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8337B - 车辆的框架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框架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58337B CN103958337B CN201280058757.5A CN201280058757A CN103958337B CN 103958337 B CN103958337 B CN 103958337B CN 201280058757 A CN201280058757 A CN 201280058757A CN 103958337 B CN103958337 B CN 1039583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rear frame
- hole
- energy disperser
- weld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18—Joints between frame members
- B62K19/20—Joints between frame members welded, soldered, or braz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10—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over or beside driven rear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框架构造,其包括一对左右后框架(20L、20R)且在这些后框架上分别安装有缓冲器(35L、35R)的车辆。该框架构造还包括分别设于该后框架的托架(80L、80R),该后框架分别具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框架贯通孔(83、85),该托架以分别具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托架贯通孔(93、96)、且使该托架贯通孔的轴线(127、128)与各个该框架贯通孔的轴线(129、131)一致的方式焊接于各个该后框架,在该框架贯通孔及该托架贯通孔中贯穿有用于将该缓冲器的上端(134L、134R)连结于该后框架的缓冲器用螺栓(120L、120R),该缓冲器用螺栓焊接于该托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框架构造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机动两轮车的后部设有用于吸收作用于后轮的负载的缓冲器。提出有各种用于支承该缓冲器的框架构造(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机动两轮车在后框架和后叉的后端具备缓冲器。
在上述机动两轮车中,还在后框架的中间部设有托架,在该托架设有用于支承后缓冲器的缓冲器用螺栓。在上述机动两轮车中,还在左右的托架之间延伸有第二横杆,缓冲器用螺栓从托架向车宽方向外方延伸。
即,通过将第二横杆延伸设置于缓冲器用螺栓的附近位置,能提高托架的刚性。作为加强构件的第二横杆成为必需,导致框架的重量增加。
另外,若简单地减薄托架,则托架的强度降低,因此,需要谋求使托架为厚壁等的刚性提高。
使托架为厚壁时,框架的重量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了提高燃料消耗率,期望减薄框架的壁厚而使框架轻量化。
因此,寻求不需要第二横杆、且能够使托架为薄壁的框架构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466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后框架处具备缓冲器用螺栓的车辆中能够谋求框架的轻量化的框架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那样,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框架构造,其包含一对左右后框架,在这些后框架上分别安装有缓冲器,所述车辆的框架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构造还包含分别设于所述后框架的托架,所述后框架分别具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框架贯通孔,所述托架分别具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托架贯通孔,且以使所述托架贯通孔的轴线与各个所述框架贯通孔的轴线一致的方式焊接于各个所述后框架,在所述框架贯通孔及所述托架贯通孔中贯穿有用于将所述缓冲器的上端连结于所述后框架的缓冲器用螺栓,所述缓冲器用螺栓未焊接于所述后框架而焊接于所述托架。
如技术方案2所述的那样,所述托架优选包括与所述后框架接触的托架主体部和从该托架主体部向上方延伸而支承车载部件的上部延出部。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那样,优选的是,在上部延出部形成减轻重量孔。
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那样,优选的是,在后框架上形成有向上下及车身前后延伸的平坦面,在该平坦面上设有框架贯通孔且将托架焊接于所述平坦面。
