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6776A -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6776A
CN102596776A CN2009801622019A CN200980162201A CN102596776A CN 102596776 A CN102596776 A CN 102596776A CN 2009801622019 A CN2009801622019 A CN 2009801622019A CN 200980162201 A CN200980162201 A CN 200980162201A CN 102596776 A CN102596776 A CN 102596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floor
stop
operation mode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2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6776B (zh
Inventor
铃木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6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6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6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6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3Destination call input before entering the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2Travel time
    • B66B2201/213Travel time where the number of stops is limi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4Total time, i.e. arrival ti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30Detail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configuration
    • B66B2201/306Multi-deck eleva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87/00Elevator, industrial lift truck, or stationary lift for vehicle
    • Y10S187/902Control for double-decker ca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能够服务于从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登记的任意楼层之间的层站目的地呼梯,而且运行效率高。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并设定担当偶数楼层彼此之间或者奇数楼层彼此之间的运转的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以及服务于全部能够停靠的楼层的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考虑所登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和停靠次数增加量双方,对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进行分配,由此能够服务于将任意楼层作为乘梯下梯楼层的层站目的地呼梯,而且能够提高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该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对具有在同一井道(Shaft)内被上下相互连接的轿厢的双层电梯系统的多台轿厢进行运行控制。
背景技术
过去已经有关于具有在一个井道内被上下连接的轿厢的双层电梯的报告,在并行设置了多台双层电梯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组群管理控制。在通常的双层电梯中,在出发楼层(例如1层和2层)根据目的地楼层引导进行上下轿厢的分乘,例如通过在附近设置自动扶梯,使前往奇数楼层的乘客从1层搭乘下轿厢,使前往偶数楼层的乘客利用自动扶梯前往2层,并从2层搭乘上轿厢等。
另一方面,还采用如下方式,在普通楼层不特别进行上下轿厢的分乘引导,而是根据呼梯选择1台电梯进行分配。
通常,双层电梯准备了以下3种运转方式,根据交通量来切换运转方式。
(1)双行方式:上轿厢仅服务于偶数楼层,下轿厢仅服务于奇数楼层。在高峰时实施。
(2)单行方式:关闭上轿厢,只是下轿厢服务于全部楼层。在空闲时实施。
(3)半双行方式:在出发楼层与双行方式相同。在响应层站呼梯后,上轿厢和下轿厢都服务于任意楼层。在平常时实施。
过去,在对双层电梯系统的多台轿厢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设定第1运转模式(双行方式)和第2运转模式(单行方式),第1运转模式使上轿厢响应于从偶数楼层到偶数楼层的层站呼梯,使下轿厢响应于从奇数楼层到奇数楼层的层站呼梯,第2运转模式响应于从偶数楼层到奇数楼层、或者从奇数楼层到偶数楼层的层站呼梯,根据在层站呼梯登记装置登记的奇数/偶数分开的层站呼梯信息,确定将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或者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中的哪个轿厢设为分配轿厢,该层站呼梯登记装置设于层站,并如偶数楼层上行/奇数楼层上行那样按照目的地楼层的奇数/偶数分开(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01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分成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响应于偶数楼层彼此之间或者奇数楼层彼此之间的乘梯下梯楼层组合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响应于从偶数楼层到奇数楼层的乘梯下梯楼层组合或者从奇数楼层到偶数楼层的乘梯下梯楼层组合的层站目的地呼梯。这种装置不能对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偶数楼层彼此之间或者奇数楼层彼此之间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等,存在轿厢运行的自由度下降,运行效率降低的问题。例如,在过去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在对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的下轿厢分配了5F到8F、8F到11F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当产生了从6F到12F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则从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中选择分配轿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分配给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的上轿厢,则停靠次数不增加,因而过去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存在虽然运转效率良好,但是不能应对这种情况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对具有在同一井道内被上下相互连接的轿厢的电梯系统的多台轿厢进行运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具有:层站目的地楼层输入装置(10),其设置于各个楼层的层站,通过乘客输入目的地楼层来登记层站目的地呼梯;运转模式存储单元(21),其针对所述多台连接轿厢,按照每台轿厢存储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这两种运转模式,所述第1运转模式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上轿厢服务于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下轿厢服务于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所述第2运转模式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上轿厢和下轿厢服务于全部能够停靠的楼层;以及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5),其在由所述层站目的地楼层输入装置登记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在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停靠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而且对所述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为对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以下或者小于最小值的情况下,将运转模式为所述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