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1992A - 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1992A
CN102371992A CN2011102177430A CN201110217743A CN102371992A CN 102371992 A CN102371992 A CN 102371992A CN 2011102177430 A CN2011102177430 A CN 2011102177430A CN 201110217743 A CN201110217743 A CN 201110217743A CN 102371992 A CN102371992 A CN 102371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brake pipe
pipe
frame member
right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77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1992B (zh
Inventor
田村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asaki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asaki Ju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asaki Jukogyo KK filed Critical Kawasaki Ju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02371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1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1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4Arrangements of piping, valves in the piping, e.g. cut-off valves, couplings or air h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3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including a pilot valve responding to an electromagnetic force
    • B60T8/361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 B60T8/367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 B60T8/368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combined with other mechanical components, e.g. pump units, master cylinders
    • B60T8/3685Electromagnetic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nti-lock brake and traction control systems integrated in modulator units combined with other mechanical components, e.g. pump units, master cyl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the modulator unit on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38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brak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具有从头管(42)向后方延伸的左右成对的车架构件(41a、41b)的主车架(41)以及在左右侧的所述车架构件(41a、41b)之间的空间配置装备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从所述头管(42)的近旁向后方延伸的制动液管(30a、31a)配置为沿着所述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向后方延伸。最好是从所述头管(42)的近旁向后方延伸的所述制动液管(30a、31a)包括连接于手柄的制动杆的主缸上的制动杆用制动液管和连接于前轮上设置的液压制动部的卡钳上的卡钳用制动液管。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具有从头管(head pipe)向后方延伸的左右成对的车架构件的主车架以及在左右侧的所述车架构件之间的空间配置装备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中,通常,手柄的制动杆和设置于踏脚板(step)近旁的制动踏板等通过各种制动液管连接于前后车轮上设置的盘式制动器等制动部(日本特公平7-88158号公报),要求紧凑性的摩托车的特性要求将上述各制动液管配设得从外部不容易看到,而且要求其不影响各种装备的配置。
又,作为摩托车的主车架的结构,具有从头管向后方延伸的左右车架构件。具有这种左右车架构件的主车架结构中,在左右车架构件之间,配置有空气过滤器盒或燃料箱等作为上述装备。
发明内容
具有作为主车架的左右车架构件的摩托车,在车架构件的内侧面、即车宽中央侧的面上配置制动液管。但是,在上述车架构件的内侧面配置制动液管时,左右车架构件之间的空间变得狭小,在车架构件之间配置的装备的尺寸受到限制。
