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3629A - 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3629A
CN101553629A CNA200780043430XA CN200780043430A CN101553629A CN 101553629 A CN101553629 A CN 101553629A CN A200780043430X A CNA200780043430X A CN A200780043430XA CN 200780043430 A CN200780043430 A CN 200780043430A CN 101553629 A CN101553629 A CN 101553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 frame
cab
rear portion
limit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34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3629B (zh
Inventor
上前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53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3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3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3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movable, tiltable or pivoting, e.g. movable seats, dampening arrangements of cab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在车架(21)和驾驶室框架(24)的高部的左右两端部之间,在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柱(30)的正下方配置有对所述驾驶室框架(24)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的后部侧限制机构(35)。所述后部侧限制机构(35)包括被限制构件(36)、限制构件(37、38)和限制销(40)。在所述限制销(40)和被限制构件(36)之间设有间隙(S1a、1b),在被限制构件(36)和前侧限制构件(37)及后侧限制构件(38)之间设有间隙(S2a、S2b)。在限制销(40)和被限制构件(36)之间设有间隙(S3a、S3b)。驾驶室框架(24)的移动被限制在上述各间隙的范围内。在所述限制销(40)上固定止动板(41),穿过该止动板(41)的螺栓(42)与所述后侧限制构件(38)的螺纹孔(38b)螺合。在推土机翻倒时等情况下,由后部侧限制机构(35)支承驾驶室框架的后侧部分。只要在与后部柱(30)对应的两个部位设置所述简单结构的后部侧限制机构(35)即可。

Description

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推土机等工作机械。本发明特别涉及具有驾驶室框架并用于将该驾驶室框架支承在车架上的后部驾驶室支承装置即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所述驾驶室框架是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形成高低差而成的底部的所谓后部高位型驾驶室框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推土机中,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在车架和驾驶室框架的底部之间的前后左右四个部位设置有防振支架装置。并且,通过该防振支架装置,使作用在驾驶室框架上的振动和冲击衰减缓和,提高了乘坐舒适度。
另外,对于推土机等工作机械而言,为了在一旦翻倒时等即使因车体重量而对驾驶室框架作用了过大负载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驾驶员,关键是使驾驶室框架具备ROPS(Roll-Over Protective Structure:翻倒时保护结构)的功能。此时,由于作用在驾驶室框架上的过大负载集中在车架和驾驶室框架之间的与各防振支架装置对应的部分,所以容易产生该部分的损伤。为此,在以往的推土机中,在驾驶室框架的底部和车架之间的与各防振支架装置对应的四个部位分别设置用于将驾驶室框架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的限制机构,通过该限制机构来对抗作用在驾驶室框架上的过大负载。
然而,当如上述现有结构那样将用于限制上下、前后及左右的所有方向的移动的限制机构设置在与各缓冲器对应的四个部位时,有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85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化结构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工作机械的后部驾驶室支承装置。
即,在本申请发明中,在驾驶室框架的底部于前后方向上形成高低差,由此在前部侧部分设置低部且在后部侧部分设置高部,在车架与所述底部的低部及高部之间设有防振支架装置。在所述车架和驾驶室框架的高部的左右两端部之间,在驾驶室框架的后部柱的正下方配置有对所述驾驶室框架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的后部侧限制机构。并且,所述后部侧限制机构包括被限制构件、限制构件和限制销,所述被限制构件以下垂状态固定在驾驶室框架的底部且具有透孔,所述限制构件与被限制构件的前表面侧及后表面侧保持间隔且以平行状态对置配置,其固定在车架上且分别具有销插通孔,所述限制销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嵌合于两限制构件的销插通孔中的状态被固定,并插通在被限制构件的透孔中。在所述限制销的外周面和被限制构件的透孔的内周面之间的上方侧及下方侧设有间隙,在被限制构件和前侧限制构件及后侧限制构件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在限制销的外周面和被限制构件的透孔的内周面之间的左方侧及右方侧设有间隙,驾驶室框架的移动被限制在上述各间隙的范围内,并且,在所述限制销上固定有止动板,穿过该止动板的孔的螺栓与所述后侧限制构件的螺纹孔螺合,由此使限制销保持在限制构件的销插通孔中并防脱。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推土机翻倒时等情况下,后部侧限制机构支承过大负载的分担比率高的驾驶室框架的后侧部分。由于后部侧限制机构的被限制构件及限制构件平行配置且限制销固定在限制构件之间,所以能够紧凑地构成后部侧限制机构,并且能够简化结构。并且,只要将这种简单结构的后部侧限制机构设置在与后部柱对应的两个部位即可。另外,穿过固定在限制销上的止动板的孔的螺栓与后侧限制构件的螺纹孔螺合。因此,无需在限制销上形成用于防脱的螺纹,能够以粗大结实的结构构成限制销。并且,在推土机翻倒时等情况下,过大负载的大部分由其所作用的后部柱承受。此时,由于在驾驶室框架的后部柱的正下方配置有后部侧限制机构,所以能够适当地对抗过大负载。
