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9195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9195A
CN102129195A CN2011100253656A CN201110025365A CN102129195A CN 102129195 A CN102129195 A CN 102129195A CN 2011100253656 A CN2011100253656 A CN 2011100253656A CN 201110025365 A CN201110025365 A CN 201110025365A CN 102129195 A CN102129195 A CN 102129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arrier
carrier band
image
butt
laten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53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伸一
井熊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29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9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潜像载体,潜像形成在该潜像载体上;显影剂载体,其与所述潜像载体抵接,并使用液体显影剂来对所述潜像进行显影;像载体带,通过所述显影剂载体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到该像载体带上;转印辊,其在周面上具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之外的所述周面上配置有薄层部件,且通过旋转而使所述像载体带与被支承在所述薄层部件上的转印材料抵接;控制部,其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与所述薄层部件抵接,其中,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为,与通过所述显影剂载体而被涂布了所述载液的所述潜像载体的涂布区域抵接,从而被涂布所述载液的区域。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其具备,使配置在具有凹部的转印辊周面上的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抵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将形成在像载体上的图像转印在转印材料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现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为,通过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液的液体显影剂来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所谓的液体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装置中,通过由设置在压印辊(相当于转印辊)的周面的一部分上的把持部来把持印刷介质(转印材料),并以将该转印材料卷绕在压印辊上的方式而使所述转印材料从压印辊与鼓状的中间转印体(像载体)之间的夹持部通过,从而将图像转印在转印材料上。根据此种结构,由于是以机械性地把持转印材料的状态而使该转印材料通过夹持部,因此即使在夹持部处施加较高的转印压力,也不用担心转印材料会贴在像载体上。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以液体显影方式显影在感光体上的图像一次转印在无接头带状的像载体带上,并使转印材料在像载体带和二次转印辊之间的夹持部中通过,从而将像载体带上的图像二次转印在转印材料上。通过适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具有把持部的转印辊以作为该装置中的二次转印辊,从而可望实现在避免转印材料贴在像载体带上的条件下,施加较高的转印压力。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13883号公报(例如,图1、图2A)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36943号公报(例如,图1、图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印辊(转印辊)的表面上,卷绕有可替换的薄层状的压印纸。具体来说,将压印辊的周面的一部分切开而设置凹部,并通过设置在该凹部中的压印纸紧固件紧固并支承压印纸的一端部。
根据本申请发明者们的实验,发现了以下问题,即,在以此种方式组合转印辊和像载体带的结构中,有时会在像载体带上产生无法恢复的变形,其中,所述转印辊将由凹部所支承的薄层状部件卷绕在周面上。此种像载体带的变形必然导致在由该带所承载的图像上产生紊乱。
本发明所涉及的几种形态提供了如下的技术,即,能够在具备使配置在具有凹部的转印辊周面上的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抵接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中,解决上述课题,从而防止像载体带的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图像的紊乱。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形态的特征在于,具有:潜像载体,潜像形成在该潜像载体上;显影剂载体,其与所述潜像载体抵接,并使用含有调色剂以及载液的液体显影剂,来对被形成在所述潜像载体上的所述潜像进行显影;像载体带,其与所述潜像载体抵接,从而使通过所述显影剂载体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到该像载体带上;转印辊,其在周面上具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之外的所述周面上配置有薄层部件,且通过旋转而使所述像载体带与所述薄层部件、或者与被支承在所述薄层部件上的转印材料抵接;控制部,其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与所述薄层部件抵接,其中,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为,与通过所述显影剂载体而被涂布了所述载液的所述潜像载体的涂布区域抵接,从而被涂布所述载液的区域。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使转印辊停止在凹部与像载体带对置并分离的位置处,其中,所述转印辊在周面上具有所述凹部、且在所述凹部之外的所述周面上配置有薄层部件;使显影剂载体与潜像载体抵接,从而将载液涂布在所述潜像载体上,其中,所述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包含调色剂以及所述载液的液体显影剂;使涂布有所述载液的所述潜像载体与移动的所述像载体带抵接,从而将所述载液涂布在所述像载体带上;在所述像载体带上被涂布了所述载液之后,使所述转印辊进行旋转,通过所述转印辊的旋转,使所述薄层部件与被涂布了所述载液的所述像载体带抵接。
本申请发明者们基于各种实验,认为上述像载体带的变形的问题是以如下的方式而产生的。即,在被配置于转印辊周面上的薄层部件上,特别是在转印辊的周面和凹部的切换部位的附近,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表面的凹凸(起伏)。特别是,在为了承受与像载体带之间的抵接载荷而以较高的张力张紧并架起薄层部件的情况下,凹凸将变得显著。当像载体带与此种在表面具有凹凸的薄层部件抵接时,薄层部件对像载体带的抵接压力将根据位置而有所不同(抵接不均匀)。在这里,事实上无法实现在相互抵接的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之间使两者的周速完全一致,此种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之间的抵接不均匀以及周速差将导致在像载体带上产生剪切应力,从而引起上文所述的像载体带的变形。
在上述本发明的结构中,当转印辊周面上的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抵接时,将由显影剂载体向像载体带涂布载液。由于该载液会起到降低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之间的摩擦力的润滑作用,因此即使存在如上文所述的这种抵接不均匀和周速差,也会大大降低在像载体带上产生剪切应力的可能性。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像载体带的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图像的紊乱。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可采用以下结构,即,具有曝光部,该曝光部向潜像载体发光或停止发光,从而形成潜像,潜像载体的涂布区域为,所述曝光部被停止发光的区域。在采用向像载体带照射光,并使调色剂像附着在该照射区域上的显影方式的装置中,在显影时,未被曝光的潜像载体上不会附着调色剂,而是仅附着载液。即,通过停止曝光部的发光,从而能够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被涂布了载液的涂布区域。
