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3522A - 安全装置及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全装置及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3522A
CN101583522A CNA2006800567858A CN200680056785A CN101583522A CN 101583522 A CN101583522 A CN 101583522A CN A2006800567858 A CNA2006800567858 A CN A2006800567858A CN 200680056785 A CN200680056785 A CN 200680056785A CN 101583522 A CN101583522 A CN 101583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housing
link
safety device
describe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67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83522B (zh
Inventor
尼古拉斯·舍瓦利耶
让·库里科泽
约维察·约韦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01583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3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83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35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60R21/203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 B60R21/203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the module or a major component thereof being yieldably mounted, e.g. for actuating the horn switch or for protecting the driver in a non-deployment situ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5/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acoustic signal devices
    • B60Q5/001Switches therefor
    • B60Q5/003Switches therefor mounted on the steering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为安全气囊组件(1)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安装在机动车的方向盘上。所述安全气囊组件(1)包括壳体(2)和罩体(3)。所述罩体(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在所述罩体(3)上夹持有金属线(25),并且所述金属线(25)设计成当所述罩体(3)相对于壳体(2)移动时能够与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接触部件(16)接合。所述金属线(25)与所述接触部件(16)共同作为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可以连接到机动车中控制机动车喇叭的电路上。

Description

安全装置及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安全气囊组件形式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可以安装到机动车的方向盘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配这种安全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先前,已经在机动车的方向盘上安装有安全气囊组件,在碰撞的情况下,安全气囊可以从安全气囊组件中向外膨胀以对机动车驾驶员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安全气囊组件包括安全气囊壳体,在该壳体内部容置有打包的安全气囊。
具有代表性地,将安全气囊罩体安装到壳体上以罩住打包在壳体内部的安全气囊。该罩体通常设计成具有吸引人的外观,所述外观与方向盘的其余部分融为一体,由此为整个方向盘装置提供一个整洁的外观。罩体可以设计成允许安全气囊从壳体内部的展开。例如,罩体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断裂线,这些断裂线设计成在安全气囊膨胀的情况下而断裂,从而使罩体的区域移动以限定出位于该罩体上的开孔,所述安全气囊能够从该开孔向外膨胀。
还日益成为普遍的是,将罩体的至少一部分设计成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外观,还同时能够具有用作机动车喇叭按钮的功能。在这种装置中,罩体通常钩在安全气囊壳体上,并且罩体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弹簧部件来支撑。因此,罩体有效地“悬浮(floats)”在壳体上,并且罩体可以相对于弹簧部件的偏压而被下压向壳体,以使喇叭电路的喇叭接触(horn-contacts)的形成部分闭合,由此触发机动车喇叭。由于被下压之后罩体的释放,弹簧部件设置成能够将罩体恢复到其下压之前的初始位置。在罩体和壳体之间的钩式接合确保在罩体恢复到其初始位置的同时罩体和壳体不会断开连接。
为了确保当对罩体施压以触发喇叭时罩体与壳体不会意外脱钩,这种装置通常这样设计,即,当对罩体施压以触发喇叭时罩体所移动的距离为不足以使罩体与壳体脱钩的距离。同时,这种结构减小了罩体与壳体分离的机会,如果在装配前罩体与壳体是独立的话,该结构使得安全气囊组件难以装配。对此其原因在于,当在装配过程中将罩体钩在壳体上时,这种在使用过程中限制罩体相对于壳体的运动以防止罩体与壳体脱钩的结构也疏于阻碍罩体。