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8657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8657A
CN101448657A CNA2007800184569A CN200780018456A CN101448657A CN 101448657 A CN101448657 A CN 101448657A CN A2007800184569 A CNA2007800184569 A CN A2007800184569A CN 200780018456 A CN200780018456 A CN 200780018456A CN 101448657 A CN101448657 A CN 101448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projection
sidewall portion
air
zhou fangxia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84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8657B (zh
Inventor
中野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78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2546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48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8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86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1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incorporated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42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moulding surface, e.g. ribs or grooves
    • B29C33/424Moulding surfac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marking or patter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72Side-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group B29C33/00 or B29C35/00
    • B29C37/0053Moulding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surface, e.g. ribs, high poli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72Side-walls
    • B29D2030/726Decorating or marking the sidewalls before tyre vulcaniz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提高形成在胎侧部的标识的可见性,并且降低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在轮胎径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隔地在胎侧部(2)的表面(2a)上配置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的两根周方向突起(9)。在两根周方向突起(9)之间,在轮胎周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隔地配置与两根周方向突起(9)连接并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两根径方向突起(10)。将由周方向突起(9)与径方向突起(10)划分的区域形成在从胎侧部(2)的表面(2a)凹进的凹陷面(11)上。在凹陷面(11)上设置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至少一个标识(8)。标识(8)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高度(H1)小于等于周方向突起(9)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高度(H2)以及径方向突起(10)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高度(H3)。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提高在胎侧部形成的标识的可见性、并且降低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轮胎的胎侧部的表面上,为了显示制造商名称、商标名称等,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设置有由文字、图形、记号等构成的标识。以往,这样的标识为了提高标识的可见性,将标识的突出高度设置得尽可能地高。但是,在将标识的突出高度设置得较高时,会产生由标识成型时的橡胶流动不良引起的空气滞留,产生硫化故障的问题。
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一直以来在形成在胎侧部的标识的形态上下功夫,提出了各种方案,这些方案中一边提高标识的可见性,一边改善标识成型时的橡胶流动不良,降低由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但是,在任何一个方案中,作为使提高标识的可见性与防止由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这一二律背反的特性兼备的对策都是不够的,都还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559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67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胎侧部形成的标识的可见性、并且降低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的充气轮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中:在胎侧部的表面上在轮胎径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配置有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的两根周方向突起,在所述两根周方向突起之间,在轮胎周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配置有与该两根周方向突起连接并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两根径方向突起,由所述周方向突起与所述径方向突起划分的区域被形成为从胎侧部的表面下凹的凹陷面,在该凹陷面上设有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标识,将标识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设为小于等于周方向突起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以及径方向突起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通过在胎侧部的表面上设置周方向突起和与其连接的径方向突起,将由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划分的区域形成为凹陷面上,在该凹陷面上形成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标识,进而如上所述那样规定标识的高度,能够使在轮胎硫化时残留在标识与对其进行成型的模具的凹部之间的空气、经由向轮胎内侧凹陷的凹陷面与模具内面之间而有效地在对周方向突起以及径方向突起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逸出,所以能够改善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
