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0688B -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0688B
CN103340688B CN201310296598.9A CN201310296598A CN103340688B CN 103340688 B CN103340688 B CN 103340688B CN 201310296598 A CN201310296598 A CN 201310296598A CN 103340688 B CN103340688 B CN 1033406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mould
acupuncture
surgical glove
gl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65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0688A (zh
Inventor
张强
张耀申
蔡娟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965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40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40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0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0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06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其为三层结构,包括外层的第一手套体、内层的第二手套体及中间的药物夹层。本发明提出的防针刺外科手套,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当不小心被受污染的针头等锐器刺穿手套时,夹层内的药物可以对刺入手套的针头等锐器的部位进行消毒,从而减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手套特别是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防针刺外科手套。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时,手套被锐器刺伤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医生手术时,每年被针刺伤的几率为1-2次,不仅对手术人员造成一定伤害,尤其病人患有各种传染病(如:艾滋病、梅毒、肝炎、结核等)时,很有可能将这些疾病传播给手术医生,对手术人员身心造成极大危害。现有的外科手套基本都是由医用橡胶制成的单层结构,对锐器的防护能力较差,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当沾染病人病灶部位体液的医疗器械,特别是带有病人体液的缝针、各种内固定的钢针、螺丝钉、电锯、电钻、甚至是病人骨折的尖端,都可对外科手套造成刺伤,如针刺穿外科手套,可对手术医生的皮肤、软组织造成伤害,由于这些常规医用橡胶手套材料防护能力差,加之并不具备消毒杀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因此很容易给手术医生带来受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因此,研究一种确实有效的医用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防针刺外科手套,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为三层结构,包括外层的第一手套体、内层的第二手套体及中间的药物夹层,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使用乳胶材料分别制造所述第一手套体与所述第二手套体;
步骤B,将所述第二手套体的内侧套在一个第二模具上,旋转所述第二模具,将混合有药液的乳胶喷淋至所述第二手套体外侧;
步骤C,将所述第一手套体外侧套在一个第一模具内,向所述第一手套体内侧吹入氮气,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多个气孔,通过所述气孔将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一手套体外侧之间的空气抽出,使得所述第一手套体外侧膨胀后与所述第一模具贴合;
步骤D,将步骤B中的所述第二手套体插入步骤C中的所述第一手套体;并同时旋转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
步骤E,按从所述第一手套部手指侧向开口侧的顺序逐步从所述气孔吹入氮气,使所述第一手套体内侧与喷淋有药液的所述第二手套体贴合紧密;
步骤F,通过所述第二模具内设置的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二模具进行加热,使所述第一手套体与所述第二手套体之间的乳胶固化,完成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制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防针刺外科手套,在针刺穿透手套时,使针体沾染的体液,尽可能滞留在手套外或手套内,同时,使针体通过消毒液杀伤病原微生物,减少或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手术者体内引起感染,减少风险。
本发明所提供的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具有夹层结构,这样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当不小心被受污染的针头等锐器刺穿手套时,夹层内的药物可以对刺入手套的针头等锐器的部位进行消毒,从而减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发送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1的制造方法,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1为三层结构,包括外层的第一手套体11、内层的第二手套体12及中间的药物夹层13,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1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使用乳胶材料分别制造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均可用现有工艺及常用医用乳胶材料制成。使用乳胶材料可使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更具有弹性,针刺入时摩擦力更大,使针体沾染的体液留在手套外或夹层手套的夹层内。
乳胶材料为橡胶首先经炼胶机切片,切片后送溶胶缸与汽油混合溶胶。溶胶再经乳化、调制后由泵送乳胶中间罐。溶于汽油的橡胶溶液从蒸馏塔的顶部送入,经蒸汽加热蒸馏,轻组分汽油受热成气相,汽油气体在油气冷却器被冷水混合并冷却。油水混合物再至油水分离器,油水分层。上层汽油回收,下部水再经水泵送至凉水塔冷却,冷却后再冷却蒸馏塔的气体汽油;蒸馏塔釜乳胶依自身压力送乳胶搅拌缸搅拌、调制后至离心机分离出手套原料乳胶,再经调色、过滤后待用。