对具有在同一井道内被上下相互连接的轿厢的电梯系统的多台轿厢进行运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具有:层站目的地楼层输入装置(10),其设置于各个楼层的层站,通过乘客输入目的地楼层来登记层站目的地呼梯;运转模式存储单元(21),其针对所述多台连接轿厢,按照每台轿厢存储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这两种运转模式,所述第1运转模式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上轿厢服务于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下轿厢服务于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所述第2运转模式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上轿厢和下轿厢服务于全部能够停靠的楼层;以及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5),其在由所述层站目的地楼层输入装置登记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在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的情况下,或者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而且对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小于对所述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将运转模式为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
此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上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的情况下,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轿厢选定单元(25)也将运转模式为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
此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当在上方大堂楼层或者下方大堂楼层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乘梯的上行方向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数量比率中的至少一方为各自的预定的限制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符合事前设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在所述运转模式存储单元中增加上行方向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
此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当在上方大堂楼层或者下方大堂楼层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下梯的下行方向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数量比率中的至少一方为各自的预定的限制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符合事前设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增加所述运转模式存储单元的下行方向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
此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停靠次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在对所述第1运转模式或者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分配候选轿厢分配了由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输入装置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情况下,所述停靠次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从分配候选轿厢中去除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行进计划路径的停靠次数为预定的上限值以上或者大于预定的上限值的轿厢。
此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该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在从所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得到的分配候选轿厢中,优先选择在分配了由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输入装置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停靠次数增量值较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在具有多台停靠次数增量值相同的轿厢的情况下,选择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等待时间总和增量值或者从到达层站起到在目的地楼层下梯为止的总行程时间总和增量值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
此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8),在由所述分配轿厢选择单元选择出的分配轿厢是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而且基于所述分配轿厢的停靠次数增量值为2的情况下,所述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8)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所述上轿厢和所述下轿厢中预定的轿厢。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而且对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为对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以下或者小于最小值的情况下,将运转模式为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因而具有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组合符合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的情况下,或者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而且对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小于对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将运转模式为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因而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服务于将任意楼层设为乘梯下梯楼层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并且轿厢运行的自由度增大,运行效率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组合符合上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的情况下,也将运转模式为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因而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服务于将任意楼层设为乘梯下梯楼层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并且轿厢运行的自由度增大,运行效率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当在上方大堂楼层或者下方大堂楼层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乘梯的上行方向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数量比率中的至少一方为各自的预定的限制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符合事前设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在所述运转模式存储单元中增加上行方向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因而具有轿厢运行的自由度增大,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当在上方大堂楼层或者下方大堂楼层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下梯的下行方向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数量比率中的至少一方为各自的预定的限制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符合事前设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增加所述运转模式存储单元的下行方向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因而具有轿厢运行的自由度增大,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在对第1运转模式或者第2运转模式的分配候选轿厢分配了由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输入装置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情况下,从分配候选轿厢中去除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行进计划路径的停靠次数为预定的上限值以上或者大于预定的上限值的轿厢。