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90194B - 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90194B
CN104590194B CN201410602425.XA CN201410602425A CN104590194B CN 104590194 B CN104590194 B CN 104590194B CN 201410602425 A CN201410602425 A CN 201410602425A CN 104590194 B CN104590194 B CN 104590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expansion
folding
limiting part
temporari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024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90194A (zh
Inventor
三浦涉
重村孝
古野刚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90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0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90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90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1Packaging straps or envelopes for inflatabl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021/161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addition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deployment traject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能够顺利地进行对展开膨胀初期的气囊的展开膨胀的限制和限制解除。该气囊装置具备:气囊,其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收容部位解除折叠并凸出而展开膨胀;以及限制部件,其安装在收容部位中,而能够限制气囊的一部分的展开膨胀。限制部件具有挠性,并且具备:临时保持部,其将作为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可释放地临时保持;安装部,其安装在收容部位中;以及连结片部,其连结安装部和临时保持部。临时保持部具备:基座部,其与连结片部相连;以及罩部,其与在其与基座部之间形成用于临时保持折叠部的保持凹部而与基座部连结,将折叠部从保持凹部释放时的开口设置在未与基座部侧连结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内周侧而构成。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在车辆上的气囊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在气囊的展开膨胀时对气囊的一部分的展开膨胀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的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气囊装置,存在对气囊的一部分的展开膨胀进行限制(抑制)的结构的气囊装置。该气囊在展开膨胀时,与其它部位相比,对一部分的展开膨胀进行抑制,而首先使其它部位展开膨胀。作为该种气囊装置,利用具有形状保持性的保持部件(限制部件)。保持部件具有将气囊的折叠部收容的两个口袋状的部位。气囊在折叠而收容在收容部位中时,使两个折叠部临时保持在保持部件的口袋中。而且,气囊在展开膨胀的初期时,进行临时保持以使折叠部瞬间停留在保持部件的口袋中。其后,折叠部从保持部件脱离并展开膨胀。
这些保持部件设为具有形状保持性的长方体的箱状。而且,保持部件兼作为进行包覆的封包部件,以使得气囊的折叠形状不会崩塌。保持部件的两侧的箱状部位作为气囊的折叠部的口袋状的保持部位。保持部件在气囊膨胀时,使两侧的保持部位的中央侧的开口侧的边缘弯曲为凸状。而且,中央侧的开口的边缘对气囊的展开膨胀进行抑制,直至气囊的折叠部被释放而从两个保持部位脱离为止。
然而,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保持部件自身设为箱状,而具有对气囊的折叠形状进行维持的形状保持性。而且,采用在释放气囊的折叠部时,保持部件(限制部件)使筒状的保持部位的末端的开口扩张的方式。此外,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保持部位的周壁固定在气囊装置的具有刚性的安装部位。因此,保持部位的开口的周缘难以变形,不能顺利地释放折叠部。即,在现有的气囊装置中,有可能过度地限制(抑制)气囊的展开膨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利地进行展开膨胀初期的气囊的展开膨胀的限制和限制解除的气囊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和限制部件。气囊被折叠后收容保持在收容部位中,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收容部中位解除折叠并凸出而展开膨胀。限制部件安装在收容部位中,而在气囊展开膨胀时,能够限制气囊的一部分的展开膨胀。限制部件具有挠性。限制部件具备临时保持部、安装部、以及连结片部。临时保持部将作为被折叠的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可释放地临时保持。安装部安装在收容部位上。连结片部连结安装部和临时保持部。临时保持部具备基座部和罩部。基座部与连结片部相连。罩部在其与基座部之间形成用于临时保持折叠部的保持凹部而与基座部连结。临时保持部将折叠部从保持凹部释放时的开口设置在罩部的外周缘中的未与基座部侧连结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内周侧。限制部件与被折叠的气囊一起收容在收容部位中。
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如果膨胀用气体流入气囊内,则气囊一边维持限制部件的临时保持部临时保持气囊的折叠部的状态,一边使初期展开膨胀部展开膨胀。初期展开膨胀部是气囊的没有收容在临时保持部内的部位,是比折叠部位于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的部位。而且,限制部件在将安装部安装在收容部位的状态下,使安装部和临时保持部之间的连结片部弯曲,而使临时保持部与折叠部的动作对应地旋转。此外,气囊的折叠部由于初期展开膨胀部的进一步展开膨胀而被拉伸。此外,折叠部自身也膨胀。因此,折叠部经由使释放用非连结缘弯曲而扩张的保持凹部的释放用开口,从临时保持部(保持凹部)脱离而被释放。然后,折叠部解除折叠,并展开膨胀,其结果,气囊整体膨胀完成。
此外,在气囊的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脱离而被释放时,连结片部弯曲而临时保持部翻转,以使得易于释放折叠部。并且,临时保持部(保持凹部)的释放用开口使周缘的释放用非连结缘自身发生弯曲。因此,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顺利地脱离而被释放。其结果,顺利地解除气囊的展开膨胀限制。
当然,在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被释放之前,气囊整体的展开膨胀被限制。换言之,在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被释放之前,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的展开膨胀被限制,而能够抑制初期展开膨胀部从收容部位凸出。而且,通过之后的折叠部的顺畅的释放,能够使包含初期展开膨胀部在内的气囊整体的展开膨胀完成。即,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能够确保气囊的展开膨胀初期的期望的膨胀形态。
因此,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能够顺利地进行对展开膨胀初期的气囊的展开膨胀的限制和限制解除,能够确保气囊的展开膨胀初期的期望的膨胀形态。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不是如下所述的结构。即,不是使限制部件与气囊的外周壁自身结合,而在规定的张力的作用时使限制部件破裂的结构。在如上述的使限制部件破裂的结构中,能够在限制部件破裂之前,限制气囊的展开膨胀。但是,在使限制部件破裂的结构中,需要考虑气囊的外周壁和限制部件的结合强度等。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不是使限制部件破裂的结构。因此,在本发明中,无需考虑气囊的外周壁和限制部件的结合强度等。即,在发明中,简单地将气囊的规定的折叠部收容在临时保持部的保持凹部内即可,能够简单地进行对气囊的规定部位的展开膨胀的限制。
而且,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也可以是限制部件由具有挠性的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形成。该片材是使安装形成部位、连结片形成部位、基座形成部位、罩形成部位相连而形成的。安装形成部位是用于形成安装部的部位,连结片形成部位是用于形成连结片部的部位,基座形成部位是用于形成基座部的部位,罩形成部位是用于形成罩部的部位。而且,临时保持部通过将平坦地展开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的基座形成部位和罩形成部位折叠,并将外周缘缝制而形成。
即,在如上述的结构中,仅将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的基座形成部位和罩形成部位折叠,并简单地将规定部位缝制,则能够形成设有保持凹部的临时保持部。因此,在如上述的结构中,能够使用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简单地形成限制部件。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也可以是罩部由与基座部侧的部件分体构成的具有挠性的片材形成。在使用该片材的情况下,如果将从片材的外周缘中的至少释放用非连结缘的两端延伸的边缘与基座部侧的部件缝制,则能够形成罩部。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将罩部设为与基座部侧分体。因此,在从规定的片材进行裁切,而准备罩部和基座部侧时,与从一张片材裁切出罩部和基座部相连的形状的情况相比,是小片的裁切。其结果,在如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将片材的出成率设为较优。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在将罩部设为分体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基座部侧的部件由防止崩塌用封包部件,该防止崩塌用封包部件用于包覆完成折叠的气囊。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将除了限制部件的罩部之外的部位由封包部件构成。因此,在如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将限制部件和包装材料共用,而能够实现气囊装置的部件数量的减少和限制部件的使用材料的减少。
进而,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也可以是罩部设为将外周缘中的与释放用非连结缘相对的缘侧作为不与基部侧连结的非连结缘。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作为罩部的缝制作业,只要对从释放用非连结缘的端部延伸的边缘进行缝制即可。因此,能够减少限制部件的缝制作业。另外,即使不将罩部中的与释放用非连结缘相对的边缘侧缝制在基座部侧,气囊的折叠部也能够从成为罩部的释放用非连结缘侧的释放用开口中顺利地脱离。因此,如上述的结构,也不会降低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的释放性能。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完成折叠的气囊的折叠完成品设为以使折叠部配置在顶端面侧,且使底面侧保持在收容部位上的方式进行折叠的结构。而且,限制部件将安装部配置在折叠完成品的底面,将连结片部配置在折叠完成品的侧面。此外,限制部件将基座部侧配置为在折叠完成品的外表面侧朝外,并且将罩部侧配置为朝向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而将临时保持部配置在折叠完成品的顶端面。并且,限制部件与气囊一起收容在收容部位。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作为气囊的折叠收容状态,以临时保持部与折叠完成品的底面平行的方式,成为从连结片部弯折的状态。因此,在气囊膨胀时,在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的释放用开口脱出时,临时保持部旋转,使得连结片部弯曲,临时保持部从收容部位的底面侧离开。此外,在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的释放用开口脱离时,释放用开口以使与基座部隔离的缘侧从收容部位的底面侧离开的方式弯曲并扩张。与进行这些临时保持部的旋转动作和释放用开口的扩张动作的时间相对应,而顺利地限制气囊的展开膨胀。当然,限制后的释放用开口由于连结片部发生弯曲且释放用非连结缘弯曲,而扩张较大,因此,能够顺利地释放折叠部,并且顺利地解除对展开膨胀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中,也可以是限制部件具有用于抑制折叠部的展开膨胀的抑制用腕部。抑制用腕部从临时保持部的将连结片部夹在中间的两边缘延伸,且与收容部位连结,并用于抑制气囊的膨胀初期的折叠部的展开膨胀。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利用抑制用腕部,而抑制释放用开口(临时保持部)的旋转,并限制气囊的展开膨胀。而且,在如上述的结构中,不会对与基座部相对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部位的弯曲造成障碍,即,不会对折叠部的顺畅的释放造成障碍,而适用于加强气囊的展开膨胀的限制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抑制用腕部分别具有多个与收容部位连结的连结部位。多个连结部位大致沿与抑制用腕部的彼此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在如上述的结构中,抑制用腕部在沿释放用开口(临时保持部)的旋转面的方向上在多个部位处与收容部位连结。因此,释放用开口(临时保持部)的旋转,详细而言,临时保持部的两边缘附近的旋转进一步被抑制用腕部抑制。其结果,在如上述的结构中,不会对折叠部的顺利的释放造成障碍,并能够进一步抑制气囊的展开膨胀。