例如在车架构件之间配置空气过滤器盒的情况下,其容积受到限制,对吸气性能或吸气噪声会产生影响。而且在配置燃料箱的情况下,要考虑对燃料箱容量的限制。而且在装卸空气过滤器盒等装备时,制动液管与装备之间会相互妨碍,装卸时的操作性较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存在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配置于车架构件之间的各种装备具有较大尺寸,而且能够将制动液管沿着车架构件紧凑地配置,并且装备的装卸操作也容易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的具备具有从头管向后方延伸的左右成对的车架构件的主车架以及在左右侧的所述车架构件之间的空间配置装备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从所述头管的近旁向后方延伸的制动液管配置为沿着所述车架构件的上表面向后方延伸。
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中采用如下所述结构。
(a)从所述头管的近旁向后方延伸的所述制动液管包括连接于手柄的制动杆的主缸(master cylinder)上的制动杆用制动液管和连接于前轮上设置的液压制动部的卡钳上的卡钳用制动液管。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将所述制动杆用制动液管与所述卡钳用制动液管分开配置于左右侧的所述车架构件,也可以汇总配置于左右一方的车架构件上。
也可以,(b)所述车架构件的上表面上配置的所述制动液管,其前后方向的一端部由具有可挠性的构件形成,其余部分由比所述一端部刚性高的构件形成。
也可以,(c)在所述车架构件的上部设置固定所述制动液管的固定构件。
也可以,(d)将ABS单元等液压控制单元配置于偏向左右方向中一方的位置上,所述前轮的卡钳用制动液管配置于所述左右方向中一方的车架构件上。
(1)根据本发明,将制动液管沿着车架构件的上表面配置,这样能够配置得紧凑,同时能够确保左右车架构件之间有较大的空间,能够加大在左右车架构件之间配置的装备的形状尺寸,同时也能够使装备的装卸容易进行。而且制动液管本身的维修保养也容易。
(2)像结构(a)那样将对前轮进行制动用的制动杆用制动液管以及卡钳用制动液管配置于车架构件的上表面时,能够缩短制动液管的配管长度,同时也能够谋求制动液管布线的简化。将所述两制动液管分开配置于左右车架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分别有效利用左右车架构件上的狭小的空间,另一方面,将两制动液管汇总配置于左右中的一方的车架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安装用的固定构件等零部件数目,同时制动液管的安装也容易进行。
(3)像结构(b)那样,制动液管的前后方向的一端部由具有可挠性的构件形成,其余部分由比所述一端部刚性高的构件形成时,在装备装卸时利用所述具有可挠性的部分将制动液管向左右方向外侧扩展,能够使装备的装卸变得容易。
(3)像结构(c)那样,将固定所述制动液管的固定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构件上部时,能够确保左右车架构件之间有更宽大的装备配置空间。
(4)像结构(d)那样,将液压控制单元与所述前轮的卡钳用制动液管偏向左右方向中的同一方向配置时,能够缩短液压控制单元与前轮用卡钳的距离,缩短配管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摩托车的主车架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制动配管图;
图4是图1的主车架的左侧车架构件的内侧面图(右视图);
图5是图1的主车架的上侧横向构件的前视图;
图6是图1的VI-VI剖面的放大图;
图7是图1的主车架的头管的俯视放大图;
图8是图1的主车架的头管的前视图;
图9是表示图1的主车架的头管周围的制动液管的布线状态的前视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主车架的头管的下侧的制动液管的布线状态的仰视放大图。
符号说明:
10    ABS单元
13    空气过滤器盒(装备的一示例)
15    发动机
30    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
30a、30c    金属制的制动液管
30b   橡胶制的制动液管
31    制动杆用制动液管组装体
31a、31c    金属制的制动液管
31b   橡胶制的制动液管
41    主车架
41a、41b    车架构件
42    头管
51a、51b    前部固定构件
52、54    中间固定构件
53、55    后部固定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形态]
(液压制动装置用配管的大概情况)
图1~图10是具备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液压制动装置的摩托车,首先利用图3所示的制动配管图,对液压制动装置的大概情况进行说明。在图3中,液压制动装置具备作为制动操作部的,设置于操纵用的手柄上的前轮用制动杆1、以及设置于右侧踏脚板近旁的后轮用制动踏板2,制动杆1和制动踏板2上分别连接主缸3、4。液压制动装置还具备作为车轮制动部的,设置于前轮5的左右成对的前轮用盘式制动装置7和设置于后轮6的后轮用盘式制动装置8,在各盘式制动装置7、8上,分别设置夹压制动盘用的卡钳7a、8a。在该实施形态中,作为使制动液压增大或产生,并且控制制动液的工作的液压单元,具备防抱死控制用的ABS单元(防抱死制动系统单元)10,同时具备对前轮5和后轮6的转速分别进行检测的转速传感器11、12。
制动杆1的主缸3通过制动杆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1连接于ABS单元10的前轮用输入端口21,制动踏板2的主缸4通过制动踏板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2连接于ABS单元10的后轮用输入端口23。
ABS单元10的前轮用输出端口22通过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0连接于前轮制动用的左右卡钳7a,ABS单元10的后轮用输出端口24通过后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3连接于后轮制动用的卡钳8a。
