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0624A - 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 Google Patents

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0624A
CN101980624A CN200980112184.8A CN200980112184A CN101980624A CN 101980624 A CN101980624 A CN 101980624A CN 200980112184 A CN200980112184 A CN 200980112184A CN 101980624 A CN101980624 A CN 101980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s
insert
gas
support component
cladd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21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0624B (zh
Inventor
林丰
安田幸雄
金田明久
马泰奥·莫拉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TDR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Nextec SR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xtec SRL filed Critical Nextec SRL
Priority to CN2013101875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0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0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0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0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0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41D19/04Appliances for making gloves; Measuring devices for glove-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Glove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手套制造设备中,外侧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Ti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并且,手套插入物Ti处于插入至手套外层材料Ts内侧的状态,接着,通过气体充入装置9,手套插入物Ti膨胀,使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粘合在一起。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在转盘2上,随着转盘的旋转,所述手套支撑部件3进入加热炉5中。

Description

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其中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
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08年3月25日的专利申请(Tokugan)2008-077740,以及申请日为2008年7月29日的国际中请PCT/JP2008/063578的在先申请的优先权。
背景技术
登山和滑雪等运动中使用的手套,其外层材料和内层材料之间插入了由防水膜制成的手套插入物。关于将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表面材料)与内层材料之间的方法,已知的一种是使用热塑性树脂(专利文件1)。由于插入物能够自成形为手套的形状,在将这种插入物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上时,使用一个手形的模具,将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固定在此模具上,从外部进行加热和压缩,并通过使涂覆在手套外表面上的熔融热塑性粘合剂熔化,来进行粘合操作(专利文件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特开平7-216609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使用这种手形模具,便需要准备多个适用于各式样和形状的手套的模具,导致成本过高。并且,就算具备了这种模具,仍无法通过外部加热和压缩的方式为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之间的热塑性粘合剂提供所需的热量和压力,于是,会产生局部未粘合或粘合不充分等问题,另外,在使用时手套时,手套插入物可能会从外层材料和内层材料上部分脱离。这些都将降低手套的耐用性。
另外,使用模具时,粘合操作需要手工逐一进行,不仅耗时,且缺陷率高,导致生产率极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该方法和设备能控制手套外层材料与手套插入物之间的粘合的不稳定,以提高操作效率,防止手套形变,最终提高生产率。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手套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将外侧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插入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后,通过气体充入装置将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中,手套插入物膨胀,使手套外层材料与手套插入物粘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当气体由手套插入物上的开口充入外侧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中时,手套插入物在气体作用下膨胀,并在气压作用下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上,这样,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在两者之间的粘合剂的作用下粘合在一起。
本发明优选的粘合剂为热塑性粘合剂,对于热塑性粘合剂的热处理,下面两种热处理方式都可以满足要求:一是在加热炉进行热处理以使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粘合,二是将热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中以粘合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并且,在对热处理后的手套进行冷却时,优选地,对手套插入物在充入气体后的状态下进行冷却。如果热处理后立即移除气体,由于热的热塑性树脂尚未彻底固化,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将无法充分粘合。另外,冷却处理优选地为自然冷却方式。
另外,在热处理时,对手套插入物施予了进一步的压力,且相比热处理初始阶段,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优选地为增加。在进行这种操作时,考虑到手套外层材料的易变形性,当对手套插入物进行粘合时,通过使用控制罩(该罩用于控制因手套插入物中充入气体而引起的手套外层材料的非正常膨胀导致的形变),在多数情况下能够控制手套的外层材料的形变,从而控制产品缺陷率,提高生产率。另外,通过向手套插入物的内侧施予足够的压力,使手套插入物和手套外层材料牢固粘合,于是便能够制得这样一种手套,其中,手套插入物和手套外层材料之间的粘合的不稳定性是可以控制的。
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施加压力而在加压状态下进行处理的时间优选为3秒到20秒。如果时间少于3秒,则手套插入物和手套外层材料将不能牢固粘合;如果时间超过20秒,手套外层材料Ts将伸长,并无法恢复原状。
在所述热处理过程中,所述热处理初始阶段的压力优选地为大于0.0001MPa且小于0.003MPa;在施予压力后,增加后的压力优选地为大于0.003Mpa且小于0.05Mpa。
如果所述热处理初始阶段的压力未达到0.0001MPa(0.001kg/cm2),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之间将可能形成空隙,如果在这之后施予压力,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将无法充分粘合,这样,可能会存在局部粘合不足的空隙,无法获得足够的粘合强度。
另外,如果所述热处理初始阶段的压力超过了0.003MPa,手套外层材料Ts将产生形变。
如果因施予压力而增大后的压力未达到0.003MPa,手套插入物和手套外层材料将无法牢固粘合。
当因施予压力而增大后的压力超过0.05MPa(0.5kg/cm2),手套外层材料Ts将可能伸长,且无法恢复原状。
通过气体充入装置向手套插入物中充入气体后,手套插入物膨胀,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牢固粘合;理想地,利用气体隔离装置将手套插入物中充入的气体进行隔离,以控制已经充入手套插入物中的气体的外流;将用于支撑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的手套支撑部件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分离,并将所述手套支撑部件移至加热炉。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向手套插入物Ti充入气体的装置与热处理的装置(加热炉)是可分离的,于是,能够分别对气体充入装置和加热炉进行管理。例如,一个气体充入装置能够配置多个加热炉,以优选方式进行热处理。另外,一个加热炉也能够配置多个气体充入装置,以优选方式进行气体充入处理。
同样,使用气体充入装置并借助手套支撑部件将热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中、将手套支撑部件传送到加热炉中、热塑性粘合剂在加热炉中受热软化或熔化,这些操作都是合适的。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热塑性粘合剂可能会在热气体中软化或熔化,优选方式依然为热塑性粘合剂在热气体中进行预加热,即,热塑性粘合剂首先优选地处于一个不会熔化的温度,之后,优选地,热塑性粘合剂在加热炉中受热软化或熔化。
