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0516A - 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0516A
CN101430516A CNA2008101266149A CN200810126614A CN101430516A CN 101430516 A CN101430516 A CN 101430516A CN A2008101266149 A CNA2008101266149 A CN A2008101266149A CN 200810126614 A CN200810126614 A CN 200810126614A CN 101430516 A CN101430516 A CN 101430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cording medium
ripple
unit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66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正木慎治
粂田浩一
深田聪
森正裕
石川智则
近藤刚
池田将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30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38Construction of the 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3Feeding path after the fixing point and up to the discharge tray or the finisher, e.g. special treatment of copy material to compensate for effects from the fixing
    • G03G15/6576Decurling of sheet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62Decurl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87Handling details
    • G03G2215/00704Curl adding, ben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排出装置包括:排出单元,其沿着排出方向排出记录介质;以及成形单元,其沿着所述排出方向设置在所述排出单元的下游,并且适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倾斜的倾斜波纹。

Description

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排出装置在用导向件引导纸张的同时借助于排出机构传送纸张,并借助于排出机构将纸张排出至排出部。这样的排出装置包括在图像形成装置等中。在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以光学方式形成潜像的感光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该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带上,而转印带上的一次转印图像二次转印至纸张上。然后,纸张上的二次转印图像定影在纸张上,而纸张借助于排出装置排出至图像形成装置外部的排出部。
这样,在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纸张排出至图像形成装置外部的排出部时,纸张的不够硬的前端会沿着排纸方向下垂并卷曲,从而导致纸张的存放故障。为了防止这样的存放故障,排出机构使纸张沿着与排纸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波纹从而排出其上形成有凸出波纹的纸张。其上形成有波纹的纸张会与导向件接触并产生刮擦噪声。已经披露了一种在这些情况下减少刮擦噪声的技术(参见JP-A-2006-082899)。
在JP-A-2006-082899所披露的技术中,在导向件中与形成在纸张上的波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进部。这防止纸张的形成波纹的部分与导向件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记录介质的存放故障而不产生刮擦噪声的技术。
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手段来达到该目的。
(1)一种排出装置包括:排出单元,其沿着排出方向排出记录介质;以及成形单元,其沿着所述排出方向设置在所述排出单元的下游,并且适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倾斜的倾斜波纹(corrugation,起伏)。
(2)根据第(1)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其中,所述成形单元包括导向部和成形部,所述导向部引导所述记录介质,所述成形部在由所述导向部引导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所述倾斜波纹。
(3)根据第(2)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其中,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和所述第二板状部件设置为在其间具有间隙,所述成形部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上,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上,并且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设置为在其间具有间隙并彼此相对。
(4)根据第(2)项或第(3)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其中,所述成形单元设置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各个端部对应的位置,并呈朝向所述排出方向凸出的倾斜状。
