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0964A - 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0964A CN1220964A CN98126339A CN98126339A CN1220964A CN 1220964 A CN1220964 A CN 1220964A CN 98126339 A CN98126339 A CN 98126339A CN 98126339 A CN98126339 A CN 98126339A CN 1220964 A CN1220964 A CN 12209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hall
- elevator
- call
- fl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58—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multiple shafts and a single car per shaf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10—Details with respect to the type of call input
- B66B2201/102—Up or down call inpu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1—Waiting time, i.e. response ti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35—Taking into account predicted future events, e.g. predicted future call inpu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30—Detail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configuration
- B66B2201/306—Multi-deck elevator c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1—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time of the da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87/00—Elevator, industrial lift truck, or stationary lift for vehicle
- Y10S187/902—Control for double-decker c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在电梯双厢工作状态下,并且预先确定的楼层已被记录于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促使各双层电梯的上、下轿厢对其做出响应。在电梯双厢工作状态下,各轿厢呼叫记录器(9)能记录涉及上、下两个轿厢的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各电梯的运行控制装置(8)控制上、下轿厢的运行,以响应经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赋予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和轿厢呼叫记录器(9)记录的轿厢呼叫。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双层电梯的一种控制设备,它用来对多组双层电梯实施群组监控,各双层电梯具有上下相互连接的两个轿厢。
双层电梯是由上下两个轿厢垂直连接构成的,每个轿厢都能对呼叫做出应答,因此,对一个轿厢的呼叫势必影响对另一轿厢的呼叫,其结果是另一个轿厢必须无效地停车。鉴于这种情况,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无效停车,必须预先确定好几种工作方式,以便在具体运行中适当选择其中的一种,具体地说,现已发现以下几种工作方式:双厢工作方式,单厢工作方式和半双厢工作方式。
双厢工作方式是上轿厢应候梯厅呼叫为偶数楼层服务,而下轿厢应候梯厅呼叫为单数楼层服务;单厢工作方式是关闭一个轿厢,只使用一个轿厢(或上层或下层轿厢)针对单数或双数楼层的呼叫提供服务;半双厢工作方式则是自最底层开始,凡欲到双数楼层的乘客只能进入上轿厢,(凡欲到单数楼层的乘客只能进入下轿厢,)但当轿厢离开最底层以后却可以在任何一个楼层停车。这些工作方式的选择可视乘客数量的多少和开降方向等因素,每隆一段时间变换一次。
为了提高电梯的工作效率,迄今为止,已主要针对半双厢工作方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运行系统。例如,有一种系统是在电梯上行时只使用下轿厢,电梯下行时只使用上轿厢,如果被分配了一个去往非轿厢服务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并已予以响应时,该呼叫分配即被改变,使两个轿厢同时做出响应。另一种运行系统是如果上、下轿厢都不能针对出现的候梯厅呼叫做出响应时,该候梯厅呼叫将被保存一段固定的时间,直到上、下轿厢能够对尔后的补充呼叫同时响应时,立即发出一个保存提示信号。此外,还研制出一种运行系统,它不仅考虑到出现候梯厅呼叫时的同时响应,还可以重新检查上、下轿厢之间的呼叫分配,因此,在对候梯厅呼叫进行了分配处理之后,两轿厢仍能够针对补加的去往其他楼层的轿厢呼叫或候梯厅呼叫同时做出响应。
然而,过去的控制设备只是在结构上采取了些措施,在实施半双厢工作方式运行中,通过控制候梯厅的呼叫分配来实现双轿厢的同时响应,即乘客可以针对已有的轿厢呼叫发出去往任意楼层的呼叫,但是除使用半双厢工作方式以外,在电梯运行中都不能控制实现两轿厢的同时响应。不仅如此,在双厢工作方式中,乘客不得不选择适于搭乘的电梯,为此就要沿楼梯在单、双数楼层之间疲于跑上跑下。
特别是在午餐时间里,电梯服务集中于设有餐厅的楼层,因此,在采用双厢工作方式时,使用了单数、双数楼层区分的方法,规定从有些楼层可以直接到达餐厅层,而从有些楼层不能直接到达餐厅层,以分散电梯的工作负荷。然而,这种方法虽然对分散电梯的工作负荷有一定收效,却导致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位于相对于单或双数楼层不合适的乘客也不得不沿楼梯爬上爬下。鉴于这种情况,在午餐时间里常常采用半双厢工作方式,但这种方法使电梯的工作效率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为提高电梯的输送能力,近期来已更多使用了双层电梯,从而导致多组双层电梯配用的群组监控装置的应运而生。通常情况下,当记录了候梯厅呼叫时,群组监控装置将根据电梯到达呼叫层所需的时间为每部电梯计算出分配评估值,再根据此分配评估值来决定将候梯厅呼叫分配给哪一个轿厢。
再者,在电梯运行时,有时要使用这样一种运行方式(以下称之为“往返直达”方式),即电梯只在显著相互离开的的两个特定楼层之间往返,而在其他楼层概不停车。在采用这种往返直达工作方式时,要将多组电梯区分为往返直达电梯和正常工作电梯,往返直达方式只限由往返直达电梯使用。往返直达方式特别适用于将大量乘客集中运送到特定楼层的情况,例如,若将门厅层定为电梯的起始层,将餐厅层或会议室层定为电梯的终点层,电梯在其他各层都不停车。在以往的双层电梯用群组监控装置中,从没有为往返直达方式而专用的呼叫分配控制系统。
不仅如此,在以往的双层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当实施往返直达运行时,一经记录了候梯厅呼叫信号,控制装置就要根据电梯到达的时间为各部电梯计算分配评估值,并据此分配评估值决定将候梯厅呼叫分配到哪个轿厢。因此,不管是否处于往返直达工作状态,都会出现无效停车的情况,也就是说,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同一部电梯内另一个轿厢的停车而导致全电梯的无效停车,如此一则会使乘客感到恼火,二则也有损于电梯。
本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层电梯控制设备,这种设备能使电梯在向特定的楼层集中运送乘客时提高工作效率,为乘客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电梯控制设备,这种控制设备可以避免轿厢的无效停车,因而利于电梯实施往返直达运行,还可以提高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而设计的双层电梯配用的控制设备,可以为多组各由上下两个轿厢垂直连接在一起的双层电梯提供群组监控,它包括:候梯厅呼叫记录器单元,用来记录来自各楼层候梯厅安装的“上”、“下”方向按钮的候梯厅呼叫;呼叫分配控制装置,用来使上、下轿厢能针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作出应答,以满足双厢工作方式的预定条件,即令上轿厢针对候梯厅呼叫做出应答并为双数楼层提供服务,令下轿厢针对候梯厅呼叫做出应答并为单数楼层提供服务;轿厢呼叫记录器单元设置于每部双层电梯中,用来在双厢工作状态时记录有关特定楼层的上、下轿厢呼叫;运行控制装置,用来控制上、下两个轿厢对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作出应答,且该候梯厅呼叫是经过呼叫分配控制装置分配的;或者对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作出应答,且该轿厢呼叫是轿厢呼叫记录器所记录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诸如午餐工作时间里,上、下轿厢可以针对去往餐厅楼层(即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而同时作出应答,因此,可以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餐厅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分配给上、下两个轿厢。此后,即可实施这样的控制,即欲到达双数楼层的乘客进入上轿厢,欲到达单数楼层的乘客进入下轿厢,而且两层轿厢都可以到达餐厅楼层。可见,实施这种高效的运行控制而无损于乘客的搭乘方便是切实可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双层电梯用控制设备可以对多组双层电梯实施群组监控,而这种双层电梯是由两个垂直连接的轿厢组成的,其中的一部电梯被定为往返于特定楼层之间的往返直达电梯,而且这部电梯的运行被控制在连续的两个特定楼层和另一个特定楼层之间。这种双层电梯配用的控制设备包括:候梯厅呼叫记录器,用来记录去往包括特定楼层在内的各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呼叫分配控制装置,用来在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已被记录在候梯厅呼叫记录器上时,将这一呼叫分配给往返直达电梯中已记录有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并用来在没有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时,对上、下轿厢进行预定的评估值计算,将候梯厅呼叫分配给评估值较高的轿厢;运行控制装置,配置在每部电梯上,用来控制轿厢的运行,以便对呼叫分配控制装置分配的呼叫作出应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当电梯处于特定楼层间的往反直达工作状态时,不仅可以实施特定楼层之间往返直达运行的预定呼叫分配程序,还可以针对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而取得分配评估值计算的结果,因此,通过增加两个轿厢同时应答次数这一方法可以避免电梯的无效停车,这既利于电梯往返直达的顺利运行,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参照以下附图阅读以下文字说明和权利要求所详述的结构与运行,对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及优点必将有更深入的理解。所有附图中的标码均表示相同的部件。
