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8601B -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28601B CN101428601B CN2008101745694A CN200810174569A CN101428601B CN 101428601 B CN101428601 B CN 101428601B CN 2008101745694 A CN2008101745694 A CN 2008101745694A CN 200810174569 A CN200810174569 A CN 200810174569A CN 101428601 B CN101428601 B CN 1014286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open
- extractor vent
- occupant
- close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构成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来自通气孔的气体流出量变得最大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在气囊(10)内,设有连接前片(12)的中央部和后片(14)的吊绳(80)。从气囊(10)的外部侧覆盖开闭型通气孔(18)的盖体(60)和吊绳(80)通过系绳(70)相连接。在气囊(10)膨胀的情况下,吊绳(80)和系绳(70)张紧而处于盖体(60)封闭开闭型通气孔(18)的状态。乘员与膨胀的气囊(10)的前片(12)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后退时,吊绳(80)及系绳(70)的松弛量变得最大,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也变得最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通过从气囊内部向气囊外部流出气体而吸收冲击的通气孔和限制来自该通气孔的气体流出的限制部件的气囊,特别涉及构成为直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为止封闭通气孔,在物体与该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后退时开放通气孔的气囊。并且,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该气囊的气囊装置。
其中,在以下说明中,上下左右与针对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相对的人的上下左右一致。
并且,在本发明中,“物体”是指就座于座椅上的人体、载置于该座椅上的儿童座椅、货物等。
背景技术
公知的是,在气囊上设置通气孔,当车辆乘员等与膨胀的气囊碰触时,通过该通气孔使气体从气囊内部流出,通过气囊柔软地挡住该车辆乘员。
在日本特开平6-127330号公报中记载有下述气囊:构成为直到乘员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为止封闭通气孔,在乘员与该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后退时开放通气孔。
上述公报的气囊,分别缝合大致呈圆形的上侧基布和下侧基布的周缘部彼此而形成袋状。在上述公报中,该上侧基布构成该气囊的乘员相对面。在下侧基布的中央,设有插入充气机(气体发生器)的气体流入口。在下侧基布的该气体流入口的外周侧,配置有通气孔。
在上述公报中,如图2所示,在下侧基布设有4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在气囊的圆周方向上以等间隔分别配置在上述气体流入口的上侧、下侧、左侧及右侧。
在下侧基布中的、所述通气孔和气体流入口之间的区域分别设有狭缝,在所述狭缝分别插入带子。配置在气囊的内侧的各带子的一端侧缝合在上侧基布的气囊内侧面上。并且,配置在气囊的外侧的各带子的另一端侧,沿着下侧基布的气囊外侧面,从分别插入的狭缝横穿各狭缝附近的通气孔地牵拉到下侧基布的外周侧,缝合在该下侧基布的各通气孔的外周侧上。
覆盖上侧的通气孔的带子的上述一端侧,在上侧基布的中央部的上方,缝合在该上侧基布的中央部和外周部之间的中间附近。覆盖下侧的通气孔的带子的上述一端侧,在上侧基布的中央部的下方,缝合在该上侧基布的中央部和外周部之间的中间附近。覆盖左侧的通气孔的带子的上述一端侧,在上侧基布的中央部的左方,缝合在该上侧基布的中央部和外周部之间的中间附近。并且,覆盖右侧的通气孔的带子的上述一端侧,在上侧基布的中央部的右方,缝合在该上侧基布的中央部和外周部之间的中间附近。
在上述公报中,气囊膨胀时,随着该气囊的上侧基布和下侧基布分离,各带子张紧。此时,各带子的上述另一端侧,沿着该下侧基布的气囊外侧面张紧并与各通气孔重叠,封闭各通气孔。由此,限制气体从该通气孔流出,气囊内部迅速成为高压,使气囊迅速展开。
乘员与该膨胀的气囊的上侧基布接触而使该上侧基布向气囊的内部侧后退时,各带子松弛,各带子的上述另一端侧因气囊内部的气压从各通气孔分离。由此,各通气孔开放,从各通气孔向气囊外流出气体。其结果,乘员被气囊柔软地挡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27330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上述日本特开平6—127330号公报的气囊中,在下侧基布中央的气体流入口的上方、下方、左方及右方分别设有通气孔,覆盖所述通气孔的各带子的上述一端侧分别连接在上述基部中央部的上侧、下侧、左侧及右侧的各部分。
因此,在气囊膨胀的状态下,在乘员向上侧基布中央部的右端侧或左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与乘员与该上侧基布的中央部接触的情况相比,有可能左侧通气孔或右侧通气孔更早开放,并且其开度变得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构成为直到乘员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为止封闭通气孔,在乘员与该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后退时开放通气孔的气囊中,提供乘员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通气孔向气囊外充分地流出,乘员与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左端侧或右端侧接触时能够抑制气体向气囊外流出的气囊、以及具有该气囊的气囊装置。
技术方案1的气囊,具有开闭型通气孔和限制气体从该开闭型通气孔流出的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如下构成:该气囊膨胀时,在物体未与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时使该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在物体与膨胀的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而使该气囊的外表面向该气囊内后退时,使该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以将气体从该开闭型通气孔排出到气囊外;所述气囊的特征在于,该限制部件如下构成: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接触时,使从该开闭型通气孔排出的气体总量最多。
技术方案2的气囊,在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如下构成: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接触时,从该物体与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后至所述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为止的时间最短。
技术方案3的气囊,在技术方案2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如下构成:所述物体与膨胀的该气囊的接触位置越从所述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向该左右方向的两端侧远离,从该物体与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后至所述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为止的时间越长。
技术方案4的气囊,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如下构成:通过向气囊内部侧施加张力使所述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通过减小该张力使该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该气囊还具有连接该限制部件和所述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连接部件;气囊膨胀时,在所述物体未与该乘员相对面接触时,该连接部件在该乘员相对面与限制部件之间张紧,由此对该限制部件施加朝向气囊内部侧的张力,使所述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该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后退的情况下,该连接部件松弛,由此施加在该限制部件上的张力减小,该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技术方案5的气囊,在技术方案4中,其特征在于,在该气囊内设有内部部件,该内部部件将该气囊的膨胀时的所述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连接到该气囊的乘员相反侧;所述连接部件连接于该内部部件上。
技术方案6的气囊,在技术方案4或5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是覆盖所述开闭型通气孔的盖体;气囊膨胀时,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乘员相对面和该盖体之间张紧,由此阻止该盖体向气囊外部侧移动,该盖体与该开闭型通气孔重叠,使该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所述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向气囊的内部侧后退的情况下,该连接部件松弛,由此该盖体因气囊内部的气体压力与该开闭型通气孔分离,使该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技术方案7的气囊,在技术方案4或5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是配置在所述开闭型通气孔的周缘的束紧部件,能够通过向气囊内部侧拉紧该束紧部件而束紧该开闭型通气孔;气囊膨胀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向气囊内部侧拉紧该束紧部件,由此该开闭型通气孔被束紧部件束紧,使该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所述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向气囊的内部侧后退的情况下,该连接部件和束紧部件松弛,由此使该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技术方案8的气囊,在技术方案4或5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是配置在该气囊外部的小气袋体,在该小气袋体的一端侧具有气体流入口,该气体流入口连接在所述开闭型通气孔上,并且在该小气袋体的另一端侧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在该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之间的侧面设有气体流出口;气体能够从该开闭型通气孔通过该小气袋体的内部和该气体流出口向气囊外流出;在该气囊中,在远离该开闭型通气孔的位置上还设有连通该气囊内外的连接部件插孔,该连接部件通过该连接部件插孔连接该小气袋体的该另一端侧和所述乘员相对面;气囊膨胀时,该连接部件张紧,由此该小气袋体的该另一端侧被向该连接部件插孔侧拉紧,该小气袋体重叠到气囊外表面上,由此使所述气体流出口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所述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向气囊内部侧后退时,该连接部件松弛,由此该小气袋体与气囊外表面分离,使该气体流出口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技术方案9的气囊,在技术方案8中,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流出口由在连接该小气袋体的所述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形成。