另外,例如可采用以下结构,即,具有:曝光部,其向潜像载体发光或停止发光,从而形成潜像;显影偏压施加部,其向显影剂载体施加显影偏压,其中,潜像载体的涂布区域为,由所述曝光部发光引起的潜像载体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高于显影偏压的绝对值的区域。即,即使潜像载体被曝光,但只要不被显影,便能够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在潜像载体上形成被涂布了载液的涂布区域。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形态的特征在于,具有:像载体带,其用于承载图像;转印辊,其在周面上具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之外的所述周面上配置有薄层部件,且通过旋转而使所述像载体带与所述薄层部件、或者与被支承在所述薄层部件上的转印材料抵接;涂布部,其向所述像载体带涂布涂布液;控制部,其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与所述薄层部件相抵接,其中,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为,由所述涂布部涂布了所述涂布液的区域。
在以此种方式构成的发明中,由于由涂布部涂布在像载体带上的涂布液在像载体带和薄层部件之间起到润滑作用,因此与上述发明同样地,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抵接不均匀和周速差所导致的像载体带的变形以及由此引起的图像的紊乱。虽然对该情况下的涂布液没有特别地限定,但如果采用例如具有与包含在液体显影剂中的载液同等成分的液体,则即使在像载体带上残留有涂布液,也能够将对所形成的图像带来的影响抑制在最小程度。
在本发明中,例如可采用以下结构,即,具有:清洁部,其与像载体带抵接从而对像载体带进行清洁;移动部件,其使清洁部与像载体带抵接或分离,其中,控制部在进行驱动控制使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与薄层部件抵接时,通过移动部件使清洁部从像载体带分离。通过此种方式,被涂布在像载体带上的涂布液不会被清洁部去除,而是被输送至像载体带与转印辊的薄层部件之间的抵接位置,从而起到润滑作用。
另外,可采用以下结构,即,在使清洁部与像载体带抵接从而对像载体带进行清洁时,也由涂布部将涂布液涂布在像载体带上。由于通过在像载体带存在液体成分的状态下使清洁部与之抵接,从而能够将残留物与液体成分一起去除,因此,与在像载体带上不存在液体成分的状态相比,能够提高清洁效果。即,通过涂布涂布液,从而能够获得以下两种效果,即,能够通过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之间的润滑作用来防止像载体带的变形,以及能够提高清洁效果。
另外,可采用以下结构,即,当转印辊进行旋转而使凹部与像载体带对置时,像载体带与薄层部件处于分离状态。或者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即,转印辊的周面上的凹部在转印辊旋转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大于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抵接而成的夹持部在转印辊旋转方向上的夹持宽度。在此种结构中,在转印辊旋转至凹部与像载体带对置时,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完全分离;而在凹部以外的周面随着转印辊的旋转而移动至与像载体带对置的位置时,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抵接。此时,由于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相互碰触,因此容易产生上述的像载体带的变形。通过将本发明适用于此种结构的装置中,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像载体带的变形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图像的紊乱。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采用以下结构,即,凹部处配置有用于把持转印材料的把持部。通过在转印辊上设置把持部来把持转印材料,从而能够防止从薄层部件和像载体带之间的夹持部通过的转印材料被粘贴在像载体带上的情况。另外,通过将把持部设置在凹部中,从而能够防止把持部与像载体带接触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
图2为表示图1中的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为表示二次转印辊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的二次转印辊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表示二次转印辊中的弹性层的张紧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表示把持部的开闭结构的图。
图7为表示二次转印辊的旋转相位和把持部的开闭状态之间的关系的第1图。
图8为表示二次转印辊的旋转相位和把持部的开闭状态之间的关系的第2图。
图9为表示中间转印带的变形的状态的图。
图10为表示向中间转印带供给载液的动作顺序的第1图。
图11为表示向中间转印带供给载液的动作顺序的第2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
图13为模式化地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顺序的图。
图14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顺序的时序图。
符号说明
2C、2K、2M、2Y…图像形成位置;4…二次转印辊(转印辊);10…控制器(控制部);21…感光体鼓(潜像载体);24…显影单元;31…中间转印带(像载体带);43…弹性层(薄层部件);44…把持部;391a…清洁刮板(清洁部);391b…摆动部件(移动部件);392…涂布辊(涂布部);393…供给部(涂布部);NP…夹持部;S…转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另外,图2为表示图1中的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形成相互不同颜色的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位置2Y(黄色用)、2M(品红色用)、2C(蓝绿色用)以及2K(黑色用)。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彩色模式和单色模式,其中,彩色模式为,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重合以形成彩色图像的模式,单色模式为,仅使用黑色(K)的调色剂来形成单色图像的模式。在此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图像形成指令从主电脑等外部装置被发送至具有CPU和存储器等的控制器10时,该控制器10对装置的各部分进行控制并执行预定的图像形成动作,从而在复印纸、转印纸、纸张以及OHP用透明薄膜等薄片状的转印材料S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指令对应的图像。
在各图像形成位置2Y、2M、2C以及2K处设有感光体鼓21,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形成在该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上。各感光体鼓21以使其旋转轴与主扫描方向(垂直于图1的纸面的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而配置,并沿图1中箭头D21的方向而以预定速度被旋转驱动。
在各感光体鼓21的周围,沿着感光体鼓21的旋转方向D21(在图1中为顺时针方向)按如下顺序而分别配置有:使感光体鼓21表面以预定的电位带电的、作为电晕带电器的带电器22;通过根据图像信号而对感光体鼓21表面进行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23;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的显影单元24;第1挤压部25;第2挤压部26;将该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在转印单元3的中间转印带31上的一次转印单元;对转印后的感光体鼓21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单元;清洁刮板。
带电器22是与感光体鼓21的表面不接触的带电器,该带电器22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公知且惯用的电晕带电器。在将主高压带电器(scorotron)应用为电晕带电器时,在栅格带电器的充电线中流有正的线电流,并对栅极(Grid)施加直流(DC)的栅极带电偏压。通过由带电器22的电晕放电而使感光体鼓21带电,从而使感光体鼓21的表面的电位被设定为大致均匀的电位。
曝光单元23根据从外部装置所给予的图像信号而通过光束对感光鼓体21表面进行曝光,以形成与图像信号对应的静电潜像。作为该曝光单元23,可以由通过多角镜而使来自半导体激光的光束进行扫描的结构,或者由将发光元件排列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行式头等而构成。
