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1720B -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21720B CN102221720B CN201110097198.6A CN201110097198A CN102221720B CN 102221720 B CN102221720 B CN 102221720B CN 201110097198 A CN201110097198 A CN 201110097198A CN 102221720 B CN102221720 B CN 1022217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nctional layer
- optical functional
- phase
- optical
- sol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仅防眩性、明室下的黑色优异,而且能够实现高的暗室对比度的结构体、且制造稳定性优异的光学层叠体及该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偏振片及显示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在透光性基体上层叠有光学功能层的光学层叠体,该光学功能层具有:含有相对多的树脂成分的第一相、含有相对多的无机成分的第二相、和微粒,第二相集中在该微粒的周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第二相集中在构成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的微粒周围为特征的光学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以设置在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等的显示器表面,或作为显示器的一个构成构件使用,为了使在构成OLED的有机EL层中产生的光向有机EL外输出的效率提高,可以优选使用在其观察面一侧。特别涉及重视防眩性、明室下的黑色、暗室对比度这样的辨认性的光学层叠体,该光学层叠体能够适合用于例如电视用途的显示器等。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等显示装置,由于在显示装置表面上荧光灯等室内照明、来自窗户的太阳光的入射、操作者的影子等的映入,图像的辨认性受到干扰。因此,在这些显示器表面,为了使图像的辨认性提高,可以在最表面设置形成了能够漫射表面反射光、抑制外来光的镜面反射、防止外部环境的映入(具有防眩性)的微小凹凸结构的光学层叠体等功能性膜。
这些功能性膜,通常制造销售的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称“PET”)、三醋酸纤维素(以下称“TAC”)等的透光性基体上设置有形成了微小凹凸结构的光学功能层的膜、在光漫射层上层叠了低折射率层的膜,通过层构成的组合提供所希望的功能的功能性膜的开发一直在进行中。
在显示器的最表面使用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在明亮的房中使用时,由于光的漫射,存在黑色显示的图像有些发白、对比度降低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即使防眩性降低也能够达到高对比度的光学层叠体(高对比度AG)。作为使光学层叠体的对比度提高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表面的凹凸形状最佳化。
作为在光学功能层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通常为在上述透光性基体上涂布添加了微粒的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后,对该光学功能层形成材料照射紫外线以形成光学功能层(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外,也有通过使光学功能层中含有的微粒的粒径和表面凹凸形状(倾斜角)最佳化从而兼顾防眩性和对比度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此外,还有通过使用多种树脂成分不含微粒地形成表面凹凸,通过利用该树脂成分的相分离特性形成带状结构从而兼顾防眩性和对比度的方法(参照例如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6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58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251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在使用含有微粒的光学功能层的情况下起到防眩性和防闪耀的效果。然而,由于在光学功能层中含有的微粒的界面和基于该微粒的形状的光学功能层的表面凹凸部分产生光的散射,因此存在难以达到高对比度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2,即便在使微粒的粒径和表面凹凸的倾斜角最佳化了的情况下,也存在对比度不充分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3,对于利用多种树脂成分的相分离以在表面形成带状凸部的方法,在制造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不仅防眩性、明室下的黑色优异,而且能够实现高的暗室对比度的结构体、且制造稳定性优异的光学层叠体及该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偏振片及显示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构成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在透光性基体上层叠有光学功能层的光学层叠体,该光学功能层具有:含有相对多的树脂成分的第一相、含有相对多的无机成分的第二相、和微粒,第二相集中在该微粒的周围。
(2)如前述(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无机成分为无机纳米微粒。
(3)如前述(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相为无机纳米微粒的聚集体。
(4)如前述(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二相含有0.2质量%以上的无机成分。
(5)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构成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透光性基体上层叠有偏振基体。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
(7)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如下工序:在透光性基体上涂布含有树脂成分、无机成分、微粒、第1溶剂和第2溶剂的溶液,随着使第1溶剂和第2溶剂挥发而产生对流的干燥工序;以及将干燥了的涂膜固化来形成光学功能层的固化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不仅防眩性、明室下的黑色优异且能够实现高的暗室对比度的结构体、且制造稳定性优异的光学层叠体及该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另外,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偏振片及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适合用于要求高对比度的电视用途的光学层叠体。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光学功能层结构的示意图((a)为海岛结构的平面图,(b)为无序聚集结构的平面图,(c)为海岛结构的截面侧视图,(d)为无序聚集结构的截面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光学功能层表面的结构经碳蒸镀后拍摄的SEM照片;
图3为实施例1的光学层叠体的截面经碳蒸镀后拍摄的SEM照片;
图4为对实施例1的光学功能层表面的结构以无机成分(Si)进行EDS面扫描的照片;
图5为比较例3的光学功能层表面的结构经碳蒸镀后拍摄的SEM照片;
图6为对比较例3的光学功能层表面的结构以无机成分(Si)进行EDS面扫描的照片;
图7为比较例5的光学功能层表面的海岛结构经碳蒸镀后拍摄的SEM照片。
符号说明
1第一相,2第二相,3微粒,15、16光学功能层,20透光性基体,30、31微粒,40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构成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具有无序聚集结构。图1为示意地表示光学功能层的结构的图。(a)和(b)为表示光学功能层的表面结构的平面图,(c)和(d)为表示光学层叠体的侧截面结构的侧截面图。(a)和(c)为以往的海岛结构的光学功能层,(b)和(d)为具有无序聚集结构的光学功能层。
由于构成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只要至少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即可,因此,光学功能层也可以具有第三相、第四相,对构成光学功能层的相的数量没有限定。例如光学功能层可以具有相机结构。具体可举出在图1(d)的光学功能层16的凹凸上形成其它的相(例如第三相)的层。
构成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如图1(b)和(d)所示,至少具有含有相对多的树脂成分的第一相1和含有相对少的该树脂成分(含有相对多的无机成分)的第二相2。该第二相2各自以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存在。构成光学功能层的第一相和第二相在三维空间错综复杂地存在。
