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1168A - 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1168A
CN102591168A CN2012100034935A CN201210003493A CN102591168A CN 102591168 A CN102591168 A CN 102591168A CN 2012100034935 A CN2012100034935 A CN 2012100034935A CN 201210003493 A CN201210003493 A CN 201210003493A CN 102591168 A CN102591168 A CN 102591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adhesive phase
ultraviolet
membranaceous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34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1168B (zh
Inventor
佐野智文
椿忠洋
金村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ph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Casio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Casio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91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1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1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11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0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radiant heat, e.g. infrared lamps, microwave hea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8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 G03G15/6591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plastic material, OHP, ceramics, tiles, textiles

Abstract

本发明的标签制作方法中,供给在脱模性表面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剥离性材,所述粘合剂层在被光照射时固化而粘附性降低;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所述剥离性材的所述粘合剂层上使含有紫外线吸收物质的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以标签形状的整面图像的形式在感光体上显影,将该显影图像转印到所述剥离性材的所述粘合剂层上,通过加热和加压使该转印图像定影而形成膜状标签部,然后,对所述膜状标签部和除该膜状标签部以外的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照射紫外线,使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的粘合剂层固化。由此能提供在将标签从剥离纸剥离时不会有多余的粘合剂附着到标签上的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

Description

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
本申请主张以2011年1月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1-001251为基础的优先权,将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引用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尤其涉及使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日本国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09-168998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1-033999号公报中,已知有在粘贴于剥离片上的标签上印刷图案、用刀模将标签切割成任意形状的标签制作方法。在上述日本特开平09-168998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1-033999号公报中提出的方法中,为了制作1种标签,需要制作印刷用版和刀模。此外,这些方法在大量制作标签时有效,但是,在制作的标签的数量少时,存在印刷用版和刀模的制作费用高、结果标签的单价增高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人按照日本国登记专利的专利第4765810号中记载的那样,提出了如下方法: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将调色剂状组合物以任意的形状转印到在表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剥离纸上,然后,进行加热处理而制作标签。该方法在能根据需要以任意的形状制作标签这一点上特别优异。
