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5922B -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 Google Patents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5922B
CN103085922B CN201210417009.3A CN201210417009A CN103085922B CN 103085922 B CN103085922 B CN 103085922B CN 201210417009 A CN201210417009 A CN 201210417009A CN 103085922 B CN103085922 B CN 103085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ment
extension
frame
rear frame
cu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70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5922A (zh
Inventor
中川英亮
大野诚
坂下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85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5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5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5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压力加工成形件构成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刚性。在车身框架上,主框架(22)由直线延伸部(27)与从直线延伸部(27)的后端弯曲并且向下延伸弯曲部(28)构成。后框架(23)为其头端与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左右侧表面连接并且向后延伸的部件。在弯曲部(28)与后框架(23)的前部内表面之间设有俯视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77、78)。加强件(77、78)的前缘与弯曲部(28)的后表面以及枢支框架部(24)分别连接。

Description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改进。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很多是这样形成的:将通过压力加工形成的板材接合在一起而形成车身框架的骨架,由这样的骨架形成车身框架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5))。
专利文献1中的图5表示的是车身框架的分解结构图,可以参照该图:二轮摩托车(21)(括号中的数字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符号,下同)主要包括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主框架(30)。该主框架(30)为截面呈封闭状的结构体(也叫封闭结构体),由朝下开口且具有凹形截面的上侧部件(31)以及朝上开口且具有凹形截面的下侧部件(32)在上下方向上相接合而形成。
具有枢支部的中间部件(50)从主框架(30)的中间部向下延伸,在该中间部件(50)的下端与主框架(30)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侧部件(70)。
在专利文献1中,主框架(30)具有与需要满足较高的刚性的中间部件(50)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位于后减震单元的上端部的支承点,对于主框架(30)而言,在上述连接部与支承点处采用具有规定的刚性的封闭结构。另外,除了上述连接部与支承点之外,支承车座的车座导轨的中间部以及后部也采用刚性较高的封闭结构。因而,专利文献1中的车身框架(21)的整体较重。
近年来,对车辆的轻量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要求又能够具有较高的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4153104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压力加工成形件构成的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为: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具有从头管向后延伸的主框架以及从该主框架向后延伸的后框架。所述主框架由直线延伸部与弯曲部构成,所述直线延伸部从所述头管向车辆后方呈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弯曲部从该直线延伸部的后端弯曲并且向下延伸。所述后框架由左侧后框架与右侧后框架构成,所述左侧后框架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的车宽方向上的左侧面连接,该左侧后框架从该头端向后延伸,所述右侧后框架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的车宽方向上的右侧面连接,该右侧后框架从该头端向后延伸。俯视时,在所述主框架的后表面、所述左侧后框架前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右侧后框架前部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该加强件的前缘与所述弯曲部的后表面连接,该加强件的左右边缘分别与所述左侧后框架和所述右侧后框架的内表面连接。
技术方案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至少所述前缘与所述左右边缘这三个边缘被弯折而形成凸缘部,该凸缘部用于实现所述加强件的与所述弯曲部、所述左侧后框架以及所述右侧后框架的连接。
