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0806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0806B
CN103660806B CN201310412218.3A CN201310412218A CN103660806B CN 103660806 B CN103660806 B CN 103660806B CN 201310412218 A CN201310412218 A CN 201310412218A CN 103660806 B CN103660806 B CN 103660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ge
tire
different
length
decorativ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22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0806A (zh
Inventor
池林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60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0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0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08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提高了对胎侧部出现的由胎体帘布的接合部而引起的凹部的视觉隐藏效果,从而防止了外观变差。该充气轮胎在胎侧部以0.5~5.0mm的间距沿轮胎周向排列有多个脊,由此形成环状的装饰花纹。装饰花纹构成为包括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脊,并且以截面形状相同的2个以上且17个以下的脊连续排列而成的脊组为花纹单位,并对不同种类的脊组沿轮胎周向进行排列,由此形成上述装饰花纹。各脊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即,具有:位于轮胎外侧的外表面部;和从该外表面部的两端向轮胎内侧延伸的一对倾斜侧面部。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脊的外表面部的长度以及/或者将相邻的脊之间连接且位于轮胎内侧的底面部的长度不同。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能够提高对出现在胎侧部的、因胎体帘布的接合部而引起的凹部的视觉隐藏效果,从而能够防止外观变差。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被由胎体帘线的层所构成的胎体帘布加强。该胎体帘布通过沿轮胎周向对片状的帘布进行卷绕、且以较小的宽度将该帘布的两端部接合(搭接)而形成为环状。然而,由于因该接合部而使得胎体帘布在局部重叠为两层,因此与其他部分相比该接合部的刚性得以提高。因此,在对充气轮胎填充了空气以后,胎体帘布的接合部难以延伸,尤其是在覆盖橡胶较薄的胎侧部会呈现出凹部。因这样的凹部而导致出现使得胎侧部的轮胎周向上的均匀性中断等的外观变差的问题。
以往,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在胎侧部形成被称为锯齿的环状的装饰花纹的各种方案,其中,该锯齿是通过将多个脊以规定的间距沿轮胎周向排列而成的。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改变脊的间距的方案。借助这样的装饰花纹而能够期待所谓的视觉隐藏效果,即,使得因接合部而产生的凹部并不显眼。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64831号公报
然而,现实问题在于,若如以往的方法那样仅改变脊的间距,则无法获得充分的凹部的视觉隐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将各脊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其中,该大致梯形形状具有:位于轮胎外侧的外表面部;和从该外表面部的两端向轮胎内侧延伸的一对倾斜侧面部,并且,该充气轮胎包括上述外表面部的长度以及/或者将相邻的脊之间连接、且位于轮胎内侧的底面部的长度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脊,以此为基本,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对因接合部等而引起的凹部的视觉隐藏效果。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在胎侧部以0.5mm~5.0mm的间距沿轮胎周向排列多个脊,由此形成环状的装饰花纹,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装饰花纹构成为包括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脊,并且,以截面形状相同的2个以上且17个以下的脊连续排列而成的脊组为花纹单位,并将不同种类的脊组沿轮胎周向进行排列,由此而形成上述装饰花纹,上述各脊的截面形状均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上述大致梯形形状具有:位于轮胎外侧的外表面部;和从该外表面部的两端向轮胎内侧延伸的一对倾斜侧面部,上述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脊的上述外表面部的长度以及/或者底面部的长度不同,其中,上述底面部将相邻的脊之间连接且位于轮胎内侧。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对于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而言,上述脊组包括:第一脊排列而成的第一脊组;和截面形状与该第一脊的截面形状不同的第二脊排列而成的第二脊组,对于上述第一脊和上述第二脊而言,上述外表面部的长度与上述底面部的长度之和互不相同。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对于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而言,上述一对倾斜侧面部的倾斜角度在左右侧不同,从而使得上述各脊形成为截面非对称形状。