但是,在该方法中,出现了如下的应解决的课题:在将制作的标签从剥离纸剥离时,未形成标签的部位的粘合剂层露出部分与标签背面的粘合剂层部分不分离,多余的粘合剂追随标签从剥离纸剥离,在标签的处理上产生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将标签从剥离纸剥离时多余的粘合剂不会附着到标签上、处理容易的标签的制作方法及制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标签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供给在脱模性表面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剥离性材,所述粘合剂层在被光照射时固化而粘附性降低;在所述粘合剂层上将包含吸光物质的标签形成用组合物定影而形成膜状标签部;对所述膜状标签部和除该膜状标签部以外的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照射光,使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的粘合剂层固化。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标签制作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光为紫外线。并且,所述粘合剂由包含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及紫外线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构成。并且,所述吸光物质由氧化钛或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构成。并且,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标签制作方法中,所述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优可选使用含有聚乳酸作为粘合树脂的的调色剂。
并且,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标签制作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状标签部的形成中使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所述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使所述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以标签形状的整面图像(solid image)的形式在感光体上显影,将该显影图像转印到所述剥离性材的所述粘合剂层上,通过加热和加压使该转印图像定影。
为了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具备:片材供给部,其供给在脱模性表面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剥离性材,所述粘合剂层在被光照射时固化而粘附性降低;定影部,其在所述粘合剂层上将包含吸光物质的标签形成用组合物定影而形成膜状标签部;及光照射部,其对所述膜状标签部和除该膜状标签部以外的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照射光,使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的粘合剂层固化。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光为紫外线。并且,所述粘合剂有包含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及紫外线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构成,所述吸光物质由氧化钛或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构成。并且,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中,所述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优选为含有聚乳酸作为粘合树脂的的调色剂。
并且,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显影部,其使所述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以标签形状的整面图像的形式在感光体上显影;及转印部,其将通过该显影部显影得到的显影图像转印到所述剥离性材的所述粘合剂层上;所述定影部通过加热和加压使通过所述转印部转印的转印图像定影。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能提供在将标签从剥离纸剥离时没有多余的粘合剂附着到标签上的、容易处理的标签。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标签制作装置来制作标签的工序的图。
在结合上述附图来对下述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能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标签制作装置1具备给纸部2、标签形成部3、印刷部4、传送部5、定影部6、送回机构部7及排出部8等。
给纸部2具备:从标签制作装置1的侧面向外部斜上方伸出地设置的给纸托盘9、配设在该给纸托盘9的给纸口处的给纸辊11、及配置在该给纸辊11的给纸方向上的待机辊对12。在上述给纸托盘9上逐片地载置预先在上表面涂布有粘合剂的剥离纸。
标签形成部3由感光体鼓13、按照以该感光体鼓13为中心将感光体鼓13的周面包围的方式配置的清洁器14、初期化带电器15、光写入头16、粉体料斗17、能旋转地被保持在粉体料斗17的下部开口部处的显影辊18、传送带19的上部传送面、隔着该传送带19的上部传送面而与感光体鼓13的下表面对置地压接的转印辊21构成。
在上述粉体料斗17内收容有本发明的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以下称为标签用调色剂)。按照埋没在该标签用调色剂中的方式将粉体供给辊22与显影辊18滑接配置,在其上方,刮墨刀23同样地与显影辊18滑接配置。
此外,在清洁器14与粉体料斗17之间配设有回收管24。回收管24内部装有长尺寸的螺旋传送器(conveying screw),将从感光体鼓13上清理下来后堆积在清洁器14内的粉体状的标签用调色剂回收到粉体料斗17中。
印刷部4除了不具备回收管24及在粉体料斗17中不收容标签用调色剂而收容例如印刷用的黑色调色剂之外,与标签形成部3的构成相同。
传送部5由上述的传送带19、架设该传送带19的驱动辊25和从动辊26、张设传送带19的张紧辊27、未特别地图示但如实线和虚线所示使传送带19的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图中右方)与印刷部4的感光体鼓13分离或接触的转动机构等构成。
定影部6由绝热性筐体28、被该绝热性筐体28包围并对向配置的发热辊29和挤压辊31、配置在发热辊29和挤压辊31的下游侧(图中左方)的搬出辊32构成。
送回机构部7具备:在定影部6的搬出辊32与给纸部2的待机辊对12之间以几乎均等的距离配置在6个部位上的送回辊对33(33a~33f)、和配置在这些送回辊对33的前端的送回引导路34(34a~34f)。
排出部8由配置在定影部6的搬出辊32的正后方的转换片35、配置在转换片35的下游侧上方的传送辊对36、排纸引导路37、配置在该排纸引导路37的末端的排纸辊对38、从该排纸辊对38的外部下方朝向斜上方倾斜地形成在标签制作装置1主体上表面的排纸托盘39构成。