本发明的手套制造设备的特征在于,其中,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所述手套制造设备具有手套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手套部件并将其保持在手套插入物已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的状态;所述手套制造设备还具有气体充入装置,用于向手套插入物中充入气体。
根据本发明,利用所述手套支撑部件,能够将手套部件保持在手套插入物已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内侧的状态,并且,通过气体充入装置将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中后,能够使手套插入物膨胀。于是,当外表面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插入到手套的外层材料后,通过手套插入物的开口充入气体时,随着手套插入物膨胀,手套插入物与手套外层材料在气压作用下粘合在一起,由于两者之间粘合剂的作用,手套外层材料与手套插入物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在本发明中,所述手套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空心内部通道,且优选地,所述气体充入装置连接至该手套支撑部件。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具有空心内部通道的手套支撑部件,从气体充入装置向手套插入物中充入气体,以及例如,从外部支撑所述手套支撑部件,因此,将无需进行复杂的操作,例如通过所述气体充入装置充入气体等。
在本发明中,所述手套支撑部件上具有气体隔离装置,用于控制气体的外流,并且,所述手套支撑部件优选地与气压调节装置相连,以防止充入手套插入物中气体的气压超过特定值。另外,该手套支撑部件固定在转盘上,便于随时安装和拆卸,通过转盘的旋转,手套支撑部件被送至位于转盘上特定位置的加热炉,接着热塑性粘合剂软化并熔化,在经过特定的间隔时间后,手套支撑部件返回入口/出口处,于是,提高了将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的这一粘合操作的效率。
本发明优选地具有加热炉。这样,在充入气体后,能迅速进行热处理,从而提高工效。
本发明优选地具有接合部件,用于将所述手套支撑部件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连接起来,且该接合部件优选地具有阀机构。这样,在手套支撑部件从接合部件上拆离后,能防止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中外流。于是,使气体充入装置的内部压力稳定,提高了气体充入处理的工效,且不会对气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使用所述方法和所述设备,能够制造本发明描述的手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手套插入物由于充入气体而产生膨胀,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上,粘合剂在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之间起到粘合作用。因此,仅借助于手套插入物在气体作用下产生的膨胀,便能够控制粘合的不稳定性,制得合适形状的手套。气体充入装置相对简单,另外,通过使用转盘,将外层材料内插入了手套插入物的手套部件传送至设置在转盘上特定位置的加热炉,以软化和熔化热塑性粘合剂,能够预见到将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内侧面上的粘合操作的工效的提高,以及生产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手套支撑部件和接合部件的透视图;
图4为模块化平面图,示意了预加热室、加热炉和冷却室的布置,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支撑部件的布置;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炉和冷却室的安装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抑制控制罩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炉和手套支撑部件的平面布置图;
图11为实施例6中的手套插入物Ti中压力的图解;
附图标记对照表
1:手套制造设备
2:转盘
3:手套支撑部件
5:加热炉
6:入口/出口
7:气体隔离装置
8:压力调节装置
8a: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8b: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
9:气体充入装置
10:接合部件
11:冷却室
15:抑制控制罩
20:电动气动开关阀
T:手套部件(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
Ts:手套外层材料
Ti:手套插入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透视图,图2为该手套制造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手套支撑部件3在转盘2上的固定状态的透视图。图4为模块化平面图,示意了转盘2上的加热炉5、冷却室11和预加热室12的设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1具有位于基座上的转盘2和加热炉5,以及位于转盘2上的手套支撑部件3。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气体充入装置9和压力调节装置8通过轴4接合在一起。并且,手套支撑部件3上具有气体隔离装置7。
本发明适合制造的手套有滑雪手套,登山用手套,以及具有较长腕部的手套,如消防用手套和防寒手套,在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具有手套插入物(也称防水插入物)Ti,用来防水和防风。另外,手套最终成品的手套插入物Ti的内侧配备了内层材料,且手套插入物Ti和内层材料之间有绝缘材料,另外,当手套插入物Ti的内层材料时由织物层形成时,也适合使用手套插入物。
通过覆盖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的开口,手套支撑部件3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手套支撑部件3将手套部件T保持在手套插入物Ti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Ts上的状态,其中。手套支撑部件3与设置在转盘2周围的多个部件一起,能够同时加工多个手套部件T(见图4)。所述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在转盘2上。
转盘2与手套支撑部件3在固定状态下一起旋转,加热炉5设置在转盘2的顶部表面上。并且,预加热室12和冷却室11分别设置在靠近加热炉5的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即,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入口/出口6位于转盘2的前侧,加热炉5等位于后侧,并且,当转盘2与手套支撑部件3旋转一次--该手套支撑部件3用于支撑所述手套部件T,并通过接合部件10固定在转盘2上的入口/出口6处,预加热室12,加热炉5和冷却室11排成一列,送回手套支撑部件3,所述手套支撑部件3用于将所述手套部件T固定在入口/出口6处(见图4)。
壁2d将旋转转盘2分割成特定区域,隔离幕2c固定在壁2d形成的开口处,形成加热炉5,冷却室11和预加热室12。加热炉采用循环型暖气加热器、红外加热器、电加热器和燃气等手段进行加热。预加热室12除采用与加热炉5相同的加热手段外,即循环型暖气加热器、红外加热器、电加热器和燃气等,还能被热空气加热,所述热空气从加热炉5中流出,经由加热炉5和预加热室12之间的隔离幕2c形成的空间。
在加热炉5中进行加热之前,优选地,对手套部件T进行预加热,该手套部件T支撑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其温度介于加热炉内部温度和室温之间。另外,除使用送风机从冷却室外向冷却室11引入空气之外,还使用通风风扇等;由于使用了借助冷却媒介的空气冷却装置,冷却室11中的温度低于加热炉5中的温度;通过加热炉5和冷却室11之间的隔离幕2c,可控制热空气从加热炉5中流向冷却室11中,因此,冷却室11中的温度低于加热炉5中的温度,也能够对支撑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的手套部件T进行冷却。
从加热炉5内部温度的稳定性的角度看,设置预加热室12,并且,在不使用例如冷却介质等强制冷却方式的情况下,优选地在隔离幕2c处设置冷却室11,以控制从加热炉5流出的气流。在转盘2下面设置用于旋转转盘2的轴4,通过驱动电机13的减速器17和皮带V,使轴4和转盘2以预定速度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具有设置在转盘2上的加热炉5,还可以设置预加热室12,对手套部件T进行预加热,以及冷却室11,对已在加热炉5中加热过的手套部件T进行冷却(见图4),但是,也可以只设置加热炉5(见图6),或者设置加热炉5和冷却室11,或者设置加热炉5和预加热室12。另外,在无固定的预加热室12和冷却室11时,除利用入口/出口6和隔离幕2c来维持加热炉5中的稳定温度之外,还可以在入口/出口6处设置预加热室和冷却室。
使转盘2旋转的轴4为圆柱状或管状,其内部具有空心通道,并且,用于送入体的气体充入装置9通过旋转接头4j连接(见图2)。气体充入装置9可使用压缩机,吹风机,气瓶等,也能充入热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9输出的气体经由手套支撑部件3的空心部分,充入到手套部件T的手套插入物Ti中。轴4连接到转盘2的中心,轴4的叉轴连接到附着在转盘2上的接合部件10,通过接合部件10将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起来。接合部件10除与轴4连接之外,还可以通过连接的方式插入手套支撑部件3,且手套支撑部件3能借助接合部件10,从转盘2上自由地安装和拆卸。
另外,由于手套支撑部件3朝接合部件10插入,接合部件10会导致气体从所述轴4处外流,而当手套支撑部件3从接合部件10上拆卸后,阀机构能阻挡气体从所述轴4处外流。气体隔离装置7为活栓(阀)等,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3的下方,用于控制气体的外流。在活栓7固定后,当手套支撑部件3从接合部件10上拆离时,由于所述活栓7的闭合,将不会有气体从手套支撑部件3中流出。