附图简要说明
参照附图阅读以下结构介绍,可以清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图1所示控制设备中的呼叫分配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控制设备中的轿厢呼叫记录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图1所示控制设备中的轿厢呼叫记录掩码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控制设备中的电梯驶近指示灯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控制设备中的电梯驶近指示灯的工作流程图。
图7为图1所示控制设备中的与运行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电梯的运行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中的运行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10为图9所示控制设备中与运行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电梯的运行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与运行控制装置相连接的电梯的运行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5A和15B为第六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示意图。
图16为第六实施例中的呼叫分配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17A和17B为第七实施例中运行控制示意图。
图18A和18B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示意图。
图19A和19B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中呼叫分配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21A和21B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中的呼叫分配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本发明最佳实施例详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为便于叙述,我们假定在一座8层楼中安装了2部电梯,第一层门厅定为指定的起始层,第3层即餐厅层则定为终点层,并假定了预定的要求,即在午餐时间里对第3层即餐厅层的呼叫应答要增多。
如图1所示,两部双层电梯(7A、7B)各包括容纳乘客的上轿厢(7AU或7BU)和下轿厢(7AL或7BL),各部电梯配有一个轿厢控制器(2A和2B)。在这两部轿厢电梯(7A和7B)中,上轿厢(7AU和7BU)与下轿厢(7AL和7BL)分别垂直连接在一起,因此,两个轿厢将同向升降。各楼层(1F、2F、……、8F)的候梯厅内装有呼叫按钮(3a、3b、……、3h)。各部电梯(7A和7B)上都装有电梯驶近指示灯(6a、6b、……、6h),向乘客显示响应呼叫的电梯编号。
两个轿厢控制器(2A和2B)共用一个群组监控装置(1),该群组监控装置(1)包括一个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和一个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候梯厅内的任何一呼叫按钮(3a~3h)一经按下,其电信号即被认为是候梯厅呼叫而输入并记录在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中。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一经发现候梯厅的呼叫信号,即向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发出一则发现信息,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收到轿厢呼叫信息和从轿厢控制器(2A和2B)传来的有关各部电梯(7A和7B)运行状态的信息,便向一部电梯的轿厢控制器(2A或2B)发出候梯厅呼叫分配信号,直到电梯到达所要求的位置为止。所选择的电梯是拥有较高分配评估值的电梯(即到达指定位置用时最短的电梯)。分配评估值是根据预计到达的时间而计算的。在实施诸如双厢工作方式过程中,电梯(A或B)的(双数和单数楼层)轿厢就这样被赋予了候梯厅呼叫而成为响应轿厢。
轿厢控制器(2A和2B)分别配有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轿厢呼叫记录器(9A和9B)和电梯驶近指示灯控制器(10A和10B)。从群组监控装置(1)中的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发出的候梯厅呼叫分配信息,由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接收,同时在电梯驶近指示灯控制器(10A和10B)的控制下的电梯驶近指示灯(6a~6b)中的一个相应指示灯将亮。当轿厢呼叫已记录在上轿厢(7AU或7BU)或下轿厢(7AL或7BL)中时,轿厢呼叫记录器(9A和9B)将把所记录的轿厢呼叫信息传输至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然后,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将根据候梯厅呼叫分配信息和呼叫记录信息决定下一次停车的楼层,并指令上轿厢(7AU或7BU)或下轿厢(7BU或7BL)驶向停车的楼层。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的工作流程图。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只要收到由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发来的新的候梯厅呼叫记录信息便开始呼叫分配过程。首先,在S21步骤中,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收到新的候梯厅呼叫信息,便根据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提供的预计的电梯到达时间进行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然后将分配评估值较高(即到达时间较短者)的电梯定为被赋予候梯厅呼叫的电梯。
在S22步骤中,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判断电梯的当时工作状态是否是“午餐时间工作状态和双厢工作状态”,如果是这两种工作状态,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还要判断S23步骤中所记录的候梯厅呼叫是否是去往餐厅层的呼叫,如果是“是”,则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在S24步骤中将向响应电梯的运行控制装置(8A或8B)输送上、下两个轿厢的呼叫分配信号。如果在S22或S23步骤中判断的结果是“否”,则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在S25步骤中把分配信号只输送到响应电梯中的响应轿厢。
而后,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在S26步骤中要判断电梯是否对去往餐厅层的分配信号做出了响应,在S27步骤中判断该电梯在做出响应后是否清除了分配信号。在S28步骤中,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还要判断去往餐厅层的分配信号是否被赋予另一个轿厢。如果是“否”,便在S29步骤中向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下达一个指令,使候梯厅内呼叫按钮的指示灯熄灭。如果去往餐厅层的分配信号相对另一个轿厢仍处于未清除状态,则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即可结束处理程序,且无需下达熄灭指示灯的指令。这里所说的另一个轿厢是相对意义上的轿厢,若将下轿厢视为主用轿厢,则同一部电梯的上轿厢即为另一个轿厢,若将上轿厢视为主用轿厢,则同一部电梯的下轿厢即为另一个轿厢。