由于这种阻碍,在安全气囊组件装配上的困难增加了装配安全气囊组件所需的时间,由此增加了安全气囊组件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法提供一种改进的安全装置以及一种改进的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安装到机动车方向盘上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壳体和罩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置安全气囊,所述罩体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罩住所述安全气囊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壳体设有接触部件,其中,所述罩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结构所述每个连接结构都夹持住所述连接部件的一部分以将连接部件连接到所述罩体上,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共同限定出用作机动车电路中的开关的电路的一部分,所述连接部件可响应所述罩体的运动而移动,并且所述罩体可相对于所述壳体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上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接触部件分离设置,在所述触发位置上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接触部件接合以与所述接触部件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每个连接结构均为限定在所述罩体的侧壁上的凹槽。
适宜地,所述罩体和壳体其中一个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孔,并且所述罩体和壳体其中另一个的侧壁设有相应数量的钩形部件,所述钩形部件设置成分别与所述各个孔接合以使所述壳体和罩体相互钩住。
具有优势地,当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预定距离时,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所述连接部件接合所述壳体以锁止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进一步运动,从而防止所述罩体和所述壳体相互脱钩。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的接合所述壳体以锁止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进一步运动的部分为所述连接部件的延伸在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之间的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至少部分地由金属制成,并且所述接触部件通过所述壳体的由金属制成的部分来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接触部件通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金属部件来限定。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多个接触部件,并且所述连接部件设计成当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预定距离时,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所有接触部件同时接合。
适宜地,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多个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各个接触部件与一部分罩体之间,所述弹性部件偏压所述罩体使所述罩体远离所述接触部件,从而在所述罩体已经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之后使所述罩体返回到初始位置。
具有优势地,所述连接部件为细长的金属线。
优选地,所述金属线可弹性变形,并且所述金属线在所述罩体的相应形状的部分的周围被夹持住,从而使金属线的若干部分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被夹持住。
适宜地,所述金属线的尺寸设计成在所述罩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之后,所述金属线可连接到所述罩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独立的壳体和罩体,所述壳体设有接触部件;
将所述罩体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以及
通过使连接部件与所述罩体接合而将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到所述罩体上,从而所述连接部件的若干部分通过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罩体上的连接结构被夹持住,所述连接结构是这样设置的,即,当所述连接部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被夹持住时,所述连接部件的设置使得所述罩体从初始位置到触发位置的运动将所述连接部件移动到与所述接触部件接合并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罩体和壳体其中一个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孔,并且所述罩体和壳体其中另一个的侧壁设有相应数量的钩形部件,所述钩形部件设置成分别与所述各个孔的边缘接合,并且通过所述罩体与所述壳体的相互钩住使所述罩体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适宜地,所述连接部件在这样的位置上连接到所述罩体上,即,在该位置上,当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预定距离时,所述连接部件锁止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进一步运动以防止所述罩体与所述壳体相互脱钩。
具有优势地,所述连接部件的接合所述壳体以锁止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进一步运动的部分为所述连接部件的延伸在两个所述连接结构之间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将连接部件连接到罩体上的步骤发生在所述罩体和所述壳体已经可移动地相互钩在一起之后。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在下文中限定的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装配的安全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可以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且由此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现将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底部立体示意图,其中,安全气囊组件的罩体位于初始位置;