手套支撑部件3除固定手套部件T外,还提供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Ti的充气开口,即轴4插入处,手套支撑部件3的内部形成有圆柱形或管状的空心通道。因此,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在转盘2上,且与轴4连接,来自气体充入装置9的气体通过旋转接头4j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手套支撑部件3的充气开口(固定开口)可为圆形或椭圆形。
轴4上的压力调节装置8具有安全阀,该压力调节装置8用于将手套插入物Ti中的压力保持在预设值。当压力超过预设值时,该安全阀能够放出气体。如果由于加热炉5的热处理,手套插入物Ti中的压力增加过多,手套外层材料Ts或手套插入物Ti过度膨胀,甚至当移除气压后,手套外层材料Ts仍无法恢复至初始形状,便会导致手套的变形。由于手套调节装置8具有安全阀,当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压超过预设值,气体会由手套插入物Ti中释放出来,以避免手套插入物Ti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值。同时,向手套插入物Ti中充气时,优选地,使用压力调节装置8,以避免充入过量气体而导致手套外层材料Ts变形。
手套外层材料Ts可选用纺织布、编织物、无纺材料、复合皮、人造皮革、天然皮革和塑料薄膜等材质,也可使用以织物做基材的材料,如覆盖在塑料薄膜上的编织布,手套可以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例如,手套的手背部分使用编织布,手心部分使用天然皮革。还可选用化纤织物,如涤纶、尼龙、锦纶、腈纶、聚氨酯、人造丝和氯乙烯树脂等,以及天然纤维织物,如树脂、棉制品、毛织品、丝和麻、牛皮等皮革,以及这些材料的组合。另外,无论大小和形状如何,这种具有五个单独手指的手套的外层材料Ts不同于连指手套,即具有一个大拇指部分和一个其余四个手指部分的手套。专利文献1中引用了现有技术,其使用了与手套尺寸和形状相同的模具,本实施方式未使用这种模具,而用气体作为模具来膨胀手套插入物Ti,这样,可灵活控制其形状和尺寸。
对于手套插入物Ti,只要能使用气体充入装置进行膨胀,对其材料并无特定限制,尽管如此,优选的材料为防水材料,并且,从耐用性和表现性的角度看,手套在使用时,优选的材料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另外,从手套内部保温和防潮的角度看,优选的材料为可渗透性材料,具体例如无孔和有孔聚氨酯薄膜,伸长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和氯乙烯薄膜等。更进一步地,例如无纺材料、纺织布和编织物,以及覆盖在所述薄膜基材上的编织层等。还可使用两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物。也可以使用由融合剂或粘合剂粘合而成的的手套插入物,插入物材料的边缘部分(即两个手套插入物形成手套形状的地方)被除去了,该材料除去部分位于穿/脱手套的开口处。
另外,在在手套插入物Ti的外侧涂覆热塑性粘合剂时,手套插入物Ti可以由预先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材料制成,也可以在手套插入物制成后,使用气枪或气喷器工具等将热塑性粘合剂喷涂到该外侧。粘合剂能够以点状、线状、块状方式涂覆在手套插入物Ti的表面,或不留空白地涂覆手套插入物的整个外表面。
另外,尽管手套插入物Ti优选地为近似等于手套外层材料Ts的大小,然而,当手套插入物Ti具有弹性时,也可以稍小于手套外层材料Ts;根据本发明,还可使用大于手套外层材料Ts的手套插入物。这样,同样的手套插入物Ti可用于不同的手套外层材料Ts,无需考虑形状和大小的改变,因此,不需要使用多个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手套插入物Ti,从而降低成本,简化库存管理。
接下来,将对实现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方法为,将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外侧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Ti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通过气体充入装置9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使手套插入物Ti膨胀,手套外层材料Ts粘合到手套插入物Ti上。
粘合剂涂覆在手套插入物Ti的外表面。尽管可选用多种粘合剂,如热固性粘合剂、热塑性粘合剂、光固化粘合剂等,然而,由于粘合剂加热后的可塑性能够使得粘合步骤随时简便地进行,于是,优选的粘合剂为热塑性粘合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加热炉5和气体充入装置9充入到手套插入物Ti中的热气,热塑性粘合剂为优选的粘合剂。热塑性粘合剂也称热熔性胶合剂,在常温下为固态胶,受热后软化并熔化。将热塑性粘合剂涂覆在手套插入物Ti上,接着进行加热以使其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Ts上,热塑性粘合剂软化或熔化,通过随后的冷却实现粘合。热塑性粘合剂可不留空白地涂覆手套插入物Ti的整个外表面,也可采用点状、线状或块状的方式涂覆。从渗透性和手套部件处理的角度看,优选地为点状涂覆方式,但从粘合强度的角度看,不留空白地涂覆整个表面为最优选的方式。
可以选用任一种熟知的热塑性粘合剂,并根据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的材料随意选择其软化点,然而,从粘合的角度看,60℃到180℃为优选软化点温度范围。
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涂覆在手套插入物Ti上的、位于手套外层材料Ts内侧的热塑性粘合剂通过接触方式固定在手套部件T上,其中手套插入物Ti位于插入后状态。手套部件T的手套插入物Ti上的开口与手套支撑部件3的外部边缘的形状相匹配,通过这种方式使手套部件T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也可以使用绑带、皮带或夹子等工具使手套部件T固定到手套支撑部件3上。但使用这些进行固定,在充入气体后,漏气现象较为明显。而采用弹性部件或橡胶等,结合绑带,将手套部件T固定到手套支撑部件3上,能较好地减少漏气现象。
接下来,利用气体充入装置9将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Ti中,使手套插入物Ti膨胀,使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紧密粘合。充入的气体可以是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氦气等,出于成本考虑,最好为空气。另外,气体的温度可以为室温,但如果将气体加热到50℃到90℃时再充入,热塑性粘合剂便能迅速软化或熔化,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这样为优选的方式。手套插入物Ti中充入气体的气压优选地为0.01-0.5kg/cm2(1.0-49kPa)。当气压低于0.01kg/cm2(1.0kPa)时,手套插入物Ti与手套外层材料Ts可能无法充分粘合,而当气压高于0.5kg/cm2(49kPa)时,手套外层材料Ts可能伸长且无法恢复原状。另外,必要时可使用抑制控制罩15,以避免手套外层材料Ts过度伸长(见图7)。
在手套插入物Ti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Ts中、且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Ti之前,使用圆柱形烙铁等工具将指尖部分预加热到80℃到200℃,使手套插入物Ti的指尖部分和手套外层材料Ts的指尖部分初步粘合,并使手套插入物Ti的指尖部分与手套外层材料Ts固定在一起,这样有益于粘合的牢固性。另外,对于手指和手指根部,在以同样方式将手套插入物Ti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Ts中、且气体充入到手套插入物Ti之前,使用圆柱形烙铁等工具将这些部位加热到80℃到200℃,使手套插入物Ti的手指根部和手套外层材料Ts的手指根部初步粘合,并使手套插入物Ti的手指根部和手套外层材料Ts固定在一起,从而有益于粘合的牢固性。
接下来进行加热。转盘2旋转,将手套部件T送至加热炉5,开始进行加热。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处于粘合状态,手套插入物Ti外侧的热塑性粘合剂软化或熔化。可根据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的材料以及热塑性粘合剂的软化点而随意设定加热炉5的热处理程度,然而,最好在60℃到200℃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操作。如果热处理使得手套插入物Ti内部的气压升高了,尤其当手套外层材料Ts为易变形的薄型材料时,从保持手套部件T的形状的角度看,优选地可通过压力调节装置8排出气体,以防止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压超过特定值。另外,必要时可使用抑制控制罩15,以避免手套外部材料Ts伸长(见图7)。
根据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的材质、涂覆于手套插入物Ti上的热塑性粘合剂的软化点和热处理程度,热处理的时间持续10秒到10分钟较为合适。从粘合的牢固性和手套成品的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优选的时间为1分钟到5分钟。如果热处理的时间少于10秒,手套的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可能无法充分粘合,而如果热处理的时间超过10分钟,将降低生产率。另外,手套部件T在加热炉5中进行加热之前,也可以先在预加热室12中进行预加热。
在加热炉5中进行了预定时间的加热处理之后,通过设置在所述加热炉5之后的冷却室11中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见图4)。这种冷却是在将气体通过气体充入装置9充入到手套插入物Ti后的状态下进行的。并且,在加热炉5中进行了预定时间的热处理之后,将手套外层材料Ts中插入了手套插入物Ti的手套部件T取出,送入入口/出口6,最好使热塑性粘合剂自然冷却。
在这种情况下,当手套部件T离开固定的加热炉5,且手套支撑部件3的活栓7(气体隔离装置)闭合后,在入口/出口6处,手套支撑部件3从转盘2上移走,通过气体充入装置9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体在充入后的状态下冷却,因受热而软化的热塑性粘合剂也开始冷却。当冷却结束后,由于热塑性树脂已经硬化,可以将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体移除,并且,对于将要从手套支撑部件3上拆离的手套部件T来说,由于这个原因,手套插入物Ti与手套外层材料Ts的粘合更加牢固。