另一方面,在胎侧部的表面上,标识以由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包围的状态并以从向轮胎内侧凹陷的凹陷面比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状态形成,所以能够提高标识的可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剖图。
图2是表示形成在图1的轮胎上的标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向视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向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轮胎硫化时的标识部分的未硫化橡胶的流动的剖视说明图。
图6是接着图5表示未硫化橡胶的流动的剖视说明图。
图7是接着图6表示未硫化橡胶的流动以及残留的空气的流动的剖视说明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向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形成图8的标识的未硫化橡胶的流动的剖视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形成在胎侧部的表面的标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X-X向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辅助突起的优选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半剖图。
图14是从轮胎侧面方向观察的图13的标识的说明图。
图15是模具内面的局部省略部分放大图。
图16是在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的连接部分形成的橡胶须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除去图16的橡胶须后的痕迹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9是图18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表示周方向突起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周方向突起的又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径方向突起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径方向突起的又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半剖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半剖图。
符号说明
1:胎面部       2:胎侧部      2a:表面
3:胎圈部       8:标识        8m:突起部
8n:部分        9、9A、9B:周方向突起
10:径方向突起  11:凹陷面1    3、13A:辅助突起
13A1:一端部    13A2:另一端部  14:空间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图1中,符号1表示胎面部,符号2表示胎侧部,符号3表示胎圈部,符号100表示轮胎赤道面。在左右的胎圈部3之间在轮胎周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排列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帘线而延伸设置有埋设在橡胶层内的胎体层4,其两端部4a以夹着胎圈填胶6的方式围绕埋设在胎圈部3内的胎圈芯5而从轮胎轴方向内侧向外侧折回。在胎面部1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设有将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地排列的钢丝帘线等加强帘线埋设在橡胶层中而成的多个带束层7。
在胎侧部2的表面2a,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向轮胎径方向内侧离开轮胎剖面高度SH的1/4的长度位置与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向轮胎径方向外侧离开轮胎剖面高度SH的1/4的长度位置之间,成为形成有由文字、记号、图形等构成的凸状的标识8的区域Y。
在区域Y,如图2所示,在轮胎径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隔地在胎侧部2的表面2a上设置有沿着轮胎周方向延伸成环状的两根周方向突起9(9A、9B)。在区域Y,进而在轮胎周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隔地在胎侧部2的表面2a上形成有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两根周方向突起9A、9B连接的至少两根径方向突起10。由这些周方向突起9A、9B与径方向突起10划分的区域,如图3、4所示,形成为从胎侧部2的表面2a凹进深度D的凹陷面11,在该凹陷面11上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地突出设置有标识8。
标识8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高度H1小于等于周方向突起9A、9B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高度H2,并且小于等于径方向突起10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高度H3。
由此,在轮胎硫化时,如图5所示,构成胎侧部2的未硫化橡胶12首先与对凹陷面11进行成型的模具20的凸面24抵接。接下来,如图6所示,未硫化橡胶12先流入模具20的标识成型用凹部21,接下来流入对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进行成型的模具20的槽22。如图7所示,未硫化橡胶12先流入模具20的标识成型用凹部21的底部,所以在未硫化橡胶12与标识成型用凹部21的壁面之间残留的空气被流入的未硫化橡胶12挤出,如箭头所示经由模具20的凸面24与形成凹陷面11的未硫化橡胶12的部分,在部分填充有未硫化橡胶12的模具20的槽22逸出。因此,降低由标识8的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在模具20的槽22逸出的空气经排气用的通气孔23排出到外部。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在胎侧部2的表面2a上,标识8形成为以由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周方向突起9A、9B与径方向突起10包围的状态、从向轮胎内侧凹进的凹陷面11比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形态,所以能够提高标识8的可见性。
另外,通过在凹陷面11上突出设置标识8,并如上所述那样相对于周方向突起9A、9B的高度H2以及径方向突起10的高度H3来规定其高度H1,能够使标识成型时的橡胶流动更良好,改善由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
如果标识8的高度H1比周方向突起9A、9B的高度H2高,则在标识成型时容易产生空气滞留。在标识8的高度H1比径方向突起10的高度H3高时也一样。优选,将标识8的高度H1设置得比周方向突起9A、9B的高度H2以及径方向突起10的高度H3低。
在本发明中,在标识8如图2右侧所示的“O”那样具有环状的突起部8m和由该突起部包围的部分8n时,如图8所示,优选将部分8n设置得比胎侧部2的表面2a高。由此,在轮胎硫化时,如图9所示,能够容易地使模具20的标识成型用凹部21内的空气如箭头所示那样经由模具20的凸面24与形成凹陷面11的未硫化橡胶12的部分之间,在未硫化橡胶12部分流入的对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进行成型的模具20的槽22逸出。
