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828A - 气囊 - Google Patents
气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05828A CN102205828A CN2011100793207A CN201110079320A CN102205828A CN 102205828 A CN102205828 A CN 102205828A CN 2011100793207 A CN2011100793207 A CN 2011100793207A CN 201110079320 A CN201110079320 A CN 201110079320A CN 102205828 A CN102205828 A CN 1022058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wall portion
- side wall
- interim joint
- joint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2—Tear sea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该气囊在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具有临时结合部,其使外周壁彼此结合而形成,在气囊的内压上升时解除结合状态。将外周壁的一部分折起并向气囊的内周侧凸出而构成的缝褶部具有:2个相对壁部;反转部,其构成缝褶部的底部;以及开口侧端部,其位于各相对壁部中,与气囊的外表面相连续。临时结合部使相对壁部彼此结合而构成,形成向反转部侧延伸的线状,将末端配置在开口侧端部附近,将末端配置在反转部附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其构成为,形成具有由可挠性薄片材料构成的外周壁的袋状,被折叠收容在收容部位内,并且使膨胀用气体向内部流入,一边从收容部位凸出一边展开膨胀。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气囊,如日本特开平7-205738号公报所示,存在下述结构,即:配置临时结合部,其折起设置在外周壁上的通气孔的区域,以包围通气孔的外周侧的方式,使用缝合线将外周壁彼此缝合而构成,首先,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的小容积状态下进行膨胀,在内压上升时,构成临时结合部的缝合线断裂,以大容积进行膨胀。
但是,在现有气囊中,由于外周壁以向气囊的外周侧凸出的方式被折起,所以在以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的小容积下进行膨胀时,该被折起的部位向气囊的外表面侧部分凸出,使得以小容积进行膨胀时的外形形状变形。另外,在现有气囊中,在气囊展开膨胀时,有时该折起部位与收容气囊的收容部位或其周围的部件钩挂,无法顺利地展开。另外,由于现有气囊的临时结合部配置为,在以小容积进行膨胀时向气囊的外表面侧较大地凸出,所以无法设置在膨胀时与乘客接触的区域上,配置位置存在限制。
另外,该现有气囊的临时结合部的外形形状形成大致V字形状,在内压上升时,将角部部位作为断裂的起点,使构成临时结合部的缝合线断裂,解除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但是,由于该现有气囊的临时结合部从角部分支为两叉,在角部的部位处将缝合线断裂后,向2个方向传递脱线及断裂,所以使接近的部位都传递脱线及断裂,在迅速解除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这一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其即使在以小容积膨胀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外周壁在大致整个区域上形成曲面状,可以可靠地保护乘客,从而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结构的气囊而实现。
一种气囊,其构成为,形成具有由可挠性的薄片材料所构成的外周壁的袋状,折叠收容在收容部位内,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一边从收容部位凸出一边展开膨胀,
气囊在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具有临时结合部,其使外周壁彼此结合而构成,并且在展开膨胀时的气囊的内压上升时,可以解除结合状态,
在外周壁上形成缝褶部,其将外周壁的一部分折起并向气囊的内周侧凸出而构成,
缝褶部构成为具有下述部件的剖面大致V字形状:2个相对壁部,其彼此相对地配置;反转部,其通过相对壁部彼此连结而构成缝褶部的底部;以及开口侧端部,其位于各相对壁部中,与膨胀时的气囊的外表面相连续,
临时结合部在缝褶部的区域内将相对壁部彼此结合而构成,并且形成方向与形成在开口侧端部之间的缝隙相交且向反转部侧延伸的线状,将一侧末端配置在开口侧端部附近,将另一侧末端配置在反转部附近。
在本发明的气囊中,由于使外周壁彼此结合而构成的临时结合部,在折起外周壁的一部分并向气囊的内周侧凸出而形成的缝褶部的区域内,以使得构成缝褶部的相对壁部彼此结合的方式形成,所以气囊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而以小容积膨胀时,临时结合部不向气囊的外表面侧凸出。另外,在本发明的气囊中,由于临时结合部形成为朝向构成缝褶部的底部的反转部侧,将一侧末端配置在处于气囊的外表面侧的开口侧端部附近,将另一侧末端配置在反转部附近,所以在气囊以小容积膨胀时,临时结合部几乎不向气囊的外表面露出,在配置有该缝褶部以及临时结合部的区域中,也可以维持膨胀时的外周壁的曲面形状。因此,在本发明的气囊中,即使在以小容积膨胀时与乘客接触的区域中,也可以无碍地配置临时结合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囊中,如果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而以小容积完成膨胀的状态下,承受乘客而内压上升,则由临时结合部形成的使相对壁部彼此结合的状态被解除,但临时结合部构成为,将一侧末端配置在缝褶部的各相对壁部中与膨胀时的气囊的外表面相连续的开口侧端部侧。因此,如果膨胀时的气囊的内压上升,则作用在气囊的外周壁上的张力以使各相对壁部的开口侧端部彼此分离的方式起作用,使临时结合部以配置在开口侧端部侧而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末端为起点解除结合。然后,如果一旦以末端为起点开始解除结合,则由于临时结合部形成为方向与形成在开口侧端部之间的缝隙相交且向反转部侧延伸的线状,所以在使各相对壁部相互以从开口侧端部侧彼此分离的方式打开,成为开口侧端部(缝隙)依次向反转部侧移动的形态时,伴随着该开口侧端部(缝隙)的移动,可以将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解除顺利地向反转部侧的末端传递。特别地,在本发明的气囊中,由于临时结合部形成1根线状,将配置在开口侧端部上的一侧末端作为结合解除开始的起点,依次朝向配置在反转部侧的另一侧末端进行结合解除,所以可以迅速地进行结合解除。
即,在本发明的气囊中,由于如果气囊的内压上升,则可以立即使临时结合部以末端为起点解除结合,然后将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解除从末端侧顺利地传递,所以可以迅速且顺利地解除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并且,如果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被解除,则气囊的容积增大,因此相对地气囊的内压降低,可以柔和地保护乘客。
因此,在本发明的气囊中,即使在以小容积膨胀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外周壁在大致整个区域上形成曲面状,可以可靠地保护乘客。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囊中,如果构成为在相对壁部中的与临时结合部相比处于反转部侧的区域中配置通气孔,则在维持临时结合部的结合时,该通气孔利用流入气囊的内部的膨胀用气体对与临时结合部相比配置在反转部侧的位置上的相对壁部彼此进行压接,由此被闭塞,在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解除时开口。因此,在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解除时,可以从开口的通气孔排出剩余的膨胀用气体,可以进一步抑制气囊的内压上升,可以进一步柔和地保护乘客,所以优选。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气囊中,如果构成为在1个缝褶部上配置2个临时结合部,则可以使外周壁彼此结合的临时结合部的区域增加,在气囊中,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的状态下膨胀时的容积。因此,可以使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时和结合解除后的容积差增加,所以优选。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气囊中,如果2个临时结合部构成为,随着朝向反转部侧而彼此接近地形成,并且共用配置在反转部附近的另一侧末端,则配置在缝褶部中的通气孔的开口侧端部侧的临时结合部,成为在沿着反转部的方向侧宽幅地配置的形态,换言之,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时,相对壁部中的通气孔的开口侧端部侧的区域,在与相对壁部彼此分离的方向相交的沿反转部的方向侧,宽幅地彼此结合。因此,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时,可以尽可能防止相对壁部的位于通气孔的开口侧端部侧的区域彼此分离地打开,避免从通气孔泄漏膨胀用气体。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气囊中,如果临时结合部通过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而构成,则与使用粘接剂等的情况相比,临时结合部的制造容易,另外,如果构成临时结合部的缝合线断裂,则由该断裂引起的脱线传递,可以解除缝合状态,因此,可以顺利地进行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解除,所以优选。
