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5061A - 具有轻量化带束结构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具有轻量化带束结构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5061A
CN101535061A CNA2007800415332A CN200780041533A CN101535061A CN 101535061 A CN101535061 A CN 101535061A CN A2007800415332 A CNA2007800415332 A CN A2007800415332A CN 200780041533 A CN200780041533 A CN 200780041533A CN 101535061 A CN101535061 A CN 101535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einforcement cord
cord
elongate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415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5061B (zh
Inventor
G·达吉尼
S·特雷索尔迪
B·拉姆帕纳
D·蒂雷利
S·范范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relli and C SpA
Pirelli Tyre SpA
Original Assignee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822248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53506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relli Pneumatici SpA filed Critical Pirelli Pneumatici SpA
Publication of CN101535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5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5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5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0007Reinforcements made of metallic elements, e.g. cords, yarns, filaments or fibres made from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005Reinforcements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e.g. hybrid or composite 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44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D02G3/48Tyre cords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06Ropes or cables built-up from metal wires, e.g. of section wires around a hemp core
    • D07B1/0606Reinforcing cords for rubber or plastic articles
    • D07B1/0613Reinforcing cords for rubber or plastic articles the reinforcing cords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rope configu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1/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opes or cables
    • D07B1/06Ropes or cables built-up from metal wires, e.g. of section wires around a hemp core
    • D07B1/0606Reinforcing cords for rubber or plastic articles
    • D07B1/062Reinforcing cords for rubber or plastic articles the reinforcing cords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and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60C2015/042Bead 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ore, e.g. allo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60C2015/044Bead cores characterised by a wrapp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60C2015/046Cable cores, i.e. cores made-up of twisted wi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60C2015/048Polygonal c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nding sequence
    • DTEXTILES; PAPER
    • D07ROPES; CABLES OTHER THAN ELECTRIC
    • D07BROPES OR CABLES IN GENERAL
    • D07B2501/00Application field
    • D07B2501/20Application field related to ropes or cables
    • D07B2501/2046Tire cords
    • D07B2501/2053Tire cords for wheel rim attach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819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bead portion of the ti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轮胎,包括:基本环形的胎体结构,具有终止于各自的胎圈结构中的相对的侧向边缘;带束结构,相对于该胎体结构设置在径向外部的位置上,该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胎面花纹凸块,径向地叠加在该带束结构上;一对侧壁,相对于该胎体结构侧向地设置在相对两侧;其中该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帘线,该加强帘线包括线芯,该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该第一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该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该第二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优选地,该轮胎为高性能(HP)或超高性能(UHP)轮胎,或者适合于用在诸如跑道车赛的体育竞赛中的轮胎。

Description

具有轻量化带束结构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轻量化带束结构的轮胎。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高性能轮胎,比如设计成用于大马力汽车的轮胎,或者更一般地,本发明涉及高运行速度和/或极端驾驶条件的应用的轮胎。
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高性能(HP)轮胎或超高性能(UHP)轮胎,同样涉及适合于用在诸如跑道车赛的体育竞赛中的轮胎。
更详细地,本发明涉及包括带束结构的轮胎,该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帘线,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细长元件,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金属细长元件。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括线芯的加强帘线,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细长元件,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金属细长元件。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帘线的涂胶加强层,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细长元件,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金属细长元件。
背景技术
用于车辆车轮的轮胎通常包括: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胎体结构;在胎体结构的径向外部的位置上的胎面花纹凸块(tread band);插在胎体结构和胎面花纹凸块之间的带束(或护胎带(breaker))结构。通常,轮胎还包括一对设置在胎体结构的轴向相对位置上的侧壁。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端部回翻过两个环形加强元件(即所谓的“胎圈芯”)或者紧固至这两个环形加强元件,包括胎圈芯的轮胎区域被称为“轮胎胎圈”。
带束结构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带束层,带束层布置为彼此成径向重叠关系并且与胎体结构成径向重叠关系,带束层具有织物或金属加强细长元件(比如金属丝和/或帘线),每个带束层中的所述加强细长元件彼此平行并且与邻接的带束层中的加强细长元件交叉。
通常,在上述高性能轮胎的情况下,带束结构包括两个具有钢制加强帘线的带束层。这样的带束结构保证了良好的轮胎性能(比如良好的转向稳定性,良好的耐磨性)。然而,这些轮胎通常具有这样几个问题,用钢量大,增大了轮胎滚动阻力,带束层的重量大,允许过程中的离心力变大而引起侧滑并降低了高速耐久性。此外,由透过的水和/或外部的湿气可形成铁锈,从而引起轮胎断裂。
现有技术中已经尝试替换轮胎带束结构中钢制加强帘线。