调色剂从设置在显影单元24上的显影辊241被附加到以此种方式形成的静电潜像上,从而使静电潜像通过调色剂而被显影。另外,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显影单元24中,使用将大致重量比20%左右的调色剂分散在载液内的液体显影剂来进行调色剂显影。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液体显影剂为,高浓度且高粘度的在常温下具有非挥发性的非挥发性液体显影剂,而不是一直以来被普遍使用的低浓度(1~2wt%)并且低粘度的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的挥发性液体显影剂,该挥发性液体显影剂以Isopar(商标:エクソン)作为载液。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显影剂为,将使颜料等着色剂分散于热可塑性树脂中的平均粒子直径为1μm的固态粒子,与分散剂一起加入到有机溶剂、硅油、矿物油或者食用油等的液体溶剂中,而获得的调色剂固体含量浓度为约20%的、高粘度(使用HAAKE Rheo Stress RS600在25℃时的剪断速度为1000(l/s)时的粘性在30~300mPa·s左右)的液体显影剂。
在感光体鼓21的旋转方向D21上的显影位置下游一侧,配置有第1挤压部25,且在第1挤压部25的下游一侧配置有第2挤压部26。在这些挤压部25、26上分别设置有挤压辊。并且,各挤压辊与感光体鼓21的表面抵接,从而去除调色剂像上的剩余载液和不清晰的调色剂。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两个挤压部25、26来去除剩余载液和不清晰的调色剂,但挤压部的个数和配置等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配置一个挤压部。
从挤压部25、26穿过的调色剂像通过一次转印单元而被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上。该中间转印带31被卷绕在相互分离配置的一对带输送辊32、33上,并通过带驱动电动机M3的辊驱动而向预定方向D31循环旋转。更加具体来说,这些带输送辊32、33中,图1中的右侧辊32为驱动辊,而带驱动电动机M3被机械性地连接在该驱动辊32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驱动带驱动电动机M3而设有驱动器11,该驱动器11将对应于从控制器10发送的指令脉冲的驱动信号输出至带驱动电动机M3,从而进行位置控制。由此,使得驱动辊(带输送辊)32以与指令脉冲对应的圆周速度而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D32进行旋转,并使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以固定的速度向方向D31进行循环运动。
一次转印单元具有支持辊271,支持辊271以隔着中间转印带31而与感光体鼓21对置的方式被配置在一次转印位置TR1处,从而将中间转印带31按压在感光体鼓21上。由此,感光体鼓2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上。并且,通过在各种颜色的转印单元处执行调色剂像的转印,从而使感光体鼓21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被依次重合在中间转印带31上,由此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像。
以此方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像被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R2处。在该二次转印位置TR2处,二次转印辊4被配置成,隔着卷绕在转印单元3的驱动辊32上的中间转印带31而与驱动辊32对置。如图2所示,二次转印辊4被二次转印辊驱动电动机M4驱动旋转。二次转印辊驱动电动机M4通过根据来自控制器10的指令脉冲而从驱动器12输出的驱动信号,而被驱动控制。并且,在二次转印位置TR2处,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单色或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在从入口辊51(一对辊51a、51b)沿着输送路径PT而被输送的转印材料S上。
被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转印材料S从二次转印辊4起沿着输送路径PT而被送至输送机构6。在该输送机构6中,沿着输送路径PT依次配置排列有第1抽吸部61、转印材料输送部62、第2抽吸部63,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从而将转印材料S输送至定影单元7。
另外,为了将被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转印材料S切实地送至第1抽吸部61,同时防止图像的污损,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二次转印位置TR2和第1抽吸部61之间以与二次转印辊4对置的方式而配置有送风单元8。在该送风单元8中,通过以空白箭头所示的方式吹出随着气流产生部81的动作而产生的、来自筐体部82的开口部83的空气,从而使空气被吹向转印材料S的前端部和中间转印带31之间,其中,所述转印材料S的前端部从二次转印辊4的把持部44的把持中被释放,并通过突出爪(图示省略)而向远离二次转印辊4的方向突出。以此种方式,转印材料S的前端部向第1抽吸部61的方向被输送。另外,通过向转印材料S吹出空气,从而能够防止在转印材料S的后端部从二次转印位置TR2被排出时,该后端部与中间转印带31等接触而导致图像污损的情况。另外,在采用弹性恢复力较小且硬度较小的转印材料S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由送风单元8进行的空气的吹出。
并且,在输送路径PT的下游一侧,也就是说相对于输送机构6在二次转印辊4的相反一侧(图1中的左手侧),配置有定影单元7,该定影单元7向被转印在转印材料S上的调色剂像施加热和压力等,从而执行调色剂像向转印材料S的定影。
将清洁刮板391抵接于被转印了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31上。更加具体来说,在中间转印带31的输送方向D31中的二次转印位置TR2的下游一侧,清洁刮板391通过中间转印带31而抵接于卷绕有中间转印带31的辊33上。清洁刮板391去除在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1表面上的调色剂和载液等的残留附着物。
另外,如图2所示,该装置1具有:产生向装置的各部分供给的偏压的偏压产生部100、和用于对上述二次转印辊4以及带驱动辊32以外的装置各部分进行驱动的各种驱动机构等,这些动作均被控制器10所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利用液体显影剂而形成调色剂像的湿式显影方式来形成调色剂像。因此,为了能够在防止转印材料S贴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同时,向转印材料S施加足够的转印压力,采用了具有把持部的二次转印辊4。以下,参照图1、图3至图5而详细地对二次转印辊4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为表示二次转印辊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图4为图3中的二次转印辊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5为表示二次转印辊中的弹性层的张紧状态的侧视图。更加详细来说,图4(a)图示了对弹性层的一个端部进行固定的固定部,另外图4(b)图示了将弹性层张紧的张紧部。另外,在图4以及图5中,为了明确表示固定部以及张紧部的结构,而图示了拆下后文叙述的抵接部件以及把持部后的状态。
如图1以及图3所示,二次转印辊4具有辊基材42,在该辊基材42上设置有将圆筒外周面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凹部41。在辊基材42上,设置有向与图1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421。旋转轴421被设置成,相对于被轴支承在装置筐体(图示省略)上的支承臂40,而能够以轴心4211为中心进行自由旋转。支承臂40可相对于装置筐体而以支承轴401为中心自由摆动,并被省略了图示的施力单元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施力。因此,二次转印辊4向箭头α方向被施力,从而被按压在卷绕于带驱动辊32上的中间转印带31上。由此,二次转印辊4以预定的载荷(例如60kgf)被按压在中间转印带31上。
另外,在旋转轴421的两端部上分别安装有侧板422、422。更加详细来说,这些侧板422、422均具有对圆盘形状的金属板设置了切口部422a的形状。并且,如图3所示,切口部422a、422a以相互对置且分离稍长于弹性薄层宽度的距离的方式,而被安装在旋转轴421上。以此种方式,形成了如下结构的辊基材42,即,整体上具有鼓形形状,但在其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具有以与旋转轴421平行或大致平行的方式而延伸的凹部41。
在二次转印辊4的两端部处,各侧板422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支承部件46,该支承部件46能够与辊基材42一体地旋转。另外,在支承部件46上,对应于凹部41而形成有平面区域461。并且,在平面区域461上分别安装有转印辊一侧的抵接部件47。在抵接部件47中,基座部位471被安装在支承部件46上,并且抵接部位472从基座部位471起向平面区域461的法线方向延伸设置,抵接部位472的前端部延伸至凹部41的开口一侧端部。也就是说,抵接部件47被设置成,当从旋转轴421的方向观察抵接部件47时,抵接部件47遮挡住凹部41,并且其抵接部位472的周端部与二次转印辊4的圆周面(弹性层43)部分重叠。