因此,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可以在午餐工作时间里使上、下两个轿厢都能响应去往餐厅层的候梯厅呼叫。当记录到去往第3楼层的上方候梯厅呼叫时,上轿厢先响应,下轿厢后响应。在下轿厢响应时,候梯厅呼叫按钮(3a~3h)的应答显示灯熄灭。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轿厢呼叫记录器(9A和9B)的工作流程图。在S31步骤中,轿厢呼叫记录器(9A和9B)要判断电梯是否处于“午餐时间”的运行状态,如果是“是”,在S32步骤中还要判断电梯是否采用了双厢工作方式,如果既处于“午餐时间”的运行状态又采用了双厢工作方式,那么,在上、下轿厢的轿厢呼叫记录掩码上要附加一个允许记录餐厅层轿厢呼叫的掩码,这就意味着整个过程的结束。这时,轿厢呼叫记录器(9A和9B)可以为上、下两个轿厢记录去往餐厅层(即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轿厢呼叫,参考其掩码(mask),只有允许记录的呼叫方可记录,此轿厢呼叫信息将被传送到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如果在S31和S32步骤中判断的结果为不是“午餐时间”工作状态或没有采用双厢方式,那么其过程也将结束。
图4是轿厢呼叫记录掩码格式示例。在“午餐时间”工作期间可以向上、下轿厢发出去往餐厅楼层(即第3层)的轿厢呼叫,只是要使用允许记录餐厅层发出的轿厢呼叫的掩码(14),其中的“1”被定在第3层。在上轿厢(7AU和7BU)的轿厢呼叫记录掩码(15)上,“1”被定在单数楼层,其中包括在非午餐时间的第3层,所以在“午餐时间”工作时无需作变动。与此相比,在下轿厢(7AL和7BL)的轿厢呼叫记录掩码(16)上,“1”被定在“午餐时间”以外的2,4……等双数楼层上,但在“午餐时间”工作期间,“1”除定在双楼楼层外,也要被定在第3层。这样,在“午餐时间”工作期间,轿厢呼叫记录器(9A、9B)就可以记录向上、下两个轿厢发出的去往餐厅楼层的轿厢呼叫。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梯驶近指示灯(6a~6h)的示意图。这种指示灯与普通的电梯驶近指示灯的区别,在于上向指示灯区(6U)与下向指示灯区(6D)的面积相等,在纵向上各占一半。具体地说,在上向指示灯区(6U)中,分为上轿厢上向闪亮部分(6UUF)和下轿厢上向闪亮部分(6UDF),而在下向指示灯区(6D)中,则分为上轿厢下向闪亮部分(6DUF)和下轿厢下向闪亮部分(6DDF)。这些电梯驶近指示灯(6a~6h)由电梯驶近指示灯控制装置(10A和10B)控制,它们的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在图6中,首先在S61步骤中判断电梯是否处于“午餐时间”工作状态和是否采用了双厢工作方式,在S62步骤中判断电梯中是否出现了餐厅楼层的呼叫分配信号,如果以上两个判断的结果都是“是”,就要在S63步骤中判断该分配信号是否是上层分配信号,如果是上层分配信号,则电梯驶近指示灯(6a~6h)的上向灯区(6U)着亮(S64步骤),然而,如果不是上层分配信号,则下向灯区(6D)亮(S65步骤)。此后,要在S66步骤中判断上轿厢能否到达,如果能到达,还要在S67步骤中判断能到达的上轿厢是上行还是下行,如果是上行,则电梯驶近指示灯(6a~6h)的上轿厢上向闪亮部分(6UUF)闪亮(S68步骤);如果是下行,则电梯驶近指示灯(6a~6h)的上轿厢下向闪亮部分(6DUF)闪亮(S69步骤)。尔后,在S70步骤中判断下轿厢能否到达,如果能到达,还要在S71步骤中判断能到达的下轿厢是上行还是下行,如果是上行,则下轿厢上向闪亮部分(6UDF)闪亮(S72步骤),如果是下行,则下轿厢下向闪亮部分(6DDF)闪亮(S73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当餐厅楼层的呼叫进入记录程序以后,电梯驶近指示灯区(6U和6D)便亮,乘客便可看清呼叫记录被分配给了哪一部电梯。然后,当电梯到达时,根据电梯驶近指示灯区(6U和6D)上半部或下半部的闪亮情况便可确定到达的是上轿厢还是下轿厢。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与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相连接的电梯的运行示意图。假设这时有候梯厅发出的去往餐厅楼层(即特定楼层)的呼叫和来自上、下轿厢的轿厢呼叫,(1)电梯(轿厢7)自上方做出应答,这时,(2)电梯首先应答来自下轿厢(7D)的轿厢呼叫,然后,(3)电梯将对来自上轿厢(7U)的轿厢呼叫和上轿厢(7U)被分配的候梯厅呼叫同时应答,并且,(4)电梯最后才对下轿厢(7D)被分配的候梯厅呼叫做出应答。这就是说,电梯在这种情况下对去往餐厅楼层(即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和来自上、下轿厢的轿厢呼叫要做出三次应答。
如上所述,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来自上、下轿厢的轿厢呼叫只有去往特定楼层才有效。其次,可以令上、下轿厢对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做出应答,应答的顺序是上轿厢在先,下轿厢在后。要去双数楼层的乘客应搭乘上轿厢,而欲往单数楼层的乘客应搭乘下轿厢。再者,在双厢运行方式中,对双数和单数楼层呼叫的应答也是分别进行的。所以,即便是在往返于特定楼层的运行高峰时间内,为乘客提供高效而方便的服务也是完全可能的。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图8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与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相比,第二个实施例的特点在于:当上轿厢或下轿厢响应候梯厅呼叫和轿厢呼叫而首先到达特定的楼层时,该轿厢将暂时地向相反方向运行,以便让其他乘客下梯,位于特定楼层的乘客需等待片刻。但为此又补充安装了一种候梯厅通报装置(11A和11B),这种装置(11A和11B)可提醒乘客先行上梯。这种装置(11A和11B)由轿厢控制器(2A和2B)中的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控制。
候梯厅通报装置(11A和11B)在以下情况下发出通报:当既有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分配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又有已记入轿厢呼叫记录器(9A和9B)的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时;当电梯在特定楼层暂时反向运行时;当电梯针对候梯厅呼叫而做出应答时。
图9是第二个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的工作流程图。在S91步骤中,要判断电梯是否处于“午餐时间”工作状态和是否采用以双厢工作方式,在S92步骤中要判断去往餐厅楼层的候梯厅呼叫是否是经过分配的,如果以上两个判断的结果都是“是”,在S93步骤中就要判断去往餐厅楼层的轿厢呼叫是否已送至上、下轿厢,如果已送至上、下轿厢,则在S94步骤中要判断下轿厢是否已对去往餐厅楼层的轿厢呼叫做出了应答。
如果S93和S94步骤中的判断结果都是“是”,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将向候梯厅通报装置(11A和11B)下达一个指令,责成后者发出上梯通知,以便使位于特定楼层的乘客搭乘下轿厢。上梯通知的内容可以下述为例:“本轿厢将暂时下至第2楼层以供乘客搭乘上轿厢,然后将返回向上运行,欲去往单数楼层的乘客请搭乘本轿厢”。此后,在S96步骤中要对下轿厢的候梯厅呼叫分配信号进行消除,从而避免下轿厢对上轿厢的应答再次做出响应。在S97步骤中,在电梯驶近指示灯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上向电梯驶近指示灯区(6U)的下轿厢上向闪亮部分(6UDF)闪亮。在S98步骤中,要判断轿厢门是否关紧,如果已关紧,即可在S99步骤中清除上梯通知指令。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与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相连接的电梯的工作示意图。如图10所示,假设这时电梯收到候梯厅发出的去往餐厅楼层的呼叫和来自上、下轿厢的轿厢呼叫,(1)电梯的轿厢(7)从上方做出应答,这时,(2)电梯将对来自下轿厢(7D)的轿厢呼叫和分配给上轿厢的候梯厅呼叫同时做出应答,然后,(3)电梯将对来自上轿厢(7U)的轿厢呼叫和分配给下轿厢的候梯厅呼叫同时做出应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电梯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餐厅楼层(即特定楼层)的呼叫和来自上、下轿厢的轿厢呼叫只做两次应答便告结束。
根据第二个实施例,如果同时存在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和来自上、下轿厢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那么,当收到来自轿厢的第一个轿厢呼叫时,就应发布上梯通知,提醒位于特定楼层的乘客提前上梯,这样做利于乘客分辨轿厢,也利于电梯对候梯厅的呼叫和轿厢呼叫同时做出应答。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图11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的工作流程图;与第一、二个实施例相比,第三个实施例的特点在于:当同时存在经呼叫分控制装置(5)分配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和已记录在轿厢呼叫记录器(9A和9B)上的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时,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将开始工作,使电梯在候梯厅呼叫为上方呼叫时首先对上轿厢的轿厢呼叫做出应答,在候梯厅呼叫为下方呼叫时首先对下轿厢的轿厢呼叫做出应答。
在图11中,首先在S111步骤中要判断电梯是否是处于“午餐时间”工作状态和是否采用了双厢工作方式,如果是“是”,就要在S112步骤中判断是否有经过分配的去往餐厅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如果判断结果是“是”,在S113步骤中要判断是否存在来自上、下轿厢的去往餐厅楼层的轿厢呼叫和对来自相反方向的候梯厅呼叫是否做出了应答。如果S113步骤的判断结果是“是”则下轿厢的轿厢呼叫即被附以掩码,电梯便在S114步骤中首先对上轿厢的轿厢呼叫做出应答。在下轿厢的轿厢呼叫未获得应答时,电梯反向运行,则轿厢呼叫也因此被保存而不被消除(S115步骤)。
然后,在S116步骤中要判断上轿厢的轿厢呼叫是否已被应答,如果已被应答,S114步骤中被附加的下轿厢掩码即被清除,这时便可对下轿厢的轿厢呼叫做出应答。在S118步骤中判断下轿厢的轿厢呼叫是否已被应答,如果未被应答,那么,在S115步骤中当电梯反向运行时,轿厢呼叫便被清除(S119步骤)。
