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3247A -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3247A
CN101543247A CN200810030948A CN200810030948A CN101543247A CN 101543247 A CN101543247 A CN 101543247A CN 200810030948 A CN200810030948 A CN 200810030948A CN 200810030948 A CN200810030948 A CN 200810030948A CN 101543247 A CN101543247 A CN 101543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tea
spread
pluck
spre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30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应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030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43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154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3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该系列包括野甜茶花穗,野甜茶嫩芽,野甜茶嫩叶,野甜茶袋泡茶。是以多穗柯花穗、嫩芽、嫩叶及成叶为原料制作茶,其制作包括采摘、摊放、杀青、冷却、揉捻、解块、造型、干燥、精选等工艺流程。本发明的产品各有其造型,均汤色明亮,叶底翠绿,香气清和,口感清爽。该甜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成份和维生素以及黄酮、茶多酚、甜味素,有解毒利湿,泻痢疾、降脂、降压作用,长期饮用对高血压等具有治疗作用,是深受现代人青睐的健康饮品。

Description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及其制作领域,具体是一种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
野生甜茶是用植物多穗柯制作的茶。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记载:该植物为壳斗科类型,名称:多穗柯、多穗石柯、甜茶,在民间也有别名观音甜茶、甜叶子,学名:Lithocarpus polystachyumRehd,英文为Carvalho Tanoak brown,为常绿乔木,高7-15米,小枝无毛,叶卵状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12-20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有灰白色鳞粃,无毛。侧脉10-12对,叶柄长1.5-2厘米。雌花序常顶生,长15—20厘米,果序长22—25厘米,果密集。壳斗3—5枚联合,具长约2.5厘米的柄或几无柄,浅盘形,包围坚果,基部直径7—8(—13)毫米,高2—4毫米,苞片三角形,和壳斗贴生,排例成环,坚果栗色、卵形,直径1—1.5厘米,长1.2-1.6厘米,基部圆形,仅中央和壳斗愈合,果脐深陷,直径5—7毫米。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印度、泰国也有,生于海拨400米以上的密林中,种子含淀粉,嫩叶可制甜茶。
《中药大辞典》中除以上记载外,还记载:该植物高甜度,低热量,无含糖成份。叶、根、果均可入药,有解毒利湿,泻痢疾、降脂、降压作用。功能主治高血压。
在湖南、贵州等地侗族人民俗称观音甜茶,是当地侗族千百年来用作清火、降压、解暑、消炎、解毒、防治百病的一种常用保健药茶。在当地传统的做法是每年的清明、谷雨期间,侗民上山采集嫩叶拿回家中制成干茶自用。传统制茶工艺为:1.太阳直接晒干;或2.用铁锅一次性炒干。成品无形状,叶片片状,或稍卷。色泽:紫黑色或乌红色。汤色冲泡后暗褐色、红黑色。香气为陈香味。口感,纯甜。
该植物虽无糖成份,但粘性很强,遇高温则粘成一团,十几秒钟内,即发酵变红。
发明内容
为使该植物生产成市场上喜爱、畅销的绿茶色泽,申请人从一九九九年开始,通过八年的加工实践、摸索、总结,从鲜叶采摘,运输、到加工环节,终于攻下了使嫩芽、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遇高温不结块,不发酵变红的技术难关,使其产品条形美观,汤色明亮,叶底翠绿,香气清和,口感清爽的野甜茶系列产品。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野甜茶系列产品包括:野甜茶花穗,野甜茶嫩芽,野甜茶嫩叶,野甜茶袋泡茶。
一、野甜茶花穗原料是多穗柯花穗,成茶后,色泽为乳青色,它的制作方法是:
①采摘:于花穗生长出3cm时采摘,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
②摊放:将采摘后的花穗置于阴凉通风干燥摊放6-8小时,控制失水率20%;
③杀青:控制锅温130℃,出料口吹风冷却;
④摊放:将杀青后的原料摊放不超过半小时;
⑤杀二青:控制锅温70-80℃,出料口吹风冷却;
⑥造型:锅温40-60℃,巡回投料造型;
⑦干燥:40℃温度下干燥,精选去杂质。