并且,标签制作装置1具备紫外线照射单元44,所述紫外线照射单元44用于在传送辊对36与排纸辊对38的大致中间的排纸引导路37的图中右侧的位置,对剥离纸照射紫外线,使剥离纸的未形成标签的露出粘合剂层固化。
另外,紫外线是指波长为100nm~400nm的光,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紫外线照射单元44具备发出波长为200nm~400nm的光的金属卤化物灯。另外,作为紫外线照射单元44,也可以使用发出365nm的紫外线的高压汞灯。此外,也可以替换成UV-LED照射机。
图2(A)~(F)是示意地表示用上述构成的标签制作装置1制作的标签的制作工序的图。下面参照图2(A)~(F)对标签的制作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图2(A)表示载置在标签制作装置1的给纸托盘9上的带粘合剂的剥离纸。如图2(A)所示,在剥离纸40的上表面预先涂布了粘合剂41。粘合剂41是能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固化的物质。
另外,紫外线固化一般定义为下述方法:用200nm~400nm的波长的光即紫外线照射由预聚物、单体、光聚合引发剂、添加剂形成的紫外线固化树脂,在短时间(数秒~数十秒)内使其固化。
作为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能固化的粘合剂41,可以使用包含光聚合引发剂的粘合剂。光聚合引发剂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被激发,生成自由基或离子,引发粘合剂中所含的低聚物和单体的聚合而进行固化。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二苯甲酮系、苯乙酮系、苯偶姻系、苯偶酰系、三嗪系、氧杂环丁烷系等,具体有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
粘合剂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量优选为0.1~10质量%左右。粘合剂中的光聚合引发剂的量低于0.1质量%时,使粘合剂固化的效果不充分,粘附性残存,若超过10质量%,则聚合引发剂残留在粘合剂中,粘合力降低。
作为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能固化的粘合剂的具体例子,例如有将在规定的基体树脂中含有UV(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交联剂、及UV聚合引发剂的物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得到的粘合剂。这样的粘合剂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失去粘附性。
该带粘合剂的剥离纸40(以下也简称为剥离纸40)通过给纸辊11被送入到机器内,向待机辊对12输送。待机辊对12暂时停止旋转,使剥离纸40的前端与其夹持部抵接而阻止行进,等待传送时机。
最初,在印刷部4中,停止向显影辊18施加显影偏压和向转印辊21施加转印偏压(或者施加相反电位的偏压)。由此,印刷部4的利用黑色调色剂的印刷功能停止。
此外,伴随着该印刷部4的印刷功能停止,通过未图示的转动机构,传送带19的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向由图1的虚线表示的退避位置隔离。由此,传送带19的上部传送面仅与标签形成部3的感光体鼓13抵接。
在该状态下,在标签形成部3中,感光体鼓13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初期化带电器15向感光体鼓13周面赋予同样的高负电荷。光写入头16在该感光体鼓13周面根据曝光信号进行曝光,形成低电位部。
由此,包含通过上述初期化形成的高负电位部和通过曝光形成的低负电位部的静电潜像在以所希望的形状展开的状态下形成。
标签用调色剂供给辊22将粉体状的标签用调色剂涂擦在显影辊18上地进行供给。刮墨刀23将显影辊18表面的标签用调色剂限制为一定的层厚。由此,标签用调色剂带上通过摩擦产生的较弱的负电位,附着在显影辊18的表面。
显影辊18边旋转边将在表面以一定的层厚附着的标签用调色剂向感光体鼓13的对向部即显影部传送。从未图示的偏压电源向显影辊18施加例如“-250V”的显影偏压。此外,感光体鼓13的静电潜像的低电位部通过曝光而使电位降低到例如“-70V”。
由此,在显影部中,在感光体鼓13与显影辊18之间形成“-180V”的电位差。即,静电潜像的低电位部相对于显影辊18相对地形成正极性的电位。
通过该电位差,上述带电成负极性的标签用调色剂向感光体鼓13的静电潜像的正极性的负低电位部转移,形成由标签用调色剂构成的展开成所希望的形状的状态的整面图像(反转显影)。
该由标签用调色剂构成的展开成所希望的形状的状态的整面图像通过感光体鼓13的旋转,被传送到感光体鼓13与转印辊21对置的转印部。在感光体鼓13周面上的标签用调色剂的整面图像的前端旋转传送到转印辊21的对向部的时机,向该对向部传送剥离纸40。转印辊21将从未图示的转印偏压电源输出的转印电流(或转印电压)隔着传送带19施加到剥离纸40上。由此,感光体鼓13上的标签用调色剂的整面图像被转印到剥离纸40上。
作为标签用调色剂,可以使用向聚乳酸粒子中添加了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此外,标签用调色剂可以设为含有像氧化钛或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那样的紫外线吸收物质的调色剂。标签用调色剂通过含有紫外线吸收物质,在紫外线照射工序中,紫外线在标签内被吸收,紫外线无法到达标签背面,因此,能保持标签背面的粘合剂41的粘合力。
另外,标签用调色剂中添加的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优选为0.1~10质量%左右。在紫外线吸收物质的含量低于0.1质量%时,难以获得添加紫外线吸收物质的效果,有标签背面的粘合剂41的粘合力降低的倾向。另一方面,即使紫外线吸收物质的含量超过10质量%,也难以得到更好的效果。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使用氧化钛的情况下的含量也同样地优选为1~30质量%左右。
作为标签用调色剂的主成分使用的聚乳酸优选具有100000以上的重均分子量。此外,通过使用具有150000以上的重均分子量的聚乳酸,能获得强度特别高的标签,因此优选。在使用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00的聚乳酸时,有时难以得到充分的标签强度。
此外,作为聚乳酸,特别优选在进行聚合时使用交联剂进行交联而使平均分子量增加的物质。通过将聚乳酸交联,能不极端地提高软化点地使分子量增加,因此能增强标签强度。作为交联剂,可使用乙二醇或蓖麻油,特别优选使用蓖麻油。