图12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与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相连接的电梯的运行示意图。如图12所示,(1)电梯轿厢(7)从上方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餐厅楼层的呼叫和来自上、下轿厢的轿厢呼叫做出应答,然后(2)对上轿厢(7U)的轿厢呼叫和赋予上轿厢的候梯厅呼叫同时做出应答,(3)对下轿厢(7D)的轿厢呼叫和分配给下轿厢的候梯厅呼叫同时做出应答。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当同时存在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和来自上、下轿厢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时,若是上方候梯厅发出的呼叫,则上轿厢的轿厢呼叫被首先应答,若是下方候梯厅发出的呼叫,则下轿厢的轿厢呼叫被首先应答。这就意味着只要能减少电梯的停靠次数,电梯可以对候梯厅呼叫和轿厢呼叫同时做出应答。
图13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中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与图1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相比,第四个实施例使用了一种候梯厅门关闭按钮(12A和12B),用来关闭电梯门,并催促电梯启动离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从候梯厅门关闭按钮(12A和12B)发出的关门信号被输往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候梯厅门关闭按钮(12A和12B)的使用功能与轿厢上的关闭按钮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候梯厅门关闭按锯(12A和12B)只有在电梯门在特定楼层打开时才起作用。
当记录到上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即餐厅楼层的呼叫时,电梯将按如下顺序停靠在餐厅楼层:上轿厢(7AU或7BU)先停,下轿厢(7AL或7BL)后停。因此,对于那些只想去单数楼层的乘客来说,上轿厢的停车是没有意义的。这时,如果上轿厢(7AU或7BU)到达了餐厅楼层,按压候梯厅门关闭按钮(12A和12B)将上轿厢(7AU和7BU)的厢门关闭,即催促电梯尽快启动。这样的设计可以缓解乘客因无效停车而引起的心情不快。
如上所述,在第四个实施例中,当轿厢首先到达乘客不欲到达的特定楼层时,通过按压侯梯门关闭按钮(12A和12B)保持厢门关闭便可催促电梯尽快启动。
从以上两个实施例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配用候梯厅门关闭按钮(12A和12B)所带来的优点。这种候梯厅门关闭按钮(12A和12B)也可应用于第二、三个实施例中。
图14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中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与第一个实施例相比,第五个实施例中配用了另个轿厢门关闭按钮(13),在上、下轿厢中各安装一个,用来在另个轿厢停靠到电梯口并打开厢门时通过关闭另个轿厢厢门而催促电梯继续运行。
从图14可以看出,第五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另个轿厢门的关闭按钮(13)是安装在上轿厢(7AU和7BU)和下轿厢(7AL和7BL)之内的。另个轿厢门的关闭信号在按压另个轿厢门关闭按钮时便被输入运行控制装置(8A和8B)。按压上轿厢(7AU和7BU)中的另个轿厢门关闭按钮(13)所产生的另个轿厢门关闭信号,可用来关闭同一电梯的下轿厢(7AL和7BL)的厢门。在电梯上行过程中,当位于特定楼层的乘客进入上轿厢(7AU和7BU)后,该特定楼层上将不再有乘客,但当另个轿厢,即下轿厢(7AL和7BL)到达该特定楼层时仍有可能重新打开厢门,这时就可以通过上轿厢关闭下轿厢的厢门,从而加速电梯的启动。
当记录到的上方候梯厅发出的呼叫是去往特定楼层即餐厅楼层的呼叫时,电梯将按如下顺序停靠:上轿厢(7AU和7BU)先停,下轿厢(7AL和7BL)后停。因此,对那些只想去双数楼层的乘客来说,下轿厢(7AL和7BL)的停车是毫无意义的。这时,按压上轿厢内安装的另个轿厢门关闭按钮(13)关闭下轿厢的厢门,有助于避免乘客因无效停车而引起的心情不快。
如上所述,第五个实施例可以避免另个轿厢响应候梯厅的呼叫而停靠在没有乘客的特定楼层上,因而提高了电梯的服务效率。
从第五个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配用另个轿厢门关闭按钮(13)所带来的优点。这种另个轿厢门关闭按钮(13)也可应用于第二、三、四个实施例中。
图15A和15B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示意图。注意:自此之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建筑物都是12层的楼房,首先,假设一部电梯(7A)被定义为往返直达电梯,它只在特定的楼层之间往返运行,特定的楼层两端分别是指两个相连的楼层即第1、2层和第11层。其次,假设往返直达电梯(7A)现正位于第7、8层之间(见图15A)。还假设去往特定楼层即第11层的一个轿厢呼叫(11C)已被记录在该双层电梯(7A)的上轿厢(7AU)中。这里所说“11.C”中的“11”即是指第11层,“C”即是指一次轿厢呼叫。轿厢控制装置(2A)将轿厢呼叫信息(如“往返直达电梯上轿厢的11.C”)输往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此呼叫信息就是每个轿厢(7AU,7AL)拥有的轿厢信息。此外,还要假设相对特定楼层的下方候梯厅呼叫(11.C)是新记录到的。
如图15所示,设想候梯厅发出的去往另一特定楼层(即第11层)的呼叫已记录在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中,这时,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就要从处于上下升降中的已预定为往返直达电梯(7A)的上、下轿厢(7AU和7AL)中,寻找一个能根据各电梯配装的轿厢控制室(2A和2B)发出的轿厢控制信息到达另一特定楼层(第11层)便返回的轿厢。这就是说,在往返直达电梯(7A)在特定楼层之间往返运行时,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要判断往返直达电梯(7A)的上轿厢(7AU)或下轿厢(7AL)的去往另一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呼叫是否已被记录,如果判定该轿厢呼叫确实已被记录,便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另一特定楼层(第11)的呼叫分配给该电梯(7A),这样,该电梯(7A)的两个轿厢(7AU和7AB)同时做出应答的次数就会增加。否则,如果判断上轿厢(7AU)或下轿厢(7AL)发出的去往另一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呼叫没有被记录,则候梯厅发出的去往另一特定楼层(第11层)的呼叫即被分配给呼叫分配评估值高的轿厢,并向轿厢控制室(2A)下达有关响应轿厢的指令。
以上介绍的是轿厢发出的去往另一特定楼层(第11层)的呼叫(11.C)被记录在上轿厢(7AU)中的情况,然而,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也在同样进行另一项工作,即将轿厢发出的去往另一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呼叫(11.C)记录到下轿厢(7AL)中(见图15)。图15B显示的就是如此情况,位于第4层的下轿厢(7AL)被赋予了去往第11层的下方候梯厅呼叫并正在做出响应。
图16是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的工作流程图。设想去往另一特定楼层(第11层)的下方候梯厅呼叫是新记录的,根据上述电梯情况,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要判定在上下升降运行中的已预定为往返直达电梯(7A)的上轿厢(7AU)或下轿厢(7AL)里,是否有在到达特定的楼层后便准备返回的轿厢(S161步骤),然后,对判定结果进行确认(S162步骤)。如果判定在上下升降运行中的已预定为往返直达电梯(7A)的上轿厢(7AU)或下轿厢(7AL)里,确有在到达特定的楼层后便准备返回的轿厢,便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赋予其中的上轿厢或下轿厢(S163步骤)。注意:如果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就要对往返直达电梯(7A)中的上轿厢(7AU)和下轿厢(7AL)进行预定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S164步骤),再根据得出的分配评估值将候梯厅呼叫分配给两个轿厢中的一个(S165步骤)。针对新记录的候梯厅呼叫而选取预定的到达时间时,可参考预定评估值计算程序的指数示例,选用预测到达的时间越短则评估值越准确。
根据第六个实施例,在记录了候梯厅呼叫的情况下,将它赋予往返升降且在到达特定楼层时便准备返回的轿厢,则可以使两个轿厢同时做出响应,从而防止出现无效停车,增强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往返直达电梯运行的两端,各是两个相连的楼层。如果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指的是两个相连楼层的上层,此候梯厅呼叫便被赋予上轿厢;如果候梯厅呼叫的特定楼层是两个相连楼层的下层,则此候梯厅呼叫便被分配给下轿厢。图17A显示的是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是对特定楼层下层的呼叫,图17B显示的是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是对特定楼层上层的呼叫。
