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3262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33262A CN101833262A CN200910205932A CN200910205932A CN101833262A CN 101833262 A CN101833262 A CN 101833262A CN 200910205932 A CN200910205932 A CN 200910205932A CN 200910205932 A CN200910205932 A CN 200910205932A CN 101833262 A CN101833262 A CN 1018332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sensitive drums
- drum
- black
- image forming
- forming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8—Driving control for rotary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speed control, stop position contro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6—Electrical connecto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9—Cartridge holders, e.g. intermediate frames for placing cartridg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环带和鼓单元。鼓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上。鼓单元在安装方向上被插入以安装到主体上。鼓单元具有第一端和布置于安装方向下游的第二端。鼓单元支承包括黑色感光鼓和彩色感光鼓在内的多个感光鼓。黑色感光鼓具有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轴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每个彩色感光鼓具有在与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轴线。黑色和彩色感光鼓被布置在安装方向上。黑色感光鼓被布置在最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二端可绕第一轴枢轴地转动而可在初始位置和枢转位置之间运动。当鼓单元位于初始位置时,黑色和彩色感光鼓接触环形带。当鼓单元位于枢转位置时,黑色感光鼓接触环形带而彩色感光鼓与环形带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本领域所公知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为具有面对对应于黑色、黄色、洋红和青色四种颜色的四个感光构件设置的传送带的电子照相彩色打印机。然而,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构件时刻与传送带相接触。因此,即使在例如仅利用黑色形成图像的操作期间,对应于黄色、洋红和青色的其余颜色的感光构件与传送带保持接触并且因此很快磨损。
因此,已经提出彩色图像记录器,作为能够防止感光构件的这种不必要磨损和劣化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No.09-281770中描述的彩色图像记录器将黄色、洋红和青色的图像形成部分构造成单个彩色图像形成单元,而将黑色图像形成部分构造成单个图像形成单元。利用该图像记录器,彩色图像形成单元在形成黑色图像时与传送带分离。
然而,在上述彩色图像记录器中,黑色图像形成部分和彩色图像形成单元被独立地操作。该构造可能潜在地导致操作期间黑色图像形成部分和彩色图像形成单元之间间隙的波动,使得保持相邻感光构件之间的均匀间隔困难。维持相邻感光构件之间的这种均匀间隔对于防止在彩色打印机中出现颜色套准问题极端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事项,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能够使感光构件与环形带分离,同时在相邻的感光构件之间保持间隔。
为了实现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体、环形带和鼓单元。鼓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主体上。鼓单元被沿着安装方向插入以便安装在主体上。鼓单元具有第一端和布置于安装方向下游的第二端。鼓单元支承包括黑色感光鼓和彩色感光鼓在内的多个感光鼓。黑色感光鼓具有在垂直于安装方向的轴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每个彩色感光鼓具有在与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线。黑色和彩色感光鼓排列在安装方向上。黑色感光鼓被布置在最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二端可绕第一轴枢转,从而可在初始位置和枢转位置之间运动。当鼓单元被布置在初始位置时,黑色和彩色感光鼓接触环形带。当鼓单元被布置在枢转位置时,黑色感光鼓接触环形带而彩色感光鼓与环形带分离。
进一步地,优选鼓单元被可滑动地支承在主体内。
进一步地,优选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使鼓单元在初始位置和枢转位置之间枢转的鼓单元枢转机构。
进一步地,优选鼓单元枢转机构包括凸出部分和接触部分。凸出部分在轴向上从第二端(55)向外伸出。接触部分在垂直于轴向的平面内枢转并且与凸出部分保持接触。
进一步地,优选主体包括调整鼓单元在主体内位置的基准部分,并且当多个感光鼓与环形带接触时,第二端接触基准部分。
进一步地,优选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壳体和按压件。壳体容纳黑色感光鼓。壳体具有与黑色感光鼓共用中心轴的弧形突起。按压构件按压弧形突起。
进一步地,优选壳体包括在轴向上从壳体向外伸出的制动器,并且鼓单元进一步包括接收制动器的接收部分。按压构件将弧形突起朝黑色感光鼓与制动器之间的点按压。
进一步地,优选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传输机构和多个联结构件。传输机构有选择地将驱动力传输到多个感光鼓。多个联结构件分别对应于多个感光鼓。每个联结构件被有选择地联结到相应的感光鼓并且具有在相应的感光鼓的轴向上延伸的联结轴。当相应的感光鼓(16)与环形带分离时,每个联结构件从相应的感光鼓脱开。
进一步地,优选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模式设定单元,该模式设定单元将图像形成设备设定到单色模式、彩色模式和鼓安装模式中的一个模式。当模式设定单元将图像形成设备设定到鼓安装模式时,允许感光鼓被安装到主体或与主体分离。
进一步地,优选传输机构包括切换构件,该切换构件可有选择地运动到与鼓安装模式相对应的第一位置、与单色模式相对应的第二位置和与彩色模式相对应的第三位置中的一个位置。
进一步地,优选当切换构件被布置在第一位置时每个感光鼓从相应的联结构件脱开并且接触环形带;当切换构件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黑色感光鼓与相应的联结构件联结并且接触环形带,而每个彩色感光鼓从相应的联结构件脱开并且与环形带分离;当切换构件被布置在第三位置时,每个感光鼓与相应的联结构件联结并且接触环形带。
进一步地,优选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可在垂直于轴向的平面内枢轴地转动的接触部分;切换构件包括朝向接触部分凸出的凸出部分;当切换构件被布置在第二位置时,接触部分接触凸出部分;当切换构件被布置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一时,接触部分不接触凸出部分。
进一步地,优选黄色、洋红和青色色粉中的每种色粉被用在彩色感光鼓中的其中一个内,并且鼓单元包括处理框架和处理单元。处理框架在固定位置支承彩色感光鼓。处理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框架内并且支承黑色感光鼓。
进一步地,优选处理框架包括一对彼此平行的侧板,每个彩色感光鼓被可旋转地支承在这对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优选黑色感光鼓被可旋转且可拆卸地支承在这对侧板之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特定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的目的将因为联系附图所做的以下说明而变得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侧剖视图;图2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内的鼓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如图2所示鼓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彩色感光鼓被安装在处理框架内时鼓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当黑色感光鼓被安装在图4所示的处理框架内时鼓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显示如何定位黑色感光鼓的说明性视图;图7是图释用于将鼓单元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内的操作的立体图;图8是图释图7所示主体内部的说明性视图;图9是图释用于将鼓单元安装到主体内的操作的立体图;图10是图释用于将鼓单元安装到主体内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图11是图释在图10所示状态下的主体内部的说明性视图;图12是图释用于从图10所示状态开始安装鼓单元的操作的立体图,其中鼓单元已经被完全安装在主体内;图13是图释在图12所示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底面图;图14是图释图12所示的主体内部的说明性视图;图15(a)是图释在图12所示状态下的鼓单元和主体的立体图;图15(b)是图释在图12所示状态下的鼓单元和主体的侧视图;图16是图释在图像形成设备被设定为单色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图17是图释在图像形成设备被设定为单色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底面图;图18是图释当图像形成设备被设定为单色模式时的主体内部的说明性视图;图19(a)是图释当图像形成设备被设定为单色模式时的鼓单元和主体的立体图;图19(b)是图释当图像形成设备被设定为单色模式时的鼓单元和主体的侧视图;图20是图释在图像形成设备被设定为彩色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图21是图释在图像形成设备被设定为彩色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底面图;以及图22是图释当图像形成设备被设定为彩色模式时的主体内部的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图像形成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打印机1为水平串联型(tandem-type)彩色激光打印机,包括作为打印机主体的主壳体2,以及在主壳体2内的用于供应将要被打印的若干片纸P(sheets of a paper P)的馈送单元3和用于在从馈送单元3供应来的若干片纸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在说明书全文中,假设打印机1布置在它要被使用的方位,将使用术语“向上”、“向下”、“上”、“下”、“上方”、“下方”、“之下”、“右”、“左”、“前”、“后”等。在使用中,打印机1如图1所示布置。