另外,在卷绕有中间转印带31的驱动辊32的两端部上,设置有与驱动辊32同轴且独立于驱动辊32而自由旋转的轴承322(参照图1)。当二次转印辊4的抵接部件47朝向驱动辊32一侧时,抵接部件47的外周面与轴承322的外周面相互抵接。
另外,在辊基材42的外周面,也就是说在金属板表面中除了相当于凹部41内部的区域以外的表面区域上,卷绕有由橡胶或树脂等的弹性材料而形成的弹性薄层,通过该弹性薄层形成了弹性层4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应对弹性薄层(弹性层43)的磨损和损伤等的时间性老化,弹性薄层采用了不与二次转印辊4粘结的可替换的结构。更加具体来说,如图4(a)以及图5所示,在凹部41的一个内侧面41a上设置有薄层固定部48。该薄层固定部48具有压板481,在由该压板481和二次转印辊4夹持弹性薄层的一个端部431的状态下,使压板481通过螺栓482而被紧固在二次转印辊4上。由此,使弹性薄层的一个端部431被固定在二次转印辊4上。另外,在弹性薄层的中央部沿着二次转印辊4的外周面被卷绕的状态下,弹性薄层的另一个端部432在被薄层张紧部49向与旋转方向D4相反的方向张紧的同时,被安装在二次转印辊4上。
如图3所示,该薄层张紧部49分别被配置在弹性薄层的宽度方向(与旋转轴42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的各个端部上。如图4(b)以及图5所示,在各薄层张紧部49中,通过将被安装在弹性薄层的端部432上的板491插入到侧板492的滑动部中,并在安装了止动板493之后,以预定的扭矩拧紧紧固螺栓494,从而将弹性薄层无松弛地卷绕在二次转印辊4的外周面上,进而形成弹性层43。也就是说,被薄层固定部48固定的弹性薄层的一个端部431成为卷绕开始一侧,而相反一侧的端部432成为卷绕结束一侧。该弹性层43与被卷绕在驱动辊32上的中间转印带31对置而形成夹持部NP。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41沿着辊基材42的旋转方向D4的开口部长度(开口宽度)W41约为105mm。当被形成在二次转印辊4的外周面中凹部41之外的区域上的弹性层43位于与中间转印带31对置的位置时,弹性层43将被按压在中间转印带31上而形成转印夹持部NP。转印夹持部NP沿着辊基材42的旋转方向D4的长度(转印夹持部的宽度)Wnp为11mm左右,并具有(凹部41的开口宽度W41)>(转印夹持部NP处的转印夹持部宽度Wnp)的关系。因此,在二次转印辊4的凹部41与中间转印带31对置的状态下,转印夹持部将暂时消失。
另外,弹性层43沿着辊基材42的旋转方向D4的长度被设定为约495mm,这是为了能够卷绕该装置1可使用的转印材料S中尺寸最大的材料而进行的设定。即,弹性层43的长度被设定为,长于可使用的转印材料S中沿着辊基材42的旋转方向D4的长度为最大的转印材料的长度。
另外,在凹部41的内部,接近弹性层43的卷绕开始一侧的端部431的位置处,配置有用于把持转印材料S的把持部44。该把持部44具有:叼纸牙支承部件441,其从凹部41的内侧底部向辊基材42的外周面直立设置;叼纸牙部件442,其以可相对于叼纸牙支承部件441自由接近或离开的方式而被支承。通过接下来将要说明的开闭机构45的动作,叼纸牙部件442的前端部从叼纸牙支承部件441的前端部离开而进行对转印材料S的把持准备或把持开放,而另一方面通过叼纸牙部件442的前端部向叼纸牙支承部件441的前端部移动来把持转印材料S。
图6为表示把持部的开闭机构的图。另外,图7以及图8为表示二次转印辊的旋转位相和把持部的开闭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图。图7以及图8模式化地图示了,由于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而引起的把持部44的开闭状态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对转印材料S的把持、开放的状态。另外,在图6至图8中,为了明确表示把持机构,省略了抵接部件47、薄层固定部48以及薄层张紧部49等与把持部的动作无关的部位的图示。
如图3以及图6所示,叼纸牙部件442被安装在曲柄452的支承轴451上,所述曲柄452被构成为,能够以支承轴451为中心而进行自由旋转。在曲柄452的前端设置有凸轮从动件453。另外,虽然省略了施力部件的图示,但叼纸牙部件442的前端部朝向与叼纸牙支承部件441抵接的方向(在图6中,为以支承轴451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被施力。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状态下,把持部44将被维持在关闭状态。这些支承轴451、曲柄452以及凸轮从动件453等一体化地构成了开闭机构45。
另一方面,在装置筐体(图示省略)的内侧面上,二次转印辊4以及驱动辊32的轴向端部附近位置处固定有凸轮部件50。虽然凸轮部件50的外周面500大致沿着以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中心4211为中心的半径R50的圆弧50a,但局部设置有从该圆弧50a向外周方向突出的突出部501、502。具有此种外周形状的凸轮部件50的外周面、与被设置在开闭机构45上的凸轮从动件453的外周面,随着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而间歇性地抵接。通过凸轮从动件453按照凸轮部件50的外周面形状而运动,从而使曲柄452旋转,并由此使得叼纸牙部件442的前端部相对于叼纸牙支承部件441进行开闭。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44以与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相位同步的方式而自动地进行开闭。如图7所示,当二次转印辊4的凹部41位于距离二次转印位置TR2较远的位置时,凸轮从动件453将与凸轮部件50分离,从而把持部44将通过未图示的施力部件的作用而被维持在关闭状态。
当二次转印辊4向方向D4进行旋转时,如图7(a)所示,凹部41将向二次转印位置TR2接近,而凸轮从动件453将开始与凸轮部件50的外周面500抵接。如图7(b)所示,当进一步进行旋转时,通过凸轮从动件453与凸轮部件50的外周面500的第1突出部501接触,从而曲柄452将以支承轴451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由此使叼纸牙部件442的前端部开始从叼纸牙支承部件441上离开。在实际的图像形成动作中,随着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入口辊51开始驱动,从而使转印材料S朝向二次转印位置TR2被输送。符号Sh表示,在转印材料输送方向上的转印材料S的前端部。
如图7(c)所示,在进一步进行旋转,从而凹部41与二次转印位置TR2对置的状态下,夹持部将暂时消失。把持部44更大程度地打开,从而接收从入口辊51输送过来的转印材料S的前端部Sh。即,转印材料前端部Sh插入到被打开的叼纸牙部件442和叼纸牙支承部件441之间。此时,通过使转印材料前端部Sh与叼纸牙部件442碰触,从而能够高精度且再现性良好地确定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相位与转印材料前端部Sh之间的位置关系。另外,能够对转印材料S的偏斜进行补正。
在经过了该状态后,凸轮部件50的外周面500呈逐渐后退的形状,因此,当进一步进行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时,把持部44的开度将减小。并且,最终将如图7(d)所示而完全关闭,从而完成对转印材料S的把持。以此种方式,使被把持了前端部Sh的转印材料S被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R2。
接下来,如图8(a)所示,凹部41经过二次转印位置TR2,且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通过转印材料S而与中间转印带31相抵接。也就是说,处于转印材料S被夹持在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之间的夹持部NP中的状态。至少在转印材料前端部Sh完全通过夹持部NP之前,把持部44对转印材料前端部Sh的把持都将持续。因此,可防止转印材料S贴附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情况。
当进一步进行旋转时,如图8(b)所示,凸轮从动件453将行进至凸轮部件50外周的第2突出部502处。通过凸轮从动件453与突出部502接触,从而把持部44将再次打开。如此,如图8(c)所示,在转印材料前端部Sh的把持被解除之后,如图8(d)所示,凸轮从动件453与凸轮部件50之间的抵接结束,从而把持部44将被关闭。另外,由于被解除了把持的转印材料S通过输送机构6以及送风单元8(参照图1),以朝向二次转印辊一侧被施力的状态而被输送至后方,因此不会向中间转印带31一侧倒下。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二次转印辊4一侧的凸轮从动件453和装置筐体一侧的凸轮部件50之间的抵接状态将发生变化,由此来进行把持部44的开闭,从而执行对转印材料S的把持、开放。
下面,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从装置停止的状态起到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时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探讨。首先,在停止状态下,优选为,使二次转印辊4的凹部41位于二次转印位置TR2处,从而预先使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处于分离的状态。这是为了防止由于持续处于按压状态而导致的弹性层43以及中间转印带31的永久变形。
