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482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4823A
CN101634823A CN200910165193A CN200910165193A CN101634823A CN 101634823 A CN101634823 A CN 101634823A CN 200910165193 A CN200910165193 A CN 200910165193A CN 200910165193 A CN200910165193 A CN 200910165193A CN 101634823 A CN101634823 A CN 101634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opening
open
unit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65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4823B (zh
Inventor
冈野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34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4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48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8Jam, error detection, e.g. double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61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9Structural door desig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提供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构造成执行打印和初始化过程;壳体,形成有开口且容纳图像形成单元;盖,构造成打开和关闭开口;检测单元,构造成检测盖是在打开状态下还是在关闭状态下;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盖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控制器,构造成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盖从关闭状态改变到打开状态并返回到关闭状态时,依据盖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控制图像形成单元的初始化过程。本发明能减少或防止执行无用的初始化过程。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8年7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92728的优先权,其所有主题在此并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No.10-107929描述了一种多功能外设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检测盖打开和关闭的传感器,当确定盖关闭时执行诸如旋转感光鼓的打印准备操作。
只要盖关闭图像形成装置就执行打印准备操作。当盖关闭时,除了打印准备操作之外还执行其它过程。例如,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在盖打开期间很可能执行了维护操作,则当盖关闭时执行与维护操作相应的初始化过程。具体地,例如,图像形成装置确定在盖打开期间可能更换了显影盒,则当盖关闭时执行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
但是,即使当盖被打开时,也不一定执行维护操作。因此,依据只要盖关闭就执行初始化过程的上述结构,当没执行维护操作时,初始化过程是无用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方面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减少或防止执行无用的初始化过程。
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开口且包括盖,所述盖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构造成执行对记录介质的打印并执行初始化过程;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构造成检测所述盖是在打开状态下还是在关闭状态下;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所述盖的开放程度;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联接到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测量单元。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的状态从所述关闭状态改变到所述打开状态并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基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当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并且当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小于所述阈值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不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
依据本发明另一典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门;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操作;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构造成检测来自关闭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的所述门的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门被关闭,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下所述门被打开且所述门的开放程度小于阈值,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下所述门被打开且所述门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联接到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当所述门的状态从所述关闭状态改变到所述第一打开状态并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而不处于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时,则在所述门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操作;并且当所述门的状态从所述关闭状态经过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改变到所述第二打开状态并随后经过所述第一打开状态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时,则在所述门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操作并随后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
依据本发明另一典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开口且容纳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盖,所述盖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构造成检测所述盖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状态变化;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所述盖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从所述关闭状态到所述打开状态并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的状态变化时,依据所述盖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初始化过程。
依据上述结构,可以减少或防止执行无用的初始化过程。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面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更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是概略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概略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3是概略表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盖开放程度传感器的图;
