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0664A - 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00664A CN101400664A CNA2007800090059A CN200780009005A CN101400664A CN 101400664 A CN101400664 A CN 101400664A CN A2007800090059 A CNA2007800090059 A CN A2007800090059A CN 200780009005 A CN200780009005 A CN 200780009005A CN 101400664 A CN101400664 A CN 1014006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enyl
- oxyethane ylmethoxy
- epoxy compounds
- crystallization
- methy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3/00—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3/0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 C07D303/12—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 C07D303/18—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with hydrocarbon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singly or doubly bound oxygen atoms by etherified hydroxyl radicals
- C07D303/28—Ethers with hydr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oxirane rings
- C07D303/30—Ethers of oxirane-containing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ll hydroxyl radicals are etherified with oxirane-containing hydroxy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1/00—Preparation of oxiranes
- C07D301/32—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313—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 H05K1/032—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one material
- H05K1/0326—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 consisting of one material containing O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oxy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该方法中含有:(A)将含有包含式(1)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冷却至内温T1℃,使式(1)所示的环氧化合物的结晶析出,得到悬浮液的步骤,(B)将上述步骤(A)得到的悬浮液加热至满足式(I)的温度T2℃的步骤,以及(C)将上述步骤(B)中加热至T2℃的悬浮液冷却至满足下式(II)的温度T3℃的步骤。(式(1)中,Ar1、Ar2和A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下式所示的任意一种二价基团。)(式(I)中,T表示上述步骤(A)中使用的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的饱和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
背景技术
式(1)
(式中,Q1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为1~9的直链状亚烷基,构成该直链状亚烷基的至少1个亚甲基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此外,可以在该亚甲基之间插入-O-或-N(R4)-。其中,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Q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状亚烷基,构成该直链状亚烷基的至少1个亚甲基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
Ar1、Ar2和A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下式所示的任意一种二价基团。
其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a表示0~8的整数,b、e和g表示0~6的整数,c表示0~7的整数,d和h表示0~4的整数,f表示0~5的整数。此外,在上述二价基团中,R为多个时,所有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R1、R2和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所示的环氧化合物如EP1698625A1中所记载,熔融温度低,可以在固化温度以下与固化剂熔融混合。此外,使用固化剂使上述环氧化合物固化得到的环氧树脂固化物不仅表现出液晶性,而且由于具有高的热传导率,作为印刷布线基板等要求高热放散性的绝缘材料是有用的。
EP1698625A1中公开了从含有环氧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中除去未反应的表氯醇,加入溶剂得到溶液,将该溶液冷却,由此使环氧化合物的结晶析出的方法。
但是,从环氧化合物的纯度和过滤性方面考虑,期待在工业上进行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
<1>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该方法含有下述步骤:
(A)将含有包含式(1)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冷却至内温T1℃,使式(1)所示的环氧化合物的结晶析出,得到悬浮液的步骤,
(式中,Ar1、Ar2和A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下式所示的任意一种二价基团。
其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a表示0~8的整数,b、e和g表示0~6的整数,c表示0~7的整数,d和h表示0~4的整数,f表示0~5的整数。此外,在上述二价基团中,R为多个时,所有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R2和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Q1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为1~9的直链状亚烷基,构成该直链状亚烷基的至少1个亚甲基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此外,可以在亚甲基之间插入-O-或-N(R4)-。其中,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Q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状亚烷基,构成该直链状亚烷基的至少1个亚甲基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
(B)将上述步骤(A)得到的悬浮液加热至满足式(I)的温度T2℃的步骤,
T1<T2<T (I)
(式中,T表示上述步骤(A)中使用的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的饱和温度。)
以及
(C)将上述步骤(B)中加热至T2℃的悬浮液冷却至满足下式(II)的温度T3℃的步骤;
T3<T1 (II)
<2><1>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的溶剂为选自脂肪族酮溶剂、醚溶剂和芳香烃溶剂中的至少1种;
<3><1>或<2>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为30~60℃;
<4><1>~<3>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的浓度为10~40重量%,温度T1为满足下式(III)的温度;
T1<T-5 (III)
<5><1>~<4>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2为满足下式(IV)的温度;
T-5<T2<T (IV)
<6><1>~<5>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3为满足下式(V)的温度;
-10<T3<T-5 (V)
<7><1>~<6>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1为10~30℃;