如技术方案5所述的那样,优选的是,所述托架主体部包括:焊接于所述后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平坦面而与所述外侧平坦面抵接的外侧抵接部;从所述外侧抵接部向外侧突出而具备外侧的所述托架贯通孔的外侧凸部;焊接于所述后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平坦面而与所述内侧平坦面抵接的内侧抵接部;以及从所述内侧抵接部向内侧突出而具备内侧的托架贯通孔的内侧凸部,利用所述外侧凸部和所述内侧凸部来支承所述缓冲器用螺栓。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后框架设有框架贯通孔,以具有托架贯通孔且使托架贯通孔的轴线与框架贯通孔的轴线一致的方式将托架焊接于后框架,在框架贯通孔及托架贯通孔中贯穿有缓冲器用螺栓,缓冲器用螺栓未焊接于后框架而焊接于托架。
由于缓冲器用螺栓未焊接于后框架而焊接于托架,因此,作用于缓冲器用螺栓的负载首先施加于托架。之后经由托架而施加于后框架。即,能够使作用于缓冲器用螺栓的负载分散于托架和后框架,因此,负载从集中负载向分散荷重改变。
由于负载未集中于托架而不需要谋求托架的加强、刚性提高,因此,能够实现托架的薄壁化、轻量化。
而且,与缓冲器用螺栓焊接于后框架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利用托架来分散负载,能够使朝向后框架的载荷分散。后框架的应力变小,能够实现后框架的薄壁化及轻量化。因而,在后框架处具备缓冲器用螺栓的车辆中,能够谋求框架的轻量化。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托架包括托架主体部和从托架主体部向上方延伸而支承车载部件的上部延出部。
托架除了使负载分散化之外还兼作车载部件的支承构件。与将缓冲器用螺栓焊接于后框架、在与该缓冲器用螺栓分离的位置将车载部件托架设于后框架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托架用于两个用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能够抑制成本。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在上部延出部形成有减轻重量孔。
通过在上部延出部形成减轻重量孔,能够使框架重量轻量化。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在后框架形成有向上下及车身前后延伸的平坦面,在平坦面设有框架贯通孔且将托架焊接于平坦面。
由于将托架焊接于后框架的平坦面,因此,焊接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焊接品质。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从与后框架的外侧的平坦面抵接的外侧抵接部向外侧突出有外侧凸部,从与内侧的平坦面抵接的内侧抵接部向内侧突出有内侧凸部,利用外侧凸部和内侧凸部来支承缓冲器用螺栓。
由于利用外侧凸部和内侧凸部来支承缓冲器用螺栓,因此,与在外侧抵接部及内侧抵接部的位置支承缓冲器用螺栓的情况相比,缓冲器用螺栓的支承之间的尺寸变大,能够可靠地支承施加于缓冲器用螺栓的负载。
而且,由于使外侧凸部向外侧突出、使内侧凸部向内侧突出,因此,能够不改变后框架的宽度尺寸而仅增大缓冲器用螺栓的支承之间的尺寸,能够抑制后框架的重量增加。
而且,由于利用外侧凸部及内侧凸部来提高托架的刚性,因此,即使对托架的上壁施加由车载部件产生的较大的负载,也能够支承该负载。假设托架形成为平面状,则刚性容易降低,但在本发明中,由于托架具有外侧凸部及内侧凸部,因此刚性提高,能够实现托架的进一步薄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车身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将托架从后框架分解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托架的临时组装图。
图5是用于说明后框架与托架之间的焊接部及托架与缓冲器用螺栓之间的焊接部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5的6-6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小型摩托车型车辆)、20L、20R…后框架、35L、35R…缓冲器(后缓冲器)、44…车载部件(收纳箱)、80L、80R…托架、82、84…平坦面、83、85…框架贯通孔、90L、90R…托架主体、91…外侧抵接部、92…外侧凸部、93、96…托架贯通孔、94…内侧抵接部、95…内侧凸部、100L、100R…上部延出部、112、113、114…减轻重量孔、120L、120R…缓冲器用螺栓、127、128、129、131…轴线、134L、134R…上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前后、左右、上下表示以落座于座椅的乘客为基准的方向。
实施例
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为例而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车辆。
