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7307A - 光纤连接方法、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光纤连接方法、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7307A
CN102057307A CN2009801215366A CN200980121536A CN102057307A CN 102057307 A CN102057307 A CN 102057307A CN 2009801215366 A CN2009801215366 A CN 2009801215366A CN 200980121536 A CN200980121536 A CN 200980121536A CN 102057307 A CN102057307 A CN 102057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mentioned
face
optical
opposing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15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7307B (zh
Inventor
齐藤大悟
泷泽和宏
古川洋
塞林·基·延·唐
吴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559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6430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560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7690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57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7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7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73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6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fibre stub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5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62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radially-compressed, longitudinally-split ferrules consisting of a pair of identical matching hal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62Optical details of coupling light into, or out of, or between fibre ends, e.g. special fibre end shapes or associated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8Tools, e.g. handheld; Tuning wrenches; Jigs used with connectors, e.g. for extracting, removing or inserting in a panel, for engaging or coupling conne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mponents within the connector, for applying clips to hold two connectors together or for crim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连接方法、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使用光纤连接工具,该光纤连接工具具有:保持器支承台,其支承对一对光纤中的一方进行保持的光连接器;和光纤保持器,其保持上述光纤中的另一方。上述一方光纤具有倾斜的前端面。保持器支承台具有将上述光纤保持器朝接近上述光连接器的方向引导的引导部,在将上述光纤保持器载置于前端倾斜加工机的保持器载置台的状态下,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倾斜加工,之后,维持上述光纤保持器的状态不变将其移动并载置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通过使之沿上述引导部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使得上述另一方光纤的被倾斜加工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以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对接连接。

Description

光纤连接方法、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
本申请主张于2008年6月13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8-155993号、以及于2008年6月13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08-156024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或机械连接单体构成的光连接器使一对光纤互相对接连接的方法、以及该方法中用到的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用机械连接内置的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或机械连接单体进行光纤连接时,采用使一方光纤的端部与另一方光纤对接连接的方式。
为了对接连接,例如使用具备将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支承于固定位置的支承台、和对待进行对接连接的光纤进行保持的光纤保持器的光纤连接工具,使光纤保持器在支承台上朝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移动,并通过将光纤的前端部插入到该光连接器的机械连接部,能够进行对接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另外,作为降低光纤的连接损失的技术,有倾斜地形成光纤的前端面的技术。当倾斜地形成前端面后,能够减少该端面上的反射返回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4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434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00117号公报
然而,在使用具有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的光纤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反射返回光,维持良好的连接特性,需要高精度地对准双方的光纤端面的倾斜方向、即倾斜角度及相位,存在该倾斜方向的调整作业比较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具有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的光纤彼此在光连接器中对接连接时,能够高精度地相互对准前端面的倾斜方向的光纤连接方法、以及该方法中使用的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方法是将一对光纤在光连接器中彼此对接连接的方法,尤其是夹持在一对元件之间将彼此对接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的光纤连接工具,该光纤连接工具是具有保持器支承台和光纤保持器的光纤连接工具,该保持器支承台用于支承对上述光纤中的一方进行保持的上述光连接器,该光纤保持器用于保持上述光纤中的另一方,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上述保持器支承台具有将上述光纤保持器朝接近上述光连接器的方向引导的引导部,在将上述光纤保持器载置于前端倾斜加工机的保持器载置台上的状态下,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进行加工,之后,将上述光纤保持器维持状态不变地移动并载置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通过使之沿上述引导部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使得上述另一方光纤的被倾斜加工后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以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对接连接。
亦可是,上述光连接器是将上述一对光纤夹持在一对元件之间来进行连接的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
亦可是,上述光连接器是将上述一对光纤夹持在一对元件之间来进行连接的机械连接单体。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工具,被用于将一对光纤在光连接器中彼此对接连接的作业中,尤其被用于夹持在一对元件之间将彼此对接连接的作业中,其特征在于,具备保持器支承台和光纤保持器,该保持器支承台用于支承对上述光纤中的一方进行保持的上述光连接器,该光纤保持器用于保持上述光纤中的另一方,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上述保持器支承台具有将上述光纤保持器朝接近上述光连接器的方向引导的引导部,上述光纤保持器,在载置于前端倾斜加工机的保持器载置台的状态下,能够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进行加工,而且通过使之在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沿上述引导部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能够使上述另一方光纤的被倾斜加工后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以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对接连接。