参见图17A,假定一部电梯被定为往返直达电梯,并在特定的楼层之间往返运行,特定楼层的一端是两个相连的楼层,另一端也是两个相连的楼层(第9、10层)。假定该往返直达电梯现在位于第6、7层(图17A所示)。还附带假定轿厢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9、10层)的呼叫并没有记录在被定为往返直达双层电梯(7A)的上、下轿厢(7AU和7AL)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9层)的呼叫是新记录到的,由于这一呼叫要求的是两个相连特定楼层(第9、10层)的下层(第9层),所以,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这个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第9层的呼叫分配给电梯的下轿厢(7AL)。在图17B所示情况下,如果下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10层)的呼叫是新记录到的,由于这一呼叫要求的是特定楼层的上层(第10层),所以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这个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10层)的呼叫分配给现位于第5层的上轿厢(7AU)。
在第七实施例中,由于各特定楼层都包括两个相连的楼层,所以去往上层的候梯厅呼叫一律分配给上轿厢,而去往下层的候梯厅呼叫一律分配给下轿厢。通过这样的分配,上、下轿厢同时响应的次数就会增多,因而电梯无效停车得以避免,使用效率得以提高。
图18A和18B是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中的运行控制示意图。在第八个实施例中,往返直达电梯运行的两端,分别是两个相连的楼层,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被赋予往返升降的在到达特定楼层后便准备返回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图18A显示的是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9层)的呼叫被赋予已记录有去往特定楼层(第9层)的轿厢呼叫的下轿厢(7AL)的情况,图18B显示的则是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10层)的呼叫被赋予已记录有去往特定楼层(第10层)的轿厢呼叫的上轿厢(7AU)的情况。
参见图18A,假定有一部电梯被定为往返于特定楼层之间的往返直达电梯,特定楼层的一端是两个相连的楼层,即第1、2层,另一端也是两个相连的楼层,即第9、10层,继而假定往返直达电梯现位于第6、7层(见图18A)。还假定上轿厢(7AU)已记录了去往特定楼层(第9层)的轿厢呼叫(9.C)。在这种情况下,还假定来自下方的去往特定楼层(第9层)的候梯厅呼叫是新记录到的。
这时,候梯厅呼叫是去往特定楼层的下层(第9层)的呼叫,而上轿厢(7AU)所记录的呼叫是去往特定楼层的下层(第9层)的轿厢呼叫,因此,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候梯厅呼叫赋予上轿厢(7AU)。
参见图18B,假定下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10层)的呼叫是新记录到的。由于该候梯厅呼叫是去往特定楼层上层(第10层)的呼叫,而去往特定楼层(第10层)的轿厢呼叫已被记录到现位于第4层的下轿厢(7AL)中,所以,候梯厅呼叫将被分配给下轿厢(7AL)。
如上所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分配给往返直达电梯中往返升降并在到达特定楼层后便准备返回的上轿厢或下轿厢。此后,如果上、下轿厢都没有记录到轿厢呼叫,就要为各轿厢进行前述预定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再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分配给评估值高的轿厢。
根据第八个实施例,各特定楼层包括两个相接的楼层,在记录了候梯厅呼叫的情况下,该呼叫将被赋予往返升降并在到达特定楼层后便准备返回的轿厢,如此,既可使两个轿厢同时做出响应,又将避免无效停车,再者,响应轿厢不受限制,乘客可搭乘任何一个轿厢到达任何一个特定的楼层。
图19A和19B分别是显示了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情况。在第九个实施例中,往返直达电梯往返运行的一端是两个相连的楼层,另一端则是单一楼层,在这些特定楼层之间还有一个过渡楼层。当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记录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时,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这一呼叫分配给往返直达电梯上能按照记录的呼叫而停靠于特定楼层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再有,如果上、下轿厢都不能按照记录的候梯厅呼叫停靠在特定的楼层,则可将此呼叫赋予能按照记录的呼叫而停靠于较特定楼层远一些的特定楼层的上轿厢或下轿厢。
图19A显示的情况是候梯厅发出的去往指定的过渡楼层(第8层)的呼叫被分配给已记录了去往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呼叫的下轿厢(7AL)。图19B显示的情况是候梯厅发出的去往指定的过渡楼层(第8层)的呼叫被赋予已记录了去往指定的过渡楼层(第8层)的轿厢呼叫的上轿厢(7AU)。
参见图19A,假定电梯(7A)被定为运行于特定楼层之间的往返直达电梯,其指定的一端是相连的两个楼层(即第1、2层),指定的另一端是单一楼层(第11层),中间的第8层被定为过渡楼层。又假定往返直达电梯(7A)现位于第4、5层(见图19A)。还假定往返直达电梯(7A)的下轿厢(7AL)已记录了一个去往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呼叫(11.C)。在这种情况下,还假定上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指定的过渡楼层(第8层)的呼叫是新记录到的。
由于候梯厅呼叫是去往过渡楼层(第8层)的呼叫,而先于候梯厅呼叫的去往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呼叫已记录在下轿厢(7AL)中,因此,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候梯厅呼叫分配给下轿厢(7AL)。这时,轿厢控制器(2A)向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传输该呼叫信息(“往返直达电梯的下轿厢:11.C”),这一信息即是该轿厢拥有的轿厢信息。
参见图19B,假定上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指定的过渡楼层(第8层)的呼叫是新记录到的,由于这是一个去往指定的过渡楼层(第8层)的呼叫,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这个呼叫赋予已记录有轿厢呼叫的上轿厢(7AU)。这时,轿厢控制器(2A)将向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传输呼叫信息(“往返直达电梯上轿厢”8.C”),此信息就是该轿厢拥有的轿厢信息。
图20是第九个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如果上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指定的过渡楼层(第8层)是新记录到的,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就要判断是否有能按照记录的候梯厅呼叫而在第8层停靠的轿厢(S201和S202步骤)。图19A显示的情况是没有发现能按照记录的候梯厅呼叫而在第8层停靠的轿厢,所以呼叫分配装置(5)还要判断是否有将停靠在较第8层更远的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S203和S204步骤),结果发现了下轿厢(7AL),因而此呼叫被分配给了下轿厢(7AL)(S205步骤)。如果在S204步骤中仍没有找到合适的轿厢,就要为往返直达电梯的上、下轿厢(7AU和7AL)进行预定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S206步骤),再根据分配评估值的计算结果确定响应轿厢(S207步骤)。如果在S202步骤中判定上轿厢(7AU)是合适的轿厢(见图19B),则便将上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第8层的呼叫赋予上轿厢(7AU)。
根据第九个实施例,能按照记录的候梯厅呼叫而停靠在远于特定楼层的过渡楼层的轿厢也被定为响应轿厢(即可被赋予呼叫的轿厢),从而可以增加同时响应的次数并避免电梯的无效停车。
图21A和21B是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示意图。在第十个实施例中,往返直达电梯(7A)往返运行的一端是指定的单一楼层(第2层),另一端是指定的另一个楼层(第9或第10层)。当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记录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后,该呼叫便被分配给上、下轿厢(7AU和7AL)中的任何一个轿厢。图21A显示的情况是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9层)的呼叫被赋予位于特定楼层(第2层)的上轿厢(7AU)。图21B显示的情况是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10层)的呼叫被赋予位于特定楼(第2层)的下轿厢(7AL)。
参见图21A,假定一部电梯(7A)被定为往返直达电梯,一端的特定楼层只有一层(即第2层),另一端的特定楼层也只有一层(即第9层)。又假定往返直达电梯(7A)现位于第1、2层(见图21A)。注意:还假定了去往特定楼层(第9层)的轿厢呼叫既未记入该电梯的上轿厢(7AU)也未记入该电梯的下轿厢(7AL)。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9层)的呼叫是新记录到的,则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此呼叫分配给位于第2层的上轿厢(7AU)。
假如往返直达电梯(7A)的上、下轿厢(7AU和7AL)在开始时位于第3层和第2层(后者为特定的楼层)(见图21B),并且都没有记录到任何轿厢呼叫。这时,如果出现一个新记录到的下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高于特定楼层(第9层)的第10层的呼叫,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这一呼叫分配给位于第2层的下轿厢(7AL)。因此,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把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只限分配给上、下轿厢(7AU和7AL)中的一个轿厢。