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小型摩托车型车辆10具有:能够转向地支承于车身框架11(详见后述)的头管12的前叉13;安装在旋转自如地设于该前叉13下端的前车轴14的前轮15;与前叉13的上端连结、供驾驶者握持而操纵前轮15的车把16;前端与从头管12向车身后下方延伸的主管17的下端结合而向后方延伸的底部框架18L(L是表示左的标注。以下相同。);前端与结合在该底部框架18L的后端的横管19结合且向后上方延伸的后框架20L(详见后述);动力单元34,其利用枢轴32能够摆动地固定于与该后框架20L的前端下部连结的发动机悬挂连杆31,兼作摇臂并且在后端具备后轮33;以及下端安装于该动力单元34的后端、上端由后框架20L的后部支承且吸收作用于后轮33的负载的后缓冲器35L。
动力单元34包括能够摆动地与发动机悬挂连杆31连结的发动机36和与该发动机36一体化、向后轮33传递发动机36的动力且具备变速机构的变速器37。
在发动机36的缸盖上连接具有空气过滤器38及化油器39的进气系统和具有排气管41及消音器42的排气系统。
在主管17的车身后方配置有燃料箱43,在该燃料箱43的后上方配置有用于收纳头盔等物品且作为车载部件的收纳箱44。该收纳箱44由底部框架18L的后端及后框架20L的后部支承。
车身框架11由车身罩45覆盖。该车身罩45包括:覆盖车身框架11的前方的前罩116;覆盖该前罩116的后方的上部内罩47;与该上部内罩47相邻设置而覆盖燃料箱43的上方的下部内罩48;与该下部内罩48的后端相邻设置而覆盖后框架20L后部的侧方的后罩49;与前罩46及后罩49的下方相邻设置而覆盖燃料箱43及发动机36的侧方的中罩51;与前罩46及中罩51相邻设置而覆盖车身框架11下部的下方及侧方的底罩52。
在下部内罩48的上部以能够装卸燃料箱43的供油帽的方式能够开闭地设有供油用盖53。而且,在中罩51的左侧部能够开闭地设有在维修时使用的维修用盖54。
以覆盖收纳箱44的方式配置有供驾驶者和同乘者落座的座位55。在车身高度方向上比该座位55低的位置且在车把16与座位55之间配置有供驾驶者放置脚的踏板56。
而且,在踏板56的车身后方安装有供同乘者放置脚的后座踏板57,以包围座位55的后部的方式设有供同乘者握持的抓杆58。
基于图2来详细地说明车身框架11的结构。
如图2所示,车身框架11包括:头管12;从该头管12向车身后下方延伸、上端部由加强构件59加强的中空状的主管17;前端部62L、62R(R是表示右的标注。以下相同)与该主管17的下部61结合、从下部61分别向后方延伸的一对左右底部框架18L、18R;与底部框架18L的后端部63L和底部框架18R的后端部63R结合、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管19;前端部64L、64R分别与底部框架18L、18R的后端部63L、63R结合且与横管19的端部65L、65R结合、向后上方延伸的一对左右后框架20L、20R;与后框架20L的后端和后框架20R的后端结合、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部车架横梁66。
在底部框架18L的后端部63L和底部框架18R的后端部63R的设有横管19之外的部位结合有用于支承收纳箱(图1中的附图标记44)的前部(图1中的附图标记67L、67R)的U字状的收纳箱支承部件68。在该收纳箱支承部件68的上部左端及右端设有用于连结收纳箱的连结座69L、69R。
而且,在后框架20L、20R的前部内侧面分别设有用于支承收纳箱的前后方向中间的收纳箱中间支柱71L、71R,在这些收纳箱中间支柱71L、71R的各上表面设有缓冲橡胶72L、72R。
而且,在后框架20L的后部73L结合有支承收纳箱的后部(图1中的附图标记74L)且支承后缓冲器(图1中的附图标记35L)的托架80L(详见后述)。而且,在后框架20R的后部73R结合有支承收纳箱的后部(图1中的附图标记74R)且支承后缓冲器(图1中的附图标记35R)的托架80R。即,收纳箱由收纳箱支承部件68、收纳箱中间支柱71L、71R和托架80L、80R支承。
在后框架20L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和后框架20R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结合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中间车架横梁81。
基于图3来说明后框架20L的后部73L、托架80L、缓冲器用螺栓各自的结构及托架80L的组装结构。
如图3所示,后框架20L是中空状的构件。在这样的后框架20L的后部73L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向上下及车身前后延伸且具有规定的高度H1的外侧平坦面82。在该外侧平坦面82设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框架侧外贯通孔83。
而且,在后框架20L的后部73L的车宽方向内侧形成有向上下及车身前后延伸且具有恒定的高度H2的内侧平坦面84。在该内侧平坦面84设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框架侧内贯通孔85。
下面,说明托架80L的结构。
托架80L包括与后框架20L抵接的托架主体部90L和从该托架主体部90L向上方延伸而支承收纳箱(图1中的附图标记44)的上部延出部100L。
托架主体部90L包括:设于上部延出部100L的车宽方向外侧下部、与外侧平坦面82抵接的外侧抵接部91;从该外侧抵接部91向外侧突出、具备托架贯通孔93的外侧凸部92;设于上部延出部100L的车宽方向内侧下部、与内侧平坦面84抵接的内侧抵接部94;以及从该内侧抵接部94向内侧突出、具备托架贯通孔96的内侧凸部95。