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方法,是将一对光纤在光连接器中彼此对接连接的方法,尤其是夹持在一对元件之间将彼此对接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的光纤连接工具,该光纤连接工具是具有保持器支承台和光纤保持器的光纤连接工具,该保持器支承台用于支承对上述光纤中的一方进行保持的上述光连接器,该光纤保持器用于保持上述光纤中的另一方,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上述保持器支承台具有将上述光纤保持器朝接近上述光连接器的方向引导的引导部,该光纤连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上述光连接器支承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工序;将固定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上述光纤保持器载置于前端倾斜加工机的保持器载置台上,用上述前端倾斜加工机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加工,使得倾斜角度及相位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吻合的工序;维持固定着上述另一方光纤的状态不变,将上述光纤保持器移动并载置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的工序;通过使上述光纤保持器在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而使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对接连接的工序。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方法,在将上述光连接器支承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工序中,使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相位相对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基准面为α1(0°≤α1<180°),在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加工的工序中,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加工,使其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呈相同的角度倾斜,且相对于上述光纤保持器的基准面的相位为α1+180°。
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基准面为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光纤保持器支承面,上述光纤保持器的基准面为光纤保持器的底面。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方法,是将一方光纤与另一方光纤在光连接器中彼此对接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在将连接用夹具安装于上述另一方光纤的状态下,用前端倾斜加工机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进行加工,之后,使上述连接用夹具处于朝向规定方向的状态,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上述另一方光纤,使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以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对接连接。
上述连接用夹具优选为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另一方光纤上。
本发明的光纤连接方法可以将上述一对光纤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夹持在一对夹持体之间来进行彼此的对接连接。
上述光连接器是具有光插针的光连接器。
上述一方光纤优选为内置于上述光插针中。
本发明的连接用夹具是用于上述光纤连接方法的连接用夹具,被设置为能够安装于上述另一方光纤上。
优选为在该连接用夹具被安装于上述另一方光纤上时,该连接用夹具绕光纤的轴线呈非旋转对称形状。
本发明的连接方法是将固定于光连接器中的一方光纤与插入到上述光连接器中的另一方光纤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的前端面,将上述光连接器固定在第1位置,以与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倾斜角度相一致的方式,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进行加工,维持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倾斜方向不变地使上述另一方光纤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以使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一致,以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连接方法优选为,上述第1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角度与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倾斜角度相同,固定于上述第1位置的上述光连接器的前端面的相位相对于上述第1位置的第1基准面为α1(0°≤α1<180°),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倾斜加工,使之相对于上述第1基准面的相位为α1+180°。
本发明的连接方法优选为,上述光连接器是在一对夹持体之间夹入上述一对光纤的前端面而将彼此对接的光连接器,将隔离管套在上述另一方光纤上,使上述光连接器的一对夹持部隔着上述隔离管夹紧上述另一方光纤。
本发明可应用在具有如下构成的光连接器。
即,一种光连接器,能够安装在第1光纤及较之直径更细的第2光纤的前端的光连接器,其具备光插针和设置于上述光插针的后端侧的夹持部,上述夹持部具有能够夹持固定上述第1光纤的被覆部的夹持体,上述夹持体能够隔着被套在上述第2光纤的至少一部分的隔离管夹持固定上述第2光纤。
该光连接器中,上述夹持部能够利用弹簧的弹性将上述隔离管或被覆部夹入于上述夹持体。
该光连接器中,上述第1光纤的外径为0.9mm、上述第2光纤的外径为0.25mm。
该光连接器中,在上述隔离管的后端能够安装可供上述第2光纤贯通插入的保护管,且该第2光纤贯通插入于该隔离管中,上述保护管的内径比上述第2光纤的外径大。
对于安装上述连接器而言可采用如下的方法。
一种光连接器的安装方法,是向可安装在第1光纤的前端的光连接器安装直径比上述第1光纤更细的第2光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光连接器具备光插针、和设置于上述光插针的后端侧的夹持部,上述夹持部具有能够夹持固定上述第1光纤的被覆部的夹持体,将隔离管套在上述第2光纤的至少一部分上,将上述第2光纤插入到上述光连接器内与上述光连接器内的光纤连接,并通过上述夹持体隔着上述隔离管夹入上述第2光纤,将上述第2光纤固定于上述夹持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使被倾斜加工过的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与固定在光连接器的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一致。由此抑制了连接部的反射,能够实现低损失的连接。
另外,在连接作业中,容易确认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而且无需倾斜方向的调整作业,便于操作。
因此,在作业现场在另一方光纤的前端安装光连接器的作业变得容易。进而,无需改变光连接器的构造,能够连接粗细不同的光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光纤连接工具的一例的简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光纤连接工具的一例的简略构成图。
图3是表示光纤连接工具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光纤连接工具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光纤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保持器支承台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光纤连接方法中可使用的光连接器的要部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光连接器的夹紧部的立体图。
图9A是表示光连接器的夹紧部的分解侧视图。
图9B是表示前图中示出的夹紧部的剖视图。
图10A是表示用前端倾斜加工机对保持在光纤连接工具的光纤保持器中的光纤面的前端面进行加工的方法的一例的工序图。
图10B是前图的后续工序图。
图10C是表示用前端倾斜加工机对保持在光纤连接工具的光纤保持器中的光纤面的前端面进行加工的方法的另一方例的工序图。
图10D是前图的后续工序图。
图11A是表示光连接器中的元件的开闭操作的说明图。
图11B是表示光连接器中的元件的开闭操作的说明图。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方法中可使用的光连接器的另一方例的俯视图。
图12B是表示前图所示的光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前端倾斜加工机的一例、即前端倾斜加工机的简略构成的图。
图14是标识部件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插入侧的光纤的前端部分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标识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标识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光纤的连接作业的工序图。
图19是前图的后续工序图。
图20是表示被对接连接的光纤的前端部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光纤的连接作业的工序图。
图22是表示可应用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3是安装前的状态的光连接器。
图24是表示挡圈的要部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夹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夹持部的剖视图。
图27是表示夹持部的剖视图。
图28是表示将光连接器应用于另一方光纤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29是表示光纤的固定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30是表示隔离管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保护管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将光连接器应用于另一方光纤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33是表示光连接器的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34是光纤保持器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
