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9528A - 电路模块和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路模块和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9528A
CN101779528A CN200780100203A CN200780100203A CN101779528A CN 101779528 A CN101779528 A CN 101779528A CN 200780100203 A CN200780100203 A CN 200780100203A CN 200780100203 A CN200780100203 A CN 200780100203A CN 101779528 A CN101779528 A CN 101779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body
face
extension
circuit module
reflex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100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胜裕
佐佐木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79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4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for encapsulating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20Details of printed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1 - H05K2201/10
    • H05K2201/2018Presence of a frame in a printed circuit or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3Moulding and encapsulation; Deposition techniques; Protective layers
    • H05K2203/1305Moulding and encapsulation
    • H05K2203/1316Moulded encapsulation of mounted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For Printed Circui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s Or Materials For Encapsulating Or Coat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Structures For Moun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路模块,包括:电路基板;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基板的一个面上;筒状元件,从该面直立以围绕电子部件;折回部,在筒状元件的预定高度位置向内折叠;树脂部,由密封树脂构成,在树脂填充至到达折回部前端的高度时至少部分地在筒状元件中覆盖电子部件。该构造将密封树脂与折回部的两个面连结起来,能提供强度增加且薄、但强度高的电路模块。而且,通孔形成在折回部的从密封树脂露出的区域中。结果,不仅能消除可能因残留气体膨胀而形成在折回部(或C形部分)中的空腔,还能抑制可能由因从折回部内部进入树脂中的气体形成的空腔而产生于上部树脂面上的凸部或可能在框架中的气体进入树脂上表面时产生于树脂部上表面中的弹坑状起伏。

Description

电路模块和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模块和使用该电路模块的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中,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附接到)形成有包括布线导体的电路图案的板上,并且框架主体以包围各电子部件的方式安装在基板上,还涉及一种使用该电路板的电子装置(具有便携性),例如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式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在诸如便携式电话的便携式终端中使用的电路板包括基板和多个电子部件,电路图案形成在基板上,多个电子部件安装成使得其端子部通过焊料固定到电路图案。
此外,近年来,在这样的电路板中,已经提出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提供覆盖IC封装件的上表面的周边并可以用树脂填充的加强框架,IC封装件固定到母板而不会掉落,从而不会使整体形成为大尺寸,并防止了因诸如冲击振动的机械载荷引起的焊接部剥落(专利文献1)。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相对于封装件的下表面处的焊球(将要连接至母板)从周边的所有侧面填充树脂,因此,树脂直接填充并密封在焊球与母板之间的连接部中,此处的因剥落引起的不良连接成为BGA型IC封装件中的一个问题。
在上述结构中,对可以使用的树脂的粘度有限制,除非树脂具有一定的粘度,否则会导致树脂从树脂浇注孔流出,这成为溢料的原因。另一方面,当粘度高时,固化后的平滑度降低,从而出现外观变差的问题。
此外,已经提出图17中所示的模块,作为底表面由金属片形成、侧表面和上表面由树脂形成、硅凝胶填充在内部的模块结构(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2的模块结构中,凝胶1014填充在由铜基底1001和树脂箱1009包围的容器中,树脂盖1013通过空气层1015形成在凝胶1014的上方,以对应于树脂箱1009。这里,凹槽形成在树脂箱1009和树脂盖1013处,并且密封树脂1017填充在该凹槽中,从而形成密封结构。该树脂箱1009在其上端具有折回部1016,并且该折回部1016和树脂盖1013通过密封树脂1017彼此稳固地固定。借助该构造,旨在能够提供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可以抑制从凝胶1014产生气泡,并且其能够以有效地进入间隙的方式填充,且该结构可以承受因凝胶的膨胀和收缩引起的应力。
专利文献1:JP-B-3241669
专利文献2:JP-A-8-167677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紧凑设计和薄型设计的电子装置(例如,便携式电话)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维持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薄型设计时,上述专利文献1和2的结构具有限度。
此外,在诸如便携式电话的便携式终端中,液晶等的显示屏安装在电路模块上,因此已经对电路模块的表面的平滑度有所要求。特别是当液晶用于显示屏时,遇到了如下问题:基板上的不规则结构(irregularities)与液晶密封玻璃接触,这导致裂纹或引起显示质量变差。此外,在盖元件放置在电路模块上且液晶经由盖元件定位的情况下,电路模块的树脂部的表面上的凸出部有时与盖元件接触,从而被破坏,由此产生裂纹。
已经考虑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薄型化且可靠性高的电路模块。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表面平滑度高的树脂密封表面的电路模块。
解决问题的手段