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至3中任意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对于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而言,上述脊组包括:第一脊排列而成的第一脊组;和截面形状与该第一脊的截面形状不同的第二脊排列而成的第二脊组,对于上述第一脊和上述第二脊而言,相对于轮胎周向而设置在相同侧的倾斜侧面部的角度不同。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方案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对于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而言,具有通过将胎体帘布接合而形成的胎体,上述胎体帘布的接合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实质上与上述脊组中的至少一个脊组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侧部以0.5mm~5.0mm的间距沿轮胎周向排列多个脊,由此而形成环状的装饰花纹。该装饰花纹构成为包括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脊。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脊分别连续排列2个以上且17个以下而构成脊组。并且,以该脊组为花纹单位、且将不同种类的脊组沿轮胎周向进行排列,由此而形成上述装饰花纹。这样,将由截面形状不同的脊构成的多种脊组沿轮胎周向排列,由此使得具有恒定宽度的凹部变得模糊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视觉隐藏效果。
特别地,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各脊的截面形状均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该大致梯形形状具有:位于轮胎外侧的外表面部;和从该外表面部的两端向轮胎内侧延伸的一对倾斜侧面部,并且,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脊的上述外表面部的长度以及/或者将相邻的脊之间连接且位于轮胎内侧的底面部的长度不同。当从侧面观察轮胎时,外表面部以及底面部因反射更多的光而易于看起来发白,因此,通过使这样的部分的长度不同,使得上述视觉隐藏效果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视图。
图2是其装饰花纹的局部放大图。
图3(a)是图2的A-A剖视图,图3(b)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脊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脊的剖视图。
图6(a)~图6(c)是实施例的脊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充气轮胎;2…胎面部;3…胎侧部;4…胎圈部;5…胎体;5a…胎体帘布;7…脊;7A…第一脊;7B…第二脊;8…装饰花纹;10…第一脊组;11…第二脊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侧视图。该充气轮胎1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2;从该胎面部2的两侧朝轮胎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3;以及与该胎侧部3的内端连接的胎圈部4。
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表示轿车用轮胎。在该充气轮胎1的内部配置有例如子午线构造的胎体5。该胎体5的片状的胎体帘布5a沿轮胎周向延伸,其两端部相互重叠而形成接合部6。
在上述胎侧部3形成有环状的装饰花纹8。图2中放大示出了该装饰花纹8的局部。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花纹8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根据需要,装饰花纹8可以在轮胎周向上中断,轮胎的商标标识(logo mark)、表示商标名等的文字9等可以以浮雕状形成在装饰花纹8上。另外,装饰花纹8的轮胎径向上的长度H虽未被特殊限定,但优选为轮胎截面高度的5%~30%左右。
通过将多个脊7以规定的间距沿轮胎周向排列而形成上述装饰花纹8。如图3(a)、图3(b)中与脊7的长度方向成直角的截面所示,脊7是从胎侧部3的外表面突出并且以线状延伸的细棱状的突起。
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花纹8构成为包括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脊,即:图2的A-A截面亦即图3(a)所示的第一脊7A、和图2的B-B截面亦即图3(b)所示的第二脊7B。此外,在不对上述脊7A、7B进行特殊区别而进行统称时,有时将其标记为“脊7”。
另外,如图3(a)、图3(b)所示,需要以0.5mm~5.0mm的间距P沿轮胎周向对脊7进行排列。形成脊7的目的在于,使其发挥使得因胎体帘布5a的接合部6等而引起的凹部难以显眼的视觉隐藏效果。但若脊7的间距P过大,则无法充分地发挥视觉隐藏效果,从而无法实现上述目的,因此将间距P的上限设为5.0mm以下。另一方面,由于利用轮胎的硫化金属模具而形成脊7,因此如果考虑到金属模具的加工性、生产率等,则将间距P的下限设为0.5mm以上。虽未特殊限定,但上述间距P特别优选为1.0mm~3.0mm左右。
第一脊7A和第二脊7B的截面形状均构成为大致梯形形状,该大致梯形形状具有:位于轮胎外侧的外表面部13;和从该外表面部13的两端向轮胎内侧延伸的一对倾斜侧面部14。另外,在相邻的脊7、7之间形成有位于轮胎内侧的底面部15。其中,将脊7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的理由在于,如果考虑到脊7的大小、橡胶的成形技术则难以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梯形形状,并且还允许在梯形的拐角部等中包括较小的倒角等。
若正对充气轮胎1的侧面(即,胎侧部3),则大致梯形形状的脊7在外表面部13以及底面部15反射较多的光,因此这些部分看起来发白。另一方面,倾斜侧面部14的反射率与外表面部13以及底面部15的反射率相比相对较低,因此轮胎本来的黑色显现得更加强烈从而看起来发黑。因此,脊7沿轮胎周向形成这样的亮度变化,由此使得通过上述凹部所形成的亮度变化变得模糊而不显眼。