图2为图1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3为与图1相对应的、罩体位于触发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附图图1,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安全装置采用安全气囊组件1的形式,该安全气囊组件包括壳体2和罩体3。壳体2由薄金属板制成,薄金属板的形状适于容纳打包在壳体2内的安全气囊(未示出)。壳体2具有大体上呈平面的底部4,该底部具有形成在底部4的中心区域内的中心孔5,充气机(未示出)的一部分能够伸展穿过该中心孔。在底部4上形成有多个固定孔6,这些固定孔围绕中心孔5间隔地设置以允许充气机固定到底部4上。
底部4的形状对应于方向盘的安装有安全气囊组件1的中心部分的形状。将一对安装卡片(mounting tabs)7、8分别设置在底部4的相对两端。每个安装卡片7、8都是由底部4的一大体上呈矩形的区域形成,该矩形区域从底部4上部分地切出并且被弯折,从而使该区域限定出直立在底部上并且大体上垂直于底部4的卡片7、8。每个安装卡片7、8都分别设有安装孔9、10。安装卡片7、8以及它们各自的安装孔9、10限定出壳体2上的允许使壳体2安装到机动车的方向盘上的结构。
壳体2具有直立的侧壁11,该侧壁与底部4一体成型,并且该侧壁相对于底部4围绕底部4的外围垂直延伸。壳体2具有八个大体上呈钩形的部件12(图1中仅能看见其中的四个),这些钩形部件间隔地设置在侧壁11上。这些钩形部件12是由侧壁11已经切开并弯折的区域所形成。每个钩形部件12都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从壳体2的侧壁11大体上垂直向外地延伸,所述第二部分平行于侧壁11延伸。钩形部件12的用途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壳体2具有四个大体上呈矩形的支撑件13(图1中仅能看见其中的三个)。每个支撑件13都是由壳体2的从侧壁11的一个远离底部4的端部垂直向外延伸的一部分来限定。每个支撑件13都具有大体上呈槽形的切除部(cutaway section),该切除部从支撑件13的边缘延伸到支撑件13的中心,并且该切除部终止于变宽的大体上呈圆形的孔14之中。孔14的一部分边缘变形为凸缘15,该凸缘围绕孔14的一部分外围延伸。凸缘15的用途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每个支撑件13都具有接近其一个边缘、大体上呈矩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在各自的支撑件13一侧上限定出电接触部件16。接触部件16的用途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罩体3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大体上呈平面的覆盖部17。覆盖部17的形状对应于方向盘的安装有安全气囊组件1的中心区域的形状。罩体3的外形和表面处理是这样选择的,即,当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方向盘上时,罩体3的外表面与方向盘的一部分上的邻近表面相符合,从而使装配完整的方向盘具有美观的外观。
罩体3的覆盖部17具有加强肋18,该加强肋与罩体一体成型在罩体的内表面以增强罩体3的刚性。多个侧壁19与覆盖部17一体成型。侧壁19在覆盖部17的内侧上从覆盖部17大体上垂直向外延伸。罩体3的侧壁19对应于壳体2的侧壁11的形状而成形和定位,从而使罩体3的侧壁19能够与壳体2的侧壁11产生配合,如图1所示。
罩体3的侧壁19设有八个间隔设置的大体上呈矩形的孔20。每个矩形孔20都是这样定位和设计大小的,即,当罩体3安装到壳体2上时,这些孔能够分别容纳各个壳体2的钩形部件12(如图1所示)。每个矩形孔20的一个边缘都限定一锁止边21,如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说明的那样,该锁止边设计成能够锁止各自的钩形部件12的第一部分以将罩体3夹持在初始位置上。
多个形成为凹槽22的连接结构形成在围绕的侧壁19的间隔位置上、并接近侧壁19连接覆盖部17的位置。每个凹槽22均由大体上呈U形的凹口来限定,所述凹口形成在补强一个侧壁19的肋中。凹槽22的用途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罩体3设有四个大体上中空并呈圆柱形的导杆23,这些导杆与覆盖部17一体成型以从覆盖部17的内侧垂直突出、并接近罩体3的侧壁19。可以理解为,每个导杆23都设置在罩体3上,从而当罩体3安装到壳体2上时,每个导杆23都突出穿过壳体2上的一个支撑件13的一个孔14。
分别围绕各个导杆23安装有形成为卷簧24的弹性部件。当罩体3连接到壳体2上时,每个支撑件13都与一个卷簧24相接合,从而使卷簧24偏压罩体3使其远离壳体2。
每个支撑件13上的凸缘15都突出进入到各个卷簧24的端部,以相对于各个支撑件13而固定每个卷簧的端部。
罩体3承载有细长金属线25形式的连接部件,该金属线围绕罩体3的侧壁19安装在每个凹槽22中。该金属线25可弹性变形,并且这样形成,即,使金属线25能够被夹持到罩体3上。一旦金属线25被夹到罩体3上,金属线25的恢复力将金属线25的若干部分偏压到每个凹槽22内以在不需要单独的诸如螺钉的固定部件的情况下将金属线25在罩体3上夹持到位。
金属线25大体上形成三个部分:一个基部26和两个侧部27、28。这些部分26-28相互一体成型。每个侧部27、28大体上平行于另一侧部27、28,同时每个侧部27、28从基部26的各端大体上垂直延伸。基部26具有两个大体上呈矩形的环体29、30,这些环体形成在这样的位置上,即,金属线25夹持到罩体3上以后,每个环体29、30都围绕一个卷簧24延伸,从而使金属线25不妨碍卷簧24的运行。金属线25的形状能够使金属线夹持围绕住壳体3对应形状的部分,同时金属线25的若干部分被夹持在凹槽22内。金属线25的大小设置成在罩体3安装到壳体2上之后,该金属线能够连接到罩体3上。
金属线25上的每个环体29、30都设置在位于一个支撑件13上的一个接触部件16的下面。金属线25的每个侧臂27、28围绕罩体3的侧壁19延伸,并且侧臂27、28的自由端通过金属线25上的大体上呈U形的弯折而终止,如图2所示。侧臂27、28的每个自由端都位于一个支撑件13的接触部件16的下面。侧部27、28的端部终止于短的变平的部分31,这些短的变平的部分设计成能够连接到一电线上,该电线形成机动车内的一部分喇叭电路。
壳体2、罩体3、卷簧24以及金属线25相互独立制造,并且将这些单独构件装配在一起以形成安全气囊组件,步骤如下:首先,每个卷簧24分别围绕着壳体2上的各个导杆23来安装。一旦卷簧24已经安装好,通过将壳体2的侧壁11与罩体3的侧壁19套置在一起就使罩体3可移动地安装到壳体2上。在侧壁11、19套置在一起的同时,每个钩形部件12都分别延伸穿过罩体3上的各个矩形孔20。当壳体2和罩体3一起移动时,每个支撑件13都分别压缩各自的卷簧24。
一旦罩体3和壳体2被一起推动,它们就被释放,从而卷簧24偏压罩体3使其远离壳体2。当罩体3从壳体2移开时,罩体3的侧壁11相对于壳体2的钩形部件12移动,直到孔20的锁止边缘21接合到钩形部件12为止以防止罩体3相对于壳体2的进一步运动。因此,罩体3有效地钩在壳体2上,并且在卷簧24的偏压作用下通过钩形部件12保持在初始位置。可以理解为,接下来可以通过将壳体2压向罩体3使罩体3移动大约8mm的距离从而使罩体3从壳体2释放,这个距离是移动罩体3以使钩形部件12被钩住的部分自由地穿过孔20所需的距离。
