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9406B - 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发泡成型体、其复合成型体以及汽车用仪表板 - Google Patents

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发泡成型体、其复合成型体以及汽车用仪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99406B
CN102099406B CN2009801276919A CN200980127691A CN102099406B CN 102099406 B CN102099406 B CN 102099406B CN 2009801276919 A CN2009801276919 A CN 2009801276919A CN 200980127691 A CN200980127691 A CN 200980127691A CN 102099406 B CN102099406 B CN 1020994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alpha
ole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76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99406A (zh
Inventor
栗田隼人
竹原彻
实方正和
伊藤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Chemicals Inc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99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9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994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994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6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fo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plastic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 B32B5/2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foamed in situ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1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several polymeric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4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 C08J9/06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using blowing gases generated by a previously added blowing agent by a chemical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8L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6Elastomeric 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e.g. EPR and EPDM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10Inorganic fibres
    • B32B2262/101Glass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2Organic
    • B32B2266/0207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5/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2Organic
    • B32B2266/0214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6/025Polyolef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0/00Resin or rubber layer containing a blend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74/00Thermoplastic elastom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18Weight, e.g. weight per square me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03Interior finish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6Ethene-propene or ethene-propene-diene 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53Composite having voids in a component [e.g., porous, cellular, etc.]
    • Y10T428/249987With nonvoid component of specified composition
    • Y10T428/249991Synthetic resin or natural rubbers
    • Y10T428/249992Linear or thermoplastic
    • Y10T428/249993Hydrocarbon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泡性、并且成型品的外观良好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该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含有: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40重量%;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3~33重量%;通过DSC测得的熔点为40~170℃的聚丙烯(C)10~40重量%;橡胶用软化剂(D)10~45重量%;和选自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1~30重量%和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1~20重量%中的至少一种(成分(A)、(B)、(C)、(D)以及(E-a)、(E-b)的合计为100重量%)。

Description

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发泡成型体、其复合成型体以及汽车用仪表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发泡成型体以及将该发泡成型体叠层而成的复合成型体。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汽车的内饰构件广泛使用氯乙烯树脂。由于氯乙烯树脂制成部件的成型加工性优异、且比较廉价,大量用于仪表板(Instrument panel)、门、顶棚等的内饰表皮材料、方向盘材料、操纵杆的旋钮、各种把手等。但是,近年来,氯乙烯树脂被指出在焚烧时可能引起有害气体,将上述部件换成氯乙烯以外的材料的动向成为了主流。
特别是在汽车内饰部件中,作为氯乙烯树脂的替代最广泛使用的是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轻、成型性和部件加工性优异、容易循环利用、燃烧时不产生有害气体,从这些方面而言热塑性弹性体是优异的材料,因而热塑性弹性体的使用进一步在增加。
现在,在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代表性用途的内饰表皮用途中,通过真空成型或者冲压成型,对由挤出成型或者压延成型而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片进行加工,与发泡聚氨酯或者发泡聚丙烯的基材贴合,通常用于仪表板表皮、门表皮、顶棚表皮、控制台表皮等。作为这样的贴合方法,已知在基材和热塑性弹性体之间流入液态聚氨酯进行成型的方法、和通过注射压缩成型将基材树脂与热塑性弹性体和发泡聚丙烯的叠层片一体成型的方法。
近年来,为了简化工序,提出了省略贴合发泡聚氨酯或发泡聚丙烯的工序,在基材树脂自身上叠层发泡之后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但是,由于热塑性弹性体的发泡性不充分,存在得不到所要求的柔软感、或由于发泡不均匀而得不到良好外观的问题。
另一方面,关于汽车材料,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对热塑性弹性体的发泡进行了研究,通常的热塑性弹性体,例如,专利文献1~2的烯烃类塑料成分等,在有机过氧化物的存在下进行动态热处理时分解,熔融时的张力劣化,所以容易脱泡,即使得到发泡体,发泡倍数也最多不过1.5倍左右,并且存在由于脱泡而造成的表面粗糙明显的问题。此外,如果减少有机过氧化物的添加量,虽然发泡性得到改善,但存在成型品的耐热性下降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3~4中,提出了含有特定的熔体张力以上的聚烯烃类树脂的发泡体,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进一步限定了最长弛豫时间的组合物,但是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泡性。
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通过使用含有特定分子量分布的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热塑性弹性体,在注射成型中,得到了良好的柔软感、外观。但是,以这样的组成,得不到充分的发泡性,因而得不到所要求的柔软感。如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充分的发泡性而增加发泡剂的量,虽然得到了目的的发泡性,但是存在外观恶化的不妥之处。
在专利文献6~9中,提出了具有间规结构的塑料或还含有高分子量成分等,但得不到充分的发泡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48-268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4-1129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8448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2008-088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9-15742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61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7-269829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7-269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7-269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出一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泡性、并且成型品的外观良好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泡性、且成型品的外观良好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括以下的事项。
[1]一种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40重量%;
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3~33重量%;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为40~170℃的聚丙烯(C)10~40重量%;
橡胶用软化剂(D)10~45重量%;和
选自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1~30重量%和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1~20重量%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成分(A)、(B)、(C)、(D)以及(E-a)、(E-b)的合计为100重量%,
该成分(E-a)满足下述条件(i)~(iv),
(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10;
(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不包括丙烯)的结构单元为60~15摩尔%;
(iii)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190℃,2.16kg负荷)为0.1~50g/10分钟;
(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熔点,
该成分(E-b)含有: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E-1)、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E-2)、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烯烃的结构单元(E-3)和任选的源自共轭多烯或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E-4),
在(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中,(E-1)的含量为30~79摩尔%,(E-2)的含量为1~30摩尔%,(E-3)的含量为10~50摩尔%,其中,(E-2)和(E-3)的合计为21~70摩尔%,相对于(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E-4)的含量为0~30摩尔%,并且,
在1,2,4-三氯苯溶液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测定成分(E-b)的13C-NMR时,在约20.0~21.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是在约19.0~22.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的0.5倍以上,并且,实质上是间规结构。
[2]如[1]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40重量%;
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3~33重量%;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为40~170℃的聚丙烯(C)10~40重量%;
橡胶用软化剂(D)10~45重量%;和
满足下述条件(i)~(iv)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1~30重量%,
其中,成分(A)、(B)、(C)、(D)和(E-a)的合计为100重量%,
(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10;
(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不包括丙烯)的结构单元为60~15摩尔%;
(iii)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190℃,2.16kg负荷)为0.1~50g/10分钟;
(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熔点。
[3]如[1]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40重量%;
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3~33重量%;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为40~170℃的聚丙烯(C)10~40重量%;
橡胶用软化剂(D)10~45重量%;和
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1~20重量%,
其中,成分(A)、(B)、(C)、(D)和(E-b)的合计为100重量%,
该成分(E-b)含有: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E-1)、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E-2)、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烯烃的结构单元(E-3)和任选的源自共轭多烯或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E-4),
在(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中,(E-1)的含量为30~79摩尔%,(E-2)的含量为1~30摩尔%,(E-3)的含量为10~50摩尔%,其中,(E-2)和(E-3)的合计为21~70摩尔%,相对于(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E-4)的含量为0~30摩尔%,并且,
在1,2,4-三氯苯溶液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测定成分(E-b)的13C-NMR时,在约20.0~21.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是在约19.0~22.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的0.5倍以上,并且,实质上是间规结构。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成分(A)、(B)、(C)、(D)以及(E-b)和/或(E-a)的合计100重量份,还含有1~30重量份的量的氢化共轭二烯共聚物(F)。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分(C)含有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在100重量份成分(C)中,该聚丙烯(c)的含量为1~50重量份。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通过进一步添加发泡剂(H)而得到。
[7]一种通过使[6]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
[8]如[7]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上述成型是注射成型。
[9]一种通过将[7]或[8]所述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得到的复合成型体。
[10]一种使用[7]~[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型体而得到的汽车用仪表板。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发泡性、耐热性以及柔软性优异、且成型品外观优异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40重量%;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3~33重量%;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为40~170℃的聚丙烯(C)10~40重量%;橡胶用软化剂(D)10~45重量%;和选自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1~30重量%和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1~20重量%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成分(A)、(B)、(C)、(D)以及(E-a)、(E-b)的合计为100重量%),该成分(E-a)满足下述条件(i)~(iv),(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10;(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不包括丙烯)的结构单元为60~15摩尔%;(iii)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190℃,2.16kg负荷)为0.1~50g/10分钟;(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熔点,该成分(E-b)含有: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E-1)、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E-2)、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烯烃的结构单元(E-3)和任选的源自共轭多烯或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E-4),在(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中,(E-1)的含量为30~79摩尔%,(E-2)的含量为1~30摩尔%,(E-3)的含量为10~50摩尔%(其中,(E-2)和(E-3)的合计为21~70摩尔%),相对于(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E-4)的含量为0~30摩尔%,并且,在1,2,4-三氯苯溶液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测定成分(E-b)的13C-NMR时,在约20.0~21.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是在约19.0~22.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的0.5倍以上,并且,实质上是间规结构。
即,本发明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有两种形态。
其一是含有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乙烯-α-烯烃共聚物(B)、聚丙烯(C)、橡胶用软化剂(D)和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发明(以下称为“本发明(1)”)。
其二是含有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乙烯-α-烯烃共聚物(B)、聚丙烯(C)、橡胶用软化剂(D)和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或者含有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乙烯-α-烯烃共聚物(B)、聚丙烯(C)、橡胶用软化剂(D)、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和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发明(以下称为“本发明(2)”)。
