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6030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6030B
CN101436030B CN2008101266134A CN200810126613A CN101436030B CN 101436030 B CN101436030 B CN 101436030B CN 2008101266134 A CN2008101266134 A CN 2008101266134A CN 200810126613 A CN200810126613 A CN 200810126613A CN 101436030 B CN101436030 B CN 101436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body
main body
apparatus mai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66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6030A (zh
Inventor
铃木史郎
萩原和义
德永雅彰
长谷川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36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6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transf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transfer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具有彼此不同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体,其呈带状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图像形成单元的上部,所述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中间转印体单元,其可拆卸并且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保持所述中间转印体;以及导轨部件,其可拆卸并且朝向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面的方向引导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所述导轨部件设定成在引导过程中改变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受到引导的方向。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有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构造如下。由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以及黑色(K)四个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多重转印到布置在上述四个图像形成单元上部的中间转印带上。然后,将已多重转印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时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然后进行定影。这样,形成全色图像。在此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中间转印带沿圆周方向的一侧端部设置有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用于清洁已经完成转印步骤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
就此而言,如上述所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枢转地(可回转地)保持中间转印带的中间转印带单元。该中间转印带单元可以自由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或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以便可以执行维护工作。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还包括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也可以自由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或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以上图像形成装置构造成中间转印带单元连同清洁装置可以一起沿着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作为另一种选择,以上图像形成装置构造成中间转印带单元连同清洁装置可以一起安装到装置主体的前表面或从装置主体的前表面拆卸下来。
就此而言,在以上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减小装置尺寸,可以考虑将中间转印带相对于装置主体倾斜地布置在装置主体中。也可以考虑减小相关的中间转印带的宽度。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会遇到以下的技术问题。在图像形成装置构造成使得相对于装置主体倾斜布置的中间转印带可以沿着装置主体的一侧自由地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的情况下,当将中间转印带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时,相对于装置主体倾斜布置的中间转印带单元将与布置在装置主体一侧的纸张供应机构相干涉或与布置在装置主体另一侧的电源电路相干涉。因此,当将中间转印带单元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时,必须暂时从装置主体上取下纸张供应机构和电源电路。从而,维护工作变得非常复杂。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将遇到以下另一技术问题。在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倾斜布置的中间转印带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前侧的情况下,有必要宽阔地打开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前表面以使相关的中间转印带单元可以自由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或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从而,难于确保装置主体的框架的刚度。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技术,这些技术在日本专利No.3783908、JP-A-2004-53819以及JP-A-10-26922的官方公报中披露。
上述日本专利No.3783908披露了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用于转印保持在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上。对该结构说明如下。关于转印单元,通过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导轨对从相关的转印单元突出的导销进行引导,进而沿着与被导轨引导的图像载体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插入及拉出转印单元。这样形成导轨和导销的形状:即,当将转印单元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时,在除了转印单元的常规安装位置以外的位置处转印单元的转印带可以脱离图像载体的表面,并且在转印单元的常规安装位置处可以仅通过沿着一个方向朝向转印单元给定的推动力来固定转印单元。装置主体包括多个图像载体。转印单元的转印带由多个用于转印的辊子支撑。沿着转印单元的插入拉出方向至少布置有两对彼此分离的导销。在将转印单元安装在常规安装位置的状态下,一对导销位于最外侧图像载体与最接近该最外侧图像载体的用于转印带的辊子之间。另一对导销位于上述图像载体相反一侧的图像载体与最接近该图像载体的用于转印带的辊子之间。