在罩体3钩在壳体2上以后,将金属线25围绕住罩体3而被夹住以完成安全气囊组件1的装配。一旦金属线25被夹持到罩体3上,金属线25就形成一档栅,该档栅防止罩体3以大于大约2mm的距离被压向壳体2。金属线25通过接合一个或多个支撑件13而锁止罩体3的进一步运动,其中每个支撑件都形成壳体2的一部分。金属线25的接合支撑件13以锁止罩体3相对于壳体2的进一步运动的若干部分均为金属线25的延伸在凹槽22之间的若干部分。金属线25锁止金属线25从罩体3的初始位置进一步运动超过大约2mm。通过金属线25和支撑件13而实现的锁止功能防止罩体3朝向壳体2移动大约8mm的距离使钩形部件12从孔20处释放。因此,可以理解为,通过金属线25和支撑件13对罩体3运动的锁止防止罩体3移动大约8mm的距离使钩形部件12从孔20中释放,而且因此当罩体3被压时罩体3将不会与壳体2分离。
如果必须要将罩体3从壳体2上拆除,例如要在壳体2内重新打包安全气囊,金属线25能够从罩体3上松开,以允许罩体3朝壳体2移动超过能够使罩体3从壳体2脱钩所需的8mm的距离。
由于夹持连接的简单特征,使得金属线25连接到罩体3的过程迅速。金属线25制造成本低,因为金属线25是简单构件,并且由于金属线25是独立的完整构件,因此比较于由多于一个部件构成的更复杂的喇叭电路构件,金属线25更不易损坏。
一旦安全气囊组件1已经完整组装,安全气囊组件1能够经由安装卡片7、8而安装到机动车的方向盘上。本优选实施例中,壳体2由金属制成,并且因此当壳体2已经安装到方向盘上以后,金属壳体2接合并电连接到接地到机动车底盘上的一部分方向盘上。因此,壳体2电连接到机动车的电气系统的接地装置上。电线的一端能够连接到金属线25的一个变平部分31,以将金属线25连接到机动车内的喇叭电路上。
当罩体3相对于壳体2在初始位置上时,也就是说,当罩体3通过钩形部件12而抵住卷簧24的偏压时,金属线25与在壳体2上的接触部件16分离。然而,如果例如通过驾驶员想要触发机动车喇叭而将罩体3压向壳体2时,罩体3抵住卷簧24的偏压而朝向壳体2移动,并且金属线25向接触部件16移动。如果对罩体3充分下压(大约2mm),罩体3移至触发位置,在该位置上金属线25接触一个或多个接触部件16以在金属线25和一个或多个接触部件16之间形成电连接,如图3所示。当金属线25接触一个或多个接触部件16时,连接到金属线25的电线有效地接地,这就组成完整的喇叭电路以使机动车喇叭发声。应该理解为,同时,金属线25仅需要接合接触部件16中的一个以组成完整的电路,如果对罩体3充分下压,金属线25可与所有的接触部件16同时接合。
为了使喇叭不出声,驾驶员能够释放罩体3并且罩体3将在卷簧24提供的偏压下从壳体2移开。罩体3返回到金属线25没有接合到接触部件16的初始位置上,并且因此喇叭电路没有完整形成。因此,金属线25和接触部件16能够作为机动车电路中控制机动车喇叭的开关而起作用。
同时,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壳体2由金属制成,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2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在这些其它实施例中,在每个支撑件13上能够安装诸如金属片的金属部件,同时每个金属片通过电线连接到一部分喇叭电路上。因此,当对罩体3施压以组成完整的喇叭电路时,金属线25因抵制其中一个金属片而移动。
同时,上述实施例中,壳体2设有钩形部件12,并且罩体3设有孔2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能够相互转换,从而使所述钩形部件设置在罩体3的侧壁19上,而所述孔设置在壳体2的侧部11上。在这些实施例中,钩形部件12面对的方向必须相反,从而使设置在罩体3上的钩形部件能够使罩体3抵住卷簧24的偏压。然而,应该理解为,尽管在这些实施例中钩和孔相互转换,但是罩体3仍将钩在壳体2上,而且当对罩体3施压时,罩体还能够相对于壳体2移动。
同时,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具有四个卷簧24和四个支撑件13,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具有或多或少的卷簧和支撑件,只要是在罩体3上设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对应于罩体3的运动而移动以接触设置在壳体2上的接触部件。
同时,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形成为大体上呈U形的凹槽22,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可以是不同的形状。在这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可以为任何形状,只要是在罩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结构,每个连接结构保持住一部分的连接部件以将连接部件连接到罩体3上。
当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术语“包括(comprises)”和“包括(comprising)”以及其不同变化时,意味着包括所述的特征、步骤或整体。这些术语并不表示将其它特征、步骤或构件的存在排除在外。

Claims (20)

1.一种适用于安装到机动车方向盘上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壳体(2)和罩体(3),所述壳体用于容置安全气囊,所述罩体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以罩住所述安全气囊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壳体(2)设有接触部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结构(22),每个所述连接结构都夹持住连接部件(25)的一部分以将所述连接部件(25)连接到所述罩体(3)上,所述连接部件(25)和所述接触部件(16)共同限定出用作机动车电路中的开关的电路的一部分,所述连接部件(25)可响应所述罩体(3)的运动而移动,并且所述罩体(3)可相对于所述壳体(2)从初始位置移动到触发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上所述连接部件(25)与所述接触部件(16)分离设置,在所述触发位置上所述连接部件(25)与所述接触部件(16)接合以与所述接触部件(16)形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2)中每个均为限定在所述罩体(3)的侧壁(19)上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和壳体(2)其中一个的侧壁(11、19)设有至少一个孔(20),并且所述罩体(3)和壳体(2)其中另一个的侧壁(11、19)设有相应数量的钩形部件(12),所述钩形部件设置成分别与所述各个孔(20)接合以使所述壳体(2)和罩体(3)相互钩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罩体(3)相对于所述壳体(2)移动预定距离时,设置在所述罩体(3)上的所述连接部件(25)接合所述壳体(2)以锁止所述罩体(3)相对于所述壳体(2)的进一步运动,从而防止所述罩体(3)和所述壳体(2)相互脱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5)的接合所述壳体(2)以锁止所述罩体(3)相对于所述壳体(2)的进一步运动的部分为所述连接部件(25)的延伸在两个所述连接结构(22)之间的部分。