此外,气囊的折叠完成品为在从收容在临时保持部的折叠部的下方至折叠完成品的侧面中的远离连结片部的侧面侧,配置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并进行折叠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限制部件具有如下所述的抑制用腕部。初期展开膨胀部是比折叠部位于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的部位。
该情况下的抑制用腕部从临时保持部的将连结片部夹在中间的两边缘附近,分别向临时保持部的前端侧延伸,而覆盖折叠完成品的侧面中的远离连结片部的侧面侧,并且,该抑制用腕部延伸至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且与收容部位连结。并且,抑制用腕部设为在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膨胀时,能够从所覆盖的折叠完成品的侧面侧彼此远离的方式脱离,而抑制初期展开膨胀部的展开膨胀。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抑制用腕部分别延伸至临时保持部的前端侧,并覆盖折叠完成品的侧面中的远离连结片部的侧面侧,换言之,从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的上方覆盖侧面,而与收容部位连结。因此,在气囊膨胀的初期阶段,在两个抑制用腕部彼此远离并从折叠完成品的前侧面离开之前,抑制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的展开膨胀。当然,抑制用腕部从临时保持部的两个边缘延伸至临时保持部的前端侧后弯曲,覆盖初期展开膨胀部的前表面,进一步弯曲,并延伸至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并与收容部位连结。即,两个抑制用腕部均设置至少两个弯曲部,设为从折叠完成品的顶端面侧经由侧面侧而延伸至底面侧的较长的长度尺寸。因此,即使这些抑制用腕部对初期膨胀部的展开进行抑制,如果这些抑制用腕部从折叠完成品脱开,就不会对初期展开膨胀部的膨胀造成障碍,此外也不会对使连结片部弯曲且使临时保持部旋转的限制部件的动作自身造成障碍。
如上所述的抑制用腕部能够配置为,覆盖临时保持部的基座部的外表面侧,并与收容部位连结。或者如上所述的抑制用腕部能够配置为,从临时保持部的罩部延伸,并与收容部位连结。
此外,气囊的折叠完成品为在从收容在临时保持部的折叠部的下方至折叠完成品的侧面中的远离连结片部的侧面侧,配置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并进行折叠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限制部件具有如下所述的展开抑制部。初期展开膨胀部是比折叠部位于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的部位。
该情况下的展开抑制部具有根部和连结腕部。根部从临时保持部上的罩部的释放用非连结缘延伸。并且,根部在折叠部的下方的初期展开膨胀部的上表面和罩部之间,从释放用非连结缘侧弯折地配置。连结腕部从根部的两侧分别向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延伸并与收容部位连结。而且,展开抑制部在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膨胀时,能够从所覆盖的初期展开膨胀部脱离,而抑制气囊的膨胀初期的折叠部的展开膨胀。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展开抑制部在两侧的连结腕部与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的收容部位连结的状态下,成为根部对折叠部正下方的初期展开部的上表面进行按压的状态。因此,展开抑制部在气囊膨胀的初期阶段中,在从展开抑制部脱离之前,能够抑制初期展开膨胀部的展开膨胀。此外,在展开膨胀部从初期展开膨胀部脱离的状态下,成为展开抑制部的根部翻卷至临时保持部的释放用非连结缘侧的状态,而抑制释放用非连结缘侧的弯曲。而且,在临时保持部的释放用开口张开较大为止的时间内,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的脱离被限制。即,展开抑制部能够在气囊膨胀初期抑制初期展开膨胀部的展开膨胀,进而,也能够抑制折叠部从临时保持部的释放。其结果,上述结构更适用于加强膨胀初期的展开膨胀的限制的情况。
另外,展开抑制部从临时保持部的罩部延伸设置,而不直接与基座部或连接片部连结。因此,临时保持部自身能够旋转为使连结片部弯曲,使得从收容部位的底面侧离开,以使易于释放折叠部。其结果,限制部件不会过分阻碍折叠部的释放。
进而,本发明涉及的气囊装置设为搭载在车辆的副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的上表面侧的风挡玻璃下方的结构。而且,也可以是,限制部件的临时保持部设为将折叠的气囊的一部分中的后部侧作为折叠部而收容在保持凹部内的结构。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在副驾驶席用气囊展开膨胀时,限制部件的临时保持部将折叠完成品的后部侧的折叠部收容保持,而使折叠部的展开膨胀延迟。伴随着该延迟,折叠完成品的前部侧的展开膨胀也被抑制。而且,在副驾驶席用的气囊中,折叠完成品的前部侧成为在气囊膨胀初期从收容部位向上方的风挡玻璃侧凸出的部位。因此,在如上述的结构中,由于对折叠完成品的前部侧的展开进行抑制,所以能够抑制与风挡玻璃的较强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向车辆的搭载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2是从前方观察在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以单体膨胀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是沿图2的气囊的前后方向的纵剖面图。
图4是沿图2的气囊的前后方向的概略横剖面图,与图3的IV-IV部位相对应。
图5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基布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在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限制部件的斜视图。
图7A、7B、7C是按顺序说明实施方式的限制部件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8A、8B是按顺序说明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
图9A、9B是按顺序说明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示出图8B之后的工序。
图10A、10B是按顺序说明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示出图9B之后的工序,一同示出安装限制部件后的状态。
图11A、11B、11C、11D是按顺序对利用封包部件包覆实施方式的气囊的折叠完成品的工序进行说明的图。
图12A、12B是按顺序说明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的图。
图13A、13B是按顺序说明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的图,示出图12B之后的状态。
图14是对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限制部件的斜视图。
图16A、16B、16C是按顺序说明图15所示的限制部件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7是示出图15所示的限制部件的使用状态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18A、18B是按顺序说明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的限制部件的制造工序的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限制部件的斜视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限制部件的侧视图。
图21A、21B是按顺序对使用了图19所示的限制部件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在动作时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22A、22B是按顺序说明图21B之后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图。
图23是对图21A所示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限制部件的斜视图。
图25A、25B是按顺序对使用了图24所示的限制部件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在动作时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26A、26B是按顺序说明图25B之后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图。
图27是对图25A所示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限制部件的斜视图。
图29是图28所示的限制部件的侧视图。
图30是示出图28所示的限制部件覆盖折叠完成品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1是示出图28所示的限制部件覆盖折叠完成品后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32A、32B是按顺序对使用了图28所示的限制部件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在动作时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33A、33B是按顺序说明图32B之后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图。
图34是对图32A所示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35是示出使用图28所示的限制部件的变形例的折叠完成品的覆盖状态的俯视图。
图36A、36B是按顺序对使用了图35的折叠完成品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在动作时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37A、37B是按顺序说明图36B之后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图。
图38是对图36A所示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3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限制部件的斜视图。
图40是图39所示的限制部件的侧视图。
图41A、41B是按顺序对使用了图39所示的限制部件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在动作时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42A、42B是按顺序说明图41B之后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图。
图43是对图41A所示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图4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限制部件的斜视图。