进而,在所述结构中,所述后部侧限制机构也可以配置于在后部柱的下端部和驾驶室框架的底部之间固定的加强件的正下方。在构成这种结构时,在工作机械翻倒时等情况下,能够从固定在后部柱上的加强件的正下方由后部侧限制机构适当地承受作用在后部柱上的过大负载,能够对抗过大负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一实施方式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的推土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推土机中驾驶室框架相对于车架的支承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驾驶室框架的支承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该驾驶室框架的支承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该驾驶室框架的支承状态的后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的后部侧限制机构的要部立体图;
图7是分解表示图6的后部侧限制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图6的8-8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6的9-9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10-10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11-11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2(a)是放大表示图4中的圆圈12部分的要部主视图,(b)是表示第一、第二限制板的俯视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前部侧限制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的与图11对应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同一变形例的与图8对应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另一变形例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5所示,在作为该实施方式的工作机械的推土机中,在车架21上,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相互保持间隔地固定配置有前后各一对支承托架22、23。在所述各支承托架22、23上,经由作为防振支架装置的缓冲器25支承有驾驶室框架24。驾驶室框架24包括底部26和顶部27。在该底部26与顶部27之间配置有左右各一对的前部柱28、中间柱29及后部柱30。另外,在两后部柱30之间设置有固定在该两柱30、底部26上的加强件24a。
驾驶室框架24的底部26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高低差,前方侧部分成为低部26a,而后方侧部分成为高部26b。
如图3、图8及图9所示,所述各缓冲器25包括由多个螺栓31(图6中图示)固定在车架21上的支承托架22、23上的壳体32。在该壳体32内设有由螺栓33固定在驾驶室框架24的底部26的低部26a或高部26b上的立柱(スタツド)34。在各缓冲器25的立柱34和壳体32之间配置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缓冲构件25a。在壳体32内填充有硅油等高粘性衰减液(未图示)。并且,在推土机行驶时等车架21上作用有振动和冲击的情况下,各缓冲器25的立柱34相对于壳体32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相对移动。通过该相对移动,在各缓冲器25内缓冲构件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衰减液移动而产生流动阻力。并且,在上述弹性变形及流动阻力的协同作用下,施加在驾驶室框架24上的振动和冲击衰减而得到缓和。
如图3所示,在所述车架21上的各后侧支承托架23和驾驶室框架24的底部26的高部26b的左右两端部之间,设有作为后部侧限制装置的左右一对后部侧限制机构35。如图5所示,上述后部侧限制机构35配置成位于驾驶室框架24的各后部柱30的正下方。并且,在推土机一旦翻倒等的情况下,在对驾驶室框架24作用有过大负载时,在该过大负载的分担比率高的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侧部分,通过上述后部侧限制机构35将驾驶室框架24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为此,对所述后部侧限制机构35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图9所示,在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柱30的正下方,由金属板构成的被限制构件36以下垂状态固定在底部26的高部26b的下表面,在该被限制构件36上形成有透孔36a。以与被限制构件36的前表面侧及后表面侧对置配置的方式,在车架21上的后侧支承托架23的上端后部以垂直状态在前后方向上保持规定间隔地平行固定有由金属板构成的一对限制构件37、38。在上述限制构件37、38上形成有销插通孔37a、38a。在两限制构件37、38间的外侧部配置有封闭板39。
金属制的限制销40沿前后方向延伸地嵌合在所述两限制构件37、38的销插通孔37a、38a中,该限制销40的中间部插通在被限制构件36的透孔36a中。在限制销40的前端部固定有止动板41。并且,穿过该止动板41的孔41a的螺栓42与后侧限制构件38的螺纹孔38b螺合。通过该螺合,限制销40保持在限制构件37、38的销插通孔37a、38a中并防止脱落。