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至少部分地由金属制成,并且所述接触部件(16)通过所述壳体(2)的由金属制成的部分来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所述接触部件(16)通过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的金属部件来限定。
8.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设有多个接触部件(16),并且所述连接部件(25)设计成当所述罩体(3)相对于所述壳体(2)移动预定距离时,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所有接触部件(16)同时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多个弹性部件(24),所述弹性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各个接触部件(16)与一部分罩体(3)之间,所述弹性部件(24)偏压所述罩体(3)使所述罩体远离所述接触部件(16),从而在所述罩体(3)已经相对于所述壳体(2)移动之后使所述罩体(3)返回到初始位置。
10.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5)为细长的金属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25)可弹性变形,并且所述金属线(25)在所述罩体(3)的相应形状的部分的周围被夹持住,从而使金属线(25)的若干部分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2)被夹持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25)的尺寸设计成在所述罩体(3)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之后,所述金属线可连接到所述罩体(3)上。
13.一种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独立的壳体(2)和罩体(3),所述壳体(2)设有接触部件(16);
将所述罩体(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以及
通过使连接部件(25)与所述罩体(3)接合而将所述连接部件(25)连接到所述罩体(3)上,从而所述连接部件(25)的若干部分通过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罩体(3)上的连接结构(22)被夹持住,所述连接结构(22)是这样设置的,即,当所述连接部件(25)通过所述连接结构(22)被夹持住时,所述连接部件(25)的设置使得所述罩体(3)从初始位置到触发位置的运动将所述连接部件(25)移动到与所述接触部件(16)接合并形成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和壳体(2)其中一个的侧壁(11、19),设有至少一个孔(20),并且所述罩体(3)和壳体(2)其中另一个的侧壁(11、19)设有相应数量的钩形部件(12),所述钩形部件设置成分别与所述各个孔(20)的边缘接合,并且通过所述罩体(3)与所述壳体(2)的相互钩住使所述罩体(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5)在这样的位置上连接到所述罩体(3)上,即,在该位置上,当所述罩体(3)相对于所述壳体(2)移动预定距离时,所述连接部件(25)锁止所述罩体(3)相对于所述壳体(2)的进一步运动以防止所述罩体(3)与所述壳体(2)相互脱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5)的接合所述壳体(2)以锁止所述罩体(3)相对于所述壳体(2)的进一步运动的部分为所述连接部件(25)的延伸在两个所述连接结构(22)之间的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连接部件(25)连接到罩体(3)上的步骤发生在所述罩体(3)和所述壳体(2)已经可移动地相互安装在一起之后。
1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装配的安全装置。
19.一种大体上如上文参考附图所述的并如附图所示的安全装置。
20.一种如上文参考附图所述的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CN2006800567858A 2006-12-27 2006-12-27 安全装置及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3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06/001493 WO2008079057A1 (en) 2006-12-27 2006-12-27 A safety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3522A true CN101583522A (zh) 2009-11-18
CN101583522B CN101583522B (zh) 2012-08-29

Family

ID=39562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678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3522B (zh) 2006-12-27 2006-12-27 安全装置及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946612B2 (zh)
EP (1) EP2094538B1 (zh)
JP (1) JP4967029B2 (zh)
KR (1) KR101355446B1 (zh)
CN (1) CN101583522B (zh)
AT (1) ATE524353T1 (zh)
WO (1) WO200807905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2415A (zh) * 2010-02-10 2012-10-3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设备
WO2012146200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Suzhou) Co., Ltd. Housing for airbag control unit
CN103747985A (zh) * 2011-08-24 2014-04-23 高田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方向盘