因此,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的电路模块,其包括:电路板;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的一个面上;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上,以围绕电子部件;折回部,在筒状主体的预定高度位置向内折回;和树脂部,由树脂形成,该树脂填充在筒状主体中以到达折回部的前端(即,填充至到达折回部的前端的高度),从而覆盖至少部分的电子部件。
在该构造中,折回部和树脂的两个表面连结在一起,使得连结强度增加,并且可以提供薄型且具有高强度的电路板。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通孔形成在折回部的从树脂露出的区域。
在该构造中,可以消除因残留气体膨胀而引起的折回部内(U形部内)的空腔,并且,除此以外,可以抑制因由从折回部内部进入树脂中的气体形成在树脂中的空腔而形成在树脂的上表面上的凸出部,还可以抑制在框架内的气体传到树脂的上表面时在树脂部的上表面上形成的弹坑状的不规则部分,从而可以得到平滑的表面。
此外,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的电路模块,其包括:电路板;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的一个面上;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上,以围绕电子部件,使得第一筒端面连结到所述面;折回部,设置在筒状主体的与第一筒端面相反的一端,并具有相对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以预定角度从该内表面连续延伸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和树脂部,由树脂形成,该树脂填充在筒状主体中,直到树脂到达折回部的前端,以覆盖至少部分的电子部件。
在该构造中,树脂连结到筒状主体的内表面、折回部的第一表面、折回部的前端和折回部的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因此连结强度增加,并且可以提供薄型且具有高强度的电路板。
此外,通过使第一筒端面连结到电路板的所述面,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电路板的所述面上,因此可以增加占有面积,从而可以使电子部件安装区域增至更大的尺寸。
此外,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的电路模块,其包括:电路板;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的一个面上;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上,以围绕电子部件,使得筒状主体的内表面连结到所述面的与筒状主体的第一筒端面隔开预定距离的区域;折回部,设置在筒状主体的与第一筒端面相反的一端,并具有相对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以预定角度从该内表面连续延伸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和树脂部,由树脂形成,该树脂填充在筒状主体中,以到达折回部的前端,从而覆盖至少部分的电子部件。
在该构造中,树脂连结到筒状主体的内表面、折回部的第一表面、折回部的前端和折回部的第二表面的一部分,因此连结强度增加,并且可以提供薄型且具有高强度的电路板。
此外,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上,使得内表面连结到所述面的与第一筒端面隔开预定距离的区域,因此筒状主体更稳固地固定到电路板的所述面。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第一筒端面从第一筒端面连结到电路板的所述面的区域折回,并且设置在与所述面隔开的位置。
在该构造中,筒状主体的端面向外折回,使得可以提高强度。除此之外,这还可以使其与壳体之间保持一间隙。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折回部具有延伸通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部分的通孔。
在该构造中,延伸通过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通孔通过折回部形成,因此可以消除因残留气体膨胀而引起的折回部内(U形部内)的空腔,除此以外,可以抑制通过由从折回部内部进入树脂中的气体形成在树脂中的空腔而形成在树脂的上表面上的凸出部,还可以抑制在框架内的气体传到树脂的上表面时在树脂部的上表面上形成的弹坑状的不规则部分,从而可以形成具有平滑表面的树脂部。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筒状主体的端面具有多边形的形状,并且,延伸部设置在多边形的最长边,从折回部延伸,并具有相对于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预定角度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
在该构造中,提供的延伸部进一步从折回部延伸,并具有相对于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预定角度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因此与树脂部的接触面积增加。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筒状主体的端面具有多边形的形状,并且延伸部设置在多边形的最长边、以及最长边和与最长边相对的一边,从折回部延伸,并具有相对于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预定角度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
在该构造中,延伸部设置于多边形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使得与树脂部的接触面积增加。
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延伸部在筒状主体的整个周边设置于筒状主体的端面,并从折回部延伸,并具有相对于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预定角度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
在该构造中,延伸部在筒状主体的整个周边设置在筒状主体的端面,使得与树脂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折回部的第一表面基本上垂直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
借助该构造,可以使筒状主体内的容量变大,结果树脂部的体积增加,从而可以提高机械强度。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折回部的第一表面连续地形成到筒状主体的内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并且,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与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一起形成曲面。
借助该构造,虽然筒状主体内的容量减小,但是可以更有效地排出内部的气体,从而可以实现残留气体的减少。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树脂部设置成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折回部的第一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紧密接触。