此外,如图2所示,将截面形状相同的脊以2个以上且17个以下的个数连续排列而成的脊组作为花纹单位,并沿轮胎周向对种类不同的脊组(花纹单位)进行排列,由此而形成本实施方式的装饰花纹8。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述脊组中包括:第一脊7A以上述范围内的个数连续排列而成的第一脊组10;和第二脊7B以上述范围内的个数连续排列而成的第二脊组11,并交替地设置第一脊组10和第二脊组11。
为了获得使因胎体帘布5a的接合部6而产生的凹部变得模糊、不显眼的视觉隐藏效果,形成了构成装饰花纹8的花纹单位的脊组10和11。因此,使脊组10以及11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CL与上述接合部6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PL近似的手段,在提高视觉隐藏效果方面尤为有效。通常情况下,接合部6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PL在装饰花纹8的内缘8e上约为4mm~25mm左右。
本发明人针对轿车用子午线轮胎进行了各种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即使将一个脊7,即,将两种脊7沿轮胎周向交替地排列,也无法充分获得上述视觉隐藏效果。另外,即使增加脊组中所包含的脊7的个数,由于与接合部6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PL之间产生偏差,因此也无法充分地获得视觉隐藏效果。根据这样的理由,需要对2个~17个相同的脊7进行排列而形成脊组,特别优选为3个以上,更优选为4个以上,另外优选为15个以下,更优选为13个以下。
进而,为了提高视觉隐藏效果,关键在于使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脊7A、7B的外表面部13的长度以及/或者底面部15的长度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构成为第一脊7A的外表面部13的长度Loa与第二脊7B的外表面部13的长度Lob不同,且满足Loa<Lob的关系。同样,构成为第一脊7A的底面部15的长度Lia与第二脊7B的底面部15的长度Lib不同,且满足Lia<Lib的关系。此外,当未对第一脊7A和第二脊7B进行特殊区别时,将它们的外表面部的长度简略标记为“Lo”,并且将它们的底面部的长度简略标记为“Li”。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装饰花纹8,脊组10、11的各自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CL与胎体帘布5a的接合部6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PL(进而,由此而产生的凹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近似或一致。因此,在接合部6与脊组重叠的情况下不言而喻,即使在两者错位的情况下,脊组10、11之间的花纹的转变也能够使凹部更不显眼,从而能够改善胎侧部3的外观。因此,优选地,对于在装饰花纹8的轮胎径向的内缘8e上的胎体帘布5a的接合部6的轮胎周向长度PL而言,使其实质上与上述脊组10、11中的至少一个脊组的在上述内缘8e的轮胎周向长度CL相等。此处,“实质上”是指:若考虑到轮胎的成形精度,则难以使两个CL的长度与PL的长度完全一致,有鉴于此,至少还包括长度之差为10mm的情况。尤其是通过使接合部的长度PL大于第一脊组10的上述长度CL1、且小于第二脊组11的长度CL2,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使凹部模糊的效果。
另外,各脊组10、11的脊7,由于外表面部13的长度Lo以及/或者底面部15的长度Li不同,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视觉隐藏效果。作为优选方式,对于第一脊7A和第二脊7B而言,优选它们的外表面部13的长度Lo与底面部15的长度Li之和Lo+Li互不相同。当正对胎侧部3时,由于外表面部13以及底面部15反射更多光而看起来发白,因此通过在脊组10、11之间使上述宽度之和Lo+Li变化,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视觉隐藏效果。
例如,即使在使外表面部13的长度Lo以及底面部15的长度Li这两者不同的情况下,如果上述和Lo+Li在脊组之间不发生变化,则会呈现出在该脊组之间无法获得足够的亮度之差的倾向。另外,在仅使外表面部的长度Lo不同、或者仅使底面部的长度Li不同的情况下,虽然上述和Lo+Li也发生变化,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若使外表面部13的长度Lo以及底面部15的长度Li双方均不同、且使上述和Lo+Li也不同,则会使得亮度之差进一步扩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觉隐藏效果。
如图3所示,脊7的外表面部13的长度Lo以及底面部15的长度Li虽未被特殊限定,但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2mm以上,另外,优选为3.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另外,倾斜侧面部14的逐渐扩展的角度θ优选设定为大于0゜,但优选为85゜以下,更优选为75゜以下的范围。此外,脊7的高度h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mm以下。
进而,作为优选方式,如图4所示,通过使上述各脊7的左右一对倾斜侧面部14的倾斜角度θL、θR不同,使得上述各脊7形成为左右非对称形状。这样的脊7易于在左右的倾斜侧面部14处产生亮度差,因此会带来更复杂的亮度变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视觉隐藏效果。尤其优选左右的倾斜侧面部14的角度之差|θL-θR|为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另外,优选为10゜以下。
如图5所示,对于第一脊7A和第二脊7B而言,优选它们相对于轮胎周向而设置在同一侧(在该图中为右侧)的倾斜侧面部14的逐渐扩展的角度分别为θ1、θ2、且优选θ1、θ2(>θ1)不同。例如,在从轮胎周向的一侧S1且从其法线方向观察倾斜侧面部14的情况下,该倾斜侧面部14也因反射而看起来发亮。此时,由于脊7的另一侧S2的倾斜侧面部14原本就看不见,因而对亮度并不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使在轮胎周向上位于同一侧的倾斜侧面部14的倾斜角度在第一脊7A和第二脊7B不同,能够更加有效地使亮度不同。