并且,如图8及图11所示,在所述限制销40的外周面和被限制构件36的透孔36a的内周面之间的上方侧及下方侧分别形成有间隙S1a、S1b。驾驶室框架24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在该间隙S1a、S1b的范围内。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在被限制构件36与前侧限制构件37及后侧限制构件38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S2a、S2b。驾驶室框架24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在该间隙S2a、S2b的范围内。再有,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限制销40的外周面和被限制构件36的透孔36a的内周面之间的左方侧及右方侧分别形成有间隙S3a、S3b。驾驶室框架24的左右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在该间隙S3a、S3b的范围内。
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12所示,在车架21上的各前侧支承托架22和驾驶室框架24的底部26的低部26a的左右两端部之间,设有作为前部侧限制装置的一对前部侧限制机构43。并且,在推土机一旦翻倒等的情况下,在对驾驶室框架24作用有过大负载时,在该过大负载的分担比率低的驾驶室框架24的前部侧部分,通过上述前部侧限制机构43将驾驶室框架24的上下方向的移动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即,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2(a)、(b)及图13所示,前部侧限制机构43由第一限制板51和第二限制板52构成。第一限制板51由平板形状的凸缘51b和朝向下方垂直熔敷在该凸缘51b的平板面上的平板51a构成。平板51a通过在该平板51a上形成凹部51d而整体形成钩状。并且,第一限制板51以所述凹部51d朝向工作机械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图12中的右侧)开口的方式,在凸缘51b通过螺栓60固定在驾驶室框架24的低部26a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限制板52俯视看大致呈L字形状,其基端部52a由固定所述缓冲器25的螺栓31固定在前侧支承托架22上,自由端部52b穿过所述第一限制板51的凹部51d的内侧,从驾驶室框架24的下方向前方突出。
并且,如图12(a)所示,在第一限制板51的凹部51d的上边和第二限制板5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隔S4。在凹部51d的立起边和第二限制板52的自由端部52b的端缘之间形成间隔S5。在凹部51d的下边和第二限制板5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间隔S6。另外,如图12(b)所示,在第一限制板51的平板51a的后侧面和第二限制板52的基端部52a前端面之间形成间隔S7。并且,将驾驶室框架24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后方向的移动限制在上述间隔S4~S7的范围内。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驾驶室框架24的低部26a的左右两端部处于前方向的移动范围的限制被解除的状态。再有,所述间隔S4与所述间隙S1a对应,间隔S5与间隙S3a及S3b对应,间隔S6与间隙S1b对应,间隔S7与间隙S2b对应,上述间隔S4~S7的宽度与对应的间隙S1a、S3a、S3b、S1b、S2b分别相同,或形成为比间隙S1a、S3a、S3b、S1b、S2b稍宽。
接着,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该推土机行驶时等情况下,若车架21上产生振动和冲击,则在各缓冲器25中,立柱34相对于壳体32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相对移动。通过该相对移动,各缓冲器25内未图示的缓冲构件25a弹性变形,并且未图示的衰减液移动而产生流动阻力,在它们的协同作用下,对于驾驶室框架24的振动和冲击衰减而得到缓和。因此,能够确保驾驶室框架24内的良好的乘坐舒适度。
与此相对,在推土机一旦翻倒等情况下,在对驾驶室框架24作用有过大负载时,该过大负载由后部侧限制机构35及前部侧限制机构43分担并承受。
即,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侧部分与前部侧部分相比,过大负载的分担比率高,所以在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移动变位较大。不过,该后部侧部分的移动变位在上下、前后及左右所有方向上被后部侧限制机构35分别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也就是说,驾驶室框架24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在限制销40的外周面和被限制构件36的透孔36a的内周面的上缘及下缘之间。另外,驾驶室框架24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即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在被限制构件36和前侧限制构件37及后侧限制构件38之间。再有,驾驶室框架24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即在图5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在限制销40的外周面和被限制构件36的透孔36a的内周面的右侧缘及左侧缘之间。
另一方面,在驾驶室框架24的前部侧部分,过大负载的分担比率低,只是稍微作用上下方向上的负载的程度。并且,该前部侧部分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变位被前部侧限制机构43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因而,能够对抗作用在驾驶室框架24上的过大负载,从而能够保护驾驶室内的驾驶员。再有,各缓冲器25具有上下、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动范围内的一定程度的限制功能。但是,若对缓冲器本身赋予能够承受上述各方向的过大负载的限制功能,则会产生缓冲器变大而造成的配置上的问题、制造成本上的问题。因此,缓冲器25不具有能够承受过大负载的移动范围限制功能。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推土机翻倒时等情况下,能够通过后部侧限制机构35将过大负载的分担比率高的驾驶室框架24的后侧部分的移动范围在驾驶室框架24的上下、前后及左右的所有方向上限制在规定范围内。因此,即便是只在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侧执行对驾驶室框架24的上下、前后及左右的所有方向的移动限制的结构,也能够有效地对抗作用在驾驶室框架24上的过大负载。
