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7577B -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7577B
CN102147577B CN2010102883646A CN201010288364A CN102147577B CN 102147577 B CN102147577 B CN 102147577B CN 2010102883646 A CN2010102883646 A CN 2010102883646A CN 201010288364 A CN201010288364 A CN 201010288364A CN 102147577 B CN102147577 B CN 102147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transport
electrophtography photosensor
compound
absorption peak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83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7577A (zh
Inventor
额田克己
山田涉
宫本刚
园部健矢
土井孝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47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7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7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7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4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14756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32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46Polymer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 radical, e.g. polyacrylic acid, polycrotonic acid, polymaleic acid;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heir esters, salts, anhydrides, nitriles, amid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7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 G03G5/075Polymeric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1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14734Polymer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 radical, e.g. polyacrylic acid, polycrotonic acid, polymaleic acid;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heir esters, salts, anhydrides, nitriles, ami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感光体包含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在所述外涂层的IR吸收光谱中,源于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聚碳酸酯树脂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为0.5~10,并且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为25cm-1以上。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基于丙烯酸类材料的保护层已经越来越受关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JP-A)第1993-4036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通过涂布和固化含有光固化性丙烯酸类单体的液体而形成的膜,并且JP-A第1993-21624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通过以下方式而形成的膜:通过热能或光能引起包含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具有碳碳双键的电荷转移材料和粘合剂树脂的混合物中的反应以使单体的碳碳双键与电荷转移材料的碳碳双键反应,并具体公开了一种使用有机过氧化物使以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的电荷转移材料、不具电荷输送性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和聚碳酸酯树脂固化的技术。
此外,JP-A第2000-20671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由空穴输送化合物的聚合化合物形成的膜,所述空穴输送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链聚合性官能团。
此外,JP-A第2004-1298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含有丙烯酸类材料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通过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中照射之后加热而形成。JP-A第1995-72640号公报公开了在惰性气体环境中的热固化。
此外,JP-A第1993-216249号公报和第2004-302450号公报公开了通过以下方式可以改善膜强度:通过使用丙烯酸酯改性电荷输送材料而能够使电荷输送材料交联和加入不具电荷输送性的反应性单体。
此外,JP-A第2000-206717号公报公开了将电荷输送材料改性为具有多官能团,如至少三个官能团。
此外,JP-A第2001-175016号公告公开了一种使用在保护层中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材料的聚合产物的技术,和一种在保护层中并入含氟原子的化合物作为润滑剂以改善摩擦性的技术。
JP-A第2007-8652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感光体,所述感光体使用在同一分子中具有三苯胺骨架和四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化合物。根据JP-A第2007-8652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感光体,必须将所述化合物与不具电荷输送性的化合物组合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感光体包含在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在所述外涂层的IR吸收谱中,源于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聚碳酸酯树脂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为0.5~10,并且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为25cm-1以上,其中R或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其中,在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的情况下,R表示单键或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其中,在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的情况下,R’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其中由R或R’表示的所述二价连接基团选自由亚烷基、亚芳基、-O-、-COO-、-CO-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并且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由烷基、烷氧基、酯基和酰基组成的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将基于以下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2是图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另一个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3是图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另一个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图示本发明的处理盒的截面图;
图5是图示本发明的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6A、6B和6C是说明评价重影的标准的示意图;和
图7是图示实施例1的表面层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与下述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反复使用后图像品质的劣化,在所述情况中,在外涂层的IR吸收光谱中,源于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羰基(即,CO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聚碳酸酯树脂的羰基(即,CO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和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未落在一定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1>~<11>。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感光体包含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中,在所述外涂层的IR吸收谱中,源于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聚碳酸酯树脂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为0.5~10,并且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为25cm-1以上,其中R或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其中,在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的情况下,R表示单键或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其中,在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的情况下,R’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其中由R或R’表示的所述二价连接基团选自由亚烷基、亚芳基、-O-、-COO-、-CO-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并且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由烷基、烷氧基、酯基和酰基组成的组。
<2>如项<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不包含不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并且具有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化合物(c)。
<3>如项<1>或项<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化合物(a)在同一分子中包含三个或多于三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
<4>如项<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化合物(a)在同一分子中包含四个或多于四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
<5>如项<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并且不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b)。
<6>如项<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另一种电荷输送化合物,所述另一种电荷输送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仅一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
<7>如项<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骨架源于选自由三芳基胺类化合物、联苯胺类化合物和腙类化合物组成的组的含氮化合物。
<8>如项<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化合物(a)在同一分子中包含源于三苯胺的骨架和四个或多于四个甲基丙烯酰基。
<9>如项<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化合物(a)由下式(A)表示:
式(A)
其中,在式(A)中,Ar1、Ar2、Ar3和Ar4各自独立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Ar5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或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亚芳基;D表示在基团末端具有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基团;c1、c2、c3、c4、c5各自独立表示整数0、1或2;k表示整数0或1;并且D的总数为2以上。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项<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为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通过曝光在经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通过显影剂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粉图像的显影单元;和将所述色粉图像转印至转印接受介质的转印单元。
<11>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如项<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且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安装和拆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电子照相感光体与下述情况相比可以抑制反复使用后图像品质的劣化,在所述情况中,外涂层不是含有聚碳酸酯树脂和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组合物的固化膜;或者在外涂层的IR吸收光谱中,电荷输送化合物(a)中的CO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聚碳酸酯树脂中的CO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和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未落在特定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使用不具有电荷输送骨架但具有至少两个由上述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c)的情况相比,可以改善电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使用在同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下各自由上述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抑制反复使用后图像品质的劣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使用在同一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下各自由上述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抑制反复使用后图像品质的劣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外涂层不包含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并且不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电荷输送化合物(b)的情况相比,可以改善电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与不使用由式(A)表示的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情况相比,可以改善电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与下述情况相比,所述装置可以抑制反复使用后图像品质的劣化,在所述情况中,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不是含有聚碳酸酯树脂和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组合物的固化膜,或者,在外涂层的IR吸收光谱中,源于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CO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聚碳酸酯树脂的CO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和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未落在特定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处理盒,与下述情况相比,所述处理盒可以抑制反复使用后图像品质的劣化,在所述情况中,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不是含有聚碳酸酯树脂和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组合物的固化膜,或者,在外涂层的IR吸收光谱中,源于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CO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聚碳酸酯树脂的CO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和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未落在特定范围内。
[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
电子照相感光体
