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9570B -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9570B
CN104229570B CN201410247347.6A CN201410247347A CN104229570B CN 104229570 B CN104229570 B CN 104229570B CN 201410247347 A CN201410247347 A CN 201410247347A CN 104229570 B CN104229570 B CN 104229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prediction
floor
managem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473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9570A (zh
Inventor
前原知明
羽鸟贵大
星野孝道
鸟谷部训
会田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29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9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9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9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轿厢内等待而引起的不愉快感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是管理多台电梯轿厢连结在一个升降通道内的多台电梯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在该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中,根据门厅呼叫登录信息和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在规定的条件下预测各个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人数,根据预测出的乘客人数和当前的使用状况计算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并根据计算出的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计算各台电梯的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使用所算出的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决定分配给各个楼层的分配轿厢。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在具备多个系统的电梯的电梯系统中,能够降低乘客的不愉快感,并且实现运送能力和等待时间等运行效率的提高,该电梯以在升降通道内将多个电梯轿厢连结在一起的方式设置,并为多个楼层提供服务。
背景技术
在多个电梯轿厢连结在一个升降通道内的双层电梯等的电梯系统中,与使用通常的单层电梯的电梯系统不同,由于一台电梯上连结有多台电梯轿厢,所以只要至少有一台电梯轿厢有响应预定,则其他没有响应预定的电梯轿厢也必须进行停靠,从而会产生所谓的“轿厢内等待”的状态,也就是其他乘客必须在电梯门关闭的状态下等到有响应预定的电梯轿厢的乘客上下电梯结束这一状态。该轿厢内等待状态随着乘客增加,有时在到达目的地楼层之前会发生多次,所以会导致乘客的不愉快感增加。
作为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上述轿厢内等待的电梯系统,其具体内容如下:该电梯系统具有由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连结而成的双层电梯、当设置在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内的门厅呼叫按钮被按压时对门厅呼叫进行登录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相对于门厅呼叫而计算各个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的分配评价值的分配评价值计算装置、选择分配评价值最好的轿厢并发出分配指令的分配轿厢选择装置、以及按照分配指令使电梯轿厢停靠规定的电梯门厅的轿厢控制装置,在分配评价值计算装置中,作为用于决定分配评价值的指标,使用在一方的轿厢有响应预定而另一方的轿厢没有响应预定的状态下停靠的“被迫等待时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98529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引用文献1中,虽然将被迫等待时间也就是轿厢内等待时间作为用于决定分配评价值的指标使用,但并没有将乘客所登录的呼叫信息形成数据库,没有根据该数据库来判断高需求楼层,也没有将其作为用于决定电梯轿厢的分配评价值的指标。
也就是说,在引用文献1的结构中,虽然根据被迫等待时间计算用于决定电梯轿厢的分配评价值的指标,并根据轿厢内等待的发生次数和另一方电梯轿厢的乘客人数等来进行调整,但没有对将来的乘客作出预测,也没有将其反映在用于决定电梯轿厢的分配评价值的指标上,所以存在难以有效地减少轿厢内等待以及难以降低乘客不愉快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轿厢内等待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该电梯系统具备:将多个电梯轿厢连结起来而进行运行的多个系统的电梯;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设置在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根据门厅呼叫和目的地楼层呼叫而运算各个电梯或者各个电梯轿厢的分配评价值,并向电梯轿厢输出分配指令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电梯上并根据分配指令使电梯轿厢停靠在规定楼层的电梯门厅上的电梯控制装置,在该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中,根据由门厅呼叫登录装置获得的门厅呼叫登录信息以及由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获得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预测各个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人数,根据预测出的乘客人数以及当前的使用状况计算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根据计算出的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计算各台电梯的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并根据