主壳体2具有在侧视图内大致为矩形的箱形。图像形成单元4被容纳在主壳体2内。前盖5设置在主壳体2的一个侧壁上,用于露出主壳体2的内部以便安装或除去稍后说明的处理框架12。
在下面的描述中,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设置有前盖5的侧(图1中的右侧)将被称为前侧,而相反侧(图1中的左侧)为后侧。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左侧和右侧将基于用户在从前面看彩色激光打印机1时的观察。因此,彩色激光打印机1在图1中的近侧为左侧,而远侧为右侧。
馈送单元3包括用于容纳若干片纸P的纸盘6。纸盘6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2的底部内。馈送辊7被布置在纸盘6的前端上方,用于沿着U形的馈送路径(未显示)将若干片纸P从纸盘6馈送到图像形成单元4。
馈送辊7旋转而每次一片地将容纳在纸盘6中的若干片纸P馈送到馈送路径上。若干片纸P随后被从馈送路径传送到图像形成单元4,以便经过稍后描述的四个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之间。
图像形成单元4包括扫描单元8、处理单元9、转印单元10和定影单元11。扫描单元8被布置在主壳体2上方。扫描单元8基于图像数据朝四个感光鼓16照射激光束,以曝光相应的感光鼓16的表面。处理单元9用作鼓单元。
处理单元9被布置在扫描单元8下方和馈送单元3上方。处理单元9被可拆卸地安装在主壳体2。处理单元9包括单个处理框架12和对应于四种打印颜色的四个处理盒13。
处理框架12被可滑动地支承在主壳体2内,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入主壳体2中或从主壳体2中滑出。处理盒13以在前至后方向(安装方向)上并列(juxtaposed)排列的方式安装在处理框架12内。更具体地说,处理盒13支承黑色处理盒13K、黄色处理盒13Y、洋红处理盒13M和青色处理盒13C,这些处理盒从前侧到后侧以所给定的顺序排列。每个处理盒13均配备有感光鼓单元14和显影盒15。
每个感光鼓单元14包括感光鼓16、栅控式电晕充电器17和清洁刀片18。感光鼓16被定向成使它的轴沿左右方向。具体地说,黑色处理盒13K的感光鼓16具有在平行于左右方向的第一轴向上延伸的轴。黄色处理盒13Y、洋红处理盒13M和青色处理盒13C的每个感光鼓16具有在平行于第一轴向的第二轴向上延伸的轴。黑色感光鼓16被定位在最靠近处理单元9的在安装方向上游的一端的位置处。
栅控式电晕充电器17被布置在感光鼓16的斜后上方,面对但不接触感光鼓16。清洁刀片18被布置在感光鼓16的后面,面对且接触感光鼓16。
显影盒15被布置在相应的感光鼓单元14的前侧,并且包括供应辊19、显影辊20和层厚调节片21。
显影辊20被定位成接触感光鼓16的前侧。供应辊19被布置在显影辊20的前侧。层厚调节片21被布置在显影辊20上方。形成在显影盒15内这些部件上方的空间用于容纳相应颜色的色粉。
利用处理盒13,容纳在显影盒15内的色粉被供应到供应辊19上,该供应辊19依次将色粉供应给显影辊20。同时,色粉在供应辊19和显影辊20之间被摩擦充正电。
随着显影辊20旋转,层厚调节片21将携带在显影辊20的表面上的色粉调节到规定的厚度,从而显影辊20携带均匀的薄色粉层。
同时,栅控式电晕充电器17在感光鼓16旋转的同时将均匀的正极性电荷施加到感光鼓16的表面。随后,扫描单元8以高速扫瞄的方式将激光束照射穿过形成在感光鼓单元14和显影盒15之间的间隙(由图1中的虚线指示),来曝光感光鼓16的表面。这样,扫描单元8在感光鼓16的表面上上形成与将要形成在纸张P上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随着感光鼓16继续旋转,携带在显影辊20表面上的充正电的色粉被供应给形成在感光鼓16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由此通过逆显影(reverse development)将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见的色粉图像。
转印单元10在主壳体2内被布置在馈送单元3上方和处理单元9下方,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转印单元10包括驱动辊22、从动辊23、传送带24和四个转印辊25。
驱动辊22和从动辊23彼此平行,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环形传送带24绕驱动辊22和从动辊23安装。转印辊25被布置在传送带24内与感光鼓16相对的位置处,使传送带24介于其间。每个感光鼓16与相应的转印辊25之间的位置被称为转印位置。
传送带24的上部向后运动,以便将从馈送单元3供应来的一片纸P依次经过感光鼓16和转印辊25之间的各个转印位置传送。当纸张在传送带24上被传送时,携带在各个感光鼓16上的每种颜色的色粉图像被顺序地转印到纸张上以形成彩色图像。
定影单元11被布置在转印单元10的后面并且包括加热辊26和与加热辊26相面对的加压辊27。在彩色图像已经在转印单元10内被转印到纸张P上以后,在纸张经过定影单元11内的加热辊26和加压辊27之间时通过热和压力的组合而将图像定影到纸张上。
在色粉图像已经被定影到纸P上以后,纸张被沿着U形的排出路径(未显示)朝被布置在路径下游端的一对排纸辊28传送。排纸辊28将纸张排出到形成在主壳体2的顶面上的排出盘29上。
如图2和3所示,每个处理盒13均配备有彼此大致平行但在左右方向上分离的一对左右侧壁31,感光鼓单元14横越在侧壁31之间,而显影盒15被可拆卸地支承在侧壁31内。
每个侧壁31均为在侧视图中为矩形且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平板。以下,在区分被布置在左侧和右侧的侧壁31时,左侧的侧壁31将被称为左侧壁31L,而右侧的侧壁31将被称为右侧壁31R。显影器导槽32形成在两个侧壁31的内表面中,用于接纳显影盒15的左右两端。进一步地,制动器33被设置在两个侧壁31的外表面上,同时突起34形成在侧壁31的顶部边缘上。
显影器导槽32形成为两侧壁31的前部中的切除部(cutout),在侧视图内为大致矩形形状,从侧壁31的顶部边缘延伸到靠近底部边缘的位置。
制动器33为在各自的左右方向上从两侧壁31的外表面向外伸出的圆柱形肋。制动器33靠近侧壁31的前缘并且在它的大致垂直中心处定位。
突起34为从侧壁31的顶部边缘向上延伸的板。每个突起34在侧视图中为弧形,与各自的感光鼓16共用中心轴。横向地,突起34从侧壁31的后边缘延伸到其中心。
另外,鼓联结器35靠近左侧壁31L的后下角设置,用于从主壳体2侧输入驱动力。显影器联结器支承槽36形成在左侧壁31L的顶部边缘中,靠近其前侧,用于接纳显影器联结器(稍后描述)。
鼓联结器35包括鼓联结器盖38和由鼓联结器盖38可旋转支承的阴鼓联结器构件37。鼓联结器盖38为圆柱形,并且从左侧壁31L的左侧表面向左伸出。阴鼓联结器构件37被联结到感光鼓16的左端,以便不能相对于感光鼓16旋转。
显影器联结器支承槽36为切除部,形成在左侧壁31L的顶部边缘内在当从左到右伸出时与显影器导槽32相重叠的位置处。显影器联结器支承槽36在侧视图中具有U形形状,具有开放的顶部。
鼓支承构件(未显示)也被设置在右侧壁31R上,用于支承感光鼓16的右端,以便不能相对于感光鼓16旋转。鼓支承构件具有与鼓联结器盖38相同的圆柱形形状,并且从右侧壁31R的右侧表面向右伸出。
多个电极39设置在右侧壁31R上。设置在主壳体2内的主体侧电极(未显示)与电极39连接,用于给处理盒13供电。
每个感光鼓单元14包括感光鼓16、栅控式电晕充电器17、清洁刀片18和容纳这些部件的鼓隔间(drum partition)41。感光鼓16被可旋转地支承在相应的侧壁31之间。栅控式电晕充电器17在相应的感光鼓16的斜后上方(见图1)的位置横越在侧壁31之间。清洁刀片18也在感光鼓16的后侧横越在相应的侧壁31之间(见图1)。
每个鼓隔间41具有在底部敞开的圆柱形形状。鼓隔间41横越在相应的侧壁31之间并与之整体形成。侧壁31和鼓隔间41用作覆盖感光鼓16的壳体。抓持部分40被整体形成在每个感光鼓单元14的顶面上。
显影盒15包括供应辊19、显影辊20和用于容纳这些部件的显影器框架42。供应辊19和显影辊20被布置成在显影器框架42的底部端彼此接近,供应辊19在前侧而显影辊20在后侧,并且供应辊19和显影辊20被可旋转地支承在显影器框架42内(见图1)。
显影器框架42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为箱形,在后下侧面对显影辊20的位置处形成有开口。
显影器联结器43被设置在显影器框架42的左端、在它的垂直中心处,用于将来自主壳体2侧的驱动力输入到供应辊19和显影辊20。
显影器联结器43包括显影器联结器盖45和由显影器联结器盖45可旋转地支承的阴显影器联结器构件44。显影器联结器盖45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从显影器框架42的左侧端面向左伸出。阴显影器联结器构件44与齿轮部(未显示)联结,用于驱动供应辊19和显影辊20。
为了将显影盒15安装在感光鼓单元14中,操作者抓住显影器框架42的顶部,以便显影辊20被定位于显影盒15的底部,而显影器联结器43被定位在左边。操作者在感光鼓单元14上方对齐显影盒15,用于将显影盒15的左端和右端适配到侧壁31的显影器导槽32内来将显影器联结器43适配到显影器联结器支承槽36内,并且把显影盒15向下插入到感光鼓单位14内。
在这时,显影盒15的左端和右端被适配到显影器导槽32中并且在其中被向下引导。显影盒15的左右端的下边缘接触显影器导槽32的下边缘,同时显影器联结器43被适配到显影器联结器支承槽36中。这完成了显影盒15在感光鼓单元14内的安装。
下面将描述处理框架12的细节。处理框架12包括用于从四个处理盒13的底部支承所有四个处理盒13的盒支承框架51和设置在盒支承框架51的左侧和右侧的一对侧板52。
盒支承框架51为形成来围绕四个处理盒13的外周的框架。盒支承框架51整体设置有一对左右框架侧壁53、前梁54和后梁55。盒支承框架51还具有在前梁54与后梁55之间的位置处横越在框架侧壁53之间的黑色隔板61。
黑色隔板61用来将盒支承框架51内的在前梁54和后梁55之间的空间分隔成用于黑色处理盒13K的黑色安装部分62和在黑色安装部分62后面的用于其余三个处理盒13的彩色安装部分63。换句话说,黑色安装部分62由框架侧壁53、前梁54和黑色隔板61限定,而彩色安装部分63由框架侧壁53、后梁55和黑色隔板61限定。
如图3所示,两个隔板59在左右方向上彩色安装部分63之上的位置处横越在框架侧壁53之间。每个隔板59还垂直延伸,其左端和右端在相邻鼓支承槽56(稍后描述)之间的位置处连接到相应的框架侧壁53。因此,由前梁54、后梁55和一对左右框架侧壁53所围绕的空间在前后方向上被黑色隔板61和隔板59分成四个大致相等的间隔。
