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2870B - 绝缘部件和定子 - Google Patents

绝缘部件和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2870B
CN101542870B CN2007800442274A CN200780044227A CN101542870B CN 101542870 B CN101542870 B CN 101542870B CN 2007800442274 A CN2007800442274 A CN 2007800442274A CN 200780044227 A CN200780044227 A CN 200780044227A CN 101542870 B CN101542870 B CN 101542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flange part
coil
insulating element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42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2870A (zh
Inventor
佐佐木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42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2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2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28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bobbins for supporting the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绝缘体(140)配置在定子铁心与设置在定子铁心上的导线(510)之间并包括:近似四边形状的卷绕部(141),导线(510)被卷绕在该卷绕部(141)上;以及凸缘部(142A),形成在卷绕部(141)的定子齿顶端侧的轴向端部,并在轴向(根据旋转电机的构成来看,相对于转子旋转轴为径向)上按压导线(510)。凸缘部(142A)具有:四个角部(143A),分别位于四角;以及中间部(144A),分别形成在四个角部(143A)之间,并形成为比该四个角部(143A)的宽度(B1)窄的宽度(B2)。另外,凸缘部(142A)的顶端具有曲面形状。

Description

绝缘部件和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部件和定子,特别是涉及配置在芯体与设置在该芯体上的线圈之间的绝缘部件和具有该绝缘部件的定子。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设置在芯体与线圈之间的绝缘部件。例如,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323477号公报(专利文献)中记载了以下马达,该马达包括:具有卷绕有绕线的树脂制的线轴和安装该线轴的多个齿的铁心部件、以及设置在各齿的顶端并沿周向延伸的搂齿梁(tooth bar)。这里,齿条与线轴一体地形成并与该线轴一起安装在齿上。
另外,在日本专利文献实开昭62-1290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凸缘部上设置有切口部的线圈线轴。
另外,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昭59-4377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按照凸缘部的厚度随着从根部接近顶端而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的卷线架。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线轴具有复杂的形状,因此有时难以进行尺寸管理。从其他方面来说,由于线轴具有复杂的形状,因此在成型线轴时,在模具内会产生形成线轴的树脂难以流入的部分,从而可能会产生成型不良。根据专利文献2、3所记载的构成方式,也无法充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线圈的保持性的同时提高绝缘部件的尺寸管理和可成型性的绝缘部件和具有该绝缘部件的定子。
本发明的绝缘部件配置在芯体与设置在该芯体上的线圈之间并包括:近似四边形状的卷绕部,线圈被卷绕在该卷绕部上;以及凸缘部,形成在卷绕部的轴向端部,并在轴向(根据旋转电机的构成来看,相对于转子旋转轴为径向)上按压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上述绝缘部件中,凸缘部具有:四个角部,分别位于四角;以及中间部,分别形成在四个角部之间,并形成为比该四个角部窄的宽度。根据该方式,通过设置在四角的角部确保了线圈的保持性,另一方面通过限制凸缘部的设定范围,绝缘部件的变形范围变窄,因此尺寸管理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在上述绝缘部件中,凸缘部的顶端具有曲面形状。根据该方式,通过凸缘部确保了线圈的保持性,另一方面通过使凸缘部的顶端为曲面形状,在成型绝缘部件时,形成绝缘部件的树脂容易流入到相当于凸缘部的顶端的部分中,因此提高了绝缘部件的可成型性。
优选的是:在上述绝缘部件中,凸缘部形成为该凸缘部的厚度随着从根部接近顶端而逐渐变薄。作为自由端的凸缘部的顶端部即使形成得比该凸缘部的根部薄,也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因此,通过如上所述使凸缘部的厚度随着从根部接近顶端而逐渐变薄,能够减少形成绝缘部件的原料的使用量。因此,能够降低绝缘部件的制造成本并使绝缘部件轻量化。
优选的是:在上述绝缘部件中,在卷绕部上设置有空间部。由此,能够减少形成绝缘部件的原料的使用量。另外,由于能够不经由绝缘部件而从线圈向芯体传递热量,因此能够提高线圈与芯体之间的热传导率。