图45是图44所示的限制部件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46A、46B是按顺序说明图44所示的限制部件覆盖折叠完成品的状态的图。
图47A、47B是按顺序对使用了图44所示的限制部件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在动作时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48A、48B是按顺序说明图47B之后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图。
图49是对图47A所示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气囊膨胀的状态进行说明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处公开的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及与之相关的等同内容均包含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气囊装置,采用在副驾驶席的前方配置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为例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以下,简称为“气囊装置”)设为上部安装式气囊装置,搭载在风挡玻璃4的下方的仪表面板(以下,简称为“仪表板”)1的上表面2侧的内部。
如图1、12所示,气囊装置M具有被折叠的气囊15、充气机8、壳体12、保持器9及气囊罩6而构成。充气机8向气囊15供给膨胀用气体。壳体12是收容保持气囊15以及充气机8的收容部位。保持器9将气囊15以及充气机8安装在壳体12上。气囊罩6覆盖被折叠的气囊15的上方。而且,气囊装置M具有限制部件60和封包部件79。限制部件60限制气囊15的展开膨胀。封包部件79覆盖将气囊15折叠而形成的折叠完成品53的周围。
气囊罩6与合成树脂制的仪表板1一体形成。气囊罩6具有被展开膨胀时的气囊15按压而向前后两侧打开的两片门部6a、6b。此外,在气囊罩6的门部6a、6b的周围形成有与壳体12连结的连结壁部6c。在连结壁部6c上形成有用于与壳体12的卡止爪12c卡止的卡止孔6d。
充气机8具有大致圆柱状的主体部8a和凸缘部8c。主体部8a具有多个气体喷出口8b。凸缘部8c成为将充气机8安装在壳体12上的部位。
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2是在上端侧具有长方形的开口的金属板制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具有底壁部12a和周壁部12b。底壁部12a是大致长方形板状,成为将充气机8从下方插入并进行安装的部位。周壁部12b从底壁部12a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周壁部12b卡止在气囊罩6的连结壁部6c上。即,在周壁部12b的上端形成有卡止爪12c,该卡止爪12c插入至连结壁部6c的卡止孔6d中而与连结壁部6c卡止。
而且,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气囊15和充气机8将保持器9的各螺栓9a作为安装单元而安装在壳体12的底壁部12a上。保持器9配置在气囊15内。各螺栓9a从气囊15的后述安装座18向气囊外凸出,进而贯穿限制部件60、封包部件79、底壁部12a、以及充气机8的凸缘部8c。而且,在各螺栓9a上紧固有螺母10。因此,气囊15和充气机8安装在壳体12的底壁部12a上。此外,在壳体12的底壁部12a上配置有与车辆的车身侧连结的未图示的托架。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气囊15如图2~图4所示,具有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膨胀的气囊主体16、系带28以及整流布34。系带28配置在气囊主体16内,对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成形状进行限制。整流布34对膨胀用气体向气囊主体16内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
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气囊主体16形成为大致袋状而在膨胀完成时闭塞仪表板1的上表面2和仪表板1上方的风挡玻璃4之间。具体而言,如图2~图4所示,气囊主体16使膨胀完成时的形状成为将顶部配置在前端侧的大致四方锥形,且具有乘员侧壁部23和周壁部17。乘员侧壁部23配置在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成时成为乘员侧的后部侧。周壁部17形成为在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成时从乘员侧壁部23的周缘向前方延伸并收束至前端侧的前端细的形状。
周壁部17是配置为在气囊15的膨胀完成时,主要闭塞仪表板1的上表面2和仪表板1上方的风挡玻璃4之间的部位。周壁部17具有上壁部17a、下壁部17b、左壁部17c以及右壁部17d。上壁部17a和下壁部17b配置在周壁部17的上下两侧,且分别沿大致左右方向配置。左壁部17c和右壁部17d配置在左右两侧,且分别沿大致前后方向配置。在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成时的前端附近,并且下壁部17b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以大致圆形开口的气体流入口19。气体流入口19是使膨胀用气体流入气囊主体16内的开口。气体流入口19的周缘是在壳体12的底壁部12a上安装的安装座18。在安装座18上形成有用于使保持器9的螺栓9a贯穿的多个(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4个)安装孔20。此外,在周壁部17的左壁部17c和右壁部17d上形成有通风孔21。通风孔21是将流入气囊主体16内的剩余的膨胀气体排出的开口。
乘员侧壁部23在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成时,在作为乘员侧的气囊主体16的后端侧,沿大致铅垂方向配置。乘员侧壁部23在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成时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具有向前方凹陷的凹部24。在乘员侧壁部23的凹部24的左右两侧配置有相对地向后方侧凸出的凸出部25(25L、25R)。即,在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16的乘员侧壁部23上沿上下方向连续地配置有,在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成时在中央的凹部24以及凹部24的左右两侧的凸出部25L、25R(参照图3、图4)。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凸出部25L、25R和凹部24的凹凸状态,使乘员侧壁部23的上下方向中央附近的区域变得最大。而且,凹凸分别收束至乘员侧壁部23的下端侧和周壁部17的上壁部17a的区域内的前方侧。在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16中,凹部24中的凹陷的底部(前端24a)由将后述的内左面板42L、内右面板42R的内周缘42a、42a彼此缝接而形成的内侧缝合部44构成。各凸出部25L、25R的凸出顶部25a由将后述的外左面板40L、外右面板40R的后缘40e、40e和内左面板42L、内右面板42R的外周缘42b、42b分别缝接而形成的外侧缝合部45L、45R构成(参照图3、图4)。
系带28配置在气囊主体16内,以在膨胀完成时抑制凹部24的底部(前端24a)侧向后方凸出。而且,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系带28如图3、图4所示,具有成为周壁部17侧的前侧部位29和成为乘员侧壁部23侧的后侧部位30。
前侧部位29是将图5所示的前侧部位用材料32的一部分折叠而构成的,且形成为以气体流入口19为中心的左右对称形状。如图3、图4所示,前侧部位29将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成时的外形形状形成为与大致三角锥形状近似的立体形状。即,前侧部位29使前端29a侧大致沿左右方向,使后端29b侧大致沿上下方向。具体而言,前侧部位29使前端29a侧的区域在安装座18的区域中与周壁部17的下壁部17b连结。而且,前侧部位29通过在从与安装座18的连结部位向后方延伸的部位形成折痕而形成为与大致三角锥状近似的形状。前侧部位29的后端29b侧缝接在后侧部位30的前端30a侧。
后侧部位30将外形形状构成为大致梯形状。如图3所示,后侧部位30使宽度较宽的后端30b侧与在乘员侧壁部23的上下大致中央的凹部24的底部(前端24a)侧缝接,并且,使宽度较窄的前端30a侧与前侧部位29的后端29b侧缝接。
整流布34如图3、图4所示,配置为覆盖气体流入口19的上方。整流布34形成为使前后方向的两端开口的大致圆筒形状,以使得从气体流入口19流入的膨胀用气体能够向前后两侧流动。因此,从气体流入口19流入的膨胀用气体从整流布34的前后的开口34a、34b沿着前后方向流入气囊主体16内。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整流布34由图5所示的一对整流布材料36、36构成。整流布材料36形成为左右对称形状,分别具有在气体流入口19的周缘处缝接的连结部37和从连结部37向左右的外侧延伸的主体部38。而且,各整流布材料36分别将连结部37缝接在气体流入口19的周缘的安装座18上而安装在气囊主体16上。而且,通过使主体部38的远离连结部37一侧的前端38a彼此缝接而形成整流布34。
气囊主体16使规定形状的基布的周缘彼此结合而构成为袋状。如图5所示,气囊主体16由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外侧的外左面板40L、外右面板40R,以及膨胀完成时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内侧的内左面板42L、内右面板42R这四片基布构成。
外左面板40L、外右面板40R为左右对称形状,在膨胀完成时的气囊主体16中,主要构成周壁部17的区域,以及从乘员侧壁部23中的各凸出部25L、25R的凸出顶部25a成为左右方向外侧的部位的区域。外左面板40L、外右面板40R配置为,除了成为安装座18的部位之外,利用如经过气体流入口19的中央并沿前后方向这样的分割面将上述的区域左右分割。而且各外左面板40L、外右面板40R如图5所示,均具有构成安装座18的凸出部40a。
内左面板42L、内右面板42R构成乘员侧壁部23中的各凸出部25L、25R的凸出顶部25a之间的内侧的区域。而且,内左面板42L、内右面板42R配置为,在成为凹部24的底部(前端24a)的位置处将凸出顶部25a之间的内侧的区域左右分割为2个区域。
此外,在气囊主体16上配置有用于对气体流入口19的周缘进行加强的大致圆形的加强布39。加强布39具有从气体流入口19向前方延伸的延设部39a。如图3所示,延设部39a在气囊15的膨胀完成时,覆盖后述的前侧缝合部46的内周侧,并且,防止从气体流入口19向内部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直接对准前侧缝合部46。
在实施方式中,外左面板40L、外右面板40R、内左面板42L、内右面板42R、加强布39、整流布材料36、前侧部位用材料32(前侧部位29)以及后侧部位30分别是具有挠性的织布,通过由聚酯类、聚酰胺类等构成的织布构成。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该无纺布设为未涂覆硅酮等涂层剂的无涂层布。
对气囊15的制造进行说明。预先将内左面板42L和内右面板42R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以使周缘彼此一致的方式进行重叠,并进一步重叠系带28的后侧部位30,使用缝合线将内周缘42a、42a彼此和后端30b缝接,形成内侧缝合部44。此外,将外左面板40L和外右面板40R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以使周缘彼此一致的方式进行重叠,并使用缝合线将下缘40d、40d彼此缝接。并且,以使凸出部40a、40a彼此重叠的方式打开外左面板40L和外右面板40R。其后,在凸出部40a、40a上依次重叠整流布材料36、36、系带28的前侧部位用材料32、加强布39,并在成为安装座18的部位处使用缝合线进行缝接,其后,利用开孔加工,形成气体流入口19和安装孔20。然后,将外左面板40L和外右面板40R以使周缘彼此一致的方式进行重叠,并使用缝合线将上缘40c、40c彼此缝接。其后,将外左面板40L和外右面板40R以后缘40e、40e彼此分开的方式打开,将以使外周缘42b、42b彼此分开的方式张开的内左面板42L、内右面板42R重叠,而使用缝合线将外左面板40L的后缘40e和内左面板42L的外周缘42b缝接,而形成外侧缝合部45L。同样地,将外右面板40R的后缘40e和内右面板42R的外周缘42b缝接,而形成外侧缝合部45R。然后,将系带28的前侧部位29对折,并将弯折状态的后端29b侧与后侧部位30的前端30a侧缝接,形成系带28。其后,利用外左面板40L和外右面板40R中未缝合部分即前缘40b侧的部位的开口,将气囊主体16翻转,以使得缘部的缝合边不会露出至外部。而且,将外左面板40L和外右面板40R的前缘40b分别以对折方式重叠,并使用缝合线进行缝接,而形成前侧缝合部46。然后,将各整流布材料36的主体部38从气体流入口19向外部引出,并使用缝合线将前端38a彼此缝接,而形成整流布34。然后,如果使该整流布34返回气体流入口19的内部,则能够制造气囊15。
