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4674U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94674U CN216994674U CN202220487678.7U CN202220487678U CN216994674U CN 216994674 U CN216994674 U CN 216994674U CN 202220487678 U CN202220487678 U CN 202220487678U CN 216994674 U CN216994674 U CN 2169946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vehicle
- type vehicle
- width direction
- low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大面积的底踏板的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1)具备:供乘员放脚的底踏板(50);头管(21);从头管(21)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行框架(22);从一对下行框架(22)各自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下框架(23);以及与下框架(23)结合,从下框架(23)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对底踏板(5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27)。一对下行框架(22)随着朝向下框架(23)侧而相互接近。
Description
本申请针对在2021年3月1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1-040426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在跨骑型车辆中,存在具有供乘员放脚的底踏板的小型摩托车型的车辆(例如,参照日本再公表WO2019/064601号公报)。在这种车辆中,有时构成为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对底踏板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从而经由底踏板通过车架来承受乘员的载荷。
然而,根据车架的形状而在支承部的配置上可能产生限制。因此,在现有技术的跨骑型车辆中,在实现由支承部支承的底踏板的面积扩大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大面积的底踏板的跨骑型车辆。
(1)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跨骑型车辆具备:供乘员放脚的底踏板50;头管21;从所述头管21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行框架22;从一对所述下行框架22各自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下框架23;以及与所述下框架23结合,从所述下框架23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对所述底踏板5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27,其中,一对所述下行框架22随着朝向所述下框架23侧而相互接近。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下行框架相互平行或者随着朝向下框架侧而相互分离地延伸的结构相比,下框架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由此,能够将支承部从下框架更长地延伸。因此,能够将由支承部支承的底踏板设置成大面积。
(2)在上述(1)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27从与所述下框架23结合的结合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前方延伸。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车宽方向上的支承部的尺寸扩大,且将支承部从下框架更长地延伸。因此,能够确保支承部对底踏板的支承刚性,且抑制底踏板的与大面积化相伴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扩大。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具备: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的所述下框架23的上方,从所述下行框架22及所述头管21中的一方向后方延伸的上框架25;以及沿着车辆的车宽中心CL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覆盖所述上框架25的中央通道65,其中,所述底踏板50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所述中央通道65相邻。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通过上框架确保框架刚性且由于中央通道的存在而无法将底踏板向车宽方向内侧扩大的结构中,能够实现位于比中央通道靠外侧的位置的底踏板的面积的扩大。
(4)在上述(3)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上框架25具备在从车辆上方观察下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25a。
根据上述的结构,与在从车辆上方观察下上框架沿着前后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扩大位于支承部的上方的上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空间。
(5)在上述(4)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支承部27配置在比所述弯折部25a靠前方及后方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结构,伴随着支承部对底踏板的能够支承范围的扩大,能够将底踏板形成为大面积而将供乘员放脚的空间形成得宽。
(6)在上述(4)或(5)的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具备将所述下行框架22与所述上框架25连结的连结部32,所述连结部32具备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回的折回部32a,所述折回部32a设置于所述连结部32的后缘,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与所述下行框架22重叠的位置连续延伸到与所述上框架25重叠的位置。