因而具有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在从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得到的分配候选轿厢中,优先选择在分配了由所述层站目的呼梯输入装置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停靠次数增量值较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在具有多台停靠次数增量值相同的轿厢的情况下,选择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等待时间总和增量值或者从到达层站起到在目的地楼层下梯的总行程时间总和增量值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因而具有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在由分配轿厢选择单元选择出的分配轿厢是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而且基于所述分配轿厢的停靠次数增量值为2的情况下,对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上轿厢和下轿厢中预定的轿厢。因而具有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行进计划路径的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分配候选轿厢选定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分配轿厢选择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的图。在图1中,将从在各个楼层的层站设置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0A~10C中的任意一个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的数字键输入的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发送给电梯组群管理装置20。
然后,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5参照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楼层和下梯楼层的组合,判定各个轿厢的行进计划路径属于(1)轿厢当前行进的路径的前方且是相同方向(下面称为第1路径)、(2)轿厢当前行进的路径的相反方向(下面称为第2路径)、(3)轿厢当前行进的路径的后方且是相同方向(下面称为第3路径)中的哪个路径。
图2表示第1路径、第2路径、第3路径的行进计划路径的示例。现在假设轿厢正在5F中行进,将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楼层是从5F到10F而且层站目的地呼梯方向为上行时设为第1路径,将层站目的地呼梯方向为下行时设为第2路径,将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楼层是从1F到4F而且层站目的地呼梯方向为上行时设为第3路径。
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5从运转模式存储单元21中提取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第1路径、第2路径或者第3路径中的任意一个行进计划路径中的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在从运转模式存储单元21中提取时,将既没有被设定为第1运转模式也没有被设定为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且是没有对该行进计划路径分配层站目的地呼梯的轿厢,追加到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双方中。
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进行如下运转:连接轿厢的上轿厢服务于上方大堂楼层(双层的上轿厢停靠的楼层,例如2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连接轿厢的下轿厢服务于下方大堂楼层(双层的下轿厢停靠的楼层,例如1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进行如下运转:连接轿厢的上轿厢和下轿厢服务于全部能够停靠的楼层。也可以是,每当这两种运转模式的方向发生反转时即进行不同运转模式的运转。
在此,分别运算对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量值的最小值。此时,对分别分配给上轿厢和下轿厢时的停靠次数增量值进行运算。
判定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下述(1)~(4)中的哪种组合。
(1)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
(2)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
(3)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
(4)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
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上述(1)~(4)中的任意一者,而且分配给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为分配给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以下或者小于最小值的情况下,将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分配候选轿厢。因为在乘梯楼层和下梯楼层的组合属于(1)~(4)的情况下,与双行模式(第1运转模式)的动作对应,在分配给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为分配给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时的停靠次数增量值的最小值以下或者小于最小值的情况下,所分配的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的停靠次数不增加,因而不会产生由于分配第1运转模式而造成的任何不利情况。
另外,在上述之外的情况下,将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分配候选轿厢。
然后,在停靠次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中,针对从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5得到的分配候选轿厢中的上轿厢和下轿厢,分别运算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行进计划路径的停靠计划次数,将上轿厢和下轿厢中停靠计划次数较少的轿厢的停靠计划次数大于事前设定的停靠次数上限值的轿厢,从分配候选轿厢中去除。在没有分配候选轿厢的情况下,将停靠次数上限值加1,并放宽条件到具有分配候选轿厢为止。
事前设定的停靠次数上限值例如使用下式(A)进行运算。
(停靠次数上限值)=(F/N)+2 ......式(A)
其中,F表示主楼层(上方大堂楼层(2层))上方的能够停靠的楼层数,在第1运转模式时设定偶数楼层数或者奇数楼层数,N表示轿厢总台数。
在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中,从由停靠次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得到的分配候选轿厢中,选择在分配了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计划次数增加量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关于对上轿厢或者下轿厢的分配,是分配停靠计划次数增加量最小的轿厢。在上轿厢和下轿厢的停靠计划次数增加量相同的情况下,是分配给事前设定的上轿厢或者下轿厢。但是,在停靠次数增量值最小的轿厢有多台的情况下,针对停靠次数增量值最小的各台轿厢运算在各个层站的等待时间的增量值,并运算针对各台轿厢的等待时间增量值之和。选择等待时间增量值之和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其中,等待时间是指从进行呼梯登记起到对层站分配轿厢为止的时间。
在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中,选择等待时间增量值之和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但也可以选择总行程时间的增量值之和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其中,总行程时间是指从乘客到达层站起到在目的地楼层下梯为止的时间,包括在层站的呼梯登记、轿厢的分配、在层站的开门关门、向目的地楼层的移动、在下梯楼层的开门时间。