技术方案10的气囊,在技术方案1至9中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型通气孔配置在气囊膨胀时的该气囊的乘员相反面的左右方向中间附近、且上下方向中央的上侧或下侧。
技术方案11的气囊,在技术方案1至9中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型通气孔分别以夹着该气囊的左右方向中间的基本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配置在气囊膨胀时的该气囊的乘员相反面的左半侧及右半侧、或该气囊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
技术方案12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技术方案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和使该气囊膨胀的充气机。
在本发明的气囊及气囊装置中,由于限制来自开闭型通气孔的气体流出的该限制部件如下构成: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从该开闭型通气孔排出的气体总排出量最多,因而乘员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能够使气体充分地从开闭型通气孔向气囊外流出,乘员相对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左侧或右侧偏离而接触,能够抑制气体向气囊外流出。
在本发明中,如技术方案2,优选的是,该限制部件如下构成:在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物体与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至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为止的时间最短。通过这样构成,乘员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能够使气体从开闭型通气孔迅速向气囊外流出,在乘员向该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左侧或右侧偏离而接触时,能够使气体向气囊外的流出变迟而充分地挡住物体。
在这种情况下,如技术方案3,优选的是,限制部件如下构成:在物体相对于膨胀的气囊的接触位置越是从该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该左右方向的两端侧分离,物体与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至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为止的时间越变长。
一般来讲,气囊以越向其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侧厚度越小的形状膨胀,通过如技术方案3一样构成,即使在物体与该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一端侧或另一端侧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气囊向乘员相对面后退,能够充分地挡住物体。
在技术方案4的方式中,在气囊膨胀时,物体不与该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时,连接部件在该乘员相对面和限制部件之间张紧,由此在限制部件上向气囊内部侧施加张力而使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并且,在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后退的情况下,连接部件张紧,由此施加在限制部件上的张力减少而使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在本发明中,如技术方案5,也可以是下述结构:在气囊内设置将该气囊膨胀时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连接在乘员相反侧上的内部部件,在该内部部件上连接有连接部件。
在技术方案6的方式中,限制部件成为覆盖开闭型通气孔的盖体。这种盖体的结构简单。另外,在本发明中,该盖体,可以从气囊的内部侧覆盖开闭型通气孔,也可以从气囊的外部侧覆盖开闭型通气孔。
在技术方案7的方式中,限制部件是配置在开闭型通气孔的周缘,通过向气囊内部侧拉紧而能够束紧该开闭型通气孔的束紧部件。在该技术方案7的方式中,气囊膨胀时,通过上述连接部件该束紧部件向气囊内部侧拉紧,由此该开闭型通气孔被束紧部件束紧,使该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并且,在物体与膨胀的气囊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后退的情况下,连接部件和束紧部件张紧,由此使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在技术方案8的方式中,限制部件是小气袋体,该小气袋体配置在该气囊的外部,在一端侧具有气体流入口,该气体流入口连接在开闭型通气孔上,并且在另一端侧连接有连接部件,在该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之间的侧面设有气体流出口;气体能够从开闭型通气孔通过该小气袋体的内部和气体流出口向气囊外流出。并且,本方式中,在该气囊上,在从开闭型通气孔分离的位置上设有连通该气囊的内外的连接部件插孔,连接部件通过该连接部件插孔连接该小气袋体的该另一端侧和乘员相对面。
在该技术方案8的方式中,气囊膨胀时,连接部件张紧,由此该小气袋体的该另一端侧向连接部件插孔侧拉紧而使该小气袋体与气囊外表面重叠,使气体流出口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并且,在乘员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接触以使该乘员相对面向气囊内部侧后退的情况下,连接部件松弛,由此该小气袋体从气囊外表面分离,使该气体流出口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在该方式中,如技术方案9,优选的是,各气体流出口由在连接小气袋体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形成。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气囊膨胀时通过连接部件拉紧小气袋体的上述另一端侧时,由于在该小气袋体的侧面向该狭缝的延伸方向施加有张力,因而该狭缝两侧的边缘部张紧而该狭缝处于关闭的状态,气体流出口的封闭性良好。
在本发明中,开闭型通气孔,也可以如技术方案10一样配置在气囊膨胀时的乘员相反面的左右方向中间附近且上下方向的中央的上侧或下侧,或者也可以设在该乘员相反侧面的左半侧及右半侧或气囊的左侧面及右侧面。
在将开闭型通气孔分别设在气囊的乘员相反侧面的左半侧及右半侧或气囊的左侧面及右侧面的情况下,如技术方案11,优选的是,所述开闭型通气孔,分别以夹着气囊的左右方向的中间实质上成为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左右的开闭型通气孔大致均匀地开闭。
其中,在本发明中,实质上左右对称,表示左右的开闭型通气孔也可以不以完全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配置,也可以在从气囊的左右方向的中间至左侧的开闭型通气孔为止的距离和至右侧的开闭型通气孔为止的距离之间存在一些(约±50mm)差,并且左右的开闭型通气孔之间也可以沿上下方向稍微(约±50mm)偏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水平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气囊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5是图1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水平剖视图)。
图8是图6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9是图6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水平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图10的气囊的开闭型通气孔附近的结构图。
图15是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水平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水平剖视图。
图17是图15的气囊的小气袋体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水平剖视图);图3是该气囊的主视图;图4是该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图5是该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图1表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接触之前的状态,图4表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接触之后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10是膨胀以覆盖车辆的方向盘50的驾驶座用气囊。在以下说明中,上下左右与使方向盘50处于车辆直线前进时的操纵姿势时的上下左右一致。
该气囊10,包括:构成乘员相对面的前片12;构成与该乘员相对面相反的一侧外侧面的后片14;在该气囊10的内部连接该前片12和后片14的作为内部部件的一对吊绳80;用于连通该气囊10的内外的通气孔18、19;覆盖该通气孔18而限制来自该通气孔18的气体的流出的盖部件60;以及将该盖部件60通过该通气孔18连接到吊绳80上的作为连接部件的系绳70等。
在该气囊10中,通气孔18为开闭型通气孔。并且,通气孔19为始终连通气囊10内外并插入系绳70的连接部件插孔。
下面,将通气孔18称作开闭型通气孔18,将通气孔19称作常开型通气孔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分别由大致呈圆形的开口形成,但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该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也可以是狭缝状等。
前片12和后片14分别由圆形的织布形成。该前片12的直径与后片14大致相同,其外周缘部彼此通过接缝15缝合而形成袋状。该接缝15沿着前片12及后片14的外周以圆环状进行环绕设置。该接缝15由缝线等形成,但是不限定于此。
在该后片14上设有充气机用开口16和上述通气孔18、19。该开口16配置在后片14的中央。并且,在开口16的周围设有贯通该和后片14的螺栓通孔20。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并列配置在后片14的半径方向上,该常开型通气孔19相比开闭型通气孔18和位于后片14的中央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实质上配置于通过后片1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1上且后片14中央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上侧。