<8><1>~<7>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2为30~60℃;
<9><1>~<8>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3为-10~20℃;
<10><1>~<9>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1和Ar3独立地为下式所示的基团;
(式中,R和h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11><1>~<10>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1和Ar3独立地为1,4-亚苯基、3-甲基-1,4-亚苯基或3-异丙基-1,4-亚苯基;
<12><1>~<11>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2为下式所示的基团;
(式中,R和c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13><1>~<12>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2为1-环己烯-1,4-二基;
<14><1>~<9>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1和Ar3独立地为下式所示的基团,
(式中,R和h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Ar2为下式所示的基团;
(式中,R和c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15><1>~<9>任意一项中记载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1和Ar3独立地为1,4-亚苯基、3-甲基-1,4-亚苯基或3-异丙基-1,4-亚苯基,Ar2为1-环己烯-1,4-二基。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步骤(A)进行说明。
式(1)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下文简称为环氧化合物(1))的式中,
Ar1、Ar2和A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下式所示的任意一种二价基团,
R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a表示0~8的整数,b、e和g表示0~6的整数,c表示0~7的整数,d和h表示0~4的整数,f表示0~5的整数。
作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叔戊基、正己基、1-甲基戊基、1-乙基丁基、正庚基、正辛基、2-乙基己基、异辛基、叔辛基、环己基、环辛基等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
上述二价基团中,R为多个时,所有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上述二价基团,可以举出环己烷-1,4-二基、2-环己烯-1,4-二基、1-环己烯-1,4-二基、1,4-环己二烯-3,6-二基、1,3-环己二烯-1,4-二基、1,3-环己二烯-2,5-二基、1,4-环己二烯-1,4-二基、1,4-亚苯基、2-甲基环己烷-1,4-二基、3-甲基-1,4-亚苯基、3-异丙基-1,4-亚苯基等。
其中,优选为Ar1和Ar3独立地是下式
(式中,R和h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所示的基团的环氧化合物(1),更优选为Ar1和Ar3独立地为1,4-亚苯基、3-甲基-1,4-亚苯基或3-异丙基-1,4-亚苯基的环氧化合物(1)。
此外,优选为Ar2是下式
(式中,R和c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所示的基团的环氧化合物(1),更优选为Ar2是1-环己烯-1,4-二基的环氧化合物(1)。
其中,更优选为Ar1和Ar3独立地是下式
(式中,R和h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所示的基团,Ar2为下式
(式中,R和c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所示的基团的环氧化合物(1),特别优选Ar1和Ar3独立地为1,4-亚苯基、3-甲基-1,4-亚苯基或3-异丙基-1,4-亚苯基,Ar2为1-环己烯-1,4-二基的环氧化合物(1)。
上式(1)中,R1、R2和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可以举出与上述烷基相同的烷基。
Q1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为1~9的直链状亚烷基。作为碳原子数为1~9的直链状亚烷基,可以举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亚己基、亚壬基等1~9个亚甲基直链状键合而成的基团。构成上述碳原子数为1~9的直链状亚烷基的至少1个亚甲基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此外,可以在亚甲基之间插入-O-或-N(R4)-。
作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可以举出与上述烷基相同的烷基。
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可以举出与上述烷基相同的烷基。
作为上述至少1个亚甲基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或在亚甲基之间插入-O-或-N(R4)-的亚烷基,可以举出2-甲基亚丙基、1,2-二甲基亚乙基、3-氧杂亚丁基、3-氧杂亚戊基等。
作为上述Q1,优选为单键。
Q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状亚烷基,构成该直链状亚烷基的至少1个亚甲基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
作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和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状亚烷基,可以举出与上述相同的烷基或直链状亚烷基。
作为上述环氧化合物(1),可以举出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正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异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正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仲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叔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正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叔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正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1-甲基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1-乙基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环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正庚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正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2-乙基己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叔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环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环己烷、
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正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异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正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仲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叔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正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叔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正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1-甲基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1-乙基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环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正庚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正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2-乙基己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叔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环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