在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8中,在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将分配轿厢分配给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而且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停靠次数增加量加2的情况下,将上轿厢或者下轿厢中事前设定的轿厢设为分配轿厢。另外,停靠次数增加量加2,对应于新追加了乘梯楼层和下梯楼层。
在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或者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8中,将包括选择出的上轿厢和下轿厢在内的分配轿厢号机发送给该号机的各台控制装置30A~30C。该号机的各台控制装置30A~30C按照发送来的包括上轿厢和下轿厢在内的分配轿厢号机,进行各台轿厢的行进停靠控制。
在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或者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8中,向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0A~10C中被登记了该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发送分配号机。设置在被登记了该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0A~10C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号机显示装置11A~11C,显示所登记的目的地楼层和分配号机名称。
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号机显示装置11A~11C显示所登记的目的地楼层和分配号机名称,但也可以显示分配号机名称以及上轿厢和下轿厢。
另外,在交通流量检测单元23中,统计从层站目的地呼梯10A~10C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检测当前的交通流量类型。作为要检测的交通流量类型的示例可以列举下述有代表性的交通流量类型:从大堂楼层向上行方向移动的乘客较多的上班时交通流量,从上方楼层向大堂楼层移动的下行方向乘客较多的下班时交通流量,除大堂楼层之外的上方楼层之间的交通流量较大的平常时交通流量等。
在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中,利用由交通流量检测单元23检测到的交通流量类型信息,变更每个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和第2运转模式设定台数。
如果交通流量检测单元23判定为当前的交通流量类型是从大堂楼层向上行方向移动的乘客较多的上班时交通流量,则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为了提高从大堂楼层向上方楼层的输送能力,例如将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的设定台数设为(全部轿厢台数)-1台,将第2运转模式的设定台数设为1台。对于下行方向的乘客较多的下班时交通流量,与上班时交通流量一样地设定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的台数。
并且,如果交通流量检测单元23判定为当前的交通流量类型是上方楼层之间的交通流量较大的平常时交通流量,则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为了提高上方楼层之间的服务,例如将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的设定台数设定为(全部轿厢台数)/2台,将第2运转模式的设定台数设定为(全部轿厢台数)/2台。
运转模式设定单元22以从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得到的第1运转模式的设定台数和第2运转模式的设定台数为上限,设定各台轿厢的每个行进计划路径的运转模式,并存储在运转模式存储单元21中。关于还没有分配层站目的地呼梯的行进计划路径,如果第1运转模式台数小于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而且第2运转模式台数为第2运转模式设定台数以上,则设定为第1运转模式,如果第1运转模式台数为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以上,而且第2运转模式台数小于第2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则设定为第2运转模式,如果第1运转模式台数小于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而且第2运转模式台数小于第2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则不设定成任何运转模式。
并且,在由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或者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得到的分配轿厢的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行进计划路径既不是第1运转模式也不是第2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运转模式设定单元22按照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楼层和下梯楼层的组合,将分配轿厢的该行进计划路径设定为第1运转模式或者第2运转模式。
下面,使用图3和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图3表示选定分配候选轿厢之前的流程图。在图3的流程图中,首先在步骤101中检测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发生情况。
在步骤101之后,当在步骤102中分配了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情况下,确定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属于各台轿厢的第1路径、第2路径、第3路径中的哪个行进计划路径。
在步骤102之后,在步骤103中从全部轿厢中选定评价对象的第一个轿厢。在步骤104中判定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评价对象轿厢的行进计划路径中是否属于第1运转模式。当在步骤104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105中提取该轿厢作为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
当在步骤104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106中判定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评价对象轿厢的行进计划路径中是否属于第2运转模式。当在步骤106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107中提取该轿厢作为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
当在步骤106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108中判定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评价对象轿厢的行进计划路径中是否既不属于第1运转模式也不属于第2运转模式。当在步骤108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109中提取该轿厢作为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
当在步骤108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105结束后的情况下、在步骤107结束后的情况下、以及在步骤109结束后的情况下,在步骤110中判定是否对全部轿厢评价结束。当在步骤110中为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103,将评价对象轿厢设定为下一台轿厢,再次反复进行步骤104以后的操作。例如,在轿厢的台数为4时,从轿厢1开始,按照轿厢2、轿厢3、轿厢4的顺序实施评价。
当在步骤110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111中分别运算将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给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时的停靠次数增量值的最小值min1、min2。
在步骤111之后,在步骤112中判定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是否属于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楼层彼此之间、偶数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楼层彼此之间、奇数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而且在步骤111中运算出的min1和min2是否满足条件min1≤min2。另外,条件min1≤min2也可以是条件min1<min2。