根据本发明者们的见解,作为标签用调色剂,通过被最广泛利用的粉碎方式得到的调色剂未必适合。在通过粉碎法制造的调色剂中,以树脂为主成分的混炼物必须容易破碎,但是,若将容易破碎的树脂用于标签用调色剂,则制作的标签也容易破碎,作为标签,有时无法赋予充分的强度。因此,优选使用通过与粉碎法不同的方法制造的调色剂。
作为这样的制造方法,有喷雾干燥法、溶解悬浮法、水溶性树脂混炼法。喷雾干燥法是将使调色剂成分溶解在溶剂中而得到的溶液进行喷雾干燥而得到调色剂粒子的方法,例如记载在日本国公开专利的特开2009-175632号公报中。
此外,溶解悬浮法是通过使将树脂溶解到溶剂中得到的溶液在水中分散并析出来形成调色剂粒子的方法,具有能与树脂的易破裂性无关地制造调色剂的优点。溶解悬浮法例如记载在日本国登记专利的专利第3543554号公报中。
此外,水溶性树脂混炼法是在使调色剂材料在水溶性的树脂中分散、混炼之后,将水溶性树脂水洗而制造调色剂的方法,例如记载在日本国公开专利的特开2006-126359号公报中。
图2(B)示出了如此将标签用调色剂的整面图像42转印到剥离纸40的粘合剂41的面上的状态。另外,未转印地残留在感光体鼓13上的标签用调色剂通过清洁器14从感光体鼓13的周面除去,通过螺旋传送器内部安装的回收管24回收到粉体料斗17中。
转印了标签用调色剂的整面图像42的剥离纸40被输送到定影部6中,通过发热辊29的加热和挤压辊31的加压将构成膜状标签的标签用调色剂的整面图像42在粘合剂41的面上定影。
图2(C)表示如此将标签用调色剂的整面图像42在剥离纸40的粘合剂41的面上定影成为膜状的标签42′的状态。这样,将膜状的标签42′定影在粘合剂41的面上而成的剥离纸40通过转换片35向斜上方向的实线位置转动,从而被送入到送回机构部7中。
送入到送回机构部7中的剥离纸40通过6个部位的送回辊对33(33a~33f)及送回引导路34(34a~34f),向待机辊对12送回。
这里,向标签形成部3的显影辊18的显影偏压的施加和向转印辊21的转印偏压的施加被停止(或相反电位偏压被施加)、膜状标签的形成功能停止。
在印刷部4中,开始向显影辊18施加显影偏压和向转印辊21施加转印偏压,利用黑色调色剂的印刷功能启动。此外,伴随着该印刷功能的启动,通过未图示的转动机构,传送带19的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向图的实线所示的印刷位置转动,传送带19的上部传送面与印刷部4的感光体鼓13抵接。
下面,与上述的标签形成部3的标签用调色剂的整面图像42的显影及转印同样,在上述的膜状的标签42′的面上转印由印刷部4的黑色调色剂形成的所希望的印刷数据的图像。另外,标签42′上的图像的形成不限于上述的电子照相方式,也可以通过喷墨方式来进行。
图2(D)表示向形成在这样的剥离纸40的粘合剂41的面上的膜状的标签42′上转印由黑色调色剂形成的所希望的印刷数据的图像43的状态。在膜状的标签42′上转印由黑色调色剂形成的所希望的印刷数据的图像43而成的剥离纸40被送入定影部6,通过加热和加压,将印刷数据的图像43在膜状的标签42′上定影。
图2(E)表示如此在剥离纸40的粘合剂41的面上形成的膜状的标签42′上将印刷数据的图像43定影成定影图像43′的状态。定影了该定影图像43′的剥离纸40通过转换片35转动到基本横向的虚线位置,经由传送辊对36、排纸引导路37、排纸辊对38而排出到排纸托盘39上。
这里,在排出剥离纸40时,从在剥离纸40的粘合剂41的面上形成的膜状的标签42′侧,通过紫外线照射单元44按箭头UV所示照射紫外线,使露出面41′固化。由此,粘合剂41的露出面41′失去粘附性。其结果是,如图2(F)所示,在表面形成印刷数据的定影图像43′,若仅将在背面具有粘合剂41的膜状的标签42′的部分从剥离纸40剥离取出,则由于粘合剂41的露出面41′固化,从而能可靠地与附着在标签42′的背面的粘合剂之间进行分离,标签42′上不会附着多余的粘合剂。
此外,由于标签42′含有紫外线吸收物质,因此,照射到标签42′上的紫外线被紫外线吸收物质吸收,可不降低附着在背面的粘合剂的粘附性地维持粘合力。其结果是,能使标签42′无障碍地以强的粘合力附着到所希望的部件上。
在以上的标签的制作工艺中,在标签42′上形成了印刷数据的图像43,但是,也可以在剥离纸40的粘合剂41的面上形成图像43。在任意的顺序下,均能通过照射紫外线而使露出面41′固化,无障碍地进行标签42′从剥离纸的剥离。
下面,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各例中使用的物性值的测定方法如下所示。
<调色剂粒径的测定>
装置:Multisizer II(Beckmann Coulter公司制)
试样:在烧杯中加入少量试样和纯水、表面活性剂,通过超声波洗涤器进行分散。
测定:在孔径为100μm、数量为50000个的条件下进行,得到体积平均粒径。
<分子量的测定>
装置:GPC(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制)、检测器RI
分子量Mw为以通过分子量已知的聚苯乙烯试样制作的标准曲线作为标准,通过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量。
<聚乳酸的合成>
合成例
将L-丙交酯(Purack Japan株式会社制)100质量%、硬脂醇0.10质量%在氮气氛下在190℃下搅拌。在该混合物中添加辛酸锡0.05质量%,在190℃下进一步搅拌2小时。
然后,为了除去残存的L-丙交酯,在10mmHg的减压下,继续搅拌1小时。其结果是,得到重均分子量为Mw272000的聚乳酸。
标签用调色剂制造例1
将在合成例中得到的聚乳酸与聚乙二醇树脂混合,将该混合物用双螺杆挤出混炼机进行混炼。将从混炼机排出的混炼物直接浸渍在水中,使聚乙二醇树脂溶解在水中。
接着,采集沉淀的聚乳酸粒子,再次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将同样的洗涤作业重复7次。使如此洗涤后的聚乳酸粒子通过网眼为32μm的筛,除去粗大粒子。
然后,通过亨舍尔混合机搅拌将经疏水化处理的二氧化硅粒子(Cabot株式会社制TG810G)0.5质量份及RY50(日本Aerosil株式会社制)3质量份添加到干燥的聚乳酸粒子100质量份中,得到平均粒径D50(体积)为27μm的聚乳酸调色剂1。
标签用调色剂制造例2
除了将在合成例中得到的聚乳酸90质量份及氧化钛(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10质量份与聚乙二醇树脂混合之外,与标签用调色剂制造例1同样地得到平均粒径D50(体积)为24μm的聚乳酸调色剂2。
标签用调色剂制造例3
除了将在合成例中得到的聚乳酸97质量份及紫外线吸收剂(TINUVIN928:Ciba Japan株式会社制)3质量份与聚乙二醇树脂混合之外,与标签用调色剂制造例1同样地得到平均粒径D50(体积)为27μm的聚乳酸调色剂3。
<紫外线固化性粘合剂的制造>