本发明的定子包括:定子齿;定子线圈,卷绕在定子齿上;上述绝缘部件,设置在定子齿与定子线圈之间;以及树脂部,形成在定子线圈和绝缘部件上。
根据上述构成方式,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限制绝缘部件的凸缘部的设定范围而提高了从定子线圈向树脂部传递热量的热传递效率的定子。另外,提供以下定子:通过使绝缘部件的凸缘部的顶端为曲面形状,模制定子线圈和绝缘部件的模制树脂部中的、位于凸缘部的顶端附近的部分处的应力集中得以缓和,从而抑制了该模制树脂部产生裂纹等。并且,提供以下定子:在成型模制树脂部时,在凸缘部的顶端处模制树脂更加容易流动,因此提高了模制树脂部的可成型性。
作为一个例子,在上述定子中,定子线圈和绝缘部件以上述凸缘部位于定子齿的顶端侧的方式组装在定子齿上。
根据本发明,能够兼顾线圈的保持性和绝缘部件的尺寸管理和可成型性。
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构成方式中的两个以上的构成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地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电动车辆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定子上设置有模制(molding)树脂部的状态的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定子的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用末端模块中的各汇流条的连接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旋转电机用末端模块所包括的导轨(rail)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盒式线圈(cassette coil)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图7所示的盒式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7的IX-IX截面图;
图10是表示与图9相当的截面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图7~图9所示的盒式线圈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从箭头B的方向观察图11的盒式线圈所包括的绝缘体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从箭头B的方向观察图11的盒式线圈所包括的绝缘体的变形例的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比较例的盒式线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有时不再重复说明。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当提及个数、量等时,除了有特殊的记载的情况以外,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该个数、量等。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除了有特殊记载的情况以外,各构成要素对于本发明来说并非是必须的。另外,以下在存在多个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除了有特殊记载的情况以外,可以适当地组合各个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是从最初就预先确定的。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作为“电动车辆”的混合动力车辆(HV:Hybrid Vehicle)的图。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电动车辆”不限于混合动力车辆,例如也包括燃料电池车辆和电动汽车。
参照图1可知,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定子10、转子20、轴30、减速机构40、差速机构50、传动轴座部60、PCU(Power Control Unit,电力控制单元)70、以及作为能够进行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的蓄电池80。
定子10和转子20构成具有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功能的旋转电机(电动发电机)。转子20安装在轴30上。轴30能够旋转地经由轴承由驱动单元的壳体支承。
定子10具有环状的定子铁心。定子铁心通过层叠铁或铁合金等板状的磁性体而构成。在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定子齿和插槽部,该插槽部是形成在该多个定子齿之间的凹部。插槽部被设置成向定子铁心的内周侧开口。
包括作为三个绕线相的U相、V相、W相的定子线圈以与插槽部相嵌合的方式卷绕在齿部上。U相、V相、W相以相互在圆周上错开的方式卷绕。定子线圈经由供电电缆与PCU70连接。PCU70经由供电电缆与蓄电池80电连接。由此,蓄电池80与定子线圈电连接。
从包括定子10和转子20的电动发电机输出的动力从减速机构40经由差速机构50而传递至传动轴座部60。传至传动轴座部60的驱动力经由传动轴(未图示)而作为转矩传递至车轮(未图示),由此使车辆行驶。
另一方面,当混合动力车辆再生制动时,车轮由于车身的惯性力而旋转。由于来自车轮的转矩,电动发电机经由传动轴座部60、差速机构50、以及减速机构40而被驱动。此时,电动发动机作为发电机而工作。由电动发动机发出的电力经由PCU70内的逆变器而储存在蓄电池80中。
图2、图3是表示定子10的立体图(图2:模制树脂形成前,图3:模制树脂形成后),图4是定子10的截面图。参照图2~图4可知,定子10包括:定子铁心110、定子线圈、与定子线圈连接的汇流条、安装汇流条的末端模块1、模制树脂部120、连接器部130、以及作为“绝缘部件”的绝缘体140。