(5)根据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还包括:移动单元,当所述排出单元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沿横向移动时,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成形单元移动。
(6)根据第(1)项至第(5)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还包括:辅助单元,其辅助所述记录介质的排出。
(7)根据第(6)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还包括:传递单元,其向所述辅助单元传递动力以驱动所述排出单元。
(8)根据第(6)项或第(7)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其中,所述辅助单元包括旋转单元和所述旋转单元的旋转轴,并且所述旋转轴不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倾斜波纹接触。
(9)根据第(1)项至第(8)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其中,所述倾斜波纹形成在第一记录介质上,并且所述排出单元包括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适于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形成比所述倾斜波纹小的波纹,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小的尺寸。
(10)根据第(1)项至第(9)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其中,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倾斜波纹不与所述排出单元接触。
(11)根据第(1)项至第(10)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其中,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有多个波纹,并且所述多个波纹彼此不接触。
(12)根据第(1)项至第(11)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还包括:排出部,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部,所述排出部包括倾斜部,其中,所述倾斜波纹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与所述倾斜部对应的区域上。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根据第(1)项至第(12)项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排出装置。
在第(1)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记录介质的存放故障而不产生刮擦噪声。
在第(2)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记录介质的存放故障而不产生刮擦噪声。
在第(3)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借助于简单构造形成倾斜波纹。
在第(4)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波纹。
在第(5)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形成单元与排出单元同步。
在第(6)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记录介质的存放故障。
在第(7)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排出单元的动力。
在第(8)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波纹被破坏。
在第(9)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第一记录价质的存放故障。
在第(10)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在记录介质上施加载荷。
在第(11)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在记录介质上施加载荷。
在第(12)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记录介质的存放故障。
在第(13)项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防止记录介质的存放故障而不产生刮擦噪声。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排纸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排纸装置的侧视图;
图4示出从排纸方向看到的排纸装置;
图5是排出机构的放大图;
图6是排出小尺寸纸张时排纸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排出纸张时排纸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排出纸张时排纸装置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排出机构沿横向移动的情况的概念图;
图10A至10C是示出排纸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以及
图11A至11C示出排纸装置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示意图。
(彩色打印机的构成)