例如,美国专利US 5,246,051公开了一种充气径向轮胎,其包括由多个带束层构成的带束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带束层为通过完全地注入基本不弯的丝束而获得的涂胶帘线层,所述丝带有热塑性或热固性树脂,以形成丝-树脂复合体,所述丝选自芬芳聚酰胺丝、高强度和高模量聚乙烯醇丝以及碳丝。上述轮胎据说是轻量化的并具有小的滚动阻力。此外,据说快速转动时抗带束断裂的耐久性也大大提高,同时保持高的转向稳定性,在恶劣道路上抗带束层帘线断裂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美国专利申请US 2002/0043319公开了一种轮胎,特别是一种弹性体充气轮胎,其包括加强元件,其中至少一个加强元件为单丝形态的细长复合元件,所述加强元件包括基本对称的工艺纤维,所述纤维的长度很长,所述纤维被注入到初始拉伸模量至少为2.3GPa的热固性树脂中,其中所述纤维彼此平行,所述细长复合元件在压缩时的弹性变形至少等于2%,并且在弯曲状态下压缩时的破坏应力大于张拉时的破坏应力。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细长复合元件对轮胎位于胎面之下的部分进行了加强。上述轮胎据说重量更轻,具有优良的操纵特性和耐久性特性。
国际专利申请WO 2006/010658公开了一种用于弹性体产品特别时用于车辆充气轮胎的帘布层带束层的加强帘线,其由非金属帘线线芯制成,螺旋地缠绕有至少一个金属丝。非金属帘线线芯可由不同的纺织纱线或帘线形成,具有对应于低载荷的充分张拉特性。由聚酰胺(比如尼龙6.6或尼龙6)、聚酯或人造纤维制成的纱线或帘线据说是优选的。绕着帘线线芯缠绕的金属丝据说优选地为镀黄铜的钢丝。当上述加强帘线用作充气车辆轮胎的帘布层带束层材料的时候,该加强帘线据说允许获得表现异常好的轮胎高速特性。
发明内容
然而,申请人发现,上述解决方案可能有一些缺陷。
具体地,申请人已经注意到,上述加强元件或帘线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断裂载荷、足够的刚度、断裂时足够的伸长以及足够的抗弯性,以有利地用于轮胎制造,特别是用于轮胎带束结构。
更具体地,申请人已经注意到,使用上述加强元件或帘线时,在使用钢制加强元件或帘线的情况下,不能获得足够的带束结构刚性。因此,可能消极地影响轮胎高速特性,比如轮胎转向稳定性和轮胎高速耐久性。
此外,申请人已经注意到,在比如通过充气管道(inflated tube)使轮胎内部增压的轮胎硫化步骤过程中,带束结构的伸长可变得足以将轮胎压靠着模具,结果有时成型变得不完全,不期望的应力和/或应变残留在带束结构和胎面花纹凸块中。因此,可能消极地影响轮胎高速性能比如轮胎转向稳定性和轮胎高速耐久性。
申请人面对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胎,尤其是高性能轮胎,具有轻量化和低滚动阻力,而不会消极地影响其高速性能比如轮胎转向稳定性和轮胎高速耐久性。
申请人已经发现,可以通过为轮胎设置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的代数结构来获得上述性能,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帘线,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复合材料制成的细长元件,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金属细长元件。
此外,申请人已经发现,所述带束结构在硫化步骤过程中显示了足够的伸长率。
根据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其包括:
-基本环形的胎体结构,其具有终止于各自的胎圈结构中的相对的侧向边缘;
-带束结构,其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设置在径向外部的位置上,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
-胎面花纹凸块,其径向地叠加在所述带束结构上;
-一对侧壁,其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侧向地设置在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帘线,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加强帘线,其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涂胶加强层,其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帘线,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在上述各方面的至少一个方面中,本发明可显示出下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优选特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细长元件相互平行布置。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三个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三个细长元件相互平行布置。
多于一个的第一细长元件的存在允许获得具有足够刚度的加强帘线,用在轮胎带束结构中尤其是高性能轮胎的带束结构中。
为了本说明书和下述权利要求的目的,“相互平行布置的细长元件”的表述意味着所述细长元件不是扭曲的,即具有极大的捻距(laylength)。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两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细长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四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四个第二细长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多于一个的第二细长元件的存在允许获得具有足够断裂载荷的加强帘线,用在轮胎带束结构中尤其是高性能轮胎的带束结构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细长元件沿着相同的方向绕着所述线芯平行地缠绕。优选地,避免了所述第二细长元件之间的平行缠绕交叉点,所述平行缠绕交叉点可能消极地影响加强帘线的寿命。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由单个基本金属线(即单丝)组成。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细长元件的直径为从0.1mm至1.0mm,优选地为从0.2mm至0.6mm。
为了本说明书和下述权利要求的目的,除了另外说明的以外,所有的数据表达量,数量、百分比等,在所有的例子中都应被理解为通过术语“大约”而改变。同样,所有的范围包括公开的最大点和最小点的任意组合,包括其中的任意中间范围,这在这里可能特别地列举或者不会特别地列举。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的直径为从0.08mm至1.0mm,优选地为从0.1mm至0.6m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加强帘线的直径为从0.3mm至2.0mm,优选地为从0.5mm至1.2m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缠绕所述线芯的绞合间距为从2.5mm至30mm,优选地为从5mm至20mm。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加强帘线在裸帘线上测量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0.8%,优选地为从1.2%至2.5%。
根据方法BISFA-95(方法E6)(1995)测量所述断裂伸长率。在下面的实例中将会给出有关所述测量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加强帘线在裸帘线上测量的刚度大于或等于8tsu,优选地为从12tsu至25tsu。
根据方法BISFA-95(方法E8-泰伯式刚度的确定)(1995)测量所述刚度。在下面的实例中将会给出有关所述测量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0-03在23℃下测量的弯曲模量不小于或等于10GPa,优选地为从20GPa至200GPa。
所述弯曲模量允许获得具有足够刚度的加强帘线,用在轮胎带束结构中尤其是高性能轮胎的带束结构中。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或等于600MPa,优选地为从1000MPa至2500MPa。
所述极限抗拉强度允许获得具有足够断裂载荷的加强帘线,用在轮胎带束结构中尤其是高性能轮胎的带束结构中。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拉伸模量不小于或等于20GPa,优选地为从30GPa至200GPa。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2-00测量的比重小于或等3.0g/cm3,优选地为从1.0g/cm3至2.5g/cm3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聚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0-03在23℃下测量的弯曲模量不小于或等于0.5GPa,优选地为从2.0GPa至25GPa。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聚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638-03在23℃下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或等于40MPa,优选地为从50MPa至200MPa。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聚合材料选自比如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其混合物,热固性树脂是特别优选的。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热塑性树脂可选自比如:聚酰胺(比如,尼龙-6,6、尼龙-6、尼龙-4,6)、聚酯(比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萘二酸乙二醇酯)、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缩醛或其混合物。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是特别优选的。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热固性树脂可选自比如: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比如,异邻苯二甲酸聚酯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呋喃树脂、硅树脂、丙烯树脂或其混合物。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或其混合物是特别优选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细长纤维根据标准ASTM D885-03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或等于1500MPa,优选地为从1800MPa至4000MPa。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细长纤维根据标准ASTM D885-03测量的拉伸模量不小于或等于50GPa,优选地为从60GPa至250GPa。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细长纤维可选自比如:玻璃纤维、芬芳聚酰胺纤维(比如