各转速传感器11、12分别通过引线35、36连接于ABS单元10的电信号用连接端子部37。
(主车架等的结构)
图1是摩托车的主车架41以及空气过滤器盒13的俯视图,主车架41具有从头管(头箱(head box))42向后方呈“八”字形地相互向车宽方向展开的左右成对的车架构件41a、41b,两车架构件41a、41b的后部再度使左右间隔变窄,同时利用上侧横向构件43连接成一整体。各车架构件41a、41b的后端部还成一整体地形成向下方延伸的摇动臂支架部41c、41d,该摇动臂支架部41c、41d的下端部利用下侧横向构件44连接。在头管42内,形成使燃烧用的空气通过的空气取入通路。
上侧横向构件43上成一整体地形成转动自如地支持后减震器(未图示)的前端部(上端部)用的支架安装部45,在下侧横向构件44上成一整体地形成支持连接于后减震器的后端部(下端部)的连接机构(未图示)的基座部(boss portion)46。所述支架安装部45和基座部46形成于比车宽中心线C1更偏右侧的位置。
在左右车架构件41a、41b之间形成的空间中,配置发动机15的吸气装置的空气过滤器盒13。该空气过滤器盒13的前端空气入口连接于头管42,与头管42内的空气取入通路连通,空气过滤器盒13的后端部延伸到上述上侧横向构件43的前端近旁。而且空气过滤器盒13的左右端缘在俯视的情况下形成大致沿着左右车架构件41a、41b的内侧面的形状。空气过滤器盒13的前部的左侧面上形成容纳继电器盒49用的凹部。
液压制动装置用的上述ABS单元10在俯视的情况下,配置于两车架构件41a、41b与上侧横向构件43的最外轮廓面包围的区域内,位于左侧车架构件41a的近旁的位置及上侧横向构件43的前侧近旁的位置。
在ABS单元10的上表面设置上述各输入端口21、23,以及各输出端口22、24,前轮用操作侧输入端口21以及前轮用工作侧输出端口22位于ABS单元10的上表面的右半部,后轮用操作侧输入端口23以及后轮用工作侧输出端口24位于ABS单元10的上表面的左半部。而且各输入端口21、23位于ABS单元10的上表面的后端部,各输出端口22、24位于ABS单元10的上表面的前端部。
ABS单元10成一整体作为一个单元,具备对从输出端口22、24输出的制动液加压用的液压泵、用于开闭各端口的各种阀门、制动控制用的ECU(未图示)、以及上述电信号用连接端子部等。
图2是图1的主车架41的右视图,在主车架41的下侧配置发动机15,该发动机15是例如并列四汽缸发动机,利用螺栓等将该发动机15安装在主车架构件41上设置的发动机安装部19a、19b、19c上。
上述空气过滤器盒13形成利用接缝13a将上下半个构件结合的结构,上半部从车架构件41a、41b的上端向上方突出着配置。空气过滤器盒13的后部的吸气出口利用未图示的吸气管等连接于发动机15的节流阀体等吸气装置。空气过滤器盒13的后半部的上侧上配置未图示的燃料箱,该燃料箱延伸到主车架41的后端部附近。
(液压制动装置的具体配管)
在图1中,连接于前轮用操作侧输入端口21的制动杆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1沿着上侧横向构件43在主车架41内向右横穿,沿着右侧车架构件41b的上表面向前方延伸到达头管部42。制动杆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1具备沿着右侧车架构件41b的上表面配设的金属制的第1制动液管31a、连接于该第1制动液管31a的后端部,同时在空气过滤器盒13的后端附近乃至于后方区域沿着右侧车架构件41b的内侧面向下方弯曲,到达上侧横向构件43的右端部近旁的具有可挠性的橡胶制的第2制动液管31b、以及与该第2制动液管31b的下端部连接,沿着上侧横向构件43向左方延伸,连接于上述前轮用操作侧输入端口21的金属制的第3制动液管31c。上述金属制的第1和第3制动液管31a、31c的外周面上嵌着树脂制的保护管(保护装置)。
上述制动杆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1利用在头管42上设置的右侧前部固定构件51b、设置于右侧车架构件41b上部的右侧中间固定构件52、设置于上侧横向构件43上部的中央后部固定构件53,固定于主车架41。也就是说,第1制动液管31a的前端部利用右侧前部固定构件51b固定于头管42的上表面,第1制动液管31a的中间部利用右侧中间固定构件52固定于右侧车架构件41b的上表面,第3制动液管31c利用中央后部固定构件53固定于上侧横向构件43。
左侧的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0具有沿着左侧车架构件41a的上表面配设的金属制的第1制动液管30a、连接于该第1制动液管30a的后端部,同时向下方弯曲,达到ABS单元10的上表面近旁的橡胶制的第2制动液管30b、以及连接于该第2制动液管30b的下端部,向右后方延伸,连接于ABS单元10的上述前轮用工作侧输出端口22的金属制的第3制动液管30c。上述金属制的第1和第3制动液管30a、30c的外周面上嵌着树脂制的保护管。
上述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0利用设置于头管42的左侧前部固定构件51a、设置于左侧车架构件41a上部的左侧中间固定构件54、设置于比该左侧中间固定构件54更靠后方的左侧车架构件41a的上部的左侧后部固定构件55,固定于主车架41。也就是说,第1制动液管30a的前端部利用上述左侧前部固定构件51a固定于头管42的上表面,第1制动液管30a的后端部利用左侧中间固定构件54固定于左侧车架构件41a的上部,橡胶制的第2制动液管30b利用左侧后部固定构件55固定于左侧车架构件41a的内表面的上部。
上述左右侧的第1制动液管30a、31a分别配置于左右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因此实质上比空气过滤器盒13的上述上方突出部分的左右侧壁更处于左右方向外侧。
还有,后轮用操作侧输入端口23上连接的制动踏板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2与后轮用工作侧输出端口24上连接的后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3沿着上侧横向构件43在主车架41内向右方延伸,中途向后下方延伸。