其中,实质上中心线C1,表示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的中心分别从中心线C1稍微(在左右分别约30mm的范围)偏离也可以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60用于从气囊10的外部侧覆盖开闭型通气孔18。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图5所示,该盖体60的一边62(图5)由以相对的角部63(图5)侧作为弯曲中心侧而以圆弧状弯曲的大致呈扇形的织布形成。另外,从该边62的两端向角部63延伸的一对斜边(标号省略)形成相互大致相同的长度。
该盖体60的角部63配置在相比开闭型通气孔18靠近常开型通气孔19的一侧,并且边62以夹着开闭型通气孔18配置在与常开型通气孔19相反的一侧上的姿势与该开闭型通气孔18重叠,沿着该边62通过接缝61(图1、图4)缝合在后片14上。该接缝61也延伸设置成以该角部63一侧作为弯曲中心侧而以圆弧状弯曲。
常开型通气孔19配置在该角部63的后片14的中心侧,即后片14中的没有被盖体60覆盖的区域,始终连通气囊10的内外。
在该盖体60的角部63连接上述系绳70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60和系绳70,通过从一张基布中切出而形成连成一体的结构。其中,盖体60和系绳70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是在盖体60的角部63缝合系绳70的一端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吊绳80由前片12侧的第一吊绳构成部件81和后片14侧第二吊绳构成部件82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吊绳构成部件81包括配置在前片12的中央部上的基片部81a和从该基片部81a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伸出的2个前侧吊绳半体81b、81b。该基片部81a通过接缝83缝合在前片12的中央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吊绳构成部件82包括配置在后片14的中央部上的基片部82a和从该基片部82a的外周向相互相反的方向伸出的2个后侧吊绳半体82b、82b。如图5所示,该基片部82a由比后片14小径的圆形的织布形成,在该基片部82a的中央,设有与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重叠的充气机用开口82c。并且,在该开口82c的周围设有与螺栓通孔20重叠的螺栓通孔82d。该基片部82a与后片14大致成为同中心而进行配置,相对于该开口16的周缘部通过接缝(省略图示)进行缝合。
所述吊绳构成部件81、82的各吊绳半体81b、82b的前端部之间通过接缝84(图1、图4)缝合,由此构成连接前片12和后片14的一对吊绳8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吊绳构成部件81中,以从基片部81a分别向上下伸出各前侧吊绳半体81b、81b的姿势,该基片部81a缝合在前片12的中央部。并且,吊绳构成部件82中,也以从基片部82a分别向上下伸出各后侧吊绳半体82b、82b的姿势,该基片部82a缝合在后片14的中央部。由此,如图1、图2所示,各吊绳80沿上下并列配置在气囊10的中央部,分别连接前片12和后片14之间的左右方向中间部之间。
上述系绳70插入常开型通气孔19而被引入气囊10的内部。该系绳70的与盖体60相反的一侧端部,通过接缝71缝合在上侧的吊绳80的长度方向的中途部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侧的吊绳80的前侧吊绳半体81b上缝合有系绳70,也可以在后侧吊绳半体82b上缝合系绳70。并且,该系绳70和吊绳80(前侧吊绳半体81b或后侧吊绳半体82b)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共用的织布连成一体。
另外,该上侧吊绳80的前侧端部,连接在前片12中、在气囊10膨胀时如图1、图4所示地与具有成人的平均体格的驾驶座乘员P的头部的中心附近相对的位置上。
其中,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通过吊绳80等内部部件,作为连接部件的系绳70直接连接在前片12的中央部。
在用于安装该气囊10的保持器30上,在中央设有充气机安装口32,在其周围设有螺栓通孔34。
充气机36大致呈圆柱形状,其筒轴方向的前端侧的侧周面上设有气体喷出口36a。充气机36从这些气体喷出口36a向放射方向喷出气体而构成。从该充气机36的筒轴方向的中间部分(比该气体喷出口36a靠后的后端侧)的侧周面,突起设置有充气机固定用的凸缘38。在该凸缘38上设有螺栓通孔40。该充气机36的该前端侧嵌入安装在充气机安装口上。
将该气囊10安装到保持器30上时,使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缘部与保持器30的充气机安装口32的周缘部重叠。将压环42的双头螺栓44穿过基片部82a、后片14、保持器30以及凸缘38的各螺栓通孔82d、20、34、40,并在其前端上拧紧螺母46,从而将后片14和充气机36固定在保持器30上。
然后,折叠气囊10,并在保持器30上安装模块罩48以覆盖该气囊10的折叠体,由此构成气囊装置。其中,气囊10也可以以预先折叠的状态安装在保持器30上。
虽然省略了图示,气囊10以盖体60与开闭型通气孔18重叠的状态进行折叠。通过这样折叠,能够从起初开闭型通气孔18被盖体60封闭的状态下使气囊10膨胀。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紧固件保持将盖体60与开闭型通气孔18重叠的状态。
该气囊装置设在汽车的方向盘(在图1、图2、图4中仅图示该方向盘外周的轮圈部50)上。
装载结构如上的气囊装置的车辆碰撞时等情况下,充气机36动作而向气囊10内喷出气体。气囊10通过该气体膨胀而推开模块罩48,并在车辆室内展开。
此时,吊绳80伴随该气囊10的膨胀向乘员侧展开膨胀。伴随该吊绳80的展开膨胀,系绳70向气囊10的内部侧拉紧,盖体60的角部63侧通过该系绳70向远离边62侧的方向拉紧。由此,盖体60沿着气囊10的外表面张紧并与开闭型通气孔18重叠,封闭该开闭型通气孔18。由此,限制气体从该开闭型通气孔18流出,气囊10内部迅速成为高内压,使气囊10迅速膨胀展开。
然后,在乘员与膨胀的该气囊10接触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该气囊10的前片12被乘员挤压而向后片14侧后退,从而吊绳80变得松弛,解除向气囊10的内部侧拉紧盖体60的拉伸力。由此,盖体60的张紧也被解除,该盖体60因气囊10内部的气压远离开闭型通气孔18,从而该开闭型通气孔18开放。其结果,从该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的外部流出气体,乘员被气囊10柔软地挡住。
在该气囊10中,如图2所示,由于吊绳80用于将前片12的左右方向中间附近连接在后片14侧,因而乘员P与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向后片14侧后退时,该吊绳80的松弛量也变得最大。相对于此,在乘员P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左侧或右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后片14侧的后退量,与乘员P直接与该中央部接触的情况相比变小,由此吊绳80的松弛量也变小。该吊绳80的松弛量,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越小。
并且,在该气囊10中,乘员P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向后片14侧后退时,吊绳80最早地开始松弛,乘员P与前片12接触的位置从该中央部越向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吊绳80开始松弛的时间变迟。
在该气囊10中,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即盖体60距开闭型通气孔18的分离距离)与该吊绳80的松弛量成正比地增减。因此,乘员P与膨胀的气囊10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最大,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越小。并且,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依赖于该吊绳80开始松弛的时间。因此,乘员P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最早开放,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
因此,在该气囊10中,乘员P与该膨胀的气囊10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外部充分地流出,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时,能够抑制气体向气囊10外部流出。
并且,在该气囊10中,乘员P与膨胀的气囊10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开闭型通气孔18迅速流出,在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而充分地挡住乘员P。
另外,如图1、图4所示,该气囊10以越向外周侧厚度变小的形状膨胀,在该气囊10中,如上所述,由于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越小而抑制气体向气囊10外部流出,并且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即使在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该前片12也不会贴底(与后片14接触的情况),能够通过气囊10充分挡住该乘员P。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水平剖视图);图8是该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图9是该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图6表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接触之前的状态,图8表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接触之后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10A也是膨胀以覆盖车辆的方向盘50的驾驶座用气囊。
该气囊10A包括:构成乘员相对面的前片12;构成与该乘员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乘员相反侧面的后片14;将该气囊10A的内部划分为第一室1和第二室2的作为内部部件的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用于连通该第二室2和气囊10A的外部的开闭型通气孔18;用于限制气体从该开闭型通气孔18流出的作为限制部件的盖体60A;以及将该盖体60A连接到内片22B上的作为连接部件的系绳70A。
在实施方式中,盖体60A用于从气囊10A的内部侧覆盖开闭型通气孔18,在气囊10A的内部用系绳70A连接该盖体60A和内片22B。因此,作为上述的气囊10的连接部件通孔的常开型通气孔19没有设在该气囊10A上。其中,虽然省略图示,也可以设置连接部件通孔以外的常开型通气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所示,该开闭型通气孔18也实质上配置于通过后片1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省略图示)上且后片14中央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上侧。