下面,对气囊15的折叠工序进行说明。首先,以使螺栓9a从各安装孔20凸出的方式将保持器9配置在气囊15的内部。然后,气囊15在经过预折叠工序后,经过左右缩小折叠工序和前后缩小折叠工序而被折叠。左右缩小折叠工序是缩减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工序,前后缩小折叠工序是缩减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的工序。
在预折叠工序中,首先,如图8A、B所示,形成平坦地展开的预折叠气囊(展开折叠体)48。预折叠气囊48的形成顺序为,首先以将内侧缝合部44作为中心,而将外侧缝合部45L、45R向左右两侧打开,并平坦地展开乘员侧壁部23的区域。然后,如果使平坦地展开的乘员侧壁部23位于气体流入口19的后方侧,并且在周壁部17的区域形成折痕而折叠周壁部17,则能够形成预折叠气囊48。
然后,左右缩小折叠工序是缩小预折叠气囊48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而形成左右缩小折叠气囊(左右缩小折叠体)49(参照图9A)的工序。即,以使图8B所示的左右缘侧部位48a、48b接近气体流入口19侧的方式,将该左右缘侧部位48a、48b向乘员侧壁部23卷绕折叠,而形成左右缩小折叠气囊(左右缩小折叠体)49(参照图9A)。
其后,前后缩小折叠工序是缩小左右缩小折叠气囊49的前后方向的尺寸而形成折叠完成品53(参照图10B)的工序。即,首先将左右缩小折叠气囊49的成为气体流入口19的后侧的后侧部位49a折叠为接近气体流入口19侧,而形成前后缩小折叠气囊(前后缩小折叠体)50(参照图9B)。
进而,将前后缩小折叠气囊50的气体流入口19的后侧部位50a蜿蜒折叠,而形成在气体流入口19上载置的前后缩小折叠气囊(前后缩小折叠体)51(参照图9B以及图10A)。
其后,如果将前后缩小折叠气囊51的成为气体流入口19的前方侧的前侧部位51b(参照图10A)弯折为从蜿蜒折叠而成的折叠部位51a的前面覆盖上方,则气囊15的折叠完成。即,如图10B所示,能够形成将左右方向侧形成为宽度较宽的大致长方体状的折叠完成品53。
限制部件60如图1、图6、图12所示,由具有挠性的片材形成,详细而言,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气囊15的各面板同样地,由聚酯类、聚酰胺类等的织布形成。而且,限制部件60由如图7所示的单片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构成。限制部件60对气囊15的展开膨胀进行限制(抑制),以使得在气囊15的展开膨胀初期时成为规定的膨胀形态。
限制部件60具有临时保持部63、安装部61以及连结片部62。临时保持部63是将折叠的气囊15(折叠完成品53)的一部分即折叠部57可释放地临时保持的部位。安装部61是安装在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2的底壁部12a上的部位。连结片部62是连结安装部61和临时保持部63的可弯曲的部位。
安装部61具有与气体流入口19对应而以半圆形凹陷的凹部61a。而且,安装部61在凹部61a的两侧具有使保持器9的螺栓9a贯穿的2个安装孔61b。安装部61在螺母10向螺栓9a紧固时,与气囊15、充气机8一起被共同被紧固,而安装固定在壳体12的底壁部12a上。
连结片部62形成为从安装部61将宽度尺寸扩大的梯形形状,配置在临时保持部63和安装部61之间。
临时保持部63具有基座部64和罩部65。基座部64形成为与连结片部62相连的长方形。罩部65是将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设为短于基座部64,并将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设为与基座部64相同的长方形形状。罩部65配置为与基座部64相对。在罩部65和基座部64之间,形成有将气囊15的折叠部57以临时保持的方式收容的保持凹部68。保持凹部68形成为收容折叠部57的袋状。保持凹部68将用于释放收容在内的折叠部57的开口69配置在基座部64的与连结片部62连接的位置。即,临时保持部63的开口69设置在释放用非连结缘67的内周侧。释放用非连结缘67是罩部65的外周缘的不与基座部64侧连结的部位。
制造实施方式的限制部件60时,使用图7所示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该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通过使安装形成部位72、连结片形成部位73、基座形成部位74、以及罩形成部位75串联地连接而构成。安装形成部位71是形成安装部61的部位,连结片形成部位73是形成连结片部62的部位,基座形成部位74是形成基座部64的部位,罩形成部位75是用于形成罩部65的部位。而且,如图7A、B所示,如果使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平坦地展开,并对基座形成部位74和罩形成部位75在彼此的边界部位形成折痕76并折叠,然后,如图7C所示,缝制外周缘,则能够形成限制部件60。缝制部位77是从罩部65的释放用非连结缘67的两端延伸的两边缘,如果将这些边缘与基座部64缝合,则该两边缘成为连结缘66、66。而且,如果形成连结缘66、66,则能够形成限制部件60。
此外,如图10所示,实施方式的限制部件60安装在折叠完成品53上。即,安装部61配置在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上。连结片部62配置在折叠完成品53的侧面53b上。临时保持部53配置为载置在折叠完成品53的顶端面53c上。详细而言,临时保持部63将折叠部57收容在保持凹部68内,将基座部64侧朝上配置以使得在折叠完成品53的外表面侧向外,并且,将罩部65侧朝向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侧配置。而且,临时保持部63配置在折叠完成品53的顶端面53c上。
而且,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9、图10所示,限制部件60在气囊15的折叠工序中安装在气囊15上。即,在从前后缩小折叠气囊50而形成前后缩小折叠气囊51时,使保持器9的螺栓9a贯穿安装孔61b,使安装部61配置在气囊15的底面53a上,将折叠部57收容在临时保持部63中,而安装限制部60。折叠部57设为蜿蜒折叠的折叠部位51a中的上部51aa侧。
另外,在将气囊15折叠,并将限制部件60安装在气囊上时,如图10A、B所示,连结片部62配置在折叠完成品53的侧面53b的后面53bb的外表面侧。而且,在折叠完成时,前侧部位51b配置为从折叠完成品53的侧面53b的前面53bf覆盖顶端面53c侧,并覆盖临时保持部63的前缘侧(前端侧)。
换言之,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折叠的气囊15(折叠完成品53)中的后部56侧的一部分作为折叠部57,其中,该后部56侧与前部55侧的前侧部位51b相比在后方,并且限制部件60的临时保持部63将作为折叠部57的后部56侧的一部分收容在保持凹部68内。
而且,安装限制部件60且将气囊15的折叠完成而得到的折叠完成品53、即气囊体59(参照图10B)被封包部件79包覆,以防止气囊15的崩塌(图1、图12)。封包部件79由具有挠性的片材形成,且由聚酯等合成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等形成。
封包部件79如图11A所示,具有顶端侧部80和安装片部82、83、84、85而构成。顶端侧部80形成为长方形,配置在气囊体59的顶端面59c侧。安装片部82、83、84、85从顶端侧部80向前后左右延伸。在顶端侧部80上配置有沿左右方向断断续续形成的多个狭缝81。顶端侧部80由于这些狭缝81而在气囊15的膨胀时破裂。此外,在各安装片部82、83、84、85上形成有卡止孔86。从气囊体59的底面59a侧凸出的保持器9的螺栓9a插入到卡止孔86中,各安装片部82、83、84、85与螺栓9a卡止。
而且,如图11A、B所示,封包部件79在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将气囊体59的顶端面53c侧载置在顶端侧部80上。然后,如图11C、D所示,如果使螺栓9a插入各卡止孔86中,并依次使安装片部82、83、84、85与气囊体59的侧面59b接触,并与螺栓9a卡止,则气囊体59被封包部件79包覆。
被封包部件79包覆的气囊体59使各螺栓9a从壳体12的底壁部12a凸出而收容在壳体12内。然后,如果使从底壁部12a凸出的各螺栓9a贯穿充气机8的凸缘部8c,并使螺母10紧固在从充气机8的凸缘部8c凸出的各螺栓9a上,则能够将气囊体59与充气机8一起安装在壳体12上。然后,如果通过使卡止爪12c插入卡止孔6d中而使壳体12的周壁部12b相对于在车辆上搭载的仪表板1中的气囊罩6的连结壁部6c卡止,然后,使壳体12的未图示的规定的框架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侧,则能够将气囊装置M搭载在车辆上。
在气囊装置M向车辆搭载后,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如果膨胀用气体从充气机8的各气体喷出口8b喷出,则气囊15通过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内部而膨胀,封包部件79的顶端侧部80破裂,并且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推压打开气囊罩6的门部6a、6b。此外,气囊15经由推压打开气囊罩6的门部6a、6b而形成的开口,从壳体12向上方凸出,并且朝向车辆后方侧凸出并展开膨胀。然后,气囊15的膨胀完成以闭塞仪表板1的上表面2和仪表板1上方的风挡玻璃4之间。
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如果膨胀用气体G流入气囊15内,则如图12A、B所示,气囊15维持由限制部件60的临时保持部63临时保持成为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57的状态,并使初期展开膨胀部58展开膨胀。初期展开膨胀部58是未收容保持在气囊15中的临时保持部63内,且与折叠部57相比在膨胀用气体G的上游侧的部位。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具体而言,初期展开膨胀部58由气囊15的前侧部位51b和蜿蜒折叠的折叠部位51a中的下部51ab侧形成。
限制部件60的安装部61安装在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2的底壁部12a上。但是,在限制部件60中,能够使安装部61和临时保持部63之间的连结片部62弯曲,并使临时保持部63与折叠部57的动作相对应地旋转。进而,气囊15的折叠部57由于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进一步展开膨胀而拉伸,此外,折叠部57自身也膨胀。因此,如图12B、图13A、B所示,折叠部57经由使释放用非连结缘67弯曲而扩张的保持凹部68的释放用开口69,以从临时保持部63(保持凹部68)脱离的方式被释放。然后,折叠部57如图14所示,解除折叠,并展开膨胀,其结果,气囊15整体膨胀完成。
进而,在气囊15的折叠部57以从临时保持部63脱离地被释放时,临时保持部63的释放用开口69转动,以使连结片部62弯曲而易于释放折叠部57。进而,开口69的周缘的释放用非连结缘67自身也发生弯曲。因此,折叠部57顺利地从被收容且被临时保持的临时保持部63中脱离并被释放,其结果,顺利地解除气囊15的展开膨胀限制。
当然,在折叠部57从临时保持部63被释放之前,气囊15整体的展开膨胀被限制。换言之,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展开膨胀被限制,而能够抑制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从壳体12凸出。而且,通过之后折叠部57的顺利释放,能够使包含初期展开膨胀部58在内的气囊15整体的展开膨胀完成。即,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能够确保气囊15的展开膨胀初期的期望的膨胀形态。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能够顺利地进行对展开膨胀初期的气囊15的展开膨胀的限制和限制解除,能够确保气囊15的展开膨胀初期的期望的膨胀形态。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不是如下所述的结构。即,不是使限制部件与气囊15的外周壁自身结合,而在规定的张力的作用时使该限制部件破裂的结构。换言之,实施方式的构造不是直至限制部件破裂为止,限制气囊的展开膨胀的构造。因此,在实施方式中,无需考虑限制部件与气囊的外周壁的结合强度等。即,在实施方式中,仅考虑使气囊15的规定的折叠部57收容在临时保持部63的保持凹部68内即可,能够简单地进行对气囊15的规定部位(初期凸出部15t,参照图14)的展开膨胀的限制。
而且,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如图7所示,限制部件60由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形成,其中,该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具有挠性,且由使得用于形成安装部61的安装形成部位72、用于形成连结片部62的连结片形成部位73、用于形成基座部64的基座形成部位74、以及用于形成罩部65的罩形成部位75相连而形成。而且,临时保持部63通过将平坦地展开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的基座形成部位74和罩形成部位75折叠,并将外周缘的连结缘66、66缝制而形成。
