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2309A - 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 Google Patents

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2309A
CN101712309A CN200910222760A CN200910222760A CN101712309A CN 101712309 A CN101712309 A CN 101712309A CN 200910222760 A CN200910222760 A CN 200910222760A CN 200910222760 A CN200910222760 A CN 200910222760A CN 101712309 A CN101712309 A CN 101712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air bag
side air
supporting member
airsac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22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2309B (zh
Inventor
张明伦
俞炳善
金兑祐
李东俊
吴殷焕
崔钧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Delphi Korea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20060008880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418768Y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2006001039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420468Y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2006001048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0420470Y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phi Korea LLC filed Critical Delphi Korea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712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2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23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021/161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addition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deployment trajecto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2Curtain-type airbags deploying mainly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from their top e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导向板包括固定到车身的内表面的固定构件、从固定构件的下端弯曲且向车辆的乘客空间延伸的支承构件和从固定构件的表面延伸向车辆的乘客空间的保持构件。因为导向板防止侧气囊管在向上的方向展开,用于展开侧气囊管的力不扩展而是集中,以允许侧气囊管正确地通过打开头部衬里而展开。

Description

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本申请为申请号200710092033.3,申请日2007年04月04日,发明名称为“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分案申请。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了2006年4月4日提交的韩国实用新型申请No2006-0008880、2006年4月18日提交的No 2006-0010396和2006年4月19日提交的No 2006-0010487的优先权,它们的披露在此通过参考完整地合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且更特定地涉及防止侧气囊向上展开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使得允许侧气囊容易地在向下的方向展开,且保证当侧气囊展开时相继的侧气囊管的展开。
背景技术
如在本领域中通常已知,在用于汽车的气囊中提供了传感器以感测在高速行驶期间当发生碰撞或突然停车时的冲击力。因此,当取决于待施加到人体上的撞击等级从传感器传送信号时,将气体供给到气囊管内且迅速地使它充气以保护驾驶员或乘客不受伤害。
虽然气囊在车辆的整个寿命内可能一次都不运行,但当发生事故时它必须正确地运行且当不要求它运行时必须不运行。因此,气囊是安全设备,它要求了高度的运行可靠性。
气囊通常安装在用于驾驶员的座位的方向盘和用于乘客的座位的仪表板的每个内。当发生碰撞时,通过冲击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使气囊运行,且气囊与安全带协作来保护乘员不受伤害。
如果发生碰撞,则冲击传感器向ECU传送信号且ECU取决于撞击的等级确定是否运行气囊。当需要运行气囊时,促动充气器且使气囊管充气。
充气器连接到保持在折叠状态的气囊管。当ECU促动充气器的点火器时,点火剂被点燃且气体生成器燃烧以生成气体。作为结果,瞬时生成的大量的气体被引入到气囊管内,且气囊管迅速地充气。
同时,如果发生侧碰撞,车顶纵梁部分严重变形且显著地伸入到乘客空间内以降低乘客空间的尺寸,因此乘员的头部受伤害率增加。因此,近来提供了对策来保护乘员防止侧碰撞。
提供在车辆侧面上的气囊模块一般地称为侧气囊或窗帘气囊,且沿车辆的车顶衬里安装。
侧气囊沿构成了车辆的车顶的顶梁从前柱通过中柱延伸到后柱。侧气囊根据与前气囊相同的原理以如下方式运行,即,使得侧气囊管可以取决于当侧冲击施加到车辆时的撞击等级展开。
侧气囊组件包括安装在车顶纵梁内的气囊、安装在车顶纵梁下方的中柱饰件、安装为面向车辆内部空间以当侧气囊展开时弯曲的头部衬里和用于导向侧气囊的展开的导向单元。
后文中将参考图1具体地描述侧气囊的构造。
参考图1,常规的侧气囊包括安装在车顶纵梁10内的侧气囊12、安装在车顶纵梁10下方的中柱饰件13、安装为面向车辆内部空间以当侧气囊12展开时弯曲的头部衬里14和用于导向侧气囊12的展开的导向单元15。