并且,在开始各部分的动作时,优选为,在将转印材料S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R2之前,使二次转印辊4至少旋转1周。其第1个理由为,由于如前文所述,转印材料S的前端部Sh的位置与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相位同步,因此为了进行转印材料S和需要转印在其上的调色剂像之间的定位,对于调色剂像的形成也需要与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相位同步。通过使二次转印辊4旋转,从而能够通过例如旋转式编码器或公知的旋转检测传感器(图示省略),来获得与其旋转相位相关的正时信号。
第2个理由为,如上文所述,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随着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而动作的开闭机构45来进行把持部44的开闭动作,因此,为了在准确的位置上对转印材料S的前端部Sh进行把持,优选为,在使二次转印辊4以预定速度旋转的状态下而进行把持。
此时,在最初的旋转中,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在相互之间不存在转印材料S的状态下而直接地抵接。此时,会产生如下问题。
图9为表示中间转印带的变形的状态的图。如前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二次转印辊4中,通过在大致圆筒形状的辊基材42的周面上张紧例如橡胶制的弹性薄层而构成弹性层43。如图4(a)所示,虽然弹性层43的端部431被压板481按压,但由于螺栓482的固定位置的偏差等,从而无法避免产生压板481在二次转印辊4轴向上的按压力的不均匀。
因此,如图9(a)所示,特别在被压板481所固定的弹性层43的端部431的附近位置处,有时弹性层43的表面会产生起伏。弹性层43中的端部431的附近位置为,在最初凹部41与二次转印位置TR2面对的二次转印辊4开始旋转时,最先与中间转印带31抵接的位置。当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抵接时,如果弹性层43的表面存在起伏,则如图9(a)所示,在二次转印辊4的轴向上,同时存在有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与中间转印带31抵接的部分和不抵接的部分。
在这里,事实上难以使二次转印位置TR2处的二次转印辊4的表面、具体来说是弹性层43的表面的移动速度(周速),与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的周速完全一致,从而不可避免地在两者之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周速差。因此,在通过与弹性层43的抵接所形成的夹持部NP内,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中与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抵接的部位和未抵接的部位之间,会产生微小的速度差。图9(a)例示了二次转印辊4的周速大于中间转印带31的周速时的情况,此时,如图中的虚线箭头所示,中间转印带31中与弹性层43抵接的部位以较高的速度沿周向被输送,而在没有与弹性层43抵接的部位处,如实线箭头所示,输送速度较小。
因此,如图9(b)所示,在夹持部NP内的中间转印带31表面的各个位置处,局部性地受到向不同方向的牵拉,这使得中间转印带31上产生了剪切应变。在该剪切应变增大时,将在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上产生无法复原的起伏或褶皱等变形。由于二次转印辊4所施加的较强的按压力,也会促进变形。在从各个图像形成位置向以此种方式而变形了的中间转印带31的图像转印,以及从该中间转印带31向转印材料S的图像转印中,均无法避免产生图像的紊乱。也就是说,此种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成为了图像紊乱的原因。
此种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在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较大时,例如在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均以干燥的状态相抵接时,较为显著。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开始抵接时,使液体成分介于两者之间以作为润滑剂而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防止了由于弹性层43的起伏、或与中间转印带31之间的周速差而引起的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
具体来说,使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步骤中所必须使用的液体显影剂作为润滑剂而发挥作用。即,由控制器10执行下述动作顺序,即,在将由图像形成位置2Y、2M、2C、2K中的任意一个所供给的液体显影剂附着在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上的状态下,当附着有该液体显影剂的表面区域位于二次转印位置TR2时,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开始抵接。
在这里,从使液体成分作为润滑剂而发挥作用的观点出发,被供给至中间转印带31的液体显影剂含有或不含有调色剂成分均可。但是,从不污染中间转印带31表面(以及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的意义出发,优选为,被供给至中间转印带31的液体显影剂仅为不含调色剂成分的载液。因此,在下文中,对仅将贮存在图像形成位置处的液体显影剂中不含调色剂成分的载液供给至中间转印带31时的动作顺序进行探讨。
在这里,虽然对从四个图像形成位置2Y、2M、2C、2K中、最接近二次转印位置TR2的黑色用图像形成位置2K供给载液时的动作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从其他图像形成位置中的任何一个供给载液,另外,还可以从多个图像形成位置并列地供给载液。
图10以及图11为表示用于向中间转印带供给载液的动作顺序的图。具体来说,图10(a)、图10(b)以及图11(a)为,模式化表示在该动作顺序过程中的各部分的状态的图。另外,图11(b)为表示该动作顺序的时序图。
如图10(a)所示,在使二次转印辊4停止于凹部41面对二次转印位置TR2的位置处的状态下,首先从显影单元24向感光体鼓21供给载液(由白色圆标记表示),接下来,如图10(b)所示,将该载液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上,并且,如图11(a)所示,当涂布有载液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区域(涂布区域)到达二次转印位置TR2时,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抵接即可。
更加具体来说,如图11(b)所示,最初,先使二次转印带31和感光体鼓21旋转(时刻T11)。并且,从时刻T12起在一定时间内向带电器22施加带电偏压Vc,从而使感光体鼓21带有预定的表面电位。来自曝光头23的曝光维持在关闭状态。由此,在感光体表面上将形成与浓度水平为0的加亮图像(所谓的纯白图像)相当的静电潜像。接下来,向被设置在显影单元24上的显影辊241施加预定的显影偏压Vdev,并使显影辊241与感光体鼓21抵接。由此,感光体鼓21上的潜像被显影。未被曝光的感光体鼓21的表面电位接近于带电电位,且其绝对值高于显影偏压电位的绝对值。因此,所显影的图像成为纯白图像,虽然在感光体鼓21上附着有微量的不清晰的调色剂(由黑色圆标记表示),但基本上仅附着有载液。另外,虽然为了避免不需要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体鼓21上,优选为显影辊241可离开或抵接于感光体鼓21,但这并不是必要的条件,例如也可以处于常时抵接的状态。
在与以此种方式所显影的纯白图像被输送至一次转印位置TR1的正时相当的时刻T13,向支持辊271施加一次转印偏压Vt1。如图10(b)所示,一次转印偏压Vt1为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正极性)相反极性的负电压。感光体鼓21上的不清晰的调色剂主要为带相反极性(负极性)的调色剂。因此,通过向支持辊271施加此种一次转印偏压Vt1,从而使感光体鼓21上的不清晰的调色剂不会被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上,由此仅使不受偏压影响的载液成分被涂布在中间转印带31上。
在与以此种方式被涂布了载液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区域到达二次转印区域TR2的正时相当的时刻T14,向二次转印辊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Vt2,与此同时或者稍微延迟一段时间后,开始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因此,在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与中间转印带31抵接的时间点处,位于二次转印位置TR2处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处于涂布有载液的状态。由于该载液作为润滑剂而发挥作用,因此降低了二次转印辊4和中间转印带31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防止了由于这些部件之间的周速差以及弹性层43的起伏而引起的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另外,通过事先向二次转印辊4施加作为二次转印偏压Vt2的负电压,从而即使中间转印带31上附着有不清晰的调色剂,也可防止该不清晰的调色剂转移至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上而污染弹性层43的现象。另外,优选为,在中间转印带31的移动方向D31上的涂布区域的宽度,大于该方向上的夹持部宽度Wnp(图5)。