图4是概略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盖开放程度传感器的图;
图5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初始化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初始化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皮带卡纸移除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输送皮带清洁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显影盒插入/移除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感光鼓计数器清零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旋转轴预旋转请求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颜色偏移校正请求确定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1至16描述本发明典型实施例。
(1)打印机的总体结构
图1是概略表示依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1(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的结构的剖视图。在该典型实施例中,打印机1是彩色打印机,其使用四种颜色的调色剂(黑、黄、品红色和青)形成彩色图像。在下面的描述中,当组件用颜色区分时,K(黑)、Y(黄)、M(品红色)、C(青)加到表示该组件的附图标记后面。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图1的左侧作为打印机的前侧,图1的右侧作为打印机的后侧。
壳体2具有基本箱体的形状,并且容纳例如图像形成单元10。壳体2在其上表面形成有开口30,用于图像形成单元10的各种维护操作,诸如插入或移除显影盒22K、22Y、22M和22C以及移除卡住的纸张(记录介质的例子)(下文中也称为“卡纸”)。盖2A(门)可旋转地连接到壳体2,并且打开开口30(打开状态)和关闭开口30(关闭状态)。
此外,壳体2分别在其前、后表面形成有开口31和32。开口31和32主要用于清除卡纸,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31和32的盖(门)2B和2C分别设置在前、后表面。
片材馈送盘4设置在壳体2的下部使得片材馈送盘4可从壳体2向前拉出。容纳在片材馈送盘4中的片材3通过各种辊(输送单元的例子)和皮带单元11(输送单元的例子)一张接一张地馈送到输送路径35上。
图像形成单元10包括:例如皮带单元11、输送辊14、清洁单元17、曝光单元18、处理单元20和定影单元31。
皮带单元11包括一对前、后皮带支撑辊12以及绕在皮带支撑辊12上的输送皮带13。输送皮带13通过皮带支撑辊1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图1中)从而向后输送片材。
四个转印辊14与相应的感光鼓28相对设置,输送皮带13设置在转印辊和感光鼓之间。
清洁单元17设置在皮带单元11下方,并且通过例如收集粘附到输送皮带13表面的调色剂或纸粉来清洁输送皮带13。
曝光单元18包括四个LED单元18K、18Y、18M和18C,分别与黑、黄、品红色和青相对应。这些LED单元通过支撑单元(未示出)支撑在盖2A的下表面,并且在它们的下端具有LED头19K、19Y、19M和19C。LED头中的每一个包括沿与纸张平面竖直的方向线性排列的多个LED。
处理单元20包括与四种颜色相对应的四个处理盒20K、20Y、20M和20C。当盖2A打开时,LED单元18K、18Y、18M和18C和盖2A一起退避,使得处理盒20K、20Y、20M和20C可被插入或移除。
处理盒20K、20Y、20M和20C包括盒框架21和可移除地安装在盒框架21上的显影盒22K、22Y、22M和22C。
可以插入盒框架21且可从盒框架21中移除的感光鼓28和电晕充电单元29设置在盒框架21中。
显影盒22K、22Y、22M和22C中容纳作为显影剂的彩色调色剂。从调色剂腔23排出的调色剂通过供应辊24的旋转供应到显影辊25,并且供应的调色剂承载在显影辊25上,通过层厚调整刮刀26形成为均匀厚度的薄层。显影盒22K、22Y、22M和22C每一个均包括检测调色剂剩余量的调色剂传感器(未示出)。
定影单元31将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片材上。
(2)打印操作的概述
感光鼓28被充电单元29均匀充电成正电势,然后曝露于依据将被打印的图像数据从曝光单元18发射的光。因此,在感光鼓28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28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辊25供应的调色剂显影成每一种彩色的调色剂图像。
然后,当通过输送皮带13输送的片材通过感光鼓28和转印辊14之间的转印位置时,感光鼓28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到转印辊14上的负转印偏压依次转印到片材上。
定影单元31将转印到片材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片材上,具有热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排出到盖2A的上表面。
(3)打印机的电气结构
图2是概略表示打印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打印机1包括例如控制单元33、图像形成单元10、操作单元34、驱动机构35、盖开闭传感器36、片材传感器37和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
控制单元33包括,例如CPU50(图像形成单元、检测单元、测量单元、控制器、计时器和传输单元的例子)、ROM51、RAM52和NVRAM53。ROM51存储用于执行例如初始化过程(将在后面描述)的程序。CPU50执行从ROM51中读取的程序以控制打印机1的每一个单元。
操作单元34包括允许用户输入各种设置或命令的操作按钮和用于显示各种信息项目的液晶显示器。
驱动机构35(图像形成单元的例子)包括例如马达和将马达的旋转力传递给显影辊25和感光鼓28的齿轮系。此外,驱动机构35包括相对于感光鼓28向前或向后移动的旋转轴。当盖2A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旋转轴退避以与感光鼓28脱离,使得感光鼓28可被插入或移除。当盖2A关闭时,旋转轴向感光鼓28移动使得旋转轴与感光鼓28接合。
盖开闭传感器36(检测单元的例子)设置在盖2A、2B和2C中的每一个上。如图3和4中所示,当盖打开时开启且当盖关闭时关掉的开关可用作盖开闭传感器36。
多个片材传感器37(检测记录介质的传感器的例子)沿着输送路径35设置。例如,光学传感器可用作片材传感器37。
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确定单元的例子)设置在盖2A、2B、2C中的每一个上,检测盖2A、2B和2C中的每一个的开放程度。
图3和4是概略表示检测盖2A的开放程度的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的例子的图。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包括例如设置成沿竖直方向可移动的移动构件41、将盖2A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移动构件41的竖直运动的连接构件42、向移动构件41表面发射光的光源43、和接收从移动构件41的表面反射的光且将与接收的光强度相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出到CPU50的光学传感器44。
如图3中所示,移动构件41的表面沿竖直方向分成三个区域,即上部41A、中部41B和下部41C,并且这些区域具有不同的反射率。例如,上部41A是黑色的,中部41B是灰色的,并且下部41C是白色的。相对应于上部41A和中间41B之间的边界的开放程度、相对应于中部41B和下部41C之间的边界的开放程度也被称为阈值。即在该典型实施例中,设定两个阈值。阈值可以设定为与在开口30被打开比可更换的显影盒22大的量时盖2A的开放程度对应的值。
(4)图像形成装置的初始化过程
在该典型实施例中,当盖2A关闭时执行初始化过程,包括输送皮带清洁过程、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剩余调色剂量检测过程、感光鼓计数器清零过程、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过程、旋转轴预旋转过程、和颜色偏移校正过程。下文中将描述每个过程。
输送皮带清洁过程使用清洁单元17来清洁输送输送皮带13。例如,当盖2A打开时,灰尘可能通过开口进入打印机,然后可能粘附到输送皮带13上,或当盖2A打开且显影盒22插入或移除时,调色剂可能落下且可能粘附到输送皮带13上。在这种情况下,当盖2A关闭时,打印机1旋转输送皮带13以执行清洁过程,从而清除粘附的灰尘或调色剂。
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确定显影盒22是否为新的。显影辊25随着使用期限而退化。因此,当打印机1计数显影辊25的旋转数且发现旋转数大于阈值时,打印机通知用户更换显影盒22。当用户被通知更换显影盒22时,用户打开盖2A来更换显影盒22。当盖2A关闭时,打印机1确定显影盒22是新的。当确定显影盒22是新的时,打印机清零计数显影辊25旋转数的计数器。当计数器被清零时,计数器设定为零。
剩余调色剂量检测过程检测显影盒22中的剩余调色剂量。当盖2A打开时,用户很可能更换显影盒22。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用一个没有剩余调色剂的显影盒22更换。当显影盒没有调色剂时,打印机1不能打印图像。因此,当盖2A关闭时,打印机1检测显影盒22中的剩余调色剂量。