根据上述的结构,下行框架与上框架经由连结部而相互固定,因此能够对下行框架及上框架进行加强。特别是能够实现具备弯折部的上框架的刚性的提高。而且,折回部从与下行框架重叠的位置连续延伸到与上框架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连结部的挠曲,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对下行框架及上框架进行加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架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架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架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
21…头管
22…下行框架
23…下框架
25…上框架
27…支承托架(支承部)
32…下连结部(连结部)
50…底踏板
65…中央通道
CL…车宽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方向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即,上下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左右方向与车宽方向一致。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图中,箭头UP表示上方,箭头FR表示前方,箭头LH表示左方。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整体的概略结构。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是具有供就座于座椅8的乘员放脚的底踏板50的小型摩托车型的跨骑型车辆。机动二轮车1具备车架2、能够转向地支承于车架2的前轮3、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车架2的摆动式的动力单元4、支承于动力单元4的后轮5、以及形成车辆的外廓的车辆罩6。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架的立体图。
如图2所示,车架2具备头管21、下行框架22、下框架23、后框架24、上框架25、以及座椅轨道26,它们通过焊接等而接合成一体。
头管21配置在车架2的前端。头管21配置在车辆的车宽中心CL上(参照图3)。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架的主视图。
如图2及图3所示,下行框架22在左右设有一对。下行框架22与头管21结合。下行框架22从头管21向下方延伸。下行框架22具备:随着朝向下方而相互分离的分离部22a;以及位于比分离部22a靠下方的位置,且随着朝向下方而相互接近的接近部22b。分离部22a包括下行框架22的上端部。接近部22b包括下行框架22的下端部。下行框架22的下端部位于比下行框架22中的位于最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部分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各接近部22b经由中间部22c与分离部22a连接。中间部22c相互大致平行地延伸。需要说明的是,中间部也可以不相互平行地延伸,例如可以在正面观察下以比分离部22a及接近部22b相对于上下方向小的倾斜角度延伸。
如图2所示,下框架23在左右设有一对。下框架23与下行框架22的下端部结合。下框架23从一对下行框架22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即,下框架23从下行框架22的接近部22b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下框架23随着从下行框架22的接近部22b的下端部朝向后方而相互分离。下框架23呈直线状地延伸。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架的俯视图。
如图2及图4所示,在下框架23上结合有支承托架27(支承部)。支承托架27在左右的下框架23上分别各结合有两个。支承托架27在车辆的左右分别沿下框架23的延伸方向空出间隔地配置。支承托架27在车辆的左右分别配置于上框架25的弯折部25a(后述)的前方及后方。
支承托架27与下框架23的外表面中的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的部分结合。支承托架27在从上方观察的俯视观察下从下框架23向外侧延伸。具体而言,支承托架27在俯视观察下向与下框架2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支承托架27从支承托架27与下框架23的结合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前方延伸。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车架的侧视图。
如图2及图5所示,支承托架27具备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上表面27a。上表面27a形成为以支承托架27的突出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矩形形状。支承托架27由金属板形成。支承托架27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槽状,具有:具有上表面27a的顶板部28;以及从顶板部28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缘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侧板部29。支承托架27与下框架23的结合部至少处于侧板部29。侧板部29以从侧板部29与下框架23的结合部朝向顶板部28的前端而逐渐变细的方式形成。在侧板部29上形成有减重孔。在顶板部28上形成有供螺丝等紧固连结构件穿过的贯通孔。
如图2所示,后框架24在左右设有一对。后框架24与下框架23的后端部结合。后框架24从一对下框架23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行框架22、下框架23及后框架24在左右分别相互由单一的构件形成而一体化。
上框架25在左右设有一对。上框架25在侧视观察下配置于下框架23的上方。上框架25与下行框架22及后框架24结合。上框架25结合于下行框架22中的位于比下行框架22与头管21的结合部靠下方的位置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框架25与下行框架22的中间部22c连结。上框架25从下行框架22向后方延伸。上框架25的后端部与后框架24中的位于比上端部靠下方的位置的部分结合。上框架25在侧视观察下前高后低地呈直线状延伸。需要说明的是,上框架25也可以在前端部与头管21结合。