即,在实施方式中,能够仅通过将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的基座形成部位74和罩形成部位75折叠,简单地将规定的连结缘66、66缝制,而形成设有保持凹部68的临时保持部63。因此,在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简单地形成限制部件60。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M中,气囊15的折叠完成品53使折叠部57配置在顶端面53c侧,且使底面53a侧保持在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2中。而且,限制部件60使安装部61配置在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使连结片部62配置在折叠完成品53的侧面53b。此外,限制部件60以下述状态,与气囊15一起收容在壳体12中,即,使基座部64侧在折叠完成品53的外表面侧朝外地配置,且使罩部65侧朝向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侧地配置,此外使临时保持部63配置在折叠完成品53的顶端面53c上。
在如上述的气囊15的折叠收容状态下,以临时保持部63与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平行的方式,成为从连结片部62弯折的状态。因此,在气囊15膨胀时,在折叠部57从临时保持部63的释放用开口69脱离时,如图12A、B至图13A所示,临时保持部63旋转,使得连结片部62弯曲,临时保持部63从壳体12的底面(底壁部)12a侧离开,并且,释放用开口69以使与基座部64隔离的边缘67侧从壳体12的底壁部12a侧离开的方式弯曲并扩张。即,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释放折叠部57时,需要连结片部62的旋转动作和使开口69的边缘67弯曲的动作。而且,能够与进行这些动作的时间相对应,而顺利地限制气囊15的展开膨胀。当然,限制后的释放用开口69能够通过连结片部62弯曲且释放用非连结缘67弯曲而扩张为较大。因此,释放用开口69能够顺利地释放折叠部57并顺利地解除对展开膨胀的限制。
进而,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作为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而构成,且搭载在车辆的副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1的上表面2侧的风挡玻璃4的下方。而且,限制部件60的临时保持部63将折叠的气囊15的一部分的后部56侧作为折叠部57而收容在保持凹部68内。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气囊15中,在展开膨胀时,限制部件60的临时保持部63对折叠完成品53的后部56侧的折叠部57进行收容保持,而使折叠部57的展开膨胀延迟。而且,伴随着后部56侧的展开膨胀的延迟,折叠完成品53的前部55侧的展开膨胀也被抑制。而且,在副驾驶席用的气囊15中,折叠完成品53的前部55侧设为在气囊15的膨胀初期从壳体12向上方的风挡玻璃4侧凸出的部位15t。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对初期凸出部15t的展开(凸出高度)进行抑制,所以能够抑制与风挡玻璃4的较强干涉。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示出限制部件60由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形成的情况。但是,如图15~图17的限制部件60A所示,也可以是将罩部65A设为与基座部64侧分体。即,罩部65A由与基座部64侧的片材71A分体的片材71B形成。片材71B具有挠性。由片材71B构成的罩部65B在外周缘具有从释放用非连结缘67的两端延伸的边缘66、66。而且,如图16A、16B、16C所示,如果将由片材71B构成的罩部65B的边缘66、66缝制在基座部64侧的片材71A上,则能够形成限制部件60A。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将罩部65A设为与基座部64侧的片材71A分体。即,在如上述的结构中,只要从规定的片材上进行裁切,准备作为罩部65A的片材71B以及作为基座部64侧的片材71A即可。因此,在如上述的结构中,与从一张片材71裁切出罩部65和基座部64相连的形状的情况相比,由于是小片的裁切,所以能够将片材的出成率设为较优。
此外,在将罩部设为分体的情况下,如图18A、18B所示,基座部64C侧的部件也可以由封包部件79C构成。封包部件79C对折叠完成的气囊进行包覆,而防止气囊的崩塌。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将除了限制部件60C的罩部65C之外的部位由封包部件79C构成,能够共用限制部件60C和包装材料79C。因此,在如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实现气囊装置的部件数量的减少和限制部件60C的使用材料的减少。
另外,在该限制部件60C中,将从释放用非连结缘67的两端延伸的边缘66、66与封包部件79C缝制。而且,封包部件79C的顶端侧部80的后部80a侧成为基座部64C,从该后部80a延伸的安装片部83构成连结片部62C和安装部61C。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限制部件60中,示出了罩部65隔着折痕76与基座部64连结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如图15~图17、图18B所示的限制部件60A、60C那样,将罩部65A、65C的外周缘中的与释放用非连结缘67相对的缘侧设为不与基座部64、64C侧连结的非连结缘65a。
在如上述的结构中,作为罩部65A、65C的缝制作业,只要对从释放用非连结缘67的两端延伸的两个边缘66、66进行缝制即可。因此,在如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减少缝制作业。另外,即使不将罩部65A、65C中的与释放用非连结缘67相对的边缘65a侧缝制在基座部64、64C侧,气囊15的折叠部57也能够从罩部65A、65C的成为释放用非连结缘67侧的释放用开口69中顺利地脱离。因此,如上述的结构,也不会降低折叠部57从临时保持部63、63C的释放性能。
另外,在配置非连结缘65a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7A的双点划线所示,使罩形成部位75A从基座形成部位74的左右方向的边缘凸出。而且,在罩形成部位75A和基座形成部位74的边界部位设置折痕76A,而将远离折痕76A的罩形成部位75A的边缘与基座形成部位74缝制。在该结构的情况下,从释放用非连结缘67的一方的端部延伸的缝制部位77A只有一处,进而能够减少缝制作业。
进而,如图19~图21所示,限制部件60D也可以具有抑制用腕部70、70而构成。抑制用腕部70、70从临时保持部63D的将连结片部62D夹在中间的两边缘延伸,且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2连结。而且,抑制用腕部70、70抑制气囊15的膨胀初期的折叠部57的展开膨胀。这些抑制用腕部70以朝向前方侧延伸的方式收容在壳体12内。而且,在各抑制用腕部70的前端形成有用于与保持器9的螺栓9a卡止的安装孔70a。插入安装孔70a中的螺栓9a设为与插入限制部件60D的安装部61D的安装孔61b中的螺栓9a不同,与该插入限制部件60D的安装部61D的安装孔61b中的螺栓9a相比位于前方侧。
在使用了该限制部件60D的气囊装置MD中,在气囊15膨胀时,如图21A、B、图22A所示,利用抑制用腕部70而限制释放用开口69的旋转。因此,气囊15的展开膨胀被限制。当然,如图22A、B、图23所示,与基座部64D相对的释放用非连结缘67能够较大地弯曲,以使远离抑制用腕部70、7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不会对弯曲造成妨碍而进行翻卷。因此,限制部件60D能够实质上将释放用开口69较大地扩张,能够顺利地释放折叠部57。
因此,使用如上述的限制部件60D的气囊装置MD适合于下述情况,即不会对利用临时保持部63D临时保持的折叠部57的释放造成妨碍,而加强展开膨胀的限制的情况。
此外,如图24所示,在限制部件60E具有两个抑制用腕部70E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各抑制用腕部70E具有多个安装孔(连结部或者连结孔)70a。即,抑制用腕部70E作为安装至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2上的安装部位,在沿着与抑制用腕部70E彼此相对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图例的情况下为沿前后方向的多个部位(图例的情况下是2个部位)配置安装孔(连结部或者连结孔)70a、70b。换言之,在左右的各抑制用腕部70E上沿前后方向形成有安装孔70a、70b,以使得该安装孔70a、70b与保持器9的左右的前后各两个的螺栓9a卡止。安装孔70b成为与保持器9的后方侧的螺栓9a卡止的部位,安装孔70a与图19所示的抑制用腕部70的安装孔70a同样地,成为与保持器9的前方侧的螺栓9a卡止的部位。
在使用该限制部件60E的气囊装置ME中,不仅在前方侧的安装孔70a处,在兼作安装部61E的安装孔61b的部位的后方侧的安装孔70b的部位处,抑制用腕部70E也安装固定在壳体12上。因此,在该气囊装置ME中,在气囊15膨胀时,如图25A、B、图26A所示,进一步抑制释放用开口69的旋转。这是因为抑制用腕部70E、70E沿临时保持部63的两边缘(连结缘)66附近的后方旋转的旋转面,换言之,沿前后方向,利用多个安装孔70a、70b固定在壳体12上。因此,临时保持部63的两边缘(连结缘)66附近的后方旋转被抑制用腕部70E、70E拉伸而被限制。其结果,能够进一步限制气囊15的展开膨胀。当然,如图26A、B、图27所示,与基座部64E相对的释放用非连结缘67能够较大地弯曲,使得远离抑制用腕部70E、70E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的弯曲不会受妨碍而翻卷。因此,在该气囊装置ME中,也能够实质上将释放用开口69较大地扩张,能够顺利地释放折叠部57。
因此,使用如上述的限制部件60E的气囊装置ME适合于下述情况,即进一步加强展开膨胀的限制,而不会对利用临时保持部63E而被临时保持的折叠部57的释放造成妨碍的情况。
另外,该限制部件60E与限制部件60D也是同样的,如图24所示,由具有挠性的、由聚酯等织布构成的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E形成。片材71E构成为使安装形成部位72E、连结片形成部位73E、基座形成部位74E、以及罩形成部位75E相连而成。安装形成部位72E是用于形成安装部61E的部位,连结片形成部位73E是用于形成连结片部62E的部位,基座形成部位74E是用于形成基座部64E的部位,罩形成部位75E是用于形成罩部65E的部位。用于形成抑制用腕部70E的抑制用腕部形成部位78E配置为从基座形成部位74E向左右延伸。而且,临时保持部63E是将平坦地展开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E的基座形成部位74E和罩形成部位75E设置折痕76E而折叠起来,并设置将外周缘的连结缘66、66缝制的缝制部位77E而形成的。
此外,作为气囊装置,也可以使用如图28~图31所示的设有抑制用腕部70F、70F的限制部件60F。该限制部件60F具有抑制用腕部70F、70F,该抑制用腕部70F、70F从临时保持部63F的将连结片部62F夹在中间的两边缘(连结缘)66附近,分别向临时保持部63F的前端63a侧延伸。抑制用腕部70F、70F左右对称地配置,且在前端具有安装孔(连结部或者连结孔)70a,以使得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2连结。抑制用腕部70F、70F彼此接近,并超过临时保持部63F的前端63a而覆盖折叠完成品53的侧面53b中的远离连结片部62F的侧面(前面)53bf侧(参照图32),并且向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侧延伸,而使前端与壳体12连结。而且,抑制用腕部70F、70F设为在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膨胀时,能够从所覆盖的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以彼此远离的方式脱开。
此外,图例的抑制用腕部70F、70F配置为覆盖临时保持部63F的基座部64F的外表面侧,并使安装孔70a与保持器9的前侧的左右的螺栓9a卡止。
另外,限制部件60F所覆盖的折叠完成品53是以如图8~图10所示的方式折叠而成的,因此,如图32A所示,折叠完成品53从收容在临时保持部63F的折叠部57的下方至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侧,配置初期展开膨胀部58,并进行折叠。初期展开膨胀部58是在与折叠部57相比位于膨胀用气体G的上游侧的部位。此外,在图例的情况下,初期展开膨胀部58中的前侧部位51b配置在临时保持部63F的上表面侧,抑制用腕部70F、70F配置在前侧部位51b的上表面侧,此外,配置为覆盖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