当在步骤112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113中将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设定为分配候选轿厢。当在步骤112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114中将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定为分配候选轿厢。
下面,使用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从在图3得到的分配候选轿厢中选择分配轿厢时的动作。在步骤121中将事前设定的值设定为停靠次数上限值。事前设定的停靠次数上限值例如使用前述的式子(A)的值。
然后,在步骤122中运算对分配候选轿厢的各台轿厢的上轿厢和下轿厢分配了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设定分配给上轿厢和下轿厢时的停靠次数中值较小的次数作为该轿厢的停靠次数。
然后,在步骤123中判定分配候选轿厢中是否具有停靠次数为停靠次数上限值以下的轿厢。当在步骤123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124中对停靠次数上限值加1,并返回步骤123。
然后,当在步骤123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125中从分配候选轿厢中去除大于停靠次数上限值的轿厢。然后,在步骤126中判定分配候选轿厢中停靠次数增量值最小的轿厢是否是1台。
然后,当在步骤126中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127中选择停靠次数增量值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当在步骤126中为否的情况下,针对停靠次数增量值最小的多台轿厢,选择分配了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等待时间总和增量值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另外,在此将等待时间总和增量值最小的轿厢设为分配轿厢,但也可以将从到达层站起到在目的地楼层下梯为止的总行程时间总和增量值最小的轿厢设为分配轿厢。
在步骤127或者步骤128之后,在步骤129中运算对分配轿厢的上轿厢和下轿厢分配了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量值。然后,在步骤130中判定上轿厢和下轿厢的停靠次数增量值是否相同、或者在第2运转模式时分配轿厢的停靠次数增量值是否加2。另外,停靠次数增量值加2,对应于新追加了乘梯楼层和下梯楼层。
当在步骤130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131中,如果在分配轿厢的上轿厢和下轿厢中事前设定了上轿厢,则分配上轿厢,如果事前设定了下轿厢,则分配下轿厢。当在步骤130中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132中分配上轿厢和下轿厢中停靠次数增量值最小的轿厢。
另外,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担当包括上方大堂楼层和奇数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下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大堂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在内的全部能够停靠的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但也可以对第2运转模式禁止上方大堂楼层和奇数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下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大堂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另外,也可以是,仅在针对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了身体残疾者属性或者VIP(Very Important Person)属性等与普通乘客不同的属性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情况下,针对第2运转模式允许上方大堂楼层和奇数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下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大堂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
在这样构成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通过设定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能够由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担任意楼层之间的移动,第1运转模式使上轿厢担当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楼层彼此之间以及偶数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使下轿厢担当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楼层彼此之间以及奇数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第2运转模式使上轿厢和下轿厢分别担当以奇数楼层和偶数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为中心的全部停靠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
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不仅担当奇数楼层和偶数楼层的移动,而且担当全部停靠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针对偶数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和奇数楼层彼此之间的移动,能够参照停靠次数增量值从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和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双方中适当选择,因而能够提高电梯系统整体的运转效率。
例如,对已被分配从5F到8F以及从8F到11F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下轿厢的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从5F到11F或者从6F到12F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由此不会增加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的停靠次数,而且能够削减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的停靠次数。
根据上行方向的交通流量大的上班时交通流量、下行方向的交通流量大的下班时交通流量等的交通流量类型,变更各台轿厢的每个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和第2运转模式设定台数,由此能够变更与交通流量特性相适应的模式设定台数,能够提高整体的运转效率。
通过从各个运转模式的轿厢中停靠次数为上限值以下的轿厢中选择分配轿厢,能够使各台轿厢的停靠次数平均化,能够汇拢同一停靠楼层的乘梯/下梯乘客,因而能够缩短从大堂楼层向上方楼层移动而返回到大堂楼层的巡回时间,能够使对各个楼层的服务均衡化,能够提高整体的运转效率。
在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的停靠次数增量值加2时,一定分配给上轿厢和下轿厢中事前设定的轿厢,由此在仅利用上轿厢和下轿厢中的另一个轿厢乘梯/下梯过程中,能够削减乘客在轿厢内待机的动作而不会产生乘梯/下梯。另外,停靠次数增加量加2,对应于新追加了乘梯楼层和下梯楼层。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而且对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为对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以下或者小于最小值的情况下,将运转模式为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因而具有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组合符合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的情况下,或者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而且对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小于对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将运转模式为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因而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服务于将任意楼层设为乘梯下梯楼层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并且轿厢运行的自由度增大,运行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