参照图1,附图标记1表示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彩色打印机1包括控制器10、图像形成单元100、一次转印装置200、送纸器300、二次转印装置400、定影装置500以及排纸装置(排出装置)600。彩色打印机1在纸张(记录介质)P上打印彼此重叠的由蓝绿色(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四种颜色的颜色成分构成的图像。
彩色打印机1通过通信电路将来自例如个人计算机或图像读取器等图像输出装置(未示出)的图像数据提供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基于所提供的图像数据向图像形成单元100发出图像形成控制指令。控制器10控制整个彩色打印机1的包括图像形成操作在内的操作。
图像形成单元100包括激光光学扫描器110和感光鼓120,该激光光学扫描器110用于根据从控制器10提供的图像数据来扫描激光束,该感光鼓120设置在激光光学扫描器110上方并且借助于由激光光学扫描器110扫描的激光束在该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激光光学扫描器110偏转和扫描根据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而受到调制的激光束,并且将所得到的激光束照射至感光鼓120上。
感光鼓120沿着箭头A的方向旋转。在感光鼓120的周围沿着箭头A的方向按顺序设置有:清洁单元(未示出),其用于清洁感光鼓120的表面;充电器(未示出),其用于给感光鼓120的表面充电;以及显影器130,其用于对感光鼓12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在图像形成单元100中,充电器(未示出)给旋转的感光鼓120充电,并且激光束从激光光学扫描器100照射至感光鼓120的表面上。从而形成与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当静电潜像经过显影器130时,从显影器130将调色剂供给至感光鼓120的表面上。调色剂仅仅吸附在感光鼓120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上,从而调色剂图像被显影。
接下来,感光鼓120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一次转印装置200的沿着箭头B的方向循环旋转的转印带210上。在一次转印之后,调色剂残留在感光鼓120的表面上。清洁单元(未示出)将残留的调色剂从感光鼓120的表面上刮除。
如上所述,一次转印装置200在转印带210上接收来自感光鼓120的调色剂图像以进行一次转印处理。在一次转印装置200的转印带210上有多重转印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带210在预定张力作用下绕在驱动辊220和承压辊230上,并且通过驱动辊220以恒定速度沿着箭头B的方向循环旋转。
在转印带210的内周面上可旋转地设置有与感光鼓120一起旋转的一次转印辊240,转印带210布置在该一次转印辊240和该感光鼓120之间。在与驱动辊220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带清洁器250,该带清洁器250用于清洁转印带210的表面,其中转印带210置于该驱动辊220和该带清洁器250之间。带清洁器250刮除残留在转印带210的表面上的调色剂。
送纸器300包括:纸张存放部310,其中装入大量纸张P;拾取辊320,其用于从纸张存放部310中拾取一页纸张P;多个传送辊对330,其朝向二次转印装置400彼此分开设置;以及阻挡辊对340,其按预定定时(预定时间)将纸张输送至二次转印装置400中。送纸器300将从纸张存放部310拾取的纸张P朝向二次转印装置400传送。
二次转印装置400包括二次转印辊410,该二次转印辊410在二次转印装置400和承压辊230之间的转印压力作用下与承压辊230一起旋转,其中转印带210布置在该二次转印辊410和该承压辊230之间。在二次转印装置400中,从纸张存放部310传送的纸张P与转印带210上的调色剂图像同步插入二次转印辊410和转印带210之间,并且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至纸张P的表面上。经过二次转印的纸张P被传送至定影装置500。
定影装置500包括加热辊510和加压辊520。纸张P在加热辊510和加压辊520之间被加热并被用力夹紧的同时受到传送,从而将二次转印图像定影在纸张P的表面上。其上定影有二次转印图像的纸张P被传送至排纸装置600。排纸装置600将从定影装置500传送来的纸张P排出至后述排出部20。将在后面对排纸装置600进行说明。
(彩色打印机的操作)
接下来,对彩色打印机1的操作进行说明。彩色打印机1将在各感光鼓120的表面上形成的C、M、Y和K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按顺序一次转印至转印带210上。彩色打印机1借助于二次转印装置400将转印带210上的一次转印图像二次转印至从送纸器300传送出的纸张P上。彩色打印机1将纸张P传送至定影装置500并且将二次转印图像定影在纸张P上。排纸装置600将其上定影有二次转印图像的纸张P排出至排出部20。
(排纸装置的构成)
下面,参照附图对排纸装置6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排纸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排纸装置的侧视图。图4示出从排纸方向看到的排纸装置。图5是排出机构的放大图。图6是排出小尺寸纸张时排纸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排出纸张时排纸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排出纸张时排纸装置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排出机构沿横向移动的情况的概念图。在图3中,未示出后述辅助机构(排出辅助机构)643的旋钮643c。
如图2-所示,排纸装置600包括排出部20、传送辊对610、导向件620、排出机构(排出单元)630以及波纹形成装置640。排纸装置600在用导向件620引导由传送辊对传送的纸张P的同时将纸张P传送至排出机构630。排纸装置600借助于波纹形成装置640在由排出机构630排出的纸张P上形成波纹K。然后排纸装置600将其上形成有波纹K的纸张P排出至排出部20。纸张P通过传送辊对610进行传送并被排出至排出部20的方向就是排纸方向(排出方向)。