关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在导电层上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是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电子输送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另外,在外涂层的IR吸收光谱中,源于由R-O-CO-CR’=CH-R”表示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聚碳酸酯树脂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为0.5~10,并且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为25cm-1以上。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可以形成具有良好的电特性和足够的膜强度的外涂层。特别是,可以形成例如厚度可达10μm的厚膜。结果,可以抑制反复使用后图像品质的劣化。由于感光体的寿命由具有高强度的表面层的磨损状态决定,因此使膜增厚对于实现较长的寿命非常有效。
此外,由于有机感光体在使用前要先放电以便充电,因此会因电应力和由诸如臭氧等放电气体所引起的应力而发生表面材料劣化。结果,有机感光体变得倾向于将诸如硝酸铵等被称作放电产物的离子性材料吸附于其上。特别是,随着高湿度条件下的水分吸收,表面电阻降低并且出现潜像模糊。结果,打印图像中容易出现图像劣化。为抑制这些现象,通常对最外层进行适当摩耗,以抑制潜像模糊。摩耗量受充电方法、清洁方法和色粉形状等的影响,因此视所采用的具体方法而不同。这样,优选的是,根据所采用的方法能够使感光体的外涂层的强度得到控制。此处,通过在外涂层中将聚碳酸酯树脂与电荷输送化合物(a)组合使用并将IR吸收光谱中所显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外涂层的强度可以得到控制。尽管假定由于以下原因可以获得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特性和足够的强度的外涂层,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一假定。
聚碳酸酯树脂因其具有的阻止载流子输送的极性基团数量较少而具有优异的电特性。通过将具有所述特性的聚碳酸酯树脂与电荷输送化合物(a)组合并入外涂层中、调整聚碳酸酯树脂与电荷输送化合物(a)之间的混合比以使IA/IC比值处于0.5~10范围内和制备组合物以使源于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为25cm-1以上,可增强聚碳酸酯树脂与电荷输送化合物(a)之间的互溶性。结果,将更容易控制用于形成外涂层的溶液的粘度,并且获得具有较大厚度的层。
因此,可以获得同时具有优异的电特性和足够的强度的外涂层。
特别是,显而易见的是,随着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的增加,由于在外涂层中与其它官能团的相互作用得到增强,并且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混合状态得到改善,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电特性和足够的强度的膜。具体而言,在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为25cm-1以上时,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电特性和机械强度的膜。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受到具有官能团的电荷输送化合物的结构、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比、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和聚合条件控制。据信,固化膜中的羰基的状态根据所述条件而变化,结果使吸收峰半高宽增加。
此外,通过使用至少一种电荷输送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形成其中电荷输送化合物(a)与聚碳酸酯树脂彼此混合的所谓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状态。结果,可以有效抑制用以形成层的固化反应过程中的体积收缩,由此产生表面粗糙度得到抑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此外,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电荷输送化合物(a)与聚碳酸酯树脂之间优异的互溶性。因此,作为第三组分,还可以混合不具反应性基团的电荷输送化合物(b),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电特性。
此外,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电荷输送化合物(a)与聚碳酸酯树脂之间优异的互溶性。由此,还可以混合除聚碳酸酯树脂之外的附加粘合剂树脂,因此可以改善气体阻隔性和粘附性。
下文中,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也可以被称为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
与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关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由含有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的固化膜形成的外涂层。关于这一点,外涂层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自身的最上层并充当保护层或电荷输送层即已足够。
此外,在最外层为充当保护层的层的情况下,由电荷输送层和电荷生成层构成的感光层或单层型感光层将被设置为保护层的下层。
同时,在最外层为充当保护层的层的情况下,一种示例性结构被构造为使感光层和保护层作为外涂层设置在导电性基体上,并且所述保护层由含有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的固化膜形成。
此外,在最外层为具有电荷输送层功能的层的情况下,可以例举的是下述结构,其中电荷生成层和电荷输送层作为外涂层建立在导电性基体上,并且所述电荷输送层由包含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的固化膜构成。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其中最外层为充当保护层的层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另外,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应部分给予相同的符号并且不提供重复的描述。
图1是显示该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典型的截面图。图2和图3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典型的截面图。
如图1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是具有以下结构的所谓功能分离型感光体(或层叠型感光体),所述结构包含其上具有底涂层1的导电性基体4,并且其上依次形成有电荷生成层2、电荷输送层3和保护层5。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A中,感光层由电荷生成层2和电荷输送层3构成。
图2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B是与图1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相似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其中,功能分离为电荷生成层2和电荷输送层3。图2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B具有的结构包含其上具有底涂层1的导电性基体4,并且在其上依次形成有电荷输送层3、电荷生成层2和保护层5。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B中,感光层由电荷输送层3和电荷生成层2构成。
电子照相感光体7C将电荷生成材料和电荷输送材料包含在同一层(单层型感光层6)中。
图3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C具有的结构包含其上具有底涂层1的导电性基体4,并且在其上依次形成有单层型感光层6和保护层5。
此外,关于分别在图1、2和3中显示的各电子照相感光体7A、7B和7C,保护层5是位置距导电性基体4最远的外涂层,并且所述外涂层如上所述进行构造。
此外,关于分别在图1、2和3中显示的各电子照相感光体7A、7B和7C,可以形成、也可以不形成底涂层1。
下面将基于作为代表性实例的图1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来说明各元件。
<保护层>
首先说明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7A的外涂层的保护层5。
保护层5是电子照相感光体7A的外涂层,并且是含有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的固化膜。
首先说明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
(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
用于保护层(外涂层)5的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是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可以自由使用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任何化合物。
接下来,将说明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
关于R-O-CO-CR’=CH-R”,R或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在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的情况下,R表示单键或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此外,在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的情况下,R’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
以上由R或R’所表示的二价连接基团表示选自由亚烷基、亚芳基、-O-、-COO-、-CO-基及其组合组成的组的基团。
由R或R’表示的亚烷基优选具有1~12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1~10个碳原子。
由R或R’表示的亚芳基优选具有6~20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6~15个碳原子。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亚苯基、萘二基(naphthalenediyl)和蒽二基(anthracenediyl)。
以上由R或R’表示的二价连接基团可以具有取代基,所述取代基表示选自由烷基、烷氧基、酯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或酰氧基)和酰基组成的组的基团。
充当二价连接基团的取代基的各烷基、烷氧基、酰基优选具有1~12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1~10个碳原子。
当以上由R或R’表示的二价连接基团为选自由亚烷基、亚芳基、-O-、-COO-和-CO-基组成的组中的两种以上的组合时,其实例包括-O-R1-、-R1-O-R1-、-CO-R1-、-R1-CO-R1-、-COO-R1-、-R1-COO-R1-、-OCO-R1-和-R1-OCO-R1-。此处,R1各自独立表示亚烷基或亚芳基。
由R、R’或R”表示的烷基优选具有1~12个碳原子,更优选具有1~10个碳原子。
以上由R、R’或R’表示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所述取代基表示选自由烷基、烷氧基、酯基(-COO-、-OCO-)和酰基组成的组的基团。
优选的是,关于R-O-CO-CR’=CH-R”,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并且表示单键或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氢原子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更优选的是,R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进而更优选的是,R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
特别是,优选R-O-CO-CR’=CH-R”是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结构。具体而言,优选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R”为氢原子,并且R’为甲基。虽然并不明确,但据推测原因如下。
通常,将高反应性的丙烯酸基团用于固化反应。然而,在使用高反应性的丙烯酰基作为庞大的电荷输送骨架上的取代基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不均一的固化反应,据信容易形成微观(或宏观)的海岛结构。在电子学领域以外,海岛结构极少引起问题。然而,在用作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情况下,在外涂层中倾向于出现不均匀性和褶皱。此外,宏观上可以形成具有不同电荷输送性的区域,结果将引起如图像不均匀性等问题。此外,据信在多个官能团结合在一个电荷输送骨架上的情况下,海岛结构的形成会特别显著地活跃。
关于这一点,由于在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的情况下可抑制海岛结构的形成,因此推测,由根据本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获得了更加稳定的电特定和图像特性,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由含有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的组合物的固化膜形成的外涂层。
此外,关于R-O-CO-CR’=CH-R”,优选R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并且不是单键而是可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特别是,由R表示的二价连接基团优选为亚烷基或亚烷基与-O-的组合,更优选为亚烷基。
上述实施方式优选的原因未必得到了清楚的了解,但可以假定出于以下原因。
即,如果吸电子性甲基丙烯酰基存在于过于靠近电荷输送结构的位置,则电荷输送结构的电荷密度降低并且电离电位升高,使得会发生来自下层的载流子的注入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此外,当如甲基丙烯酰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取代基被聚合时,如果聚合时生成的自由基具有容易移动至电荷输送结构的结构,则生成的自由基会使电荷输送功能劣化,据推测这会造成电特性的劣化。另外,关于外涂层的机械强度,当庞大的电荷输送结构和聚合位点(由式-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相接近且为刚性时,聚合位点都难以移动,因而据推测存在反应概率降低的可能性。
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使得柔性碳链R插入电荷输送结构与由-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之间的结构是优选的。
下面,将说明电荷输送骨架。
关于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中的电荷输送骨架,具有与氮原子共轭的结构对应于电荷输送骨架,例如源于含氮空穴输送化合物(如三芳基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和腙化合物)的骨架。此外,当电荷输送骨架中多个氮原子之间的共轭被破坏时,包含与多个氮原子共轭的结构和结合于所述结构的区域被整体视为电荷输送骨架。
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对应于其中引入有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上述电荷输送骨架。
此外,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这样的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该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是结构中包含三苯胺骨架和3个以上、优选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按照此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很大的益处,包括在合成过程中确保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可以以工业规模生成产物。此外,按照此实施方式,可以形成具有高交联密度且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的外涂层,因此不必加入不具电荷输送性的多官能单体。结果,可以实现外涂层的增厚,而不会造成因加入多官能单体所引起的电特性的劣化。因此,具有此外涂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延长的寿命,并可经受长时间的使用。
此外,由于可以形成具有令人满意的电特性和强度的外涂层,因此可以向外涂层中加入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粘合剂树脂。结果,可以获得气体阻隔性和粘附性的改善。
此外,因为具有电荷输送骨架,所以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具有优异的与不含反应性基团的常规电荷输送材料的互溶性。因此,可以加入不具官能团的常规电荷输送材料,由此可以获得电特性的进一步改善。
固化方法的实例包括通过加热、曝光或放射线照射等的自由基聚合。由于在反应进行过快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膜不均匀或褶皱,因此聚合优选在自由基生成较慢发生的条件下进行。根据这一点,优选采用聚合速度容易控制的热聚合。此外,通过用具有反应性比丙烯酰基低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进行热聚合,通过加热可以促进结构的松弛,因此可以获得高均匀性的稳定的膜。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从优异的电荷输送性角度考虑,具体电荷输送材料(a)优选为由下式(A)表示的化合物。
式(A):
在式(A)中,Ar1、Ar2、Ar3和Ar4各自独立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Ar5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亚芳基;D表示在基团末端具有由式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基团;c1、c2、c3、c4、c5各自独立表示整数0、1或2;k表示整数0或1;并且D的总数为2以上。
式(A)中,Ar1、Ar2、Ar3和Ar4中的每一个独立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Ar1、Ar2、Ar3和Ar4中的每一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除D(在基团末端具有由式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基团)之外的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的取代基,可例举的是各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和烷氧基,或具有6~10个碳原子的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
Ar1、Ar2、Ar3和Ar4各自独立优选为下式(1)~(7)中的任一种。式(1)~(7)中,能够与各Ar1、Ar2、Ar3和Ar4独立结合的“-(D)c1”~“-(D)c4”概括性地显示作“-(D)c”。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151