该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来决定分配给门厅呼叫或者目的地楼层呼叫的分配轿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将多个电梯轿厢连结起来而进行运行的多个系统的电梯、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设置在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内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根据门厅呼叫和目的地楼层呼叫而运算各个电梯或者电梯轿厢的分配评价值并向电梯轿厢输出分配指令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电梯上并根据分配指令使电梯轿厢停靠在规定楼层的电梯门厅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中,根据由门厅呼叫登录装置获得的门厅呼叫登录信息以及由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获得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预测各个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人数,根据预测出的乘客人数以及当前的使用状况计算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根据计算出的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计算各台电梯的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根据该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进行群管理控制,针对门厅呼叫或者目的地楼层呼叫决定所使用的电梯以及分配的分配轿厢。由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减少轿厢内等待,能够降低乘客的不愉快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分配例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需求楼层的判断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其他分配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需求楼层的其他判断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建筑物
3-1~3-16:门厅呼叫登录装置
311C-3n1C、311D-3n1D: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
400、500:门厅呼叫登录装置
100:群管理控制装置
210-2n0:电梯控制装置
A2U、B2U:上部轿厢
A2L、B2L:下部轿厢
A4U、B4U:上部轿厢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
A4L、B4L:下部轿厢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
5、100:群管理控制装置
A6、B6:电梯控制装置
310C-3n0C、310D-3n0D:电梯轿厢
E1-En: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系统具有对n台的多个系统的电梯E1~En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的电梯控制装置210~2n0、以使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最佳的方式对各台电梯E1~En的运行进行控制的群管理控制装置100、设置在各个楼层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400以及对电梯控制装置210~2n0和群管理控制装置100进行切换的切换开关S。
电梯控制装置210~2n0由群管理控制装置内的运行管理控制部101控制,其通过运行控制部212和速度控制部213对各台电梯的运行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该运行控制部212对电梯进行自动运行和手动运行等,该速度控制部213对用于使上部轿厢310C~3n0C以及下部轿厢310D~3n0D进行升降的电动机进行控制。
与此同时,从各台电梯E1~En将轿厢内负载和电梯门的开闭等各种状况的信息发送给群管理控制装置100内的运行管理控制部101。
电梯控制装置210~2n0的运行管理控制部211按照电梯轿厢内的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311C~3n1C、311D~3n1D的指示时刻对各个系统的电梯E1~En的运行分别独立地进行控制。在此,在进行群管理运行期间,通过切换开关S使得电梯控制装置210~2n0内的运行管理控制部211不动作。
在群管理控制装置100内,将从电梯控制装置210~2n0输入的时时刻刻在变化的电梯信息和目的地楼层信息等运行数据经由运行管理控制部101发送给学习部102。
学习部102根据运行数据学习交通状况,以判断当前时间点什么运行程序最为适合。在智能处理部103中,使用学习部102的学习结果自动生成与各个交通需求相应的最佳的运行程序。
在运行管理控制部101中,使用自动生成的运行程序进行分配控制,针对各个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决定分配哪台电梯,并且向电梯控制装置210~2n0发送与各个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相关的分配指令。
在上述结构中,在群管理控制装置100发生了异常时,可以在不使用群管理控制装置100的情况下动作,能够通过切换切换开关S使电梯控制装置210~2n0内的运行管理控制部211进行动作,由此使电梯系统作为群管理控制电梯实现简易的动作。
(群管理控制装置)
以下回到图1对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控制通过群管理控制装置100内的处理来实现。群管理控制装置100例如由包括微型计算机、DSP(DigitalSignalProcesser、数字信号处理器)、系统LSI、个人计算机在内的电子计算机的软件程序等执行。以多台电梯轿厢连结在一个升降通道内的电梯为控制对象,例如可以列举出双层电梯等。在第一实施例中也是以双层电梯的控制为例进行说明。
双层电梯的两台电梯轿厢即上部轿厢310C~3n0C以及下部轿厢310D~3n0D相互连结地设置在一个升降通道内。群管理控制装置100将双层电梯的上部轿厢3n0C和下部轿厢3n0D分别作为独立的电梯轿厢进行控制。
控制各台电梯轿厢的电梯控制装置210~2n0与群管理控制装置100一样,例如在包括微型计算机等在内的电子计算机上执行。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控制装置中,相对于双层电梯的上部轿厢310C~3n0C和下部轿厢310D~3n0D设置一个电梯控制装置210~2n0,但也可以分开设置成单独的下部轿厢的轿厢控制装置和单独的上部轿厢的轿厢控制装置。