图35是光纤保持器的另一例子的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插针(光插针)、2-夹持部、8-外壳、10-光连接器、11-内置光纤(一方光纤)、11A-后端面(前端面)、12a-基部(基部侧夹持体)、12c-盖体(盖侧夹持体)、13-夹紧弹簧、18-光纤(另一方光纤)、18a-前端部、18b、18c-被覆部、18A、18B-光纤(光纤芯线)、18C-光纤(光纤包层)、18D-前端面、19-隔离管、22-固定部、25-螺纹部、27-保护管、32-抗张力体、60-标识部件(连接用夹具)、71-光纤连接工具、73-夹紧部、73A、73B-元件、80-光连接器、90-光纤保持器、100-保持器支承台、103-导轨部(引导部)、110-前端倾斜加工机、111-保持器载置台、112-加工单元、130-光纤(一方光纤)、F-插入光纤(另一方光纤)、F1-裸光纤、F2-光纤、F 3-前端面、G-内部光纤(一方光纤)、G1-后端面(前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及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工具的一例的光纤连接工具71的简略构成图。图3及图4是表示光纤连接工具71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光纤连接工具71的光纤保持器90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光纤连接工具71的保持器支承台100的立体图。图7是在本发明的光纤连接方法的一例中使用的光连接器80的要部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夹紧部的立体图。图9A是表示夹紧部的分解侧视图。图9B是表示夹紧部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如图1所示,光纤连接工具71是将插入光纤F(另一方光纤)与光连接器80内的内部光纤G(一方光纤)进行对接连接的工具,具备保持插入光纤F的光纤保持器90和引导光纤保持器90使之接近光连接器80的保持器支承台100。
内部光纤G与插入光纤F可使用石英系的单模型光纤、或者多模型的光纤。可使用的光纤的种类在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中通用。在以下的说明中,前端方向及前方是指插针72的前端方向,后方是指与上述前端方向相反的方向(参照图5~图9B)。在图5~图9B中用符号T表示插入到光连接器80中的插入光纤F的插入方向,用符号H表示其轴线。
首先,参照附图对光连接器8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7及图8所示,光连接器80是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具备将固定于插针72内部的内部光纤G与插入光纤F对接连接进而保持的夹紧部73。
光连接器80是在外壳内收纳了安装于夹紧部73的插针72与弹簧76的构造,其中该外壳由套筒状的插框74与嵌合安装到插框74的后端的帽状的挡圈75构成。
插针72从插框74的框本体74a的后端的开口部插入其中。利用弹簧74将插针72朝向前方施力。
插框74具备套筒状的框本体74a、和从框本体74a的前端部的侧面向后端侧斜向倾斜而立起的弹性片74b。
挡圈75具备套筒状的挡圈本体75a、从挡圈本体75a的侧部向与挡圈本体75a嵌合的插框74(框本体74a)侧方斜向倾斜而立起的弹性片75b。
在挡圈75的后端设置有形成了光纤插入孔75d的圆筒形状的嵌合部75A,且其孔轴与插入光纤F的插入轴为同轴。
将挡圈75的挡圈本体75a嵌入插框74的框本体74a的后端,使突出设置于框本体74a的后端部的两侧的卡合爪74c卡入挡圈本体75a的卡合窗75c中,由此使挡圈75与插框74的后端卡合而安装成一体。
如图9A及图9B所示,插针72使用由氧化锆等陶瓷、玻璃等硬质的材料构成的SC型插针或MU型插针。在插针72上沿其轴方向设置有微小孔72a。该微小孔72a形成为与上述的插入光纤F的轴线H配置成同轴。
插针72的前端面是与另一方光连接器的插针接合的接合端面72A,露出到光连接器80的前端侧。
如图8、图9A及图9B所示,夹紧部73的对半分割的元件73A(盖)、元件73B(座)被截面C字型(或者U字型)的金属弹簧73C包覆,从而被牢固地箍紧(被夹紧)。夹紧部73是能够在元件73A、73B之间夹入光纤而进行固定的机械连接部。
在插针的后端侧设置有插针凸缘72B。在插针凸缘72B上设置有座73B。插针凸缘72B与座73B由树脂一体成形。
元件73A在插入光纤F的轴方向的前后被分割,将该插针72侧的部分称为元件73A1、后端侧称为元件73A2。在一方元件73A(73A2)的接合面上形成有沿插入光纤F的插入方向的轴线延伸而直径放大的内槽73a。在另一方元件73B的接合面设置有沿插入光纤F的插入方向的轴线延伸直径放大的内槽73a和直径小的内槽73b。
此外,本实施方式在美国专利第6179482号说明书(OPTICAL CONNECTOR AND HOUSING FOR OPTICAL CONNECTOR)中有详细描述。
内部光纤G插入到元件73A、73B间。内部光纤G插入到插针72的微小孔72a中,且前端外露于接合端面72A。内部光纤G与微小孔72a粘结。
内部光纤G的后端到达元件73A、73B的内槽73b。内部光纤G例如为裸光纤。
如图1及图2所示,内部光纤G的后端面G1(前端面)相对于与内部光纤G的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该倾斜角度θ1优选为7~9度,最好为8度左右。
插入光纤F例如是在裸光纤(设为符号F1)的外周设置有树脂被覆层的光纤(图6~图9B中以符号F2示出)。插入光纤F的前端部被出去树脂被覆层而露出裸光纤F1,以供连接作业时所用。
插入光纤F的前端部的裸光纤F1的前端面F3形成为相对于与插入光纤F的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
前端面F3的倾斜方向被设定为与后端面G1的倾斜方向一致,从而能够与内部光纤G的后端面G1对接连接。即,前端面F3的倾斜角度θ2与后端面G1的倾斜角度θ1近似相等,且前端面F3的相位与后端面G1的相位(也称作角度相位)匹配。匹配意指无间隙。由此能够将前端面F3无间隙地与后端面G1对接连接。
前端面F3的倾斜角度θ2具体而言优选为7~9度,最好为8度左右。
图9B中的符号P表示插入光纤F与内部光纤G的对接连接点。
在插入光纤F与内部光纤G的连接部分可以填充硅系的润滑脂等折射率匹配剂(折射率匹配剂能够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通用)。此外,本发明表现为不单是前端面完全一致的情况,在多少产生些间隙的情况下,前端面表现为匹配。可允许的间隙的大小取决于使用光连接器的光配线系统的设计值。
接着,对将插入光纤F与光连接器连接的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3、图5及图6所示,插入光纤F被光纤保持器90保持。光连接器80固定于保持器支承台100的前端。
光纤保持器90相对于保持器支承台100可自如滑动来进行移动。
保持插入光纤F的光纤保持器90具备基台91、和设置于基台91上的夹紧部件95。
基台91具有前后一对光纤载置部92、93、和连结该光纤载置部92、93的一对侧壁部94、94。安装于基台91的内侧的夹紧部件95可在前后一对光纤载置部92、93之间自由滑动来进行移动。滑动方向沿着插入光纤F的方向。
在光纤载置部92、93的上表面92a、93a形成有用于收纳插入光纤F的V槽92b、93b。
在夹紧部件95上设置有夹入插入光纤F并进行保持的一对弹性片96。在弹性片96的表面设置有凹凸,从而便于进行操作。
当将一对弹性片96朝一侧滑动时,一对弹性片96之间的间隔被扩大。在该位置将插入光纤F插入到一对弹性片96之间。接着当将一对弹性片96朝另一方侧滑动时,一对弹性片96之间的间隔缩小,插入光纤F被夹持固定而无法移动。以上的作业中,插入光纤F固定于光纤保持器90。
光纤保持器90可相对保持器支承台100自如装卸。
以下、有时将光纤保持器90的下表面90a(底面)称为保持器基准面(参照图1)。
保持器支承台100具有底座101、设置于底座101的前端侧来固定光连接器80的光连接器支承部102。
保持器支承台100由树脂一体成形。
在底座101的上表面形成有导轨部103(引导部),其被设为可与光纤保持器90间进行滑动移动,将光纤保持器90引导至规定位置,从而使之与光连接器80连接。
光连接器支承部102上形成有用于嵌合光连接器80的挡圈75(嵌合部75A)的圆孔102a。
导轨部103是引导光纤保持器90使之从后端侧滑动移动至前端侧的部件,在保持器支承台100的上表面形成为直线状的槽状。导轨部103的宽度与光纤保持器90的宽度大致相同或较之稍大,能够令光纤保持器90不改变其姿势地滑动移动。
图6所示的导轨部103的内面103a(底面)是支承光纤保持器90的光纤保持器支承面,以下、也称之为支承台基准面(参照图1)。
在导轨部103的内面103a形成有光纤载台104,该光纤载台104用于载置保持于光纤保持器100中的插入光纤F的前端部。光纤载台104能够使光连接器侧的前端部104b以基端部104a为支点在上下的方向进行转动。在光纤载台104的前端形成有防止插入光纤F的脱落用的一对导向突起105、105。
导向突起105、105由2片对置的板构成。插入光纤F通过导向突起105、105在朝光连接器方向引导。导向突起105、105的间隔为夹入在2片板之间的插入光纤F的被覆层直径(外径)左右。
接着,对光连接器80中进行光纤连接的方法进行说明。
内部光纤G的前端面在安装于光连接器前被预先进行倾斜加工。
将光连接器80固定于光连接器支承部102,使得内部光纤G的倾斜的后端面G1的相位相对于保持器支承台100的内面103a(支承台基准面)呈α1(0°≤α1<180°)的角度。α1为0°以上、小于180°范围内的任意数值。此外,相位是指例如经过光纤端面的中心的线相对于基准面的绕轴方向的角度。
另外,有时倾斜角度与相位统称为倾斜方向。
倾斜方向对齐是指倾斜角度与相位吻合。
利用光连接器80与光连接器支承部102的安装构造,能够决定内部光纤G相对于支承台基准面的倾斜方向。
在光连接器80中,插入部件79(参照图11A)切入到一对元件73A、73B间,撑开元件73A、73B间。
为了形成插入光纤F的前端面F3,例如可按照下述方法来进行。
如图10A所示,使插入光纤F保持于光纤保持器90中。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将插入光纤F收纳于V槽92b、93b中,并且用弹性片96、96夹着插入光纤F,进而保持于夹紧部件95上。
前端倾斜加工机110具有可载置光纤保持器90的保持器载置台111、和对保持于保持器载置台111的光纤保持器90中的插入光纤F的前端进行加工的加工单元112(刀具)。
光纤保持器90以将下表面90a(保持器基准面)朝向保持器载置台111的上表面111a的状态搭载于保持器载置台111上。
如图10B所示,通过加工单元112对保持于光纤保持器90中的状态的插入光纤F的前端进行加工,形成倾斜的前端面F3。
前端面F3的倾斜方向被设定为,在将光纤保持器90放置于保持器支承台100上时,会沿着光连接器支承部102所支承的光连接器80的内部光纤G的后端面G1的倾斜方向(参照图1)。
例如,可将前端面F3加工为以与内部光纤G的后端面G1相同的角度倾斜、且相对于光纤保持器90的下表面90a(保持器基准面)的相位达到α1+180°。
由此、插入光纤F的前端面F3的相位在后述的插入光纤F与内部光纤G进行对接时,与后端面G1的相位大致一致。
此外,图中,加工单元112(刀具)虽然被设为与光纤光轴垂直,但作为公知技术如果使光纤绕轴线扭转即可将切断面作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可通过扭转角度进行适宜设定。作为具有扭转光纤的机构的加工机(也称为切屑自动清理机cleaver),由于是现有技术,故省略详细机构。
作为前端倾斜加工机,例如可以使用ILSINTEHCo.,Ltd的Angled Fiber Optic Cleaver“MAXCI-08”。
如图10C、图10D所示,在形成前端面F3时,还可以使用加工单元112(研磨板)来进行前端面F3的加工。此时,还可以通过粘结剂、夹紧部件等固定部件97将包括插入光纤F的前端的部分固定于光纤保持器90上。固定部件97在形成前端面F3后除去。
如图1及图2所示,将保持有插入光纤F的光纤保持器90,维持该状态(固定并保持着插入光纤F的状态)移动到光纤连接工具71的保持器支承台100上。