借助该构造,与树脂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树脂部设置成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及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第二延伸外表面紧密接触。
借助该构造,与树脂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树脂部设置成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折回部的第一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在整个区域上紧密接触。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筒状主体的端面具有多边形的形状,通孔布置成设置在多边形的拐角处。
在该构造中,通孔设置在作为残留气体更容易聚集的区域的多边形的拐角处,因此可以有效地排出残留气体。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通孔设置在距离电路板的所述面最远的位置。
借助该构造,即使树脂的填充量增加,通孔也将维持到端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排出残留气体。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通孔设置在折回部的中心部。
借助该构造,可以使因形成通孔而导致的折回部的强度降低最小。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折回部形成局部加宽的区域。
借助该构造,可以进行达到电路特性要求的处理,例如使一部分(需要屏蔽性更高)形成为加宽的区域。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树脂部包括通孔的内部。
借助该构造,甚至在通孔的内部,也实现树脂部与折回部之间的连结,从而可以增加机械强度。顺便提及,树脂部可以形成在整个通孔中,或者可以形成在通孔的一部分中,但是通孔内树脂的量越大,连结面积增加得就越多,使得连结能力提高,还使机械强度增加。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包括:设置在筒状主体上并覆盖筒状主体的开放端部的盖元件。
在该构造中,树脂部的表面平滑度提高,因此与盖元件设置成与树脂部的表面紧密接触的情况相比,进一步抑制了树脂部的开裂和破坏,因此可以得到高可靠性的电路模块。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盖元件设置成在筒状主体的开放端部的整个周边与折回部的第二表面紧密接触。
借助该构造,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并且树脂部的表面平滑度提高,因此进一步抑制了树脂部的开裂和破坏,从而可以得到高可靠性的电路模块。
此外,本发明包括这样的电路模块,其中,盖元件设置成与树脂部紧密接触。
在该构造中,树脂部的表面平滑度提高,因此,即使当盖元件设置成与树脂部紧密接触时,树脂部的开裂和破坏也被进一步抑制,从而可以得到高可靠性的电路模块。
此外,提供了一种本发明的电路模块,其包括:板;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板的面上;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板的所述面上,以围绕电子部件;面元件,从筒状主体延伸;延伸部,从面元件延伸;和树脂部,在筒状主体内与电子部件紧密接触;其中,筒状主体包括第一筒端面、第二筒端面、内表面和外表面;并且第一筒端面连结到板的所述面;面元件包括第一面元件端面、第二面元件端面、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第一面元件侧表面相反的第二面元件侧表面、以及延伸通过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第二面元件侧表面之间的部分的通孔;并且第一面元件端面连结到第二筒端面;并且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板的所述面相对;并且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连续;并且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端面、第二延伸部端面、第一延伸部侧表面、以及与第一延伸部侧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部侧表面;并且第一延伸部端面连结到第二面元件端面;并且第一延伸部侧表面布置在与板的所述面相交的平面上;第一延伸部侧表面与面元件的第一面元件侧表面连续;并且第二延伸部侧表面与第二面元件侧表面连续;并且,树脂部设置成与板的所述面、电子部件、筒状主体的内表面、第一延伸部侧表面、第二延伸部侧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二延伸端面紧密接触。
在该构造中,可以抑制因残留气体膨胀而出现的空腔、通过因气体从内部进入树脂中而形成在树脂中的空腔而形成在树脂的上表面上的凸出部、以及当内部的气体传到树脂的上表面时在树脂部的上表面上形成的弹坑状的不规则部分。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该电路模块的电子装置。
借助该构造,可以形成紧凑且薄型的电路模块,因此可以实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紧凑和薄型设计。
本发明的优点
在上述构造中,折回部和树脂的两个表面连结在一起,使得连结强度增加,从而可以提供薄型且具有高强度的电路模块。
此外,通孔形成在折回部的从树脂露出的区域,因此可以消除因残留气体膨胀而导致的折回部内(U形部内)的空腔,除此以外,可以抑制通过由从折回部内部进入树脂中的气体形成在树脂中的空腔而形成在树脂的上表面上的凸出部,还可以抑制在框架内的气体传到树脂的上表面时在树脂部的上表面上形成的弹坑状的不规则部分。
附图说明
图1A至1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2A至2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模块的安装过程的视图。
图3A至3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4A至4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5是解释本发明的优点的视图。
图6A至6F是解释本发明的优点的视图。
图7A至7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5的电路模块的重要部分的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6的电路模块的重要部分的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7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8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9的电路模块的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0的便携式电话的视图。
图17是示出常规示例的电路板的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路板
1a   面
2    电子部件
3    筒状主体
3a   内表面
3b   外表面
4    折回部
4a   第一表面
4b   第二表面
5    延伸部
5a   第一延伸内表面
5b   第二延伸外表面
5t   前端
6    树脂部
7    通孔
8    盖元件
10   便携式终端
11   上壳体
12   下壳体
13   互连部
16   电路模块