另外,由于目的在于防止与弹性层43开始抵接的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因此,只需至少在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刚开始抵接时,在该时间点处位于二次转印位置TR2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上涂布有液体成分即可。因此,即可以如图11(b)中的实线所示,对向各部分施加偏压而使载液移动至中间转印带31上的时间进行限定,也可以如虚线所示,通过持续施加偏压从而持续地向中间转印带31涂布载液。
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预先在最先与弹性层43抵接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区域上涂布了液体显影剂,其中,上述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为,在随着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而使配置在其表面上的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抵接时所产生的变形。通过此种方式,由于在弹性层43与中间转印带31抵接时,液体显影剂将作为润滑剂发挥作用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因此可防止由于弹性层43的起伏以及二次转印辊4和中间转印带31之间的周速差而引起的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由此,可防止在中间转印带31上所承载的图像的紊乱。
另外,关于涂布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液体显影剂,由于减少调色剂成分而以载液作为主体,因此能够防止由于调色剂而污染中间转印带31和二次转印辊4的情况。另外,由于作为以此种方式涂布去除了调色剂成分的液体显影剂的工艺,能够应用形成浓度水平为0的加亮图像、即所谓的纯白图像时的工艺,因此并不需要特别的工艺来作为用于将液体显影剂涂布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工艺。
图12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a相对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装置1具有以下的两点不同,其中一点为,清洁刮板391a被构成为,可通过摆动部件391b的摆动而自由离开或抵接于中间转印带31,另外一点为,该图像形成装置1a具有与被卷绕在辊33上的中间转印带31抵接的涂布辊392、以及向该涂布辊392供给载液的供给部393。除了这些点以外,两个实施方式具有共同的结构以及作用。因此,在这里对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3为模式化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顺序的图。如图13(a)所示,在该动作顺序中,将由供给部393供给至涂布辊392的载液(由白色圆标记表示)涂布在中间转印带31上。此时,通过预先使清洁刮板391a从中间转印带31上离开,来防止载液被刮除。以此种方式涂布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载液,随着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而被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R2处。此时,为了防止载液向感光体鼓21转移,优选为,预先使各感光体鼓21也从中间转印带31上离开。具体来说,通过使支持辊271向从感光体鼓21离开的方向后退,从而使感光体鼓21和中间转印带31分离,其中,所述支持辊271在一次转印位置TR1处将中间转印带31按压在了感光体鼓21上。并且,如图13(b)所示,通过使涂布有载液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区域在位于二次转印位置TR2时与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抵接,从而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防止了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
图1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顺序的时序图。在时刻T20,使一次转印支持辊271后退以使感光体鼓21和中间转印带31分离。并且,在时刻T21开始二次转印带31以及感光体鼓21的旋转之后,使涂布辊392旋转。此时,首先使清洁刮板391a与中间转印带31抵接。由此,由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附着物将与所供给的载液同时被去除,因此将提高清洁效果。并且,经过预定的清洁时间之后,在继续实施由涂布辊392所进行的载液涂布的状态下,使清洁刮板391a从中间转印带31上离开(时刻T22)。由此使涂布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载液不会被清洁刮板391a刮除而被向下游输送。图13(a)表示在时刻T22之后不久的时刻T23处的状态。
在与以此种方式被涂布了载液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区域到达二次转印位置TR2的正时相当的时刻T24,向二次转印辊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Vt2,与此同时或者稍微延迟一段时间后,开始二次转印辊4的旋转。由此,能够在位于二次转印位置TR2处的中间转印带31的表面上涂有载液的状态下,使其与二次转印辊4的弹性层43抵接。图13(b)图示了二次转印辊4旋转从而刚刚使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抵接之后的、时刻T25时的状态。
通过此种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31由于与具有起伏的弹性层43的抵接而发生变形的情况,从而能够防止由于中间转印带31的变形而引起的中间转印带31上的图像的紊乱。
如上述说明中所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二次转印辊4以及中间转印带31分别作为本发明中的“转印辊”以及“像载体带”而发挥作用。另外,控制器10作为本发明中的“控制部”而发挥作用,而构成弹性层43的弹性薄层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薄层部件”。另外,把持部44作为本发明中的“把持部”而发挥作用。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感光体鼓21以及显影辊241分别作为本发明中的“潜像载体”以及“显影剂载体”而发挥作用。另外,第1实施方式中的曝光头22以及偏压产生部100分别作为本发明中的“曝光部”以及“显影偏压施加部”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第2实施方式中,涂布辊392以及供给部393整体作为本发明中的“涂布部”而发挥作用。另外,清洁刮板391a以及摆动部件391b分别作为本发明中的“清洁部”以及“移动部件”而发挥作用。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技术思想,可以在上述技术方案以外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从图像形成位置2K向中间转印带31供给载液时,设定为依次进行以下的动作顺序,即,开启(ON)感光体鼓21的带电、关闭(OFF)曝光、开启(ON)显影偏压、开启(ON)一次转印偏压。这样设定是为了通过以上文所述的方式在感光体鼓21上形成所谓的“纯白图像”并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1上,从而仅将载液成分涂布在中间转印带31上,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代替上述设定,例如,也可以向显影辊241施加,显影偏压电位的绝对值高于感光体鼓21中被曝光区域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这样的显影偏压。在此种条件下,无论感光体鼓21是否被曝光,都不会引起调色剂像从显影辊241向感光体鼓21的移动。即,仅有载液从显影辊241向感光体鼓21移动,并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即使发生了调色剂像从显影辊241向感光体鼓21的移动,但只要在一次转印位置TR1处不进行从感光体鼓21向中间转印带31的转印,则也可实现同样的效果。因此,只需例如作为一次转印偏压Vt1向支持辊271施加正电压,从而避免感光体鼓21上的带电调色剂向中间转印带31转移即可。但是,由于需要一次转印偏压的极性反转,因此存在装置结构变得复杂的可能性,因而更为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这种形成“纯白图像”的结构。