此时,处于光纤保持器90的下表面90a(保持器基准面)朝向保持器支承台100的内面103a(支承台基准面)的状态。即,光纤保持器90以与前端倾斜加工机110加工前端时相同的姿势搭载于保持器支承台100上。
具体而言,如图3及图4所示,以下表面90a(保持器基准面)朝向内面103a(支承台基准面)的状态将光纤保持器90置于导轨部103内。此时,插入光纤F被配置于光纤载台104的导向突起105、105间而无法活动。
使光纤保持器90沿导轨部103朝向光连接器支承部102所支承的光连接器80滑动移动。
当逐渐滑动移动光纤80时,光纤保持器90的侧面的卡合突起92c与从基台101朝向导轨部103进退自如地突出的卡合部101A卡合,由此固定了光纤保持器90与基台101。在该位置,被光纤保持器90保持的插入光纤F的裸光纤F1进入到光连接器的内部。
裸光纤F1逐渐进入到由光连接器支承部102支承的光连接器80的夹紧部73的元件73A、73B中的直径小的内槽73a中(参照图8~图9B)。裸光纤F1插入到直径小的内槽73b,光纤F2插入到直径大的内槽73a。
如上所述,由于保持于光纤保持器90的插入光纤F的前端面F 3与光连接器支承部102所支承的光连接器80的内部光纤G的后端面G1的倾斜方向一致形成,故能够在直径小的内槽73b中将插入光纤F的裸光纤F1与内部光纤G对接连接(参照图2)。
即,由于前端面F3的倾斜角度θ2与后端面G1的倾斜角度θ1大致相等,且前端面F3与后端面G1的相位大致一致,故能够无间隙地将前端面F 3与后端面G1对接连接。
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当保持住插入光纤F的前端的裸光纤F1与内部光纤G的对接状态,将插入到元件73A、73B间的插入部件79从元件73A、73B间抽出时,73A、73B间因C型弹簧73C的弹性而封闭,使得内部光纤G与插入光纤F被夹紧固定,维持连接状态。
根据上述连接方法,能够将在前端倾斜加工机40中用于前端加工的光纤保持器90直接移动并载置于光纤连接工具71,进行光纤连接作业。
因此,由于能够使连接作业时的插入光纤F的姿势与前端加工时的姿势一致,故能够高精度地使插入光纤F的前端面F3的倾斜方向与光纤连接工具71中的内部光纤G的后端面G1的倾斜方向一致。由此抑制了光纤F、G的前端面的反射,能够实现低损失的连接。
另外,在连接作业中,由于无需对插入光纤F的前端面F3的倾斜方向进行调整的调整作业,故容易操作。
因此,在作业现场将光连接器80安装到插入光纤F的前端的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通过倾斜形成光纤F、G的端面,能够抑制端面的反射返回光,因此能够降低连接时的噪声。由此能够应用于视频系统的线路。
作为光连接器80,能够列举出LC形光连接器(发光社商标)、SC形光连接器(JIS C5973)、SC2形光连接器、MU形光连接器(JISC5983)等。
此外,图3及图4所示的光连接器为带有插拔楔子的夹具的现场安装型光连接器。关于其构造在美国专利注册编号:7346255号发明名称TOOL FOR OPTICAL CONNECTOR AND TOOL EQUIPPED OPTICALCONNECTOR中有详细的描述。
以上描述的连接方法可做如下替换。最初将光连接器固定于第1位置。在该位置,固定内部光纤G的前端面,使之相对于第1位置的第1基准面处于规定的倾斜方向。第1基准面设为保持器支承台的内面103a(支承台基准面)或者其它假想的基准面。
接着,对插入光纤F进行倾斜加工,使之相对于第2基准面处于规定的倾斜方向。插入光纤F的倾斜方向相对第2基准面固定。
设定第2基准面为保持器的下表面90a(保持器支承面)或者其它假想的基准面。
之后,使第1基准面与第2基准面一致,朝向光连接器顶出插入光纤F,使插入光纤F的前端面与内部光纤G的前端面一致。
本发明中使用的光连接器不局限于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亦可是机械连接单体。
此外,机械连接是指,例如将端部引出有光纤裸线的一对光纤端在机械连接本体的夹持部件的内部进行定位对接,并连同端部附近在内用夹紧部件进行机械固定从而连接的方式。
机械连接的构造在美国专利注册编号5963699(OPTICAL FIBER MECHANICAL SPLICE)中有详细描述。
以下、对于采用机械连接单体作为光连接器的情况的光纤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光连接器120是具备连接元件121和设置于连接元件121的外侧的夹紧弹簧127的机械连接。
连接元件121是将座侧元件122与盖侧元件123组合在一起的两半式的构造,盖侧元件123在轴方向上分割成第1盖侧元件124、第2盖侧元件125及第3盖侧元件126三个部分。
在座侧元件122上,与第1~第3盖侧元件124~126相当的位置分别形成有调心槽122a、122b、122c,借此能够进行光纤130与插入光钎F的对位。
如图10A、图10B所示,用前端倾斜加工机110对保持于光纤保持器90中的状态的插入光纤F的前端进行加工,形成倾斜的前端面F3。
前端面F3的倾斜方向被设定为在将光纤保持器90放置于保持器支承台100上时,沿着光纤130的端面的倾斜方向,且该光纤130被保持在光连接器支承部102所支承的光连接器120上(参照图1)。
之后,将光纤保持器90移动并载置于光纤连接工具71的保持器支承台100上。此时,光纤保持器90处于与前端加工时相同的姿势(参照图1及图2)。
使光连接器120支承于光连接器支承部102。预先将光纤130(一方光纤)从连接机构120的一侧插入到光连接器120中,并将其前端部130a配置于调心槽122b中。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在用插入部件79撑开元件122、123的间隙的状态下,如果使光纤保持器90沿导轨部103朝向光连接器120滑动移动,则插入光纤F从连接元件121的另一方侧沿调心槽122a被插入。
由于插入光纤F的前端面F3按照沿着光纤130的端面的倾斜方向形成,故使插入光纤F与光纤130对接连接在一起(参照图2)。
当从元件122、123间抽出插入部件79后,光纤130与插入光纤F在夹紧弹簧127的弹性作用下被夹紧固定,维持连接状态。
接着,对本发明中可使用的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2是表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10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与图7及图8所示的现场安装型光连接器相同,是在用户住所宅等连接现场将工厂内粘结固定于光插针的短光纤与从光纤线缆等引出的光纤连接时使用的。
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与图7及图8所示的现场安装型光连接器相同,作为连接光纤的方式,采用以固定部件按压两光纤的连接部分的附近,并利用弹簧压力机械地固定(夹紧)光纤端面所抵触的连接部分的方法。
图23是安装前的状态的光连接器10。图24是表示挡圈4的要部的侧视图。图25是表示夹持部2的分解立体图。图26及图27是表示夹持部2的剖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称图22中的左方为前方,右方为后方。
如图22所示,光连接器10具备光插针1(以下、简称为插针)、设置于插针1的后端侧的夹持部2(相当于图8的夹紧部73)、收纳夹持部2的插框3、安装于插框3的挡圈4、设置于挡圈4内的施力单元5、设置于插框3的外侧的耦合器6。符号7是安装于挡圈4的后端的护罩部。
插框3与挡圈4构成收纳夹持部2的外壳8。
与图9A、图9B相同,在插针1上沿着中心轴线形成有光纤导入孔1b,在该光纤导入孔1b内插入内置光纤11(光纤裸线等)并固定。内置光纤11的前端在插针1的前端面1a露出,后端从插针1的后端突出,突出部分配置在夹持部2内。
插针1例如能够由氧化锆等的陶瓷、玻璃来形成。
内置光纤11的后端面11A(前端面)(参照图20)亦可与光纤轴方向垂直,还可相对于垂直于光纤轴方向的面倾斜地倾斜。倾斜角度θ1相对于光纤光轴方向优选为7~9度,最好为8度左右。此外,倾斜角度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该范围以外的角度。
如图23所示,夹持部2是具备夹持体组件12和保持夹持体组件12的夹紧弹簧13的夹紧部。
夹持体组件12由设置于插针1的后端部的凸缘部12d、从凸缘部12d向后方延伸的基部12a(基部侧夹持体)、配置于基部12a上的2个盖体12b、12c(盖侧夹持体)构成,能够利用夹紧弹簧13的弹性将光纤夹持在基部12a与盖体12b、12c之间进行固定。
基部12a形成为截面近似半圆状、截面近似三角形状等,可以与凸缘部7d形成为一体,可以由金属、塑料等构成。
盖体12b与盖体12c形成为截面近似半圆状、截面近似三角形状等,可以由塑料、金属等构成,在基部12a上沿前后排列配置。第1盖体12b配置于第2盖体12c的前方、即插针1侧。
在夹持体组件12上形成有调心机构15。调心机构15是形成于基部12a的内面与盖体12b、12c的内面的槽,具有形成于基部12a的后端部与盖体12c的后部的被覆把持部15a、和形成于被覆把持部15a的插针1侧的调心部15b。
调心部15b与引导部15a相比,宽度变窄,在基部12a与第1盖体12b之间,对内置光纤11与光纤18的前端部18a进行定位调心,借助折射率匹配剂使其对接连接。
被覆把持部15a能够将光纤18的被覆部18b夹持在第2盖体12c与基部12a之间进行固定。
夹紧弹簧13是对夹持体组件12施加夹紧力的单元,在图示例子中,为截面呈C字形的金属制的板材。
此外,前端部18a是从光纤18中引出的光纤裸线,该光纤18例如是光纤芯线、光纤导线束等带被覆层的光纤。被覆部18b是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被覆层。
施力单元5是在该光连接器10连接到其它光连接器时,对插针1提供与相对侧的光连接器之间对接的力。
施力单元5配置于夹持部2的后端与挡圈4之间,受挡圈4的反力作用而朝向前方对夹持部2及插针1施力。施力单元5最好选取螺旋弹簧。
如图23及图24所示,挡圈4具备长方体状的本体部20、从本体部20延伸到插框3内的前方延出部21、和从本体部20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固定部22。
固定部22具备圆筒状的筒部23、和从其后端向后方延伸出的延伸筒部24。
在筒部23的外周面形成有螺纹部25。
延伸筒部24被形成为直径比固定部22细、即外径较小的圆筒状。
护罩部7由橡胶等较软材质的合成树脂等构成,具备筒状的安装部16、和从其后端延伸出的延伸筒部17。安装部16可利用其弹性以覆盖固定部22的筒部23的状态下形成卡合。
作为光连接器10的基本构造,可采用SC形光连接器(SC:Single fiber Coupl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按照JIS C 5973制定的F04形光连接器(光连接器插头)等)、SC2形光连接器等基本构造。
图13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前端倾斜加工机(也称作光纤切断机)的简略图,前端倾斜加工机50具备:基台51;形成于基台51上的圆板状的刀具(刀)52;设置于刀具52的一侧及另一方侧、用于将光纤按压于基台进行固定的带有可自如开闭的盖的光纤保持部53、54;对加工对象即光纤18(另一方光纤)的一端进行固定的光纤固定部55;和盖部(罩)56。
使光纤18保持于光纤保持部53、54中,用刀具52对前端部18a进行加工,形成倾斜的前端面18D(参照图15)。倾斜角度θ2优选为与内置光纤11(一方光纤)的后端面11A的倾斜角度θ1(参照图20)大致相等,具体而言,优选为7~9度,最好为8度左右。
图中、刀具52的刀口方向与光纤光轴垂直,但作为公知技术如果使光纤绕轴线扭转即可将切断面作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可通过扭转角度进行适宜地设定。其中图13为简略图,由于附带施加扭转力的机构的光纤切断机(也称为切屑自动清理机)是现有技术,故省略详细机构。作为前端倾斜加工机,例如可以使用ILSINTEHCo.,Ltd的Angled Fiber Optic Cleaver“MAXCI-08”。