如图6、图7所示,盖体60A沿后片14的半径方向(即上下方向)横穿开闭型通气孔18而延伸,在该盖体60A的后片14中央侧(基端侧)与系绳70A相连。该盖体60A的前端侧,通过接缝64在相比开闭型通气孔18靠近后片14外周的一侧缝合在该后片14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该盖体60A和系绳70A连成一体。其中,该盖体60A和系绳70A也可以分开构成,在该盖体60A的基端侧缝合系绳70A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片14的气囊内侧面,设有插入该系绳70A的中途部的插入部90。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插入部90配置在相比开闭型通气孔18靠近后片14的中央的一侧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插入部90由大致呈长方形的小织物形成。该长方形的小织物的一对两边部分通过接缝91缝合在后片14上,系绳70从该小织物的剩余的一对两边穿过该小织物和后片14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的作为内部部件的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分别由大致呈圆形的织布形成。该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与前片12及后片14大致成同一中心地配置在气囊10A的内部,其外周缘部之间通过接缝23B缝合,并且前片12侧的第一内片22A的中央部(在气囊10A处于膨胀的状态时成为第一内片22A的前端侧的部分)通过接缝23A缝合在该前片12的中央部上。
该气囊10A的内部被该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分为中央的第一室1与包围该第一室1的第二室2。第一室1为内片22A、22B的内侧。
后片14侧的第二内片22B的中央部(在气囊10A膨胀的状态下,成为第二内片22B的后端侧的部分)上,设有与该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大致同心状地配置的充气机用开口24。另外在该第二内片22B的该开口24的周围设有与后片14的螺栓插通孔20重叠的螺栓插通孔26。
在该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上分别设有连通第1室1和第2室2的连通口27、28。在本实施方式中,连通口27设在第一内片22A上,连通口28设在第二内片22B中的比较靠近上述充气机用开口24的区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连通口28配置在通过充气机用开口16、24配置在第一室1内的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方向的延长线上,即配置成与该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口36a相对。其中,连通第一室1和第二室2的连通口的数量、配置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系绳70A与第二内片22B设置成一体,其另一端与该第二内片22B的上端侧的外周缘部相连。
其中,该系绳70A也可以与第一内片22A设置成一体,也可以与这些部件分开设置。并且,该系绳70A也可以与各内片22A、22B中的外周缘以外的部分相连。
另外,系绳70A的长度成为下述尺寸:气囊10膨胀时,该系绳70A因内片22A、22B向气囊10A的内侧拉紧而张紧,由此盖体60A向气囊10A外部侧的移动(因气囊10A内的气压从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A外挤出的情况)被阻止,并且,该盖体60A不会因系绳70A过度向气囊10A的内侧拉紧而从后片14的内侧面上升。
该气囊10A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图1至图5的气囊10相同,在图7至图9中与图1至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将该气囊10A安装到保持器30上时,使第二内片22B的充气机用开口24的周缘部与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缘部重叠,并与保持器30的充气机安装口32的周缘部重叠。将压环42的双头螺栓44穿过第二内片22B、后片14、保持器30以及凸缘38的各螺栓通孔26、20、34、40,并在其前端上拧入螺母46,从而将第二内片22B、后片14以及充气机36固定在保持器30上。
因此,第二内片22B的充气机用开口24的周边部连接在后片14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周边部上,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的外周边部彼此相连,第一内片22A的中央部连接在前片12上。
具有这样构成的气囊10A的气囊装置的动作如下所述。
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地,车辆碰撞时等,充气机36动作而向气囊10A内喷出气体,气囊10A因该气体膨胀。该气囊10A挤开模块罩48,在车辆室内展开。
该气囊10A,首先向第一室1内供给来自充气机36的气体而使该第一室1膨胀。此时,伴随着该第一室1的膨胀,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向乘员侧展开膨胀,系绳70A被该内片22A、22B向气囊10A的内部侧拉紧而张紧,由此阻止盖体60向气囊10A外部侧移动。由此,盖体60A不会因气囊10A内的气压从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A外挤出,成为与开闭型通气孔18重叠的状态,封闭开闭型通气孔18。接着,介于连通口27、28气体从第一室1向第二室2流入,从而该第二室2膨胀。
在该气囊10A中,由于该第一室1与整个气囊10A相比容积更小,并且不与开闭型通气孔18直接连通,因而非常迅速地进行膨胀。因此,在早期,系绳70A张紧而阻止盖体60A向气囊10A外部侧的移动,开闭型通气孔18成为封锁状态。由此,限制第二室2内的气体通过该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A外部流出,第二室2也迅速成为高内压。其结果,气囊10A整体先膨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用于连通第一室1和第二室2的连通口28配置在该第一室1内配置的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方向的延长线上,即与该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口36a相对地进行配置,因而充气机36进行工作时,从该气体喷出口36a向该连通口28喷出气体。因此,来自该充气机36的气体通过该连通口28容易向第二室2流入。由此,使第二室2的膨胀进一步提前。
然后,在乘员与膨胀的该气囊10A接触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该气囊10A的前片12被乘员挤压而向后片14侧后退,从而内片22A、22B松弛,盖体60A能够相应地向气囊10A的外部侧移动。由此,该盖体60A通过气囊10A内的气体压力从开闭型通气孔18挤出,从而该开闭型通气孔18开放。其结果,从该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A的外部流出气体,乘员被气囊10A柔软地挡住。
在该气囊10A中,如图7所示,由于内片22A、22B用于将前片12的左右方向中间附近连接在后片14侧,因而乘员P与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向后片14侧后退时,该内片22A、22B的松弛量也变得最大。相对于此,在乘员P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左侧或右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后片14侧的后退量,与乘员P直接与该中央部接触的情况相比变小,由此内片22A、22B的松弛量也变小。该内片22A、22B的松弛量,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越小。
并且,在该气囊10A中,同样地,乘员P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向后片14侧后退时,内片22A、22B最早地开始松弛,乘员P与前片12接触的位置从该中央部越向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内片22A、22B开始松弛的时间变迟。
在该气囊10A中,同样地,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即盖体60A通过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外挤出的长度)与该内片22A、22B的松弛量成正比地增减。因此,乘员P与膨胀的气囊10A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最大,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越小。并且,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依赖于该内片22A、22B开始松弛的时间。因此,乘员P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最早开放,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
因此,在该气囊10A中,同样地,乘员P与该膨胀的气囊10A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A外部充分地流出,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时,能够抑制气体向气囊10A外部流出。
并且,在该气囊10A中,同样地,乘员P与膨胀的气囊10A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开闭型通气孔18迅速流出,在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而充分地挡住乘员。
另外,如图6、图8所示,该气囊10A也以越向外周侧厚度变小的形状膨胀,在该气囊10A中,同样地如上所述,由于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越小而抑制气体向气囊10A外部流出,并且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即使在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该前片12也不会贴底,能够通过气囊10A充分挡住该乘员P。
图10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的剖视图(水平剖视图);图12是该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3是该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4(a)是该气囊的开闭型通气孔附近的透视图;图14(b)是沿着图14(a)的B-B线的剖视图;图14(c)是开闭型通气孔封闭(还包括小开度的情况)时的与图14(b)相同部分的剖视图。其中,图10表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接触之前的状态,图12表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接触之后的状态。图14(a)、图14(b)分别表示开闭型通气孔开放(还包括大开度的情况)时。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地,气囊10B是膨胀以覆盖车辆的方向盘50的驾驶座用气囊。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囊10B中,作为限制部件设有束紧部件,通过向该气囊10B的内部侧拉紧该束紧部件而能够束紧开闭型通气孔18。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部件的系绳70B兼作该束紧部件。下面对该束紧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图11所示,开闭型通气孔18也实质上配置于通过后片1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省略图示)上且后片14中央的充气机用开口16的上侧。