如上所述,即使当从斜侧观察充气轮胎1的胎侧部3时,在第一脊组10和第二脊组11处,由于倾斜侧面部14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看起来发亮的方向在脊之间发生变化,因此亮度的变化变得复杂,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视觉隐藏效果。此外,上述角度之差|θ1-θ2|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3゜以上,另外,优选为10゜以下。
此外,在图5中,虽然对轮胎周向的另一侧的倾斜侧面部以同一角度进行表示,但也可以使该另一侧的倾斜侧面部在第一脊7A与第二脊7B处的角度不同。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变形为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即使使用截面形状不同的3种以上的脊,也能够期待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若增加脊7的种类数量,有可能导致生产率变差,因此优选脊7的种类数量为5种以下。
[实施例]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效果,基于表1的规格试制了尺寸为175/60R14的多种充气轮胎,并进行了胎侧部的外观评价测试。该充气轮胎的胎体帘布数为一枚,该胎体帘布的接合部在装饰花纹的内缘处的长度PL为12mm。装饰花纹是将第一脊组和第二脊组分别两两交替地设置而成的。由此,在胎侧部特意设置形成有装饰花纹的区域、和并未形成有装饰花纹的区域。另外,详见图6所示,脊组的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3种脊。
另外,外观评价测试是由5名测试者用肉眼对胎侧部的形成有装饰花纹的区域和并未形成有装饰花纹的区域进行比较,观察因胎体帘布的接合部而引起的凹部的显眼状况在装饰花纹上模糊到何种程度。将通过测试者的感官完全未察觉的情况评为100分,将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评为60分并将其作为相对评价,从而利用5名测试者进行评价所得的评分的平均值来表示测试结果。数值越大表明凹部越不显眼、外观状况越好。
[表1]
根据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的轮胎发挥了有益的性能。

Claims (5)

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侧部以0.5mm~5.0mm的间距沿轮胎周向排列多个脊,由此形成环状的装饰花纹,
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花纹构成为包括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脊,
并且,以截面形状相同的2个以上且17个以下的脊连续排列而成的脊组为花纹单位,并将不同种类的脊组沿轮胎周向排列,由此形成所述装饰花纹,
所述各脊的截面形状均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所述大致梯形形状具有:位于轮胎外侧的外表面部;和从该外表面部的两端向轮胎内侧延伸的一对倾斜侧面部,
所述截面形状不同的两种以上的脊的所述外表面部的长度以及/或者底面部的长度不同,其中,所述底面部将相邻的脊之间连接且位于轮胎内侧,
具有通过将胎体帘布接合而形成的胎体,
所述胎体帘布的接合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实质上与所述脊组中的至少一个脊组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脊组包括:第一脊排列而成的第一脊组;和截面形状与该第一脊的截面形状不同的第二脊排列而成的第二脊组,
对于所述第一脊和所述第二脊而言,所述外表面部的长度与所述底面部的长度之和互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倾斜侧面部的倾斜角度在左右侧不同,由此使得所述各脊形成为截面非对称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倾斜侧面部的倾斜角度在左右侧不同,由此使得所述各脊形成为截面非对称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脊组包括:第一脊排列而成的第一脊组;和截面形状与该第一脊的截面形状不同的第二脊排列而成的第二脊组,
对于所述第一脊和所述第二脊而言,相对于轮胎周向设置在相同侧的倾斜侧面部的角度不同。
CN201310412218.3A 2012-09-21 2013-09-11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608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8764A JP5785530B2 (ja) 2012-09-21 2012-09-21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208764 2012-09-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0806A CN103660806A (zh) 2014-03-26
CN103660806B true CN103660806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30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221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60806B (zh) 2012-09-21 2013-09-11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85530B2 (zh)
KR (1) KR102026378B1 (zh)
CN (1) CN103660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5680B2 (ja) * 2016-09-26 2020-12-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80788B2 (ja) * 2017-02-01 2021-06-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40389B2 (ja) 2017-12-12 2021-09-2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装飾体