另外,上述结构的气囊优选也可以用于方向盘,外周壁构成为,具有:乘客侧壁部,其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乘客侧;以及车体侧壁部,其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方向盘侧,该乘客侧壁部和车体侧壁部的外形形状形成相同的大致圆形形状,
在乘客侧壁部或者车体侧壁部的至少一个上配置缝褶部以及临时结合部,
缝褶部,将乘客侧壁部或者车体侧壁部的一部分沿乘客侧壁部或者车体侧壁部的外周缘的周向折起而形成。
在上述结构的气囊中,由于缝褶部是将外形形状为大致圆形的乘客侧壁部或车体侧壁部的一部分沿着乘客侧壁部或车体侧壁部的外周缘的周向折起而形成的,配置在缝褶部的区域内的临时结合部使构成该缝褶部的相对壁部彼此部分结合而构成,所以气囊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而以小容积膨胀时,该临时结合部不易以使气囊20的厚度减小的方式进行作用,气囊使外周缘的周长略微缩小,以仅使外径尺寸略微减小的大致凸透镜形状进行膨胀。因此,在上述结构的气囊中,即使在以小容积膨胀时,也可以确保中央附近的区域的充分厚度,并且可以宽幅地覆盖方向盘的上表面侧的大致整个表面。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气囊中,如果构成为缝褶部以及临时结合部分别配置在乘客侧壁部和车体侧壁部上,则在维持临时结合部的结合时,乘客侧壁部和车体侧壁部均成为外周缘的周长略微缩小的形态,所以可以可靠地抑制以小容积膨胀时的膨胀形状发生变形,另外,可以使维持由临时结合部的结合时和结合解除后的容积差增加,所以优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气囊的方向盘用气囊装置的概略俯视图,以双点划线表示膨胀完成时的气囊。
图2是图1的气囊装置处于车辆搭载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以双点划线表示膨胀完成时的气囊。
图3是从车体侧观察使图1的气囊装置所使用的气囊在利用临时结合部维持结合的状态下以单体膨胀的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4是从乘客侧观察使图3的气囊在利用临时结合部维持结合的状态下以单体膨胀的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5是表示图3的气囊中临时结合部的部位的局部放大纵剖面图。
图6是图5的VI-VI部位的剖面图。
图7是图5的VII-VII部位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表示构成临时结合部的缝合部位的概略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9是表示构成图3的气囊的布料的概略分解斜视图。
图10是说明在图3的气囊中形成车体侧壁部的缝褶部和临时结合部的概略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11是说明在图3的气囊中形成乘客侧壁部的缝褶部和临时结合部的概略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12是表示在图3的气囊中的缝褶部及临时结合部形成前和形成后的车体侧壁部的俯视图。
图13是说明在图3的气囊中在制造时形成临时结合部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在图3的气囊中的临时结合部解除结合的过程的概略局部放大斜视图。
图15是从车体侧观察使图3的气囊在解除临时结合部形成的结合的状态下以单体膨胀的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16是从乘客侧观察使图3的气囊在解除临时结合部形成的结合的状态下以单体膨胀的状态的概略斜视图。
图1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气囊的车体侧壁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的气囊的车体侧壁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气囊20,以图1、2所示的方向盘用的气囊装置M中使用的气囊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只要不特别说明,是以搭载在车辆上的方向盘W直线前进转向操纵时为基准的方向,将沿组装方向盘W的转向轴SS(参照图2)的轴向的上下设为上下方向,将沿与转向轴SS的轴正交的方向的车辆前后设为前后方向,将沿与转向轴SS的轴正交的方向的车辆左右设为左右方向,示出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方向盘W如图1、2所示,构成为具有:方向盘主体1;以及气囊装置M,其配置在方向盘主体1中央的毂部B的上部。方向盘主体1构成为具有:圆环状的环形部R,其用于在转向操纵时进行握持;毂部B,其配置在环形部R的中央,与转向轴SS紧固;以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4个)辐部S,其将毂部B和环形部R连结。
方向盘主体1如图1、2所示,配置为将环形部R、毂部B、辐部S的各部分连结,构成为具有铝合金等金属制的芯轴2。在芯轴2中的环形部R侧的部位和各辐部S的环形部R侧的部位上,包覆有合成树脂制的包覆层5。在芯轴2的毂部B的部位上,配置有钢制的毂3,其用于使转向轴SS插入并利用螺母N固定。另外,在方向盘主体1的下部,配置有合成树脂制的下罩7,其覆盖毂部B的下方。
本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如图1、2所示,配置在方向盘W中央的毂部B中,构成为具有:气囊20,其被折叠收容;充气机10,其向气囊20供给膨胀用气体;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1,其收容并保持气囊20和充气机10;气囊罩15,其从上方覆盖被折叠的气囊20;以及保持器9,其用于将气囊20和充气机10安装在壳体11上。
保持器9构成为,形成可以使充气机10的圆柱状的主体部10a从下方插入的四边环状,在四角具有向下方凸出的未图示的螺栓。该保持器9在使未图示的螺栓从气囊20的后述安装孔24凸出的状态下,收容在气囊20内,在向壳体11上安装时,通过使各螺栓经由壳体11的底壁部12从充气机10的凸缘部10c凸出,并进行螺母固定,由此,将气囊20和充气机10安装固定在壳体11上。
充气机10具有:大致圆柱状的主体部10a,其上部具有用于喷出膨胀用气体的气体喷出10b;以及大致四边板状的凸缘部10c,其从主体部10a的外周面凸出而配置。在凸缘部10c上,形成有使保持器9的未图示的螺栓贯穿的未图示的贯穿孔。
构成收容部位的壳体11如图1、2所示,形成为板状金属制,具有长方形板状的底壁部12和从底壁部12的外周缘向上下延伸的侧壁部13。在底壁部12上,如图2所示,形成开口为圆形的插入孔12a,其可以从下方插入充气机10的主体部10a,并且在插入孔12a周围形成有4个贯穿保持器9的未图示的螺栓的贯穿孔12b。在侧壁部13的上端,形成向外侧延伸的安装片13a(参照图1),在安装片13a上,安装有未图示的喇叭开关机构的安装基板。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该未图示的安装基板,将壳体11安装固定在方向盘W的芯轴2上,将气囊装置M搭载在已经安装于转向轴SS上的方向盘主体1的毂部B的上部。另外,在壳体11的侧壁部13上,利用铆钉18等安装气囊罩15的侧壁部17(参照图1)。
气囊罩15为合成树脂制,构成为具有:顶壁部16,其从上方覆盖收容在壳体11中的气囊20;以及大致方筒形状的侧壁部17,其从顶壁部16的外周缘附近向下方延伸。在顶壁部16上形成有2片门部16a,其被膨胀的气囊20推压而前后打开。
气囊20如图1、2的双点划线所示,构成外周缘为大致圆形形状的大致凸透镜形状,使膨胀完成形状可以覆盖方向盘W的上表面侧的大致整个表面,并且中央附近较厚,朝向外周缘侧而逐渐变薄。气囊20构成为,外周壁21由具有可挠性的薄片材料构成,形成可以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膨胀的袋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利用由聚酰胺线或聚酯线等构成的具有可挠性的织布形成。气囊20的外周壁21由外形形状相同的形成大致圆形形状的乘客侧壁部33和车体侧壁部22构成,该乘客侧壁部33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乘客侧,该车体侧壁部22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方向盘W侧,气囊20构成为,通过使车体侧壁部22和乘客侧壁部33的外周缘22a、33a彼此缝合(结合)而形成袋状(参照图3、4、9)。