作为部分8n的高度Hn,只要比胎侧部2的表面2a高即可。作为部分8n的高度Hn的上限值,从标识8的可见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设为小于等于标识8的高度H1的0.25倍。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实施方式,局部表示在胎侧部2的表面2a形成的标识8。在该图10的实施方式中,在周方向突起9A、9B与径方向突起10划分的区域的凹陷面11,除了上述的标识8,进而在轮胎周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形成有沿着轮胎径方向延伸的多个辅助突起13。多个辅助突起13包括:一端连接在标识8上、另一端连接在周方向突起9上的第一辅助突起13A,和两端接在周方向突起9A、9B上的第二辅助突起13B。辅助突起13如图11所示,具有高度H4,其高度H4与凹陷面11的深度D的比H4/D满足通过0.6≤H4/D≤1.0表示的关系。
通过这样经由第一辅助突起13A将标识8连接在周方向突起9上,能够使标识8与标识成型用凹部的壁面之间残留的空气经由对第一辅助突起13A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而在对周方向突起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逸出。另外,通过两端接在周方向突起9A、9B上的第二辅助突起13B,能够使凹陷面11与模具内面上残留的空气经由对第二辅助突起13B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而高效地在对周方向突起9A、9B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逸出。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
在比H4/D小于0.6时,对辅助突起13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过浅,不能使残留的空气有效地逸出。在比H4/D超过1.0时,标识8的可见性降低。
辅助突起13,优选,如上所述那样以预定的间隔设置多根,但根据需要,只要设置至少一根辅助突起13即可。此时,设置至少一根辅助突起13A进一步改善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所以优选。
辅助突起13A,如图12所示,可以以将连接在标识8上的一端部13A1的距胎侧部表面2a的高度H5设为标识8的高度H1的0.2~0.8倍的方式,使一端部13A1隆起。另外,辅助突起13A如图12所示,可以以将连接在周方向突起9上的另一端部13A2的距胎侧部表面2a的高度H6设为周方向突起9A、9B的高度H2的0.2~1.0倍的方式,使一端部13A2隆起。由此,能够使在轮胎硫化时残留在标识8与模具内面之间的空气经由对辅助突起13A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而更有效地在对周方向突起9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逸出,能够进一步改善由标识8的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
在辅助突起13A的一端部13A1的高度H5低于标识8的高度H1的0.2倍,或者辅助突起13A的另一端部13A2的高度H6低于周方向突起9的高度H2的0.2倍时,残留的空气的逸出效果都较小。在辅助突起13A的一端部13A1的高度H5高于标识8的高度H1的0.8倍时,标识8的可见性降低。即使辅助突起13A的另一端部13A2的高度H6高于周方向突起9的高度H2的1.0倍,残留的空气的逸出效果也不会变,所以辅助突起13A的另一端部13A2的高度H6的上限为周方向突起9的高度H2的1.0倍。
在本发明中,在如上所述那样在形成在由周方向突起9A、9B与径方向突起10划分的区域上的凹陷面11上突出设置多个标识8时,将标识8的从胎侧部2的表面2a突出的部分8s的体积的总和设为从胎侧部2的表面2a到凹陷面11为止的空间部分14的容积的0.7~1.3倍的范围内,这能够改善标识8的周边的橡胶流动不良,进一步降低由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所以优选。另外,在具有辅助突起13的情况下,空间部分14为从胎侧部2的表面2a到包含辅助突起13的凹陷面11为止的空间部分。
图13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图13所示的充气轮胎是用于卡车、公交车等的重载用充气轮胎,符号31为胎面部,符号32为胎侧部,符号33为胎圈部,符号100表示轮胎赤道面。
在左右的胎圈部33之间延伸设置有胎体层34,其中在轮胎周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排列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帘线并埋设在橡胶层内,其两端部34a以夹着胎圈填胶36的方式围绕埋设在胎圈部33内的胎圈芯35而从轮胎轴方向内侧向外侧折回。在胎面部31的胎体层34的外周侧,设有将相对于轮胎周方向倾斜地排列的钢丝帘线等加强帘线埋设在橡胶层中而成的多个带束层37。
配置在胎圈芯35的外周侧的胎圈填胶36,由硬度比构成胎侧部32的橡胶高的橡胶构成,作为加强构件而起作用,以剖面三角形状从胎圈部33侧向胎侧部32侧延伸。胎圈填胶36的外周端36a位于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到位置P2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1,该位置P2在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轮胎径方向内侧距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的距离为轮胎剖面高度Hc的1/2。该胎侧部区域Q1,在一般的重载用充气轮胎中为配置在胎圈填胶的外周端的范围。另外,这里所说的轮胎剖面高度Hc为从轮胎旋转轴到位置P1为止的轮胎径方向长度Lr与所安装的车轮的轮辋半径Rr的差。
在胎侧部32的表面32a,将位于胎侧部区域Q2的胎侧部表面32a的部分32a1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曲率半径R1的圆弧状,其中胎侧部区域Q2是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到在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轮胎径方向外侧距离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的距离为轮胎剖面高度Hc的1/4的位置P3,另一方面将位于胎侧部区域Q1的胎侧部表面32a的部分32a2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曲率半径R2的圆弧状。进而,将位于从位置P4到位置P3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3的胎体层34的部分34s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曲率半径Rs的圆弧状,所述位置P4在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轮胎径方向内侧距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的距离为轮胎剖面高度Hc的1/4,这些曲率半径R1、R2、Rs满足通过Rs<R1并且3.0R1≤R2表示的关系。曲率半径R1、R2、R3在重载用充气轮胎的情况下,可以设曲率半径R1为50mm~200mm、曲率半径R2为200mm~800mm、曲率半径Rs为30mm~180mm的范围,根据轮胎尺寸而适当选择。
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的标识8、周方向突起9A、9B以及径方向突起10设置在从位置P2到位置P3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4内。即,在从胎圈填胶36的外周端36a的位置P5到位置P2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5的胎侧部表面32a的部分32a3,如图14所示,设有在轮胎周方向上连续延伸成环状的一根周方向突起9(9A)。在位于胎侧部区域Q2的胎侧部表面32a的部分32a1,设有在轮胎周方向上连续延伸成环状的另一根周方向突起9(9B)。
在轮胎周方向上隔着预定的间隔地在胎侧部32的表面32a上形成有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两根周方向突起9A、9B连接的至少两根径方向突起10。由这些周方向突起9A、9B与径方向突起10划分的区域形成从胎侧部32的表面32a凹进深度D的凹陷面11,在该凹陷面11上从胎侧部32的表面32a突出地突出设置有上述的标识8。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规定曲率半径R1、R2、Rs的关系,能够将在轮胎的使用内压负载时位于从位置P2到位置P3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4的胎侧部表面32a的部分形成为比以往更接近平面的形状。因此,通过在位于胎侧部区域Q4的胎侧部表面32a的部分设置上述的标识8,标识8变得更容易看见,能够进一步提高可见性。