从电梯控制装置210~2n0将与电梯运行相关的输入信息存储到群管理控制装置100内的运行管理控制部101中。每次通过设置在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400进行了呼叫登录时,均将所登录的楼层信息和上升方向或下降方向的要求信息等输入信息存储到运行管理控制部101中。
此外,还将电梯轿厢内的乘客人数和轿厢位置信息、各台轿厢已经受理的呼叫数量、有效轿厢数量、服务楼层信息、预先输入的与各台电梯轿厢有关的规格信息等电梯信息、规格信息等存储到运行管理控制部101中。上述输入信息只不过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信息。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上述输入信息进行电梯的分配控制。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一个升降通道内存在有连结在一起的多台电梯轿厢时,根据由设置在电梯门厅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和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以各个交通流模式为单位每天统计的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以及上下电梯人数等的过去的交通需求、实时统计的当前的交通需求来预测不远的将来(例如从现在到此后的10分钟为止)的预测交通需求,将预测到的各个电梯门厅的目的地楼层人数和当前的运行状况下的乘客人数相加,预测并计算将来的轿厢内等待次数、轿厢内等待时间和轿厢内等待时的轿厢内拥挤程度,并按照所算出的将来的不愉快程度指数也就是不愉快程度评价值以能够降低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方式进行电梯轿厢的分配,并对轿厢内机器进行控制,由此向更多的轿厢内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在此,交通流是指根据所统计的乘客流算出的典型的移动模式,与时间相应地产生若干个移动模式。
(不愉快程度评价值)
在决定用于分配的分配轿厢时,在运行管理控制部101中,由电梯轿厢评价部101D根据预先赋予的例如等待时间评价值和节能评价值等普通电梯轿厢的分配评价值和不愉快程度评价值来决定分配轿厢,其中不愉快程度评价值根据由不愉快程度指数生成部101C算出的不愉快程度指数得出。
以下说明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生成方法。经由门厅呼叫登录装置400和电梯控制装置210~2n0,从上部轿厢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311C-3n1C和下部轿厢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311D-3n1D以及未图示的轿厢内负载检测装置发送乘客信息和运行信息。接着,在群管理控制装置100内的学习部102中将发送来的乘客信息和运行信息以在智能处理部103中生成的各个交通流模式为单位进行分类存储。
在学习部102中,根据所存储的信息以各个交通流模式为单位进行统计处理,根据以各个交通流模式为单位存储的过去的交通需求得到与当前的交通流模式相一致的过去的交通需求102A,根据实时统计出的乘客信息和运行信息生成当前的交通需求102B,预测交通需求生成部102C根据过去的交通需求102A和当前的交通需求102B生成不远的将来(例如从现在到此后的10分钟为止)的预测交通需求。
在学习部102的预测交通需求生成部102C预测各个电梯门厅的目的地楼层人数。接着,在运行管理控制部101中,根据从上部轿厢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311C-3n1C和下部轿厢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311D-3n1D以及未图示的轿厢内负载检测装置经由门厅呼叫登录装置400和电梯控制装置210~2n0实时发送来的乘客信息101A和运行信息101B来计算乘客人数。
接着,在不愉快程度指数生成部101C中,将通过预测交通需求生成部102C预测出的各个门厅的目的地楼层人数与根据乘客信息101A和运行信息101B算出的乘客人数相加。
由此,预测并计算将来的轿厢内等待次数、轿厢内等待时间和轿厢内等待时的轿厢内拥挤程度,并将所算出的将来的不愉快程度指数作为不愉快程度评价值,在电梯轿厢评价部101D中,将不愉快程度评价值与普通电梯分配评价值(例如等待时间评价值和节能评价值等)组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由此来决定分配电梯或分配轿厢。
如上所述,对所有的电梯轿厢内的乘客预测不愉快程度,并预先分配能够缓和不愉快程度的电梯轿厢,由此能够减少成为无谓停靠的轿厢内等待,能够提高运行效率,使得能够缩短门厅乘客的等待时间,能够缩短轿厢内乘客的等待时间,能够同时提高电梯门厅和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舒适性,从而能够实现大楼整体环境的最佳化。
(基本动作流程)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动作流程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新发生了门厅呼叫时(S101),将门厅呼叫的乘入楼层和预测目的地楼层临时分配给各台电梯轿厢(S102)。在此,预测目的地楼层例如是指根据预测交通需求求出的各个乘入楼层的乘客人数最多的目的地楼层。
接着,计算临时分配给各台电梯轿厢时的各台电梯的轿厢内等待次数和轿厢内等待时间以及轿厢内等待时的轿厢内拥挤程度(S103)。在此,轿厢内等待时间例如是轿厢内全体等待人数的合计乘坐时间。并且,轿厢内拥挤程度例如根据预测轿厢内人数和轿厢内负载等算出。
此后,将轿厢内等待次数和轿厢内等待时间以及轿厢内拥挤程度的各个项目加上各个交通流模式的加权系数,并将由此算出的不愉快程度指数作为不愉快程度评价值(S104)。
最后,将不愉快程度评价值和通常的分配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电梯轿厢用作分配轿厢(S105)。
(电梯系统的第一分配例)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第一分配例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高需求楼层的判断例的说明图。
图3的电梯系统设置在16层高的建筑物1中,具有电梯A和电梯B这两个系统的双层电梯,电梯A具有上部轿厢A2U和下部轿厢A2L,电梯B也具有上部轿厢B2U和下部轿厢B2L。此外,该电梯系统还具备:设置在建筑物1的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且用于登录门厅呼叫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3-1~3-16;设置在电梯轿厢A2U、A2L、B2U、B2L内且用于登录目的地楼层呼叫的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A4U、A4L、B4U、B4L;根据呼叫而计算各台电梯和各台电梯轿厢的分配评价值并输出分配指令的群管理控制装置5;以及根据分配指令使电梯轿厢停靠规定的电梯门厅的电梯控制装置A6、B6。