二、野甜茶嫩芽原料是多穗柯嫩芽叶,成茶后,色泽暗青色,它的制作方法是:
①采摘:于嫩芽叶3cm长时采摘,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
②摊放:将采摘后的嫩芽摊放于竹垫上4-6小时,控制失水率15%;
③杀青:控制锅温120℃,出料口吹风冷却;
④摊放:将杀青后的原料摊放于竹垫20分钟;
⑤揉捻:将摊放好后的原料进行揉捻20-25分钟,至芽叶卷曲成条弯形;
⑥解块:将揉捻出机的原料进行手工解块,薄摊在竹垫上;
⑦杀二青:二次杀青控制锅温70-80℃,控制失水率60%,出料口吹风冷却,摊放15分钟;
⑧造型:控制锅温40-60℃,巡回投料,手工辅助捏、揉,解块造型;
⑨干燥:40℃温度下干燥,精选去杂质。
三、野甜茶嫩叶原料是多穗柯嫩叶,成茶后色泽暗绿色,它的制作方法是:
①采摘:采摘嫩叶,带梗,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
②摊放:将采摘的鲜叶摊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干净处摊放8-12小时,风吹轻翻,控制失水率20%;
③杀青:杀青控制锅温120℃,出料口吹风冷却;
④摊放:将出料口的原料边风冷、边解块,进行摊放冷却;
⑤揉捻:将摊放好后的原料进行揉捻20-25分钟,至叶面成条形状弯曲;
⑥解块:将揉捻好的原料手工解块后进行摊放;
⑦杀二青:杀二青控制温度100℃,控制失水率60%;
⑧造型:控制锅温60℃时滚成颗粒形状;
⑨干燥:在80℃时烘干颗粒原料。
四、野甜茶袋泡茶的原料是多穗柯一年期叶片,它的制作方法是:
①采摘:采摘当年生长的叶片;
②摊放干燥:将采摘的鲜叶摊放于通风、干燥、干净处;
③杀青:杀青控制锅温100-110℃;
④烘干:将杀青后的原料在90℃温度下干燥;
⑤粉碎:用烘干的干叶粉碎成20-40目颗粒状;
⑥包装:将制好的颗粒粉末状茶分等份装袋。
按照本工艺生产野甜茶,包括野甜茶的花穗、芽、叶都能制成茶,解决了使其嫩芽、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遇高温不结块,不发酵变红的技术难题。在本发明中,从原料采摘、摊放到加工时的杀青温度、原料出料、解块等工序进行要求,保证了产品色泽保持暗绿,不发红,达到绿茶品质,生产的甜茶条形美观,汤色明亮,叶底翠绿,香气清和,口感清爽。野甜茶含黄酮4.18%,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18.1%,甜味素12.6%,黄酮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防癌抗肿瘤,甜味素无糖成分,却是蔗糖甜度的300倍,是糖尿病患者的放心甜类饮料,而且野甜茶还含有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B2,是深受现代人青睐的健康饮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1是野甜茶花穗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图2是野甜茶嫩芽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图3是野甜茶嫩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图4是野甜茶袋泡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野甜茶花穗产品
原料是多穗柯花穗,成茶后,色泽为乳青色,形似花环,环直径10厘米以下,香甜味。
制作的工艺流程:采摘→运输→摊放→杀青→冷却→摊放→杀二青→冷却→摊放→造型→干燥→精选→包装。
它的制作方法是:
1.采摘:要求天晴无雨露水,竹器盛装。采摘规格:在花穗生长出3厘米左右,轻摘轻放,不采病虫花穗,摆放一层花穗一层小树枝条,有弹性,不挤压损伤花穗,花穗鲜嫩,色泽不变,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
2.摊放:将合格的花穗薄薄凉在竹垫上,场地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干净、无味。电扇轻吹一小时,根据水分程度,适度摊放6—8小时,控制失水率20%,使花穗柔软,失去光泽。
3.杀青:设备用名优制茶30型杀青机。控制锅温130℃,出料口用风扇冷却,效果要求原料柔软、色绿、正常的植物香甜味。
4.摊放:将出料口合格的原料均匀地摊放在竹垫上,厚度不超过10厘米,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目的均匀水分,便于二次操作。
5.杀二青:设备用名优制茶30型杀青机。控制锅温70-80℃,将摊放好的原料堆放进竹容器内,便于投料,边投边装,投料比上次稍多三分之一,出料口风扇冷却,不得有焦糊味,再摊放15分钟。
6.造型:设备用名优制茶30型杀青机。控制锅温40-60℃,巡回投料,直至成圆环形。
7.干燥:设备用电烤箱,不锈钢筛子,箱温40℃,其中轻翻2—3次。效果:手折即断,有清脆的响声,色泽乳青色,形似花环,环直径10厘米以下。香甜味,无焦糊味、高火味。
8.精选包装:人工选去杂质,将不合格、不规则的去除,包装。
实施例2:野甜茶嫩芽产品
原料是多穗柯嫩芽,成茶后,形似碧螺、卷曲形,色泽暗青色,清香糖味,手捏成粉。
制作的工艺流程:
采摘→运输→摊放→杀青→冷却→摊放→揉捻→解块→杀二青→冷却→摊放→造型→干燥→精选→包装。
它的制作方法是:
1.采摘:要求天晴无雨露水,不采病虫害芽,3厘米上下长的嫩芽叶,用竹器盛装,轻采轻放,不挤压损伤芽叶,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到厂要求新鲜,无发热现象。