在车体侧壁部22的中央,如图3、9所示形成有开口为圆形的流入用开口23,其用于使充气机10的主体部10a从下方插入,使从充气机10的气体喷出口10b喷出的膨胀用气体向气囊20内流入。另外,在车体侧壁部22中的流入用开口23的周缘上,形成有4个安装孔24,其用于使形成在保持器9上的未图示的螺栓插入。
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在构成外周壁21的车体侧壁部22和乘客侧壁部33的一部分上,具有临时结合部41、42、44、45,它们是使车体侧壁部22彼此结合、乘客侧壁部33分别彼此结合而构成的。上述临时结合部41、42、44、45分别配置在缝褶部27、35的区域内,该缝褶部27、35位于车体侧壁部22、乘客侧壁部33上,通过折起车体侧壁部22、乘客侧壁部33的一部分并向气囊20的内周侧凸出而形成。
形成在车体侧壁部22上的缝褶部27,是将车体侧壁部22的一部分沿周向折起而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流入用开口23前侧中处于左右方向大致中央的部位,在沿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的周向上折起而形成。该缝褶部27如图5~7所示,在膨胀时的气囊20内,沿上下方向向上方延伸且沿大致前后方向配置,构成为具有下述部件的剖面大致V字形状:2个相对壁部28、28,其彼此左右相对地配置;反转部30,其通过相对壁部28、28彼此连结而构成缝褶部27的底部;以及开口侧端部29、29,其位于各相对壁部28、28中,与膨胀时的气囊20的外表面相连续。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缝褶部27中的反转部30沿着线L1形成,该线L1沿前后方向且经过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车体侧壁部22的中心C 1(流入用开口23的中心)而向前方延伸(参照图9、10、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缝褶部27中的各相对壁部28、28的开口侧端部29、29,分别在构成反转部30的线L1的左右两侧,沿着线L2、L3形成,该线L2、L3以经过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车体侧壁部22的中心C 1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参照图9、10)。即,缝褶部27在车体侧壁部22上,由被线L2、L3包围的大致扇形的区域A1构成,缝褶部27中的各相对壁部28、28,分别由被线L1、L3、或者线L1、L2包围的区域构成。
临时结合部41、42这两者在缝褶部27的区域内前后并列设置,分别使缝褶部27的相对壁部28、28彼此结合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临时结合部41、42形成在缝褶部27中的前端附近的区域中(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为宽幅的区域)。各临时结合部41、42形成为方向与形成在缝褶部27的开口侧端部29、29之间的缝隙31(参照图3、5~7)相交且向反转部30侧延伸的线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形成在开口侧端部29、29之间的缝隙31大致沿前后方向配置。详细地说,配置在前侧的临时结合部41形成为外形形状为大致1/4圆弧状的线状,位于前侧的末端41a位于开口侧端部29、29附近,位于后侧的末端41b位于反转部30侧。配置在后侧的临时结合部42形成为外形形状为大致1/4圆弧状的线状,位于后侧的末端42a位于开口侧端部29、29附近,位于前侧的末端42b位于反转部30侧。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临时结合部41、42形成为随着朝向反转部30侧而彼此接近,构成为共用配置在反转部30侧的末端41b、42b。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临时结合部41、42由使用缝合线T1、T2连续形成的缝合部位43形成。该缝合部位43构成为,使构成末端41a、42a的两端侧位于开口侧端部29、29附近,使构成末端41b、42b的中间部位以沿着与缝隙31相交的方向的方式向反转部30侧鼓起(向上方凸出)(参照图5、10)。详细地说,如图9、12所示,构成临时结合部41、42的缝合部位43,在车体侧壁部22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构成为大致半圆弧状,两端位于线L2、L3上,中间部位朝向反转部30侧即线L1侧鼓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临时结合部41、42形成为,使配置在前侧的临时结合部41的前侧末端41a位于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附近(气囊20中的周缘结合部40附近),并配置在缝褶部27中的前半部区域,并且在位于反转部30侧的末端41b、42b和线L1之间形成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中,详细地说,如图10的A、B所示,只要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车体侧壁部22中,将从中心C1向前缘侧展开的大致扇形形状的区域A1在经过中央的线L1的部位处形成凸状弯折的折痕,在线L2、L3的部位处形成凹状弯折的折痕,并且使该凹状弯折的折痕(线L2、L3)彼此接近,就可以使相对壁部28、28的车外侧的面(图10中的下表面)彼此相对,形成向气囊20的车内侧(图10中的上侧)凸出的缝褶部27。并且,如图10的C所示,将该缝褶部27中的相对壁部28、28彼此使用缝合线T1、T2进行缝合,使末端41a、42a位于折痕(线L2、L3)上,由此,临时结合部41、42朝向构成反转部30的凸状弯折的折痕(线L1)侧鼓起而连续地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仅形成在缝褶部27的一部分上,所以在气囊20膨胀时,缝褶部27中的临时结合部41、42附近的区域维持向内周侧凸出的状态,但远离临时结合部41、42的流入用开口23侧的部位配置为,折叠被解除,与周围的车体侧壁部22平缓地相连续(参照图3、5)。
形成在乘客侧壁部33上的缝褶部35以及临时结合部44、45,与形成在车体侧壁部22上的缝褶部27以及临时结合部41、42相同地,形成在膨胀完成时成为前端侧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与形成于车体侧壁部22上的缝褶部27以及临时结合部42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形成大致相同形状。
即,形成在乘客侧壁部33上的缝褶部35也形成为,将乘客侧壁部33的一部分即前侧的处于左右方向大致中央的部位,在沿乘客侧壁部33的外周缘33a的周向上折起。缝褶部35在膨胀时的气囊20内,向沿上下方向的下方延伸且沿大致前后方向配置,构成为具有下述部件的剖面大致V字形状:2个相对壁部36、36,其彼此左右相对地配置;反转部38,其通过相对壁部36、36彼此连结而构成缝褶部35的底部;以及开口侧端部37、37,其位于各相对壁部36、36中,与膨胀时的气囊20的外表面相连续(参照图5、11)。在该乘客侧壁部33中,缝褶部35中的反转部38沿线L4形成,该线L4沿前后方向,并且经过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乘客侧壁部33的中心C2而向前方延伸,缝褶部35中的各相对壁部36、36的开口侧端部37、37也分别位于构成反转部38的线L4的左右两侧,沿线L5、L6形成,该线L5、L6以经过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乘客侧壁部33的中心C2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即,缝褶部35在乘客侧壁部33中,由被线L5、L6包围的大致扇形的区域A2构成,缝褶部35中的各相对壁部36、36,分别由被线L4、L5、或者线L4、L6包围的区域构成。
形成在乘客侧壁部33上的临时结合部44、45这两者也在缝褶部35的区域内前后并列设置,分别通过使缝褶部35的相对壁部36、36彼此结合而形成。各临时结合部44、45如图5所示,形成为方向与形成在缝褶部35的开口侧端部37、37之间的缝隙39(参照图4、5)相交且向反转部38侧延伸的线状。配置在前侧的临时结合部44形成为外形形状为大致1/4圆弧状的线状,位于前侧的末端44a位于开口侧端部37、37附近,位于后侧的末端44b位于反转部38侧。配置在后侧的临时结合部45形成为外形形状为大致1/4圆弧状的线状,位于后侧的末端45a位于开口侧端部37、37附近,位于前侧的末端45b位于反转部38侧。并且,上述临时结合部44、45形成为随着朝向反转部38侧而彼此接近,构成为共用配置在反转部38侧的末端44b、45b。
上述临时结合部44、45与上述临时结合部41、42相同地,由使用缝合线T1、T2而连续形成的缝合部位46形成。该缝合部位46形成为,使构成末端44a、45a的两端侧位于开口侧端部37、37附近,使构成末端44b、45b的中间部位向反转部38侧鼓起(向下方凸出)。构成临时结合部44、45的缝合部位46与形成在车体侧壁部22上的缝合部位43相同地,在使乘客侧壁部33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形成为大致半圆弧状,使两端位于线L5、L6上,使中间部位向反转部38侧即线L4侧鼓起,将中间部位的最凸出的区域(末端44b、45b)与线L4之间形成间隙而形成。(参照图9)。