在JP-A-2004-53819的官方公报中所披露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转印装置,其用于将图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可以自由接触及脱离图像载体的转印介质转印面上,或者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夹在带状转印体与图像载体之间的转印介质上;以及引导装置,其用于沿着大致平行于转印面的引导方向引导转印装置,从而使得当转印装置脱离图像载体时可以沿着带状转印体的传送方向插入及拉出转印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被引导部分,其沿着转印装置插入方向布置在上游侧和下游侧,并且由引导装置引导;第一引导部件,其包括上述引导装置,并且对两个被引导部分中的至少之一进行引导从而可以确定与两个被引导部分中的至少之一的引导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第二引导部件,其对两个被引导部分中的另一个进行引导从而可以确定与两个被引导部分中的另一个的引导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以及加压装置,当两个被引导部分中之一相对于转印装置的移动方向沿着倾斜方向移动从而至少可以确定两个被引导部分中之一的垂直方向,并且基本上同时可以确定两个被引导部分中的另一个的垂直方向和引导方向时,该加压装置可以在转印装置接触图像载体的状态与转印装置脱离图像载体的状态之间自由地切换转印装置。
JP-A-10-26922的官方公报中所披露的开闭机构是这样一种开闭机构:即,其打开及关闭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面的排出部分盖体,并且支撑该排出部分盖体从而使得排出部分盖体可以绕着水平轴自由旋转,其中该排出部分盖体用于打开及关闭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排出纸张传送通道。上述开闭机构包括用于将排出部分盖体的打开角度设定为多档的打开角度设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实现所述装置的小型化的同时,可以改善中间转印体单元的维护性能和操作性能,并且可以确保所述装置主体框架的刚度。
(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具有彼此不同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体,其呈带状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布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上部,所述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中间转印体单元,其可拆卸并且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保持所述中间转印体;以及导轨部件,其可拆卸并且朝向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面的方向引导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所述导轨部件设定成在引导过程中改变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受到引导的方向。
(2)根据第(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导轨部件布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和后侧。
(3)根据第(1)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导轨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其朝向在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的情况下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受到引导的方向;以及第二部分,其朝向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的中间转印体引导至所述装置主体的动作位置处的方向,并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弯折或弯曲部分彼此相连。
(4)根据第(1)至(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包括:电源,其布置成平行于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的方向,并且平行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边缘。
(5)根据第(1)至(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包括止动机构,仅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分离的情况下,所述止动机构才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或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
(6)根据第(1)至(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还包括:侧盖,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个侧面上并且可以自由地打开以及关闭,以便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其中,所述侧盖具有设定为至少两档的打开角度,所述两档包括:用户操作位置,在所述用户操作位置去除卡纸;以及维护位置,与在所述用户操作位置的打开角度相比在所述维护位置的打开角度进一步增大,以便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
(7)根据第(1)至(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还包括:清洁单元,其清洁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表面,并且可以自由地插入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拉出,其中,所述清洁单元可以自由地插入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中以及从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中拉出。
(8)根据第(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包括: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图像;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第三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蓝绿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及第四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图像。
(9)根据第(1)至(8)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转印体布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以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下侧行进区域在沿着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较低并且在沿着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较高。
根据第(1)、(8)以及(9)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本发明,在实现所述装置小型化的同时,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可以容易地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部及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部拆卸下来。因此,可以改善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的维护性能和操作性能并且可以确保所述装置主体框架的刚度。
根据第(2)项所述的本发明,可以可靠地引导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
根据第(3)项所述的本发明,仅当改变安装及拆卸所述中间转印体的方向时,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可以容易地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
根据第(4)项所述的本发明,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可以自由地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此外,可以可靠地对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供电。
