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2803B - 二维码打印装置和方法以及有形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二维码打印装置和方法以及有形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2803B
CN101152803B CN2007101626169A CN200710162616A CN101152803B CN 101152803 B CN101152803 B CN 101152803B CN 2007101626169 A CN2007101626169 A CN 2007101626169A CN 200710162616 A CN200710162616 A CN 200710162616A CN 101152803 B CN101152803 B CN 101152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 code
numeral
symbol
text
print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26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2803A (zh
Inventor
泽田昭广
丹羽明彦
伊藤千年
石田美菜子
上野英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52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2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2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2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0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special character, e.g. for Chinese characters or barc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Landscapes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二维码打印装置,包括计算机设备和带式打印机。在显示在计算机设备上的编辑显示屏上的标签制作工作区上设有打印框。用户将文本输入到打印框上的文本框中,并随后用鼠标标出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随后单击二维码按钮。由此,文本和二维码被显示在文本框上。如果用户点击打印按钮,则将打印出其上打印有文本和二维码两者的标签。

Description

二维码打印装置和方法以及有形介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6年9月27日提交的特愿2006-261695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被全部援引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涉及一种二维码打印装置和方法以及有形介质,并且尤其涉及为了在打印处理前标出用于制作二维码的数据并基于所标出的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制作二维码。
背景技术
通常,一般作为商品码的条形码被打印在各种商品的每一件上。尤其在日本,JAN(日本物品号)是作为来源标记的常用条形码。另外,最近二维码被显示在因特网屏幕上并被打印在杂志等上面。当蜂窝电话读取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时使用二维码。在日本,二维码在JIS(日本工业标准)中被标准化为JIS X 0510。另外,二维码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被标准化为ISO/IEC18004。
这里,作为日常商品码的条形码被打印在上述各种商品的每一件上并且通过使用计算机从读取器读取所打印的条形码。由此通过条形码来管理上述各种商品。这里,近来为了管理包括CD-ROM、DVD之类的记录介质以及图书等,很需要将文本与打印的条形码或二维条形码打印在同一打印介质中。然而,上述条形码是由专用的条形码打印机打印的,由此用户必须藉由另一打印机打印可见的文本。因此,带条形码的可见文本被打印在另一打印介质上。另外,其上打印有条形码和可见文本两者的打印介质是通过胶印制作而成,因此从成本角度看存在问题。
在一常规例子中,条形码打印装置将条形码以及所需的文本打印在选定位置,并增强条形码的通用性。
上述条形码打印装置从能够将条形码和可见文本两者打印在同一打印介质上并且可降低成本的角度看是有用的。然而,为了将条形码和可见文本打印在同一打印介质上,就数据输入而言,可见文本就象文字处理机那样被输入而编码成条形码的数据是在切换的条形码输入模式下被输入的。因此,这种输入方法是复杂的并且用户必须事先考虑文本和条形码的对齐。另外,为了将已存在的文本以及句子的一部分的数据编码成条形码,用户必须再次输入全部文本并以切换的条形码输入模式输入条形码的数据。因此,这种输入方法也很复杂。就二维码而言,在用户输入数据以在同一打印介质上打印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情形中,上述问题就会发生。另外,如果二维码不在打印介质的宽度内,或所需文本的数据量无法包含在二维码内,则每当上述问题发生时用户就必须改变二维码的大小和数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涉及一种制作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的二维打印装置,二维打印方法和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为了制作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文本的标签,用户可用(例如)键盘象操作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全部数据,并且打印介质的宽度和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的数据量被检测,并且要被编码的二维码的大小和数目被自动确定。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制作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使用已存在的文本数据的一部分,通过标出需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就可容易地将已存在的文本数据编码成二维码,并且打印介质的宽度和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的数据量被检测,并且要被编码的二维码的大小和数目被自动确定。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制作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这里提供一种二维码打印装置,包括:显示装置;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各种字符、数字、符号或指令;输入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第一显示控制器,用于将与存储在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选择装置,用于基于通过输入数据装置输入的输入指令选择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字符、数字或符号的期望部分;二维码转换装置,用于将通过选择装置选定的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成二维码;转换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未被选择装置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经二维码转换装置转换的二维码对应的数据;第二显示控制器,用于将与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和二维码显示在显示装置上;以及打印机,用于将与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和二维码打印在打印介质上。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这里还提供一种二维码打印装置,包括:显示装置;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各种字符、数字、符号或指令;输入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各种字符、数字和符号对应的数据;转换数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一个或多个二维码对应的数据;以及处理器,它被编程以:(a)将与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各种字符、数字和符号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b)将与存储在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各种字符、数字和符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c)基于通过输入装置输入的输入指令选择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字符、数字或符号的期望部分;(d)将所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成二维码;(e)将与未选字符、数字和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经转换的二维码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f)显示与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或二维码;以及(g)由打印机将与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存储字符、数字、符号或二维码打印在打印介质上。
在上述二维码打印装置中,用户可使用输入装置(例如键盘)如操作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全部数据,随后用户通过使用输入装置(例如鼠标)容易地操作来将显示在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上的显示文本的一部分当中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期望数据标出,随后可制作出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另外,通过使用已存在的文本数据的一部分,可通过方便地标出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期望文本来将已存在的文本数据编码成二维码,随后可制作出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
因此,本公开的第一和第二方面解决了复杂输入方法——即用户必须如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要与二维码一起打印的文本并且用户必须以切换的二维码输入模式输入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的问题。另外,本公开的第一和第二方面能够解决操作麻烦——即用户必须考虑文本与二维码的对齐的问题。另外,本公开的第一和第二方面能够解决复杂输入方法——即为了编码已存在的文本的一部分,用户必须再次输入全部文本并以切换的二维码输入模式输入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这里还提供一种二维码打印方法,包括:接收步骤,用于接收各种字符、数字、符号或指令;第一存储步骤,用于将与所接收的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第一显示步骤,用于将与存储在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选择步骤,用于选择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步骤,用于将在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成二维码;第二存储步骤,用于将与在选择步骤中未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经转换的二维码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第二显示步骤,用于将与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和二维码显示在显示装置上;以及打印步骤,用于将与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以及二维码打印在打印介质上。
在上述二维码打印方法中,用户可使用输入装置6(例如键盘)如同操作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全部数据,随后用户通过容易的操作将显示在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上的显示文本的一部分当中的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期望数据标出,随后可制作出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另外,通过使用已存在的文本数据的一部分,可通过容易地标出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期望文本来将已存在的文本数据编码成二维码,随后可制作出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