技术方案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分别由框架后部、从该框架后部的前端向前延伸的框架前上部、从该框架后部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的框架前下部构成,从而从车身侧面看时大致呈朝前开口的字母Y形,所述主框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弯曲部的下端的枢支框架部,所述框架前上部与所述弯曲部连接,所述框架前下部与所述枢支框架部连接。
技术方案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由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上部的前部的上加强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下部的前部的下加强件构成。
技术方案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为由左侧部件与右侧部件接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中空框架,其中,所述左侧部件由左纵壁部、从该左纵壁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向车宽方向中心侧延伸的顶部与底面部、从该顶部向上呈凸缘状延伸的左上伸出部以及从该底面部向下呈凸缘状延伸的左下伸出部构成,所述右侧部件由右纵壁部、从该右纵壁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向车宽方向中心侧延伸的顶部与底面部、从该顶部向上呈凸缘状延伸的右上伸出部以及从该底面部向下呈凸缘状延伸的右下伸出部构成,所述左上伸出部与所述右上伸出部相接合在一起,所述左下伸出部与所述右下伸出部相接合在一起,所述加强件上设有收装所述左上伸出部与所述右上伸出部的呈切口状的凹部。
技术方案6:其特征在于,在左侧与右侧的所述框架前下部之间,于所述下加强件的车辆后方位置上设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梁。
本发明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1,在主框架的后表面与左右后框架的前部的内表面之间连接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在主框架及其弯曲部的与后框架的连接处会集中受到来自于左右后框架一侧的扭转力。因而,本发明中在此处焊接有加强件能够确保一定的刚性以耐受扭转力。
加强件不必形成在左右后框架的整个长度上,仅形成在左右后框架的前部即可。如此,能够减小加强件的尺寸,即实现小型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身框架的轻量化程度。
即,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由压力加工成形件构成的车身框架,该车身框架既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刚性。
采用技术方案2,加强件具有至少由前缘与左右边缘这三个边缘弯折而成的凸缘部。由于在加强件上形成有凸缘部,与仅仅由平板部构成加强件的情况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加强件的刚性。另外,将由三个边缘形成的凸缘部抵接在弯曲部的后表面与左右两侧的后框架的内表面上,从而,在进行连接安装作业时,加强件不易产生位置窜动。如此,使得连接安装作业能够较容易地进行。
采用技术方案3,后框架的前部由与弯曲部连接的框架前上部以及与枢支框架部连接的框架前下部构成。从后框架向主框架传递的扭转力被分散在框架前上部以及框架前下部上。如此,能够缓解对主框架造成的影响,保证主框架的薄壁化与轻量化。而且,由于仅由左右的后框架构成车身框架的后部,因而能够实现车身框架的薄壁化与轻量化。
采用技术方案4,由上加强件与下加强件对后框架形成加强作用。由于在上下两处位置由上加强件与下加强件进行加强,因而能够提高对后框架与主框架的连接部的加强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5,在上加强件上设有用于收装主框架的左上伸出部与右上伸出部的凹部。由该凹部能够防止上加强件与左上伸出部以及右上伸出部的干涉。另外,通过将上加强件连接在左上伸出部与右上伸出部上,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
采用技术方案6,在左右框架前下部之间设有横梁。由该横梁能够防止左右后框架在车宽方向上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二轮摩托车的左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左侧视图;
图3为沿图2中3-3线的剖视图;
图4为左侧的后框架的分解结构图;
图5为车身框架后部的分解结构图;
图6为沿图5中6-6线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2中7-7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2的箭头8所示方向的向视图;
图9为沿图8中9-9线的剖视图;
图10为沿图8中10-10线的剖视图;
图11为用于说明收装主框架的上伸出部的凹部的斜视图;
图12为图2的从箭头12所示方向看时的斜视图;
图13为沿图12中13-13线的剖视图;
图14为沿图12中14-14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二轮摩托车;11车身框架;21头管;22主框架;23L、23R后框架;24枢支框架部;61L、61R左侧与右侧的纵壁部;65L、65R左侧与右侧的顶部;66L、66R左侧与右侧的底面部;67L、67R左侧与右侧的上伸出部;68L、68R左侧与右侧的下伸出部;71L、71R左侧构件与右侧部件;77上加强件;78下加强件;82L、82R框架后部;83L、83R框架前上部;84L、84R框架前下部;87加强筋;100凹部;108凸缘部;121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图中以及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右”表示的均是乘坐在二轮摩托车上的驾驶员所看到的方向。另外,在图中也有用箭头与文字表示出各方向。