19   液晶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模块用在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式终端中,如图1A至1C所示,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模块包括:电路板1,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外部连接端子(未示出)的布线图案(未示出);多个电子部件2,安装在电路板1的一个面1a上;筒状主体3,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面1a上,以围绕这些电子部件2,使得设置在第一筒端面3t近旁的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的一部分连结到面1a;折回部4,设置在筒状主体3的与第一筒端面3t相反的一端,并具有第一表面4a和与第一表面4a相反的第二表面4b,第一表面4a在基本垂直于内表面3a的方向上从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连续延伸;延伸部5,进一步从折回部4延伸,并具有在基本垂直于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的方向上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5a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5b;树脂部6,由密封树脂形成,该密封树脂在筒状主体3中填充至到达延伸部5的前端5t的高度,以覆盖至少部分的电子部件2。
这里,折回部4具有延伸通过第一表面4a和第二表面4b的通孔7,从而,由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所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的残留气体可以被有效地排出,并且,消除了因残留气体膨胀而引起的树脂部中的空腔和树脂部表面上的不规则结构,从而可以获得具有表面平滑度高的树脂部的电路模块。这里,图1A是该电路模块的顶部平面图,图1B是沿着图1A的A-A线剖开的横截面图,图1C是沿着图1A的B-B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这里,通孔7以预定的间隔布置在折回部4的大致中心部,并且形成为使得通孔7甚至存在于矩形形状的拐角部。通过使通孔7位于拐角处,可以有效地将残留气体从易于收集残留气体的拐角部排出。在从强度方面出发必须要减少通孔数量的情况下,可以仅在拐角部中形成通孔。
接下来,将描述该电路模块的生产方法。
首先,如图2A所示,制备包括印刷布线板的电路板1,该印刷布线板上形成有期望的电路图案(未示出),电子部件2安装在作为电路图案形成面的面1a上。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利用板状主体(由SUS制成并具有约0.2mm的板厚)作为原材料,通过挤压等,形成具有筒状主体3、折回部4和延伸部5的筒状元件。
然后,如图2C所示,将与折回部4和延伸部5一体形成的筒状主体3经由焊料层固定到该电路板1的面1a(电路图案形成面),使得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的端部设置成与面1a表面接触。
随后,以不会产生气泡的方式填充诸如环氧树脂的热固性树脂作为密封树脂,从而形成树脂部6。这里,树脂部6的厚度为约1.4mm。
这样,完成了图1A至1C所示的电路模块。
在该构造中,由密封树脂构成的树脂部6在筒状主体3中填充至到达延伸部5的前端5t的高度,以覆盖电子部件2,并且在筒状框架主体的前端附近呈现为U形构造,并且密封树脂甚至填充在该U形区域的内部,并且树脂部6设置成与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的第一表面4a以及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和第二延伸外表面5b表面接触,虽然该构造是薄型的,但是其提供了极坚固的封装形式。
此外,筒状主体2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面1a上,使得内表面3a连结到面1a的与第一筒端面3t隔开预定距离的区域,因此筒状主体更稳固地固定到电路板的面上。
此外,折回部4具有延伸通过第一表面4a和第二表面4b的通孔7,因此,由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的残留气体可以有效地排出,并且消除了因残留气体膨胀而引起的树脂部中的空腔和树脂部表面上的不规则结构,从而可以获得具有高表面平滑度的树脂部。顺便提及,该筒状主体和折回部以及延伸部由SUS制成,因此具有作为屏蔽元件的作用。
顺便提及,在上述的构造中,折回部相当于面元件,并且该构造包括板、安装在板的面上的多个电子部件、以直立的方式且以包围电子部件的方式设置在板的所述面上的筒状主体、从筒状主体延伸的面元件、从面元件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在筒状主体内与电子部件紧密接触的树脂部,并且,筒状主体包括第一筒端面、第二筒端面、内表面和外表面,第一筒端面连结到板的所述面,面元件包括第一面元件端面、第二面元件端面、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第一面元件侧表面相反的第二面元件侧表面以及延伸通过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第二面元件侧表面之间的部分的通孔,并且,第一面元件端面连结到第二筒端面,并且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板的所述面相对,并且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连续,并且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端面、第二延伸部端面、第一延伸部侧表面和与第一延伸部侧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部侧表面,并且第一延伸部端面连结到第二面元件端面,并且第一延伸部侧表面位于与板的所述面相交的平面上,并且第一延伸部侧表面与面元件的第一面元件侧表面连续,并且第二延伸部侧表面与第二面元件侧表面连续,并且树脂部设置成与板的所述面、电子部件、筒状主体的内表面、以及延伸部的第一延伸部侧表面、第二延伸部侧表面和第二延伸端面紧密接触。
(实施例2)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路模块用在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式终端中,并且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筒状主体3的端面3t连结到电路板1的面1a,并且密封树脂填充在由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所包围的整个内部空间中,不形成任何气腔,如图3A至3C所示。借助该构造,可以实现表面平滑度的进一步提高和更薄的设计。
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路板1,具有至少一个外部连接端子(未示出);多个电子部件2,安装在电路板1的一个面1a上;筒状主体3,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面1a上,并围绕这些电子部件2,使得第一筒端面3t连结到面1;折回部4,设置在筒状主体3的与第一筒端面3t相反的一端,并具有在基本垂直于内表面3a的方向上从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连续延伸的第一表面4a和与第一表面4a相反的第二表面4b;延伸部5,进一步从该折回部4延伸,并具有在基本垂直于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的方向上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5a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5b;树脂部6,由密封树脂形成,该密封树脂填充在筒状主体3中,以覆盖电子部件2并覆盖由筒状主体3、折回部4和延伸部5形成的整个内部空间。