导向单元15布置在侧气囊12下方且安装为固定到中柱饰件13内。导向单元15包括用于导向侧气囊12的展开的导向零件16、固定到中柱饰件13内的固定构件18和将导向零件16和固定构件18相互连接的连接零件17。
在常规的侧气囊中,因为由外部撞击使内部导向结构变形,侧气囊的可展开性降级。也因为不提供用于约束侧气囊不向上展开的分开的装置,力扩展且难以弯曲头部衬里以展开侧气囊。进一步地,因为在侧气囊的任一侧不形成强化零件,难于相继地展开侧气囊。
而且,当侧气囊不正确地被导向到内部空间即车辆的乘客空间时,则侧气囊可能在中柱饰件内展开。此外,当侧气囊展开时,因为它可能与中柱饰件干涉,所以不容易相继地展开侧气囊。
作为结果,因为用于展开侧气囊的过程不能顺利地实施,不能保证侧气囊的正确地运行,作为其结果侧气囊的运行可靠性恶化。
用于保护车辆乘员不受侧冲击的另一个侧气囊将参考图2和图3在下文中描述。
参考图2和图3,侧气囊(后文中简单地称为“气囊”)30安装在顶板(未示出)和头部衬里24之间的内部,以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
以此方式安装的气囊30在其一个端部处具有充气器20。充气器20由ECU(未示出)取决于当发生侧碰撞时撞击的等级来控制,以注射大量的高压气体到气囊管36内。
多个内板26和强化支架28放置在顶板和头部衬里24之间。头部衬里24安装为靠近门饰件和中柱饰件22。头部衬里24的端部形成有接合唇部24a,它向内板26弯曲为类似阶梯,且中柱饰件22的上端与接合唇部24a重叠。
气囊30放置为邻近如以上所述安装的头部衬里24和中柱饰件22之间的界面。
气囊30具有壳体32。壳体32的一个端部形成有安装零件32a,它螺栓连接到内板26。待由充气器20展开的气囊管36以折叠状态接收在壳体32内。壳体32在其一侧具有门32b,当气囊管36展开时门32b将被气囊管36打开。
当气囊管36展开,门32b被气囊管36打开时,因为门32b的三个侧从壳体32是自由的,所以门32b旋转(当从图3观察时为顺时针旋转),且与中柱饰件22的上端接触,作为其结果在中柱饰件22和内板26之间的空间封闭且气囊30的展开被正确地导向。
以此方式,防止展开中的气囊管36引入到中柱饰件22和内板26之间的空间内。
导向板34安装为邻近面向中柱饰件22的壳体32的下表面。当气囊管36被展开时,导向板34与内板26接触以限制壳体32的下壁和门32b的旋转。因此,导向板34导致门32b稳定地保持在中柱饰件22的上端上。
更详细地,当气囊管36展开时,门32b的上端从壳体32分离,且壳体32的下壁被向下推动以顺时针旋转。随后,定位为邻近壳体32的下壁的导向板34与内板26接触且限制壳体32的下壁和门32b的旋转量。因此,门32b可以稳定地保持在中柱饰件22的上端上,且中柱饰件22和内板26之间的空间被封闭,使得防止气囊管36引入到中柱饰件22和内板26之间的空间内。
因此,当气囊管36展开时,如在图3中以假想线示出,在中柱饰件22和内板22之间的空间被导向板34和壳体32的门32b封闭。因此,展开中的气囊30不被引入到中柱饰件22和内板26之间的空间内,且正常地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因此可以有效地保护乘员的侧部分,特别是头部。
当门32b如上所述地打开时,头部衬里24的端部从中柱饰件22的上端分离且如图3中以假想线所示地弯曲,因此限定了开口,通过该开口气囊管36可以展开。
然而,在此类的侧气囊中,因为导向板34简单地由板形成而不充分地考虑其强度,当气囊管36展开时,导向板34可能与壳体32的下壁被旋转,且因气体压力损坏而与内板26接触。
因此,当气囊管36被引入且展开到中柱饰件22和内板26之间的空间内时,导致了难于正确地保护乘员的问题。如果导向板34被损坏也将导致严重的问题在于不可能替换导向板34。
为应对这些问题,披露了在本领域中的另一个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在此披露中,侧气囊具有气囊壳体,其中接收了气囊管且壳体具有被气囊管打开的门。气囊壳体在中柱饰件和头部衬里之间的界面附近安装了内板。导向板具有侧壁,以固定装置将侧壁固定到内板,且导向板的下端弯曲以形成用于支承气囊壳体下表面的支承构件。
因为此构造,导向板可以更稳定地导向正向车辆的乘客空间展开中的气囊管的引入。当导向板的支承构件被破坏时,因为导向板可以以新的一个导向板替换,也容易地进行修理和维护。
然而,因为头部衬里和内板之间的宽度取决于车辆的类型而变化,且气囊壳体的下壁的宽度取决于气囊的制造商而变化,导向板应与车辆的类型和制造相符合地分开地制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考虑到以上的发生在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完成,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它防止力在向上的方向扩展且将力导向为施加在向下的方向上,因此允许更容易地打开头部衬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侧气囊管的导向板,它保证侧气囊管的相继展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它在接收在侧气囊内的侧气囊管展开时提供了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它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车辆。
本发明的再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它防止在侧气囊管展开时被破坏。
本发明的再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它使得气囊壳体的门稳定地固定展开角度且吸收当侧气囊管最初地展开时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导向板包括固定到车身的内表面的固定构件、从固定构件的下端弯曲且向车辆的乘客空间延伸的支承构件,和在支承构件的上部分处从固定构件延伸向车辆的乘客空间的保持构件。
延伸构件可以整体地形成在支承构件的一个纵向端部上。
延伸构件可以分别地且整体地形成在支承构件的两个纵向端部上。
延伸的保持构件整体地形成在保持构件的一个纵向端部上以向充气器延伸。
优选的是,延伸的保持构件分别地且整体地形成在保持构件的两个纵向端部上。
接合构件可以通过在保持构件的远端上弯曲形成。
导向构件通过在支承构件的远端上弯曲形成。
本发明的另一个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导向板包括固定到车身的内表面上的固定构件和从固定构件的下端弯曲以支承侧气囊的下表面的支承构件,导向板包括从支承构件的远端向车辆的乘客空间延伸的强化支承构件,以当接收在侧气囊内的气囊管展开时支承气囊壳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导向板包括固定到车身的内表面上的固定构件和从固定构件的下端弯曲以支承侧气囊的下表面的支承构件,导向板包括强化支承构件,其能通过在向车辆乘客空间的支承构件的远端上的导向装置而向车辆的乘客空间移动,以当接收在侧气囊内的气囊管展开时支承气囊壳体。