2.摊放:将合格的鲜原料均匀地摊放在竹垫上,厚度不超过10厘米,场地室内阴凉、通风、干燥、干净、无味。摊放4—6小时,控制失水率15%,原料柔软,鲜叶失去光泽。
3.杀青:设备用名优制茶30型杀青机。控制锅温120℃,投料均匀,出料口用风扇冷却,兼用竹容器簸扬去杂质。效果:出口原料微有刺手的感觉,清甜香味,无青气腥味。
4.摊放:把杀青的原料均匀摊放在竹垫上,厚度不超过10厘米,均匀其水分,时间20分钟为宜。
5.揉捻:设备用25型名优茶揉捻机。将摊放好的原料置入料筒,操作:轻揉→重揉→轻揉→重揉→轻揉,时间约20分钟至25分钟。效果;芽叶卷曲成条弯形,破坏芽叶表膜,有轻微的茶汁在芽叶表面,但芽叶无损断,保持完整。
6.解块:将揉好出机的原料进行手工解块,薄摊在竹垫上,程度为表面微干,手捏无粘性为宜。
7.杀二青:设备用名优制茶30型杀青机。控制锅温70-80℃,投入原料比杀一青稍多,均匀进行二次杀青,使失水率达到60%。出料口风扇冷却,再摊放15分钟。
8.造型:设备用名优制茶30型杀青机。控制锅温40-60℃,连续巡回投料,无冷却,手工帮助捏、揉,解块、造型。
9.干燥:设备用电烤箱、不锈钢筛子,控制箱温40℃,其间轻翻2—3次。效果:形似碧螺、卷曲形,色泽暗青色,清香糖味,手捏成粉。
10.精选包装:去渣、去粉末,包装。
实施例3:野甜茶嫩叶产品
原料是多穗柯嫩梗、叶,成茶后色泽暗绿色,形状为颗粒,手捏成粉,清香甜味
制作的工艺流程:
采摘→运输→摊放→选渣→杀青→冷却→摊放→揉捻→解块→摊放→杀二青→造型→干燥→风选→分级→精选→包装。
它的制作方法是:
1.采摘:要求雨水天不采摘,采摘嫩叶带梗,竹器盛装,一层鲜叶一层枝条,防压紧损伤鲜叶及挤伤发红,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
2.摊放:将合格的鲜叶、梗摊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干净、无味的室内竹垫上或地板上,摊放8—12小时,控制失水率20%,大型风扇散热挥去水份,其中轻翻2次,同时选去杂质。
3.杀青:设备用名优制茶80型大杀青机。控制锅温120℃,原料在锅内用耳听有轻微的爆炒响声为宜。原料出料口有茶的香味,既不能杀太老,也不能杀太嫩,太老揉捻易碎、太嫩有青气味,且易发红,大型风扇冷却。
4.摊放:将出料口的原料一边风冷,一边解块(因有部分结块)一边摊放,快速冷却。
5.揉捻:将解块冷却的原料放入大中型揉捻机筒内,操作:轻揉→重揉→加压→加压→轻揉,时间约20分钟至25分钟,效果:叶面成条形弯曲,叶面表膜破损,有茶汁粘在叶面,叶片翠绿色。
6.解块:将揉捻好出机的原料进行手工解块,因为在揉捻过程中有团状出现,然后摊放,将解块好的茶摊放成暗青色。
7.杀二青:设备用大型烘干机进行杀二青。控制机温100℃,失水率60%。
8.造型:设备用名优制茶80型杀青机。控制锅温60℃,将烘干机出口的原料直接投放杀青机低温滚成颗粒形状。
9.干燥:设备用烘干机,控制机温80℃,将颗粒原料一次性烘干。效果:形状颗粒,色泽暗绿,干燥程度为手捏成粉,香气为正常的清香甜味。
10.风选包装:将加工好的原料用风选机分级成一级、二级、三级,粉末、片茶分离,再将一级、二级、三级进行精选,除杂质,包装。
实施例4:野甜茶袋泡茶
原料是多穗柯一年期叶片,成茶为袋泡茶。
制作的工艺流程:
采摘→运输→摊放→杀青→干燥→粉碎→包装。
它的制作方法是:
1.采摘:采摘当年长出的叶片。运输盛装鲜叶用干净的器物。
2.摊放干燥:将合格的鲜叶摊放于通风、干燥、干净的室内地面。风扇吹散热量和水份。
3.杀青:设备用大型杀青机,控制锅温100—110℃进行杀青。
4.烘干:将杀青好的原料在90℃温度下干燥。
5.粉碎:用大型粉碎机,筛子20-40目,将干叶粉碎成20-40目的颗粒粉状。
6.包装:将制好的颗粒粉末状茶分等份装袋。

Claims (4)

1.一种野生甜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是多穗柯花穗,成茶后,色泽为乳青色,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摘:于花穗生长出3cm时采摘,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
②摊放:将采摘后的花穗置于阴凉通风干燥摊放6-8小时,控制失水率20%;
③杀青:控制锅温130℃,出料口吹风冷却;
④摊放:将杀青后的原料摊放不超过半小时;
⑤杀二青:控制锅温70-80℃,出料口吹风冷却;
⑥造型:锅温40-60℃,巡回投料造型;
⑦干燥:40℃温度下干燥,精选去杂质。
2.一种野生甜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是多穗柯嫩芽叶,成茶后,色泽暗青色,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摘:于嫩芽叶3cm长时采摘,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
②摊放:将采摘后的嫩芽摊放于竹垫上4-6小时,控制失水率15%;
③杀青:控制锅温120℃,出料口吹风冷却;
④摊放:将杀青后的原料摊放于竹垫20分钟;
⑤揉捻:将摊放好后的原料进行揉捻20-25分钟,至芽叶卷曲成条弯形;
⑥解块:将揉捻出机的原料进行手工解块,薄摊在竹垫上;
⑦杀二青:二次杀青控制锅温70-80℃,控制失水率60%,出料口吹风冷却,摊放15分钟;
⑧造型:控制锅温40-60℃,巡回投料,手工辅助捏、揉,解块造型;
⑨干燥:40℃温度下干燥,精选去杂质。
3.一种野生甜茶,其特征是它的原料是多穗柯嫩叶,成茶后色泽暗绿色,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摘:采摘嫩叶,带梗,采摘下的原料保持通风、阴凉状态,不变色发红,不能堆放;