图4是左侧车架构件41a的内侧面(右侧面)的放大图,示出了上述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0的左侧中间固定构件54以及左侧后部固定构件55的详细情况。在图4中,左侧中间固定构件54是板金制或树脂制的构件,其下端部利用螺栓61固定于左侧车架构件41a的内侧面(右侧面)的上端部,比左侧车架构件41a的上端更向上突出,在上部成一整体地形成C形握持部54a。C形握持部54a略向右开放,从该开放部分将前轮侧卡钳用的第1制动液管30a的后端部按入,以此保持上述第1制动液管30a的后端部。
左侧后部固定构件55是板金制或树脂制的构件,其利用螺栓62固定于左侧车架构件41a的内侧面(右侧面)的上端部,并在其前端部成一整体地形成C形握持部55a。前轮侧卡钳用橡胶制的第2制动液管30b的后部通过橡胶减震器或保护管保持在固定构件55的C形握持部55a中。
图5是上侧横向构件43的前视图,中央后部固定构件53利用螺栓65固定于上侧横向构件43的前表面,并向上竖立,上述制动杆用的第3制动液管31c在上侧横向构件43的上方位置与制动踏板用的制动液管33a以及后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32a一起通过树脂或橡胶制的配管支架66保持。
图6是图1的VI-VI剖面的放大图,通过左侧车架构件41a上表面与空气过滤器盒13之间的间隙的前轮侧卡钳用的第1制动液管30a利用覆盖空气过滤器盒13的上方部分的侧壁以及燃料箱的侧壁的装饰盖67覆盖其左侧(车体外侧),以此隐藏起来,从而由外部不能看到。图1和图2的右侧车架构件41b的上表面上配置的制动杆用的第1制动液管31a也一样利用右侧的装饰盖67覆盖。
图7是头管42的俯视放大图,示出了上述前部固定构件51a、51b的详细结构。在头管42的上表面安装有用来安装左右的上述燃料箱盖67(图6)的前端部的安装支架70。左右侧的前部固定构件51a、51b利用树脂成一整体地形成,该成一整体形成的构件利用插入等方法成一整体地固定于安装支架70的左右宽度的中央部的上表面,或是前部固定构件51a、51b利用树脂成一整体地形成于安装支架70。左右侧的前部固定构件51a、51b形成向上方开口的U字形,同时在上端部形成箭头状的折回部,从上方分别将前轮侧卡钳用的第1制动液管30a以及制动杆用的第1制动液管31a分别压入,以此加以保持。还有,在上述安装支架70的下表面设置用于固定空气过滤器盒13的前端部的安装部(螺丝孔)。
图8是头管42的前视图,前轮侧卡钳用以及制动杆用的各第1制动液管30a、31a的前端部分别沿着头管42的左右两侧面向下方延伸,分别通过接头块75、76固定于在头管42下表面上固定的共用的下侧安装支架77上。上述下侧安装支架77的左半部分形成大致垂直形状,在该垂直形状部分的前表面上固定左侧接头块75,下侧安装支架77的右半部分形成大致水平形状,该水平形状部分的下表面上固定右侧接头块76。
图9是表示头管周围的制动液管的布线状态的前视图,图10是表示头管的下侧的制动液管的布线状态的仰视放大图。在图10中,上述下侧安装支架77其左右宽度的中央部利用螺栓80固定于头管42的下表面。
在连接着前轮侧卡钳用的第1制动液管30a的左侧接头块75上,连接向前方延伸的橡胶制的第4制动液管30d,该第4制动液管30d向前方延伸,同时以大曲率半径向后方弯曲,连接于分叉用接头块81。该分叉用接头块81被固定于连接左右前叉83的下支架82的下表面。在分叉用接头块81上连接着左右成对的橡胶制的前轮侧卡钳用的第5制动液管30e、30e,两条第5制动液管30e、30e沿着图9所示的左右前叉83向下方延伸,分别连接于前轮制动用的各卡钳7a、7a(图3)。
在图9中,在连接着制动杆用的第1制动液管31a的右侧接头块76上,连接橡胶制的前轮用操作侧的第4制动液管31d,该第4制动液管31d向前上方延伸,同时以大曲率半径向后方弯曲,保持于右侧的前叉83,再向手柄的右端部延伸,如图3所说明,连接于制动杆1的主缸3。
上述结构中,空气过滤器盒13安装于左右车架构件41a、41b之间时,如图1所示,可以从前轮用的各制动液管组装体30、31安装于主车架41的状态简单地向左右扩展。首先,将左右侧的金属制的第1制动液管30a、31a从前部固定构件51a、51b取出。与此同时,将左右侧的第1制动液管30a、31a的中间部分从左右侧的中间固定构件54、52分别拔出。
这样一来,左右侧的制动液管组装体30、31,各后端部的第2制动液管30b、31b用橡胶制造,因此能够简单地向左右车架构件41a、41b的外侧扩张,这样就容易进行空气过滤器盒13的装卸。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效果)
(1)通过将制动液管30a、31a沿着左右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配置,能够紧凑地配置,同时能够确保左右车架构件41a、41b之间有较大空间,借助于此,能够增大左右车架构件41a、41b之间配置的空气过滤器盒13的形状和容积,同时也容易进行空气过滤器盒13的装卸。
(2)对前轮进行制动用的制动杆用的第1制动液管31a和前轮侧卡钳用的第1制动液管30a配置于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因此能够缩短制动液管组装体30、31的配管长度,同时也能够简化管线布置。特别是将前轮侧卡钳用第1制动液管30a和制动杆用第1制动液管31a分开配置于左右侧的车架构件41a、41b,因此能够分别有效利用各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与空气过滤器盒13之间的狭小间隙。
(3)由于各制动液管组装体30、31的后端部的第2制动液管30b、31b采用可挠性的橡胶制造,其余的部分采用金属制造,因此在装卸空气过滤器盒13时,如上所述利用橡胶制的第2制动液管30b、31b的挠曲,能够将制动液管30a、31a等向左右方向外侧扩展,能够容易地进行空气过滤器盒13的装卸。特别是橡胶制的各第2制动液管30b、31b,由于从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向下延伸,因此通过弯曲橡胶制的第2制动液管30b、31b的下部,能够简单地使金属制的第1制动液管30a、31a偏向左右方向外侧。
(4)由于将用于固定制动液管30a、31a等的固定构件51a、51b、52、54等设置于车架构件41a、41b上部,因此能够确保左右车架构件41a、41b之间有更大的用于配置空气过滤器的空间。