侧壁31、显影器导槽32和黑色隔板61都比隔板59更向上延伸。框架侧壁53彼此平行排列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分离。以下,当需要区分两个框架侧壁53时,左侧的框架侧壁53将被称为左框架侧壁53L,右侧的框架侧壁53被称为右框架侧壁53R。
四个鼓支承槽56沿前后方向以大致相同的间隔形成在每个框架侧壁53中。鼓支承槽56在侧视图中为大致U形,以致在顶部开口并且形成在与处理盒13的鼓联结器35或鼓支承构件(未显示)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左框架侧壁53L中的鼓支承槽56被形成为用于接纳鼓联结器盖38的形状,而右框架侧壁53R中的鼓支承槽56形成为用于接纳鼓支承构件的形状。
制动器支承槽64形成在每个框架侧壁53内、在框架侧壁53的靠近黑色安装部分62的部分。制动器支承槽64形成在相应的鼓支承槽56的前面、与黑色处理盒13K的制动器33对齐的位置处。制动器支承槽64在侧视图中大致为U形,具有用于接纳制动器33的敞开的顶部。
盒支承轨65在每个框架侧壁53的下边缘跨越整个前后长度形成,并且从那里向内凸出。盒支承轨65形成在用于在处理盒13被安装在处理框架12内时接纳来自处理盒13的侧壁31的接触的位置。
前梁54在左右方向上跨在框架侧壁53的前端之间,并且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第一框架手柄57整体形成在前梁54的前表面上。
类似地,后梁55在左右方向上跨在框架侧壁53的后端之间并且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第二框架手柄58整体形成在后梁55的前侧顶面上。
侧板52由通过冲裁和冲压处理形成的金属板构造而成。在下文中,当区分左右侧的侧板时,在左侧的侧板52将被称为左侧板52L而右侧的侧板52被称为右侧板52R。左侧板52L和右侧板52R彼此平行布置。侧板5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在侧视图中大致为矩形。侧板52的前端和后端在左右方向上分别面对前梁54和后梁55。
在前视图中,侧板52在垂直中点处被弯曲成大致曲柄形状,其顶部在左右方向上被定位成比底部更远。具体地说,当向下突出时,侧板52的顶部在各自的左右方向上被定位得比鼓联结器35的左端和右端以及处理盒13的鼓支承构件(未显示)更靠外。
黑色支承孔71形成在每个侧板52的靠近黑色安装部分62的区域的下部内,并且位于与各自的框架侧壁53的鼓支承槽56相对应的位置。每个黑色支承孔71在侧视图中为带有敞开的顶部的大致U形。黑色支承孔71从侧板52的下部跨到其弯曲部。
黑色支承部分72形成在每个黑色支承孔71的底部边缘上。每个黑色支承部分72在各自的左右方向上遵循弧形形状并且从黑色支承孔71向外延伸。黑色支承部分72与各自的侧板52整体形成,并且起到从各自的鼓联结器35的左端和右端以及鼓支承构件(未显示)的底部支承它们的作用。
在侧视图中为环形的三个鼓保持孔73在靠近彩色安装部分63的部分内形成在两个侧板52的下部区域内,并且在与框架侧壁53的鼓支承槽56相对应的位置处。
每个侧板52内的黑色支承孔71和鼓保持孔73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等间距排列,并且被形成为接纳鼓联结器盖38和鼓支承构件(未显示)。
制动器适配孔74被形成在每个侧板52内,用于接纳设置在处理盒13上的制动器33。四个制动器适配孔74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形成在每个侧板52内。最前面的制动器适配孔74为从侧板52的下部延伸到弯曲部的切除部并且在侧视图中为矩形。制动器适配孔74与黑色处理盒13K的制动器33相对应。其余的制动器适配孔74与其它的处理盒13相对应,即非黑色(彩色)处理盒13Y,13C和13M在侧视图中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
每个侧板52包括在其顶部上在左或右方向上向外伸出的凸出部分75,和在前后方向上沿着侧板52的底部边缘延伸的轨道部分76。
凸出部分75与主壳体2内的枢转杆83(稍后描述)一起构成接触/分离机构(鼓单元枢转机构)。鼓单元枢转机构使处理框架12在初始位置和枢转位置之间枢轴地转动。凸出部分75被形成柱状并且接近侧板52的上后边缘布置。凸出部分75在感光鼓16的轴向上从鼓单元12的后端向外伸出。
轨道部分76与侧板52的底部边缘连续形成,在左或右方向上向内伸出。每个轨道部分76的前端被弯曲成朝前面倾斜向上。
切除部分77形成在左侧板52L中与左侧壁31L的显影器导槽32相对应的位置处,切除部分78形成在右侧板52R中与设置在右侧壁31R上的电极39相对应的位置处。
形成在左侧板52L内的切除部分77在侧视图中为U形,并且在顶部敞开。切除部分77的形状与显影辊20的外周表面相符。形成在右侧板52R内的切除部分78在侧视图中为大致矩形形状,具有前后尺寸长到当从侧面观察时足以露出各自的右侧壁31R上的所有电极39。
当将处理盒13安装在处理框架12中时,首先黄色处理盒13Y、洋红处理盒13M和青色处理盒13C,即非黑色处理盒13,被安装在盒支承框架51的彩色安装部分63内。
操作者通过抓住每个处理盒13的抓持部分40来将非黑色处理盒13安装到彩色安装部分63内,定位处理盒13,以便使处理盒13的前边缘和/或后边缘与隔板59齐平,同时鼓联结器35与鼓支承槽56对齐,并且将处理盒13向下插入到彩色安装部分63中,以便鼓联结器35被适配到鼓支承槽56中。
在这时候,处理盒13被定位在彩色安装部分63中,使得处理盒13的两个侧壁31的底部边缘接触两个框架侧壁53上的盒支承轨65。在随后将每个非黑色处理盒13安装到彩色安装部分63中以后,左右侧板52被装配在处理框架12上。
通过将每个侧板52相对于盒支承框架51定位使得非黑色处理盒13上的鼓联结器35或鼓支承构件(未显示)被适配到形成在侧板52内的鼓保持孔73内并且使得形成在盒支承框架51内的鼓支承槽56与形成在每个侧板52内的鼓保持孔73和黑色支承孔71对齐,操作者将左右侧板52装配在处理框架12上。
因此,非黑色处理盒13被不可拆卸地支承在处理框架12内,如图4所示。因此,设置在非黑色处理盒13内的感光鼓16被不可拆卸地支承在侧板52之间并且能够相对于侧板52转动。即,设置在非黑色处理盒13内的感光鼓16被固定在处理框架12内。
进一步地,设置在每个处理盒13上的制动器33在从侧板52内部朝外部的方向上被插入相应的制动器适配孔74内。进一步地,形成在左侧板52L内的切除部分77与处理盒13的显影器联结器43在左右方向上对齐,同时形成在右侧板52R内的切除部分78在左右方向上与处理盒13上的电极39对齐。因此,显影器联结器43和电极39分别在左侧板52L和右侧板52R的左右侧露出。
接下来,黑色处理盒13K被安装在黑色安装部分62内。如图5所示,黑色处理盒13K以类似于用于将非黑色处理盒13安装在彩色安装部分63内的方式安装在黑色安装部分62内。具体地说,操作者抓住黑色处理盒13K的抓持部分40并将黑色处理盒13K定位成使得黑色处理盒13K的前端与前梁54对齐,而后端与黑色隔板61对齐,以及使得鼓联结器35与黑色支承孔71对齐且制动器33与制动器适配孔74对齐(见图6)。接下来,操作者将黑色处理盒13K向下插入到黑色安装部分62内,将鼓联结器35适配到黑色支承孔71内,并将制动器33适配到制动器适配孔74内。
由于黑色支承孔71和制动器适配孔74在顶部开放,黑色处理盒13K被可拆卸地支承在处理框架12内。因此,设置在黑色处理盒13K内的感光鼓16被可拆卸地支承在侧板52之间并且能够相对于侧板52旋转。换句话说,黑色处理盒13K的感光鼓16被可拆卸地设置在处理框架12内。在这时候,所有处理盒13在处理框架12中的安装完成。
如图7和8所示,主壳体2包括在传送带24的两侧彼此平行布置的一对左右壳体侧壁81、跨在壳体侧壁81之间的基准轴82、跨在壳体侧壁81之间的枢转杆83、按压件103和布置在左壳体侧壁81的左侧的平移凸轮机构84。在下文中,左侧的壳体侧壁81将被称为左壳体侧壁81L,而右侧的壳体侧壁81被称为右壳体侧壁81R。基准轴82用作调整处理单元在主壳体2内的位置的基准部分。
如图8所示,每个壳体侧壁81包括框架支承部分85和黑色定位板86。框架导槽87也被形成在每个壳体侧壁81内。框架支承部分85在前后方向上沿着两个壳体侧壁81的下边缘设置,并且在各自的左右方向上从壳体侧壁81的内表面向内伸出。突起88被形成在每个框架支承部分85的前端上。突起88在侧剖视图内具有弧形形状并且向上伸出。
每个黑色定位板86为在侧视图内大致矩形的平板。黑色定位板86从相应的突起88向后布置并且从相应的框架支承部分85的顶面向上伸出。一部分从每个黑色定位板86的顶部边缘切除,以在侧视图中形成浅V形形状,使得黑色定位板86的顶部边缘在中心比前后边缘更低。黑色处理框架定位板86被布置在当处理框架12被安装在主壳体2内时用于接纳侧板52的黑色支承部分72的位置处(见图6)。
框架导槽87在前后方向上穿过壳体侧壁81的大致垂直中心延伸,并且被造形成用于接纳设置在处理框架12上的凸出部分75。从侧面看时形成为大致曲柄形状的阶梯部分108被形成在每个框架导槽87的前端内。垂直地宽于框架导槽87的枢轴导槽89形成在每个框架导槽87的后端内。
枢轴导槽89在侧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就像稍后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枢轴导槽89起到在处理框架12被安装到主壳体2内时接纳凸出部分75并在处理框架12枢轴地转动时引导凸出部分75的垂直运动的作用,由此限制处理框架12的枢轴转动范围。
如图7和8所示,通孔90形成在两个壳体侧壁81内与显影器联结器43或电极39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在左壳体侧壁81L内的通孔90在侧视图中形成为与显影器联结器43的形状相应的圆形,同时形成在右壳体侧壁81R内的通孔90在侧视图为矩形形状,并且足够大以便露出所有的电极39。
如图8所示,基准轴82由金属等形成为杆状并且在壳体侧壁81的下后端之间延伸。处理框架12的后端的底面在处理框架12被完全安装在主壳体2内时接触基准轴82。
如图7所示,枢转杆83与处理框架12的凸出部分75一起构成接触/分离机构。枢转杆83可在垂直于轴向的平面内枢转。枢转杆83包括枢轴91和一对与枢轴91的每个端部联结的杆构件92,从而不能相对于枢轴91转动。
如图8所示,枢轴91具有杆状并被布置在壳体侧壁81的大致垂直中心朝向其后端。枢轴91的两端被可旋转地插入穿过贯穿壳体侧壁81的通孔93,并且在左右方向上从壳体侧壁81向外伸出。
杆构件92形成为臂状形状。杆构件92的后端在相对于左右方向在壳体侧壁81外面的地点与枢轴91联结。通过该结构,杆构件92的前端垂直,即在与左右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绕枢轴91旋转。
如图8所示,按压构件103布置在每个壳体侧壁81的内侧。每个按压件103包括支承在主壳体2上的肋104、能够垂直滑动的按压突起105和布置在肋104与按压突起105之间的压缩弹簧106。
肋104被布置在黑色定位板86的上方且略前方,并且通过支承框架(未显示)相对于主壳体2固定到位。按压突起105布置在肋104正下方,同时与之分离。按压突起105被定位成在处理框架12被安装到主壳体2内时接触形成在处理盒13上的突起34的顶部并对形成在处理盒13上的突起34的顶部施加压力。
如图7所示,平移凸轮机构84布置在左壳体侧壁81L的外表面上。平移凸轮机构84有选择地将驱动力传输到每个感光鼓16。平移凸轮机构84包括用作切换构件的平移凸轮94和用于将驱动力传输到每个感光鼓16的四个驱动传输齿轮部95。
平移凸轮94由在侧视图中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平板形成。尽管平移凸轮94的功能将在稍后更详细地被描述,平移凸轮94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运动。