此外,构成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16中存在微粒3。在该微粒3的周围几乎不存在构成光学功能层16的第一相1,而存在第二相2。也就是说,第二相2集中在构成光学功能层16的微粒3的周围。第二相2集中在微粒3的周围可通过使用激光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量弥散型X射线分光器)来进行确认。
本发明中,“第二相集中在微粒的周围”是基于从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面观察的SEM结果来判断。首先,从该SEM结果选择任意10点的微粒。接着,从各个微粒的中心到该微粒长轴的10倍大小的同心圆内存在的第一相和第二相中,求出第二相所占的比例。接下来,算出在任意10点的同心圆内的第二相所占比例的平均值。如果该平均值和比较对照相比相对较高,则符合“第二相集中在微粒的周围”,如果该平均值和比较对照相比相对较低,则不符合“第二相集中在微粒的周围”。
比较对照根据上述SEM结果求出。比较对照对应于以第一相中存在的10点的某点为中心、上述各个微粒长轴的10倍大小的同心圆。其中,将10点的某点全部设置在该同心圆内不含微粒的地方。由此,算出10点的某点的同心圆内的第二相所占比例的平均值。
本发明中,光学功能层包含第一相和第二相,无序聚集结构是指第一相和第二相在三维空间互相错综复杂地存在,该第二相集中在微粒的周围的特异的结构体。
如图1(c)所示,以往,光学功能层15是在透光性基体20上,利用微粒30、31的形状来形成表面凹凸。也就是说,由于在微粒30、31上存在的树脂40因该微粒的形状而凸起,而在不存在微粒30、31的部分树脂40不凸起,从而凸部分和凹部分交替形成,因此光学功能层15的表面凹凸是斜率大的结构。另外,图1(a)、(c)中,在多个微粒聚集存在以形成表面凹凸的情况,其表面凹凸也是斜率大的结构。
与此相对,就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16而言,由于第二相2集中在微粒3的周围,与图1(a)和(c)中所示的以往的光学功能层相比,能够减少细微的凹凸,从而能够提高高防眩性和明室下的黑色。这是由于:构成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由于在第一相上形成比较平坦的面,因此在该第一相上既提高明室下的黑色又实现高的暗室对比度,而由于通过进入第二相中的微粒形成凸部分,从而进入该第二相中的微粒起到防眩作用。
另外,第二相不集中在微粒的周围、微粒存在于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情况下,在光学功能层的多个地方形成凹凸(凹凸数量增多),因此光学功能层有些发白,从而不优选。另外,对于不含微粒的光学功能层,由于难以控制表面凹凸的数量和高度等,制造变困难,因此不优选。
构成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只要具有无序聚集结构作为主要结构即可,也可以例如部分存在其它结构(例如海岛结构)。
对本发明中形成的无序聚集结构进行金蒸镀后,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可知光学功能层中含有的微粒形成了表面凹凸的凸部分。
此外,对本发明中形成的无序聚集结构进行碳蒸镀后,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大致确认碳蒸镀面的元素的分布状况。这是由于:碳蒸镀面上存在多种元素,通过例如原子序数大的元素显示为白色、原子序数小的元素显示为黑色等的颜色区分,从而可用颜色的浓淡表示元素的分布。
此外,对于本发明中形成的光学功能层和无序聚集结构,通过进行EDS面扫描,可以确认在涂膜(光学功能层)表面、涂膜(光学功能层)的截面存在的元素。该EDS面扫描可以对特定元素(例如:碳元素、氧元素、硅元素等)分布多的地方进行颜色显示。
通过使用上述电子显微镜以及EDS面扫描,可以确认无序聚集结构的凹凸结构、特定元素的分布。由此,可以确认例如在表面凹凸的凸部分,某特定元素分布多等。
使用图2、图4再稍微具体地进行说明。图2和图4为对后述实施例1中制成的光学功能层的表面状态在同一视野中拍摄的图,该光学功能层由树脂成分、无机成分和微粒构成。
图2为对光学功能层表面进行了碳蒸镀的SEM照片。反射电子检测器中显示的图像是将由在光学功能层表面含有的成分引起的反射电子作为图像来显示。
反射电子是和原子序数有关的,可以通过例如原子序数大的元素显示为白色、原子序数小的元素显示为黑色等的颜色区分来显示。如图2所示,光学功能层中的各元素不是在表面水平方向上均匀存在,而是由原子序数大的元素含量相对较多的部分和含量相对较少的部分组成。
图4是表示光学功能层表面的通过EDS所得的无机成分(Si)的面扫描结果的图,所含有的Si成分的量通过颜色的浓淡表示。如图4所示,就Si成分而言,也是由含量相对较多的部分和含量相对较少的部分组成。另外,图4中为了具体例示而表示了硅(Si)的面扫面结果,但也可以表示出其它的无机成分元素、树脂(有机物)成分的面扫描结果。关于图4所示的面扫描结果,虽然与检测条件也有关,但只要硅等无机成分为0.2质量%的浓度即可进行检测。也就是说,包含第一相和第二相这两相的光学功能层中,第一相包含90质量%以上的树脂成分和无机成分,第二相包含小于99.8质量%的树脂成分和0.2质量%以上的无机成分。第一相中含有的树脂成分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质量%以上。第二相中含有的无机成分优选为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上。第二相中含有的树脂成分优选为小于99质量%,进一步优选为小于95质量%,特别优选为小于90质量%。对于光学功能层中含有的无机成分的量,与第一相相比,第二相中含有更多。
树脂成分的含量相对较多的部分(图2的颜色浓的部分)中,树脂成分以外的成分的含量相对较少(第一相)。
另一方面,树脂成分的含量相对较少的部分(图2的颜色淡的部分)中,树脂成分以外的成分的含量相对较多(第二相)。
也就是说,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功能层是第一相和第二相错综复杂地存在的层,是具有一种成分变少则其它成分变多这样互补关系的层。
此外,图2、图4为表示光学功能层的表面水平方向的各成分的含量的图,在表示光学功能层的垂直方向(厚度方向)的各成分的含量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得到表示互补关系的结果(图3)。
<形成无序聚集结构的方法>
本发明的无序聚集结构可以利用无机成分的聚集体伴随着溶剂挥发时的对流而无序地集中在微粒周围的现象来制造。详细而言,可以经过如下工序来制造:在透光性基体上涂布含有树脂成分、无机成分、微粒和溶剂(第1溶剂和第2溶剂)的溶液、伴随着溶剂(第1溶剂和第2溶剂)的挥发而产生对流的干燥工序;以及将干燥了的涂膜固化来形成光学功能层的固化工序。更具体而言,通常可以通过在透光性基体上涂布前述溶液、从涂布层蒸发溶剂来进行。
对于聚集和对流的并用,详细的机制未能解释清楚,但可推测如下。
(1)首先,通过伴随着溶剂挥发时的对流的聚集,在涂布后的涂布层中产生对流域(対流ドメイン)。
(2)接着,各个对流域内产生无机材料的聚集,聚集体随着时间经过而逐渐巨大化,但在对流的域壁上聚集的成长停止。随着聚集的产生和时间的推移,以微粒为核使得无机成分聚集起来。
(3)作为其结果,可适度保持聚集体的大小,通过在光学功能层内散布这些聚集体从而形成无序聚集结构。
通过伴随本发明中的无序聚集结构的表面凹凸,可以实现防眩性、明室对比度和暗室对比度的兼顾,这是以往的海岛结构中的表面凹凸难以实现的。
以下,对每个构成本发明的层可优选使用的材料加以说明。
<透光性基体>
作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法所涉及的透光性基体,只要为透光性则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石英玻璃、钠钙玻璃等玻璃,可以优选使用PET、TAC、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环烯烃共聚物(COC)、含降冰片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醚砜、赛璐玢、芳香族聚酰胺等的各种树脂膜。此外,用于PDP、LCD时,更加优选使用选自PET膜、TAC膜及含降冰片烯树脂膜的1种。
这些透光性基体的透明性越高则越良好,作为全光线透过率(JIS K7105)可为80%以上,更加优选为90%以上。此外,作为透光性基体的厚度,从轻量化的观点考虑优选薄的类型,而考虑其生产率、操作性时,优选使用1~700μm范围的基体,更优选为25~250μm。
通过在透光性基体表面实施碱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处理等表面处理、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等底漆涂布、硅蒸镀等薄膜干式涂布等,可以使透光性基体和光学功能层的密合性提高,使该光学功能层的物理强度、耐化学试剂性提高。此外,在透光性基体和光学功能层之间设置其它层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上述同样的方法,使各层界面的密合性提高,使该光学功能层的物理强度、耐化学试剂性提高。
<光学功能层>
光学功能层为含有树脂成分和无机成分、使该树脂成分固化形成的层。光学功能层含有微粒(无机微粒、有机微粒)。
(树脂成分)
作为构成光学功能层的树脂成分,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作为固化后的皮膜具有充分的强度、具有透明性的物质。作为前述树脂成分可举出热固化型树脂、热塑型树脂、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二液混合型树脂等,这些中,优选通过利用电子束、紫外线照射的固化处理和简易的加工操作能够高效率固化的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