【实施例】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二轮摩托车10主要具有车身框架11、引擎12、前轮转向装置15、后轮悬架装置16,其中,车身框架11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引擎12悬吊安装在该车身框架11上;前轮转向装置15设置于车身框架11的前部,其上支承着能够被转向的前轮13;后轮悬架装置16设置于车身框架11的后下部,以能够摇动(摆动)的方式对后轮14进行支承。
前轮转向装置15由前叉31、前轮13、车把32构成,其中,前叉31安装在头管21上且能够转动;前轮13安装在该前叉31的下端且能够转动;车把32安装在前叉31的上端,供乘客进行转向操作。在前叉31上安装有前挡泥板33与前大灯34。
后轮悬架装置16由摇臂36与减震单元37构成,其中,摇臂36通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枢轴25安装在车身框架11上,向车辆后方延伸并且能够上下摇动(摆动);减震单元37安装在该摇臂36与车身框架11之间。在摇臂36的后端安装着后轮14,该后轮14被引擎12驱动而旋转。
引擎12通过引擎吊架19悬吊安装在车身框架11上。
在引擎12的上方配置着燃料箱41,在该燃料箱41的后方配置着供乘客乘坐的车座42。在车座42的后部下方设有后挡泥板43,在车辆后端的上部配置有尾灯44。
接下来,对车身框架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车身框架11由头管21、从该头管21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2、从该主框架22的前端向后下方斜向延伸且支承引擎(图1中符号12)的前部的下行框架26、从该主框架22向后方延伸的后框架23构成。
主框架22由直线延伸部27、弯曲部28与枢支框架部24构成,其中,直线延伸部27从头管21向车辆后方呈直线状地延伸;弯曲部28从该直线延伸部27的后端29弯曲并向下延伸;枢支框架部24安装在该弯曲部28的下端28b并且向下延伸。在枢支框架部24上设有枢轴25。即,枢支框架部24作为独立的部件安装在弯曲部的下端28b。
在弯曲部28的内部搭设(延伸设置)有加强件51、52。即,在弯曲部28的内部搭设的上加强件51,另外,在弯曲部28的内部,于该上加强件51的下方搭设有下加强件52。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主框架内设有上下2个加强件51、52,然而,也可以设置1个或者3个以上的加强件。即,可以根据需要在主框架内部的适当之处适当地设置加强件。
接下来对主框架的代表性的截面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主框架22为由左侧部件(构件)71L与右侧部件(构件)71R接合在一起而形成为方筒状的中空框架,左侧部件71L通过压力加工而形成,其截面大致呈日文片假名形,右侧部件71R与此左侧部件71L相同,也是由压力加工而形成且使其截面大致呈日文片假名形。
左侧部件71L由左侧纵壁部61L、分别从该左侧纵壁部的上下两端63L、64L在车宽方向上向车宽方向中心一侧延伸的顶部65L与底面部66L、从顶部65L呈凸缘状向上延伸的左上伸出部67L以及从底面部66L呈凸缘状向下延伸的左下伸出部68L构成。
同样地,右侧部件71R由右侧纵壁部61R、分别从该右侧纵壁部的上下两端63R、64R在车宽方向上向车宽方向中心一侧延伸的顶部65R与底面部66R、从顶部65R呈凸缘状向上延伸的右上伸出部67R以及从底面部66R呈凸缘状向下延伸的右下伸出部68R构成。
关于连接方式,可以由焊接部69将左上伸出部67L与右上伸出部67R连接在一起,由焊接部70将左下伸出部68L与右下伸出部68R连接在一起。焊接部69与70可以由电焊或者其他焊接方式形成。
如图2所示,后框架23为从车辆侧面看成字母Y形的框架。下面详细说明这样的后框架23等的结构。
如图4所示,左侧外侧部件88L的前下部90L与前上部89L分别接合连接在左侧内侧部件85L的前下部84L与前上部83L上。关于接合连接方式,最好是焊接,然而也可以是使用粘接剂的接合方式以及其他的接合方式。
从车辆外侧将左侧的外侧部件88L接合连接在位于车辆内侧的左侧的内侧部件85L上,于是,制造出图5所示的左侧后框架23L。
图6为沿图5中6-6线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后框架23L的前上部83L为由左侧的外侧部件88L、左侧的内侧部件85L、焊接部91、92构成的中空框架,其中,左侧的外侧部件88L呈沟道状,朝车辆中心侧开口;左侧的内侧部件85L呈平板状,接合在左侧的外侧部件88L上而封闭该外侧部件88L的开口;焊接部91、92将左侧的内侧部件85L与左侧的外侧部件88L接合在一起。
左侧的外侧部件88L最好是具有向车身中心侧凹进而形成的加强筋87。由该加强筋87能够提高后框架23L的前上部83L的刚性。
在上面对后框架23L的左侧前上部83L的结构进行了说明,而后框架23R的右侧前上部83R的结构与后框架23L的左侧前上部83L的结构关于车宽中心线左右对称,在这一点上二者不同,其他结构相同,因而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另外,右侧的后框架23R的结构与图4~图6所示的左侧的后框架23L关于车宽中心线左右对称,二者除了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的结构相同,因而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下面,对后框架的前下部及其与枢支框架连接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与上述的前上部(图6中符号83L)相同,后框架23L的前下部84L为由左侧的外侧部件88L、左侧的内侧部件85L、焊接部97、98构成的中空框架,其中,左侧的外侧部件88L呈沟道状,朝车辆中心侧开口;左侧的内侧部件85L呈平板状,接合在左侧的外侧部件88L上而封闭该外侧部件88L的开口;焊接部97、98将左侧的内侧部件85L与左侧的外侧部件88L连接在一起。
类似地,后框架23R的前下部84R为由右侧的外侧部件88R、右侧的内侧部件85R、焊接部97、98构成的中空框架,其中,右侧的外侧部件88R呈沟道状,朝车辆中心侧开口;右侧的内侧部件85R呈平板状,接合连接在右侧的外侧部件88R上而封闭该外侧部件88R的开口;焊接部97、98将右侧的内侧部件85R与右侧的外侧部件88R连接在一起。