相对于该开闭型通气孔18,圆环形的补片织物65从气囊10B的内侧挡住,该补片织物65的内周缘通过接缝66a缝合在后片14上,其外周缘通过接缝66b缝合在后片14上。
在所述接缝66a、66b之间,在补片织物65和后片14之间设有隧道状的通路。该通路环绕开闭型通气孔18。
系绳70B的一端侧通过设在补片织物65上的小孔66c插入该通路。该系绳70B的一端通过接缝66d缝合在后片14和补片织物65a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地,在该气囊10内,作为内部部件设有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将气囊10B内部分为中央的第一室1与包围该第一室1的第二室2。该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的结构和配置与上述的图6至图9的气囊10B相同。即,该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也将气囊10B的前片12的中央部连接在后片14侧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绳70B的另一端通过接缝(省略图示)缝合在该第二内片22B上端侧的外周缘部上。
其中,该系绳70B的另一端可以缝合在第一内片22A上端侧的外周缘部上,也可以缝合在各内片22A、22B中的外周缘部以外的部位。并且,该系绳70B也可以与内片22A或22B连成一体地构成。
该气囊10B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图6至图9的气囊10A相同,在图10至图13中与图6至图9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具有这样构成的气囊10B的气囊装置的动作如下所述。
车辆碰撞时等,充气机36动作而向气囊10B内喷出气体,气囊10B因该气体膨胀。该气囊10B挤开模块罩48,在车辆室内展开。
该气囊10B中,同样地首先向第一室1内供给来自充气机36的气体而使该第一室1膨胀。此时,伴随着该第一室1的膨胀,第一及第二内片22A、22B向乘员侧展开膨胀,并且系绳70B被该内片22A、22B向气囊10B的内部侧拉紧而张紧,由此束紧开闭型通气孔18,以使其如图10及图14(c)所示地变窄,使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小。接着,通过连通口27、28气体从第一室1向第二室2流入,从而该第二室2膨胀。
在该气囊10B中,同样地,由于该第一室1与整个气囊10B相比容积更小,并且不与开闭型通气孔18直接连通,因而非常迅速地进行膨胀。因此,在早期中,系绳70B向气囊10B内部侧拉紧而使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小。由此,限制第二室2内的气体通过该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B外部流出,第二室2也迅速成为高内压。其结果,气囊10B整体先膨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的图6至图9的气囊10A相同地,由于用于连通第一室1和第二室2的连通口28配置在该第一室1内配置的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方向的延长线上,即与该充气机36的气体喷出口36a相对地进行配置,因而充气机36进行工作时,从该气体喷出口36a向该连通口28喷出气体。因此,来自该充气机36的气体通过该连通口28容易向第二室2流入。由此,使第二室2的膨胀进一步提前。
然后,在乘员与膨胀的该气囊10B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该气囊10B的前片12被乘员挤压而向后片14侧后退,从而内片22A、22B变得松弛,解除向气囊10B的内部侧拉紧系绳70B的拉伸力。由此,系绳70B松弛,如图12及图14(a)、图14(b)一样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增大。其结果,从该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B的外部流出气体,乘员被气囊10B柔软地挡住。
在该气囊10B中,如图11所示,由于内片22A、22B用于将前片12的左右方向中间附近连接在后片14侧,因而乘员P与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向后片14侧后退时,该内片22A、22B的松弛量也变得最大。相对于此,在乘员P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左侧或右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后片14侧的后退量,与乘员P直接与该中央部接触的情况相比变小,由此内片22A、22B的松弛量也变小。该内片22A、22B的松弛量,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越小。
并且,在该气囊10B中,同样地,乘员P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向后片14侧后退时,内片22A、22B最早地开始松弛,乘员P与前片12接触的位置从该中央部越向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内片22A、22B开始松弛的时间变迟。
在该气囊10B中,同样地,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即系绳70B中引入上述补片织物65和后片14之间的隧道状的通路的长度)与该内片22A、22B的松弛量成正比地增减。因此,乘员P与膨胀的气囊10B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最大,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越小。并且,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依赖于该内片22A、22B开始松弛的时间。因此,乘员P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最早开放,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
因此,在该气囊10B中,同样地,乘员P与该膨胀的气囊10B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开闭型通气孔18向气囊10B外部充分地流出,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时,能够抑制气体向气囊10B外部流出。
并且,在该气囊10B中,同样地,乘员P与膨胀的气囊10B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开闭型通气孔18迅速流出,在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而充分地挡住乘员。
另外,如图10、图14所示,该气囊10B也以越向外周侧厚度变小的形状膨胀,在该气囊10B中,同样地如上所述,由于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度变得越小而抑制气体向气囊10B外部流出,并且该开闭型通气孔18的开放时间变迟,即使在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该前片12也不会贴底,能够通过气囊10B充分挡住该乘员P。
图15及图16是又一实施方式的气囊以及气囊装置的水平剖视图;图17(a)是开闭型通气孔封闭(还包括小开度的情况)时的小气袋体的透视图;图17(b)是开闭型通气孔开放(还包括大开度的情况)时的小气袋体的透视图。其中,图15表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接触之前的状态,图16表示乘员与膨胀的气囊接触之后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地,气囊10C是膨胀以覆盖车辆的方向盘50的驾驶座用气囊。
该气囊10C,包括:构成乘员相对面的前片12;构成与该乘员相对面相反的一侧外侧面的后片14;连通该气囊10的内外的通气孔18、19A;限制来自该通气孔18的气体流出的作为限制部件的小气袋体100;以及将小气袋体100通过该通气孔19A连接到前片12上的作为连接部件的系绳70C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气囊10C中,省略连接前片12和后片14的吊绳80、内片22A、22B等内部部件。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这种内部部件。
在该气囊10C中,同样地,通气孔18是开闭型通气孔,通气孔19A是作为连接部件插孔的常开型通气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片14的左右两端侧的外周缘附近分别设有开闭型通气孔18,在所述开闭型通气孔18上分别安装有小气袋体100。所述开闭型通气孔18之间分别由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开口形成。并且,所述开闭型通气孔18,夹着通过后片1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省略图示)以实质上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配置。
另外,实质上左右对称,表示左右的开闭型通气孔18也可以不以完全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配置,也可以在从气囊10C的上述中心线至左侧的开闭型通气孔18为止的距离和至右侧的开闭型通气孔18为止的距离之间存在一些(约±50mm的范围)差,并且左右的开闭型通气孔18之间也可以沿上下方向稍微(在约±50mm的范围内)偏离。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片12的左右两端侧的外周缘附近分别设有常开型通气孔19A。所述常开型通气孔19A,在气囊10C膨胀的状态下,配置在距左右的开闭型通气孔18在乘员侧分别相同距离的位置上。并且,右侧的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A之间以及左侧的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A之间,分别配置在前片12和后片14的圆周方向中大致相同相位的位置上。其中,所述常开型通气孔19A之间也由相同形状和大小的开口形成。
另外,开闭型通气孔18和常开型通气孔19A的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同时配置在前片12和后片14的一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系绳70C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配置在气囊10C内,该中间部以将其长度方向设为左右方向的姿势通过接缝72缝合在前片12的中央部上。从该接缝72至系绳70C的一端为止的长度和至另一端为止的长度大致相等。该系绳70C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通过左右的常开型通气孔19A向气囊10C的外部拉出。
各小气袋体100为容积比气囊10C小的气囊体。
各小气袋体100分别配置在气囊10C的外部侧。在各小气袋体100的一端(基端)侧具有气体流入口101,该气体流入口101的周缘部跨越整个圆周通过接缝102缝合在各开闭型通气孔18的周缘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小气袋体100的该一端侧从各开闭型通气孔18插入气囊10C内,该气体流入口101的周缘部相对于各开闭型通气孔18的周缘部从气囊10C的内部侧重叠并通过接缝102进行缝合,但该气体流入口101的周缘部也可以从气囊10C的外部侧与各开闭型通气孔18的周缘部重叠而进行缝合。
从左右的常开型通气孔19A向气囊10C的外部拉出的系绳70C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通过接缝(省略标号)缝合在左右的小气袋体100的另一端(前端)侧(即各小气袋体100中距气体流入口100最远的部分或其附近)。
