色阶调整等的图像处理、并进行JPEG等的图像压缩。另外,处理部18将JPEG压缩而成的静止图像存储在闪存16中。
此外,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与邻接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重叠(overlap)(参照图12的拍摄区域P1~P4)。此外,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详细叙述。
在图7(a)中以曲线示出了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拍摄到的人(对象者)的头为止的距离与像(头部分)的大小的关系,在图7(b)中示出了将图7(a)的曲线变换成距地板的高度而得到的图。
在此,如前所述,当广角镜头系统32的焦点距离为6.188mm、对象者的头的直径为200mm时,在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对象者的头的位置的距离为1000mm的情况下(即,在身高1.60m的人直立的情况下),在拍摄部8的拍摄元件36成像的对象者的头的直径为1.238mm。与此相对,在对象者的头的位置降低300mm、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对象者的头的位置的距离成为1300mm的情况下,在拍摄部8的拍摄元件成像的对象者的头的直径成为0.952mm。即,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头的高度变化300mm,像的大小(直径)变化0.286mm(23.1%)。
同样地,在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对象者的头的位置的距离为2000mm的情况下(在对象者稍微弯腰的情况下),在拍摄部8的拍摄元件36成像的对象者的头的直径为0.619mm,然后在对象者的头的位置降低300mm的情况下,在拍摄部8的拍摄元件成像的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成为0.538mm。即,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头的高度变化300mm,头的像的大小(直径)变化0.081mm(13.1%)。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对象者的头的距离增大,头的像的大小的变化(变化率)变小。
图8是表示头的像的大小的变化率的曲线图。在图8中,示出了对象者的头的位置从横轴所示的值变化了100mm的情况下的像的大小的变化率。根据该图8可知,在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对象者的头的位置的距离从1000mm远离了100mm的情况下,由于像的大小的变化率大为9.1%,所以即使假设头的大小相同,若身高差为100mm左右,也能够基于身高差容易地识别多个对象者。与此相对,在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对象者的头的位置的距离从2000mm远离了100mm的情况下,像的大小的变化率成为4.8%。在该情况下,与上述的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对象者的头的位置的距离从1000mm远离了100mm的情况相比,像的变化率变小,但若是同一对象者的姿势变化,则能够容易地识别。
这样,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则能够根据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来检测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到对象者的距离,因此,CPU(3a~3g)的姿势判定部62能够通过使用该检测结果,判别对象者的姿势(直立、稍微弯腰、倒下)以及姿势的变化。针对这一点,基于图9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9(a)、图9(b)是示意性示出与对象者的姿势相应的头的像的大小的变化的图。如图9(b)所示,当将拍摄部8设在顶棚部来对对象者的头进行拍摄时,在如图9(b)的左侧的对象者那样直立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头被拍摄得较大,在如图9(b)的右侧的对象者那样倒下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头被拍摄得较小。另外,在如图9(b)的中央的对象者那样处于稍微弯腰的状态的情况下,头的像比站立时小而比倒下时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CPU3a~3g的姿势判定部62能够通过基于从拍摄部8发送来的图像检测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来判定对象者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由于根据对象者的头的像判别对象者的姿势和/或姿势的变化,所以与进行使用了对象者的脸和/或整个身体等的判别的情况相比,能够保护个人隐私。
此外,在图7(a)、图7(b)以及图8中,示出了在广角镜头系统32的视场角低的位置(广角镜头系统32的正下方)存在对象者的情况下的曲线图。即,在对象者存在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周边视场角位置的情况下,有可能受到与对象者的视角相应的失真的影响。对此进行详细叙述。
在图10中示出了与对象者的位置相应的拍摄元件36所拍摄的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的变化。此外,拍摄元件36的中心与广角镜头系统32的光轴中心一致。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对象者直立的情况下,在拍摄部8的正下方站立的情况下和离开拍摄部8站立的情况下,也受到失真的影响,拍摄部8所拍摄的头的像的大小发生变化。在此,在位于图10的位置p1对头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根据该拍摄结果,能够取得由拍摄元件36拍摄到的像的大小、距拍摄元件36的中心的距离L1、与距拍摄元件36的中心所呈的角度θ1。另外,在位于图10的位置P2对头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根据该拍摄结果,能够取得由拍摄元件36拍摄到的像的大小、距拍摄元件36的中心的距离L2、与拍摄元件36的中心所呈的角度θ2。此外,距离L1、L2是表示广角镜头系统32的前侧焦点与对象者的头的距离的参数。另外,与拍摄元件36的中心所呈的角度θ1、θ2是表示广角镜头系统32相对于对象者的视角的参数。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姿势判定部62中,基于距拍摄元件36的中心的距离L1、L2、与拍摄元件36的中心所呈的角度θ1、θ2来校正拍摄到的像的大小。换言之,当对象者是相同的姿势时,进行校正以使拍摄元件36在位置p1所拍摄的像的大小、与在位置p2所拍摄的像的大小实质相等。如此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拍摄部8与对象者的位置关系(到对象者的距离、与对象者所呈的视角)如何,都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对象者的姿势。此外,该校正中使用的参数(校正表)存储在存储器64中。
可是,拍摄部8除了上述的取得对象者的头的图像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作为通常的照相机的功能。即,例如,通过在广角镜头系统32中追加变焦镜头,能够在例如对象者倒在地板上等情况下对对象者的眼睛、嘴进行连续拍摄。在该情况下,处理部18能够使用图形匹配法等来判定眼睛是否睁开、或者眼球是否在转动、或嘴是否在动、或者根据嘴的活动来判定是否在呼吸。
另外,在拍摄部8中,能够适用抽取来自拍摄元件36的信号的高频成分,并检测该高频成分成为最大的镜头位置来进行焦点检测的对比度AF。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广角镜头系统32的一部分,能够在合焦状态下取得图像。
在此,拍摄部8的拍摄间隔由主计算机4的设定部5来设定。设定部5能够利用办公室里人多的可能性高的时间带和除此以外的时间带来变更拍摄的频度(Frame rate:帧频)。例如,设定部5能够根据从日历部6取得的日历信息进行如下等设定:在判断为当前是办公室里人多的可能性高的时间带(例如从上午9点到下午6点)的情况下,1秒拍摄1次静止图像(3万2400张/日),在判定为当前是除此以外的时间带的情况下,5秒拍摄1次静止图像(6480张/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图像取得装置2具有热释电传感器12,所以处理部18基于该热释电传感器12的输出,来控制拍摄部8的拍摄时机。更具体地说,处理部18在基于热释电传感器12的输出判定为在拍摄区域内不存在人时不进行拍摄部8的拍摄,在基于热释电传感器12的输出判定为拍摄区域内存在人时开始拍摄部8的拍摄。由此,能够减少由拍摄部8消耗的电力以及节约闪存16的记录区域。此外,从节约闪存16的记录区域这样的观点出发,可以将拍摄到的静止图像暂时保存在闪存16中,然后,例如在将每一天的拍摄数据传送至主计算机4后从闪存16中删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图像取得装置2具备光度计10,所以处理部18例如基于光度计10检测到的光度决定拍摄部8拍摄静止图像时的拍摄时间和/或ISO感度等。在该情况下,例如,在办公室内昏暗的情况下,提高ISO感度并延长拍摄时间即可。另外,在由于停电等使办公室的照明完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CPU(3a~3g)或主计算机4将图像取得装置2的电源从一次电源切换至二次电池17后,在处理部18中,通过LED11对办公室进行照明,在该状态下进行使用了拍摄部8的拍摄。另外,在该情况下,处理部18也可以通过前述的热释电传感器12确认对象者的位置来调整LED11的照明方向,以能够在该位置照射照明光。在所述情况下,能够在对对象者高效照明的状态下进行拍摄。此外,LED11可以设置在顶棚,也可以设置在办公室的任意位置、另外,也可以代替LED而使用其他的光源。
进而,拍摄对象者时的静止图像仅要求是能够检测对象者的异常的程度的图像,与通常鉴赏的静止图像不同。因此,也可以在昏暗状况下进行拍摄时,通过未图示的退避机构使配置于广角镜头系统32内的红外截止滤光片退避来确保光量。
接着,针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引导装置100的处理进行说明。
(通常时(非灾害时)的处理)
首先,对通常时、即非灾害时的处理进行说明。
(1)入场处理
下面,针对对象者进入办公楼200内时的入场处理进行说明。主计算机4的入场处理部58对设置于办公楼200的入口(如前所述位于1层)的图像取得装置2(拍摄部8)进行控制,对在入口附近直立的状态的入场者的头进行拍摄。另外,主计算机4使用读取装置20,从入场者持有的从业员证(ID卡)中取得入场者的个人信息。由此,能够取得与入场者的个人信息(个人ID等)、直立时的头的像的大小(也可以说该直立时的头的像的大小根据与身高的关系直接来表示头的大小)、和身高相关联的数据(参照图11)。此外,就身高而言,也可以预先附带在个人信息中,在上述头的拍摄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拍摄装置和/或距离传感器等来检测。若使用后者的方法,则即使入场者为访客,也能够取得身高。此外,作为其他的拍摄装置,能够采用从水平方向拍摄对象者的拍摄装置。若以该其他的拍摄装置与对象者的距离始终恒定的状态进行拍摄,则能够从该拍摄结果算出对象者的身高。另外,作为距离传感器能够使用激光测距仪等。
入场处理部58将对象者的头的图像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将该图像文件的文件名作为头图像登记在图11的数据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入场者直立的状态下的身高与头的像的大小相对应(参照图11),所以在CPU3a~3g的追踪部61中,作为用于追踪入场者的信息,能够对各入场者准备图7(b)这样的曲线图。此外,图7(b)的曲线图是在对从图11的上方开始的第二个入场者(ID为1786033的入场者)的追踪中使用的曲线图。此外,对于其他的入场者,准备与身高和头的像的大小的关系相符合的曲线图。