感光鼓计数器清零过程清零计数感光鼓28旋转数的计数器(感光鼓计数器)。感光鼓28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擦痕变得不容易充电或使感光鼓28退化。因此,当打印机1计数感光鼓28的旋转数且发现该旋转数大于阈值时,打印机通知用户更换感光鼓28。当用户被通知更换感光鼓时,用户打开盖2A以更换感光鼓28。在更换感光鼓28之后,用户操作操作单元34以通知打印机1感光鼓28已经被更换。当盖2A关闭时,打印机1确定是否通知了感光鼓28的更换。当确定已经通知了感光鼓28的更换时,打印机1清零感光鼓计数器。
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过程清零计数输送皮带13旋转数的计数器(输送皮带计数器)。输送皮带13随着长期使用膨胀、擦伤或裂开而退化。因此,打印机1计数输送皮带13的旋转数并且发现旋转数大于阈值时,打印机通知用户更换输送皮带13。清零输送皮带计数器过程的流程与清零感光鼓28计数器过程的流程大致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旋转轴预旋转过程在输送皮带13旋转前使旋转轴旋转。如上所述,当盖2A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旋转轴退避且与感光鼓28脱离。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很可能插入或移除感光鼓28或用户很可能接触感光鼓28使之旋转而不是插入或移除感光鼓28。当感光鼓28被插入或移除时,或者当感光鼓28被旋转时,旋转轴向前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感光鼓28不是直接与旋转轴接合,而是当输送皮带13被旋转时,由于在感光鼓28与旋转轴接合之前空转,感光鼓28的旋转临时延迟。当感光鼓28的旋转延迟时,感光鼓28很可能被和输送皮带13的摩擦损坏。因此,在该典型实施例中,在输送皮带13旋转之前,旋转轴旋转以将感光鼓28与旋转轴接合。以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空转,因此减少输送皮带13开始旋转的时间和感光鼓28开始旋转的时间之间的差。
颜色偏移校正过程校正由于LED单元18位置偏离造成的颜色偏移,而LED单元的位置偏离是由于盖2A打开或关闭引起。如上所述,由于LED单元18被盖2A支撑,LED单元18的位置由于盖2A关闭或打开时的震动很可能轻微偏离原始位置。当LED单元18发生位置偏离时,每一种颜色的图像在片材上的形成位置与其原始位置偏离,从而导致颜色偏移。因此,当盖2A关闭时打印机1执行颜色偏移校正过程。例如,作为校正颜色偏移的方法,下面的方法是已知的,包括:在输送皮带13上打印预定校正图案、利用光学传感器检测打印的校正图案以计算校正量、和基于计算的校正量偏移曝光时序来校正在副扫描方向的颜色偏移或者偏移用于曝光的LED的范围来校正在主扫描方向的颜色偏移。
(5)打印机的操作
图5和6是表示检测盖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以执行初始化过程的流程图。在此,盖2A作为例子被描述。
在步骤S101中,CPU50监视盖开闭传感器36的传感器输出以检测盖2A是否被打开或关闭。当盖2A没处于打开状态时,即当处于关闭状态时,CPU50在预定时间过去后再次确定盖2A是否被打开或关闭。当盖2A处于打开状态时,过程进行到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CPU50确定打印机1是否在执行初始化过程。在初始化过程中,用户将手放到壳体2中是危险的,因为壳体2具有高温或高压部件或机械操作的部件。因此,CPU50确定打印机1是否在执行初始化过程,然后,当确定打印机1在执行初始化过程时,CPU50进行到步骤S103来停止初始化过程。当确定打印机1没有执行初始化过程时,CPU50进行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CPU50确定打印机1是否在执行打印操作。在打印操作期间,用户将手放入壳体2中是危险的,因为壳体2中具有高温或高压部件或机械操作的部件。因此,CPU50确定打印机1是否在执行打印操作。当确定打印机1在执行打印操作时,CPU50进行到步骤S105以停止打印操作,然后进行到步骤S106。当确定打印机1没有执行打印操作时,CPU50进行到步骤S109。
在步骤S106中,CPU50确定是否发生皮带卡纸。在打印操作期间打开盖2A的一个原因是卡纸。当片材卡在任一片材传感器37的检测范围中时和当片材卡在两个片材传感器37之间时发生卡纸。在该典型实施例中,在片材卡在设置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其间设置有输送皮带13的两相邻片材传感器37之间时称为皮带卡纸。
当片材卡在任一片材传感器37的检测范围中时,基于传感器的输出可以确定是否发生卡纸和卡纸是否移除。相反,在皮带卡纸的情况下,可以基于传感器的输出确定是否发生了皮带卡纸,但是基于传感器输出可能难于确定皮带卡纸是否移除。具体地,皮带卡纸意味着上游片材传感器37检测到片材但下游片材传感器37没有检测到片材的状态。因此,可以基于在盖2A打开前两个片材传感器37的传感器输出确定是否发生皮带卡纸。相反,不管皮带卡纸是否移除,传感器输出不改变。因此,难于基于传感器输出确定皮带卡纸是否移除。
因此,在该典型实施例中,基于在打开状态盖2A的开放程度和盖2A的盖打开时间段估计皮带卡纸是否移除。具体地,为了移除皮带卡纸,盖2A的开放程度需要大于预定值。因此,当盖2A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估计皮带卡纸已被移除。但是,即使当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如果盖打开时间段短,皮带卡纸可能未被移除。因此,当盖2A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的时间段大于阈值时间段时,打印机1估计皮带卡纸被移除。
在该典型实施例中,首先,基于盖2A打开前两个片材传感器37的传感器输出确定是否发生了皮带卡纸。当确定发生了皮带卡纸时,CPU50进行到步骤S107。当确定没发生皮带卡纸时,CPU50进行到步骤S108。
在步骤S107中,CPU50对表示皮带卡纸是否发生的“皮带卡纸标记”变量设定表示发生了皮带卡纸的值,然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09。在步骤S108中,CPU50清零“皮带卡纸标记”。当“皮带卡纸标记”被清零时,CPU50对“皮带卡纸标记”设定表示没有发生皮带卡纸的值,然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CPU50开始测量盖2A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时间段的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然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10。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作为与主过程不同的任务开始,并且与主过程并行地执行,直到盖2A关闭。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
在步骤S110中,CPU50确定盖2A是否处于打开状态。当确定盖2A处于打开状态时,CPU50在预定时间过去后再次执行确定。当确定盖2A没处于打开状态时,即盖2A处于关闭状态时,CPU50进行到步骤S111。
在步骤S111中,CPU50结束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并且进行到步骤S112。在步骤S112中,CPU50执行确定皮带卡纸是否移除的皮带卡纸移除确定过程。当输送皮带13在皮带卡纸状态下被驱动时,皮带卡纸更严重。因此,如上所述,CPU50基于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和盖打开时间段估计皮带卡纸是否移除(在步骤S110中)。将在后面详细描述皮带卡纸移除确定过程。在步骤S112之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13。
在步骤S113中,CPU50执行确定是否执行输送皮带清洁过程的输送皮带清洁确定过程。当灰尘或调色剂没有粘附到输送皮带13时,输送皮带清洁过程没有用。当盖2A的开放程度小时,灰尘进入打印机的可能性较小,灰尘粘附到输送皮带13上的可能性较小。注意为了插入或移除显影盒22,盖2A的开放程度需要大于阈值。因此,当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小时,显影盒22被插入或移除的可能性较小,调色剂粘附到输送皮带13上的可能性较小。即使开放程度大,如果盖打开时间段短,显影盒被插入或移除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调色剂粘附到输送皮带上的可能性较小。因此,CPU50基于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和盖打开时间段确定是否执行输送皮带清洁过程。将在后面详细描述输送皮带清洁确定过程。在步骤S113之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14。
在步骤S114中,CPU50执行确定显影盒22是否插入或移除的显影盒插入/移除确定过程。当显影盒22没被插入或移除时,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或剩余调色剂量检测过程是没用的。如上所述,当开放程度小时,或者当开放程度大但盖打开时间段短时,显影盒22被插入或移除的可能性较小。因此,CPU50基于盖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和盖打开时间段确定显影盒22是否被插入或移除,即,是否执行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和剩余调色剂量检测过程。将在后面详细描述显影盒插入/移除确定过程。在步骤S114之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15。