另外,虽然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均将构成液体显影剂的载液作为本发明中的“涂布液”而使用,但作为涂布液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具有降低弹性层43和中间转印带31之间的摩擦系数的作用的液体,也可以使用其他液体。此时,通过在从二次转印位置TR2通过之后由清洁刮板391a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1上的涂布液,从而避免了残留涂布液对之后的图像形成工艺造成影响的状况。
并且,虽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是使用将调色剂分散在液体载液中的显影剂的、所谓的液体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本发明的适用对象并不限定于该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即,无论显影方式如何,对于所有具有如图1所例示的这种,使在周面上具有凹部并在凹部以外的周面上设置有薄层部件的转印辊、与像载体带抵接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均能够适用本发明。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潜像载体,潜像形成在该潜像载体上;
显影剂载体,其与所述潜像载体抵接,并使用含有调色剂以及载液的液体显影剂,来对被形成在所述潜像载体上的所述潜像进行显影;
像载体带,其与所述潜像载体抵接,从而使通过所述显影剂载体显影的图像被转印到该像载体带上;
转印辊,其在周面上具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之外的所述周面上配置有薄层部件,且通过旋转而使所述像载体带与所述薄层部件、或者与被支承在所述薄层部件上的转印材料抵接;
控制部,其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与所述薄层部件抵接,其中,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为,与通过所述显影剂载体而被涂布了所述载液的所述潜像载体的涂布区域抵接,从而被涂布所述载液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有曝光部,该曝光部向所述潜像载体发光或停止发光,从而形成所述潜像,
所述潜像载体的所述涂布区域为,所述曝光部被停止发光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曝光部,其向所述潜像载体发光或停止发光,从而形成所述潜像;
显影偏压施加部,其向所述显影剂载体施加显影偏压,
其中,所述潜像载体的所述涂布区域为,由所述曝光部发光引起的所述潜像载体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高于所述显影偏压的绝对值的区域。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像载体带,其用于承载图像;
转印辊,其在周面上具有凹部,并在所述凹部之外的所述周面上配置有薄层部件,且通过旋转而使所述像载体带与所述薄层部件、或者与被支承在所述薄层部件上的转印材料抵接;
涂布部,其向所述像载体带涂布涂布液;
控制部,其进行驱动控制以使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与所述薄层部件相抵接,其中,所述像载体带的涂布区域为,由所述涂布部涂布了所述涂布液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清洁部,其与所述像载体带抵接从而对所述像载体带进行清洁;
移动部件,其使所述清洁部与所述像载体带抵接或分离,
其中,所述控制部在进行驱动控制使所述像载体带的所述涂布区域与所述薄层部件抵接时,通过所述移动部件使所述清洁部从所述像载体带分离。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所述转印辊进行旋转而使所述凹部与所述像载体带对置时,所述像载体带与所述薄层部件处于分离状态。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凹部处配置有用于把持转印材料的把持部。
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转印辊停止在凹部与像载体带对置并分离的位置处,其中,所述转印辊在周面上具有所述凹部、且在所述凹部之外的所述周面上配置有薄层部件,
使显影剂载体与潜像载体抵接,从而将载液涂布在所述潜像载体上,其中,所述显影剂载体用于承载包含调色剂以及所述载液的液体显影剂,
使涂布有所述载液的所述潜像载体与移动的所述像载体带抵接,从而将所述载液涂布在所述像载体带上,
在所述像载体带上被涂布了所述载液之后,使所述转印辊进行旋转,
通过所述转印辊的旋转,使所述薄层部件与被涂布了所述载液的所述像载体带抵接。
CN2011100253656A 2010-01-18 2011-01-18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Pending CN1021291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7947A JP2011145592A (ja) 2010-01-18 2010-01-18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007947 2010-01-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9195A true CN102129195A (zh) 2011-07-20

Family

ID=4426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53656A Pending CN102129195A (zh) 2010-01-18 2011-01-18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09662B2 (zh)
JP (1) JP2011145592A (zh)
CN (1) CN10212919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564A (zh) * 2012-09-11 2014-03-2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转印部件清洁方法
CN107526262A (zh) * 2016-06-17 2017-12-2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533317A (zh) * 2015-07-31 2018-01-02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照相印刷
CN108139709A (zh) * 2015-08-19 2018-06-08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湿零位电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5249B2 (en) * 2011-01-20 2014-02-18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lt-roll fuser latching
JP5880146B2 (ja) * 2012-03-05 2016-03-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186847B2 (ja) * 2013-04-26 2017-08-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25942B2 (ja) 2019-03-08 2023-02-21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31854A (ja) * 2021-08-25 2023-03-0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5408B2 (en) * 2001-03-21 2004-05-1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djustable removal and developing nips
KR100462616B1 (ko) * 2002-07-12 2004-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습식 화상형성시스템 및 그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방법
US6785486B2 (en) * 2002-11-07 2004-08-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28109B2 (en) * 2005-07-26 2009-12-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e transfer mechanism
DE60332051D1 (de) 2003-02-02 2010-05-20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Bildübertragungssystem