在乘客侧壁部33中也与车体侧壁部22相同地,如图11的A、B所示,只要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乘客侧壁部33中,将从中心C2向前缘侧展开的大致扇形形状的区域A2,在经过中央的线L4的部位处形成凹状弯折的折痕,在线L5、L6的部位处形成凸状弯折的折痕,并且使该凸状弯折的折痕(线L5、L6)彼此接近,就可以使相对壁部36、36的车外侧的面(图11中的上表面)彼此相对,形成向气囊20的车内侧(图11中的下侧)凸出的缝褶部35。并且,对于临时结合部44、45,如图11的C所示,将该缝褶部35中的相对壁部36、36彼此使用缝合线T1、T2进行缝合,使末端44a、45a位于折痕(线L5、L6)上,使中间部位朝向构成反转部38的凹状弯折的折痕(线L4)侧鼓起,从而连续地形成。在该乘客侧壁部33中,由于临时结合部44、45仅形成在缝褶部35的一部分上,所以在气囊20膨胀时,缝褶部35中的临时结合部44、45附近的区域维持向内周侧凸出的状态,但远离临时结合部44、45的乘客侧壁部33的中心C2侧的部位配置为,折叠被解除,与周围的乘客侧壁部33平缓地相连续(参照图4、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各车体侧壁部22、乘客侧壁部33中,构成缝褶部27、35的扇形形状的区域A1、A2如图9所示,在各车体侧壁部22、乘客侧壁部33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以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且重合的方式构成,形成在该缝褶部27、35的区域内的临时结合部41、42、44、45(缝合部位43、46)也在各车体侧壁部22、乘客侧壁部33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以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且重合的方式构成。
并且,以形成在车体侧壁部22上的扇形形状的区域A1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构成该扇形形状的区域A1的线L2、L3如图12的A所示,设定为经过车体侧壁部22的中心C1,且相交角度θ为60°左右。换言之,由该线L2、L3包围的区域A1是将半径设为与车体侧壁部22的半径相同、将中心角设为60°的扇形形状。因此,如图12的B所示,形成使线L2、L3大致一致的缝褶部27,在利用临时结合部41、42(缝合部位43)使缝褶部27的相对壁部28、28彼此结合时,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的周长在周向侧上与该扇形形状的区域A1的弧AC(参照图12的A)的长度量相应地缩小,换言之,减少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长度的大致1/6的量。
此外,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是将相对壁部28、28的一部分缝合而形成的,所以在临时结合部41、42以外的部位中,缝褶部27在气囊20膨胀时,难以维持向内周侧的凸出,以使相对壁部28、28彼此分离的方式打开(参照图3、5)。另外,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没有以横跨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气囊20的周缘结合部40)的方式形成,所以在气囊20以维持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的状态下进行膨胀时,严格地说,不能称为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的长度与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长度的大致1/6的量相应地缩小。但是,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形成为,使前侧的临时结合部41中的位于开口侧端部29、29侧的末端41a,位于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气囊20中的周缘结合部40)的附近,另外,在周缘结合部40的附近,还配置有形成在乘客侧壁部33上的临时结合部44的前侧末端44a,所以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时,可以在缝褶部27中的车体侧壁部22的外周缘22a附近的区域(位于临时结合部41、42的外周侧的区域)中,抑制相对壁部28、28彼此分离而打开的情况,可以抑制外周缘22a的缩小量减小的情况。换言之,在缝褶部27中,远离后侧的临时结合部42的流入用开口23附近的部位在气囊20膨胀时,沿线L1、L2、L3的弯折被解除,构成平缓的曲面状,但位于前侧的临时结合部41附近的周缘结合部40的区域,被夹在乘客侧壁部33侧的前侧的临时结合部44和临时结合部41之间,抑制相对壁部28彼此大幅分离而打开,保持反转部30进入内侧的状态(参照图3~5)。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在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解除前的状态下,将膨胀完成形状形成为大致凸透镜形状,即,以使得外周缘(周缘结合部40)的周长在周向侧上与解除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后的周缘结合部40的长度(周长)相比缩小约1/6左右的量的方式,使外周缘形成大致圆形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临时结合部41、42、44、45如图8所示,由缝合部位43、46构成,该缝合部位43、46利用2根缝合线T1、T2,将车体侧壁部22彼此(缝褶部27的相对壁部28、28彼此)缝合,将乘客侧壁部33彼此(缝褶部35的相对壁部36、36彼此)缝合而形成。对于构成各缝合部位43、46的缝合线T1、T2,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一侧的缝合线T1的强度(粗细)设定为比另一侧的缝合线T2的强度小,在展开膨胀时的气囊20内压上升时可以断裂。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缝合线T1、T2由相同材料形成,并且通过使缝合线T1的粗细小于缝合线T2,从而设定强度差。另外,对于该缝合部位43、46(临时结合部41、42、44、45),在膨胀完成的气囊20承受乘客而内压上升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使构成位于开口侧端部29、37附近的末端41a、42a、44a、45a的部位的缝合线T1断裂,使得断裂的缝合线T1依次拔出,直至位于反转部30、38侧的末端41b、42b、44b、45b为止传递脱线,同时解除缝合状态(结合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使车体侧壁部22和乘客侧壁部33的外周缘22a、33a彼此结合而形成的周缘结合部40,通过使用缝合线T3进行缝合而形成(参照图5),该缝合线T3的强度比形成临时结合部41、42、44、45(缝合部位43、46)的缝合线T1、T2的强度更高,具有即使在气囊20膨胀时也不断裂的高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在车体侧壁部22中的处于流入用开口23的前方的缝褶部27的区域内,形成通气孔25。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气孔25在相对壁部28、28中的与临时结合部41、42相比靠近反转部30侧的区域中,以横跨反转部30的方式形成。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气孔25形成为,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车体侧壁部22中,位于夹在缝合部位43、43之间的位置上,以中心位于线L1上的方式开口为大致圆形(参照图9、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气孔25构成为,将内径尺寸r1设定为比缝合部位43(临时结合部41、42)的前后方向侧的宽度尺寸H1小(参照图12),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的车体侧壁部22中的左右两侧(在搭载于车辆搭载上并膨胀时的下侧),在前后整个区域中被缝合部分43(临时结合部41、42)覆盖。该通气孔25在气囊20的膨胀初期,在维持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时,如图6所示,利用流入气囊20的内部的膨胀用气体G,使与临时结合部41、42(缝合部位43)相比位于反转部30侧的相对壁部28、28彼此(构成通气孔25周围的相对壁部28、28彼此)压接,从而被闭塞,在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解除时,如图14所示开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内,如图9所示配置有系带48。