(2)1层的对象者的追踪处理
接着,对对象者(进行了入场处理的入场者)进入了办公楼200内之后的位于1层的对象者的追踪处理进行说明。在此,在主计算机4的控制下,CPU3a的追踪部61进行对象者的追踪。
图12是作为一例示意性示出办公楼200内的1个分区43、与设置于该分区43内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的关系的图。此外,在图1中,虽然针对拍摄部8在1个分区43设有9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此,为了便于说明,在1个分区43内设有4个拍摄部8(仅图示有拍摄区域P1、P2、P3、P4)。另外,1个分区为256m2(16m×16m)。进而,拍摄区域P1~P4分别为圆形区域,呈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上邻接的拍摄区域重叠(overlap)的状态。此外,在图12中,为了便于说明,将1个分区分割为4个得到的分割部分(分别与拍摄区域P1~P4相对应)作为分割部分A1~A4示出。在该情况下,在将广角镜头系统32的视场角设为80°、焦点距离设为6.188mm、顶棚的高度设为2.6m、对象者的身高设为1.6m时,以广角镜头系统32的正下方为中心、半径5.67m的圆内(约100m2)成为拍摄区域。即,由于分割部分A1~A4为64m2,所以能够使各分割部分A1~A4包含在各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P1~P4中、并能够使各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虽然图12示出了从物体侧观察到的拍摄区域P1~P4的重叠的概念,但是拍摄区域P1~P4是光入射至广角镜头系统32的区域,并不是入射至该广角镜头系统32的光的全部都入射至矩形的拍摄元件36。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拍摄部8设置在办公室以使邻接的多个拍摄元件36的拍摄区域P1~P4重叠即可。具体地说,在拍摄部8上设有调整其安装的调整部(例如长孔、稍大的调整孔、调整拍摄位置的偏移光学系统),各个拍摄元件36一边看着拍摄到的映像一边调整来确认重叠,决定各个拍摄部8的安装位置即可。此外,例如,在图12所示的分割部分A1与拍摄元件36的拍摄区域一致的情况下,各个拍摄部8拍摄到的图像没有重叠而完全合适。然而,在考虑分别安装多个拍摄部8时的自由度、在顶棚的横梁等安装高度不同的情况时,优选如前所述使多个拍摄元件36的拍摄区域P1~P4重叠(重叠)。
此外,重叠量能够基于人的头的大小来设定。在该情况下,例如,若将头的外周设为60cm,则在重叠的区域包含直径约20cm的圆形即可。此外,在头的一部分包含在重叠的区域即可这样的设定下,例如,包含直径约10cm的圆形即可。若将重叠的量设定为该程度,则将拍摄部8安装在顶棚时的调整也很轻松,根据情况不同即使不调整也能够使多个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重叠。
下面,基于图13、图14来说明在图12的1个分区43内4人的对象者(作为对象者A、B、C、D)移动的情况下的追踪处理。此外,由于针对各对象者,从办公楼200入场后继续追踪,所以CPU3a能够把握各对象者的头是谁的头。
在图13(a)中示出了时刻T1的状态。此外,在图13(b)~图14(c)中示出了时刻T1以后(时刻T2~T5)的状态。
在时刻T1,在分割部分A1存在对象者C、在分割部分A3存在对象者A、B。在该情况下,具有拍摄区域P1的拍摄部8拍摄对象者C的头,具有拍摄区域P3的拍摄部8拍摄对象者A、B的头。
接着,在时刻T2,具有拍摄区域P1的拍摄部8拍摄对象者B、C的头,具有拍摄区域P3的拍摄部8拍摄对象者A、B的头。
在该情况下,CPU3a的追踪部61根据时刻T1、T2的各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识别出对象者A、C沿图13(b)的左右方向移动,对象者B沿图13(b)的上下方向移动。此外,对象者B在时刻T2被2个拍摄部8拍摄是因为对象者B存在于2个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重叠的部分。
接着,在时刻T3,如图14(a)所示,具有拍摄区域P1的拍摄部8拍摄对象者B、C的头,具有拍摄区域P2的拍摄部8拍摄对象者C的头,具有拍摄区域P3的拍摄部8拍摄对象者A的头,具有拍摄区域P4的拍摄部8拍摄对象者A、D的头。
在该情况下,追踪部61在时刻T3,识别出对象者A处于分割部分A3与分割部分A4的边界(从分割部分A3向分割部分A4移动中),识别出对象者B处于分割部分A1,识别出对象者C处于分割部分A1与分割部分A2的边界(从分割部分A1向A2移动中),识别出对象者D处于分割部分A4。
同样地,如图14(b)所示,追踪部61在时刻T4,识别出对象者A处于分割部分A4、对象者B处于分割部分A1、对象者C处于分割部分A2、对象者D处于分割部分A2与A4之间。另外,如图14(c)所示,追踪部61在时刻T5,识别出对象者A处于分割部分A4、对象者B处于分割部分A1、对象者C处于分割部分A2、对象者D处于分割部分A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使多个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所以追踪部61能够识别对象者的位置以及移动方向。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追踪部61能够在1层继续高精度地追踪各对象者。此外,追踪部61也能够根据追踪的对象者的数量,把握处于办公楼200的1层的对象者的人数。
此外,在这样的对象者的继续追踪中,在头的像的大小变化的情况下,在姿势判定部62中,能够使用头的像的大小和图7(b)的数据(与各对象者相对应的数据)来判定对象者的姿势(倒下、稍微弯腰、直立等)。
另外,处理部18也可以使用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部8各自的拍摄结果,进行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部8间的校正(校准)。即,在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2个拍摄部拍摄同一对象者的头的情况下,即使头的像的大小不同,处理部18也会校正至少一方的拍摄部的拍摄结果,以使它们的大小一致。由此,能够抑制拍摄部间的拍摄误差的影响。
(3)电梯EV中的对象者的追踪处理
接着,针对电梯EV中的对象者的追踪方法使用图15、图16进行说明。
在对象者利用电梯EV在楼层间移动的情况下,通过CPU3g的追踪部61、和CPU3a~3f的追踪部61来进行对象者的追踪。
在此,作为一例,如图15(a)所示,在1层有5人(对象者A~E)乘坐电梯EV,如图15(b)所示,电梯EV直接通过2层,如图15(c)所示,电梯EV在3层停止。然后,如图15(d)所示,在3层,从电梯EV下去3人(对象者A~C)并上来2人(对象者F、G),如图16(a)所示,电梯EV直接通过4层,如图16(b)所示,在5层有2人(对象者D、E)下了电梯EV。然后,如图16(c)所示,在6层剩下的2人(对象者F、G)下了电梯。
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置在电梯EV的顶棚的拍摄部8拍摄从1层上来的5人的头,将该拍摄结果对1层的第1CPU3a的追踪部61、和电梯用CPU3g的追踪部61输出。此外,向第1CPU3a的追踪部61的输出经由电梯用CPU3g的通信部63进行。在该情况下,第1CPU3a的追踪部61根据对在1层的电梯厅41等待电梯EV的对象者进行拍摄的结果、和电梯EV内的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识别出对象者A~E从1层乘坐电梯EV开始移动。
此外,不限于此,也可以代替上述,1层的第1CPU3a的追踪部61基于在1层的电梯厅存在的拍摄部8拍摄到的拍摄结果中不再取得对象者A~E的头的图像这一情况,识别出对象者A~E乘坐电梯EV开始移动。
1层的第1CPU3a的追踪部61将如上所述识别的结果对电梯用CPU3g的追踪部61发送。电梯用CPU3g能够根据1层的第1CPU3a的追踪部61的识别结果,识别出乘坐电梯的人是对象者A~E。
另外,在图15(d)所示的状况中,电梯在3层停止后,3层的第3CPU3c的追踪部61与电梯用CPU3g的追踪部61相互交接电梯EV开闭前后的拍摄结果。即,在第3CPU3c的追踪部61中,无法再识别对象者F、G的头的图像,另一方面,之后,向电梯用CPU3g的追踪部61输出对象者F、G的头的图像,电梯用CPU3g的追踪部61识别出对象者F、G已从3层乘坐电梯。另一方面,虽然第3CPU3c的追踪部61能够重新识别出对象者A~C的头的图像,但是在该时刻,无法识别出已识别的头是谁的头。然而,在电梯用CPU3g的追踪部61无法再在电梯EV内拍摄到对象者A~C的头的图像时,通过将对象者A~C的头的图像输出至3层的第3CPU3c的追踪部61,第3CPU3c通过从电梯用CPU3g输入的对象者A~C的头的图像、和设在3层的电梯厅的拍摄部8拍摄到的图像的图形匹配处理,识别出从电梯EV下到3层的人是对象者A~C。此外,电梯用CPU3g的追踪部61也可以将电梯停止在3层而打开门前的图像输出至第3CPU3c的追踪部61。由此,第3CPU3c的追踪部61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识别从电梯EV下到3层的人是对象者A~C。
此外,在图16(b)、图16(c)的情况下,也与上述同样地,在各层的CPU的追踪部61与电梯EV的CPU的追踪部61之间交换信息。通过进行以上这样的处理,能够进行利用电梯EV移动的人的追踪。
此外,在设在电梯EV以及电梯厅41的图像取得装置2中,也可以通过与入场时取得的头的图像的图形匹配,来监视对象者上下电梯。
另外,在以上叙述中,虽然根据头的图像识别上下电梯EV的对象者,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头的像的大小来识别对象者。该识别方法在乘坐电梯EV的对象者各自直立时的头的像的大小的差异大的情况下,尤其有效。
(4)楼梯上的对象者的追踪处理
楼梯24上的追踪基本上使用与1层的对象者的追踪处理同样的方法。然而,在如楼梯那样在高度方向(Z方向)存在阶梯的情况下,无论是否直立,拍摄到的头的像的大小都根据对象者处于楼梯的哪个位置(阶)而变化。因此,仅取得对象者的头的像,并基于此来识别对象者的姿势,有可能发生看丢了对象者、或无法正确识别对象者的姿势和/或姿势变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在设置于楼梯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闪存16中使楼梯的阶梯信息与拍摄部8的拍摄元件的拍摄位置对应存储。例如,在闪存16中预先存储在拍摄部8所拍摄的各阶的XY平面内的位置、和与该位置的高度相对应的数据。具体地说,在闪存16中,相对于第1阶的楼梯的XY平面内的位置,预先存储与距楼梯第0阶的高度(例如170mm)相对应的数据;相对于第2阶的楼梯的XY平面内的位置,预先存储距楼梯第2阶的高度(例如340mm)相对应的数据等等。
由此,在各CPU的处理部18中,由于能够考虑对象者所在的楼梯的位置(XY位置)以及楼梯的高度来检测对象者的姿势,所以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对象者的姿势。
此外,由于楼梯虽然宽度窄但却有阶梯,所以也可以将设置于楼梯的拍摄部8的广角镜头系统32变更为楼梯用的广角镜头系统。作为该情况下的广角镜头系统的基本结构,虽然能够采用与上述相同的结构(3组结构)以及相同的镜头片数,但设为考虑从1层到2层高度的差(3500mm~4000mm左右)来改变焦点距离(例如为9mm)。通过这样,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对象者的追踪。此外,楼梯用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安装数量能够根据楼梯的高度、楼梯平台(踊り場)的位置等来适当选择。
(5)在2层~6层的对象者的追踪处理
在2层~6层,进行与上述的在1层的追踪处理同样的处理。在该情况下,使用在电梯、楼梯的追踪处理的结果,继续追踪对象者。
(6)基于对象者的姿势的异常判定
处理部18通常在追踪对象者的期间,在该对象者倒下的状态继续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姿势判定部62中判断),判定为对象者发生了异常。此外,处理部18根据CPU3a~3g的姿势判定部62,能够取得对象者倒下的状态的时刻以及该状态持续的时间。