在式(1)~(7)中,R1表示选自由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苯基、不具取代基的苯基和具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R2、R3和R4各自独立选自由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苯基、不具取代基的苯基、具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Ar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亚芳基;D表示在基团末端具有由式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基团;c表示整数0、1或2;s表示0或1;并且t表示0~3的整数。
此处,式(7)中的Ar优选由下式(8)或(9)表示。
式(8):               式(9):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161
在式(8)和(9)中,R5和R6各自独立表示选自由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苯基、不具取代基的苯基、具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并且各t’表示0~3的整数。
式(7)中,Z’优选由下式(10)~(17)中的任一式表示表示;并且s表示0或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162
在式(10)~(17)中,R7和R8各自独立表示选自由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有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的苯基、不具取代基的苯基、具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W表示二价基团;q和r各自独立表示1~10的整数;并且各t”表示0~3的整数。
式(16)和(17)中的W优选为由下式(18)~(26)表示的任何二价基团。在式(25)中,u表示0~3的整数。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171
在式(A)中,在k为0的情况下Ar5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作为该芳基,可以例举与在Ar1~Ar4的描述中所示相同的芳基。在k为1的情况下Ar5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亚芳基,并且作为该亚芳基,可以例举通过在Ar1~Ar4的描述中所示芳基的指定位置减去一个氢原子而获得的亚芳基。
在上式(A)中,D表示在其末端具有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基团。D优选为下述基团:其中,R为与电荷输送骨架结合的部分且为具有至少一个碳原子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D通过R与由-O-CO-CR’=CH-R”表示的结构结合。更优选的是,D为下述基团:其中R为亚烷基,并且所述基团通过亚烷基与由上述-O-CO-CR’=CH-R”表示的结构结合。进而更优选的是,D为通过亚烷基与末端的甲基丙烯酰基结合的基团(即,R为亚烷基,R”为氢原子,并且R’为甲基)。
作为式(A)中D  的具体实例,优选的是-(CH2)d-(O-CH2-CH2)e-O-CO-C(CH3)=CH2。此处,d表示1~5的整数,适宜为1~4的整数,更适宜为1~3的整数。e表示0或1。
在上式(A)中,c1~c5各自独立表示0、1或2,并且D的存在总数为2以上。就通过改善固化膜的强度来抑制抑制图像品质劣化而言,D的总数适宜为3以上,更适宜为4以上。
下文中,将针对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中含有的各官能团数量来描述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的具体实例。然而,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并不限于这些实例。在这些具体实例中,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Pr表示丙基,并且Bu表示丁基。
首先,关于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将描述其中各存在四个以上具有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官能团的具体实例(即,化合物A-1~A-32)。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19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20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21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23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24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251
关于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将描述其中各存在两个具有由以上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官能团的具体实例(即,化合物A-46~A-67)。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26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28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291
关于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将描述其中各存在三个具有由以上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官能团的具体实例(即,化合物A-68~A-80)。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31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32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331
根据此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外涂层含有具有两个以上具有由以上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的情况下,可以将具有一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与具有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组合使用。
具有一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描述如下(即,化合物A-33~A-45)。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34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351
由式(A)表示的化合物如下合成。
即,由式(A)表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前体的醇和相应的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卤化物的缩合而合成,或者在前体的醇为苄基醇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与诸如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脱水醚化而合成所述化合物。
作为实例,用于此实施方式中的化合物A-4和化合物A-29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37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381
相对于用于形成保护层5(外涂层)的组合物的固体总量,具有反应性基团的电荷输送材料(a)的总含量优选为25重量%~95重量%,更优选为25重量%~80重量%,进而更优选为40重量%~60重量%。
当总含量在此范围内时,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电特性的固化膜(外涂层),并且可以使固化膜增厚。
(聚碳酸酯树脂)
构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固化膜含有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双酚Z聚碳酸酯树脂、双酚A聚碳酸酯树脂、双酚C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P聚碳酸酯树脂等。就溶解性和涂布液的有效期而言,优选双酚Z聚碳酸酯树脂和双酚P聚碳酸酯树脂。更优选的是,使用双酚Z聚碳酸酯树脂。
聚碳酸酯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其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就溶液粘度、互溶性和涂膜表面的平滑度而言,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100,000,更优选为20,000~90,000,进而更优选为25,000~80,000。
相对于用于形成保护层5(外涂层)的组合物的总固体物质,聚碳酸酯树脂的总含量优选为5重量%~7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65重量%,进而更优选为5重量%~60重量%。
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化合物(包含电荷输送材料(a)和/或(b)的化合物)的混合比以重量比计优选为95∶5~40∶60,更优选为95∶5~45∶55,进而更优选为95∶5~50∶50。
(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
除上述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之外,构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固化膜还可以含有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所述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具有电荷输送骨架但不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由于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不含有任何不担负电荷输送的反应性基团,因此,当将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用于保护层5(外涂层)时,电荷输送组分的浓度实际上得到提高,因而对于进一步改善电特性是有效的。此外,通过加入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可以降低交联密度以控制强度。
关于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的电荷输送骨架,也可以使用以上对于上述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所说明的电荷输送骨架。特别是,优选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具有与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相同的电荷输送骨架,因为这可改善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与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之间的互溶性,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电荷输送性和膜强度。
此外,关于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短语“具有与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相同的电荷输送骨架”意味着骨架结构彼此相同。在电荷输送骨架上,可以包含取代基,如烷基(例如甲基和乙基)和烷氧基(例如甲氧基和乙氧基)。
关于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电荷输送材料。具体而言,可以使用三芳基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芳烷烃化合物、芳基取代的乙烯化合物、茋化合物、蒽化合物和腙化合物等。
其中,就迁移率和互溶性等而言,优选使用具有三苯胺骨架的化合物。
相对于用于形成层的涂布液中的总固体物质,非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b)的使用量优选为2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45重量%,进而更优选为10重量%~40重量%。
(不具电荷输送骨架的反应性化合物(c))
除上述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之外,构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固化膜还可以含有具有两个以上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但不具电荷输送骨架的反应性化合物(c),以通过增强交联密度来增加膜强度。然而,由于反应性化合物(c)不具电荷输送骨架,因此,为了不降低电荷输送性,构成保护层5(外涂层)的固化膜中优选不含有反应性化合物(c)。
用于构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固化膜的反应性化合物(c)可以是包括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在内的任何形式。具体而言,作为反应性化合物(c)的单官能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乙基卡必醇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2-羟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丙烯酸苯氧基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乙二醇酯、丙烯酸羟乙基邻苯基苯酚酯和丙烯酸邻苯基苯酚缩水甘油醚酯。
作为反应性化合物(c)的双官能单体的实例包括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和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
作为反应性化合物(c)的三官能单体的实例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和脂肪族三(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反应性化合物(c)的四官能单体的实例包括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和脂肪族四(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反应性化合物(c)的五官能或多于五官能的单体的实例包括五(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和具有聚酯骨架、聚氨酯骨架或膦腈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
此外,作为反应性化合物(c)的聚合物的实例包括JP-A第5-216249号公报、第5-323630号公报、第11-52603号公报和第2000-264961号公报等公开的那些聚合物。
反应性化合物(c)在使用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两种或多于两种的混合物使用。相对于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总量,反应性化合物(c)的使用量为100重量%以下,优选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进而更优选的是,在构成保护层5(外涂层)的固化膜中不含有反应性化合物(c)。
(其它树脂)
在构成满足上述要求的保护层(外涂层)5的固化膜中,电荷输送化合物(a)与聚碳酸酯树脂之间的互溶性十分优异,使得还可以加入不具由以上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非反应性粘合剂树脂。因此,为获得放电气体耐受性、粘附性、机械强度、抗刮擦性、颗粒分散性、粘度控制、扭矩降低、磨耗量控制和有效期的延长等,可以加入非反应性粘合剂树脂。通过使用非反应性粘合剂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得到改善,并且可以生产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质的保护层(外涂层)5。此外,这还有助于改善气体阻隔性,这防止了气体侵入外涂层,并增强了对于下层的粘附性。
非反应性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可以包括公知的树脂,如聚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二氯乙烯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
此外,为获得保护层5(外涂层)的放电气体耐受性、机械强度、抗刮擦性、颗粒分散性、粘度控制、扭矩降低、磨耗量控制和有效期的延长等,也可以加入醇溶性树脂。
相对于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化合物的总量,非反应性粘合剂树脂的用量为100重量%以下,优选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
(热聚合引发剂)
为形成保护层(外涂层)5,可以使用光固化性催化剂或热聚合引发剂。关于固化催化剂和热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公知的光固化性催化剂或热聚合引发剂。
(光固化催化剂)
作为光固化催化剂,可以例举分子内分裂型和吸氢(hydrogen drawing)型固化催化剂。
作为分子内分裂型固化催化剂,可以例举苄基缩酮类、烷基苯基酮类、氨基烷基苯基酮类、氧化膦类、二茂钛类和肟类固化催化剂。
苄基缩酮类固化催化剂的实例包括2,2-二甲氧基-1,2-二苯乙-1-酮。
烷基苯基酮类光固化催化剂的实例包括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1-酮、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苄基]苯基}-2-甲基丙-1-酮、苯乙酮和2-苯基-2-(对甲苯磺酰氧基)-苯乙酮。
氨基烷基苯基酮类固化催化剂的实例包括对二甲基氨基苯乙酮、对二甲基氨基苯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和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
氧化膦类固化催化剂的实例包括2,4,6-三甲基苯甲酰-二苯基氧化膦和双(2,4,6-三甲基苯甲酰)苯基氧化膦。
二茂钛类固化催化剂的实例包括双(η5-2,4-环戊二烯-1-基)-双[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
肟类固化催化剂的实例包括1,2-辛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酰肟)、乙醛、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9H-咔唑-3-基]-1-(O-乙酰肟)。
作为吸氢型固化催化剂,可以例举二苯甲酮类、噻吨酮类、苄基类和米氏酮类催化剂。
二苯甲酮类催化剂的具体实例包括2-苯甲酰苯甲酸、2-氯二苯甲酮、4,4’-二氯二苯甲酮、4-苯甲酰-4’-甲基二苯硫醚和p,p’-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
噻吨酮类固化催化剂的实例包括2,4-二乙基噻吨-9-酮、2-氯噻吨酮和2-异丙基噻吨酮。
苄基类固化催化剂的实例包括苄基、(±)-樟脑-醌和对茴香基。