使丙烯酸2-乙基己酯30质量%、乙酸乙烯酯70质量%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1质量%在甲苯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得到重均分子量为Mw150000的基体树脂。在乙酸乙酯中相对于该基体树脂100质量份溶解作为UV固化型树脂的2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00质量份(三菱Rayon株式会社制、重均分子量11000)、作为交联剂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多元醇加合物(Colonate L、日本Polyurethane株式会社制)15质量份、作为UV聚合引发剂的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5质量份,得到UV固化性粘合剂的溶液。
<标签衬纸的制作>
标签衬纸的制作例1
在剥离纸(SHA70:San A kaken株式会社制)上涂布上述UV固化性粘合剂溶液并干燥,除去乙酸乙酯后,在粘合剂层表面涂布环烯烃共聚物树脂(S8007:Ticona株式会社制)的己烷溶液,通过干燥除去己烷,得到标签衬纸1。
标签衬纸的制作例2
除了使用了通常使用的喷雾式粘合剂(“55”:3M株式会社制)代替上述UV固化性粘合剂之外,通过与制作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标签衬纸2。
实施例1
通过电子照相工艺,使通过调色剂制造例2得到的调色剂2在A4尺寸的标签衬纸1上显影,接着通过在200℃下的热压,在标签衬纸1上形成了标签。接着,通过UV固化喷墨印刷机(Versa UV LEC-300A:Roland DG株式会社制)在标签上形成图像,照射紫外线使其定影。
在如此制作的标签中,在从标签衬纸1剥离标签时,在标签的背面附着从剥离纸剥离的粘合层,该粘合层与标签的周边的粘合层分离,未发现多余的粘合剂追随地保持在标签上的现象。
此外,标签背面的粘合层的粘合力即使经过紫外线的照射,也未损失,维持了强的粘合力。
实施例2
除了使用调色剂3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标签。在从标签衬纸1剥离标签时,与实施例1同样地基本未发现多余的粘合剂的保持。并且,与实施例1同样,标签背面的粘合层的粘合力维持强的状态。
比较例1
除了使用调色剂1且使用标签衬纸2、并且不照射紫外线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标签。在从标签衬纸2剥离标签时,与实施例1和2相比较,保持多余的粘合剂的情况很多。
比较例2
除了使用调色剂1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标签。在从标签衬纸1剥离标签时,与实施例1同样地基本未发现多余的粘合剂的保持。但是,标签背面的粘合层的粘合力与实施例1和2、比较例1相比较弱。
将以上结果总结在下述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0129142740000121
从以上结果可知,使用具有UV固化性的粘合层的衬纸并使用含有UV吸收物质的标签用调色剂而得到的实施例1和2的标签在从标签衬纸剥离标签时,与实施例1同样地基本未发现多余的粘合剂的保持,并且,标签背面的粘合层的粘合力维持强的状态。
相对于此,使用具有粘合层的衬纸得到的比较例1的标签在从标签衬纸剥离标签时,可确认保持了多余的粘合剂。
此外,虽然使用了具有UV固化性粘合层的衬纸但使用不含UV吸收物质的标签用调色剂而得到的比较例2的标签与实施例1同样几乎未发现多余的粘合剂的保持,但是标签背面的粘合层的粘合力减弱。
以上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了说明,但显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对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排列和细节上进行改进,并且本发明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落入后附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的这样的改进和变更。

Claims (12)

1.一种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供给在脱模性表面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剥离性材,所述粘合剂层在被光照射时固化而粘附性降低,
在所述粘合剂层上将包含吸光物质的标签形成用组合物定影而形成膜状标签部,
对所述膜状标签部和除该膜状标签部以外的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照射光,使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的粘合剂层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为紫外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包含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及紫外线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物质为氧化钛或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为含有聚乳酸作为粘合树脂的的调色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膜状标签部的形成中使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所述电子照相图像形成方法使所述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以标签形状的整面图像的形式在感光体上显影,将该显影图像转印到所述剥离性材的所述粘合剂层上,通过加热和加压使该转印图像定影。
7.一种标签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片材供给部,其供给在脱模性表面上形成有粘合剂层的剥离性材,所述粘合剂层在被光照射时固化,粘附性降低,
定影部,其在所述粘合剂层上将包含吸光物质的标签形成用组合物定影而形成膜状标签部,及