上部延出部100L包括:与外侧抵接部91连续设置、向上下延伸的外侧壁101;与内侧抵接部94连续设置、向上下延伸的内侧壁102;与外侧壁101的后端及内侧壁102的后端连续设置、向上下延伸的后壁103;与外侧壁101、内侧壁102和后壁103连续设置、向车身前后延伸的上壁104。在上壁104设有支承收纳箱(图1中的附图标记44)的后部(图1中的附图标记74R)的缓冲橡胶105。
而且,在托架80L的后端部设有对托架主体部90L的后端部进行切削而形成的凹部106。通过在托架80L设置凹部106,在将托架80L临时组装于后框架20L时,能够防止托架80L与后框架20L的上表面107发生干涉。
下面,说明缓冲器用螺栓120L。
缓冲器用螺栓120L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插入托架主体部90L的托架侧外贯通孔93、后框架20L的框架侧外贯通孔83、框架侧内贯通孔85、托架侧内贯通孔96的轴部121;从该轴部121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用于支承后缓冲器(图1中的附图标记35L)的上端的螺纹部122。
在将托架80L临时组装于后框架20L的后部73L时,将托架80L嵌合于后部73L,使缓冲器用螺栓120L穿过框架贯通孔83、85及托架贯通孔93、96。
基于图4来说明将托架80L临时组装于后框架20L的后部73L的状态。
如图4所示,将托架80L临时组装于后框架20L的后部73L。在临时托架80L之后,对外侧平坦面82和前部下端108、后部下端109、后端111实施角焊,对外侧凸部92和轴部121的外周面123实施角焊。
基于图5来说明后框架20L与托架80L之间的焊接部及托架80L与缓冲器用螺栓120L之间的焊接部。
如图5所示,对外侧平坦面82和前部下端108实施角焊而形成外侧前焊接部124。而且,对外侧平坦面82和后部下端109、后端111实施角焊而形成外侧后焊接部125。即,托架80L被焊接于外侧平坦面82。
而且,对外侧凸部92与轴部121的外周面123实施角焊而形成外侧周焊接部126。
基于图6来说明焊接于后框架20L的托架80L。
如图6所示,托架80L以具有托架侧外贯通孔93及托架侧内贯通孔96且使该托架贯通孔93、96的轴线(图3中的附图标记127、128)与框架侧外贯通孔83及框架侧内贯通孔85的轴线(图3中的附图标记129、131)一致的方式焊接于后框架20L。该焊接部是指将外侧抵接部91焊接于外侧平坦面82而得到的外侧后焊接部125、将内侧抵接部94焊接于内侧平坦面84而得到的内侧后焊接部132等。
缓冲器用螺栓120L未焊接于后框架20L而焊接于托架80L。该焊接部是指外侧周焊接部126、内侧周焊接部133。而且,缓冲器用螺栓120L由外侧凸部92和内侧凸部95支承。而且,在缓冲器用螺栓120L的螺纹部122通过螺母135连结有后缓冲器35L的上端134L,从而将后缓冲器支承于后框架20L。
下面,说明设于托架80L的上部延出部100L的减轻重量孔。
在上部延出部100L的外侧壁101形成有外侧减轻重量孔112。而且,在后壁103形成有后减轻重量孔113。而且,在内侧壁102形成有内侧减轻重量孔114。
以下记载以上说明的车辆10的作用效果。
通过图6所示的结构,在后框架20L上设有框架贯通孔83、85,以具有托架贯通孔93、96且使托架贯通孔93、96的轴线与框架贯通孔83、85的轴线一致的方式将托架80L焊接于后框架20L,将缓冲器用螺栓120L穿过框架贯通孔83、85及托架贯通孔93、96,缓冲器用螺栓120L未焊接于后框架20L而焊接于托架80L。
由于缓冲器用螺栓120L未焊接于后框架20L而焊接于托架80L,因此,作用于缓冲器用螺栓120L的负载首先施加于托架80L。然后经由托架80L施加于后框架20L。即,能够使作用于缓冲器用螺栓120L的负载分散于托架80L和后框架20L,因此,负载从集中负载向分散负载改变。
负载不集中于托架80L,从而不需要谋求托架80L的加强、刚性提高,因此,能够实现托架80L的薄壁化、轻量化。
而且,与缓冲器用螺栓120L焊接于后框架20L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托架80L分散负载,使向后框架20L的负载分散。后框架20L处的应力变小,能够实现后框架20L的薄壁化及轻量化。通常,后框架20L的壁厚为2.0~3.0mm,但通过降低在后框架20L产生的应力,能够使壁厚为1.0~2.0mm。因而,在后框架具备缓冲器用螺栓的车辆中,能够谋求框架的轻量化。
在图6中,将框架贯通孔83、85的直径D1设定为大于缓冲器用螺栓120L的外径D2。即,能够使框架贯通孔83、85的直径D1不受缓冲器用螺栓120L的影响而成为大径。若框架贯通孔83、85为足够大的大径,则即使在制造阶段使框架贯通孔83、85的位置发生偏移,也能够使缓冲器用螺栓120L的位置为预定的位置。
通过图6所示的结构,托架80L包括托架主体部90L和从托架主体部90L向上方延伸而支承车载部件(例如收纳箱)44的上部延出部100L。
托架80L除了使负载分散化之外还兼作车载部件44的支承构件。与将缓冲器用螺栓120L焊接于后框架20L、在与该缓冲器用螺栓120L分离的位置将车载部件托架设于后框架20L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托架80L用于两个用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能够抑制成本。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车载部件,在实施例中使用了收纳箱44,但在不具备收纳箱的车辆中,也可以使用座椅而利用上部延出部100L支承座椅。
通过图6所示的结构,在上部延出部100L形成有减轻重量孔112、113、114。