这些光固化催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热聚合引发剂-
市售热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型引发剂,如V-30、V-40、V-59、V601、V65、V-70、VF-096、VE-73、Vam-110、Vam-111(商品名,全部由Wako Pure Chemicals Industries,Ltd.制造)、OTAzo-15、OTazo-30、AIBM、AMBN、ADVN、ACVA(商品名,全部由Otsuka Chemical Co.,Ltd.制造)等;和Pertetra A、Perhexa HC、Perhexa C、Perhexa V、Perhexa 22、Perhexa MC、Perbutyl H、Percumyl H、Percumyl P、Permenta H、PeroctaH、Perbutyl C、Perbutyl D、Perhexyl D、Peroyl IB、Peroyl 355、Peroyl L、Peroyl SA、NYPER BW、NYPER BMT-K40/M、Peroyl IPP、Peroyl NPP、Peroyl TCP、Peroyl OPP、Peroyl SBP、Percumyl ND、Perocta ND、PerhexylND、Perbutyl ND、Perbutyl NHP、Perhexyl PV、Perbutyl PV、Perhexa 250、Perocta O、Perhexyl O、Perbutyl O、Perbutyl L、Perbutyl 355、Perhexyl I、Perbutyl I、Perbutyl E、Perhexa 25Z、Perbutyl A、Perhexyl Z、Perbutyl ZT、Perbutyl Z(商品名,全部由NOF CORPORATION制造)、KayaketalAM-C55、Trigonox 36-C75、Laurox、Perkadox L-W75、Perkadox CH-50L、Trigonox TMBH、Kaya cumen H、Kaya butyl H-70、Perkadox BC-FF、Kayahexa AD、Perkadox 14、Kaya butyl C、Kaya butyl D、Kaya hexa YD-E85、Perkadox 12-XL25、Perkadox 12-EB20、Trigonox 22-N70、Trigonox 22-70E、Trigonox D-T50、Trigonox 423-C70、Kaya ester CND-C70、Kaya esterCND-W50、Trigonox 23-C70、Trigonox 23-W50N、Trigonox 257-C70、Kaya ester P-70、Kaya ester TMPO-70、Trigonox 121、Kaya ester O、Kayaester HTP-65W、Kaya ester AN、Trigonox 42、Trigonox F-C50、Kaya butylB、Kaya carbon EH-C70、Kaya carbon EH-W60、Kaya carbon I-20、Kayacarbon BIC-75、Trigonox 117、Kayaren 6-70(商品名,全部由Kayaku Akzo制造)、Luperox 610、Luperox 188、Luperox 844、Luperox 259、Luperox 10、Luperox 701、Luperox 11、Luperox 26、Luperox 80、Luperox 7、Luperox270、Luperox P、Luperox 546、Luperox 554、Luperox 575、Luperox TANPO、Luperox 555、Luperox 570、Luperox TAP、Luperox TBIC、Luperox TBEC、Luperox JW、Luperox TAIC、Luperox TAEC、Luperox DC、Luperox 101、Luperox F、Luperox DI、Luperox 130、Luperox 220、Luperox 230、Luperox233和Luperox 531(商品名,全部由ARKEMA Yoshitomi制造)。
其中,通过使用分子量为250以上的偶氮型聚合引发剂,在低温下将发生均相反应,使得可以获得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与聚碳酸酯树脂之间具有优异的互溶性的高强度膜。更适宜的是,偶氮型聚合引发剂的分子量为250以上,进而更适宜的是300以上。
相对于用于形成层的涂布液中含有的总固体物质,光固化催化剂或热聚合引发剂的总含量为0.1重量%~10重量%,优选为0.1重量%~8重量%,更优选为0.1重量%~5重量%。
(其它添加剂)
为控制成膜性、柔性、润滑性和粘附性,构成保护层(涂布层)5的固化膜也可以以与其它偶联剂、特别是含氟偶联剂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所述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各种硅烷偶联剂和市售聚硅氧烷类硬涂剂。
硅烷偶联剂的实例包括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市售硬涂剂的实例包括KP-85、X-40-9740和X-8239等试剂(均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和AY42-440、AY42-441和AY49-208等试剂(均由Dow Coming Toray Co.,Ltd.制造)。
为对其提供防水性和其它性质,可以向其中加入含氟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十三氟-1,1,2,2-四氢辛基)三乙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七氟异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全氟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硅烷偶联剂可以以可选量使用,但是从交联膜的成膜能力方面考虑,含氟化合物的量优选为不含氟的化合物的0.25倍(重量)以下。此外,可以混合JP-A第2001-16651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反应性含氟化合物。
为防止由氧化气体(如在使保护层(外涂层)5带电的装置中产生的臭氧)所引起的劣化,可以向构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固化膜中合乎需要地加入抗劣化剂。由于任何感光体的表面的机械强度的增强和感光体寿命的延长,因而感光体接触氧化气体的时间就会变长。因此,存在需要比现有技术更强的抗氧化性的情况。
抗劣化剂优选为受阻酚类化合物或受阻胺类化合物,诸如有机硫抗氧化剂、亚磷酸盐(酯)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抗氧化剂、硫脲抗氧化剂或苯并咪唑抗氧化剂等已知抗氧化剂可以用作抗劣化剂。相对于形成保护层的固化膜的总重,抗劣化剂的加入量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
受阻酚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试剂“IRGANOX 1076”、“IRGANOX1010”、“IRGANOX 1098”、“IRGANOX 245”、“IRGANOX 1330”、“IRGANOX 3114”和“IRGANOX 1076”和3,5-二叔丁基-4-羟基联苯。
受阻胺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试剂“SANOL LS2626”、“SANOLLS765”、“SANOL LS770”、“SANOL LS744”、“TINUVINE 144”、“TINUVINE 622LD”、“MARK LA57”、“MARK LA67”、“MARK LA62”、“MARK LA68”和“MARK LA63”。硫醚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试剂“SUMIRIZER TPS”和“SUMIRIZER TP-D”。亚磷酸盐(酯)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试剂“MARK 2112”、“MARK PEP-8”、“MARK PEP-24G”、“MARK PEP-36”、“MARK 329K”和“MARK HP-10”。
此外,为降低残留电势或改善强度,可以向构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固化膜中加入导电颗粒或者有机或无机颗粒。
颗粒的实例包括含硅颗粒。含硅颗粒为其中含有硅作为组成元素的颗粒,含硅颗粒的具体实例包括胶体二氧化硅和聚硅氧烷颗粒。用作含硅颗粒的胶体二氧化硅选自下述分散体:在各所述分散体中,平均粒径为1nm~100nm、优选为10nm~30nm的二氧化硅被分散在酸性或碱性水分散液或者诸如醇、酮和酯等有机溶剂中。关于颗粒,也可以使用市售颗粒。
表面层中胶体二氧化硅的固体物质成分的含量不受特别限制。不过,就成膜性、电特性和强度而言,相对于保护层5中的固体物质总量,固体物质的含量为0.1重量%~50重量%,并优选为0.1重量%~30重量%。
含硅颗粒中使用的聚硅氧烷颗粒选自聚硅氧烷树脂颗粒、硅橡胶颗粒和聚硅氧烷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颗粒。可以使用常用的市售含硅颗粒。这些聚硅氧烷颗粒为球形,理想的是,其平均粒径为1nm~500nm,更优选为10nm~100nm。聚硅氧烷颗粒是具有优异的树脂分散性的非化学活性的小粒径颗粒。此外,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质所需的其百分比含量很低。基于这些原因,可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性质,而不会妨碍交联反应。换言之,由于颗粒的原因,在颗粒均匀地纳入强交联结构的状态下,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润滑性和防水性得到改善。因此,可以长期保持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良好的耐磨性和耐污染物附着性。
保护层5中聚硅氧烷颗粒的百分比含量优选为保护层5中所有固体的0.1重量%~30重量%,更优选为其0.5重量%~10重量%。
颗粒的其它实例包括:含氟化合物的颗粒,如四氟乙烯、三氟乙烯、六氟丙烯、氟乙烯或偏二氟乙烯;由通过将氟碳类单体与具有羟基的单体共聚而获得的树脂制成的颗粒,如“8th Polymeric Material Forum Lecture,Proceedings,”第89页中所描述;和由诸如ZnO-Al2O3、SnO2-Sb2O3、In2O3-SnO2、ZnO2-TiO2、ZnO-TiO2、MgO-Al2O3、FeO-TiO2、TiO2、SnO2、In2O3、ZnO或MgO等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制得的颗粒。
为了相同的目的,可以向保护层(外涂层)5中加入如硅油等油。硅油的实例包括:常用硅油,如二甲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和苯基甲基硅氧烷;反应性硅油,如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环氧改性聚硅氧烷、羧基改性聚硅氧烷、卡必醇改性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巯基改性聚硅氧烷和苯酚改性聚硅氧烷;环状二甲基环硅氧烷,如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环状甲基苯基环硅氧烷,如1,3,5-三甲基-1,3,5-三苯基环三硅氧烷、1,3,5,7-四甲基-1,3,5,7-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和1,3,5,7,9-五甲基-1,3,5,7,9-五苯基环五硅氧烷;环状苯基环硅氧烷,如六苯基环三硅氧烷;含氟环硅氧烷,如3-(3,3,3-三氟丙基)-1-甲基环三硅氧烷;含氢甲硅烷基的环硅氧烷,如甲基氢硅氧烷混合物、五甲基环五硅氧烷和苯基氢环硅氧烷;和含乙烯基的环硅氧烷,如五乙烯基五甲基环五硅氧烷。
可以向保护层(外涂层)5中加入金属、金属氧化物、炭黑和/或某些其它材料。金属的实例包括铝、锌、铜、铬、镍、银和不锈钢。可以向层5中加入其中向塑料颗粒的表面上蒸发所述金属的产品。金属氧化物的实例包括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氧化铋、掺杂锡的氧化铟、掺杂锑或钽的氧化锡和掺杂锑的氧化锆。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当组合使用两种以上氧化物时,它们可以简单地彼此混合,也可以被制成固溶体或熔融体的形式。从保护层的透明性方面考虑,所述导电性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3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下。
(组合物)
优选的是,将用于形成保护层5的含有特定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制备为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
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可以无溶剂,或者该溶液使用下述溶剂单独或作为混合溶剂而制备:芳香族溶剂,例如,甲苯或二甲苯;酮类溶剂,例如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酯类溶剂,例如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醚类溶剂,例如四氢呋喃或二氧己环;溶纤剂类溶剂,例如乙二醇单甲醚;或醇类溶剂,例如异丙醇或丁醇。
当使上述组分相互反应以获得涂布液时,各组分可以只是相互混合从而溶解固体组分。可以在温度优选为室温~100℃、更优选为30℃~80℃,并且加热时间优选为10分钟~100小时、更优选为1小时~50小时的条件下加热各组分。此时,可以对各组分施加超声波。
以此方式,可以增强涂布液的均匀性,由此可以容易地获得涂布缺陷得到抑制的涂膜。
(保护层5的形成)
通过如刮涂法、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珠涂法(bead coating)、气刀涂布法或幕涂法等常用涂布方法,将由含有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制得的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在表面构成可涂布涂布液的表面的电荷输送层3上。
然后,对获得的涂层施加热、光或电子束以引发自由基聚合。在此方式下,涂层中的可聚合组分被聚合,从而使涂层固化。
当通过热来聚合和固化涂膜时,加热温度可以优选为50℃以上。如果加热温度低于50℃,则不利的是,固化膜的寿命将变短。从感光体的强度、电特性和表面均匀性来考虑,加热温度特别优选为100℃~180℃。
当通过光来聚合和固化涂膜时,由诸如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已知光照射装置进行光照射。
聚合和固化反应在真空、惰性气体氛围或低氧浓度环境下进行,以免使经热、光或电子束产生的自由基失去活性。氧的浓度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而更优选为2%以下,最优选为500ppm以下。
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反应进行过快时在膜上容易形成交联和异质性以及褶皱,从而难以实现涂膜的结构松弛,因此采用自由基产生较慢的热固化方法。特别是,在使用具有反应性比丙烯酰基低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的情况下,通过将此甲基丙烯酰基与热固化组合,可以促进涂膜的结构松弛,结果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质的保护层5(外涂层)。
保护层5的膜厚优选为5μm~40μm,更优选为7μm~35μm。
(物理性质)
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通过IR吸收光谱测量保护层5(外涂层)时,源于电荷输送材料(a)中含有的结构R-O-CO-CR’=CH-R”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聚碳酸酯树脂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为0.5~10。
在吸收峰强度之比(IA/IC)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聚碳酸酯树脂与电荷输送化合物(a)之间的互溶性得到改善,从而获得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特性和足够的强度的外涂层。
关于吸收峰强度之比(IA/IC),从获得兼具良好的电特性和足够的强度并且抑制反复使用后品质劣化的方面考虑,其适合为0.5~10,更优选为0.5~9,进而更优选为0.5~8。
对吸收峰强度之比(IA/IC)的控制可通过调整形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组合物中所含有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与聚碳酸酯树脂的混合比来进行。混合比并未具体限定,这是因为其根据电荷输送化合物(a)中所含有的羰基数与聚碳酸酯树脂中所含有的羰基数而变。不过,通常电荷输送化合物(a)与聚碳酸酯树脂的重量比优选为95∶5~40∶60。更优选的是,其为95∶5~45∶55,进而更优选的是,其为95∶5~50∶50。
此外,在保护层(外涂层)5的IR吸收光谱中,电荷输送材料(a)中所含有的基于结构R-O-CO-CR’=CH-R”的羰基的伸缩振动而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为25cm-1以上。优选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是较宽的,并且半高宽更优选为26cm-1以上,特别优选为27cm-1以上。
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越宽,则与外涂层中其它官能团的相互作用进行得就越强,并且电荷输送材料(a)的混合状态得到的改善就越大。结果,可以获得具有优异电特性和机械强度的膜。
通过调整电荷输送材料(a)的结构、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的量比、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和聚合条件,可以控制上述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
具体而言,通过能够促进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的结构与聚碳酸酯树脂的结构的互溶性的组合,可以更容易地增大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
此外,当涂膜(其通过涂布含有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而形成)的聚合和固化在100℃~180℃的温度进行时,反应的进行相当缓慢,从而使IA的吸收峰半高宽增大。特别是,当通过使用分子量为250以上的偶氮型聚合引发剂固化和聚合涂布膜时,在低温下将发生均相反应。因此,其可以有效地增大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
此外,当使用分子量低于250的聚合引发剂时,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随涂膜的聚合和固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在使用分子量低于250的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优选在120℃~180℃的温度进行涂膜的聚合和固化。
此外,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随聚合过程中氧浓度的降低而增大。具体而言,氧浓度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而更优选为2%以下,还更优选为500ppm以下。
下面将说明由IR吸收光谱获得吸收峰强度IA和IC的方法。
通过使用傅立叶变换IR分光光度计,基于利用ATR棱镜和Ge的显微ATR法,测量保护层(外涂层)5的IR吸收光谱。通过高级ATR校正所获得的IR吸收光谱,除去源自水蒸汽的噪音。光谱基线是通过连接在所测光谱峰与相邻峰之间具有最低吸收强度的点而获得的线。基于此基线,获得吸收峰强度IA和IC。此外,获得吸收强度为一半强度处的点之间的吸收光谱宽度,将其作为吸收峰的半高宽。
保护层(外涂层)5的膜厚优选为5μm~40μm,更优选为7μm~35μm。
上文中,根据图1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说明了功能分离的感光层的一个实例。同样的内容适用于图2中所示的功能分离型电子照相感光体7B。此外,在图3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C的单层感光层6的情况下,优选以下实施方式。