如图3所示,排出部20包括倾斜部21和平坦部22,该倾斜部21设计为利用纸张P的自重使所排出的纸张P对齐。倾斜部21设置为比平坦部22更接近于排出机构630。倾斜部21从平坦部22沿着排出机构630的方向向下倾斜。
传送辊对610将定影装置500在其上定影有二次转印图像的纸张P传送至排出机构630。如图3所示,作为导向单元的导向件620形成弯曲的导向路径。导向件620在传送纸张P的同时将纸张P引导至排出机构630。
如图2所示,排出机构630包括驱动部件631和夹紧部件632。排出机构630用驱动部件631和夹紧部件632夹紧由传送辊对610传送的纸张P,并且将纸张P排出至排出部20。如图2所示,驱动部件631包括旋转轴631a和驱动辊631b。驱动部件631将多个驱动辊631b以贯穿固定形式固定在旋转轴631a上。
旋转轴631a固定在横向移动装置(未示出)上。这样,旋转轴631a沿着相对于排纸方向的横向(沿着图2中箭头C的方向)移动。旋转轴631a固定在旋转驱动装置(未示出)上。从而旋转轴631a旋转。旋转轴631a插入后述波纹形成装置640的侧板(移动单元)642中。在旋转轴631a上固定有后述动力传递部件(传递单元)644的协作辊644a。如图9所示,当纸张P通过驱动部件631排出至排出部20时,旋转轴631a旋转并沿着箭头C的方向移动而在排出部20的宽度方向上以不同的相位排出纸张P。
夹紧部件632包括轴632a和夹紧辊632b。夹紧部件632将多个夹紧辊632b以贯穿固定形式固定在轴632a上。夹紧辊632b设置在与驱动辊631b相对的位置处。在驱动辊631b和夹紧辊632b夹紧纸张P时,夹紧部件632的夹紧辊632b旋转并将纸张P排出。
如图4和图5所示,夹紧辊632b包括第三凸出部632c。第三凸出部632c的高度X约为0.2mm。如图6所示,第三凸出部632c借助于后述波纹形成装置640的成形斜槽(成形单元)641在其上没有形成波纹K的纸张(第一记录介质)P1上形成波纹(第一波纹)K1。换言之,第三凸出部632c利用成形斜槽641在比其上形成有波纹K的纸张P小的纸张P1上形成波纹K1。
第三凸出部632c还在纸张P上形成波纹K1。波纹K1是不会产生刮擦噪声的波纹。更确切地说,波纹K1沿排纸方向在排出机构630的上游形成在纸张P或纸张P1上。在这种情况下,波纹K1小于波纹K,从而不会出现由纸张P或纸张P1和导向件620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刮擦噪声。
由于波纹K1足以形成相对于纸张P1的有效波纹,所以可以使波纹K1小于波纹K。也就是说,波纹K1不是相对于纸张P的有效波纹。因此,第三凸出部632c可以具有与要形成的小于波纹K的波纹K1相对应的尺寸。
如图2所示,波纹形成装置640包括成形斜槽641、侧板642、辅助机构(辅助单元)643以及动力传递部件644。波纹形成装置640借助于成形斜槽641在由排出机构630排出的纸张P上形成波纹K,并且通过辅助机构643辅助纸张P的排出,该成形斜槽641通过侧板642随着排出机构630的移动而移动,动力传递部件644将动力传递至辅助机构643。
如图2和图4所示,成形斜槽641固定在后述波纹形成装置640的侧板642上。成形斜槽641设置在与要排出的纸张P的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处。因而纸张P具有两条在其上形成的波纹K。成形斜槽641不与小于纸张P的纸张P1接触,并且不在纸张P1上形成波纹K。也就是说,小于纸张P的纸张P1不与成形斜槽641接触,并且不在纸张P1上形成波纹K。
如图2所示,每个成形斜槽641包括导向部641a和成形部641b。成形斜槽641借助于导向部641a引导纸张P,并且借助于成形部641b在所引导的纸张P上形成相对于排纸方向倾斜的倾斜波纹K。
如图2所示,导向部641a由第一板状部件641c和第二板状部件641d形成。导向部641a设置和形成为这样,即:使上侧的第一板状部件641c和下侧的第二板状部件641在其间具有预定间隙。纸张P穿过该预定间隙。该预定间隙具有允许纸张P穿过的尺寸。导向部641a在纸张P穿过该预定间隙时引导纸张P。第一板状部件641c包括第一凸出部641e。第二板状部件641d包括第二凸出部641f。
如图2所示,成形部641b由第一凸出部641e和第二凸出部641f形成。成形部641b具有向上凸出的半锥体的形状。也就是说,第一凸出部641e和第二凸出部641f中的每一个具有向上凸出的半锥体的形状。成形部641b形成为这样,即:使第一凸出部641e设置在与第二凸出部641f隔开预定间隙并与第二凸出部641f相对的位置。
如图7所示,成形部641b相对于排纸方向倾斜地设置。两个成形部641b均设置为呈朝向排纸方向凸出的倾斜状(朝向排纸方向凸出的八字状)。也就是说,成形部641b以相对于排纸方向(箭头D的方向)的预定角度Y进行设置。当纸张P穿过第一凸出部641e和第二凸出部641f之间的间隙时,成形部641b在纸张P上形成波形波纹K。因而不在正在穿过导向件620的纸张P上形成波纹K。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纸张P上形成的波纹K在排纸方向上具有截顶人字形形状。换言之,由于两个成形部641b均设置为呈朝向排纸方向凸出的倾斜状,所以形成倾斜形状的波纹K。
形成在纸张P上的波纹K在与倾斜部21对应的区域Z内形成。确切地说,成形部641b以相对于排纸方向(箭头D的方向)的预定角度Y进行设置。预定角度Y由倾斜部21在排纸方向上的距离,即区域Z的距离确定。例如,倾斜部21的距离变得越短,则预定角度Y变得越大。倾斜部21的距离变得越长,预定角度Y变得越小。
如图8所示,在正在穿过区域Z的纸张P上形成波纹K。不在已经穿过区域Z的纸张P上形成波纹K。一旦纸张P已经穿过区域Z,则在纸张P上形成的波纹K消失。当波纹K消失时,纸张P下垂。这种处理防止纸张P的存放故障。换言之,纸张P下垂的位置是与排出部20的平坦部22对应的区域Z1。这样防止了纸张P的存放故障。
在纸张P上形成的波纹K不与排出机构630的驱动部件631接触。成形斜槽641分别设置在与纸张P的两端对应的位置。成形部641b以相对于排纸方向(箭头D的方向)的预定角度Y进行设置,这使波纹K不接触驱动部件631。因此,不在正在穿过导向件620的纸张P上形成波纹K。
在纸张P上形成的波纹K彼此不接触。在排纸方向下游侧的成形部641b具有比排纸方向上游侧的成形部641b更大直径的半锥体形状。波纹K在其彼此接触之前消失。因此,波纹K彼此不接触。
侧板642包括第一开口(未示出)和第二开口(未示出)。如图7所示,侧板642将旋转轴631a可旋转地插入第一开口(未示出)中,并且将后述辅助机构643的旋转轴643a插入第二开口(未示出)中。成形斜槽641固定于侧板642上。侧板642随着排出机构630的旋转轴631a沿着图2中箭头C的方向移动而移动。如图9所示,当旋转轴631a沿着箭头C的方向移动时,侧板642使成形斜槽641和后述辅助机构643的旋转轴643a移动。换言之,侧板642使波纹形成装置640随着排出机构630的移动而移动。