②摊放:将采摘的鲜叶摊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干净处摊放8-12小时,风吹轻翻,控制失水率20%;
③杀青:杀青控制锅温120℃,出料口吹风冷却;
④摊放:将出料口的原料边风冷、边解块,进行摊放冷却;
⑤揉捻:将摊放好后的原料进行揉捻20-25分钟,至叶面成条形状弯曲;
⑥解块:将揉捻好的原料手工解块后进行摊放;
⑦杀二青:杀二青控制温度100℃,控制失水率60%;
⑧造型:控制锅温60℃时滚成颗粒形状;
⑨干燥:在80℃时烘干颗粒原料。
4.一种野生甜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是多穗柯一年期叶片,成茶为袋泡茶,它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摘:采摘当年生长的叶片;
②摊放干燥:将采摘的鲜叶摊放于通风、干燥、干净处;
③杀青:杀青控制锅温100-110℃;
④烘干:将杀青后的原料在90℃温度下干燥;
⑤粉碎:用烘干的干叶粉碎成20-40目颗粒状;
⑥包装:将制好的颗粒粉末状茶分等份装袋。
CN200810030948A 2008-03-27 2008-03-27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1543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0948A CN101543247A (zh) 2008-03-27 2008-03-27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30948A CN101543247A (zh) 2008-03-27 2008-03-27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3247A true CN101543247A (zh) 2009-09-30

Family

ID=4119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30948A Pending CN101543247A (zh) 2008-03-27 2008-03-27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43247A (zh)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9339A (zh) * 2010-06-30 2010-10-27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多穗柯发酵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65944A (zh) * 2011-09-10 2011-12-07 云南省双柏县白竹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2356793A (zh) * 2011-10-14 2012-02-22 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桑叶茶制作的方法
CN102599312A (zh) * 2011-12-23 2012-07-25 程辉 低聚糖三七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3354A (zh) * 2011-08-31 2012-08-01 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野生红甜茶加工工艺
CN103392841A (zh) * 2013-07-10 2013-11-20 孙大伟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3923A (zh) * 2012-12-02 2014-06-11 贵州湄潭林圣茶业有限公司 甜红茶的加工及配制方法
CN104222442A (zh) * 2014-10-14 2014-12-24 中南大学 一种红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315A (zh) * 2014-10-30 2015-01-21 贵州新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野生甜茶加工流程
CN104430958A (zh) * 2013-12-06 2015-03-25 三江侗族自治县东竹茶业有限公司 打油茶用野生茶叶加工成泡茶的方法
CN104543185A (zh) * 2013-10-16 2015-04-29 罗清飞 野生乔木甜茶及制备方法
CN105875973A (zh) * 2014-10-24 2016-08-24 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 紫色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
CN106260322A (zh) * 2016-08-10 2017-01-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穗柯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4825A (zh) * 2015-11-29 2017-06-09 芷江野生甜茶厂 防止野生甜茶加工粘团的方法