而且,在推土机翻倒时等情况下,对于以高分担比率作用在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侧的过大负载而言,该过大负载的大部分进一步由该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柱30承受。此时,由于后部侧限制机构35配置在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柱30的正下方,所以能够适当地对抗过大负载。
再有,在该实施方式中,后部侧限制机构35的被限制构件36及限制构件37、38平行配置,并且限制销40贯通被限制构件36的透孔36a而固定在限制构件37、38之间,所以能够将后部侧限制机构35整体集中在一个部位而紧凑构成,并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简化结构。并且,只要将这种简单结构的后部侧限制机构35设置在与后部柱30对应的两个部位即可,与设置在驾驶室框架24的四个角部的四个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限制机构整体的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所述限制销40上固定止动板41,穿过该止动板41的孔41a的螺栓42与所述后侧限制构件38的螺纹孔38b螺合。并且,限制销40保持在限制构件37、38的销插通孔37a、38a中并防止脱落。因此,无需在限制销40上形成用于防脱的螺纹,即便以粗大结实的结构构成限制销40,其制造及组装也变得容易。换言之,作为限制销40能够使用粗大结实的结构,所以对于驾驶室框架24而言能够发挥更高的保护功能。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无需在与驾驶室框架24的高部26b及低部26a的左右两侧端部对应的全部四个部位分别设置用于限制上下、前后及左右的所有方向的移动的复杂结构的限制机构。即,只是在驾驶室框架24的低部26a侧的两个部位设置由第一限制板51及第二限制板52构成的简单结构的前部侧限制机构43。因此,能够简化驾驶室支承装置整体的结构。另外,在对过大负载的分担比率低但容易作用上下方向的过大负载的驾驶室框架24的低部26a和车架21之间,设置有对驾驶室框架24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的前部侧限制机构43。因而,在驾驶室框架24的低部26a侧也能够有效地对抗该过大负载。
再有,该实施方式还可以如下变更并具体化。
即,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任意变更来构成后部侧限制机构35。例如,在驾驶室框架24的后部柱30和底部26之间固定有加强件24a的结构中,也可以如图14及图15所示,使后部侧限制机构35相对于后部柱30以沿加强件24a、26c的延长方向且位于加强件24a、26c的正下方的方式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上变位。在这种结构中,即便使后部侧限制机构35变位,也由于固定在后部柱30上的加强件24a、26c的存在,而使该后部侧限制机构35实质上配置在后部柱30的正下方,从而能够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适当对抗过大负载。
另外,在前部侧限制机构43中,也可以采用在驾驶室框架24的前方向的移动范围的限制解除的基础上,后方向或左右两侧方向的移动范围的限制也能够解除的结构。例如,如图16所示,使前部侧限制机构43的第一限制板51及第二限制板52的前后方向颠倒,能够解除驾驶室框架24的后方向的移动范围的限制。

Claims (2)

1.一种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在车架上支承驾驶室框架,在该驾驶室框架的底部于前后方向上形成高低差,由此在前部侧部分设置低部且在后部侧部分设置高部,在车架与所述底部的低部及高部之间设有防振支架装置,所述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架和驾驶室框架的高部的左右两端部之间,在驾驶室框架的后部柱的正下方配置有对所述驾驶室框架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的后部侧限制机构,
所述后部侧限制机构包括被限制构件、限制构件和限制销,
所述被限制构件以下垂状态固定在驾驶室框架的底部且具有透孔,
所述限制构件与被限制构件的前表面侧及后表面侧保持间隔且以平行状态对置配置,其固定在车架上且分别具有销插通孔,
所述限制销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嵌合于两限制构件的销插通孔中的状态被固定,并插通在被限制构件的透孔中,
在所述限制销的外周面和被限制构件的透孔的内周面之间的上方侧及下方侧设有间隙,在被限制构件和前侧限制构件及后侧限制构件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在限制销的外周面和被限制构件的透孔的内周面之间的左方侧及右方侧设有间隙,驾驶室框架的移动被限制在上述各间隙的范围内,
并且,在所述限制销上固定有止动板,穿过该止动板的孔的螺栓与所述后侧限制构件的螺纹孔螺合,由此使限制销保持在限制构件的销插通孔中并防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部侧限制机构配置于在后部柱的下端部和驾驶室框架的底部之间固定的加强件的正下方。
CN200780043430XA 2006-11-30 2007-11-29 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 Active CN1015536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23704 2006-11-30
JP323704/2006 2006-11-30
PCT/JP2007/073042 WO2008066108A1 (fr) 2006-11-30 2007-11-29 Dispositif de support de cabine d'opérateur d'un engin de chanti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3629A true CN101553629A (zh) 2009-10-07
CN101553629B CN101553629B (zh) 2012-08-15

Family

ID=394203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3430XA Active CN101553629B (zh) 2006-11-30 2007-11-29 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