凸出部分107形成在平移凸轮94的顶部边缘上,靠近其后端。凸出部分107在侧视图中为大致三角形,并且从平移凸轮94的顶部边缘向上伸出。换句话说,凸出部分107朝枢转杆83伸出。凸出部分107的顶部形成为水平的。凸出部分107布置成能够在凸出部分107的顶端接触杆构件92时向上推动枢转杆83的左杆构件92。
如图12所示,长孔形成在平移凸轮94内。孔在前后方向上伸长,并且具有几乎等于处理框架12的前后长度的前后长度。圆柱形部分96与平移凸轮94整体形成在长孔周围,从长孔的外周边缘向左伸出。
如图13所示,圆柱形部分96与对应于从圆柱形部分96的左侧边缘向左伸出的四个驱动传输齿轮部95的四个缩回部分97以及缩回部分97的后侧边缘连续形成的倾斜部分98整体形成。最前面的缩回部分97(即与黑色处理盒13K对应的缩回部分97)的前后尺寸比其他三个缩回部分97的前后尺寸更短。每个倾斜部分98的伸出长度在从相应的缩回部分97的后边缘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变短。
每个驱动传输齿轮部95包括齿轮99、轴100和阳鼓联结器构件101。由设置在主壳体2内的电动机(未显示)产生的驱动力被输入到齿轮99中。轴100与相应的齿轮99的整体形成并从其向右延伸。
阳鼓联结器构件101的右端形成为鼓联结器35的阴鼓联结器构件37啮合,而左端形成为用于接纳轴100的圆柱形形状,从而轴100不能相对于阳鼓联结器构件101旋转。直径比圆柱形部分96的垂直长度长的桥接部102形成在阳鼓联结器构件101的左端。
压缩弹簧(未显示)也被安装在齿轮99和用于向右推压阳鼓联结器构件101的桥接部102之间。
下面,将参照图9-12描述用于将处理框架12安装在主壳体2内的操作。当将处理框架12安装到主壳体2内,操作者首先抓住处理框架12上的第一框架手柄57和第二框架手柄58,并且将处理框架12上的凸出部分75插入到形成在主壳体2中的框架导槽87的前端内。在抓住第一框架手柄57的同时,操作者向后推动处理框架12。
就此,凸出部分75被沿着框架导槽87引导并且接触形成在框架导槽87内的阶梯部分108,如图所示9。在这种状态下,处理框架12沿着斜面定向,后端比前端定位得更低,沿处理框架12的下边缘的轨道部分76被定位在主壳体2外。
接着,在接着抓住第一框架手柄57的同时,操作者抓住第二框架手柄58并向上抬升第二框架手柄58。结果,凸出部分75在框架导槽87的阶梯部分108中向上运动,如图10所示。当处理框架12被带入水平状态时,处理框架12在其后端上的底部边缘被插入主壳体2中。
在这时候,处理框架12上的轨道部分76与主壳体2的突起88相接触,从而使突起88将处理框架12的后端支承在其底部上,如图11所示。
接着,操作者继续向后推动处理框架12,同时凸出部分75沿着框架导槽87向后引导。当凸出部分75到达形成在框架导槽87的后端的枢转导槽89时,用于安装处理框架12的操作完成,如图12所示。
下面,将参照图12-21描述处理单元9的操作。打印机1包括控制单元(未显示),该控制单元将打印机1设置到单色模式、彩色模式和鼓可拆卸安装模式之中的一个。控制单元被用作用于将打印机1设定到单色模式、彩色模式和鼓可拆卸安装模式之中的一个的模式设定单元的实例。每种模式的细节将在下面描述。
当处理框架12像图12所示那样安全被安装在主壳体2中,凸出部分75被定位在枢轴导槽89的下边缘上并在各自的左右方向上从壳体侧壁81向外伸出。也在这时候,平移凸轮94处于为鼓可拆卸安装位置的第一位置,而凸出部分107被定位在左侧杆构件92的后侧。当处理框架12被完全插入主壳体2时,控制单元(未显示)将打印机1设定到鼓可拆卸安装模式。
进一步地,鼓联结器35在左右方向上与平移凸轮94的圆柱形部分96面对,从而鼓联结器35通过在主壳体2右侧的圆柱形部分96露出。
类似地,显影器联结器43在左右方向上通过形成在左壳体侧壁81L内的通孔90面对,由此显影器联结器通过主壳体2左侧的通孔90露出。通过将凸联结部件(未显示)插入通孔90而与阴显影器联结器构件44联结,驱动力能够被传输到显影器联结器43。
类似地,电极39在左右方向上与形成在右壳体侧壁81R内的通孔90面对,由此电极39通过主壳体2右侧的通孔90露出。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所有阳鼓联结器构件101的桥接部分102与平移凸轮94的相应的缩回部分97接触,从而所有的阳鼓联结器构件101向左缩回。换句话说,平移凸轮94已经使所有感光鼓16的阴鼓联结器构件37(图14)从所有的阳鼓联结器构件101脱开。
进一步地,轨道部分76不再与突起88相接触,如图14所示。因此,黑色支承部分72与黑色定位板86接触并由黑色定位板86支承。处理框架12的后端也接触基准轴82并且被支承于其上。利用这种结构,处理框架12在主壳体2中布置成水平方位。
如图15(a)所示,所有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相接触。如图15(b)所示,按压构件103的按压突起105与突起34的顶部接触,施加向下的压力到突起34。更具体地说,按压构件103朝相应的感光鼓16和制动器33之间的位置向下按压黑色处理盒13K的侧壁31和鼓隔间41。
进一步地,轨道部分76被布置成与框架支承部分85相面对,但与框架支承部分85垂直分离。因此,打印机1处于感光鼓16能够从主壳体2拆卸的鼓可拆卸安装模式。
当控制单元(未显示)将打印机1设定到单色模式时,平移凸轮94随后如图16所示那样向前运动,然后凸出部分107接触左侧杆构件92,而杆构件92沿着凸出部分107的前倾斜表面向上枢转。右侧杆构件92因此与左侧杆构件92一起向上枢转。随着杆构件92枢转,杆构件92的上边缘接触凸出部分75的底部并且向上抬升凸出部分75。换句话说,杆构件92从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枢转到图16所示的枢转位置。
同时,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与黑色处理盒13K相对应的桥接部102被从与圆柱形部分96的缩回部分97接触释放出来,并且沿着倾斜部分98向右前进,如图17所示。
当平移凸轮94到达为单色图象形成位置的第二位置时,杆构件92的前端与凸出部分107的顶部接触,如图16所示。在此处,杆构件92已经将凸出部分75抬升到枢转导槽89的顶端。
通过该操作,处理框架12绕黑色处理盒13K中的感光鼓16的中心轴转动,处理框架12的后端向上上升,如图18和19(b)所示。
进一步地,黑色处理盒13K的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相接触,同时非黑色处理盒13的感光鼓16垂直面对传送带24但与之分离,如图19(a)所示。
同时,与黑色处理盒13K对应的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与黑色处理盒13K的阴鼓联结器构件37相联结,从而共用相同的中心轴,如图17所示。与非黑色处理盒13相对应的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仍旧被向左缩回,并且因此不与相应的阴鼓联结器构件37联结。
在这种状态下,打印机1处于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模式。当驱动力在该单色模式下被输入到每个齿轮99中时,驱动力被传递到黑色感光鼓16,而不是到非黑色感光鼓16,仅能够形成黑色图像。在这时候,与非黑色感光鼓16相对应的阳鼓联结器构件101旋转,同时与感光鼓16保持脱离。
当控制单元(未显示)将打印机1设定到彩色模式时,平移凸轮94如图20所示那样被进一步向前移动,然后杆构件92将凸出部分107的倾斜的背面向下枢转(绕枢轴转动),因此两个杆构件92向下枢转。随着杆构件92向下枢转,凸出部分75也向下落下。
同时,如图21所示,所有阳鼓联结器构件101的桥接部分102从圆柱形部分96的缩回部分97脱离,并且沿着倾斜部分98向右前进。
当平移凸轮94到达是彩色图像形成位置的第三位置时,左侧杆构件92的前端不再接触凸出部分107,如图20所示。在这时候,凸出部分75被再一次布置在枢转导槽89的底部内。因此,如图22所示,处理框架12的后端再次接触基准轴82,从而处理框架12处于水平方位。另外,当处于鼓可拆卸模式时,所有的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有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与相应的阴鼓联结器构件37相联结,并且共用阴鼓联结器构件37的中心轴,如图21所示。因此,打印机1处于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模式。当驱动力在所述彩色模式下被输入到齿轮99中时,驱动力被传输到给所有的感光鼓16以便形成彩色图像。
如图5所示,彩色激光打印机1设有四个感光鼓16。设置在非黑色处理盒13中的感光鼓16被固定到处理框架12,同时设置在黑色处理盒13K中的感光鼓16被可拆卸地设置在处理框架12中。
因此,黑色感光鼓16能够被拆除和替换,同时非黑色感光鼓16仍然固定到处理框架12。结果,当非黑色感光鼓16使用频率低而黑色感光鼓16使用频率高时,该结构允许用户有效地维护经常使用的黑色感光鼓16,同时保持不经常使用的非黑色感光鼓16的相对定位。因此打印机1允许基于使用频率来有效维护感光鼓16,同时保证高质量的图像形成。
在打印机1中,如图5所示,非黑色感光鼓16被不可拆卸地支承在处理框架12的侧板52之间。因此,能够以较高精度来保持相邻非黑色感光鼓16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在打印机1中,如图5所示,黑色感光鼓16被可拆卸地支承在处理框架12的侧板52之间。因此,黑色感光鼓16能够从处理框架12移除,同时精确保持相邻感光鼓16之间的间距。
在打印机1中,黑色感光鼓16布置在处理框架12的前侧,如图1所示。因此,当用户正在前侧安装和移除处理框架12时,黑色感光鼓16被定位成最靠近用户。该结构使从处理框架12移除黑色感光鼓16容易,使替换操作更便利。
如图19所示,黑色感光鼓16根据打印机1被设置在处理框架12的前端,而非黑色感光鼓16能够通过绕黑色感光鼓16的轴向上枢转处理框架12的后端而与传送带24分离。
利用这种结构,设置在处理框架12中的所有非黑色感光鼓16能够作为一个单元与传送带24分离,同时保持所有感光鼓16的相对定位。换句话说,非黑色感光鼓16能够与传送带24分离,同时维持相邻感光鼓16之间的间距。因此,该结构保证了高质量的图像形成,同时适当地减少了感光鼓16的磨损。
在根据优选实施例的打印机1中,处理框架12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这样,四个感光鼓16能够作为一个单元被操作。
对于打印机1,枢转杆83和用于枢转处理框架12的凸出部分75(接触/分离机构)被布置在处理框架12的后侧,如图14所示。因此,该结构使得将接触/分离机构施加到处理框架12的后端变得容易。因此,处理框架12能够容易地被枢转。
更具体地说,如图19(a)和19(b)所示,打印机1具有能够在与左右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枢转的枢转杆83,和在左右方向上从处理框架12的后端向外伸出的凸出部分75。处理框架12能够在枢转杆83接触并移动凸出部分75时枢转。因此,处理框架12能够通过简单的接触/分离机构来枢转。
进一步地,当所有的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接触时,如图15(a)和15(b)所示,处理框架12的后端与基准轴82接触,由此相对于传送带24定位处理框架12。因此,感光鼓16能够相对于传送带24定位,以便可靠地维持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之间的适当接触。