另一方面,在硫化时,通过内压将轮胎挤压到模具内面上进行成型,但此时配置有胎圈填胶36的胎侧部32的局部的刚性比胎侧部32的其他部分高,所以胎侧部32的其他部分被先挤压到模具内面上,然后配置有胎圈填胶36的胎侧部32的部分才被挤压到模具内面上。因此,在胎侧部表面32a与模具内面之间残留的空气聚集在配置有胎圈填胶36的胎侧部32的部分表面与模具内面之间。在该聚集的区域设有周方向突起9A,进而径方向突起10与该周方向突起9A连接,所以能够使聚集在配置有胎圈填胶36的胎侧部32的部分表面与模具内面之间的空气聚集到对周方向突起9A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内,并使其从排气用通气孔有效地逸出到外部,所以能够进一步改善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
即,由气囊(ブラダ—)顺序挤压到模具内面上而进行硫化成型的轮胎,在轮胎表面的突起部分上容易滞留空气,所以一般在对该突起部分进行成型的突起成型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气用的通气孔。在对上述的重载用充气轮胎进行成型的模具40中,如图15所示,优选将排气用的通气孔41A、41B设置在对周方向突起9A进行成型的周方向突起成型槽42与对径方向突起10进行成型的径方向突起成型槽43连接起来的部分、以及对周方向突起9B进行成型的周方向突起成型槽44与径方向突起成型槽43连接起来的部分上。使聚集在配置有胎圈填胶36的胎侧部32的部分表面与模具内面之间的空气聚集到对周方向突起9A进行成型的周方向突起成型槽42,能够使其从排气用的通气孔41A有效地逸出到外部。
其结果,在硫化成型后的轮胎上,在周方向突起9A与径方向突起10的连接部分C1、以及径方向突起9B与径方向突起10的连接部分C2上,如图16所示,形成有由流入排气用的通气孔的橡胶形成的橡胶须38。另外,在将橡胶须38除去之后的轮胎中,如图17所示,残留有稍微上凸的橡胶须38的痕迹39。
图18、19表示用于卡车、公交车等中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图18的充气轮胎在图13所示的充气轮胎中还追加下述的结构。
径方向突起10与轮辋检查线(环状突起)51连接,所述轮辋检查线51超过周方向突起9A而向轮胎径方向内侧延伸,在位于比位置P2更靠轮胎径方向内侧的胎圈部33侧的胎侧部32的表面32a的部分32a4上在轮胎周方向上突出设置成环状,用于检查与轮辋的嵌合状态。几个径方向突起10将在周方向突起9A、9B之间延伸的部分10a弯曲成钝角状、同时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
上述的充气轮胎,通常使用被分割为上模具、下模具以及上下钢丝圈的模具或者被分割为上模具板、下模具板、扇板以及上下钢丝圈的模具进行硫化。此时,在充气轮胎的比轮辋检查线51更靠轮胎径方向内侧的胎圈部33的表面33a,与模具分割位置相当的位置60作为环状的线而存在。进而从轮辋检查线51到该场所60延伸设置有副突起52。副突起52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进而延伸到胎踵位置33x。
除了连接部分C1、C2,在径方向突起10与轮辋检查线51连接的连接部分C3也具有图16所示的橡胶须38或者如图17所示的痕迹39,对该轮胎进行成型的模具,在与该连接部分C3相对应的位置也通过排气用的通气孔使空气逸出到外部。
通过这样将径方向突起10与轮辋检查线51连接,能够使残留的空气更容易地从对径方向突起10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经由对轮辋检查线51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逸出到外部,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此时,在对轮辋检查线51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上也形成有排气用的通气孔。
另外,也能使残留的空气从模具分割位置逸出到外部,所以通过进而从轮辋检查线51到与其相对应的位置60延伸设置副突起52,能够使残留的空气更容易地逸出到外部,能够进一步降低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
另外,在没有轮辋检查线51的轮胎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径方向突起10直接延伸设置到位置60。
在本发明中,作为标识8的高度H1优选设为0.2mm~1.5mm的范围。如果标识8的高度H1低于0.2mm,则标识8的可见性下降。如果标识8的高度H1超过1.5mm,则难以改善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
作为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的高度H2、H3,优选分别设为0.2mm~2.0mm的范围。如果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的高度H2、H3低于0.2mm,则对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深过浅,所以使残留的空气逸出到外部的效果大大降低。如果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的高度H2、H3超过2.0mm,则容易招致流入对突起9、10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内的橡胶的橡胶流动不良,所以不优选。
作为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的宽度W2、W3,优选分别设为0.2mm~5.0mm的范围。如果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的宽度W2、W3窄于0.2mm,则使残留的空气逸出到外部的效果大大降低。如果周方向突起9以及径方向突起10的宽度W2、W3超过5.0mm,则容易招致流入对突起9、10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内的橡胶的橡胶流动不良,所以不优选。
作为凹陷面11的深度D,优选设为0.2mm~1.0mm的范围。如果凹陷面11的深度D浅0.2mm,则标识的可见性下降,进而难以有效改善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在凹陷面11的深度D超过1.0mm时,也难以有效改善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更优选,将凹陷面11的深度D设为0.4mm~0.8mm的范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周方向突起9形成为具有单一的曲率半径的圆状,但也可以如图20、21所示,在轮胎径方向上具有振幅同时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成环状。此时,周方向突起9A、9B在图20、21中延伸成波状,但也可以是弯曲成锯齿状同时延伸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20、21所示的形状。
径方向突起10,也可以如图22所示,设为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成锯齿状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如图23所示,设为在轮胎周方向的一个方向上倾斜同时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
图13所示的充气轮胎,为在突起9A、9B、10的各连接部分上具有橡胶须38或者将橡胶须38除去之后的痕迹39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下述的结构:通过配置形成在模具上的排气用的通气孔,在周方向突起9A、9B与径方向突起10内的至少一个突起上具有橡胶须38或者其痕迹39,优选在周方向突起9A与径方向突起10的连接部分以及径方向突起9B与径方向突起10的连接部分内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具有橡胶须38或者其痕迹39。图13所示的充气轮胎,更优选设为在突起9A、9B、10的各连接部分上具有橡胶须38或者其痕迹39的结构。