CN108216105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CN110182158A (zh) * 2019-05-17 2019-08-30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6797B2 (en) * 2008-09-16 2012-09-04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with airb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DE102011008158A1 (de) 2011-01-10 2012-07-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Hupenaktivierungseinrichtung
KR101350521B1 (ko) * 2011-12-06 2014-01-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래틀방지용 에어백 스냅 피트 구조
DE102016108516B4 (de) 2016-05-09 2018-02-08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gehäuse für ein Airbagmodul
WO2017214214A2 (en) * 2016-06-10 2017-12-14 Key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module
WO2018044254A1 (en) * 2016-08-29 2018-03-08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Driver airbag mounting verif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9737A (en) * 1997-01-16 2000-06-27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and horn switch assembly for the steering wheel
DE19927032A1 (de) * 1999-06-04 2000-12-14 Petri Ag Anordnung zur Verrastung eines Airbagmoduls mit einem Lenkrad
JP3455499B2 (ja) 1999-08-06 2003-10-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US6719323B2 (en) * 1999-08-06 2004-04-1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 ba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wheel
JP3351404B2 (ja) * 1999-10-14 2002-11-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
JP4581244B2 (ja) 2000-01-14 2010-11-1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2001341605A (ja) * 2000-05-31 2001-12-11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81198B2 (ja) * 2000-10-10 2003-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20017527U1 (de) * 2000-10-12 2001-02-22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 Gmbh Fahrzeuglenkrad
JP2002166808A (ja) * 2000-11-30 2002-06-11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GB2385834A (en) * 2002-03-01 2003-09-03 Autoliv Dev Air bag mounting arrangement on vehicle steering wheel
US6719324B2 (en) * 2002-03-29 2004-04-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orn contact apparatus and method
DE20213908U1 (de) * 2002-09-09 2003-01-30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 Gmbh Airbagmodul sowie Baugruppe aus einem Lenkrad und einem Airbagmodul
JP2004168284A (ja) * 2002-11-01 2004-06-17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GB2398277A (en) * 2003-02-13 2004-08-18 Autoliv Dev Spring mounted air bag cover with electrical switch
US7185915B2 (en) * 2003-02-27 2007-03-06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incorporating air bag device
JP2005038811A (ja) * 2003-06-30 2005-02-10 Takata Corp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159897B2 (en) * 2003-07-21 2007-01-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Isolated ground for horn mechanism
JP4322080B2 (ja) * 2003-09-22 2009-08-2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202004000953U1 (de) * 2004-01-22 2004-05-27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Fahrzeuglenkrad
JP4301981B2 (ja) * 2004-03-17 2009-07-22 ナイルス株式会社 車両用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スイッチ、その組立方法