左侧与右侧的后框架23L、23R的前下部84L、84R的前端部(下侧连接部96L、96R)分别连接在主框架22的枢支框架部24上。即,在前下部84L、84R的头端部(相对于基端部而言)形成有下侧连接部96L、96R,该下侧连接部96L、96R连接在枢支框架部24上。
在图5中,左右一对后框架23L、23R分别由框架后部82L、82R、从这些框架后部的前端81L、81R向前延伸的框架前上部83L、83R、从框架后部的前端81L、81R向前下方斜向延伸的框架前下部84L、84R构成,从而,后框架23L、23R从车辆侧面看时大致呈开口朝前的字母Y形。
左侧后框架23L的头端94L连接在主框架22的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左侧表面93L上,右侧框架23R的头端94R连接在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右侧表面93R上。具体而言,在框架前上部83L、83R的头端部设有上侧连接部95L、95R,该上侧连接部95L、95R连接在主框架22上,在框架前下部84L、84R的头端部设有下侧连接部96L、96R,该下侧连接部96L、96R连接在枢支框架24上。结合参照图2,不但设有加强件51、52,而且,在主框架22与后框架23L、23R的接合部73、74上,于主框架22与后框架23L、23R之间搭设有上加强件77与下加强件78。
上加强件77为设置在框架前上部83L、83R的前部的部件。下加强件78为设置在框架前下部84L、84R的前部的部件。
通过在主框架22与后框架23L、23R的连接部73、74上设置加强件77、78,从而能够对受到较大载荷作用的连接部73、74形成加强。
下面参照图8~图11对设置在后框架的前上部与主框架之间的上加强件的连接结构等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上加强件77连接在主框架的弯曲部28与左右后框架23L、23R上。该上加强件77由平板部101、对该平板部101进行弯折而形成的前凸缘部102、对该平板部101的车宽方向左右边缘部分别进行弯折而形成的左侧的凸缘部103L与右侧的凸缘部103R构成。
上加强件77的平板部101的前部形成有呈切口状的凹部100,以避开从主框架的顶部65L、65R呈凸缘状伸出的左侧与右侧的上伸出部67L、67R。
如图9所示,左侧与右侧的后框架的前上部83L、83R分别连接在弯曲部的左侧表面93L与右侧表面93R上。
采用下述方式来配置上加强件77,即,上加强件77的左凸缘部的下端103Lb配置在与左侧的后框架的前上部的下端83Lb大致处于相同高度的位置处,与此相同,上加强件77的右凸缘部的下端103Rb配置在与右侧的后框架的前上部的下端83Rb大致处于相同高度的位置处。该上加强件77连接在主框架的后表面35与左右的后框架的前上部83L、83R之间。后框架的前上部的下端83Lb、83Rb比前上部的上端受到的载荷要大,将上加强件77的左右两侧的凸缘部设置在该前上部的下端83Lb、83Rb上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连接部73的强度。
如图10所示,前凸缘部102从平板部101的前缘沿着弯曲部的后表面38向上倾斜延伸,该前凸缘部102与弯曲部102的后表面28连接。
如图9所示,向下弯折的左侧与右侧的凸缘部103L、103R被连接在左侧与右侧的后框架23L、23R上。
如图8所示,俯视时,大致呈矩形的上加强件77设置在弯曲部的后表面38、左侧后框架的前上部的内表面105L以及右侧后框架的前上部的内表面105R之间,该上加强件77的前缘106连接在弯曲部的后表面28上。
上加强件77的左右边缘107L、107R连接在左侧与右侧的后框架的内表面105L、105R上。
如图11所示,左侧与右侧的后框架23L、23R焊接在主框架的左侧与右侧的纵壁部61L、61R上。上加强件77的前凸缘部102抵接在构成主框架22的弯曲部28的后表面38上。在上加强件77的包含前凸缘部102在内的前部上形成有切口状的凹部100,以收装主框架22的左上伸出部67L与右上伸出部67R。
在上加强件77上设有用于收装主框架22的左上伸出部67L与右上伸出部67R的凹部100。由该凹部100能够防止上加强件77与左上伸出部67L以及右上伸出部67R的干涉。另外,通过将上加强件77连接在左上伸出部67L与右上伸出部67R上,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强度。
如图8所示,上加强件77的前缘106以及左右边缘107L、107R这三个边缘被弯折从而形成凸缘部108,该凸缘部108用于实现上加强件77的(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与仅仅是将上加强件77形成为平板状的结构相比,能够显著地提高上加强件77的刚性。另外,将由三个边缘形成的凸缘部108抵接在弯曲部的后表面38与左右两侧的后框架的内表面105L、105R上,从而,在进行连接安装作业时,加强件77不易产生位置窜动。如此,使得连接安装作业能够较容易地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加强件的后缘没有设置凸缘部,然而,也可以不仅由上述三个边形成凸缘部108,可以将加强件的后缘弯折而形成凸缘部。
接下来,对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后框架的前下部与主框架之间的下加强件的连接结构等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加强件中的下加强件78由平板部111、前凸缘部112、左右两侧的凸缘部113L、113R、后凸缘部114构成。其中,前凸缘部112从平板部111的前缘沿着枢支框架部24的后表面39向斜下方延伸;左右两侧的凸缘部113L、113R从平板部111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缘向下延伸;后凸缘部114从平板部111的后缘向下延伸。
可以对一块金属板通过压力加工将其弯折从而形成平板部111、前凸缘部112、左右凸缘部113L、113R以及后凸缘部114。
本实施例中,不但设有下加强件78,而且,在该下加强件78的车辆后方位置,于左右后框架的前下部84L、84R之间设有横梁121。
