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0666B -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0666B
CN103050666B CN201210534860.4A CN201210534860A CN103050666B CN 103050666 B CN103050666 B CN 103050666B CN 201210534860 A CN201210534860 A CN 201210534860A CN 103050666 B CN103050666 B CN 1030506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nano
graphene
cathode material
graphite micro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348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50666A (zh
Inventor
郭华军
甘雷
王志兴
李新海
黄思林
苏明如
彭文杰
胡启阳
张云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348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50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50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0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50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0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的电子导电性的同时,缓冲硅基负极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提高材料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采用喷雾干燥—热解处理法制备该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将纳米硅、石墨微粉,均匀分散于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中,喷雾干燥后,在惰性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后随炉冷却,即得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造球过程中不需添加额外粘结剂,在复合前驱体热处理过程中将外层氧化石墨烯原位热还原为石墨烯,过程简单易行,实用化程度高,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可逆容量大、容量可设计、循环性能和大电流放电能力好、振实密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小、体积小、重量轻,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类负极材料,但因其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因此开发高比容量、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稳定性的新型负极材料已成当前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硅的高理论比容量(4200mAh/g)和低嵌锂电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硅还具有储量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硅负极由于其在锂的嵌入脱嵌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严重的体积膨胀和收缩,造成材料结构的破坏和机械粉碎,从而导致电极循环性能的衰退,限制其商业化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主要通过硅颗粒纳米化,硅与其它金属合金化,硅与惰性或活性基质复合三种主要途径来改善硅基负极材料循环性能。其中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受到了最广泛关注。因为碳负极材料本身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较小(<10%),电子导电性好,且由碳基质形成的“缓冲骨架”还能补偿硅颗粒的体积膨胀,维持纳米硅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材料的循环性能明显改善。同时,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由单层sp2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结构。研究表明,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性能,高的理论比表面积,这些特性决定了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展了利用石墨烯复合来改善锂离子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包覆纳米硅/石墨微粉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材料内部纳米硅和石墨微粉分布均匀,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材料具有可逆容量大、容量可设计、循环性能和大电流放电能力好、振实密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硅和石墨微粉加入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并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处理以形成悬浮液,氧化石墨烯:纳米硅和石墨微粉的质量比为1~5:20;将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造球后,在惰性保护气氛下经500~800℃热处理,得到经热还原的石墨烯包覆的纳米硅和石墨微粉复合负极材料。
纳米硅和石墨微粉中纳米硅的质量分数为10%~30%。
本发明中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范围为1~10mg/ml。本发明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采用Hummer法制备得到。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硅为1~500nm硅粉,所述石墨微粉为0.5~5μm人工石墨、天然石墨或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喷雾干燥的温度为170~200℃。
所得复合负极材料,石墨烯包覆在外层,内部为纳米硅和石墨微粉,颗粒形状为类球形。平均粒径大小可以在5~30(优选为1~10μm)范围内变化。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首先喷雾干燥造球将氧化石墨烯包裹纳米硅和石墨微粉外层,造球过程中不需添加额外粘结剂,再经热处理过程中将外层氧化石墨烯热还原为石墨烯,制备过程简单方便实用。而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方法需要先将氧化石墨烯通过化学方法还原成石墨烯,然后与其它材料进行复合,过程复杂,且还原后的石墨烯很容易团聚,在与其它材料复合时很难分散。本发明中巧妙利用将硅、石墨材料造球后需要进行热处理,且体系中所含的石墨在热处理过程中能够形成还原性气氛的特点,在热处理过程中将氧化石墨烯还原,实现氧化石墨烯在硅碳复合材料中原位还原。
(2)采用石墨烯将石墨微粉与纳米硅包裹,造球过程中不需添加粘结剂提高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提高材料可逆比容量。传统方法将石墨与纳米硅造粒复合时,一般要加入有机粘结剂如蔗糖、葡萄粘、树脂等,这些有机物在后续热过程中会分解产生气体并得到热解碳,使材料密度降低、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材料的不可逆容量、降低首次充放电效率。
(3)分散剂的加入,有利于纳米硅和石墨微粉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达到良好分散,抑制纳米硅的团聚效应,从而使喷雾后复合材料颗粒内部纳米硅和石墨微粉分布均匀;
(4)喷雾造球后再热处理形成外层为石墨烯,内部为纳米硅/石墨微粉的类球形结构。因石墨烯具有巨大的理论比表面积,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极优的电子导电性,该结构的形成有利于改善硅基负极材料的低电子导电性,缓解硅基负极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效应。
(5)本发明采用喷雾干燥制备纳/微米级球形核壳结构颗粒时,将不溶解的纳米硅和石墨微粉,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均匀分散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形成的悬浮液通过雾化器雾化成细小的含核液滴,并与喷入的热空气充分接触,使得溶剂迅速汽化,从而收集得到复合材料前驱体,再经热处理,即得石墨烯包覆的类球形核壳结构固体颗粒(见说明书附图1)。喷雾干燥还具备可一步成球,时间短、效率高、对原料的适应性强、所得球形颗粒大小可调、分散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6)由于喷雾干燥制得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为球形颗粒,所以材料的振实密度得到提高,从而能量密度得到提高。
(7)硅碳复合材料中,硅的比容量很大,约为石墨类负极材料的10倍,是决定复合材料容量的关键活性物质。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设计硅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来决定复合材料的容量。
因此,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实用化程度高,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具有可逆容量大、容量可设计、循环性能和大电流放电能力好、振实密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石墨烯包覆碳硅复合材料的SE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不会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采用Hummer法制备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调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mg/ml,向分散液中同时加入石墨微粉(D50:0.5μm)和纳米硅(D50:1nm),石墨微粉与纳米硅的质量比为9:1,同时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200(加入量按占纳米硅/石墨微粉总质量的1wt%添加),控制氧化石墨烯:纳米硅和石墨微粉的质量比为1:20,超声加机械搅拌分散1h,得均匀分散的悬浮液,将悬浮液于170~200℃喷雾干燥后,,即得复合材料前驱体。所得粉末转入氩气氛于在500℃恒温处理2h,随炉冷却,即得热还原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石墨微粉与纳米硅混合比例及氧化石墨烯复合量见表1,硅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见表2。