根据第(5)项所述的本发明,当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时,可以防止所述带状的中间转印体接触其它部件进而防止发生损坏。
根据第(6)项所述的本发明,不必将所述侧盖的打开角度扩大至不必要大的尺度。因此,可以增强用户的操作性能。
根据第(7)项所述的本发明,所述清洁部件可以容易地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类型全色复合功能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为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类型全色复合功能机的整体布置图;
图3为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类型全色复合功能机的图像形成单元的布置图;
图4为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类型全色复合功能机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放大布置图;
图5为显示中间转印带设置为被张紧的状态的布置图;
图6A和6B为显示用于使中间转印带退避的机构的布置图;
图7为显示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安装拆卸机构的透视布置图;
图8为显示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安装拆卸机构的侧视布置图;
图9为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类型全色复合功能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0A和10B为显示侧盖的开闭状态的布置图;
图11A和11B为显示侧盖的开闭状态的布置图;
图12为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类型全色复合功能机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3A和13B为显示对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安装拆卸操作的布置图;以及
图14A和14B为显示对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安装拆卸操作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2为显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串联类型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的视图。此串联类型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然而,当然该串联类型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也可应用于不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打印机。
在图2中,参考标号1为串联类型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的主体。在此复合功能机主体(下文中也称作“装置主体”或“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的上部布置有:自动文档传送装置3,其用于一张接一张地自动传送文档2;以及文档读取装置4,其用于读取由自动文档传送装置3传送的文档2上的图像。该文档读取装置4通过光源6对布置在台板玻璃5上的文档2进行照明。因此,通过包括全比率反射镜7、半比率反射镜8、9以及会聚透镜10的缩小光学系统将文档2的反射光像扫描曝光在具有CCD的图像读取元件11上。这样,图像读取元件11可以按照预定的点密度(例如16点/mm)读出文档2的反射光像。
将上述文档读取装置4所读出的文档2的反射光像作为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三种颜色的文档反射率数据(8位数据)传送到图像处理装置12。此图像处理装置12对文档2的反射率数据实施诸如黑斑校正、位置偏移校正、亮度/颜色空间转换、灰度系数校正、边框删除以及颜色/移动编辑等的图像处理。图像处理装置12构造成可以对从未示出的个人计算机传送过来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
已经受到图像处理装置12如上所述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通过同一图像处理装置12被转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以及黑色(K)四种颜色的灰度数据(8位数据)。如稍后所述,将图像数据传送到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的图像曝光装置14中。在这些图像曝光装置14中,根据预定颜色的文档2的灰度数据而利用从LED发光元件阵列发射的光执行图像曝光。
就此而言,本实施例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其用于形成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及带状中间转印体,其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布置在上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上部,由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该带状中间转印体上。
如图2所示,上述串联类型装置主体1包括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这些图像形成单元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即,各图像形成单元相对于水平方向以预定角度倾斜,从而可将第一颜色的黄色(Y)的图像形成单元13Y布置在高位置处并可将最后颜色的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13K布置在低位置处,其中这些图像形成单元按照预定间隔彼此平行布置。
当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布置成倾斜预定角度时,与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沿宽度方向的距离。从而,沿宽度方向的距离可以得到缩短,从而可以减小装置主体1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这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基本以相同的方式构造而成。如图2和3所示,各图像形成单元包括:感光鼓15,其是通过未示出的驱动装置按照预定旋转速度旋转的图像载体;充电辊16,其用于对感光鼓15的表面进行均匀充电以对感光鼓15进行一次充电;图像曝光装置14,其由通过曝光对应于预定颜色的图像从而在感光鼓15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LED打印头组成;显影装置17,其利用预定颜色的调色剂将感光鼓15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及清洁装置18,其用于清洁感光鼓15的表面。
感光鼓15是直径为30mm且由表面具有保护涂层的有机感光体制成的鼓。此感光鼓15通过未示出的驱动电动机以预定旋转速度旋转。
例如,充电辊16是辊状充电器,其芯金属的表面涂覆有由合成树脂或橡胶制成的导电层从而可以调节电阻。对该充电辊16的芯金属施加预定充电偏压。用于去除诸如调色剂等已附着在充电辊16表面的异物的清洁辊16a布置成与该充电辊16的表面相接触。
如图2所示,图像曝光装置14分别布置在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中。每个图像曝光装置14包括:LED发光元件阵列,其中LED发光元件按照预定间隔(例如600dpi)成直线形布置;以及Celfox透镜(商标名),其由从相关的LED发光元件阵列的各LED发光元件发射出的光形成点状图像。如图2所示,上述图像曝光装置14构造成当其从下方进行扫描时可以在感光鼓15上形成图像。
在上述图像处理装置12中,将各颜色图像数据顺次输出到分别设置在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各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中的图像曝光装置14Y、14M、14C、14K中。根据图像数据使来自各图像曝光装置14Y、14M、14C、14K的光束扫描曝光对应的感光鼓15的表面,从而可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7Y、17M、17C、17K分别将感光鼓15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可以形成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