光照射部,其对所述膜状标签部和除该膜状标签部以外的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照射光,使所述粘合剂层露出部的粘合剂层固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为紫外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签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包含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及紫外线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签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物质为氧化钛或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为含有聚乳酸作为粘合树脂的的调色剂。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签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具备:显影部,其使所述标签形成用组合物以标签形状的整面图像的形式在感光体上显影;及转印部,其将通过该显影部显影得到的显影图像转印到所述剥离性材的所述粘合剂层上,
所述定影部通过加热和加压使通过所述转印部转印的转印图像定影。
CN201210003493.5A 2011-01-06 2012-01-06 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1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1251A JP5287877B2 (ja) 2011-01-06 2011-01-06 ラベル作製方法及びラベル作製装置
JP001251/2011 2011-0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1168A true CN102591168A (zh) 2012-07-18
CN102591168B CN102591168B (zh) 2016-01-06

Family

ID=4645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349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1168B (zh) 2011-01-06 2012-01-06 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8641B2 (zh)
JP (1) JP5287877B2 (zh)
CN (1) CN10259116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540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标签形成方法、标签形成装置以及标签
CN104062867A (zh) * 2013-03-22 2014-09-24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热转印印刷薄板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105451981A (zh) * 2013-05-09 2016-03-30 意大利罗塔斯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名片的设备和方法
CN112590386B (zh) * 2020-12-24 2022-06-21 湖南恒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不干胶标签制备覆膜加工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0248B2 (en) 2015-09-02 2019-01-15 ProPhotonix Limited LED lamp with sensing capabilities
JP7295994B2 (ja) 2017-10-16 2023-06-21 日鉄鋼板株式会社 取付具及びパネル取付構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3745A (ja) * 2005-08-31 2007-11-01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ラベル作成方法及び装置
US20090233209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JP2010079008A (ja) * 2008-09-26 2010-04-08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83296B2 (ja) * 1994-10-19 2005-08-1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用粘着シート
JPH09168998A (ja) 1996-07-29 1997-06-30 Daido Steel Co Ltd ラベル打抜用エッチング刃型の製造方法
JPH1133999A (ja) 1997-07-22 1999-02-09 Yuukoushiya:Kk ラベル打ち抜き用刃型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543554B2 (ja) 1997-08-07 2004-07-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静電潜像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682830B2 (en) * 2003-06-10 2010-03-23 Temptime Corporation Product shelf life monitoring systems
JP2005325249A (ja) 2004-05-14 2005-11-24 Nitto Denko Corp 剥離ライナ、および紫外線硬化型粘着シート、並びに該粘着シートの切断加工方法
JP2006126359A (ja) 2004-10-27 2006-05-18 Neoma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6330072A (ja) * 2005-05-23 2006-12-07 Toppan Forms Co Ltd 台紙付きシ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79130B2 (en) * 2005-08-08 2009-08-25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transfer sheet for electrophotograph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e recorded medium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recorded medium
JP4711783B2 (ja) * 2005-09-08 2011-06-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紫外線硬化型加熱剥離性粘着シート及び切断片の分別回収方法