在步骤S115中,CPU50执行确定是否允许感光鼓计数器清零过程的感光鼓计数器清零许可确定过程。可以考虑到即使感光鼓28没被更换,而由误操作通知了感光鼓28的更换。即使当由误操作通知了感光鼓更换时,感光鼓计数器被清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感光鼓28的旋转数量大于更换所需的值,感光鼓28还被继续使用。注意为了更换感光鼓28,盖2A的开放程度需要大于阈值。因此,当即使盖2A开放程度小的情况下通知感光鼓28的更换时,该更换通知很可能是由误操作发出的。另外,即使开放程度大,如果盖打开时间段短,更换通知也很可能是由误操作发出的。因此,CPU50基于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和盖打开时间段确定是否允许感光鼓计数器清零过程。将在后面详细描述感光鼓计数器清零确定过程。在步骤S115之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16。
在步骤S116中,CPU50执行确定是否执行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过程的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许可确定过程。类似地,可以考虑到输送皮带13的更换是由误操作通知的。因此,CPU50基于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和盖打开时间段确定是否允许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过程,与感光鼓计数器清零过程的原因相同。将在后面详细描述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确定过程。在步骤S116之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17。
在步骤S117中,CPU50执行确定是否请求旋转轴在输送皮带13旋转前旋转的旋转轴预旋转请求确定过程。当旋转轴退避但旋转轴退避所需的时间短时,感光鼓28被插入或移除或旋转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感光鼓28没有被插入或移除,或没有被旋转,通过旋转轴的向前运动旋转轴与感光鼓28接合。即使当旋转轴与感光鼓28接合时,如果在输送皮带被旋转前旋转轴旋转,感光鼓28则被损坏。因此,CPU50基于盖打开时间段确定是否在输送皮带13被旋转前请求旋转轴的旋转。将在后面详细描述旋转轴预旋转请求确定过程。在步骤S117之后,CPU进行到步骤S118。
在步骤S118中,CPU50执行确定是否请求颜色偏移校正过程的颜色偏移校正请求确定过程。当盖2A的开放程度小时,LED头19的位置从其原始位置偏离的可能性较小,发生颜色偏移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当盖2A的开放程度小时,颜色偏移校正过程是没用的。因此,CPU50基于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确定是否执行颜色偏移校正过程。将在后面详细描述颜色偏移校正过程。在步骤S118之后,CPU50进行到步骤S119。
在步骤S119中,CPU50确定是否设定了“皮带卡纸标记”。当设定了“皮带卡纸标记”时,皮带卡纸没被移除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当输送皮带13在这种状态下被驱动时,皮带卡纸的情况更严重。当设定了“皮带卡纸标记”时,CPU50返回到步骤S101而不执行初始化过程。另一方面,当没有设定“皮带卡纸标记”时,CPU50确定皮带卡纸已被移除,并且进行到步骤S120。
在步骤S120中,CPU50确定片材传感器37是否检测到片材。当检测到片材时,CPU50确定卡纸未被移除,并且返回到步骤S101,而不执行初始化过程。另一方面,当没有检测到片材时,CPU50确定卡纸已被移除,且进行到步骤S121。
在步骤S121中,CPU50执行确定将在步骤S112到S118中执行的初始化过程。当确定在步骤S112到S118中执行初始化过程时,表示“执行”的值、表示“许可”的值、或表示“请求”的值设定到与初始化过程相对应的标记。CPU50仅执行这些值设定到标记的初始化过程。即,CPU50限制这些值没有设定到标记的初始化过程的执行。在执行初始化过程之后,CPU50清零所有的标记。
(5)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
在该典型实施例中,盖2A打开的开放程度有三个等级,包括与移动构件41的上部41A相对应的等级(开放等级1)、与中部41B相对应的等级(开放等级2)、与下部41C相对应的等级(开放等级3),计算等于或大于每一个开放等级的开放程度的时间。
此外,在该典型实施例中,例如,当盖2A的开放程度在小于开放等级3的程度和等于或大于开放等级3的程度之间切换几次时,开放程度维持在开放等级3或以上的最长时间(最长持续时间)设定为开放程度是开放等级3或以上的时间。类似的情况也适用于开放等级1和开放等级2。
图7到9是表示盖开放时间测量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是无限循环,CPU50以每毫秒一次的速度重复执行该循环。
在步骤S201中,CPU50初始化存储每一个开放等级的最长持续时间的变量“开放等级1计数器(Cnt1)”、“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和“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通过初始化操作,零毫秒设定到上述变量。
在步骤S202中,CPU50初始化对于每个开放等级计数开放程度维持在相对应开放等级或以上的时间的变量“开放等级1临时计数器(TmpCnt1)”、“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和“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通过初始化操作,零毫秒设定到上述变量。
在步骤S203中,CPU50初始化存储前一开放等级的变量“前一开放等级(PreLevel)”。当该变量被初始化时,不与任何开放等级相对应的值(例如零)设定到该变量“前一开放等级(PreLevel)”。
在步骤S204中,CPU50基于从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输出的检测信号确定盖2A的当前开放程度是否是开放等级3。这里,开放程度意味着打开状态中最大的开放程度,但是不是最大开放程度之前的值。当确定当前开放等级是3时,CPU50进行到图8中示出的步骤S205。另一方面,当确定当前开放程度小于3时,CPU50进行到步骤S211。
在步骤S205中,当“前一开放等级(PreLevel)”是3时,CPU50进行到步骤S207。当“前一开放等级(PreLevel)”不是3时,CPU50进行到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CPU50初始化“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例如,开放程度从等于或大于开放等级3的等级改变到小于开放等级3的等级,然后改变到等于或大于开放等级3的等级。在这种情况下,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开放等级3的状态被临时停止。因此,“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被初始化。当该变量被初始化时,零毫秒被设定到“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
在步骤S207中,CPU50对“前一开放等级(PreLevel)”设定3,CPU50进行到步骤S208。在步骤S208中,CPU50对“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设定1毫秒。在步骤S209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的值是否大于“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的值。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的值大于“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的值,CPU50进行到步骤S210。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的值等于或小于“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的值,CPU50进行到步骤S215。
在步骤S210中,CPU50将“开放等级3临时计数器(TmpCnt3)”的值设定到“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的值。以这种方式,开放等级3的最长持续时间被更新。
在步骤S211中,当盖2A的当前开放程度是开放等级2时,CPU50进行到步骤S212。另一方面,当盖2A的当前开放程度小于开放程度2时,CPU50进行到步骤S218。
在步骤S212中,CPU50确定“前一开放程度(PreLevel)”是否为2。当“前一开放程度(PreLevel)”是2时,CPU50进行到步骤S213。另一方面,当“前一打开程度(PreLevel)”不是2时,CPU50进行到步骤S214。在步骤S213中,CPU50初始化“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当“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被初始化时,零毫秒被设定到“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
在步骤S214中,CPU50对“前一开放等级(PreLevel)”设定2,之后,在步骤S215中,CPU50对“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增加一毫秒。然后,CPU50进行到步骤S216。