在新的层站目的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组合符合上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的情况下,也将运转模式为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因而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服务于将任意楼层设为乘梯下梯楼层的层站目的地呼梯,并且轿厢运行的自由度增大,运行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当在上方大堂楼层或者下方大堂楼层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乘梯的上行方向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数量比率中的至少一方为各自的预定的限制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符合事前设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在所述运转模式存储单元中增加上行方向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因而具有轿厢运行的自由度增大,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当在上方大堂楼层或者下方大堂楼层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下梯的下行方向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数量比率中的至少一方为各自的预定的限制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符合事前设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增加所述运转模式存储单元的下行方向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因而具有轿厢运行的自由度增大,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在针对第1运转模式或者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分配候选轿厢分配了由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输入装置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情况下,从分配候选轿厢中去除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行进计划路径的停靠次数为预定的上限值以上或者大于预定的上限值的轿厢。因而具有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在从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得到的分配候选轿厢中,优先选择在分配了由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输入装置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停靠次数增量值较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在具有多台停靠次数增量值相同的轿厢的情况下,选择分配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等待时间总和增量值或者从到达层站起到在目的地楼层下梯为止的总行程时间总和增量值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因而具有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中,在由分配轿厢选择单元选择出的分配轿厢是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而且所述分配轿厢的停靠次数增量值为2的情况下,对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上轿厢和下轿厢中预定的轿厢。因而具有运行效率提高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将多个井道的上轿厢和下轿厢连接构成的双层电梯的组群管理装置的分配轿厢确定。
标号说明
10A~10C层站目的地呼梯登记装置;11A~11C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号机显示装置;20电梯组群管理装置;21运转模式存储单元;22运转模式设定单元;23交通流量检测单元;24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5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停靠次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7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8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30A~30C各台控制装置。

Claims (8)

1.一种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对具有在同一井道内被上下相互连接的轿厢的电梯系统的多台轿厢进行运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具有:
层站目的地楼层输入装置(10),其设置于各个楼层的层站,通过乘客输入目的地楼层来登记层站目的地呼梯;
运转模式存储单元(21),其针对所述多台连接轿厢,按照每台轿厢存储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这两种运转模式,所述第1运转模式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上轿厢服务于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下轿厢服务于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所述第2运转模式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上轿厢和下轿厢服务于全部能够停靠的楼层;以及
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5),其在由所述层站目的地楼层输入装置登记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在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停靠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而且对所述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为对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以下或者小于最小值的情况下,将运转模式为所述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
2.一种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对具有在同一井道内被上下相互连接的轿厢的电梯系统的多台轿厢进行运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具有:
层站目的地楼层输入装置(10),其设置于各个楼层的层站,通过乘客输入目的地楼层来登记层站目的地呼梯;
运转模式存储单元(21),其针对所述多台连接轿厢,按照每台轿厢存储第1运转模式和第2运转模式这两种运转模式,所述第1运转模式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上轿厢服务于上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下轿厢服务于下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所述第2运转模式使所述连接轿厢的上轿厢和下轿厢服务于全部能够停靠的楼层;以及