因此,本公开的第三方面解决了复杂输入方法——即用户必须如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要与二维码一起打印的文本并且用户必须以切换的二维码输入模式输入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的问题。另外,本公开的第一和第二方面能够解决操作麻烦——即用户必须考虑文本与二维码的对齐的问题。另外,本公开的第一和第二方面能够解决复杂输入方法——即为了编码存在的文本的一部分,用户必须再次输入全部文本并以切换的二维码输入模式输入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这里还提供一种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有形计算机可执行介质,当这些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它们执行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接收步骤,用于接收各种字符、数字、符号或指令;第一存储步骤,用于将与所接收的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第一显示步骤,用于将与存储在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选择步骤,用于选择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步骤,用于将在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成二维码;第二存储步骤,用于将与在选择步骤中未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经转换的二维码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第二显示步骤,用于将与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和二维码显示在显示装置上;以及打印步骤,用于将与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以及二维码打印在打印介质上。
在上述有形计算机可执行介质代码打印方法中,用户可使用输入装置6(例如键盘)如同操作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全部数据,随后用户通过容易的操作将显示在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上的显示文本的一部分当中的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期望数据标出,随后可制作出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另外,通过使用已存在的文本数据的一部分,可通过容易地标出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期望文本来将已存在的文本数据编码成二维码,随后可制作出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可见文本的打印介质。
因此,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解决了复杂输入方法——即用户必须如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要与二维码一起打印的文本并且用户必须以切换的二维码输入模式输入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的问题。另外,本公开的第一和第二方面能够解决操作麻烦——即用户必须考虑文本和二维码的对齐的问题。另外,本公开的第一和第二方面能够解决复杂输入方法——即为了编码存在的文本的一部分,用户必须再次输入全部文本并以切换的二维码输入模式输入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包含于此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诸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公开的目的、优点和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二维码打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其中安装有打印介质固定器的带式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其中安装有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固定器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其中安装有打印介质固定器并且顶盖被移去带式打印机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构成二维码打印装置的计算机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构成二维码打印装置的带式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电路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二维码标签的框格式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二维码标签的框格式的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二维码标签的框格式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二维码标签的框格式的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主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二维码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图15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图16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图17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图18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图19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图20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图21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以及
图22是在用打印框编辑二维码的情形中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前面概述的各个方面可以用各种形式体现。下面的说明通过例示示出可实践诸方面的各种组合和配置。应当理解所描述的方面和/或实施例仅为例子,并且可采纳其它方面和/或实施例并可作出多种结构上和功能上的修改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注意,在下面说明中,在诸要素之间阐述了各种连接。要注意,除非另有规定,否则这些连接一般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本说明书不意图在这方面作出限定。
本公开的多个方面是通过硬件部件来进行说明的。然而,应当理解这些部件也可以是计算机可执行的软件模块。软件模块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括但不局限于USB驱动器、CD、DVD、计算机可读存储器、磁带、磁盘、软盘等。例如,本公开的诸个方面可体现为基于能够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运行的JAVA的应用程序或诸如此类。此外,术语“CPU”和“处理器”本质上是可兼的,包括硬件、软件或固件中的至少一个。这些术语可包括计算机中的处理单元的一部分(例如在多个核心处理单元中)、多个核心、功能处理器(如在本地或远程的处理器或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上虚拟运行的)。
构想了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实现为诸如非易失性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此外,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实现为例如音频、射频或光载波形式的载波信号。
下面将基于体现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二维码打印装置1。
首先,将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例的二维码打印装置1的示意结构。图1是本实施例的二维码打印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二维码装置包括计算机设备2和带式打印机101。计算机设备由个人计算机等构成。计算机设备1和带式打印机101经由信号缆线K互连。计算机设备2包括主机控制器3、显示装置4(诸如CRT、LCD、等离子显示器等)、键盘6、鼠标7、图像扫描仪8和CD-RW驱动器9。这里,可使用摇杆和/或跟踪球等以取代鼠标7或与鼠标7一起使用。另外,可使用MO驱动器和/或DVD驱动器等来代替CD-R/W驱动器9或与CD-R/W驱动器9一起使用。
下面将结合图1到4对带式打印机101进行说明。图2示出其中安装有打印介质固定器的带式打印机的立体图。图3是其中安装有卷形打印介质的打印介质固定器的示意图。图4是其中安装有打印介质固定器并且顶盖被移去的带式打印机101的横截面侧视图。
上面缠绕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打印介质固定器103被安装在图1和图2所示的带式打印机101上。卷形打印介质103A中固定有预定宽度或以下(在本实施例中大约为62mm或以下)的长条形背面粘贴带。带式打印机在卷形打印介质103A上打印并制作出其上基于来自计算机设备2的打印命令打印了期望字符等的粘贴标签。
如图1和图2所示,带式打印机101包括壳体102、顶盖105、托盘106、电源按钮107和切纸杠杆109。顶盖105可由安装于壳体102的自由开闭的透明树脂构成。顶盖105覆盖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的上部(见图4)。固定具有预定宽度103A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打印介质固定器103可被安装在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上。托盘106由面向顶盖105的大致前侧中央直立设置的透明树脂制成。电源按钮107被设置在托盘106的前面。切纸单元108可基于切纸杠杆109左右移动。壳体102被设置在靠近具有连接于例如未示出的个人计算机的USB(通用串行总线)的连接件部(未示出)的另一角部的背面。卷形打印介质103A由具有自显色性质的连续热敏纸、MKP纸(由PET制成并在其背侧具有热敏层)或者上面连续设有圆形或四边形的预切标签构成。卷形打印介质103A被缠绕在圆柱形芯体(未示出)上。
顶盖105由透明树脂制成,这便于用户从视觉上识别缠绕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类型。由透明树脂制成的托盘6面向顶盖105的前侧大致中央部分直立设置,具有期望文本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将基于来自计算机设备2的打印命令而被排出到托盘6上。如果切纸杠杆109被压下,则所打印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将被切断并制作出具有粘合剂的标签。这里,切纸杠杆109被设置在前侧部并且使切纸单元108(见图8)左右移动。
在其上缠绕有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打印介质固定器103的定位固定件1 12(这将在稍后予以说明)的延伸部分156上设有打印介质判别部分160。打印介质判别部分160以直角向内延伸预定长度,并且形状上几乎为矩形。每个传感器孔160A被设置在在打印介质判别部分160上面向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见图6)的位置上。这里,在图3中,五个传感器孔160A基于所安装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类型被设置在预定位置上。在每个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中,柱塞一般突起并且其每个微动开关处于OFF状态。在打印介质判别部分160的每个传感器孔160A位于与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对应的位置上的情形中,柱塞不被压下,微动开关处于OFF状态并输出OFF信号。另一方面,在打印介质判别部分160的各传感孔160A不位于与各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对应的位置的情形下,柱塞被压下,微动开关处于ON状态,并输出ON信号。
如图2和图4所示,可将行式热印头131设置在壳体102内部(见图4)。行式热印头131用来对安装在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上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进行打印。可在行式热印头131的前面设置开口118。开口118用来将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头端导至行式热印头131。沿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的一侧端的进给方向在前端处设置杠杆127。杠杆127使行式热印头131上下移动。