另外,也可以采用先从手套插入物Ti中移除气体,再进行冷却的方式。然而,所述在气体充入套到手套插入物Ti中的状态下进行冷却的方式更好一些。在离开加热炉5后,热塑性粘合剂不能即刻充分硬化,如果手套支撑部件(没有气体隔离装置7的手套支撑部件,或气体隔离装置7未闭合的手套支撑部件)在离开加热炉5后直接从转盘2上移开,且手套部件T离开手套支撑部件3,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体被移除,这样,由于手套部件T中压力的突然改变,手套插入物Ti可能会从手套外层材料Ts上部分脱离。由于安装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的气体隔离装置7能够防止气体的外流,手套插入物Ti和手套外层材料Ts之间可以实现牢固粘合。这样,热塑性粘合剂硬化,制得的手套部件T的手套插入物Ti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
另外,在用所述方式向手套插入物Ti中充入气体、加热炉中压力增大的同时,使用一种方法以防止手套插入物Ti中压力过高时手套外层材料Ts的变形,即使用抑制控制罩15,避免手套外层材料Ts过度伸长(见图7)。如果手套外层材料Ts伸长,而手套插入物Ti恢复至初始大小,则抑制控制罩15优选地为近似等于手套的大小,抑制控制罩15也可以大于手套外层材料Ts。盖抑制控制罩15优选地为具有5个手指,但为了防止手套外层材料Ts的伸长,也可以不具有全部5个手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5和图6示意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采用了轴4上连接吸气装置16的结构,用于从手套插入物Ti中移除气体。特别地,如果手套插入物Ti中充入的不是空气,而是氮气和氦气等,在将空气从手套插入物Ti内部吸出时,同时充入了氮气和氦气等。对于这种类型的手套支撑部件3和轴4,可以只使用一个管道,但使用2到3个管道更为适合,在充入气体、移除气体(空气)时,各自使用单独的管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未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冷却室11和预加热室12,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手套支撑部件3设置在转盘2转动方向的内侧和外侧,手套支撑部件3的数量也可以比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多。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以可以使用回路型传送带代替转盘2,其中,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在该回路型传送带上,当传送带转动时,手套支撑部件3进入加热炉5中,进行预定时间的加热处理,接着手套支撑部件3返回入口/出口。这种情形下,手套支撑部件3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个中心轴4具有多个分支分别与多个手套支撑部件3相连,而是一个手套支撑部件与一个轴4相连,因此可以使多个手套部件T的支撑和旋转同时、一体地进行。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8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为一种装置,其中,底座上有接合部件10,气体充入装置9连接至接合部件10,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在接合部件10上,气体如空气由气体充入装置9充入到手套插入物中,还具有加热炉,可进行特殊的热处理。即,用于向手套插入物Ti中充入气体的装置和热处理的装置(加热炉)是分离的,并且,在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Ti后,气体隔离装置7将气体限制在手套插入物Ti之中。接下来,手套支撑部件3从接合部件10上拆离,手套支撑部件3移至加热炉中,对手套部件T进行热处理,使手套插入物Ti和手套外层材料Ts通过热塑性粘合剂粘合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未使用例如转盘等用于传送支撑部件3的设备,但配置了压力调节装置8。另外,配置吸气装置16等也是较好的方式。
手套的制造方法是,在手套插入物Ti的外侧涂覆热塑性粘合剂,将其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制造出手套部件T,再将手套部件T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接下来,将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到接合部件10上,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Ti,手套插入物Ti膨胀,使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粘合在一起。此时,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涂覆在手套插入物Ti外侧的热塑性粘合剂呈现在手套插入物Ti和手套外层材料Ts之间,并与手套外层材料Ts粘合。接着,手套支撑部件3的气体隔离装置7闭合,将气体限制在手套插入物Ti的内部。充入气体的气压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另外,手套外层材料Ts与手套插入物Ti、热塑性粘合剂、手套插入物Ti与手套外层材料Ts的指尖和手指根部等预粘合,都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接着,支撑着手套部件T的手套支撑部件3从接合部件10上移除,进入加热炉,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粘合剂(热塑性粘合剂)软化或熔化,手套外层材料Ts粘合在手套插入物Ti上。接着进行冷却,完成手套外层材料Ts与手套插入物Ti的粘合操作。热处理的温度和持续时间都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当加热炉作为传送设备如转盘2或传送带的附属设备使用时,用于将手套部件T保持在传送装置上的手套支撑部件3优选地为固定的,随后进行热处理。另外,如果使用不带传送装置如转盘的加热炉,用于固定手套部件T的手套支撑部件3进入加热炉中进行热处理,在经过必要的时间后,优选地,将用于固定手套部件T的手套支撑部件3从加热炉中移开。对于热处理后要进行的冷却,尽管可以将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体移除,然而,考虑到粘合的牢固性,优选地为在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的状态下进行冷却,即,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方式。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为了将手套插入物Ti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Ts上,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并进行热处理;至于手套外层材料Ts的类型,在充入气体的气压作用下,手套外层材料Ts产生形变(膨胀),且插入物中的气体移除后,仍无法恢复原状。本实施方式涉及手套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当手套插入物Ti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Ts上时,手套外层材料Ts的形变是可以控制的。
本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方法与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手套插入物Ti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并且,当外侧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Ti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时,通过气体充入装置9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使手套插入物Ti膨胀,于是,手套外层材料Ts与手套插入物Ti粘合,但在热处理过程中,对手套插入物Ti施予了进一步压力,并且,与热处理的初始阶段相比,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增加了。
这样,并且当使用易发生形变的手套外层材料Ts时,在对手套插入物Ti进行粘合后,为了不使用控制罩而控制手套外层材料的变形且减少缺陷产品,也可以控制生产率。另外,由于能够对手套插入物Ti的内侧施予足够的压力,使手套插入物Ti和手套外层材料Ts牢固粘合,于是,便能够制造出这样一种手套,对手套插入物Ti和手套外层材料Ts粘合的不稳定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手套外层材料Ts、手套插入物Ti和热塑性粘合剂等可按照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使用。
进一步地,对于将手套插入物Ti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Ts上,最好按照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进行,并且,最好将手套插入物Ti的手指根部与手套外层材料Ts的手指根部进行预粘合,并将手套插入物Ti的指尖部分与手套外层材料Ts的指尖部分进行预粘合,其操作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至于热处理的条件,在热处理初始阶段,手套插入物Ti中的压力较低,此时,手套外层材料Ts没有过度伸长。根据手套外层材料Ts的种类,热处理期间的低压各不相同,但以大于0.0001MPa(0.001kg/cm2)较为合适,优选的值为大于0.0005MPa(0.005kg/cm2)。另外,最好小于0.003MPa(0.03kg/cm2)。如果气压未达到0.0001MPa(0.001kg/cm2),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之间可能形成空隙,在这之后施予压力时,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无法充分粘合,于是,在局部粘合不足处会有空隙,最终无法获得足够的粘合强度。
