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8824A -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8824A
CN101158824A CNA2007100938002A CN200710093800A CN101158824A CN 101158824 A CN101158824 A CN 101158824A CN A2007100938002 A CNA2007100938002 A CN A2007100938002A CN 200710093800 A CN200710093800 A CN 200710093800A CN 101158824 A CN101158824 A CN 101158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rojection
image
passag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938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8824B (zh
Inventor
宇土修
田洼俊和
石塚哲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8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8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8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8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29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2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transpor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08Automatic supply devices interacting with the rest of the apparatus, e.g. selection of a specific casset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单元,其包括用于传送被传送物的传送通道;定位保持单元,其在定位传送单元的同时保持传送单元,其中,定位保持单元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板形部件,板形部件构成传送通道的一部分,并且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朝向被传送物所穿过的传送通道凸出。

Description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来说,已知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其放置在装置主体内,用于在纸张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定位单元,其用于将纸张材料引导至图像形成单元;多个纸张材料存放单元,其分别平行地放置在装置主体内,用于在其中存放至少一张或多张纸张材料;定位引入路径,其用于将经由输送路径从任意纸张材料存放单元输送的纸张材料引入至定位单元;定影单元,其用于将纸张材料上通过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定影到纸张材料上;翻转排出单元,其用于将从定影单元排出的纸张材料翻转,以将纸张材料引导至排出单元;双面打印翻转路径,其用于传送从定影单元排出的纸张材料并且将该纸张材料翻转以在如此翻转的纸张材料上形成图像;纸张材料引入路径,当纸张材料翻转以双面打印时纸张材料从该路径引入;以及双面打印传送路径,其用于将如此翻转的纸张材料传送至定位单元,其中,纸张材料引入路径放置于多个纸张材料存放单元上方位置附近,其中,双面打印传送路径放置于纸张材料存放单元上方位置附近,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纸张材料存放单元的输送路径与双面打印传送路径接合(参见JP-A-2004-06977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和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以较高刚度使装置的构成部件相对于彼此定位并保持如此定位的构成部件的同时,良好地传送被传送物。
为了达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其具有:传送单元,其包括用于传送被传送物的传送通道;定位保持单元,其用于在使包括传送单元的装置的构成部件相对于彼此定位的同时保持这些构成部件;以及板形部件,其构成定位保持单元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凸出部分,其中,传送单元的传送通道的一部分由该板形部件构成,并且凸出部分朝向穿过由板形部件构成其一部分的传送通道的被传送物凸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其中,板形部件的凸出部分沿基本上以直角与传送被传送物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其中,板形部件的凸出部分沿被传送物进入传送通道(其由定位保持单元的一部分构成)的一部分的方向从其基部向顶部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板形部件的凸出部分根据被传送物沿传送被传送物的方向的多个长度,以预定间隔形成为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图像转印单元,其用于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重新传送单元,其包括重新传送通道,该重新传送通道用于将通过图像转印单元在其上转印图像的记录介质传送回到图像转印单元;定位保持单元,其用于使图像转印单元和重新传送单元彼此定位,并且保持如此定位的图像转印单元和重新传送单元;以及板形部件,其构成该定位保持单元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凸出部分,其中,传送单元的传送通道的一部分由该板形部件构成,并且该凸出部分从板形部件朝向穿过由板形部件构成其一部分的传送通道的记录介质凸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重新传送单元为翻转(反转)传送单元,其用于翻转通过图像转印单元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以将如此翻转的记录介质传送回到图像转印单元,其中,该板形部件构成翻转传送单元的翻转传送通道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板形部件的凸出部分沿基本上以直角与传送记录介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板形部件的凸出部分沿记录介质进入重新传送通道(其由定位保持单元的一部分构成)的一部分的方向从其基部向顶部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板形部件的凸出部分根据记录介质沿传送记录介质的方向的多个长度,以预定间隔形成为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被传送物传送方法,其包括:通过传送单元中的传送通道传送被传送物;以及定位和保持所述传送单元,其中,使用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板形部件来执行所述传送单元的定位和保持,所述板形部件构成所述传送通道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被传送物所穿过的所述传送通道凸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通过图像转印单元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通过重新传送单元中的重新传送通道重新传送其上已经转印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通过定位保持单元使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和所述重新传送单元相对于彼此定位和保持,其中,所述定位保持单元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板形部件,所述板形部件构成所述重新传送通道的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记录介质所穿过的所述重新传送通道凸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通过在板形部件上设置凸出部分,增加了作为定位保持单元的构成部件的板形部件的弯曲刚度和扭曲刚度,因此,可以提供这样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其可以在提高整个定位保持单元的刚度的同时,良好地传送被传送物。