作为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可使用具有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和/或环氧基、乙烯醚基、氧杂环丁烷基等阳离子聚合性官能团的单体、低聚物、预聚物、聚合物,这些可以以单独形式或者适当混合的组合物的形式来使用。作为单体的例子,可举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作为低聚物、预聚物,可举出:聚酯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多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醇酸丙烯酸酯、三聚氰胺丙烯酸酯、有机硅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化合物;不饱和聚酯、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各种脂环式环氧树脂等环氧系化合物;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二[1-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醚等氧杂环丁烷化合物。作为聚合物,可举出:聚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多种混合使用。
这些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中,官能团数为3个以上的多官能单体可以提高固化速度、使固化物的硬度提高。此外,通过使用多官能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可以赋予固化物的硬度、柔软性等。
作为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可以使用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氟化丙烯酸酯。由于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氟化丙烯酸酯与其它氟化丙烯酸酯相比较为电离辐射线固化型,引起分子间的交联,因此耐化学试剂性优异、可以起到皂化处理后也表现充分防污性这样的效果。作为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氟化丙烯酸酯,例如可以使用:2-(全氟癸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全氟-7-甲基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全氟-7-甲基辛基)-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全氟-9-甲基癸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全氟-8-甲基癸基)-2-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全氟辛基-2-羟基丙基丙烯酸酯、2-(全氟癸基)乙基丙烯酸酯、2-(全氟-9-甲基癸基)乙基丙烯酸酯、十五氟辛基(甲基)丙烯酸酯、十一氟己基(甲基)丙烯酸酯、九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七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八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五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氟(甲基)丙烯酸酯、三氟异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下述化合物(i)~(xxxi)等。另外,下述化合物都为表示丙烯酸酯的情况下的物质,式中的丙烯酰基都可以变更为甲基丙烯酰基。
这些也可单独或多个种类混合使用。从固化物的耐磨性和延展性以及柔软性考虑,在氟化丙烯酸酯内,更优选为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含氟化烷基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此外,氟化丙烯酸酯中,还优选为多官能氟化丙烯酸酯。另外,此处的多官能氟化丙烯酸酯是指具有2个以上(优选3个以上,更加优选4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物质。
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照原样通过电子束照射即可固化,但在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固化的情况下,需要添加光聚合引发剂。此外,作为所用的辐射线,可以是紫外线、可见光线、红外线、电子束中的任一种。另外,这些辐射线可以为偏振光,也可以为非偏振光。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或适当组合使用苯乙酮系、二苯甲酮系、噻吨酮系、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锍盐、芳香族碘鎓盐、茂金属化合物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此外,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中可含有流平剂、抗静电剂等添加剂。流平剂具有实现涂膜表面的张力均匀化、涂膜形成前矫正缺陷的作用。
作为流平剂,可举出有机硅系流平剂、氟系流平剂、丙烯酸系流平剂。上述流平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并用。上述流平剂中,从在光学功能层中形成凹凸结构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有机硅系流平剂、氟系流平剂,特别优选为有机硅系流平剂。
作为前述有机硅系流平剂,例如可举出聚醚改性有机硅、聚酯改性有机硅、全氟改性有机硅、反应性有机硅、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烷基硅氧烷等。
作为所涉及的有机硅系流平剂,市售有:日本Unicar(株)制造的“SILWET系列”、“SUPERSILWET系列”、“ABNSILWET系列”;信越化学公司制造的“KF系列”、“X-22系列”;毕克化学日本(株)制造的“BYK-300系列”;共荣社化学(株)制造的“GLANOL系列”;东丽道康宁(株)制造的“SH系列”、“ST系列”、“FZ系列”;Chisso(株)制造的“FM系列”;GE东芝有机硅(株)制造的“TSF系列”(以上为商品名)等。
作为氟系流平剂,优选为具有氟烷基的化合物。作为所涉及的氟烷基,可以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直链或分支结构、脂环式结构(优选为5元环或6元环),也可以具有醚键。上述氟系流平剂可以为聚合物,也可以为低聚物。
此外,作为氟系流平剂,可举出疏水基具有全氟碳链的流平剂。具体而言,可举出:氟烷基羧酸、N-全氟辛烷磺酰基谷氨酸二钠、3-(氟烷氧基)-1-烷基磺酸钠、3-(ω-氟烷酰基-N-乙氨基)-1-丙烷磺酸钠、N-(3-全氟辛烷磺酰胺)丙基-N,N-二甲基-N-羧基亚甲基甜菜碱铵、全氟烷基羧酸、全氟辛烷磺酸二乙醇酰胺、全氟烷基磺酸盐、N-丙基-N-(2-羟乙基)全氟辛烷磺酰胺、全氟烷基磺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盐、全氟烷基-N-乙基磺酰基甘氨酸盐、磷酸双(N-全氟辛基磺酰基-N-乙氨基乙基)酯等。
作为所涉及的氟系流平剂,例如可举出:共荣社化学(株)制造的“POLYFLOW 600”;大金化学工业(株)制造的“R-2020、M-2020、R-3833、M-3833”;大日本油墨(株)制造的“MEGAFAC F-171、F-172D、F-179A、F-470、F-475、R-08、DEFENSAMCF-300”(以上为商品名)等。
作为氟系流平剂,也可以使用上述化1~化5所示的各材料。
作为丙烯酸系流平剂,市售有:东亚合成化学(株)制造的“ARUFON-UP1000系列”、“UH 2000系列”、“UC 3000系列”;共荣社化学(株)制造的“POLYFLOW 77”(以上为商品名)等。
用于光学功能层的流平剂的含量过少时,很难得到涂膜的平整效果。流平剂的含量过多时,很难形成无机成分的聚集体。
从上述观点考虑,光学功能层中的流平剂的含量相对于光学功能层的总成分(除有机溶剂)100质量%优选在0.05~3质量%的范围,更加优选在0.1~2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在0.2~1质量%的范围。
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等的树脂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构成光学功能层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的总质量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60质量%以上。对于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99.8质量%。在小于50质量%时,存在无法得到充分硬度等问题。
此外,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等的树脂成分的固体成分中,包含除后述无机成分和微粒以外的总固体成分,不仅包含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等的树脂成分的固体成分,还包含其它任意成分的固体成分。