如图2所示,定子线圈包括第一~第四U相线圈11U~14U、第一~第四V相线圈11V~14V、以及第一~第四W相线圈11W~14W。
第一U相线圈11U通过将导线511U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1U的一端与第一U相线圈用端子4111U连接,导线511U的另一端与第一U相线圈用端子1111U连接。
第一V相线圈11V通过将导线511V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1V的一端与第一V相线圈用端子1211V连接,导线511V的另一端与第一V相线圈用端子2111V连接。
第一W相线圈11W通过将导线511W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1W的一端与第一W相线圈用端子2211W连接,导线511W的另一端与第一W相线圈用端子3111W连接。
第二U相线圈12U通过将导线512U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2U的一端与第二U相线圈用端子3212U连接,导线512U的另一端与第二U相线圈用端子4112U连接。
第二V相线圈12V通过将导线512V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2V的一端与第二V相线圈用端子3212V连接,导线512V的另一端与第二V相线圈用端子1212V连接。
第二W相线圈12W通过将导线512W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2W的一端与第二W相线圈用端子3212W连接,导线512W的另一端与第二W相线圈用端子2212W连接。
第三U相线圈13U通过将导线513U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3U的一端与第三U相线圈用端子3313U连接,导线513U的另一端与第三U相线圈用端子1313U连接。
第三V相线圈13V通过将导线513V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3V的一端与第三V相线圈用端子3313V连接,导线513V的另一端与第三V相线圈用端子2313V连接。
第三W相线圈13W通过将导线513W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3W的一端与第三W相线圈用端子3313W连接,导线513W的另一端与第三W相线圈用端子3413W连接。
第四U相线圈14U通过将导线514U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4U的一端与第四U相线圈用端子1314U连接,导线514U的另一端与第四U相线圈用端子1114U连接。
第四V相线圈14V通过将导线514V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4V的一端与第四V相线圈用端子2314V连接,导线514V的另一端与第四V相线圈用端子2114V连接。
第四W相线圈14W通过将导线514W卷绕在齿上而构成。导线514W的一端与第四W相线圈用端子3414W连接,导线514W的另一端与第四W相线圈用端子3114W连接。
如图2、图4所示,各个线圈用端子设置成从导轨100突出。该端子具有凹部,通过由该凹部接纳各个导线而确保了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各个线圈在组装到定子铁心110上之前卷绕在绝缘体140上而形成为盒式线圈。
在制造定子10时,首先在通过层叠电磁钢板而形成的定子铁心110的轴向端面上组装末端模块1。然后,将通过在绝缘体140上卷绕线圈而形成的盒式线圈嵌合在定子铁心110的齿上。然后,形成后述的模制树脂部120。
参照图3、图4可知,设置在定子铁心110上的导轨和线圈通过由树脂构成的模制树脂部120而被模制。由此,能够在可靠地对各个线圈进行定位的同时确保相邻的线圈之间的绝缘。关于使用这样的树脂而进行的模制,不限于形成如图3、图4所示那样的成型体,也可以采用将清漆等绝缘树脂涂布在线圈的表面上来确保各个线圈的定位的方式。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末端模块1中的各汇流条的连接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末端模块1所包括的导轨100的截面图。
参照图5、图6可知,在导轨100上形成有从该导轨100的内周侧向外周侧排列的多个槽100A、100B、100C、100D。槽100A、100B、100C、100D分别形成为在中途中断的形状。
汇流条包括第一汇流条11~13、第二汇流条21~23、第三汇流条31~34、第四汇流条41。
第一汇流条11、12、13与槽100A相嵌合。在第一汇流条11上设置有第一U相线圈用端子1111U和第四U相线圈用端子1114U。另外,在第一汇流条11上安装有连接器端子130U。从连接器端子130U提供电力,该电力被传输给第一汇流条11。在第一汇流条12上设置有第一V相线圈用端子1211V和第二V相线圈用端子1212V。在第一汇流条13上设置有第三U相线圈用端子1313U和第四U相线圈用端子1314U。
第二汇流条21、22、23与槽100B相嵌合。在第二汇流条21上设置有第一V相线圈用端子2111V和第四V相线圈用端子2114V。另外,在第二汇流条21上安装有连接器端子130V。从连接器端子130V提供电力,该电力被传输给第二汇流条21。在第二汇流条22上设置有第一W相线圈用端子2211W和第二W相线圈用端子2212W。在第二汇流条23上设置有第三V相线圈用端子2313V和第四V相线圈用端子2314V。
第三汇流条31、32、33、34与槽100C相嵌合。在第三汇流条31上设置有第四W相线圈用端子3114W和第一W相线圈用端子3111W。另外,在第三汇流条31上安装有连接器端子130W。从连接器端子130W提供电力,该电力被传输给第三汇流条31。在第三汇流条32上设置有第二U相线圈用端子3212U、第二V相线圈用端子3212V、以及第二W相线圈用端子3212W。在第三汇流条33上设置有第三U相线圈用端子3313U、第三V相线圈用端子3313V、以及第三W相线圈用端子3313W。第三汇流条32、33发挥连接U相线圈、V相线圈、以及W相线圈的中性点的作用。在第三汇流条34上设置有第三W相线圈用端子3413W和第四W相线圈用端子3414W。