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被传送物的端部可以基本上与板形部件上的凸出部分平行地接触,从而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多地减小倾斜地施加于由传送单元传送的被传送物上的力。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多地减小由被传送物的端部与板形部分上的凸出部分接触而产生的阻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即使所传送被传送物沿传送被传送物的方向的长度不同,也可以在良好的状态下传送被传送物。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其可以在提高定位保持单元的刚度的同时,良好地传送记录材料。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提供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可以良好地重新传送记录材料,并且适于翻转传送所述记录材料。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记录介质的端部可以基本上与板形部件上的凸出部分平行地接触,从而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多地减小倾斜地施加于由重新传送单元传送的记录介质上的力。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多地减小由记录介质的端部与板形部分上的凸出部分接触而产生的阻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所传送记录介质沿传送记录介质的方向的长度不同,也可以在良好的状态下传送记录介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被传送物传送方法,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通过在板形部件上设置凸出部分,增加了作为定位保持单元的构成部件的板形部件的弯曲刚度和扭曲刚度,因此,可以提供这样的被传送物传送装置:其可以在提高整个定位保持单元的刚度的同时,良好地传送被传送物。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图像形成方法,与未应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提供这样的图像形成系统:其可以在提高定位保持单元的刚度的同时,良好地传送记录材料。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撑部件的透视图;
图3A至图3C示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撑部件的底板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撑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1至图3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为示出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图像输入单元1,其用于以光学方式读取放置于台板10上的文档11上的图像信息,并且通过CCD传感器12将如此读取的图像信息转换成电子图像数据,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具有图像输出单元(图像形成单元)2,该图像输出单元2基于从图像输入单元1传送的图像数据在纸张P(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具有用于将文档11自动输送至台板10上的自动文档输送器13。
图像输出单元2基于从图像输入单元1传送的图像数据在感光鼓2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随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P上,以在纸张P上形成记录图像。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经由定影单元4排出至排出托盘(排纸托盘)50上。
另外,图像输出单元2的感光鼓20沿箭头线所示方向以预定处理速度旋转,以下部件布置在感光鼓20周围:充电电晕管21,其用于将感光鼓20的表面均匀地充电直到预定背景电位;激光束扫描器22,其用于使用基于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使感光鼓20曝光,以在感光鼓20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23,其用于显影感光鼓20上的静电潜像;预转印处理电晕管24,其用于在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P上之前,去除感光鼓20上的电荷;以及清洁器25,其用于在完成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之后,去除感光鼓20上的残留调色剂。应注意到在图中,附图标记26表示容纳待供应给显影单元23的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应注意到,上述部件为图像输出单元2的构成部件。
另一方面,传送纸张P的传送带3以这样的方式张紧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上,即:传送带3在驱动辊和从动辊之间延伸,并且传送带3沿箭头线所示的方向旋转,形成于感光鼓20上的调色剂图像设计成转印至由传送带3传送至此的纸张P上。图像转印辊30设置于跨过传送带3面对感光鼓20的位置,该图像转印辊30在其自身与感光鼓20之间形成转印电场。另外,沿传送带3在预定位置设置有带清洁器33,以从传送带3的表面去除纸粉和/或残留调色剂。应注意到,上述部件为传送带3的构成部件。
另外,向图像输出单元2输送纸张P的送纸单元5设置在图像输出单元2的下方。存放不同尺寸纸张P的四个送纸盒5a至5d配备在送纸单元5中。另外,在送纸单元5中,设置有将存放于各个送纸盒5a至5d中的纸张的最上边的纸张向图像输出单元2传送的拾纸辊51,以每次一张地将纸张P传送至图像输出单元2,并且沿传送纸张P的方向在拾纸辊51的下游设置有送纸辊52a和阻滞辊52b,作为防止多张纸张P通过拾纸辊51以叠置方式向图像输出单元2输送的多页纸防止器。另外,在送纸单元5中,沿纸张P的从各个送纸盒5a至5d延伸至调色剂图像转印位置的传送路径设置有多个传送辊53。另外,恰好在送纸单元5中的图像转印位置的前面设置有定位辊54。定位辊54在预定定时(时间)将从送纸盒5a至5d传送的纸张P传送至图像转印位置,该预定定时与静电潜像写入到感光鼓20上的写入定时(时间)同步。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个侧端部设置有送纸装置55,以将纸张P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输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送纸装置55由下列部件构成:其上放置纸张P的纸盒56;以及输送单元57,其每次一张地将放置于纸盒56上的纸张P输送至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纸张输送单元57包括以下部件:拾纸辊58,其将放置于纸盒56上的纸张P的最上面的纸张朝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传送;以及送纸辊59a和阻滞辊59b,其作为防止多张纸张P通过拾纸辊58以叠置方式向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内部传送的多页纸防止器,送纸辊59a和阻滞辊59b沿传送纸张P的方向设置于拾纸辊58的下游。