(无机成分)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无机成分,只要为光学功能层中含有的、在制膜时聚集以形成第二相和无序聚集结构的物质即可。作为无机成分,可以使用无机纳米微粒。作为无机纳米微粒,有二氧化硅、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锑、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等金属氧化物、金属等;二氧化硅溶胶、氧化锆溶胶、氧化钛溶胶、氧化铝溶胶等金属氧化物溶胶;气相二氧化硅、膨润性粘土、层状有机粘土等。上述无机纳米微粒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多种。
此外,微粒和无机成分(无机纳米微粒)是不同的物质,可通过粒径来区别。
这些无机纳米微粒中,从可以稳定地形成无序聚集结构这一点考虑,优选为层状有机粘土。作为层状有机粘土可稳定地形成无序聚集结构的理由,可举出:层状有机粘土和树脂成分(有机物成分)的相溶性高、也具有聚集性,因此容易形成第一相和第二相的错综复杂的结构、制膜时容易形成无序聚集结构。本发明中,层状有机粘土是指在膨润性粘土的层间导入有机鎓离子的物质。层状有机粘土对于特定溶剂的分散性低,使用层状有机粘土和具备特定性质的溶剂来作为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时,通过该溶剂的选择来形成无序聚集结构,形成具有表面凹凸的光学功能层。
膨润性粘土
膨润性粘土只要为具有阳离子交换能力、通过在该膨润性粘土的层间引入水而膨润的物质即可,可以为天然物也可以为合成物(包含取代物、衍生物)。此外,还可以为天然物和合成物的混合物。
作为膨润性粘土,例如可举出:云母、合成云母、蛭石、蒙脱土、铁蒙脱土、贝得石、皂石、锂蒙脱石、硅镁石、绿脱石、麦羟硅钠石、伊利石(アイラライト)、层状硅酸盐、层状钛酸、蒙脱石、合成蒙脱石等。这些膨润性粘土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多种混合使用。
有机鎓离子
有机鎓离子只要是能利用膨润性粘土的阳离子交换性进行有机化的物质则没有限制。
作为鎓离子,可以使用例如二甲基二硬脂酰基铵盐、三甲基硬脂酰基铵盐等季铵盐;具有苄基、聚氧乙烯基的铵盐,也可以使用膦盐、吡啶鎓盐、咪唑鎓盐形成的离子。作为盐,例如可举出与Cl-、Br-、NO3 -、OH-、CH3COO-、等阴离子形成的盐。作为盐,优选使用季铵盐。
对有机鎓离子的官能团没有限制,由于使用含有烷基、苄基、聚氧丙烯基或苯基中的任一者的材料时,容易发挥防眩性,因此优选。
烷基的优选范围为碳原子数为1~30,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八烷基等。
聚氧丙烯基[(CH2CH(CH3)O)nH或(CH2CH2CH2O)nH]的n的优选范围为1~50,进一步优选为5~50,其加成摩尔数越多,对有机溶剂的分散性越好,但由于过于过量时,生成物会带有粘性,因此以对溶剂的分散性作为重点的话,n的数值更加优选为20~50。此外,在n的数值为5~20时,由于生成物非粘性从而粉碎性优异。此外,从分散性和操作性的点考虑,季铵盐整体的n的总数优选为5~50。
作为该季铵盐的具体例子,可举出:四烷基氯化铵、四烷基溴化铵、聚氧丙烯基·三烷基氯化铵、聚氧丙烯基·三烷基溴化铵、二(聚氧丙烯基)·二烷基氯化铵、二(聚氧丙烯基)·二烷基溴化铵、三(聚氧丙烯基)·烷基氯化铵、三(聚氧丙烯基)·烷基溴化铵等。
对于通式(I)的季铵离子,R1优选为甲基或苄基。R2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12的烷基,特别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R3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25的烷基。R4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25的烷基、(CH2CH(CH3)O)nH基或(CH2CH2CH2O)nH基。n优选为5~50。
此外,使用氧化铝溶胶作为无机纳米微粒时,由于光学功能层的表面硬度提高,耐擦伤性也提高,因此优选。
无机纳米微粒可以为被改性的物质。对于无机纳米微粒的改性可以使用硅烷偶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例如可使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硅烷偶联剂可具有能与构成树脂成分的辐射线固化型树脂的聚合性双键进行共聚的官能团。
无机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0nm以下,更加优选为50nm以下,最优选为20nm以下。无机纳米微粒只要为具有聚集性的物质即可,对平均粒径的下限没有限定,例如为1nm。无机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超过100nm时,光学层叠体的雾度值表现出变高的倾向,容易看到白化等现象,同时对比度降低。
无机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的总质量为0.1~10质量%,特别优选为0.2~5质量%。无机成分的配合量小于0.1质量%时,没有形成足够数量的表面凹凸而存在防眩性不充分的问题。无机成分的配合量超过10质量%时,表面凹凸数量增多,存在辨认性受损的问题。
(溶剂)
作为形成用于得到防眩性的表面凹凸的溶剂,优选含有第1溶剂和第2溶剂。
通过在上述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加入第1溶剂和第2溶剂,可以制成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由于含有上述第1溶剂和第2溶剂,因此,即使不添加被认为用于制成以往光学功能层的表面凹凸形状所必需的微粒,也能制成光学功能层的表面凹凸形状。
第1溶剂是指以实际上不使无机成分产生浑浊而具有透明性的状态使其分散的溶剂。实际上不产生浑浊包括完全不产生浑浊的情况以及能够和不产生浑浊等同看待的情况。作为第1溶剂,具体而言,是指添加相对于无机成分100质量份为1000质量份的第1溶剂混合所得的混合液的雾度值为10%以下的溶剂。添加第1溶剂混合所得的混合液的雾度值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以下。此外,对混合液的雾度值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1%。作为第1溶剂,例如可使用所谓的极性小的溶剂(非极性溶剂)。
第2溶剂是指以使无机成分产生浑浊的状态使其分散的溶剂。作为第2溶剂,具体而言,是指添加相对于无机成分100质量份为1000质量份的第2溶剂混合所得的混合液的雾度值为30%以上的溶剂。添加第2溶剂混合所得的混合液的雾度值优选为4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此外,对混合液的雾度值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99%。
作为第2溶剂,例如可使用所谓的极性溶剂。
此外,确定第1溶剂和第2溶剂时需要的雾度值,根据JIS K7105来测定。
根据无机成分的种类可以使用的第1溶剂和第2溶剂是不同的。作为可用作第1溶剂和第2溶剂的溶剂,可以使用: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丁醇、异丙醇(IPA)、异丁醇等醇类;丙酮、甲基乙基酮(MEK)、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等酮类;二丙酮醇等酮醇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等二醇类;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乙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二乙基溶纤剂、二乙基卡必醇、丙二醇单甲醚等二醇醚类;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乳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戊酯等酯类;二甲醚、二乙醚等醚类;水等。这些溶剂可以使用一种作为第1溶剂或第2溶剂,也可以多种混合作为第1溶剂或第2溶剂。
此处,第1溶剂和第2溶剂混合使用时,由于容易形成用来得到防眩性的表面凹凸,因此优选。作为第1溶剂和第2溶剂的混合比,以质量比计为10∶90~90∶10的范围时,由于容易形成用来得到防眩性的表面凹凸因此优选。作为第1溶剂和第2溶剂的混合比,以质量比计,优选为15∶85~85∶15的范围,更加优选为20∶80~80∶20的范围。第1溶剂小于10质量份时,存在产生未分散物引起的外观缺陷的问题。第1溶剂超过90质量份时,存在无法得到用于获得充分防眩性的表面凹凸的问题。
此外,树脂组合物和溶剂(合并第1溶剂和第2溶剂的溶剂)的配合量,以质量比计,为70∶30~30∶70的范围即可。
树脂组合物小于30质量份时,存在产生干燥不均等且外观变差、同时表面凹凸数量增多、辨认性受损的问题。
树脂组合物超过70质量份时,由于固体成分的溶解性(分散性)容易受损,因此存在无法制膜的问题。
(微粒)
上述树脂组合物含有透光性的微粒。将在该树脂组合物中添加了溶剂的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涂布在透光性基体上后,使该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固化即可形成光学功能层。通过在树脂组合物中添加透光性的微粒,容易调整该光学功能层的表面凹凸的形状、数量。
作为透光性的微粒,可以使用:包括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聚偏氟乙烯、聚氟乙烯系树脂等的有机系透光性的树脂微粒;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钙、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锑等无机系透光性的微粒。透光性的微粒的折射率优选为1.40~1.75,在折射率小于1.40或比1.75大时,与透光性基体或树脂基质的折射率差过大,全光线透过率降低。此外,透光性的微粒和树脂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2以下。透光性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3~10μm的范围,更加优选为1~7μm,进一步优选为2~6μm。