Figure A200780041533D0014141058QIETU
的芳族聚酰胺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碳纤维或其混合物。玻璃纤维是特别优选的。“E”型玻璃纤维是更特别优选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细长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量按重量计相对于复合材料的总重为从30%至95%,优选地为从50%至90%。
有利地,可以通过挤拉成型连续地制造所述复合材料。这是公知技术,包括丛卷轴上展开细长纤维(即无限长的纤维),并将它们浸入聚合材料(即树脂)池中以使其注满。例如,当使用热固性树脂,纤维穿过液体树脂,或穿过其单体和/或低聚体的液体混合物,从而注满的纤维穿过模具以形成期望的复合材料形状,并去除未固化的的树脂液体和陷入到束中的气泡。然后,获得的复合材料穿过使其加热以形成半成品复合材料的管状模具。接下来,获得的半成品复合材料借助比如紫外线或加热经受进一步的处理,以完成处理反应。当使用热塑性树脂,可以根据与使用热固性树脂时相同的方式生产复合材料,其中熔化树脂池可用作液体池。选择性地,树脂粉末可以预先地撒在纤维周围以促进注满。选择性地,可以应用优选地选自上述公开的那些热塑性树脂中的另一热塑性树脂涂覆层来获得复合材料。为此,复合材料穿过熔化树脂池,从而注满的复合材料穿过模具获得所述涂覆层。
如上所述,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直径为几个微米的细长纤维(即不限制长度的纤维),所述多个通常为几百个的量级,这些细长纤维都是并排的,因此相互基本平行,除了几个重叠之外。尽管实际上不可能保证纤维绝对地以优选平行地布置,然而“基本相互平行”的表达表示所述纤维不是故意地扭曲或编织并且所述纤维平行布置,除去布置的几何精度之外。
可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并且商业上可获得的复合材料的实例为已知的产品,其名称为来自Tecniconsult S.p.A.的
Figure A200780041533D0015141118QIETU
 Getev、来自Saint-Gobain Vetrotex的
Figure A200780041533D0015141129QIETU
选择性地,为了提高其对弹性体材料的附着,所述第一细长元件可以通过将其浸入包含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和橡胶胶乳的溶液(这个混合物通常被表示为“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乳RFL”)中来进行表面处理,接下来使其变干。所用的胶乳可选自比如:乙烯基吡啶/苯乙烯-丁二烯(VP/SBR)、苯乙烯-丁二烯(SBR)、天然橡胶胶乳(NR)、羧化和氢化丙烯腈-丁二烯(X-HNBR)、氢化丙烯腈(HNBR)、丙烯腈(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氯磺化聚乙烯(CSM)或其混合物。
选择性地,所述第一细长元件可注满有为溶媒的粘合剂,用于获得覆盖纤维的附加层。优选地,为溶媒的粘合剂是聚合体的混合,可能是卤代聚合物、有机复合物(比如异氰酸盐)和矿物填料(比如炭黑)。绕着所述细长元件形成环的附加层对于确保对某些类型的橡胶的良好附着是特别有利的,比如丙烯腈(NBR)、氢化丙烯腈(HNBR)、羧化和氢化丙烯腈-丁二烯(X-HNBR)、可硫化的氢化丙烯腈(ZSC)、氯磺化聚乙烯(CSM)、烷化氯磺化聚乙烯(ACSM)、三元乙丙橡胶(EPDM)或其混合物。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预先形成的基本金属线。优选地,所述预先形成的基本金属线在一个平面内预先形成。
优选地,所述基本金属线执行成使其呈现为波浪形构造,使其沿着其纵向延伸基本上没有尖锐的边缘和/或曲率的不连续。因为不存在所述尖锐边缘使得基本金属线的断裂载荷有利的增大,所以所述特征是特别有利的。
特别优选的是根据基本正弦波动的执行。优选地,所述正弦波动的波长为从2.5mm至30mm,更优选地为从5mm至25mm。优选地,所述正弦波动的波动振幅为从0.12mm至1mm。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基本金属线不是在平面中执行的,而是比如螺旋地执行的。
为了获得所述已执行的基本金属线,可能使用任意一种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可以使用美国专利US 5,581,990中所示的齿轮装置类型,或者使用国际专利申请WO 00/39385中所述的装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由钢或其合金制成。通常,标准NT(普通拉伸)钢的断裂强度范围从2600N/mm2(或者2600MPa)至3200N/mm2,HT(高拉伸)钢的断裂强度范围从3000N/mm2至3600N/mm2,SHT(超高拉伸)钢的断裂强度范围从3300N/mm2至3900N/mm2,UHT(极高拉伸)钢的断裂强度范围从3600N/mm2至4200N/mm2。所述断裂强度值具体取决于钢中的碳的含量。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轮胎包括带束结构,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和至少一个由金属(优选地为钢)制成的加强帘线。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轮胎包括带束结构,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和至少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细长元件,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即复合材料的单丝)。所述复合材料、所述聚合材料和所述细长纤维与上面公开的相同。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轮胎包括带束结构,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由金属(特别是钢)制成的加强帘线的带束层和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的带束层。
所述加强帘线通常根据公知技术嵌入到弹性体组成物中。通常,所述弹性体组成物包括弹性体聚合体和其它的添加剂,比如轮胎工业中用到的填料(例如炭黑、硅石)、硫化剂(例如硫磺)、催化剂、加速剂、增塑剂。可有利地用到的弹性体聚合体的实例为:天然橡胶(NR)、环氧化的天然橡胶(ENR);丁二烯、异戊二烯或2-氯丁二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比如聚丁二烯(BR)、聚异戊二烯(IR)、苯乙烯-丁二烯(SBR)、丁二烯腈(NBR)、聚氯丁烯(CR);丁基橡胶(IIR)、卤化丁基橡胶(XIIR);乙烯/丙烯共聚物(EPM);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例如降冰片烯、环辛二烯或二聚环戊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或其混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期望获得的最终制造产品的特征来确定使用哪些弹性体聚合体和添加剂。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带束层用在适合于“HP”(高性能)或“UHP”(超高性能)的轮胎中,即轮胎能够维持至少210km/h的最高速度,该最高速度优选地超过240km/h,更优选地超过270km/h。所述轮胎的实例是那些属于“H”、“V”、“W”、“Y”、“Z”和“ZR”级别的轮胎。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一些参考附图的仅仅为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明显,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轮胎的横截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强帘线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帘线的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涂胶加强层的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涂胶加强层的立体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涂胶加强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给出以下的定义:
-“赤道面”(EP)是与轮胎旋转轴线垂直并且包含轮胎轴向中心线的面;
-“扁平率”是轮胎横截面高度(H)除以横截面宽度(C)的比值,轮胎横截面高度(H)也就是在轮胎的赤道面上从公称直径(RW)至轮胎外径的径向距离,横截面宽度(C)也就是侧壁的外表面直径平行于旋转轴线的直线距离(上述尺寸根据ETRTO标准确定)。
轮胎(100)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101),胎体帘布层(101)的相对侧向边缘与相应的胎圈结构(103)结合,胎圈结构(103)包括至少一个胎圈芯(102)和至少一个胎圈填料(104)。这里是通过将胎体帘布层(101)的相对侧向边缘绕着胎圈芯(102)回翻来获得胎体帘布层(101)和胎圈芯(102)之间的结合,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所谓胎体折边(101a)。
或者,可以用至少一个由布置成同心线圈形式的涂胶金属丝形成的环形插入件(图1中未示出)来代替传统的胎圈芯(102)(参见比如欧洲专利申请EP 928,680或EP 928,702)。在这种情况下,胎体帘布层(101)不用绕着所述环形插入件上翻,通过外部地设置在第一胎体帘布层之上的第二胎体帘布层(图1中未示出)来提供结合。
胎体帘布层(101)通常包括多个加强帘线,所述加强帘线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部分地涂覆一层交联的弹性体组成物。这些加强帘线通常由纺织纤维或涂覆有金属合金(比如铜/锌、锌/猛、锌/钼/钴合金和类似物)的绞在一起的钢丝制成,所述纺织纤维为比如人造纤维、尼龙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胎体帘布层(101)通常为径向型,也就是其结合相对于圆周方向沿基本垂直方向布置的加强帘线。
胎圈芯(102)被封闭在沿轮胎(100)的内圆周边缘限定的胎圈结构(103)中,轮胎通过胎圈结构(103)接合到轮辋上,轮辋形成车辆轮胎的一部分。由各个胎体折边(101a)限定的空间包含胎圈填料(104)和胎圈芯(102)。