在制作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时,手套模型可先经酸碱清洁、水清洗,洗净的模型先浸入热水加热后至浸凝固剂并干燥进行浸胶。浸胶后送烘箱初步烘干、加纤维内套、冲热水再送至烘箱硫化、烘干成型。手套脱模后充气检查、低温定型、中温干燥、水洗、脱水、烘干后再包装送成品仓库。
步骤B,将所述第二手套体12的内侧套在一个第二模具22上,旋转所述第二模具22,将混合有药液的乳胶喷淋至所述第二手套体12外侧。
当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分别制造完成后,可将所述第二手套体12的内侧套在第二模具22上,所述第二模具22可以与所述第二手套体外形一致,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二手套提12伸展充分,之后可以把预先准备的用于形成药物夹层13的药液混入乳胶后,喷淋至所述第二手套体12外侧,在喷淋过程中,旋转所述第二模具22可以使得喷淋至所述第二手套体12外表面的混合有药液的乳胶均匀。
所述药物夹层13使用的药物可以是具有抗病毒、抗梅毒螺旋体、抗菌、抗多种病原微生物和消毒液等特性的多种药物混合,例如,药物成分可以是由盐酸吗啡双胍、高锰酸钾、长效青霉素注射液、硫酸多粘菌素、氯化苯甲乙氧氨混合。将药物混合入乳胶溶液,对所述第二手套体12外侧进行喷淋。当喷淋完成后,药物就可以附着在所述第二手套体12外表面,从而形成所述药物夹层13。
另外,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二手套体12外侧喷淋形成药物夹层13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在大拇指、食指等容易刺伤的部位设置生物丝网进行加固。
步骤C,将所述第一手套体11外侧套在一个第一模具21内,向所述第一手套体11内侧吹入氮气,所述第一模具21设置有多个气孔211,通过所述气孔211将所述第一模具21与所述第一手套体11外侧之间的空气抽出,使得所述第一手套体11膨胀后外侧与所述第一模具21贴合。
所述第一模具21为内模具,其内部设置有比所述第一手套体11外形略大的型腔,在所述第一模具21上设置有多个与其内部的型腔连接的气孔211,图3中只示意性画出了几处所述气孔21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气孔211可以遍布所述第一模具21内部的型腔。
将所述第一手套体11置入所述第一模具21后,向所述第一手套体11内侧吹入氮气,所述第一模具21的型腔内的空气就可以通过所述气孔211排出,从而不用影响所述第一手套体11的伸展,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气孔211将所述第一模具21与所述第一手套体11外侧之间的空气抽出,就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手套体11膨胀后外侧与所述第一模具21贴合。
步骤D,将步骤B中的所述第二手套体12插入步骤C中的所述第一手套体11;并同时旋转所述第一模具21和所述第二模具22。
所述第一模具21的转轴210与所述第二模具22的转轴220可以在一个中心轴线y上,这样可以保障所述第二手套体12与所述第一手套体11对齐。
当所述第二手套体12插入所述第一手套体11后,同时高速旋转所述第一模具21和所述第二模具22,使得所述第二手套体12外侧的混合有药液的乳胶液在离心力作用下,呈薄膜状均匀分布于第一手套体11和第二手套体12之间,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步骤中,所述第一模具21和所述第二模具22以2000-250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30秒即可达到最佳的均匀分布效果。
步骤E,按从所述第一手套部11手指侧向开口侧的顺序逐步从所述气孔211吹入氮气,使所述第一手套体11内侧与喷淋有药液的所述第二手套体12贴合紧密。
通过所述气孔211向所述第一模具21与所述第一手套体11外侧之间吹入氮气,可以使所述第一手套体11内侧与喷淋有药液的所述第二手套体12贴合紧密,在吹入氮气的过程中,还可以使所述第一模具21与所述第二模具22绕着所述转轴210和所述转轴220的中心轴线y旋转,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之间的空气更容易排除,避免形成气泡。
同样的,排出空气过程中,保持所述第一模具21和所述第二模具22以2000-250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即可达到最佳的排气效果。
按从所述第一手套体11手指侧向开口侧的顺序逐步从所述气孔211吹入氮气。这样有利于将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之间的空气逐步排出,避免形成气泡。
步骤F,通过所述第二模具22内设置的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二模具22进行加热,使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之间的乳胶固化,完成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制造。
所述第二模具22可以设置有中空的空腔,空腔中设置电加热装置,就可以对所述第二模具22进行加热。
当对所述第二模具22进行加热后,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之间的乳胶就可以固化,从而把所述第一手套体11与所述第二手套体12固定连接形成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此外,由于乳胶中的药物混合有水分,在乳胶加热固化过程中,药液就可以在所述药物夹层13中形成包含药物的液滴,这样,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当不小心被受污染的针头等锐器刺穿手套时,夹层内的包裹有药物的液滴就可以更好的对刺入手套的针头等锐器的部位进行清洗消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防针刺外科手套1。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1为三层结构,包括外层的第一手套体11、内层的第二手套体12及中间的药物夹层13,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药物夹层13使用的药物成分为,盐酸吗啡双胍、高锰酸钾、长效青霉素注射液、硫酸多粘菌素、氯化苯甲乙氧氨混合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及由该方法制造的防针刺外科手套,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具有夹层结构,这样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当不小心被受污染的针头等锐器刺穿手套时,夹层内的药物可以对刺入手套的针头等锐器的部位进行消毒,从而减少医生在对有传染病病人手术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对于普通病人也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伤害。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发明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为三层结构,包括外层的第一手套体、内层的第二手套体及中间的药物夹层,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使用乳胶材料分别制造所述第一手套体与所述第二手套体;