下面对下加强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左右凸缘部113L、113R分别焊接在左右后框架23L、23R的内表面上。在平板部111上设有多条(本实施例中为4条)向上凸起而形成的突筋122。这些突筋122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即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通过在平板部111上形成多个突筋122,从而能够不增加板厚即可获得规定的刚性。如此,有利于降低车身框架的重量,即,有利于实现车身框架的轻量化。
如图12所示,下加强件78的前缘116、左右侧缘117L、117R以及后缘119这四个边缘被向下弯折从而形成凸缘部118,该凸缘部118用于实现下加强件78的(与其他部件的)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与仅仅是将下加强件78形成为平板状的结构相比,能够显著地提高下加强件78的刚性。另外,将凸缘部118抵接在枢支框架部的后表面39以及左右后框架的内表面115L、115R上,从而,在进行连接安装作业时,加强件78不易产生位置窜动。如此,使得连接安装作业能够较容易地进行。
下面对横梁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12设置在左右后框架的前下部84L、84R之间。在左右后框架的前下部84L、84R上,左右的外侧部件88L、88R分别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凸起的沟道部86。从车宽方向内侧与该左右的外侧部件88L、88R连接的左右内侧部件85L、85R,在与横梁121的外表面连接的部位之外,分别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凸起的沟道部186。
横梁121配置在左右的后框架的前下部84L、84R之间,并且搭接(架设)在左右的内侧部件85L、85R的沟道部186上。由该横梁121防止左右后框架23L、23R在车宽方向上产生变形(挠曲)。
由于横梁121搭接设置在左右的内侧部件85L、85R的沟道部186上,因而在安装横梁121时可以容易地对其进行车宽方向上的定位作业。
下面说明如上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主框架22的后表面与后框架23的前部之间连接设有大致呈矩形的上加强件77与下加强件78。
主框架22与后框架23的连接处会集中受到来自于后框架23一侧的扭转力。因而,在此处焊接上加强件77能够确保一定的刚性以耐受扭转力。
另外,在主框架22的枢支框架部24上也同样会受到扭转力的作用。因而,在此处焊接下加强件78能够确保一定的刚性以耐受扭转力。
上下的加强件77与78不必形成在左右后框架23L、23R的整个长度上,仅形成在左右后框架23L、23R的前部即可。如此,能够减小加强件77与78的尺寸,即实现小型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身框架11的轻量化程度。
即,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由压力加工成形件构成的车身框架11,该车身框架11既满足轻量化的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刚性。
结合参照图5,由上加强件77与下加强件78对后框架23L、23R形成加强作用。由于在上下两处位置由上下的加强件77、78进行加强,因而能够提高对后框架23与主框架22的连接部的加强效果。
后框架23L、23R的前部由与弯曲部28连接的框架前上部83L、83R以及与枢支框架部24连接的框架前下部84L、84R构成。从后框架23向主框架22传递的扭转力被分散在框架前上部83L、83R以及框架前下部84L、84R上。
如此,能够缓解对主框架22造成的影响,保证主框架22的薄壁化与轻量化。而且,由于仅由左右的后框架23L、23R构成车身框架11的后部,因而能够实现车身框架11的薄壁化与轻量化。另外,与采用从车辆侧面看时呈字母I形的后框架相比,采用从车辆侧面看呈字母Y形的后框架,能够提高后框架的前部的刚性,从而可以实现后框架23的薄壁化与轻量化。
如图2所示,设置在主框架内部的上加强件51配置于主框架22与左右后框架23L、23R的连接部73。
另外,本发明中不但设有上加强件51,而且,在主框架内部还设有下加强件52,该下加强件52连接在后框架23的与主框架22连接的上侧连接部95L、95R与下侧连接部96L、96R之间。即,加强件51、52配置在框架前上部83L、83R的上侧连接部95L、95R上,并且配置在上侧连接部95L、95R与框架前下部84L、84R的下侧连接部96L、96R之间。
主框架22与左右后框架23L、23R相连接的连接部73、74是载荷最集中的部位之一,因而,由加强件51、52对此部位进行加强能够最有效地利用数量有限的加强件51、52。如此,可以减少加强件的使用数量,抑制车身框架11的重量的增加。
另外,加强件51配置在上侧连接部73上,并且,加强部件52配置在上侧连接部73与下侧连接部74之间。可以由上下两个加强件51、52高效地对车身框架11进行加强。
另外,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二轮摩托车,然而,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三轮车以及其他一般的车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非常适于应用在二轮摩托车上。

Claims (6)

1.一种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具有从头管(21)向后延伸的主框架(22)以及从该主框架(22)向后延伸的后框架(2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22)由直线延伸部(27)与弯曲部(28)构成,所述直线延伸部(27)从所述头管(21)向车辆后方呈直线状地延伸,所述弯曲部(28)从该直线延伸部(27)的后端弯曲并且向下延伸,
所述后框架(23)由左侧后框架(23L)与右侧后框架(23R)构成,所述左侧后框架(23L)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上的左侧面连接,该左侧后框架(23L)从该头端向后延伸,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头端与所述弯曲部(28)的车宽方向上的右侧面连接,该右侧后框架(23R)从该头端向后延伸,