图18所示的充气轮胎,优选设为下述的结构:通过配置形成在模具上的排气用的通气孔,在周方向突起9A、9B、径方向突起10、轮辋检查线51以及副突起52内的至少一个具有橡胶须38或者其痕迹39,优选的是在周方向突起9A与径方向突起10的连接部分、径方向突起9B与径方向突起10的连接部分、径方向突起10与轮辋检查线51的连接部分以及轮辋检查线51与副突起52的连接部分内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具有橡胶须38或者其痕迹39。图18所示的充气轮胎,更优选设为在各连接部分具有橡胶须38或者其痕迹39的结构。
在图13、18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使外周端位于范围Q1的加强构件列举了胎圈填胶36,但如图24所示,在胎体层34的折回部34F的外周端34e位于比胎圈填胶36的外周端36a更靠轮胎径方向外侧的胎侧部区域Q1的情况下,胎体层34的折回部34F的外周端34e成为加强构件的外周端,所述胎体层34围绕胎圈芯35而从轮胎轴方向内侧向外侧折回并且延伸设置到胎侧部32侧,。
如图25所示,在埋设有帘线加强层53、该帘线加强层53的外周端53a位于比胎圈填胶36的外周端36a以及胎体层34的折回部34F的外周端34e更靠轮胎径方向外侧的胎侧部区域Q1的情况下,帘线加强层53成为加强构件,所述帘线加强层53在胎圈填胶36的附近从胎圈部33侧延伸设置到胎侧部32侧,并且排列有机纤维帘线、钢丝帘线等加强帘线(未图示)而埋设在橡胶层中。
另外,上述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位置P2~P5以及曲率半径R1、R2、Rs是将轮胎安装在JATMA(日本自动车轮胎协会)所规定的标准轮辋上并施加与JATMA所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的5%的空气压力的无负载状态下的值。轮胎剖面高度SH以及轮胎剖面高度Hc也同样。另外,所谓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是在胎侧部2的表面2a上轮胎的宽度变为最大的位置。当在胎侧部2的表面2a上设有标识8等装饰时,为在没有该装饰的状态下的胎侧部2的表面2a上轮胎的宽度变为最大的位置。如果在没有装饰的状态的胎侧部2的表面2a上轮胎的宽度变为最大的位置难以确定时,与胎体层的宽度变为最大的位置相对应的胎侧部2的表面2a的位置为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
实施例1
分别制造本发明的轮胎1、2(本实施例1、2),其中:轮胎尺寸皆为11R22.5,轮胎构造皆如图10所示,标识皆如图2所示,标识的高度H1、周方向突起的高度H2、径方向突起的高度H3、凹陷面的深度D、由标识的环状的突起部包围的部分的高度Hn如表1所示。另外,在本发明轮胎2中,进而如图10所示那样设置辅助突起,制作使其高度如表1所示的本发明轮胎3(本实施例3)。另外,分别制造以往轮胎1、2(以往例1、2),其中,没有周方向突起以及径方向突起,在胎侧部的表面上直接设置标识,此外具有与本发明轮胎1相同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轮胎1~3中,与从胎侧部的表面到凹陷面的空间部分的容积相对的、标识的从胎侧部表面突出的部分的体积的总和如表1所示。另外,以往轮胎1、2的标识的高度H1以及由标识的环状的突起部包围的部分的高度Hn也如表1所示。
将制造出的所述轮胎安装在JATMA所规定的标准轮辋上,填充与最大负载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700kPa),实施由50名讨论者所进行的标识的可见性的感官评价试验。用将以往轮胎1设为100的指数值来表示该评价结果。该值越大,可见性越优异。
另外,在制造出的轮胎中,对由标识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的产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硫化故障的发生情况用A1~A3这三个级别表示。A1意味着没有发生硫化故障,A2意味着硫化故障的发生率不足1%,A3意味着硫化故障的发生率大于等于1%。
表1
 
以往例1 以往例2 本实施例1 本实施例2 本实施例3
标识的高度H1(mm) 1.0 1.0 1.0 1.2 1.2
周方向突起的高度H2(mm) - - 1.1 1.5 1.5
径方向突起的高度H3(mm) - - 1.0 1.4 1.4
辅助突起的高度H4(mm) - - - - 0.4
凹陷面的深度D(mm) 0 0 0.5 0.5 0.5
被包围的部分的高度Hn(mm) 0 0.2 0 0.2 0.2
标识部分的体积的总和 - - 1.0 1.0 1.0
可见性 100 95 110 115 120
硫化故障 A3 A3 A2 A2 A1
通过表1,可知:本发明的轮胎能够提高标识的可见性,并且能够降低由空气滞留引起的标识的硫化故障的产生。
实施例2
分别制造本发明的轮胎4、5(本实施例4、5),其中:轮胎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将两根周方向突起内的一根配置在胎侧部区域Q5,将另一根配置在胎侧部区域Q2,使胎侧部表面的部分的曲率半径R1、R2以及胎体层的部分的曲率半径Rs如表2所示,此外具有与本发明的轮胎1相同的结构。
将制造出的上述轮胎与实施例1同样,对标识的可见性和由标识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得到表2所示的结果。另外,可见性用将以本发明的轮胎4设为100的指数值表示。
表2
 
本实施例4 本实施例5
曲率半径R1(mm) 100 100
曲率半径R2(mm) 150 150
曲率半径R2(mm) 200 500
可见性 100 105
硫化故障 A2 A1
通过表2,可知:曲率半径R1、R2、Rs满足通过Rs<R1并且3.0R1≤R2表示的关系的本发明轮胎5,能够进一步改善标识的可见性和由空气滞留引起的标识的硫化故障。
具有上述的优异效果的本发明适用于在胎侧部设置有标识的充气轮胎。

Claims (18)

1.一种充气轮胎,其中:在胎侧部的表面上在轮胎径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配置有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的两根周方向突起,在所述两根周方向突起之间,在轮胎周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配置有与该两根周方向突起连接并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两根径方向突起,由所述周方向突起与所述径方向突起划分的区域被形成为从胎侧部的表面下凹的凹陷面,在该凹陷面上设有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标识,将标识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设为小于等于周方向突起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以及径方向突起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标识具有具有环状的突起部和被该突起部包围的部分的标识,该被包围的部分比胎侧部的表面高,并且所述被包围的部分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小于等于标识高度的0.25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所述凹陷面上以与周方向突起和标识连接的方式设有至少一根辅助突起,辅助突起自凹陷面起的高度H4与凹陷面的深度D的比H4/D满足由0.6≤H4/D≤1.0所表示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将与标识连接的辅助突起的一端部设得比胎侧部的表面高,该辅助突起的一端部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为标识高度的0.2~0.8倍。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将与周方向突起连接的辅助突起的另一端部设得比胎侧部的表面高,该辅助突起的另一端部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为周方向突起高度的0.2~1.0倍。