在上述结构中,用户将打印介质固定器103安装于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随后,当杠杆27处于上抬位置时,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一侧缘与设置在打印介质固定器103上的导向件120(见图3和图4)的内表面接触并且卷形打印介质103A被引出。随后,另一侧缘与设置于插入口118的侧缘所设的导向脊123接触地被插入到插入部分118中。
当杠杆127下移时,卷形打印介质103A处于当打印介质固定器103被安装在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上时定位固定件112的侧缘处于插入部分118的导向脊123侧部的标准位置。并且,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头端由行式热印头131压向设置在面向行式热印头131的位置处的压纸辊子126,带式打印机101被设置在打印允许状态。
控制电路部分210被设置在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下面。打印介质固定器容纳部分104基于来自外部计算机装置2的指令驱动控制每个机械部件。当压纸辊子126由打印介质进给电机219(见图6)旋转驱动并且行式热印头131被驱动控制时,卷状打印介质103A被进给并且图像数据被打印在卷状打印介质103A的打印表面上。当用户沿图2中向右侧方向移动切纸杠杆109时,被排出到托盘6上的卷状打印介质103A被切纸单元108切断。
带式打印机101经由通信接口(I/F)218从计算机设备2接收各种命令,并基于所接收的命令执行各种处理。上述各种命令包括打印命令、介质类型请求命令。打印命令指令带式打印机101打印并制作标签。介质类型请求命令指示带式打印机101发送卷状打印介质103A的类型。
如果带式打印机101的CPU 211判断接收到打印命令,则CPU 211将基于点阵数据在安装的卷状打印介质103A上进行打印。点阵数据被包括在打印命令中,并且表示位图图像。
如果带式打印机101的CPU 211判断接收到介质类型请求命令,则CPU 211将安装于带式打印机101上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类型发送至计算机设备2,计算机设备经由通信接口(I/F)218发送介质类型的请求命令。
下面将结合图5对构成二维码打印装置1的计算机设备2的电路结构进行描述。图5是构成本实施例的二维码打印装置的计算机设备的实质部分的电路框图。如图5所示,计算机设备2的主机控制器3包括CPU 41、ROM 42、RAM 43、输入/输出接口(I/F)44、通信接口(I/F)45、盘控制器(DC)46、盘驱动器(DD)47、硬盘控制器(HDC)48、硬盘驱动器(HDD)49、显示控制器50、调制解调器51等。CPU 41、ROM 42、RAM 43、输入/输出I/F 44、通信I/F 45以及调制解调器51通过总线52互连,藉此实现数据互通。DD 47和HDD 49分别经由控制DD 47的DC 46和控制HDD 49的HDC 48连接到输入/输出I/F 44。显示控制器50连接于输入/输出I/F 44。电话线53连接于调制解调器51。
键盘6、鼠标7、图像扫描仪8和CD-RW驱动器9连接于主机控制器4。当用户通过输入/输出I/F 44输入字符和符号时使用键盘6。当用户输入显示装置4上的显示屏的坐标时使用鼠标7。当用户从图面中捕捉可见轮廓数据等时使用图像扫描仪8。当用户对CD-ROM 56进行写入和读出、打印数据和打印控制程序等时使用CD-RW驱动器9。显示器5经由显示设备控制器50连接于主机控制器3。显示器5显示编辑显示屏(见图7)。带式打印机101经由通信I/F 45和信号线K1连接于主机控制器3。
CPU 41控制整个计算机设备2,并且管理有关计算机设备2运作的全部数据。ROM 42存储上电时引导计算机设备2的启动程序,这与通用个人计算机是相同的。
当CPU 41执行各种控制时,RAM 43暂存不同类型的数据。RAM 43具有显示缓冲器43A、编辑数据存储区43B、打印框表存储区43C、打印数据存储区43D、带类型存储区43E、文本存储器43F和工作存储区43G。要被显示在显示装置4的屏幕5上的显示图像被存储在显示缓冲器43A中。作为标签打印图像基础的编辑数据被存储在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编辑数据当中的指示标签边界的打印框(将在稍后描述)被存储在打印框存储区43C中。要被送至带式打印机101的打印数据在打印数据存储区43D中制作。安装在带式打印机101上的带的类型被存储在带类型存储区43E中。从键盘等输入的文本被存储在文本存储器43F中。各种设定值和参数被存储在工作存储区43G中。
通信I/F 45由例如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Centronics接口等构成。通信I/F 45允许与带式打印机101和外部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的交互数据通信。
安装在HDD 49上的硬盘存储操作系统(OS)。另外,硬盘根据需要还存储用于与带式打印机101和外部电子设备数据通信的通信程序、诸如在OS中可执行的文字处理软件以及用于打印的数据创建软件的应用程序。硬盘还存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打印数据制作/编辑处理程序。从/向CD-ROM 56读出和存储数据库和数据模板等。数据库存储由存储在CD-ROM 56中的各种标签数据构成的数据文件。模板与基于卷状打印介质103A的打印区域的框对应。
易于插入DD 47或从DD 47移走的盘55存储由打印数据制作/编辑处理等获得的各种数据。
易于插入CD-RW驱动器9或从CD-RW驱动器9移走的CD-ROM 56存储模板数据制作/编辑处理的控制程序、存储由各种类型的标签数据构成的数据文件的数据库、以及根据打印带103A的打印区域事先排版多个打印区域框的各模板,这些内容将被送至各二维码打印装置。
下面将结合图6描述二维打印装置1的带式打印机101的电路结构。图6是示出构成本实施例的二维码打印装置的带式打印机的实质部分的电路结构的电路框图。带式打印机101的控制系统由设置在控制基板(未示出)上的控制电路部分210构成。控制电路是带式打印机101的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电路部分210由CPU 211、输入/输出接口213、ROM 214、RAM 215和通信I/F 218构成。CPU 211控制各种设备。输入/输出接口213经由总线212连接CPU 211。
控制带式打印机101所需的各种程序包括打印驱动控制程序和脉冲计数确定程序。打印程序通过基于从稍后描述的打印缓冲器读出的打印数据以与由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检测到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信息对应的正确驱动电流驱动行式热印头131和打印介质进给电机219。这里,打印数据由计算机设备2输入并被存储在打印缓冲器中。基于脉冲计数确定程序确定与要作出的每个打印点的能量对应的脉冲计数。CPU 211基于存储在ROM 214中的各种程序执行各种操作。
RAM 215包括打印缓冲器216和参数存储区217。包含在自计算机设备2输入的打印命令中的点阵数据格式的打印数据可被存储在打印缓冲器216中。行式热印头131基于存储在打印缓冲器216中的点阵数据进行点式打印。各种操作数据被存储在参数存储区217中。
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驱动电路220、以及驱动电路221连接于I/O接口213。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检测用正确的驱动电流驱动打印介质进给电机219的信息。驱动电路220驱动行式热印头131。驱动电路211用与由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检测到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信息对应的正确驱动电流来驱动打印介质进给电机219。
连接于总线212的通信接口(I/F)218可由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Centronics接口等构成。通信接口(I/F)218可与计算机设备2进行双向数据通信。结果,如果计算机设备2经由通信I/F 218输入打印命令,则包含在打印命令中的打印数据将被存储在打印缓冲器216中。同时,行式热印头131将经由驱动电路220被驱动,并且打印存储在打印缓冲器216中的点阵数据。与此同时,打印进给电机219经由驱动电路221以适当的驱动电流控制卷形打印介质103的进给。当经由驱动电路220基于一行打印点选择性地驱动每个发热元件时,行式热印头131将文本等打印在卷形打印介质103A上。
下面将结合图7对显示在计算机设备2的显示装置4的屏幕5上的编辑显示屏11进行说明。图7示出编辑显示屏的样本图像。图7所示的编辑显示屏11可被存储在安装在HDD 49上的硬盘中,并且当执行打印数据制作/编辑处理时可被集中显示。
如图7所示,标题栏12被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的顶部。菜单栏13被显示在标题栏12下方。在菜单栏13下面,属性显示/隐藏栏14、打印属性15、页属性16和文本属性17从左到右地被显示在属性坞18上。当用户显示或隐藏各属性时,使用属性显示/隐藏栏14。当用户设定与打印相关的配置并进行打印时,使用打印属性15。当用户设定纸张大小和纸张方向时使用页属性16。当用户设定输入文本的字体、大小和位置等时使用文本属性17。在上述元素下方从左到右显示有绘图工具条19、工作区20和对象坞21。绘图工具条19具有对象选择、文本输入、图形绘制等功能。当用户制作标签时使用工作区20。当用户插入文本、排列的文本、条形码、二维码、装饰框、表等时使用对象坞21。在编辑显示屏11上显示有一鼠标光标7A。鼠标光标7A可在编辑显示屏11上移动并且鼠标光标7A能执行拖放。
标题“PT-PC Editor-[Layout]”被显示在标题栏12上。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被排列在标题栏12的右边。如果点击关闭按钮,则将会关闭编辑显示屏11。
文件(F)菜单、编辑(E)菜单、示图(V)菜单、插入(I)菜单、格式(O)菜单、工具(T)菜单、布局(L)菜单、窗口(W)菜单和帮助(H)菜单从左向右地排列在菜单栏13上。
在属性显示/隐藏栏14的上部从左向右地显示有打印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A和布局属性显示/隐藏按钮。当用户切换打印属性15的显示/隐藏时将使用打印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A。当用户切换布局属性的显示/隐藏时将使用布局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A。在属性显示/隐藏栏14的中间部分,从左向右地显示页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C和数据库属性显示/隐藏按钮。当用户切换页属性16的显示/隐藏时将使用页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C。当用户切换数据库属性的显示/隐藏时将使用数据库属性显示/隐藏按钮。在属性显示/隐藏栏14的下部显示有文本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E。当用户切换文本属性17的显示/隐藏时将使用文本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E。在图7的例子中,属性显示/隐藏栏14上的打印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A、页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C和文本属性显示/隐藏按钮14E这三个按钮被按下,并且打印属性15、页属性16和文本属性被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上。
在打印属性15的上部,从左向右地显示有所设定的打印机名(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PT-PC”)、打印机设置按钮15A、打印属性隐藏按钮。当用户设定要使用的打印机时使用打印机设置按钮15A。当用户隐藏打印属性15时使用打印属性隐藏按钮。在打印属性的中间部分从左向右地显示有输出属性组合框15C、副本数目旋转框15D。当用户设置输出属性(在本实施例中设为“MONOCHROME(单色)”)时使用输出属性组合框15C。当用户设置副本数目(本实施例中设为“1”)时,将使用副本数目旋转框15D。在打印属性的下部,从左向右地显示有打印按钮15E和打印高级设置按钮15F。这里,如果按下打印按钮,则将基于根据上述配置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中编辑的打印框的内容和形状来打印标签。
在页属性16的上部从左向右地显示有标签格式组合框16A、背景主题显示/隐藏按钮16B和页属性隐藏按钮。当用户设定标签格式时将使用标签格式组合框16A,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文本“NORMAL FORMAT(正常格式)”。当用户切换在标签格式组合框16A上设定的格式的背景主题的显示/隐藏时,将使用背景主题显示/隐藏按钮16B。这里,在本实施例中,点击该按钮并设定“显示”。当用户隐藏页属性16时将使用页属性隐藏按钮。在页属性16的中间部分,从左向右地显示有带长旋转框16D、带长自动调节按钮16E和左右边距旋转框16F。当用户设置带长时将使用带长旋转框16D。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AUTO(自动)”。当用户基于所插入的对象设置是否自动调整带长度时使用带长自动调节按钮16E。这里,在本实施例中,点击该按钮并设定为“AUTO-ADJUSTMENT(自动调节)”。当用户设定打印介质上的左右边距时使用左右边距旋转框16F。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2mm”。在页属性16的下部从左向右地显示有带宽组合框16G、纸张检测按钮16H、横向按钮16J、纵向按钮16K。当用户设定打印介质时使用带宽组合框16G。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12mm的长条形带。纸张检测按钮16H用来检测纸张。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该按钮没有被点击。当用户将介质打印方向设定为横向时使用横向按钮16J。这里,在本实施例中,点击该按钮并设定“横向”。当用户将介质打印方向设定为纵向时,则使用纵向扫描按钮16K。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该按钮没有被点击。可选择横向扫描按钮16J或纵向扫描按钮16K。如果选择与预切标签对应的打印框22,则将显示例如文本“12mm Dia”或“17mm×54mm”。即,不仅显示长卷形带。这里,在所设定的条件下,与稍后描述的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打印框22连动。