俯视时,在所述主框架(22)的后表面、所述左侧后框架(23L)前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右侧后框架(23R)前部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加强件(76),该加强件(76)的前缘与所述弯曲部(28)的后表面连接,该加强件(76)的左右边缘分别与所述左侧后框架(23L)和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内表面连接,
所述加强件(76)的至少所述前缘与所述左右边缘这三个边缘被弯折而形成凸缘部(108),该凸缘部(108)用于实现所述加强件(76)的与所述弯曲部(28)、所述左侧后框架(23L)以及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连接,
所述加强件的左侧的所述凸缘部的下端(103Lb)配置在与所述左侧后框架(23L)的前上部的下端(83Lb)大致处于相同高度的位置处,
所述加强件的右侧的所述凸缘部的下端(103Rb)配置在与所述右侧后框架(23R)的前上部的下端(83Rb)大致处于相同高度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23L、23R)分别由框架后部(82L、82R)、从该框架后部(82L、82R)的前端向前延伸的框架前上部(83L、83R)、从该框架后部(82L、82R)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的框架前下部(84L、84R)构成,从而从车身侧面看时大致呈朝前开口的字母Y形,
所述主框架(22)还具有位于所述弯曲部(28)的下端的枢支框架部(24),
所述框架前上部(83L、83R)与所述弯曲部(28)连接,所述框架前下部(84L、84R)与所述枢支框架部(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76)由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上部(83L、83R)的前部的上加强件(77)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下部(84L、84R)的前部的下加强件(78)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76)由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上部(83L、83R)的前部的上加强件(77)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前下部(84L、84R)的前部的下加强件(78)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22)为由左侧部件(71L)与右侧部件(71R)接合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中空框架,
其中,所述左侧部件(71L)由左纵壁部(61L)、从该左纵壁部(61L)的上下两端分别向车宽方向中心侧延伸的顶部(65L)与底面部(66L)、从该顶部(65L)向上呈凸缘状延伸的左上伸出部(67L)以及从该底面部(66L)向下呈凸缘状延伸的左下伸出部(68L)构成,
所述右侧部件(71R)由右纵壁部(61R)、从该右纵壁部(61R)的上下两端分别向车宽方向中心侧延伸的顶部(65R)与底面部(66R)、从该顶部(65R)向上呈凸缘状延伸的右上伸出部(67R)以及从该底面部(66R)向下呈凸缘状延伸的右下伸出部(68R)构成,
所述左上伸出部(67L)与所述右上伸出部(67R)相接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左下伸出部(68L)与所述右下伸出部(68R)相接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加强件(76)上设有收装所述左上伸出部(67L)与所述右上伸出部(67R)的呈切口状的凹部(100)。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在左侧与右侧的所述框架前下部(84L、84R)之间,于所述下加强件(76)的车辆后方位置设有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横梁(121)。
CN201210417009.3A 2011-10-31 2012-10-26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Active CN1030859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9375 2011-10-31
JP2011239375A JP5940794B2 (ja) 2011-10-31 2011-10-31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5922A CN103085922A (zh) 2013-05-08
CN103085922B true CN103085922B (zh) 2015-11-18

Family

ID=48199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7009.3A Active CN103085922B (zh) 2011-10-31 2012-10-26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940794B2 (zh)
CN (1) CN103085922B (zh)
BR (1) BR102012026548B1 (zh)
CO (1) CO6940077A1 (zh)
PE (1) PE201309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4142A (zh) * 2017-07-20 2020-03-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框架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4017B2 (ja) * 2013-09-30 2015-1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WO2017056167A1 (ja) * 2015-09-28 2017-04-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BR112018005992A2 (pt) * 2015-09-28 2018-10-23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tura de quadro de veículo