从膜强度的方面考虑,相对于用于形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组合物的总固体物质,单层感光层6中电荷生成材料(a)的含量为5重量%~50重量%,优选为10重量%~40重量%,进而更优选为15重量%~35重量%。
相对于用于形成保护层(外涂层)5的组合物的总固体物质,含有电荷生成材料(a)的电荷生成材料的含量为10重量%~85重量%,优选为20重量%~50重量%。另外,电荷输送材料的含量优选为5重量%~50重量%。
单层型感光层6的形成方法与电荷生成层2或电荷输送层3的形成方法相同。单层型感光层6的膜厚优选为5μm~50μm左右,更优选为10μm~40μm。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由含有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的其外涂层为保护层5。然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层结构不具有保护层5的另一种情况下,其外涂层为位于层结构的最外表面的电荷输送层。
当外涂层为电荷输送层时,该层的厚度优选为7μm~70μm,更优选为10μm~60μm。
<导电性基体>
导电性基体4可以是金属板、金属鼓或金属带,由铝、铜、锌、不锈钢、铬、镍、钼、钒、铟、金、铂或一些其它金属,或者含有所述金属的合金制成。导电性基体4可以是其上涂布、蒸发或层压有以下物质的纸张、塑料膜或带:导电性聚合物、诸如氧化铟等导电性化合物、诸如铝、钯或金等金属或者含有所述金属的合金。
术语“导电性”此处是指体积电阻率小于1013Ω·cm。
当将电子照相感光体7A用作激光打印机时,导电性基体4的表面可以被制得粗糙至具有0.04μm~0.5μm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以防止对其照射激光时产生干涉条纹。当粗糙度Ra为0.04μm~0.5μm时,防干涉效果倾向于变得足够,由此,在其上形成涂层时图像品质变粗糙的倾向得到抑制。当使用非相干光线作为光源时,并不特别需要使表面粗糙以防止干涉条纹。在此情形中,防止了导电性基体4表面中的不规则形状产生缺陷;因此,该情形适于使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寿命延长。
使表面粗糙化的方法的理想实例包括通过将悬浮液(其中,将研磨剂悬浮在水中)喷射在支持体上而进行的湿珩磨、无心研磨(其中,使支持体在压力下与旋转的磨石接触以获得连续研磨)和阳极氧化处理。
表面粗糙化方法的其它理想实例为以下方法:在树脂中分散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粉末,并将粉末分散产物制为支持体表面上的层,由此通过分散在层中的颗粒来使导电性基体4粗糙化,而不是直接使基体4表面粗糙化。
基于阳极氧化的表面粗糙化处理是将铝用作阳极,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由此在铝表面上形成氧化物膜的处理。电解液的实例包括硫酸溶液和草酸溶液。然而,通过阳极氧化形成的多孔阳极氧化物膜具有化学活性,容易被污染,若不对该膜进行任何处理的话,其电阻会随环境有很大的变化。因此,需要通过基于在加压水蒸汽或沸腾水中(其中可加入如镍等金属的盐)的水合反应的体积膨胀,由此将氧化物变为更稳定的水合氧化物,从而进行对阳极氧化物膜中的细孔进行密封的封孔处理。
阳极氧化物膜的膜厚可以是0.3μm~15μm。在所述膜厚为0.3μm~15μm时,对于注入的阻隔性有效,并且当电子照相感光体重复使用时残留电势的增加倾向于得到抑制。
导电性基体4可以接受酸性水溶液处理或勃姆石处理。使用含有磷酸、铬酸和氢氟酸的酸性处理液的处理以如下方式进行:首先,制备酸性处理液。关于酸性处理液中磷酸、铬酸和氢氟酸之间的混合比,磷酸的量、铬酸的量和氢氟酸的量可分别为10重量%~11重量%、3重量%~5重量%和0.5重量%~2重量%,这些酸的总浓度优选为13.5重量%~18重量%。处理温度优选为42℃~48℃。当处理温度保持在高温时,可以更快地形成更厚的涂层。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3μm~15μm。在厚度为0.3μm~15μm时,对于注入的阻隔性趋于有效,并且当电子照相感光体重复使用时残留电势的增加倾向于得到抑制。
勃姆石处理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将导电性基体4在温度为90℃~100℃的纯水中浸渍5分钟~60分钟,或者使基体4与90℃~120℃的加热水蒸汽接触5分钟~60分钟。涂层的厚度可以优选为0.1μm~5μm。可以使用具有较低涂层溶解性的电解质溶液对所得物进一步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所述电解质溶液含有己二酸、硼酸、硼酸盐、磷酸盐、邻苯二甲酸盐、马来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或柠檬酸盐。
<底涂层>
底涂层1例如是在粘合剂树脂中含有无机颗粒的层。
无机颗粒可以优选为粉末电阻率(体积电阻率)为102Ω·cm~1011Ω·cm的颗粒,因为底涂层1优选具备适当的电阻,以获得耐漏电性和载流子阻隔性。当无机颗粒的电阻率为102Ω·cm~1011Ω·cm时,可以获得充分的耐漏电性,并且可以抑制残留电势的增加。
在具有该范围内的电阻率的这些无机颗粒中,优选使用如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或氧化锆等无机颗粒,特别是优选使用氧化锌颗粒。
无机颗粒可以接受表面处理。可以将两种以上所用表面处理彼此不同或粒径彼此不同的无机颗粒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无机颗粒通过BET方法确定的比表面积优选为10g/m2以上。当比表面积为10m2/g以上时,充电性的降低可以得到抑制。
无机颗粒的体均粒径优选为50nm~2000nm,更优选为60nm~1000nm。
此外,通过将受体化合物和无机颗粒一同并入底涂层中,可以对该层赋予电特性的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和优异的载流子阻隔性。
受体化合物不受限制,只要底涂层能够获得所述特性即可。其优选实例包括:醌类化合物,如氯醌和溴醌;四氰基苯醌二甲烷类化合物;芴酮类化合物,如2,4,7-三硝基芴酮和2,4,5,7-四硝基-9-芴酮;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531
二唑类化合物,如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532
二唑、2,5-双(4-萘基)-1,3,4-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533
二唑和2,5-双(4-二乙基氨基酚)-1,3,4-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534
二唑;呫吨酮类化合物;噻吩类化合物;联苯醌(diphenoquinone)类化合物,如3,3’,5,5’-四叔丁基联苯醌;和其它电子输送材料。特别是,理想的是具有蒽醌结构的化合物。其它理想的实例包括羟基蒽醌化合物、氨基蒽醌化合物、氨基羟基蒽醌化合物和具有蒽醌结构的受体化合物。其具体实例包括蒽醌、茜素、醌茜、蒽绛酚和红紫素。
受体化合物的百分比含量不受限制,只要底涂层能够获得所述特性即可。含量可以为无机颗粒的0.01重量%~20重量%。从防止电荷累积和防止无机颗粒聚集的方面考虑,所用无机颗粒优选以0.05重量%~10重量%的添加含量使用。由于防止了无机颗粒的聚集,因此形成导电路径的不均匀性可以得到抑制。另外,当感光体重复使用时,如残留电势的增加等特性保持性能的劣化可以得到抑制。此外,如黑点等图像品质缺陷可以得到抑制。
受体化合物可以加入在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或者涂布在无机颗粒的表面上以预先附着于其上。
将受体化合物涂布在无机颗粒表面上的方法可以是湿法或干法。
当通过干法进行这一表面处理时,不是通过利用提供大剪切力的搅拌器等搅拌无机颗粒而不均匀地分散受体化合物,而是将受体化合物直接滴于其上或将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受体化合物滴于其上,或者将所述化合物或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化合物与干燥空气或氮气一起喷射于其上来进行处理。加入或喷射优选在溶剂的沸点以下的温度进行。当喷射在溶剂沸点以下的温度进行时,其中受体化合物的不均匀分布(eccentriclocation)可以得到抑制。加入或喷射之后,所得物可以接受100℃以上的烘焙。烘焙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任何时长,只要能够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
在湿法中,将无机颗粒在溶剂中搅拌,并利用超声波、砂磨机、磨光器或球磨机等将其在其中分散。向其中加入受体化合物,并搅拌或分散,然后除去溶剂,由此进行处理,而不会不均匀地分散受体化合物。除去溶剂的方法为过滤或者蒸馏分离。除去溶剂之后,所得物可以接受100℃以上的烘焙。烘焙的温度条件或烘焙的时间条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在湿法中,在加入表面处理剂之前,可以除去无机颗粒中含有的水。除去的方法例如为在表面处理所使用的溶剂中搅拌和加热颗粒的同时除去水的方法,或者通过使水和溶剂共沸来除去水的方法。
在向无机颗粒提供受体化合物之前,可以对所述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用于表面处理的试剂可以是任何试剂,只要底涂层能够获得所需特性即可,并且可选自已知材料。所述试剂的实例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盐)类偶联剂、铝类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特别是,理想的是使用硅烷偶联剂,因为该试剂可提供良好的电子照相特性。理想的是使用带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因为该试剂可以对底涂层1提供良好的阻隔性。
带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可以是任何试剂,只要能够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其具体实例包括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N,N-双(β-羟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但是,所述试剂并不限于这些实例。
关于硅烷偶联剂,可以将其中两种以上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可以与带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一起使用的硅烷偶联剂的实例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N-双(β-羟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但是,所述试剂并不限于这些实例。
使用这些表面处理剂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是任何已知方法。使用干法或湿法是适合的。允许同时进行受体化合物的供给和使用表面处理剂(如偶联剂)的表面处理。
底涂层1中硅烷偶联剂相对无机颗粒的百分比含量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从改善其分散性方面考虑,其含量可以为无机颗粒的0.5重量%~10重量%。
底涂层1可以含有粘合剂树脂。
底涂层1中含有的粘合剂树脂可以是能够形成良好的膜并提供所需性质的任何粘合剂树脂。其实例包括:已知的聚合物,如缩醛树脂(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树脂、酪蛋白、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明胶、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树脂、硅树脂、聚硅氧烷-醇酸树脂、酚树脂(phenol resin)、酚醛树脂(phenol-formaldehyde resin)、三聚氰胺树脂和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和已知的材料,如锆螯合物、钛螯合物、铝螯合物、钛醇盐化合物、有机钛化合物,或者硅烷偶联剂。
此外,作为包含在底涂层1中的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具有电荷输送基团的电荷输送树脂或如聚苯胺等导电性树脂。其中,不溶于用于上层的涂布液的溶剂的树脂是适合的。特别是,优选酚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等。当将它们中的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时,混合比根据需要来确定。
在形成底涂层用涂布液中,其表面提供有受体化合物的无机颗粒(提供有受体性质的金属氧化物)与粘合剂树脂之比,或者无机颗粒与粘合剂树脂之比可以适当设定,只要能够获得所需电子照相特性即可。
可以向底涂层1中加入各种添加剂,以改善电特性、环境稳定性或图像品质。
作为添加剂,可以使用任何已知材料,如电子输送颜料(例如,缩合多环颜料或偶氮颜料)、锆螯合物、钛螯合物、铝螯合物、钛醇盐化合物、有机钛化合物,或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用于如上所述的无机颗粒的表面处理;但该试剂也可以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
作为添加剂的硅烷偶联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N-二(β-羟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锆螯合物的实例包括丁醇锆(zirconiumbutoxide)、甲基乙酰乙酸锆(zirconiumethyl acetoacetate)、三乙醇胺锆(zirconiumtriethanolamine)、乙酰丙酮合丁醇锆(acetylacetonate zirconiumbutoxide)、乙基乙酰乙酸丁醇锆(ethyl acetoacetate zirconiumbutoxide)、乙酸锆、草酸锆、乳酸锆、膦酸锆、辛酸锆、环烷酸锆、月桂酸锆、硬脂酸锆、异硬脂酸锆、甲基丙烯酸丁醇锆(methacrylate zirconiumbutoxide)、硬脂酸丁醇锆(stearatezirconiumbutoxide)和异硬脂酸丁醇锆(isostearate zirconiumbutoxide)。
钛螯合物的实例包括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正丁酯、钛酸丁酯二聚体、钛酸四(2-乙基己基)酯、乙酰丙酮化钛、聚乙酰丙酮化钛、亚辛基乙醇酸钛(titanium octylene glycolate)、乳酸钛的铵盐、乳酸钛、乳酸钛的乙酯、三乙醇胺合钛和多羟基硬脂酸钛。
铝螯合物的实例包括异丙酸铝、二异丙酸单丁氧基铝、丁酸铝、二异丙酸乙基乙酰乙酸铝和三(乙基乙酰乙酸)铝。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或者其中两种以上的缩聚物的形式使用。
用于形成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可以任意选自已知溶剂,如醇类溶剂、芳香族溶剂、卤代烃类溶剂、酮类溶剂、酮醇类溶剂、醚类溶剂和酯类溶剂。
溶剂可以是普通有机溶剂,其具体实例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苯甲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酮、甲乙酮、环己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二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571
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氯苯和甲苯。
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可以将任何溶剂用作混合溶剂,只要该混合溶剂能够溶解粘合剂树脂即可。
作为在制备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时分散无机颗粒的方法,可以使用如辊磨、球磨、振动球磨、磨光器、砂磨、胶体磨或涂料振荡机等任何已知的方法。
用于形成底涂层1的涂布方法可以是如刮涂法、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珠涂法、气刀涂布法或幕涂法等常用涂布方法。
如上所述获得的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用于在导电性基体上形成底涂层1。
底涂层1的维氏硬度可以为35以上。
底涂层1的厚度可以设定为任何值,只要能够获得所需性质即可。具体而言,所述厚度优选为15μm以上,更优选为15μm~50μm。
当底涂层1的厚度为15μm~50mm时,充分的耐漏电性可以得到改善,并且当感光体被长期使用时可以降低残留电势。结果,可以抑制图像浓度异常。
为防止出现莫尔条纹,将底涂层1的表面粗糙度(10点平均粗糙度)调整为所用照射激光的波长的1/4n(其中n表示外涂层的折射率)~1/2λ。
为调整表面粗糙度,可以向底涂层中加入由树脂等制得的颗粒。树脂颗粒可以是硅树脂颗粒或可交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颗粒等。
可以对底涂层的表面进行抛光,以调整表面粗糙度。
抛光方法可以是抛光轮抛光(buff polishing)、喷砂处理、湿珩磨或研磨处理等。
通过对涂布在导电性基体4上的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进行干燥,获得底涂层1。通常,干燥在允许溶剂蒸发以实现成膜的温度进行。
<电荷生成层>
电荷生成层2是含有电荷生成材料和粘合剂树脂的层。
电荷生成材料的实例包括:如双偶氮和三偶氮颜料等偶氮类颜料、如二溴蒽嵌蒽醌等缩合芳香族颜料、二萘嵌苯类颜料、吡咯并吡咯类颜料、酞菁类颜料、氧化锌和三方硒。在这些材料中,理想的是,将金属酞菁类颜料和无金属酞菁类颜料用作电荷生成材料,以使感光体可以用于具有近红外波长的激光射线的照射。特别是,理想的是,使用JP-A第5-263007号公报和第5-279591号公报等公开的镓羟基酞菁、JP-A第5-98181号公报等公开的镓氯酞菁、JP-A第5-140472号公报和第5-140473号公报等公开的锡二氯酞菁,和JP-A第4-189873号公报公开的钛氧基酞菁。为使感光体应对具有近紫外波长的激光射线的照射,更理想的是,用作电荷生成材料的有:缩合芳香族颜料,如二溴蒽嵌蒽醌;硫靛颜料、紫菜嗪化合物、氧化锌、三方硒;或JP-A第2004-78147号公报和第2005-181992号公报中公开的双偶氮类颜料;等等。
电荷生成层2中所使用的粘合剂树脂选自广泛的绝缘性树脂,也可以选自有机光电导性聚合物,如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芘或聚硅烷。粘合剂树脂的理想实例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芳酯树脂(如由双酚和芳香族二元羧酸制得的缩聚物)、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氧基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啶树脂、纤维素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环氧树脂、酪蛋白、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树脂。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电荷生成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混合重量比可以为10/1~1/10。术语“绝缘性”此处是指体积电阻率为1013Ω·cm以上。
电荷生成层2使用电荷生成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在所述涂布液中,上述电荷生成材料和粘合剂树脂被分散在预定溶剂中。
用于分散的溶剂的实例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苯甲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酮、甲乙酮、环己酮、乙酸甲酯、乙酸正丁酯、二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氯苯和甲苯。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将电荷生成材料和粘合剂树脂分散至溶剂中的方法可以是常用方法,如球磨分散法、磨光器分散法或砂磨分散法。根据所述方法,可以防止电荷生成材料的晶形因分散而发生改变。
分散时,有效的是将电荷生成材料的平均粒径调整为0.5μm以下,优选为0.3μm以下,更优选为0.15μm以下。
形成电荷生成层2时,使用常用涂布方法,其实例包括刮涂法、迈耶棒(Meyer bar)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珠涂法、气刀涂布法和幕涂法。