CN107197995A (zh) * 2016-03-18 2017-09-26 溆浦县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一种多穗柯颗粒的加工方法
CN107467307A (zh) * 2017-09-22 2017-12-15 王红波 一种利用野金柴制作金柴贡茶的方法
CN107549562A (zh) * 2017-09-28 2018-01-09 李正珠 一种野金柴为主要原料制作植物饮料的方法
CN108064981A (zh) * 2016-11-18 2018-05-25 贵州湄潭林圣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
CN108634072A (zh) * 2018-08-10 2018-10-12 芦山县石刀沟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的制作方法
CN108850357A (zh) * 2018-07-25 2018-11-23 北京灵之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酸枣芽茶制作工艺
CN111972527A (zh) * 2020-08-21 2020-11-24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多穗石柯组合茶的制备方法
CN112006142A (zh) * 2020-09-11 2020-12-01 湖州新雅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多穗石柯甜茶香气品质的方法
CN112136944A (zh) * 2020-11-04 2020-12-29 杨亚仲 一种多穗石柯野生茶的加工方法
CN114271364A (zh) * 2022-02-21 2022-04-05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流域生态研究所) 一种野金柴老叶的制茶处理方法及茶饮干品
CN114651887A (zh) * 2022-04-15 2022-06-24 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甜茶的加工工艺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9339A (zh) * 2010-06-30 2010-10-27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多穗柯发酵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13354A (zh) * 2011-08-31 2012-08-01 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野生红甜茶加工工艺
CN102265944A (zh) * 2011-09-10 2011-12-07 云南省双柏县白竹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2356793A (zh) * 2011-10-14 2012-02-22 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桑叶茶制作的方法
CN102599312A (zh) * 2011-12-23 2012-07-25 程辉 低聚糖三七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9312B (zh) * 2011-12-23 2013-11-27 程辉 低聚糖三七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3923A (zh) * 2012-12-02 2014-06-11 贵州湄潭林圣茶业有限公司 甜红茶的加工及配制方法
CN103392841A (zh) * 2013-07-10 2013-11-20 孙大伟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3185A (zh) * 2013-10-16 2015-04-29 罗清飞 野生乔木甜茶及制备方法
CN104430958A (zh) * 2013-12-06 2015-03-25 三江侗族自治县东竹茶业有限公司 打油茶用野生茶叶加工成泡茶的方法
CN104222442B (zh) * 2014-10-14 2017-05-10 中南大学 一种红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2442A (zh) * 2014-10-14 2014-12-24 中南大学 一种红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75973A (zh) * 2014-10-24 2016-08-24 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 紫色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
CN104286315A (zh) * 2014-10-30 2015-01-21 贵州新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野生甜茶加工流程
CN106804825A (zh) * 2015-11-29 2017-06-09 芷江野生甜茶厂 防止野生甜茶加工粘团的方法