首先,对于本发明(1)进行详细说明。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是将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共聚物橡胶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而得到的橡胶。
作为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具体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4-甲基戊烯-1、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9-甲基癸烯-1、11-甲基十二碳烯-1和12-乙基十四碳烯-1等。其中,优选丙烯、1-丁烯、4-甲基戊烯-1、1-己烯和1-辛烯,特别优选丙烯。
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非共轭多烯,具体可以列举1,4-己二烯、3-甲基-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4,5-二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8-甲基-4-亚乙基-1,7-壬二烯和4-亚乙基-1,7-十一碳二烯等链状非共轭二烯;甲基四氢茚、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5-亚乙烯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丁烯基-2-降冰片烯、环戊二烯和降冰片二烯等环状非共轭二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和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等三烯等。其中,优选5-亚乙基-2-降冰片烯和5-乙烯基-2-降冰片烯。
这些非共轭多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含有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b),其摩尔比通常为40/60~95/5,优选为60/40~80/20,更优选为65/35~75/25。
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混合其他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
作为构成其他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的α-烯烃,可以列举与构成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的α-烯烃相同的物质。共聚物橡胶中,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通常为50摩尔%以上,优选为50~90摩尔%,更优选为6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通常为50摩尔%以下,优选为50~10摩尔%,更优选为40~15摩尔%。其中,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合计为100摩尔%。
作为测定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中的非共轭多烯成分量的指标的碘值,通常为1~50,优选为5~40,更优选为10~30。即,在乙烯单元、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单元和非共轭多烯单元的合计100重量%中,非共轭二烯单元的含量为2~20重量%。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通常为1.0~10.0dl/g,优选为1.5~8.0dl/g,门尼粘度[ML1+4(100℃)]通常为10~250,优选为30~150。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制造。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是将上述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而得到的物质。作为此时所使用的交联剂,例如,可以列举有机过氧化物、硫、硫化合物和酚醛树脂等酚类硫化剂等,但优选有机过氧化物。
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以列举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叔丁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1,1-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4,4-二(叔丁基过氧)戊酸正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对氯苯甲酰、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苯甲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过氧化二乙酰、过氧化月桂酰和过氧化叔丁基枯基等。其中,从气味性和烧焦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1,1-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和4,4-二(叔丁基过氧)戊酸正丁酯,特别优选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
相对于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0重量份,这样的有机过氧化物的用量通常为0.02~3重量份,优选为0.05~1重量份。
在使用有机过氧化物进行交联时,可以含有硫、对苯醌二肟、对对二苯甲酰醌二肟、N-甲基-N,4-二亚硝基苯胺、硝基苯、二苯胍和三羟甲基丙烷-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等交联助剂,二乙烯基苯、氰脲酸三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丁酸乙烯酯和硬脂酸乙烯酯等多官能性乙烯基单体。通过含有这样的化合物,可以期待均匀且缓和的交联反应。
相对于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0重量份,上述那样的交联助剂或多官能性乙烯基单体等的化合物的用量通常为5重量份以下,优选为0.3~3重量份。
动态热处理优选在非开放型的装置中进行,还优选在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等不活泼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热处理的温度为组合物中的除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以外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至300℃的范围,通常为150~290℃,优选为170~270℃。混炼时间通常为1~20分钟,优选为1~10分钟。此外,所施加的剪切力,以剪切速度计在10~100000sec-1的范围内,优选在100~50000sec-1的范围内。
此外,为了促进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也可以使用三乙胺、三丁胺以及2,4,6-三(二甲基氨基)苯酚等叔胺、或者铝、钴、钒、铜、钙、锆、锰、镁、铅和汞等的环烷酸盐等分解促进剂。
作为交联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存在交联剂或不存在交联剂的条件下,通过对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进行动态热处理而进行。其中,这里“动态热处理”是指在溶解状态下进行混炼。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也可以通过预先在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中添加后述的聚丙烯(C),与橡胶用软化剂(D)以及其他的添加剂一起进行动态热处理而制得。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在成分(A)、(B)、(C)、(D)和(E-a)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2~38重量%,更优选为14~36重量%。
<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是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非交联的橡胶。
作为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例如,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4-甲基戊烯-1、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9-甲基癸烯-1、11-甲基十二碳烯-1和12-乙基十四碳烯-1等。其中,优选丙烯、1-丁烯、4-甲基戊烯-1、1-己烯和1-辛烯,更优选丙烯和1-丁烯。
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含有(a)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b)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其摩尔比通常为50/50~98/2,优选为60/40~95/5,更优选为65/35~90/5。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非共轭多烯。作为非共轭多烯,例如,可以列举1,4-己二烯、3-甲基-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4,5-二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8-甲基-4-亚乙基-1,7-壬二烯和4-亚乙基-1,7-十一碳二烯等链状非共轭二烯;甲基四氢茚、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5-亚乙烯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丁烯基-2-降冰片烯、环戊二烯和降冰片二烯等环状非共轭二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和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等三烯等。其中,优选5-亚乙基-2-降冰片烯和5-乙烯基-2-降冰片烯。这些非共轭多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在含有非共轭多烯时,在乙烯单元、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单元和非共轭多烯单元的合计100重量%中,非共轭多烯单元的含量为2~20重量%。
此外,作为用于测定非共轭多烯成分量的指标的碘值,通常为1~50,优选为5~40,更优选为10~30。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MFR通常为0.1~500g/10min,优选为0.3~200g/10min,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通常为0.2~5.0dl/g,优选为0.5~3.0dl/g。
在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含有源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门尼粘度[ML1+4(100℃)]通常为1~100,优选为3~70。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制造。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在成分(A)、(B)、(C)、(D)和(E-a)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3~33重量%,优选为7~30重量%,更优选为9~28重量%。
<聚丙烯(C)>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聚丙烯(C)是以丙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聚丙烯(C)是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少量的碳原子数为2~20(不包括丙烯)的α-烯烃的共聚物,在丙烯单元和碳原子数为2~20(不包括丙烯)的α-烯烃单元的合计100摩尔%中,丙烯单元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上,优选为60摩尔%以上。
作为聚丙烯(C),例如,可以列举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等。其中,若考虑耐热性等,优选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
上述聚丙烯(C)可以具有等规的结构,也可以具有间规的结构,还可以是两者的混合。
上述聚丙烯(C),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在40~170℃的范围内,优选在50~167℃的范围内,更优选在60~165℃的范围内。利用DSC的熔点测定,在将试样在200℃保持5分钟后,以降温速度-20℃/min降温至-20℃、再以升温速度20℃/min升温至180℃之时进行。若聚丙烯(C)的熔点在上述范围内,就可以获得充分的耐热性,因而优选。
上述聚丙烯(C)的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 65T,230℃,2.16kg负荷)通常为0.01~100g/10分钟,优选为0.05~70g/10分钟。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聚丙烯(C)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公知的制造方法制造。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聚丙烯(C),在成分(A)、(B)、(C)、(D)和(E-a)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2~38重量%,更优选为14~36重量%。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聚丙烯(C)优选含有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
使用毛细管流变仪,以挤出温度190℃、挤出速度10mm/min、挤出喷嘴直径2.095mm、喷嘴长8mm、取出速度4m/min测定熔体张力。
作为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例如,可以列举含有一部分高分子量成分的宽分子量分布类型的物质、含有通过电子射线交联而得到的长链分支成分的物质、以及含有一部分交联的聚丙烯的物质等。其中,若考虑成型品的发泡性、外观以及循环利用性,优选含有一部分高分子量成分的宽分子量分布类型的物质。其中,该高分子量成分的特性粘度[η]通常为3~15dl/g,优选为4~14dl/g,更优选为5~13dl/g,在聚丙烯(c)中,其含量通常为1~49重量%,优选为3~45重量%,更优选为5~40重量%。
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的分子量分布(Mw/Mn)通常为5~20,优选为6~18,更优选为7~15。
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的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 65T,230℃,2.16kg负荷)通常为0.01~100g/10分钟,优选为0.05~50g/10分钟。
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在100重量份聚丙烯(C)中,其含量通常为1~50重量份,优选为3~45重量份,更优选为5~40重量份。
<橡胶用软化剂(D)>
作为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橡胶用软化剂(D),使用通常用于橡胶的软化剂。例如,可以列举操作油、润滑油、石蜡、液体石蜡、石油沥青和凡士林等石油类物质;低分子量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等合成油;煤焦油和煤焦油沥青等煤焦油类;蓖麻油、亚麻子油、油菜籽油、大豆油和椰子油等脂肪油;妥尔油、蜂蜡、巴西棕榈蜡和羊毛脂等蜡类;蓖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钡和硬脂酸钙等脂肪酸或其金属盐;石油树脂、香豆酮-茚树脂和无规聚丙烯等合成高分子物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等酯类增塑剂;其他的微晶蜡、代用品(油膏)、液态聚丁二烯、改性液态聚丁二烯和液态聚硫橡胶等。其中,特别优选石蜡类的操作油和低分子量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进一步,特别优选易于挥发的低分子量成分含量少的高粘度型的石蜡类操作油。其中“高粘度型”是指40℃时的运动粘度在100~10000厘沲的范围内。
在制造本发明(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时,作为添加橡胶用软化剂(D)的方法,可以在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时直接注入到挤出机内,也可以在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中充油之后使用。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橡胶用软化剂(D),在成分(A)、(B)、(C)、(D)和(E-a)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5重量%,优选为12~43重量%,更优选为15~40重量%。
<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满足以下条件(i)~(iv)。
(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为1~10;
(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不包括丙烯)的结构单元为60~15摩尔%(其中,丙烯单元和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单元的合计为100摩尔%);
(iii)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190℃,2.16kg负荷)为0.1~50(g/10分钟);
(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所得到的熔点。其中,熔点在200℃保持5分钟之后,以降温速度-20℃/min降温至-20℃,再以20℃/min升温至180℃之时观测,“观测不到熔点”是指观测不到晶体熔化热在1J/g以上的晶体熔化峰。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i′)~(iv′)。
(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为1~3;
(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为5~30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为5~30摩尔%(其中,丙烯单元、乙烯单元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的合计为100摩尔%);
上述的条件中,作为(ii′)的特别优选的方式,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82摩尔%,优选为61~75摩尔%;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15摩尔%,优选为10~14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25摩尔%,优选为15~25摩尔%。其中,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合计为100摩尔%。
(iii′)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190℃,2.16kg负荷)为0.1~50(g/10分钟);
(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所求的熔点。
除了上述(i′)~(iv′)之外,优选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v′)和(vi′)中的至少一个以上,更优选满足两者。
(v′)肖氏A硬度通常为0~80,优选为35~60;
(vi′)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的结晶度通常为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
上述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是丙烯的均聚物、和/或丙烯与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不包括丙烯)的无规共聚物。作为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例如,可以列举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和1-辛烯等。其中,优选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特别优选乙烯和1-丁烯。
上述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通过使用公知的立构规整性催化剂,使丙烯或丙烯和其他的α-烯烃聚合而得到。特别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共聚而得到的产物由于其成型体的粘连少,因而优选。另外,此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得到的分子量分布(Mw/Mn)显示1~3的范围。
上述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的制造方法,记载在例如国际公开第2004/87775号小册子中。
本发明(1)中所使用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在成分(A)、(B)、(C)、(D)和(E-a)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30重量%,优选为1.2~28重量%,更优选为1.5~25重量%。
<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
本发明(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还可以含有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相对于成分(A)、(B)、(C)、(D)和(E-a)的合计100重量份,其含量优选为1~30重量份,更优选为2~28重量份,特别优选为3~25重量份。
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的详细内容在后述的本发明(2)中记载。
<其他成分>
在不损害本发明(1)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在本发明(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添加现有公知的无机填充剂、耐热稳定剂、防老化剂、耐候稳定剂、抗静电剂、晶体成核剂和润滑剂等添加剂。