导向装置包括限定为邻近支承构件的远端的通孔、对应于各通孔且向车辆的乘客空间延伸的限定为通过强化支承构件的狭槽,和相互通过通孔和狭槽锁定的螺栓和螺母。
多个孔限定为通过强化支承构件以相互布置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
限定为通过强化支承构件的孔包括狭槽。
凹口形成在强化支承构件的下表面上或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每个上,以在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
由合成树脂或织物制成的涂层形成在强化支承构件的外表面上。
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导向板包括固定到车身的内表面上的固定构件、从固定构件的下端向车辆的乘客空间弯曲的支承构件和形成在支承构件的远端上的弯曲构件。
弯曲构件形成为L形形状。
弯曲构件形成为具有倾斜的形状。
弯曲构件定位为高于中柱饰件的上端或与其等高。
多个狭槽限定为通过导向板。
涂层形成在支承构件和弯曲构件的外表面上。
涂层由合成树脂或织物制成。
附图说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通过参考附图对其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更清楚本发明的以上的和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各图为:
图1是图示了常规的侧气囊的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图示了常规的侧气囊安装到其上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线A-A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安装位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安装结构的截面侧视图;
图6(a)到图6(c)是每个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透视图;
图7(a)到图7(c)是每个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透视图;
图8是图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每个的导向板的侧气囊的展开模式的侧视图;
图9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透视图;
图10(a)到图10(c)是图示了图9中示出的通孔的三个变化的俯视图和截面视图;
图11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侧视图;
图12是图示了其中图11中示出的侧气囊的气囊管展开的状态的截面视图;
图13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透视图;
图14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透视图;
图1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截面视图;
图16是图示了其中图15中示出的侧气囊的气囊管展开的状态的截面视图;和
图17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后文中参考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限制于在此阐明的实施例。而是这些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教示的例子提供。类似的数字指示类似的元件
<第一实施例>
后文中将参考图4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构造。
参考图4,侧气囊10a安装在顶侧板20a内。侧气囊10a具有通过带扣固定到前柱50a的前端和具有充气器40a且连接到后柱70a的后端。
根据本发明的导向板100在中柱60a上方安装顶侧板20a上。侧气囊壳体10b配合在导向板100的保持构件120和支承构件130之间。
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侧气囊10a包括用于感测车辆的碰撞的传感器和用于响应于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运行充气器40a的电子控制单元。
图5和图6详细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和导向板的安装结构。
如在这些图中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向板100放置在顶侧板20a和头部衬里80a之间且固定到顶侧板20a。
导向板100包括固定构件110和支承构件130,支承构件130在固定构件110的下端处弯曲以成曲线形且向车辆的乘客空间延伸。导向板100通过插入通过安装孔111的螺栓固定到顶侧板20a,安装孔111通过固定构件110限定。
接合舌112形成在安装孔111的两侧处且接合到限定在顶侧板20a内的接合沟槽(未示出)内。接合舌112与螺栓协作以防止导向板旋转。
侧气囊10a牢固地保持在包括至少一个延伸构件131的支承构件130和保持构件120之间。当发生侧碰撞时,侧气囊10a通过打开头部衬里80a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
参考图5,支承构件130的远端形成有向下弯曲的导向构件132。因导向构件132的存在,防止侧气囊10a在顶侧板20a和头部衬里80a之间展开。
如在图6(a)中示出,导向板100包括固定到顶侧板20a的固定构件110、在固定构件110的下部分处以限定缓曲线的方式弯曲的支承构件130和从固定构件110的上部分突出的保持构件120。
固定构件110限定有安装孔111,螺栓通过安装孔111插入以将固定构件110安装到顶侧板20a。正方形孔限定在安装孔111的两侧上,且接合舌112通过在正方形孔内的弯曲形成且从固定构件110的表面突出。
保持构件120形成在安装孔111下方以从支承构件130的表面向车辆的乘客空间突出。保持构件120的功能是当侧气囊10a展开时防止力在向上的方向扩展且将力集中于向下的方向,使得头部衬里80a可以容易地打开。
支承构件130从固定构件110的下端弯曲以限定缓曲线。为便于侧气囊10a的气囊管10c的相继的展开,延伸构件131可以形成在支承构件130的一个纵向端部上以向充气器40a延伸(见图6(b)),或延伸构件131可以形成在支承构件130的两个纵向端部上(见图6(c))。
因此,不要求用于保持侧气囊10a的分开的装置。