在步骤S216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的值是否大于“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的值。如果确定“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的值大于“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CPU50进行到步骤S217。如果确定“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的值等于或小于“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的值,CPU50进行到图9中所示的步骤S219。
在步骤S217中,CPU50将“开放等级2临时计数器(TmpCnt2)”的值设定到“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以这种方式,开放等级2的最长持续时间被更新。
在步骤S218中,CPU50对“前一开放等级(PreLevel)”设定1。之后,在步骤S219中,CPU50对“开放等级1临时计数器(TmpCnt1)”增加一毫秒。然后,CPU50进行到步骤S220。
在步骤S220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1临时计数器(TmpCnt1)”的值是否大于“开放等级1计数器(Cnt1)”的值。如果确定“开放等级1临时计数器(TmpCnt1)”的值大于“开放等级1计数器(Cnt1)”,CPU50进行到步骤S221。如果确定“开放等级1临时计数器(TmpCnt1)”的值等于或小于“开放等级1计数器(Cnt1)”的值,CPU50返回到图7中所示的步骤S204。
在步骤S221中,CPU50将“开放等级1临时计数器(TmpCnt1)”的值设定到“开放等级1计数器(Cnt1)”。
(6)确定是否执行每一个初始化过程
下面,将描述确定是否执行每一个初始化过程的过程。在下面的描述中,假定除了“皮带卡纸标记”之外,用于每一个过程的标记被清零,例如,当电源开启时。
(6-1)皮带卡纸移除确定过程
图10是表示皮带卡纸移除确定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301中,CPU50确定是否设定了“皮带卡纸标记”。如果确定设定了“皮带卡纸标记”,CPU50进行到步骤S302。如果确定没有设定“皮带卡纸标记”,CPU5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302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T1秒或更多。例如,T1秒是3秒。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T1秒或更多,CPU50进行到步骤S303。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小于T1秒,CPU5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303中,CPU50确定皮带卡纸很可能被移除且清零“皮带卡纸标记”。
(6-2)输送皮带清洁确定过程
图11是表示输送皮带清洁确定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401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T2秒或更多。例如,T2秒是2秒。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T2秒或更多,CPU50进行到步骤S402。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小于T2秒,CPU5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402中,CPU50确定例如灰尘可能粘附到输送皮带13,对表示是否执行输送皮带清洁过程的变量“输送皮带清洁标记”设定表示执行的值。
(6-3)显影盒插入/移除确定过程
图12是表示显影盒插入/移除确定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501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否是T3秒或更多。例如,T3秒是2秒。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T3秒或更多,CPU50进行到步骤S502。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小于T3秒,CPU5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502中,CPU50确定显影盒22可能被插入或移除,对表示是否执行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的变量“新旧识别标记”和表示是否执行剩余调色剂量检测过程的“调色剂检查标记”设定表示执行的值。
(6-4)感光鼓计数器清零确定过程
图13是表示感光鼓计数器清零确定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601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否是T4秒或更多。例如,T4秒是2秒。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T4秒或更多,CPU50进行到步骤S602。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小于T4秒,CPU5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602中,CPU50确定更换通知是由误操作发出的可能性较小,对代表是否允许感光鼓计数器清零过程的变量“感光鼓计数器清零许可标记”设定表示许可的值。
(6-5)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确定过程
图14是表示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确定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701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否为T5秒或更多。例如,T5秒是10秒。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是T5秒或更多,CPU50进行到步骤S701。如果确定“开放等级3计数器(Cnt3)”小于T5秒,CPU5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702中,CPU50确定更换通知是由误操作发出的可能性较小,对表示是否允许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过程的变量“输送皮带计数器清零许可标记”设定表示许可的值。
(6-6)旋转轴预旋转请求确定过程
图15是表示旋转轴预旋转请求确定过程的流程图。这里,假定当盖2A的开放等级是2时,旋转轴退避。在步骤S801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是否是T6秒或更多。例如,T6秒是一秒。如果确定“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是T6秒或更多,CPU进行到步骤S802。如果确定“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小于T6秒,CPU5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802中,CPU50确定感光鼓28可能被插入或移除,或可能被旋转,对表示是否请求旋转轴在输送皮带13被旋转前旋转的变量“旋转轴预旋转请求标记”设定表示请求的值。
(6-7)颜色偏移校正请求确定过程
图16是示出颜色偏移校正请求确定过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901中,CPU50确定“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是否大于T7秒。例如,T7秒是0秒。T7秒是0秒的原因是LED单元18的位置偏离仅与开放程度有关,而与盖打开时间段无关,当开放程度瞬时等于或大于开放等级2时,可能发生了位置偏离。如果确定“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大于T7秒,CPU进行到步骤S902。如果确定“开放等级2计数器(Cnt2)”等于或小于T7秒,CPU50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902中,CPU50确定可能发生了颜色偏移,对表示是否请求颜色偏移校正过程的变量“颜色偏移校正请求标记”设定表示请求的值。
(7)该典型实施例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上述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1,例如,当盖2A在打开状态的开放等级等于或大于3时,执行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当开放等级少于3时,不执行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当盖2A在打开状态的开放等级小于3时,没有更换显影盒22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当执行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时,该过程可能没用。
如此,依据打印机1,依据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控制初始化过程。具体地,当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执行初始化过程。当开放程度小于阈值时,限制(不)执行初始化过程。因此,可以减少或防止执行无用的初始化过程。