图3所示的状况是,电梯A和电梯B分别位于最下层,上部轿厢A2U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A4U而登录了10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下部轿厢A2L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A4L而登录了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上部轿厢B2U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B4U而登录了16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下部轿厢B2L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B4L而登录了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
在上述状况下,当在5层发生了门厅呼叫后,群管理控制装置5计算在当前的状态乘出轿厢A2U、A2L、B2U、B2L到达任意楼层的预测到达时间。预测到达时间通过将根据当前的轿厢位置与目的地楼层之间的距离算出的行驶所需时间和根据途中的停靠次数算出的停靠所需时间相加而求出。
(高需求楼层)
此外,图3的群管理控制装置5每天收集通过操作门厅呼叫登录装置3-1~3-16而登录的门厅呼叫登录信息和通过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A4U、A4L、B4U、B4L而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并根据上述登录信息例如以小时为单位判断乘客人数众多的高需求楼层,并将其作为用于决定分配评价值的指标。
如图4所示,群管理控制装置5根据预先收集到的上述登录信息,在处于规定的交通流模式,例如处于前一半上班时段的交通流模式时,判断为在1层乘入而在5层乘出的乘客多,并且判断为在5层乘入而在9层乘出的乘客多。
如上所述,在前一半上班时段的交通流模式时,在电梯A和电梯B分别位于最下层、上部轿厢A2U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A4U而登录了10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下部轿厢A2L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A4L而登录了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上部轿厢B2U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B4U而登录了16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下部轿厢B2L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B4L而登录了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状况下,当在5层登录了门厅上行呼叫时,将电梯A的下部轿厢A2L分配给5层。
这是因为,在上述状况下,像所预测的那样在5层乘入电梯的乘客登录了以9层为目的地楼层的呼叫的情况,能够将轿厢内等待的发生控制在一次。
也就是说,在下部轿厢A2L根据下部轿厢A2L的乘客进行的以5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以及5层乘客进行的门厅上行呼叫登录停靠在5层时,上部轿厢A2U停靠在6层,上部轿厢A2U的乘客被迫进行轿厢内等待。此后,电梯A按照上部轿厢A2U的乘客进行的以10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以及下部轿厢A2L的乘客进行的以9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使上部轿厢A2U停靠在10层,并且使下部轿厢A2L停靠在9层。因此,在上部轿厢A2U的乘客到达作为其目的地楼层的10层之前发生一次轿厢内等待。
另一方面,如果将电梯B的下部轿厢B2L分配给在5层发生的门厅上行呼叫,则在下部轿厢B2L按照下部轿厢B2L的乘客进行的以5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以及5层乘客的门厅上行呼叫登录停靠在5层时,上部轿厢B2U停靠在6层,上部轿厢B2U的乘客被迫进行轿厢内等待。此后,在下部轿厢B2L按照在5层乘入下部轿厢B2L的乘客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停靠9层时,上部轿厢B2U停靠在10层,上部轿厢B2U的乘客又一次被迫进行轿厢内等待。因此,在上部轿厢B2U的乘客到达作为其目的地楼层的16层之前发生两次轿厢内等待。
此外,在有1个乘客从2层前往10层,以及有5个乘客从2层前往16层的情况下,在各台电梯为2层的门厅呼叫提供服务后,电梯A的上部轿厢A2U内有5个乘客,电梯B的上部轿厢B2U内有10个乘客。预测的轿厢内等待次数为电梯A的上部轿厢A2U一次,电梯B的上部轿厢B2U两次,与电梯A的上部轿厢A2U相比,电梯B的上部轿厢B2U更拥挤,并且轿厢内等待时间更长。
在此,根据轿厢内人数的多少来判断轿厢内的拥挤程度,但也可以设定为在轿厢内人数超过了规定值时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此外,轿厢内等待时间的判断也可以使用预测上下电梯时间和预测乘坐时间等来进行。
(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计算)
如上所述,将电梯A的上部轿厢分配时的不愉快程度评价值=α×1次(轿厢内等待次数)+β×5人(轿厢内等待人数)+γ×8个楼层(乘坐距离),另一方面,将电梯B的上部轿厢分配时的不愉快程度评价值=α×2次(轿厢内等待次数)+β×10人(轿厢内等待人数)+γ×14个楼层(乘坐距离)。其中,各个项目的系数α、β、γ的值以当前的各个交通流模式为单位进行了最佳化。
因此,在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中,根据当前的使用状况,变更构成所述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所述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所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所述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的优先度。
此外,群管理控制装置5将根据上述不愉快程度评价值和分配评价值而决定的分配指令输出到电梯控制装置A6、B6,电梯控制装置A6、B6根据分配指令使上部轿厢A2U、下部轿厢A2L、上部轿厢B2U和下部轿厢B2L停靠规定的电梯门厅。
(电梯系统的第二分配例)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第二分配例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群管理控制装置所涉及的其他条件下的高需求楼层的判断例的说明图。在图5和图6的分配例中,电梯A和电梯B的呼叫登录状况与上述图3和图4所示的呼叫登录状况大致相同,但所处的时间段不同。