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可不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工具而采取其它的连接方法。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进行该加工时,将由树脂等构成的标识部件60(也称为连接用夹具)安装在光纤18的规定位置。
标识部件60是可通过目视确认光纤18的周方向的位置的部件,在被安装于光纤18上时,呈绕光纤18的轴线为非旋转对称形的形状(不是旋转对称的形状)。此外,“绕轴线的旋转对称”是指绕轴线转过规定角度(360°除外)后仍与原图形重合。
如图16及图17所示,图示例的标识部件60具备顶板61、从顶板61的侧缘61a垂下的侧板62、63、和形成于一方侧板62的弹性片64。
顶板61具有长方形的上面部66和从上面部66的两端边远离边向斜下方延伸的斜面部67、67。
弹性片64形成于缺口部65的缘部上,该缺口部65形成于一方侧板62的下部。弹性片64朝着上面部66的长度方向边接近另一方侧板63边延伸,能够发生弹性的弯曲变形。
弹性片64能够将光纤18夹入卡合在其与另一方侧板63之间,由此能够自如装卸光纤18。
侧板62、63自斜面部67下端向下方延伸,该部分的侧板62、63之间成为供光纤18贯通插入的光纤插通部68。
如图13及图14所示,由于载置在基台51上被进行切断加工的光纤的切断面的倾斜方向根据前端倾斜加工机50的规格来确定,故在光纤载置于基台51上的状态下对光纤18安装标识部件60。标识部件60的安装可在倾斜加工前后适宜地进行。
优选将标识部件60以侧板62、63的板面方向朝向铅垂方向的状态(朝向垂直于基台51的方向的状态)安装在光纤18上。
由此,确定了标识部件60的侧板62、63的方向与前端面18D的倾斜方向的关系,根据标识部件60的方向,能够靠目视容易地确认光纤18的前端面18D的倾斜方向。
也就是,能够用标识部件的侧板的旋转方向来表示光纤的旋转方向。
此外,标识部件的作用在于提高了夹住光纤的容易性、和能够目视确认光纤的旋转方向(倾斜方向),因此对于标识部件可采用本实施方式以外的简单的构造。例如,还可采取夹持并粘于光纤上的胶带等简单的构造。此时,可确认胶带的余长部的延伸方向作为光纤的方向。
插入了倾斜加工后的光纤18的光连接器10,如图26所示将楔子26插入到夹持体组件12的盖体12b、12c与基部12a之间,成为克服了夹紧弹簧13的夹紧力撑开盖体12b、12c与基部12a的间隙的状态。
如图18及图19所示,将光纤18(第1光纤18A)插入到挡圈4的固定部22的插入孔22a中(参照图22及图23)。
将前端部18a从夹持体组件12的被覆把持部15a插入,导向调心部15b,与内置光纤(本发明中也称作内部光纤)11对接连接。
如图19及图20所示,由于光连接器10内的内置光纤11的后端面11A以预定的倾斜方向固定,故通过在使标识部件60朝向规定方向的状态(例如侧板62、63朝向铅垂的方向)下,将光纤18插入到光连接器10中,能够高精度地使光纤18的前端面18D的倾斜方向与光连接器10中内置光纤11的后端面11A的倾斜方向一致。也就是,能够使光纤的倾斜端面的相位一致而共面。
因此,抑制了光纤11、18的前端面的反射,能够实现低损失的连接。另外,在作业现场安装光连接器10的作业也较为容易。
此外,能够在光纤的前端面间使用折射率匹配剂。
如图27所示,当抽出楔子26后,在夹紧弹簧13的夹紧力作用下,光纤11与前端部18a被夹持在第1盖体12b与基部12a之间,维持光纤11、18的连接。
如图22所示,光纤18的被覆部18b被夹持固定在第2盖体12c与基部12a之间。护罩部7安装在固定部22的筒部23上。
如图21所示,通过从光纤18上拆除标识部件60,完成连接作业。
在倾斜地形成前端面时,不单端面的倾斜方向的加工精度,还要高精度地调整光纤的绕轴线旋转的旋转角度,从而在对接连接光纤的前端面之间时需要调整端面的相位,使相对的光纤的前端面间不存在间隙,而该倾斜方向的调整作业较为困难。
因此,目前用笔在光纤外面的规定位置标记墨水,标识出大致表示端面的倾斜方向的记号,但由于在直径最高仅为250μm~900μm的光纤外面的正确位置标识记号较为困难,故很难以记号标识为基准高精度地对齐前端面的倾斜方向。
根据本发明,通过以外设在光纤的连接用夹具示出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能够在连接用夹具朝向规定方向的状态下,与预先知晓倾斜方向的光纤进行对接连接,由此能够高精度地使上述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与连接目标的倾斜方向一致。即能够高精度地匹配倾斜的前端面的相位。
因此,抑制了光纤的前端面上的反射,能够实现低损失的连接。另外,在作业现场安装光连接器的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标识部件不局限于树脂制,亦可以金属等其它材料来形成。
上述光连接器,如果在预先向夹持体组件的基部与盖体之间插入楔子而安装于光连接器的状态(带工具的光连接器)下搬入到连接作业现场,则能够高效地进行连接作业。
光连接器10的夹持部2的被覆把持部15a,由于是将光纤18的被覆部18b夹持在第2盖体12c与基部12a之间而进行固定的构造,故不同被覆层直径的光纤会无法把持或者把持力极弱,导致抗拉强度偏低。
与之相对,通过使用后述的隔离管19,使把持力得到增强,对于外径不同的多种光纤都能够进行实用连接。此外,可安装于前端包括可实现强把持力的状态的意思。
以下、按照光纤的种类对使用多种光纤时的光连接器10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2及图23所示例中,使用外径较大的第1光纤18A。第1光纤18A例如是外径0.9mm的光纤。
作为第1光纤18A,例如可使用下述的光纤:即对于在外径0.125mm的玻璃制光纤(石英系光纤、以下相同)被覆外径0.4mm的硅被覆层而得到的导线束,对之包覆外径0.9mm的尼龙被覆层的光纤(所谓0.4硅/0.9尼龙)。
另外,还可使用下述的光纤:即对于在外径0.125mm的玻璃制光纤被覆有外径0.25mm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以下、称作UV树脂)被覆层的光纤,被覆外径0.9mm的聚氯乙烯(以下、称作PVC树脂)被覆层的光纤(所谓0.25UV/0.9PVC)。
此外,还可采用多种材料作为被覆材料,但无论哪一种,在该例中的外径均为0.9mm。由于0.9mm直径的光纤被作为标准为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故能够连接0.9mm直径的光纤的光连接器尤为重要。
接着,对于应用于直径比第1光纤18A更细的光纤18、即第2光纤18B的情况进行说明。第2光纤18B例如是外径0.25mm的光纤。
作为第2光纤18B,例如可以使用在外径0.125mm的玻璃制光纤上被覆外径0.25mm的UV树脂被覆层的光纤。
0.25mm直径的光纤被作为全世界范围内标准使用,故能够连接0.25mm直径的光纤的光连接器尤为重要。
图28及图29示出使用第2光纤18B时的光连接器10的构成。该例的光连接器10中,第2光纤18B与第1光纤18A相同从前端部18a引出,且在被覆部18c的周面包覆有隔离管19。
如图29及图30所示,隔离管19由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其外径被设定为在包覆在第2光纤18B的状态下,夹持部2被夹持在第2盖体12c与基部12a之间,能够固定管19内部的光纤18B。隔离管19例如与第1光纤18A的被覆部18b的外径大致相同或做成较之稍大的外径。
需要将隔离管19的内径设定成在夹持部2中固定时,即便对第2光纤18B施加拉力第2光纤18B亦不致脱落。例如,可以设定为与第2光纤18B的外径大致相同或做成较之稍大的内径。
隔离管19的外径例如为0.93mm,内径例如为0.28mm。
隔离管19从第2光纤18B的被覆部18c的前端开始在规定长度的范围被安装。
也就是说,隔离管19只要至少被安装在夹持部2上的夹持于夹持体组件12的部分即可,亦可安装到其以外的部分。隔离管19还可以安装在到达光连接器10以外的部分的范围。
隔离管19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为截面相对于中心轴呈对称形。
如图29及图31所示,可以在隔离管19的后端设置保护管27。
保护管27由可安装于隔离管19的后端的连接筒部28和从其后端延伸出的管本体29构成。
连接筒部28由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其内径被设定为可插入隔离管19。连接筒部28的内径优选为与隔离管19的外径大致相等,且在从前端侧插入隔离管19时,优选能因弹性而与隔离管19卡合。
管本体29由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可供光纤18B贯通插入。管本体29的内径被设定为大于光纤18B的外径,在与光纤18B之间产生间隙,由此光纤18B能够容易地在管本体29内移动,因此使贯通插入光纤18B的作业变得容易。
接着,对在第2光纤18B的前端安装光连接器10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8及图29所示,从第2光纤18B的被覆部18c的前端在规定长度的范围安装隔离管19,同时在其后端侧安装保护管27的连接筒部28。
将之插入到挡圈4中,使前端部18a在调心部15b与内置光纤11对接连接,进而抽出楔子26(参照图27)。由此、维持光纤11、18B的连接。
此时,第2光纤18B的隔离管19被夹持固定在第2盖体12c与基部12a之间。即,第2光纤18B借助隔离管19固定于夹持部2。
当将护罩部7安装于固定部22的筒部23后,即完成图28所示的光连接器10的安装。
像这样,光连接器10还可通过采用隔离管19而应用在直径较细的第2光纤18B中。
此外,当应用在直径比第2光纤18B细的光纤中时,能够通过使用壁厚比例示的隔离管19厚的隔离管来夹持该光纤。除此之外,可通过使用具有与光纤直径对应厚度的隔离管,用夹持部2固定任意的外径的光纤。
图32中示出连接有例如外径2mm的光纤包层18C(光纤)的光连接器10的构成。
光纤包层18C可例示出将光纤芯线等的光纤31与沿光纤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抗张力体32收纳在由聚乙烯等树脂构成的外被33内的构造。
作为抗张力体32,最好使用酰胺纤维,亦可使用玻璃纤维、炭素纤维等。
光纤包层在全世界范围内作为标准使用。而且,光纤包层中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标准采用外径0.9mm的光纤。在图示例子中,内置于光纤包层18C中的光纤31为外径0.9mm。
该例子中,使用护罩部35代替护罩部7。
护罩部35具备:可固定在挡圈4的固定部22的固定帽36、与固定帽36的后端侧连接而向后方延伸的延出部37、贯通插入于延出部37的保护管40。
固定帽36由比较硬的硬质的合成树脂等构成,具有以螺纹紧固于固定部22的筒状的安装部38、和从安装部38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的连接筒部39。
在安装部38的内面形成有与固定部22的螺纹部25螺合的螺纹部41。
在连接筒部39覆盖有由橡胶等比较软的软质的合成树脂等构成的延出部37,且利用其弹性进行卡合。
如图32所示,固定帽36能够以在与固定部22之间夹入从光纤包层18C的末端引出的抗张力体32的方式,通过螺纹紧固固定在固定部22上。即,在夹入抗张力体32的状态下,通过使安装部38的螺纹部41与固定部22的螺纹部25嵌合,能够将抗张力体32固定在固定部22上。
接着,对将光连接器10安装于光纤包层18C的前端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2及图33所示,在从光纤包层18C中引出光纤31的同时,拉出抗张力体32。而且引出光纤31的前端部31a(例如裸光纤)。
将光纤31插入到挡圈4中,并使前端部31a在调心部15b与内置光纤11对接连接,进而抽出楔子26(参照图25)。由此、维持光纤11、31的连接。
此时,光纤31的被覆部31b被夹持固定在第2盖体12c与基部12a之间。
之后,如图33所示,根据需要将抗张力体32分成多束而配置在固定部22外周面,在此状态下将固定帽36螺纹紧固在固定部22上。由此,抗张力体32被夹持固定在固定帽36与固定部22之间。
当采用直径比光纤31(外径0.9mm)细的(例如外径0.25mm)的光纤时,可如上所述将隔离管19套于光纤包层18C上。