根据第十个实施例,由于各特定楼层都只有一个楼层,所以呼叫将只分配给一个预定的轿厢,对另一个轿厢则根本不予使用,这样既避免了无效停车,又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如果往返直达电梯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对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做出响应,那么该电梯的另一个轿厢所停靠的楼层自然不是特定的楼层。在这种情况下,另一轿厢中的轿厢门开门按钮即不起作用。
例如,在图15A所示的情况下,下方候梯厅发出了去往特定楼层(第11层)的呼叫,如果将这一呼叫赋予上轿厢(7AU),结果必然是下轿厢停靠在非特定的楼层,那么,当上轿厢(7AU)对此呼叫做出响应时,轿厢控制器(2A)将使下轿厢(7AL)中的厢门开门按钮不起作用,因为下轿厢(7AL)停靠的楼层不是特定的楼层。使用这样的设计,如果将餐厅楼层定为特定楼层,而其他楼层为办公室楼层,就可以防止无关人员到达餐厅楼层以外的楼层。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十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示意图。在第十一个实施例中,楼房具有两个以上的往返直达电梯,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记录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当具有多个轿厢供选择用来响应上方候梯厅发出的呼叫时,呼叫分配控制装置就要为多个轿厢进行预定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然后再将候梯厅呼叫赋予评估值最高的轿厢。
当有两个以上的往返直达电梯运行于特定楼层之间时,如果记录到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就要如第六至第十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对每次往返运行予以特殊控制来找出合适的轿厢。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如果发现有多个轿厢,就要为这些轿厢进行预定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再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分配给评估值最高的轿厢。
在图22的示例中,假定特定楼层的一端被定为第1、2层,另一端被定为第11层,如果去往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呼叫已被赋予A电梯(7A)的上轿厢(7AU)又被赋予B电梯(7B)的下轿厢(7BL),此外还新记录到下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11层)的呼叫。这种情况下,由于去往第11层的轿厢呼叫已被赋予A电梯(7A)的上轿厢(7AU),所以该轿厢(7AU)首先被选中并对候梯厅呼叫首先做出响应。还假定B电梯(7B)的下轿厢(7BL)也对去往第11层的候梯厅呼叫做出了响应。因此,在A电梯的上轿厢(7AU)和B电梯的下轿厢(7BL)均已做出响应的情况下,就要为两个轿厢(7AU和7BL)进行预定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然后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第11层)的呼叫赋予评估值高的轿厢[如A电梯的上轿厢(7AU)]。
图23是上述情况下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的工作流程图。去往特定楼层(第11层)的轿厢呼叫已记录入A电梯的上轿厢(7AU)和B电梯的下轿厢(7BL),这时,A和B电梯的轿厢控制器(2A和2B)将分别向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发出呼叫信息(A电梯的上轿厢:11.C;B电梯的下轿厢:11.C),这一信息即为各轿厢具有的轿厢信息。
现在,假设下方候梯厅发出的去向第11楼层(特定楼层)的呼叫是新记录到的,呼叫分配控制装置将基于上述的电梯情况从A和B电梯的所有轿厢中找到A电梯的上轿厢(7AU)和B电梯的下轿厢(7BL),因为这两个轿厢在到达特定楼层后是准备返回的(S231、S232步骤)。这两个轿厢被找到以后(S233步骤),就要为电梯的上轿厢(7AU)和B电梯的下轿厢(7BL)进行预定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并求出各自的分配评估值(S234步骤)。
这里,假定根据计算出的分配评估值将候梯厅呼叫赋予A电梯的上轿厢(7AU),在轿厢记录到新的候梯厅呼叫之前的预计到达时间,可以预定分配评估值数学计算指数的一个示例为准。注意:如果所有轿厢都不准备在到达特定楼层(第11层)后便返回,就要为所有往返直达电梯的各轿厢进行预定分配评估值的数学计算(S236步骤),然后根据计算出的分配评估值来确定赋予呼叫的轿厢。如果在S233步骤中只找到一个轿厢,那么,候梯厅呼叫便应赋予这个轿厢。
根据第十一个实施例,在指定了多部往返直达电梯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对电梯的往返运行实施第六至第十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具体控制。
从以上详述中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而附后的权利要求书更是综合了本发明的所有特点和优点,揭示了本发明的范围与精神实质。此外,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往往会对本发明作出多种改进和变更,不宜将本发明仅限应用于上述介绍和说明的结构和实际使用之中,所以,只要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范围之内,任何适当的改进和等效变通都是可取的。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用来对多部各由上、下两个轿厢垂直连接而成的双层电梯实施群组监控,该控制设备包括:
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用来记录候梯厅呼叫,各楼层的各候梯厅内均装有以“上”、“下”方向标示的候梯厅呼叫按钮,按压此按钮即发出了候梯厅呼叫信号;
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用来促使上、下轿厢针对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做出响应,以满足在双厢工作方式中的预定条件,即令上轿厢响应候梯厅呼叫为双数楼层提供服务,令下轿厢响应候梯厅呼叫为单数楼层提供服务;
轿厢呼叫记录器(9),配备在每部上述双层电梯上,用来在电梯以双厢工作方式运行期间记录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
运行控制装置(8),用来控制上、下轿厢响应由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赋予的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和由上述轿厢呼叫记录器记录的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其中,各楼层装有一个电梯驶近指示灯(6),该指示灯(6)用来在电梯以双厢工作方式运行期间提供提示,即当上轿厢到达特定楼层时提示该轿厢驶向双数楼层;当下轿厢到达特定楼层时提示该轿厢驶向单数楼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还包括:
候梯厅通报装置(11),在同时存在经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赋予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和上述轿厢呼叫记录器(9)记录的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时,并在特定楼层电梯反向运行以响应候梯厅呼叫时,用来当先头的轿厢响应轿厢呼叫而到达时,向位于特定楼层的候梯厅的乘客发出通报:先上电梯,本轿厢将暂时反向运行以利另一轿厢的乘客下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其中,如果同时存在经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赋予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和经上述轿厢呼叫记录器(9)记录的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上述运行控制装置(8)在候梯厅呼叫为上方向时将令轿厢首先响应上轿厢的轿厢呼叫,在候梯厅呼叫为下方向时将令轿厢首先响应下轿厢的轿厢呼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还包括:
候梯厅门关闭按钮(12),用来关闭上述电梯的厢门,并促使上述电梯尽快启动,去接特定楼层内候梯厅的乘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还包括:
另厢门关闭按钮(13),设置在每个上、下轿厢,用来在另一个轿厢停靠在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和打开厢门时,关闭另一轿厢的厢门,并促使电梯尽快启动。
7.一种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在对多部各由上、下两个轿厢垂直连接而成的双层电梯实施群组监控时,多部电梯中的一部被指定为在特定楼层之间往返运行的往返直达电梯,这种往返直达电梯被控制在一端是由相连的两个楼层构成的特定层而另一端则是由单一楼层构成的特定层之间运行,这种控制设备包括:
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用来记录去往包括特定楼层在内的各楼层的候梯厅呼叫;