导向构件132大体上垂直地从支承构件130的远端弯曲以导向通过推动且打开头部衬里80a而待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的侧气囊10a,因此防止侧气囊10在中柱60a内展开。
以下将参考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包括了导向板的侧气囊的展开过程。
首先,冲击力施加到车辆,充气器响应于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被促动。然后,当气体供给到侧气囊管10c内时,侧气囊管10c瞬时充气。
在此时,从固定构件110的表面突出的保持构件120防止侧气囊在向上的方向展开且防止力扩展,使得侧气囊管10c可以通过容易地推动且打开头部衬里80a而展开。
因为导向板100具有至少一个邻近中柱60a的延伸构件131的事实,侧气囊管10c可以可靠地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且不与中柱60c干涉,籍此可以保证侧气囊10a的相继展开。
导向构件132约束了侧气囊10a不在中柱60a内展开且导向侧气囊60a以可靠地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而不与中柱60a的上端干涉。
<第二实施例>
图7(a)至图7(c)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板的构造。
参考图7(a),从固定构件110的表面突出的保持构件120具有延伸的保持构件121,延伸的保持构件121分别地且整体地形成在保持构件120的两个纵向端部,以防止力在向上的方向扩展。
参考图7(b),支承构件130具有延伸构件131,它分别地且整体地形成在支承构件130的两个纵向端部,以防止放侧气囊10a展开时它与中柱60a干涉。
参考图7(c),接合构件122形成在保持构件120的远端上以在向下的方向弯曲。接合构件122牢固地保持侧气囊壳体10b且导致当侧气囊管10c展开时其可靠地向头部衬里80a扩张。
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导向板的侧气囊的展开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省略展开过程的详细描述。
<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将参考图9至图12在如下描述。
参考图11,侧气囊30安装为面向车辆的乘客空间以保护乘员不受伤害。侧气囊30包括多次折叠的气囊管36、用于接收气囊管36的气囊壳体32和连接到气囊管36的端部以将高压气体注射到气囊管36内的充气器。
气囊壳体32在其一个侧壁上具有门32b,且在其上端具有安装部分(未示出),安装部分以螺栓固定到内板26。每个导向板200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处安装在气囊壳体32上,以支承气囊壳体32的下表面(见图12)。
参考图9和图12,导向板200用于侧气囊30,以支承侧气囊30的气囊壳体32的下表面和导向气囊管36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的展开。导向板200包括固定构件210,使用螺栓270和螺母280将它固定到车辆的内板26,导向板200还包括支承构件220,它从固定构件210的下端弯曲。
固定构件210的功能是将导向板200固定不使其移动。固定构件210具有插入孔211,螺栓270插入通过插入孔211。每个具有L形截面形状的接合零件212通过在插入孔211的两侧上弯曲形成且接合到内板26。固定构件210具有下端,支承构件220从下端弯曲。
更详细地,当接合零件212接合到限定在内板26内的沟槽(未示出)内而不被移动时,通过将螺栓270通过插入孔211插入且在内板26的后表面将螺母280锁定到螺栓270,导向板200被牢固地固定到内板26。
支承构件220水平地从固定构件210的下端弯曲且支承气囊壳体32的下表面。强化支承构件230整体地形成在支承构件220的远端上且从支承构件220的远端延伸。
当接收在气囊壳体32内的气囊管36展开时,强化支承构件230将弹性地支承气囊壳体32的门32b的下部分。强化支承构件230水平地从支承构件220的远端向外延伸。
在图中,强化支承构件230的宽度小于支承构件220的宽度。
如在图11和图12中示出,支承构件220支承了气囊壳体32的下表面,且当气囊管36展开时强化支承构件230支承了气囊壳体32的门32b的下部分。
因此,因为因强化支承构件230的存在可以将导向板200定位为靠近头部衬里24,在头部衬里24和内板26之间的空的空间可以最小化,且气囊管36可以更稳定地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
强化支承构件230限定有多个布置在车辆的纵向方向的孔231(见图9)。因此,在高压气体注射到气囊管36的情况下,在气囊壳体32的门32b被瞬间弯曲且向其原始位置返回时,冲击力可以被吸收。
优选的是,孔231包括如图10a中示出的狭槽,且狭槽231限定为垂直于支承构件220和强化支承构件230之间的边界线延伸。以此,因为可以防止载荷施加到一个部分,可以防止强化支承构件230断裂。
同时,如在图10(b)和图10(c)中示出,凹口232可以形成在强化支承构件230的下表面上,或形成在强化支承构件2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每个上,以在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凹口232可以具有半圆形或V形的截面。
因此,在高压气体注射到气囊管36的情况下,在气囊壳体32的门32b被瞬间弯曲且向其原始位置返回时,冲击力可以被凹口232吸收。
为避免对气囊管36的损坏,优选的是,由合成树脂或织物制成的涂层250a形成在强化支承构件230的外表面上。
<第四实施例>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构造。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如下描述中,与第三实施例中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将以相同的参考数字指示,且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解释。
参考图13,强化支承构件230a提供到导向板200a的支承构件220a的远端以当接收在侧气囊30中的气囊管36展开时弹性地支承气囊壳体32的下表面。
在通过导向装置240牢固地安装前,强化支承构件230a可以在气囊管36的展开方向移动。
导向装置240包括限定为通过支承构件220a的通孔221、限定为通过强化支承构件230a以对应于各通孔221且垂直于支承构件220a和强化支承构件230a之间的边界线延伸的狭槽233,和插入通过通孔221和狭槽233且以螺母241a锁定的螺栓241。
因此,因为强化支承构件230a可以通过拧紧和放松螺栓241沿狭槽233移动,所以强化支承构件230a从支承构件220a的延伸尺寸是可以调整的。
在此,为避免对气囊管36的损坏,优选的是,由合成树脂或织物制成的涂层250a形成在强化支承构件230a的外表面上。