如此获得的电荷生成层2的膜厚优选为0.1μm~5.0μm,更优选是0.2μm~2.0μm。
<电荷输送层>
在电子照相感光体被设置有包含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保护层的情况下,可形成含有电荷输送材料和粘合剂树脂、或聚合电荷输送材料的电荷输送层3。
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包括醌类化合物(例如,对苯醌、氯醌、溴醌和蒽醌)、四氰基苯醌二甲烷类化合物、芴酮类化合物(例如,2,4,7-三硝基芴酮)、呫吨酮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氰基乙烯基化合物、乙烯类化合物和其它电子输送化合物;和三芳基胺类化合物、联苯胺类化合物、芳基烷烃类化合物、芳基取代的乙烯类化合物、茋类化合物、蒽类化合物、腙类化合物和其它空穴输送化合物;但是,电荷输送材料不限于此。这些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其中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从电荷迁移率方面考虑,电荷输送材料优选为由下示结构式(a-1)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或由下示结构式(a-2)表示的联苯胺衍生物。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601
在结构式(a-1)中,R9各自表示氢原子或甲基;1表示1或2;Ar6和Ar7各自独立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C6H4-C(R10)=C(R11)(R12)或者-C6H4-CH=CH-CH=C(R13)R14,其中R10、R11、R12、R13和R14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烷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
各基团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卤原子、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各自取代有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具有取代基的氨基。
在结构式(a-2)中,R15和R15’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R16、R16’、R17和R17’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有具有1或2个碳原子的烷基的氨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C(R18)=C(R19)(R20)或者-CH=CH-CH=C(R21)(R22),其中R18、R19、R20、R21和R22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烷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取代基的芳基;并且m和n各自独立表示0~2的整数。
在各自由结构式(a-1)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和各自由结构式(a-2)表示的联苯胺衍生物中,特别优选各自具有“-C6H4-CH=CH-CH=C(R13)(R14)”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和各自具有-CH=CH-CH=C(R21)(R22)的联苯胺衍生物,这是从以下方面考虑的:它们具有优异的电荷迁移率、对保护层的粘附性、对因前面图像的残留滞后而出现的残余图像的(下文也称作“重影”)的抵抗性、等等。
电荷输送层3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芳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硅树脂、聚硅氧烷醇酸树脂、酚醛树脂、苯乙烯-醇酸树脂、聚-N-乙烯基咔唑和聚硅烷。也可以使用根据JP-A第8-176293号公报或JP-A第8-208820号公报中描述的聚酯类聚合物的电荷输送材料。在这些树脂中,优选聚碳酸酯树脂或聚芳酯树脂,因为所述树脂与电荷输送性材料或电荷输送材料的相容性优异。
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其中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电荷输送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混合重量比可以为10/1~1/5。
当感光体在电荷输送层3上具有作为由含有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的保护层(外涂层)时,电荷输送层3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0以上,更优选为55000以上。当使用具有所述分子量的粘合剂树脂时,该粘合剂树脂会为层3提供优异的粘附性和抗裂性(在其上形成保护层(外涂层)时)、等等。
从涂层的均匀性(涂布液的流滴性)方面考虑,电荷输送层3中所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的上限可以为100000以下。
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是通过使用毛细管粘度计测量而获得的值。
当外涂层为电荷输送层时,理想的是,出于同样原因,设置在层3下的层中所含有的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的范围与上述范围相同。
作为所述电荷输送材料,可以使用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可以是已知的具有电荷输送性的高分子材料,如聚-N-乙烯基咔唑或聚硅烷。在这些材料中,特别理想的是JP-A第8-176293号公报和第8-208820号公报等公开的聚酯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因为所述材料比其它材料具有更高的电荷输送性。高分子电荷输送材料可以自身成膜,也可以与粘合剂树脂混合从而形成膜。
利用含有上述组成材料的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来形成电荷输送层3。
作为用于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可以使用单独一种常用有机溶剂或者将两种以上常用有机溶剂混合使用,所述溶剂的实例包括如苯、甲苯、二甲苯和氯苯等芳香烃、如丙酮和2-丁酮等酮、如二氯甲烷、氯仿和二氯乙烷等卤代脂肪烃和如四氢呋喃和乙醚等环醚或直链醚。作为分散组成材料的方法,可以使用已知的方法。
作为将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在电荷生成层2上的方法,可以使用常用涂布方法,如刮涂法、迈耶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珠涂法、气刀涂布法或幕涂法。
电荷输送层3的膜厚优选为5μm~50μm,更优选为10μm~30μm。作为电荷输送层,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表面层的材料。
[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盒]
图4是图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像形成装置100配备有具有电子照相感光体7的处理盒300、曝光装置(静电潜像形成单元)9、转印装置(转印单元)40和中间转印介质50。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单元9设置在可通过处理盒300上的开口对电子照相感光体7上照射光线的位置,并且转印单元40设置在通过位于转印单元40与感光体7之间的中间转印介质50的中介与感光体7相对的位置。中间转印介质50被设置为部分地接触感光体7。
图4中的处理盒300作为一个单元在壳中安装有电子照相感光体7、带电器(带电单元)8、显影装置(显影单元)11和清洁器13。清洁器13具有清洁刮刀(清洁部件)131,并且清洁刮刀131被设置为与感光体7的表面接触。清洁部件可以不是清洁刮刀131,可以是导电性或绝缘性纤维质部件。其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刮刀一起使用。
在图4中,清洁器13具有用于向感光体7的表面上提供润滑材料14的纤维质部件132(为辊的形式),并且使用了用于辅助清洁的纤维质部件133(为平刷的形式);不过这些部件在有需要时使用。
带电器8例如是使用导电性或半导电性带电辊、带电刷、带电膜、带电橡胶刮刀或带电管等的接触型带电器。带电器8可以是在感光体7的附近使用带电辊的非接触型辊带电器、利用电晕放电的栅网式电晕管(scorotron)或电晕管带电器,或任何其它已知的带电器。
此外,当使用栅网式电晕管充电器时,可以提供形成针对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阻隔结构的装置,以防止已吸附在充电器上的放电产物在充电器不使用时发射至电子照相感光体上。
为改善图像的稳定性,可以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的周围设置感光体加热部件(未示出)以升高感光体7的温度,从而降低相对温差。
曝光装置9可以是将光线照射为感光体7的表面上的所需图像形式的光学仪器。光线可以是半导体激光光线、LED光线或液晶光阀(liquidcrystal shutter)光线等。光源的波长可以是感光体7的光谱敏感性波长范围内的一种波长或多种波长。作为半导体激光的波长,以激光发射波长在780nm左右的近红外波长为主。然而,所用的激光光线的波长不限于所述波长,也可以使用发射波长为600nm左右的激光或具有在400nm~450nm范围内的任意发射波长的蓝色激光。为形成彩色图像,使用能够获得多束输出的面发射型激光光源是有效的。
显影装置11可以是具有下述功能的常用显影装置:使用单组份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通过令显影剂接触或不接触图像而使潜像显影。显影装置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显影装置具有所述功能即可,并且可根据显影装置的目标用途,适当地选自各种显影装置。作为显影装置,可以使用例如具有下述功能的已知显影装置,所述功能为利用刷或辊等将单组份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附着在感光体7上。
下面将描述显影装置11中使用的色粉。
关于色粉,平均形状系数(=ML2/A×(π/4)×100,其中ML表示色粉颗粒的最大长度,并且A表示色粉颗粒的投影面积)优选为100~150,更优选为105~145,进而更优选为110~140。此外,色粉的体均粒径优选为3μm~12μm,更优选为3.3μm~10μm,进而更优选为3.5μm~9μm。由于使用了满足平均形状系数要求和体均粒径要求的色粉,因此较之使用其它色粉,可以获得更高显影性、更高转印性和更高品质的图像。
色粉可以是通过任何方法生产的色粉,只要色粉满足平均形状系数要求和体均粒径要求即可。色粉例如可以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的色粉:捏合粉碎法,即,捏合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如电荷控制剂等可选组分,并粉碎这些组分及对所得颗粒进行分级;通过机械冲击力或热能来改变由捏合粉碎法获得的颗粒的形状的方法;乳液聚合聚集法,即,乳液聚合用于获得粘合剂树脂的聚合性单体,将产生的液体分散体与含有着色剂、防粘剂和可选的电荷控制剂等的液体分散体相互混合,使混合物聚集,并对聚集的颗粒进行加热/熔融粘接以获得色粉颗粒;悬浮聚合法,即,使用于获得粘合剂树脂的聚合性单体、着色剂、防粘剂和可选的电荷控制剂溶液等悬浮在水性溶剂中并聚合所述单体;或者溶解悬浮法,即,使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可选的电荷控制剂等的溶液悬浮在水性溶液中以产生颗粒。
允许使用一些其它已知方法,如下述生产方法:将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色粉用作核,使聚集颗粒附着在该核(的颗粒)上,然后对核颗粒和壳颗粒进行加热/熔融粘接,由此形成核-壳结构。在这些生产色粉的方法中,从控制形状或粒径分布方面考虑,特别优选其中色粉在水性溶剂中生产的悬浮聚合法或乳液聚合聚集法或溶解悬浮法。
色粉的母粒由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如二氧化硅、电荷控制剂等可选组分构成。
色粉的母粒中所使用的粘合剂树脂可以是由:苯乙烯类化合物如苯乙烯或氯苯乙烯;烯烃,如乙烯、丙烯、丁烯或异戊二烯;乙烯酯,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或丁酸乙烯酯;α-亚甲基脂肪族单羧酸酯,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乙烯基醚,如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或乙烯基丁基醚;乙烯基酮,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己基酮、乙烯基异丙烯基酮;和/或其它树脂等制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粘合剂树脂可以是通过将二羧酸与二醇进行共聚而获得的聚酯树脂。
粘合剂树脂的特别典型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硅树脂、聚酰胺、改性松香和石蜡。
着色剂的典型实例包括磁铁矿或铁氧体的磁性粉末、炭黑、苯胺蓝、茜油蓝(calcooil blue)、铬黄、群青蓝、杜邦油红、喹啉黄、氯化亚甲基蓝、酞菁蓝、孔雀石绿草酸盐、灯黑、玫瑰红、C.I.颜料红48:1、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57:1、C.I.颜料黄97、C.I.颜料黄17、C.I.颜料蓝15:1和C.I.颜料蓝15:3。
防粘剂的典型实例包括低分子量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丙烯、费托蜡、褐煤蜡、巴西棕榈蜡、米糠蜡和小烛树蜡。
电荷控制剂包括已知的电荷控制剂,如偶氮金属络合物、水杨酸的金属络合物或带有极性基团的树脂型电荷控制剂。当色粉通过湿法生产时,可以使用微溶于水的材料,以控制离子强度和减轻废水污染。色粉可以是含有磁性材料的磁性色粉,也可以是不含磁性材料的非磁性色粉。
使用亨舍尔混合机或V型混合器等将色粉的母粒和外部添加剂混合,可生产显影装置11中使用的色粉。当通过湿法生产色粉的母粒时,外部添加剂可以以湿的方式从外部添加。
显影装置11中使用的色粉可以包含含有氟原子的颗粒。
含有氟原子的颗粒的材料的实例包括其中氟与黑铅或石墨结合的氟化碳(fluoride carbon)、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氯三氟乙烯(PC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聚氟乙烯(PVF)。
含有氟原子的颗粒的体均粒径优选为0.1μm~10μm。具有上述任一化学结构的颗粒可以粉碎为均一的粒径。其向色粉中的添加量优选为0.05重量%~2.0重量%,更优选为0.05重量%~1.5重量%。当所述颗粒的体均粒径和其加入量分别处于以上范围内时,色粉的摩擦系数在优选范围内,并且可以抑制重影的出现。此外,由于色粉的充足的充电特性,可以抑制具有相反极性的色粉的产生。
可以向显影装置11中使用的色粉中加入滑性颗粒。滑性颗粒的材料的实例包括:固体润滑剂,如石墨、二硫化钼、滑石、脂族酸和脂族酸金属盐;低分子量聚烯烃,如聚丙烯、聚乙烯和聚丁烯;加热时具有软化点的聚硅氧烷;脂肪族酰胺,如油酸酰胺、芥酸酰胺、蓖麻油酸酰胺和硬脂酸酰胺;植物蜡,如巴西棕榈蜡、米糠蜡、小烛树蜡、日本蜡(野漆树蜡)和霍霍巴油;动物蜡,如蜂蜡;矿物蜡或石油蜡,如褐煤蜡、地蜡、纯白地蜡(cerasin)、石蜡、微晶蜡和费托蜡;和这些材料的改性产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其中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滑性颗粒的体均粒径优选为0.1μm~10μm。具有上述任一化学结构的颗粒可以粉碎为均一粒径。滑性颗粒在色粉中的添加量优选为0.05重量%~2.0重量%,更优选为0.1重量%~1.5重量%。
可以向显影装置11中使用的色粉中加入无机颗粒、有机颗粒或由无机颗粒粘附在有机颗粒上而构成的混合型颗粒,以除去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上的粘附物或劣化物,或者实现一些其它目的。
无机细粒的材料的适当实例包括各种无机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钛酸钡、钛酸铝、钛酸锶、钛酸镁、氧化锌、氧化铬、氧化铈、氧化锑、氧化钨、氧化锡、氧化碲、氧化锰、氧化硼、碳化硅、碳化硼、碳化钛、氮化硅、氮化钛和氮化硼。
可以使用下述物质处理所述无机颗粒:钛偶联剂,如钛酸四丁酯、钛酸四辛酯、异丙基三异硬脂酰基钛酸酯、异丙基十三烷基苯磺酰基钛酸酯或双(二辛基焦磷酸酯)氧乙酸酯钛酸酯;或者硅烷偶联剂,如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N-乙烯基苯甲基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盐酸盐、六甲基二硅氮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邻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对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可以使用硅油或高级脂族酸金属盐(如硬脂酸铝、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对无机颗粒进行赋予疏水性的处理。
有机细粒的材料的实例包括: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氯三氟乙烯(PC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聚氟乙烯(PVF)。
颗粒的数均粒径优选为5nm~1000nm,更优选为5nm~800nm,进而更优选为5nm~700nm。当数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内时,颗粒倾向于具有优异的抛光能力,并且倾向于有效抑制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上划痕的出现。有机或无机颗粒和滑性颗粒的总加入量可以为0.6重量%以上。
作为加入色粉中的其它无机氧化物,可以使用用于控制粉末流动性和充电特性等的粒径为40m以下的小尺寸无机氧化物,以及用于降低粘附力和控制充电特性的较大尺寸的无机氧化物。这些无机氧化物的颗粒可以是已知颗粒。为精确控制充电特性,可以将二氧化硅和氧化钛一起使用。
当小尺寸无机颗粒经表面处理后,其分散能力增强,因而提高粉末流动性的效果得到改善。为除去放电产物,可以加入如碳酸钙或碳酸镁等碳酸盐或者如水滑石等无机矿物。
当色粉为电子照相用彩色色粉时,色粉以与载体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载体的实例包括铁粉、玻璃珠、铁氧体粉末、镍粉和其中所述载体的表面涂布有树脂的产品。可以适当设置色粉与载体的混合比。
转印单元40可以是已知的转印带电器,例如使用带、辊、膜或橡胶刮刀等的接触型转印带电器,也可以是利用电晕放电的栅网式电晕管转印带电器或电晕管转印带电器。
中间转印介质50可以是均被赋予了半导电性的由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芳酯、聚酯或橡胶制成的带(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介质50的形式可以是鼓形和带形。
除上述各单元之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可以具有例如用于光学除去感光体7上的电荷的光学除电器。
图5是图示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20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像形成装置120是其上安装有四个处理盒的串联式全色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像形成装置120中,四个处理盒300彼此平行地设置在中间转印介质50上,并且每种颜色使用一个电子照相感光体。除了装置120为串联式之外,图像形成装置120具有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相似的结构。
当将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应用于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时,由于四个感光体的电特性是稳定的,因此可以获得长期具有优异的色平衡的图像。
实施例