JP5013707B2 (ja) * 2005-12-06 2012-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6943A (ja) 2007-08-01 2009-02-19 Seiko Epson Corp 液体現像剤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こ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液体現像剤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5278687B2 (ja) * 2009-03-04 2013-09-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24411A (ja) * 2009-03-25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24408A (ja) * 2009-03-25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24412A (ja) * 2009-03-25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49991A (ja) * 2009-04-14 2010-11-04 Seiko Epson Corp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49990A (ja) * 2009-04-14 2010-11-0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505598B2 (ja) * 2009-04-17 201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50165A (ja) * 2009-04-17 2010-11-0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56441A (ja) * 2009-04-22 2010-11-11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56442A (ja) * 2009-04-22 2010-11-11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56651A (ja) * 2009-04-27 2010-11-11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62039A (ja) * 2009-04-30 2010-11-1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281895A (ja) * 2009-06-02 2010-12-16 Seiko Epson Corp 転写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装備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17765A (ja) * 2009-07-07 2011-01-2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017893A (ja) * 2009-07-09 2011-01-27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043697A (ja) * 2009-08-21 2011-03-03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転写装置
JP2011059175A (ja) * 2009-09-07 2011-03-2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081196A (ja) * 2009-10-07 2011-04-21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107203A (ja) * 2009-11-12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7825B2 (ja) * 2009-11-17 2014-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7555A (ja) * 2009-11-20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112910A (ja) * 2009-11-27 2011-06-0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1164521A (ja) * 2010-02-15 2011-08-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494958B2 (ja) * 2010-05-19 2014-05-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13736A (ja) * 2010-06-29 2012-01-1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510219B2 (ja) * 2010-09-13 2014-06-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564A (zh) * 2012-09-11 2014-03-26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及转印部件清洁方法
CN107533317A (zh) * 2015-07-31 2018-01-02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照相印刷
US11067939B2 (en) 2015-07-31 2021-07-20 Hp Indigo B.V. Maintaining layer of cleaning solution on photoconductive surface via wiper with purposefully rounded edge
CN108139709A (zh) * 2015-08-19 2018-06-08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湿零位电压
CN107526262A (zh) * 2016-06-17 2017-12-2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09662B2 (en) 2013-08-13
US20110177449A1 (en) 2011-07-21
JP2011145592A (ja) 2011-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9195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7443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238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bias applying section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having the same for transferring toner image
US83857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1137988A (ja) ベルト装置、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541861B2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JP200305796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0634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356619A (ja) 転写装置
JP39278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0202B2 (ja) ベルト駆動装置、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0746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7727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2947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443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896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089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446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6285A (ja) カラープリンタ
JP510281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524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500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03109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08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492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