另外,在定影单元4和排出托盘50之间设置有翻转排出单元6,以翻转从定影单元4排出以便排出于排出托盘50上的纸张P。在翻转排出单元6中形成有翻转传送通道60。翻转传送通道60由下列部件构成:第一翻转排出通道62,从定影单元4排出的纸张P引入到该第一翻转排出通道62中;以及第二翻转排出通道64,其用于使如此引入的纸张P的传送方向反向,以将纸张P排出至排出托盘50上。在第一翻转排出通道62上设置有传送辊65。在第二翻转排出通道64上设置有传送辊66。另外,恰好在排出托盘的前面设置有排出辊67。
另外,在送纸单元5中,在图像输出单元2的下方以及送纸盒5a至5d的上方设置有翻转传送单元7,以翻转通过图像输出单元2在其一面上形成图像的纸张P,将如此翻转的纸张P传送回到图像输出单元2,以在该纸张P的另一面上形成图像而完成双面图像形成。在翻转传送单元7中形成有翻转传送通道70。翻转传送通道70由下列部件构成: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从定影单元4排出的纸张P引入到该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中;以及第二翻转传送通道74,其用于使如此引入的纸张P的传送方向反向,以将纸张P排出至图像输出单元2。在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上设置有传送辊75。另外,在第二翻转传送通道74上设置有排出辊76。
另外,在送纸单元5中的定位辊54的上游设置有传送辊68,以将从送纸盒5a至5d、送纸装置55和翻转传送单元7传送的纸张P传送至定位辊54。
应注意到,图像输出单元2、传送带3、定影单元4、送纸单元5的一部分、翻转排出单元6和翻转传送单元7支撑在支撑部件(支撑单元)8上。另外,传送带3、定影单元4、送纸单元5的一部分、翻转排出单元6和翻转传送单元7(抽出单元U)支撑在滑轨81、82上,滑轨81、82设置为可以以拉出至装置前面的方式相对于支撑部件8滑动。
在如上述构造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激光束扫描器22基于图像输入单元1所捕获的文档上的图像信息,使感光鼓20曝光,并且与该图像信息匹配的静电潜像写入到感光鼓20上。该静电潜像在略迟于写入定时的定时通过显影单元23显影。随后,这样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在预定定时转印至通过图像转印辊30从定位辊54传送的纸张P上,并且其上转印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纸张P经由定影单元4排出至排出托盘50上。
应注意到,其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已经由定影单元4定影的纸张P传送至翻转排出单元6,以便翻转而排出至排出托盘50上。
另外,在其一面上形成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已经由定影单元4定影的纸张P传送至翻转传送单元7,以便翻转而传送回到图像输出单元2,以在该纸张P的另一面上形成图像而完成双面图像形成,并且随后排出至排出托盘50上。
图2为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支撑部件8的透视图。支撑部件8形成为在其前面敞开的盒式形状,并且支撑图像输出单元2、传送带3、定影单元4、送纸单元5的一部分、翻转排出单元6和翻转传送单元7。在支撑部件8的底部设置有底板84。支撑部件8的底板84构成翻转传送单元7的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
图3A至图3C示出了描绘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支撑部件8的底板84的示意图。图3A为底板84的平面图。图3B为底板84的侧视图。图3C为沿图3A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底板84基本上形成为矩形形状。在底板84上形成有多个(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是六个)凸出部分86。凸出部分86的高度为例如大于或等于2mm并且小于或等于6mm。凸出部分86形成于底板84上除去该底板84边缘部分之外的中央部分。凸出部分86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沿基本上以直角与传送纸张P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凸出部分86在其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L大于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使用的纸张中尺寸最大的纸张P的宽度。纸张P的宽度定义为沿基本上以直角与传送纸张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另外,凸出部分86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该凸出部分86沿纸张P进入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的方向从其基部朝向顶部以预定角度θ倾斜。该预定角度θ为例如大于或等于10°并且小于或等于20°。凸出部分86根据多种类型的纸张P在传送纸张P的方向上的长度,以预定间隔W形成。该多种类型的纸张包括例如正规明信片尺寸的纸张、B5尺寸的纸张、A4尺寸的纸张、B4尺寸的纸张和A3尺寸的纸张。该预定间隔W为这样的间隔,即:使得当纸张P引入至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中时,纸张P能够跨过凸出部分86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间隔。
另外,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有下述部件(未示出),即:该部件位于与凸出部分86之间的位置匹配的位置,并且该部件用于在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中发生一张或多张纸张P卡纸的情况下,与拉出抽出单元的操作结合去除卡纸。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4为示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撑部件9的透视图。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这样的,即:用支撑部件9代替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支撑部件8。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部件9是这样的,即:用底板94代替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部件8的底板84。
底板94基本上形成为矩形。以这样的方式沿纸张P进入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的方向在底板94的上游侧形成有凸出部分96,即:沿基本上以直角与传送纸张P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凸出部分96在其延伸的方向的长度L大于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中尺寸最大的纸张P的宽度。纸张P的宽度定义为沿基本上以直角与传送纸张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另外,凸出部分96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该凸出部分96沿纸张P进入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的方向从其基部到顶部以预定角度θ倾斜。另外,以这样的方式在底板94上形成有多个凸出部分97,即:该凸出部分97沿纸张P进入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的方向以预定角度在预定长度上延伸成V字形的形式。凸出部分97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基本上在V字形的中心相对于下述直线彼此对称,所述直线穿过以直角与传送纸张P的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基本上为中央的部分。另外,凸出部分97在传送纸张P的方向上的末端部分各自形成为圆弧形状。凸出部分96和凸出部分97根据多种类型的纸张P在传送纸张P的方向上的长度,以预定间隔W形成。该多种类型的纸张包括例如正规明信片尺寸的纸张、B5尺寸的纸张、A4尺寸的纸张、B4尺寸的纸张和A3尺寸的纸张。该预定间隔W为这样的间隔,即:使得当纸张P引入至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中时,纸张P能够跨过凸出部分96和凸出部分97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间隔。另外,凸出部分96和凸出部分97形成于底板94上除该底板94的边缘部分之外的中心部分。沿以直角与传送纸张P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在底板94的两个边缘部分形成有凹进部分98、99。