下面将根据实施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显然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合成例1:化合物A-4的合成)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691
将10g化合物(1)、50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0mL四氢呋喃和0.5gAmberlyst 15E(商品名,由Japan Organo,Ltd.制造)放入200mL的烧瓶中,并在室温混合24小时。反应结束后,加入100mL甲醇,并通过倾析收集产生的油状物。通过硅胶柱色谱对油状物进行纯化,获得12g作为油状物的化合物(A-4)。
(合成例2:化合物A-17的合成)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692
将36g化合物(2)、75g甲基丙烯酸、300mL甲苯和2g对甲苯磺酸放入200mL烧瓶,加热回流10小时。反应后,冷却混合物。加入2000mL水,进行洗涤,然后再用水进一步洗涤。将甲苯层在无水硫酸钠上干燥,并通过硅胶柱色谱纯化,获得30g化合物(A-17)。
(合成例3:化合物A-18的合成)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701
将50g化合物(3)、107g甲基丙烯酸、300mL甲苯和2g对甲苯磺酸放入500mL烧瓶,加热回流10小时。反应后,冷却混合物。加入2000mL水,进行洗涤,然后再用水进一步洗涤。将甲苯层在无水硫酸钠上干燥,并通过硅胶柱色谱纯化,获得38g化合物(A-18)。
[实施例1]
<感光体的形成>
(底涂层的形成)
将100重量份氧化锌(体均粒径:70nm,由Tayca Corporation制造,比表面积:15m2/g)与500重量份四氢呋喃搅拌混合,向其中加入1.3重量份硅烷偶联剂(商品名:KBM503,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并搅拌2小时。然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并在120℃的温度烘焙3小时,获得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氧化锌。
将110重量份表面经处理的氧化锌与500重量份四氢呋喃搅拌混合,向其中加入1.0重量份茜素溶解在50重量份四氢呋喃所形成的溶液,然后在50℃的温度搅拌5小时。接下来,通过减压过滤收集添加有茜素的氧化锌,并在60℃的温度减压干燥,以获得添加有茜素的氧化锌。
将38重量份通过将60重量份添加有茜素的氧化锌、13.5重量份固化剂(封端异氰酸酯,商品名:SUMIDUR 3175,由Sumitomo BayerUrethane Co.,Ltd.制造)和15重量份丁缩醛树脂(商品名:S-LEC BM-1,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溶解在85重量份甲乙酮中所形成的溶液与25重量份甲乙酮混合,然后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利用砂磨机分散2小时以获得分散液。
向所获得的分散液中加入0.005重量份二月桂酸二辛基锡和45重量份硅树脂颗粒(商品名:TOSPEARL 145,由GE Toshiba Silicone Co.,Ltd.制造),以获得底涂层涂布用液。通过浸涂法将该涂布液涂布在铝基体(直径30mm,长340mm,厚1mm)上。在170℃干燥固化40分钟后,获得厚度为18μm的底涂层。
(电荷生成层的形成)
使用具有1mm直径的玻璃珠的砂磨机,将含有15重量份作为电荷生成物质的在Cukα X射线的X射线衍射谱中至少在为7.3°、16.0°、24.9°和28.0°等布拉格角(2θ±0.2°)处具有衍射峰的羟基镓酞菁、10重量份作为粘合剂树脂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商品名:VMCH,由NipponUnicar Co.,Ltd.制造)和200重量份乙酸正丁酯的混合物分散4小时。向所获得的分散液中加入175重量份乙酸正丁酯和180重量份甲乙酮,然后搅拌以获得电荷生成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将该电荷生成层用涂布液涂布在底涂层上,并在常温(25℃)干燥,以形成膜厚为0.2μm的电荷生成层。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
将45重量份的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和55重量份的双酚Z聚碳酸酯树脂(PC(Z):粘均分子量:60,000)溶解在800重量份的氯苯中,以获得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荷生成层上,然后在130℃的温度干燥45分钟,以形成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为15μm的电荷输送层。
(表面层的制备)
将20重量份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20重量份双酚Z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30,000)、60重量份化合物A-17、2重量份OTAZO-15(商品名,由Otsuka Chemical Co.,Ltd.制造,分子量354.4)溶解在500重量份一氯代苯中,并通过喷涂而涂布在电荷输送层上。在室温下空气干燥30分钟后,在氧浓度为200ppm的氮气氛围下以10℃/分钟的速率将温度由室温升至150℃,然后将该混合物在150℃进行热处理1小时并固化,从而形成膜厚为15μm的保护层,由此制备了实施例1的感光体。
通过使用Nicolet 6700傅立叶变换IR分光光度计(商品名),基于利用ATR棱镜和Ge的显微ATR(衰减全反射)法测量表面层的IR吸收光谱。所获得的IR吸收光谱通过高级ATR校正,并除去来自水蒸汽的噪音。结果,IA/Ic=1.35,并且由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峰半高全宽为25cm-1
图7图示的是表面层固化之前和之后的IR光谱。通过与前文中定义的基线相比较的吸收强度和吸收峰半高全宽,获得IA和IC
<图像的评价>
将根据以上描述生产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安装在ApeosPort-IIIC4400(商品名,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图像形成装置)上,并在低温低湿(8℃,20%RH)条件下和高温高湿(28℃,85%RH)条件下连续进行以下评价。
在低温低湿(8℃,20%RH)的环境下,进行10,000幅图像形成的测试。然后对第10,000幅图像进行图像品质评价(重影、模糊、条纹和图像劣化)。之后,将该安装有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低温低湿(8℃,20%RH)环境下保持24小时。随后进行图像形成的测试并对第一幅图像进行图像品质评价。
结果如表4中所示。
在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图像品质评价之后,在高温高湿(28℃,85%RH)环境下进行10,000幅图像形成的测试。然后对第10,000幅图像进行图像品质评价。之后,将该安装有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在高温高湿(28℃,85%RH)环境下保持24小时。然后进行图像形成的测试并对第一幅图像进行图像品质评价。
结果如表5中所示。
(重影的评价)
打印其上提供有如图6A中所示的G和图像浓度为50%的灰色区域的图表,目视评价在50%的灰色区域中出现的字母G的状态。
A:图像良好或重影微弱,如图6A。
B:重影略微可见,如图6B。
C:重影清晰可见,如图6C。
<模糊的评价>
使用进行图像品质的重影评价的同一样品,通过目视观察评价色粉与白色区域的粘附程度。
A:良好。
B:显现了轻微模糊。
C:显现了对图像品质具有破坏效果的模糊。
<条纹的评价>
使用进行图像品质的重影评价的同一样品,通过目视观察评价条纹的显现。
A:良好。
B:部分地显现了条纹。
C:显现了对图像品质具有破坏效果的条纹。
<图像劣化的评价>
使用与上述重影评价相同的样品,目视观察评价图像劣化。
A:良好。
B:在连续进行打印测试时没有问题,但是放置一天(24小时)后就会出现问题。
C:即便在连续进行打印测试时也会出现问题。
<表面层的粘附性评价>
关于表面层的粘附性的评价,通过使用切刀在图像形成测试以后获得的感光体上形成切割线,从而形成5×5个2mm见方的试样片,并对其应用胶接带(mending tape,由3M制造),然后剥离。通过数出试样片的残留数进行评价。
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A:剩余21个以上试样片。
B:剩余11~20个试样片。
C:剩余10个以下试样片。
<表面层的磨耗量的评价>
在完成测量感光体的初始膜厚的测试和图像形成测试后,通过使用涡流仪(Fisherscope MMS;商品名)确定膜厚以评价磨耗量。
[比较例1]
除表面层中未加入双酚Z聚碳酸酯树脂(PC(Z))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基本相似的方式制备感光体。对于此情况,IA/IC对应于无穷大。
获得的膜具有部分结晶性,因此未形成均质的层。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比较例2和比较例3]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使用2重量份的量的AIBN(商品名,由WakoPure Chemicals Industries,Ltd.制造,分子量164.2)或V-601(商品名,由Wako Pure Chemicals Industries,Ltd.制造,分子量230.3)代替实施例1中的OTazo-15(商品名,由Otsuka Chemical Co.,Ltd.制造,分子量354.4)作为聚合引发剂之外,以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的方式单独制备和评价各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实施例2]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使用2重量份的量的VE-73(商品名,由WakoPure Chemicals Industries,Ltd.制造,分子量310.4)作为聚合引发剂来代替实施例1中的OTazo-15(商品名,由Otsuka Chemical Co.,Ltd.制造,分子量354.4)之外,以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的方式制备和评价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实施例3~14]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将实施例1中的电荷输送材料(a)和(b)、聚碳酸酯树脂和聚合引发剂改变为如表1中所列之外,以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的方式单独制备和评价各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实施例15和16]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使用2重量份的量的AIBN(商品名,由WakoPure Chemicals Industries,Ltd.制造,分子量164.2)或V-601(商品名,由Wako Pure Chemicals Industries,Ltd.制造,分子量230.3)作为聚合引发剂来代替实施例1中的OTazo-15(商品名,由Otsuka Chemical Co.,Ltd.制造,分子量354.4)、将温度以2℃/分钟的速率由室温升至170℃和将固化温度设定为170℃之外,以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的方式制备和评价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实施例17]
在未形成实施例1的电荷输送层的情况下,将25重量份的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25重量份的双酚Z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30,000)、60重量份的化合物A-17和2重量份OTazo-15(商品名,由Otsuka Chemical Co.,Ltd.制造,分子量354.4)溶解在200重量份一氯代苯中,并通过浸涂将该混合物涂布在电荷生成层的顶部。室温下空气干燥30分钟后,在含有浓度为200ppm的氧的氮气流下以10℃/分钟的速率将温度由室温升至150℃,然后在150℃进行热处理1小时以进行固化。结果,随着膜厚为约25μm的表面层的形成,感光体得以制备。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实施例18~实施例22]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温度以1℃/分钟的速率由室温升至150℃并在150℃进行热处理1小时之外,分别以与实施例1~实施例5中的各实施例基本相似的方式单独制备和评价各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实施例23~实施例27]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温度以1℃/分钟的速率由室温升至165℃并在165℃进行热处理1小时之外,分别以与实施例1~实施例5中的各实施例基本相似的方式单独制备和评价各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实施例28和实施例29]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将实施例23中的电荷输送材料(a)和(b)、聚碳酸酯树脂和聚合引发剂改变为如表2中所列之外,以与实施例23基本相似的方式单独制备和评价各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比较例4和5]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将实施例1中聚合时的氧浓度改变为700ppm或1000ppm之外,以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的方式单独制备和评价各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比较例6和7]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将实施例1中的电荷输送材料(a)和(b)、聚碳酸酯树脂和聚合引发剂改变为如表3中所列之外,以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的方式单独制备和评价各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观察到了部分结晶。
[比较例8]
在表面层的制备中,除将实施例1中的电荷输送材料(a)改变为如表3中所列之外,以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的方式制备和评价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比较例9]
关于表面层的制作,除将电荷输送材料(a)改变为如表3中所列之外,以与实施例23相似的方式制备和评价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4和表5中所示。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77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78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79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80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81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821
Figure BSA00000279714200831
如表4和表5中所示,发现在实施例1~29(在各实施例1~29中,外涂层是含有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的组合物的固化膜,并且在外涂层的IR吸收光谱中,IA/IC为0.5~10,并且IA吸收峰的半高宽为25cm-1以上)中,即使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a)的种类、聚碳酸酯树脂的加入量、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和加入量以及聚合条件有所改变,反复使用后图像品质的劣化与比较例1~9相比得到了抑制。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是为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并非试图穷尽性的,也并非试图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披露的确切形式。显然,许多改进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由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适用于预计的特定用途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改进方案。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所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包含:
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电荷输送化合物(a),和
至少一种聚碳酸酯树脂;
其中,在所述外涂层的IR吸收光谱中,源于所述电荷输送化合物(a)的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A)与源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羰基的伸缩振动所引起的吸收峰强度(IC)之比(IA/IC)为0.5~10,并且
所述吸收峰强度(IA)的吸收峰半高宽为25cm-1以上,
其中R或R’与所述电荷输送骨架结合;其中,在R与所述电荷输送骨架结合的情况下,R表示单键或能够具有取代基的二价连接基团,并且R’表示氢原子或能够具有取代基的烷基;R”表示氢原子或能够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其中由R或R’表示的所述二价连接基团选自由亚烷基、亚芳基、-O-、-COO-、-CO-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并且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由烷基、烷氧基、酯基和酰基组成的组,
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化合物(a)由下式(A)表示:
式(A)
其中,在式(A)中,Ar1、Ar2、Ar3和Ar4各自独立表示芳基;Ar5表示芳基或亚芳基;D表示在基团末端具有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基团;c1、c2、c3、c4、c5各自独立表示整数0、1或2;k表示整数0或1;并且D的总数为2或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不包含不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并且具有至少两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化合物(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化合物(a)在同一分子中包含三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涂层包含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具有电荷输送骨架但不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另一种电荷输送化合物,所述另一种电荷输送化合物在同一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骨架和仅一个由R-O-CO-CR’=CH-R”表示的结构单元。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骨架源于选自由三芳基胺类化合物、联苯胺类化合物和腙类化合物组成的组的含氮化合物。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化合物(a)在同一分子中包含源于三苯胺的骨架和2个或3个甲基丙烯酰基。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为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