这里,同样地,折回部4具有延伸通过第一表面4a和第二表面4b的通孔7,并且,在有效地排出由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所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的残留气体的同时,可以实现密封,并且,消除了因残留气体膨胀而引起的树脂部中的空腔和树脂部表面上的不规则结构,从而可以获得具有表面平滑度高的树脂部的电路模块。这里,图3A是该电路模块的顶部平面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A-A线剖开的横截面图,图3C是沿着图1A的B-B线剖开的横截面图。
这里,同样地,通孔7以预定的间隔布置在折回部4的大致中心部,并且形成为使得通孔7甚至存在于矩形形状的拐角部。
此外,通过将第一筒端面3t连结到电路板的面1a,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电路板的面上,因此可以增加占有面积,从而可以使电子部件安装区域增至更大的尺寸。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更紧凑的设计和更薄的设计。
(实施例3)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路模块用在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式终端中,并且与实施例1的不同仅在于,该电路模块不具有通孔7,如图4A至4C所示,而其它部件以类似的方式形成。
在该构造中,在从筒状主体延伸的折回部中不形成任何通孔,通过这样做,可以实现折回部4的强度提高,还可以实现包括筒状主体和延伸部的整体的强度提高。此外,由该包围电子部件2的筒状主体实现的磁屏蔽作用当然得以提高,并且由于没有设置通孔,耐湿性也提高。
顺便提及,在填充密封树脂时,因为存在电子部件等,有时难以均匀地浇注密封树脂,如图5所示,并且,形成空腔v、不规则部分R等,如图6A至6F所示,使得难以维持树脂表面的平坦度。图6A是空腔v形成在折回部4附近的情况,图6B和6C是空腔因膨胀而变大的情况,图6D是空腔v破裂、从而在表面上形成不规则部分R的情况,图6E和6F是空腔存在于中间部的情况。
这些缺点可以通过形成通孔而基本克服。
(实施例4)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路模块用在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便携式终端中,并且,如图7A至7C所示,在安装在电路板1上的电子部件具有不同形状的情况下,填充密封树脂以形成树脂部6,使得最高的电子部件2S的顶面露出。顺便提及,通孔7形成为穿过折回部4,而其它部件形成为与本发明的实施例1类似。
在该构造中,通孔7形成在从筒状主体延伸的折回部中,并且,可以在有效地排出由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所包围的内部空间中的残留气体的同时,实现密封,并且,消除了因残留气体膨胀引起的树脂部中的空腔和树脂部表面上的不规则结构,从而可以获得具有表面平滑度高的树脂部的电路模块。
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构造中,可以选择树脂部6的高度,如图8至10所示。
在图8中,密封树脂填充到由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所包围的内部空间被保留下来的高度,从而形成树脂部6。
在图9中,密封树脂填充在由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所包围的整个内部空间中,从而形成树脂部6,而没有保留任何空间。
借助该构造,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与树脂部6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连结强度变高。
在图10中,密封树脂的液面升至通孔7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折回部4到树脂部的附着。这里,利用液面因毛细现象升高的性质,其形成在通孔7中,并且主表面处的树脂的液面比通孔7内的树脂的表面低。密封树脂填充在由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所包围的整个内部空间中,从而形成树脂部6,而没有保留任何空间。
在该构造中,树脂填充在通孔7中,使得折回部4的强度增加,并且除此以外,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强度提高的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和通孔7连结到树脂部6,因此强度可以通过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并且整个电路模块的强度得以提高。
(实施例5)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5。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虽然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形成为基本垂直于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而设置,但是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可以形成为与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呈连续关系,并且可以与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一起形成曲面,如图11所示,图11是重要部分的解释图。其它部件形成为与本发明实施例1类似。在该情况下,优选地,通孔7设置在距离安装有电子部件2的电路板1的面1a最远的位置。借助该布置,可以有效地排出残留气体。
(实施例6)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6。在该电路模块中,如图12所示,图12是重要部分的解释图,筒状主体3可以形成为相对于电路板1的面1a以约70度的角度设置,并且,折回部4的第一表面4a可以形成为与筒状主体3的内表面3a和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呈连续关系,并且可以与延伸部5的第一延伸内表面5a一起形成曲面。其它部件形成为与本发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7)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7。如图13所示,图13是该电路模块的顶部平面解释图,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筒状主体2的端面具有六边形的形状,并且分别形成在六边形的拐角部的那些通孔7具有大尺寸(71),而那些布置在每个边上的通孔7形成为较小的通孔7S。其它部件形成为与上述的实施例1类似。
借助该构造,大通孔穿过易于收集残留气体的拐角而形成,因此可以有效地去除气体。
(实施例8)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8。如图14所示,图14是该电路模块的顶部平面解释图,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筒状主体2的端面形成六边形,并且通孔7以预定的间隔布置在六边形的彼此相对的两侧边上。其它部件形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9)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9。如图15所示,图15是该电路模块的顶部平面解释图,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折回部4形成局部加宽的区域,并且通孔7布置在该加宽的区域。其它部件形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类似。