带束结构(106)沿着胎体帘布层(101)的圆周设置。在图1中的具体实施例中,带束结构(106)包括结合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的两个带束层(106a、106b),所述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纤维,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优选地,所述第一细长元件由多个嵌入到乙烯基酯树脂中的细长玻璃纤维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由单个基本金属线(即单丝)制成。
优选地,所述钢丝设置有厚度通常为0.10μm至0.30μm的抗腐蚀合金镀层,比如黄铜镀层。所述镀层在轮胎生产过程中和轮胎使用过程中确保加强帘线更好地附着至涂胶复合物并且提供金属抗腐蚀保护。
所述加强帘线通常根据公知技术嵌入到弹性体组成物中。
优选地,所述加强帘线在每个带束层(106a、106b)中彼此平行并且与邻接的带束层中的加强帘线交叉,优选地相对于轮胎(100)的赤道面(EP)以对称的方式倾斜10°至45°角,优选地倾斜12°至40°角,并且涂覆交联的弹性体组成物。
优选地,所述每个带束层(106a、106b)中的加强帘线的支数(endcounts)为30个帘线/dm至160个帘线/dm,优选地为50个帘线/dm至100个帘线/dm。
优选地,所述加强帘线沿着每个带束层(106a、106b)横向方向可以具有相同的支数。或者,所述加强帘线沿着每个带束层(106a、106b)横向方向可以具有可变的支数。例如,靠近每个带束层(106a、106b)的外边缘的支数可大于每个带束层(106a、106b)中心区域处的支数。
或者,所述带束层(106a、106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和至少一个由金属(优选地为钢)制成的加强帘线。根据不同的布置,所述加强帘线可沿带束层(106a、106b)的横向方向设置,所述布置在每个带束层(106a、106b)中是相同的或不同的,优选是相同的。例如,所述加强帘线可以以如下的交替序列设置: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一个金属制成的加强帘线,即1:1的序列。或者,所述交替的序列可以使如下的方式:两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一个金属制成的加强帘线,即2:1的序列。
或者,所述带束层(106a、106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和至少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一个细长元件构成的加强帘线,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即复合材料的单丝)。根据不同的布置,所述加强帘线可沿带束层(106a、106b)的横向方向设置,所述布置在每个带束层(106a、106b)中是相同的或不同的,优选是相同的。例如,所述加强帘线可以以如下的交替序列设置: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一个复合材料的单丝,即1:1的序列。或者,所述交替的序列可以使如下的方式:两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一个复合材料的单丝,即2:1的序列。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带束层(106)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由金属(特别是钢)制成的加强帘线的带束层和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的带束层。
特别地,在“HP”或“UHP”轮胎中,在径向最外侧的带束层(106b)上有利地设置至少一个零度加强层(106c),通常被称为“0°带束层”其一般结合多个通常为纺织帘线的加强帘线,以相对于圆周方向成几度角地布置,并且涂覆有交联的弹性体组成物。
胎圈芯(109)圆周地设置在带束结构(106)的径向外部的位置上。侧壁(108)也外部地设置到胎体帘布层(101)上,这个侧壁在轴向外部的位置上从相应的胎圈结构(103)延伸至胎面花纹凸块(109)的边缘。
胎面下层可置于带束结构(106)和胎面花纹凸块(109)之间(图1中未示出)。所述胎面下层可具有恒定的厚度。或者,所述胎面下层可具有在横向方向上可变的厚度。例如,靠近胎面下层的外边缘的厚度可大于中心区域的厚度。
所述胎面下层通常在跨越基本上与所述带束结构(106)的展开表面对应的表面的范围内延伸。或者,所述胎面下层仅仅沿着所述带束结构(106)的展开表面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在所述带束结构(106)的相对侧部分延伸。
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带部通常被称为“小型侧壁(mini-sidewall)”,其可选择性地出现在侧壁(108)和胎面花纹凸块(109)之间的连接区域中(图1中未示出),通常通过与胎面花纹凸块一起挤压成型而获得这个小型侧壁,并且这个小型侧壁允许改善胎面花纹凸块(109)和侧壁(108)之间的机械相互作用。或者,侧壁(108)的端部部分直接覆盖胎面花纹凸块(109)的侧向边缘。
可以通过设置带有通常被称为“包布(flipper)”的加强层(图1中未示出)的轮胎胎圈结构(103)来提高轮胎侧壁(108)的刚度。
包布是缠绕相应的胎圈芯(102)和胎圈填料(103)以至少将它们部分地包围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布置在胎体帘布层(101)和胎圈结构(103)之间。通常,包布与所述胎体帘布层(101)和胎圈结构(103)接触。
包布通常包括多个嵌入到交联弹性体组成物中的细长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由纺织材料(比如芳香族聚酰胺纤维(aramide)或人造纤维)或金属材料(比如钢制帘线)制成。
轮胎胎圈结构(103)可包括另一个加强层,其通常已知为术语“胎圈包布(chafer)”(图1中未示出),并且其具有增加胎圈结构(103)刚度的功能。
胎圈包布通常包括多个细长加强元件,所述多个细长加强元件嵌入到交联弹性体组成物中并且通常由纺织材料(比如芳香族聚酰胺纤维(aramide)或人造纤维)或金属材料(比如钢制帘线)制成。
通常,胎圈包布置于轮胎胎圈结构(103)和/或侧壁(108)内侧的多个位置上。优选地,胎圈包布可置于包布和胎体帘布层(101)之间。或者,胎圈包布可置于与包布外部腿部部分对应的位置上。或者胎圈包布可相对于胎体帘布层(101)置于轴向外部的位置上,从而沿着包布外部腿部部分的近端延伸。或者,胎圈包布可相对于胎体帘布层(101)置于轴向内部的位置上,从而沿着包布内部腿部部分的近端延伸。
在轮胎设置有两个胎体帘布层的情况下,胎圈包布可置于所述两个胎体帘布层之间。优选地,胎圈包布可沿着包布内部腿部部分的近端置于胎体帘布层之间。或者,胎圈包布可沿着包布外部腿部部分的近端置于胎体帘布层之间。
或者,胎圈包布可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置于轴向外部的位置上,从而沿着包布外部腿部部分的近端延伸。或者,胎圈包布可相对于胎体帘布层置于轴向内部的位置上,从而沿着包布内部腿部部分的近端延伸。
通常,胎圈包布开始于与胎圈芯(102)的径向外部部分对应的位置,接着是胎圈填料(104)的周向(perimetral)轮廓,并终止于与轮胎侧壁(108)对应的位置。或者,胎圈包布可沿着轮胎侧壁(108)延伸,直到轮胎带束结构(106)的端部。
在无内胎轮胎的情况下,通常称为里衬(liner)的橡胶层(112)还可相对于胎体帘布层(101)设置在内部位置上,提供必需的轮胎充气的不渗透性。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轮胎(100)的扁平率(H/C)小于或等于0.65,优选地,小于或等于0.45,甚至更优选地,小于或等于0.35。低的扁平率有利地用在“HP”或“UHP”轮胎中。
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技术并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来实施用于生产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过程,所述过程包括制造生轮胎(greentire),接着模制和硫化该生轮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帘线的立体图。加强帘线(1)包括由三个平行布置的第一细长元件(2)构成的线芯,所述线芯缠绕有两个第二细长元件(3),所述两个第二细长元件(3)沿着相同的方向绕着所述线芯平行地缠绕。优选地,所述三个第一细长元件中每个都由多个嵌入到乙烯基酯树脂中的细长玻璃纤维构成。优选地,所述第二细长元件中每个都由单个基本金属丝(即单丝)构成。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帘线的立体图。加强帘线(1)包括由三个平行布置的第一细长元件(2)构成的线芯,所述线芯缠绕有四个第二细长元件(3),所述四个第二细长元件(3)沿着相同的方向绕着所述线芯平行地缠绕。优选地,所述三个第一细长元件中每个都由多个嵌入到乙烯基酯树脂中的细长玻璃纤维构成。优选地,所述第二细长元件中每个都由单个基本金属丝(即单丝)构成。
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技术并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来实施用于生产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的过程,比如那些在制造钢制帘线中常用的技术和设备。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涂胶加强层(20)的立体图。涂胶加强层(20)包括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21),所述加强帘线嵌入到弹性体组成物(22)中。如图4所示,所述加强帘线(21)与图3中所示的加强帘线相同。
优选地,所述涂胶加强层(20)中的所述加强帘线(21)的支数为30个帘线/dm至160个帘线/dm,优选地为50个帘线/dm至100个帘线/dm。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涂胶加强层(20a)的立体图。涂胶加强层(20)包括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21)和多个由金属(优选地为钢)制成的加强帘线(23),所述加强帘线(21、23)嵌入到弹性体组成物(22)中。根据不同的布置,所述加强帘线(21、23)可沿着涂胶加强层的横向方向设置。所述加强帘线(23)可以是以下的类型:2+4×0.22。
如图5所示,所述加强帘线(21、23)的交替序列为1:1。或者,所述交替序列可为2:1(图5中未示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涂胶加强层(20b)的立体图。涂胶加强层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帘线(21)和至少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加强细长元件(24),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即复合材料单丝)。所述加强帘线(21、24)嵌入到弹性体组成物(22)中。根据不同的布置,所述加强帘线(21、24)可沿着加强层(20b)的横向方向设置。