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正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异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正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仲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叔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正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叔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正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1-甲基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1-乙基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环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正庚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正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2-乙基己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叔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环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环己烯、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正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异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正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仲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叔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正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叔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正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1-甲基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1-乙基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环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正庚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正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2-乙基己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叔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环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2,5-环己二烯、
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正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异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正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仲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叔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正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叔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正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1-甲基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1-乙基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环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正庚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正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2-乙基己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叔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环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5-环己二烯、
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正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异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正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仲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叔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正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叔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正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1-甲基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1-乙基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环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正庚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正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2-乙基己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叔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环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4-环己二烯、
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正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异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正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仲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叔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正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叔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正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1-甲基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1-乙基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环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正庚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正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2-乙基己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叔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环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3-环己二烯、
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2-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正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异丙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正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仲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叔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正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叔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正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1-甲基戊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1-乙基丁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环己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正庚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正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2-乙基己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叔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环辛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苯、
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4-二{4-(3-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4-{4-(3-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环己烷、
1,4-二{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4-{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环己烷、1,4-二{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4-{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环己烷、1,4-二{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4-{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环己烷、1,4-二{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4-{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环己烷、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4-二{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4-二{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
1,4-二{4-(环氧乙烷基乙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乙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乙氧基)苯基}-1-环己烯、1,4-二{4-(3-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3-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4-{4-(3-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1-环己烯、1,4-二{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4-{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1-环己烯、1,4-二{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4-{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1-环己烯、1,4-二{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4-{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1-环己烯、1,4-二{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4-{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1-环己烯、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1-环己烯、1,4-二{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1-环己烯、1,4-二{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1-环己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1-环己烯、
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苯、1,4-二{4-(3-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苯、1-{3-甲基-4-(3-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4-{4-(3-环氧乙烷基丙氧基)苯基}苯、1,4-二{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苯、1-{3-甲基-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4-{4-(4-环氧乙烷基丁氧基)苯基}苯、1,4-二{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苯、1-{3-甲基-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4-{4-(5-环氧乙烷基戊氧基)苯基}苯、1,4-二{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苯、1-{3-甲基-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4-{4-(6-环氧乙烷基己氧基)苯基}苯、1,4-二{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苯、1-{3-甲基-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4-{4-(8-环氧乙烷基辛氧基)苯基}苯、1,4-二{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苯、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苯、1,4-二{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苯、1-{3-甲基-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2-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苯、1,4-二{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苯、1-{3-甲基-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4-{4-(3-甲基-环氧乙烷基)甲氧基乙氧基苯基}苯等。
含有上述环氧化合物(1)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例如,如EP1698625A1所记载,可以通过使式(2)