第四汇流条41与槽100D相嵌合。在第四汇流条41上设置有第一U相线圈用端子4111U和第二U相线圈用端子4112U。
在图5中表示了星形接线的三相交流马达,但是不限于此,本发明例如也可以应用于三角形接线的三相线圈马达。另外,在图5的例子中,从径向内侧开始按照U相、V相、W相的顺序来配置汇流条,但是例如也可以将U相和W相反过来配置。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盒式线圈的立体图。另外,图7表示了从定子铁心110的内周侧观察绝缘体140的状态。如图7所示,盒式线圈通过在绝缘体140上卷绕导线510而形成。绝缘体140包括卷绕导线510的卷绕部141和用于按压导线510以防止卷绕松散的凸缘部142A。如图7所示,位于定子铁心110的内周侧的凸缘部142A具有除了四角以外直线部分设置了切口的形状。即,凸缘部142A具有四个角部143A和位于角部143A之间的中间部144A。并且,角部143A的宽度(B1)比中间部144A的宽度(B2)宽。另外,凸缘部142A的顶端面145A被进行了倒圆角加工。即,在凸缘部142A的截面上,凸缘部142A的顶端具有曲面形状。
图14是表示比较例的盒式线圈的立体图。参照图14可知,本比较例的盒式线圈通过在绝缘体1400上卷绕导线5100而形成。绝缘体1400包括卷绕导线5100的近似四边形形状的卷绕部1410和用于按压导线5100以防止卷绕松散的凸缘部1420。
在图14的比较例中,凸缘部1420的宽度形成为遍及全周而覆盖导线5100的程度,未设置如图7、图8的例子那样的切口部。凸缘部是在成型绝缘体1400时容易发生翘曲等变形的部分,因此如果如本比较例那样将凸缘部1420形成得较大,则变形范围变大,有时难以进行尺寸管理。另外,由于凸缘部1420遍及全周而覆盖导线5100,限制了从导线5100向模制树脂部传递热量的热传递效率的增大。另外,由于凸缘部1420较大,因此在设置有模制树脂部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线膨胀系数差而引起的、绝缘体1400对周围的树脂的影响(热应力的产生、树脂的裂纹等)变大的倾向。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位于定子铁心110的内周侧的凸缘部142A上设置宽度比角部143A窄的中间部144A,能够在减小凸缘部142A的同时设置导线510不被凸缘部142A覆盖的部分。通过缩小凸缘部142A,能够减小作为形成绝缘体140的原料的树脂的使用量,降低绝缘体140的制造成本,并使绝缘体140轻量化。另外,通过减小凸缘部142A,绝缘体140的尺寸管理变得容易。并且,还具有降低了由于线膨胀系数差而引起的、绝缘体140对模制树脂部120的影响的效果。另外,通过设置导线510不被凸缘部142A覆盖的部分,导线510与模制树脂部120直接接触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从导线510向模制树脂部120传递热量的热传递效率。
与导线510的直线部分相比,导线510的卷绕松散更容易在导线510的角部发生。因此,通过相对地扩大导线部510的转弯部上的角部143A的宽度并相对地缩窄导线部510的直线部分上的中间部144A的宽度,能够在确保导线510的保持性的同时获得上述效果。
在图7的例子中,使角部143A的倾斜方向上的宽度(B)为15mm左右,但是可以在能够确保作为凸缘部的必要强度的范围内进一步缩窄(例如2mm左右)该倾斜方向上的宽度(B)。
再次参照图14,在本比较例中,凸缘部1420的端面1450具有平面形状,在凸缘部1420的顶端形成有棱角部分。在成型绝缘体1400时,融液(熔化的树脂)难以流入到该棱角部分中,结果在该部分容易发生成型不良。另外,由于凸缘部1420的顶端形成了棱角,因此在凸缘部1420的周围的模制树脂部容易发生应力集中。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凸缘部142A的顶端面145A进行倒圆角加工,在成型绝缘体140时,形成绝缘体140的树脂的融液的流动变得更好,从而提高了绝缘体140的可成型性。另外,在位于凸缘部142A的顶端附近的模制树脂部120处产生的应力集中得以缓和。并且,在成型模制树脂部120时,在顶端面145A上形成模制树脂部120的树脂的融液的流动变得更好,从而提高了模制树脂部120的可成型性。
图8是表示从背面侧(定子铁心110的外周侧)观察图7所示的盒式线圈的状态的立体图。参照图8可知,在盒式线圈的背面侧也设置有用于防止导线510的卷绕松散的凸缘部142B。凸缘部142B具有与线圈端一起从定子铁心的两侧的轴向端面上向轴向突出的第一部分1421B和与定子铁心100相接触的第二部分1422B。第一部分1421B的顶端面1451B与凸缘部142A的顶端面145A一样被进行了倒圆角加工。如后所述,第二部分1422B形成得比第一部分1421B薄,第二部分1422B的顶端面1452B未被进行典型的倒圆角加工。在凸缘部142B上,仅在上下的第一部分1421B上形成有切口部1420B,在位于插槽部中的、与定子铁心110直接接触的第二部分1422B上未设置切口部。
图9是图7的IX-IX截面图。参照图9可知,凸缘部142A按照随着从根部接近顶端而呈锥状地变细的方式形成。作为自由端的凸缘部142A的顶端部即使形成得比凸缘部142A的根部薄,也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因此,如图9所示,通过使凸缘部142A的厚度随着从根部接近顶端而变薄,能够进一步减小作为形成绝缘体140的原料的树脂的使用量。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绝缘体140的制造成本并进一步使绝缘体140轻量化。
在图7~图9的例子中,凸缘部142A的厚度(根部)例如为2mm左右,凸缘部142B中的第一部分1421B的厚度例如为2mm左右,凸缘部142B中的第二部分1422B的厚度例如为0.5mm左右。即,凸缘部142A形成得比凸缘部142B的第二部分1422B厚。
可以适当地改变凸缘部142A、142B的厚度。另外,对凸缘部142A、142B进行倒圆角加工的部分也可以适当地改变。