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5),其在由所述层站目的地楼层输入装置登记了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在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的情况下,或者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偶数号停靠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奇数号停靠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而且对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小于对所述第1运转模式的轿厢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停靠次数增加量的最小值的情况下,将运转模式为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乘梯下梯楼层的组合符合上方大堂楼层和奇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下方大堂楼层和偶数号停靠楼层彼此之间中的任意一者的情况下,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轿厢选定单元(25)也将运转模式为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设为针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的分配候选轿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当在上方大堂楼层或者下方大堂楼层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乘梯的上行方向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数量比率中的至少一方为各自的预定的限制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符合事前设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在所述运转模式存储单元中增加上行方向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当在上方大堂楼层或者下方大堂楼层中的至少一个楼层下梯的下行方向的乘客数量或者乘客数量比率中的至少一方为各自的预定的限制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符合事前设定的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运转模式设定台数变更单元(24)增加所述运转模式存储单元的下行方向行进计划路径的第1运转模式设定台数。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停靠次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在对所述第1运转模式或者所述第2运转模式的分配候选轿厢分配了由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输入装置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的情况下,所述停靠次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从分配候选轿厢中去除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所属的行进计划路径的停靠次数为预定的上限值以上或者大于预定的上限值的轿厢。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该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7)在从所述分配候选轿厢选定单元(26)得到的分配候选轿厢中,优先选择在分配了由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输入装置输入的层站目的地呼梯时停靠次数增量值较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在具有多台停靠次数增量值相同的轿厢的情况下,选择分配了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时的等待时间总和增量值或者从到达层站起到在目的地楼层下梯为止的总行程时间总和增量值最小的轿厢,作为分配轿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设置有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8),在由所述分配轿厢选择单元选择出的分配轿厢是第2运转模式的轿厢,而且基于所述分配轿厢的停靠次数增量值为2的情况下,所述第2运转模式分配轿厢选择单元(28)对所述层站目的地呼梯分配所述上轿厢和所述下轿厢中预定的轿厢。
CN200980162201.9A 2009-11-09 2009-11-09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Active CN1025967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05940 WO2011055414A1 (ja) 2009-11-09 2009-11-09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6776A true CN102596776A (zh) 2012-07-18
CN102596776B CN102596776B (zh) 2015-02-25

Family

ID=43969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2201.9A Active CN102596776B (zh) 2009-11-09 2009-11-09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78833B2 (zh)
EP (1) EP2500308B1 (zh)
JP (1) JP5477387B2 (zh)
KR (1) KR101298294B1 (zh)
CN (1) CN102596776B (zh)
WO (1) WO201105541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9570A (zh) * 2013-06-05 2014-12-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685392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07572320A (zh) * 2017-08-30 2018-01-12 江苏梯卫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分配电梯乘客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55832A (zh) * 2018-02-16 2019-08-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群管理装置
CN112689607A (zh) * 2018-08-13 2021-04-20 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规定了预定行驶路线的电梯系统的方法、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电梯系统和电梯控制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5196B2 (en) * 2009-05-26 2014-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group control apparatus having standby operation
JP5534104B2 (ja) * 2011-04-14 2014-06-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WO2013012410A1 (en) * 2011-07-15 2013-01-24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strategy that limits a number of stops per passenger
US9695009B2 (en) * 2012-05-01 2017-07-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system
JP2015040780A (ja) * 2013-08-22 2015-03-02 株式会社東芝 運行経路決定装置及び運行経路決定方法
WO2015028092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Kone Corporation Multi-deck elevator allocation control
DE102014220966A1 (de) * 2014-10-16 2016-04-21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Transportanlage sowie entsprechende Transportanlage
CN107000963A (zh) 2014-11-13 2017-08-0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控制系统覆盖系统
JP6203306B2 (ja) * 2016-03-07 2017-09-2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KR102160012B1 (ko) 2019-06-05 2020-09-25 현대엘리베이터주식회사 더블데크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KR102332064B1 (ko) 2019-12-30 2021-11-30 현대엘리베이터주식회사 하나의 승강로에서 복수의 카가 겹침 운행 가능한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CN111252647B (zh) * 2020-03-11 2021-09-03 天津优视津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三厢双层停靠式电梯
JP7322127B2 (ja) 2021-12-17 2023-08-0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3922A (en) * 1967-03-07 1970-02-03 Otis Elevator Co Car call signalling system
US3625311A (en) * 1970-04-21 1971-12-07 Otis Elevator Co Controls for multicompartment elevators
CH660585A5 (de) * 1983-08-12 1987-05-15 Inventio Ag Gruppensteuerung fuer aufzuege mit doppelkabinen.