作为上述无机填充剂,具体可以列举碳酸钙、硅酸钙、粘土、高岭土、滑石、二氧化硅、硅藻土、云母粉、石棉、氧化铝、硫酸钡、硫酸铝、硫酸钙、碱性碳酸镁、二硫化钼、石墨、玻璃纤维、玻璃球、火山灰中空球(Shirasu balloon)、碱性硫酸镁晶须、钛酸钙晶须和硼酸铝晶须等。
作为上述润滑剂,可以列举高级脂肪酸酰胺、金属皂、蜡、硅油和氟类聚合物等。其中,优选高级脂肪酸酰胺、硅油和氟类聚合物。润滑剂具有提高上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型性的效果。
作为高级脂肪酸酰胺,可以列举月桂酸酰胺、棕榈酸酰胺、硬脂酸酰胺和山嵛酸酰胺等饱和脂肪酸酰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巴西烯酸酰胺和反油酸酰胺等不饱和脂肪酸酰胺;亚甲基双硬酯酸酰胺、亚甲基双油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和亚乙基双油酸酰胺等双脂肪酸酰胺等。
作为硅油,可以列举二甲基硅油、苯基甲基硅油、烷基硅油、氟硅油、四甲基四苯基三硅氧烷和改性硅油等。
作为氟类聚合物,可以列举聚四氟乙烯和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等。
<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本发明(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通过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乙烯-α-烯烃共聚物(B)、聚丙烯(C)、橡胶用软化剂(D)和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等熔融混炼而制造。
作为混炼装置,可以使用研磨辊和高功率炼胶机(例如,班伯里混炼机、捏合机)、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等,优选非开放型的装置。
<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
本发明(1)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以下也仅称为“发泡成型体”)通过使上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上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优选根据需要添加发泡剂(H)使其发泡。作为发泡剂(H),可以列举无机类或有机类的热分解型发泡剂(化学发泡剂)、二氧化碳、氮以及二氧化碳和氮的混合物。
作为无机类的热分解型发泡剂,可以列举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铵和碳酸铵等碳酸盐以及亚硝酸铵等亚硝酸盐。
作为有机类的热分解型发泡剂,可以列举N,N′-二甲基-N,N′-二亚硝基对苯二甲酰胺和N,N′-二亚硝基亚戊基四胺等亚硝基化合物;偶氮二酰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环己腈、偶氮二氨基苯和偶氮二羧酸钡等偶氮化合物;苯磺酰肼、甲苯磺酰肼、p,p′-氧双(苯磺酰肼)和二苯砜-3,3′-二磺酰肼等磺酰肼化合物;叠氮钙、4,4′-二苯基二磺酰叠氮和对甲苯磺酰叠氮等叠氮化合物等。
在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气时,在树脂塑化料筒内,将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100~300℃熔融,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二氧化碳或氮气形成处于相熔状态的熔融发泡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相对于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100重量份,发泡剂(H)的使用比例通常为0.5~30重量份,优选为1~20重量份。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发泡助剂。相对于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100重量份,其添加量通常为0.01~10重量份,优选为0.02~5重量份。
作为发泡助剂,可以列举锌、钙、铅、铁和钡等金属化合物,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及其金属盐,以及滑石、硫酸钡和二氧化硅等无机微颗粒等。具体可以列举柠檬酸、草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环己烷-1,2-二羧酸、樟脑酸、乙二胺四乙酸、三乙四胺六乙酸和氨三乙酸等多元羧酸与碳酸氢钠、碳酸氢钠铝和碳酸氢钾等无机碳酸化合物的混合物,或者,通过它们的反应而生成的中间体,例如,柠檬酸二氢钠和草酸钾等多羧酸盐。
由于发泡助剂表现出降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促进分解、形成发泡核、实现气泡的均匀化等作用,希望尽可能使用。特别是如果使用在原料粒料化时的挤出温度或者发泡体的熔融温度左右附近分解的发泡助剂,就具有使发泡单元直径微细、且均匀地生成的效果。
在上述发泡助剂中,特别优选使用无机类或有机类的热分解型发泡剂、和作为发泡助剂的多元羧酸与无机碳酸化合物的混合物,具体为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者作为其反应中间体的柠檬酸二钠,使本发明(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发泡。
这些发泡剂或发泡助剂,可以在注射成型前干混,在注射成型时发生分解,也可以预先在粒料中熔融混合后添加。
作为由本发明(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备发泡成型体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加工方法所使用的成型机,通过挤出成型、加压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挤出吹塑成型、注射吹塑成型、吹胀成型、冲压压塑成型、压缩成型和压锭成型等进行制备。
列举使用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制备发泡成型体的方法为例。即,利用挤出机将本发明(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熔融,使二氧化碳在临界压力(7.4~40MPa)的范围内升温至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31℃)以上,得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后,混合在挤出机中的熔融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接着,将混合有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熔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运送至设定为最适合发泡温度的与挤出机前端部连接的模头,从模头挤出至大气中,使压力急剧下降,使得二氧化碳气化并发泡,在后续的冷却装置中冷却凝固,得到目的的发泡成型体。其中,挤出时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温度优选在110~250℃的范围内。
另外,列举通过加压成型方法制备发泡成型体的方法为例。即,将上述化学发泡剂和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装入加压成型机的加热后的模具中,边施加模压或者不施加模压,边使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熔融,之后使其发泡形成发泡成型体。此时,优选模具的温度在110~250℃的范围内。
接着,列举通过注射成型方法制备发泡成型体的方法为例。即,利用注射成型机将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加热熔融后,注射到模具内使其在喷嘴前端部发泡,从而形成发泡成型体的方法。注射时的树脂温度优选在110~250℃的范围内。
由于本发明(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流动性高,所以最好通过注射成型方法形成发泡成型体。并且,优选下述利用型芯后退的注射发泡成型:向注射成型用模具为闭模状态的模腔内注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注射结束后,一边利用发泡气体所产生的树脂的膨胀来维持与模具壁面的接触,一边使移动模移动,使移动模在预先设定的标准壁厚位置停止,进行成型,在该模具的冷却结束后,通过退出移动模取出制品而得到。
本发明(1)的发泡成型体,例如,也可以按照以下的实施方式1~3与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
<实施方式1>
成型方法:压延成型或由T模的挤出发泡成型
叠层方法:在使由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层构成的片材发泡成型后,将表面层叠层到基材层上的逐次法;或者在T模挤出成型时同时进行多层发泡挤出成型。
<实施方式2>
成型方法:多层挤出发泡成型
叠层方法:进行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层和表面层的同时多层挤出发泡成型。
<实施方式3>
成型方法:逐次或同时注射发泡成型
叠层方法:在将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层注射发泡之后,注射作为表面层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模具内叠层的逐次注射发泡成型;或者利用所谓的夹层成型,同时注射基材层和表面层,发泡成型为叠层部件的同时法。
可以考虑上述实施方式1~3的叠层方法,将本发明(1)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形成的复合成型体优选用于汽车用仪表板。
此时,优选进行以下的成型方法。
双色成型
在双色成型法中,在使聚烯烃类树脂基材成型后,接着进行注射发泡成型,从而得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与本发明(1)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密合的复合成型体。
夹物成型法(Insert molding method)
在夹物成型法中,预先使聚烯烃类树脂基材成型,将其设置在注射成型模具内,之后进行注射发泡成型,从而得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与注射发泡成型体密合的复合成型体。通过使用聚丙烯类树脂作为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可以获得良好的附着性。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2)。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是将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共聚物橡胶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而得到的橡胶。
作为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具体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4-甲基戊烯-1、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9-甲基癸烯-1、11-甲基十二碳烯-1和12-乙基十四碳烯-1等。其中,优选丙烯、1-丁烯、4-甲基戊烯-1、1-己烯和1-辛烯,特别优选丙烯。
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非共轭多烯,具体可以列举1,4-己二烯、3-甲基-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4,5-二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8-甲基-4-亚乙基-1,7-壬二烯和4-亚乙基-1,7-十一碳二烯等链状非共轭二烯;甲基四氢茚、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5-亚乙烯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丁烯基-2-降冰片烯、环戊二烯和降冰片二烯等环状非共轭二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和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等三烯等。其中,优选5-亚乙基-2-降冰片烯和5-乙烯基-2-降冰片烯。
这些非共轭多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含有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b),其摩尔比通常为40/60~95/5,优选为60/40~80/20,更优选为65/35~75/25。
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混合其他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
作为构成其他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橡胶的α-烯烃,可以列举与构成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的α-烯烃相同的物质。共聚物橡胶中,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通常为50摩尔%以上,优选为50~90摩尔%,更优选为6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通常为50摩尔%以下,优选为50~10摩尔%,更优选为40~15摩尔%。其中,乙烯单元和α-烯烃单元的合计为100摩尔%。
作为测定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中的非共轭多烯成分量的指标的碘值,通常为1~50,优选为5~40,更优选为10~30。在乙烯单元、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单元和非共轭多烯单元的合计100重量%中,非共轭二烯单元的含量为2~20重量%。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通常为1.0~10.0dl/g,优选为1.5~8.0dl/g,门尼粘度[ML1+4(100℃)]通常为10~250,优选为30~150。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制造。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是将上述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而得到的物质。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以列举有机过氧化物、硫、硫化合物和酚醛树脂等酚类硫化剂等,但优选有机过氧化物。
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可以列举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二叔丁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1,1-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4,4-二(叔丁基过氧)戊酸正丁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对氯苯甲酰、过氧化-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苯甲酸叔丁酯、叔丁基过氧异丙基碳酸酯、过氧化二乙酰、过氧化月桂酰和过氧化叔丁基枯基等。其中,从气味性和烧焦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炔-3、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1,1-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和4,4-二(叔丁基过氧)戊酸正丁酯,特别优选1,3-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
相对于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0重量份,这样的有机过氧化物的用量通常为0.02~3重量份,优选为0.05~1重量份。
在使用有机过氧化物进行交联时,可以含有硫、对苯醌二肟、对对二苯甲酰醌二肟、N-甲基-N,4-二亚硝基苯胺、硝基苯、二苯胍和三羟甲基丙烷-N,N′-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等交联助剂,二乙烯基苯、氰脲酸三烯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丁酸乙烯酯和硬脂酸乙烯酯等多官能性乙烯基单体。通过含有这样的化合物,可以期待均匀且缓和的交联反应。
相对于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0重量份,上述那样的交联助剂或多官能性乙烯基单体等的化合物的用量通常为5重量份以下,优选为0.3~3重量份。
动态热处理优选在非开放型的装置中进行,还优选在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等不活泼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热处理的温度为其他的热塑性树脂(B)的熔点至300℃的范围,通常为150~290℃,优选为170~270℃。混炼时间通常为1~20分钟,优选为1~10分钟。此外,所施加的剪切力,以剪切速度计在10~100000sec-1的范围内,优选在100~50000sec-1的范围内。
此外,为了促进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也可以使用三乙胺、三丁胺以及2,4,6-三(二甲基氨基)苯酚等叔胺、或者铝、钴、钒、铜、钙、锆、锰、镁、铅和汞等的环烷酸盐等分解促进剂。
作为交联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存在交联剂或不存在交联剂的条件下,通过对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进行动态热处理而进行。其中,这里“动态热处理”是指在溶解状态下进行混炼。
上述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也可以通过预先在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中添加后述的聚丙烯(C),与橡胶用软化剂(D)以及其他的添加剂一起进行动态热处理而制得。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在成分(A)、(B)、(C)、(D)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2~38重量%,更优选为14~36重量%。
另外,在含有后述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时,上述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在成分(A)、(B)、(C)、(D)、
(E-a)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2~38重量%,更优选为14~36重量%。
<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是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非交联的橡胶。
作为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例如,可以列举丙烯、1-丁烯、4-甲基戊烯-1、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九碳烯、1-二十碳烯、9-甲基癸烯-1、11-甲基十二碳烯-1和12-乙基十四碳烯-1等。其中,优选丙烯、1-丁烯、4-甲基戊烯-1、1-己烯和1-辛烯,更优选丙烯和1-丁烯。
这些α-烯烃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含有(a)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
(b)源自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其摩尔比通常为50/50~98/2,优选为60/40~95/5,更优选为65/35~90/5。
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非共轭多烯。作为非共轭多烯,例如可以列举1,4-己二烯、3-甲基-1,4-己二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4,5-二甲基-1,4-己二烯、7-甲基-1,6-辛二烯、8-甲基-4-亚乙基-1,7-壬二烯和4-亚乙基-1,7-十一碳二烯等链状非共轭二烯;甲基四氢茚、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5-异亚丙基-2-降冰片烯、5-亚乙烯基-2-降冰片烯、6-氯甲基-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丁烯基-2-降冰片烯、环戊二烯和降冰片二烯等环状非共轭二烯;2,3-二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亚乙基-3-异亚丙基-5-降冰片烯、2-丙烯基-2,2-降冰片二烯和4-亚乙基-8-甲基-1,7-壬烯等三烯等。其中,优选5-亚乙基-2-降冰片烯和5-乙烯基-2-降冰片烯。这些非共轭多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在含有非共轭多烯时,在乙烯单元、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单元和非共轭多烯单元的合计100重量%中,非共轭多烯单元的含量为2~20重量%。
此外,作为用于测定非共轭多烯成分量的指标的碘值,通常为1~50,优选为5~40,更优选为10~30。
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MFR通常为0.1~500g/10min,优选为0.3~200g/10min,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通常为0.2~5.0dl/g,优选为0.5~3.0dl/g。
在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含有源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时,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门尼粘度[ML1+4(100℃)]通常为1~100,优选为3~70。
上述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制造。
上述乙烯类橡胶(B),在成分(A)、(B)、(C)、(D)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3~33重量%,优选为5~30重量%,更优选为7~28重量%。
另外,在含有后述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时,上述乙烯类橡胶(B),在成分(A)、(B)、(C)、(D)、(E-a)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3~33重量%,优选为5~30重量%,更优选为7~28重量%。