通过在上部延出部100L形成减轻重量孔112、113、114,能够使框架重量为轻量化。
通过图3所示的结构,在后框架20L形成有向上下及车身前后延伸的平坦面82、84,在平坦面82、84设有框架贯通孔83、85并且将托架80L焊接于平坦面82、84。
如图5所示,由于将托架80L焊接于后框架20L的平坦面82,因此,焊接作业变得容易,能提高焊接品质。
通过图6所示的结构,从与后框架20L的外侧的平坦面82抵接的外侧抵接部91向外侧突出有外侧凸部92,从与内侧的平坦面84抵接的内侧抵接部94向内侧突出有内侧凸部95,利用外侧凸部92和内侧凸部95来支承缓冲器用螺栓120L。
由于利用外侧凸部92和内侧凸部95来支承缓冲器用螺栓120L,因此,与在外侧抵接部91及内侧抵接部94的位置支承缓冲器用螺栓120L的情况相比,缓冲器用螺栓的支承之间的尺寸W2变大,能够可靠地支承施加于缓冲器用螺栓的负载。
而且,由于使外侧凸部92向外侧突出、使内侧凸部95向内侧突出,因此能够不改变后框架的宽度尺寸W1而仅增大缓冲器用螺栓的支承之间的尺寸W2,能够抑制后框架的重量增加。
而且,由于利用外侧凸部92及内侧凸部95提高托架80L的刚性,因此,即使对托架80L的上壁104施加由车载部件44产生的较大的负载,也能支承该负载。假设托架形成为平面状,则刚性容易降低,但在本发明中,托架80L具有外侧凸部92及内侧凸部95,因此,刚性提高且能够实现托架的进一步薄壁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后框架20L在剖视下形成为长圆状,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形成为长方形、正方形。若为长方形、正方形,则能够确保平坦面,能够谋求提高焊接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框架构造在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但只要是在后框架安装有缓冲器的车辆就能够应用,也可以应用于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以外的机动两轮车、三轮车。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框架构造适合用于在后框架安装有缓冲器的车辆。
Claims (4)
1.一种车辆的框架构造,该车辆的框架构造包含一对左右后框架,在这些后框架上分别安装有缓冲器,
所述框架构造还包含分别设于所述后框架的托架,
所述后框架分别具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框架贯通孔,
所述托架分别具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托架贯通孔,且以使所述托架贯通孔的轴线与各个所述框架贯通孔的轴线一致的方式焊接于各个所述后框架,
在所述框架贯通孔及所述托架贯通孔中贯穿有用于将所述缓冲器的上端连结于所述后框架的缓冲器用螺栓,
所述车辆的框架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器用螺栓未焊接于所述后框架而焊接于所述托架,
所述托架包括与所述后框架接触的托架主体部和从该托架主体部向上方延伸而支承车载部件的上部延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框架构造,其中,
所述上部延出部形成有减轻重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框架构造,其中,
所述后框架具有向车身上下及前后方向延伸的平坦面,所述框架贯通孔设于所述平坦面,所述托架焊接于所述平坦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框架构造,其中,
所述托架主体部包括:焊接于所述后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平坦面而与所述外侧平坦面抵接的外侧抵接部;从所述外侧抵接部向外侧突出而具备外侧的所述托架贯通孔的外侧凸部;焊接于所述后框架的车宽方向内侧平坦面而与所述内侧平坦面抵接的内侧抵接部;以及从所述内侧抵接部向内侧突出而具备内侧的托架贯通孔的内侧凸部,利用所述外侧凸部和所述内侧凸部来支承所述缓冲器用螺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65127 | 2011-12-02 | ||
JP2011265127 | 2011-12-02 | ||
PCT/JP2012/080588 WO2013080959A1 (ja) | 2011-12-02 | 2012-11-27 |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58337A CN103958337A (zh) | 2014-07-30 |
CN103958337B true CN103958337B (zh) | 2016-02-10 |
Family
ID=4853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58757.5A Active CN103958337B (zh) | 2011-12-02 | 2012-11-27 | 车辆的框架构造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786927B1 (zh) |
JP (1) | JP5728594B2 (zh) |
CN (1) | CN103958337B (zh) |
BR (1) | BR112014013199B1 (zh) |