另外,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有下述部件(未示出),即:该部件位于与凸出部分96和凸出部分97之间的位置匹配的位置,并且该部件用于在第一翻转传送通道72中发生一张或多张纸张P卡纸的情况下,与拉出抽出单元的操作结合去除卡纸。
应注意到,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要旨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例如,虽然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为支撑部件的底板用作翻转传送单元的翻转传送通道的底面,但是该支撑部件的侧板和顶板也可以分别用作翻转传送通道的侧面和顶面,或者支撑部件的底板可以不用作翻转传送单元的一部分,而是用作非翻转传送单元的一部分。另外,该支撑部件不仅指与整个装置有关的部件,还包括支撑装置的一些构成部件的所谓的子框架、单元框架等。
虽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出了基于静电复印方法在其上安装图像读取装置的所谓的数字复印机,作为本发明可以适用的纸张式被传送物传送装置,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利用诸如喷墨方法等除静电复印之外的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没有图像读取装置的打印机。另外,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作为可选设备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纸张输送装置和后处理装置。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本发明并非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在所披露的具体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型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实施例的选取和说明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具有各种变型的本发明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本发明旨在用下列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单元,其包括用于传送被传送物的传送通道;以及
定位保持单元,其在定位所述传送单元的同时保持所述传送单元,其中,所述定位保持单元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板形部件,
所述板形部件构成所述传送通道的一部分,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被传送物所穿过的所述传送通道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沿基本上以直角与传送所述被传送物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沿所述被传送物进入所述传送通道的一部分的方向从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基部朝向顶部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板形部件具有多个凸出部分,并且
所述多个凸出部分根据所述被传送物在传送所述被传送物的方向上的长度,以预定间隔形成。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转印单元,其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
重新传送单元,其包括重新传送通道,所述重新传送通道用于将通过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在其上转印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传送回到所述图像转印单元;以及
定位保持单元,其在使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和所述重新传送单元相对于彼此定位的同时,保持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和所述重新传送单元,其中,所述定位保持单元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板形部件,
所述板形部件构成所述重新传送通道的一部分,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记录介质所穿过的所述重新传送通道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重新传送单元为翻转传送单元,其翻转通过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将如此翻转的所述记录介质传送回到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其中,所述翻转传送单元包括翻转传送通道,并且,
所述板形部件构成所述翻转传送通道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沿基本上以直角与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沿所述记录介质进入所述重新传送通道的一部分的方向从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基部朝向顶部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板形部件具有多个凸出部分,并且
所述多个凸出部分根据所述记录介质在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方向上的长度,以预定间隔形成。
10.一种传送方法,包括:
通过传送单元中的传送通道传送被传送物;以及
定位和保持所述传送单元,
其中,使用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板形部件来执行所述传送单元的定位和保持,
所述板形部件构成所述传送通道的一部分,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被传送物所穿过的所述传送通道凸出。
1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通过图像转印单元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通过重新传送单元中的重新传送通道重新传送其上已经转印有图像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通过定位保持单元使所述图像转印单元和所述重新传送单元相对于彼此定位和保持,
其中,所述定位保持单元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分的板形部件,
所述板形部件构成所述重新传送通道的一部分,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分朝向所述记录介质所穿过的所述重新传送通道凸出。
CN2007100938002A 2006-10-03 2007-04-18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11588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71632 2006-10-03
JP2006271632A JP4586788B2 (ja) 2006-10-03 2006-10-03 被搬送物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71632 2006-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8824A true CN101158824A (zh) 2008-04-09
CN101158824B CN101158824B (zh) 2010-05-26