已在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的各感光鼓15上顺次形成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21被多重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其中该中间转印带20是倾斜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上部的带状中间转印体。
该中间转印带20是设置在多个辊子之间的带状部件。中间转印带20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布置,从而使该带状部件的下侧行进区域可以在沿行进方向的下游侧降低,并且该带状部件的上游侧行进区域可以升高。
如图3所示,上述中间转印带20设置成在受到预定张紧力的同时绕在驱动辊22、支撑辊23、张紧辊24、第一惰辊25以及第二惰辊26上。该中间转印带20受到驱动辊22驱动并沿着箭头方向以预定速度循环转动,其中通过专用的驱动电动机驱动并旋转该驱动辊22使其以恒定速度旋转。例如,上述中间转印带20以这样的方式构造而成:即,由诸如PET等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挠性薄膜形成为带状。该带状的合成树脂薄膜的两端部分通过焊接彼此连接。这样,形成环带从而可以用于中间转印带20。上述中间转印带20布置成其下侧行进区域可以接触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的感光鼓15Y、15M、15C、15K。
如图4和5所示,二次转印辊27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相对于水平方向H倾斜角度θ的中间转印带的下侧端部:即,二次转印辊27与通过支撑辊23而张紧的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相接触,其中该二次转印辊27用作将已被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二次转印装置。
已经多重转印在上述中间转印带20上的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以及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在受到压力和静电力的情况下通过二次转印辊27被二次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28上,其中该二次转印辊27与支撑辊23压力接触。将其上已经转印有各颜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28传送到布置在上方位置的定影装置29。二次转印辊27与支撑辊23的侧部压力接触。因此,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沿着竖直方向从下方位置向上传送的记录纸张28上。定影装置29利用热量和压力对其上已经转印有各颜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28进行定影处理。其后,第一排纸辊32将通过定影装置29的输送辊30并通过纸张排出通道31的记录纸张28排出到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部的第一排纸托盘33上。作为另一种选择,第二排纸辊34将记录纸张28排出到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部的第二排纸托盘35上。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第三排纸辊36将记录纸张28排出到设置在装置主体1侧面的第三面朝上托盘37上。
如图2所示,纸张供应辊44和用于分离并传送纸张的一对辊子45、46将预定尺寸的记录纸张28从作为记录介质收容容器的纸张供应托盘40或者从布置在装置主体1下部的纸张供应托盘41~43中之一通过传送辊49和纸张传送通道47暂时传送到阻挡辊48处。按照预定定时旋转的阻挡辊48将从上述纸张供应托盘40~43中之一供应出的记录纸张28传送到中间转印带20的二次转印位置处。
在记录纸张的双面在数字彩色打印机和复印装置中受到全色复印的情况下,一面已经定影有图像的记录纸张28不是通过第二排纸辊34排出到第二排纸托盘35上,而是在记录纸张28的尾端被翻转辊32a夹持的同时通过变换门32b改变传送方向,进而将记录纸张传送到用于双面的传送单元50中。在该用于双面的传送单元50中,在记录纸张28的正面和背面受到翻转的状态下,沿着传送通道51设置的传送辊对52~54将记录纸张28再次传送到阻挡辊48处。此时,图像被转印并定影到记录纸张的背面上,然后将记录纸张28排出到第一排纸托盘33至第三排纸托盘37中之一上。
在图2中,参考标号55Y、55M、55C和55K是用于将各颜色调色剂供应到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各颜色的显影装置17中的调色剂盒。因为频繁使用用于收容黑色(K)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因而用于收容黑色(K)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大于其它颜色的调色剂盒。
在图2中,参考标号56是手动送纸托盘。纸张供应辊57和用于纸张分离传送的一对辊子58、59将预定材质和预定尺寸的记录纸张28从手动送纸托盘56通过传送辊60传送到阻挡辊48处。
图3为显示数字彩色打印机和复印装置的各图像形成单元的视图。
如图3所示,黄色、品红色、蓝绿色以及黑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以相同的方式构造而成。如上所述,在这四个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中按照预定定时顺次形成黄色、品红色、蓝绿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图像。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包括如上所述的感光鼓15。用于一次充电的充电辊16对感光鼓15的表面进行均匀充电。其后,根据图像数据利用来自图像曝光装置14的光束对感光鼓15的表面进行扫描曝光,从而可以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从感光鼓15的正下方位置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以预定角度发射出光束以对感光鼓15进行扫描。各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的显影装置17的显影辊17a利用黄色、品红色、蓝绿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将感光鼓15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因此,感光鼓15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被显影为各颜色的可见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21的带电而将如此显影的四种颜色的可见调色剂图像顺次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
各显影装置17Y、17M、17C、17K使用双组分型显影系统,在该双组分型显影系统中,双组分显影剂包含调色剂和载体。在显影辊17a的表面形成有包含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的磁刷,从而可以将在感光鼓15Y、15M、15C、15K的表面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
在完成调色剂图像转印步骤之后,清洁装置18从感光鼓15的表面去除残留的调色剂和纸粉,从而为接下来的图像形成步骤做准备。清洁装置18包括清洁刮板61。该清洁刮板61可以从感光鼓15的表面去除废调色剂和纸粉。设置在清洁装置18中的用于传送的螺旋推运器62按照预定定时将清洁刮板61所去除的废调色剂等传送到装置主体1的前侧。这些废调色剂等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用于传送的管道被传送到下述的废调色剂回收容器中。
如图2所示,在二次转印完成之后清洁装置63从调色剂图像转印步骤完成之后的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上去除残留的调色剂和纸粉,从而为接下来的图像形成处理做准备。如图3所示,上述清洁装置63包括清洁刮板64。该清洁刮板64从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去除残留的调色剂和纸粉。设置在清洁装置63中的用于传送的螺旋推运器65按照预定定时将清洁刮板64所去除的废调色剂等传送到装置主体1的前侧。这些废调色剂等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用于传送的管道被传送到下述的废调色剂回收容器中。