JP2006228700A (ja) 2004-12-17 2006-08-31 Tkj Kk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DE102005002945A1 (de) * 2005-01-18 2006-07-27 Takata-Petri Ag Generatorträger für ein Fahrerairbagmodul zum Einbauen in ein Lenkrad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7621560B2 (en) * 2005-02-07 2009-11-24 Key Safety Systems, Inc Horn switch
JP4797584B2 (ja) * 2005-03-16 2011-10-19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US7490852B2 (en) * 2005-03-21 2009-02-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horn contact mechanism
US7422236B2 (en) 2005-03-21 2008-09-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horn contact mechanism
WO2007013632A1 (ja) 2005-07-28 2007-02-0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556282B2 (en) * 2006-03-09 2009-07-07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US7348508B2 (en) * 2006-05-05 2008-03-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orn switch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steering wheel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2415A (zh) * 2010-02-10 2012-10-3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设备
WO2012146200A1 (en) * 2011-04-29 2012-11-01 Bosch Automotive Products (Suzhou) Co., Ltd. Housing for airbag control unit
CN103747985A (zh) * 2011-08-24 2014-04-23 高田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方向盘
CN103747985B (zh) * 2011-08-24 2016-07-06 高田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方向盘
CN108216105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CN108216105B (zh) * 2016-12-14 2021-08-3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CN110182158A (zh) * 2019-05-17 2019-08-30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82158B (zh) * 2019-05-17 2024-04-26 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55446B1 (ko) 2014-01-27
US7946612B2 (en) 2011-05-24
US20100059974A1 (en) 2010-03-11
EP2094538B1 (en) 2011-09-14
KR20090092821A (ko) 2009-09-01
JP4967029B2 (ja) 2012-07-04
EP2094538A4 (en) 2010-03-24
WO2008079057A1 (en) 2008-07-03
ATE524353T1 (de) 2011-09-15
JP2010514623A (ja) 2010-05-06
CN101583522B (zh) 2012-08-29
EP2094538A1 (en) 200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3522B (zh) 安全装置及装配安全装置的方法
KR101484147B1 (ko) 에어백 덮개에 근접한 간극을 제어하는 에어백 모듈 조립체
JP5283236B2 (ja) 安全装置及び安全装置を製造する方法
KR101115980B1 (ko) 차량의 스티어링 휘일용 에어백 모듈
CN101817332A (zh) 带有气囊的转向盘装置
US11034319B2 (en) Air bag module
CN101535093B (zh) 一种安全气囊外壳装置
JP2008509045A (ja)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に装着される運転者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用ガス発生器支持体
CN102059998B (zh) 用于车辆的气囊安装组件
US8820781B2 (en)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driver seat airbag device
US7261317B2 (en) Airbag system
KR100970329B1 (ko) 볼 클램프를 이용한 차량용 인사이드 미러 장치
JP5780671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ES2298175T3 (es) Conector, en particular para sistemas de ignicion de airbags.
CN112572338A (zh) 用于顶置式安全气囊模块的壳体和顶置式安全气囊模块
KR101781385B1 (ko) 운전석 에어백 모듈의 장착 장치
KR20040064045A (ko) 자동차용 헤드램프 장착구조
JPWO2013011981A1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ユニット
JP401884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KR100616437B1 (ko) 에어백모듈장치
JP201503791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050075251A (ko) 차량의 혼 스위치 구조
JPH07137641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H09207693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KR200225861Y1 (ko) 에어백용혼와이어고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