由于粒径比0.3μm小时防眩性降低,而且,比10μm大时产生闪耀,同时表面凹凸的形状变得过大使得表面发白,因此不优选。此外,对上述树脂中含有的透光性的微粒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从满足防眩功能、闪耀等特性的角度考虑,优选相对于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0.1~20质量份,容易控制光学功能层表面的微小凹凸形状和雾度值。此处,“折射率”指的是依据JIS K-7142的测定值。此外,“平均粒径”指的是通过电子显微镜实际测量的100个粒子的直径的平均值。
至于微粒的配合量,相对于构成光学功能层的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的总质量,为0.1质量%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以上。对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0质量%。当其小于0.1质量%时,存在无法得到充分的防眩性等问题。
抗静电剂(导电剂)
本发明的光学功能层也可含有抗静电剂(导电剂)。通过添加导电剂,可有效地防止尘埃附着在光学层叠体的表面上。作为抗静电剂(导电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季铵盐、吡啶鎓盐、具有伯~叔氨基等阳离子性基团的各种阳离子性化合物;具有磺酸盐基团、硫酸酯盐基团、磷酸酯盐基团、膦酸盐基团等阴离子性基团的阴离子性化合物;氨基酸系、氨基硫酸酯系等两性化合物;氨基醇系、甘油系、聚乙二醇系等非离子性化合物;锡和钛的醇盐之类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以及它们的乙酰丙酮化物盐之类的金属螯合物化合物,进一步可举出将上述所列化合物高分子化的化合物。另外,具有叔氨基、季铵基、或金属螯合部、并且可以利用电离辐射线进行聚合的单体或低聚物,或者含有官能团的偶联剂那样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等聚合性化合物也可作为抗静电剂使用。
另外,作为抗静电剂可举出导电性微粒。作为导电性微粒的具体例子,可举出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物质。作为这样的金属氧化物,可举出:ZnO、CeO2、Sb2O2、SnO2、常被简称为ITO的氧化铟锡、In2O3、Al2O3、锑掺杂氧化锡(简称:ATO)、铝掺杂氧化锌(简称:AZO)等。所谓导电性微粒是指1微米以下,即亚微米大小的粒子,优选平均粒径为0.1nm~0.1μm。
另外,作为抗静电剂(导电剂)的其它的具体例,可举出导电性聚合物。作为它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出例如选自下述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材料是:脂肪族共轭系的聚乙炔、聚并苯、聚薁(polyazulene);芳香族共轭系的聚苯撑;杂环式共轭系的聚吡咯、聚噻吩、聚异硫茚(polyisothianaphthene);含杂原子共轭系的聚苯胺、聚噻吩乙烯撑(polythienylene vinylene);混合型共轭系的聚苯乙烯撑;作为分子中具有多个共轭链的共轭系的多链型共轭系;这些导电性聚合物的衍生物及在饱和高分子内接枝或嵌段共聚了上述共轭高分子链的高分子即导电性复合体。其中,更加优选使用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等有机系抗静电剂。通过使用上述有机系抗静电剂,既能发挥优异的防静电性能,同时又能提高光学层叠体的全光线透过率,还能降低雾度值。另外,以提高导电性、提高防静电性能为目的,还可以添加有机磺酸、氯化铁等的阴离子作为掺杂剂(给电子剂)。根据掺杂剂的添加效果,特别优选聚噻吩,因其透明性、防静电性高。作为上述聚噻吩,也可优选使用低聚噻吩。作为上述衍生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聚苯乙炔、聚二乙炔的烷基取代物等。
<光学层叠体>
将含有上述构成成分的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涂布在透光性基体上后,通过热、或照射电离辐射线(例如照射电子束或紫外线)使该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固化来形成光学功能层,可得到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
光学功能层可以形成在透光性基体的一面,也可以形成在两面。
此外,可以在光学功能层和透光性基体之间、光学功能层的相反面具有其它层,也可以在光学功能层上具有其它层。此处作为其它层,例如可举出:偏振光层、光漫射层、低反射层、防污层、抗静电层、紫外线·近红外线(NIR)吸收层、氖光吸收层、电磁波屏蔽层等。
光学功能层的厚度优选为1.0~12.0μm的范围,更加优选为2.0~11.0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0~10.0μm的范围。在光学功能层比1.0μm薄的情况下,在紫外线固化型时由于氧阻碍而引起固化不良,光学功能层的耐磨性容易劣化。在光学功能层比12.0μm厚的情况下,产生光学功能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卷曲的产生、微裂纹的产生、与透光性基体的密合性降低、以及光透过性下降。并且,必要涂料量伴随膜厚的增加而增加,这也成为成本增加的原因。
对于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而言,图像鲜明性优选为5.0~85.0的范围(依据JIS K7105、使用0.5mm光梳测定的值),更加优选为20.0~75.0。由于图像鲜明性小于5.0时对比度变差,超过85.0时防眩性变差,因此不适合于在显示器表面使用的光学层叠体。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在光学功能层的表面具有微小凹凸形状。此处,对于该微小凹凸形状,从依据ASME95求出的平均斜率计算的平均倾斜角优选在0.2~1.4的范围,更加优选为0.25~1.2,进一步优选为0.30~1.0。由于平均倾斜角小于0.2时防眩性变差,平均倾斜角超过1.4时黑色变差,因此不适合于在显示器表面使用的光学层叠体。
此外,就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而言,作为光学功能层的微小凹凸形状,表面粗糙度Ra优选为0.03~0.2μm,更加优选为0.03~0.15μm,特别优选为0.03~0.10μm。表面粗糙度Ra小于0.03μm时,光学功能层的防眩性变得不充分。表面粗糙度Ra超过0.2μm时,光学层叠体的黑色变差。
凹凸平均间隔(Sm)处于30~300μm的范围,更加优选为50~2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250μm。在小于30μm时,由于表面散射变大,存在光学层叠体的黑色变差的缺点。超过300μm时,存在防眩性变差的缺点。
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处于0.3~1.2μm的范围,更加优选为0.4~1.0μm,进一步优选为0.5~0.9μm。在小于0.3μm时存在防眩性变差的缺点。超过1.2μm时存在光学层叠体的黑色变差的缺点。
<偏振基体>
本发明中,可以在与光学功能层相反面的透光性基体上层叠偏振基体。此处,该偏振基体可以使用只透过特定的偏振光而吸收其它光的光吸收型的偏振基体、或只透过特定的偏振光而反射其它光的光反射型的偏振基体。作为光吸收型的偏振基体,可以使用使聚乙烯醇、聚乙烯撑等延伸得到的膜,例如作为二色性元件可举出将吸附了碘或染料的聚乙烯醇单轴延伸得到的聚乙烯醇(PVA)膜。作为光反射型的偏振基体,例如可举出:将延伸时延伸方向的折射率不同的2种聚酯树脂(PEN和PEN共聚物)通过挤出成型技术数百层交替层叠、延伸构成的3M公司制造的“DBEF”;将胆甾型液晶聚合物层和1/4波长板层叠,将从胆甾型液晶聚合物膜一侧入射的光分离成相互反向的两束圆偏振光,使一束透过而另一束反射,使透过胆甾型液晶聚合物层的圆偏振光通过1/4波长板转换成直线偏振光的构成的日东电工公司制造的“NIPOCS”;默克公司制造的“TRANSMAX”等。
通过将偏振基体和光学层叠体直接或通过粘接层层叠,可以作为偏振片使用。
<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CRT)、表面电场显示器(SED)那样的显示装置。特别优选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由于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具有透光性基体,因此可以将透光性基体侧粘接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面来使用。
在将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作为偏振片的表面保护膜的一侧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优选使用于扭曲向列(TN)、超扭曲向列(STN)、垂直排列(VA)、平面转换(IPS)、光学补偿弯曲(OCB)等模式的透过型、反射型或半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作为在透光性基体上涂布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的方法,可以应用通常的涂布方式、印刷方式。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气刀涂布、棒涂、刮刀涂布、刮涂、反转涂布、门辊涂布、照相凹版辊涂、吻合涂布、铸涂、喷涂、狭缝喷嘴涂布、压延涂布、挡板涂布(dam coating)、浸涂、模涂等涂布、照相凹版印刷等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等印刷等。
以下,使用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这些。
实施例
(制造例1合成蒙脱石的制造)