就此而言,本实施例包括:中间转印体单元,其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拆卸地保持带状中间转印体;以及导轨部件,其朝向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一侧面的方向可拆卸地引导中间转印体单元,其中该导轨部件设定成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中间转印体单元受到引导的方向。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中间转印带20连同用于张紧中间转印带20的驱动辊22、支撑辊23、张紧辊24、第一惰辊25以及第二惰辊26一起组成中间转印体单元80。中间转印体单元8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装置主体1的一侧面(在图中所示的实例中为装置主体1的左侧)。
如图6A和6B所示,上述中间转印体单元80构造如下。当旋转地操作设置在中间转印体单元80中的退避把手81时,第一惰辊25、第二惰辊26以及各一次转印辊21Y、21M、21C、21K退避。然后中间转印带20可以与各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的感光鼓15分离。
如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6B所示,退避把手81枢转地安装在中间转印体单元80上。退避把手81与保持框架82相连,第一惰辊25、第二惰辊26以及各一次转印辊21Y、21M、21C、21K通过未示出的连杆机构枢转地安装在该保持框架82上。当旋转地操作退避把手81时,保持框架82沿着与中间转印带20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因此,可以使中间转印带20与各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的感光鼓15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在如图9所示的前盖95打开的状态下,退避把手81贯穿前端面框架96和未示出的前端面导轨并连接到中间转印体单元80上。因此,除非中间转印带20与各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的感光鼓15分离,否则退避把手81无法从中间转印体单元80上拆卸下来,也就是说在此结构中包括止动机构。
如图7所示,在装置主体1中安装有导轨部件83、84,该导轨部件83、84是朝向装置主体1的一侧面的方向可拆卸地引导中间转印体单元80从而在引导过程中可以改变该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引导方向的部件。导轨部件83、84分别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前侧(前表面侧)和后侧(背面侧)。
如图8所示,导轨部件83、84包括导向槽87,当设置在中间转印体单元80中的两个导销85、86与导向槽87配合时,该导向槽87对中间转印体单元80进行引导。用于引导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包括:第一部分87a,其朝向在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1上时以及在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从装置主体1上拆卸下来时中间转印体单元80受到引导的方向,也就是说,该第一部分87a朝向大致水平的方向,或者该第一部分87a沿着其左侧端部相对于水平方向略微向上倾斜的方向;以及第二部分87b,其朝向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带状中间转印体20被引导至装置主体1的动作位置的方向,也就是说,该第二部分87b沿着其右侧端部相对于水平方向略微向上倾斜的方向,其中第一部分87a与第二部分87b通过弯折部分87C彼此相连。就此而言,显然第一部分87a与第二部分87b可以通过平滑的弯曲部分彼此相连。
另一方面,用于引导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导销85、86安装在中间转印体单元80前侧和后侧的侧面上。这些导销85、86以分别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分别布置在接近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驱动辊一侧端部的位置处和距离驱动辊一侧端部预定距离的中间位置处。在中间转印体单元80前侧和后侧的侧面上用于定位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定位销88设置在接近支撑辊23的位置处。
如图1和图9所示,当将上述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1上时,在设置在装置主体1侧面上的侧盖90打开的状态下,中间转印体单元的两个导销85、86与装置主体1的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相配合。其后,如图9所示,当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推入装置主体1时,如图8所示,沿着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的第一部分87a沿着大致水平方向对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两个导销85、86进行引导。就此而言,在上述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中位于该导向槽87的进入一侧端部形成有形成为山峰状的突起87d。此突起87d防止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导销85、86错误地从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中脱落。
此外,如图8所示,当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深入地推入装置主体1时,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两个导销85、86从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的第一部分87a移动到第二部分87b。然后,由于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的第二部分87b相对于第一部分87a倾斜而且右侧的端部倾斜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升高预定的高度(即,第二部分87b沿着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中间转印带20引导至装置主体1的动作位置的方向),沿着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的第二部分87b在使中间转印体单元80处于倾斜的状态下引导该中间转印体单元80。因此,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中间转印带20被引导至装置主体1的动作位置。
在沿着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的第二部分87b引导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状态下,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大部分已经插入装置主体1中。从而,向装置主体1外侧突出的中间转印体单元80不可能与诸如盖体90等其它部件相干涉。
当已经完成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1上时,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导销85与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的端部配合,并且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定位销88与导轨部件83、84的定位槽91配合。因此,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定位在装置主体1中的预定位置处。如图7所示,当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紧固部件92紧固到装置主体1上时,完成对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安装作业。