步骤B,将所述第二手套体的内侧套在一个第二模具上,旋转所述第二模具,将混合有药液的乳胶喷淋至所述第二手套体外侧;
步骤C,将所述第一手套体外侧套在一个第一模具内,向所述第一手套体内侧吹入氮气,所述第一模具设置有多个气孔,通过所述气孔将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一手套体外侧之间的空气抽出,使得所述第一手套体外侧膨胀后与所述第一模具贴合;
步骤D,将步骤B中的所述第二手套体插入步骤C中的所述第一手套体;并同时旋转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以2000-2500转/分钟的速度旋转30秒;
步骤E,按从所述第一手套部手指侧向开口侧的顺序逐步从所述气孔吹入氮气,使所述第一手套体内侧与喷淋有药液的所述第二手套体贴合紧密;
步骤F,通过所述第二模具内设置的加热装置对所述第二模具进行加热,使所述第一手套体与所述第二手套体之间的乳胶固化,完成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所述第二手套体外侧喷淋形成药物夹层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大拇指、食指容易刺伤的部位设置生物丝网进行加固的步骤。
3.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针刺外科手套由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针刺外科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夹层使用的药物成分为,盐酸吗啡双胍、高锰酸钾、长效青霉素注射液、硫酸多粘菌素、氯化苯甲乙氧氨混合而成。
CN201310296598.9A 2013-07-16 2013-07-16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340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6598.9A CN103340688B (zh) 2013-07-16 2013-07-16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6598.9A CN103340688B (zh) 2013-07-16 2013-07-16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0688A CN103340688A (zh) 2013-10-09
CN103340688B true CN103340688B (zh) 2015-04-08

Family

ID=4927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6598.9A Active CN103340688B (zh) 2013-07-16 2013-07-16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4068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48A (zh) * 1987-08-20 1989-03-15 哈特奇桑公司 弹性材料制成的预防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80624A (zh) * 2008-03-25 2011-02-23 尼克斯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CN201929062U (zh) * 2010-11-25 2011-08-17 上虞众友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胶手套植绒模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48A (zh) * 1987-08-20 1989-03-15 哈特奇桑公司 弹性材料制成的预防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80624A (zh) * 2008-03-25 2011-02-23 尼克斯泰克有限责任公司 手套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及用此方法或设备制得的手套
CN201929062U (zh) * 2010-11-25 2011-08-17 上虞众友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胶手套植绒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0688A (zh)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1993C (zh) 从皮肤的着色区消除色素的装置
US20170231816A1 (en) Ophthalmic inj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8697279A (zh) 皮肤美容装置的手持件
CN103340688B (zh) 一种防针刺外科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517691A (ja) 再利用防止機構を有する注射器アセンブリ
CN2912612Y (zh) 一种头皮按摩治疗器
CN105498026A (zh) 一种分流式输液系统及输液方法
KR200362549Y1 (ko) 부항기의 부항컵
WO2013104221A1 (zh) 配合医用注射针筒使用的集成注射针头的装置
CN203915092U (zh) 一种医疗废弃针头回纳收集器
CN206949604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检查手套
CN204364526U (zh) 新型复合性火罐
CN208145219U (zh) 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
CN109009460B (zh) 可拆卸式专用手套
CN1263521C (zh) 具双弹性结构气密的安全注射针筒
CN103876752B (zh) 一种静脉留置通路采血器
CN203220442U (zh) 预防针刺伤无菌手套
CN211156145U (zh) 一种一次性操作套针
CN206822846U (zh) 针灸针容纳装置
CN206079152U (zh) 一种带复合抑菌层的护理手套
CN207286411U (zh) 一种针尖隐匿型注射器
CN211068003U (zh) 一种隔姜运动灸器
CN204106828U (zh) 可拆卸的皮肤消毒器及其包装体
CN203001217U (zh) 温控脐疗垫
CN207679536U (zh) 一种cvc临床实践置管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