进一步地,按压构件103向下压在形成在黑色处理盒13K的侧壁31上的弧形突起34上,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突起34与感光鼓16共用中心轴,如图6所示。因此,当按压在突起34上时,按压构件103持续地朝黑色感光鼓16的中心轴向黑色感光鼓16施力。该力被持续地朝黑色感光鼓16施加,即使当按压构件103与突起34之间的接触位置随着处理框架12枢转而改变。
更具体地说,如图15所示,按压构件103朝黑色感光鼓16和与黑色感光鼓16分离的相应制动器33之间的位置按压侧壁31。因此,按压构件103能够对感光鼓16和制动器33两者施压。于是,即使当处理框架枢转12时,黑色感光鼓16总是被固定到位。
进一步地,在打印机1中,每个阳鼓联结器构件101在处于彩色模式时与相应的感光鼓16同轴地联结。通过与相应的感光鼓16共用相同的轴,阳鼓联结器构件101能够输入驱动力到感光鼓16。结果,驱动力能够被精确地从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传输到感光鼓16。
当非黑色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分离时,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从处于在单色模式的非黑色感光鼓16脱开。因此,当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从非黑色感光鼓16脱开时,非黑色感光鼓16的旋转在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分离时被停止,即使阳鼓联结器构件101继续旋转。因此,平移凸轮机构84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设置,用于使阳鼓联结器构件101联结到感光鼓16或从感光鼓16脱开。
打印机1还具有允许感光鼓16安装到主壳体2上或与主壳体2分离的鼓可拆卸安装模式。因此,具有感光鼓16的处理框架12能够在鼓可拆卸安装模式下被移除,该鼓可拆卸安装模式不同于用于形成图像的模式(彩色模式和单色模式)。结果,处理框架12能够在图像形成操作不在执行时被移除。
利用打印机1,设置在平移凸轮机构84中的平移凸轮94有选择地运动到与鼓可拆卸安装模式相对应的第一位置、与单色模式相对应的第二位置和与彩色模式相对应的第三位置之一。因此,打印机1的模式能够通过滑动平移凸轮94的简单操作来切换。
通过将平移凸轮94放置到第一位置,所有的阳鼓联结器构件101能够从所有的感光鼓16脱开,同时所有的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接触。通过该操作,处理框架12能够在所有感光鼓16的旋转停止的同时被移除。
通过将平移凸轮94放置在第二位置,与黑色感光鼓16对应的阳鼓联结器构件101联结到该感光鼓16,同时另一个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从非黑色感光鼓16脱开,黑色感光鼓16在非黑色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分离的同时与传送带24接触。因此,与传送带24接触的黑色感光鼓16能够被用于形成图像,同时与传送带24分离的非黑色感光鼓16的旋转停止。
通过将平移凸轮94放置在第三位置,所有的阳鼓联结器构件101与所有的相应的感光鼓16联结,所有的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接触。在该模式下,所有的感光鼓16能用于形成图像。
换句话说,平移凸轮94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的移动将平移凸轮94用于将阳鼓联结器构件101联结相应感光鼓16或从相应的感光鼓16脱开的操作与操作接触/分离机构(枢转杆83和凸出部分75)用于将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接触或将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分离的操作相关联。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平移凸轮94能够将平移凸轮机构84的操作与接触/分离机构的操作关联起来。
进一步地,当平移凸轮94处于第一位置时,凸出部分107的顶部不接触枢转杆83,因此,枢转杆83不向上枢转。于是,感光鼓16不与传送带24分离。
当平移凸轮94处于第二位置时,凸出部分107的顶部正在接触枢转杆83,该接触对枢转杆83施力使得枢转杆83向上枢转。在这时候,非黑色感光鼓16与传送带24分离。
当平移凸轮94处于第三位置时,凸出部分107的顶部不再像在第一位置时那样接触枢转杆83。因此,枢转杆83不向上枢转,而感光鼓16不与传送带24分离。
换句话说,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平移凸轮94决定了平移凸轮94内的凸出部分107的顶部是否接触枢转杆83。枢转杆83在凸出部分107的顶部接触枢转杆83时向上枢转。非黑色感光鼓16仅当枢转杆83向上枢转时与传送带24分离。结果,平移凸轮94的位置决定非黑色感光鼓16是接触传送带24还是与传送带24分离。
Claims (15)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环带;和
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鼓单元,所述鼓单元在安装方向上被插入从而安装到所述主体上,所述鼓单元具有第一端和布置在所述安装方向下游的第二端,所述鼓单元支承包括黑色感光鼓和彩色感光鼓在内的多个感光鼓,所述黑色感光鼓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安装方向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轴,每个彩色感光鼓都具有沿与所述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轴,所述黑色和彩色感光鼓在所述安装方向上排列,所述黑色感光鼓布置在最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二端能以所述第一轴为枢轴进行转动,从而可在初始位置和枢转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所述鼓单元被布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黑色和彩色感光鼓接触环带,并且
当所述鼓单元布置在所述枢转位置时,所述黑色感光鼓接触所述环带,而所述彩色感光鼓与所述环带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可滑动地支承在所述主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使所述鼓单元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枢转位置之间进行绕轴转动的鼓单元枢转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单元枢转机构包括:
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第二端向外伸出的凸出部分;和
可在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平面内作绕轴转动并且与所述凸出部分保持接触的接触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调整所述鼓单元在所述主体内位置的基准部分;
其中,当所述多个感光鼓与所述环带接触时,所述第二端接触所述基准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容纳所述黑色感光鼓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黑色感光鼓感光鼓共用中心轴的弧形突起;和
按压所述弧形突起的按压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壳体包括在所述轴向上从所述壳体向外伸出的制动器,
其中,所述鼓单元进一步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对应的接收部分,每个接收部分接纳所述制动器,并且
所述按压构件朝所述黑色感光鼓与所述制动器之间的某一点位置按压所述弧形突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
可选择性地将驱动力传输到所述多个感光鼓的传输机构;和
分别与所述多个感光鼓相对应的多个联结构件,每个联结构件选择性地与相应的感光鼓联结,并具有在相应的感光鼓轴向上延伸的联结轴,
其中,当所述相应的感光鼓与所述环带分离时,每个联结构件从相应的感光鼓脱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模式设定单元,该模式设定单元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设定为单色模式、彩色模式和鼓安装模式这三种模式中的一种,并且
当所述模式设定单元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设定为所述的鼓安装模式时,所述感光鼓被允许安装到所述主体上或者与所述主体分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切换构件,该切换构件可以选择性地移动到与所述鼓安装模式相对应的第一位置、与所述单色模式相对应的第二位置和与所述彩色模式相对应的第三位置这三个位置中其中的一处位置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切换构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每个感光鼓从所述相应的联结构件脱开并接触所述环带,
其中,当所述切换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黑色感光鼓与相应的联结构件联结并接触所述环带,而每个彩色感光鼓从相应的联结构件脱开并与所述环带分离,并且
当所述切换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时,每个感光鼓与相应的联结构件联结并接触所述环带。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可在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平面内可绕轴转动的接触部分,
其中,所述切换构件包括朝所述接触部分伸出的凸出部分,
当所述切换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接触部分接触所述凸出部分,并且
当所述切换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三位置其中的一处位置时,所述接触部分不接触所述凸出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黄色、洋红和青色色粉中的每一种用在所述彩色感光鼓中的一个内,其中,所述鼓单元包括:
在固定位置支承所述彩色感光鼓的处理框架;和
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处理框架内并支承所述黑色感光鼓的处理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框架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一对侧板,并且