IN (1) | IN2014CN04865A (zh) |
TW (1) | TWI498249B (zh) |
WO (1) | WO201308095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54817B2 (ja) * | 2013-06-20 | 2016-12-27 |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0957A (zh) * | 1997-12-24 | 1999-06-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缓冲组件安装构造 |
CN1271671A (zh) * | 1999-04-28 | 2000-11-0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
CN1400133A (zh) * | 2001-07-31 | 2003-03-05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JP2006056323A (ja) * | 2004-08-18 | 2006-03-02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サスペンションの取付け部構造 |
CN1854012A (zh) * | 2005-04-28 | 2006-11-0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 |
CN200945901Y (zh) * | 2006-08-21 | 2007-09-12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与平叉组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138U (ja) * | 1992-06-15 | 1994-01-11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部材の支持構造 |
JP3362155B2 (ja) * | 1992-12-07 | 2003-01-0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JP3343592B2 (ja) * | 1994-03-31 | 2002-11-1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軸位置調整装置 |
JP3466383B2 (ja) * | 1996-07-05 | 2003-11-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JP3095014B1 (ja) * | 1999-04-28 | 2000-10-03 |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 車両サスペンションブラケットの支持構造 |
JP3975425B2 (ja) * | 2000-05-29 | 2007-09-12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取付部構造 |
JP4238048B2 (ja) * | 2003-02-28 | 2009-03-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チェーンスライダ構造 |
JP4091635B2 (ja) * | 2003-03-06 | 2008-05-28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4739038B2 (ja) * | 2006-01-31 | 2011-08-0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クッション配置構造 |
JP4153538B2 (ja) * | 2006-06-26 | 2008-09-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取付構造 |
-
2012
- 2012-11-27 BR BR112014013199-6A patent/BR112014013199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11-27 EP EP12852720.7A patent/EP2786927B1/en active Active
- 2012-11-27 CN CN201280058757.5A patent/CN103958337B/zh active Active
- 2012-11-27 WO PCT/JP2012/080588 patent/WO201308095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1-27 JP JP2013547158A patent/JP57285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2-11-30 TW TW101145040A patent/TWI498249B/zh active
-
2014
- 2014-06-26 IN IN4865CHN2014 patent/IN2014CN04865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0957A (zh) * | 1997-12-24 | 1999-06-3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缓冲组件安装构造 |