然而,在办公室中,有时对象者也以就座的状态进行长时间工作。为了应对此,例如,将对象者坐在椅子上时的头的像的大小预先存储在闪存16中,在处理部18中,在头的像的大小以坐在椅子上时的大小维持了长时间的情况下,由于坐在椅子上的状态持续而判定为没有异常。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闪存16中使配置桌子的位置信息(XY位置信息)与拍摄元件36的拍摄位置相对应地存储。由此,能够更加高精度地进行异常判定。
(7)基于有无对象者的拍摄部8的拍摄时机控制
如前所述,进行使用了热释电传感器12的拍摄时机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邻接的拍摄区域重叠这一情况来控制拍摄时机。
例如,各CPU3a~3g的处理部18,在办公室人少的情况下,以在某拍摄部8的重叠的区域拍摄到人的头作为触发,开始与该重叠的区域相对应的其他的拍摄部8的拍摄。通过这样,由于在拍摄区域内没有人的情况下,能够停止拍摄(停止向拍摄部8的电力供给),所以能够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等。另外,也能够省略热释电传感器12。
另外,使多个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也在设置于楼梯的多个拍摄部8中采用,因此,在楼梯附近的拍摄部8与设置于楼梯的拍摄部8之间也可以进行上述那样的控制。由此,也能够在设置于楼梯的拍摄部8中实现省电力化。在该情况下,若楼梯为紧急楼梯,则由于通常时不怎么使用,所以对省电力化而言尤其有效。
(灾害(火灾)发生时的处理)
当灾害(火灾)发生时,除了如上所述那样的通常时的处理,还进行以下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设为在办公楼200的2层+Y端的分区发生了火灾。此外,在此,为了便于说明,仅图示办公楼200的1层~3层。
在该情况下,主计算机4的引导控制部51经由CPU3a~3g来总括控制全部图像取得装置2,执行引导的处理,以能够使办公楼200内的所有人向办公楼200外避难。
具体地说,引导控制部51执行沿着图18的流程图的处理。
在图18的处理中,在步骤S10中,主计算机4的引导控制部51一直待机直到确认到灾害。在该情况下,如图17所示,当在办公楼200的2层发生火灾时,由于位于该火灾附近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火灾传感器15检测到火灾,所以该检测结果经由通信部9向第2CPU2b以及主计算机4输出。由此,引导控制部51能够确认在2层的+Y端的分区发生了火灾。这样,在确认了火灾的情况下,肯定步骤S10的判断,移向步骤S12。此外,引导控制部51从日历部6取得火灾发生时刻、并在日历部6中从火灾发生时刻开始计时。这是因为,如后面叙述,在进行避难引导时将例如从火灾发生开始10分钟设定为避难结束时刻。此外,引导控制部51也可以在确认了灾害的情况下,使拍摄部8的拍摄间隔比通常时短。另外,引导控制部51也可以在确认了灾害的情况下,将拍摄部8的拍摄从静止图像的拍摄切换至运动图像的拍摄。
接着,在步骤S12中,引导控制部51经由输入输出部97使火灾发生场所附近的自动洒水灭火设备开动进行灭火、并通过全部图像取得装置2的扬声器14在办公室内广播发生了火灾。
接着,在步骤S14中,引导控制部51确认在各层的CPU(3a~3f)以及电梯用CPU3g中取得的办公楼200内的人数。此外,各CPU3a~3g能够根据各图像取得装置2已取得的头的图像来取得人数。此时,引导控制部51预先确认如上所述已确认的人数、与从进行了向办公楼200的入场处理的人数中减去追踪的结果已退场的人数得到的人数是否一致。在该情况下,在人数一致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是在人数不一致的情况下,引导控制部51识别该数量、并确定无法通过上述的追踪部61的追踪处理追踪到的人。此外,作为无法追踪的理由,例如假设在火灾现场附近的图像取得装置2损坏、或者由于烟导致无法拍摄到头的情况等。
接着,在步骤S16中,切断部55使灾害发生时预先决定驱动停止的机械类的驱动停止。在该情况下,切断部55以适当的状态使机械类停止。例如,切断部55使电梯EV避开火灾发生的2层而停止在附近的层,使门打开并使以后的驱动停止。
接着,在步骤S18中,引导控制部51判断是否需要避难。在此,引导控制部51能够根据从火灾现场附近的图像取得装置2发送来的图像、该图像取得装置2受火灾的影响能否驱动等来判断是否要避难。在这里的判断被否定的情况下,即在由自动洒水灭火设备进行的灭火继续,使火灾平息化等不再需要避难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20。另一方面,在这里的判断被肯定的情况下、即在需要避难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24。
在移向步骤S20的情况下,引导控制部51通过扬声器14广播无需避难。另外,切断部55在步骤S22中,使停止的机械类的驱动再次开始,从而结束图18的整个处理。
另一方面,在移向步骤S24的情况下,路径决定部57确定避难路径。在该情况下,路径决定部57从位于火灾发生现场附近的对象者开始按顺序进行避难引导。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火灾发生场所设为第1优先(图17的圈1的地方),接着将火灾发生场所的上下的分区和邻接的分区设为第2优先(圈2的地方),将火灾发生场所上一层的分区和1层的中央的分区设为第3优先(圈3的地方),将其他的分区设为第4优先(圈4的地方)。此外,将1层的中央的分区设为第3优先是为了避开上层的人们避难时人集中在1层的出口。此外,优先等级的设定并不限于上述那样的设定方法,能够采用各种设定方法。例如,路径决定部57也可以基于对象者的位置(在处理部18中检测)求出到基准位置(例如,火灾发生场所)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决定引导的方法。这样也能够适当地引导对象者。另外,路径决定部57除了优先等级以外,例如也能够通过不使用靠近火灾发生现场的楼梯而使用除此以外的楼梯,确定避难路径以使人不会集中于一个楼梯。
另外,路径决定部57也可以基于任意的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判定对象者能否在设置于办公楼200内的通路上通行,并基于该判定结果决定引导路径。在该情况下,路径决定部57对通常时预先拍摄的样本图像(基准图像)和灾害发生时的图像(即,在样本图像的拍摄后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比较(图形匹配)。然后,可以根据它们的差异的大小来判定对象者能否在通路上通行。此外,差异大的情况例如包含文件架等倒下的情况。因此,通过如上所述进行判定,能够对对象者提供适当的避难路径。
此外,路径决定部57也可以仅将样本图像与灾害发生时的图像的图形匹配的结果与灾害发生时的图像一起显示在显示装置91上。在该情况下,图形匹配的结果,样本图像与灾害发生时的图像的背离度越大就越提高显示优先度,并基于该优先度显示拍摄结果。看到显示在显示装置91上的内容的人一边参考显示优先度一边确认灾害发生时的图像,在判断为对象者无法在通路上通行的情况下,若改变避难路径(将适当的避难路径输入至主计算机4),则能够使对象者沿着适当的避难路径进行避难。
接着,在步骤S26中,开始避难引导。具体地说,引导控制部51分别从位于图17的圈1的区域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扬声器14呼吁使用除了火灾发生现场附近的楼梯以外的楼梯向外部避难。此外,此时,引导控制部51也可以沿着避难路径使各图像取得装置2的LED11依次闪烁,在视觉上示出避难路径。然后,引导控制部51对存在于圈2~4的区域的人依次进行避难引导。
接着,在步骤S28中,引导控制部51经由输入输出部97向消防机关进行火灾的通报。然后,在接下来的步骤S30中,移动判定部53使用设置于各楼梯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拍摄结果,确认避难状况。在此,例如,即使在火灾发生现场附近的图像取得装置2无法拍摄的状况下,移动判定部53也能够从图像取得装置2的拍摄结果类推避难状况。这是因为:由于如前所述在办公楼200内始终跟随对象者,所以能够针对能够跟随的对象者把握避难状况,另一方面,针对无法跟随的对象者,在某图像取得装置2中突然开始拍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确定在应被拍摄部8的任意拍摄部拍摄到的(所拍摄的预定的)对象者中在某时刻(第1时刻)所有拍摄部都没有拍摄到的对象者,从而将在该某时刻(第1时刻)没有被拍摄部拍摄到而在之后的某时刻(第2时刻)被拍摄到的对象者判断为在第1时刻所确定出的对象者。
接着,在步骤S32中,引导控制部51确认是否存在需要救助的人。在该情况下,在姿势判定部62的判定结果中,拍摄到的头的像的大小以及位置几乎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意味着该对象者是不动的人。因此,引导控制部51使用姿势判定部62的判定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这样的头的图像。此外,在需要救助的情况下,有时也会从图像取得装置2的麦克风13输入例如“救命”等的声音。因此,引导控制部51也可以在存在这样的声音的输入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需要救助的人。进而,拍摄部8能够在对象者倒在地板上等情况下,对对象者的眼睛、嘴连续拍摄,因此引导控制部51也可以基于该连续拍摄得到的图像,对不动的人(例如已昏厥的人等)进行判别。此外,在步骤S32的判断被否定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36,而在被肯定的情况下,移向步骤S34。
在移向步骤S34的情况下,引导控制部51进行执行救助活动的处理。具体地说,引导控制部51在图2的显示装置91上显示办公楼200的布局、并使需要帮助的人存在的区域闪烁。然后,引导控制部51经由输入输出部97,通知消防机关需要帮助的人所在的区域(分区)。另外,引导控制部51将由步骤S10确认灾害起开始计时的计时时间(经过时间)显示在显示装置91上、并将计时时间(经过时间)也通知消防机关。在步骤S34之后,返回至步骤S32。
另一方面,在移向步骤S36的情况下,移动判定部53进行是否全体人员已避难的判断。具体地说,移动判定部53基于设在1层的入口(出口)附近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拍摄结果来确认哪一位对象者已来到办公楼200的外部(结束了避难)。此外,移动判定部53也可以根据设在1层的入口(出口)附近以外的图像取得装置2的拍摄结果确认留在办公楼200内的人的人数。在该情况下,移动判定部53在办公楼200内的全部图像取得装置2拍摄到的图像中头的图像全都消失的时刻,消失的头的数量与进行了入场处理的人的数量一致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办公楼200内的全体人员已避难。在步骤S36的判断被否定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32。
然后,在步骤S36的判断被肯定之前,反复进行步骤S32、S36(或S34)的处理和判断。
此外,在步骤S36中,无论在全部图像取得装置2拍摄到的图像中头的图像是否全部消失,都有可能发生消失的头的数量与进行了入场处理的人的数量不一致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由于火灾而无法拍摄的图像取得装置2所在的区域很有可能存在不能避难的人。因此,在所述情况下,引导控制部51在接下来进行的步骤S34中,在显示装置91上使无法拍摄的图像取得装置2所在的分区闪烁显示、并且对消防机关也进行相同内容的联系。
此外,在图18的处理中,在步骤S30中进行了避难状况的确认,因此切断部55能够基于该确认结果来切断防护壁,以封闭不存在对象者的通路。