每个彩色感光鼓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一对侧板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感光鼓被以可旋转且可拆卸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一对侧板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81993A JP4674630B2 (ja) | 2008-10-31 | 2008-10-31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281991 | 2008-10-31 | ||
JP2008281992A JP4674629B2 (ja) | 2008-10-31 | 2008-10-31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281992 | 2008-10-31 | ||
JP2008-281993 | 2008-10-31 | ||
JP2008281991A JP4748203B2 (ja) | 2008-10-31 | 2008-10-31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33262A true CN101833262A (zh) | 2010-09-15 |
CN101833262B CN101833262B (zh) | 2013-06-19 |
Family
ID=4182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059329A Active CN101833262B (zh) | 2008-10-31 | 2009-10-30 | 图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0) | US8577255B2 (zh) |
EP (1) | EP2182413B1 (zh) |
CN (1) | CN101833262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4767A (zh) * | 2011-06-30 | 2013-01-0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保持器定位布置的成像设备 |
US9122228B2 (en) | 2011-06-30 | 2015-09-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holde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 |
CN110426937A (zh) * | 2012-06-15 | 2019-11-08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 |
CN111427246A (zh) * | 2019-01-09 | 2020-07-17 |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 具有定位特征的墨粉匣 |
CN113614651A (zh) * | 2019-03-26 | 2021-11-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CN113678066A (zh) * | 2019-03-28 | 2021-11-1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US11835877B2 (en) | 2019-03-26 | 2023-12-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casing and developing roller that are movable according to movement of a lever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77255B2 (en) | 2008-10-31 | 2013-11-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0128338A (ja) | 2008-11-28 | 2010-06-10 | Brother Ind Ltd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36601B2 (ja) * | 2010-06-24 | 2013-02-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デム型ドラムユニット |
JP5029738B2 (ja) * | 2010-08-02 | 2012-09-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70184B2 (ja) | 2010-08-02 | 2013-03-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798496B2 (en) | 2011-01-31 | 2014-08-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typ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photosensitive unit provided in the same |
JP5838609B2 (ja) | 2011-06-27 | 2016-01-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38611B2 (ja) * | 2011-06-27 | 2016-01-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66932B2 (ja) | 2011-09-29 | 2016-02-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0079B2 (ja) * | 2011-12-28 | 2016-04-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0433B2 (ja) | 2012-09-21 | 2016-04-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92022B2 (ja) | 2012-09-28 | 2016-03-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59206B2 (ja) * | 2012-09-28 | 2015-01-28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5650B2 (ja) | 2013-02-28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97085A (ja) * | 2013-03-29 | 2014-10-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49463B2 (ja) * | 2013-03-29 | 2017-06-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91439B2 (ja) * | 2014-01-24 | 2017-03-08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409602B2 (ja) | 2015-02-06 | 2018-10-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移動部材 |
JP6432375B2 (ja) | 2015-02-06 | 2018-12-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390457B2 (ja) * | 2015-02-06 | 2018-09-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409603B2 (ja) * | 2015-02-06 | 2018-10-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639053B2 (en) * | 2015-02-27 | 2017-05-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group |
JP7000730B2 (ja) * | 2017-08-01 | 2022-01-1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094163B2 (ja) * | 2018-06-25 | 2022-07-0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7127391B2 (ja) | 2018-07-02 | 2022-08-3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0782643B2 (en) * | 2018-11-05 | 2020-09-22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artridg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
GB2599216B (en) * | 2020-08-12 | 2023-02-01 | Canon Kk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8112A (en) | 1963-07-26 | 1972-01-25 | Int Space Corp | Vlf and elf spectrometer |
JPH08305184A (ja) | 1995-05-12 | 1996-11-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765082A (en) | 1995-11-20 | 1998-06-09 | Casio Computer Co., Ltd. |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hiftable transfer conveyor belt and attraction assisting roller |
JP3014326B2 (ja) | 1996-02-13 | 2000-02-28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カラー画像記録装置 |