就此而言,当拆卸中间转印体单元80时,颠倒上述安装作业的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中间转印体单元80包括多个电源93Y、93M、93C、93K,这些电源布置成大致平行于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1上或从装置主体1上拆卸下来的安装方向,并且平行于中间转印带20的方向。多个电源93Y、93M、93C、93K从装置主体1一侧向设置在中间转印体单元中的一次转印辊21Y、21M、21C、21K供电。
当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1上时,该中间转印体单元80沿着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的第二部分87b受到引导并从下侧向上侧移动,进而安装在装置主体1的预定位置处。因此,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多个电源(电力供给件)93Y、93M、93C、93K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电极曝露在各电源的上端面上。与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多个电源对应设置的电源94Y、94M、94C、94K在各自下端面曝露出电极的状态下设置在装置主体1侧。上述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多个电源93Y、93M、93C、93K的各电极形成为弹簧状。因此,多个电源93Y、93M、93C、93K可以可靠地接触设置在装置主体1侧的电源94Y、94M、94C、94K以进行供电。
如图2所示,在上述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中,用于传送转印用纸张的传送通道47、51布置在装置主体1的左侧。从而,纸张可能卡在用于传送转印用纸张的传送通道47、51中。因此,如图9所示,该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在其左侧设置有侧盖90,该侧盖90可以相对于具有手动送纸托盘和双面单元的装置主体1自由打开及关闭,从而曝露出用于传送转印用纸张的传送通道47、51。
如上所述,当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时打开及关闭该侧盖90。当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时,最大程度地打开该侧盖90以便在对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安装及拆卸操作中不会引起任何问题。另一方面,在出现卡纸等故障时而去除纸张的情况下,不必如同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的情况那样最大程度地打开侧盖90。
因此,侧盖90相对于装置主体1的打开角度可以设定为至少两档。一档是在发生卡纸时用户去除纸张的用户操作位置。另一档是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上或从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的维护位置,在该维护位置档的打开角度大于在用户操作位置档的打开角度。如图10A、10B、11A以及11B所示,当在上侧用户操作位置95a′与下侧维护位置95a″之间改变用于保持侧盖90的索带95在装置主体1侧的配合位置95a时,该侧盖90的打开角度可以设定为至少两档。就此而言,通常将上述侧盖90的开闭角度设定在发生卡纸时去除纸张的用户操作位置处。因为预定由维护工程师完成对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安装及拆卸作业,因而由维护工程师来改变索带的配合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对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装置63必须相对于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精确定位。因此,如图7所示,仅当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安装到装置主体1上时,才可以将相关的清洁装置63安装到装置主体1上或从装置主体1上拆卸下来。仅当将清洁装置63从装置主体1上拆卸下来时,才可以从装置主体1上取下中间转印体单元80。
在如上构造的本实施例的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中,在实现装置小型化的同时,如下所述可以改善中间转印体单元的维护性能和操作性能并且可以确保装置主体框架的刚度。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中,当更换中间转印体单元80时或者当执行维护和检修作业时,打开设置在装置主体1前表面上的前盖95。在上述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中,如图9所示,在已经将中间转印带20的清洁装置63拉出到操作者一侧之后,从装置主体1中取出中间转印体单元80。在上述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中,如图6A、6B和12所示,当旋转地操作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退避把手81时,中间转印带20与各图像形成单元13Y、13M、13C、13K的感光鼓15分离。
如图9所示,在上述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中,打开设置在装置主体1侧面上的侧盖90。与此同时,如图11A和11B所示,将用于保持侧盖90的索带95在装置主体1一侧的配合位置改变至下侧维护位置,从而可以增大侧盖90的打开角度。
此外在上述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中,如图7所示,从装置主体1上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紧固部件92拆卸下来。在操作者用手保持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同时,逐渐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拉出到装置主体1的侧面。此时,如图8所示,中间转印体单元80从沿着导轨部件83、84的导向槽87的第二部分87b所形成的倾斜角度移动到沿着第一部分87a所形成的倾斜角度。因此,中间转印体单元80的左侧端部逐渐向上倾斜。
如图13A、13B、14A和14B所示,在不会与数字彩色复合功能机的侧盖90相干涉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述中间转印体单元80拉出到装置主体1的侧面,并且可以容易地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从装置主体1上拆卸下来。
上述中间转印体单元80被拉出到装置主体1的侧面。因此,不像将中间转印体单元80拉出到装置主体1的前侧的情况,不必在装置主体1的前表面上设置大的敞开部分。因此,不会降低装置主体1的刚度。结果,不必额外地增加装置主体1的刚度。从而,可以实现装置主体1的小型化。
以上提供了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其目的在于举例和说明。这并不意味上述实施例为穷举的或将本发明局限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很多变型和变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旨在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以及适用于预期的特定应用的各种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其包括:
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具有彼此不同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体,其呈带状并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布置在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上部,所述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上;
中间转印体单元,其可拆卸并且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保持所述中间转印体;以及
导轨部件,其可拆卸并且从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面引导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所述导轨部件设定成在引导过程中改变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受到引导的引导方向,其中
所述导轨部件包括:
第一部分,其朝向水平方向或者沿着如下方向倾斜: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安装方向的上游侧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抬高;以及