CN107197995A (zh) * 2016-03-18 2017-09-26 溆浦县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一种多穗柯颗粒的加工方法
CN107197995B (zh) * 2016-03-18 2020-08-28 湖南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穗柯颗粒的加工方法
CN106260322A (zh) * 2016-08-10 2017-01-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多穗柯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64981A (zh) * 2016-11-18 2018-05-25 贵州湄潭林圣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野生甜茶及其揉捻、加工方法
CN107467307A (zh) * 2017-09-22 2017-12-15 王红波 一种利用野金柴制作金柴贡茶的方法
CN107549562A (zh) * 2017-09-28 2018-01-09 李正珠 一种野金柴为主要原料制作植物饮料的方法
CN108850357A (zh) * 2018-07-25 2018-11-23 北京灵之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酸枣芽茶制作工艺
CN108634072A (zh) * 2018-08-10 2018-10-12 芦山县石刀沟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木姜叶柯甜茶的制作方法
CN111972527A (zh) * 2020-08-21 2020-11-24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一种多穗石柯组合茶的制备方法
CN112006142A (zh) * 2020-09-11 2020-12-01 湖州新雅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多穗石柯甜茶香气品质的方法
CN112136944A (zh) * 2020-11-04 2020-12-29 杨亚仲 一种多穗石柯野生茶的加工方法
CN114271364A (zh) * 2022-02-21 2022-04-05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流域生态研究所) 一种野金柴老叶的制茶处理方法及茶饮干品
CN114651887A (zh) * 2022-04-15 2022-06-24 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甜茶的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3247A (zh) 野生甜茶系列产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1028022B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CN102578317A (zh) 茉莉花龙井茶的制备方法
CN103907726B (zh)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CN103493922A (zh) 有机茉莉花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1810233A (zh) 一种桑茶的生产工艺
CN102948501A (zh) 有机高山乌龙茶的生产方法
CN108402242A (zh) 一种老鹰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6720562A (zh) 黄茶的制造方法
CN101933542B (zh) 一种制备阳羡雪芽茶的工艺流程
CN102987343A (zh) 酸笋辣椒酱的制作方法
CN106804825A (zh) 防止野生甜茶加工粘团的方法
KR101725873B1 (ko) 도라지를 이용한 혼합 침출차의 제조방법
CN106720623A (zh) 葛叶复合红茶及其制作方法
KR101890042B1 (ko) 홍삼커피 발효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90098567A (ko) 블렌딩 차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7279395A (zh) 一种辣椒叶茶的制备方法
KR102361720B1 (ko) 청미래덩굴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767378A (zh) 一种文冠果叶茶的制备方法
CN105454472A (zh) 一种杜仲叶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CN104522195A (zh) 一种松萝玉芽的加工方法
KR101150709B1 (ko) 원적외선 조사 모시대를 함유한 다식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712207A (zh) 一种夜来香橘红的制备方法
KR102415159B1 (ko) 혼합 벌꿀 제조 시스템
KR102274887B1 (ko) 도라지 양갱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