系带48对气囊20膨胀完成时的车体侧壁部22和乘客侧壁部33之间的分离距离进行限制,从而限制气囊20的膨胀完成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车体侧壁部22侧和乘客侧壁部33侧的2片系带用基布49、50构成。各系带用基布49、50构成为具有:连结部49a、50a,其形成大致圆形,与各车体侧壁部22、乘客侧壁部33连结;以及带状的延伸设置部49b、50b,其从各连结部49a、50a的左右两缘侧延伸设置,将延伸设置部49b、50b的端部彼此缝合。在系带用基布49的连结部49a上,如图9所示,与流入用开口23及安装孔24对应地形成开口(省略附图标号)。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的制造进行说明。预先在乘客侧壁部33的内周面侧和车体侧壁部22的内周面侧分别缝合各系带用基布49、50的连结部49a、50a。使乘客侧壁部33和车体侧壁部22相互在外周面彼此相对的同时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以外周缘22a、33a彼此对齐的方式重叠,使用缝合线T3将外周缘22a、33a彼此缝合,以形成周缘结合部40。然后,在形成有通气孔25的前侧区域中,将车体侧壁部22和乘客侧壁部33以彼此分离的方式拉伸,以使周缘结合部40位于大致中央的方式,在车体侧壁部22的区域中,利用以将通气孔25折叠为两半的方式穿过车体侧壁部22的中心C1的线L1(在膨胀完成时穿过车体侧壁部22的中心C1并沿前后方向的线)形成折痕,相同地,在乘客侧壁部33的区域中,也利用通过乘客侧壁部33的中心C2的线L4(在膨胀完成时穿过乘客侧壁部33的中心C2并沿前后方向的线)形成折痕,从而形成缝褶部27、35中的反转部30、38,使乘客侧壁部33彼此重叠,使车体侧壁部22彼此重叠(参照图13A)。然后,如图13B所示,如果在以周缘结合部40为中心而左右对称的位置处,分别使用缝合线T1、T2,形成左右对称形状的缝合部位43、46(临时结合部41、42、44、45),并将乘客侧壁部33彼此缝合,将车体侧壁部22彼此缝合,则可以在车体侧壁部22、乘客侧壁部33上分别形成临时结合部41、42、44、45和缝褶部27、35。
然后,利用流入用开口23,将车体侧壁部22和乘客侧壁部33反转,以使得周缘结合部40不向外部露出。然后,如果通过将各系带用基布49、50的延伸设置部49b、50b从流入用开口23拉出,将对应的端部彼此缝合,由此形成系带48,则可以制造气囊20。
另外,在将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向车辆搭载的情况下,在以使保持器9的未图示的螺栓从气囊20的安装孔24凸出的方式,在气囊20内插入保持器9的状态下,折叠气囊20,将折叠的气囊20的周围利用规定的折叠散开防止材料进行包裹,以防止发生折叠散开。然后,如果以使保持器9的各螺栓从贯穿孔12b凸出的方式,在壳体11内的底壁部12上收容气囊20,并且将充气机10的主体部10a从下方向底壁部12的插入孔12a中插入,使保持器9的各螺栓贯穿凸缘部10c并利用螺母固定,则可以在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1中收容气囊20和充气机10,并且,可以利用保持器9安装气囊20和充气机10。然后,如果在壳体11上覆盖气囊罩15,利用铆钉18等将侧壁部13、17彼此连结,从而在壳体11上安装气囊罩15,然后在壳体11的安装片13a上组装未图示的喇叭开关机构,则可以组装气囊装置M。该气囊装置M如果利用喇叭开关机构的未图示的安装基板,安装在预先紧固于转向轴SS上的方向盘主体1中,则可以搭载在车辆上。
在将气囊装置M向车辆搭载后,如果行驶中的车辆发生碰撞,则充气机10进行动作,从气体喷出口10b喷出膨胀用气体,气囊20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膨胀,将形成在气囊罩15上的门部16a推压打开,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1凸出,如图1、2的双点划线所示,使外形形状成为中央附近较厚且随着朝向外周缘侧而变薄的大致凸透镜形状,以覆盖方向盘W的上表面侧的大致整个表面的方式完成膨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由于使外周壁21彼此结合而构成的临时结合部41、42、44、45,在折起外周壁21的一部分并向气囊20的内周侧凸出而形成的缝褶部27、35的区域内,以使得构成缝褶部27、35的相对壁部28、28、36、36彼此结合的方式形成,所以气囊20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而以小容积膨胀时,如图3、4所示,临时结合部41、42、44、45不向气囊20的外表面侧凸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44、45形成为朝向构成缝褶部27、35的底部的反转部30、38侧,将一侧末端41a、42a、44a、45a配置在处于气囊20的外表面侧的开口侧端部29、29、37、37附近,将另一侧末端41b、42b、44b、45b配置在反转部30、38附近,所以在气囊20以小容积膨胀时,临时结合部41、42、44、45几乎不向气囊20的外表面露出,在配置有该缝褶部27、35以及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区域中,可以维持膨胀时的外周壁21的曲面形状(参照图3~5)。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虽然在与乘客接触的乘客侧壁部33的区域中设置有临时结合部44、45,但在以小容积膨胀时,即使乘客与配置有临时结合部44、45和缝褶部35的前侧区域接触,也可以无碍地保护乘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如果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而以小容积完成膨胀的状态下,承受乘客而内压上升,则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形成的使相对壁部28、28、36、36彼此结合的状态被解除,但临时结合部41、42、44、45构成为,将末端41a、42a、44a、45a配置在缝褶部27、35的各相对壁部28、28、36、36中与膨胀时的气囊20的外表面相连续的开口侧端部29、29、37、37侧。因此,如果膨胀时的气囊20的内压上升,则如图7及图14所示,作用在气囊20的外周壁21上的张力TF,以使各相对壁部28、28(36、36)的开口侧端部29、29(37、37)彼此分离的方式起作用,使临时结合部41、42(44、45)以配置在开口侧端部29、29(37、37)侧的末端41a、42a(44a、45a)为起点解除结合。
然后,如果以末端41a、42a(44a、45a)为起点开始解除结合,则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44、45)形成方向与形成在开口侧端部29、29(37、37)之间的缝隙31(39)相交且向反转部30(38)侧延伸的线状,所以如图7的双点划线及图14所示,利用作用在气囊20的外周壁21上的张力TF,使各相对壁部28、28(36、36)相互以从开口侧端部29、29(37、37)侧彼此分离的方式打开,成为使开口侧端部29、29(37、37)(缝隙31、39)依次向反转部30(38)侧移动的形态。然后,伴随着该开口侧端部29、29(37、37)(缝隙31、39)的移动,可以将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解除顺利地向反转部30(38)侧的末端41b、42b(44b、45b)传递。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44、45)形成1根线状,将配置在开口侧端部29、29(37、37)上的一侧末端41a、42a(44a、45a)作为结合解除开始的起点,依次朝向配置在反转部30、38侧的另一侧末端41b、42b(44b、45b)进行结合解除,所以可以迅速地进行结合解除。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由于如果气囊20的内压上升,则可以立即使临时结合部41、42、44、45以末端41a、42a、44a、45a为起点而解除结合,然后将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解除从末端41a、42a、44a、45a侧顺利地传递,所以可以迅速且顺利地解除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并且,如果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被解除,则如图15、16所示,气囊20的容积增大,因此相对地气囊20的内压降低,可以柔和地保护乘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即使在以小容积膨胀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外周壁21在大致整个区域上形成曲面状,可以可靠地保护乘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具有下述结构,即,在车体侧壁部22中的缝褶部27的区域内,且与相对壁部28、28中的临时结合部41、42相比处于反转部30侧的区域中,配置有通气孔25。该通气孔25如图6所示,在维持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时,利用流入气囊20的内部的膨胀用气体G对与临时结合部41、42相比配置在反转部30侧的位置上的相对壁部28、28彼此(相对壁部28、28中的通气孔25周缘的部位)进行压接,由此被闭塞,在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解除时开口。