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凹陷面上具有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多个所述标识,该多个标识的从胎侧部表面突出的部分的体积的总和,为由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划分的区域上的从胎侧部的表面到凹陷面为止的空间部分的容积的0.7~1.3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左右的胎圈部之间延伸设有胎体层,在胎侧部配置有从胎圈部侧向胎侧部侧延伸的加强构件,使该加强构件的外周端位于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到位置P2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1,所述位置P2距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有轮胎剖面高度Hc的1/2的距离,将位于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到位置P3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2的胎侧部表面的一部分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曲率半径R1的圆弧状,所述位置P3在轮胎径方向外侧距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有轮胎剖面高度Hc的1/4的距离,另一方面将位于胎侧部区域Q1的胎侧部表面的一部分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曲率半径R2的圆弧状,将位于从位置P4到位置P3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3的胎体层的一部分的轮胎子午线剖面形状形成为具有曲率半径Rs的圆弧状,所述位置P4在轮胎径方向内侧距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1有轮胎剖面高度Hc的1/4的距离,曲率半径R1、R2、Rs满足由Rs<R1并且3.0R1≤R2所表示的关系,将标识配置在从位置P2到位置P3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4,在位于从加强构件的外周端的位置P5到位置P2为止的胎侧部区域Q5的胎侧部表面的一部分上配置有两根周方向突起中的一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充气轮胎通过具有排气用通气孔的模具硫化成型,在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由流入模具的排气用通气孔中的橡胶形成的橡胶须或者除去该橡胶须后的痕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的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处具有橡胶须或者痕迹。
10.如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充气轮胎通过被分割的模具硫化成型,在胎圈部的表面具有与模具分割位置相当的位置,将径方向突起延伸设置到该位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位于比位置P2更靠轮胎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的胎圈部侧的胎侧部表面上,具有在轮胎周方向上突出设置成环状的用于检查与轮辋的嵌合状态的轮辋检查线,将径方向突起向轮胎径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直至与轮辋检查线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充气轮胎通过分割模具硫化成型,在比轮辋检查线更靠轮胎径方向内侧的胎圈部的表面具有与模具分割位置相当的位置,从轮辋检查线到该位置延伸设有副突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充气轮胎通过具有排气用通气孔的模具硫化成型,在周方向突起、径方向突起、轮辋检查线与副突起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由流入模具的排气用通气孔中的橡胶形成的橡胶须或者除去该橡胶须后的痕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的连接部分、径方向突起与轮辋检查线的连接部分以及轮辋检查线与副突起的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分上具有橡胶须或者其痕迹。
15.如权利要求7至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埋设于胎圈部的胎圈芯的外周侧设有延伸到胎侧部侧的胎圈填胶,将胎体层围绕胎圈芯而从轮胎轴方向内侧向外侧折回并且延伸设置到胎侧部侧,所述加强构件为胎圈填胶与胎体层中的一方,该一方的外周端位于比另一方更靠轮胎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并且位于胎侧部区域Q1内。
16.如权利要求7至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埋设于胎圈部的胎圈芯的外周侧设有朝向胎侧部侧的延伸胎圈填胶,将胎体层围绕胎圈芯而从轮胎轴方向内侧向外侧折回,在胎圈填胶的附近埋设有从胎圈部侧向胎侧部侧延伸设置、并且排列有加强帘线而埋设于橡胶层中的帘线加强层,该帘线加强层的外周端比胎圈填胶的外周端以及胎体层的折回部的外周端更靠轮胎径方向外侧且位于胎侧部区域Q1,所述加强构件为帘线加强层。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径方向突起相对于轮胎径方向倾斜地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两根周方向突起中的至少一根在轮胎径方向上具有振幅地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
CN2007800184569A 2006-05-24 2007-05-23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8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44061 2006-05-24
JP144061/2006 2006-05-24
JP237881/2006 2006-09-01
JP2006237881A JP4725464B2 (ja) 2006-09-01 2006-09-01 空気入りタイヤ
PCT/JP2007/060527 WO2007136091A1 (ja) 2006-05-24 2007-05-23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8657A true CN101448657A (zh) 2009-06-03
CN101448657B CN101448657B (zh) 2010-08-25

Family

ID=3872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845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48657B (zh) 2006-05-24 2007-05-23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56479B2 (zh)
EP (1) EP2020311B1 (zh)
CN (1) CN101448657B (zh)
WO (1) WO2007136091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3851A (zh) * 2010-10-29 2012-05-23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874057A (zh) * 2011-07-13 2013-01-16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侧壁上形成有曲线突出部的车辆用轮胎
CN103167962A (zh) * 2010-08-31 2013-06-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4768777A (zh) * 2012-11-09 2015-07-08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用于减小气动阻力的轮胎胎边部标记
CN106061760A (zh) * 2014-03-05 2016-10-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CN110039957A (zh) * 2019-04-24 2019-07-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安全绿色节能降噪非充气轮胎