在文本属性17的上部从左向右地显示字体选择组合框17A、字体大小组合框17B和文本属性隐藏按钮。当用户选择字体时将使用字体选择组合框17A。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MSP GOTHIC”。当用户设定字体大小时使用字体大小组合框17B。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11”。当用户隐藏文本属性17时使用文本属性隐藏按钮。在文本属性17的中间部分,从左向右地显示粗体按钮、斜体按钮、下划线按钮、文本装饰按钮、文本控制方法按钮、放大按钮、缩小按钮。当用户使文本变为粗体时使用粗体按钮。当用户使文本变为斜体时使用斜体按钮。当用户对文本加下划线时使用下划线按钮。当用户装饰文本时使用文本装饰按钮。当用户设定文本控制方法时将使用文本控制方法按钮。当用户使文本放大时使用放大按钮。当用户时文本缩小时使用缩小按钮。在文本属性17的下部,从左向右地显示对齐按钮、右对齐按钮、居中按钮、等距按钮、垂直书写按钮、水平-垂直书写按钮17R、编号按钮17S、放大/缩小按钮。当用户以对齐方式输入并编辑文本时使用对齐按钮17L。当用户以右对齐方式输入和编辑文本时使用右对齐按钮。当用户以居中方式输入和编辑文本时使用居中按钮。当用户以垂直方式输入文本时使用垂直书写按钮。当用户以横排方式垂直书写地输入文本则将使用水平-垂直书写按钮17R。编号按钮17S用来编号。当用户放大/缩小文本属性16时将使用放大/缩小按钮。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对齐按钮17L被选择,而水平-垂直书写按钮17R和编号按钮17S这两个按钮是不可选的。这里,在所设的状态下,与后述的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打印框22连动。
在绘图工具条19中,显示选择按钮、文本按钮19B、垂直书写文本按钮、直线按钮、矩形按钮、圆角矩形按钮、椭圆按钮、自由曲线按钮、多边形按钮、装饰框按钮。当用户设计要被选择的对象时将使用选择按钮。当用户设计区域/位置并输入文本时将使用文本按钮19B。当用户设计区域/位置并垂直输入文本时将使用垂直书写文本按钮。当用户绘制直线时使用直线按钮。当用户绘制矩形时使用矩形按钮。当用户绘制圆角矩形时使用圆角矩形按钮。当用户绘制椭圆时使用椭圆按钮。当用户绘制自由曲线时使用自由曲线按钮。当用户绘制多边形时使用多边形按钮。当用户绘制装饰框时使用装饰框按钮。这里,在本实施例中,文本按钮19B被选中。
标尺20A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上方和左侧。标尺20A是标签的长度和宽度的度量。横长矩形的打印框22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上。在打印框22内,反映左右空白的打印限制框23被显示。打印框22和打印限制框23是特殊图像,因此与正常图解相反,这些框将不被显示(下文中不被显示的图像将被称为“背景主题”)。这里,背景主题的显示/隐藏可由预定操作切换。正常图解由图解框(未图示)框住,用户可区别是否为背景主题。另外,打印框22指示标签的大小,并与任何打印介质相对应。
在横长矩形的打印框内,文本框24以虚线显示。文本“LABEL123456789”被显示在文本框24内。控点25以小方形被显示在文本框的四个角和每条边的中点上。如果控点24被拖放,则文本框24在打印框22内将被放大和缩小。如果显示了控点25,则具有控点25的打印框22是可选的。
在对象坞21的上部,在布局上显示插入符,从左向右地显示有、文本按钮、排列文本按钮。如果按下文本按钮,则将进入文本输入模式。如果按下排列按钮,则显示排列文本屏幕。在对象坞21的中间部分,从左向右地显示有条形码按钮21C、二维码按钮21D。如果按下条形码按钮,则将现实条形码屏幕。如果按下二维码按钮,则将显示二维码屏幕。在对象坞21的下部从左向右地显示有装饰框按钮和表按钮。如果按下装饰框按钮,则将显示装饰框的属性屏。如果按下表按钮,则将显示显示表的属性屏。
这里,如果双击条形码按钮21C,则显示条形码属性屏,并且选择配置并随后设定所选的配置。在预定状态下,可在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打印框22上的文本框24中的文本输入当中标出期望的文本,并随后点击条形码按钮21C,标出的将编码成条形码的文本将与没有被鼠标光标7A标出的文本一起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打印框22中而。如果新文本被输入到条形码的属性屏中,则点击属性屏的“OK”按钮,基于设定在条形码的属性屏中的配置,输入的文本可编码成条形码并且条形码可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打印框22中。
如果双击二维码按钮21D,则显示二维码的属性屏(未示出),并且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等将被设置。在预设状态下,如果用户标出向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打印框22上的文本框24中输入的文本,并随后点击二维码按钮21D,则所标出的文本将被编码成二维码,并且二维码将与没有被鼠标光标7A选择文本一起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打印框22上。另外,如果新文本被输入至二维码的属性屏中,然后点击二维码的属性按钮的“OK”按钮,则新文本将被编码成二维码并且该二维码可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的打印框22上。
下面将结合图8到图11对由带式打印机101制作的标签进行说明。图8到11是示出二维标签的框格式的图。
图8示出二维码标签26的一个例子。如果用户在图7所示编辑显示屏11上标出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当中期望的文本并点击二维码按钮21D并点击打印按钮15E,则将制作出二维码标签26(见图14和图15)。如图8所示,文本“LABEL”和预设大小的编码自文本“123456789”的一个二维码被打印在二维标签26上。这里,二维码标签26的大小可以是12毫米乘22毫米。
图9示出二维码标签26的一个例子。如果用户在图7所示的编辑显示屏11上标出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abcdefghijk”当中期望的文本并随后点击二维码按钮21D并点击打印按钮15E,则将制作出二维码标签26(见图16到18)。如图9所示,文本“LABEL”和预设大小的分别编码自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的两个二维码被打印在二维标签27上。这里,二维码标签27的大小可以是12毫米高乘30毫米宽。
图10示出二维码标签28的一个例子,如果用户在图7所示的编辑显示屏11上标出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abcdefghijk”当中期望的文本并随后点击二维码按钮21D并点击打印按钮15E,则将制作出二维码标签26(见图16、17和19)。如图10所示,文本“LABEL”和预设大小的编码自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的一个二维码被打印在二维标签28上。这里,二维码标签28的大小可以是12毫米高乘30毫米宽。
图11示出二维码标签29的一个例子。如果用户在图7所示的编辑显示屏11上标出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当中期望的文本并随后点击二维码按钮21D并点击打印按钮15E,则将制作出二维码标签26(见图20、21和22)。如图11所示,文本“LABEL”和预定大小的分别编码自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的两个二维码被打印在二维标签29上。这里,二维码标签29的大小可以是12毫米高乘47毫米宽。
下面将结合图12和图13对构成二维码打印装置1的计算机设备2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图12是主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二维码设置处理的流程图。这里,以下各种处理可在CPU 41中执行。
图12示出当执行二维码制作/编辑处理程序(存储在安装于HDD 49中的硬盘中)时执行的处理。
如图12所示,在S1执行初始处理。在初始处理设置处理中,RAM 43可被初始化。这里,与主处理结束时的编辑显示屏11(未图示)对应的设置信息可被存储入安装于HDD 49上的硬盘中,并且所存储的信息可被用作编辑器显示屏11的启动的基础信息。此后,程序转至S2。
在S2中,CPU 41从计算机设备2和所连接的带式打印机101获取安装在带式打印机101上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类型。CPU 41经由缆线K将介质类型要求命令发送至带式打印机101。介质类型请求命令指示所连接的设备发送所安装的卷形打印介质103的类型。响应于该命令,带式打印机101将打印介质类型发回给计算机设备2,并且计算机设备2经由缆线K接收该类型信息。类型信息被存储在所安装的带类型存储区43E中。此后,程序转至S3。
在S3中,图7所示的编辑显示屏11经由RAM 43的显示缓存43A和显示装置控制器50被显示在计算机设备2的显示装置4的屏幕5上。此时,通过参照带类型存储区43等,当前安装在带式打印机101上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类型将被显示在页属性16的带宽组合框16G上,并且指示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大小的打印框22将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上。这里,在图7中,文本“NORMALFORMAT(正常格式)”被显示在标签格式组合框16A上,而文本“AUTO(自动)”被显示在带长旋转框16D上。在之前启动的结束之际显示的显示内容被显示在页属性16除上述项以外的地方。另外,在之前启动的结束点显示的显示内容被显示在属性显示/隐藏栏14、打印属性15、文本属性17、绘图工具栏19和对象坞21上。
在S4中,为使用户制作出期望的标签,改变编辑显示屏11的配置。在用户能容易地制作出二维码标签的情形中,用户可能必须事先操作对象坞21的二维码按钮21D并打开对象坞21的属性屏,然后设定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等。
在S5中,为了将文本数据(当用户制作标签时使用)等输入至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判断文本数据等是否已从键盘6输入或者经由电话线53或调制解调器51从因特网等输入。如果判定数据未被输入(S5:否),则程序转至S9。另一方面,如果判定数据已被输入(S5:是),则程序将转至S6并将执行数据输入处理并且数据将被存储在RAM 43的文本存储器43F中。在数据输入处理中,将对输入的文本数据等进行处理以制作标签。此后,程序转至S7。这里,文本数据可自存储在安装于主机控制器3的HDD 49上的硬盘中的各种文件输入。
在S7中,基于存储在RAM 43的文本存储器43F中的数据,自所存储的各种字符和符号的显示点阵数据制作显示点阵图像数据,并随后所所制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存储在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随后,程序转至S8。
在S8中,存储在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的数据经由显示装置控制器50被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的标签制作工作区上的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中。随后,程序转至S9。
在S9中,判断显示在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中的文本当中的期望文本是否被标出。如果判定期望的文本未被标出(S9:否),则程序转至S11。另一方面,判定期望文本已被标出(S9:是),则程序转至S10。在S10中,与显示在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中的文本当中标出的文本相关的数据将被存储在RAM 43的工作存储区43G中,并且期望的文本经由显示缓冲器43A和显示装置控制器50被高亮显示。随后,程序转至S11。
在S11中,判断是否存在对与标出的文本对应的二维码的操作。如果判定没有对二维码的操作(S11:否),则程序转至S13。另一方面,如果判定存在对二维码的操作(S11:是),则程序转至S12。
这里,暂停参照图12对主处理的说明,而将参照图13对从图12调用的二维码设置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S21中,判断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的对象坞21上的二维码按钮21D是否由鼠标7之类的单击。如果判定按钮是被单击(S21:是),则程序转至S22。
在S22中,判断显示在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中的文本当中期望的文本是否被标出。如果判定期望的文本未被标出(S22:否),则程序返回并转至图12的S13。在另一方面,如果判定期望的文本已被标出(S22:YES),则程序将转至S23并基于包含在S4中设置的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的配置来编码所标出的文本。这里,如果在S4中未设置包含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的二维码的配置,则基于之前的配置编码期望的文本。随后,程序转至S24。