进一步地,如果压力超过0.003MPa,手套外层材料Ts可能会产生形变。
热处理时,在对手套插入物Ti内施予了进一步的压力后,其中的压力大小取决于手套外层材料Ts的种类,但以小于0.05MPa较为合适。更优选的压力为大于0.003MPa(0.03kg/cm2)且小于0.01MPa(0.1kg/cm2)。
如果压力超过0.05MPa(0.5kg/cm2),手套外层材料Ts可能伸长且无法恢复原状。
尽管可按照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加热程度和加热时间来进行加热,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处理时施予了进一步的压力。加压时间为,从热处理结束前即刻开始施予该压力,并持续不到20秒时间,而在高压下进行3秒到20秒处理较为合适。接下来,最好使手套插入物Ti中的压力恢复至热处理初始阶段的低压,再进行冷却。
至于冷却,也适于按照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进行。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设备进行说明。图9和图10为本实施方式示意图,描述了在连接6个手套部件T时如何进行热处理,然而,这一数目并不构成对连接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中,包含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转盘2、加热装置5、手套支撑部件3、气体隔离装置7以及接合部件10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对手套部件T进行热处理时,为使多个手套插入物Ti中的每一个的气压均发生改变,具有以下装置:轴4上的检测装置,即检测螺栓21;邻接开关22,用于对压力切换装置发出切换命令,该压力切换装置对检测螺栓21进行检测;电动气动开关阀20,即压力切换装置,用于切换提供到每个手套插入物Ti中的压力;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a,为电动气动开关阀20提供高压;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b,以同样方式为电动气动开关阀20提供低压;在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a和低压用压力调价装置8b的压力调节装置上还连接了气体充入装置9,用于向手套插入物Ti中充入气体。
另外,电动气动开关阀20与旋转接头4j相连,且通过软管经旋转接头4j与转盘2、位于转盘2上的接合部件10、手套支撑部件3和手套部件T相连,将气体送入手套插入物Ti中。
同样,本实施方式具有6个电动气动开关阀20,以固定6个手套支撑部件。进一步地,以同样的方式,还具有6个检测螺栓21,邻接开关22,压力调节装置(分别用于高压和低压)以及接合部件10等。另外,旋转接头4j上还有6个连接口,用于充入和移除气体,每个连接到电动气动开关阀20和位于转盘2上的接合部件10。
进一步地,通过使用图9的设备,当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到接合部件10上时,低压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之后,在热处理中按预设时间施予压力,这样,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得以增大;然而,如图8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尤其当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在接合部件10上时,将来自气体充入装置9的气体如空气充入手套插入物中,为多个手套支撑部件3配备了多个手套部件T,低压气体充入该手套部件T的手套插入物Ti(充入气体后,气体隔离装置7闭合,防止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体外流);如本实施方式的图9中的装置所示,提供的多个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在接合部件10上,气体隔离装置打开,进行热处理,在热处理过程中对手套插入物Ti施予进一步压力,与热处理初始阶段相比,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增大了,于是,手套插入物Ti与手套外层材料Ts能够粘合在一起。
实施例
实施例1
滑雪手套的外层材料Ts用涤纶布制成,手套插入物Ti上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软化点为85℃),用点状方式涂在由可渗透性防水聚氨酯树脂制成的手形无孔膜的一侧,两个这些涂有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形物覆盖在手套插入物的外表面上,对外边缘部分除手套开口处进行粘合。插入手套插入物Ti,使手套插入物Ti上的热塑性粘合剂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以形成手套部件T。手套插入物Ti的尺寸大于手套外层材料Ts。使用的手套制造设备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设备。由于向接合部件10中插入了手套支撑部件3,以及气体从所述轴4中外流的缘故,当手套支撑部件3从结合部件10上移开后,使用具有阀机构的接合部件10,以防止气体从所述轴4中外流。
接下来,使用加热到100℃的圆柱形烙铁来软化指尖和手指根部的热塑性粘合剂,使手套插入物Ti的指尖和手指根部分别与手套外层材料Ts的指尖和手指根部预先粘合。
接下来,将手套部件T固定在从转盘2上取下来的手套支撑部件3上后(用绑带固定),手套支撑部件3通过接合部件10固定到转盘2上,气体从连接到手套支撑部件3的气体装置9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引起手套插入物Ti膨胀。此时,手套插入物Ti内的气压为0.2kg/cm2(19.6kPa)。转盘2旋转,将手套部件T送入加热炉5中,在120℃时进行2分钟热处理。3分钟后(预加热30秒,加热2两分钟,冷却30秒),手套部件T送至入口/出口处,当活栓(气体隔离装置7)闭合后,将手套部件T与手套支撑部件3一起取下,这样便制得了手套部件T,其中,手套插入物Ti用热塑性粘合剂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Ts上。
进一步地,立即将刚刚取下的、其上固定了手套部件T的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起来,并充入气体,这样,有望获得按计划制造的手套部件T。这种方式制得的手套部件T具有整个手套外层材料Ts,且手套插入物Ti粘合牢固,生产率高。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冷却处理是在冷却室(50-60℃)中进行的,如果送至入口/出口6处的手套部件T与活栓(气体隔离装置)7处于闭合状态的手套支撑部件3一起移除,则热塑性粘合剂冷却并硬化,整个手套插入物Ti充分且牢固地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Ts上,不会发生粘合不稳定情况。
实施例2
当温度为60-80℃的气体(热气体)经由手套支撑部件3充入手套插入物Ti后,通过转盘2将传送至加热炉5,在120℃加热2分钟。同时,冷却持续时间为24秒。移开位于加热炉5和预加热室12之间的隔离幕2c,并且预加热室12和加热炉5中不进行预加热。除此之外,其余的方法都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这种方法制得的手套部件T,其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充分牢固粘合,不会发生粘合不稳定。另外,对比实施例1,将热气体充入预加热室时,可以加快处理过程。这是因为热空气的充入使外侧的热塑性粘合剂迅速软化或熔化。
实施例3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手套制造设备未使用预加热室12和冷却室11,只配备了加热炉5,并且,在热处理后(热处理持续时间为2分30秒),手套部件T被送至入口/出口6,活栓(气体隔离装置)闭合,手套部件T与手套支撑部件3一起取下,在室温下进行10分钟自然冷却。除此之外,其余的方法都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样制得手套部件T。这种方式获得的手套部件T,其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充分牢固粘合,且不会发生粘合不稳定。并且,生产率高于使用现有模具时的生产率。
实施例4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手套制造设备未使用预加热室12和冷却室11,只配置了加热炉5,并且,当空气通过吸气装置16从手套插入物Ti中移除后,向其中充入氮气。接着,在热处理后(热处理持续时间为2分30秒),到达入口/出口6处的手套部件T的活栓(气体隔离装置)闭合,手套部件T与手套支撑部件3一起取下,接着在室温下自然冷却10分钟。除此之外,其余的方法都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这样制得手套部件T。这种方式获得的手套部件T,其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充分牢固粘合,且不会发生粘合不稳定。并且,生产率高于使用现有模具时的生产率。
实施例5
将外侧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Ti插入手套部件T中,使其与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粘合,该手套部件T用硅带缠绕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并用绑带牢牢固定。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在无加热炉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接合部件10上,并与气体充入装置9相连,将空气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使其膨胀,并使手套插入物Ti和手套外层材料Ts粘合。
另外,如实施例1,手套支撑部件3中从接合部件10上取下后,接合部件10的阀机构能防止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中外流。
接下来,手套支撑部件3的气体隔离装置7闭合,将空气限制在手套插入物Ti中。手套支撑部件从接合元件10上拆下,手套支撑部件3移至单独的加热炉,进行2分钟热处理。
接下来,从加热炉中移出手套支撑部件3,在室温下进行10分钟自然冷却。冷却后,从手套支撑部件3上取下手套部件T,接着,在对粘合状态进行确认后,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充分且牢固地粘合,不留空隙。然而,由于气体充入装置9和加热装置是分离的,本实施例中产品的产率低于所述其它实施例。