如图5所示,群管理控制装置5根据预先收集到的登录信息,例如在处于后一半的上班时段的交通流模式时,判断为在1层乘入而在5层乘出的乘客多,并且判断为在5层乘入而在15层乘出的乘客多。
如上所述,例如处于后一半的上班时段的交通流模式,电梯A和电梯B分别位于最下层,在上部轿厢A2U的乘客登录了10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下部轿厢A2L的乘客登录了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上部轿厢B2U的乘客登录了16层作为目的地楼层、下部轿厢B2L的乘客登录了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状况下,当在5层登录了门厅上行呼叫时,将电梯B的下部轿厢B2L分配给5层。
这是因为,在上述状况下,像所预测的那样在5层乘入电梯的乘客登录了1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的情况,能够将轿厢内等待的发生控制在一次。
也就是说,在下部轿厢B2L根据下部轿厢B2L的乘客进行的以5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以及5层乘客进行的门厅上行呼叫登录停靠在5层时,上部轿厢B2U停靠在6层,上部轿厢B2U的乘客被迫进行轿厢内等待。此时,乘入下部轿厢B2L的乘客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B4L登录了15层作为目的地楼层。此后,电梯B根据上部轿厢B2U的乘客进行的以16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以及下部轿厢B2L的乘客进行的以15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使上部轿厢B2U停靠在16层,并且使下部轿厢B2L停靠在15层。因此,在电梯B的上部轿厢B2U和下部轿厢B2L从基准层行驶到最上层位置的一个行程中发生一次轿厢内等待。
另一方面,如果将电梯A的下部轿厢A2L分配给在5层发生的门厅上行呼叫,则在下部轿厢A2L根据下部轿厢A2L的乘客进行的以5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以及5层的乘客进行的门厅上行呼叫登录停靠在5层时,上部轿厢A2U停靠在6层,上部轿厢A2U的乘客被迫进行轿厢内等待。此后,在上部轿厢A2U根据上部轿厢A2U的乘客进行的以10层为目的地楼层的登录而停靠10层时,下部轿厢A2L停靠在9层,下部轿厢A2L的乘客被迫进行轿厢内等待。此后,电梯A根据在5层乘入下部轿厢A2L的乘客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移动到15层。因此,在电梯A的上部轿厢A2U和下部轿厢A2L从基准层行驶到最上层位置的一个行程中发生两次轿厢内等待。
此外,在有10个乘客从5层前往15层的情况下,在各台电梯为5层的门厅呼叫提供服务后,电梯A的下部轿厢A2L内有10个乘客,在电梯B的下部轿厢B2L内有10个乘客。预测的轿厢内等待次数为电梯A的下部轿厢一次,电梯B的下部轿厢0次,与电梯A的下部轿厢相比,电梯B的下部轿厢更拥挤,并且轿厢内等待时间更长。
此外,在有5个乘客从2层前往10层、并有10个乘客从2层前往16层的情况下,在电梯A的上部轿厢内有5个乘客,在电梯B的上部轿厢内有10个乘客。预测的轿厢内等待次数为电梯A的上部轿厢一次,电梯B的上部轿厢一次,与电梯A的上部轿厢相比,电梯B的上部轿厢更拥挤,并且轿厢内等待时间更长。
在此,根据轿厢内人数的多少来判断轿厢内的拥挤程度,但也可以设定为在轿厢内人数超过了规定值时判断为处于拥挤状态。此外,轿厢内等待时间的判断也可以使用预测上下电梯时间和预测乘坐时间等来进行。
(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计算)
如上所述,将电梯A的下部轿厢分配时的不愉快程度评价值=α×2次(轿厢内等待次数)+β×5人(轿厢内等待人数:2层的乘客)+γ×8个楼层(乘坐距离:2层的乘客)+β×10人(轿厢内等待人数:5层的乘客)+γ×10个楼层(乘坐距离:5层的乘客)。
另一方面,将电梯B的下部轿厢分配时的不愉快程度评价值=α×1次(轿厢内等待次数)+β×10人(轿厢内等待人数)+γ×14个楼层(乘坐距离)。
其中,各个项目的系数α、β、γ的值以当前的各个交通流模式为单位进行了最佳化。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预先根据门厅呼叫登录信息以及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在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判断有很多呼叫发生的高需求楼层,并将其作为用于决定分配评价值的指标使用,由此,通过预测乘客将要进行的将来的呼叫,并且分配电梯和电梯轿厢,能够减少轿厢内等待,能够减少乘客的不愉快感。
此外,在上述图5的示例中,也可以将群管理控制装置5设置成收集通过操作门厅呼叫登录装置3-1~3-16而登录的门厅呼叫登录信息和通过操作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A4U、A4L、B4U、B4L而登录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并根据该等登录信息以小时为单位判断有很多呼叫发生的高需求楼层。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条件,例如以每个日期为单位来判断有很多呼叫发生的高需求楼层,并且也可以将多种条件下的登录信息组合来判断高需求楼层。
根据第一实施例,还能够根据预测轿厢内乘客的不愉快程度指数来控制轿厢内设备,例如,通过广播或者液晶显示器来告知用于降低乘客的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信息,并且根据不愉快程度评价值预先变更空调的设定温度等,由此能够实际降低电梯轿厢内乘客的不愉快程度指数,能够间接减少乘客的不愉快感。
第二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基本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群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中,多台电梯轿厢连结在一个升降通道内的电梯系统构造成通过设置在电梯门厅的门厅/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电梯系统能够在电梯门厅掌握乘客的目的地楼层和乘客人数。
在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系统中,由于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内的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来收集乘客的信息,所以只有在对门厅呼叫提供了服务后才能够获得乘客的目的地楼层和乘客人数,无法十分精确地获得本发明的不愉快程度指数的生成所需的预测交通需求和实时的使用信息以及运行信息。