HO—Q1—Ar1-Ar2-Ar3-Q1—OH (2)
(式中,Q1、Ar1、Ar2和Ar3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文简称为二羟基化合物(2))与式(3)
(式中,R1、R2、R3和Q2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X表示卤原子。)所示的化合物(下文简称为化合物(3))在氢氧化钠等碱的存在下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浓缩,除去未反应的化合物(3),加入溶剂,根据需要用水洗涤的方法制备。此外,也可以通过使二羟基化合物(2)与化合物(3)在选自胺化合物和铵盐中的至少1种的存在下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和无机碱混合并进一步进行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浓缩,除去未反应的化合物(3),加入溶剂,根据需要用水洗涤的方法,制备含有环氧化合物(1)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在得到的粗产物中析出无机盐等不溶成分时,优选通过过滤等预先除去不溶成分。
通过使二羟基化合物(2)与化合物(3)在选自胺化合物和铵盐中的至少1种的存在下反应,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和无机碱混合并进一步进行反应,制备含有环氧化合物(1)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时,通常在二羟基化合物(2)与化合物(3)反应,二羟基化合物(2)消失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无机碱。优选在二羟基化合物(2)消失、生成的二羟基化合物(2)1分子与化合物(3)1分子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50%以上消失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无机碱。反应混合物中的二羟基化合物(2)以及二羟基化合物(2)1分子与化合物(3)1分子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含量可以通过液相色谱等通常的分析方法确认。
作为胺化合物,可以举出三甲基胺、三乙基胺、三正丙基胺、三正丁基胺、N,N-二甲基苯胺、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N-甲基吗啉等叔胺等。作为铵盐,可以举出氯化四乙基铵、氯化四正丁基铵、氯化苄基三乙基铵、溴化四乙基铵、溴化四正丁基铵等卤化季铵。其用量相对于二羟基化合物(2)1摩尔,通常为0.005~20摩尔。
二羟基化合物(2)与化合物(3)的反应可以在无溶剂下或在溶剂的存在下实施。作为溶剂,可以举出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溶剂,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溶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等醇溶剂,乙二醇等二元醇溶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等酮溶剂,乙腈等腈溶剂,二乙基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噁烷、四氢呋喃等醚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等酰胺溶剂等。此外,也可以将化合物(3)用作溶剂。
反应温度通常为10~100℃。
作为无机碱,可以举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等。
无机碱的用量相对于在二羟基化合物(2)与化合物(3)的反应中使用的二羟基化合物(2)1摩尔,通常为0.2~20摩尔。
混合无机碱和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通常为0~100℃。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含有环氧化合物(1)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如上所述,通常使用含有二羟基化合物(2)与化合物(3)反应得到的环氧化合物(1)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作为上述粗产物,优选为环氧化合物(1)的含量为70重量%以上的粗产物,更优选为环氧化合物(1)的含量为85重量%以上的粗产物。
在上述粗产物中通常含有使用的原料二羟基化合物(2)或反应中间体等。例如,作为二羟基化合物(2)使用式(4)
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作为化合物(3)使用表氯醇时,得到含有式(5)
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粗产物,在该粗产物中,含有原料式(4)所示的二羟基化合物、下式(6)
所示的化合物、式(7)
所示的化合物等。
作为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的溶剂,可以举出丙酮、甲基乙基酮、二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脂肪族酮溶剂,二乙基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噁烷、四氢呋喃等醚溶剂,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异丙基苯、甲基·异丙基苯、氯苯等芳香烃溶剂,乙腈、丙腈等腈溶剂等或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为选自脂肪族酮溶剂、醚溶剂和芳香烃溶剂中的至少1种。此外,在上述溶液中也可以含有正戊烷、正己烷、1-己烷、正庚烷、1-辛烷、正辛烷、正癸烷、环戊烷、环己烷等脂肪烃溶剂等。
上述溶剂的用量若过多则环氧化合物(1)的取得量变少,若过少则易产生因结垢等导致附着在反应容器内等,所以实用上基于环氧化合物(1)的种类以及量、溶剂的种类进行调整以使上述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1)的饱和温度T℃为30~60℃。上述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1)的浓度优选为10~40重量%。其中,饱和温度T℃指的是冷却上述溶液、析出环氧化合物(1)的结晶后,对得到的环氧化合物(1)的结晶析出的溶液进行加热,析出的结晶全部溶解时的温度。
本步骤(A)为将含有包含上述环氧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冷却至内温T1℃,析出环氧化合物(1)的结晶,得到悬浮液的步骤。
上述溶液的冷却温度T1℃可以为上述饱和温度T℃以下、环氧化合物(1)的结晶析出的温度。虽然根据环氧化合物(1)的含量或有机溶剂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但是上述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1)的浓度为10~40重量%时的冷却温度T1℃优选为满足下式(III)
T1<T-5 (III)
的温度,具体地说,为10~30℃,优选为20~30℃。
根据需要可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晶种,优选在上述溶液的温度为饱和温度T℃以下之后加入晶种,更优选在上述溶液的温度为T℃~(T-20)℃、未析出环氧化合物(1)的结晶的阶段加入晶种。
优选将冷却至温度T1℃的悬浮液在同一温度下搅拌的同时保持1~3小时左右。
如此得到在使用的溶液中含有的环氧化合物(1)中通常10~80重量%、优选20~60重量%的环氧化合物(1)以结晶的形式析出的悬浮液。
接着,对于(B)将上述步骤(A)得到的悬浮液加热至满足式(I)
T1<T2<T (I)
(式中,T表示在上述步骤(A)中使用的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的饱和温度。)的温度T2℃的步骤进行说明。
作为温度T2,为比在上述步骤(A)中使用的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的饱和温度T℃低的温度,且为比上述步骤(A)的冷却温度T1高的温度,可以为悬浮液中的环氧化合物(1)的结晶的一部分可以溶解的温度。优选为得到所使用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1)中约10~50重量%的环氧化合物(1)以结晶的形式析出的悬浮液的温度。具体地说,环氧化合物(1)的浓度为10~40重量%时,温度T2优选满足下式(IV)。
T-5<T2<T (IV)
实用上温度T2优选为30~60℃,更优选为35~45℃。
优选将悬浮液加热至T2℃后,进行搅拌的同时在同一温度下保持1~4小时左右。
最后,对于(C)将上述步骤(B)中加热至T2℃的悬浮液冷却至满足下式(II)
T3<T1 (II)
的温度T3℃的步骤进行说明。
作为温度T3,比步骤(A)的冷却温度T1低即可,但是优选为使用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1)中的75重量%以上以结晶的形式析出的温度。具体地说,环氧化合物(1)的浓度为10~40重量%时,温度T3优选满足下式(V)。
-10<T3<T-5 (V)
从得到的悬浮液的粘度方面考虑,实用上优选温度T3为-10~20℃,更优选为0~10℃。