另外,手套外层材料Ts、手套插入物Ti、热塑性粘合剂、热处理温度、手套插入物Ti内的气压,以及手套插入物Ti的指尖和指根部分与手套外层材料Ts的指尖和指根部分的粘合,都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虽然在上述的每种实施方式中,手套部件T的制造均是通过将手套插入物Ti粘合至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而实现的,但也可以通过已知的其它方法来将里面的插入材料固定至手套部件T从而制得手套。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使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手套制造方法。
手套外层材料Ts为高尔夫球运动中使用的材料,用一面为氯乙烯树脂薄膜层的材料制成。手套插入物Ti为例如由可渗透防水型聚氨酯树脂制成的手形无孔膜,两个这种涂覆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形物覆盖在手套插入物的外表面上,对除手套开口处的其余外边缘部分进行粘合,制得手套插入物。接下来,将粉末状热塑性粘合剂(软化点为75℃)洒在手套插入物的整个外表面,以得到外侧涂覆热塑性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
插入手套插入物Ti,于是,手套插入物Ti上的热塑性粘合剂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Ts的内侧,形成手套部件T。使用大于手套外层材料Ts的手套插入物Ti。
接着,用加热到100℃的圆柱形烙铁来软化指尖和指根部位的热塑性粘合剂,使手套插入物Ti的指尖和指根部分与手套外层材料Ts的指尖和指根部分预粘合。
接着,将手套部件T固定在手套支撑部件3上。用橡胶带缠绕在手套部件T和手套支撑部件3的手腕部分,其上使用夹子加以固定。
固定手套部件T的手套支撑部件3上的气体隔离装置7闭合,手套支撑部件3固定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图8所示设备的接合部件10上,将空气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此时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压为0.001MPa(0.01kg/cm2)。为重复这一操作,使用多个手套支撑部件3,这些手套支撑部件3上固定了手套部件T,空气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进一步地,当手套支撑部件3从接合部件10上取下后,如实施例1所示,图8的接合部件10的阀机构能防止从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中外流。
接着,手套支撑部件3的气体隔离装置闭合,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8所示的设备上取下手套支撑部件3,将其固定到图9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手套制造设备的转盘2上的接合部件10上,并打开手套支撑部件3上的空气隔离装置7。手套支撑部件3通过穿过空心轴4的耐热胶管连接到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b,6个旋转接头4j和电动气动开关阀20,以及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b连接到气体充入装置9。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将压力调节至0.001MPa(0.01kg/cm2)。另外,接合部件10具有阀机构,以防止气体从气体充入装置中外流。
转盘2以预定速度转动,将手套部件T传送至加热炉5(使用循环型热空气加热器加热),热处理温度为120℃(120秒)。在热处理结束前8秒时,通过电动气动开关阀20,从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b切换到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a,手套插入物内部施予压力为0.005MPa(0.05kg/cm2),热处理持续6秒。在热处理结束前2秒(此时手套支撑部件移至入口/出口处),从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a切换到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b,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恢复至初始值0.001MPa(0.01kg/cm2)。图11示意了热处理过程中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情况。
在由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b切换到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a时,在邻接开关22处检测到固定在轴4上的检测螺栓21,并向电动气动开关阀发出切换指令。涉及相反过程,在切换到高压用压力调节装置6秒后,电动气动开关阀收到指令,将其切换到低压用压力调节装置8b。
热处理完成后,手套支撑部件3移至入口/出口处,气体隔离装置7闭合,手套支撑部件3与手套部件T从位于转盘2上的接合部件10上取下,其中,气体已充入手套插入物Ti中,室温下进行20秒的冷却。之后,从手套支撑部件3上取下手套部件T。立刻将手套支撑部件3上固定在这些接合部件10上,打开气体隔离装置7,继续进行热处理。其中,手套支撑部件3上具有手套部件T,手套插入物Ti中预先通过图8的设备充入了气体。
冷却后的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部件T的手套插入物Ti充分且牢固粘合,以此获得的手套部件T没有诸如伸长之类的形变。
另外,对于以同样方式获得的、由手套外层材料Ts和手套插入物Ti构成的手套部件T,在手套插入物Ti中的气压为0.005MPa(0.05kg/cm2)时,如果热处理继续进行120秒,手套外层材料Ts将过度伸长,甚至当移除手套插入物Ti中的空气后,仍然大于初始大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第三实施方式的图8所示的手套制造设备,预先制备并使用了固定到手套支撑部件3的、具有充入了气体的手套插入物Ti的手套部件T,并且,在使用了第四实施方式的图9的设备进行了热处理之后,生产率比之前各实施例有所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图8的设备,尽管预先制备并使用了固定到手套支撑部件3的、具有充入了气体的手套插入物Ti的手套部件T,但是,如果使用第四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如果未使用图8的设备预先进行制备,且只使用图9的设备将手套插入物Ti与手套外层材料Ts粘合在一起,那么,不言而喻,由于制得的手套外层材料Ts的伸长,将可以控制缺陷产品的产生,并实现手套插入物Ti和手套外层材料Ts之间的牢固粘合。
工业应用
根据本发明,手套插入物由于充入气体而膨胀,手套插入物粘合到手套外层材料上,且粘合剂是通过介于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之间来实现的。因此,仅通过充入气体使手套插入物膨胀的方式便能够控制粘合的形变,制得合适形状的手套。进一步地,用相对简单的装置进行气体充入,并且,通过使用转盘,通过将手套外层材料内插入了手套插入物的手套部件送至设在转盘上预定位置的加热炉,使热塑性粘合剂软化和熔化,这些都能够预见到将手套插入物插入至手套外层材料内侧的粘合操作的工效的提高,并因此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Claims (18)

1.一种手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手套插入物粘合至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并且,在将外侧涂覆了粘合剂的手套插入物插入到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上后,通过气体充入装置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中,使手套插入物膨胀,从而使手套外层材料与手套插入物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热塑性粘合剂来粘合所述手套外层材料与所述手套插入物,且在加热炉中进行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热塑性粘合剂来实现所述手套外层材料与所述手套插入物之间的粘合,并且,通过将热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中来进行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热处理后,在气体已充入手套插入物中的状态下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处理中,对手套插入物施予进一步压力,与热处理初始阶段相比,手套插入物中的压力增加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比热处理初始阶段的压力更高的压力下进行处理的时间长度为3秒到20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处理中,在所述热处理的初始阶段的压力为大于0.0001MPa且小于0.003MPa,由于施加了压力,增加的压力为大于0.003MPa且小于0.05MPa。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气体充入装置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之后,手套插入物膨胀,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牢固粘合,气体隔离装置将手套插入物中的气体隔离,以控制充入到手套插入物中的气体的外流,手套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手套外层材料和手套插入物,该手套插入物从所述气体充入装置上分离,所述手套支撑部件移至加热炉。