CN111114209A (zh) * 2018-10-31 2020-05-08 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 轮圈装配性得到提高的轮胎
CN113891811A (zh) * 2019-08-05 2022-01-0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206635A (zh) * 2019-08-05 2022-03-1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450177A (zh) * 2019-09-30 2022-05-0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1307B2 (en) * 2008-05-02 2015-12-2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4886812B2 (ja) * 2009-05-18 2012-02-29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45092B2 (ja) * 2009-12-11 2014-03-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097151B (zh) * 2010-07-08 2015-06-1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JP5520240B2 (ja) * 2011-02-10 2014-06-1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5890113B2 (ja) * 2011-06-10 2016-03-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5727875B2 (ja) * 2011-06-10 2015-06-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5970324B2 (ja) 2012-10-10 2016-08-17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モールド、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68303B2 (ja) * 2012-10-16 2016-02-2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918428B1 (en) * 2012-11-08 2018-06-2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FR3007324B1 (fr) * 2013-06-20 2015-07-17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comportant un marquage a fort contraste
DE102014001760A1 (de) * 2014-02-10 2015-08-1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Bearbeitung von Wertdokumenten
JP6423295B2 (ja) * 2015-03-18 2018-11-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DE102015205007A1 (de) * 2015-03-19 2016-09-22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und Vulkanisationsform zur Vulkanisation eines Fahrzeugluftreifens
EP3130485B1 (de) * 2015-08-10 2018-04-18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USD825446S1 (en) * 2017-01-24 2018-08-14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wear indicator
DE102017210403A1 (de) * 2017-06-21 2018-12-2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Elastomerprodukt aufweisend eine Markier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JP7035659B2 (ja) * 2018-03-15 2022-03-1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971187B (zh) 2018-04-19 2022-10-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7497566B2 (ja) * 2019-10-08 2024-06-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413907B2 (en) 2020-10-16 2022-08-1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shallow groove-based tread wear indic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67402A (en) * 1922-05-17 1925-12-29 Century Rubber Works Tire mold
US4198774A (en) * 1977-11-18 1980-04-2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Indicia for rubber articles
US4343342A (en) * 1981-03-25 1982-08-10 The Firestone Tire & Rubber Company Unified modular indicia marking for rubber articles
JPS58180706A (ja) 1982-04-16 1983-10-22 Toshiba Corp タ−ビンの潤滑油温度調整装置
JPS58180706U (ja) * 1982-05-27 1983-12-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サイド部の表示
JPS5999730A (ja) 1982-11-29 1984-06-08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S5999730U (ja) * 1982-12-24 1984-07-0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用金型
JPS59190010A (ja) 1983-04-13 1984-10-27 Bridgestone Corp 標識を装着し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US5196076A (en) * 1986-03-03 1993-03-23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Radial tire carcass profile
JPS6467208A (en) 1987-09-09 1989-03-13 Teijin Ltd Manufacture of hollow fiber-type fluid separator
JPH064249B2 (ja) * 1989-03-28 1994-01-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更生タイヤ用トレッド金型
JPH03189206A (ja) * 1989-12-20 1991-08-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072921B2 (ja) 1991-07-04 2000-08-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648109A (ja) * 1992-08-04 1994-02-22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655915A (ja) 1992-08-06 1994-03-01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IT1263919B (it) * 1993-02-16 1996-09-05 Pirelli Pneumatico per ruote di veicoli, presentante in corrispondenza dei fianchi una fascia anulare superficialmente lavorata