CN2007800434992A Active CN101542046B (zh) 2006-11-30 2007-11-29 工作机械的驾驶室支承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34992A Active CN101542046B (zh) 2006-11-30 2007-11-29 工作机械的驾驶室支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38478B2 (zh)
JP (1) JP5047985B2 (zh)
CN (2) CN101553629B (zh)
FR (1) FR2909397A1 (zh)
WO (1) WO200806610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878A (zh) * 2016-12-29 2017-03-22 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防倾翻装置
CN113184065A (zh) * 2021-05-08 2021-07-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及工程车辆
US20230079417A1 (en) * 2021-09-13 2023-03-16 Caterpillar Sarl Systems,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key plate for locking cab to main body of work machin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7006500U1 (de) * 2007-05-07 2008-09-18 Liebherr-Hydraulikbagger Gmbh Baumaschine
GB2458122A (en) * 2008-03-04 2009-09-09 Agco Sa Cab mounting mechanism.
WO2009131025A1 (ja) * 2008-04-25 2009-10-29 株式会社 小松製作所 作業機械のキャブストッパ装置及びその組付け方法、並びに作業機械のキャブ
KR100985030B1 (ko) * 2008-07-04 2010-10-04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보호장치가 장착되는 건설기계용 운전실캡
DE102009027334A1 (de) * 2009-06-30 2011-01-05 Deere & Company, Moline Rahmenkonstruktion
JP5516439B2 (ja) * 2011-01-25 2014-06-11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US8544939B2 (en) 2011-02-04 2013-10-01 Deere & Company Cab tilt with multifunction flag pin
US8585064B2 (en) * 2011-04-21 2013-11-19 ET Works, LLC Pivoting axle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 crop sprayer
CN102756757A (zh) * 2011-04-27 2012-10-31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驾驶室与底盘模块化结构
JP5810683B2 (ja) * 2011-07-04 2015-11-11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支持構造
US8967699B1 (en) 2011-09-27 2015-03-03 Oshkosh Corporation Structural tunnel component for an armored vehicle
USD966958S1 (en) 2011-09-27 2022-10-18 Oshkosh Corporation Grille element
US9045014B1 (en) 2012-03-26 2015-06-02 Oshkosh Defense, Llc Military vehicle
CN103144688B (zh) * 2013-01-22 2015-09-02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驾驶室
US8973976B2 (en) * 2013-03-29 2015-03-10 Komatsu Ltd. Bulldozer
JP2016008029A (ja) * 2014-06-26 2016-01-1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N105464658A (zh) * 2015-06-30 2016-04-06 湖北天腾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巷道清理机
CN109071193B (zh) 2016-04-08 2020-07-17 奥斯克什公司 用于起重装置的调平系统
US10093264B2 (en) * 2016-12-27 2018-10-09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Cab mount for a work vehicle
US10286964B2 (en) 2017-09-07 2019-05-14 Caterpillar Inc. Lock mechanism for a tiltable operator cab
US11008056B2 (en) * 2018-06-26 2021-05-18 Deere & Company Isolation system from noise and vibrations for a work vehicle
WO2020193588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A rear suspension mounting assembly
US11840279B2 (en) * 2021-11-04 2023-12-12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Na, Inc. Secondary retention devices for retaining a heavy equipment cab on a frame
CN114414269B (zh) * 2022-03-30 2022-06-17 江苏天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推土机驾驶室抗沙测试台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1284A (ja) * 1988-09-19 1990-03-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カード挿抜装置