<聚丙烯(C)>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聚丙烯(C)是以丙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聚丙烯(C)是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少量的碳原子数为2~20(不包括丙烯)的α-烯烃的共聚物,在丙烯单元和碳原子数为2~20(不包括丙烯)的α-烯烃单元的合计100摩尔%中,丙烯单元的含量为50摩尔%以上,优选为60摩尔%以上。
作为聚丙烯(C),例如,可以列举丙烯均聚物、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等。其中,若考虑耐热性等,优选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
上述聚丙烯(C)可以具有等规的结构,也可以具有间规的结构,还可以是两者的混合。
上述聚丙烯(C),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在40~170℃的范围内,优选在50~167℃的范围内,更优选在60~165℃的范围内。利用DSC的熔点测定,在将试样在200℃保持5分钟后,以降温速度-20℃/min降温至-20℃、再以升温速度20℃/min升温至180℃之时进行。若聚丙烯(C)的熔点在上述范围内,就可以获得充分的耐热性,因而优选。
上述聚丙烯(C)的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 65T,230℃,2.16kg负荷)通常为0.01~100g/10分钟,优选为0.05~70g/10分钟。
上述聚丙烯(C)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公知的制造方法制造。
上述聚丙烯(C),在成分(A)、(B)、(C)、(D)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2~38重量%,更优选为14~36重量%。
另外,在含有后述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时,上述聚丙烯(C),在成分(A)、(B)、(C)、(D)、(E-a)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0重量%,优选为12~38重量%,更优选为14~36重量%。
上述聚丙烯(C)优选含有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
使用毛细管流变仪,以挤出温度190℃、挤出速度10mm/min、挤出喷嘴直径2.095mm、喷嘴长8mm、取出速度4m/min测定熔体张力。
作为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例如,可以列举含有一部分高分子量成分的宽分子量分布类型的物质、含有通过电子射线交联而得到的长链分支成分的物质、以及含有一部分交联的聚丙烯的物质等。其中,若考虑成型品的发泡性、外观以及循环利用性,优选含有一部分高分子量成分的宽分子量分布类型的物质。其中,该高分子量成分的特性粘度[η]通常为3~15dl/g,优选为4~14dl/g,更优选为5~13dl/g,在聚丙烯(c)中,其含量通常为1~49重量%,优选为3~45重量%,更优选为5~40重量%。
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的分子量分布(Mw/Mn)通常为5~20,优选为6~18,更优选为7~15。
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的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 65T,230℃,2.16kg负荷)通常为0.01~100g/10分钟,优选为0.05~50g/10分钟。
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在100重量份聚丙烯(C)中,其含量通常为1~50重量份,优选为3~45重量份,更优选为5~40重量份。
<橡胶用软化剂(D)>
作为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橡胶用软化剂(D),使用通常用于橡胶的软化剂。例如,可以列举操作油、润滑油、石蜡、液体石蜡、石油沥青和凡士林等石油类物质;低分子量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等合成油;煤焦油和煤焦油沥青等煤焦油类;蓖麻油、亚麻子油、油菜籽油、大豆油和椰子油等脂肪油;妥尔油、蜂蜡、巴西棕榈蜡和羊毛脂等蜡类;蓖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钡和硬脂酸钙等脂肪酸或其金属盐;石油树脂、香豆酮-茚树脂和无规聚丙烯等合成高分子物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和癸二酸二辛酯等酯类增塑剂;其他的微晶蜡、代用品(油膏)、液态聚丁二烯、改性液态聚丁二烯和液态聚硫橡胶等。其中,特别优选石蜡类的操作油和低分子量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进一步,特别优选易于挥发的低分子量成分含量少的高粘度型的石蜡类操作油。其中“高粘度型”是指40℃时的运动粘度在100~10000厘沲的范围内。
在制造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时,作为添加橡胶用软化剂(D)的方法,可以在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时直接注入到挤出机内,也可以在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中充油之后使用。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橡胶用软化剂(D),在成分(A)、(B)、(C)、(D)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5重量%,优选为12~43重量%,更优选为15~40重量%。
另外,在含有后述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时,上述橡胶用软化剂(D),在成分(A)、(B)、(C)、(D)、(E-a)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0~45重量%,优选为12~43重量%,更优选为15~40重量%。
<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的特征在于,以特定比例含有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E-1)、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E-2)、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烯烃的结构单元(E-3)和任选的源自共轭多烯或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E-4),并且,在1,2,4-三氯苯溶液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测定成分(E-b)的13C-NMR时,在约20.0~21.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以下也仅称为“丙烯甲基”)吸收的总和是在约19.0~22.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的0.5倍以上,并且,实质上是间规结构。
对于上述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在1,2,4-三氯苯溶液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测定13C-NMR时,在约20.0~21.0ppm观测到的丙烯甲基吸收的总和优选为在约19.0~22.0ppm观测到的丙烯甲基吸收的总和的0.6倍以上,更优选为0.7倍以上。
在本发明(2)中的“实际上是间规结构”意味着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中的丙烯甲基吸收的总和在上述范围内。
该间规结构如下所述进行测定。即,使0.35g试样在2.0ml六氯丁二烯中加热溶解。用玻璃过滤器(G2)过滤该溶液后,加入氘代苯0.5ml,装入到内径为10mm的NMR管中。然后,用日本电子生产的GX-500型NMR测定装置,以120℃进行13C-NMR测定。累积次数为10000次以上。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含有丙烯单元(E-1)30~79摩尔%、乙烯单元(E-2)1~30摩尔%、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10~50摩尔%(其中,丙烯单元(E-1)、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为100摩尔%,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为21~70摩尔%);优选含有丙烯单元(E-1)35~75摩尔%、乙烯单元(E-2)3~25摩尔%、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20~45摩尔%(其中,丙烯单元(E-1)、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为100摩尔%,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为25~65摩尔%);更优选含有丙烯单元(E-1)35~65摩尔%、乙烯单元(E-2)3~25摩尔%、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20~45摩尔%(其中,丙烯单元(E-1)、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为100摩尔%,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为35~65摩尔%);特别优选含有丙烯单元(E-1)40~65摩尔%、乙烯单元(E-2)5~25摩尔%、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20~40摩尔%(其中,丙烯单元(E-1)、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为100摩尔%,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为35~60摩尔%)。
并且,相对于丙烯单元(E-1)、乙烯单元(E-2)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E-3)的合计100摩尔%,优选含有源自选自共轭多烯和非共轭多烯中的至少一种多烯的结构单元0~30摩尔%,更优选含有0~25摩尔%。
如果乙烯单元、丙烯单元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的含量在上述范围,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就可以发挥充分的透明性、柔软性、橡胶弹性和耐磨损性,并且,与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的相溶性良好,使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相溶性良好。
作为在制备这样的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时所使用的α-烯烃,只要在碳原子数为4~20、优选为4~12的范围内,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直链状,也可以是支链状。
作为这样的α-烯烃,例如,可以列举1-丁烯、2-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和3-乙基-1-己烯等,优选1-丁烯、1-己烯、1-辛烯、1-癸烯和4-甲基-1-戊烯,更优选1-丁烯、1-己烯、1-辛烯和1-癸烯,特别优选1-丁烯。
这些α-烯烃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例如,作为选自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中的1种的α-烯烃(甲)与作为α-烯烃(甲)以外的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α-烯烃(乙)的用量之比可以为,(甲)/(乙)=(50~99摩尔%)/(1~50摩尔%)((甲)+(乙)=100摩尔%)。
另外,以下列举作为构成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的任意单体成分的共轭多烯和非共轭多烯的具体例子。
作为共轭多烯,具体可以列举1,3-丁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1,3-庚二烯、1,3-辛二烯、1-苯基-1,3-丁二烯、1-苯基-2,4-戊二烯、异戊二烯、2-乙基-1,3-丁二烯、2-丙基-1,3-丁二烯、2-丁基-1,3-丁二烯、2-戊基-1,3-丁二烯、2-己基-1,3-丁二烯、2-庚基-1,3-丁二烯、2-辛基-1,3-丁二烯和2-苯基-1,3-丁二烯等共轭二烯;1,3,5-己三烯等共轭三烯等。其中,优选丁二烯、异戊二烯、戊二烯、己二烯和辛二烯,从共聚性优异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丁二烯和异戊二烯。
作为非共轭多烯,具体可以列举双环戊二烯、1,4-己二烯、环辛二烯、亚甲基降冰片烯、亚乙基降冰片烯、4-甲基-1,4-己二烯、5-甲基-1,4-己二烯、4-乙基-1,4-己二烯、5-甲基-1,4-庚二烯、5-乙基-1,4-庚二烯、5-甲基-1,5-庚二烯、6-甲基-1,5-庚二烯、5-乙基-1,5-庚二烯、4-甲基-1,4-辛二烯、5-甲基-1,4-辛二烯、4-乙基-1,4-辛二烯、5-乙基-1,4-辛二烯、5-甲基-1,5-辛二烯、6-甲基-1,5-辛二烯、5-乙基-1,5-辛二烯、6-乙基-1,5-辛二烯、6-甲基-1,6-辛二烯、7-甲基-1,6-辛二烯、6-乙基-1,6-辛二烯、4-甲基-1,4-壬二烯、5-甲基-1,4-壬二烯、4-乙基-1,4-壬二烯、5-乙基-1,4-壬二烯、5-甲基-1,5-壬二烯、6-甲基-1,5-壬二烯、5-乙基-1,5-壬二烯、6-乙基-1,5-壬二烯、6-甲基-1,6-壬二烯、7-甲基-1,6-壬二烯、6-乙基-1,6-壬二烯、7-乙基-1,6-壬二烯、7-甲基-1,7-壬二烯、8-甲基-1,7-壬二烯、7-乙基-1,7-壬二烯、5-甲基-1,4-癸二烯、5-乙基-1,4-癸二烯、5-甲基-1,5-癸二烯、6-甲基-1,5-癸二烯、5-乙基-1,5-癸二烯、6-乙基-1,5-癸二烯、6-甲基-1,6-癸二烯、7-甲基-1,6-癸二烯、6-乙基-1,6-癸二烯、7-乙基-1,6-癸二烯、7-甲基-1,7-癸二烯、8-甲基-1,7-癸二烯、7-乙基-1,7-癸二烯、8-乙基-1,7-癸二烯、8-甲基-1,8-癸二烯、9-甲基-1,8-癸二烯、8-乙基-1,8-癸二烯和9-甲基-1,8-十一碳二烯等非共轭二烯;6,10-二甲基-1,5,9-十一碳三烯、4,8-二甲基-1,4,8-癸三烯、5,9-二甲基-1,4,8-癸三烯、6,9-二甲基-1,5,8-癸三烯、6,8,9-三甲基-1,5,8-癸三烯、6-乙基-10-甲基-1,5,9-十一碳三烯、4-亚乙基-1,6-辛二烯、7-甲基-4-亚乙基-1,6-辛二烯、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7-甲基-4-亚乙基-1,6-壬二烯、7-乙基-4-亚乙基-1,6-壬二烯、6,7-二甲基-4-亚乙基-1,6-辛二烯、6,7-二甲基-4-亚乙基-1,6-壬二烯、4-亚乙基-1,6-癸二烯、7-甲基-4-亚乙基-1,6-癸二烯、7-甲基-6-丙基-4-亚乙基-1,6-辛二烯、4-亚乙基-1,7-壬二烯、8-甲基-4-亚乙基-1,7-壬二烯和4-亚乙基-1,7-十一碳二烯等非共轭三烯等。其中,优选5-亚乙基-2-降冰片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双环戊二烯(DCPD)、4,8-二甲基-1,4,8-癸三烯(DMDT)和4-亚乙基-8-甲基-1,7-壬二烯(EMND)。
共轭多烯或非共轭多烯可以1种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从交联时耐磨损性优异等观点出发,优选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中含有共轭多烯或非共轭多烯单元。
此外,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中,也可以含有源自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源自具有2个以上双键的上述多烯类不饱和化合物的结构单元,源自醇、羧酸、胺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等的结构单元等。
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在135℃、十氢化萘中测得的特性粘度[η]通常在0.01~10dl/g的范围内,优选在0.05~10dl/g的范围内。
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标准聚苯乙烯换算)通常为4.0以下,优选为1.5~3.0。
在对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进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时,优选不存在熔化峰。
-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的制造-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间规α-烯烃共聚物(E-b),可以通过在以下所示的茂金属系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丙烯、乙烯和α-烯烃共聚而得到。作为这样的茂金属系催化剂,可以列举下述催化剂体系。
该催化剂体系包括:
(x)下述通式(1)所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下也称为“过渡金属化合物(x)”);和
(y)选自(y-1)与过渡金属化合物(x)中的过渡金属M反应形成离子型配位化合物的化合物(以下称为“离子化离子型化合物(y-1))、(y-2)有机铝氧化合物和(y-3)有机铝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Figure BPA00001294405800311
[式(1)中,M是Ti、Zr、Hf、Rn、Nd、Sm或Ru,Cp1和Cp2是与M形成π键的环戊二烯基、茚基、芴基或它们的衍生物基团,X1和X2是阴离子型配体或中性路易斯碱配体,Z是C、O、B、S、Ge、Si或Sn原子或者含有这些原子的基团。]
上述通式(1)中,优选Cp1和Cp2是不同的基团,更优选Cp1和Cp2中的任一个是环戊二烯基或其衍生物基团,另一个是芴基或其衍生物基团。
在制备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时,可以代替上述茂金属系催化剂,使用一直以来公知的由固态钛催化剂成分和有机铝化合物构成的钛系催化剂、或由可溶性钒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构成的钒系催化剂。
在本发明(2)中,在上述那样的茂金属系催化剂的存在下,通常使乙烯、丙烯和α-烯烃以液相共聚。此时,作为聚合溶剂,一般使用烃溶剂,也可以使用丙烯作为溶剂。共聚可以采用分批法或连续法的任一方法进行。
例如,在采用分批法使用茂金属系催化剂进行共聚时,每1升聚合容积中,聚合体系内的过渡金属化合物(x)的用量通常为0.00005~1毫摩尔,优选为0.0001~0.5毫摩尔。
离子化离子型化合物(y-1)的用量,以离子化离子型化合物相对于过渡金属化合物(x)的摩尔比((y-1)/(x))计,通常为0.5~20,优选为1~10。
有机铝氧化合物(y-2)的用量,以铝原子(Al)相对于过渡金属化合物(x)中的过渡金属原子(M)的摩尔比(Al/M)计,通常为1~10000,优选为10~5000。
有机铝化合物(y-3)的用量,在每1升聚合容积中,通常为约0~5毫摩尔,优选为约0~2毫摩尔。
在温度通常为-20~150℃的范围、优选为0~120℃的范围、更优选为0~100℃的范围,压力通常为大于0kg/cm2且小于等于80kg/cm2的范围、优选为大于0kg/cm2且小于等于50kg/cm2的范围的条件下,进行共重反应。并且,反应时间(聚合采用连续法进行时的平均滞留时间)随着催化剂浓度和聚合温度等条件而有所不同,但通常为5分钟~3小时,优选为10分钟~1.5小时。
丙烯、乙烯和α-烯烃分别以能够获得上述那样特定组成的间规α-烯烃共聚物(E-b)的量供应到聚合体系中。并且,在共聚时,也可以使用氢等分子量调节剂。如果如上述那样使丙烯、乙烯和α-烯烃共聚,间规α-烯烃共聚物(E-b)通常以含有聚合溶剂、均未反应的丙烯、乙烯和α-烯烃的聚合液的形态获得。该聚合液采用常规方法处理,可以得到间规α-烯烃共聚物(E-b)。
上述间规α-烯烃共聚物(E-b),在成分(A)、(B)、(C)、(D)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使用比例为1~20重量%,优选为1.2~18重量%,更优选为1.5~15重量%。
另外,在含有后述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时,上述间规α-烯烃共聚物(E-b),在成分(A)、(B)、(C)、(D)、(E-a)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使用比例为1~20重量%,优选为1.2~18重量%,更优选为1.5~15重量%。
<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