CN110869269B (zh) * 2017-06-30 2021-07-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WO2019017477A1 (ja) * 2017-07-20 2019-0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RU2697364C1 (ru) * 2018-12-28 2019-08-13 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Бузов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рамы велосипедной штампованно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7156Y (zh) * 1997-12-30 1999-05-05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民车型摩托车骨架
CN2769159Y (zh) * 2004-11-21 2006-04-05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车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5285U (ja) * 1984-06-18 1986-01-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オ−トバイのフレ−ム
JP4153104B2 (ja) * 1998-09-25 2008-09-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JP5172502B2 (ja) * 2008-07-03 2013-03-2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フレームの接続構造及び成形方法
JP5742505B2 (ja) * 2011-06-24 2015-07-0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7156Y (zh) * 1997-12-30 1999-05-05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民车型摩托车骨架
CN2769159Y (zh) * 2004-11-21 2006-04-05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车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4142A (zh) * 2017-07-20 2020-03-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框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40794B2 (ja) 2016-06-29
BR102012026548A2 (pt) 2014-10-29
CN103085922A (zh) 2013-05-08
BR102012026548B1 (pt) 2021-05-18
CO6940077A1 (es) 2014-05-09
JP2013095250A (ja) 2013-05-20
PE20130926A1 (es)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5922B (zh)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CN102616314B (zh) 机动二轮车的构架
JP549266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JP567541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CN102582730B (zh) 跨骑型车辆的燃料罐支承结构
CN103085923B (zh)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架
JP539621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バッグ支持ステー
CN103241321B (zh) 二轮摩托车
US2763496A (en) Frame arrangement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CN204801979U (zh) 一种锻钢骨架与异型管结合式越野摩托车增强车架
CN210047584U (zh) 一种镁铝合金自行车龙骨
CN207790848U (zh) 轻量化双主梁踏板车架
CN103958336B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框架构造
CN217260495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CN108025789B (zh) 两轮摩托车用车身架
CN103958337B (zh) 车辆的框架构造
CN103241322B (zh) 二轮摩托车
CN217260491U (zh) 一种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JP5706964B2 (ja) 鞍乗り型自動二輪車
CN211442651U (zh) 一种折叠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6994674U (zh) 跨骑型车辆
CN201863956U (zh) 一种机动两轮车车架
CN211223739U (zh) 一种带双避震结构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CN101947987B (zh) 一种越野摩托车车架
JP2942187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