返回S21,如果判定未按钮不是被单击(S21:否),则判定二维码按钮21D是被双击。在这种情形下,将显示二维码的属性屏(未示出)而程序转至S29以执行属性处理。
在S29,设定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等。这里,包括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的如上设定的配置就是后面将制作出的二维码的配置。随后,程序转至S30。
在S30中,判断文本是否被输入至二维码的属性屏的文本输入栏(未示出)。如果判定文本未被输入至输入栏(S30:否),则程序转至图12的S13。另一方面,如果判定文本已被输入至输入栏(S30:是),则程序转至S31,随后用户可点击显示在二维码的属性屏上的“OK”按钮。随后,程序转至S32。
在S32中,基于在S29设定的包括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等的配置,将被输入至二维码的属性屏上的输入栏中的文本(未示出)编码成二维码。随后,程序转至S24。
在S24,基于事先设定的包括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等的配置来判断文本是否能被编码在二维码内。如果判定文本能被编码在二维码内(S24:是),则程序转至S25。另一方面,如果判定文本不能被编码在二维码内(S24:否),则程序转至S33。
在S33,判断是否能增加二维码从而使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被编码在显示于带宽组合框16G上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内。如果判定不能增加二维码(S33:否),则程序转至S35。如果判定能增加二维码(S33:是),则程序转至S34,并且将基于事先设定的包括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等的配置来增加二维码,直到期望的文本被编码。随后,程序转至S36。
在S35中,二维码的大小基于与组合框16G对应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自动变化。这里,自动设置的配置将会是后面制作出的二维码的配置。随后,程序转至S36。
在S36中,要被编码的文本数据将以在S35中设置的二维码配置被编码在一个二维码中。如果判定要被编码的文本数据能够被编码在一个二维码中(S36:是),则程序转至S25。另一方面,如果判定要被编码的文本数据不能被编码在一个二维码中(S36:否),则程序转至S37,并增加二维码直到基于事先设定的配置期望的文本数据能被编码为止。此后,程序转至S25。
在S25中,与已编码的二维码对应的数据与未编码的文本一起被存储在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随后,程序转至S26。
在S26中,存储在RAM 43的工作存储区43G中的标出的文本将被清除并解除经由显示装置控制器50对文本的高亮显示。随后程序转至S27。
在S27中,由二维码数据和二维码以外的文本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将被存储在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随后,程序转至S28。
在S28中,显示点阵图像数据经由打印框22被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的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上所显示的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上。显示点阵图像数据由存储在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的二维码数据以及二维码以外的文本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构成。随后,程序转至图12的S13。
回到图12,从S13重新开始该处理的说明。
在S13中,判断是否数据已被输入并且存在打印操作。这里,打印操作包括用户点击打印属性15的打印按钮15E或选择编辑显示屏11上部的菜单栏中的文件菜单的子菜单的打印菜单。如果判定不存在打印操作(S13:否),则确定是否存在另一操作。如果判定存在另一操作,则执行与另一操作对应的处理。例如,旋转框16D被操作,则带长将被设置。此后,程序转至S5并随后将执行后续处理。如果判定存在一操作(S13:是),则处理转至S14并执行打印处理以制作标签。此后,程序转至S5并随后执行后续步骤。在打印处理中,用来制作标签的点阵被送至带式打印机101并被存储在RAM 43的打印数据存储区43D中。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43D中的数据经由通信I/F 45被发送至带式打印机101,并随后由带式打印机101的行式热印头131每行打点地打印在卷式打印介质103A上,由此制作出标签。这里,标签的数目是基于显示在打印属性15的副本数目旋转框15D上的数目。
下面将结合图7到22对使用打印框制作二维码标签的处理进行说明。这里,图14到22示出在使用打印框制作二维码标签的情形中的样本图像。
首先,参照图7、8、12到15对制作二维码标签26的处理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在初始化RAM 43等(S1)并且获取到安装于带式打印机101上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类型(S2)后,显示编辑显示屏11。如图7所示,与水平狭长的打印框22对应的图像被显示在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中(S3)。
打印框22中有虚线的矩形文本框24。在初始状态,文本框24是空白的。另外,如图7所示,文本“LABEL123456789”随后将被输入。文本框24具有可选的控点25。如果操作控点25,则可放大或缩小文本框24。
文本“12mm”被显示在页属性16的组合框16G上。组合框16G与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中的打印框22对应。文本“AUTO”被显示在带长旋转框16D上。旋转框16D与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中的打印框22对应。
文本“NORMAL FORMAT”被显示在标签格式组合框16A中。使用页属性16的带宽组合框16G设置文本“12mm”并使用带长旋转框16D设置文本“auto”,由此显示文本“NORMAL FORMAT”。另外,为了制作二维码标签,用户可通过双击二维码按钮21D来显示二维码(未示出)的属性屏,并事先设定包括二维码大小和纠错状态的配置(S3)。
此时,如果用户在文本框24中点击,则在数据输入处理中将显示光标(未示出)(图12的S6)。随后,如果用户在输入处理中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则所输入的文本将被存储在RAM 43的文本存储器43F和显示缓冲器43A中,并且经由显示装置控制器50被显示在文本框24中(图7的S8)。这里,用户可通过使用鼠标7的鼠标光标7A从因特网和安装在HDD 49上的硬盘中存储的文件拖放文本来输入文本。这里,用户可在文本框24中打开存储在安装于HDD 49上的硬盘中的文件。
此时,用户可标出通过使用鼠标7来操作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上的鼠标光标7A输入至文本框24的文本“LABEL123456789”中当期望的文本“123456789”。标出的文本“123456789”的数据将被存储入RAM 43的工作存储区43G中并且该文本将通过显示装置控制器50在文本框24中被高亮显示(图14中的S10)。
此时,如果用户通过使用鼠标7操作鼠标光标7A来单击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上的对象坞21的二维码按钮21D,则基于事先设定的包含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等的配置来将文本“123456789”的数据编码成二维码(S23)。
此时,如果判定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的数据将被存储入二维码内(S24:是),则已编码的二维码和二维码以外的文本将被存储入RAM 43的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S25)。基于存储在RAM 43的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的增加的二维码和未被选择的文本数据,由增加的二维码数据和未被选择的文本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将被存储入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S27)。由二维码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和与该二维码对应的文本以外的文本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将通过显示控制器50被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的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上所显示的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上(S28和图18)。此时,将取消对所选部分的文本的高亮显示(S26)。
此时,如果用户点击打印属性15的打印按钮15E,则进行制作标签的打印处理。在打印处理中,要被发送和打印的点阵被存储在RAM 43的打印数据存储区43D中。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43D中的数据经由通信I/F 45被送至带式打印机101。随后,带式打印机101通过使用行式热印头131每行打点地在卷形打印介质103A上进行打印,从而制作出其上打印有“LABEL”文本和一个二维码的二维码标签27(图8和S14)。二维码标签27的大小是12×22毫米。这一个二维码被打印在“LABEL”文本的右侧。这里,副本的数目被显示在副本数目设置旋转框15D上。
下面将结合图9、10、12、13、16到19对制作二维码标签27和28的处理进行说明。从开始之际至文本输入之际所执行的处理、以及从开始打印之际至完成二维码标签27、28的标签制作处理之际所执行的处理与二维码标签26的制作处理是一样的,因此省去其说明。
如果用户使用鼠标7点击文本框24中的区域,则在数据输入处理中光标(未示出)将被显示在文本框24上(图12中S6)。随后,如果用户在输入处理中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abcdefghijk”,则输入的文本将被存储在RAM 43的文本存储器43F和显示缓冲器43A中,并且将经由显示装置控制器50显示在文本框24中显示(图16的S8)。
此时,用户可使用鼠标7在文本框24中标出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abcdefghijk”中的输入文本当中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与标出的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对应的数据将被存储在RAM 43的工作存储区43G中,并将经由显示装置控制器50在文本框24中高亮显示(图17的S10)。
此时,如果用户通过使用鼠标7操作鼠标光标7A单击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中的对象坞21的二维码按钮21D,则将基于事先设定的包括大小和纠错状态的配置将标出的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编码成二维码(S23)。
此时,判定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不能被编码在二维码中(S24:否)并且判定要被编码的文本能被编码在增加的二维码中(S33:是),则增加二维码直到基于包含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的配置,期望的文本能被编码为止(S34)。增加的二维码的数据以及未被选择的文本的数据将被存储在RAM 43的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S25)。基于存储在RAM 43的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的增加的二维码和未被选择的文本数据,由增加的二维码数据和未被选择的文本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将被存储在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S27)。由二维码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和与二维码对应的文本以外的文本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经由显示控制器50被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的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上的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上(S28和图18)。此时,将取消对所选部分上的文本的高亮显示(S26)。此后,执行与二维码标签26的打印处理相同的处理。由此制作出其上打印有文本“LABEL”和两个二维码的二维码标签27(见图9)。二维码标签27的大小为12×30毫米。这两个二维码被打印在“LABEL”文本的右侧。