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还可以含有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相对于成分(A)、(B)、(C)、(D)和(E-b)的合计100重量份,或者相对于成分(A)、(B)、(C)、(D)、(E-a)和(E-b)的合计100重量份,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的含量为1~30重量份,优选为2~28重量份,特别优选为3~25重量份。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是该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中的共轭二烯单元的双键的至少80%被氢化的聚合物。作为氢化共轭二烯聚合物(F),例如,可以列举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等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与共轭二烯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等共轭二烯的均聚物的氢化物;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与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物的氢化物等。特别优选以下(4-1)、(4-2)和(4-3)表示的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4-1)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4-1)若将以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嵌段作为A(嵌段A),将共轭二烯的均聚物嵌段或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与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物嵌段作为B(嵌段B),将由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与共轭二烯的共聚物嵌段构成、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有率向分子链末端递增的锥形嵌段作为C(嵌段C),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由含有A-B、A-B-A或A-B-C的嵌段序列的嵌段共聚物(以下,这些嵌段共聚物统称为“(4-1)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构成。作为(4-1)嵌段共聚物所使用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例如,可以列举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二异丙烯基苯乙烯、邻氯苯乙烯、间氯苯乙烯、对氯苯乙烯、1,1-二苯基乙烯、N,N′-二甲基对氨基苯乙烯,N,N′-二乙基对氨基苯乙烯和乙烯基吡啶等,特别优选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此外,作为(4-1)嵌段共聚物所使用的共轭二烯,例如,可以列举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1,3-戊二烯、2-甲基-1,3-戊二烯、1,3-己二烯、4,5-二乙基-1,3-辛二烯、3-丁基-1,3-辛二烯、氯丁二烯和2,3-二氯丁二烯等。为了得到容易在工业上应用、且在物性方面也优异的氢化二烯类聚合物,优选丁二烯、异戊二烯和1,3-戊二烯,特别优选丁二烯。在(4-1)嵌段共聚物中,嵌段A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该嵌段中的全部单体的9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5~100重量%。此时,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以外的共聚性单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嵌段A和嵌段C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合计含量优选为3~50重量%,更优选为5~40重量%,特别优选为5~30重量%。此外,嵌段B中的共轭二烯单元的乙烯基键含量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特别优选为60%以上。此时,在乙烯基键含量低于20摩尔%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柔软性改善效果降低的倾向。在(4-1)嵌段共聚物中,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与共轭二烯的重量比通常为5~60/95~40,优选为7~50/93~50。此时,在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低于5重量%、共轭二烯的含量超过95重量%时,存在弹性体组合物的强度、加工性、耐热性等降低,在将氢化二烯类聚合物粒料化时容易产生粘连的倾向。另一方面,在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超过60重量%、共轭二烯的含量小于40重量%时,存在氢化二烯类聚合物形成树脂状,耐冲击性、低温特性等下降的倾向。在(4-1)嵌段共聚物中,嵌段A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全部单体的3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30重量%。此时,在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低于3重量%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机械强度、加工性、耐热性等下降的倾向。此外,(4-1)嵌段共聚物中各嵌段的含量,将嵌段A~C的合计量作为100重量%,嵌段A通常为3~50重量%、优选为4~40重量%,嵌段B通常为30~97重量%、优选为35~94重量%,嵌段C通常为0~50重量%。其中,在嵌段序列为A-B-C的嵌段共聚物中,嵌段A~C的合计100重量%中,嵌段C优选为2~40重量%。(4-1)嵌段共聚物中各嵌段的Mn,嵌段A通常为0.1万~35万、优选为0.4万~24万,嵌段B通常为1.5万~68万、优选为3.5万~57万,嵌段C通常为0~35万、优选为0.2万~24万。(4-1)嵌段共聚物可以通过构成各嵌段的单体的阴离子活性聚合而制备,也可以通过利用适当的偶联剂使该通过聚合制备的活性嵌段共聚物偶联而制备。上述通过偶联制得的嵌段共聚物,例如具有下述式(I)~(III)所示的、各嵌段的共聚物链延长或分支的结构。
(I)[A-B]n-X、(II)[A-B-A]n-X、(III)[A-B-C]n-X。
这里,A、B和C与上述嵌段A~C相同,n是2~4的整数,X表示偶联剂残基。作为上述偶联剂,例如,可以列举己二酸二乙酯、二乙烯基苯、四氯化硅、丁基三氯化硅、四氯化锡、丁基三氯化锡、二甲基二氯化硅、四氯化锗、1,2-二溴乙烷、1,4-二(氯甲基)苯、双(三氯甲硅烷基)乙烷、环氧化亚麻子油、甲苯二异氰酸酯和1,2,4-苯三异氰酸酯等。(4-1)嵌段共聚物的Mn通常为5万~70万,优选为10万~60万。此时,在Mn低于5万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机械强度、流动性、加工性和耐热性等下降的倾向,另一方面若超过70万,则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流动性、加工性和柔软性等下降的倾向。此外,(4-1)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中的氢化率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100%。此时,在氢化率低于80%时,弹性体组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耐久性下降。上述(4-1)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平3-72512号公报中记载。
(4-2)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4-2)若将以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聚合物嵌段作为D(嵌段D),将共轭二烯的均聚物嵌段作为E(嵌段E),将聚丁二烯嵌段作为F(嵌段F),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由含有D-E-F的嵌段序列的嵌段共聚物(以下,称为“(4-2)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构成。作为(4-2)嵌段共聚物所使用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和共轭二烯,例如可以列举上述(4-1)嵌段共聚物中例示的化合物。在(4-2)嵌段共聚物中,嵌段D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该嵌段中的全部单体的9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5~100重量%。此时,在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低于90重量%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机械强度、耐候性等下降的倾向。此外,嵌段E中共轭二烯单元的乙烯基键含量优选为25~95%,更优选为30~90%。此时,当乙烯基键含量低于25摩尔%时,例如在共轭二烯是丁二烯的情况下,由于氢化形成聚乙烯链。另一方面,当乙烯基键含量超过95%时,嵌段D氢化后的玻璃转变温度升高,均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橡胶性质下降的倾向。此外,嵌段F中的丁二烯单元的乙烯基键含量优选低于25%,更优选低于20%。此时,若乙烯基键含量在25摩尔%以上,则存在嵌段F氢化后的树脂性质受到损害、作为具有嵌段结构的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弹性体的性质下降的倾向。此外,(4-2)嵌段聚合物中嵌段D~F的含量,将各嵌段的合计量作为100重量%,嵌段D通常为5~60重量%、优选为10~55重量%,嵌段E通常为30~90重量%、优选为35~80重量%,嵌段F通常为5~60重量%、优选为5~50重量%。此时,在嵌段D低于5重量%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耐热性、机械强度等下降的倾向;另一方面,若超过60重量%,则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加工性、机械强度等下降的倾向。在嵌段E小于30重量%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柔软性下降的倾向;另一方面,若超过90重量%,则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加工性、机械强度等下降的倾向。在嵌段F低于5重量%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力学性质下降的倾向;另一方面,若超过60重量%,则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橡胶性质下降的倾向。(4-2)嵌段聚合物中各嵌段的Mn,嵌段D通常为0.2万~42万,嵌段E通常为1.5万~63万、优选为3.5万~42万,嵌段F通常为0.2万~42万。(4-2)嵌段共聚物可以通过构成各嵌段的单体或单体混合物的阴离子活性聚合而制备,也可以通过利用适当的偶联剂使该通过聚合制备的活性嵌段共聚物偶联而制备。上述通过偶联制得的嵌段共聚物,例如具有下述式(IV)或(V)所示的、各嵌段的共聚物链延长或分支的结构。
(IV)[D-E-F]n-X、(V)[D-E-F]-X-[D-E]。
这里,D、E和F与上述嵌段D~F相同,n是2~4的整数,X表示偶联剂残基。作为上述偶联剂,例如可以列举(4-1)嵌段共聚物中例示的化合物。(4-2)嵌段共聚物的Mn通常为5万~70万,优选为10万~60万。此时,在Mn低于5万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机械强度、流动性、加工性和耐热性等下降的倾向,另一方面,若超过70万,则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流动性、加工性和柔软性等下降的倾向。此外,(4-2)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中的氢化率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100%。此时,在氢化率低于80%时,弹性体组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耐久性下降。上述(4-2)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平2-133406号公报中记载。
(4-3)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4-3)若将乙烯基键含量在25%以下的聚丁二烯聚合物嵌段作为G(嵌段G),将共轭二烯的均聚物嵌段、或者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与共轭二烯的无规共聚物嵌段、且共轭二烯单元的乙烯基键含量为25~95%的嵌段作为H(嵌段H),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由含有G-H或G-H-G的嵌段序列的嵌段共聚物(以下,称为“(4-3)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构成。作为(4-3)嵌段共聚物所使用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和共轭二烯,例如可以列举上述(4-1)嵌段共聚物中例示的化合物。
(4-3)嵌段共聚物中的嵌段G是通过氢化形成与通常的低密度聚乙烯链具有类似结构的结晶性聚合物链的嵌段。嵌段G中的丁二烯单元的乙烯基键含量通常为25%以下,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此时,在乙烯基键含量超过25摩尔%时,存在由于嵌段G的氢化而导致结晶熔点的降低增大、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机械强度下降的倾向。此外,(4-3)嵌段共聚物中的嵌段H是通过氢化形成与橡胶状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链或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链具有类似结构的聚合物链的嵌段。嵌段H中的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通常为该嵌段中全部单体的35重量%以下,优选为3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5重量%以下。此时,在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超过35重量%时,存在嵌段H氢化后的玻璃转变温度的上升增大、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低温特性、柔软性等下降的倾向。此外,嵌段H中的共轭二烯单元的乙烯基键含量为25~95%,优选为25~75%,更优选为25~55%。此时,在乙烯基键含量低于25%或超过95%时,例如,在共轭二烯是丁二烯的情况下,由于氢化,分别形成与聚乙烯链或聚-1-丁烯链具有类似结构的结晶性聚合物链,形成为树脂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柔软性下降的倾向。(4-2)嵌段共聚物中嵌段G~H的含量,在嵌段G~H的合计100重量%中,嵌段G通常为5~90重量%、优选为10~80重量%,嵌段H通常为95~10重量%、优选为90~20重量%。此时,在嵌段G低于5重量%、嵌段H超过95重量%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中的结晶性聚合物嵌段不足、力学性质下降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嵌段G超过90重量%、嵌段H低于10重量%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硬度增高的倾向。(4-3)嵌段共聚物中各嵌段的Mn,嵌段G通常为0.2万~63万、优选为1万~48万,嵌段H通常为0.5万~67万、优选为2万~54万。(4-3)嵌段共聚物,可以通过构成各嵌段的单体或单体混合物的阴离子活性聚合而制备,也可以通过利用适当的偶联剂使该通过聚合制备的活性嵌段共聚物偶联而制备。上述通过偶联制得的嵌段共聚物,例如具有下述式(VI)或(VII)所示的、各嵌段的共聚物链延长或分支的结构。
(VI)[G-H]n-X、(VII)[G-H-G]n-X
这里,G和H与上述嵌段G~H相同,n是2~4的整数,X表示偶联剂残基。作为上述偶联剂,例如,可以列举(4-1)嵌段共聚物中例示的化合物。(4-3)嵌段共聚物的Mn通常为5万~70万,优选为10万~60万。此时,在Mn低于5万时,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机械强度、耐热性、流动性和加工性等下降的倾向,另一方面,若超过70万,则存在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流动性、加工性和柔软性等下降的倾向。此外,(4-3)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中的氢化率通常为80%以上,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100%。此时,在氢化率低于80%时,弹性体组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耐久性下降。上述(4-3)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平3-1289576号公报中记载。
并且,上述(4-1)~(4-3)的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也可以具有适当的官能团。作为这样的官能团,例如,可以列举羧基、酸酐基、羟基、环氧基、卤原子、氨基、异氰酸酯基、磺酰基和磺酸酯基等。作为向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导入上述官能团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1)在制备氢化前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时,使用具有上述官能团的共轭二烯或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作为单体,保护该官能团,进行(共)聚合,得到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之后脱离保护基,变换成规定的官能团的方法;(2)使具有上述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与氢化前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或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接枝聚合,之后根据需要氢化的方法;(3)在存在或不存在有机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等自由基催化剂的条件下,利用捏合机、搅拌器或挤出机等,混炼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上述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从而添加官能团的方法等。这些方法均能够有效地导入官能团,但在工业上,上述(3)的方法简便且有利。作为上述(3)的方法中所使用的含有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例如,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巴豆酸、衣康酸、马来酸、肉桂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氯乙酯、(甲基)丙烯酸氯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丙酯等。相对于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含有官能团的(4-1)~(4-3)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中的该官能团的含量通常为0.01~10摩尔%,优选为0.1~8摩尔%,更优选为0.15~5摩尔%。氢化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
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还可以含有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满足以下条件(i)~(iv)。
(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10;
(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不包括丙烯)的结构单元为60~15摩尔%(其中,丙烯单元和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单元的合计为100摩尔%);
(iii)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190℃,2.16kg负荷)为0.1~50(g/10分钟);
(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所得到的熔点。其中,熔点在200℃保持5分钟之后,以降温速度-20℃/min降温至-20℃,再以20℃/min升温至180℃之时观测,“观测不到熔点”是指观测不到晶体熔化热在1J/g以上的晶体熔化峰。
上述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i′)~(iv′)。
(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3;
(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为5~30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为5~30摩尔%(其中,丙烯单元、乙烯单元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单元的合计为100摩尔%);
上述的条件中,作为(ii′)的特别优选的方式,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82摩尔%,优选为61~75摩尔%;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15摩尔%,优选为10~14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25摩尔%,优选为15~25摩尔%。其中,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合计为100摩尔%。
(iii′)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190℃,2.16kg负荷)为0.1~50(g/10分钟);
(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所求的熔点。
除了上述(i′)~(iv′)之外,优选进一步满足以下条件(v′)和(vi′)中的至少一个以上,更优选满足两者。
(v′)肖氏A硬度通常为0~80,优选为35~60;
(vi′)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的结晶度通常为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
本发明(2)中所使用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是丙烯的均聚物、和/或丙烯与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不包括丙烯)的无规共聚物。作为碳原子数为2~20的α-烯烃,例如,可以列举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和1-辛烯等。其中,优选乙烯和碳原子数为4~20的α-烯烃,特别优选乙烯和1-丁烯。
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通过使用公知的立构规整性催化剂,使丙烯或丙烯和其他的α-烯烃聚合而得到。特别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共聚而得到的产物由于其成型体的粘连少,因而优选。此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得到的分子量分布(Mw/Mn)显示1~3的范围。
上述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例如可以通过记载在国际公开第2004/87775号小册子中的方法制得。
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在成分(A)、(B)、(C)、(D)、(E-a)和(E-b)的合计100重量%中,其含量为1~30重量%,优选为1.2~28重量%,更优选为1.5~25重量%。
<其他成分>
在不损害本发明(2)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在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添加现有公知的无机填充剂、耐热稳定剂、防老化剂、耐候稳定剂、抗静电剂、晶体成核剂和润滑剂等添加剂。
作为上述无机填充剂,具体可以列举碳酸钙、硅酸钙、粘土、高岭土、滑石、二氧化硅、硅藻土、云母粉、石棉、氧化铝、硫酸钡、硫酸铝、硫酸钙、碱性碳酸镁、二硫化钼、石墨、玻璃纤维、玻璃球、火山灰中空球、碱性硫酸镁晶须、钛酸钙晶须和硼酸铝晶须等。
作为上述润滑剂,可以列举高级脂肪酸酰胺、金属皂、蜡、硅油和氟类聚合物等。其中,优选高级脂肪酸酰胺、硅油和氟类聚合物。润滑剂具有提高上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型性的效果。
作为高级脂肪酸酰胺,可以列举月桂酸酰胺、棕榈酸酰胺、硬脂酸酰胺和山嵛酸酰胺等饱和脂肪酸酰胺;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巴西烯酸酰胺和反油酸酰胺等不饱和脂肪酸酰胺;亚甲基双硬酯酸酰胺、亚甲基双油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和亚乙基双油酸酰胺等双脂肪酸酰胺等。
作为硅油,可以列举二甲基硅油、苯基甲基硅油、烷基硅油、氟硅油、四甲基四苯基三硅氧烷和改性硅油等。
作为氟类聚合物,可以列举聚四氟乙烯和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等。