JPH1184799A (ja) * | 1997-09-05 | 1999-03-30 |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181329A (ja) | 1998-12-18 | 2000-06-3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638112B2 (ja) * | 2000-03-03 | 2005-04-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290333A (ja) * | 2000-04-07 | 2001-10-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015378A (ja) | 2001-07-05 | 2003-01-17 | Seiko Epson Corp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US6708011B2 (en) * | 2001-07-05 | 2004-03-16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forming color images |
EP1331525A3 (en) * | 2002-01-25 | 2004-06-23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image quality and maintenance workability |
JP3890294B2 (ja) | 2002-02-19 | 2007-03-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130562B2 (en) | 2004-03-26 | 2006-10-31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Coupling retraction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5049486B2 (ja) | 2004-12-13 | 2012-10-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れに適用される像担持ユニット |
JP4265534B2 (ja) * | 2004-12-27 | 2009-05-2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52301B2 (ja) | 2005-11-17 | 2012-01-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支持機構 |
JP4702031B2 (ja) | 2005-12-14 | 2011-06-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86726B2 (ja) * | 2005-12-27 | 2010-11-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486907B2 (en) * | 2006-01-11 | 2009-02-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tray for carrying a process cartridge |
JP4709133B2 (ja) * | 2006-01-11 | 2011-06-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366400B2 (ja) * | 2006-01-11 | 2009-11-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600331B2 (ja) * | 2006-03-29 | 2010-1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82516B2 (ja) * | 2006-05-30 | 2012-02-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4882517B2 (ja) * | 2006-05-30 | 2012-02-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09260A (ja) | 2006-06-30 | 2008-01-17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09262A (ja) | 2006-06-30 | 2008-01-17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65122A (ja) | 2006-09-08 | 2008-03-21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040665B1 (ja) * | 2006-12-28 | 2008-0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084257B2 (ja) * | 2006-12-28 | 2012-11-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4280772B2 (ja) * | 2006-12-28 | 2009-06-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359854B2 (ja) * | 2007-01-30 | 2009-11-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948489B2 (ja) * | 2007-08-10 | 2012-06-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003345B2 (ja) | 2007-08-17 | 2012-08-1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09169B2 (ja) * | 2007-11-08 | 2010-07-2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018472B2 (ja) | 2007-12-28 | 2012-09-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192624A (ja) | 2008-02-12 | 2009-08-27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46045B2 (ja) | 2008-03-26 | 2013-02-2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67955B2 (ja) | 2008-07-17 | 2012-02-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52423A (ja) | 2008-07-28 | 2010-03-11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95211B2 (ja) | 2008-09-29 | 2012-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8577255B2 (en) | 2008-10-31 | 2013-11-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674630B2 (ja) | 2008-10-31 | 2011-04-2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434427B2 (ja) | 2009-09-18 | 2014-03-0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EP2317405B1 (en) | 2009-10-29 | 2016-11-30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1215406A (ja) | 2010-03-31 | 2011-10-27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US8798496B2 (en) | 2011-01-31 | 2014-08-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o-photographic typ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photosensitive unit provided in the same |
JP5321632B2 (ja) | 2011-03-31 | 2013-10-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0359B2 (ja) | 2012-07-03 | 2016-04-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0433B2 (ja) | 2012-09-21 | 2016-04-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92022B2 (ja) | 2012-09-28 | 2016-03-2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5650B2 (ja) * | 2013-02-28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97085A (ja) | 2013-03-29 | 2014-10-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2703B2 (ja) | 2013-06-20 | 2017-03-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7623B2 (ja) | 2013-06-20 | 2017-04-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004817A (ja) | 2013-06-20 | 2015-01-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79591B2 (ja) | 2013-06-20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7622B2 (ja) | 2013-06-20 | 2017-04-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35482B2 (ja) | 2013-06-20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9581B2 (ja) | 2013-11-15 | 2017-04-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9582B2 (ja) | 2013-11-15 | 2017-04-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79615B2 (ja) | 2013-12-24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142796B2 (ja) | 2013-12-24 | 2017-06-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5825B2 (ja) | 2013-12-24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5824B2 (ja) | 2013-12-24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98554B2 (ja) | 2014-03-11 | 2017-03-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6020932A (ja) | 2014-07-11 | 2016-02-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9