此外,依据打印机1,确定盖2A的最大开放程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因此,可以更适当地确定是否执行初始化过程。
此外,依据打印机1,即使盖2A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如果盖打开时间段比阈值时间短,初始化过程的执行受到限制。因此,可以减少或防止执行无用的初始化过程。
依据打印机1,盖2A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时间被设定为盖打开时间段。因此,可以减少或防止执行无用的初始化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盖的开放程度在小于阈值的程度和等于或大于阈值的程度之间切换。即使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时间总和等于或大于阈值时间时,如果每一个开放操作的持续时间小于阈值时间,不可能执行维护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当执行初始化过程时,初始化过程可能没用。依据打印机1,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最长时间段(持续时间)被设定为盖开放时间。因此,可以减少或防止执行无用的初始化过程。
此外,依据打印机1,当发生皮带卡纸且盖2A在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小于开放等级3时,确定卡纸没被移除,初始化过程的执行受到限制。因此,可以减少或防止皮带卡纸变严重。
<其它典型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考其特定典型实施例被示出且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形式和细节进行各种改变。
(1)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基于盖2A的开放程度确定是否执行初始化过程。但是,可以基于盖2B或盖2C的开放程度确定是否执行初始化过程。但是,盖2B和盖2C主要用于移除卡纸,不用于更换显影盒22或感光鼓28。即,根据盖的用途当盖被关闭时执行初始化过程。
(2)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以三个等级检测开放程度。例如,当“阈值”设定1时,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可以在两个等级检测开放程度。当阈值设定很小的值时,开放程度可以不分级。
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沿竖直方向可移动的移动机构41用于检测开放程度。例如,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可以检测盖2A的旋转角来检测开放程度,只要其能检测盖的开放程度。
(3)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盖开闭传感器36用于检测盖2A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的状态变化。但是,盖开放程度传感器40的传感器输出可以用于检测状态变化。
(4)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对四个颜色显影盒22设定一个“新旧识别标记”。但是,插入或移除显影盒22所需要的盖2A开放程度取决于显影盒22的位置。因此,可以对显影盒22设定不同开放等级,可以对显影盒设定单独的“新旧识别标记”以单独地确定是否执行新、旧显影盒识别过程。类似地其可以应用到“调色剂检查标记”。
(5)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开放等级1计数器(Cnt1)”不用于确定是否执行初始化过程。但是,当考虑维护操作时,即使当开放等级是1,“开放等级1计数器(Cnt1)”可以用于确定是否执行与维护操作相对应地初始化过程。
(6)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彩色打印机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到利用一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打印机。此外,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激光打印机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喷墨打印机。
(7)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盖2A可旋转地设置以打开和关闭开口30。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下述盖,即其相对于壳体2可滑动以打开和关闭形成在壳体2上的开口。
(8)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片材供应盘4也构造成打开和关闭设置在壳体2中的开口。初始化过程可以依据片材供应盘4的开放程度控制。
(9)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盖2A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的打开时间段被用于确定是否执行初始化过程。但是,当在盖2A处于打开状态的打开时间段内盖2A的开放程度至少一次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不管开放程度如何盖2A处于打开状态的打开时间段可以被用于确定是否执行初始化过程。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开口且包括盖,所述盖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构造成执行对记录介质的打印并执行初始化过程;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构造成检测所述盖是在打开状态下还是在关闭状态下;
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所述盖的开放程度;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联接到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测量单元,
其中,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的状态从所述关闭状态改变到所述打开状态并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基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当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阈值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并且
当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小于所述阈值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不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皮带,所述皮带构造成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构造成清洁所述皮带,并且
其中所述初始化过程包括由所述清洁单元清洁所述皮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构造成测量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
其中所述控制器联接到所述计时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由所述计时器测量到的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和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测量单元测量到的所述盖的开放程度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当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至少一次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并且当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等于或大于阈时间段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并且
当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不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或者当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小于所述阈时间段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不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测量第二打开时间段,在所述第二打开时间段期间,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被打开的量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由所述计时器测量到的所述第二打开时间段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当所述第二打开时间段等于或大于阈时间段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并且