<第五实施例>
下文中将参考图14至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构造。
侧气囊30安装为面向车辆的乘客空间以保护乘员不受伤害。侧气囊30包括多次折叠的气囊管36、用于接收气囊管36的气囊壳体32和连接到气囊管36的端部以向气囊管36内注射高压气体的充气器。
气囊壳体32在其一个侧壁上具有门32b且在其上端上具有通过螺栓固定到内板26的安装部分32a。每个导向板300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处安装在气囊壳体32上,以支承气囊壳体32的下表面(见图15)。
导向板300由金属制成且通过固定构件390固定到内板26。
固定构件390在其相对部分上具有插入孔310,使得固定构件390可以通过固定装置301固定到内壁26,即以通过插入孔310插入的螺栓固定到内壁26。突出的部分320形成在插入孔310之间的固定构件390上以与气囊壳体32的一个侧壁接触。支承构件330从固定构件390的下端弯曲,以支承气囊壳体32的下表面。
弯曲构件340形成在支承构件330的远端上,以具有L形的截面形状,且在支承构件330的纵向方向延伸。因此,在气囊管36充气的情况下,在气囊壳体32的门32b被瞬间弯曲且向其原始位置返回时,冲击力可以被吸收。作为结果,可以防止支承构件330被破坏或变形。
优选的是,弯曲构件340定位为高于中柱饰件22的上端或与其等高。
这是为防止气囊管36展开到内板26和中柱饰件22之间的空间内。
多个狭槽360限定为通过导向板300,使得可以降低导向板300的重量和材料成本。
此外,固定片350通过在导向板300的突出部分320上弯曲形成,使得用于固定气囊壳体32的固定板304可以配合在固定片350上。
每个固定片350通过使用冲孔机切割正方形图案的除一个垂直边外的三个边,且然后通过将切割部分绕该一个垂直边向气囊壳体32弯曲90度而形成。
在固定片350配合在限定在固定板304内的沟槽内而用于固定气囊壳体32后,固定片350的突出固定板304的沟槽外的部分被弯曲90度,因此固定板304可以稳固地相对于导向板300被保持。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的组装和使用。
首先,通过将固定装置301插入通过导向板300的插入孔310,将导向板300固定到内板26。
然后,通过将固定板304的沟槽配合到导向板300的固定片350使得侧气囊30处于固定板304和导向板300之间,将侧气囊牢固地固定。
然后,当发生侧碰撞时,当大量高压气体由充气器供给到气囊管36内时,气囊管36充气,撕开气囊壳体32的门32b且通过打开头部衬里24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
在此时,因为支承构件330的存在,导向板300防止门32b的下部分旋转,使得防止气囊管36引入到中柱饰件22和内板26之间的空间内。
也因为导向板300的弯曲构件340的存在,在高压气体注射到气囊管36内的情况下,因为在门32b的下部分被瞬间弯曲且向其原始位置返回时冲击力可以被吸收,气囊管36可以更稳定地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
<第六实施例>
下文将参考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导向板的构造。因为本实施例大体上类似于第五实施例,将仅描述不同的特征。
参考图17,根据本实施例的导向板300的弯曲构件340a在支承构件330a的远端上弯曲以具有倾斜的截面形状。
当门32b被弯曲时,弯曲构件340a支承气囊壳体32的门32b的下部分。所以,弯曲构件340a防止门32b的下部分当瞬间弯曲时被破坏或变形。
优选的是,涂层370形成在导向板300的外表面上。涂层370由合成树脂或织物制成以在导向板300的支承构件330a和弯曲构件240a的外表面上沉积薄膜,因此防止气囊管被锋利的边缘等撕破。
如从以上的描述中显见,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提供了以下描述的优点。首先,因为导向板防止侧气囊管在向上的方向展开,用于展开侧气囊管的力不扩展而是被集中以允许侧气囊管被正确地通过打开头部衬里展开。
导向板形成有至少一个延伸构件。延伸构件导向侧气囊管的展开方向,使得侧气囊管当展开时不与中柱干涉,因此保证了侧气囊管的相继展开。
因为导向板的导向构件的存在,侧气囊可以可靠地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构造,因为当安装侧气囊时不需要用于正确地保持侧气囊的分开的零件,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和时间。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中,因为强化支承构件提供到支承构件以从支承构件延伸的事实,侧气囊管可以更稳定地展开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
因为多个狭槽限定为通过强化支承构件以在强化支承构件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其中高压气体注射到气囊管的情况中,在侧气囊壳体的门被瞬间弯曲且向其原始位置返回时冲击力可以被吸收。
因为强化支承构件可以被移动且然后相对于支承构件固定,强化支承构件的宽度可以调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可以不考虑车辆的类型和侧气囊的尺寸而应用。
此外,因涂层形成在强化支承构件的外表面的事实,防止气囊管被撕破。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中,因为侧气囊壳体的下壁被导向板的支承构件支承,展开中的气囊管可以更稳定地引入到车辆的乘客空间内。
此外,因为弯曲构件形成在支承构件上,当高压气体注射到侧气囊管内时,在侧气囊壳体的门被瞬间弯曲且向其原始位置返回时冲击力可以被吸收,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支承构件变形或破坏。
此外,因为固定片形成在根据本发明的导向板上的事实,用于固定侧气囊的固定板可以不使用分开的固定装置而方便地被固定。
另外,因为多个狭槽限定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导向板,导向板的重量可以显著地降低且可以节约制造成本。
本发明已使用优选的典型实施例描述。然而,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制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的范围意图于包括在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现有的已知技术或未来的技术和等价物的能力范围内的不同的实施例和替代装置。因此,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广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类似的装置。