在10L的烧杯中加入水4L,在其中溶解3号水玻璃(SiO228%、Na2O9%,摩尔比3.22)860g、一次性地加入95%硫酸162g并进行搅拌,即得硅酸盐溶液。接着,在1L的水中溶解MgCl2·6H2O一级试剂(纯度98%)560g,将其加入到前述硅酸溶液中制备均质混合溶液。用5分钟将其滴入2N-NaOH溶液3.6L中并进行搅拌。将所得的反应沉淀物立刻用日本碍子(株)制造的交叉流动(Cross flow)方式的过滤系统[交叉流动过滤器(陶瓷膜过滤器:孔径2μm、管式、过滤面积400cm2)、加压:2kg/cm2、滤布:Tetoron 1310]进行过滤和充分水洗后,加入由水200ml和Li(OH)·H2O 14.5g形成的溶液,制成浆状。将其移入高压反应釜中,在41kg/cm2、250℃下使其水热反应3小时。冷却后取出反应物,在80℃下干燥、粉碎,即得下述式的合成蒙脱石。分析该合成蒙脱石,结果可得到以下组成的物质。Na0.4Mg2.6Li0.4Si4O10(OH)2,另外,通过亚甲基蓝吸附法测定的阳离子交换容量为110毫当量/100g。
(制造例2合成蒙脱石系层状有机粘土A的制造)
使制造例1中合成的合成蒙脱石20g分散在1000ml自来水中,形成悬浊液。将溶解了该合成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的1.00倍相当量的下式(II)的季铵盐(98%含有品)的水溶液500ml添加至前述合成蒙脱石悬浊液中,边搅拌边使其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将生成物固液分离、洗涤,除去副产物盐类后进行干燥,即得合成蒙脱石系层状有机粘土A。
[实施例1]
将含有前述层状有机粘土A的如表1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物用分散器搅拌30分钟,将由此所得的光学功能层形成用的涂料通过辊涂方式涂布(线速度:20m/分)在膜厚为60μm、全光线透过率为92%的透明基体的TAC(富士胶卷公司制造;TD60UL)的一面上,在30~50℃下经20秒预备干燥后,在100℃下干燥1分钟,通过在氮气氛(氮气置换)中进行紫外线照射(灯:聚光型高压水银灯、灯输出功率:120W/cm、灯数:4盏、照射距离:20cm)使涂布膜固化。由此,得到具有厚5.9μm的光学功能层的实施例1的光学层叠体。此处,从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面观察的SEM结果如图2所示,光学层叠体的截面图的SEM结果如图3所示,从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面观察的EDS结果如图4所示。从这些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至少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形成了无序聚集结构。
[实施例2]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1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4.1μm的光学功能层的实施例2的光学层叠体。从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至少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形成了无序聚集结构。
[实施例3]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1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5.5μm的光学功能层的实施例3的光学层叠体。从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至少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形成了无序聚集结构。
[实施例4]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1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5.5μm的光学功能层的实施例4的光学层叠体。从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至少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形成了无序聚集结构。
[实施例5]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1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5.0μm的光学功能层的实施例5的光学层叠体。从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至少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形成了无序聚集结构。
[实施例6]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1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5.4μm的光学功能层的实施例6的光学层叠体。从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至少具有第一相和第二相,形成了无序聚集结构。
[比较例1]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2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4.3μm的光学功能层的比较例1的光学层叠体。此处,从所得层叠体的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未形成无序聚集结构而是形成了由透光性有机微粒的聚集构成的海岛结构。
[比较例2]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2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5.8μm的光学功能层的比较例2的光学层叠体。此处,从所得层叠体的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未形成无序聚集结构而是形成了第一相和第二相分散在整个膜面的海岛结构。
[比较例3]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2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6.6μm的光学功能层的比较例3的光学层叠体。此处,从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面观察的SEM结果如图5所示,从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面观察的EDS结果如图6所示。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相分离为第一相和第二相,但由于光学功能层中不含有微粒,因此没有形成无序聚集结构。
[比较例4]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2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5.5μm的光学功能层的比较例4的光学层叠体。此处,从所得层叠体的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未形成无序聚集结构,而是形成了由透光性有机微粒的聚集构成的海岛结构。
[比较例5]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2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4.8μm的光学功能层的比较例5的光学层叠体。此处,从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面观察的SEM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未形成无序聚集结构,而是形成了由透光性有机微粒的聚集构成的海岛结构。
[比较例6]
除把光学功能层形成用涂料变更为表2所记载的规定的混合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具有厚4.0μm的光学功能层的比较例6的光学层叠体。此处,从所得光学层叠体的SEM、EDS结果可以确认:构成所得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功能层未形成无序聚集结构,而是形成了由无定形二氧化硅的聚集构成的海岛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汇总在表1中,比较例中使用的材料汇总在表2中。
表1
表2
关于SEM和EDS,在以下条件下拍摄。
SEM
通过SEM观察实施例、比较例中所得的层叠体的涂布层表面的状态及含有元素的信息。观察是在涂布层表面进行了金或碳蒸镀之后进行。SEM观察的条件表示如下。
分析装置JSM-6460LV(日本电子公司制造)
前处理装置C(碳)涂布:45nm SC-701C(SANYU电子公司制造)
Au(金)涂布:10nm SC-701AT改(SANYU电子公司制造)
SEM条件加速电压:20KV或15KV
照射电流:0.15nA
真空度:高真空
图像检测器:反射电子检测器
试样倾斜:0度
EDS
通过EDS观察实施例、比较例中所得的层叠体的含有元素的信息。观察是在涂布层表面进行了碳蒸镀之后进行。EDS观察的条件表示如下。
分析装置JSM-6460LV(日本电子公司制造)
前处理装置C(碳)涂布:45nm SC-701C(SANYU电子公司制造)
EDS条件加速电压:20KV
照射电流:0.15nA
真空度:高真空
图像检测器:反射电子检测器
MAP分辨率:128×96像素
图像分辨率:1024×768像素
(评价方法)
以下,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光学层叠体,按照下述项目进行评价。