以上,如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从上方(+Z方向)对包含对象者的图像进行拍摄的多个拍摄部8、根据由多个拍摄部8拍摄到的图像来检测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的处理部18、和基于处理部18的检测结果来引导对象者的引导控制部51,所以通过基于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引导对象者,能够在保护对象者的个人隐私的同时引导对象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处理部18具备移动判定部53,所以能够在保护对象者的个人隐私的同时确认对象者是否随着引导进行了移动,所述移动判定部53根据由多个拍摄部8拍摄到的图像来检测对象者的位置信息,并基于对象者的位置信息,判定对象者是否进行基于引导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引导控制部51将对象者的身高、对象者的头的大小、和个人信息保存为数据(参照图11),根据该数据和检测到的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取得姿势判定部62所判定的对象者的姿势,并基于该姿势信息来引导对象者,所以根据对象者的姿势信息来判别对象者是否能够避难,通过基于此进行引导,能够进行适当的对象者的引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引导控制部51基于姿势判定部62的判定结果(对象者的姿势),判定对象者是否处于可引导的状态。即,根据基于头的像的大小判定直立、稍微弯腰、倒下等的姿势的结果来判定能否引导,所以能够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判定进行能否引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姿势判定部62检测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的时间变化,引导控制部51在能够根据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的时间变化判断为对象者以倒下的状态预定时间不动的情况下,判定为对象者不处于可引导的状态。由此,能够适当地把握对象者的状态,进行引导或者其他的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控制部51在应被多个拍摄部8中任意一个拍摄到的(被拍摄的预定的)对象者中,确定在某时刻(第1时刻)没有被拍摄部拍摄到的对象者,将在该某时刻(第1时刻)没有被拍摄部拍摄到而在之后的某时刻(第2时刻)被拍摄到的对象者判断为在第1时刻所确定出的对象者(步骤S30)。因此,当灾害发生等时,即使进行了某对象者的追踪的拍摄部的一部分损坏,也能够通过使用其他的拍摄部的拍摄结果来继续进行该某对象者的追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切断部55驱动防护壁来切断不存在对象者的通路,所以能够抑制灾害时的有害气体对人产生危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梯EV和电梯厅41这2个空间中,设置于一个空间的拍摄部拍摄到的对象者不再被拍摄到时,将设置于另一个空间的拍摄部开始拍摄的人推定为在设置于一个空间的拍摄部中不再被拍摄到的对象者,因此即使在对象者使用电梯EV进行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追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各拍摄部配置成使多个拍摄部中某拍摄部(第1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与其他的拍摄部(第2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因此通过使用重叠的拍摄部各自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对象者的追踪,即使对象者跨过各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移动时,也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对象者的追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路径决定部57基于任意拍摄部的拍摄结果,判定对象者能否在通路上通行,并基于该判定结果来确定引导路径,因此能够对对象者提供适当的避难路径。在该情况下,路径决定部57能够基于由拍摄部拍摄到的成为基准的样本图像(基准图像)与拍摄到样本图像后拍摄到的图像的差异,判定对象者能否在通路上通行。因此,例如,能够根据图像自动把握文件架等大型家具等倒下堵塞通路,因此,能够提供基于该把握结果的适当的避难路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从铅垂方向(+Z方向)拍摄到的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来取得对象者的姿势信息,所以与使用从其他方向拍摄到的头的像的情况相比,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对象者的头的铅垂方向的位置(即姿势信息)。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从上方(+Z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的拍摄部(第1拍摄部)8、从上方(+Z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的、与第1拍摄部不同的拍摄部(第2拍摄部)8、和根据由拍摄部8拍摄到的图像来检测对象者的头的大小信息的处理部18,在多个拍摄部8中,拍摄部8(第1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与拍摄部8(第2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由此,通过使用拍摄区域重叠的两个拍摄部,即使对象者在拍摄区域间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高精度地检测对象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重叠的量是基于头的大小的量,所以即使在对象者跨过拍摄区域移动时,也能够继续高精度地检测头的像的大小信息。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姿势判定部62基于处理部18的检测结果,判定对象者的姿势状态,所以能够继续高精度地判定对象者的姿势状态。
在该情况下,姿势判定部62将对象者的身高、对象者的头的大小、和个人信息作为数据来取得,并根据该数据和检测到的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来判定对象者的姿势信息,因此能够考虑各对象者的身高和头的像的大小来判定对象者的姿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拍摄部中的至少1个配置在能够拍摄楼梯的位置,姿势判定部62能够考虑对象者所在的楼梯的高度位置,根据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来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由此,能够不受楼梯的高度的影响地判定对象者的姿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拍摄部8中的1个拍摄部中拍摄到对象者的情况下,切换具有与该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区域的拍摄部的拍摄的开始以及结束中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减少拍摄部的消耗电力,并以适当的时机开始拍摄部的拍摄。
另外,处理部18也能够使用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部各自的拍摄结果,进行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部的校正,因此能够抑制拍摄部间的拍摄误差的影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从上方(+Z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的拍摄部8;根据图像来检测对象者的头的像的大小和位置信息(水平面内(XY面内)的位置信息)的处理部18;和取得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高度信息、并基于处理部18的检测结果和所取得的高度信息来对对象者的姿势进行判定的姿势判定部62。因此,即使在尽管对象者的姿势相同但头的像的大小随着对象者的水平面内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对象者的姿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检测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内的对象者的存在的热释电传感器12,拍摄部8基于热释电传感器12的检测结果来切换拍摄的开始以及结束中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拍摄部8的省电力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在顶棚设有拍摄部8,从上方拍摄对象者的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能够从侧面拍摄对象者的位置设置拍摄部8。通过从侧面拍摄对象者,能够容易判别眼睛、嘴、鼻等的活动。进而,若使用设置于顶棚的拍摄部8的静止图像和从侧面拍摄到对象者的静止图像这双方来判定对象者是否正常,则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判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拍摄部8的拍摄元件36设为CMOS、并代替机械快门而采用电子快门(卷帘快门)。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拍摄时的声音(快门声)的产生。由此,能够抑制拍摄对对象者顺利工作的影响。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针对拍摄部8拍摄静止图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进行运动图像的拍摄。在该情况下,可以连续拍摄运动图像,也可以间歇地拍摄3~5秒左右的短的运动图像。此外,在拍摄部8拍摄运动图像的情况下,处理部18对图像信号进行MPEG(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处理并记录在闪存16中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灾害发生时引导控制部51改变拍摄部8的拍摄间隔这一点进行了说明(步骤S10)。然而,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姿势判定部62在判定为对象者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改变拍摄部8的拍摄间隔。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基于拍摄部8的拍摄结果来判断对象者的位置和姿势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向对象者照射光并接受由对象者反射的光来检测对象者的位置的装置(激光测距仪等),检测对象者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设置于电梯EV的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和设置于电梯厅41的拍摄部8的拍摄区域重叠。由此,能够利用与图13、图14同样的方法来追踪电梯EV以及电梯厅41间的对象者的移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通过从侧面拍摄对象者来计测身高的情况,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同时拍摄办公室的构造物(例如门)和对象者,使用已知的构造物的尺寸(例如门的高度为2m、宽度为1m等)来推定对象者的身高。在该情况下,构造物的尺寸记录在闪存16中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了说明,但是在私人空间(例如洗手间等)中,中止了拍摄部8的追踪。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根据身高、头的像的大小、头的图像等再度确定从私人空间出来的人,从而能够再次开始追踪。另外,当地震发生时等,即使在桌子等下方躲藏有对象者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与上述同样的处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适当进行是否误识别所追踪的对象者的确认。该确认能够使用在办公楼200内使用了公司职员证进行房间的入退室处理时的信息(个人ID等)、向个人电脑登录等的信息来进行。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针对切断部55控制防护壁(防火门)的驱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控制排气管道等的排气设备(排气部)的驱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处理部18检测头的像的大小作为对象者的像的大小,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处理部18也可以检测肩宽等作为对象者的像的大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针对避难时将对象者从办公楼200的1层入口向办公楼200的外部引导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在高楼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屋顶(直升飞机场等)避难。另外,也可以配合灾害的种类来适当改变避难场所、避难方法。进而,也可以使避难场所按办公楼200的层而不同。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针对将本发明的引导装置用于灾害时的避难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在将办公楼200内的全体人员引导至集会所、大厅等情况下使用。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Claims (40)