JPH1067208A (ja) 1996-08-28 1998-03-10 Bridgestone Corp サイドウオールに文字、数字、記号または図形などの浮き出しマーク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253815B1 (en) * 1998-08-14 2001-07-03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s S.A. Design pattern for a tire
EP1310384B1 (en) * 2001-11-08 2014-01-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Vehicle tire
EP1468846B1 (en) * 2001-12-26 2006-09-2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4017457B2 (ja) * 2002-07-04 2007-12-0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5125937A (ja) * 2003-10-23 2005-05-19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のサイドウォール装飾構造
US7409975B2 (en) * 2005-05-13 2008-08-12 Bridgestone 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light reflective properties of tire sidewalls
US20070044886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Lo Tsai J Tire information tab protection device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962A (zh) * 2010-08-31 2013-06-1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3167962B (zh) * 2010-08-31 2016-05-11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2463851B (zh) * 2010-10-29 2015-05-27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463851A (zh) * 2010-10-29 2012-05-23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874057A (zh) * 2011-07-13 2013-01-16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侧壁上形成有曲线突出部的车辆用轮胎
CN104768777A (zh) * 2012-11-09 2015-07-08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用于减小气动阻力的轮胎胎边部标记
CN104768777B (zh) * 2012-11-09 2017-04-26 米其林企业总公司 用于减小气动阻力的轮胎胎边部标记
CN106061760A (zh) * 2014-03-05 2016-10-26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
US10532614B2 (en) 2014-03-05 2020-01-14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CN111114209A (zh) * 2018-10-31 2020-05-08 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 轮圈装配性得到提高的轮胎
CN110039957A (zh) * 2019-04-24 2019-07-2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安全绿色节能降噪非充气轮胎
CN110039957B (zh) * 2019-04-24 2023-11-03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安全绿色节能降噪非充气轮胎
CN113891811A (zh) * 2019-08-05 2022-01-0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206635A (zh) * 2019-08-05 2022-03-1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206635B (zh) * 2019-08-05 2024-01-0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450177A (zh) * 2019-09-30 2022-05-0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4450177B (zh) * 2019-09-30 2023-11-2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20311A4 (en) 2010-08-11
EP2020311B1 (en) 2011-08-31
EP2020311A1 (en) 2009-02-04
WO2007136091A1 (ja) 2007-11-29
US20100000648A1 (en) 2010-01-07
CN101448657B (zh) 2010-08-25
US8256479B2 (en) 2012-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8657B (zh) 充气轮胎
CN102452283B (zh) 自充气轮胎组件
CN1792621B (zh) 不对称的充气式泄气保全轮胎
CN102452278B (zh) 轮胎和自充气装置组件
CN100478162C (zh) 制造带有改进型花纹沟加强胶的轮胎的方法和模具
KR100528273B1 (ko) 트레드스트립제조방법및몰드
JP403626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028024A1 (en) Precured tread and retreaded tire
JP472546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11707B2 (ja) 更生タイヤ及びタイヤ更生方法
KR20120040117A (ko) 자가-팽창 타이어 구성 방법
CN101432128B (zh)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及充气轮胎
US7490647B2 (en) Pneumatic tire
JP694327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06062B2 (ja) タイヤ加硫成形用金型の排気装置
JPH1134060A (ja)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602388B (zh) 充气轮胎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JP461859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JP5530342B2 (ja) ラグ付き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イヤ
KR102683548B1 (ko) 트레드 교체가 용이한 비공기압 타이어와 이의 제조방법
JP5849476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975304B2 (en) T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120601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用の加硫金型
CN220482999U (zh) 一种轻量化的轮胎花纹结构、轮胎和模具
JP6047362B2 (ja) ラグ付き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