JP6930908B2 (ja) * 2017-12-14 2021-09-0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11511587B (zh) * 2017-12-20 2022-09-0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DE102018204245A1 (de) * 2018-03-20 2019-09-26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JP7151226B2 (ja) * 2018-07-10 2022-10-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129380B2 (ja) * 2019-06-03 2022-09-0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7207224B2 (ja) * 2019-08-05 2023-01-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88155B2 (ja) * 2019-10-08 2022-06-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443764B2 (ja) * 2019-12-25 2024-03-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069260A (ja) * 2021-11-05 2023-05-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5257242A (zh) * 2022-07-28 2022-11-01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侧壁具有纹理装饰图案的轮胎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1014A2 (en) * 1995-06-28 1997-01-0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Design patterns for a tire sidewall
CN101856955A (zh) * 2009-04-10 2010-10-13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627057A (zh) * 2011-02-07 2012-08-0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6401B2 (ja) * 1993-12-10 2003-08-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帯状デザインを有す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20174928A1 (en) * 2001-05-25 2002-11-28 Ratliff Billy Joe Tire sidewall
JP3980929B2 (ja) * 2002-05-08 2007-09-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5621611B2 (ja) * 2011-01-18 2014-11-1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1014A2 (en) * 1995-06-28 1997-01-0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Design patterns for a tire sidewall
CN101856955A (zh) * 2009-04-10 2010-10-13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627057A (zh) * 2011-02-07 2012-08-0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0806A (zh) 2014-03-26
JP2014061820A (ja) 2014-04-10
JP5785530B2 (ja) 2015-09-30
KR20140038882A (ko) 2014-03-31
KR102026378B1 (ko) 2019-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0806B (zh) 充气轮胎
US10532614B2 (en) Tire
CN103568739B (zh) 充气轮胎
CN103097151B (zh) 轮胎
JP201005247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921627A (zh) 充气轮胎
CN104339988B (zh) 充气轮胎
JP7259509B2 (ja) タイヤ
CN104057786A (zh) 充气轮胎
CN103167962B (zh) 充气轮胎
JP654755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14348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8691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829522A (zh) 轮胎
JP2005125937A (ja) タイヤのサイドウォール装飾構造
JP2003146025A (ja) タイヤ
JP2008189165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0568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423999B (zh) 充气轮胎
JP665222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620821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82686B2 (ja) タイヤモールド
JP2005053248A (ja) タイヤ
CN113195263A (zh) 充气轮胎
JP2020200000A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