其中,由于0.25mm直径的光纤的被覆层与一般的光纤包层所使用的不同,故从光连接器10延伸出的部分的构造可采用与光纤包层的情况不同的构造。
如上所述,在光连接器10中,夹持部2可夹持固定第1光纤18A,并可借助隔离管19夹持固定直径比第1光纤18A细的第2光纤18B。
另外,通过使用具有与光纤的外径对应的内径的隔离管,能够固定任意直径的光纤。
因此,可应用于直径不同的多种光纤中。
图34及图35示出了光纤保持器的另一方实施方式。该光纤保持器140在日本专利申请编号:日本特愿2004-373227(发明的名称:光纤保持器及光纤线缆的加工方法)中有详细描述。
如图34所示,光纤保持器140具备:形成有供插入光纤F贯通插入的光纤槽142的前端壁141;从前端壁141的两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一对侧壁143、143;以及从上述侧壁143的内面143a突设出来的薄板状的弹性片144、144...。
弹性片144、144向前方倾斜地形成。即前端侧的端缘部144a形成为位于比根部144b更靠前的位置。弹性片144、144都向同一方向倾斜。设置于一方及另一方侧壁143、143上的弹性片144、144被形成为相互对称的形状(图35中的上下对称)。光纤保持器140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形。
如图35所示,光纤保持器140能够将插入光纤F插入到形成于一方侧壁143的弹性片144与形成于另一方侧壁143的弹性片144之间。此时,弹性片144发生弹性的弯曲变形,并在其回弹力的作用下保持插入光线F。
即,由于成对的弹性片144、144的端部的间隙比插入光纤F的粗细窄,故弹性片144、144的前端弯曲,通过回弹力压住插入光纤F。
弹性片144、144由于是倾斜地形成的,故被保持成按压于弹性片144、144间的插入光纤F容易向前方移动。也就是,轻轻推压即可使插入光纤F在弹性片144、144之间滑动。
另外,向后方移动时的阻力增大。也就是,插入光纤F因弹性片144、144间的摩擦而难以活动。
在一对侧壁143、143上的突出设置有弹性片144、144...的区间的前后,设置有连络侧壁143、143的连络壁146、147。在连络壁146、147上形成有供插入光纤F贯通插入的缺口槽146a、147a。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使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来实现良好的连接特性。
众所周知,用光纤切断机(倾斜加工机)切断后的前端面并非理想的平面,会产生一些缺口。另外,即便以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另一方光纤向光连接器推入,亦会因机械的误差或作业者的技能而必然在倾斜方向上产生一定的误差。
因此,本发明中,“使倾斜方一致”并不意味着使光纤的前端面匹配至完全一致。也就是,会在倾斜方向上多少产生些偏移,而即便在前端面之间产生光学设计上容许的间隙,亦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光纤连接方法,是将一对光纤在光连接器中彼此对接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下述的光纤连接工具,该光纤连接工具是具有保持器支承台和光纤保持器的光纤连接工具,该保持器支承台用于支承对上述光纤中的一方进行保持的上述光连接器,该光纤保持器用于保持上述光纤中的另一方,
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
上述保持器支承台具有将上述光纤保持器朝接近上述光连接器的方向引导的引导部,
在将上述光纤保持器载置于前端倾斜加工机的保持器载置台上的状态下,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进行加工,
之后,将上述光纤保持器维持状态不变地移动并载置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通过使之沿上述引导部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使得上述另一方光纤的被倾斜加工后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以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对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连接器是将上述一对光纤夹持在一对元件之间来进行连接的现场安装型的光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连接器是将上述一对光纤夹持在一对元件之间来进行连接的机械连接单体。
4.一种光纤连接工具,被用于将一对光纤在光连接器中彼此对接连接的作业中,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保持器支承台和光纤保持器,该保持器支承台用于支承对上述光纤中的一方进行保持的上述光连接器,该光纤保持器用于保持上述光纤中的另一方,
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
上述保持器支承台具有将上述光纤保持器朝接近上述光连接器的方向引导的引导部,
上述光纤保持器,在载置于前端倾斜加工机的保持器载置台的状态下,能够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进行加工,
而且通过使之在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沿上述引导部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能够使上述另一方光纤的被倾斜加工后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以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对接连接。
5.一种光纤连接方法,是将一对光纤在光连接器中彼此对接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下述的光纤连接工具,该光纤连接工具是具有保持器支承台和光纤保持器的光纤连接工具,该保持器支承台用于支承对上述光纤中的一方进行保持的上述光连接器,该光纤保持器用于保持上述光纤中的另一方,
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
上述保持器支承台具有将上述光纤保持器朝接近上述光连接器的方向引导的引导部,
该光纤连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将上述光连接器支承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工序;
将固定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上述光纤保持器载置于前端倾斜加工机的保持器载置台上,用上述前端倾斜加工机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加工,使得倾斜角度及相位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一致的工序;
维持固定着上述另一方光纤的状态不变,将上述光纤保持器移动并载置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的工序;
通过使上述光纤保持器在上述保持器支承台上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而使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对接连接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光连接器支承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工序中,使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相位相对于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基准面为α1,其中0°≤α1<180°,
在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加工的工序中,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加工,使其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呈相同的角度倾斜,且相对于上述光纤保持器的基准面的相位为α1+18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基准面为上述保持器支承台的光纤保持器支承面,上述光纤保持器的基准面为光纤保持器的底面。
8.一种光纤连接方法,是将一方光纤与另一方光纤在光连接器中彼此对接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形成的前端面,
在将连接用夹具安装于上述另一方光纤的状态下,用前端倾斜加工机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进行加工,
之后,在使上述连接用夹具处于朝向规定方向的状态下,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上述另一方光纤,使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以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对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用夹具可装卸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另一方光纤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一对光纤在上述光连接器中夹持在一对夹持体之间来进行彼此的对接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连接器是具有光插针的光连接器,
上述一方光纤内置于上述光插针中。
12.一种连接用夹具,被用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中,其特征在于,
被设置为能够安装于上述另一方光纤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用夹具在被安装于上述另一方光纤上时,绕光纤的轴线呈非旋转对称形状。
14.一种光纤连接方法,是使固定于光连接器中的一方光纤与插入到上述光连接器中的另一方光纤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方光纤具有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的前端面,
将上述光连接器固定在第1位置,
以与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倾斜角度相一致的方式,将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相对于与光纤轴方向垂直的面倾斜地进行加工,
维持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倾斜方向不变地使上述另一方光纤朝向上述光连接器移动,以使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一致,