(5)使配置于主车架41的后部的ABS单元10偏向左右方向中的一侧、例如偏向左侧,将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0在左右方向中的同一侧(左侧)配置于车架构件41a,因此能够缩短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0的管道长度,能够缩短制动配管路径。
(6)左右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配设的左右侧的第1制动液管30a、31a,位于比左右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更向上方突出的空气过滤器盒13部分的左右侧壁的左右方向外侧,因此这样也能够确保空气过滤器盒13容易装卸。
(7)在图1中配置于右侧的制动液管组装体31的后端部的第2制动液管31b,在空气过滤器盒13后端的后方区域,沿着右侧车架构件41b的内侧面向下弯曲,因此能够防止空气过滤器盒13与制动液管31b相互妨碍。
(8)在摩托车中,通常在发动机15的右侧配置离合器或发电机等,但是在该实施形态中,将ABS单元10配置于与上述离合器等的配置侧相反的左侧,这样能够将重量平衡设定于靠中心的地方,确保各种装备的配置空间。
(9)如图6所示,由于在车架构件41a的上表面、空气过滤器盒13、装饰盖67所包围的空间内配置制动液管30a,因此车辆更加美观。
(10)在图1中,从配置于左侧的ABS单元10向前轮用卡钳7a延伸的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30a,配置于左侧车架构件41a的上表面,因此能够缩短从ABS单元10到前轮用卡钳7a的配管长度。
(11)在图7中,在头管42的上表面,利用树脂成一整体地形成保持左右侧的第1制动液管30a、31a的左右侧的前部固定构件51a、51b,因此能够减少固定构件的零部件数目和安装工时。
(12)在图8中,左右侧的第1制动液管30a、31a的前端部沿着头管42的左右侧面向下延伸,因此能够利用例如前罩等覆盖第1制动液管30a、31a的前端部,能够使其更加美观。
(13)在图10中,通过共用的安装支架70将沿着头管42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左右侧的第1制动液管30a、31a的下端部安装于头管42,因此也能够相应减少制动液管固定用的构件。
(14)左右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存在有形成从车宽方向外缘向车宽方向内侧逐步变低的倾斜面的部分。制动液管30a、31a等,至少在临近空气过滤器盒13的侧面的部位,配设于车架构件41a、41b的上表面中比车宽方向外缘靠内侧,比车宽方向内缘靠外侧的地方。这样在空气过滤器盒13相对于车架41装卸时能够避免发生空气过滤器盒13与液压制动装置的相互妨碍。
(15)在前后方向上,在制动液管中具有可挠性的部分一侧,例如后部一侧固定制动液管,这样能够防止制动液管的可挠性部分附近发生位移和振动。
(16)制动液管通过车架构件、空气过滤器、燃料箱盖之间形成的空间。这样,与制动液管通过空气过滤器上方的结构相比,能够加大空气过滤器或燃料箱的容积。
(17)ABS单元10配置于离合器或发电机的配置侧的相反侧,这样能够将重量平衡靠中心设定,或确保配置空间。又,将从ABS单元延伸的配管配置于ABS单元一侧(左侧),这样能够缩短配管长度。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
(1)也可以采用将前轮侧卡钳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0的第1制动液管30a和制动杆用制动液管组装体31的第1制动液管31a配置于左右车架构件41a、41b的任意一方的结构。采用这种结构时,能够减少固定构件数目,同时利用固定构件进行安装的工作也容易进行。例如在将ABS单元10配置于右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1制动液管30a、31a配置于右侧。
(2)在上述第1实施形态中,在左右车架构件41a、41b之间使用空气过滤器盒13,但是作为其他装备,也可以配置燃料箱。
(3)不用说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将ABS单元配置在偏右侧的位置上的摩托车,而且不管有无搭载ABS单元等液压控制单元,也不管其配置位置,本发明都可以适用于使制动用配管通往车架前后的形态的液压制动装置。

Claims (7)

1.一种具备具有从头管向后方延伸的左右成对的车架构件的主车架以及在左右侧的所述车架构件之间的空间配置装备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头管的近旁向后方延伸的制动液管配置为沿着所述车架构件的上表面向后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头管的近旁向后方延伸的所述制动液管包括连接于手柄的制动杆的主缸上的制动杆用制动液管和连接于前轮上设置的液压制动部的卡钳上的卡钳用制动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杆用制动液管与所述卡钳用制动液管分开配置于左右侧的所述车架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架构件的上表面上配置的所述制动液管,其前后方向的一端部由具有可挠性的构件形成,其余部分由比所述一端部刚性高的构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架构件的上部设置固定所述制动液管的固定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液压控制单元配置于偏向左右方向中一方的位置上,所述前轮的卡钳用制动液管配置于所述左右方向中一方的车架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杆用制动液管与所述卡钳用制动液管配置于左右侧的所述车架构件的任意一方。
CN201110217743.0A 2010-08-04 2011-08-01 摩托车的制动配管结构 Active CN102371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75133A JP2012035668A (ja) 2010-08-04 2010-08-04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配管構造