JPH078368Y2 (ja) * 1988-12-13 1995-03-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運転室取付装置
US5388884A (en) * 1993-04-21 1995-02-14 Caterpillar Inc.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 cab structure to a vehicle frame
JP4031819B2 (ja) * 1998-09-07 2008-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4輪車両
JP2001039354A (ja) * 1999-07-30 2001-02-13 Isuzu Motors Ltd ダブルキャブのキャブストッパ装置
JP4535599B2 (ja) 2000-11-01 2010-09-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車両の運転室支持装置
JP2002013164A (ja) * 2000-06-29 2002-01-1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4751985B2 (ja) * 2000-09-18 2011-08-17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建設機械用運転室のシール構造
KR100464734B1 (ko) * 2001-12-18 2005-01-05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운전실에 설치되는 운전자 보호구조물 하중 지지장치
JP4429595B2 (ja) 2002-12-11 2010-03-10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キャブ支持構造
JP4291206B2 (ja) * 2004-05-19 2009-07-08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KR100678649B1 (ko) * 2004-10-06 2007-02-06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중장비 운전실의 하중지지장치 및 그 제작방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878A (zh) * 2016-12-29 2017-03-22 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防倾翻装置
CN106515878B (zh) * 2016-12-29 2018-12-21 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驾驶室防倾翻装置
CN113184065A (zh) * 2021-05-08 2021-07-3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车辆的驾驶室及工程车辆
US20230079417A1 (en) * 2021-09-13 2023-03-16 Caterpillar Sarl Systems,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key plate for locking cab to main body of work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47985B2 (ja) 2012-10-10
FR2909397A1 (fr) 2008-06-06
US7938478B2 (en) 2011-05-10
CN101553629B (zh) 2012-08-15
CN101542046A (zh) 2009-09-23
CN101542046B (zh) 2011-12-07
US20100176624A1 (en) 2010-07-15
WO2008066108A1 (fr) 2008-06-05
JPWO2008066108A1 (ja) 2010-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3629B (zh) 工作机械的驾驶员驾驶室支承装置
JP4241718B2 (ja) 建設機械運転室の荷重支持装置
US7926609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1945800B (zh) 工作机械的驾驶室限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以及工作机械的驾驶室
JP5043861B2 (ja) 作業機械のキャブ支持装置
KR102644709B1 (ko) 건설기계의 캐빈 조립체
JP2004189089A (ja) キャブ支持構造
US7338113B2 (en) Working machine
JP2003252157A (ja) 保護装置
US20100176623A1 (en) Seat carrier arrangement and construction for a bus
KR20180129084A (ko) 충돌흡수 구조를 갖는 일체형 사이드 멤버
EP2479350A2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1274610B (zh) 用于工业或商业车辆的加长型前下部防护装置
JP5939629B2 (ja) 建設機械
JP2018187957A (ja) 車両前部における歩行者保護構造
KR102383254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KR101755450B1 (ko) 차량용 후방 프레임 유닛
KR20080055006A (ko) 차량의 배플기구
KR19990038078U (ko) 자동차의 충격 흡수구조
KR102647327B1 (ko) 서스펜션 방식의 캐빈 마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캐빈 작업차
JP2018090008A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2011184008A (ja) 作業用走行車における転倒保護フレームの取付構造
JPH04159156A (ja) 車両用バンパー構造
JP4824996B2 (ja) キャブ構造
JP2010163775A (ja) 作業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