通过过滤如此得到的悬浮液,可以取出环氧化合物(1)的结晶,但是优选将悬浮液冷却至T3℃后,进行搅拌的同时在同一温度下保持1~10小时左右后过滤。
得到的环氧化合物(1)的纯度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等通常的分析方法分析。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施,得到的环氧化合物的纯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面积百分率法算出。
参考例1
向具有温度计、搅拌装置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1-(3-甲基-4-羟基苯基)-4-(4-羟基苯基)-1-环己烯25.0g、表氯醇244.9g以及溴化四正丁基铵5.8g。在氮气氛围气下、在50℃将得到的混合物搅拌的同时加热10小时,使其反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反应混合物后可知,1-(3-甲基-4-羟基苯基)-4-(4-羟基苯基)-1-环己烯消失,1-(3-甲基-4-羟基苯基)-4-(4-羟基苯基)-1-环己烯1分子与表氯醇1分子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面积百分率值为0.41%。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氢氧化钠11.1g,在室温下进一步反应2小时,得到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反应混合物。在减压条件下、在50℃浓缩反应混合物,除去未反应的表氯醇。向得到的浓缩残渣78.4g中加入甲基异丁基酮245.7g和离子交换水100.8g,在50℃搅拌30分钟。静置后,分离有机层和水层。将得到的有机层用离子交换水81.1g洗涤后,在减压条件下、在50℃浓缩,通过过滤除去析出的不溶成分,得到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250.1g(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面积百分率值:96.2%)。饱和温度为42℃。
实施例1
将上述参考例1中得到的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250.1g冷却至20℃析出结晶,得到悬浮液。将得到的悬浮液加热至40℃,在同一温度下保持3小时。然后,用7小时冷却至10℃,在同一温度下保持2小时。过滤得到的悬浮液。过滤时间为1分钟以内,结晶的过滤性非常优异。将得到的结晶用调整为10℃的甲基异丁基酮20g洗涤3次后,在减压条件下、在50℃干燥,得到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白色结晶27.3g。面积百分率值:98.8%,收率:77.8%。
实施例2
将与上述参考例1同样实施得到的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218.8g(饱和温度:42℃)冷却至20℃析出结晶,得到悬浮液。将得到的悬浮液加热至38℃,在同一温度下保持3小时。然后用3.5小时冷却至10℃,在同一温度下保持2小时。过滤得到的悬浮液。过滤时间为1分钟以内,过滤性非常优异。将得到的结晶用调整为10℃的甲基异丁基酮20g洗涤3次后,在减压条件下在50℃干燥,得到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白色结晶24.6g。面积百分率值:98.7%,收率:70.4%。
实施例3
将与上述参考例1同样实施得到的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217.7g(饱和温度:42℃)冷却至20℃析出结晶,得到悬浮液。将得到的悬浮液加热至35℃,在同一温度下保持3小时。然后,用7小时冷却至10℃,在同一温度下保持2小时。过滤得到的悬浮液。过滤时间为1分钟以内,过滤性非常优异。将得到的结晶用调整为10℃的甲基异丁基酮20g洗涤3次后,在减压条件下在50℃干燥,得到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白色结晶23.8g。面积百分率值:97.8%,收率:68.0%。
参考例2
与上述参考例1同样地实施1-(3-甲基-4-羟基苯基)-4-(4-羟基苯基)-1-环己烯与表氯醇的反应,得到浓缩残渣94.1g。向得到的浓缩残渣中加入甲苯200g和离子交换水100.0g,在50℃搅拌30分钟。静置后,分离有机层和水层。将得到的有机层用离子交换水洗涤2次后,在减压条件下在50℃浓缩,通过过滤除去析出的不溶成分,得到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甲苯溶液218.8g。饱和温度为40℃。
实施例4
将上述参考例2中得到的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甲苯溶液218.8g冷却至20℃析出结晶,得到悬浮液。将得到的悬浮液加热至38℃,在同一温度下保持3小时。然后,用3.5小时冷却至10℃,在同一温度下保持2小时。过滤得到的悬浮液。过滤时间为1分钟以内,结晶的过滤性非常优异。将得到的结晶用调整为10℃的甲苯20g洗涤3次后,在减压条件下在50℃干燥,得到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白色结晶17.9g。面积百分率值:98.1%,收率:51.4%。
比较例1
将与上述参考例1同样地得到的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260.0g用3.5小时冷却至10℃,在同一温度下保持2小时。过滤得到的悬浮液时,过滤时间为30分钟以上,过滤性非常差。将得到的结晶用调整为10℃的甲基异丁基酮20g洗涤后,在减压条件下在50℃干燥,得到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白色结晶27.3g。面积百分率值:97.5%,收率:74.8%。
比较例2
将与上述参考例1同样地得到的含有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甲基异丁基酮溶液260.8g用7小时冷却至10℃,在同一温度下保持2小时。过滤得到的悬浮液时,过滤时间为30分钟,过滤性非常差。将得到的结晶用调整为10℃的甲基异丁基酮20g洗涤后,在减压条件下在50℃干燥,得到1-(3-甲基-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4-(4-环氧乙烷基甲氧基苯基)-1-环己烯的白色结晶27.3g。面积百分率值:97.4%,收率:74.2%。
产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以更优异的纯度得到可以形成作为要求高热放散性的绝缘材料有用的树脂固化物的式(3)所示的环氧化合物,在工业上是有利的。
Claims (15)
1.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该方法含有下述步骤:
(A)将含有包含式(1)所示的环氧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冷却至内温T1℃,使式(1)所示的环氧化合物的结晶析出,得到悬浮液的步骤,
(式中,Ar1、Ar2和A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下式所示的任意一种二价基团,
其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a表示0~8的整数,b、e和g表示0~6的整数,c表示0~7的整数,d和h表示0~4的整数,f表示0~5的整数;此外,在所述二价基团中,R为多个时,所有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R2和R3分别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Q1表示单键或碳原子数为1~9的直链状亚烷基,构成该直链状亚烷基的至少1个亚甲基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此外,可以在亚甲基之间插入-O-或-N(R4)-;其中,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Q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状亚烷基,构成该直链状亚烷基的至少1个亚甲基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取代),
(B)将所述步骤(A)得到的悬浮液加热至满足式(I)的温度T2℃的步骤,
T1<T2<T (I)
(式中,T表示所述步骤(A)中使用的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的饱和温度),
以及
(C)将所述步骤(B)中加热至T2℃的悬浮液冷却至满足下式(II)的温度T3℃的步骤,
T3<T1 (II)。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的溶剂为选自脂肪族酮溶剂、醚溶剂和芳香烃溶剂中的至少1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为30~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含有环氧化合物的粗产物的溶液中的环氧化合物的浓度为10~40重量%,温度T1为满足下式(III)的温度,
T1<T-5 (III)。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2为满足下式(IV)的温度,
T-5<T2<T (IV)。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3为满足下式(V)的温度,
