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7962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7962B
CN103167962B CN201180049228.4A CN201180049228A CN103167962B CN 103167962 B CN103167962 B CN 103167962B CN 201180049228 A CN201180049228 A CN 201180049228A CN 103167962 B CN103167962 B CN 103167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ornamental tape
mark
pneumatic tire
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92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7962A (zh
Inventor
中村贵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67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7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7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79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Abstract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具有圆环状的装饰带和一个或更多的标记,其中,在不减损轮胎的外观的情况下维持了标记的高可见性,同时减小了硫化成型的制造成本。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侧部(7)的外表面(7a)设置有由多个脊(8a)形成的圆环状的装饰带(8)以及由预定文字、符号或图形构成的一个或更多的标记(9)。装饰带(8)被布置成从与胎体的折返端(5c)对应的位置沿轮胎径向向内及向外延伸。装饰带(8)的宽度比标记(9)的轮胎径向上的最大长度窄。标记(9)被布置成与装饰带(8)重叠并且从与装饰带(8)重叠的位置沿轮胎径向向内或向外突出超过装饰带(8)。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胎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由多个脊形成的圆环状的装饰带和由预定文字、符号或图形构成的标记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轮胎在胎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在轮胎的周向上延伸的圆环状的装饰带和一个或更多的标记。标记由表示公司或产品名称、尺寸、制造地等的预定文字、符号或图形构成。除了用作轮胎装饰外,醒目的标记也有助于将轮胎与其他轮胎区分开。由于用于设置这样的装饰带和标记的空间有限,所以为了甚至在窄空间内也使装饰带和标记醒目,已采取多种途径。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一种这样的途径是在由沿轮胎周向交替配置的具有不同脊密度的两个区域形成的装饰带内设置标记。由于脊密度的差异而引起的反射光的微小变化使装饰带内的标记醒目。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特开平9-20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装饰带通过硫化成型加工出必要的脊而形成。然而,为了不减损标记的可见性,标记至少需要为预定尺寸,因此导致装饰带的宽度增加并且结果是用于通过硫化成型加工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在典型轮胎中,胎体围绕胎圈芯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返,并且胎体的折返端位于胎侧部上。出现的问题是,在折返端的轮胎径向上的两侧,在胎侧部上易于形成凹凸,减损了轮胎的外观。此外,近年来,胎侧部的橡胶厚度已趋向于变薄以便减小轮胎的重量,这增加了凹凸的醒目度。因此存在着针对该问题的轮胎改进的强烈期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包括由多个脊形成的圆环状的装饰带和由预定文字、符号或图形构成的一个或更多的标记,其中,在不减损轮胎的外观的情况下维持标记的高可见性,同时减小硫化成型的制造成本。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包括:由多个脊形成的圆环状的装饰带;和由预定的文字、符号或图形构成的一个或更多的标记,其中:所述装饰带布置成从与胎体的折返端对应的位置沿轮胎径向向内及向外延伸;所述装饰带的宽度比所述标记的所述轮胎径向上的最大长度窄;并且所述标记布置成与所述装饰带重叠,并从与所述装饰带重叠的位置沿轮胎径向向内或向外突出超过所述装饰带。
在上述轮胎中,在与所述装饰带重叠的区域中,所述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或外边缘优选地被定位在所述装饰带的宽度中央区域。
在这里注意,装饰带的中央区域是指以装饰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为中心、沿轮胎径向向内及向外延伸并且占据装饰带的宽度的近似95%或优选地近似80%的区域。
所述标记优选地布置成沿轮胎径向向外延伸。
在与所述装饰带重叠的区域中,与所述装饰带中的脊相比,所述标记还优选地被从外表面进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
所述标记进一步优选地通过突起镶边,并且标记内的脊优选地被设置在由所述突起围成的区域内。
所述装饰带中的脊还优选地相对于轮胎的子午线以从30°到60°范围的角度倾斜。
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圆环状的装饰带和一个或更多的标记设置于胎侧部的外表面,并且装饰带布置成从与胎体的折返端对应的位置沿轮胎径向向内及向外延伸,其中装饰带的宽度比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最大长度窄,并且标记布置成与装饰带重叠。结果,装饰带被制得充分地窄,同时在无需提供装饰带的高密度脊或无需以复杂图案形成脊的状态下,使得胎侧部上的位于胎体的折返端附近的凹凸不那么明显。因此,能够充分地减少用于为了形成装饰带而进行的硫化成型的加工成本,同时还产生了由脊的数量减少引起的较低轮胎重量。此外,有效地防止制造出的轮胎的外观受损。此外,将标记布置成沿轮胎径向向内或向外突出超过装饰带,允许标记被布置成与包括装饰带的部分和不包括装饰带的部分均重叠。因此使标记与背景之间的差异醒目,允许了可见性的更大的提高。因此,能够在不减损轮胎的外观的状态下减小硫化成型的制造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标记的可见性。