借助该构造,可以确保安装筒状主体时所用的抽吸区域和用于其它部件的安装区域,并且可以有效地去除此时产生的残留气体。
(实施例10)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0。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使用本发明的电路模块的便携式终端。如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10包括上壳体11和通过互连部13枢转地连接到上壳体12的下壳体12,并且构造成,通过使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通过互连部13相对于彼此移动,可以选择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堆叠在一起的便携状态以及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彼此间隔开的使用状态(所示的状态)中任一状态。
此外,其中,上壳体11包括前覆盖件和背面覆盖件,电路模块16容纳在前覆盖件和背面覆盖件之间,液晶显示部19通过盖元件8位于该电路模块上。21是用于自拍照相机的孔,24是键盘,25是用于照明传感器的开口。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模块提供了在树脂部的表面上不存在空腔和不规则结构的平滑表面,因此液晶显示部19不会因液晶显示部19背面的不规则结构而降低图像质量,从而可以实现高质量显示。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路模块是薄型的且具有高的机械强度,或者具有高的表面平滑度,因此可以应用于诸如便携式电话的便携式终端。

Claims (24)

1.一种电路模块,包括:
电路板;
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的一个面上;
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上,以围绕电子部件;
折回部,在筒状主体的预定高度位置向内折回;和
树脂部,由树脂形成,该树脂填充在筒状主体中,以到达折回部的前端,从而覆盖至少部分的电子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路模块,其中,通孔形成在折回部的从密封部露出的区域。
3.一种电路模块,包括:
电路板;
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的一个面上;
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上,以围绕电子部件,使得第一筒端面连结到所述面;
折回部,设置在筒状主体的与第一筒端面相反的一端,并具有相对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以预定角度从该内表面连续延伸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和
树脂部,由树脂形成,该树脂填充在筒状主体中,直到树脂到达折回部的前端,以覆盖至少部分的电子部件。
4.一种电路模块,包括:
电路板;
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的一个面上;
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面上,以围绕电子部件,使得筒状主体的内表面连结到所述面的与筒状主体的第一筒端面隔开预定距离的区域;
折回部,设置在筒状主体的与第一筒端面相反的一端,并具有相对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以预定角度从该内表面连续延伸的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和
树脂部,由树脂形成,该树脂填充在筒状主体中,以到达折回部的前端,从而覆盖至少部分的电子部件。
5.如权利要求4的电路模块,其中,第一筒端面从第一筒端面连结到电路板的所述面的区域折回,并且设置在与所述面隔开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折回部具有延伸通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部分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筒状主体的端面具有多边形的形状,并且,延伸部设置于多边形的最长边,从折回部延伸,并具有相对于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预定角度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筒状主体的端面具有多边形的形状,并且,延伸部设置在多边形的最长边、以及最长边和与该最长边相对的一边,从折回部延伸,并具有相对于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预定角度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延伸部在筒状主体的整个周边设置于筒状主体的端面,并从折回部延伸,并具有相对于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预定角度连续延伸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与该第一延伸内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折回部的第一表面基本上垂直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
11.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折回部的第一表面连续地形成到筒状主体的内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并且
其中,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与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一起形成曲面。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的电路模块,其中,树脂部设置成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折回部的第一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紧密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的电路模块,其中,树脂部设置成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折回部的第一表面、以及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和第二延伸外表面紧密接触。
14.(不经由空气层)
如权利要求10或11的电路模块,其中,树脂部设置成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折回部的第一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一延伸内表面在整个区域上紧密接触。
15.如权利要求2-14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筒状主体的端面具有多边形的形状,并且,通孔布置成设置于多边形的拐角。