<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通过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乙烯-α-烯烃共聚物(B)、聚丙烯(C)、橡胶用软化剂(D)、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以及任选的氢化共轭二烯共聚物(F)和/或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等熔融混炼而制造。
作为混炼装置,可以使用研磨辊和高功率炼胶机(例如,班伯里混炼机、捏合机)、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等,优选非开放型的装置。
<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
本发明(2)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以下也仅称为“发泡成型体”)通过使上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上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优选根据需要添加发泡剂(H)使其发泡。作为发泡剂(H),可以列举无机类或有机类的热分解型发泡剂(化学发泡剂)、二氧化碳、氮以及二氧化碳和氮的混合物。
作为无机类的热分解型发泡剂,可以列举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铵和碳酸铵等碳酸盐以及亚硝酸铵等亚硝酸盐。
作为有机类的热分解型发泡剂,可以列举N,N′-二甲基-N,N′-二亚硝基对苯二甲酰胺和N,N′-二亚硝基亚戊基四胺等亚硝基化合物;偶氮二酰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环己腈、偶氮二氨基苯和偶氮二羧酸钡等偶氮化合物;苯磺酰肼、甲苯磺酰肼、p,p′-氧双(苯磺酰肼)和二苯砜-3,3′-二磺酰肼等磺酰肼化合物;叠氮钙、4,4′-二苯基二磺酰叠氮和对甲苯磺酰叠氮等叠氮化合物等。
在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气时,在树脂塑化料筒内,将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100~300℃熔融,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二氧化碳或氮气形成处于相熔状态的熔融发泡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相对于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100重量份,发泡剂(H)的使用比例通常为0.5~30重量份,优选为1~20重量份。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发泡助剂。相对于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100重量份,其添加量通常为0.01~10重量份,优选为0.02~5重量份。
作为发泡助剂,可以列举锌、钙、铅、铁和钡等金属化合物,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及其金属盐,以及滑石、硫酸钡和二氧化硅等无机微颗粒等。具体可以列举柠檬酸、草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环己烷-1,2-二羧酸、樟脑酸、乙二胺四乙酸、三乙四胺六乙酸和氨三乙酸等多元羧酸与碳酸氢钠、碳酸氢钠铝和碳酸氢钾等无机碳酸化合物的混合物,或者,通过它们的反应而生成的中间体,例如,柠檬酸二氢钠和草酸钾等多羧酸盐。
由于发泡助剂表现出降低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促进分解、形成发泡核、实现气泡的均匀化等作用,通常希望使用。特别是在原料粒料化时的挤出温度或者发泡体的熔融温度左右附近分解的化合物,具有使发泡单元直径微细、且均匀地生成的效果。
其中,特别优选使用无机类或有机类的热分解型发泡剂、和作为发泡助剂的多元羧酸与碳酸氢盐的混合物,具体为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或者作为其反应中间体的柠檬酸二钠,使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发泡。
这些发泡剂或发泡助剂,可以在注射成型前干混,在注射成型时发生分解,也可以预先在粒料中熔融混合后添加。
作为由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备发泡体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树脂加工方法所使用的成型机,通过挤出成型、加压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挤出吹塑成型、注射吹塑成型、吹胀成型、冲压压塑成型、压缩成型和压锭成型等进行制备。
列举使用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作为发泡剂、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制备发泡成型体的方法为例。即,利用挤出机将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熔融,使二氧化碳在临界压力(7.4~40MPa)的范围内升温至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31℃)以上,得到超临界二氧化碳后,混合在挤出机中的熔融的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接着,将混合有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熔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运送至设定为最适合发泡温度的与挤出机前端部连接的模头,从模头挤出至大气中,使压力急剧下降,使得二氧化碳气化并发泡,在后续的冷却装置中冷却凝固,得到目的的发泡成型体。其中,挤出时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温度优选在110~250℃的范围内。
另外,列举通过加压成型方法制备发泡成型体的方法为例。即,将上述化学发泡剂和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装入加压成型机的加热后的模具中,边施加模压或者不施加模压,边使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熔融,之后使其发泡形成发泡成型体。此时,优选模具的温度在110~250℃的范围内。
接着,列举通过注射成型方法制备本发明(2)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的方法为例。即,利用注射成型机将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加热熔融后,注射到模具内使其在喷嘴前端部发泡,从而形成发泡成型体的方法。注射时的树脂温度优选在110~250℃的范围内。
由于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流动性高,所以最好通过注射成型方法形成发泡成型体。并且,优选下述利用型芯后退的注射发泡成型:向注射成型用模具为闭模状态的模腔内注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注射结束后,一边利用发泡气体所产生的树脂的膨胀来维持与模具壁面的接触,一边使移动模移动,使移动模在预先设定的标准壁厚位置停止,进行成型,在该模具的冷却结束后,通过退出移动模取出制品而得到。
本发明(2)的发泡成型体,例如,也可以按照以下的实施方式1~3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
<实施方式1>
成型方法:压延成型或由T模的挤出发泡成型
叠层方法:在使由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层构成的片材发泡成型后,将表面层叠层到基材层上的逐次法;或者在T模挤出成型时同时进行多层发泡挤出成型。
<实施方式2>
成型方法:多层挤出发泡成型
叠层方法:进行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层和表面层的同时多层挤出发泡成型。
<实施方式3>
成型方法:逐次或同时注射发泡成型
叠层方法:在将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层注射发泡之后,注射作为表面层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模具内叠层的逐次注射发泡成型;或者利用所谓的夹层成型,同时注射基材层和表面层,发泡成型为叠层部件的同时法。
可以考虑上述叠层方法,将本发明(2)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形成的复合成型体优选用于汽车用仪表板。
此时,优选进行以下的成型方法。
双色成型
在双色成型法中,在使聚烯烃类树脂基材成型后,接着进行注射发泡成型,从而得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与本发明(2)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密合的复合成型体。
夹物成型法
在夹物成型法中,预先使聚烯烃类树脂基材成型,将其设置在注射成型模具内,之后进行注射发泡成型,从而得到聚烯烃类树脂基材与注射发泡成型体密合的复合成型体。通过使用聚丙烯类树脂作为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可以获得良好的附着性。
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基于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1),但本发明(1)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发泡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硬度、针进入温度(℃)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定。
[1]熔体流动速率(MFR)
按照ASTM D 1238,在230℃、2.16kg负荷下进行测定。
[2]肖氏A硬度
按照JIS K6253,利用压力成型机制作片材,使用A型测定器,在压针接触后立刻读取刻度。
[3]针进入温度(℃)
按照JIS K7196,使用厚度为1mm的试验片,以升温速度5℃/min对1.8mmφ的平面压头施加2kg/cm2的压力,通过TMA曲线,求出0.5mm深的针进入温度(℃)。
[4]发泡层的状态
切断所得到的发泡成型品的发泡层,利用立体显微镜(10倍)观察气泡生成状态。
如下所述评价发泡层的状态。
◎气泡的状态均匀,没有观察到气泡的破碎、破裂等
○气泡的状态部分不均匀,但是没有观察到气泡的破碎、破裂等
△气泡的状态不均匀,观察到部分气泡的破碎、破裂等
×气泡的破碎、破裂等强烈或者发生膨胀,不能评价。
[5]外观
以下述基准,目测评价得到的发泡成型品的外观。
○没有凹痕、麻点或焊接线等凹陷,平滑
×观察到上述不良,实用上存在问题
[6]触感
用手指按压得到的发泡成型品的表面,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具有与氯乙烯表皮和聚氨酯发泡体的叠层体相近的柔软感
×像树脂成型品一样硬,没有柔软感
[聚合例1-1]等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
在常温下,在充分氮气置换后的2000ml的聚合装置中加入917ml的干燥己烷、1-丁烯85g和三异丁基铝(1.0mmol)后,将聚合装置内部温度升温至65℃,利用丙烯加压使得体系内压力达到0.77MPa,之后利用乙烯将体系内压力调整为0.78MPa。接着,向聚合器内添加使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0.002mmol和换算成铝为0.6mmol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 Chem公司生产)接触而得的甲苯溶液,在内部温度65℃、利用乙烯将体系内压力保持在0.78MPa的同时,进行20分钟聚合,之后添加20ml甲醇,停止聚合。解压后,在2L甲醇中从聚合溶液析出聚合物,在真空下以130℃干燥12小时。得到聚合物60.4g。
得到的聚合物的特性粘度[η]为1.81dl/g,玻璃转变温度Tg为-27℃,乙烯单元含量为13摩尔%,丁烯单元含量为19摩尔%,通过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4。此外,由DSC测定没有确认出明确的熔化峰。
[实施例1-1]
利用亨舍尔搅拌机,充分混合经过充油的乙烯-丙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共聚物橡胶(EPT-1)(乙烯单元含量78摩尔%,碘值13,特性粘度[η]3.4dl/g;充油量:相对于橡胶100重量份,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为40重量份)80重量份、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 65T,230℃,2.16kg负荷)为10g/10分钟的嵌段型聚丙烯(乙烯单元含量14摩尔%,PP-1)20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有机过氧化物(Perhexa 25B,日油株式会社生产)0.3重量份、作为交联助剂的二乙烯基苯0.3重量份和作为抗氧化剂的酚类抗氧化剂(Irganox 1010,Nihon Ciba-Geigy K.K.生产)0.1重量份,在挤出机(型号KTX-46,神户制钢株式会社生产,料筒温度:C1~C2 120℃,C3~C4 140℃,C5~C14 200℃,模具温度:200℃,螺杆转速:400rpm,挤出量:80kg/h)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25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的粒料。
在构成得到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的成分之中,用作原料的乙烯-丙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共聚物橡胶可以看成是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
接着,利用亨舍尔搅拌机,充分混合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55重量%,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单元含量为89摩尔%的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21重量%,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 65T,230℃,2.16kg负荷)为35g/10分钟的嵌段型聚丙烯(乙烯单元含量为9摩尔%,PP-2)11重量%,190℃时的熔体张力为12g、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 65T,230℃,2.16kg负荷)为2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c-1)8重量%、在聚合例1-1中得到的等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5重量%,作为碳母炼胶的40%浓度的碳母炼胶2.5重量份,作为抗氧化剂的酚类抗氧化剂(Irganox 1010,Nihon Ciba-Geigy K.K.生产)0.2重量份和作为耐候剂的重氮类耐候稳定剂(Tinuvin 326,NihonCiba-Geigy K.K.生产)0.3重量份。在挤出机(型号KTX-46,神户制钢株式会社生产,料筒温度:C1~C2 120℃,C3~C4 140℃,C5~C14200℃,模具温度:200℃,螺杆转速:400rpm,挤出量:80kg/h)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8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各原料的配比在表1-1中表示。
另外,如表1-2所示,构成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为: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21重量%
乙烯-α-烯烃共聚物(B):18重量%
聚丙烯(C):24重量%(其中,聚丙烯(C)100重量份中,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在3g以上的聚丙烯(c)为29重量份)
橡胶用软化剂(D):33重量%
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4重量%。
接着,每100重量份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添加作为发泡成核剂的Hydrocerol CF(Boehringer Ingelheim Chemicals,Inc.生产)2重量份,使用具有型芯后退机构的注射成型机(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生产的150吨注射成型机)进行成型。以注射温度220℃、模具温度50℃、成型模的空隙部分为2mm,向模内注射熔融树脂,填充完毕后,使移动模移动2mm,扩大空隙部分的内容积,冷却完毕后将成型体取出。
按照上述方法对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发泡成型体进行评价。
结果表示于表1-2。
[实施例1-2]
在实施例1-1中,代替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单元含量为78摩尔%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1)设为16重量%,将在聚合例1-1中得到的等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10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8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实施例1-2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1-1~1-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1-2。
[实施例1-3]
在实施例1-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65重量%,并代替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65g/10分钟、乙烯单元含量为78摩尔%的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2)设为12.5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7.5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10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0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实施例1-3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1-1~1-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1-2。
[比较例1-1]
在实施例1-1中,使用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60重量%、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22重量%、聚丙烯(PP-2)8重量%和丙烯均聚物(c-1)10重量%,不使用在聚合例1-1中得到的等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0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1-1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1-1~1-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1-2。
[比较例1-2]
在实施例1-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50重量%,并代替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含量为78摩尔%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1)设为8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30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7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不从料筒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1-2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1-1~1-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1-2。
[比较例1-3]
在实施例1-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36重量%,将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设为38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14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7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7.5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1-3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1-1~1-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1-2。
[比较例1-4]
在实施例1-1中,除了不使用交联剂、交联助剂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得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1)的粒料。
在实施例1-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备中,代替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1)的粒料,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1-4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1-1~1-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1-2。
[比较例1-5]
在实施例1-1中,不使用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在聚合例1-1中得到的等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26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8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1-5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1-1~1-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1-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1-2。