因此,在临时结合部42的结合解除时,可以从开口的通气孔25排出剩余的膨胀用气体,可以进一步抑制气囊20的内压上升,可以进一步柔和地保护乘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在形成于车体侧壁部22以及乘客侧壁部33上的缝褶部27、35中,分别并列设置2个临时结合部41、42、44、45。因此,与仅配置1个临时结合部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外周壁21彼此结合的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区域增加,在气囊20中,可以进一步减小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的状态下膨胀时的容积。其结果,可以使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时和结合解除后的容积差增加。当然,如果不考虑这方面,则也可以如图17所示,构成为在1个缝褶部中配置沿上下方向大致直线状的1个临时结合部53,使得一侧末端53a位于开口侧端部侧(线L2、L3侧),另一侧末端53b位于反转部侧(线L1侧)。当然,在仅配置1个临时结合部的情况下,如果临时结合部构成为与开口侧端部之间的缝隙相交,则也可以形成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直线状,或者也可以形成弯曲的线状。
此外,所谓临时结合部的外形形状、即“方向与形成在开口侧端部之间的缝隙相交且向反转部侧延伸的线状”,表示向反转部侧逐渐接近的形状,但将下述形状除外,即,使末端位于开口端部侧且向反转部侧延伸,并且在中间部位以朝向开口端部侧的方式反转,然后再朝向反转部侧弯曲,另外,将下述形状也除外,即,在中间部位中较宽的范围内具有沿着缝隙的区域。但是,在反转部侧的末端具有沿着缝隙的区域的形状是包含在其中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形成使临时结合部41、42随着朝向反转部30侧而彼此接近,共用反转部30侧的末端41b、42b的结构。即,配置在缝褶部27中的通气孔25的开口侧端部29、29侧的临时结合部41、42(缝合部位43),在着沿反转部30的方向侧(前后方向侧)宽幅地配置,换言之,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时,相对壁部28、28中的通气孔25的开口侧端部29、29侧,在与相对壁部28、28彼此分离的方向(左右方向)相交(正交)的沿反转部30的方向侧(前后方向侧),宽幅地彼此结合。因此,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时,可以尽可能防止相对壁部28、28中的位于通气孔25的开口侧端部29、29侧的区域彼此分离地打开,避免从通气孔25泄漏膨胀用气体。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气孔25如图12所示,将内径尺寸r1(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尺寸)设定为小于临时结合部41、42(缝合部位4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H1,使膨胀时的下方侧在前后整个区域中由临时结合部41、42闭塞(参照图5),所以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的结合时,可以尽可能防止通气孔25的周缘部位打开而泄漏膨胀用气体。此外,如果不考虑这方面,则也可以如图18所示,使临时结合部54、55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2条而构成,该临时结合部54、55形成沿上下方向的直线状,彼此大致平行地形成,并且将一侧末端54a、55a配置在开口侧端部侧(线L2、L3侧),将另一侧末端54b、55b配置在反转部侧(线L1侧)。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临时结合部的配置数量并不限于2条,也可以并列设置大于或等于3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44、45由使用缝合线T1、T2形成的缝合部位43、46构成,所以共用末端41b、42b(44b、45b)的临时结合部41、42(44、45)可以通过一次缝合作业(形成缝合部位43(46))而形成。因此,可以减少缝合作业的工时。当然,如果不考虑这方面,则作为临时结合部也可以构成为,虽然为随着朝向反转部而彼此接近的结构,但不共用末端。此外,共用反转部侧末端的结构的临时结合部(缝合部位)的外形形状,并不限于如实施方式所示的半圆弧状,也可以采用大致V字状或大致U字状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由于通过使用缝合线T1、T2进行缝合而构成临时结合部41、42、44、45,所以与使用粘接剂等的情况相比,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制造容易,另外,如果构成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缝合线T 1断裂,则由该断裂引起的脱线传递,可以解除缝合状态,因此,可以顺利地进行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解除。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临时结合部41、42、44、45由缝合部位43、46构成,该缝合部位43、46通过使用强度不同的2根缝合线T1、T2将缝褶部27、35中的相对壁部28、28、37、37彼此缝合而构成,所以膨胀完成的气囊20在承受乘客而内压上升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可以在强度较弱(较细)的缝合线T1上产生应力集中,可以使该缝合线T1可靠地断裂。因此,可以迅速进行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形成的结合的解除。当然,如果不考虑这方面,则也可以使用强度设定为相同的2根缝合线形成临时结合部。另外,临时结合部并不限于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而构成,例如,临时结合部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将缝褶部中的相对壁部彼此利用粘接剂粘接规定部位,该粘接部位在气囊的内压上升至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剥离,从而解除结合状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用于方向盘,缝褶部27、35是由外形形状为大致圆形的乘客侧壁部33、车体侧壁部22的一部分沿着外周缘33a、22a的周向折起而形成的。并且,由于配置在缝褶部27、35的区域内的临时结合部41、42、44、45是使构成该缝褶部27、35的相对壁部28、28、37、37彼此部分结合而构成的,所以气囊20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而以小容积膨胀时,该临时结合部41、42、44、45不易以使气囊20的厚度减小的方式进行作用,气囊20使外周缘的周长略微缩小,以仅使外径尺寸略微减小的大致凸透镜形状进行膨胀。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各缝褶部27、35分别将圆形的车体侧壁部22和乘客侧壁部33在周向侧折起而形成,各缝褶部27、35中的相对壁部28、28、36、36彼此部分结合而形成的临时结合部41、42、44、45,形成在各车体侧壁部22、乘客侧壁部33的处于外周缘22a、33a附近的位置上。因此,在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而以小容积使气囊20膨胀时,可以抑制与外周缘形成大致圆形形状的大致凸透镜状相比较大地偏离而以异型膨胀的情况,在小容积下也可以使气囊20以仅外径尺寸略微减小的相似形状(外周缘形成大致圆形的大致凸透镜形状)进行膨胀(参照图3、4、15、16)。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即使在以小容积膨胀时,也可以确保中央附近的区域的充分厚度,并且可以宽幅地覆盖方向盘W的上表面侧的大致整个表面。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20中,由于在乘客侧壁部33和车体侧壁部22上,分别配置缝褶部27、35以及临时结合部41、42、44、45,在维持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时,乘客侧壁部33和车体侧壁部22均成为外周缘33a、22a的周长略微缩小的形态,所以可以可靠地抑制以小容积膨胀时的膨胀形状发生变形,另外,可以使维持由临时结合部41、42、44、45的结合时和结合解除后的容积差增加。当然,如果不考虑这方面,则也可以仅在乘客侧壁部或者车体侧壁部中的一个上形成缝褶部以及临时结合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缝褶部以及临时结合部的配置位置在乘客侧壁部和车体侧壁部中处于相同位置,外形形状也相同,当然也可以构成为,使缝褶部以及临时结合部在乘客侧壁部和车体侧壁部中的配置位置和外形形状不同。另外,缝褶部的折起量及临时结合部的配置区域的设定也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可以与乘客的保护模式相对应而任意设定,通过变更缝褶部的折起量(扇形形状区域的外形形状),由此可以任意地变更(气囊在维持临时结合部的结合的状态下的膨胀完成形状)小容积下的外形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方向盘用的气囊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气囊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副驾驶席用的气囊等中。