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在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已记录于上述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的情况下,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赋予上述往返直达电梯上的已记录有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在没有记录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的情况下,对上、下轿厢进行预定评估计算;将候梯厅呼叫给分配评估值高的轿厢;
运行控制装置(8),设置在每部所述电梯上,用来控制轿厢的运行,以对经上述呼叫分配装置(5)分配的呼叫做出响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其中,在上述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记录有去往特定楼层的上楼层的候梯厅呼叫时,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此候梯厅呼叫分配给上述往返直达电梯的上轿厢,在上述呼叫记录器(4)记录了去往特定楼层的下楼层的候梯厅呼叫时,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此候梯厅呼叫分配给上述往返直达电梯的下轿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其中,在上述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记录了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时,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候梯厅发出的去往特定楼层的呼叫赋予上述往返直达电梯上的已记录有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在没有记录去往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时,对上、下轿厢进行预定的评估计算,将候梯厅呼叫给分配评估值高的轿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其中,在一个特定楼层与另一个特定楼之间设置中间特定楼层,
在上述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记录了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的情况下,如果有上述往返直达电梯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准备按照已记录的候梯厅呼叫而停靠在特定楼层时,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候梯厅呼叫赋予该轿厢;如果没有上述往返直达电梯的上桥厢或下桥厢准备按照已记录的候梯厅呼叫而停靠在特定楼层时,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候梯厅呼叫赋予准备停靠于比按照已记录的候梯厅呼叫的特定楼层远的特定楼层的上轿厢或下轿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其中,一端的特定楼层和另一端的特定楼层都是由单一楼层构成,
当上述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已记录了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时,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将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分配给上、下轿厢中的任何一个轿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还包括:
装置,在上述运行控制装置(8)控制上述往返直达电梯的上轿厢或下轿厢响应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而实施运行期间,如果上述往返直达电梯的另一轿厢所停靠的楼层不是特定楼层,则该装置用来使利用同一电梯的另一轿厢内的厢门打开按钮来关闭响应轿厢的厢门的操作不起作用。
13.一种用于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用于对多部各由上、下两个轿厢垂直连接而成的双层电梯实施群组监控,上述多部电梯被指定为在特定楼层之间往返运行的往返直达电梯,这种往返直达电梯被控制在一端是由相连的两个楼层构成的特定楼层而另一端是由单一楼层构成的特定楼层之间运行,这种控制设备包括:
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用来记录去往包括特定楼层在内的各楼层的候梯厅呼叫;
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在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已记录于上述候梯厅呼叫记录器(4)的情况下,当上述多部往返直达电梯被选作响应该候梯厅呼叫的电梯时,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对上述多部电梯进行预定评估计算,并将去往特定楼层的候梯厅呼叫赋予评估值高的电梯;
运行控制装置(8),设置上述每部电梯中,用来控制轿厢的运行,以对经上述呼叫分配控制装置(5)赋予的呼叫做出响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6695397A JP3457873B2 (ja) | 1997-12-26 | 1997-12-26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
JP366953/97 | 1997-12-26 | ||
JP017672/98 | 1998-01-14 | ||
JP01767298A JP4118376B2 (ja) | 1998-01-14 | 1998-01-14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0964A true CN1220964A (zh) | 1999-06-30 |
CN1089719C CN1089719C (zh) | 2002-08-28 |
Family
ID=2635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263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719C (zh) | 1997-12-26 | 1998-12-25 | 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176351B1 (zh) |
CN (1) | CN1089719C (zh) |
MY (1) | MY122250A (zh) |
SG (1) | SG77211A1 (zh) |
TW (1) | TW448125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1872C (zh) * | 2002-11-06 | 2007-06-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双层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
CN101980943A (zh) * | 2008-04-02 | 2011-02-23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系统 |
CN104229570A (zh) * | 2013-06-05 | 2014-12-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
WO2021073520A1 (zh) * | 2019-10-17 | 2021-04-22 |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控制系统 |
CN114040881A (zh) * | 2019-07-19 | 2022-02-11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呼叫分配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G87910A1 (en) * | 1999-10-29 | 2002-04-16 | Toshiba Kk | Double-deck elevator car |
JP4457450B2 (ja) * | 1999-12-20 | 2010-04-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
JP2001310876A (ja) * | 2000-04-19 | 2001-11-06 | Otis Elevator Co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EP1193207A1 (de) * | 2000-09-20 | 2002-04-03 | Inventio Ag |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Aufzugsanlage mit Mehrfachkabinen. |
JP5113962B2 (ja) * | 2000-12-08 | 2013-01-09 |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JP4131456B2 (ja) * | 2001-11-26 | 2008-08-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
FI112062B (fi) * | 2002-03-05 | 2003-10-31 | Kone Corp | Menetelmä matkustajien allokoimiseksi hissiryhmässä |
JP4108082B2 (ja) * | 2002-05-30 | 2008-06-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
SG108324A1 (en) * | 2002-11-06 | 2005-01-28 | Inventio Ag |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 lift installation with multiple cage |