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设置在电梯门厅内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能够事先获得目的地楼层信息和前往各个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人数的信息,能够十分精确地获得预测交通需求和实时的使用信息以及运行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一个升降通道内存在有连结在一起的多台电梯轿厢时,根据由设置在电梯门厅的用于登录门厅呼叫和目的地楼层呼叫以及乘客人数的门厅/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按照各个交通流模式每天统计的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以及上下电梯人数等的过去的交通需求、实时统计的当前的交通需求来预测不远的将来(例如从现在到此后的10分钟为止)的预测交通需求,将预测到的各个电梯门厅的目的地楼层人数和当前的运行状况下的乘客人数相加,预测并计算将来的轿厢内等待次数、轿厢内等待时间和轿厢内拥挤程度,并按照所算出的将来的不愉快程度评价值,以能够降低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方式进行电梯轿厢的分配,并对轿厢内机器进行控制,由此向更多的轿厢内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在决定分配轿厢时,在电梯轿厢评价部101D中例如根据普通电梯的分配评价值(例如等待时间评价和节能评价等)以及由不愉快程度指数生成部101C评价出的不愉快程度评价值来决定分配轿厢。
(不愉快程度评价值)
以下说明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生成方法。将从用于登录门厅呼叫和目的地楼层呼叫以及乘客人数的门厅/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500发送来的乘客信息和从电梯控制装置210~2n0发送来的运行信息在群管理控制装置100的学习部102中按照在智能处理部103中生成的交通流模式进行存储。
根据所存储的信息以各个交通流模式为单位进行统计处理,根据以各个交通流模式为单位存储的过去的交通需求而得出的与当前的交通流模式相一致的过去的交通需求102A、以及根据实时统计出的乘客信息和运行信息生成的当前的交通需求102B,在预测交通需求生成部102C中生成不远的将来(例如从现在到此后的10分钟为止)的预测交通需求。
根据从用于登录门厅呼叫和目的地楼层呼叫以及乘客人数的门厅/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装置500实时发送来的乘客信息101A和从电梯控制装置210~2n0发送来的运行信息101B计算乘客人数,并且群管理控制装置100内的运行管理控制部101中的不愉快程度指数生成部101C将在预测交通需求生成部102C中预测到的各个电梯门厅的目的地楼层人数与根据当前的乘客信息101A和运行信息101B算出的乘客人数相加。
由此,预测并计算将来的轿厢内等待次数、轿厢内等待时间和轿厢内拥挤程度,并将所算出的将来的不愉快程度指数作为不愉快程度评价值,在电梯轿厢评价部101D中,将其与普通电梯分配评价值(例如等待时间评价和节能评价等)组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由此来决定分配电梯和分配轿厢。
如上所述,对所有的电梯轿厢内的乘客预测不愉快程度,并预先分配能够缓和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电梯轿厢。由此,不仅能够减少轿厢内等待,能够提高运行效率,能够缩短门厅乘客的等待时间,并且还能够缩短轿厢内乘客的等待时间,能够同时提高电梯门厅和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舒适性,进而能够实现大楼整体的使用环境的最佳化。
(基本动作流程)
以下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基本动作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在新发生了门厅呼叫时(S101),将门厅呼叫的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以及乘客人数临时分配给各台电梯轿厢(102)。
接着,计算临时分配给各台电梯轿厢时的各台电梯的轿厢内等待次数和轿厢内等待时间以及轿厢内等待时的轿厢内拥挤程度(S103)。在此,轿厢内等待时间例如是各个轿厢内的等待人数的乘坐时间。并且,轿厢内拥挤程度例如根据预测轿厢内人数和轿厢内负载等算出。
此后,在轿厢内等待次数和轿厢内等待时间以及轿厢内拥挤程度的各个项目加上各个交通流模式的加权系数,将由此算出的值作为不愉快程度评价值(S104)。
最后,将不愉快程度评价值和通常的分配评价值的合计值最小的电梯轿厢用作分配轿厢(S105)。

Claims (8)

1.一种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该电梯系统具备:将多个电梯轿厢连结起来而进行运行的多个系统的电梯;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设置在各个楼层的电梯门厅的门厅呼叫登录装置;根据门厅呼叫和目的地楼层呼叫而运算各个所述电梯或者各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分配评价值,并向所述电梯轿厢输出分配指令的群管理控制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梯上并根据所述分配指令使所述电梯轿厢停靠在规定楼层的电梯门厅上的电梯控制装置,
所述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根据由所述门厅呼叫登录装置获得的门厅呼叫登录信息以及由所述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获得的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预测各个乘入楼层和目的地楼层的乘客人数,根据预测出的乘客人数以及当前的使用状况计算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根据计算出的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计算各台所述电梯的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并根据该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来决定分配给所述门厅呼叫或者所述目的地楼层呼叫的分配轿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与赋予所述电梯轿厢的规定的分配评价值相加而算出评价值,根据该评价值来决定分配的分配轿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最小的所述电梯轿厢决定为分配的分配轿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的地楼层登录装置设置在所述各个楼层或者特定楼层的电梯门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群管理控制装置根据过去的门厅呼叫登录信息以及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和当前的门厅呼叫登录信息以及目的地楼层呼叫登录信息来判断有很多乘客要乘坐所述电梯轿厢的高需求楼层和有很多乘客要从所述电梯轿厢下去的高需求楼层,