如图6所示,所述加强帘线(21、24)的交替序列为1:1。或者,所述交替序列可为2:1(图6中未示出)。
以下将通过数个示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
实例1-4
测试四个具有以下特征的加强帘线:
实例1(比较例):2+4×0.2211.5mm/13.5mm SZ加强钢制帘线;
实例2(比较例):4×0.2212.5mm S加强钢制帘线;
实例3(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3×0.25/2×0.22inf./10mm S加强帘线,具有由三个平行布置的细长元件构成的线芯,所述细长元件由
Figure A200780041533D00241
 Getev 025/101构成,其是由嵌入到乙烯基酯树脂(按重量计为20%)中的“E”型细长玻璃纤维(按重量计为80%)构成的复合材料(由Tecniconsult S.p.A.出售),具有以下特征:
-根据标准D790-03在23℃下测量的弯曲模量,为48GPa;
-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为1450MPa;
-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拉伸模量,为50GPa;
-根据标准ASTM D792-00测量的比重,为2.1g/cm3
所述线芯缠绕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基本钢制金属线,绞合间距为10mm S;
实例4(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3×0.25/4×0.22inf./12.5mm S加强帘线,具有由三个平行布置的细长元件构成的线芯,所述细长元件由
Figure A200780041533D00251
 Getev 025/101构成,其是由乙烯基酯树脂(按重量计为20%)和“E”型玻璃纤维(按重量计为80%)构成的复合材料(由Tecniconsult S.p.A.出售),具有以下特征:
-根据标准D790-03在23℃下测量的弯曲模量,为48GPa;
-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为1450MPa;
-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拉伸模量,为50GPa;
-根据标准ASTM D792-00测量的比重,为2.1g/cm3
所述线芯缠绕有四个平行布置的基本钢制金属线,绞合间距为12.5mm S;
表1
 
实例 帘线直径(1)(mm)  断裂载荷(2)(N)   泰伯式刚度(3)(tsu) 伸长断裂(4)(%)  重量(5)(Ktex) 
1() 0.70 660 19.0 1.70 1.80
2() 0.53 450 12.5 1.75 1.20
3 0.55 360 12.7 1.71 0.85
4 0.75 540 18.8 1.63 1.47
():比较例
(1):根据BISFA E10方法测量的;
(2):根据BISFA E6方法测量的;
(3):根据BISFA E8方法测量的;
(4):根据BISFA E6方法测量的;
(5):根据BISFA E5方法测量的;
表1中所述的数据清楚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例3和4)的具有近似相同直径的加强帘线相对于根据比较实例(实例1和2)的钢制加强帘线具有较轻的重量,而保持特性不受消极的影响。特别地,泰伯式刚度和伸长断裂基本保持不变,而获得足够的断裂载荷。
此外,上面所述的加强帘线经受抗弯测试,其是通过纯动量测力计进行测量,如Simoni F.和Canevari C.在“The Rubber Division ofthe American Society”,Toronto,Ontario,Canada中的“Compressionand Flexion Measurements on Textile,Glass and Steel Cords”(1997),Paper No.60中所述的那样操作。
为此,实例1(比较例)中的帘线实例和实例4(根据本发明)中的帘线实例定位到与钢带联接的可交联的弹性体材料上,所述帘线实例中每个都通过实验室挤压机预先涂胶,所述弹性体材料在100%伸长(100%模量)时的模量为2.06±0.2(所述模量根据ISO标准37:2005进行测量)。帘线实例的端部和钢带的端部被夹住,由此获得的测试实例在预定的硫化条件下在模具中被硫化,以获得单个的块。
在硫化之后,获得的单个块的一端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到纯动量测力计上,即仅仅防止其旋转而不防止进行平面运动,同时另一端固定成仅仅防止其进行平面运动而不防止旋转,也就是所述单个块经受纯弯曲动量。
所附的图7中给出了获得的结果,其中,横坐标表示给每个帘线实例的变形[用百分比(%)],纵坐标表示由所述变形得到的载荷(N/帘线)。所述结果清楚地示出了两个帘线实例之间没有出现显著的区别。实际上,当在实例4(根据本发明)的帘线实例的情况下施加-34N/帘线的载荷和在实例1(比较例)的帘线实例的情况下施加-35N/帘线的载荷时出现弯曲。
实例5-6
通过使用以下帘线生产两个涂胶加强层:
帘线A:实例1(比较例)的帘线
帘线B:实例4(根据本发明)的帘线
更详细地,获得以下两个涂胶加强层:
(1)涂胶加强层(比较例的层1),其中嵌入到弹性体材料中的连线100%为帘线A;所述帘线的支数为60个帘线/dm;层的厚度为1.2mm;
(2)涂胶加强层(本发明的层2),其中嵌入到弹性体材料中的连线100%为帘线B;所述帘线的支数为60个帘线/dm;层的厚度为1.2mm;
对长度为500mm、宽度为100mm的上述涂胶加强层的实例进行称重,以下是整个重量(g/m2):
(1)比较例的层1:2340g/m2
(2)本发明的层2:2090g/m2(相对于比较例的层1其重量减小大约10%)。

Claims (62)

1.一种轮胎,其包括:
-基本环形的胎体结构,其具有终止于各自的胎圈结构中的相对的侧向边缘;
-带束结构,其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设置在径向外部的位置上,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
-胎面花纹凸块,其径向地叠加在所述带束结构上;
-一对侧壁,其相对于所述胎体结构侧向地设置在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帘线,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细长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三个相互平行布置的细长元件。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两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细长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四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四个第二细长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元件沿着相同的方向绕着所述线芯平行地缠绕。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由单个基本金属线组成。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元件的直径为从0.1mm至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元件的直径为从0.2mm至0.6mm。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的直径为从0.08mm至1.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的直径为从0.1mm至0.6mm。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加强帘线的直径为从0.3mm至2.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加强帘线的直径为从0.5mm至1.2mm。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缠绕所述线芯的绞合间距为从2.5mm至3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缠绕所述线芯的绞合间距为从5mm至20mm。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加强帘线在裸帘线上测量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0.8%。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加强帘线在裸帘线上测量的断裂伸长率为从1.2%至2.5%。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加强帘线在裸帘线上测量的刚度大于或等于8tsu。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加强帘线在裸帘线上测量的刚度为从12tsu至25tsu。
2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0-03在23℃下测量的弯曲模量不小于或等于10GPa。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0-03在23℃下测量的弯曲模量为从20GPa至200GPa。
2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或等于600MPa。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为从1000MPa至2500MPa。
2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拉伸模量不小于或等于20GPa。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3916-02在23℃下测量的拉伸模量为从30GPa至200GPa。
2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2-00测量的比重小于或等3.0g/cm3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2-00测量的比重为从1.0g/cm3至2.5g/cm3
2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0-03在23℃下测量的弯曲模量不小于或等于0.5GPa。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790-03在23℃下测量的弯曲模量为从2.0GPa至25GPa。
3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638-03在23℃下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或等于40MPa。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合材料根据标准ASTM D638-03在23℃下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为从50MPa至200MPa。