在使用该限制部件60F的气囊装置MF1中,抑制用腕部70F、70F从在折叠完成品53的顶端面53c上配置的临时保持部63F的两边缘(连结缘)66附近延伸。各抑制用腕部70F分别延伸至临时保持部63F的前端63a侧,并覆盖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侧。换言之,各抑制用腕部70F从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上方覆盖前面53bf,并利用螺栓9a而与壳体12的底壁部12a连结。因此,在气囊15膨胀的初期阶段,如图32A、B、图33A,以及图30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两个抑制用腕部70F彼此远离而从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侧面脱开之前,抑制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展开膨胀。当然,抑制用腕部70F、70F从临时保持部63F的两个边缘(连结缘)66延伸至临时保持部63F的前端63a侧并弯曲,覆盖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前面53bf,进一步弯曲,并延伸至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侧,并与壳体12连结。即,抑制用腕部70F设置至少两个弯曲部70c、70d,形成为从折叠完成品53的顶端面53c侧经由侧面(前面)53bf侧而延伸至底面53a侧的较长的长度尺寸。因此,即使抑制用腕部70F、70F对初期膨胀部58的展开进行抑制,如果抑制用腕部70F、70F从折叠完成品53脱开,则如图33A、B、图34所示,不会对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膨胀造成障碍,此外也不会对限制部件60F的动作自身造成障碍。限制部件60F的动作是使连结片部62F弯曲,并且使临时保持部63F旋转的动作。
并且,在图例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F1的气囊15中,折叠完成品53的具有前侧部位51b的前部55侧在气囊15的膨胀初期,成为从壳体12向上方的风挡玻璃4侧突出的部位15t。因此,在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F1的气囊15中,能够对初期凸出部15t的展开(凸出高度)进行抑制,而能够抑制与风挡玻璃4的较强干涉。
另外,在图32~图34所示的气囊装置MF1中,初期展开膨胀部58中的前侧部位51b配置在临时保持部63F的上表面侧,此外,抑制用腕部70F、70F配置在该前侧部位51b的上表面侧,进而,以覆盖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的方式弯曲而配置。但是,如图35、图36A所示的气囊装置MF2,使收容有折叠部57的临时保持部63F配置在前侧部位51b的上表面侧。此外,也可以是使抑制用腕部70F配置在临时保持部63F的上表面侧,并延伸至临时保持部63F的前端63a侧,进而弯曲为覆盖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并在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侧与保持器9的前方侧的螺栓9a卡止,而与壳体12连结。
在如上述的气囊装置MF2中,也能够在气囊15膨胀的初期阶段,如图36A、B、图37A,以及图35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两个抑制用腕部70F彼此远离而从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侧脱开之前,抑制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展开膨胀。当然,在如上述的气囊装置MF2中,抑制用腕部70F、70F也从临时保持部63F的两个边缘(连结缘)66延伸至临时保持部63F的前端63a侧,然后弯曲,而覆盖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前面53bf,进一步弯曲,并延伸至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侧,并与壳体12连结。即,抑制用腕部57F设置至少两个弯曲部70c、70d,形成为从折叠完成品53的顶端面53c侧经由前面53bf侧而延伸至底面53a侧的较长的长度尺寸。因此,即使这些抑制用腕部70F对初期膨胀部58的展开进行抑制,如果这些抑制用腕部70F从折叠完成品53脱开,则如图37A、B、图38所示,不会对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膨胀造成障碍。此外,如果这些抑制用腕部70F从折叠完成品53脱开,也不会对使连结片部62F弯曲并且使临时保持部63F旋转的限制部件60F的动作自身造成障碍。
因此,在图例的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F2的气囊15中,也能够对初期凸出部15t的展开(凸出高度)进行抑制,而能够抑制与风挡玻璃4的较强干涉。
另外,在图28所示的限制部件60F中,抑制用腕部70F从临时保持部63F的基座部64F的左右两侧凸出而构成。并且,抑制用腕部70F在连结缘66的部位处折返而使用,以配置在基座部64F的外表面侧。
相对于此,如图39~图41所示的限制部件60G,也可以是从临时保持部63G的罩部65G的连结缘66附近折返,而延伸抑制用腕部70G、70G。在这些抑制用腕部70G、70G中,也可以分别从连结缘66附近延伸为超过临时保持部63G的前端63a,然后,覆盖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侧,进一步延伸至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侧,进一步使安装孔70a与保持器9的前方侧的螺栓9a卡止,而与壳体12的底壁部12a连结。当然,这些抑制用腕部70G、70G也可以配置为在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膨胀时,能够从覆盖后的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侧以彼此远离的方式脱开。
因此,在使用该限制部件60G的气囊装置MG中,也是抑制用腕部70G分别延伸至临时保持部63G的前端63a侧,并覆盖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侧,换言之,从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上方覆盖前面53bf,而且利用螺栓9a与壳体12的底壁部12a连结。因此,在气囊15膨胀的初期阶段,如图41A、B、图42A,以及图39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两个抑制用腕部70G彼此远离而从折叠完成品53的前面53bf侧脱开之前,抑制气囊15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展开膨胀。当然,该抑制用腕部70G、70G从临时保持部63G的两个边缘(连结缘)66延伸至临时保持部63G的前端63a侧,然后弯曲,并覆盖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前面53bf,进一步弯曲,并延伸至折叠完成品53的底面53a侧,并与壳体12连结。即,抑制用腕部70G设置至少两个弯曲部70c、70d,形成为从折叠完成品53的顶端面53c侧经由前面53bf侧而延伸至底面53a侧的较长的长度尺寸。因此,即使这些抑制用腕部70G对初期膨胀部58的展开进行抑制,如果这些抑制用腕部70G从折叠完成品53脱开,则如图42A、B、图43所示,不会对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膨胀造成障碍,此外也不会对使连结片部62G弯曲且使临时保持部63G旋转的限制部件60G的动作自身造成障碍。
因此,在该气囊装置MG中,也能够对初期凸出部15t的展开(凸出高度)进行抑制,而能够抑制与风挡玻璃4的较强干涉。
另外,图28所示的限制部件60F由具有挠性的、由聚酯等织布构成的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F形成。片材71F使安装形成部位72F、连结片形成部位73F、基座形成部位74F、以及罩形成部位75F相连。安装形成部位72F是用于形成安装部61F的部位,连结片形成部位73F是用于形成连结片部62F的部位,基座形成部位74F是用于形成基座部64F的部位,罩形成部位75F是用于形成罩部65F的部位。用于形成抑制用腕部70F的抑制用腕部形成部位78F配置为从基座形成部位74F向左右延伸。临时保持部63F是将平坦地展开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F的基座形成部位74F和罩形成部位75F设置折痕76E并折叠起来,并设置将外周缘的连结缘66、66缝制的缝制部位77F而形成的。但是,如上述地,如果要用一个片状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F形成限制部件60F,则成为出成率较差的裁切形状。这是由于,抑制用臂形成部位78F成为从基座形成部位74F的左右两边缘向斜外侧凸出较多而在左右方向上宽度较宽的展开形状。
相对于此,如图39所示的限制部件60G成为出成率良好的裁切形状。即,该限制部件60G由具有挠性的、由聚酯等织布构成的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G形成。片材71G是将用于形成安装部61G的安装形成部位72G,用于形成连结片部62G的连结片形成部位73G,用于形成基座部64G的基座形成部位74G,以及用于形成罩部65G的罩形成部位75G相连而形成的。临时保持部63G是将平坦地展开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G的基座形成部位74G和罩形成部位75G设置折痕76G而折叠起来,并设置将外周缘的连结缘66、66缝制的缝制部位77G而形成的。用于形成左右的抑制用腕部70G的抑制用臂形成部位78G配置为从罩形成部位75G的连结缘66附近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侧彼此接近。即,抑制用腕部78G从罩形成部位75G以宽度不会增大而在左右方向变窄的方式连续地形成。因此,与用于形成限制部件60F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F相比,用于形成限制部件60G的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71G能够将宽度尺寸设为较窄而进行裁切。因此,限制部件60G与限制部件60F相比,能够出成率较高地进行裁切并制造。
此外,在进一步限制折叠部的展开膨胀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图44~图46所示的限制部件60H。该限制部件60H具有展开抑制部651而构成。展开抑制部651从用于收容折叠部57的临时保持部63H的罩部65H延伸设置。
展开抑制部651具有根部652和连结腕部653、653而构成。根部642形成为与罩部65H大致相同大小的长方形板状。连结腕部653、653从根部652的左右两侧延伸。根部652从临时保持部63H中的罩部65H的释放用非连结缘67延伸。根部652向临时保持部63H的前端63a侧的前方弯折而配置。即,根部652配置在折叠部57的下方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部位51ab的上表面58a和罩部65H之间。
而且,连结腕部653、653分别覆盖折叠完成品53H的侧面53b的左右两侧53bl、53br(参照图46B),并延伸至底面53a侧,并与作为收容部位的壳体12连结。在各连结腕部653的前端形成有安装孔653a。保持器9的前方侧的螺栓9a插入安装孔653a中,各连结腕部653卡挂在前侧的螺栓9a上而与壳体12连结。
另外,如图46所示,使用该限制部件60H的气囊15的折叠完成品53H在形成前后缩小折叠气囊51H时,通过稍微缩小折叠部57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并在折叠部57的前方将前侧部位51b蜿蜒折叠而形成。
而且,对于限制部件60H向气囊15的安装,首先,对前后缩小折叠的气囊51H形成折痕650,使展开抑制部651的根部652与初期展开膨胀部58中的折叠部57的下方的部位51ab的上表面58a接触,并且,将折叠部57收容在临时保持部63H内。进而,如果将临时保持部63H重叠在根部652的上表面侧,并使安装部61H与保持器9的后侧的螺栓9a卡止,并且,使各连结腕部653与保持器9的前侧的螺栓9a卡止,则限制部件60H向折叠完成品53H的安装完成。其后,限制部件60H与蜿蜒折叠的前侧部位51b一起被封包部件79覆盖。
在使用该限制部件60H的气囊装置MH中,在展开抑制部651使两侧的连结腕部563与折叠完成品53H的底面53a侧的壳体12连结的状态下,成为根部652对折叠部57正下方的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部位51ab的上表面58a进行按压的状态。因此,在气囊15膨胀的初期阶段中,如图47A、B、图48A所示,在初期展开膨胀部58从根部652脱开之前,能够抑制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部位51ab的展开膨胀。此外,在展开膨胀部651从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部位51ab脱开的状态下,成为展开抑制部651的根部652翻卷至临时保持部63H的释放用非连结缘67侧的状态,而抑制释放用非连结缘67侧的弯曲。而且,在临时保持部63H的释放用开口69张开较大为止的时间内,折叠部57从临时保持部63H的脱离被限制。然后,如图48、B、图49所示,在气囊15中,比前侧部位51b位于后侧的折叠部位(后侧部位)51a的展开膨胀被抑制,而气囊15沿着仪表板1的上表面2膨胀,而完成膨胀。
因此,在使用限制部件60H的气囊装置MH中,展开抑制部651能够在气囊15的膨胀初期抑制初期展开膨胀部58的部位51ab的展开膨胀,进而折叠部57从临时保持部63H的释放也被抑制。即,使用限制部件60H的气囊装置MH更适用于加强气囊15的膨胀初期的展开膨胀限制的情况。