Figure BPA00001294405800511
Figure BPA00001294405800521
[实施例II]
以下,基于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2),但本发明(2)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发泡性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硬度、针进入温度(℃)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测定。
[1]熔体流动速率(MFR)
按照ASTM D 1238,在230℃、2.16kg负荷下进行测定。
[2]肖氏A硬度
按照JIS K6253,利用压力成型机制作片材,使用A型测定器,在压针接触后立刻读取刻度。
[3]针进入温度(℃)
按照JIS K7196,使用厚度为1mm的试验片,以升温速度5℃/min对1.8mmφ的平面压头施加2kg/cm2的压力,通过TMA曲线,求出0.5mm深的针进入温度(℃)。
[4]发泡层的状态
切断所得到的发泡成型品的发泡层,利用立体显微镜(10倍)观察气泡生成状态。
如下所述评价发泡层的状态。
◎气泡的状态均匀,没有观察到气泡的破碎、破裂等
○气泡的状态部分不均匀,但是没有观察到气泡的破碎、破裂等
△气泡的状态不均匀,观察到部分气泡的破碎、破裂等
×气泡的破碎、破裂等强烈或者发生膨胀,不能评价。
[5]外观
以下述基准,目测评价得到的发泡成型品的外观。
○没有凹痕、麻点或焊接线等凹陷,平滑
×观察到上述不良,实用上存在问题
[6]触感
用手指按压得到的发泡成型品的表面,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具有与氯乙烯表皮和聚氨酯发泡体的叠层体相近的柔软感
×像树脂成型品一样硬,没有柔软感
[聚合例2-1]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
在常温下,在充分氮气置换后的2000ml的聚合装置中加入100ml的干燥己烷、1-丁烯480g和三异丁基铝(1.0mmol)后,将聚合装置内部温度升温至35℃,利用丙烯加压至0.54MPa,接着利用乙烯加压至0.62MPa。之后,向聚合器内添加使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0.005mmol和换算成铝为1.5mmol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Chem公司生产)接触而得的甲苯溶液,在内部温度35℃、利用乙烯保持0.62MPa压力的同时,进行5分钟聚合,添加20ml甲醇,停止聚合。解压后,在2L甲醇中从聚合溶液析出聚合物,在真空下以130℃干燥12小时。得到聚合物36.1g。
得到的聚合物,丙烯单元含量为61.3mol%,乙烯单元含量为10.3mol%,1-丁烯单元含量为28.4mol%,特性粘度[η]为2.67dl/g,玻璃转变温度Tg为-27.7℃,在DSC中未观测到熔化峰,通过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0。根据在1,2,4-三氯苯溶液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测得的13C-NMR谱,在约20.0~21.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3-戊酮甲基)吸收的总和是在约19.0~22.0ppm观测到的归属于丙烯甲基的吸收强度的0.8倍。
[聚合例2-2]等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
在常温下,在充分氮气置换后的2000ml的聚合装置中加入917ml的干燥己烷、1-丁烯85g和三异丁基铝(1.0mmol)后,将聚合装置内部温度升温至65℃,利用丙烯加压使得体系内压力达到0.77MPa,之后利用乙烯将体系内压力调整为0.78MPa。接着,向聚合器内添加使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0.002mmol和换算成铝为0.6mmol的甲基铝氧烷(Tosoh Fine Chem公司生产)接触而得的甲苯溶液,在内部温度65℃、利用乙烯将体系内压力保持在0.78MPa的同时,进行20分钟聚合,之后添加20ml甲醇,停止聚合。解压后,在2L甲醇中从聚合溶液析出聚合物,在真空下以130℃干燥12小时。得到聚合物60.4g。
得到的聚合物的特性粘度[η]1.81dl/g,玻璃转变温度Tg为-27℃,乙烯单元含量为13摩尔%,丁烯单元含量为19摩尔%,通过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4。此外,由DSC测定没有确认出明显的熔化峰。
[实施例2-1]
利用亨舍尔搅拌机,充分混合经过充油的乙烯-丙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共聚物橡胶(EPT-1)(乙烯单元含量78摩尔%,碘值13,特性粘度[η]3.4dl/g;充油量:相对于橡胶100重量份,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为40重量份)80重量份、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65T,230℃,2.16kg负荷)为10g/10分钟的嵌段型聚丙烯(乙烯单元含量14摩尔%,PP-1)20重量份、作为交联剂的有机过氧化物(Perhexa 25B,日油株式会社生产)0.3重量份、作为交联助剂的二乙烯基苯0.3重量份和作为抗氧化剂的酚类抗氧化剂(Irganox 1010,Nihon Ciba-Geigy K.K.生产)0.1重量份,在挤出机(型号KTX-46,神户制钢株式会社生产,料筒温度:C1~C2 120℃,C3~C4 140℃,C5~C14 200℃,模具温度:200℃,螺杆转速:400rpm,挤出量:80kg/h)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25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的粒料。
在构成得到的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的成分之中,用作原料的乙烯-丙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共聚物橡胶可以看成是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
接着,利用亨舍尔搅拌机,充分混合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60重量%,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含量为89摩尔%的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12.5重量%,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 65T,230℃,2.16kg负荷)为35g/10分钟的嵌段型聚丙烯(乙烯单元含量为9摩尔%,PP-2)7.5重量%,190℃时的熔体张力为12g、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 65T,230℃,2.16kg负荷)为2g/10分钟的丙烯均聚物(c-1)10重量%、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10重量%,作为碳母炼胶的40%浓度的碳母炼胶2.5重量份,作为抗氧化剂的酚类抗氧化剂(Irganox 1010,Nihon Ciba-Geigy K.K.生产)0.2重量份和作为耐候剂的重氮类耐候稳定剂(Tinuvin 326,NihonCiba-Geigy K.K.生产)0.3重量份。在挤出机(型号KTX-46,神户制钢株式会社生产,料筒温度:C1~C2 120℃,C3~C4 140℃,C5~C14200℃,模具温度:200℃,螺杆转速:400rpm,挤出量:80kg/h)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0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各原料的配比在表2-1中表示。
另外,如表2-2所示,构成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为: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25重量%
乙烯-α-烯烃共聚物(B):11重量%
聚丙烯(C):25重量%(其中,聚丙烯(C)100重量份中,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在3g以上的聚丙烯(c)为36重量份)
橡胶用软化剂(D):30重量%
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9重量%。
接着,每100重量份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添加作为发泡成核剂的Hydrocerol CF(Boehringer Ingelheim Chemicals,Inc.生产)2重量份,使用具有型芯后退机构的注射成型机(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生产的150吨注射成型机)进行成型。以注射温度220℃、模具温度50℃、成型模的空隙部分为2mm,向模内注射熔融树脂,填充完毕后,使移动模移动2mm,扩大空隙部分的内容积,冷却完毕后将成型体取出。
按照上述方法对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发泡成型体进行评价。结果表示于表2-2中。
[实施例2-2]
在实施例2-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70重量%,并代替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单元含量为78摩尔%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1)设为8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8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7.5重量%,将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6.5重量%,并且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F-1)(苯乙烯单元含量30重量%;数均分子量(Mn)100000)7重量份和在聚合例2-2中得到的等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7重量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7.5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实施例2-2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实施例2-3]
在实施例2-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70重量%,将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设为10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5重量%,将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5重量%,并且添加在聚合例2-2中得到的等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7重量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5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实施例2-3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40重量%,并代替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单元含量为78摩尔%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1)设为30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20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5重量%,将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5重量%,并且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F-1)(苯乙烯单元含量:30重量%;数均分子量(Mn)100000)18重量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6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实施例2-4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比较例2-1]
在实施例2-1中,使用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60重量%、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22重量%、聚丙烯(PP-2)8重量%,不使用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0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2-1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比较例2-2]
在实施例2-1中,使用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70重量%,并代替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使用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含量为78摩尔%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1)16重量%,聚丙烯(PP-2)7重量%,丙烯均聚物(c-1)7重量%,并且添加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F-1)(苯乙烯单元含量30重量%;数均分子量(Mn)100000)7重量份,不使用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7.5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2-2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比较例2-3]
在实施例2-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17重量%,将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设为41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26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9重量%,将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7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45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2-3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比较例2-4]
在实施例2-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50重量%,并代替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含量为78摩尔%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1)设为8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30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7重量%,将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5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不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2-4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比较例2-5]
在实施例2-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36重量%,将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设为38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14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7重量%,将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5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7.5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2-5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比较例2-6]
在实施例2-1中,将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设为40重量%,并代替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熔体流动速率(ASTM D 1238,230℃,2.16kg负荷)为7g/10分钟、乙烯含量为78摩尔%的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EPR-1)设为8重量%,将聚丙烯(PP-2)设为16重量%,将丙烯均聚物(c-1)设为8重量%,将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28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 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6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2-6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比较例2-7]
在实施例2-1中,除了不使用交联剂、交联助剂以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得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1)的粒料。
在实施例2-1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备中,代替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0),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x-1)的粒料,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2-7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比较例2-8]
在实施例2-1中,不使用乙烯-丁烯-1共聚物橡胶(EBR-1),将聚丙烯(PP-2)设为12重量%,将在聚合例2-1中得到的间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设为18重量%,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在挤出机中,一边向料筒中注入橡胶用软化剂(D-1)(Diana Process OilPW-380,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10重量份,一边进行混炼,得到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2-8中所使用的原料的配比以及构成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成分在表2-1~2-2中表示。
使用所得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与实施例2-1同样操作制备成型体。
结果表示于表2-2。
Figure BPA00001294405800621
Figure BPA00001294405800631

Claims (33)

1.一种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40重量%;
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3~33重量%;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为40~170℃的聚丙烯(C)10~40重量%;
橡胶用软化剂(D)10~45重量%;和
选自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1~30重量%和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1~20重量%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成分(A)、(B)、(C)、(D)以及(E-a)、(E-b)的合计为100重量%,
该成分(E-a)满足下述条件(i)~(iv),
(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10;
(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不包括丙烯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为60~15摩尔%;
(iii)以ASTM D1238、190℃、2.16kg负荷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50g/10分钟;
(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熔点,
该成分(E-b)含有: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E-1)、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E-2)、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烯烃的结构单元(E-3)和任选的源自共轭多烯或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E-4),
在(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中,(E-1)的含量为30~79摩尔%,(E-2)的含量为1~30摩尔%,(E-3)的含量为10~50摩尔%,其中,(E-2)和(E-3)的合计为21~70摩尔%,相对于(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E-4)的含量为0~30摩尔%,并且,
在1,2,4-三氯苯溶液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测定成分(E-b)的13C-NMR时,在约20.0~21.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是在约19.0~22.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的0.5倍以上,并且,是间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40重量%;