如图4所示,上框架25具有:随着从上框架25与下行框架22的结合部朝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前部25f;以及与前部25f的后端相连,且随着朝向后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后部25r。由此,上框架25具备在俯视观察下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弯折的弯折部25a。一对上框架25以在位于各自的中间部的弯折部25a处相互最接近的方式在俯视观察下弯折。上框架25与下行框架22的结合部位于比下框架23与下行框架22的结合部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位置。上框架25的前部25f在俯视观察下与下框架23交叉。上框架25在俯视观察下在相对于支承托架27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
如图2所示,座椅轨道26在左右设有一对。座椅轨道26与上框架25的后部25r结合。座椅轨道26从上框架25向后上方延伸。后框架24的上端部从下方与座椅轨道26的中间部结合。一对座椅轨道26的后端部通过后横板30而相互连结。座椅轨道26对配置于其上方的座椅8进行支承。
车架2还具备上连结部31、下连结部32(连结部)、上横梁33、下横梁34、前横梁35、后横梁36、以及枢轴支承部37。
上连结部31在左右设有一对。上连结部31在车辆的左右分别将下行框架22与上框架25连结。上连结部31从后方与下行框架22的分离部22a结合。上连结部31在侧视观察下从上连结部31与下行框架22的结合部向后下方呈直线状延伸,并从上方与上框架25结合。上连结部31与上框架25的前部25f的后端附近结合。上连结部31在俯视观察下从上连结部31与下行框架22的结合部向后方且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之后,弯折而向后方延伸。上连结部31在俯视观察下位于上框架25的前部25f的车宽方向内侧。
下连结部32在左右设有一对。下连结部32形成为板状,在车辆的左右分别将下行框架22与上框架25连结。下连结部32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且后方与下行框架22的接近部22b结合。下连结部32从下连结部32与下行框架22的结合部避开下行框架22与上框架25的结合部且在侧视观察下向后上方延伸,从车宽方向外侧且下方与上框架25结合。
下连结部32具备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回的折回部32a。折回部32a从下连结部32的后缘的下端设置到上端,且以向前方且上方凹陷的方式弯曲延伸。折回部32a在侧视观察下从与下行框架22重叠的位置连续延伸到与上框架25重叠的位置。
上横梁33将一对下行框架22连结。上横梁33在正面观察下位于头管21的下方,且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横梁33与下行框架22的中间部22c结合。
下横梁34将一对下行框架22连结。下横梁34配置在比上横梁33靠下方的位置。下横梁34与下行框架22中的位于比下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的部分结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横梁34与下行框架22的接近部22b结合。
前横梁35将一对下框架23连结。前横梁35与下框架23的前端部结合。前横梁35在侧视观察下从下框架23向下方突出。前横梁35以中间部比两端部靠下方且在车宽方向的内侧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在正面观察下向上方开口的U字状。
后横梁36将一对下框架23连结。后横梁36配置在比前横梁35靠后方的位置。后横梁36在侧视观察下从下框架23向上方突出。后横梁36与下框架23中的位于比发动机41靠前方的部位结合。后横梁36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U字状,且在两端与左右的下框架23结合。
枢轴支承部37在左右设有一对。枢轴支承部37与后框架24及座椅轨道26结合。枢轴支承部37以从后框架24向后方突出且从座椅轨道26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一对枢轴支承部37经由未图示的枢轴将动力单元4支承为能够上下摆动。
如图1所示,前轮3轴支承于左右一对的前叉11的下端部。一对前叉11的上端部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底桥12连结。前叉11经由固定于底桥12的转向杆13而能够转向地支承于头管21。在转向杆13的上部安装有转向用的车把14。
动力单元4是所谓单元摆动式的后悬架。动力单元4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5进行驱动。动力单元4经由枢轴支承部37而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车架2。动力单元4具备发动机41、传动装置42、以及空气滤清器43。发动机41以使曲轴沿着车宽方向的方式配置。传动装置42将由发动机41产生的驱动力向后轮5传递。传动装置42配置在后轮5的左方,与发动机41一体地设置。空气滤清器43配置在传动装置42的上方。
车辆罩6由多个外装板构成。车辆罩6具有前罩61、前挡泥板62、车把罩63、护腿板64、中央通道65、下罩66、侧罩67、后底罩68、以及后挡泥板69。
前罩61以覆盖头管21的方式设置。在前罩61设有前照灯。前挡泥板62以从上方及后方覆盖前轮3的方式设置。车把罩63以覆盖车把14的中央部分及转向杆13的上部的方式配置。护腿板64以覆盖下行框架22且从前方覆盖驾驶员的腿的方式设置。
中央通道65从护腿板64沿着车宽中心CL(参照图4)向后方延伸。中央通道65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及上方覆盖上框架25。
下罩66隔着中央通道65而配置于左右两侧。下罩66在比中央通道65靠下方的位置,以覆盖左右的下框架23的方式设置。在下罩66的上表面设有供乘员放脚的底踏板50。底踏板50在左右设有一对,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中央通道65相邻。底踏板50从中央通道65的下缘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底踏板50由支承托架27从下方支承。
侧罩67从中央通道65向后方延伸。侧罩67以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覆盖左右的后框架24的方式设置。在侧罩67的上部安装有座椅8。后底罩68以覆盖侧罩67的下方的开口部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后挡泥板69以从上方及后方覆盖后轮5的方式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构成车辆罩6的多个外装板不需要分割成上述的各部分,也可以跨各部分的交界地配置,还可以通过多个外装板构成各部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具备:从头管21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行框架22;从一对下行框架22各自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下框架23;以及与下框架23结合,在俯视观察下向外侧延伸,且对底踏板50进行支承的支承托架27。一对下行框架22随着朝向下框架23侧而相互接近。根据该结构,与下行框架相互平行或者随着朝向下框架侧而相互分离地延伸的结构相比,下框架23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内侧。由此,能够将支承托架27从下框架23更长地延伸。因此,能够将由支承托架27支承的底踏板50设置为大面积。