(雾度值)
关于雾度值(总Hz),依据JIS K7105、使用雾度计(商品名:NDH2000,日本电色公司制造)进行测定。
(表面粗糙度)
关于表面粗糙度Ra、Rz和Sm,依据JIS B0601-1994、使用上述表面粗糙度测定器进行测定。
(平均倾斜角)
关于平均倾斜角,依据ASME95、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器(商品名:Surfcorder SE1700α、小坂研究所公司制造)求出平均斜率,依据下式算出平均倾斜角。
平均倾斜角=tan-1(平均斜率)
(图像鲜明性)
依据JIS K7105、使用图像清晰度测定器(商品名:ICM-1DP、SUGA试验机公司制造),将测定器设定在透射模式,按光梳宽度0.5mm进行测定。
(防眩性)
关于防眩性,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2种方法进行数值判定。两评价的判定值的和为5点以上时记为◎、4点时记为○、3点以下时记为×。
(防眩性的定量评价)
图形鲜明性的值为5以上~小于40时记为3点,40以上~小于80时记为2点,80以上时记为1点。
(防眩性的定性评价)
使光学层叠体形成面的相反面通过无色透明的粘合剂贴合在黑色丙烯酸树脂板(三菱RAYON制造的ACRYLITE L502),在400勒克斯的环境照度中,以2盏荧光灯暴露的状态平行配置的荧光灯作为光源,以45~60度的角度映入光,从镜面反射方向通过目视观察其反射像,从而判定荧光灯映入的程度。2盏荧光灯的反射像看成1盏的程度且像模糊时记为3分,能够识别出2盏荧光灯但荧光灯的轮廓模糊时记为2分,2盏荧光灯的轮廓不模糊、清晰可见时记为1分。
(黑色)
明室下的黑色,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2种方法进行数值判定。两评价的判定值的和为6分时记为◎、5分时记为○、4分以下时记为×。
(黑色的定量评价)
使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光学层叠体形成面相反的面通过无色透明粘合层贴合在液晶显示器(商品名:LC-37GX1W,夏普公司制造)的画面表面,从液晶显示器画面的正面上方60°的方向通过荧光灯(商品名:HH4125GL,National公司制造)使液晶显示器表面的照度为200勒克斯之后,通过色彩辉度计(商品名:BM-5A,TOPCON公司制造)测定将液晶显示器为白色显示和黑色显示时的辉度,所得的黑色显示时的辉度(cd/m2)和白色显示时的辉度(cd/m2)根据以下式子算出,将平面偏振片的对比度记作100%,根据以下式子算出减少率。减少率小于5%时记为3分,5%以上~小于10%时记为2分,10%以上时记为1分。
对比度=白色显示的辉度/黑色显示的辉度
减少率=对比度(光学层叠体)/对比度(平面偏振片)
本发明中,平面偏振片指的是在将作为二色性元素的吸附了碘或染料的聚乙烯醇单轴延伸得到的聚乙烯醇(PVA)膜的两面贴合TAC膜所得的层叠体。
(黑色的定性评价)
使光学层叠体形成面的相反面通过无色透明的粘合剂贴合在黑色丙烯酸树脂板(三菱丽阳制造的ACRYLITE L502),在400勒克斯的环境照度中,以2盏荧光灯暴露的状态平行配置的荧光灯作为光源,以45~60度的角度映入光,从镜面反射方向通过目视观察光源的反射像以外的部分的黑色,与实施例1所示的膜相比,黑色优异时记为3分,黑色相同程度时记为2分,黑色差时记为1分。
(暗室对比度)
对于暗室对比度,使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光学层叠体形成面相反的面通过无色透明粘合剂贴合在液晶显示器(商品名:LC-37GX1W,夏普公司制造)的画面表面,在暗室条件下通过色彩辉度计(商品名:BM-5A,TOPCON公司制造)测定将液晶显示器为白色显示和黑色显示时的辉度,所得的黑色显示时的辉度(cd/m2)和白色显示时的辉度(cd/m2)根据以下式子算出,将平面偏振片的对比度记作100%,根据以下式子算出减少率。减少率小于3%时记为◎,3%以上~小于7%时记为○,7%以上时记为×。
对比度=白色显示的辉度/黑色显示的辉度
减少率=对比度(光学层叠体)/对比度(平面偏振片)
所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仅有良好防眩性、明室下的黑色优异,而且能够实现高的暗室对比度、且制造稳定性优异的光学层叠体及该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另外,还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该光学层叠体的偏振片及显示装置。
Claims (4)
1.一种光学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在透光性基体上层叠有光学功能层的光学层叠体,
该光学功能层含有树脂成分、由层状有机粘土构成的无机纳米微粒和微粒,
该光学功能层具有与第二相相比含有相对多的树脂成分的第一相、和包含小于99.8质量%的树脂成分和0.2质量%以上的无机纳米微粒的聚集体的第二相,
所述第二相与所述第一相相比,含有相对多的该无机纳米微粒的聚集体,
该光学功能层具有所述第二相集中在该微粒的周围、且通过进入该第二相中的该微粒形成凸部分而成的无序聚集结构。
2.一种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在构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透光性基体上层叠有偏振基体。
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如下工序:在透光性基体上涂布含有树脂成分、具有层状有机粘土的无机纳米微粒、微粒、第1溶剂和第2溶剂的溶液,随着使第1溶剂和第2溶剂挥发而产生对流的干燥工序,所述第1溶剂相对于该无机纳米微粒100质量份添加1000质量份、且为混合所得的混合液的雾度值为10%以下的非极性溶剂,所述第2溶剂相对于该无机纳米微粒100质量份添加1000质量份、且为混合所得的混合液的雾度值为30%以上的极性溶剂;以及将干燥了的涂膜固化来形成具有无序聚集结构的光学功能层的固化工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96372 | 2010-04-19 | ||
JP2010096372 | 2010-04-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1720A CN102221720A (zh) | 2011-10-19 |
CN102221720B true CN102221720B (zh) | 2015-01-21 |
Family
ID=4477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97198.6A Active CN102221720B (zh) | 2010-04-19 | 2011-04-15 |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802043B2 (zh) |
KR (1) | KR101217964B1 (zh) |
CN (1) | CN102221720B (zh) |
TW (1) | TWI45475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09454B2 (ja) * | 2012-03-30 | 2016-04-26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防眩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WO2013146023A1 (ja) * | 2012-03-30 | 2013-10-03 | 東京特殊電線株式会社 | 積層体の検査方法、積層体検査装置および積層体製造装置 |
JP6641323B2 (ja) * | 2012-06-28 | 2020-02-0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防眩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05378510B (zh) * | 2013-07-05 | 2017-12-05 | 株式会社钟化 |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防眩膜、带有防眩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
JP6656799B2 (ja) * | 2013-11-29 | 2020-03-04 |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リング積層体およびその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リング積層体を用いた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
WO2015137448A1 (ja) | 2014-03-14 | 2015-09-17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El素子、el素子用基板、照明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6413266B2 (ja) * | 2014-03-14 | 2018-10-31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El素子、照明装置、ディスプレイ装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el素子の製造方法 |
JP2016035574A (ja) * | 2014-08-01 | 2016-03-1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2020052433A (ja) * | 2014-08-01 | 2020-04-02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736381B2 (ja) * | 2016-06-27 | 2020-08-05 |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omoegawaオプティカルフィルム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