9.一种手套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制造设备具有手套插入物,所述手套插入物粘合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还具有手套支撑部件,所述手套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手套部件,并使其保持在手套外层材料的内侧插入了手套插入物的状态;以及气体充入装置,所述气体充入装置用于将气体充入手套插入物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套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支撑部件具有空心内部通道,且所述气体充入装置连接到所述手套支撑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手套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支撑部件上有用于控制气体外流的气体隔离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套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制造设备具有连接到所述手套支撑部件上的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用于避免充入手套插入物中的气体的压力超过特定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套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手套支撑部件固定在转盘上,可随意安装及拆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套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制造设备具有设置在所述转盘上的加热炉,通过所述转盘的转动,所述手套支撑部件进入加热炉中,在进行了预定时间的热处理后,所述手套支撑部件返回入口/出口处。
15.根据权利要求9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套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制造设备具有加热炉。
16.根据权利要求9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套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制造设备具有接合部件,所述接合部件用于连接所述手套支撑部件和所述气体充入装置,并且,所述接合部件具有阀机构。
17.用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得的手套。
18.用权利要求9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设备制得的手套。
CN200980112184.8A 2008-03-25 2009-03-25 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Active CN101980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7552.3A CN103230114B (zh) 2008-03-25 2009-03-25 手套制造设备及制造手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7740 2008-03-25
JP2008-077740 2008-03-25
JPPCT/JP2008/063578 2008-07-29
PCT/JP2008/063578 WO2009118922A1 (ja) 2008-03-25 2008-07-29 手袋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PCT/JP2009/055948 WO2009119663A1 (ja) 2008-03-25 2009-03-25 手袋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及びその方法またはその装置で得られる手袋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7552.3A Division CN103230114B (zh) 2008-03-25 2009-03-25 手套制造设备及制造手套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0624A true CN101980624A (zh) 2011-02-23
CN101980624B CN101980624B (zh) 2013-05-01

Family

ID=411131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7552.3A Active CN103230114B (zh) 2008-03-25 2009-03-25 手套制造设备及制造手套的方法
CN200980112184.8A Active CN101980624B (zh) 2008-03-25 2009-03-25 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7552.3A Active CN103230114B (zh) 2008-03-25 2009-03-25 手套制造设备及制造手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82948B2 (zh)
JP (1) JP5470243B2 (zh)
CN (2) CN103230114B (zh)
HK (2) HK1153913A1 (zh)
WO (2) WO200911892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0688A (zh) * 2013-07-16 2013-10-09 张强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15595A (zh) * 2014-03-13 2014-05-28 湖州市菱湖重兆金辉丝织厂 一种触摸屏手套生产装置
CN104487249A (zh) * 2012-07-25 2015-04-01 Outdry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薄膜层压的方法和机器以及用其制造的物品
CN114206595A (zh) * 2019-07-31 2022-03-18 麦西皮烫衣部股份公司 用于半成品的热成型和/或热粘合结合的设备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61700A1 (it) * 2006-09-06 2008-03-07 Nextec Srl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fabbricare guanti e simili
KR20110018861A (ko) 2007-11-27 2011-02-24 사이루스 이노베이티브 액세서리즈, 인크 내수성 핸드웨어
US20170142931A1 (en) * 2014-05-28 2017-05-25 Jay Michaelson Ergonomic, anatomically-shaped, textured palmar surfaced glove with a comb-like, raised nodule palm-pattern for grooming and bathing domesticated animals
WO2016061321A1 (en) * 2014-10-16 2016-04-21 Outdr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mbrane lam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article
CN104309037A (zh) * 2014-10-24 2015-01-28 张家港瑞泰美弹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长袖手套的模具
JP6599119B2 (ja) * 2015-04-01 2019-10-30 ショーワグローブ株式会社 手袋の製造方法
CN104799456B (zh) * 2015-04-30 2016-04-20 张波 手套熨烫整形一体机
CN104859904B (zh) * 2015-05-20 2016-08-17 浙江鸿昌机械有限公司 医用手套内衬纸包装机放套吹气装置
KR101609647B1 (ko) 2016-01-07 2016-04-06 주식회사 정도엔텍 스포츠의류용 기능성 원단
JP7198396B2 (ja) * 2017-12-28 2023-01-04 株式会社セキデン 中空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115432B (zh) * 2018-06-15 2020-11-10 广州长林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橡胶手套自动检漏方法
USD902503S1 (en) 2019-03-01 2020-11-17 Bissell Inc. Pet grooming glove
CN110269298B (zh) * 2019-04-25 2021-07-06 邵阳市希达劳保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隔热手套缝制设备
IT202000004468A1 (it) 2020-03-03 2021-09-03 Macpi Spa Pressing Div Semilavorato in maglia per la fabbricazione di calze, calzature e guanti e processo per la sua realizzazione
CN113108991B (zh) * 2021-02-26 2022-12-09 台山维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式全自动手套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035878Y1 (zh) 1964-02-24 1965-12-18
JPS51131584A (en) * 1975-05-13 1976-11-16 Sankei Kogyo Kk A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polyurethane rubber coated gloves
US4010877A (en) 1975-06-09 1977-03-08 Parke, Davis & Company Work fixture and folding method
JPS63109021A (ja) * 1986-10-28 1988-05-13 Komine Rubber Kogyo Kk 浸漬成形法及びその装置
US4776209A (en) 1987-07-13 1988-10-11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Leakage detector