如图2所示,辅助机构643沿排纸方向设置在形成槽641的前端。也就是说,辅助机构643沿排纸方向设置在排出机构630的下游。辅助机构643包括旋转轴643a、辅助辊(旋转单元)643b、旋钮643c以及辊子643d。辅助机构643以贯穿固定形式将辅助辊643b固定在旋转轴643a上的与要排出的纸张P的两端对应的位置,旋转轴643a相对于排纸方向沿横向设置。
如图8所示,旋转轴643a设置为不与在纸张P上形成的波纹K接触。可以通过调整辅助辊643b的直径或在纸张P上形成的波纹K的尺寸来避免接触。在旋转轴643a的一端固定有旋钮643c。旋钮643c用于在纸张P卡住时通过转动它来排出纸张P。在旋转轴643a的另一端固定有后述动力传递部件644的协作辊644a。从而传递动力以使旋转轴643a旋转。
辊子643d设置在与辅助辊643b相对的位置。辊子643d和辅助辊643b夹紧并传送纸张P。旋转轴643a通过后述动力传递装置644旋转,而辅助辊643b和辊子643d夹紧并传送纸张P。这样,辅助机构643辅助纸张P的排出。
辅助机构643不与波纹K接触的设置不限于此实施例。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实施例,即:在辅助辊643b上与纸张P的两端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旋转轴,并且每个旋转轴均配备有后述动力传递部件644的协作辊644a。
如图2所示,动力传递部件644包括协作辊644a和带644b。设置有一对协作辊644a,其中一个协作辊644a固定在驱动部件631的旋转轴631a上,另一个协作辊644a固定在辅助机构643的旋转轴643a上。带644b悬挂在一对协作辊644a上。当驱动部件631的旋转轴631a旋转时,动力传递部件644借助于协作辊644a和带644b将驱动部件631的动力传递至辅助机构643。
(排纸装置的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10A至10C和图11A至11C对排纸装置600的操作进行说明。图10A至10C是示出排纸装置的操作的透视图。图11A至11C示出排纸装置的操作。
如图10A所示,排纸装置600在用导向件620引导由定影装置500已在其上定影二次转印图像的纸张P的同时,借助于一对传送辊610将该纸张P传送至排出机构630。排纸装置600借助于排出机构630沿着箭头D的方向将所传送的纸张P排出,并且接合成形斜槽641的导向部641a以使所排出的纸张P穿过成形部641b。
如图10B和图11B所示,在此时,排纸装置600在纸张P上形成倾斜状的波纹K。辅助机构643辅助排纸装置600沿着排纸方向排出纸张P的前端,排出机构630将动力传递至辅助机构643。如图10C和图11C所示,当纸张P进一步沿着箭头D的方向排出时,在纸张P上形成波纹K。
辅助机构643辅助排纸装置600沿着排纸方向排出纸张P的前端,从而进一步排出纸张P。在此时,如图8所示,不在已经穿过区域Z的纸张P上形成波纹K。换言之,一旦纸张P已经穿过区域Z,则在纸张P上形成的波纹K消失,并且纸张P下垂。纸张P的前端在排纸方向上与排出部20的平坦部22接触,并且纸张P被排出至排出部20。
小于纸张P的纸张P1在由导向件620引导的同时借助于一对传送辊610被传送至排出机构630。借助于排出机构630在所传送的纸张P1上形成波纹K1。然后纸张P1被排出至排出部20。
本发明可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排出纸张的排出装置、彩色打印机、传真机、彩色复印机或配备有这些装置的功能的装置。
本申请基于在2007年11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290140,并要求该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Claims (13)

1.一种排出装置,包括:
排出单元,其沿着排出方向排出记录介质;以及
成形单元,其沿着所述排出方向设置在所述排出单元的下游,并且适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倾斜的倾斜波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成形单元包括导向部和成形部,所述导向部引导所述记录介质,所述成形部在由所述导向部引导的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所述倾斜波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板状部件和第二板状部件,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和所述第二板状部件设置为在其间具有间隙,
所述成形部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上,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上,并且
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设置为在其间具有间隙并彼此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成形单元设置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各个端部对应的位置,并呈朝向所述排出方向凸出的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还包括:
移动单元,当所述排出单元相对于所述排出方向沿横向移动时,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成形单元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还包括:
辅助单元,其辅助所述记录介质的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出装置,还包括:
传递单元,其向所述辅助单元传递动力以驱动所述排出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辅助单元包括旋转单元和所述旋转单元的旋转轴,并且