以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与上述一方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一致的方式进行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光纤的前端面的倾斜角度与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倾斜角度相同,固定于上述第1位置的上述光连接器的前端面的相位相对于上述第1位置的第1基准面为α1,其中0°≤α1<180°,
对上述另一方光纤的前端面进行倾斜加工,使之相对于上述第1基准面的相位为α1+180°。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连接器是在一对夹持体之间夹入上述一对光纤的前端面而使其彼此对接的光连接器,将隔离管套在上述另一方光纤上,使上述光连接器的一对夹持部隔着上述隔离管夹紧上述另一方光纤。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连接器是在一对夹持体之间夹持上述一对光纤的前端面而使其彼此对接的光连接器,将隔离管套在上述另一方光纤上,使上述光连接器的一对夹持部隔着上述隔离管夹紧上述另一方光纤。
CN200980121536.6A 2008-06-13 2009-06-10 光纤连接方法、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7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55993 2008-06-13
JP2008-156024 2008-06-13
JP2008155993A JP5364301B2 (ja) 2008-06-13 2008-06-13 光ファイバ接続方法
JP2008156024A JP5276905B2 (ja) 2008-06-13 2008-06-13 コネクタ付き光ファイバおよび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PCT/JP2009/060612 WO2009151076A1 (ja) 2008-06-13 2009-06-10 光ファイバ接続方法、接続工具および接続用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7307A true CN102057307A (zh) 2011-05-11
CN102057307B CN102057307B (zh) 2015-07-22

Family

ID=41416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153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7307B (zh) 2008-06-13 2009-06-10 光纤连接方法、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80314B2 (zh)
EP (1) EP2299305A4 (zh)
CN (1) CN102057307B (zh)
WO (1) WO200915107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4888A (zh) * 2012-04-02 2013-10-23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连接工具以及光纤连接方法
CN103765266A (zh) * 2011-08-09 2014-04-30 株式会社藤仓 机械接头单元、机械接头用连接工具以及光纤连接施工方法
CN106104338A (zh) * 2014-03-17 2016-11-09 株式会社藤仓 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光连接器以及光纤插入装置
CN106596052A (zh) * 2016-12-29 2017-04-26 深圳市维度科技有限公司 干涉仪用自动角度调节机构及其角度控制方法
CN110208911A (zh) * 2018-11-30 2019-09-0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插头及光纤连接器
CN110637190A (zh) * 2017-04-11 2019-12-31 康宁公司 用于光漫射光纤的照明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146B (zh) * 2010-05-20 2012-06-13 杭州奥克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直插式预置光纤快速连接器及其实现方法
US9360633B2 (en) * 2011-01-06 2016-06-07 Sei Optifrontier Co., Ltd. Method for assembling optical connector
CN110082865B (zh) 2011-02-17 2022-03-01 科姆斯科普连通比利时公司 用于将连接器附接到光纤上的便携设备
US8979395B2 (en) * 2011-09-07 2015-03-1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Tools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a ferrule-less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8985867B2 (en) 2011-09-07 2015-03-24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system
US9103994B2 (en) 2012-01-31 2015-08-1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Optical fiber guide apparatuses for splice connector installation tool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20150063756A1 (en) * 2013-08-29 2015-03-05 Coring Cable Systems Llc System for terminating one or more optical fibers and fiber optic connector holder used in same
USD747634S1 (en) * 2014-04-15 2016-01-1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Guide instrument for optical connector
JP5927229B2 (ja) * 2014-04-22 2016-06-0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受け側光ファイバ付き光ファイバ接続構造体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の接続方法
US9383527B2 (en) * 2014-08-13 2016-07-05 Rolling River, LLC Optical connector suitable for field assembly
JP6383617B2 (ja) * 2014-09-11 2018-08-2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接続構造、光ファイバ接続器
WO2016110247A1 (zh) 2015-01-06 2016-07-14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及其组装和拆卸方法
US9541710B2 (en) * 2015-01-30 2017-01-10 Fujikura Ltd. Optical fiber holding device
JP6593794B2 (ja) * 2016-02-12 2019-10-23 Seiオプティ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ホルダおよび当該光ファイバホルダが取付可能な光ファイバ切断装置
JP2018146723A (ja) 2017-03-03 2018-09-2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光モジュール
US10739517B2 (en) * 2018-09-21 2020-08-11 Ofs Fitel, Llc Cleaving optical fibers
TWI702429B (zh) * 2019-12-30 2020-08-2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光纖輔助夾具及其量測治具、檢測儀
CN116296298B (zh) * 2023-05-19 2023-07-25 河北圣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固定结构及apd芯片测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52212A (ja) * 1982-03-05 1983-09-09 Nec Corp 光コネクタ
US5048908A (en) * 1990-02-13 1991-09-17 At&T Bell Laboratories Method of produc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low-reflection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JPH05100117A (ja) 1991-10-11 1993-04-23 Seiko Giken:Kk 光減衰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281433A (ja) 1992-03-31 1993-10-29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光ファイバ接続器用作業台
JP3540096B2 (ja) 1996-05-30 2004-07-0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接続器
JP3515305B2 (ja) 1997-01-16 2004-04-0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コネクタ
US5787216A (en) * 1997-02-03 1998-07-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Fiber splicing assembly
JP3434668B2 (ja) 1997-05-16 2003-08-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接続工具
JP3479768B2 (ja) * 1999-06-29 2003-12-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光部品及び光部品の製造方法
US20020064355A1 (en) * 2000-11-29 2002-05-30 Ware Scot K. Automatic fiber preparation unit for splicing
JP4008211B2 (ja) 2001-06-11 2007-11-14 東京特殊電線株式会社 フェルールアセンブリ
JP2003329873A (ja) * 2001-12-27 2003-11-19 Fujikura Ltd 位置決め機構を備えた光ファイバ把持具、光ファイバアダプタ、及び光ファイバ加工装置
EP1596230A4 (en) * 2003-02-17 2011-08-24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TOOL FOR CONNECTING OPTICAL FIBERS