第二部分,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安装方向的下游侧,并且沿着如下方向倾斜: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的所述安装方向的下游侧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抬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导轨部件布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和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弯折或弯曲部分彼此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包括:
电源,其布置成平行于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的方向,并且平行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包括:
止动机构,其中退避把手仅在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分离的情况下安装到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上或从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上拆卸下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侧盖,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个侧面上并且可以自由地打开以及关闭,以便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
其中,所述侧盖具有设定为至少两档的打开角度,所述两档包括:
用户操作位置,在所述用户操作位置去除卡纸;以及
维护位置,与在所述用户操作位置的打开角度相比在所述维护位置的打开角度进一步增大,以便将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上拆卸下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清洁单元,其清洁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表面,并且可以自由地插入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以及从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拉出,
其中,所述清洁单元自由地插入安装到所述装置主体上的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中以及从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中拉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第一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黄色的调色剂图像;
第二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
第三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蓝绿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及
第四图像形成单元,其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转印体布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以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下侧行进区域在沿着行进方向的下游侧较低并且在沿着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较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前侧和后侧的侧面上安装有第一导销和第二导销,所述第一导销和所述第二导销由所述导轨部件支撑,以引导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
在所述第一导销和所述第二导销由所述第一部分支撑的状态下,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i)朝向水平方向或者(ii)设置成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安装方向的所述上游侧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抬高,
在所述第一导销和所述第二导销由所述第二部分支撑的状态下,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设置成所述中间转印体单元的安装方向的所述下游侧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抬高,并且
所述带状的中间转印体的倾斜角度在多个阶段中进行变化,所述多个阶段按照顺序包括:所述第一导销和所述第二导销由所述第一部分支撑的阶段,所述第一导销由所述第一部分支撑和所述第二导销由所述第二部分支撑的阶段,以及所述第一导销和所述第二导销由所述第二部分支撑的阶段。
CN2008101266134A 2007-11-14 2008-06-17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4360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6027A JP4466721B2 (ja) 2007-11-14 2007-11-14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96027 2007-11-14
JP2007296027 2007-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6030A CN101436030A (zh) 2009-05-20
CN101436030B true CN101436030B (zh) 2011-12-07

Family

ID=40623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66134A Active CN101436030B (zh) 2007-11-14 2008-06-17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44199B2 (zh)
JP (1) JP4466721B2 (zh)
KR (1) KR101069199B1 (zh)
CN (1) CN1014360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4263B2 (ja) * 2007-11-05 2010-03-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開閉支持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装置
JP5235396B2 (ja) * 2007-12-14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2858A (ja) * 2009-11-10 2011-05-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1262B2 (ja) 2010-02-26 2012-11-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21369B2 (ja) * 2011-07-29 2015-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59735B2 (ja) * 2012-07-24 2014-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250604B2 (en) * 2012-07-24 2016-02-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high-and low-frequency working sections