如图10所示,凸缘部142A的顶端面145A可以形成为仅在一侧进行了倒圆角加工的形状。在图10的例子中,省略了与导线510接触的一侧(图10中的下侧)的倒圆角加工,但是也可以对与导线510接触的一侧进行倒圆角加工并省略对其相反侧(图10中的上侧)进行的倒圆角加工。
接下来,使用图11~图13来说明绝缘体14的变形例。图12是表示从箭头B的方向观察图11所示的绝缘体140的状态的图。如图11、图12所示,在绝缘体140中的卷绕部141上形成有作为“空间部”的孔部146。在成型模制树脂部120时,构成模制树脂部120的树脂流入到孔部146中。通过形成上述孔部146,能够减少形成绝缘体140的树脂的使用量。另外,由于流入的模制树脂介于导线510与定子铁心110之间,因此能够不经由绝缘体140而从导线510向定子铁心110传递热量,因此能够提高导线510与定子铁心110之间的热传递效率。
在从箭头A的方向观察绝缘体140时能够看到的面(图11中的上侧的面)上也形成有与上述相同的孔部146。
图13表示了从相同的方向观察图11所示的绝缘体140的变形例的状态。如图13所示,也可以设置槽部147来代替孔部146。
上述内容可以总结如下。即,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的绝缘体140包括:近似四边形的卷绕部141,配置在定子铁心110与设置在定子铁心110上的导线510(511U~514U、511V~514V、511W~514W)之间,卷绕导线510;以及凸缘部142A,形成在卷绕部141的定子齿顶端侧的轴向端部,在轴向上(根据旋转电机的构成来看,相对于转子旋转轴为径向)按压导线510。凸缘部142A具有位于四角的四个角部143A和分别形成在四个角部143A之间并形成为比该四个角部143A的宽度(B1)窄的宽度(B2)的中间部144A。另外,凸缘部142A的顶端具有曲面形状。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仅为例示而不具有限制作用。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来表示,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应用于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和该定子所包括的绝缘部件等。

Claims (10)

1.一种绝缘部件,配置在定子齿(110)与设置在该定子齿(110)上的定子线圈(510)之间并包括:
近似四边形状的卷绕部(141),所述定子线圈(510)被卷绕在该卷绕部(141)上;以及
凸缘部(142A),形成在所述卷绕部(141)的所述定子齿(110)内周侧上的轴向端部,并在轴向上按压所述定子线圈(510);
其中,所述凸缘部(142A)具有:四个角部(143A),分别位于四角;以及中间部(144A),分别形成在所述四个角部(143A)之间,并形成为比该四个角部(143A)窄的宽度,
所述凸缘部(142A)仅设置在所述卷绕部(141)的所述轴向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部件,其中,
所述凸缘部(142A)形成为该凸缘部的厚度随着从根部接近顶端而逐渐变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部件,其中,
在所述卷绕部(141)上设置有空间部(146、147)。
4.一种定子,包括:
定子齿(110);
定子线圈(510),卷绕在所述定子齿(110)上;
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部件(140),设置在所述定子齿(110)与所述定子线圈(510)之间;以及
树脂部(120),形成在所述定子线圈(510)和所述绝缘部件(140)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定子线圈(510)和所述绝缘部件(140)以所述凸缘部(142A)位于所述定子齿(110)的顶端侧的方式组装在所述定子齿(110)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部件,其中,
所述凸缘部(142A)的顶端具有曲面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部件,其中,
所述凸缘部(142A)形成为该凸缘部的厚度随着从根部接近顶端而逐渐变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部件,其中,
在所述卷绕部(141)上设置有空间部(146、147)。
9.一种定子,包括:
定子齿(110);
定子线圈(510),卷绕在所述定子齿(110)上;
权利要求6所述的绝缘部件(140),设置在所述定子齿(110)与所述定子线圈(510)之间;以及
树脂部(120),形成在所述定子线圈(510)和所述绝缘部件(140)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定子线圈(510)和所述绝缘部件(140)以所述凸缘部(142A)位于所述定子齿(110)的顶端侧的方式组装在所述定子齿(110)上。
CN2007800442274A 2006-11-30 2007-11-12 绝缘部件和定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2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23998A JP4737054B2 (ja) 2006-11-30 2006-11-30 絶縁部材およびステータ
JP323998/2006 2006-11-30
PCT/JP2007/072336 WO2008065916A1 (fr) 2006-11-30 2007-11-12 Élément d'isolation et sta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2870A CN101542870A (zh) 2009-09-23
CN101542870B true CN101542870B (zh) 2011-11-16

Family