在各小气袋体100的前端侧和基端侧之间的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地将各小气袋体100的该前端侧向常开型通气孔19A侧拉紧而使各小气袋体100与气囊10C的外表面重叠时朝向气囊10C的外部侧的面),设有连通该小气袋体100的内外的气体流出口103。即,气囊10C内的气体可从各开闭型通气孔18通过各小气袋体100内以及该气体流出口103向气囊10C外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气体流出口103由在连接各小气袋体100的前端侧和基端侧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形成。
另外,左右的小气袋体100之间形成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及大小的结构。
该气囊10C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图1至图5的气囊10相同,在图15至图17中与图1至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具有这样构成的气囊10C的气囊装置的动作如下所述。
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地,车辆碰撞时等,充气机36动作而向气囊10C内喷出气体,气囊10C因该气体膨胀。该气囊10C挤开模块罩48,在车辆室内展开。
此时,伴随着气囊10C的前片12向乘员侧膨胀,系绳70C的中间部向乘员侧拉紧,由此该系绳70C的两端侧分别向气囊10C的内部侧拉引。由此,各小气袋体100的前端侧通过该系绳70C向各常开型通气孔19A侧拉紧,各小气袋体100如图15及图17(a)一样平坦地压扁并与气囊10C的外表面重叠。由此,各小气袋体100的气体流出口103被封闭而限制气囊10C内的气体流出,气囊10C迅速膨胀。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气体流出口103由在连接各小气袋体100的基端侧和前端侧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形成。因此,通过系绳70C拉紧各小气袋体100的前端侧时,由于在各小气袋体100的侧面向该狭缝的延伸方向施加有张力,因而该狭缝两侧的边缘部张紧而该狭缝处于关闭的状态,气体流出口103的封闭性良好。
然后,在乘员与膨胀的该气囊10C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该气囊10C的前片12被乘员挤压而向后片14侧后退,从而系绳70C松弛。由此,各小气袋体100能够从气囊10C的外表面分离,气体从气囊10C内通过各开闭型通气孔18向各小气袋体100内流入,各小气袋体100如图16及图17(b)一样向气囊10C的侧方膨胀。由此,各小气袋体100的气体流出口103开放,气囊10C内的气体从各开闭型通气孔18向各小气袋体100内流出,以及通过该气体流出口103向气囊10C外流出,通过气囊10C柔软地挡住乘员。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气体流出口103由在连接各小气袋体100的基端侧和前端侧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形成,这样系绳70C松弛而使各小气袋体100向气囊10C的侧方膨胀时,如图17(b)一样,该狭缝两侧的边缘部,因各小气袋体100的圆周方向上作用的张力在该狭缝的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扩展,由此气体流出口103成为大开度。
在该气囊10C中,同样地如图15所示,由于系绳70C连接前片12的左右方向中间附近和各小气袋体100,因而乘员P与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向后片14侧后退时,该系绳70C的松弛量也变得最大。相对于此,在乘员P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左侧或右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后片14侧的后退量,与乘员P直接与该中央部接触的情况相比变小,由此系绳70C的松弛量也变小。该系绳70C的松弛量,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越小。
并且,在该气囊10C中,同样地乘员P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而使该中央部向后片14侧后退时,系绳70C最早地开始松弛,乘员P与前片12接触的位置从该中央部越向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系绳70C开始松弛的时间变迟。
在该气囊10C中,同样地,各小气袋体100的气体流出口103的开度(即各小气袋体100距气囊10C的外表面的分离距离)与该系绳70的松弛量成正比地增减。因此,乘员P与膨胀的气囊10C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气体流出口103的开度变得最大,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气体流出口103的开度变得越小。并且,该气体流出口103的开放时间依赖于该系绳70开始松弛的时间。因此,乘员P与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气体流出口103的开度最早开放,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气体流出口的开放时间变迟。
因此,在该气囊10C中,同样地,乘员P与该膨胀的气囊10C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气体流出口103向气囊10C外部充分地流出,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时,能够抑制气体向气囊10C外部流出。
并且,在该气囊10C中,同样地乘员P与膨胀的气囊10C的前片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接触时,使气体从气体流出口103迅速流出,在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使该气体流出口103的开放时间变迟而充分地挡住乘员。
另外,如图15、图16所示,该气囊10C也以越向外周侧厚度变小的形状膨胀,在该气囊10C中,同样地如上所述,由于乘员P相对于前片12的接触位置越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气体流出口103的开度变得越小而抑制气体向气囊10C外部流出,并且该气体流出口103的开放时间变迟,即使在乘员P向该前片12的左端侧或右端侧偏离而接触的情况下,该前片12也不会贴底,能够通过气囊10C充分挡住该乘员P。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气囊10C构成开闭型通气孔18、常开型通气孔19A、小气袋体100(各气体流出口103)以及系绳70C夹着该气囊10C的左右方向的中间而左右对称的结构,因而能够使左右的气体流出口103大致均匀地开闭。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都只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
例如在图1至图5、图6至图9以及图10至图14的各实施方式中,开闭型通气孔18仅设有1个,开闭型通气孔18也可以设有2个以上。并且,在图15至图17的实施方式中,开闭型通气孔18设有2个,开闭型通气孔18也可以仅设有1个或设有3个以上。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始终连通气囊内外,并且设有不是连接部件插孔的常开型通气孔。
在上述的图1至图5以及图6至图9的各实施方式中,盖体用于封闭整个开闭型通气孔,也可以将开闭型通气孔从大开度成为小开度。例如,盖体也可以构成为即使与开闭型通气孔重叠时也使该开闭型通气孔部分地从盖体突出,允许气体从该突出的部分流出。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在盖体中的与开闭型通气孔重叠的位置设置直径比该开闭型通气孔小的孔,即使在开闭型通气孔封闭时也通过该孔允许气体的流出。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各通气孔形成大致呈圆形的开口,但各通气孔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狭缝状等。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都是将本发明应用于车辆的驾驶座用气囊及气囊装置的应用例,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除此以外的各种气囊及气囊装置,例如车辆的副驾驶座用、后座用气囊及气囊装置等。
Claims (8)
1.一种气囊,具有开闭型通气孔和限制气体从该开闭型通气孔流出的限制部件,该限制部件如下构成:该气囊膨胀时,在物体未与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时使该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在物体与膨胀的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而使该气囊的外表面向该气囊内后退时,使该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以将气体从该开闭型通气孔排出到气囊外;
所述气囊的特征在于,
该限制部件如下构成: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接触时,使从该开闭型通气孔排出的气体总量最多;并且,通过向气囊内部侧施加张力使所述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通过减小该张力使该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该气囊还具有连接该限制部件和所述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连接部件;
气囊膨胀时,在所述物体未与该乘员相对面接触时,该连接部件在该乘员相对面与限制部件之间张紧,由此对该限制部件施加朝向气囊内部侧的张力,使所述开闭型通气孔关闭或成为小开度;
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该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后退的情况下,该连接部件松弛,由此施加在该限制部件上的张力减小,该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所述限制部件是配置在该气囊外部的小气袋体,在该小气袋体的一端侧具有气体流入口,该气体流入口连接在所述开闭型通气孔上,并且在该小气袋体的另一端侧连接所述连接部件,在该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之间的侧面设有气体流出口;
气体能够从该开闭型通气孔通过该小气袋体的内部和该气体流出口向气囊外流出;
在该气囊中,在远离该开闭型通气孔的位置上还设有连通该气囊内外的连接部件插孔,该连接部件通过该连接部件插孔连接该小气袋体的该另一端侧和所述乘员相对面;
气囊膨胀时,该连接部件张紧,由此该小气袋体的该另一端侧被向该连接部件插孔侧拉紧,该小气袋体重叠到气囊外表面上,由此使所述气体流出口关闭或成为小开度;
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所述乘员相对面接触而使该乘员相对面向气囊内部侧后退时,该连接部件松弛,由此该小气袋体与气囊外表面分离,使该气体流出口打开或成为大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如下构成:在所述物体与膨胀的气囊的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接触时,从该物体与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后至所述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为止的时间最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如下构成:所述物体与膨胀的该气囊的接触位置越从所述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向该左右方向的两端侧远离,从该物体与该气囊的外表面接触后至所述开闭型通气孔打开或成为大开度为止的时间越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在该气囊内设有内部部件,该内部部件将该气囊的膨胀时的所述乘员相对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连接到该气囊的乘员相反侧;