FR2643713B1 (fr) * 1989-02-24 1994-09-02 Sibille & Cie Ateliers Appareil de controle de l'etancheite de gants isolants
JP2506558B2 (ja) * 1993-11-30 1996-06-12 オカモト株式会社 軟質成型物の塗装方法
JPH07216609A (ja) * 1994-02-03 1995-08-15 Japan Gore Tex Inc グローブインサート及びその固定方法
JP3472354B2 (ja) 1994-10-05 2003-12-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手袋の製造方法
JPH09296312A (ja) * 1996-05-02 1997-11-18 S T Chem Co Ltd 手袋及び手袋の製造方法
JP2000175938A (ja) * 1998-12-18 2000-06-27 Jex Kk 医療用手袋および医療用手袋の製造方法
DE10004355A1 (de) 2000-02-02 2001-08-23 Gore W L & Ass Gmbh Handschuh
AU2001247484A1 (en) 2000-03-20 2001-10-03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Fabric bag for use in fabric care processes
CN2426689Y (zh) 2000-06-13 2001-04-18 张良村 圆筒式蒸汽/加硫/冷冻制鞋机
US7282107B2 (en) 2003-08-22 2007-10-16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ple head automated composite laminating machin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large barrel section components
US20050118916A1 (en) 2003-10-21 2005-06-02 Rayonier Product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Company. Composite absorbent structures with nonwoven substrates with improved lamination integrity
US20050095273A1 (en) * 2003-10-29 2005-05-05 Taizo Yano Synthetic resin-made glove and the process thereof
US7645353B2 (en) 2003-12-23 2010-01-1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Ultrasonically laminated multi-ply fabrics
US7803438B2 (en) * 2004-09-30 2010-09-28 Ansell Healthcare Products Llc Polymeric shell adherently supported by a lin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ITMI20050385A1 (it) 2005-03-10 2006-09-11 Nextec Srl Procedimento e sistema per impermeabilizzare semilavorati di calzature guanti capi ed accessori di abbigliamento nonche' prodotti ottenuti con questo procedimento o sistema
ITMI20061700A1 (it) * 2006-09-06 2008-03-07 Nextec Srl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fabbricare guanti e simili
CN100534343C (zh) * 2007-03-20 2009-09-02 罗传兴 具有柔软包覆层手套的制造方法
US7971275B2 (en) * 2008-08-18 2011-07-05 Ansell Healthcare Products Llc Cut resistant damage tolerant chemical and liquid protective glove with enhanced wet and dry grip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7249A (zh) * 2012-07-25 2015-04-01 Outdry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薄膜层压的方法和机器以及用其制造的物品
CN104487249B (zh) * 2012-07-25 2016-06-08 Outdry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薄膜层压的方法和机器以及用其制造的物品
CN103340688A (zh) * 2013-07-16 2013-10-09 张强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40688B (zh) * 2013-07-16 2015-04-08 张强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15595A (zh) * 2014-03-13 2014-05-28 湖州市菱湖重兆金辉丝织厂 一种触摸屏手套生产装置
CN114206595A (zh) * 2019-07-31 2022-03-18 麦西皮烫衣部股份公司 用于半成品的热成型和/或热粘合结合的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0624B (zh) 2013-05-01
US20110258750A1 (en) 2011-10-27
US8882948B2 (en) 2014-11-11
HK1188092A1 (zh) 2014-04-25
CN103230114A (zh) 2013-08-07
JP5470243B2 (ja) 2014-04-16
JPWO2009119663A1 (ja) 2011-07-28
WO2009118922A1 (ja) 2009-10-01
WO2009119663A1 (ja) 2009-10-01
HK1153913A1 (en) 2012-06-22
CN103230114B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0624B (zh) 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CA2661970C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gloves and the like
US7402222B2 (en) Flocked transfer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including the flocked transfer
CN103419384A (zh) 一种修复破损输送带的方法及其修复装置
WO2000008361A1 (fr) Soufflets divises et procede de connexion des soufflets, agent de depot et corps de chauffe
CN109674124A (zh) 应用无缝点胶工艺的服装及制作方法
JP5324162B2 (ja) 手袋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2452210A (zh) 一种汽车座椅面套的包覆方法
KR100419240B1 (ko) 액상(液狀)접착제를 이용한 원단 합포방법
CN101843379B (zh) 接合机
CN110328119A (zh) 一种工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187174A (zh) 纺织品的复合制造工艺以及专用于该工艺的纤维涂布器
JPH06310262A (ja) 電気採暖具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301240B1 (ko) 폴리우레탄 폼을 이용한 양면원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4487249B (zh) 用于薄膜层压的方法和机器以及用其制造的物品
JP2001106471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移動手摺の加熱加圧装置
CN114801201A (zh) 一种用tpu材料制造充气艇的制备工艺
CN114435457A (zh) 方向盘皮革包裹方法和方向盘
JPS6125811A (ja) スラツシユ成形における金型の加熱冷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39704A (ja) 電気寝具の製造方法
JPH0592085A (ja) 接着剤を用いた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80586A (zh) 氟塑料内衬同设备内壁的紧衬方法
JP2004305667A (ja) 電気カーペ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02061012A (ja) 接着タイプのストレッチ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OUTDRY TECHNOLOGIES SRL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XTEC S.R.L.

Effective date: 201106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BUSTO ARSIZIO CITY, ITALY TO: OREGON, THE US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624

Address after: oregon

Applicant after: OUTDR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Italy - Asif Qi Austria, Bristol

Applicant before: Nextec S. R. L.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39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39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