3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聚合材料选自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其混合物。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聚酰胺、聚酯、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缩醛或其混合物。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选自: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呋喃树脂、硅树脂、丙烯树脂或其混合物。
3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细长纤维根据标准ASTM D885-03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或等于1500MPa。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细长纤维根据标准ASTM D885-03测量的极限抗拉强度为从1800MPa至4000MPa。
3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细长纤维根据标准ASTM D885-03测量的拉伸模量不小于或等于50GPa。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细长纤维根据标准ASTM D885-03测量的拉伸模量为从60GPa至250GPa。
3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细长纤维选自:玻璃纤维、芬芳聚酰胺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碳纤维或其混合物。
4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细长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量按重量计相对于复合材料的总重为从30%至95%。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细长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量按重量计相对于复合材料的总重为从50%至90%。
42.一种加强帘线,其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细长元件相互平行布置。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强帘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包括至少三个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三个细长元件相互平行布置。
45.根据权利要求42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两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细长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46.根据权利要求42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线芯缠绕有至少四个第二细长元件,所述至少四个第二细长元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至少一个基本金属线。
47.根据权利要求42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元件沿着相同的方向绕着所述线芯平行地缠绕。
48.根据权利要求42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细长元件由单个基本金属线组成。
49.根据权利要求42至4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第一细长元件的直径为从0.1mm至1.0mm。
50.根据权利要求42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的直径为从0.08mm至1.0mm。
51.根据权利要求42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加强帘线的直径为从0.3mm至2.0mm。
52.根据权利要求42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第二细长元件缠绕所述线芯的绞合间距为从2.5mm至30mm。
53.根据权利要求42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加强帘线在裸帘线上测量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0.8%。
54.根据权利要求42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加强帘线在裸帘线上测量的刚度大于或等于8tsu。
55.根据权利要求42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复合材料限定为根据权利要求20至27中任一项的复合材料。
56.根据权利要求42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聚合材料限定为根据权利要求28至34中任一项的聚合材料。
57.根据权利要求42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帘线,其中所述细长纤维限定为根据权利要求35至41中任一项的细长纤维。
58.一种涂胶加强层,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42至57中任一项的加强帘线。
59.一种包括带束结构的轮胎,其中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42至57中任一项的加强帘线和至少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加强帘线。
60.一种包括带束结构的轮胎,其中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42至57中任一项的加强帘线和至少一个由金属制成的加强帘线。
61.一种包括带束结构的轮胎,其中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层,所述至少一个带束层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42至57中任一项的加强帘线和至少一个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加强细长元件,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个嵌入到聚合材料中的细长纤维。
62.一种包括带束结构的轮胎,其中所述带束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由金属制成的加强帘线的带束层,和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42至57中任一项的加强帘线的带束层。
CN2007800415332A 2006-11-22 2007-05-28 具有轻量化带束结构的轮胎 Active CN101535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PCT/EP2006/011160 2006-11-22
PCT/EP2006/011160 WO2008061544A1 (en) 2006-11-22 2006-11-22 Tire with light weight bead core
PCT/EP2007/004714 WO2008061574A1 (en) 2006-11-22 2007-05-28 Tire having a light weight belt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5061A true CN101535061A (zh) 2009-09-16
CN101535061B CN101535061B (zh) 2012-07-18

Family

ID=382224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64559A Active CN101541564B (zh) 2006-11-22 2006-11-22 具有轻质胎圈芯体的轮胎
CN2007800415332A Active CN101535061B (zh) 2006-11-22 2007-05-28 具有轻量化带束结构的轮胎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64559A Active CN101541564B (zh) 2006-11-22 2006-11-22 具有轻质胎圈芯体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20100000652A1 (zh)
EP (2) EP2091762B1 (zh)
JP (2) JP2010510124A (zh)
KR (2) KR20090088883A (zh)
CN (2) CN101541564B (zh)
AT (2) ATE465030T1 (zh)
BR (2) BRPI0622140B1 (zh)
DE (1) DE602006013895D1 (zh)
WO (2) WO200806154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8218A (zh) * 2011-12-27 2014-07-30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轮胎
CN105175804A (zh) * 2015-08-13 2015-12-23 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高耐腐蚀老化性的含有树脂组合物的轮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
CN109311346A (zh) * 2016-06-24 2019-02-0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的制造方法
CN110023105A (zh) * 2016-12-05 2019-07-16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括轻质胎冠增强件的轮胎
CN110770037A (zh) * 2017-06-16 2020-02-0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用金属-树脂复合构件和轮胎
CN112203868A (zh) * 2018-05-31 2021-01-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13226795A (zh) * 2018-12-24 2021-08-06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轮胎的组件、轮胎及相关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7284B1 (fr) * 2008-10-20 2010-11-19 Michelin Soc Tech Organe pour pneumatique et pneumatique instrumente