所述旋转轴不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倾斜波纹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倾斜波纹形成在第一记录介质上,并且
所述排出单元包括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适于在所述第二记录介质上形成比所述倾斜波纹小的波纹,所述第二记录介质具有比所述第一记录介质小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所述倾斜波纹不与所述排出单元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有多个波纹,并且所述多个波纹彼此不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装置,还包括:
排出部,所述记录介质排出到所述排出部,所述排出部包括倾斜部,
其中,所述倾斜波纹形成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与所述倾斜部对应的区域上。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排出装置。
CNA2008101266149A 2007-11-07 2008-06-17 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4305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0140 2007-11-07
JP2007290140A JP5045376B2 (ja) 2007-11-07 2007-11-07 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0516A true CN101430516A (zh) 2009-05-13

Family

ID=40588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266149A Pending CN101430516A (zh) 2007-11-07 2008-06-17 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35383B2 (zh)
JP (1) JP5045376B2 (zh)
KR (1) KR101095948B1 (zh)
CN (1) CN1014305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745A (zh) * 2010-11-16 2012-07-11 夏普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4420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9805B2 (ja) * 2010-08-06 2012-03-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9465A (ja) * 2012-02-07 2013-08-19 Riso Kagaku Corp 排紙装置
JP6213711B2 (ja) * 2013-03-29 2017-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6177085A (ja) * 2015-03-19 2016-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58312B2 (en) 2016-10-21 2019-07-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73656B2 (ja) * 2016-10-24 2021-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整合装置
JP7069901B2 (ja) * 2018-03-19 2022-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91286A (en) * 1928-10-31 1932-12-20 Messrs G E Reinhardt Sheet delivering and pil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ruling, cutting machines, and the like
JPS5315362Y2 (zh) * 1973-10-03 1978-04-22
US4234305A (en) * 1977-11-24 1980-11-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fer sheet guiding device
US4354408A (en) * 1980-09-12 1982-10-19 Valcour Imprinted Papers, Inc. Place mat producing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US4605211A (en) * 1983-07-12 1986-08-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tiltable collecting tray adjacent corner binder station
JPH0632926Y2 (ja) * 1987-04-06 1994-08-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紙折り機
US5091754A (en) * 1989-04-26 1992-02-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lateral movement means
US5016867A (en) * 1989-12-04 1991-05-21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FR2656571B1 (fr) * 1989-12-29 1992-05-07 Oce Graphics France Dispositif pour le guidage secondaire d'un support d'impression sur une machine a dessiner.