支承托架27从与下框架23结合的结合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前方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车宽方向上的支承托架27的尺寸扩大,且将支承托架27从下框架23更长地延伸。因此,能够确保支承托架27对底踏板50的支承范围,且抑制底踏板50的与大面积化相伴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扩大。
底踏板50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覆盖上框架25的中央通道65相邻。根据该结构,在通过上框架25确保框架刚性且由于中央通道65的存在而无法将底踏板50向车宽方向内侧扩大的结构中,能够实现底踏板50的面积的扩大。
机动二轮车1还具备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的下框架23的上方从下行框架22向后方延伸的上框架25。上框架25具备在俯视观察下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25a。根据该结构,与在俯视观察下上框架沿着前后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扩大位于支承托架27的上方的上框架25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空间。
支承托架27配置在比上框架25的弯折部25a靠前方及后方的位置。根据该结构,伴随着支承托架27对底踏板50的能够支承范围的扩大,能够将底踏板50形成为大面积而将供乘员放脚的空间形成得宽。
机动二轮车1还具备将下行框架22与上框架25连结的下连结部32。由此,下行框架22与上框架25经由下连结部32而相互固定,因此能够对下行框架22及上框架25进行加强。特别是能够实现具备弯折部25a的上框架25的刚性的提高。而且,下连结部32具备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回的折回部32a。折回部32a设置于下连结部32的后缘,且在侧视观察下从与下行框架22重叠的位置连续延伸到与上框架25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下连结部32的挠曲,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对下行框架22及上框架25进行加强。
另外,通过在下连结部32设有折回部32a,从而能够抑制下连结部32的刚性的下降且减小侧视观察下的下连结部32的面积。由此,能够确保以由车架2包围的方式配置的燃料箱的组装时的作业空间,从而提高燃料箱的组装时的作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定为参照附图说明的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其技术范围内考虑有各种变形例。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驾驶员跨车身而乘车的全部跨骑型车辆。即,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适用于机动二轮车,而且能够适用于机动三轮车。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机动二轮车1为发动机车,但是本实用新型也能够适用于动力单元具备马达的电动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托架27在俯视观察下从下框架23呈直角地突出,但是没有限定为该结构。支承托架也可以在俯视观察下向相对于下框架23的延伸方向以小于90°交叉的方向突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托架27在车辆的左右分别各设有两个,但是没有限定为该结构。即,支承托架也可以在车辆的左右分别各设有一个或各设有三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下行框架22的接近部22b包含下行框架22的下端部,但是没有限定为该结构。也可以是下行框架的下端部位于比接近部靠下方的位置,且下行框架中的位于接近部与下端部之间的部分在正面观察下相互平行、或者随着朝向下方而相互分离地延伸。在该情况下,优选下行框架的下端部位于比下行框架中的位于最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部分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框架25从下行框架22向后方延伸,但是上框架也可以从头管向后方延伸。
此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
Claims (9)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
供乘员放脚的底踏板(50);
头管(21);
从所述头管(21)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行框架(22);
从一对所述下行框架(22)各自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下框架(23);以及
与所述下框架(23)结合,从所述下框架(23)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且对所述底踏板(5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27),
一对所述下行框架(22)随着朝向所述下框架(23)侧而相互接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27)从与所述下框架(23)结合的结合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前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具备:
在车辆侧视观察下的所述下框架(23)的上方,从所述下行框架(22)及所述头管(21)中的一方向后方延伸的上框架(25);以及
沿着车辆的车宽中心(CL)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覆盖所述上框架(25)的中央通道(65),
所述底踏板(50)在车宽方向的外侧与所述中央通道(65)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架(25)具备在从车辆上方观察下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25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27)配置在比所述弯折部(25a)靠前方及后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具备将所述下行框架(22)与所述上框架(25)连结的连结部(32),