WO2014017357A1 (ja) * 2012-07-24 2014-0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52367A (ja) * 2012-09-28 2012-12-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6544A (ja) * 2015-03-27 2016-10-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排出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03662B2 (ja) * 2015-12-28 2018-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0811B2 (ja) * 2016-04-28 2019-05-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着脱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027068B2 (ja) * 2017-08-30 2022-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01292B2 (ja) * 2018-09-13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3800A (ja) * 1999-06-28 2001-01-1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06588A (ja) * 2000-06-27 2002-01-0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522848B2 (en) * 2000-08-21 2003-02-18 Oki Data Corporation Belt unit and apparatus to which belt unit is attached
CN1776545A (zh) * 2004-11-12 2006-05-24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06171534A (ja) * 2004-12-17 2006-06-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6922A (ja) 1996-07-10 1998-01-27 Mita Ind Co Ltd 開閉機構
JP3783908B2 (ja) 1999-03-29 2006-06-0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70939B2 (ja) * 2000-06-13 2008-04-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04104A (ja) 2001-04-09 2002-10-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715031B2 (en) 2001-12-28 2004-03-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titioning a storage area network associated data library
JP4310097B2 (ja) 2002-10-21 2009-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23264B2 (ja) * 2002-10-30 2009-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離接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25476A (ja) 2003-04-21 2004-11-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3192A (ja) 2004-12-09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134985B2 (ja) * 2004-12-27 2008-08-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EP1674948B1 (en) * 2004-12-27 2018-08-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98669B2 (ja) * 2005-03-16 200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22388A (ja) * 2007-11-14 2009-06-0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3800A (ja) * 1999-06-28 2001-01-1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06588A (ja) * 2000-06-27 2002-01-0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522848B2 (en) * 2000-08-21 2003-02-18 Oki Data Corporation Belt unit and apparatus to which belt unit is attached
CN1776545A (zh) * 2004-11-12 2006-05-24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06171534A (ja) * 2004-12-17 2006-06-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22387A (ja) 2009-06-04
US20090123178A1 (en) 2009-05-14
CN101436030A (zh) 2009-05-20
US7844199B2 (en) 2010-11-30
KR101069199B1 (ko) 2011-09-30
JP4466721B2 (ja) 2010-05-26
KR20090049977A (ko) 2009-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603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7060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sin frame and method for molding the resin frame
US77785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guide member for detachable unit
CN101414152B (zh) 成像设备
US8280296B2 (en) Powder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27396B2 (ja)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233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853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39341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1678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91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廃トナー収容容器
JP46232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258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75869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US81802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80491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装置本体
KR20090049978A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1650613B1 (e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ed with an open and close unit
JP2007086641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369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9558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30011B2 (ja) 着脱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96215B2 (ja) 記録媒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076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223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