Family

ID=39261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38002A Active CN101158824B (zh) 2006-10-03 2007-04-18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73299B2 (zh)
JP (1) JP4586788B2 (zh)
KR (2) KR100908614B1 (zh)
CN (1) CN1011588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0098A1 (en) 2004-06-04 2006-01-12 Goodnow Timothy T Diabetes care host-client architecture an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US9351669B2 (en) 2009-09-30 2016-05-31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Interconnect for on-body analyte monitoring device
US8029441B2 (en) 2006-02-28 2011-10-04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Analyte sensor transmitter unit configuration for a dat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JP5071515B2 (ja) * 2010-04-22 2012-1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136845B2 (en) 2011-02-28 2018-11-27 Abbott Diabetes Care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associated with analyte monitoring devices and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1382A (en) * 1986-01-29 1988-01-26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Copying apparatus having a sheet refeeding device
JPH1026864A (ja) * 1996-07-11 1998-01-27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757590B2 (ja) * 1997-12-19 2006-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紙搬送装置及び紙搬送方法
KR100315638B1 (ko) * 1999-06-24 2001-12-12 윤종용 전자사진 복합기
JP3754899B2 (ja) * 2001-03-09 200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ガイド手段、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882823B2 (en) 2002-01-08 2005-04-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4069770A (ja) 2002-08-01 2004-03-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7008A (ja) * 2002-09-18 2004-04-08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83807B2 (ja) * 2003-08-29 2009-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4120A (ja) 2003-11-27 2005-06-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08853A (ja) 2004-04-19 2005-11-0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559642B2 (en) * 2004-12-08 2009-07-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559266B2 (ja) * 2005-03-15 2010-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構造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8824B (zh) 2010-05-26
KR20080031100A (ko) 2008-04-08
JP4586788B2 (ja) 2010-11-24
JP2008087926A (ja) 2008-04-17
US20080080890A1 (en) 2008-04-03
US7873299B2 (en) 2011-01-18
KR100948560B1 (ko) 2010-03-18
KR100908614B1 (ko) 2009-07-21
KR20090049570A (ko) 2009-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315123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0514221C (zh) 传送带单元以及具有该传送带单元的成像装置
JPH03248170A (ja) 両面印刷機構
CN101158824B (zh) 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传送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7320755A (ja) 大量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2556746A (zh) 排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排纸方法
CN101158825B (zh) 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017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1638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76637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1262557A (ja) 記録装置
JPH0671963B2 (ja) 記録装置
JP3639098B2 (ja) 用紙積載装置
JP4492792B2 (ja) 給紙カ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474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81794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42026B2 (ja) 記録装置
JP2012250799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52291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8837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原稿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被記録媒体後処理装置
JP2005112476A (ja) 複合型給紙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複合型給紙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023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43185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7211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55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