将有很多乘客要乘坐所述电梯轿厢的高需求楼层的预测乘客人数以及有很多乘客要从所述电梯轿厢下去的高需求楼层的预测乘客人数与当前已经确定的各台电梯轿厢的运行信息相加,由此来计算各台所述电梯的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当前的使用状况来变更构成所述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的所述预测轿厢内等待次数、所述预测轿厢内等待时间和所述预测轿厢内拥挤程度的优先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预测不愉快程度评价值来变更设置在所述电梯的所述电梯轿厢内的机器的控制。
CN201410247347.6A 2013-06-05 2014-06-05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229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8530 2013-06-05
JP2013118530A JP6212290B2 (ja) 2013-06-05 2013-06-05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9570A CN104229570A (zh) 2014-12-24
CN104229570B true CN104229570B (zh) 2016-04-06

Family

ID=5213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47347.6A Active CN104229570B (zh) 2013-06-05 2014-06-05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12290B2 (zh)
CN (1) CN104229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27029A1 (en) * 2016-03-03 2019-0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ngestion prediction device and congestion prediction method
JP6419918B1 (ja) * 2017-09-20 2018-11-07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方法
JP7106566B2 (ja) * 2017-10-30 2022-07-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自動呼び登録システム及び自動呼び登録方法
JP6524199B1 (ja) * 2017-12-18 2019-06-0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利用者誘導システムおよび利用者誘導方法
JP7053293B2 (ja) * 2018-02-06 2022-04-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EP3543189B1 (en) * 2018-03-19 2022-07-27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operation based on its occupancy
JP2019210127A (ja) * 2018-06-07 2019-12-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7015771B2 (ja) * 2018-10-23 2022-02-03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JP6651601B1 (ja) * 2018-12-03 2020-02-1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6801050B2 (ja) * 2019-06-12 2020-12-1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群管理制御装置および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CN114007971B (zh) * 2019-06-25 2023-04-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组管理系统
JP2022178086A (ja) * 2021-05-19 2022-1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CN113307114A (zh) * 2021-06-10 2021-08-27 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 单控电梯预约系统
CN113453156A (zh) * 2021-06-15 2021-09-28 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 楼宇导航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7451A (zh) * 1984-10-09 1986-05-10 英策蒂奥顾问公司 控制双层轿厢电梯的方法和装置
US4632224A (en) * 1985-04-12 1986-12-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Multicompartment elevator call assigning
JPH05155538A (ja) * 1991-12-03 1993-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
JPH07309539A (ja) * 1994-05-18 1995-11-28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H08198529A (ja) * 1995-01-25 1996-08-06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H09323869A (ja) * 1996-06-10 1997-12-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1171063A (ja) * 1997-08-29 1999-03-16 Toshiba Elevator Kk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オペレーション制御装置
CN1220964A (zh) * 1997-12-26 1999-06-30 株式会社东芝 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