当所述第二打开时间段小于所述阈时间段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不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计时器在第一打开时间段内多次测量到所述盖被打开大于所述阈值的所述第二打开时间段时,则所述控制器使用最长的第二打开时间段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构造成沿输送路径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和
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沿所述输送路径设置,且构造成检测通过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
其中所述控制器联接到所述多个传感器,并且
其中在相邻传感器检测所述记录介质期间,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的状态从所述关闭状态改变到所述打开状态并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控制器基于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处于所述打开状态的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来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当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并且
当在所述第一打开时间段内所述盖的开放程度小于所述阈值时,则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不执行所述初始化过程。
7.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测量单元包括:
移动构件,所述移动构件与所述盖的打开和关闭相关联地沿移动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并且所述移动构件具有在所述移动方向上有不同反射率的表面;
光源,所述光源构造成向所述移动构件的所述表面发射光;和
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构造成接收从所述表面反射的光且输出与所接收的光的强度对应的检测信号,并且
其中基于从所述光学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测量所述盖的开放程度。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门;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操作;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构造成检测来自关闭状态、第一打开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的所述门的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门被关闭,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下所述门被打开且所述门的开放程度小于阈值,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下所述门被打开且所述门的开放程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联接到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和所述检测单元,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当所述门的状态从所述关闭状态改变到所述第一打开状态并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而不处于所述第二打开状态时,则在所述门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操作;并且
当所述门的状态从所述关闭状态经过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改变到所述第二打开状态并随后经过所述第一打开状态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时,则在所述门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操作并随后切换到所述第一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皮带,所述皮带构造成输送记录介质;
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构造成清洁所述皮带,并且其中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并且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清洁单元清洁所述皮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打印图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执行初始化过程。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开口且容纳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盖,所述盖构造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构造成检测所述盖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状态变化;
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构造成测量所述盖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构造成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盖从所述关闭状态到所述打开状态并返回到所述关闭状态的状态变化时,依据所述盖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的开放程度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初始化过程。
CN2009101651935A 2008-07-25 2009-07-2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6348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2728 2008-07-25
JP2008-192728 2008-07-25
JP2008192728A JP4737565B2 (ja) 2008-07-25 2008-07-25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初期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4823A true CN101634823A (zh) 2010-01-27
CN101634823B CN101634823B (zh) 2012-04-25

Family

ID=41203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51935A Active CN101634823B (zh) 2008-07-25 2009-07-2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70863B2 (zh)
EP (1) EP2148246B1 (zh)
JP (1) JP4737565B2 (zh)
CN (1) CN10163482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0896A (zh) * 2013-12-24 2015-06-24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及与之匹配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63921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103782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佳能株式会社 对调节单元进行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85808B2 (en) * 2009-09-21 2013-02-26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dia trays in an image production device