- 2009-10-27 US US12/606,660 patent/US8577255B2/en active Active
- 2009-10-27 EP EP09174172.8A patent/EP2182413B1/en active Active
- 2009-10-30 CN CN2009102059329A patent/CN101833262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0-14 US US14/053,095 patent/US90203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0-14 US US14/053,143 patent/US920137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11-23 US US14/948,591 patent/US9477202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26 US US15/275,905 patent/US1008276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9-13 US US16/130,438 patent/US10444700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17 US US16/573,094 patent/US10831152B2/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1-05 US US17/089,879 patent/US11353823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24 US US17/752,219 patent/US12007714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4-26 US US18/647,889 patent/US20240345537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4767A (zh) * | 2011-06-30 | 2013-01-0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保持器定位布置的成像设备 |
US9014597B2 (en) | 2011-06-30 | 2015-04-2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holde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 |
US9122228B2 (en) | 2011-06-30 | 2015-09-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holde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 |
CN102854767B (zh) * | 2011-06-30 | 2015-12-0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保持器定位布置的成像设备 |
US11520284B2 (en) | 2012-06-15 | 2022-12-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10426937B (zh) * | 2012-06-15 | 2022-08-19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 |
CN110426937A (zh) * | 2012-06-15 | 2019-11-08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 |
US11960237B2 (en) | 2012-06-15 | 2024-04-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11427246A (zh) * | 2019-01-09 | 2020-07-17 |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 具有定位特征的墨粉匣 |
CN111427246B (zh) * | 2019-01-09 | 2024-02-09 |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 具有定位特征的墨粉匣 |
CN113614651A (zh) * | 2019-03-26 | 2021-11-0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US11835877B2 (en) | 2019-03-26 | 2023-12-0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casing and developing roller that are movable according to movement of a lever |
CN113614651B (zh) * | 2019-03-26 | 2024-06-1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CN113678066A (zh) * | 2019-03-28 | 2021-11-19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CN113678066B (zh) * | 2019-03-28 | 2024-02-0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2007714B2 (en) | 2024-06-11 |
US20170010581A1 (en) | 2017-01-12 |
US20200081395A1 (en) | 2020-03-12 |
US20140105654A1 (en) | 2014-04-17 |
US10082766B2 (en) | 2018-09-25 |
EP2182413A2 (en) | 2010-05-05 |
US11353823B2 (en) | 2022-06-07 |
US20190011876A1 (en) | 2019-01-10 |
US9020394B2 (en) | 2015-04-28 |
US9201370B2 (en) | 2015-12-01 |
EP2182413B1 (en) | 2020-04-08 |
US20220283539A1 (en) | 2022-09-08 |
US20100111562A1 (en) | 2010-05-06 |
US10831152B2 (en) | 2020-11-10 |
US20210048778A1 (en) | 2021-02-18 |
US8577255B2 (en) | 2013-11-05 |
US20160077483A1 (en) | 2016-03-17 |
US9477202B2 (en) | 2016-10-25 |
US20140105631A1 (en) | 2014-04-17 |
US10444700B2 (en) | 2019-10-15 |
CN101833262B (zh) | 2013-06-19 |
US20240345537A1 (en) | 2024-10-17 |
EP2182413A3 (en) | 2010-1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33262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1923297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US7773911B2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rawing member positionable at mount and drawn positions for mounting plural process cartridges | |
CN102566356B (zh) |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US778780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ranslation cam member | |
CN100428084C (zh) | 成像设备 | |
CN100545759C (zh) | 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CN103425021B (zh) | 成像设备 | |
CN102200728B (zh) | 显影盒 | |
US20070147887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0373267C (zh) | 影像形成设备 | |
CN102405444B (zh) |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盒和显影盒 | |
CN101324780B (zh) | 成像装置 | |
US838010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2540842B (zh) | 处理单元和使用处理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622706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854786A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4423239A (zh) | 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 |
CN100501586C (zh) | 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式感光构件 | |
US8374523B2 (en) |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2193406A (zh) | 具有调色剂盒的图像形成设备 | |
JP201804919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装置本体 | |
CN100474149C (zh) | 具有握持部的串联式感光构件单元 | |
JPH09211984A (ja) | カラー電子写真装置 | |
JPH10109763A (ja) | シートカ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