所述连接部件连接于该内部部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该气体流出口由在连接该小气袋体的所述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形成。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型通气孔配置在气囊膨胀时的该气囊的乘员相反面的左右方向中间附近、且上下方向中央的上侧或下侧。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型通气孔分别以夹着该气囊的左右方向中间的基本左右对称的位置关系配置在气囊膨胀时的该气囊的乘员相反面的左半侧及右半侧、或该气囊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上。
8.一种气囊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和使该气囊膨胀的充气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92236A JP5104234B2 (ja) | 2007-11-09 | 2007-11-09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7-292236 | 2007-11-09 | ||
JP2007292236 | 2007-11-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28601A CN101428601A (zh) | 2009-05-13 |
CN101428601B true CN101428601B (zh) | 2012-12-12 |
Family
ID=40251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7456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8601B (zh) | 2007-11-09 | 2008-11-10 |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78538B2 (zh) |
EP (1) | EP2058182B1 (zh) |
JP (1) | JP5104234B2 (zh) |
CN (1) | CN1014286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06017996U1 (de) * | 2006-11-22 | 2007-02-15 | Takata-Petri Ag | Gassack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JP4940312B2 (ja) * | 2007-02-14 | 2012-05-30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自動車用エアバッグ |
JP5156344B2 (ja) * | 2007-11-12 | 2013-03-06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4475333B2 (ja) * | 2008-01-25 | 2010-06-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4992853B2 (ja) * | 2008-08-06 | 2012-08-08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8226118B2 (en) * | 2009-08-05 | 2012-07-24 | Autoliv Asp, Inc. | Safety venting with passively closeable vents |
US8407968B2 (en) * | 2009-10-16 | 2013-04-02 | Autoliv Asp, Inc. | Method of packaging an inflatable airbag cushion including a wrapper and deployment flap |
JP5607480B2 (ja) * | 2010-09-24 | 2014-10-15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の蓋部材の縫合方法 |
US8684407B2 (en) * | 2010-10-27 | 2014-04-01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Air bag with height adaptive tether |
US8678431B2 (en) * | 2010-10-27 | 2014-03-25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 Air bag with tether and pulley arrangement |
US8696022B2 (en) * | 2010-10-27 | 2014-04-15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Air bag with variable venting |
US8684404B2 (en) * | 2010-10-27 | 2014-04-01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Air bag with variable venting |
KR101230828B1 (ko) * | 2010-10-28 | 2013-02-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운전석 에어백장치 |
JP5629554B2 (ja) | 2010-11-04 | 2014-11-19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8540276B2 (en) | 2011-11-07 | 2013-09-24 | Autoliv Asp, Inc. | Inflatable knee airbag assemblies with cushion fold pattern |
US8727377B2 (en) * | 2012-02-23 | 2014-05-20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Adaptive vent and method for airbag |
US8523220B1 (en) | 2012-03-19 | 2013-09-03 | Amsafe, Inc. | Structure mounted airbag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JP5883325B2 (ja) | 2012-03-28 | 2016-03-15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ベントホール開閉制御方法 |
US8646808B2 (en) | 2012-06-18 | 2014-02-11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with active vent |
JP5980956B2 (ja) * | 2012-12-20 | 2016-08-31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8882143B2 (en) | 2013-02-08 | 2014-11-11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with slit vent |
US9108590B2 (en) | 2013-04-03 | 2015-08-18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with active vent |
US9327674B2 (en) * | 2014-04-02 | 2016-05-03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Passive air bag vent with guide |
KR102171930B1 (ko) * | 2014-05-08 | 2020-10-30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에어백 모듈 |
JP6383176B2 (ja) | 2014-05-12 | 2018-08-29 |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9150189B1 (en) | 2014-05-22 | 2015-10-06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systems with side venting |
JP6574554B2 (ja) * | 2014-06-26 | 2019-09-11 |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 |
JP6431711B2 (ja) * | 2014-07-16 | 2018-11-28 |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KR102277472B1 (ko) * | 2014-10-30 | 2021-07-14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에어백 장치 |
JP6584068B2 (ja) * | 2014-12-12 | 2019-10-02 |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9944245B2 (en) | 2015-03-28 | 2018-04-17 | Amsafe, Inc. | Extending pass-through airbag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SG11201708221UA (en) | 2015-04-11 | 2017-11-29 | Amsafe Inc | Active airbag vent system |
US9725065B2 (en) * | 2015-04-24 | 2017-08-0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airbag with active vent |
US9676364B2 (en) * | 2015-09-30 | 2017-06-13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systems with passive venting control |
US10093270B2 (en) | 2016-01-13 | 2018-10-09 | Autoliv Asp, Inc. | Multi-flap vents for inflatable chambers |
US10604259B2 (en) | 2016-01-20 | 2020-03-31 | Amsafe, Inc. |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having extending restraint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0814826B2 (en) | 2016-06-07 | 2020-10-27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Airbag device |
KR102083142B1 (ko) * | 2016-09-05 | 2020-03-02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커튼 에어백 장치 |