如果判定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不能被编码在二维码内(S24:否)并且判定即使增加了二维码也无法编码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S33:否),则程序转至S35。在S35中,基于显示在页属性16的带宽组合框16G上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自动改变二维码的大小。如果判定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能包含在一个二维码中(S36:是),则所增加的二维码的数据以及未被选择文本的数据将被存储在RAM 43的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S25)。基于存储在RAM 43的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的增加的二维码和未被选择的文本数据,由增加的二维码数据和未被选择的文本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被存储在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S27)。由二维码数据和与该二维码对应的文本之外的文本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经由显示控制器50被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的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上的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上(S28和图19)。此时,将取消对所选部分上的文本的高亮显示(S26)。此后执行与二维码标签26的打印处理相同的处理。由此制作出其上打印有文本“LABEL”和一个二维码的二维码标签28(见图10)。二维码标签28的大小为12×25毫米。这一个二维码被打印在“LABEL”文本的右侧。这里,图10中的二维码的大小稍大。
下面将结合图11到13、图20到22对制作二维码标签29的制作处理进行说明。从开始之际至文本输入之际所执行的处理、以及从开始打印之际至完成二维码标签29的标签制作处理之际所执行的处理与二维码标签26的制作处理是一样的,因此省去其说明。
如果用户使用鼠标7点击文本框24中的区域,则在数据输入处理中光标(未示出)被显示在文本框24上(图12中的S6)。随后,如果在输入处理中用户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则输入文本将被存储在文本存储器43F和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并经由显示装置控制器50显示在文本框24中(图20的S8)。
此时,用户可使用鼠标7标出文本框24中的输入文本“LABEL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中的要被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与标出的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对应的数据将被存储在RAM 43的工作存储区43G中,并经由显示装置控制器50在文本框24中被高亮显示(图21的S10)。
此时,如果用户通过鼠标7使用鼠标光标7A单击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上的对象坞21的二维码按钮21D,则基于事先设定的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以将文本“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编码成二维码(S23)。
与此同时,如果判定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的数据无法被编码在二维码中(S24:否),并且判定不能增加二维码(S33:否),则程序将转至S35。在S35中,基于显示在页属性16的带宽组合框16G上的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自动改变二维码的大小。如果基于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判定即使改变包含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的配置也无法将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文本编码在一个二维码中(S36:否),则将基于含事先自动设置的包括二维码的大小和纠错状态的配置增加二维码(S37)。增加的二维码的数据和未被选择文本的数据被存储在RAM 43的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S25)。基于存储在RAM 43的编辑数据存储区43B中的增加的二维码和未被选择的文本数据,由增加的二维码数据和未被选择的文本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被存储在RAM 43的显示缓冲器43A中(S27)。由二维码数据和与二维码对应的文本以外的文本数据的显示点阵数据构成的显示点阵图像数据经由显示控制器50被显示在编辑显示屏11的标签制作工作区20上所显示的打印框22的文本框24上(S28和图22)。此时,取消对所选部分上的文本的高亮显示(S26)。此后执行与二维码标签26的打印处理相同的处理。由此制作出其上打印有文本“LABEL”和二维码的二维码标签29(见图10)。二维码标签29的尺寸为12×47毫米。这两个二维码被打印在文本“LABEL”的右侧。这里,图11中的二维码的大小稍大。
如上所述,在二维码打印装置1中,为了制作出其上打印有二维码和文本的标签,用户可使用(例如)键盘就象操作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全部数据。随后,例如用户用鼠标7在显示装置4上将显示的文本当中他想要编码成二维码的部分标出并且将二维码和可见文本打印在同一打印介质上。另外,通过使用上述数据可将已存在的文本(例如从因特网获取的文本数据)的一部分编码成二维码。即,用户通过容易的操作标出显示的文本当中他想要编码成二维码的部分,并且二维码和可见文本被打印在同一打印介质上。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能够解决复杂输入方法——即用户必须如使用文字处理机那样输入要随二维码一起打印的文本并且以切换的二维码输入模式输入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的问题。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能够解决操作麻烦——即用户必须考虑文本和二维码的对齐的问题。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能够解决复杂输入方法——即为了编码已存在的文本的一部分,用户必须再次输入全部文本并以切换的二维码输入模式输入要编码成二维码的数据的问题。
另外,由鼠标7选中的文本的显示状态被改变以与未选中文本的显示状态区别开(例如由鼠标7选中的文本被高亮显示),由此用户能明确要编码成以二维码的文本。
另外,当由鼠标7选中的期望文本数据被编码成二维码时,如果判定无法在一个二维码中包含期望的文本,则增加二维码直到期望的文本数据能被编码为止。由此,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能够解决必须每当上述情况发生时用户就不得不改变二维码的大小和数目的问题。
另外,二维码打印装置在带式打印机101上具有检测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的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由此当将文本编码成二维码时,如果判定无法在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内打印二维码,则基于检测到的卷形打印介质103的宽度改变二维码的大小。由此,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能解决如果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内无法容纳二维码则每当上述情况发生时用户就不得不改变二维码的大小和数目的问题。
另外,二维码打印装置1具有检测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的卷形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因此,当以二维码编码文本时,如果判定文本无法被编码在由卷形打印介质判别传感器MS1到MS5检测到的二维码的宽度内,则自动改变二维码的大小,另外,基于作为标准大小的改变后的大小添加二维码直到全部文本能被编码成二维码。由此,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能够解决如果设定的二维码无法被编码在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宽度内或者文本数据无法被编码在一个二维码内则每当上述情况发生时用户就不得不改变二维码的大小和数目的问题。
本公开可以用其它具体形式体现而不脱离其精神或本质特征。在本实施例中,其上装有卷形打印介质103A的带式打印机101连接于计算机设备,然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其上装有不同尺寸(例如A4尺寸或A5尺寸)的切版纸的打印机可连接于计算机设备2。
尽管用结构化特征和/或方法动作专用的语言对本主题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主题不一定局限于上述的具体特征或动作。相反,上述具体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被公开。

Claims (15)

1.一种二维码打印装置,包括:
显示装置;
输入装置,用来输入各种字符、数字、符号或指令;
输入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与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
第一显示控制器,用来将与存储在所述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
选择装置,用来基于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输入指令选择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字符、数字或符号的期望部分;
二维码转换装置,用来将被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成二维码;
转换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与未被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经所述二维码转换装置转换的二维码对应的数据;
第二显示控制器,用来将与所述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和二维码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以及
打印机,用来将与存储在所述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和二维码打印在打印介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状况改变装置,用来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改变被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的外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二维码增加装置,用于在所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无法被转换成一个二维码的情况下增加二维码直到被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全部字符、数字或符号都能被转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宽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以及
二维码大小改变装置,用于在以所述宽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宽度无法将被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宽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宽度改变所述二维码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宽度检测装置,用来检测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
二维码大小改变装置,用于在以所述宽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宽度无法将被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宽度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改变所述二维码的大小;以及
二维码增加装置,用于在所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无法被转换成一个二维码的情况下,增加二维码直到被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全部字符、数字或符号都能被转换。
6.一种二维码打印装置,包括:
显示装置;
输入装置,用来输入各种字符、数字、符号或指令;
输入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与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各种字符、数字和符号对应的数据;
转换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与所述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一个或多个二维码对应的数据;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以:
(a)将与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各种字符、数字和符号对应的数据存储在所述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
(b)将与存储在所述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各种字符、数字和字符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
(c)基于通过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输入指令选择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字符、数字或符号的期望部分;
(d)将所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成二维码;
(e)将与未被选择的字符、数字和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经转换的二维码对应的数据存储在所述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
(f)显示与存储在所述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或二维码;以及
(g)由打印机将与所述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数据对应的存储字符、数字、符号或二维码打印在打印介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以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改变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的外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在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无法被转换成一个二维码的情况下增加二维码直到所有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都能被转换为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以:
(h)检测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以及
(i)如果以所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无法将所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则基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改变所述二维码的大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以:
(h)检测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以及
(i)如果以所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无法将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则基于所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改变所述二维码的大小;
(j)如果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无法被转换成一个二维码,则增加二维码直到所有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都能被转换。
11.一种二维码打印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用来接收各种字符、数字、符号或指令;
第一存储步骤,用来将与所接收的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
第一显示步骤,用来将与存储在所述输入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对应的各种字符、数字或符号显示在显示装置上;
选择步骤,用来基于所述接收步骤中的输入指令选择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字符、数字或符号;
转换步骤,用来将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转换成二维码;
第二存储步骤,用来将与在所述选择步骤中未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对应的数据以及与经转换的二维码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
第二显示步骤,用来将与所述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和二维码显示在所述显示装置上;以及
打印步骤,用来将与所述转换数据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数据对应的字符、数字、符号和二维码打印在打印介质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状态改变步骤,用来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改变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的外观。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二维码增加步骤,用于在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无法被转换成一个二维码的情况下增加二维码直到所有在所述选择步骤中被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都能被转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宽度检测步骤,用来检测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以及
二维码大小改变步骤,用来在以在所述宽度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无法将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宽度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宽度改变所述二维码的大小。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码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宽度检测步骤,用来检测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以及
二维码大小改变步骤,用来在以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宽度无法将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打印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宽度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所述打印介质宽度改变所述二维码的大小。
二维码增加步骤,用来在所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无法被转换成一个二维码的情况下,增加二维码直到所有在所述选择步骤中选择的字符、数字或符号都能被转换为止。
CN2007101626169A 2006-09-27 2007-09-26 二维码打印装置和方法以及有形介质 Active CN101152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61695 2006-09-27
JP2006261695A JP2008080588A (ja) 2006-09-27 2006-09-27 2次元コード印刷装置
JP2006261695 2006-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2803A CN101152803A (zh) 2008-04-02
CN101152803B true CN101152803B (zh) 2011-03-16

Family

ID=39032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26169A Active CN101152803B (zh) 2006-09-27 2007-09-26 二维码打印装置和方法以及有形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98408B2 (zh)
EP (1) EP1905603B1 (zh)
JP (1) JP2008080588A (zh)
CN (1) CN1011528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3727B2 (ja) * 2005-07-15 2010-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画像作成装置、印刷画像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45663A (ja) * 2006-03-17 2007-09-27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字装置
US8092104B2 (en) * 2007-04-05 2012-01-10 Dymo Tape printing apparatus
US20080278750A1 (en) * 2007-05-11 2008-11-13 Daniel Adolf Lehotsk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Label Printer Control
EP2234037B1 (en) * 2007-12-04 2012-02-01 A.T Communications Co., Ltd. Two-dimensional code display system, two-dimensional code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EP2083404A3 (en) 2008-01-24 2010-01-0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eipt printing processing method, printer and receipt printing processing system
JP4582359B2 (ja) * 2008-09-10 2010-1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ラベル編集装置
AU2009295853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Dymo Label printer
JP2010086167A (ja) * 2008-09-30 2010-04-15 Brother Ind Ltd レイアウト表示装置およびレイアウト表示プログラム
JP5391765B2 (ja) * 2009-03-19 2014-01-1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7656712B (zh) * 2009-04-24 2021-06-15 桑福德有限合伙公司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器
JP5720155B2 (ja) * 2009-10-19 2015-05-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描画制御方法、レーザ照射装置、描画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5364651B2 (ja) * 2010-07-02 2013-12-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二次元コード読取システム
TW201244446A (en) * 2011-04-25 2012-11-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pying and handling phone screen picture
CN102520806A (zh) * 2011-11-23 2012-06-27 中科创达软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文本输入方法
CN102708389A (zh) * 2012-06-05 2012-10-03 王赤坤 一种维码字体制作方法
US9185249B2 (en) * 2012-06-21 2015-11-10 Sanford L.P. Method of creating a label, 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a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KR20140108749A (ko) * 2013-02-27 2014-09-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프라이버시 보호형 문서 인증 정보 생성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라이버시 보호형 문서 인증 방법
JP6036731B2 (ja) 2013-03-19 2016-11-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801277B1 (en) 2013-08-27 2017-10-24 Flextronics Ap, Llc Bellows interconnect