实施例2
采用Hummer法制备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调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10mg/ml,向分散液中同时加入石墨微粉(D50:5μm)和纳米硅(D50:500nm),石墨微粉与纳米硅的质量比为8:2,同时加入分散剂聚乙烯醇(加入量按占纳米硅/石墨微粉总质量的2wt%添加),控制氧化石墨烯:纳米硅和石墨微粉的质量比为5:20,超声加机械搅拌分散1h,得均匀分散的悬浮液,将悬浮液于170~200℃喷雾干燥后,,即得复合材料前驱体。所得粉末转入氩气氛于在600℃恒温处理2h,随炉冷却,即得热还原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石墨微粉与纳米硅混合比例及氧化石墨烯复合量见表1,硅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见表2。
实施例3
采用Hummer法制备一定浓度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调节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5mg/ml,向分散液中同时加入石墨微粉(D50:3μm)和纳米硅(D50:300nm),石墨微粉与纳米硅的质量比为7:3,同时加入分散剂聚氧化乙烯((加入量按占纳米硅/石墨微粉总质量的2wt%添加),控制氧化石墨烯:纳米硅和石墨微粉的质量比为2.5:20,超声加机械搅拌分散2h,得均匀分散的悬浮液,将悬浮液于170~200℃喷雾干燥后,,即得复合材料前驱体。所得粉末转入氩气氛于在800℃恒温处理2h,随炉冷却,即得热还原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石墨微粉与纳米硅混合比例及氧化石墨烯复合量见表1,硅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见表2。
尽管已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和替换。
表1.实施例中石墨微粉与纳米硅混合比例及氧化石墨烯复合量
注:氧化石墨烯复合量是指氧化石墨烯质量占纳米硅和石墨微粉混合物质量的百分比
表2.实施例中硅碳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实施例 1 2 3
首次放电比容量(mAh/g) 782.9 998.3 1438.0
首次充电比容量(mAh/g) 668.6 866.5 1192.1
首次效率(%) 85.4 86.8 82.9
50次循环保持率(%) 85.2 82.3 80.7
500mA/g下首次可逆比容量(mAh/g) 586.9 670.5 1043.8
注:首次充放电电流密度:50mA/g;电压范围:0.01~2V。

Claims (3)

1.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硅和石墨微粉加入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并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处理以形成悬浮液,氧化石墨烯:纳米硅和石墨微粉的质量比为1~5:20;将悬浮液进行喷雾干燥造球,得到类球形前驱体;将所述的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下经500~800℃热处理使得氧化石墨烯还原,得到石墨烯包覆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纳米硅和石墨微粉中纳米硅的质量分数为10%~30%;所述纳米硅为1~500nm硅粉,所述石墨微粉为0.5~5μm人工石墨、天然石墨或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中的至少一种;所得复合负极材料,石墨烯包覆在外层,内部为纳米硅和石墨微粉,颗粒形状为类球形,平均粒径为5~30μm;喷雾干燥的温度为170~20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范围为1~10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CN201210534860.4A 2012-12-12 2012-12-12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506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4860.4A CN103050666B (zh) 2012-12-12 2012-12-12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34860.4A CN103050666B (zh) 2012-12-12 2012-12-12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0666A CN103050666A (zh) 2013-04-17
CN103050666B true CN103050666B (zh) 2015-04-22

Family

ID=4806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34860.4A Active CN103050666B (zh) 2012-12-12 2012-12-12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506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3243A1 (zh) * 2013-05-14 2014-11-20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制备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及其在化学储能和/或转化中的用途
CN103311515B (zh) * 2013-06-28 2015-08-19 深圳市动力创新科技企业(有限合伙) 一种石墨烯基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57855B (zh) * 2014-07-25 2016-06-22 宁波卡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多级结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1650184B1 (ko) * 2014-12-12 2016-08-23 한국지질자원연구원 실리콘입자의 회수방법 및 이차전지 음극재의 제조방법
TWI557970B (zh) * 2014-12-16 2016-11-11 Nat Inst Chung Shan Science & Technology A composite material applied to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N104752696A (zh) * 2015-01-22 2015-07-01 湖州创亚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基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68106A (zh) * 2015-04-21 2015-08-26 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包覆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4953092A (zh) * 2015-05-12 2015-09-30 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3796B (zh) * 2015-06-11 2017-03-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工业化制备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的方法
CN104966826A (zh) * 2015-07-09 2015-10-07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石墨烯包覆无机纳米颗粒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EP3133690A1 (en) 2015-07-20 2017-02-22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Et Aux Energies Alternatives Silicon-carbon composite particulate material
CN105845890B (zh) * 2016-05-22 2018-12-14 周志才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58257A (zh) * 2016-08-17 2016-10-26 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US10553873B2 (en) * 2017-03-09 2020-02-04 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Graphitic carbon-based cathode for alumin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0411291B2 (en) * 2017-03-22 2019-09-10 Nanotek Instruments, Inc. Multivalent metal ion battery having a cathode layer of protected graphitic carb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6784755B (zh) * 2017-03-29 2019-04-12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0954A (zh) * 2017-05-05 2017-07-0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CN109326773B (zh) * 2017-08-01 2021-12-28 天极新能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活性材料、电池电极及半导体纳米电池
CN107863511A (zh) * 2017-10-26 2018-03-30 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高纯石墨角料制备锂电池用负极粉料的方法