JP2005134583A (ja) 2003-10-29 2005-05-26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接続工具
JP4874115B2 (ja) 2003-11-04 2012-02-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レイケム・ベスローテン・フェンノートシャップ・メット・ベペルクテ・アーンスプラーケレイクヘイト 光ファイバーをスプライス・コネクターに設け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US20050213897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Palmer Jeffrey D Field-installable fusion splic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kit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7270487B2 (en) * 2004-04-30 2007-09-18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eld installabl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7346256B2 (en) * 2004-11-04 2008-03-18 Panduit Corp. Re-terminable LC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am termination tool
US7346255B2 (en) 2004-11-15 2008-03-18 Fujikura Ltd. Tool for optical connector and tool equipped optical connector
JP2006178289A (ja) 2004-12-24 2006-07-06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ホルダ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加工方法
CN101297224B (zh) * 2005-10-24 2010-09-15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纤连接器、光纤分配装置、以及用于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端接平台
JP2007121878A (ja) 2005-10-31 2007-05-17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光コネクタの接続工具
JP4267620B2 (ja) * 2005-12-08 2009-05-2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コネクタ用工具
JP4775084B2 (ja) * 2006-04-10 2011-09-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JP4752634B2 (ja) * 2006-06-14 2011-08-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CA2668920C (en) * 2006-11-13 2018-11-06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Holder, fusion splic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connector assembling method
JP4846555B2 (ja) 2006-12-21 2011-12-28 ニスカ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JP2008155993A (ja) 2006-12-25 2008-07-10 Masami Abe 結束具及びその結束具に用いる結束補助体
JP2008292710A (ja) * 2007-05-23 2008-12-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5114176B2 (ja) * 2007-12-11 2013-01-0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接続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接続工具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5037B2 (en) 2011-08-09 2018-07-17 Fujikura Ltd. Method of splicing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fiber splicing device
CN103765266A (zh) * 2011-08-09 2014-04-30 株式会社藤仓 机械接头单元、机械接头用连接工具以及光纤连接施工方法
US9541706B2 (en) 2011-08-09 2017-01-10 Fujikura Ltd. Mechanical splice unit, mechanical splicing tool, and optical fiber splicing method
CN107678100B (zh) * 2011-08-09 2019-09-20 株式会社藤仓 机械接头单元、机械接头用连接工具以及光纤连接施工方法
CN107678100A (zh) * 2011-08-09 2018-02-09 株式会社藤仓 机械接头单元、机械接头用连接工具以及光纤连接施工方法
CN103364888B (zh) * 2012-04-02 2015-08-19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连接工具以及光纤连接方法
CN103364888A (zh) * 2012-04-02 2013-10-23 株式会社藤仓 光纤连接工具以及光纤连接方法
CN106104338A (zh) * 2014-03-17 2016-11-09 株式会社藤仓 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光连接器以及光纤插入装置
CN106104338B (zh) * 2014-03-17 2018-09-25 株式会社藤仓 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光连接器以及光纤插入装置
US10353153B2 (en) 2014-03-17 2019-07-16 Fujikura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connector,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insertion device
CN106596052A (zh) * 2016-12-29 2017-04-26 深圳市维度科技有限公司 干涉仪用自动角度调节机构及其角度控制方法
CN110637190A (zh) * 2017-04-11 2019-12-31 康宁公司 用于光漫射光纤的照明系统
US11105967B2 (en) 2017-04-11 2021-08-31 Corning Incorporated Illumination systems including light diffusing optical fibers with nano-sized particles, and light sources projecting light at an angle into an input end face of the optical fibers
CN110208911A (zh) * 2018-11-30 2019-09-0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插头及光纤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51076A1 (ja) 2009-12-17
CN102057307B (zh) 2015-07-22
US20110079930A1 (en) 2011-04-07
EP2299305A1 (en) 2011-03-23
EP2299305A4 (en) 2017-11-15
US8480314B2 (en) 201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7307A (zh) 光纤连接方法、连接工具及连接用夹具
US8876405B2 (en) Field terminable optical connector with splice element for jacketed cable
US8070367B2 (en) Field terminable LC format optical connector with splice element
EP1184695B1 (en) Field-installable optic ribbon connector and installation tool
US20190041588A1 (en) Field installabl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for fiber optic cables with rigid strength members
RU2451956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оптоволоконных кабелей с вынесенным фиксирующим зажимом
US7452138B2 (en) Optical connector
CN103477256B (zh) 光纤用被覆层去除工具以及被覆层去除方法
KR20030028452A (ko) 광섬유 케이블용 어댑터 유지 방법 및 뽑힘 보호기
US7537398B2 (en) Optical fibre splice connector
US8734028B2 (en) Tool-less clamping mechanism
CN106104338B (zh) 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光连接器以及光纤插入装置
KR20020055380A (ko) 광섬유 단면의 용이한 연마가 가능한 광커넥터 및 광섬유단면의 가공방법
JP5596634B2 (ja) 光コネクタ
JP2006058400A (ja) 光コネクタ組立工具及び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11977262B1 (en) Fiber optic alignment assembly
US11662528B2 (en) Optical assembly with cassette
JP4159968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工具
JP2005134585A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工具
JP4222669B2 (ja) 多心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02022996A (ja) メカニカルスプライス
JP2013015784A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05134586A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