CN1271671A (zh) * | 1999-04-28 | 2000-11-0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
CN1400133A (zh) * | 2001-07-31 | 2003-03-05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JP2006056323A (ja) * | 2004-08-18 | 2006-03-02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サスペンションの取付け部構造 |
CN1854012A (zh) * | 2005-04-28 | 2006-11-0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造 |
CN200945901Y (zh) * | 2006-08-21 | 2007-09-12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与平叉组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112014013199B1 (pt) | 2021-02-02 |
WO2013080959A1 (ja) | 2013-06-06 |
EP2786927A1 (en) | 2014-10-08 |
TW201345784A (zh) | 2013-11-16 |
IN2014CN04865A (zh) | 2015-09-18 |
CN103958337A (zh) | 2014-07-30 |
BR112014013199A2 (pt) | 2017-06-13 |
JP5728594B2 (ja) | 2015-06-03 |
TWI498249B (zh) | 2015-09-01 |
EP2786927A4 (en) | 2015-08-05 |
EP2786927B1 (en) | 2016-09-14 |
JPWO2013080959A1 (ja) | 2015-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89186B2 (en) | Engine suspension device for motorcycle | |
JP4425821B2 (ja) | 収納ボックス構造 | |
US7306069B2 (en) | Frame structure in saddle type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rame | |
US10780937B2 (en) | Frame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 |
US7770683B2 (en) | Three-wheeled vehicle | |
KR101254909B1 (ko) | 안장형 차량 | |
US7281726B2 (en) | Wheeled vehicle with arm unit | |
US20060272879A1 (en) | All terrain vehicle | |
US7717213B2 (en) | Motorcycle | |
JP5396210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バッグ支持ステー | |
US10351191B2 (en) | Stand support structur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 |
CN103958337B (zh) | 车辆的框架构造 | |
JPH1159542A (ja) | 自動2輪車の車体構造 | |
CN204871320U (zh) | 鞍骑型车辆的扶手结构 | |
US11186339B2 (en) |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 |
JP2621273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 |
CN103958336A (zh) |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框架构造 | |
JP3676798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 |
JP6766111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US20230078780A1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CN111688861B (zh) | 用于车辆的框架组件 | |
JP5453127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WO2015079567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JP2003237659A (ja)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 |
JPH0295996A (ja) | 鞍乗型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