WO2018193688A1 (ja) * | 2017-04-16 | 2018-10-25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10427639B2 (en) | 2018-01-10 | 2019-10-01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systems with passive venting control |
US11254273B2 (en) * | 2018-10-19 | 2022-02-22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Venting of airbag for adjustment of cushioning surface position |
WO2020217859A1 (ja) * | 2019-04-24 | 2020-10-29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10967829B1 (en) * | 2019-09-17 | 2021-04-06 |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 Driver side airbag module |
KR20210034249A (ko) * | 2019-09-20 | 2021-03-30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에어백 장치 |
US11292423B2 (en) | 2020-05-18 | 2022-04-05 | Autoliv Asp, Inc. | Vent flap for airbag assemblies |
JP2023084606A (ja) * | 2021-12-07 | 2023-06-19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CN115384366B (zh) * | 2022-08-03 | 2024-06-04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及安全气囊包 |
JP2024147454A (ja) * | 2023-04-03 | 2024-10-16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可変ベント機構、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フラップ機構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9660A (zh) * | 2005-08-24 | 2007-02-28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27330A (ja) * | 1992-10-16 | 1994-05-10 | Toyoda Gosei Co Ltd |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 |
JPH06286570A (ja) * | 1993-03-30 | 1994-10-11 | Hino Motors Ltd | 車両用の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 |
FR2757465B1 (fr) | 1996-12-20 | 1999-03-05 | Aerazur | Sac de securite gonflable muni d'une soupape a ouverture commandee |
JP2000142307A (ja) | 1998-11-04 | 2000-05-23 | Kansei Corp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4423738B2 (ja) * | 2000-03-31 | 2010-03-03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 |
US6832778B2 (en) | 2002-07-19 | 2004-12-21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Air bag restraint including selectively operable venting elements |
US20050248137A1 (en) * | 2002-09-16 | 2005-11-10 |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 Air bag module with vent controlled by tether |
JP4031338B2 (ja) * | 2002-10-02 | 2008-01-09 |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5153726A (ja) * | 2003-11-26 | 2005-06-16 | Takata Corp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7614654B2 (en) * | 2005-12-07 | 2009-11-10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cushion with diffuser with cinch tube to vent gas for out-of-position conditions |
US7347450B2 (en) | 2004-10-06 | 2008-03-25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cushion with cinch tube for reduced out-of-position effects |
US7237802B2 (en) * | 2004-04-27 | 2007-07-03 | Autoliv Asp, Inc. | Cushion venting design for out of position occupant protection |
US7328915B2 (en) | 2004-10-06 | 2008-02-12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cushion with tether deactivated venting for reduced out-of-position effects |
US7261319B2 (en) * | 2005-01-07 | 2007-08-28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cushion with adaptive venting for reduced out-of-position effects |
JP4622651B2 (ja) * | 2005-02-25 | 2011-02-02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5045017B2 (ja) * | 2005-08-24 | 2012-10-10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7099122A (ja) * | 2005-10-05 | 2007-04-19 | Takata Corp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EP1790538A3 (en) * | 2005-11-28 | 2008-09-03 | Toyoda Gosei Co., Ltd. | Airbag apparatus |
JP2007223396A (ja) | 2006-02-22 | 2007-09-06 | Honda Motor Co Ltd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DE102006017332B3 (de) | 2006-04-11 | 2007-12-13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Gassack-Einheit |
JP2008179337A (ja) * | 2006-08-04 | 2008-08-07 | Takata Corp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7770926B2 (en) * | 2007-08-09 | 2010-08-10 | Autoliv Asp, Inc. | Airbag adaptive venting for out-of-position occupants |
-
2007
- 2007-11-09 JP JP2007292236A patent/JP510423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9-04 US US12/230,736 patent/US787853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9-12 EP EP08016153.2A patent/EP2058182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8-11-10 CN CN2008101745694A patent/CN10142860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9660A (zh) * | 2005-08-24 | 2007-02-28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JP特开2000-142307A 2000.05.23 |
JP特开平6-127330A 1994.05.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58182B1 (en) | 2013-06-19 |
JP2009113757A (ja) | 2009-05-28 |
EP2058182A1 (en) | 2009-05-13 |
US7878538B2 (en) | 2011-02-01 |
US20090121461A1 (en) | 2009-05-14 |
JP5104234B2 (ja) | 2012-12-19 |
CN101428601A (zh) | 2009-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28601B (zh) |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 |
CN101754888B (zh) | 气囊及气囊装置 | |
EP2058181B1 (en) | Airbag and airbag device | |
CN1919660B (zh) |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 |
EP1879773B1 (en) | Curtain airbag assembly | |
US7708311B2 (en) | Airbag for front passenger's seat | |
US8215665B2 (en) | Airbag device | |
JP5286789B2 (ja)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
EP2562054B1 (en) | Vehicle side airbag device | |
CN101489837B (zh) | 气囊以及气囊装置 | |
US8128124B2 (en) | Airbag cushion and airbag apparatus | |
CN103963732B (zh) | 制造气囊的方法 | |
JP2014159265A (ja)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
US7984924B2 (en) | Airbag apparatus for a front passenger's seat | |
JP2007099122A (ja)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2009067079A (ja) |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akata Corporation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