通过曝光在经充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
通过显影剂将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色粉图像的显影单元;和
将所述色粉图像转印至转印接受介质的转印单元。
9.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且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安装和拆卸。
CN2010102883646A 2010-02-10 2010-09-15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21475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27775 2010-02-10
JP2010027775A JP5560755B2 (ja) 2010-02-10 2010-02-10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7577A CN102147577A (zh) 2011-08-10
CN102147577B true CN102147577B (zh) 2013-11-06

Family

ID=44353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83646A Active CN102147577B (zh) 2010-02-10 2010-09-15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73510B2 (zh)
JP (1) JP5560755B2 (zh)
CN (1) CN1021475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9289A (zh) * 2016-03-15 2018-11-09 色彩矩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阻隔添加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72566B1 (en) * 2011-09-27 2013-02-12 Xerox Corporation Fluorinated structured organic film photoreceptor layers
JP2013186260A (ja) * 2012-03-07 2013-09-19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07691B2 (ja) * 2012-09-12 2016-10-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29498B2 (ja) * 2014-05-26 2018-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685835B2 (ja) * 2015-06-18 2020-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9843854B (zh) * 2016-12-22 2023-01-10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含有交联基团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US10520782B2 (en) 2017-02-02 2019-12-31 James David Busch Display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capable of single-sided, dual-sided, and transparent mixed reality applications
JP7059112B2 (ja) * 2018-05-31 2022-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7054366B2 (ja) * 2018-05-31 2022-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449151B2 (ja) * 2020-04-21 2024-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ド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6366A (ja) * 2005-09-21 2007-04-05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991595A (zh) * 2005-12-26 2007-07-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成像设备
JP2007264214A (ja) * 2006-03-28 2007-10-11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
JP2009229549A (ja) * 2008-03-19 2009-10-08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62996A (zh) * 2008-12-25 2010-06-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840168A (zh) * 2009-03-16 2010-09-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8813A (en) 1902-01-13 1994-10-25 Fuji Xerox Co., Ltd. Crystals of chlorogallium phthalocyanine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m
JP3123185B2 (ja) 1991-04-22 2001-01-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クロロガリウムフタロシアニンの新規な結晶、その新規な結晶よりなる光導電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4189873A (ja) 1990-11-22 1992-07-08 Fuji Xerox Co Ltd オキシチタニウムフタロシアニン水和物結晶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US5290928A (en) 1990-11-22 1994-03-01 Fuji Xerox Co., Ltd. Process for preparing oxytitanium phthalocyanine hydrate crystal
JP3166293B2 (ja) 1991-04-26 2001-05-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ヒドロキシガリウムフタロシアニンの新規な結晶、その新規な結晶よりなる光導電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US5393629A (en) 1991-04-26 1995-02-28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US5283145A (en) 1991-05-01 1994-02-01 Fuji Xerox Co., Ltd. Crystals of dichlorotin phthalocyanine,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crystal,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comprising the crystal
JP3092270B2 (ja) 1991-11-15 2000-09-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新規なジクロロスズフタロシアニン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結晶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540360A (ja) 1991-08-07 1993-02-19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5308728A (en) 1991-08-16 1994-05-03 Fuji Xerox Co., Ltd. Dichlorotin phthalocyanine crystal,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using the same
US5338636A (en) 1991-09-27 1994-08-16 Fuji Xerox Co., Ltd. Dichlorotin phthalocyanine crystal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using the same,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JP3123184B2 (ja) 1991-09-27 2001-01-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ジクロロスズフタロシアニンの新規な結晶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194392B2 (ja) 1992-01-31 2001-07-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166283B2 (ja) 1992-03-31 2001-05-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ヒドロキシガリウムフタロシアニンの新規な結晶の製造方法
JP3081705B2 (ja) 1992-05-15 2000-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286704B2 (ja) 1993-02-01 2002-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5427880A (en) 1993-02-01 1995-06-27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JP2865029B2 (ja) 1994-10-24 1999-03-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荷輸送性ポリエステルを用いた有機電子デバイス
JP2894257B2 (ja) 1994-10-24 1999-05-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新規電荷輸送性ポリマー、その製造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電子デバイス
US5639581A (en) 1994-10-24 1997-06-17 Fuji Xerox Co., Ltd. Charge transporting polym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US5654119A (en) 1995-04-06 1997-08-05 Fuji Xerox Co., Lt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charge-transporting polyes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1152603A (ja) 1997-08-01 1999-02-26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365960B2 (ja) 1998-11-13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6416915B1 (en) 1998-11-13 2002-07-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2000206717A (ja) 1998-11-13 2000-07-28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692822B2 (ja) 1999-03-12 2005-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荷輸送性ポリエステル
JP2001175016A (ja) 1999-12-13 2001-06-29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208367B2 (ja) 1999-12-13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880457B2 (ja) 2002-06-10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4172286B2 (ja) 2002-06-19 2008-10-2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US7179573B2 (en) 2003-03-20 2007-02-20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175957B2 (en) 2003-03-20 2007-02-13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and image forming proces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4145820B2 (ja) 2003-03-20 2008-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276318B2 (en) 2003-11-26 2007-10-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which make use of the same
JP2007133344A (ja) * 2005-03-28 2007-05-31 Fuji Xerox Co Ltd 電荷輸送性化合物、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086522A (ja) 2005-09-22 2007-04-05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並びに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771895B2 (ja) * 2006-08-30 2011-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046614B2 (ja) * 2006-11-07 2012-10-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8679709B2 (en) * 2007-06-28 2014-03-25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lm forming coating solu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6366A (ja) * 2005-09-21 2007-04-05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991595A (zh) * 2005-12-26 2007-07-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成像设备
JP2007264214A (ja) * 2006-03-28 2007-10-11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
JP2009229549A (ja) * 2008-03-19 2009-10-08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62996A (zh) * 2008-12-25 2010-06-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840168A (zh) * 2009-03-16 2010-09-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9289A (zh) * 2016-03-15 2018-11-09 色彩矩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阻隔添加剂
CN108779289B (zh) * 2016-03-15 2021-10-29 色彩矩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阻隔添加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7577A (zh) 2011-08-10
US20110195354A1 (en) 2011-08-11
JP2011164400A (ja) 2011-08-25
US8273510B2 (en) 2012-09-25
JP5560755B2 (ja)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7577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62996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684299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N102298280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
JP470244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40168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1107002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98279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
CN104035291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02346385B (zh) 光电转换装置、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JP502427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9168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35293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JP201120349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5469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8308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13699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04954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24132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261873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06584B2 (ja) 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硬化膜、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17013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241293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765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107000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