另外,展开抑制部651从临时保持部63H的罩部65延伸设置。但是,展开抑制部651不直接与基座部64H或连结片部62H连结。因此,限制部件60H的临时保持部63H自身能够旋转为使连结片部62H弯曲,使得从壳体12的底壁部12a侧离开,以使易于释放折叠部57。因此,限制部件60H不会过度阻碍折叠部57的释放。
此外,连结腕部653可以通过设置与安装部61H的安装孔61b共同紧固的安装孔而构成,或如图24所示的抑制用腕部70E那样,设为在能够与保持器9的前后的螺栓9a卡止的前后两处设置安装孔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如图44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连结腕部653F,像图28的抑制用腕部70F那样,构成为按压临时保持部63H的上表面,并覆盖折叠完成品53H的前侧部位51b的前表面而延伸至底面53a侧。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限制部件60、60A、60C、60D、60E、60F、60G、60H的临时保持部63、63C、63D、63E、63F、63G、63H,例示出将片状的基座部64、64C、64D、64E、64F、64G、64H和罩部65、65A、65C、65D、65E、65F、65G、65H结合在一起而得到的平面状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在罩部65、65A、65C、65D、65E、65F、65G、65H向基座部64、64C、64D、64E、64F、64G、64H连结的连结缘66上设置弯曲的拼条等带状部。以上述方式形成的临时保持部立体地构成为将保持凹部的内部空间增大的长方体形状等。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将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MD、ME、MF1、MF2、MG、MH采用为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不限于副驾驶席用,也能够应用在方向盘用气囊装置,进而应用至在车辆用座椅的侧面配置的侧气囊装置,膝盖保护用气囊装置等中。

Claims (12)

1.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气囊和限制部件而构成,该气囊被折叠后收容保持在收容部位中,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所述收容部位解除折叠并凸出而展开膨胀,该限制部件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在该气囊展开膨胀时能够限制所述气囊的展开膨胀,
该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构成为具有挠性,并且构成为具备:
临时保持部,其将作为被折叠的所述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可释放地临时保持;
安装部,其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上;以及
连结片部,其连结该安装部和所述临时保持部,
所述临时保持部具备:
基座部,其与所述连结片部相连;以及
罩部,其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形成用于临时保持所述折叠部的保持凹部而与所述基座部连结,
将所述折叠部从所述保持凹部释放时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罩部的外周缘中的未与所述基座部侧连结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内周侧,
该限制部件与被折叠的所述气囊一起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位中,
所述限制部件由具有挠性的一张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形成,该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由用于形成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形成部位、用于形成所述连结片部的连结片形成部位、用于形成所述基座部的基座形成部位、以及用于形成所述罩部的罩形成部位相连而形成,
所述临时保持部是将平坦地展开的所述限制部件形成用片材的所述基座形成部位和所述罩形成部位折叠后,将外周缘缝制而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完成折叠的所述气囊的折叠完成品设为,以使所述折叠部配置在顶端面侧,且使底面侧保持在所述收容部位的方式进行折叠的结构,
所述限制部件以下述状态与所述气囊一起,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位中,即:
将所述安装部配置在所述折叠完成品的底面,
将所述连结片部配置在所述折叠完成品的侧面,
将所述基座部侧配置为在折叠完成品的外表面侧朝外,并且将所述罩部侧配置为朝向所述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而将所述临时保持部配置在所述折叠完成品的顶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完成品设为以下述状态折叠的结构,即:从收容在所述临时保持部中的所述折叠部的下方,至所述折叠完成品的侧面的远离所述连结片部的侧面侧,配置与所述折叠部相比位于所述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的所述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
所述限制部件具备抑制用腕部,
该抑制用腕部从所述临时保持部中的将所述连结片部夹在中间的两边缘附近,分别向所述临时保持部的前端侧延伸,而覆盖所述折叠完成品的侧面中的远离所述连结片部的侧面侧,并且,该抑制用腕部延伸至所述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与所述收容部位连结,
并且,该抑制用腕部设为在所述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膨胀时,能够以从所覆盖的所述折叠完成品的侧面侧彼此远离的方式脱离,而能够抑制所述初期展开膨胀部的展开膨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用腕部配置为覆盖所述临时保持部的所述基座部的外表面侧,并与所述收容部位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用腕部配置为从所述临时保持部的所述罩部延伸,并与所述收容部位连结。
6.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气囊和限制部件而构成,该气囊被折叠后收容保持在收容部位中,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所述收容部位解除折叠并凸出而展开膨胀,该限制部件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在该气囊展开膨胀时能够限制所述气囊的展开膨胀,
该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构成为具有挠性,并且构成为具备:
临时保持部,其将作为被折叠的所述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可释放地临时保持;
安装部,其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上;以及
连结片部,其连结该安装部和所述临时保持部,
所述临时保持部具备:
基座部,其与所述连结片部相连;以及
罩部,其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形成用于临时保持所述折叠部的保持凹部而与所述基座部连结,
将所述折叠部从所述保持凹部释放时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罩部的外周缘中的未与所述基座部侧连结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内周侧,
该限制部件与被折叠的所述气囊一起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位中,
所述罩部设为下述结构:由与所述基座部侧的部件分体而构成的具有挠性的片材形成,并且将从外周缘中的至少所述释放用非连结缘的两端延伸的边缘与所述基座部侧的部件缝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部侧的部件由防止崩塌用的封包部件构成,该防止崩塌用的封包部件用于包覆完成折叠的所述气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构成为,将外周缘中的与所述释放用非连结缘相对的缘侧,作为不与所述基座部侧连结的非连结缘。
9.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气囊和限制部件而构成,该气囊被折叠后收容保持在收容部位中,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所述收容部位解除折叠并凸出而展开膨胀,该限制部件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在该气囊展开膨胀时能够限制所述气囊的展开膨胀,
该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构成为具有挠性,并且构成为具备:
临时保持部,其将作为被折叠的所述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可释放地临时保持;
安装部,其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上;以及
连结片部,其连结该安装部和所述临时保持部,
所述临时保持部具备:
基座部,其与所述连结片部相连;以及
罩部,其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形成用于临时保持所述折叠部的保持凹部而与所述基座部连结,
将所述折叠部从所述保持凹部释放时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罩部的外周缘中的未与所述基座部侧连结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内周侧,
该限制部件与被折叠的所述气囊一起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位中,
所述限制部件具备抑制用腕部,该抑制用腕部从所述临时保持部的将所述连结片部夹在中间的两边缘延伸而与所述收容部位连结,用于抑制所述气囊的膨胀初期的所述折叠部的展开膨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用腕部分别具有多个与所述收容部位连结的连结部位,
这些所述连结部位大致沿与所述抑制用腕部的彼此相对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
11.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气囊和限制部件而构成,该气囊被折叠后收容保持在收容部位中,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所述收容部位解除折叠并凸出而展开膨胀,该限制部件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在该气囊展开膨胀时能够限制所述气囊的展开膨胀,
该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构成为具有挠性,并且构成为具备:
临时保持部,其将作为被折叠的所述气囊的一部分的折叠部可释放地临时保持;
安装部,其安装在所述收容部位上;以及
连结片部,其连结该安装部和所述临时保持部,
所述临时保持部具备:
基座部,其与所述连结片部相连;以及
罩部,其在与所述基座部之间形成用于临时保持所述折叠部的保持凹部而与所述基座部连结,
将所述折叠部从所述保持凹部释放时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罩部的外周缘中的未与所述基座部侧连结的释放用非连结缘的内周侧,
该限制部件与被折叠的所述气囊一起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位中,
完成折叠的所述气囊的折叠完成品设为,以使所述折叠部配置在顶端面侧,且使底面侧保持在所述收容部位的方式进行折叠的结构,
所述限制部件以下述状态与所述气囊一起,收容在所述收容部位中,即:
将所述安装部配置在所述折叠完成品的底面,
将所述连结片部配置在所述折叠完成品的侧面,
将所述基座部侧配置为在折叠完成品的外表面侧朝外,并且将所述罩部侧配置为朝向所述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而将所述临时保持部配置在所述折叠完成品的顶端面,
所述折叠完成品设为以下述状态折叠的结构,即:从收容在所述临时保持部中的所述折叠部的下方至所述折叠完成品的侧面中的远离所述连结片部的侧面侧,配置与所述折叠部相比位于所述膨胀用气体的上游侧的所述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展开抑制部,该展开抑制部具有根部和连结腕部,并设为在所述气囊的初期展开膨胀部膨胀时,能够从所覆盖的所述初期展开膨胀部脱离,在所述气囊的膨胀初期抑制所述折叠部的展开膨胀,
其中,该根部从所述临时保持部的所述罩部的所述释放用非连结缘延伸,并且,在所述折叠部的下方的所述初期展开膨胀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罩部之间,从所述释放用非连结缘侧弯折地配置,