16.如权利要求2-15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通孔设置在距离电路板的所述面最远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2-16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通孔设置在折回部的中心部。
18.如权利要求2-17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折回部形成局部加宽的区域。
19.如权利要求2-18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其中,树脂部包括通孔的内部。
20.如权利要求2-19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包括:
盖元件,设置在筒状主体上,并覆盖筒状主体的开放端部。
21.如权利要求19的电路模块,其中,盖元件设置成在筒状主体的开放端部的整个周边与折回部的第二表面紧密接触。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的电路模块,其中,盖元件设置成与树脂部紧密接触。
23.一种电路模块,包括:
板;
多个电子部件,安装在板的面上;
筒状主体,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在板的所述面上,以围绕电子部件;
面元件,从筒状主体延伸;
延伸部,从面元件延伸;和
树脂部,在筒状主体内与电子部件紧密接触,
其中,筒状主体包括第一筒端面、第二筒端面、内表面和外表面;
其中,第一筒端面连结到板的所述面;
其中,面元件包括第一面元件端面、第二面元件端面、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第一面元件侧表面相反的第二面元件侧表面、以及延伸通过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第二面元件侧表面之间的部分的通孔;
其中,第一面元件端面连结到第二筒端面;
其中,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板的所述面相对;
其中,第一面元件侧表面与筒状主体的内表面连续;
其中,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端面、第二延伸部端面、第一延伸部侧表面、以及与第一延伸部侧表面相反的第二延伸部侧表面;
其中,第一延伸部端面连结到第二面元件端面;
其中,第一延伸部侧表面布置在与板的所述面相交的平面上;
其中,第一延伸部侧表面与面元件的第一面元件侧表面连续;
其中,第二延伸部侧表面与第二面元件侧表面连续;并且
其中,树脂部设置成与板的所述面、电子部件、筒状主体的内表面、第一延伸部侧表面、第二延伸部侧表面和延伸部的第二延伸端面紧密接触。
24.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的电路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00780100203A 2007-08-09 2007-08-09 电路模块和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17795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7/065651 WO2009019792A1 (ja) 2007-08-09 2007-08-09 回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9528A true CN101779528A (zh) 2010-07-14

Family

ID=40341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100203A Pending CN101779528A (zh) 2007-08-09 2007-08-09 电路模块和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71788A1 (zh)
EP (1) EP2178353B1 (zh)
JP (1) JPWO2009019792A1 (zh)
KR (1) KR20100040915A (zh)
CN (1) CN101779528A (zh)
AT (1) ATE547926T1 (zh)
WO (1) WO20090197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7677B1 (ja) * 2008-01-15 2009-05-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SG10201504275VA (en) * 2015-05-29 2016-12-29 Delta Electronics Int’L Singapore Pte Ltd Packag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5304A (en) * 1972-03-23 1975-05-27 Bosch Gmbh Robert Electric circuit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4459607A (en) * 1981-06-18 1984-07-10 Burroughs Corporation Tape automated wire bonded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assembly
JPS60250699A (ja) * 1984-05-25 1985-12-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高周波モジュ−ルの接続構造
US4774634A (en) * 1986-01-21 1988-09-27 Key Tronic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JP2925935B2 (ja) * 1994-07-29 1999-07-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混成集積回路装置
JPH08167677A (ja) 1994-12-14 1996-06-25 Hitachi Ltd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JP3432982B2 (ja) * 1995-12-13 2003-08-0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実装型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104619A (en) * 1997-12-16 2000-08-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ape carrier packag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for
JPH11345916A (ja) * 1998-05-29 1999-12-14 Kyocera Corp 回路モジュール
US6136128A (en) * 1998-06-23 2000-10-24 Amerasi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making an adhesive preform li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3241669B2 (ja) 1998-11-09 2001-12-2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Icパッケージの補強構造
JP2001024312A (ja) * 1999-07-13 2001-01-26 Taiyo Yuden Co Ltd 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装置並びに樹脂充填方法