FR2942746B1 (fr) * 2009-03-04 2011-02-25 Michelin Soc Tech Pneumatique pour bicyclette.
CA2814085C (en) * 2010-10-11 2019-11-26 Innovive, Inc. Rodent containment cage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BR112014014710A8 (pt) * 2011-12-22 2017-12-26 Michelin & Cie Banda de cisalhamento com reforços entrelaçados
JP6007590B2 (ja) * 2012-05-21 2016-10-1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2991631B1 (fr) * 2012-06-07 2015-04-24 Michelin & Cie Tringle pliable pour pneumatique.
FR2991632B1 (fr) * 2012-06-07 2014-06-27 Michelin & Cie Tringle hybride allegee pour pneumatique.
FR2991630B1 (fr) * 2012-06-07 2014-06-27 Michelin & Cie Tringle hybride elastique pour pneumatique.
FR2992588B1 (fr) * 2012-06-27 2016-08-05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pliable, procede de pliage et utilisation
FR2999955B1 (fr) * 2012-12-20 2015-11-13 IFP Energies Nouvelles Catalyseur modifie de type structural mtw, sa methode de preparation et son utilisation dans un procede d'isomerisation d'une coupe c8 aromatique
US10040323B2 (en) 2013-03-15 2018-08-07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Pneumatic tire with bead reinforcing elements at least partially formed from carbon fibers
JP6193626B2 (ja) * 2013-06-03 2017-09-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09225B1 (fr) * 2013-08-01 2015-07-31 Michelin & Cie Monobrin en cvr (composite verre-resine) ameliore
FR3015363B1 (fr) * 2013-12-19 2016-02-05 Michelin & Cie Renfort multi-composite
FR3015367B1 (fr) * 2013-12-19 2016-01-01 Michelin & Cie Adaptateur pour ensemble roulant et ensemble roulant le comprenant
JP5946490B2 (ja) * 2014-05-19 2016-07-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250201B (zh) * 2015-03-09 2020-04-2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KR20170037433A (ko) * 2015-09-25 2017-04-04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공기입 타이어
WO2017074335A1 (en) * 2015-10-28 2017-05-04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Hybrid bead cores for tires
WO2017074338A1 (en) * 2015-10-28 2017-05-04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Metal hybrid bead cores for tires
KR101673444B1 (ko) * 2015-11-20 2016-11-09 금호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에이펙스 고무 조성물
CN105346335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刘安林 一种轮胎及其缆型胎圈
CN105415986A (zh) * 2015-12-14 2016-03-23 刘安林 一种轮胎及其缆型胎圈
CN105346336A (zh) * 2015-12-14 2016-02-24 刘安林 一种轮胎及其缆型胎圈
CN107303737B (zh) * 2016-04-19 2020-02-2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胎圈芯包覆方法及胎圈芯包覆装置
RU2640553C2 (ru) * 2016-04-26 2018-01-09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Анизопринт" Композитная армирующая нить, препрег, лента для 3D печати и установки для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6828390B2 (ja) 2016-11-16 2021-02-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69588B1 (ja) * 2017-03-27 2018-08-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01414A (ja) * 2017-06-19 2019-01-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ビードコア
CN107244192A (zh) * 2017-07-03 2017-10-13 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纤维半钢子午线轮胎
WO2020090679A1 (ja) * 2018-10-29 2020-05-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FR3100746A1 (fr) * 2019-09-18 2021-03-19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Tringle comprenant des enroulements surgommés
CN113799550B (zh) * 2021-09-26 2023-05-16 青岛鲁普耐特绳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轮胎用复合胎圈芯及其制作方法
FR3135721A1 (fr) 2022-05-19 2023-11-24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rocédé d’encollage amélioré d’un ou plusieurs brins de composite Verre-Résine CV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5646A (en) * 1968-02-21 1970-02-17 Owens Corning Fiberglass Corp Reinforcement for vulcanized rubberlike produc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S52155702A (en) * 1976-06-22 1977-12-24 Bridgestone Corp Radial tyre having improved reinforcing structure at bead section
US4333507A (en) * 1978-06-16 1982-06-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cord
US4240486A (en) * 1978-06-16 1980-12-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Stretchable radial spare tire
JPS5643010A (en) * 1979-09-12 1981-04-21 Honda Motor Co Ltd Pneumatic tire
DE3615138A1 (de) * 1986-05-03 1987-11-26 Benteler Werke Ag Gummi-luftreifen fuer fahrzeuge
JPH01118686A (ja) * 1987-10-27 1989-05-1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乗用車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S6470202A (en) * 1987-06-17 1989-03-15 Yokohama Rubber Co Ltd Radial tire for car
US4871004A (en) * 1988-02-17 1989-10-0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Rubber containing aramid pulp reinforcement
US4823857A (en) * 1988-03-16 1989-04-2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beads
JPH058609A (ja) * 1990-09-11 1993-01-1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5246051A (en) * 1990-09-11 1993-09-2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radial tires including belt cords with filament resin composite bodies
JPH04183612A (ja) * 1990-11-16 1992-06-30 Tokyo Seiko Co Ltd タイヤ用ハイブリッドビード
FR2671030A1 (fr) * 1990-12-27 1992-07-03 Michelin Rech Tech Assemblages de renfort avec monofilaments en polymeres organiques.