Claims (7)

1.一种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其包括:
固定到车身的内表面上的固定构件;和
从该固定构件的下端向车辆的乘客空间弯曲的支承构件;
其中,该支承构件具有沿着该支承构件的纵长方向在其中弯曲的弯曲构件,用以当被接收在气囊壳体中的气囊管展开时,柔软地支承气囊壳体的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板,其中该弯曲构件形成为L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板,其中该弯曲构件形成为具有倾斜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板,其中该弯曲构件定位为高于中柱饰件的上端或与其等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板,其中多个狭槽被限定通过该导向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板,其中涂层形成在该支承构件和该弯曲构件的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向板,其中该涂层由合成树脂或织物制成。
CN2009102227606A 2006-04-04 2007-04-04 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2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006-008880 2006-04-04
KR2020060008880U KR200418768Y1 (ko) 2006-04-04 2006-04-04 사이드 에어백용 안내 플레이트
KR2020060010396U KR200420468Y1 (ko) 2006-04-18 2006-04-18 사이드 에어백용 안내 플레이트
KR20-2006-010396 2006-04-18
KR20-2006-010487 2006-04-19
KR2020060010487U KR200420470Y1 (ko) 2006-04-19 2006-04-19 자동차 사이드에어백용 가이드 플레이트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20333A Division CN101117112B (zh) 2006-04-04 2007-04-04 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2309A true CN101712309A (zh) 2010-05-26
CN101712309B CN101712309B (zh) 2012-09-05

Family

ID=3822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2276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2309B (zh) 2006-04-04 2007-04-04 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41897B2 (zh)
EP (2) EP2363327B1 (zh)
JP (2) JP4987540B2 (zh)
CN (1) CN1017123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3610A (zh) * 2015-09-16 2017-04-0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顶置侧气帘防护屏障
CN111204305A (zh) * 2018-11-16 2020-05-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63327B1 (en) * 2006-04-04 2012-12-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ide plate for side air bag
JP5204993B2 (ja) * 2007-06-11 2013-06-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内装部品の配設構造
JP2009262673A (ja) * 2008-04-23 2009-11-12 Takata Corp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ブラケット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9292441A (ja) * 2008-06-09 2009-12-17 Takata Corp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ブラケット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113672B1 (ko) * 2009-10-30 2012-02-17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차량용 커튼에어백 램프장치
JP5626121B2 (ja) 2011-05-26 2014-11-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292323B1 (ko) 2011-07-12 2013-07-31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 시트용 사이드 에어백 모듈
JP5639131B2 (ja) * 2012-09-07 2014-12-1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置構造
US9174602B1 (en) * 2014-11-12 2015-11-0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ide pillar assemblies with multi-surface retention structures for side airbags
DE102015006898A1 (de) * 2015-06-03 2016-12-22 Trw Airbag Systems Gmbh Baugruppe eines Fahrzeugsicherheitssystems, Fahrzeugsicherheitssystem, Fahrzeugsicherheit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Baugruppe eines Fahrzeugsicherheitssystems