在该轮胎中在标记与装饰带之间的重叠区域中,当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或外边缘被定位在装饰带的中央区域时,不会看到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或外边缘与装饰带的边界线重叠。因此,该轮胎不存在标记的可见性被减损的风险。
此外,将标记布置成沿轮胎径向向外延伸,提供了在轮胎的周向长度方面的空间,因此允许较大尺寸的标记,这进而产生了可见性的进一步重大提高。
在标记与装饰带之间的重叠区域中,与装饰带中的脊相比从轮胎的外表面进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标记,也进一步使标记醒目。
因此,该轮胎更进一步提高了标记的可见性。
此外,当标记通过突起镶边,并且标记内的脊布置在由突起围成的区域内时,标记更加地醒目。
因此,该轮胎获得了更进一步提高了的标记的可见性。
当装饰带中的脊相对于轮胎的子午线以从30°到60°范围的角度倾斜时,尽管在胎体的折返端的轮胎径向上的两侧出现了刚性台阶,也能够使得在胎侧部上的与折返端对应的位置附近出现的凹凸不那么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的局部侧视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轮胎的沿其子午线的半部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侧视图;和
图4是图2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示出了装饰带和标记被布置所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1表示贴标的产品轮胎1。轮胎1设置有胎面部2、一对侧壁3、一对胎圈部4、由在所述一对胎圈部4之间环状延伸的至少一个帘布帘线层组成的胎体5和布置在胎体5的胎冠区域5a与胎面橡胶2a之间的带束6。胎体5的侧部部分5b围绕位于胎圈部4中的胎圈芯4a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折返,并且折返端5c位于胎侧部7上。这里,胎侧部7是指从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边缘到胎圈部4的与轮辋接合的部分的范围。此外,如图1所示,胎侧部7的在折返端5c处的橡胶厚度t(从帘布层帘线到胎侧部7的外表面的橡胶的厚度)近似在1.5mm至3.0mm之间。
如图1所示,通过沿着轮胎的周向并排设置的多个脊8a在胎侧部7的外表面7a形成了圆环状的装饰带8。这些脊8a可以以相对于轮胎的子午线M或平行或具有预定角度α的直线延伸,或者脊8a可以形成具有预定曲率的曲线等。
由预定文字、符号或图形构成的一个或更多的标记9也布置于外表面7a。
这些标记9布置成:从与装饰带8重叠的位置沿轮胎径向或者如图1所示向外突出或者如图3所示向内突出。
如图2所示,采用与胎体的折返端5c对应的位置作为基准,装饰带8布置成从与折返端5c对应的位置沿轮胎径向向内及向外延伸。如图1所示,装饰带8的径向上的宽度w比与装饰带8重叠的标记9中的轮胎径向上的长度最长的那个标记的长度窄。结果,即使橡胶厚度被制得薄到特定程度,也由于装饰带8而能够使得在外表面7a上的与折返端5c对应的位置附近出现的凹凸不那么明显。此外,装饰带8的宽度w可以被减小至最小必要宽度。注意,装饰带8的宽度w可以近似在4mm与20mm之间。
如图1和图3所示,标记9布置成与包括装饰带8的部分和不包括装饰带8的部分均重叠。由于具有装饰带8的部分和缺乏装饰带8的部分两者均被用作标记9的背景,所以使标记与背景之间的差异醒目,由此大大地增加了可见性。
特别地,如图1所示,将标记9布置成从装饰带8沿轮胎径向向外延伸,提供了当在轮胎周向上布置了多个标记9时相邻标记9之间的空间,因此允许较大尺寸的标记9,这进而产生在标记9的可见性方面的进一步重大提高。
在标记9与装饰带8之间的重叠区域中,通过如图1所示将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9a定位在装饰带8的中央区域,或者如图3所示将轮胎径向上的外边缘9b定位在装饰带8的中央区域,所以看不见标记9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9a或轮胎径向上的外边缘9b与装饰带8的位于径向内侧和外侧的边界线8b重叠。因此,该轮胎不存在标记的可见性被减损的风险。
通过将标记9布置成使得如图1所示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9a或者如图3所示的轮胎径向上的外边缘9b与胎侧部上的对应于胎体5的折返端5c的位置对准,使得在外表面7a上的与折返端5c对应的位置附近出现的凹凸更加不那么明显。
此外,在标记9与装饰带8之间的重叠区域中,如图4所示,与装饰带8中的脊8a相比从轮胎的外表面进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标记9,在标记9与装饰带8之间产生了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台阶,因此使得装饰带8与标记9之间的边界更加醒目。
此外,当标记9通过突部9c镶边并且标记内的脊9d设置在由突部9c围成的区域内时,标记9更加醒目。这里,与标记内的脊9d相比从轮胎的外表面进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突部9c,使得突部9c能有效地防止对标记内的脊9d的损伤等。
注意,如通过图4中的装饰带8的详细图所示,当沿着外表面7a设置了沿轮胎宽度方向向内凹陷的凹部8c、并且使得脊8a从凹部8c的底部突出至低于外表面7a的突出高度时,那么即使当围绕装饰带8的区域在轮胎处于使用状态下刮抵路缘石等时,脊8a也被有效地保护。
这里,优选的是,脊8a以30°与60°之间的角度α相对于轮胎的子午线倾斜。这里,在胎体5的折返端5c的轮胎径向上的两侧,不可避免地存在刚性台阶。折返端5c沿轮胎周向延伸,并且如果角度α太小,则脊8a延伸所在方向接近折返端5c延伸所在方向,导致在脊8a中易于出现龟裂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角度α太大,则脊8a延伸所在方向变得几乎正交于折返端5c延伸所在方向,导致脊8a可能不能充分地获得使胎侧部上的与折返端5c对应的位置附近出现的凹凸不那么明显的效果的担忧。将脊8a延伸所在方向限制为上述范围,能充分地加强轮胎,同时由于折返端5c的存在而有效地使得产生的凹凸不那么明显。
(实施例)
如下面所述,制造出根据本发明的调整轮胎1-4和用作传统例的基准轮胎的样件,并且通过视觉上确认标记来检查轮胎上的标记的可见性。表1示出这样的检查的结果。注意,可见性是将基准轮胎、即传统例的检查结果作为控制处理的各轮胎的检查结果的指数。指数越大表示可见性越优异。