JPH05124764A (ja) * 1991-10-31 1993-05-21 Canon Inc シート材排出装置
JP3234009B2 (ja) * 1992-09-25 2001-1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
US5603493A (en) * 1994-12-03 1997-02-18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System for use in handling media
JP3486545B2 (ja) * 1997-11-27 2004-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042106A (en) * 1998-08-27 2000-03-2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Wet-print cut-sheet media handling system
JP3438866B2 (ja) * 1999-07-27 2003-08-1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用紙排紙機構
JP2001233527A (ja) * 2000-02-22 2001-08-28 Riso Kagaku Corp 排紙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2002037502A (ja) * 2000-07-24 2002-02-06 Canon Inc 記録装置
DE60109126T2 (de) * 2000-12-28 2006-04-06 Seiko Epson Corp. Aufzeichnungsgerät mit wölbendem Teil
JP2002348027A (ja) * 2001-03-21 2002-12-04 Toshiba Tec Corp シート排出装置およびこのシート排出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40506A (ja) * 2001-07-31 2003-02-13 Ricoh Co Ltd シート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73008B2 (ja) * 2002-09-17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6082899A (ja) 2004-09-14 2006-03-3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4840B2 (ja) * 2007-02-08 2011-09-07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
JP4954119B2 (ja) * 2008-02-26 2012-06-13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745A (zh) * 2010-11-16 2012-07-11 夏普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4420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13949A (ja) 2009-05-28
KR101095948B1 (ko) 2011-12-19
JP5045376B2 (ja) 2012-10-10
US20090116883A1 (en) 2009-05-07
KR20090047344A (ko) 2009-05-12
US8235383B2 (en) 2012-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0516A (zh) 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58727C (zh) 成像设备
US6785504B2 (en) Apparatuses for color image formation, tandem color image formation and image formation
US20070065201A1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738890B (zh) 供纸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供纸方法
CN100472357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6626428B2 (en) Sheet ejection mechanism
US934829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with correction mechanism
CN101510069B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0602320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effectively supporting a recording medium
CN103420208B (zh) 后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折叠装置
KR20230000974A (ko) 화상 판독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2103351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EP2733541B1 (en) Sheet feed apparatus, and documen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1638184A (zh) 供纸装置,设有该供纸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US7533879B2 (en) Variable frequency tampers for coated stocks used in paper feed trays
CN101482714A (zh) 薄片输送装置、使用其的原稿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26628A (zh) 馈纸器和结合该馈纸器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6325015A (zh) 记录介质排出装置与图像形成设备
JP2011020783A (ja) 原稿送り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301499B1 (ko) 화상독취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화상형성장치
JP5811238B2 (ja) 原稿送り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36614B2 (en) Duplex printer
CN102530591A (zh) 记录介质收纳盒及具备该记录介质收纳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KR20120035520A (ko) 화상형성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