US9573550B1 (en) * 2015-08-17 2017-02-21 Autoliv Asp, Inc. Side curtain airbag compression inflator bracket
JP6717177B2 (ja) * 2016-12-07 2020-07-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865990B2 (en) * 2022-05-25 2024-01-09 Autoliv Asp, Inc. Ramp bracket for a curtain airbag
US11904791B1 (en) * 2022-12-29 2024-02-20 Rivian Ip Holdings, Llc Fabric molded roof rail airbag shell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0726B2 (ja) * 1995-12-14 2000-12-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を備えたシート構造
DE69732261T2 (de) * 1996-11-07 2005-12-29 Toyoda Gosei Co., Ltd., Haruhi Anordnung und Konstruktion einer Kraftfahrzeug-Insassenschutzvorrichtung
US5762363A (en) * 1997-01-21 1998-06-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amless side inflatable restraint deployment system
JP3125729B2 (ja) * 1997-09-26 2001-01-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袋体の配設構造
JP3093199B2 (ja) * 1998-05-12 2000-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配設構造
US6371512B1 (en) * 1998-08-03 2002-04-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irbag apparatus for head-protecting
JP3481473B2 (ja) * 1998-10-01 2003-12-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袋体の配設構造
US6254123B1 (en) * 1998-08-03 2001-07-0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ounting structure for use with a head-protecting airbag body
JP3702663B2 (ja) * 1998-09-01 2005-10-05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頭部保護バッグの設置構造
JP2001122073A (ja) * 1999-10-25 2001-05-08 Toyota Motor Corp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搭載車両における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JP2001163160A (ja) * 1999-12-08 2001-06-19 Daihatsu Motor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112900B1 (en) * 1999-12-27 2013-05-22 Toyoda Gosei Co., Ltd. Vehicle with a head protecting air bag apparatus
JP4278261B2 (ja) * 2000-02-10 2009-06-10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付き車両のクォータウィンドガーニッシュ部の構造
JP4534368B2 (ja) * 2001-02-26 2010-09-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893887B2 (ja) * 2001-03-14 2007-03-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DE10225677A1 (de) * 2001-06-11 2003-01-16 Honda Motor Co Ltd 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DE10137634A1 (de) * 2001-08-03 2003-02-20 Daimler Chrysler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wagensitz
DE20118457U1 (de) * 2001-11-14 2002-04-04 Trw Repa Gmbh Seitengassackmodul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Schutzsystem
US6923286B2 (en) * 2002-02-26 2005-08-02 Toyoda Gosei Co., Ltd. Pedestrian protecting device
JP3741061B2 (ja) * 2002-02-27 2006-02-0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上部の衝撃吸収構造
JP3935032B2 (ja) * 2002-09-06 2007-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拘束装置
JP4490031B2 (ja) * 2002-09-26 2010-06-2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KR100471328B1 (ko) * 2002-11-15 2005-03-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필라 에어백 장치
DE20300254U1 (de) * 2003-01-09 2003-05-15 Trw Repa Gmbh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Seitengassackmodul
ITTO20030066U1 (it) * 2003-04-09 2004-10-10 Fiat Auto Spa Centina di rinforzo per il tetto di un autoveicolo con deviatore di he ad-bag integrato.