调整轮胎1是设置有装饰带和标记的215/60R16尺寸的轮胎。装饰带(具有16mm的宽度)以胎侧部的与胎体的折返端对应的位置为中心,并且沿轮胎径向分别向内和向外延伸8mm。标记在轮胎径向上长20mm,并且布置在使得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与装饰带的轮胎周向内侧的边界线一致的位置处。注意,装饰带设置有在从胎侧部的外表面沿轮胎宽度方向向内凹陷0.4mm的凹部中以1.0mm间隔的脊。标记与装饰带中的凹部平齐(在标记内未设置脊)地形成。
调整轮胎2相当于调整轮胎1,除了标记布置成使得其径向上的内边缘被定位在装饰带的中央之外。
调整轮胎3相当于调整轮胎2,除了使标记从胎侧部的外表面沿轮胎径向向外突出0.4mm之外。
此外,调整轮胎4相当于调整轮胎3,除了使标记的内部下降、用突部将标记镶边并且以0.8mm间隔形成标记内的脊之外。
基准轮胎相当于调整轮胎1,除了装饰带的宽度为29mm,并且标记布置在装饰带内之外。
[表1]
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即使当装饰带的宽度比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最大长度窄,并且标记布置成从与装饰带重叠的位置沿轮胎径向突出超过装饰带时(调整轮胎1至4),也能够确保至少与传统轮胎的可见性相当的可见性。
附图标记列表
1:产品轮胎
2:胎面部
3:侧壁
4:胎圈部
4a:胎圈芯
5:胎体
5c:胎体的折返端
6:带束
7:胎侧部
7a:胎侧部的外表面
8:装饰带
8a:脊
8b:边界线
8c:凹部
9:标记
9a: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
9b: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外边缘
9c:突起
9d:标记内的脊

Claims (7)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的外表面包括:由多个脊形成的圆环状的装饰带;和由预定的文字、符号或图形构成的一个或更多的标记,其中:
所述装饰带布置成以与胎体的折返端对应的位置为中心,沿轮胎径向分别向内及向外延伸相同的宽度;所述装饰带的宽度比所述标记的所述轮胎径向上的最大长度窄;并且所述标记布置成与所述装饰带重叠,并从与所述装饰带重叠的位置沿轮胎径向向内或向外突出超过所述装饰带,
在与所述装饰带重叠的区域中,所述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或外边缘被定位在所述装饰带的宽度中央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装饰带重叠的区域中,使得所述标记的轮胎径向上的内边缘与对应于所述胎体的折返端的位置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布置成沿轮胎径向向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装饰带重叠的区域中,与所述装饰带中的脊相比,所述标记被从外表面进一步向外突出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通过突起镶边,并且标记内的脊被设置在由所述突起围成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带中的脊相对于轮胎的子午线以从30°到60°范围的角度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带具有沿所述外表面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所述脊从该凹部的底部突出至低于该外表面的突出高度。
CN201180049228.4A 2010-08-31 2011-08-12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79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3933 2010-08-31
JP2010-193933 2010-08-31
PCT/JP2011/004575 WO2012029239A1 (ja) 2010-08-31 2011-08-12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7962A CN103167962A (zh) 2013-06-19
CN103167962B true CN103167962B (zh) 2016-05-11

Family

ID=4577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922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67962B (zh) 2010-08-31 2011-08-12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28261A1 (zh)
EP (1) EP2612771B1 (zh)
JP (1) JPWO2012029239A1 (zh)
CN (1) CN103167962B (zh)
WO (1) WO20120292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2768B2 (ja) * 2012-12-26 2015-04-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14365B1 (fr) * 2013-12-11 2017-01-13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element graphique particulier
JP6465192B1 (ja) 2017-11-20 2019-02-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06522B2 (ja) * 2018-06-15 2022-01-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7099945B2 (ja) 2018-12-18 2022-07-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12020002898T5 (de) * 2019-08-05 2022-02-24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JP7207224B2 (ja) * 2019-08-05 2023-01-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0548A2 (en) * 1998-04-17 1999-10-20 BRIDGESTONE/FIRESTONE, Inc. High impact logo structure for tire sidewall