JP2010-175133 2010-08-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992A true CN102371992A (zh) 2012-03-14
CN102371992B CN102371992B (zh) 2015-01-07

Family

ID=4464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7743.0A Active CN102371992B (zh) 2010-08-04 2011-08-01 摩托车的制动配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72422B2 (zh)
EP (1) EP2415647A3 (zh)
JP (1) JP2012035668A (zh)
CN (1) CN10237199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1138A (zh) * 2012-11-16 2015-07-15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带abs单元的摩托车
CN104837720A (zh) * 2012-12-17 2015-08-12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8016555A (zh) * 2016-10-31 2018-05-1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3663B2 (ja) 2011-12-16 2016-02-09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配管構造
CN105691526B (zh) * 2014-11-25 2018-07-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刹车油杯配置机构
JP6282991B2 (ja) * 2015-03-13 2018-02-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JP6220366B2 (ja) * 2015-07-29 2017-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866091B2 (ja) * 2016-09-13 2021-04-2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WO2019064698A1 (ja) * 2017-09-28 2019-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ブレーキ配管構造
US10960867B2 (en) 2018-02-25 2021-03-30 Bullet Brake, LLC Motorcycle parking brake device
EP4180309A1 (en) * 2021-11-12 2023-05-17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saddle type vehic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6086A1 (en) * 2006-02-24 2007-08-29 HONDA MOTOR CO., Ltd. Brake support structure
JP2008074206A (ja) * 2006-09-20 2008-04-03 Honda Motor Co Ltd Abs装置の配管構造
CN101544254A (zh) * 2008-03-28 2009-09-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JP4409638B2 (ja) * 1998-05-06 2010-02-0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用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
JP2010153902A (ja) * 2005-11-17 2010-07-0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積層型チップキャパシ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3584A (ja) * 1984-11-06 1986-05-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前輪用アンチロツク制動装置
JPH0788158B2 (ja) 1988-06-28 1995-09-2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
EP0624498B1 (en) 1993-05-14 1997-03-19 Suzuki Kabushiki Kaisha Antiskid braking device for motorcycle
JP3094736B2 (ja) * 1993-05-26 2000-10-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アンチスキッドブレーキ装置
JPH0788158A (ja) 1993-09-22 1995-04-04 Tokyo Shokai:Kk 注射薬調剤機
JP4544677B2 (ja) * 1999-05-25 2010-09-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TW446664B (en) 1999-05-25 2001-07-21 Honda Motor Co Ltd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JP4306442B2 (ja) * 2003-12-19 2009-08-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付自動二輪車