1.一种引导装置,具备:
拍摄部,能够从第1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
检测部,根据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像的大小;和
引导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引导所述对象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
所述检测部根据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来检测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
所述引导装置还具备移动判定部,所述移动判定部基于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判定所述对象者是否进行基于所述引导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根据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
所述引导部基于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求出距基准位置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进行引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对象者的头相对应的像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将所述对象者的身高、所述对象者的头的大小、和个人识别信息保存为数据,基于所述数据和所述像的大小取得所述对象者的姿势信息,并基于所述姿势信息引导所述对象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对象者是否处于可引导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像的大小的时间变化,
所述引导部在能够根据所述时间变化判断为所述对象者以倒下的状态预定时间不动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对象者没有处于所述可引导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具备:
确定部,从由所述拍摄部拍摄的预定的所述对象者中,确定在第1时刻没有被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所述对象者;和
第1判断部,将在所述第1时刻没有被所述拍摄部拍摄到而在所述第1时刻后的第2时刻被拍摄到的所述对象者判断为由所述确定部确定出的所述对象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
还具备切断部,所述切断部在没有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像的大小的情况下,切断由所述引导部引导的通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排气部,所述排气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排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
在所述对象者能够往返的2个空间的双方设有所述拍摄部,
所述引导装置还具备第2判断部,所述第2判断部在设置于所述一个空间的拍摄部拍摄到的对象者不再被拍摄到时,将设置于所述另一个空间的拍摄部开始拍摄到的人判断为在设置于所述一个空间的拍摄部中不再被拍摄到的对象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空间是电梯的内部,所述另一个空间是电梯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部包含第1拍摄部和与所述第1拍摄部不同的第2拍摄部,
所述第1拍摄部相对于所述第2拍摄部配置成使所述第1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
具备路径决定部,所述路径决定部基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结果,判定所述对象者能否在所引导的通路上通行,并基于该判定结果决定引导路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径决定部基于由所述拍摄部预先拍摄到的基准图像、与在所述基准图像之后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的差异,判定所述对象者能否在所述通路上通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显示所述拍摄部的拍摄结果的显示部,
在由所述路径决定部判定为所述对象者无法在所述通路上通行的情况下,所述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
具备指示所述引导路径的路径指示部。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
具备计时部,所述计时部对与由所述引导部进行的所述对象者的引导相关联的时间进行计测。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对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区域内的所述对象者的存在进行检测,
所述拍摄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切换拍摄的开始以及结束中的至少一方。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方向是铅垂方向,
所述拍摄部从所述对象者的头上拍摄所述图像。
2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拍摄部,从第1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
与所述第1拍摄部不同的第2拍摄部,从所述第1方向拍摄包含所述对象者的图像;和
检测部,根据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像的大小,
所述第1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叠的量是基于与人体相关的大小的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叠的量是基于人的头的大小的量。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对象者的头相对应的像的大小。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装置,
具备判定部,所述判定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对象者的头相对应的像的大小,
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对象者的身高、所述对象者的头的大小、和个人识别信息保存为数据,基于所述数据和所述像的大小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拍摄部和所述第2拍摄部中的至少一方配置在能够拍摄楼梯的位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考虑所述对象者所在的楼梯的高度位置,根据所述像的大小,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装置,
具备跟随部,所述跟随部通过连续使用所述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部的拍摄结果来跟随所述对象者。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第1拍摄部拍摄到所述对象者的情况下,切换所述第2拍摄部的拍摄的开始以及结束中的至少一方。
31.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校正部,所述校正部使用所述拍摄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的拍摄部各自的拍摄结果,进行所述重叠的拍摄部的校正。
3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方向是铅垂方向,
所述拍摄部从所述对象者的头上拍摄所述图像。
33.一种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具备:
拍摄部,从第1方向拍摄包含对象者的图像;
检测部,根据所述图像检测所述对象者的像的大小和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区域中的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
取得部,取得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区域的高度信息;和
判定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和由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高度信息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对象者的头相对应的像的大小。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对象者的身高、所述对象者的头的大小、和个人识别信息保存为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和所述像的大小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信息。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部与所述拍摄区域中的位置相对应地取得所述高度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拍摄部拍摄的区域包含供所述对象者上下的楼梯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取得部取得所述楼梯的各层的高度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在根据所述拍摄区域中的所述对象者的位置信息判断为所述对象者存在于楼梯上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楼梯的各层的高度信息、和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像的大小,判定所述对象者的姿势状态。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对所述拍摄部的所述拍摄区域内的所述对象者的存在进行检测,