Claims (7)
1.一种气囊,其构成为,形成具有由可挠性的薄片材料构成的外周壁的袋状,折叠并收容在收容部位内,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一边从收容部位凸出一边展开膨胀,其中,
所述气囊在所述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具有临时结合部,其使所述外周壁彼此结合而构成,并且在展开膨胀时的所述气囊的内压上升时,可以解除结合状态,
在所述外周壁上形成缝褶部,其将所述外周壁的一部分折起并向所述气囊的内周侧凸出而构成,
该缝褶部构成为具有下述部件的剖面大致V字形状:2个相对壁部,其彼此相对地配置;反转部,其通过所述相对壁部彼此连结而构成所述缝褶部的底部;以及开口侧端部,其位于各相对壁部中,与膨胀时的所述气囊的外表面相连续,
所述临时结合部在所述缝褶部的区域内将所述相对壁部彼此结合而构成,并且形成方向与形成在所述开口侧端部之间的缝隙相交且向所述反转部侧延伸的线状,将一侧末端配置在所述开口侧端部附近,将另一侧末端配置在所述反转部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中,
在所述相对壁部中的与所述临时结合部相比处于所述反转部侧的区域中,形成有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中,
在1个所述缝褶部上配置有2个所述临时结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其中,
2个所述临时结合部构成为,随着朝向所述反转部侧而彼此接近地形成,并且共用配置在所述反转部附近的另一侧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中,
所述临时结合部通过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中,
所述气囊用于方向盘,作为所述外周壁构成为,具有:乘客侧壁部,其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乘客侧;以及车体侧壁部,其在膨胀完成时配置在方向盘侧,该乘客侧壁部和车体侧壁部的外形形状形成相同的大致圆形形状,
在所述乘客侧壁部或者所述车体侧壁部的至少一个上,配置所述缝褶部以及所述临时结合部,
所述缝褶部,将所述乘客侧壁部或者所述车体侧壁部的一部分沿所述乘客侧壁部或者所述车体侧壁部的外周缘的周向折起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其中,
所述缝褶部以及所述临时结合部分别配置在所述乘客侧壁部和所述车体侧壁部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077556 | 2010-03-30 | ||
JP2010077556A JP5387479B2 (ja) | 2010-03-30 | 2010-03-30 | エアバッ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05828A true CN102205828A (zh) | 2011-10-05 |
CN102205828B CN102205828B (zh) | 2013-07-10 |
Family
ID=44694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7932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5828B (zh) | 2010-03-30 | 2011-03-30 | 气囊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14023B2 (zh) |
JP (1) | JP5387479B2 (zh) |
CN (1) | CN10220582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4607A (zh) * | 2011-10-14 | 2014-06-18 | Tk控股公司 | 安全气囊模块 |
CN110740904A (zh) * | 2017-07-07 | 2020-01-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32189B2 (ja) * | 2007-08-09 | 2009-09-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インフレ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10158914A (ja) * | 2007-08-10 | 2010-07-22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5485416B2 (ja) * | 2011-01-20 | 2014-05-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5822541B2 (ja) * | 2011-06-01 | 2015-11-24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03747986B (zh) * | 2011-08-31 | 2017-09-2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汽车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
US9834168B2 (en) * | 2015-09-16 | 2017-12-05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ide airbag including forward facing vent |
JP7037943B2 (ja) * | 2018-01-12 | 2022-03-17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 |
KR102533286B1 (ko) * | 2018-04-04 | 2023-05-17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운전석용 에어백 장치 |
US11254273B2 (en) * | 2018-10-19 | 2022-02-22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Venting of airbag for adjustment of cushioning surface posit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52283B1 (en) * | 1998-07-22 | 2002-03-05 |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 Gas bag restraint system |
US20040164526A1 (en) * | 2003-02-26 | 2004-08-26 | Takata Corporation | Airbag and airbag system |
CN1769100A (zh) * | 2004-09-03 | 2006-05-10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US20070205591A1 (en) * | 2006-03-03 | 2007-09-06 | Toyoda Gosei Co., Ltd. | Airbag apparatus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
DE102006023272A1 (de) * | 2006-05-18 | 2007-11-29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Gassack-Einhei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90726A (en) * | 1975-04-23 | 1976-11-09 | Nissan Motor Co., Ltd. | Inflatable and semi-crushable safety bag for vehicle passenger |
DE4101286A1 (de) * | 1991-01-17 | 1992-07-23 | Trw Repa Gmbh | Aufblasbarer gassack fuer rueckhaltesysteme in fahrzeugen |
JPH06286568A (ja) * | 1993-03-30 | 1994-10-11 | Hino Motors Ltd | 車両用の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 |
JPH0717351A (ja) * | 1993-07-02 | 1995-01-20 | Tokai Rika Co Ltd | エアバッグ装置用袋体 |