JP6674371B2 (ja) * | 2016-12-14 | 2020-04-01 | 株式会社トッパンTomoegawaオプティカルフィルム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
JP7298071B2 (ja) * | 2018-02-08 | 2023-06-27 | Agc株式会社 | 防眩膜付き透明基体 |
JP6556317B1 (ja) * | 2018-11-27 | 2019-08-07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JP7393875B2 (ja) * | 2019-04-10 | 2023-12-0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7078863B2 (ja) * | 2020-04-01 | 2022-06-01 |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I751721B (zh) * | 2020-09-25 | 2022-01-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機殼及其製作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0365A (zh) * | 2003-04-24 | 2004-10-27 |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 防眩膜 |
CN101449183A (zh) * | 2006-03-16 | 2009-06-03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防眩光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15401B2 (ja) * | 1998-12-18 | 2004-04-05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透過型表示装置 |
JP2001259517A (ja) * | 2000-03-16 | 2001-09-25 | Kawamura Inst Of Chem Res | 表面に凹凸構造を有する熱硬化性樹脂塗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2323700A (ja) * | 2001-04-26 | 2002-11-08 | Keiwa Inc | 光学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
EP1391758A3 (en) * | 2002-08-09 | 2004-06-16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Optical element containing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
JP4229678B2 (ja) * | 2002-11-08 | 2009-02-25 |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 光拡散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拡散板 |
TW200517458A (en) * | 2003-10-06 | 2005-06-0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Antiglare film |
US7201949B2 (en) * | 2003-10-21 | 2007-04-10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Optical film for display devices |
JP4418684B2 (ja) * | 2004-01-06 | 2010-02-17 |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防眩フィルム |
JP5103825B2 (ja) * | 2006-08-18 | 2012-12-1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01324677A (zh) * | 2007-03-14 | 2008-12-17 | 索尼株式会社 | 防眩光膜的制造方法 |
JP2009061686A (ja) * | 2007-09-06 | 2009-03-26 |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 防眩性積層体 |
JP5504605B2 (ja) * | 2007-10-30 | 2014-05-2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ハードコート層用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
TWI394985B (zh) * | 2008-05-07 | 2013-05-01 | Ind Tech Res Inst | 抗眩膜及其製造方法 |
-
2011
- 2011-04-08 TW TW100112168A patent/TWI454753B/zh active
- 2011-04-15 CN CN201110097198.6A patent/CN102221720B/zh active Active
- 2011-04-18 JP JP2011091641A patent/JP5802043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4-18 KR KR1020110035889A patent/KR10121796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0365A (zh) * | 2003-04-24 | 2004-10-27 |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 防眩膜 |
CN101449183A (zh) * | 2006-03-16 | 2009-06-03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防眩光膜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2001-259517A 2001.09.25 * |
JP特开2005-195820A 2005.07.21 * |
JP特开2008-46497A 2008.02.2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1720A (zh) | 2011-10-19 |
JP5802043B2 (ja) | 2015-10-28 |
JP2011242759A (ja) | 2011-12-01 |
KR20110117002A (ko) | 2011-10-26 |
KR101217964B1 (ko) | 2013-01-02 |
TW201213883A (en) | 2012-04-01 |
TWI454753B (zh) | 2014-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21720B (zh) |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2859399B (zh) | 光学层叠体、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2859398B (zh) | 光学层叠体、偏光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2012532B (zh) | 光学层叠体、偏振片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 |
JP5593125B2 (ja)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
JP6203796B2 (ja) |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
CN101796146B (zh) | 包含经表面改性的高折射率纳米粒子的自组装抗反射涂层 | |
CN101124273B (zh) | 用于减反射涂层的耐久性高折射率纳米级复合材料 | |
US20100196687A1 (en) | Antireflection laminate | |
JP4187454B2 (ja) |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 |
US8617693B2 (en) | Antireflection laminate | |
CN100390570C (zh) | 高折射率层、可固化涂布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防反射薄膜、偏振片和使用它们的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2156311A (zh) |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偏振片以及显示装置 | |
JP5873237B2 (ja)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
JP5771362B2 (ja)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
JP2011253092A (ja)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
JP2011232546A (ja) |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