ID=3946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422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2870B (zh) 2006-11-30 2007-11-12 绝缘部件和定子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55484B2 (zh)
JP (1) JP4737054B2 (zh)
CN (1) CN101542870B (zh)
DE (1) DE112007002910B4 (zh)
WO (1) WO20080659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38848A1 (de) * 2007-08-16 2009-02-19 Dorma Gmbh + Co. Kg Spulenkörper für einen Linearmotor-Stator für eine automatische Tür
EP2560269A3 (en) * 2011-08-16 2017-10-18 LG Innotek Co., Ltd. Stator of Motor
CA2802466A1 (en) * 2012-01-17 2013-07-17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Electric motor
FR2996072B1 (fr) * 2012-09-26 2016-07-29 Sonceboz Automotive Sa Ensemble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pour moteur sans balai
JP2014161185A (ja) * 2013-02-20 2014-09-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送風機
DE102013211881A1 (de) * 2013-06-24 2014-12-24 Robert Bosch Gmbh Spulenhalter zum Halten einer Spul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ators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2015089162A (ja) * 2013-10-28 2015-05-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JP5902726B2 (ja) * 2014-01-15 2016-04-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DE102014213029A1 (de) * 2014-07-04 2016-01-07 Zf Friedrichshafen Ag Zahnspule für eine elektrischen Maschine
WO2017169979A1 (ja) * 2016-03-30 2017-10-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コイルユニット
JP7016001B2 (ja) * 2017-01-18 2022-0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イル成形体、その製造方法、モ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組立方法
CN110089009B (zh) * 2017-01-31 2021-03-23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CN111628593B (zh) * 2019-02-28 2023-04-0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定子、定子组件、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8214Y (zh) * 1999-03-15 2000-03-08 福建省仙游电机厂 带有定位装置的内定子铁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89650C (de) * 1948-10-19 1953-09-14 Siemens Ag Mit einer Spulenwicklung umgebener Eisenkern, insbesondere Hauptpol fuer elektrischeGleichstrommaschinen
DE2211840C2 (de) * 1972-03-11 1983-11-03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Polgehäuse für elektrische Maschinen
JPS5943775A (ja) * 1982-09-03 1984-03-10 Shinetsu Densen Kk 巻枠
JPH0624964Y2 (ja) 1985-07-08 1994-06-29 リズム時計工業株式会社 コイルボビン
JPS6212907A (ja) * 1985-07-09 1987-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永久磁石型消去ヘツドの製造方法
JPH01110043A (ja) * 1987-10-22 1989-04-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無刷子電動機
DE4111320A1 (de) * 1991-04-08 1992-10-15 Siemens Ag Wicklungsspulen aufweis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JPH0710925U (ja) * 1993-07-19 1995-02-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フライバックトランス
JP3266736B2 (ja) * 1994-05-17 2002-03-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磁気センサ