CN107994217B (zh) * 2017-11-23 2020-05-1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双包覆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8063236A (zh) * 2017-12-23 2018-05-22 林荣铨 一种以鳞片石墨为碳源制备石墨烯/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8400331B (zh) * 2018-02-05 2021-07-16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9244448B (zh) * 2018-10-10 2020-08-04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石墨烯改性锂镍钴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3642B (zh) * 2018-10-10 2020-08-04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纳米碳材料改性锂镍钴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473658B (zh) * 2018-12-04 2021-03-26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09728266B (zh) * 2018-12-10 2020-08-25 桑德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
CN110323443A (zh) * 2019-05-27 2019-10-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类球形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及其应用
CN110350161B (zh) * 2019-06-18 2022-12-23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硅碳负极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10323440A (zh) * 2019-07-08 2019-10-11 中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碳-硅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80029B (zh) * 2019-07-10 2022-03-25 长园泽晖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珠海)有限公司 锂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6604A (zh) * 2019-08-09 2019-10-29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纳米硅的制备方法、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0676B (zh) * 2019-09-29 2022-06-2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3872A (zh) * 2019-12-10 2020-04-2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硅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46431B (zh) * 2020-04-14 2022-12-06 南京宁智高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氧转移反应增强锂离子电池硅氧碳负极材料的界面接触的方法
CN111477875B (zh) * 2020-04-27 2020-12-15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力制备锂电池双层锚固包覆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1613791B (zh) * 2020-06-24 2021-08-03 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活性物质、硅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极片和高能量密度快充型锂离子电池
CN111725512B (zh) * 2020-06-29 2022-03-18 溧阳紫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09255B (zh) * 2021-01-20 2022-06-07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硅-碳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54172A (zh) * 2021-03-11 2021-06-29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氮掺杂的石墨烯包覆硅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2015B (zh) * 2021-06-15 2023-05-02 浙江开化元通硅业有限公司 一种硅-石墨-碳纳米管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764640A (zh) * 2021-09-02 2021-12-07 大连宏光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实快充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方法
CN114497483B (zh) * 2021-12-31 2023-07-04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14551830A (zh) * 2022-02-21 2022-05-27 海城申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石墨烯包覆人造石墨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613971B (zh) * 2022-03-31 2023-04-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致密稳定的石榴状硅-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14418B (zh) * 2022-05-16 2023-06-02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纳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93742B (zh) * 2023-12-12 2024-03-19 青岛泰达天润碳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烯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240A (zh) * 2011-06-15 2011-11-16 中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6757A (zh) * 2011-08-26 2012-01-04 上海交通大学 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3200B (zh) * 2006-08-22 2010-05-26 深圳市贝特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240A (zh) * 2011-06-15 2011-11-16 中南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6757A (zh) * 2011-08-26 2012-01-04 上海交通大学 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0666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0666B (zh) 一种石墨烯包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94533B (zh) 一种多核型核壳结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64681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4424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6293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3311515B (zh) 一种石墨烯基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2696A (zh) 一种石墨烯基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03919B (zh) 一种掺氮碳材料包覆氧化亚硅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6324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4207B (zh) 一种硅镶嵌氧化还原石墨烯/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752698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3426A (zh) SiOx/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
CN10457704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808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
CN10446614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346304A (zh)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负极的锡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9702A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包裹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5373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3317A (zh) 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硅碳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
CN103078092A (zh)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03346302A (zh) 一种锂电池硅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659338A (zh)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69810A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1438B (zh) 全石墨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99330A (zh) 活性碳-纳米硅复合粉体及其合成方法及其制作的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