所述拍摄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切换拍摄的开始以及结束中的至少一方。
40.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姿势状态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方向是铅垂方向,
所述拍摄部从所述对象者的头上拍摄所述图像。
CN201180055491.4A 2010-11-19 2011-10-25 引导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姿势状态判定装置 Active CN103221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4093.2A CN106251525A (zh) 2010-11-19 2011-10-25 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9529/2010 2010-11-19
JP259527/2010 2010-11-19
JP2010259529A JP2012113369A (ja) 2010-11-19 2010-11-19 姿勢状態判定装置
JP259528/2010 2010-11-19
JP2010259527A JP5974423B2 (ja) 2010-11-19 2010-11-19 誘導装置
JP2010259528A JP2012113368A (ja) 2010-11-19 2010-11-19 検出装置
PCT/JP2011/074563 WO2012066910A1 (ja) 2010-11-19 2011-10-25 誘導装置、検出装置及び姿勢状態判定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4093.2A Division CN106251525A (zh) 2010-11-19 2011-10-25 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1984A true CN103221984A (zh) 2013-07-24
CN103221984B CN103221984B (zh) 2016-10-05

Family

ID=4608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4093.2A Pending CN106251525A (zh) 2010-11-19 2011-10-25 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201180055491.4A Active CN103221984B (zh) 2010-11-19 2011-10-25 引导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姿势状态判定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4093.2A Pending CN106251525A (zh) 2010-11-19 2011-10-25 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5491B2 (zh)
CN (2) CN106251525A (zh)
WO (1) WO2012066910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5852A (zh) * 2014-05-17 2014-07-23 才越 一种根据声音进行监控及报警的电梯监控报警及急停装置
CN105347165A (zh) * 2015-09-14 2016-02-24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扶手电梯事故语音自动制动装置
CN105611119A (zh) * 2014-11-14 2016-05-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416237A (zh) * 2014-02-21 2017-02-1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监视系统
CN107836016A (zh) * 2015-07-17 2018-03-23 德尔格制造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向人员报警的方法
CN108139078A (zh) * 2015-11-27 2018-06-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加热烹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加热烹调系统
CN109478355A (zh) * 2016-07-26 2019-03-15 开利公司 建筑物疏散管理系统
CN111212802A (zh) * 2017-10-30 2020-05-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使用日志输出系统以及电梯使用日志输出方法
CN113830639A (zh) * 2021-10-29 2021-12-24 杭州赛翔科技有限公司 别墅电梯乘客自动识别救援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0177B2 (en) 2013-12-11 2018-02-20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up-to-date home automation models
US9769522B2 (en) 2013-12-16 2017-09-19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cation specific operations
EP3114063B1 (en) * 2014-03-07 2023-08-16 KONE Corporation Group call management
US10181160B1 (en) 2014-04-25 2019-01-15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igning damage caused by an insurance-related event
US11188993B2 (en) * 2014-05-28 2021-11-30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evacuations using positioning systems
US9989507B2 (en) 2014-09-25 2018-06-05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toxic gas
US10356303B1 (en) * 2014-10-07 2019-07-16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smart devices based upon image data from image sensors
US9983011B2 (en) * 2014-10-30 2018-05-29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apping and facilitating evacuation routes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US9511259B2 (en) 2014-10-30 2016-12-06 Echostar Uk Holdings Limited Fitness overlay and incorporation for home automation system
WO2016092145A1 (en) * 2014-12-10 2016-06-16 Kone Corporation Evacuation controller
CN112850406A (zh) 2015-04-03 2021-05-2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的通行列表产生
CN106144798B (zh) * 2015-04-03 2020-08-07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控制的传感器融合
US9948477B2 (en) 2015-05-12 2018-04-17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ome automation weather detection
US9960980B2 (en) 2015-08-21 2018-05-01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Location monitor and device cloning
US9996066B2 (en) 2015-11-25 2018-06-12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VAC health monitoring using a television receiver
US10101717B2 (en) 2015-12-15 2018-10-16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ome automation data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s
US10091017B2 (en) 2015-12-30 2018-10-02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home automation control based on individualized profiling
US10060644B2 (en) 2015-12-31 2018-08-28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 of home automation activity based on user preferences
US10073428B2 (en) 2015-12-31 2018-09-11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 of home automation activity based on user characteristics
US10294600B2 (en) 2016-08-05 2019-05-21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emote detection of washer/dryer operation/fault condition
US10049515B2 (en) 2016-08-24 2018-08-14 Echostar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Trusted user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home automation systems
US9934658B1 (en) 2016-09-14 2018-04-03 Siemens Industry, Inc. Visually-impaired-accessible building safety system
CN108537089B (zh) * 2017-03-01 2024-03-15 开利公司 人流量估测系统及人流量估测方法
FR3063558A1 (fr) * 2017-03-02 2018-09-07 Stmicroelectronics (Rousset) Sas Procede de controle de la detection en temps reel d'une scene par un appareil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appareil correspondant