CN1321607A (zh) * 2000-04-19 2001-11-14 奥蒂斯电梯公司 双层电梯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US6360849B1 (en) * 1999-08-06 2002-03-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cars in a single shaft
CN102596776A (zh) * 2009-11-09 2012-07-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72847A (ja) * 1999-03-24 2000-10-03 Hitachi Ltd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JP2002302347A (ja) * 2001-04-04 2002-10-1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7451A (zh) * 1984-10-09 1986-05-10 英策蒂奥顾问公司 控制双层轿厢电梯的方法和装置
US4632224A (en) * 1985-04-12 1986-12-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Multicompartment elevator call assigning
JPH05155538A (ja) * 1991-12-03 1993-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
JPH07309539A (ja) * 1994-05-18 1995-11-28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H08198529A (ja) * 1995-01-25 1996-08-06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H09323869A (ja) * 1996-06-10 1997-12-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H1171063A (ja) * 1997-08-29 1999-03-16 Toshiba Elevator Kk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オペレーション制御装置
CN1220964A (zh) * 1997-12-26 1999-06-30 株式会社东芝 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
US6360849B1 (en) * 1999-08-06 2002-03-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system, including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cars in a single shaft
CN1321607A (zh) * 2000-04-19 2001-11-14 奥蒂斯电梯公司 双层电梯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2596776A (zh) * 2009-11-09 2012-07-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组群管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9570A (zh) 2014-12-24
JP6212290B2 (ja) 2017-10-11
JP2014234296A (ja) 2014-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9570B (zh)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JP577406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CN104229569B (zh) 电梯系统
JP2509727B2 (ja)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装置及び群管理方法
JP523074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装置
JP4505901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5351510B2 (ja) 乗り場行先階予約式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5477387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管理装置
EP3640180B1 (en) Cloud based elevator dispatching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1613043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
JP478450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77205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JP464220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WO2007049342A1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CA2472532C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operated with zoning and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JPH071289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装置
CN104724555B (zh) 电梯群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群管理方法
WO2001028909A1 (fr) Unite de commande de groupe de cabines d'ascenseurs
CN101670960B (zh) 群管理电梯
JP2014005130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及び群管理制御方法
JP2002220164A (ja)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GB2277611A (en) Elevator bank control system
JP2004107046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N101356106A (zh) 电梯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63840B (zh) 电梯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