JPH0641881A (ja) * 1992-05-20 1994-02-15 Bridgestone Corp エラストマー製品補強用複合コード
US5323829A (en) * 1992-12-28 1994-06-2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carbon fiber reinforcement
US5948186A (en) * 1993-02-09 1999-09-07 Toyobo Co., Ltd. Light weight tire including polybenzazole fibers
JP3294378B2 (ja) * 1993-04-21 2002-06-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5407701A (en) * 1993-05-14 1995-04-1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Cords for pneumatic tire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m
US5581990A (en) * 1994-04-07 1996-12-10 N.V. Bekaert S.A. Twisting steel cord with wavy filament
JP4054072B2 (ja) * 1994-12-09 2008-02-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960363B2 (ja) * 1996-02-05 2007-08-1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ビードコア
US5843583A (en) * 1996-02-15 1998-12-01 N.V. Bekaert S.A. Cord with high non-structural elongation
US6109017A (en) * 1996-05-16 2000-08-29 Tokyo Rope Mfg. Co., Ltd. Steel cord and steel radial tire
US6460588B1 (en) * 1997-09-26 2002-10-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en reinforcement for rubber composites
US6546983B1 (en) * 1998-02-16 2003-04-15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buried overlay
KR100493672B1 (ko) * 1998-09-10 2005-09-02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래디얼타이어용스틸코드
EP1033435A1 (en) * 1999-03-04 2000-09-06 N.V. Bekaert S.A. Steel cord with polymer core
US6851463B1 (en) * 1999-04-08 2005-02-08 Alliedsignal Inc. Composite comprising organic fibers having a low twist multiplier and improved compressive modulus
JP4315561B2 (ja) * 2000-02-01 2009-08-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コード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30000619A1 (en) * 2000-04-28 2003-01-02 Masaaki Nakamura Rubber-reinforcing fib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rubber product and pneumatic tire each made with the same
EP1162087B1 (en) * 2000-06-05 2009-02-18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meumatic tyre
DE60125641T2 (de) * 2000-06-22 2007-10-04 Conception Et Development Michelin S.A. Reifen der mit einem Verbundelement verstärkt ist, und Verbundelement
KR100803644B1 (ko) * 2000-09-11 2008-02-19 요코하마 고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타이어용 강철 코드 및 래디얼 타이어
EP1197595A1 (en) * 2000-10-12 2002-04-17 DRAHTCORD SAAR GMBH & Co.KG Steel cor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teel cord
US6658836B2 (en) * 2001-03-14 2003-12-0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Hybrid cord
EP1310385B1 (en) * 2001-11-08 2006-03-29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radial tire
US6811877B2 (en) * 2003-02-21 2004-11-0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Reinforcing structure
JP2006137348A (ja) * 2004-11-12 2006-06-01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49164B2 (ja) * 2004-11-17 2010-09-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6128494A1 (en) * 2005-05-30 2006-12-07 Pirelli Tyre S.P.A. Pneumatic tire with composite bead cor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8218A (zh) * 2011-12-27 2014-07-30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轮胎
CN103958218B (zh) * 2011-12-27 2018-09-18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轮胎
CN105175804A (zh) * 2015-08-13 2015-12-23 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 具有高耐腐蚀老化性的含有树脂组合物的轮胎胎侧用橡胶组合物
CN109311346A (zh) * 2016-06-24 2019-02-0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的制造方法
CN109311346B (zh) * 2016-06-24 2020-11-24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的制造方法
CN110023105A (zh) * 2016-12-05 2019-07-16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括轻质胎冠增强件的轮胎
CN110023105B (zh) * 2016-12-05 2021-03-19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括轻质胎冠增强件的轮胎
CN110770037A (zh) * 2017-06-16 2020-02-07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轮胎用金属-树脂复合构件和轮胎
CN112203868A (zh) * 2018-05-31 2021-01-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13226795A (zh) * 2018-12-24 2021-08-06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轮胎的组件、轮胎及相关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91762B1 (en) 2010-04-21
ATE465030T1 (de) 2010-05-15
BRPI0718154B1 (pt) 2020-04-07
BRPI0622140B1 (pt) 2020-03-17
KR20090088884A (ko) 2009-08-20
EP2089241A1 (en) 2009-08-19
EP2091762A1 (en) 2009-08-26
JP4976501B2 (ja) 2012-07-18
KR101428644B1 (ko) 2014-08-12
EP2089241B1 (en) 2011-11-16
DE602006013895D1 (de) 2010-06-02
BRPI0718154A2 (pt) 2013-02-26
CN101535061B (zh) 2012-07-18
JP2010510125A (ja) 2010-04-02
CN101541564B (zh) 2012-03-28
BRPI0622140A2 (pt) 2014-05-06
JP2010510124A (ja) 2010-04-02
US20100000652A1 (en) 2010-01-07
KR20090088883A (ko) 2009-08-20
US20100051160A1 (en) 2010-03-04
WO2008061574A1 (en) 2008-05-29
ATE533643T1 (de) 2011-12-15
CN101541564A (zh) 2009-09-23
WO2008061544A1 (en) 200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5061B (zh) 具有轻量化带束结构的轮胎
CN106457908B (zh) 多重复合平坦增强体
CN101835632B (zh) 具有由混杂股线增强的结构元件的轮胎
CN101193763B (zh) 具有复合胎圈芯的充气轮胎
US7562684B2 (en) Motorcycle radial tire with specified steel belt cord
CN101922071B (zh) 轮胎帘线以及包括该轮胎帘线的充气轮胎
CN115362071B (zh) 充气轮胎
CN104228465A (zh) 用于充气轮胎的混合帘线
US20100319827A1 (en) Tire with metallized organic short fibers
US6186205B1 (en) Pneumatic tire for passenger cars including specified steel cord
US9365079B2 (en) Radial tire for motorcycle
CN115335239B (zh) 充气轮胎
JP2001032184A (ja) 耐久性に優れたゴム物品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ゴムおよびスチールコード複合体並びに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95631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237973B1 (en) Tire having a reinforced bead structure
JPH04110208A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20059464A (ja) 複合コー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イヤ
JP6266881B2 (ja) ゴム補強用スチールコード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