JP6149619B2 (ja) * 2013-09-05 2017-06-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3922009A (zh) * 2014-04-18 2014-07-16 施磊 自动扫描标签剥离机
US10449729B1 (en) 2015-12-03 2019-10-22 Multek Technologies Ltd. 3D printed fiber optics
CN106095348A (zh) * 2016-06-08 2016-11-09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化打印条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885465A (zh) * 2016-09-29 2018-04-06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上跨平台高速热敏打印机的实现
US20180182169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Atlatl Software, Inc. Marker for augmented reality employing a trackable marker template
JP6870349B2 (ja) * 2017-01-31 2021-05-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7274311A (zh) * 2017-05-15 2017-10-20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二维码和数据库的实验室教学和设备管理方法
US10650611B1 (en) 2017-09-12 2020-05-12 Atlatl Softw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phical programming
US10963596B1 (en) 2017-09-12 2021-03-30 Atlatl Softw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D automation
JP6880506B2 (ja) * 2017-09-15 2021-06-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917011B2 (ja) * 2017-09-15 2021-08-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データ編集装置および印刷データ編集プログラム
US11472579B2 (en) 2018-12-04 2022-10-18 Gpcp Ip Holdings Llc Film sec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90180392A1 (en) 2017-12-12 2019-06-13 Gpcp Ip Holdings Llc Personalized food service material printing systems
US11752779B2 (en) 2017-12-12 2023-09-12 Gpcp Ip Holdings Llc Food service cup dispensers, systems, and methods
JP6885352B2 (ja) * 2018-02-05 2021-06-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8306889A (zh) * 2018-02-06 2018-07-20 佛山市南方数据科学研究院 一种隐形二维条码信息加密系统
CN109919259A (zh) * 2019-02-21 2019-06-21 苏州宏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产品追溯的通用型条码打印系统及方法
CN113971009A (zh) * 2021-10-22 2022-01-2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打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115726A (ja) * 2022-02-08 2023-08-2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5174A (en) * 1987-03-06 1989-10-17 Print Things Instant label printer for host computer
US5239622A (en) * 1991-11-28 1993-08-24 Monarch Marking Systems, Inc. Barcode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mat editor
JP2974038B2 (ja) 1991-12-28 1999-1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記録装置
JP2979536B2 (ja) 1992-06-08 1999-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印刷装置
US5583970A (en) * 1995-02-28 1996-12-10 Pitney Bowes Inc. Printer command set for controlling address and postal code printing functions
JP3086151B2 (ja) 1995-05-18 2000-09-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二次元バーコード処理機能付き情報処理装置
DE29602534U1 (de) * 1996-02-14 1996-04-18 Esselte Nv Banddruckgerät mit der Fähigkeit zum Drucken von Strichcodes
JPH1013690A (ja) 1996-06-27 1998-01-16 Tec Corp 物品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3520389B2 (ja) 1997-02-10 2004-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印刷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6212504B1 (en) * 1998-01-12 2001-04-03 Unisys Corporation Self-authentication of value documents using encoded indices
JPH11296433A (ja) * 1998-04-10 1999-10-29 Nec Yonezawa Ltd ファイル装置用外付けキャッシュ付き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JP3852216B2 (ja) * 1998-08-31 2006-11-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二次元コードデータ変換用記録媒体,二次元コードデータ変換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0090187A (ja) 1998-09-09 2000-03-31 Pasukaru:Kk 2次元コード作成装置
US20050234835A1 (en) 1999-10-01 2005-10-20 Netc, L.L.C. Label ma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521936B2 (ja) 2000-06-12 2010-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4159014B2 (ja) * 2000-07-27 2008-10-0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2049885A (ja) * 2000-08-01 2002-02-15 Kobelco Systems Corp 二次元コード自動作成装置、及び二次元コード自動作成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並びに二次元コードと文字情報が混在する書類を作成するための装置
JP3458836B2 (ja) * 2000-08-31 2003-10-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印刷装置の宛先印刷方法、宛先ラベル作成方法、宛先印刷装置並びに宛先ラベル作成装置
GB0124510D0 (en) 2001-10-12 2001-12-05 Knox Robert Apparatus for consumer on-demand label printing
JP4281414B2 (ja) * 2003-05-22 2009-06-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バーコードまたは二次元コードの印刷システム、バーコードまたは二次元コードのフォント設定方法、およびバーコードまたは二次元コードのフォント設定プログラム
US7264164B2 (en) * 2003-08-28 2007-09-04 King Jim Co., Ltd. Tape printing system, tape printing method, and tape printing program
US7823784B2 (en) * 2004-06-14 2010-11-02 Fujifilm Corporation Barcode creation apparatus, barcode cre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4089670B2 (ja) * 2004-09-09 2008-05-2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文書管理装置
US20060053137A1 (en) * 2004-09-09 2006-03-09 Murata Kikai Kabushikia Kaisha Two-dimensional code information handling device
JP2006236015A (ja) 2005-02-25 2006-09-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申込書の登録方法
JP2007114837A (ja) * 2005-10-18 2007-05-10 Seiko Epson Corp Hri文字付きバーコードの生成方法、hri文字付きバーコードの生成装置、印刷装置、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05603B1 (en) 2013-04-17
JP2008080588A (ja) 2008-04-10
EP1905603A2 (en) 2008-04-02
US20080074697A1 (en) 2008-03-27
EP1905603A3 (en) 2010-03-31
CN101152803A (zh) 2008-04-02
US8098408B2 (en) 2012-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2803B (zh) 二维码打印装置和方法以及有形介质
CN102227314B (zh) 标签打印机
US9304671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er therefor
US8739054B2 (en) Label data creating apparatus, label data cre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315044B2 (en) Label printer
US8125656B2 (en) Label data creating apparatus, label data cre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2216084A (zh) 标签打印机
US8307280B2 (en) Label data creating apparatus, label data creat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20070113206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360488B2 (ja) 印字装置、印字物を作成する作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20090244603A1 (en) Print data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int data generation progam
US1070845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readable by the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displaying print image on display of the display apparatus
JP5201414B2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ネームラベルを作成するための印刷データ作成方法、ネームラベルを作成するための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TW200532566A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generating barcode data
JP2007268933A (ja) 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及び電子辞書装置
JP2012030553A (ja) キャラクタ出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