CN106882664B (zh) * 2017-04-17 2019-02-26 太原优班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节能型的电梯监控系统
US10540871B2 (en) * 2017-07-05 2020-01-21 Oneevent Technologies, Inc. Evacuation system
US11585672B1 (en) * 2018-04-11 2023-02-21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Three-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s of routes
WO2022162270A1 (en) * 2021-01-28 2022-08-04 Kone Corporation Providing mixed reality services in an elevator ca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6068A (ja) * 1994-04-25 1995-11-10 Toshiba Corp 避難誘導支援装置
JP2004157771A (ja) * 2002-11-06 2004-06-03 Toshiba Corp 人物認識装置、人物認識方法および通行制御装置
JP2005338991A (ja) * 2004-05-25 2005-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避難誘導支援システム
CN2819337Y (zh) * 2005-09-15 2006-09-20 沈阳宏宇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疏散指示装置
US20070031010A1 (en) * 2001-08-24 2007-02-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erson recognition apparatus
CN101567939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夏普株式会社 避难路径取得系统及方法、便携终端装置、避难指示装置
CN101604380A (zh) * 2009-07-21 2009-12-16 上海理工大学 人头识别直径搜索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4989B2 (ja) 1987-08-10 1995-11-13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火災時の避難誘導方法
JPH052693A (ja) 1991-06-25 1993-01-08 Tetsuya Muraoka ホテル等建造物火災緊急避難誘導システム
JPH0589146A (ja) 1991-09-27 1993-04-09 Toshiba Corp 作業環境自動設定システム
JP3043925B2 (ja) 1993-07-15 2000-05-22 東京電力株式会社 移動物体検出判定装置
JPH0866323A (ja) 1994-08-31 1996-03-12 Tokyo Gas Co Ltd 浴室安全装置
JP2752335B2 (ja) 1994-09-27 1998-05-18 鐘紡株式会社 病室内患者監視装置
JP3129921B2 (ja) * 1994-10-24 2001-01-31 株式会社エフ・エフ・シー 画像を利用した火災検出および火災時避難誘導装置
JPH08178390A (ja) 1994-12-22 1996-07-12 Sharp Corp 人体活動量算出装置、人体活動量着衣量算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人体異常通報機
JPH09276428A (ja) * 1996-04-08 1997-10-28 Sekiko Ryo 火災の予防と消火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3708221B2 (ja) * 1996-06-05 2005-10-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走行位置表示装置
JP3521637B2 (ja) 1996-08-02 2004-04-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通過人数計測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入退場者数管理システム
JP3375873B2 (ja) * 1997-12-18 2003-02-10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常時換気装置の制御装置
JP3900726B2 (ja) 1999-01-18 2007-04-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転倒検知装置
JP2000348272A (ja) 1999-06-02 2000-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火炎センサ
JP3697632B2 (ja) * 2000-06-05 2005-09-2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歩行支援システム
US6501502B1 (en) * 2000-06-29 2002-12-31 Kuo-Cheng Chen Automatic detector for starting security cameras
JP2002044609A (ja) 2000-07-31 2002-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映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監視装置
JP2002123876A (ja) 2000-10-16 2002-04-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集合住宅用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US6633232B2 (en) * 2001-05-14 2003-10-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persons through one or more destinations based on a least-cost criterion
GB2378074B (en) * 2001-07-27 2005-08-24 Hewlett Packard Co Image capturing device
JP2003151057A (ja) 2001-11-19 2003-05-23 Toshiba Eng Co Ltd 限られた施設内災害時の避難誘導システム
JP3523230B2 (ja) 2001-11-26 2004-04-26 東芝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地震など災害時の避難誘導システム
JP3523231B2 (ja) 2001-11-26 2004-04-26 東芝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水災害に対する避難誘導システム
JP4024550B2 (ja) 2002-02-07 2007-12-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ホームセキュリティ通報システム
JP3934484B2 (ja) 2002-04-15 2007-06-20 チューナー株式会社 防犯用監視装置
JP2004072628A (ja) 2002-08-08 2004-03-04 Univ Waseda 複数カメラを用いた移動体追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2004093376A (ja) 2002-08-30 2004-03-25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高さ計測装置及び監視装置
JP3994875B2 (ja) 2002-12-27 2007-10-2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電子機器の角度調整装置
JP2005012556A (ja) 2003-06-19 2005-01-13 Sigma:Kk 特定対象追跡監視システム
US20050012817A1 (en) * 2003-07-15 2005-01-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ective surveillance system with active sensor management policies
JP2005178935A (ja) * 2003-12-16 2005-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US7880766B2 (en) * 2004-02-03 2011-02-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Detection area adjustment apparatus
EP1754954A1 (en) * 2004-05-12 2007-02-21 Takashi Yoshimine Information processor, portable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06041939A (ja) 2004-07-27 2006-02-0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監視装置及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JP4685390B2 (ja) 2004-09-07 2011-05-18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監視カメラシステム
DE102005061211B4 (de) * 2004-12-22 2023-04-06 Abb Schweiz Ag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r Mensch-Maschine-Benutzer-Oberfläche
JP4525351B2 (ja) 2005-01-05 2010-08-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セキュリティ装置
US20060001545A1 (en) * 2005-05-04 2006-01-05 Mr. Brian Wolf Non-Intrusive Fall Prot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JP4596422B2 (ja) 2005-05-20 2010-12-08 キヤノン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ダイボンダ用撮像装置
US7613324B2 (en) * 2005-06-24 2009-11-03 ObjectVideo, Inc Detection of change in posture in video
DE102005053923A1 (de) * 2005-11-11 2007-05-24 Assa Abloy Sicherheitstechnik Gmbh Rettungswegüberwachungssystem mit einer Fluchttür
JP2007183233A (ja) * 2005-12-05 2007-07-19 Tg:Kk 発光輝度類推演算方法及び発光輝度類推演算装置
JP2008052631A (ja) 2006-08-28 2008-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異常検知システム
JP2008052626A (ja) 2006-08-28 2008-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浴室異常検知システム
CN1959751A (zh) * 2006-09-20 2007-05-09 山东建筑大学 智能型安全疏散指示灯系统