US20080091278A1 (en) * | 2006-10-11 | 2008-04-17 | The Peelle Company Ltd. | Freight elevator door control utilizing serial communication |
WO2009024853A1 (en) * | 2007-08-21 | 2009-02-26 | De Groot Pieter J | Intelligent destination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
US8447433B2 (en) * | 2009-09-21 | 2013-05-21 | The Peele Company Ltd. | Elevator door wireless controller |
KR101298294B1 (ko) * | 2009-11-09 | 2013-08-20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더블데크 엘리베이터 그룹 관리 장치 |
JP5534104B2 (ja) * | 2011-04-14 | 2014-06-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ー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
KR101631787B1 (ko) * | 2012-05-01 | 2016-06-17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
JP7001720B2 (ja) * | 2020-02-05 | 2022-01-20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25311A (en) * | 1970-04-21 | 1971-12-07 | Otis Elevator Co | Controls for multicompartment elevators |
JPS4867944A (zh) | 1971-12-20 | 1973-09-17 | ||
US4632224A (en) * | 1985-04-12 | 1986-12-3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Multicompartment elevator call assigning |
FI85970C (fi) * | 1986-09-24 | 1992-06-25 | Kone Oy | Foerfarande foer koordinering av hissgrupper. |
FI85576C (fi) * | 1989-11-09 | 1992-05-11 | Kone Oy | Vertikalt transportsystem i byggnader. |
JP3378368B2 (ja) * | 1994-09-07 | 2003-02-17 | 株式会社東芝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
US5865274A (en) | 1995-10-24 | 1999-02-0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
US5663539A (en) * | 1995-11-29 | 1997-09-0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Passenger transfer, double deck, multi-elevator shuttle system |
JPH10212078A (ja) * | 1997-01-29 | 1998-08-11 | Toshiba Corp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制御装置 |
JP3986131B2 (ja) * | 1997-08-13 | 2007-10-03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
-
1998
- 1998-12-21 TW TW087121336A patent/TW44812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12-21 SG SG1998005876A patent/SG77211A1/en unknown
- 1998-12-22 US US09/218,075 patent/US6176351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12-23 MY MYPI98005846A patent/MY122250A/en unknown
- 1998-12-25 CN CN98126339A patent/CN108971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1872C (zh) * | 2002-11-06 | 2007-06-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双层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
CN101980943A (zh) * | 2008-04-02 | 2011-02-23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系统 |
CN101980943B (zh) * | 2008-04-02 | 2014-07-30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系统以及用于在电梯系统中服务用户组的方法 |
CN104229570A (zh) * | 2013-06-05 | 2014-12-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
CN104229570B (zh) * | 2013-06-05 | 2016-04-0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系统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
CN114040881A (zh) * | 2019-07-19 | 2022-02-11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呼叫分配 |
CN114040881B (zh) * | 2019-07-19 | 2024-04-16 | 通力股份公司 | 电梯呼叫分配 |
WO2021073520A1 (zh) * | 2019-10-17 | 2021-04-22 |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控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719C (zh) | 2002-08-28 |
SG77211A1 (en) | 2000-12-19 |
TW448125B (en) | 2001-08-01 |
US6176351B1 (en) | 2001-01-23 |
MY122250A (en) | 2006-04-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719C (zh) | 双层电梯的控制设备 | |
CN1141237C (zh) | 电梯群控装置 | |
CN1192962C (zh) | 电梯系统和轿厢分配控制方法 | |
EP2274222B1 (en) | Elevator car assignment control strategy | |
CN1018263B (zh) | 电梯群控装置 | |
RU2537005C2 (ru) |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лифтами в лифтовой системе | |
US10259683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system | |
CN1243493A (zh) | 电梯管理控制装置 | |
CN1295024A (zh) | 控制单升降道中两电梯轿厢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 |
KR101631787B1 (ko) |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 |
CN1874948A (zh) | 单井道多轿厢方式电梯的控制装置 | |
CN1724328A (zh) | 具有可单独移动的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及控制其的方法 | |
CN1015531B (zh) |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 |
JP2004277177A5 (zh) | ||
JP2007284149A5 (zh) | ||
WO2005070804A3 (en) | Elevator arrangement with all call destination input | |
CN1018362B (zh) | 电梯的群管理方法 | |
CN1046918C (zh) | 电梯自由吊舱的多组分配 | |
CN1230369C (zh) | 双轿厢电梯系统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 |
CN101044078A (zh) | 电梯组群管理控制装置 | |
MY124558A (en) | Group-controlled elevator system | |
US20070045052A1 (en) | Elevator car dispatching including passenger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and a fuzzy logic algorithm | |
WO2002066355A3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group | |
CN1189376C (zh) | 控制具有复式轿厢的电梯设备的方法 | |
AU2005327316A1 (en) | Calls assigned to one of two cars in a hoistway to minimize delay imposed on either ca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