US6452113B2 (en) * 1999-07-15 2002-09-17 Incep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wer to a microprocessor with integrated thermal and EMI management
JP2002026655A (ja) * 2000-07-11 2002-01-25 Hitachi Ltd 発振装置および送受信装置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6954124B2 (en) * 2001-01-19 2005-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igh-frequency circuit device and high-frequency circuit module
JP2002260597A (ja) * 2001-02-28 2002-09-13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光源装置及び実装回路装置
CN1243460C (zh) * 2001-10-12 2006-02-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路形成基板的制造方法
FR2831327B1 (fr) * 2001-10-22 2004-06-25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omposant micro ou nano-electronique comportant une source d'energie et des moyens de protection de la source d'energie
EP1591370B1 (en) * 2002-12-06 2007-04-11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Cover body mounting structure of resin container
JP4053912B2 (ja) * 2003-03-19 2008-02-27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ルアダプタ装置
JP4198527B2 (ja) * 2003-05-26 2008-12-1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4133615B2 (ja) * 2003-06-19 2008-08-13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小型音響素子のホルダ及びホルダの取付構造
US6874901B1 (en) * 2003-10-02 2005-04-05 Joinscan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JP4584600B2 (ja) * 2004-02-06 2010-11-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回路構成体
US7840201B2 (en) * 2005-06-09 2010-11-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having tuner units that are separated and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633124B2 (ja) * 2006-02-08 2011-02-16 東北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Saw方式タッチセンサ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843302B2 (en) * 2006-05-08 2010-11-30 Ibiden Co., Ltd. Inductor and electric power supply using 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9019792A1 (ja) 2010-10-28
EP2178353A1 (en) 2010-04-21
US20100271788A1 (en) 2010-10-28
KR20100040915A (ko) 2010-04-21
WO2009019792A1 (ja) 2009-02-12
ATE547926T1 (de) 2012-03-15
EP2178353A4 (en) 2011-02-23
EP2178353B1 (en) 2012-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4007C (zh) 影像感测器封装结构
US7342308B2 (en) Component stacking for integrated circuit electronic package
CN109244045B (zh) 一种厚膜基板小型化金属管壳封装结构
US7023288B2 (en) Piezoelectric oscilla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1211882B (zh) 印刷电路板与元件模块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01779528A (zh) 电路模块和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15010855U (zh) 一种装配印刷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08881675A (zh) 摄像模组
KR100663549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376160B2 (ja) プリント基板及びそのプリント基板を用いた回路ユニット
CN113053325B (zh) 一种光感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20030169583A1 (en) Shielding structure suitable for use with transmitter-receivers
CN210575900U (zh) 一体化光电显示单元及其光电显示装置
CN110072335B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电子设备以及制造方法
CN107404802B (zh) 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的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JP2006352349A (ja) 圧電発振器とこれを備えた通信機器及び電子機器
CN117500155B (zh) 框架板、电路板组件、终端装置及框架板的制作方法
CN216793480U (zh) 一种电容组件、电路板装置和电子设备
JPH0878954A (ja) 発振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57859A (ja) セラミック・パッケージ、集合基板、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JP5023982B2 (ja) モジュール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15472511A (zh) 一种封装件及其制作方法
JP2006156558A (ja) 多数個取り配線基板、電子部品収納用パッケージおよび電子装置
KR20030088887A (ko) 소형의 이미지 감지 및 처리 모듈과 그것의 제조 방법
CN201403246Y (zh) 医疗产品外科手术线束用印制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