CN101448657A (zh) * 2006-05-24 2009-06-03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967Y2 (ja) * 1984-04-03 1994-02-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S63106108A (ja) * 1986-10-24 1988-05-1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S63106109A (ja) * 1986-10-24 1988-05-1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614973B2 (ja) 1995-04-19 2005-01-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多数のリッジによる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831072B2 (ja) * 1997-07-08 2006-10-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多数のリッジよりなる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295455B2 (ja) * 2001-10-19 2009-07-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1310384B1 (en) * 2001-11-08 2014-01-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Vehicle tire
JP2003191719A (ja) * 2001-12-27 2003-07-0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5125937A (ja) * 2003-10-23 2005-05-19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のサイドウォール装飾構造
JP2007045328A (ja) * 2005-08-10 2007-02-2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036269B2 (ja) * 2006-05-24 2008-01-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189165A (ja) * 2007-02-05 2008-08-2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26840B2 (ja) * 2007-04-03 2012-09-19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143488A (ja) * 2007-12-17 2009-07-0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60345B2 (ja) * 2008-08-26 2013-03-13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32580B2 (ja) * 2008-09-11 2013-07-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48294B2 (ja) * 2008-12-09 2013-07-3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79830A (ja) * 2009-02-06 2010-08-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0548A2 (en) * 1998-04-17 1999-10-20 BRIDGESTONE/FIRESTONE, Inc. High impact logo structure for tire sidewall
CN101448657A (zh) * 2006-05-24 2009-06-03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2029239A1 (ja) 2013-10-28
EP2612771B1 (en) 2018-11-14
EP2612771A4 (en) 2014-05-14
WO2012029239A1 (ja) 2012-03-08
EP2612771A1 (en) 2013-07-10
CN103167962A (zh) 2013-06-19
US20130228261A1 (en) 201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7962B (zh) 充气轮胎
CN105916704B (zh) 充气轮胎
JP674793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660806B (zh) 充气轮胎
CN104812595B (zh) 充气轮胎
CN104057787A (zh) 充气轮胎
JP579315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545826B2 (en) Pneumatic tire
CN104097464B (zh) 充气轮胎
CN105473349A (zh) 充气轮胎
JP708199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0282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9467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3258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0755810B1 (en) Pneumatic tires
JP200805617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4140779A1 (en) Pneumatic tire
JP6024790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093575A (zh) 充气轮胎
JP638326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02285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S60128006A (ja) サイド部形状を改良した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1805217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18505589U (zh) 充气轮胎
CN110248824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