-10<T3<T-5 (V)。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1为10~3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2为30~6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温度T3为-10~2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1和Ar3独立地为1,4-亚苯基、3-甲基-1,4-亚苯基或3-异丙基-1,4-亚苯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2为1-环己烯-1,4-二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其中,Ar1和Ar3独立地为1,4-亚苯基、3-甲基-1,4-亚苯基或3-异丙基-1,4-亚苯基,Ar2为1-环己烯-1,4-二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70392/2006 | 2006-03-15 | ||
JP2006070392 | 2006-03-15 | ||
PCT/JP2007/055312 WO2007105808A1 (ja) | 2006-03-15 | 2007-03-09 | エポキシ化合物の晶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0664A true CN101400664A (zh) | 2009-04-01 |
CN101400664B CN101400664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3850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900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0664B (zh) | 2006-03-15 | 2007-03-09 | 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018355A1 (zh) |
EP (1) | EP1995244A4 (zh) |
KR (1) | KR20080109025A (zh) |
CN (1) | CN101400664B (zh) |
TW (1) | TW200740783A (zh) |
WO (1) | WO200710580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34115A (en) * | 1978-09-01 | 1980-03-10 | Kureha Chem Ind Co Ltd | Crystallization method |
JPS62247802A (ja) * | 1986-03-18 | 1987-10-28 | Daicel Chem Ind Ltd | 晶析方法 |
US5244998A (en) * | 1990-05-15 | 1993-09-14 |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 Advanced and unadvanced compositions, nucleophilic derivatives thereof and curable coating compositions thereof |
LU88405A1 (de) * | 1993-09-08 | 1995-04-05 | Europ Communities | Anisotrope Polymere sowie ei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JP2004149472A (ja) * | 2002-10-31 | 2004-05-27 | Sumitomo Chem Co Ltd | 亜リン酸エステル類の結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TWI354002B (en) * | 2003-12-24 | 2011-12-11 | Sumitomo Chemical Co | Epoxy compounds and cured epoxy resin obtained by |
JP4815831B2 (ja) * | 2004-03-23 | 2011-11-16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ヒドロキシフェニルプロピオ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
-
2007
- 2007-03-09 CN CN2007800090059A patent/CN10140066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09 EP EP07738759A patent/EP199524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03-09 US US12/224,958 patent/US2009001835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7-03-09 WO PCT/JP2007/055312 patent/WO20071058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3-09 KR KR1020087025145A patent/KR2008010902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3-13 TW TW096108511A patent/TW200740783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80109025A (ko) | 2008-12-16 |
CN101400664B (zh) | 2012-09-05 |
WO2007105808A1 (ja) | 2007-09-20 |
EP1995244A4 (en) | 2010-09-29 |
US20090018355A1 (en) | 2009-01-15 |
TW200740783A (en) | 2007-11-01 |
EP1995244A1 (en) | 2008-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51438A (zh) | 在合成达菲中的环氧化物中间体 | |
KR101597659B1 (ko) | 디알릴비스페놀류의 일관 제조 방법 | |
JP3383159B2 (ja) | 芳香族ビスホスフェートの製造方法 | |
CN101400664B (zh) | 环氧化合物的晶析方法 | |
CN1332929C (zh) | 一种一锅法制备咖啡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 |
CN108623455A (zh) | 一种抗心衰药物的中间体 | |
CN103298783A (zh) | 2-(烷氧基或烷氧羰基)-4-甲基-6-(2,6,6-三甲基环己-1-烯基)己-2-烯酸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203889A (zh) | 新型双(4-羟基苯基)环己烯类 | |
JPH0794450B2 (ja) | 置換1,3−ジオキソラン−2−オン誘導体の製法 | |
JP4592158B2 (ja) | カルボン酸アリール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 |
CN106243150B (zh) | 一种手性硫(硒)代膦酸酯的绿色制备方法 | |
WO2016002607A1 (ja) | 新規なビス(ヒドロキシアルコキシフェニル)ジフェニルメタン類 | |
DE112014001871B4 (de)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3,4,5-Tricaffeoylchinasäure | |
US4555577A (en) | 2,4-Dichloro-5-thiazolecarboxaldehyde and a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 |
JPH05221963A (ja) | 3−フェノキシ−1−アゼチジンカルボキシアミド合成用尿素融合法 | |
RU2187501C1 (ru) |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дициклогексилдисульфида | |
CN105001133A (zh) | 一种医药中间体二芳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
JP2815988B2 (ja) | 3―n―シクロヘキシルアミノフェノール誘導体の製造法 | |
CN101395140B (zh) | 制备2-咪唑啉酮化合物和4,5-二烷氧基-2-咪唑啉酮化合物的方法 | |
JP4336501B2 (ja) | 新規な4,4”−ジアルコキシターフェニル類 | |
JP4323874B2 (ja) | 新規なアルキルビニルエーテル置換3核体ポリフェノール | |
EP2246356B1 (en) |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amines | |
JPS6140222B2 (zh) | ||
JP2004217540A (ja) | 没食子酸配糖体の製造方法 | |
CN114853692A (zh) | 一种2-氨基噻唑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