JP4449452B2 (ja) * 2003-05-30 2010-04-14 タカタ株式会社 乗員脚部保護装置
KR100535049B1 (ko) * 2003-10-24 2005-12-0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커튼형 에어백의 수납용 트림재의 장착구조
US7175196B2 (en) * 2004-02-09 2007-02-1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upport bracket for an inflatable curtain
JP2005219426A (ja) 2004-02-09 2005-08-18 Ricoh Co Ltd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カートリッジ、液体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US7097200B2 (en) * 2004-04-12 2006-08-29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curtain trajectory bracket
DE102004028513A1 (de) * 2004-06-11 2005-12-29 Volkswagen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0587106B1 (ko) 2004-07-28 2006-06-08 대우전자부품(주) 알루미늄 전해콘덴서 초고압용 전해액
KR100599691B1 (ko) 2004-07-28 2006-07-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군
US7182366B2 (en) * 2004-08-27 2007-02-27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Inflatable curtain deployment ramp
JP4343062B2 (ja) * 2004-08-31 2009-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487704B2 (ja) * 2004-09-21 2010-06-2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イドドア
US7401805B2 (en) * 2004-12-06 2008-07-22 Key Safety Systems, Inc Curtain air bag module
ES2377264T3 (es) * 2005-04-22 2012-03-26 Lisi Automotive Rapid Elemento de fijación para la colocación y retención de un airbag en una carrocer�?a de automóvil.
JP4736665B2 (ja) * 2005-09-20 2011-07-2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取付金具及び取付構造、並びに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342501B2 (ja) * 2005-10-18 2009-10-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0757153B1 (ko) * 2005-12-12 2007-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커튼에어백의 간섭을 방지하는 필러 램프 구조
JP4907184B2 (ja) * 2006-02-02 2012-03-2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EP2363327B1 (en) * 2006-04-04 2012-12-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ide plate for side air bag
US20070241542A1 (en) * 2006-04-18 2007-10-18 Mark Wallace Air Bag Deployment Ramp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3610A (zh) * 2015-09-16 2017-04-0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顶置侧气帘防护屏障
CN111204305A (zh) * 2018-11-16 2020-05-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
CN111204305B (zh) * 2018-11-16 2023-06-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帘式气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63327A1 (en) 2011-09-07
US8141897B2 (en) 2012-03-27
JP2007276767A (ja) 2007-10-25
EP1842741A2 (en) 2007-10-10
EP2363327B1 (en) 2012-12-05
EP1842741B1 (en) 2013-01-23
CN101712309B (zh) 2012-09-05
JP4987540B2 (ja) 2012-07-25
US20070241543A1 (en) 2007-10-18
EP1842741A3 (en) 2009-06-03
JP2010149857A (ja) 201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2309B (zh) 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CN102463957B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安全气囊装置
CN100396519C (zh) 乘员约束保护系统
US7896389B2 (en) Automobile side airbag guide plate
EP2988975B1 (en) Top tether for curtain airbag
US7841621B2 (en) Tether guided inflatable sail panel
EP3092157B1 (en) Cost-effective use of one-piece woven fabric for curtain airbags
EP1192066B1 (en) Inflatable air bag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5049083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045442B (zh) 具备帘式气囊装置的车辆的后部结构
US6688641B2 (en) Compact teth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nflatable curtain
CN103072542A (zh) 车辆的安全气囊装置
CN101117112B (zh) 用于侧气囊的导向板
JPH09123862A (ja) 脚部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2264760A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US8651524B2 (en) Airbag trajectory control envelope
CN101462529B (zh) 膝盖气囊以及折叠气囊的方法
CN101412392B (zh) 汽车侧式安全气囊导板
KR100461067B1 (ko) 커튼에어백의 쿠션전개구조
KR20080008112A (ko) 커튼 에어백 장치의 쿠션
GB2444248A (en) A component for mounting an assist grip and deflecting an expanding airbag within a vehicle
KR100776017B1 (ko) 사이드 에어백용 안내 플레이트
JP2007230357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090117456A (ko) 커튼 에어백 장착용 브래킷
KR20090048916A (ko) 조수석 에어백 도어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UTOLIV DEV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ELPHI KOREA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12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YONGIN CITY, GYEONGGI, SOUTH KOREA TO: V?RG?RDA, SWEDE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209

Address after: Sweden Wogaerda

Applicant after: Autoliv Development Corp.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Applicant before: Delphi Korea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