JP2008233602A (ja) * 2007-03-22 2008-10-02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8250171A (ja) * 2007-03-30 2008-10-16 Tomoegawa Paper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9175632A (ja) 2008-01-28 2009-08-06 Nippon Zeon Co Ltd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702382B2 (ja) * 2008-03-25 2011-06-15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JP5293248B2 (ja) * 2009-02-13 2013-09-18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ラベル作製方法及びラベル作製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3745A (ja) * 2005-08-31 2007-11-01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ラベル作成方法及び装置
US20090233209A1 (en) * 2008-03-14 2009-09-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JP2010079008A (ja) * 2008-09-26 2010-04-08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540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标签形成方法、标签形成装置以及标签
CN103676540B (zh) * 2012-09-20 2016-04-13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标签形成方法、标签形成装置以及标签
CN104062867A (zh) * 2013-03-22 2014-09-24 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热转印印刷薄板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N105451981A (zh) * 2013-05-09 2016-03-30 意大利罗塔斯责任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名片的设备和方法
CN112590386B (zh) * 2020-12-24 2022-06-21 湖南恒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不干胶标签制备覆膜加工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1168B (zh) 2016-01-06
JP2012139982A (ja) 2012-07-26
US20120175054A1 (en) 2012-07-12
US9028641B2 (en) 2015-05-12
JP5287877B2 (ja)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1168A (zh) 标签制作方法及标签制作装置
JP4765810B2 (ja) ラベル作成方法及び装置
JP32479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像除去装置
JP2004034688A (ja) トナー像の被覆
JP3340200B2 (ja) トナー像担持体の繰り返し使用方法及び該方法用のトナー
JP5156370B2 (ja) 記録担体の印刷方法
CN100451863C (zh)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显影方法
CN100511015C (zh) 载体颗粒拾取装置和静电成像复印机
JP3061313B2 (ja) 記録紙再生方法
JP20022027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984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67793B2 (ja) ラベル台紙、ラベル、ラベル台紙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ラベルの作製方法
US6341208B1 (en) Absorbent coating for contact transfer of liquid toner images
JPH031185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147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53888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폐토너회수장치
JP2971973B2 (ja)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
JPH05225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3110596B2 (ja) 分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123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1033A (ja) 湿式電子写真装置
JPH091603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60016A (ja) カプセルトナー及び該カプセルトナーを使用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03399A (ja) 再生可能記録紙及び記録紙再生方法
JP2015184507A (ja) フイルム形成用電子写真トナ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0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Graph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atentee before: Casio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