所述连结部(32)具备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回的折回部(32a),
所述折回部(32a)设置于所述连结部(32)的后缘,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与所述下行框架(22)重叠的位置连续延伸到与所述上框架(25)重叠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具备将所述下行框架(22)与所述上框架(25)连结的连结部(32),
所述连结部(32)具备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折回的折回部(32a),
所述折回部(32a)设置于所述连结部(32)的后缘,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与所述下行框架(22)重叠的位置连续延伸到与所述上框架(25)重叠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架(25)在从车辆上方观察下在所述支承部(27)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回部(32a)以向前方且上方凹陷的方式弯曲延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40426A JP7303839B2 (ja) | 2021-03-12 | 2021-03-12 | 鞍乗り型車両 |
JP2021-040426 | 2021-03-1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94674U true CN216994674U (zh) | 2022-07-19 |
Family
ID=82368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87678.7U Active CN216994674U (zh) | 2021-03-12 | 2022-03-08 | 跨骑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303839B2 (zh) |
CN (1) | CN216994674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42776Y2 (zh) * | 1977-03-10 | 1982-09-20 | ||
JPH03135890A (ja) * | 1989-10-23 | 1991-06-10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用フレーム |
JPH02270689A (ja) * | 1990-03-26 | 1990-11-05 | Honda Motor Co Ltd | 跨座型車両用のフレーム構造 |
JP3135890B2 (ja) | 1999-02-22 | 2001-02-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半導体集積回路 |
JP2001039367A (ja) * | 1999-07-15 | 2001-02-13 | Taiwan Sanyo Kisha Kogyo Kofun Yugenkoshi | スクータ形自動二輪車 |
JP3999447B2 (ja) * | 2000-07-05 | 2007-10-31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JP6837154B2 (ja) * | 2017-09-29 | 2021-03-0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
2021
- 2021-03-12 JP JP2021040426A patent/JP7303839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08 CN CN202220487678.7U patent/CN216994674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139863A (ja) | 2022-09-26 |
JP7303839B2 (ja) | 2023-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43925B2 (en) | Motorcycle | |
CN102056791B (zh) | 踏板型车辆 | |
EP2923930B1 (en) | Vehicle | |
JP4459161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JP5049822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カウルおよびウインドスクリーン取付け構造 | |
JP5460511B2 (ja) | 車両用のリヤフェンダ | |
JP4041143B2 (ja) | 車両用フレーム組立体及びその組立体を有する車両 | |
EP3225514B1 (en) | Stand support structur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 |
JP3548173B2 (ja)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フレーム構造 | |
JP585250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CN216994674U (zh) | 跨骑型车辆 | |
JP5442132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2018162015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 |
CN112399945B (zh) |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架结构 | |
CN112533820B (zh) | 鞍乘型车辆 | |
CN108025789B (zh) | 两轮摩托车用车身架 | |
CN115071866B (zh) | 跨骑型车辆 | |
JP2012183898A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6351172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TWI720619B (zh) | 跨坐型車輛 | |
CN217100297U (zh) | 跨骑型车辆 | |
EP2025588B1 (en) | Frame of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 |
EP3305639B1 (en) | Straddled vehicle | |
JP2024146397A (ja) | 電動車両 | |
JP2022081933A (ja) | 鞍乗型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