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3~33重量%;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为40~170℃的聚丙烯(C)10~40重量%;
橡胶用软化剂(D)10~45重量%;和
满足下述条件(i)~(iv)的等规丙烯类聚合物(E-a)1~30重量%,
其中,成分(A)、(B)、(C)、(D)和(E-a)的合计为100重量%,
(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1~10;
(ii)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为40~85摩尔%,源自碳原子数为2~20的不包括丙烯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为60~15摩尔%;
(iii)以ASTM D1238、190℃、2.16kg负荷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50g/10分钟;
(iv)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中观测不到熔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部分交联或完全交联的由乙烯、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构成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A)10~40重量%;
由乙烯和碳原子数为3~20的α-烯烃构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3~33重量%;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得的熔点为40~170℃的聚丙烯(C)10~40重量%;
橡胶用软化剂(D)10~45重量%;和
间规α-烯烃类共聚物(E-b)1~20重量%,
其中,成分(A)、(B)、(C)、(D)和(E-b)的合计为100重量%,
该成分(E-b)含有:源自丙烯的结构单元(E-1)、源自乙烯的结构单元(E-2)、源自碳原子数为4~20的烯烃的结构单元(E-3)和任选的源自共轭多烯或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E-4),
在(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中,(E-1)的含量为30~79摩尔%,(E-2)的含量为1~30摩尔%,(E-3)的含量为10~50摩尔%,其中,(E-2)和(E-3)的合计为21~70摩尔%,相对于(E-1)、(E-2)和(E-3)的合计100摩尔%,(E-4)的含量为0~30摩尔%,并且,
在1,2,4-三氯苯溶液中,将四甲基硅烷作为基准物质测定成分(E-b)的13C-NMR时,在约20.0~21.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是在约19.0~22.0ppm观测到的丙烯单元的甲基吸收的总和的0.5倍以上,并且,是间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成分(A)、(B)、(C)、(D)以及(E-b)和/或(E-a)的合计100重量份,还含有1~30重量份的量的氢化共轭二烯共聚物(F)。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C)含有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在100重量份成分(C)中,该聚丙烯(c)的含量为1~50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分(C)含有190℃时的熔体张力的值为3g以上的聚丙烯(c),在100重量份成分(C)中,该聚丙烯(c)的含量为1~50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通过进一步添加发泡剂(H)而得到。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通过进一步添加发泡剂(H)而得到。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通过进一步添加发泡剂(H)而得到。
10.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11.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12.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成型而得到。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是注射成型。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是注射成型。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是注射成型。
16.一种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得到。
17.一种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得到。
18.一种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得到。
19.一种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得到。
20.一种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得到。
21.一种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泡成型体与聚烯烃类树脂基材叠层而得到。
22.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型体而得到。
23.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泡成型体而得到。
24.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泡成型体而得到。
25.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泡成型体而得到。
26.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泡成型体而得到。
27.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泡成型体而得到。
28.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成型体而得到。
29.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成型体而得到。
30.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合成型体而得到。
31.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复合成型体而得到。
32.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复合成型体而得到。
33.一种汽车用仪表板,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复合成型体而得到。
CN2009801276919A 2008-07-18 2009-07-14 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发泡成型体、其复合成型体以及汽车用仪表板 Active CN1020994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7643 2008-07-18
JP2008187643A JP5550215B2 (ja) 2008-07-18 2008-07-18 発泡用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その発泡成形体、その複合成形体および自動車用インストゥルメントパネル
PCT/JP2009/062732 WO2010007984A1 (ja) 2008-07-18 2009-07-14 発泡用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その発泡成形体、その複合成形体および自動車用インストゥルメントパネ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99406A CN102099406A (zh) 2011-06-15
CN102099406B true CN102099406B (zh) 2013-05-08

Family

ID=4155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76919A Active CN102099406B (zh) 2008-07-18 2009-07-14 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发泡成型体、其复合成型体以及汽车用仪表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29821B2 (zh)
EP (1) EP2305745B1 (zh)
JP (1) JP5550215B2 (zh)
KR (1) KR101259259B1 (zh)
CN (1) CN102099406B (zh)
WO (1) WO20100079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8301B2 (ja) * 2008-07-18 2013-04-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発泡用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その発泡成形体、その複合成形体および自動車用インストゥルメントパネル
JP5794951B2 (ja) * 2012-06-12 2015-10-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体
JP6089809B2 (ja) * 2013-03-11 2017-03-08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体、自動車内装材、及び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WO2016039310A1 (ja) 2014-09-08 2016-03-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体
JP6720804B2 (ja) * 2015-10-09 2020-07-08 日本ポリプロ株式会社 熱成形用シートおよび成形体
CN108698383A (zh) * 2016-03-04 2018-10-2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体及其用途
US11492471B2 (en) 2016-07-21 2022-11-08 Mitsui Chemicals, Inc.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nolayer and multilayer film
US11407885B2 (en) 2017-03-29 2022-08-09 Mitsui Chemicals, Inc.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omposition having excellent molding appearance and a molded product obtained therefrom
CN111448253A (zh) * 2017-12-11 2020-07-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聚合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3573904B (zh) * 2019-03-18 2023-04-1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成型体
KR20200142635A (ko) * 2019-06-12 2020-12-2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열가소성 탄성체 조성물
KR20220105659A (ko) * 2020-03-31 2022-07-27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가소성 엘라스토머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체
CN113462053B (zh) * 2021-06-22 2024-05-07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聚合物耐磨片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44A (zh) * 1996-03-04 1997-11-12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可发泡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发泡产品
CN1882646A (zh) * 2004-09-03 2006-12-20 克雷顿聚合物研究公司 可发泡聚合组合物和包含发泡组合物的物体
JP2007261102A (ja) * 2006-03-29 2007-10-11 Mitsui Chemicals Inc オレフィン系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発泡積層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6558A (en) 1971-08-12 1974-04-23 Uniroyal Inc Dynamically partially cured thermoplastic blend of monoolefin copolymer rubber and polyolefin plastic
JPS6011937B2 (ja) 1978-02-24 1985-03-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発泡体の製造方法
JPH0613281B2 (ja) * 1986-05-02 1994-02-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ヘツダ−トリムレス天井材
JP2692194B2 (ja) 1988-11-14 1997-12-17 日本合成ゴム株式会社 水素化ブロック共重合体及びその組成物
JP2764746B2 (ja) 1989-05-19 1998-06-11 ジェイエスアール株式会社 水添ジエン系共重合体、変性水添ジエン系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組成物
US5047474A (en) 1989-08-03 1991-09-10 Rohm And Haas Company Polymeric modifier compositions
JPH09157426A (ja) 1995-12-08 1997-06-17 Mitsubishi Chem Corp オレフィン系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射出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EP1985638B1 (en) 2003-03-28 2010-02-17 Mitsui Chemicals, Inc. Propylene copolymer,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use thereof,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and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US7585917B2 (en) * 2005-06-13 2009-09-08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Thermoplastic blend compositions
JP4938330B2 (ja) * 2006-03-30 2012-05-2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発泡性オレフィン系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発泡体
JP5221001B2 (ja) 2006-03-31 2013-06-2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発泡性オレフィン系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発泡体
JP5221000B2 (ja) 2006-03-31 2013-06-26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系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発泡体および発泡積層体
JP4908043B2 (ja) 2006-04-13 2012-04-04 株式会社カネカ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射出発泡成形体
JP5153110B2 (ja) 2006-10-02 2013-02-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発泡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EP2169003B1 (en) * 2007-06-14 2014-05-07 Mitsui Chemicals, Inc.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omposition
JP5055072B2 (ja) * 2007-09-20 2012-10-2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成形体
WO2009084517A1 (ja) * 2007-12-27 2009-07-09 Mitsui Chemicals, Inc. プロピレン系重合体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44A (zh) * 1996-03-04 1997-11-12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可发泡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发泡产品
CN1441000A (zh) * 1996-03-04 2003-09-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可发泡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发泡产品
CN1882646A (zh) * 2004-09-03 2006-12-20 克雷顿聚合物研究公司 可发泡聚合组合物和包含发泡组合物的物体
JP2007261102A (ja) * 2006-03-29 2007-10-11 Mitsui Chemicals Inc オレフィン系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発泡積層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ACHI KAZUHISA.Prospect of plastics industry in Japan in 2006. Polypropylene.《Japan Plastics》.2006,第57卷(第1期),31-3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29821B2 (en) 2012-12-11
KR101259259B1 (ko) 2013-04-29
EP2305745B1 (en) 2015-06-17
KR20110020930A (ko) 2011-03-03
EP2305745A4 (en) 2011-11-30
EP2305745A1 (en) 2011-04-06
CN102099406A (zh) 2011-06-15
JP5550215B2 (ja) 2014-07-16
JP2010024356A (ja) 2010-02-04
WO2010007984A1 (ja) 2010-01-21
US20110117358A1 (en) 2011-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9406B (zh) 发泡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发泡成型体、其复合成型体以及汽车用仪表板
WO2006080491A1 (ja) 発泡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発泡成形品
CN106977808B (zh)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JP2010241933A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KR100577876B1 (ko) 분말 성형용 열가소성 탄성중합체 조성물, 분말 및 이의 성형품
KR19990029014A (ko) 열가소성 엘라스토머 조성물 파우더 및 이를 성형하여수득한 성형체
US6331360B1 (en)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omposition and powder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CN102190851A (zh)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发泡体和层合体
KR19990028237A (ko) 열가소성 엘라스토머 조성물과 그것의 성형체
KR20010032600A (ko) 열가소성 엘라스토머 조성물, 파우더, 펠렛 및 성형체
JP2013067818A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
CN101516988A (zh) 聚烯烃组合物
JP5221000B2 (ja) オレフィン系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発泡体および発泡積層体
KR19990083310A (ko) 열가소성엘라스토머조성물,이조성물의분말및성형체
CN112011142B (zh) 模塑组合物和由其制成的发泡制品
JP2008024914A (ja) 発泡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26577A (ja) 発泡成形品の成形方法及び発泡成形品
JP3336903B2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パウダー、粉末成形方法、成形体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4808324B2 (ja) 発泡性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5188301B2 (ja) 発泡用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その発泡成形体、その複合成形体および自動車用インストゥルメントパネル
JP2002361799A (ja) 多層成形体
JPH11263880A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パウダー、ペレット及び成形体
WO2006013902A1 (ja) 複合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155093A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CN117545802A (zh)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成型体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