JPH07205738A (ja) | 1994-01-13 | 1995-08-08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
US5454595A (en) * | 1994-09-08 | 1995-10-03 |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 Hidden volume cushion |
JPH09263202A (ja) * | 1996-03-27 | 1997-10-07 | Asahi Chem Ind Co Ltd | エアバッグ |
JP2962224B2 (ja) * | 1996-04-08 | 1999-10-12 |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 側面衝突用エアバッグ |
JP3769831B2 (ja) * | 1996-04-08 | 2006-04-26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5871231A (en) * | 1996-06-05 | 1999-02-16 | Simula Inc. | Low aggressivity variable-volume variable-inflation air bag system |
JP2001163141A (ja) * | 1999-12-06 | 2001-06-19 | Calsonic Kansei Corp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2067849A (ja) * | 2000-08-25 | 2002-03-08 | Takata Corp | エアバッグ |
GB2400355B (en) * | 2003-04-10 | 2006-05-24 | Autoliv Dev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 air-bag |
JP2007076619A (ja) * | 2005-09-16 | 2007-03-29 | Toyota Motor Corp |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7441805B2 (en) * | 2006-01-03 | 2008-10-28 | Autoliv Asp, Inc. | Cushion break stitch pattern |
JP4952077B2 (ja) * | 2006-06-14 | 2012-06-13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9040160A (ja) * | 2007-08-07 | 2009-02-26 | Toyoda Gosei Co Ltd |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
-
2010
- 2010-03-30 JP JP2010077556A patent/JP538747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3-14 US US13/046,916 patent/US841402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3-30 CN CN201110079320.7A patent/CN10220582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52283B1 (en) * | 1998-07-22 | 2002-03-05 |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 Gas bag restraint system |
US20040164526A1 (en) * | 2003-02-26 | 2004-08-26 | Takata Corporation | Airbag and airbag system |
CN1769100A (zh) * | 2004-09-03 | 2006-05-10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US20070205591A1 (en) * | 2006-03-03 | 2007-09-06 | Toyoda Gosei Co., Ltd. | Airbag apparatus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
DE102006023272A1 (de) * | 2006-05-18 | 2007-11-29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Gassack-Einheit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4607A (zh) * | 2011-10-14 | 2014-06-18 | Tk控股公司 | 安全气囊模块 |
CN110740904A (zh) * | 2017-07-07 | 2020-01-3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CN110740904B (zh) * | 2017-07-07 | 2022-02-1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US11351954B2 (en) | 2017-07-07 | 2022-06-07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ba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05828B (zh) | 2013-07-10 |
US8414023B2 (en) | 2013-04-09 |
JP5387479B2 (ja) | 2014-01-15 |
JP2011207357A (ja) | 2011-10-20 |
US20110241323A1 (en) | 2011-1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05828B (zh) | 气囊 | |
JP5007539B2 (ja)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
EP1205362B1 (en) | Airbag | |
EP2147832B1 (en) |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 |
JP4735590B2 (ja) |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 |
CN104590194B (zh) | 气囊装置 | |
US7845680B2 (en) |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 |
US7654568B2 (en) | Airbag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 |
JP4743014B2 (ja) |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 |
US9039039B2 (en) | Airbag apparatus | |
JP3914221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US9290149B2 (en) | Airbag apparatus for a front passenger seat | |
JP2009067079A (ja)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20125053A (ja) |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 |
JP5283121B2 (ja)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05193881A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6043705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H07329695A (ja) | エアバッグの内圧調節装置 | |
JP2001322521A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エアバッグ | |
JPH08104196A (ja)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 |
JP4846422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01260798A (ja) | 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 |
JP2009113502A (ja)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11031691A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エアバッグ | |
JP2001219801A (ja)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