该连结腕部从该根部的两侧分别向所述折叠完成品的底面侧延伸并与所述收容部位连结。
12.根据权利要求1、6、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搭载在车辆的副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的上表面侧的风挡玻璃下方,
所述限制部件的临时保持部构成为将被折叠的所述气囊的一部分中的后部侧作为所述折叠部收容在所述保持凹部内。
CN201410602425.XA 2013-10-31 2014-10-31 气囊装置 Active CN1045901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27304 2013-10-31
JP2013227304 2013-10-31
JP2014133012 2014-06-27
JP2014-133012 2014-06-27
JP2014173233A JP6252406B2 (ja) 2013-10-31 2014-08-27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4-173233 2014-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90194A CN104590194A (zh) 2015-05-06
CN104590194B true CN104590194B (zh) 2017-05-03

Family

ID=52811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02425.XA Active CN104590194B (zh) 2013-10-31 2014-10-31 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23832B2 (zh)
JP (1) JP6252406B2 (zh)
CN (1) CN104590194B (zh)
DE (1) DE1020140159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22234C (en) * 2013-08-23 2019-02-12 Honda Motor Co., Ltd. Air bag device
JP6500231B2 (ja) 2015-09-18 2019-04-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6104555A1 (de) * 2016-03-12 2017-09-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einheit
JP6502577B2 (ja) * 2016-03-25 2019-04-17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726057B2 (ja) * 2016-08-08 2020-07-22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46887B2 (ja) * 2016-09-05 2019-07-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
DE102018102869A1 (de) * 2018-02-08 2019-08-08 Dalphi Metal Espana, S.A. Airbagmodu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Airbagmoduls
US10906497B2 (en) 2018-10-18 2021-02-02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bag with deployment controlling flap
JP7043013B2 (ja) 2018-11-21 2022-03-2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994687B2 (en) * 2018-12-11 2021-05-04 Autoliv Asp, Inc. Airbag compression wrappers and related airbag assemblies
WO2020184167A1 (ja) * 2019-03-13 2020-09-17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07091B2 (ja) * 2019-03-29 2023-01-1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DE102019216887A1 (de) * 2019-10-31 2021-05-06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assack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1400878B2 (en) * 2020-03-31 2022-08-02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device for a passenger seat
JP7327244B2 (ja) * 2020-03-31 2023-08-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2580775B1 (ko) * 2021-07-21 2023-09-21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의 조수석 에어백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8959A (en) * 1992-02-19 1995-03-2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anel cover door attachment for 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
JPH08108816A (ja) * 1994-10-07 1996-04-30 Isuzu Motors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5560648A (en) * 1995-08-24 1996-10-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ir bag deployment bias apparatus
US6371510B1 (en) * 1999-07-09 2002-04-16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Air bag module with internal deployment flap
JP4635293B2 (ja) * 2000-04-07 2011-02-23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743360B2 (ja) * 2001-12-06 2006-02-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の収納方法
US6877772B2 (en) * 2002-01-03 2005-04-12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module with occupant engaging flap
US6874810B2 (en) * 2002-04-03 2005-04-05 Autoliv Asp. Inc. Airbag cover deployment flaps
US6883831B2 (en) * 2003-02-06 2005-04-2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flatable cushion
JP4457822B2 (ja) * 2004-02-02 2010-04-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770925B2 (en) * 2007-03-06 2010-08-10 Autoliv Asp, Inc. Airbag protection flap
JP4890339B2 (ja) 2007-04-25 2012-03-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731230B2 (en) * 2007-10-03 2010-06-08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deployment flap
DE112008003109T5 (de) * 2007-11-22 2010-10-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vorrichtung für einen Beifahrersitz
US7712781B2 (en) * 2008-09-17 2010-05-11 Tk Holdings Inc. Protective cushion wrap with slip feature
US8407968B2 (en) * 2009-10-16 2013-04-02 Autoliv Asp, Inc. Method of packaging an inflatable airbag cushion including a wrapper and deployment flap
JP5751587B2 (ja) * 2011-06-24 2015-07-22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653855B2 (ja) * 2011-07-15 2015-01-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15577A1 (en) 2015-04-30
JP2016026942A (ja) 2016-02-18
DE102014015996A1 (de) 2015-04-30
CN104590194A (zh) 2015-05-06
US9623832B2 (en) 2017-04-18
JP6252406B2 (ja) 2017-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0194B (zh) 气囊装置
JP5596128B2 (ja) インフレータ挿入のために構成されたニーエアバッグ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エアバッグハウジングに対するインフレータを介したカップリング
US10661746B2 (en) Airbag device for a front passenger seat
JP4735590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JP3577208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207668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US6832779B2 (en) Airbag device for passenger's seats
US7900958B2 (en) Airbag apparatus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US7654568B2 (en) Airbag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JP5387479B2 (ja) エアバッグ
JP2021054249A (ja)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683663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およびその折り畳み方法
US7984924B2 (en) Airbag apparatus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JP3932867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056976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US9701273B2 (en) Airbag device
JP4820475B2 (ja) 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組立て方法、並びにエアバッグ
JP200426890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
JP2002187515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327244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846091B2 (ja) エアバッグの補強構造
JP3170705U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1260798A (ja) 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2020125055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JPH07323799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