JP2894967B2 (ja) * 1995-04-20 1999-05-2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鉄心の絶縁部材
JP3644109B2 (ja) 1995-12-20 2005-04-27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US6232693B1 (en) * 1997-05-13 2001-05-15 Emerson Electric Co.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having stator inserts for noise reduction, magnet positioning, and coil retention
US6057625A (en) * 1997-08-19 2000-05-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e insulator cap
JP2000014057A (ja) 1998-06-18 2000-01-14 Nippon Densan Corp 回転機の電機子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11500B2 (ja) * 2000-09-13 2011-01-12 澤藤電機株式会社 リターダ用エキサイタ
US6590310B2 (en) * 2001-02-21 2003-07-08 Kabushiki Kaisha Moric Stator coil structure for revolving-field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JP2004297986A (ja) 2003-03-28 2004-10-21 Mitsuba Corp 回転機
JP4339027B2 (ja) * 2003-06-16 2009-10-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JP2005323477A (ja) 2004-05-11 2005-11-17 Asmo Co Ltd モータ
JP2005354804A (ja) 2004-06-10 2005-12-22 Nissan Motor Co Ltd 電動機用固定子及び巻線材の巻回装置
JP4786380B2 (ja) * 2006-03-24 2011-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絶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8214Y (zh) * 1999-03-15 2000-03-08 福建省仙游电机厂 带有定位装置的内定子铁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95236A 2002.03.29
JP特开2005-12861A 2005.01.13
JP特开平9-182342A 1997.07.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7002910B4 (de) 2014-05-22
JP4737054B2 (ja) 2011-07-27
JP2008141829A (ja) 2008-06-19
DE112007002910T5 (de) 2009-09-24
CN101542870A (zh) 2009-09-23
US20100052461A1 (en) 2010-03-04
US7855484B2 (en) 2010-12-21
WO2008065916A1 (fr) 200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2870B (zh) 绝缘部件和定子
US7518853B2 (e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US8492947B2 (en) Terminal module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a guide portio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760019B2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terminal arrangement
US941948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5725003B2 (ja) 回転電機
CN102957229B (zh) 电机的定子
CN101449449A (zh) 绝缘体以及旋转电机
US6791227B2 (en) Dynamo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039720A1 (en) Terminal module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5446406B2 (ja) 電機における固定子
WO2012090792A1 (ja) 回転電機
JP5163913B2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電動機
CN106416000A (zh) 定子以及旋转机械
JP5387604B2 (ja) 回転電機用端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回転電機
JP4548381B2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電動車両
JP5144180B2 (ja) ステータの中点連結構造
CN110168864A (zh) 旋转电机
JP6759967B2 (ja) 回転電機用端末モジュール
JP2014128163A (ja) 回転電機
JP2010246341A (ja) 回転電機における固定子及び該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