JP4563904B2 (ja) 2005-09-15 2010-10-20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4911973B2 (ja) * 2005-12-28 2012-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用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の配置構造
JP4928964B2 (ja) * 2007-01-30 2012-05-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JP2010058699A (ja) 2008-09-04 2010-03-1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配管構造
JP5562745B2 (ja) 2010-07-06 2014-07-30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9638B2 (ja) * 1998-05-06 2010-02-0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用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
JP2010153902A (ja) * 2005-11-17 2010-07-08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積層型チップキャパシタ
EP1826086A1 (en) * 2006-02-24 2007-08-29 HONDA MOTOR CO., Ltd. Brake support structure
JP2008074206A (ja) * 2006-09-20 2008-04-03 Honda Motor Co Ltd Abs装置の配管構造
CN101544254A (zh) * 2008-03-28 2009-09-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1138A (zh) * 2012-11-16 2015-07-15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带abs单元的摩托车
CN104781138B (zh) * 2012-11-16 2018-01-23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带abs单元的摩托车
CN104837720A (zh) * 2012-12-17 2015-08-12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8016555A (zh) * 2016-10-31 2018-05-11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
TWI648193B (zh) * 2016-10-31 2019-01-2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1992B (zh) 2015-01-07
EP2415647A3 (en) 2013-10-09
EP2415647A2 (en) 2012-02-08
US8672422B2 (en) 2014-03-18
US20120032500A1 (en) 2012-02-09
JP2012035668A (ja) 201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1992A (zh) 摩托车的液压制动装置
US9827959B2 (en) ABS hydraulic unit
CN1962348B (zh) 跨骑式车辆
JP6459859B2 (ja) センサの支持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CN1951756B (zh) 跨骑式车辆
WO2010080291A1 (en) Motorcycle
CN105460117B (zh) 后部燃料箱
CN102530155B (zh) 车辆的手柄支持结构
CN103502087A (zh) 跨乘式车辆
CN105460133A (zh) 跨骑式车辆的后部燃料箱支承构造
CN102730122B (zh) 机动两轮车
WO2019159029A1 (ja) 自転車の液圧制御ユニット
CN101172504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0436246C (zh) 二轮机动车的后缓冲器配置结构
CN102310909B (zh) 摩托车
CN101172503A (zh) 机动二轮车
EP2591962A1 (en) Motorcycle with ABS
TWI293602B (en) All terrain vehicle
CN101172505B (zh) 机动两轮车
CN206243258U (zh) 汽车发动机舱内饰零部件分总成
EP2949526B1 (en) Saddle-straddling type motor vehicle
CN102442381A (zh) 小型摩托车中的罐的配置结构
JP5100557B2 (ja) ブレーキ機器の保持構造
CN106515937B (zh) 机动二轮电喷车的燃油泵布置结构
JP5230403B2 (ja) 車両用燃料残量検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9

Address after: Akashi, Hyogo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Kawasaki motorcy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Kobe City, Hyogo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