JP4930030B2 (ja) * 2006-12-13 2012-05-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買物経路誘導システム
JP2008219223A (ja) 2007-03-01 2008-09-18 Tietech Co Ltd 監視システム
JP2008225630A (ja) 2007-03-09 2008-09-25 Nec Corp 避難者誘導システム、避難者誘導方法及び避難者誘導プログラム
JP2007179569A (ja) * 2007-03-09 2007-07-12 Toshiba Corp 人物認識装置、人物認識方法および通行制御装置
JP4894584B2 (ja) * 2007-03-22 2012-03-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経路案内装置
JP5074067B2 (ja) 2007-03-27 2012-11-14 セコム株式会社 不審物監視装置
JP4995613B2 (ja) * 2007-03-29 2012-08-08 アイホン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08243093A (ja) * 2007-03-29 2008-10-09 Toshiba Corp 辞書データの登録装置及び辞書データの登録方法
JP2009009413A (ja) 2007-06-28 2009-01-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動作検知装置及び動作検知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動作基本モデル生成装置及び動作基本モデル生成プログラム
US8289377B1 (en) * 2007-08-31 2012-10-16 DigitalOptics Corporation MEMS Video mode hidden autofocus
CN101179710B (zh) * 2007-11-30 2010-12-08 浙江工业大学 铁路道口智能视频监控装置
JP2009140407A (ja) 2007-12-10 2009-06-2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通過者監視装置
US20130100268A1 (en) * 2008-05-27 2013-04-25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Emergency detection and response system and method
US8063764B1 (en) * 2008-05-27 2011-11-22 Toronto 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Automated emergency detection and response
JP2010016598A (ja) * 2008-07-03 2010-01-21 Nishi Dentsu:Kk 防犯装置
JP2010015466A (ja) 2008-07-04 2010-01-21 Sekyurion Nijuyon Kk 入場者管理システム
JP5234760B2 (ja) 2008-08-18 2013-07-10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災害発生時避難支援方法、災害発生時避難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ロブラム記録媒体
JP2010086314A (ja) 2008-09-30 2010-04-15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避難誘導システム及び避難誘導プログラム
GB0820606D0 (en) * 2008-11-11 2008-12-17 Patterson Kieran Route guidance and evacuation system
JP5265321B2 (ja) 2008-12-10 2013-08-14 綜合警備保障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蓄積方法、および警備システム
CN201424042Y (zh) * 2009-07-14 2010-03-17 成都精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自动路况报警系统
WO2011083733A1 (ja) * 2010-01-07 2011-07-14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判定装置
JP5481333B2 (ja) 2010-09-17 2014-04-23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犯罪防止装置、犯罪防止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96068A (ja) * 1994-04-25 1995-11-10 Toshiba Corp 避難誘導支援装置
US20070031010A1 (en) * 2001-08-24 2007-02-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erson recognition apparatus
JP2004157771A (ja) * 2002-11-06 2004-06-03 Toshiba Corp 人物認識装置、人物認識方法および通行制御装置
JP2005338991A (ja) * 2004-05-25 2005-1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避難誘導支援システム
CN2819337Y (zh) * 2005-09-15 2006-09-20 沈阳宏宇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疏散指示装置
CN101567939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夏普株式会社 避难路径取得系统及方法、便携终端装置、避难指示装置
CN101604380A (zh) * 2009-07-21 2009-12-16 上海理工大学 人头识别直径搜索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4941B2 (en) 2014-02-21 2020-06-09 Omron Corporation Monitoring device, monitoring system, monitoring method, monitoring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with monitoring program recording thereon
CN106416237A (zh) * 2014-02-21 2017-02-15 欧姆龙株式会社 监视系统
CN103935852A (zh) * 2014-05-17 2014-07-23 才越 一种根据声音进行监控及报警的电梯监控报警及急停装置
CN105611119A (zh) * 2014-11-14 2016-05-2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611119B (zh) * 2014-11-14 2018-12-14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7836016A (zh) * 2015-07-17 2018-03-23 德尔格制造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向人员报警的方法
CN105347165A (zh) * 2015-09-14 2016-02-24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扶手电梯事故语音自动制动装置
CN105347165B (zh) * 2015-09-14 2017-08-01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扶手电梯事故语音自动制动装置
CN108139078A (zh) * 2015-11-27 2018-06-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加热烹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加热烹调系统
CN108139078B (zh) * 2015-11-27 2020-02-1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加热烹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加热烹调系统
CN109478355A (zh) * 2016-07-26 2019-03-15 开利公司 建筑物疏散管理系统
CN111212802A (zh) * 2017-10-30 2020-05-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使用日志输出系统以及电梯使用日志输出方法
CN111212802B (zh) * 2017-10-30 2021-06-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使用日志输出系统以及电梯使用日志输出方法
CN113830639A (zh) * 2021-10-29 2021-12-24 杭州赛翔科技有限公司 别墅电梯乘客自动识别救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1525A (zh) 2016-12-21
US20130242074A1 (en) 2013-09-19
US10255491B2 (en) 2019-04-09
WO2012066910A1 (ja) 2012-05-24
CN103221984B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1984A (zh) 引导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姿势状态判定装置
US11854288B2 (en) Image determining device to determine the state of a subject
JP5974423B2 (ja) 誘導装置
KR101756603B1 (ko) 드론을 이용한 무인 경비 시스템
JP5674307B2 (ja) 対象者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対象者検出方法
US93364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long range acquisition of iris images from stationary and mobile subjects
JP2005505871A (ja) 記録及び自動身元確認の為の顔画像システム
JP5760315B2 (ja) 画像判定装置
WO2012052808A1 (en) Modular mobile access control gate system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2113368A (ja) 検出装置
JP2006031645A (ja) 動的群集密度のリアルタイム推定方法及び群集事故防止システム
WO2021156996A1 (ja) ゲートシステム、ゲート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45474A (ja) 電子機器
JP2016026355A (ja) システム
JP2016028333A (ja) 電子機器
JP2006279516A (ja) 監視システム、監視カメラ、及びコントローラ
JP6137234B2 (ja) 検出装置
JP2012113369A (ja) 姿勢状態判定装置
JP5760313B2 (ja) 画像判定装置
JP6102982B2 (ja) 姿勢状態判定装置
JP2016028496A (ja) 電子機器
JP2016001506A (ja) 電子機器
JP2016021256A (ja) 電子機器
JP5760314B2 (ja) 画像判定装置
KR101367700B1 (ko) 감지센서를 이용한 강의촬영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