JPH0373650A (ja) 1989-08-15 1991-03-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伝言取次録音システム用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ATE109748T1 (de) * 1990-06-01 1994-08-15 Inventio Ag Gruppensteuerung für aufzüge mit doppelkabinen mit sofortzuteilung von zielrufen.
JP3073650B2 (ja) * 1994-05-18 2000-08-07 株式会社東芝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3807682B2 (ja) * 1996-02-23 2006-08-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の制御装置
JP3893638B2 (ja) * 1996-06-10 2007-03-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FI111929B (fi) * 1997-01-23 2003-10-15 Kone Corp Hissiryhmän ohjaus
US5861587A (en) * 1997-11-26 1999-01-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for operating a double deck elevator car
US5844179A (en) * 1997-11-26 1998-12-01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double-deck elevator system
FI107379B (fi) * 1997-12-23 2001-07-31 Kone Corp Geneettinen menetelmä hissiryhmän ulkokutsujen allokoimiseksi
SG77211A1 (en) * 1997-12-26 2000-12-19 Toshiba Kk Controlling apparatus for double deck elevator
JP2001310876A (ja) * 2000-04-19 2001-11-06 Otis Elevator Co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2060149A (ja) 2000-08-18 2002-02-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EP1193207A1 (de) * 2000-09-20 2002-04-03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Aufzugsanlage mit Mehrfachkabinen.
JP5113962B2 (ja) * 2000-12-08 2013-01-09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4155546A (ja) * 2002-11-06 2004-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SG108324A1 (en) * 2002-11-06 2005-01-28 Inventio Ag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 lift installation with multiple cage
FI118381B (fi) * 2006-06-19 2007-10-31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FI119686B (fi) * 2007-10-11 2009-02-13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JP5585728B2 (ja) * 2011-05-10 2014-09-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9570A (zh) * 2013-06-05 2014-12-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4229570B (zh) * 2013-06-05 2016-04-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06853929A (zh) * 2015-12-09 2017-06-1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07572320A (zh) * 2017-08-30 2018-01-12 江苏梯卫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分配电梯乘客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55832A (zh) * 2018-02-16 2019-08-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群管理装置
CN112689607A (zh) * 2018-08-13 2021-04-20 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规定了预定行驶路线的电梯系统的方法、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电梯系统和电梯控制器
CN112689607B (zh) * 2018-08-13 2024-02-20 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 用于操作规定了预定行驶路线的电梯系统的方法、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电梯系统和电梯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52661A1 (en) 2012-06-21
KR101298294B1 (ko) 2013-08-20
EP2500308A4 (en) 2014-12-17
EP2500308B1 (en) 2016-01-06
US8978833B2 (en) 2015-03-17
JPWO2011055414A1 (ja) 2013-03-21
CN102596776B (zh) 2015-02-25
WO2011055414A1 (ja) 2011-05-12
JP5477387B2 (ja) 2014-04-23
KR20120055667A (ko) 2012-05-31
EP2500308A1 (en)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6776A (zh)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CN101472822B (zh) 电梯系统和在电梯系统中分配目的地呼叫的方法
CN101980943B (zh) 电梯系统以及用于在电梯系统中服务用户组的方法
CN101767736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FI119686B (fi) Hissijärjestelmä
JP546497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JP5461522B2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割当制御戦略
US725820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vators in an elevator group
JP418901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EP218317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waiting times for destination based dispatching systems
CN105324322A (zh) 电梯系统
US71179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zoning and an interchange floor
CN102275787A (zh) 目的地楼层预约式群管理电梯的控制装置
US10183836B2 (en) Allocating destination call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employing chromosomes
CN103086214A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5986666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57090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73777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vators in an elevator group
WO2019087250A1 (ja) 渋滞回避運転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5921012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5057308A (zh) 电梯调配方法
WO2018193819A1 (ja) エレベーター利用者移動予測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利用者移動予測装置
WO2018042638A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0061427A1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device
CN104884374B (zh) 电梯的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