JP5581895B2 (ja) * 2010-08-26 2014-09-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94128B2 (ja) * 2013-08-22 2016-03-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84598A (ja) * 2014-03-26 2015-10-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78956B2 (ja) * 2016-01-15 2019-09-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20200019354A1 (en) * 2018-07-10 2020-01-1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8336U (ja) * 1982-10-28 1984-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カバ−開閉検出装置
US5016049A (en) * 1988-06-03 1991-05-14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Document detecting device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278963U (zh) 1988-12-07 1990-06-18
JPH05336315A (ja) 1992-05-29 1993-12-17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原稿読取装置
JPH1026922A (ja) * 1996-07-10 1998-01-27 Mita Ind Co Ltd 開閉機構
JPH1049003A (ja) 1996-07-30 1998-02-20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125687B2 (ja) 1996-10-01 2001-0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多機能周辺装置
JPH10221790A (ja) 1997-02-06 1998-08-21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H11153938A (ja) 1997-11-19 1999-06-08 Canon Inc 原稿台移動式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68776B2 (ja) 2000-01-11 2008-03-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1309114A (ja) * 2000-04-21 2001-11-02 Murata Mach Ltd 原稿読取り装置
JP2002185715A (ja) 2000-12-11 2002-06-28 Murata Mach Ltd 複写機
JP4107372B2 (ja) 2001-03-26 2008-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そのカバー開閉検知方法
JP2004133259A (ja) 2002-10-11 2004-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02006A (ja) 2003-03-31 2004-10-28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272969B2 (ja) * 2003-10-16 2009-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システム
JP4532935B2 (ja) 2004-03-01 2010-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41748B2 (ja) * 2004-04-23 2010-09-08 日立オムロンターミナ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ロール紙用プリンタ
JP2006163192A (ja) 2004-12-09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28185A (ja) * 2005-07-15 2007-02-01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原稿サイズ検出方法
JP2008137256A (ja) * 2006-12-01 2008-06-1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の故障検出動作の制御方法
JP4847361B2 (ja) 2007-02-02 2011-12-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異方性導電膜切断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異方性導電膜貼付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0896A (zh) * 2013-12-24 2015-06-24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及与之匹配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63921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63921B (zh) * 2017-03-28 2021-01-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103782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佳能株式会社 对调节单元进行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
US11520283B2 (en) 2018-10-26 2022-12-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regulation unit to prevent or allow detachment of a cartridge mounted to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762329B2 (en) 2018-10-26 2023-09-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regulation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30080A (ja) 2010-02-12
US8270863B2 (en) 2012-09-18
JP4737565B2 (ja) 2011-08-03
EP2148246A3 (en) 2012-05-30
EP2148246B1 (en) 2016-11-09
US20100021202A1 (en) 2010-01-28
CN101634823B (zh) 2012-04-25
EP2148246A2 (en)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482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7242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62808C (zh) 能优化转印部件的清洁时间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529300B2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085830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03871B (zh) 成像设备
US7869724B2 (en) Image density control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201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008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58800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潜像担持体交換時期検出方法
JP49511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90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847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19653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3928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035558B2 (en) Method of detecting a rotation of print cartridge components
JP20200769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703190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9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898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44805A (ja) 駆動装置
JP20012495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21767A (ja) 電子写真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941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